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森林昆虫学答案

(完整版)森林昆虫学答案

(完整版)森林昆虫学答案
(完整版)森林昆虫学答案

森林昆虫2答案

一、名词解释(8*2)

1、孤雌生殖:雌虫产生的受精卵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2、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3、世代交替:有些多化性昆虫在1年中的若干世代间生殖方式甚至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常以两

性世代与孤雌生殖世代交替,这种现象称世代交替。

4、滞育:某些昆虫在不良环境到来之前,已经进入停育状态。即使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也不能马上能恢

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必须经过一定阶段(或给它适当的刺激)才能打破停育状态。

5、经济阈值:为防止害虫达到危害水平需要防治的害虫种群密度。

6、模式标本:第一发表新种时所依据的标本。

7、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态变化、内部结构变化等),

这种变化现象叫变态。

8、龄期:相邻两次脱皮所经历的时间称龄期。

二、填空(35分)

1、蝗虫口器由上颚、上唇、下颚、下唇、舌5部件构成。

2、蝉属____同__目,蝽象属____半_目,天牛属_____鞘目,白蚁属___等___目,蝼蛄属于直翅目。

3、消化道一般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其中嗉囊属于前、胃盲囊属于中。

4、昆虫的食性按食物的性质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腐食性四类。

5、根据蛹壳、附肢、翅与身体主体的接触情况,将昆虫的蛹分为3类:离蛹、围蛹、被蛹。

6、昆虫体躯分为头、胸、腹3体段,对应功能分别为感觉和取食、运动、代谢和生殖。

7、不完全变态昆虫在发育的过程中经历的虫态分别为:卵、若虫、成虫。

8、根据昆虫对温度条件的适应性,可划分为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适温区、亚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五个温区。

9、天牛的触角为:丝状;蝶类的触角为:棒状;

三、简答题(24分)

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一、体躯左右对称,由一系列含有几丁质外壳的体节组成,相邻的节间,以带有一定塑性的节间膜相连。整个体躯,可以明显的区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

二、头部有口器,一般具有1对触角、1对复眼;胸部3节,具胸足3对,还常有两对翅;腹部11节,8,9两节有由附肢特化形成的外生殖器。

三、体腔就是血腔,心脏在背面。

四、从幼虫到成虫,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外部和内部变化,即变态。

2、简述昆虫体壁的构造及其主要功能。

昆虫的体壁来源于外胚层,由内向外可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分为内表皮、外表皮和上表皮3层)体壁功能:

最佳的保护性屏障。体壁是虫体内部器官和外界环境之间的保护性屏障,既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又能防止外来物质如病原体、杀虫剂等的侵袭。

表皮硬化成的外骨骼有保持昆虫体形的作用。

体壁的部分内陷形成内骨骼,用以附着肌肉。

体壁还特化成各种感觉器官和腺体,用以接受环境刺激和分泌各种化合物而调节昆虫的行为。

呼吸和排泄的功能。体壁内陷还可形成虫体的一部分器官,如气管系统、消化道的前肠和后肠、生殖系统的某些部分等。

3、昆虫触角的主要类型(5种),并简述昆虫触角的主要功能。

丝状、刚毛状、念珠状、棒状、肘状等。

昆虫的触角主要功能是嗅觉、触觉(蝗虫和蚂蚁)与听觉(雄蚊),其表面具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感觉器,在昆虫的种间和种内化学通讯、声音通讯及触觉通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雄性昆虫的触角较雌性昆虫的触角发达,能准确地接收雌性昆虫在较远处释放的性信息素。

此外,昆虫的触角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如芜菁在交配时雄虫的触角能起协助拥抱雌虫的作用,魔蚊的幼虫利用触角可以捕获猎物,仰泳蝽在游泳时触角能平衡身体,水龟虫在潜水时可以用触角帮助呼吸。

四、论述题

1、结合天松毛虫类害虫的危害特点,论述对其综合治理的方法。(13分)

1.气象因子的影响主要是温度、相对湿度、降雨及光等。温度和湿度往往共同作用,且受到光的影响。温度对卵的孵化、蛹的羽化及其存活,以及幼虫的存活和活动等都有明显的影响。

2.食物因子的影响食物质量和丰歉对松毛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关系极大。不同种类的松毛虫除对树种的选择外,对松针的质量亦有着明显的选择性。是封山育林的抗虫效应增强的原因之一。

3.天敌的影响已知松毛虫的天敌近600种,是调整松毛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优势种类往往对松毛虫种群消退起重要的作用。

4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等的影响事实证明,大面积营造纯松林,客观上为松毛虫的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毛树。

防治方法:

(一)区划松毛虫发生地理类型

虫源地往往是浅山低岗、三面环山、窝风、向阳的地方,其种群密度也往往偏高。因此调查区划出这些虫灾潜发区,对监视松毛虫的种群动态、及时控制虫灾是十分有利的。

(二)确定防治策略

(三)防治措施的合理组配

1.改善松林环境

2.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四)物理和人工防治

(五)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

2、论述与林业生产有关的4个目的分类特征。(12分)

直翅目:体中型至大型。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翅2对,前翅狭长、革质,起保护作用,称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大,常作扇状折叠,常有无翅或短翅种类。

等翅目:体多为小型,柔软,色浅。口器咀嚼式。触角念珠状,有翅或无翅,有翅者,翅2对膜质,其形状、大小和脉序都很相似;翅常可沿着基缝处脱落。蚁后,腹部常极端膨大。渐变态。

半翅目:通称蝽象或蝽等。

体小至大型,多呈椭圆形成盾形,略为扁平。头部前端较窄。口器刺吸式,由头端生出;下唇延长成分节的喙,包藏上、下颚变成的4根口针。触角丝状,4-5节。前胸背板宽大,中胸小盾片发达。

翅2对,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质。栖息时平覆体背。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某些种类具臭腺。

同翅目:体微小至大型,翅2对,前翅为革质或膜质,质地相同,帮称为“同翅目”。

头部为后口式,口器为刺吸式,但从头的后端生出。复眼多发达,单眼有或无。触角为刚毛状或丝状等。

前翅全部为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休止时作屋脊状覆叠,也有不少种类完全无翅。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体上常有蜡质被盖

森林昆虫答案

一、名词解释(8*2)

9、孤雌生殖:雌虫产生的受精卵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10、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态变化、内部结构变

化等),这种变化现象叫变态。

11、滞育:某些昆虫在不良环境到来之前,已经进入停育状态。即使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也不能马

上能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必须经过一定阶段(或给它适当的刺激)才能打破停育状态。

12、趋性:就是对某种刺激有定向的活动的现象。

13、世代交替:有些多化性昆虫在1年中的若干世代间生殖方式甚至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常以两性世代与孤雌生殖世代交替,这种现象称世代交替。

14、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15、龄期:相邻两次脱皮所经历的时间称龄期。

16、IPM: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

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产的目的。

二、填空(35分)

1、昆虫体躯分为头、胸、腹3体段,对应功能分别为感觉和取食、运动、代谢和生殖。

2、蝉属____同__目,蝽象属____半_目,天牛属_____鞘目,白蚁属___等___目,蝼蛄属于直翅目。

3、昆虫的学名是由属名和种名组成。

4、昆虫的食性按食物的性质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腐食性四类。

5、根据蛹壳、附肢、翅与身体主体的接触情况,将昆虫的蛹分为3类:离蛹、围蛹、被蛹。

6、蝗虫口器由上颚、上唇、下颚、下唇、舌

5部件构成。

7、完全变态昆虫在发育的过程中经历的虫态分别为:卵、幼虫、蛹、成虫。

8、昆虫分布型通常有以下3种随机、聚集、均匀。

9、天牛的触角为:丝状;蝶类的触角为:棒状;白蚁的触角为:念珠状。

三、简答题(24分)

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一、体躯左右对称,由一系列含有几丁质外壳的体节组成,相邻的节间,以带有一定塑性的节间膜相连。整个体躯,可以明显的区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

二、头部有口器,一般具有1对触角、1对复眼;胸部3节,具胸足3对,还常有两对翅;腹部11节,8,9两节有由附肢特化形成的外生殖器。

三、体腔就是血腔,心脏在背面。

四、从幼虫到成虫,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外部和内部变化,即变态。

2、昆虫触角的主要类型(5种),并简述昆虫触角的主要功能。

丝状、刚毛状、念珠状、棒状、肘状等。

昆虫的触角主要功能是嗅觉、触觉(蝗虫和蚂蚁)与听觉(雄蚊),其表面具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感觉器,在昆虫的种间和种内化学通讯、声音通讯及触觉通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雄性昆虫的触角较雌性昆虫的触角发达,能准确地接收雌性昆虫在较远处释放的性信息素。

此外,昆虫的触角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如芜菁在交配时雄虫的触角能起协助拥抱雌虫的作用,魔蚊的幼虫利用触角可以捕获猎物,仰泳蝽在游泳时触角能平衡身体,水龟虫在潜水时可以用触角帮助呼吸。

3、简述昆虫体壁的构造及其主要功能。

昆虫的体壁来源于外胚层,由内向外可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分为内表皮、外表皮和上表皮3层)体壁功能:

最佳的保护性屏障。体壁是虫体内部器官和外界环境之间的保护性屏障,既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又能防止外来物质如病原体、杀虫剂等的侵袭。

表皮硬化成的外骨骼有保持昆虫体形的作用。

体壁的部分内陷形成内骨骼,用以附着肌肉。

体壁还特化成各种感觉器官和腺体,用以接受环境刺激和分泌各种化合物而调节昆虫的行为。

呼吸和排泄的功能。体壁内陷还可形成虫体的一部分器官,如气管系统、消化道的前肠和后肠、生殖系统的某些部分等

四、论述题(25分)

1、根据天牛类害虫的危害特点,论述对其综合管理的方法。(13)

隐蔽生活,防治困难

一旦受害,很难恢复

多为次期性害虫

少数先锋种,最需重视

林业措施,极为重要

预防为主,综合管理

注重环境对蛀干害虫综合作用

注重病虫协同及复合危害

林业措施极为重要

2、论述与林业生产有关的4个目的分类特征。(12)

直翅目:体中型至大型。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翅2对,前翅狭长、革质,起保护作用,称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大,常作扇状折叠,常有无翅或短翅种类。

等翅目:体多为小型,柔软,色浅。口器咀嚼式。触角念珠状,有翅或无翅,有翅者,翅2对膜质,其形状、大小和脉序都很相似;翅常可沿着基缝处脱落。蚁后,腹部常极端膨大。渐变态。

半翅目:通称蝽象或蝽等。

体小至大型,多呈椭圆形成盾形,略为扁平。头部前端较窄。口器刺吸式,由头端生出;下唇延长成分节的喙,包藏上、下颚变成的4根口针。触角丝状,4-5节。前胸背板宽大,中胸小盾片发达。

翅2对,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质。栖息时平覆体背。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某些种类具臭腺。

同翅目:体微小至大型,翅2对,前翅为革质或膜质,质地相同,帮称为“同翅目”。

头部为后口式,口器为刺吸式,但从头的后端生出。复眼多发达,单眼有或无。触角为刚毛状或丝状等。

前翅全部为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休止时作屋脊状覆叠,也有不少种类完全无翅。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体上常有蜡质被盖

森林昆虫学考试资料

1.植物性农药:用植物产品制造的农药,其中所含有效成分为天然有机化合物 2.幼体生殖:少数昆虫在幼虫期就能进行生 3.羽化:不完全变态的老熟若虫和完全变态的蛹脱皮后都变为成虫,这个过程成为羽化 4.生物防治: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以防治害虫的方法 5.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 6.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是根据国家法令设立专门机构,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验和处理,严禁危险性病虫机器杂草的输入、传出和传播,严格封锁和就地消灭 ,新发现的检疫性病虫、杂草 7.多型现象:指昆虫不只在雌雄个体上差异,而且在同一性别内形态也分几种类型 8.专性(经常性)孤雌生殖:受精卵发育成雌虫,非受精卵发育成雄虫的生殖方式。 兼性(偶发性)孤雌生殖:在正常情况下进行两性生殖,偶尔也有不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周期性孤雌生殖:在年生活史中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化而交替进行的繁殖方式 9.性二型:同种昆虫除雌雄性器官的差异外,在个体大小、体型、体色等差异10.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一定的有效温度范围内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温度积累,即发育时间和该时间温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11.滞育:昆虫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还远未到来之前就进入停育期的这种状态12.多胚生殖:一个成熟的卵发育为2个或多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3.生态对策:森林昆虫种群由于生境不同,各种群世代存活率变化大,这种变化是对环境特有的适应性及死亡年龄分布特征的反映,是在该生境下求取生存的一种对策 14.渐变态: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生活习性相同,仅性未成熟,翅成翅芽状,

其幼虫称为若虫半变态:近似渐变态,成虫陆生,但幼虫水生,具直肠鳃等临时器官这种幼虫称稚虫过渐变态:在幼虫至成虫期有一个不食不动的类似蛹期的静止时期即前蛹期。 15.全变态:幼虫和成虫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活习性上均不相同。 16.卵胎生:有些昆虫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并孵化,母体直接产下幼体的繁殖方式 17.世代:一个新个体从离开母体到发育成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 18.孵化: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幼虫或若虫破卵而出的过程 19.昆虫种群生命表:指按特定的种群年龄或长时间,研究分析种群的死亡率、存活率、死亡原因、死亡率等的一览表20.世代或异态交替:在年生活史中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化而交替进行的繁殖方式 21.若虫:多数完成与胚胎发育后寡足期的不完全变态类的幼虫期幼虫:完成于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全变态类的幼虫期1.昆虫纲的特点a.身体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b.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和一对触角,通常具有复眼及单眼c.胸部是运动中心,具三对足,一般含2对翅d.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含生殖器及大部分内脏e.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形态的改变称为变态 2.昆虫的生殖方式 a.两性生殖昆虫经过雌雄两性交配,精子与卵子结合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b.孤雌生殖不经过交配也能生产正常新个体,或虽经两性交配,但其卵未受精产下不受精卵发育的新个体 c.多胚生殖一个卵内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并能发育成新个体d.卵胎生有些昆虫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并卵化,产出来的不是卵而是幼体 3.幼虫的类型A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a.原足型:身体前有附肢原基b.多足型:三对胸足,腹部具腹足c.寡足型:幼虫触角胸足未发育成成虫形态,腹部无附肢或仅有尾须一对d.无足型:显头无足,

《森林昆虫学(本科)》复习题

《森林昆虫学(本科)》复习题

————————————————————————————————作者:————————————————————————————————日期:

森林昆虫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 两性生殖:是指需要经过雌雄交配、受精,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或女性生殖,是指不经雌雄交配(或需经交配),卵不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其幼虫和成虫之间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迥然不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 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无蛹期;成虫特征随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 3、积温与有效积温 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称为积温。积温是一常数。表达式为NT=K。 一切生物(包括昆虫)只有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因此只有在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才是有效温度。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应是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表达式为N(T-C)=K 4、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化学防治是用农药防治害虫、病菌、线虫、螨类、杂草及其它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5、趋光性与趋化性 趋光性: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向着光源或背离光源的反应。 趋化性:是通过嗅觉器官对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的向性反应。 6、周期性孤雌生殖与偶发性孤雌生殖 周期性孤雌生殖:是指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交替进行,亦称“异态交替”。 偶发性孤雌生殖:指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偶尔可能出现未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7、性二型与性多型

森林昆虫学答案(最新整理)

森林昆虫2答案 一、名词解释(8*2) 1、孤雌生殖:雌虫产生的受精卵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2、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3、世代交替:有些多化性昆虫在1年中的若干世代间生殖方式甚至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常以 两性世代与孤雌生殖世代交替,这种现象称世代交替。 4、滞育:某些昆虫在不良环境到来之前,已经进入停育状态。即使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也不能马上能 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必须经过一定阶段(或给它适当的刺激)才能打破停育状态。 5、经济阈值:为防止害虫达到危害水平需要防治的害虫种群密度。 6、模式标本:第一发表新种时所依据的标本。 7、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态变化、内部结构变化等), 这种变化现象叫变态。 8、龄期:相邻两次脱皮所经历的时间称龄期。 二、填空(35分) 1、蝗虫口器由 上颚 、 上唇 、下颚 、 下唇 、 舌 5部件构成。 2、蝉属____同__ 目,蝽象属____半_目,天牛属_____鞘 目,白蚁属___等___目,蝼蛄属于直翅目。 3、消化道一般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其中嗉囊属于 前 、胃盲囊属于 中 。 4、昆虫的食性按食物的性质可分为 植食性、 肉食性 、 杂食性 、 腐食性 四类。 5、根据蛹壳、附肢、翅与身体主体的接触情况,将昆虫的蛹分为3类: 离蛹 、 围蛹 、 被蛹 。 6、昆虫体躯分为头、胸、腹3体段,对应功能分别为 感觉和取食 、 运动 、 代谢和生殖 。 7、不完全变态昆虫在发育的过程中经历的虫态分别为:卵、若虫、成虫。 8、根据昆虫对温度条件的适应性,可划分为 致死高温区 、 亚致死高温区 、 适温 区 、 亚致死低温区 、 致死低温区 五个温区。 9、天牛的触角为:丝状;蝶类的触角为:棒状; 三、简答题(24分) 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一、体躯左右对称,由一系列含有几丁质外壳的体节组成,相邻的节间,以带有一定塑性的节间膜相连。整 个体躯,可以明显的区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

森林昆虫学复习提纲

森林昆虫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昆虫;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具翅胸节;世代;年生活史;滞育;休眠;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性二型;性多型;趋性;拟态;性信息素;积温法则;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植物检疫;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营林措施防治;害虫综合治理(IPM);次期性害虫;R对策生物;K对策生物;物种;双名法;森林健康。 二、思考题: 1.成虫体躯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功能。 2.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有几类,基本结构与功能。 3.触角的基本结构、类型和代表性昆虫种类。 4.单眼和复眼的结构、功能特点、代表性昆虫。 5.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口器的结构、食物类型和代表性昆虫。 6.成虫胸部由几部分组成,各自的名称与着生器官。 7.足的基本结构、类型与代表性种类。 8.昆虫翅的来源、基本构造(三缘、三角、四区)。 9.翅脉的来源、种类、翅室、翅连锁器类型及代表性昆虫。 10. 昆虫的分类地位和阶元、昆虫纲分为几个亚纲、多少个目?与林业关系密切的昆虫目的名称。 11.昆虫外生殖器构造,腹部非生殖性附肢种类及其昆虫类群。 12.全变态昆虫幼虫有几种类型,不完全变态昆虫幼虫的类型和名称。

13.蛹的类型及其与变态类型的关系,每种类型的代表性昆虫类群。 14.昆虫个体发育分几个阶段,影响昆虫生长发育主要因子有哪些? 15. 苗圃地下害虫常见种类、习性和防治方法。 16. 枝梢害虫常见种类、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17. 重要的天敌昆虫种类及其主要防治害虫特点 18.袋蛾的常见种类、习性、防治方法。 19.美国白蛾分类地位、危害特点与防治方法。 20.天牛的主要种类、习性与防治方法。 21.白蚁的常见种类、习性与防治方法。 22. 重要的外来有害生物、危害与控制 23.种实害虫常见种类、习性和防治方法。

森林昆虫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8*2) 1、孤雌生殖: 2、多型现象: 3、世代交替: 4、滞育: 5、经济阈值: 6、生活史: 7、综合治理: 8、龄期: 二、填空(30分) 1、咀嚼式口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部分构成。 2、蝉属______ 目,蝽象属______ 目,天牛属______ 目,白蚁属_ _____ 目,螽斯属于目。 3、消化道一般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其中嗉囊属于、胃盲囊属于。 4、昆虫的食性按食物的性质可分为、、、。 5、根据蛹壳、附肢、翅与身体主体的接触情况,将昆虫的蛹分为3类:、、。 6、昆虫体躯分为、、3体段,对应功能分别为:、、。 7、不完全变态昆虫在发育的过程中经历的虫态分别为:、、。 8、天牛的触角为:;蝶类的触角为:; 三、简答题(21分) 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2、简述昆虫体壁的结构并简要说明昆虫体壁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3、简述昆虫预测预报的类型与方法。 四、论述题 1、论述与林业生产有关的4个目的主要分类特征。(11分) 2、结合天松毛虫类害虫的危害特点,论述对其综合治理的方法。(11分) 3、以天牛为例,论述蛀干性害虫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方法。(11分) 森林昆虫2 一、名词解释(8*2) 1孤雌生殖: 2多型现象: 3世代交替: 4滞育: 5经济阈值: 6模式标本: 7变态:

二、填空(35分) 1、蝗虫口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部件构成。 2、蝉属______ 目,蝽象属______ 目,天牛属______ 目,白蚁属_ _____ 目,螽斯属于目。 3、消化道一般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其中嗉囊属于、胃盲囊属于。 4、昆虫的食性按食物的性质可分为、、、。 5、根据蛹壳、附肢、翅与身体主体的接触情况,将昆虫的蛹分为3类:、、。 6、昆虫体躯分为、、3体段,对应功能分别为:、、。 7、不完全变态昆虫在发育的过程中经历的虫态分别为:、、。 8、根据昆虫对温度条件的适应性,可划分为:、、、、五个温区。 9、天牛的触角为:;蝶类的触角为:; 三、简答题(24分) 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2、简述昆虫体壁的构造及其主要功能。 3、昆虫触角的主要类型(5种),并简述昆虫触角的主要功能。 四、论述题 1、结合天松毛虫类害虫的危害特点,论述对其综合治理的方法。(13分) 2、论述与林业生产有关的4个目的分类特征。(12分) 森林昆虫3 一、名词解释(8*2) 1孤雌生殖: 2变态: 3滞育: 4趋性: 5世代交替: 6多型现象: 7龄期: 8IPM: 二、填空(35分) 1、昆虫体躯分为、、3体段,对应功能分别为:、、。 2、蝉属______目,蝽象属______目,天牛属______目,白蚁属______目,蝼蛄属于目。 3、昆虫的学名是由和组成。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

西南林业大学 本科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课程森林昆虫学 题目安宁及西南林业大学森林 昆虫的调查及分析分院系部林学院 班级森保2008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吴伟 实习时间 2011-6-29至2011-7-2

摘要 本次教学实习是《森林昆虫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几种重要农林植物虫害的特点及各种虫体的形态特征,了解虫情调查、虫态的鉴定以及虫害的林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虫害的能力。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班于2011年6月29日至2011年7月2日在安宁草铺和西南林业大学校园内进行《森林昆虫学》课程的实习。在校园实习中,我们认识到园林植物一些主要的虫害,以及这些虫害的危害情况的调查方法,利用昆虫数量的动态指标和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密度来分析虫害。通过这次实习,使得我们对森林昆虫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让我们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 【关键字】森林昆虫学;虫害;园林害虫;枝梢害虫;叶部害虫

1前言 1.1实习地点 西南林业大学、安宁草铺 1.2实习地概况 西南林业大学起始于1939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于1978年独立建院,原属林业部直属院校,2000年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中,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2010年3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现有70年办学经历和30年独立办学历史,目前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林业本科院校。校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校园为“全省绿化优秀高校”、“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安宁市位于滇中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处东经102° 10′~102°37′,北纬24°31′~ 25°06′之间;南北长约66.5公里,东西宽约46.5公里;总面积1321平方公里。?安宁距昆明32公里,是昆明通往滇西8个地州,并经畹町直接与缅甸相连的交通重镇。植被覆盖率高,物种丰富。 1.3、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1、本次教学实习是《森林昆虫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几种重要农林植物虫害的特点及各种虫体的形态特征,了解虫情调查、虫态的鉴定以及虫害的林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虫害的能力。 2、通过教学实习,掌握常见森林虫害的种类和基本特征,加深我们对森林昆虫学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通过对森林和园林植物昆虫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不同植被类型昆虫的多样性与害虫发生的关系,熟悉常见森林害虫与园林害虫的种类及危害特点,掌握森

森林昆虫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昆虫纲:主要分为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 1.昆虫:节肢动物的昆虫纲,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足三对,翅膀两对或一对,也有没翅膀的。腹部有节,两侧有气孔,是呼吸器官。多数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如蜜蜂、蚊、蝇、跳蚤、蝗虫、蚜虫等。 2.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的虫态,为有翅亚纲内翅部昆虫所具有。 3.不完全变态:又称直接变态,只经过卵期、幼期、成虫期3个阶段,翅在幼期的体外发育,成虫的特征随着幼期虫态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为有翅亚纲外翅部除蜉蝣目以外的昆虫所有。 4.具翅胸节:在有翅昆虫中,前胸无翅,所以构造上与中、后胸也不同,特称其为“非具翅胸节”,而中、后胸称为“具翅胸节”。 5.世代:昆虫自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开始到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称为一个世代。 6.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中的生活史称为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 7.滞育:昆虫在不良环境还未到来之前就进入停育期,在该停育期内即使给予最好的发育条件也不会恢复发育,必须进过一段时间再给予某种刺激才能重新恢复生长发育的这种现象称为滞育。 8.休眠:当不良季节、气候或食物供给不足等情况到来时,昆虫就找到合适的栖息场所,停止活动,以减少不良环境的威胁,并把新陈代谢水平降到最低以节约能耗,渡过恶劣环境的这种蛰伏现象称为休眠。 9.两性生殖:昆虫经过雌雄两性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结合之后,方能正常发育为新个体。 10.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指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一般分为偶发性孤雌生殖、常发性孤雌生殖和周期性孤雌生殖。 11.多胚生殖:一个卵内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并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2.性二型:同种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以外的其他外部形态如大小、颜色、翅的有无、结构等的差异,即第二性征。 13.性多型: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甚至行为、功能不同的 14.趋性:特定感受器对外界相应刺激所表现的强烈的不可抑制的定向反应或行为称为趋性。 15.拟态: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叫拟态或生物学拟态。·本能: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昆虫体内生理活动过程所激发的相当复杂的神经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序列即为本能。 ·保护色:昆虫的体色与其生活环境中的背景颜色相似有利于躲避敌害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保护色。 ·反射:是生命体对刺激的无意识反应。经过训练、学习而获得的后天性反射行为是条件反射。 ·肌肉:分为体壁肌和内脏肌,按生理功能分为强制性收缩肌和周期性收缩肌。 16.性信息素:是进行两性生活的动物,为互相识别而释放出的物质,通过此种物质可使雌、雄接近,并导致交尾。一般多是被动的雌性分泌散发性信息素,诱引主动的雄性产生性兴奋,但也有由雄性分泌的种类。 17.积温法则:昆虫在一定发育阶段内全部有效温度的总和就是这一阶段的有效积温,通常为一常数,称其为有效积温法则。 18.密度制约因子:种群的死亡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主要由生物因子所引起。如种间竞争、捕食者、寄生以及种内调节等生物因素。 19.非密度制约因子:种群的死亡率不随密度变化而变化,主要有气候因子所引起。如暴雨、低温、高温、污染物,以及其他环境理化性质等非生物因素。 20.植物检疫:依据国家法规,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蔓延危险性病虫的一种措施。它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政府的一个部门,通过立法颁布的强制性措施,因此又称法规防治。 21.生物防治:一切利用生物有机体或自然生物产物来防治林木病虫害的方法。 22.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品(农药、毒药等)防治害虫的方法。

昆虫学试卷及答案

名字解释 有效积温: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 孵化: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幼虫或若虫冲破卵壳而孵出的现象。 授精:性成熟的昆虫,通过交配雄虫以不同的方式把精子送入雌虫的体内,这一过程叫授精。受精:经过雌雄的交配,雄性个体把精子送入雌精子与卵子结合。 结构色:又称物理色,是由于昆虫体壁上有极薄的蜡层、刻点、沟缝或鳞片等细微结构,使光波发生散射、衍射或干涉而产生的各种颜色。 内激素:是指昆虫分泌在体内的化学物质,用以调节其发育和变态的进程。 外激素:又称信息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所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也可能是异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 孤雌生殖:昆虫的卵不受精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叫孤雌生殖。 两性生殖:是昆虫的常见生殖方式,其特点是要经过雌雄的交配,雄性个体把精子送入雌体,在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受精)后才能形成新个体。 被蛹:全变态类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相对静止的虫态,处于幼虫和成虫之间。 围蛹:蛹体本身是离蛹,只是蛹体被第3、第4龄幼虫所脱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而已。雌雄二型现象:同种的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2性征的不同外,在颜色、大小、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双名法:即昆虫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为种本名。(分类学著作中,学名后面还常常加上定名人的姓。但定名人的姓氏不包括在双名法内)。 虫龄:昆虫的生长和蜕皮交替进行,在正常的情况下,昆虫幼体每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蜕一次皮,虫体的大小或生长的进程可用虫龄来表示。(从腐化之第1次蜕皮以前的幼虫或若虫叫第1龄若虫……第2龄幼虫或若虫,余类推)。 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身体大小、体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即变态。生活史:是指一种昆虫在一定阶段的发育史。 年生活史:生活史常以1年或一代为时间范畴,昆虫在1年中生活史称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世代交替: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通风作用:有助于昆虫体内水分和周围热量的散失而对昆虫体温发生影响;另一方面对昆虫迁移、传播的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 特定时间生命表:在一个同龄个体群中,任一个体有可能存活到年龄为x的概率的一览表。并胸腹节:膜翅目中,成虫腹部的第一节成为胸部的一部分称并胸腹节。 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出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要重新形成新表皮,将旧表皮皮脱去的现象。 课本补充: 昆虫的消化作用可分为肠内消化和肠外消化。 肠外消化:昆虫在取食前先将唾液或消化液注入寄主组织内,当寄主组织溶解后,再吸回肠内的过程。 肠内消化:昆虫消化食物主要发生在中肠内。在某些昆虫中,肠内的共生菌也参与部分消化作用。

森林昆虫学复习100题

森林昆虫学试题库、试卷库 森林昆虫学自学(或复习)指南100题 为了更好的配合森林昆虫学教学大纲和教案,方便学生自学或复习,将本课程应掌握的内容以题目的形式编写出来,作为学生自学或复习的指导,同时亦可作为成人自学本课程者的指南。 森林昆虫学自学(或复习)指导100题(以下简称100题)的编写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在考试方法的改革上作为学生口试选题的范围。100题应在本课程教学开始时以课程的补充材料发给学生。 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系统 1.昆虫刚的特征是什么?可用哪六个字概括? 2.昆虫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昆虫能够发展成为地球上最为繁荣昌盛的一类动物? 3.阐述昆虫在动物界中的地位、阐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资源利用的价值与前景。 4.昆虫的头部区分为哪几部分?头部的附肢有哪些?头部是昆虫的什么中心? 5.触角的构造有哪几部分?触角对昆虫有什么重要意义? 6.昆虫的触角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形的特点及所代表的昆虫是什么? 7.昆虫口器特化的方向是什么?口器特化对昆虫有什么意义? 8.口器有哪些类型?各类型的特点及所代表的昆虫是什么? 9.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危害特点、危害状和药剂防治的意义是什么? 10.昆虫的眼有哪两种?复眼和单眼在构造上有什么不同?作用有什么不同? 11.昆虫的胸部构造有什么特点?胸部是昆虫的什么中心? 12.昆虫的足由哪几部分构成?有哪些常见类型?各类型的特点和代表的昆虫是什么? 13.昆虫的翅可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有什么特点?各类型代表的昆虫是什么? 14.昆虫的体壁构造有什么特点?体壁构造与化学防治有什么关系? 15.昆虫的内部器官系统有哪些?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各在体腔中的排列位置如何? 第二章昆虫的生物学 16.昆虫生物学的含义、研究内容、研究生物学的意义是什么? 17.昆虫的生殖方式主要有哪些?各代表有哪些昆虫? 18.孤雌生殖和多胚生殖对于昆虫的种群繁衍有什么意义? 19.昆虫的发育分为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包括哪几个虫态? 20.昆虫的变态主要有哪些类型?各类型代表的昆虫是什么?全变态和不全变态的主要

北林森林昆虫学复习题

复习总要求 1.了解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森林害虫防治原理(策略和方法); 2.识别和鉴定森林昆虫危害的一般类型; 3.鉴别常见的森林昆虫类群和代表性种类; 4.了解最常见最重要的森林昆虫的生活史、发生特点、危害及防治策略与方法; 5.掌握重要森林昆虫类群(种类)及其控制思路与技术。 复习思考题 1.★我国森林害虫发生与危害的概况、发生趋势?森林害虫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 2.★森林害虫(有害生物)主要控制策略的演变过程与主要内涵? 3.如何理解与体会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方针从“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到“预防为主,科学 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再到“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4.★森林害虫的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 5.★森林害虫生态调控的基本思想?与农业和卫生害虫相比,进行森林害虫生态调控的优 势与劣势? 6.我国重要林业外来害虫有哪些?其主要分布区有哪些?与本土害虫比较,控制策略上有 哪些特点? 7.如何理解营林措施是森林害虫防治工作的基础? 8.★如何协调森林害虫防治工作中的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 9.现代生物技术在森林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10.地下害虫的发生有哪些特点?包括哪些主要类群? 11.蝼蛄类、地老虎类、蛴螬类、金针虫类害虫有哪些主要习性,如何根据其习性进行针对 性的防治? 12.★为什么说监测与预警是食叶害虫防治的前提?监测与预警有哪些主要途径和方法? 13.食叶害虫的大发生分哪几个阶段?造成食叶害虫间歇性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4.按分类单元划分,食叶害虫主要有哪几大类?其发生、危害及防治有何特点? 15.我国的主要松毛虫有哪些种类?从一年发生的世代数和越冬场所看,从南到北有何规 律?举例说明。 16.简要说明松毛虫类害虫的控制策略与主要技术。 17.按分类单元划分,林木蛀干害虫主要有哪几大类?与食叶害虫相比,其发生、危害及防 治上有何不同特点? 18.我国危害林木的主要天牛种类有哪些?说明其控制策略与主要技术。 19.我国危害林木的主要小蠹种类有哪些?说明其控制策略与主要技术。 20.何谓次期性害虫?何谓初期性害虫?造成次期害虫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1.按分类单元划分,主要林木种实害虫有哪几大类? 22.按分类单元划分,主要林木枝梢害虫有哪几大类? 23.结合你所在地区严重发生的蛀干害虫,谈谈应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24.★请举例说明,如何从森林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入手,寻找简便有效的防治技术? 25.★熟记实验课上观察过的重要森林害虫的拉丁学名。 26.森林害虫的调查方法?地下害虫、食叶害虫、蛀干害虫、枝梢害虫、种实害虫的危害特 征有何不同?其调查方法有何不同? 27.你对本课程进行研究型学习的具体建议。

森林昆虫学PPT内容

昆虫纲的特征 1. 体躯分节,由头、胸、腹3体段组成; 2. 头部有口器和触角,为感觉与取食中心; 3. 胸部有翅和胸足,为运动与支撑中心; 4. 腹部含生殖系统和内脏,为生殖与代谢中心; 5. 具变态现象。 昆虫繁盛及原因 ?特点: 历史长、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原因: 1. 具翅(觅食、求偶、避敌、扩散有利); 2. 体小(存活、避敌、扩散有利); 3. 口器类型分化(扩大取食范围); 4. 繁殖力强(有利种群繁盛); 5. 适应力强(有利分布)。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方面: 1. 危害农林植物,损失惊人; 2. 传播植物病害; 3. 危害人畜健康。 有益方面: 1. 工业原料(家蚕、白蜡虫、五倍子蚜、洋红); 2. 传花授粉(蜂、蝇、蝶); 3. 天敌(28%捕食性、2.4%寄生性昆虫); 4. 药用、食用、饲料昆虫; 5. 科学研究。 昆虫头部的型式 ●下口式:口器位于头的下部,头的纵轴和体躯纵轴垂直; ●前口式:口器位于头的前部,头的纵轴和体躯纵轴方向一致; ●后口式:口器从头的下后方伸出,头的纵轴和体躯纵轴成一锐角。昆虫触角基本构造及类型 ●构造 –柄节:触角的第1节或基节; –梗节:第2节,一般较柄节略小; –鞭节:梗节以后各节,变化很大,与种类、性别有关。 ●功能 –主要是感觉,即嗅觉、触觉和听觉的作用; ●类型 –丝状(蝗、蝽、天牛)刚毛状(蝉、蜻蜓) –锯齿状(叩甲)棒状(蝶) –羽毛状(蛾)念珠状(白蚁) –鳃片状(金龟子)具芒状(蝇) –环毛状(蚊) 昆虫口器构造及类型

●口器构造 –由上唇、上颚、舌、下颚、下唇所组成。 (1)咀嚼式口器:具有坚硬的上颚,可取食固体食物;最原始。 (2)刺吸式口器:能刺入动物或植物组织内吸取血液及汁液,如蚜虫、蚧壳虫、木虱、蝽象、蝉等。 (3)虹吸式口器:为鳞翅目昆虫特有,吸取液体食料,如蛾、蝶类成虫口器。 (4)舐吸式口器:上颚消失,下颚除保留1对下颚须外,其余部分也消失。在其头下可见一粗短的喙,为双翅目蝇类所具有。 (5)刮吸式口器:口器仅见1对口钩,为双翅目蝇类幼虫所特有。 (6)嚼吸式口器:兼有咀嚼固体食物和吸食液体食物两种功能,为一些高等蜂类所特有。口器的类型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昆虫的口器类型不同,为害方式也不同,因此采用防治害虫的方法也就不相同。 ◆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取食固体食物,咬食植物各部分组织,造成机械损伤。一般使用 毒饵、毒谷,导致它们取食死亡。 ◆刺吸式口器为害植物后,外表没有显著的残缺与破损,但造成生理伤害。一般使用 内吸杀虫剂防治效果最好,触杀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虹吸式口器的昆虫吸食暴露在植物体外表的液体,根据这一习性可将胃毒剂制成液 体毒饵,使其吸食后中毒死亡。 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 ●构造:属身体的第二个体段,由3个胸节组成,依次为:前胸、中胸、后胸; ●胸足:多数昆虫的每一胸节有1对胸足(前足、中足、后足); ●翅:多数有翅亚纲成虫在中胸和后胸各有1对翅(前翅、后翅)。中、后胸特称为具 翅胸节; 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及类型 ●构造 ●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类型 步行足(瓢虫、步甲)跳跃足(蝗、蟋蟀) 捕捉足(螳螂)开掘足(蝼蛄) 游泳足(仰泳蝽)抱握足(龙虱) 携粉足(蜜蜂) 翅的基本构造及类型 类型 膜翅:薄而透明,翅脉可见(蜂、蜻蜓) 鞘翅:质地坚硬,不见翅脉(甲虫类) 复翅:质地坚硬,但见翅脉(蝗) 鳞翅:膜质翅上具鳞片(蛾、蝶) 半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蝽) 缨翅:膜质,翅缘具长毛(蓟马) 腹部构造及附肢 1. 腹部的构造:有发达的背板和腹板,但没有侧板。 ◆1-7节称为脏节,着生有气门; ◆8-9节称为生殖节;

5《森林昆虫学(本科)》5复习题

森林昆虫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 两性生殖:是指需要经过雌雄交配、受精,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或女性生殖,是指不经雌雄交配(或需经交配),卵不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其幼虫和成虫之间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迥然不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 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无蛹期;成虫特征随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 3、积温与有效积温 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称为积温。积温是一常数。表达式为NT=K。 一切生物(包括昆虫)只有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因此只有在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才是有效温度。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应是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表达式为N(T-C)=K 4、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化学防治是用农药防治害虫、病菌、线虫、螨类、杂草及其它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5、趋光性与趋化性 趋光性: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向着光源或背离光源的反应。 趋化性:是通过嗅觉器官对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的向性反应。 6、周期性孤雌生殖与偶发性孤雌生殖 周期性孤雌生殖:是指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交替进行,亦称“异态交替”。 偶发性孤雌生殖:指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偶尔可能出现未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7、性二型与性多型 不同性别的同种个体间除了第一性征外,还有其它形态和习性差异,这种现象叫性

森林昆虫学通论复习题

态下。 森林昆虫学通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 两性生殖:是指需要经过雌雄交配、受精,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或女性生殖,是指不经雌雄交配(或需经交配),卵不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其幼虫和成虫之间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迥然不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 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无蛹期;成虫特征随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 3、积温与有效积温 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称为积温。积温是一常数。表达式为NT=K。 一切生物(包括昆虫)只有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因此只有在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才是有效温度。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应是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表达式为N(T-C)=K 4、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化学防治是用农药防治害虫、病菌、线虫、螨类、杂草及其它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5、趋光性与趋化性 趋光性: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向着光源或背离光源的反应。 趋化性:是通过嗅觉器官对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的向性反应。 6、周期性孤雌生殖与偶发性孤雌生殖 周期性孤雌生殖:是指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交替进行,亦称“异态交替”。 偶发性孤雌生殖:指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偶尔可能出现未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7、性二型与性多型 不同性别的同种个体间除了第一性征外,还有其它形态和习性差异,这种现象叫性二型。 性多型是指同一性别的个体存在形态和习性上差异,可分为多个类型。 8、补充营养与恢复营养 补充营养:成虫期为了生殖细胞发育成熟而进行的营养活动。 恢复营养:有的昆虫能反复进行补充营养,每补充营养一次就有一批卵发育成熟而产出,这种特殊的补充营养称为恢复营养。 9、孵化与羽化 昆虫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始发育,完成胚胎发育后,新的幼体破卵而出的过程就叫孵化。 成虫从它的前一个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叫羽化。 10、拟态与保护色 拟态:是昆虫“模仿”环境其它动、植物的形态,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的现象。 保护色:指昆虫具有同生境中的背景相似的颜色,有利于躲避捕获食者的视线而保护自己。 11、卵生与伪胎生 绝大多数昆虫以产卵的形式繁殖后代,称为卵生; 也有一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生出幼虫或若虫,这种生殖方式称为伪胎生。 12、保护色与警戒色 保护色指昆虫具有同生境中的背景相似的颜色,有利于躲避捕获食者的视线而保护自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昆虫学试题库

森林昆虫学试卷库(一) 一、名词解释:(24分) 胚后发育;稚虫;多型现象;生物防治;双名法;孤雌生殖;发育起点温度; 拟态 二、问答题:(32分) 1 何谓脉序?鳞翅目的脉序有何特点?鳞翅目经常用于目下分 类的脉序有哪些? 2 昆虫内激素和外激素有何异同点? 3 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在昆虫生长 发育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4 如何合理使用农药? 三、填表(15分) 四、论述 1、何谓害虫的综合治理(IPM),有何特点和局限性?和TPM有 何不同?你还知道哪些害虫控制的策略?(15分) 2、在林木和果树上吸食类叶部害虫有哪几类?如何防治这些害 虫?(14分)

森林昆虫学试卷库(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24分) 胚后发育:昆虫自卵内孵出,到成虫羽化并达到性成熟为止的整个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 稚虫:幼虫与成虫形态不相似,生活环境、习性也不相同,一般幼虫水生,成虫陆生,“稚虫”,如:蜻蜓。 多型现象:指昆虫不只在雌雄个体上差异,而且在同一性别内形态也分几种类型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法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以防治害虫的方法。 双名法:属名、种名、命名人的姓氏或缩写。 孤雌生殖:不经两性交配即产生新个体,或虽经两性交配,但其卵未受精,产下的不受精卵仍能发育为新个体。 发育起点温度;各种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对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在温带地区开始生长发育的温度称为发育起点温度, 拟态: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拟态 二、问答题:(每题32分) 1 何谓脉序?鳞翅目的脉序有何特点?鳞翅目经常用于目下分类的脉序有哪些? 脉序指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型和数目。鳞翅目的翅脉接近标准模式脉序,纵脉包括前缘脉,亚前缘脉、径脉、中脉、肘脉、臀脉和轭脉;横脉包括肩横脉、径横脉、分横脉、径中横脉、中横脉、中肘横脉。经常用于目以下分类的脉序有径脉、中脉、肘脉、臀脉、轭脉、肩横脉、径横脉、分横脉等。 2 昆虫内激素和外激素有何异同点? 3 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在昆虫生长发育中是如何起作用 的? (一)温度温度是气象因子中对昆虫影响最显著的一个因子。昆虫是变温动物,在生理上缺乏调节体温的机能,其体温基本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温度的变化,因此它们的新陈代谢强弱和生命活动,在极大程度上受外界温度的支配,昆虫的发育进度及世代的多少都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仅直接影响昆虫,而且对昆虫的天敌和食料痛痒有很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昆

森林昆虫学考试

森林昆虫学考试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1.植物性农药:用植物产品制造的农药,其中所含有效成分为天然有机化合物 2.幼体生殖:少数昆虫在幼虫期就能进行生 3.羽化:不完全变态的老熟若虫和完全变态的蛹脱皮后都变为成虫,这个过程成为羽化 4.生物防治: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以防治害虫的方法 5.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 6.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是根据国家法令设立专门机构,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验和处理,严禁危险性病虫机器杂草的输入、传出和传播,严格封锁和就地消灭 ,新发现的检疫性病虫、杂草 7.多型现象:指昆虫不只在雌雄个体上差异,而且在同一性别内形态也分几种类型8.专性(经常性)孤雌生殖:受精卵发育成雌虫,非受精卵发育成雄虫的生殖方式。 兼性(偶发性)孤雌生殖:在正常情况下进行两性生殖,偶尔也有不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周期性孤雌生殖:在年生活史中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化而交替进行的繁殖方式 9.性二型:同种昆虫除雌雄性器官的差异外,在个体大小、体型、体色等差异 10.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一定的有效温度范围内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温度积累,即发育时间和该时间温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11.滞育:昆虫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还远未到来之前就进入停育期的这种状态 12.多胚生殖:一个成熟的卵发育为2个或多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3.生态对策:森林昆虫种群由于生境不同,各种群世代存活率变化大,这种变化是对环境特有的适应性及死亡年龄分布特征的反映,是在该生境下求取生存的一种对策14.渐变态: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生活习性相同,仅性未成熟,翅成翅芽状,其幼虫称为若虫半变态:近似渐变态,成虫陆生,但幼虫水生,具直肠鳃等临时器官这种幼虫称稚虫过渐变态:在幼虫至成虫期有一个不食不动的类似蛹期的静止时期即前蛹期。 15.全变态:幼虫和成虫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活习性上均不相同。 16.卵胎生:有些昆虫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并孵化,母体直接产下幼体的繁殖方式 17.世代:一个新个体从离开母体到发育成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18.孵化: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 期幼虫或若虫破卵而出的过程 19.昆虫种群生命表:指按特定的种群年龄或长时间,研究分析种群的死亡率、存活率、死亡原因、死亡率等的一览表 20.世代或异态交替:在年生活史中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化而交替进行的繁殖方式 21.若虫:多数完成与胚胎发育后 寡足期的不完全变态类的幼虫期 幼虫:完成于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全变态类的幼虫期 1.昆虫纲的特点a.身体的环节分 别集合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b.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和一对触角,通常具有复眼及单眼c.胸部是运动中心,具三对足,一般含2对翅d.腹部是生殖与代谢 中心,其中包含生殖器及大部分内脏e.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 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的变化,

森林昆虫学期末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 1.趋性:是指昆虫对刺激源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的定向运动。趋向运动称为正趋性;负向运动称为 负趋性。 2.补充营养:有些昆虫,由于在幼虫阶段所获得的营养还不能满足性发育的需要,生殖细胞尚未成 熟,故成虫羽化后还要取食,这种取食称补充营养。 3.拟态:指昆虫在外形、姿势、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它种生物或非生物体,以躲避天敌, 获得保护自己的好处的现象。 4.保护色:指体色断裂成几部分镶嵌在背景中,起躲避捕食性天敌的作用的色彩。 5.雌雄二型: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内、外生殖器官(第1性征)不同外,许多种类在个体大小、体 型、构造等(第2性征)方面也常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6.永久性群集:是指昆虫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进行取食、产卵、越冬、迁移等共同生活的习性, 这种群集一旦形成便不会分开,倾向于过群居生活。 7.双名法: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定,昆虫的科学命名先冠以属名,后面写种名,后加定名人。 8.脱皮:幼虫(若虫)开始取食后,虫体开始增长,经过一定时期要重新形成新的表皮,而脱去旧 表皮的过程,这种现象称脱皮。 9.越冬代:越冬虫态到第二年恢复发育后,继续发育至成虫的这个世代,称为越冬代。 10.警戒色:有些昆虫既是具有同背景相似的保护色,又具有同背景鲜明对照的警戒色。 11.多型现象:多型现象是指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的个体中出现不同类型分化的现象。 12.多胚生殖:相对于单胚生殖。指昆虫所产的1粒卵中能孵化出2个以上后代个体的生殖方式,如 很多小蜂类。 13.两性生殖:昆虫经过雌雄两性交配,受精后产生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4.伪产卵器:很多昆虫无附肢特化的产卵器,如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等,仅由腹末端数节逐渐 变细互相套入,形成能够收缩的伪产卵器。 15.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暂时停止生长发育现象,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 生长发育。 16.背单眼与侧单眼:背单眼为一些成虫和不完全变态的若虫所具有,与复眼同时存在,数目为2-3 个,极少为1个。侧单眼是完全变态的幼虫所具有,1-7对不等。 17.昆虫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昆虫的活动,如孵化、蛹化、羽化、飞翔、取食、交配和产卵等, 形成了与自然界中昼夜变化规律相吻合的节律,即昆虫钟。 18.胚后发育:胚后发育是自幼虫从卵内孵化开始至成虫性成熟为止的发育阶段。 19.世代:昆虫自卵产下开始,至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时为止,称为世代。 20.物种: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种群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 21.脉序:昆虫翅脉在翅面的排列方式。 22.生命表:昆虫的生命表是对昆虫种群生命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重要研究技术,是把种群在各个连 续的时段或发育阶段内的死亡数量、死亡原因、及繁殖数量,按照一定的格式详细列成的表格。 23.变态:在昆虫胚后发育过程中,同一虫体从幼期的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 24.正模标本:原始发表时所用的单一标本。 25.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6.纵脉:由翅基部伸到边缘的脉。脉序:昆虫翅脉在翅面的排列方式。 27.天敌昆虫:能寄生或捕食其他动物与昆虫的昆虫。 28.群集性: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群集在一起的习性。 29.种群:占有一定生存空间进行繁衍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30.滞育:昆虫在不良环境还未到来之前就进入停育期,在停育期即使给予最好的发育条件也不恢复 发育,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再给予某种刺激后才能恢复发育的现象为滞育。 31.有效积温:昆虫在完成某发育阶段时从外界摄取的热量为积温,若减去昆虫发育起点以下的温度 计算出的积温即有效积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