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薯片生产工艺流程

薯片生产工艺流程

薯片生产工艺流程
薯片生产工艺流程

薯片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选择:要获得品质优良的油炸马铃薯片,减少原料消耗,必须选择复

合工艺要求的马铃薯。因此,要求原料为块茎形状整齐,大小相对均匀,表皮薄色泽一致,芽眼少,相对密度较大,淀粉和总固形物含量高,糖分含量低,栽培土壤环境相对一致的马铃薯。

2. 洗涤:将马铃薯放入滚筒式分选机中,洗去表面泥沙。洗涤是减少杂质污

染、降低微生物污染和农药残留的重要措施。并按直径大小不同进行分级,选出大小相对一致的。

3. 去皮:将马铃薯放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被加热100℃—120℃,软化的

表皮用橡胶胶盘除去,这样可以保证马铃薯的形态,而且节约用水,减少产品损失,产生的浓缩表皮“糊状物”易于处理。

4. 切片:手工切片不均匀,一般选用旋转刀片自动切片。切片厚度根据块茎

采收季节储藏时间水分含量多少而定。刚采收的马铃薯块茎饱满,含水量高,切片厚度掌握在1.8~2.0毫米。储藏时间长,水分蒸发量大,块茎固形物含量高,切片厚度以1.6~1.8毫米为佳。

5. 洗片:切好的薯片要放在水池中用清水洗净表面的淀粉,防止预煮时淀粉

糊化黏片,影响油炸效果。

6. 预煮:将洗净的薯片倒入沸水中热汤2~3分钟,煮至切片熟而不烂,组织

比较透明失去马铃薯的硬度。目的是破坏马铃薯中酶的活性,防止油炸高温褐变,同时失去组织内部水分,使其易于脱水。

7. 冷却护色:将预煮好的马铃薯片立即倒入冷水池中冷却,防止薯片组织进

一步受热软化破碎。同时为防止薯片高温时变褐或变红,需加入适量的柠檬酸和焦亚硫酸钠进行护色。

8. 着色:为了提高油炸薯片的风味,增加薯片的外观色泽,提高消费者的食

欲,护色后的薯片要再加有1%~2%的食盐和加有一定量色素柠檬酸的水池中再浸泡10~20分钟,使盐味和色素渗透到整片中,使油炸后的薯片咸淡适宜,外观好。

9. 脱水:将加盐和着色符合工艺要求的薯片从水池中捞起,再倒入脱水机中

脱去部分游离水。因薯片表面含水太高油炸时表面起泡,泡内含油,既影响产品外观,也增大耗油量,薯片脱水越高越好。 原料选择 洗涤 去皮 切片 洗片 预煮 冷却护色 着色 脱水 油炸 调味冷却 包装

10.油炸:采用水油混合油炸机,因为水油比重不同,水在下边,油在上层受

热炸制薯片。用来炸制薯片的油脂采用耐高温不易挥发不易酸败变质的棕榈油。实践证明,油温在210℃——230℃的条件下,油炸薯片的色泽均匀,表面含油量少,油耗低;如果在低于200℃的较低温度下油炸,薯片表面颜色深,含油量多,影响产品质量。为了防止油脂酸败,在棕榈油中常加入

0.1%0.2%的抗氧化剂,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11.调味冷却:采用自动调味机,调味滚筒采用不锈钢制作,薯片在滚筒的旋

转中均匀翻动,采用翻滚法或喷雾法加入调料,调味均匀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

12.包装:经调味冷却至常温后,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选用充气包装机进行装

袋,称重,包装,最后入库销售。

《中式面点制作》课程标准

《中式面点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工程等 课程类别: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150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工程等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在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中属于主干必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点工艺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面点制作原料选择、面团、馅心、成形、熟制等工艺流程,掌握各类面点制作的核心技能,从而达到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打下基础。本课程根据烹饪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国家中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以面点职业岗位需求分析为基础,以面点制作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教师讲解面点理论知识和演示面点制作过程为辅助,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为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面点制作为目的,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二)设计思路 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查分析,本课程教学要打破以往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面点基本理论、面点风味流派、、面点面团原理、面点馅心知识、面点制作手法、面点成熟成型方法、筵席面点设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课堂讲授、学生讨论、教师演示、实训操练等方法相结合,构建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突出技能性、职业化要求,以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为原则,将面点操作手法、水调面团、发酵面团、油酥面团的制作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

教学方式上,适度采用项目教学和工作任务教学法,按照宾馆饭店面点间操作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组织教学。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双重考核,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面点的基本理论,掌握面点制作原料的选择、鉴别和管理,掌握面点制作车间设施、设备、工具的布局并能使用和管理相关设备和工具,掌握面点加工基本技法,熟悉基本面点品种、典型面点品种的设计、加工及风味特色的调制。 2.能力目标 能分析各类面点的加工原理、基本技法及风味特色;能设计、加工各类面点品种;达到职业培养目标和职业技术资格的要求,胜任各级各类餐饮面点加工的管理和技术工作。 3.职业素质目标 让学生积极沟通、团结协作,并在主动参与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达到高技能人才应具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1)方法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 (2)社会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灵活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生存能力; (3)学习、协调能力; (4)自信心、社会责任心、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 (四)前导课程 前导课程:《烹饪原料加工技术》、《烹饪基本功训练》、《烹饪原料学》等。 (五)后续课程 后续课程:《名菜名点欣赏》、《筵席设计》等。 二、课程内容标准 (一)学习项目划分及学时分配

年产150吨薯片工艺设计

食品工厂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150吨薯片工艺设计 学院:海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食品 141 姓名:罗仕琪 学号: 2013121060 2016年11月14日

目录 1. 概述 (3) 1.1薯片的发展历史 (4) 1.2膨化薯片生产工艺设计的意义 (4) 2. 工艺流程设计 (4) 2.1 原料、辅料的选择 (4) 2.2工艺流程叙述 (4) 2.2.1工艺流程方框图 (4) 2.2.2生产工艺流程图 (4) 2.2.3 工艺流程的详细叙述 (5) 3. 膨化薯片工艺原料消耗的计算 (5) 3.1膨化薯片生产物料衡算 (5) 4. 薯片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7) 4.1设备计算 (7) 附录

1. 概述 薯片是指由马铃薯(土豆、香港习惯称之为薯仔)制成的零食。制作方法是把马铃薯切为薄片,然後炸或烤至脆口并加以调味即可。除了最简单地以盐来调味外,市面上买到不同口味的薯片亦会使用味精和不同香料调味。薯片是英语国家零食市场重要一部份。膨化薯片是休闲食品,是本世纪末食品工业的重大创新, 也是下世纪食品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特点是风味鲜美,热值低、无饱腹感, 食用卫生、方便, 经济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产量年增长率为12%-15%, 其中挤压类直接膨化食品占35%-40%,经预糊化工艺处理的间接膨化食品占45%-50%近年来, 生产方式由作坊式转向大规模生产制造。马铃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市场潜力大, 油炸薯片作为直接膨化食品在口感风味上均无可挑剔, 但营养成分上却严重欠缺。除无机盐含量还较丰富外, 每100克马铃薯中仅含蛋白质2.3克、糖类16.6克及少量维生素。可以在膨化薯片加工过程中,通过掌握膨化的加工参数,同时采用微波膨化技术,最低限度的减少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失,增加薯片的营养价值。而且微波的强力杀菌作用避免了防腐剂的使用,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需要,老幼皆宜,以改变历来人们视薯片食品为垃圾食品的看法。 1.1薯片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休闲食品逐渐成为许多人们的消费新宠,其中薯片以其香脆美味的特性占据着休闲食品的第一把交椅,销售前景十分乐观。另一方面,随着各大品牌的进驻,消费者的品牌鉴定能力进一步加强,商家需同时关注自身品牌的产品形象以及食品质量。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全国的薯片购买普及率总体达到了76%的水平,可见薯片已经融入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北京,上海以及广州这三个一线城市的薯片购买普及率都达到了81%,可能是由于薯片进入这些城市的时间较早,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消费能力都更强。 近年来,我国薯片食品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就了乐事、品客、上好佳、可比克、艾比利、好丽友等知名品牌,薯片越来越为消费者喜爱,行业随之不断被推向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营销手段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铺天盖地的明星广告,让消费者也感觉到了视觉疲劳,薯片企业开始对包装做起了文章。品客在一贯的桶装包装之外又推出了让消费者携带更加方便的袖珍袋,乐事推出了针对白领的抽屉装,想要超大袋装的、携带方便的、经济实惠的样样俱全。不仅包装变化,连薯片的外形也开始发生改变,有三角的、加厚的、波浪

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学校:丰镇市职业中专姓名:闫瑞芳 教学课题: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的学习全面了解面点的制作过程 2、掌握中式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 教学重点: 中工面点制作的操作程序 教学难点: 面团的调制、馅心的调制 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 1、面粉及成形的面团 2、各类面点成品图片资料 二、组织教学 按常规教学进行 三、复习提问 1、面点的分类有哪些 2、制作特点是什么 四、导入新课 教师以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面粉为例,试问学生如何把面粉变成饺子,需要几步能完成进而引出新课。 五、讲授新课 (一)、原料的准备 1、根据面点品种的要求选用原材料

在选用原材料时应熟悉原料的性质、特点和运用范围。教师通过实例说明以上三点对原材料的影响。 如:制作面包应选用高筋面粉,制作蛋糕应选用低筋面粉,起酥面团应选用固态油脂,制作汤圆应选用小磨粳糯粉。 2、根据所制作面点的品种、数量准备原料 要做到逐一备齐,做好标记,避免错拿。 3、需要初加工的原料预先按要求处理 例如面粉的过筛、果仁的去皮烤香,碱粉制成碱水等。 (二)、工具的准备 许多面点的成形需要借助各种工具,在面点制作前应准备好所需的工具、设备,这样在操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教师启发学生试想一下制作面条需要哪些工具进一步详细说明。 (三)、面团的调制 1、概念 面团的调制是将主料与辅料等配料,采用工艺手段调制成适合于制作面点的面团的过程。 教师通过实物面粉与面团的区别进一步说明,让学生直观理解面团调制的概念。 2、面团调制的方法 面团的调制包括和面和揉面两个部分 1)、和面 和面是将粉料与水或其它辅料掺和调匀成面团的过程。 和面是整个面点制作技能中的最初工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大量实例进一步说明和面在整个面点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和面的手法包括:抄拌法、调和法、搅拌法 教师分析:调制大量面团用抄拌法如:馒头 调制少量面用调和法如:面条

油炸薯片加工工艺

油炸薯片加工工艺 一公斤薯片的话,能卖到四十几,好的,差一点的,就是小厂卖的,也能卖到20来元钱一公斤,散装的有时候,十几元钱一公斤。 虽说是个增值的好办法,不过,这质量不一样,价格能差出一半来。看来,要想把这小小的炸薯片做好了,还真没那么简单。而且,这马铃薯有那么多个品种,也不是个个都可以用来炸薯片的。 关键是选马铃薯的品种,我们行业里有一句话就是说,炸薯片的成功与否,或质量好坏,60%到70%,取决于马铃薯本身,就跟你一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有点一个道理,你马铃薯不好,你使出浑身的解数,也做不出好的薯片来。 原料选的好,这炸薯片也就成功了一半儿。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马铃薯最合适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淀粉含量要高。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说,果肉实诚,油炸的时候就吃不进那么多的油,省油不说,炸出的薯片吃起来还不油腻。不过,这挑薯种得讲究方式方法,光是肉眼看可行不通。 拿出马铃薯来,往水桶里扔,它能很快的浮下去,这使用一般的没事,还有一个就是马铃薯,拿刀子给切开,对磨,磨了浆是白色的,一般使用起来也没事,也都是肯定是淀粉含量比较高。 您别说,这办法还真是挺简单,不过,下面的环节也不难,在加工前,对采购回来的马铃薯再进行分拣。挑那种表皮薄的,容易去皮儿;大小均匀的,切出的薯片规格也一致,还要尽量选择芽眼浅的,防止切出的薯片中间有空洞。

表面还没有腐烂,没有硬伤,机械伤,这种作为原料。反正像这种表面有点腐烂这个,加工起来,对油炸后之后的薯片,色泽上,还有对油质上,都有影响 分拣出来的马铃薯还要去皮儿。不过,这可不是用刀削,而是把马铃薯的表皮通过摩擦得方式蹭掉。这样,不仅损耗率低,而且还可以保持马铃薯原有的形状。不过,要注意的是,在马铃薯片加工的每个环节中,都要带水操作,防止马铃薯在去皮以后遇空气氧化,形成褐变。 去皮的时间在1-2分钟,以大部分表皮去净为标准。时间太长,会给土豆损耗率太大,然后这个磨皮机的损耗率是在4%左右,一般磨的土豆大部分表皮都磨掉,就算合格,你像磨不掉的这种,比方说这芽眼很深的,还有表皮磨不掉的,用刀子去挖掉,和去销掉处理就可以了。 去了皮的马铃薯,就可以拿去切片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的加工厂都是使用切片机。不过,这用切片机切出来的马铃薯片也容易出现薄厚不均的情况。 如果压的力度不均匀,土豆在里头会产生乱蹦乱跳的现象,切出来的就是这种效果,一边薄,一边厚,然后油炸的时候呢,这边焦了,这可能没炸熟,这种状况。

4.第四章面点制作基本功

第四章面点操作基本功 任务一:面点基本操作技术——和面 一、概述: 面点基本技术动作主要包括和面、揉面、搓条、下剂、制皮等方面,是面点制作工艺中最重要的基础操作,只有学会了这些基础操作,才能进一步学会各种面点制作技术。基本技术动作熟练与否,会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所以学习面点基本技术动作是制作面点的主要基本功。 二、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面点基本技术动作的重要性。 2.掌握和面的主要操作方法及适用面团。 3.领会基本技术动作的要领。 4.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学习重点: 1.和面的重要性。 2.和面的操作要领和质量要求。 3.和面的基本手法和适用范围。 四、环境条件: 面点操作台、和面容器(缸、盆)或和面设备(和面机等)、刮板、抹布等。 五、学习知识: (一)实践性知识: 和面方法 和面是整个面点制作中第一道工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面团的质量,能直接影响成品品质和面点制作工艺能否顺利进行。 和面常用的方法主要分为抄拌法、调合法、搅和法等三种,其中以抄拌法使用最广泛。 一、抄拌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面粉数量较多的冷水面团和发酵面团等,在缸盆内进行操作的和面方法。 2.操作方法

将面粉放入缸(盆)中,中间掏一坑塘,第一次放入水量(占总水量70~80%),双手伸入缸中,从外向内,由下向上,反复抄拌。使面粉与水结合,呈花片状时加入第二次水(占总水量的20~30%)继续双手抄拌成为结块的状态,然后揉搓成团,达到“三光”(即面光、手光、容器光)。 3.注意事项 (1)和面时以粉推水,促使水、面粉迅速结合。 (2)双手按照从外向内,由下向上,反复抄拌的方法。 (3)根据面团软硬的需要,掌握加水的次数和掺水量。 二、调合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面粉数量较少的冷水面、烫面和油酥面团等,在案板上进行操作的和面方法。 2.操作方法 将面粉放在案板上,围成中薄边厚的圆形小坑(圆坑塘形),将水倒入中间,用刮板由内向外慢慢调合,使面粉与水结合,而成雪片后,再掺入适量水揉成面团。 3.注意事项 (1)面粉在案板上挖小坑,左手掺水,右手用刮板由内向外慢慢调合。 (2)操作中手要灵活,动作要快,防止水溢跑到外面。 (3)根据面团的要求,掌握面粉与掺水的比例和次数。 三、搅和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粉料较多,用开水调制的面粉、米粉面团或掺水量较多的面团或面糊等,在缸盆内使用工具进行搅和的和面方法。 2.操作方法 将粉料放在缸盆里,中间掏坑(也可不掏坑),左手浇水,右手使用工具搅和,边浇边搅,搅匀成团即可。 3.注意事项 (1)调制烫面时,开水浇在粉料中间,搅和要快,使水、面尽快混合均匀。 (2)调制掺水量较多的面团或面糊时,要分次加水,顺着一个方向搅和。 (3)根据面团的需要,掌握粉料与水温、水量的比例和次数。 (二)理解性知识: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清棉工序 1.主要任务:(1)将紧压的原纤维松解成较小的纤维块或纤维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2)清除原纤维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3)将不同批次的纤维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纤维卷。 梳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分梳:将纤维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2)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精梳工序 主要任务: 1.除杂:清除纤维中细小的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并条工序 主要任务 1.并合:一般用6-8根纤维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2.牵伸:把纤维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纤维条,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粗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 细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3.卷绕: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洽洽喀吱脆薯片工艺流程

毕业实习单位:安徽恰恰食品公司 实习单位简介: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安徽洽洽食品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9日。公司地处国家级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以传统炒货、坚果为主营,集自主研发、规模生产、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现代休闲食品企业,被誉为中国炒货行业的领跑者。公司坚持以“创造优质产品,传播快乐味道”为使命,经过近十年的潜心经营,产品线日趋丰富,生产运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增长。 实习报告: 一.企业基本状况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安徽洽洽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9日,2008年6月6日,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之前注册资本为6,648.09万元。2008年4月24日,经安洽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由华泰集团、亚洲华海、合肥、华元作为发起人,以安洽公司截至2008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05,617,681.22元按1:0.72951的比例折成150,000,000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月21日,安洽公司整体变更股份公司获得商务部《商务部关于同意安徽洽洽食品有限公司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商资批[2008]611号)的批准。2008年5月27日,安洽公司领取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资审A字[2008]0099号)。2008年5月30日,华普会计师事务所对上述出资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了华普验字[2008]第641号《验资报告》。2008年6月6日,公司在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40100400002491。注册资本为1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陈先保。公司经营范围是:坚果炒货类食品生产和销售;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收购(除粮、油);肉制品生产和销售;油炸食品生产和销售;蜜饯食品生产和销售;焙烤类食品生产和销售;膨化食品生产和销售;海藻类食品生产和销售;酱腌菜类食品生产和销售;糖果类、果冻类、豆制品类食品销售(批发)(涉及许可证的凭许可证经营)。

1.4.5.2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面点成型工艺

面点成型工艺 面点成型工艺 面点的成型技术,是在具体面点的要求下,利用制作好的面团,通过多种方法将其制作成多样的半成品或成品的一种操作技术。同时,成型技术是面点制作中技术性非常高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美观,还需要一定的艺术性。通过形态变化,成型技术可以丰富面点的样式和品种,体现出面点的特色。如龙须面、船点等面点,就是以独特的成型手法而享誉全国。 面点的形态有很多,成型的方法也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卷、包、捏、切、按、叠、剪、模具成型、滚沾、镶嵌等多种方式。 一、卷的制法 卷是面点成形中的一种常见的做法,有“双卷”和“单卷”之分。 在点心的制作中,无论单卷还是双卷,首先的工作都是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或撒盐或铺馅或刷油,以起分层的作用,再按制品的不同需求卷起来。卷好后是双筒,还是单筒,一般根据品种的要求而定,最后用刀切成面剂需要的样式,即制成了制品的生坯。 “双卷”的制作方式很简单,一般是将擀好的面皮从两头向中间卷起,这样的卷剂为双筒。此法用于制作如意卷、四喜卷、蝴蝶卷、鸳鸯卷等。 “单卷”的制作方式:将擀好的面皮从一端卷向另一端成为一个圆筒状。此法用于制作花卷、蛋卷。 二、包的制法 是将馅心装进坯皮内使制品成型的一种方式。它分为无缝包法、卷边包法、捏边包法和提褶包法等几种。 1.捏边包法 操作方式为:先用手托住一张制好的面皮,将馅心放在面皮上面,然后再用手指面皮对折,把面皮边沿捏成褶即成。常用于蒸饺等品种的制作。 2.无缝包法 操作方式为:先用左手托住制好的面团,然后将馅心上在面团中央的孔内,再用手指将四周的面皮收拢至无缝。此法的关键就在于收口时手能不能把开口收好,收口时要用力收平、收紧。由于此法简单,常用于肉包、菜包、汤圆等的制作。 3.卷边包法 操作方式为:在两张制好的面皮中间夹上馅,然后将面皮的边捏实,不能露馅,有的品种还需要捏上边花,以示美观。常用于酥盒、酥饺类等品种的制作。 4.提褶包法 操作方式为:先用手托住一张制好的面团,然后将馅心放在面团上面,再用手指捏住面团的边沿,一边提褶一边收拢一边转动,直到封口为止。此法要求成型好的生坯的褶子以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香肠工艺流程图 辅料验收原料肉验收 原料暂存肥膘解冻 精肉解冻水切丁辅料暂存分割热水漂洗1 漂洗2 加水绞肉 肠衣验收、暂存(处理)灌装、结扎 (包括猪原肠衣和蛋白肠衣) 咸水草、麻绳验收、暂存浸泡漂洗3 冷却 内包装 装箱、入库 出货

香肠加工工艺说明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原料肉验收、暂存化验室、仓库 按照原料肉验收程序进行,并要求供应商 提供兽药残留达标保证函及兽医检疫检 验证明 辅料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肥膘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肠衣验收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肠衣处理腊味加工间天然猪肠衣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冲洗,人造肠衣灌装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润湿 咸水草、麻绳 验收 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暂存仓库 浸泡腊味加工间咸水草、麻绳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浸泡使之变软 解冻解冻间肉类解冻分 割间 ≤18℃、18~20h恒温解冻间空气解冻 分割分割台、刀具肉类解冻分 割间 将原料肉筋键、淋巴、脂肪剔除、并分割 成约3cm小肉块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漂洗2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加工用水漂洗,将肉的污血冲洗干净 绞肉绞肉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12℃以下,采用Φ5mm孔板 肥膘切丁切丁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切成0.5cm长的立方

漂洗1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水温45-60℃,洗去表面游离油脂、碎肉 粒 灌装、结扎灌肠机香肠加工间按产品的不同规格调节肠体长度,处理量800~1200kg/h ,温度≦12℃ 漂洗3 水池香肠加工间水温45~60℃,清洗肠体表面油脂、肉碎 冷却挂肠杆预冷车间12℃下冷却0.5~1小时,中心温度≦25℃ 内包装真空机、电子 秤、热封口机 内包装间 将待包装腊肠去绳后按不同规格称重,装 塑料袋、真空包装封口 装箱、入库扣扎机、电子 秤 外包装间、成 品仓库 将真空包装的产品装彩袋封口,按不同规 格装箱、核重、扣扎放入成品库并挂牌标 识。

薯片生产工艺流程

薯片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选择:要获得品质优良的油炸马铃薯片,减少原料消耗,必须选择复 合工艺要求的马铃薯。因此,要求原料为块茎形状整齐,大小相对均匀,表皮薄色泽一致,芽眼少,相对密度较大,淀粉和总固形物含量高,糖分含量低,栽培土壤环境相对一致的马铃薯。 2. 洗涤:将马铃薯放入滚筒式分选机中,洗去表面泥沙。洗涤是减少杂质污 染、降低微生物污染和农药残留的重要措施。并按直径大小不同进行分级,选出大小相对一致的。 3. 去皮:将马铃薯放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被加热100℃—120℃,软化的 表皮用橡胶胶盘除去,这样可以保证马铃薯的形态,而且节约用水,减少产品损失,产生的浓缩表皮“糊状物”易于处理。 4. 切片:手工切片不均匀,一般选用旋转刀片自动切片。切片厚度根据块茎 采收季节储藏时间水分含量多少而定。刚采收的马铃薯块茎饱满,含水量高,切片厚度掌握在1.8~2.0毫米。储藏时间长,水分蒸发量大,块茎固形物含量高,切片厚度以1.6~1.8毫米为佳。 5. 洗片:切好的薯片要放在水池中用清水洗净表面的淀粉,防止预煮时淀粉 糊化黏片,影响油炸效果。 6. 预煮:将洗净的薯片倒入沸水中热汤2~3分钟,煮至切片熟而不烂,组织 比较透明失去马铃薯的硬度。目的是破坏马铃薯中酶的活性,防止油炸高温褐变,同时失去组织内部水分,使其易于脱水。 7. 冷却护色:将预煮好的马铃薯片立即倒入冷水池中冷却,防止薯片组织进 一步受热软化破碎。同时为防止薯片高温时变褐或变红,需加入适量的柠檬酸和焦亚硫酸钠进行护色。 8. 着色:为了提高油炸薯片的风味,增加薯片的外观色泽,提高消费者的食 欲,护色后的薯片要再加有1%~2%的食盐和加有一定量色素柠檬酸的水池中再浸泡10~20分钟,使盐味和色素渗透到整片中,使油炸后的薯片咸淡适宜,外观好。 9. 脱水:将加盐和着色符合工艺要求的薯片从水池中捞起,再倒入脱水机中 脱去部分游离水。因薯片表面含水太高油炸时表面起泡,泡内含油,既影响产品外观,也增大耗油量,薯片脱水越高越好。 原料选择 洗涤 去皮 切片 洗片 预煮 冷却护色 着色 脱水 油炸 调味冷却 包装

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蚅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肅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蚀一、中式面点的历史 螁中式面点在我国饮食文化中有着3000多年的悠长历史,是我国饮食文化历史中的宝贵财富之一。中式面点制作工艺起源于西周时期,历经了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东汉初期,佛教文化传入,素食点心亦随之发展。到了隋唐,元宋时期,中式面点制作技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面团制作种类而增多,馅心多样化,都使面点制作工艺技术得到了较专业和较全面的发展。直到明清时期,尤其鸦片战争后,大量西洋文化,西式糕点制作工业的涌入,使面点制作技术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面团调制,馅心配搭多元化,加温成型方法多种并用,各种风味流派点心基本形成。 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转变,发展,糕点行业已由完全的手作生产转变成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糕点行业制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各种新型材料的介入,各种新工艺制作技术,使各地的糕点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交流,南式点心北转,北方点心南转,促进了中西风味,南北风味的结合,以及许多胜似工艺品的精细点心。 蒃中国烹饪是“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为准则,中式面点制作工艺应坚持这一方向准则。以快速,科学,营养,卫生,经济,实用是当今时代对面点制作的发展要求,努力使面点工艺科学化,适量化,程序化,规范化。 螃二,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

袀中国点心按地方风味及制作工艺流派基本分三大类 蒇1.广式点心—指珠江流派及南部沿岸、地区制作的点心,以广东为代表,故称广式点心(粤点) 芅特点—精小雅致,款式常新,皮薄馅大,变化多样,保鲜味美,适时而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集大江南北而成。 蒂广式点心又分为常期点心(三茶、两饭、五市经营),星期点心(每星期更新),季节点心,节日点心(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旅行点心,席上点心,中式午、夜点,点心宴八大类 羀2.苏式点心—指长江下游,江浙沪一带地区,以江苏为代表,故称苏式点心袈特点—馅心用料讲究,口味浓,色泽深,调味重,略带甜头 蚃3.京式点心—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含山东,东北,河北等地,以北京为代表,故称京式点心 芁特点—馅心口味咸、甜分明,咸馅多用葱姜,黄酱,香油等,皮质较硬实,有劲 羀三,面点工艺制作常用主要工具 艿较大型—和面机,压面机,多效用搅拌机,发酵箱,炕炉,蒸炉,煎炸炉,粉炉,雪柜,低温柜,生熟食沙柜,案枱等 莅较小型—刮刀,各种刀具,开酥棍,打蛋棒,各种蛋盛模具,打面棍,裱花咀,釾,光吸,炕盘,糕盘,大小秤等

复合薯片加工工艺流程

薯片加工工艺流程 卫生工程 1、工人工作服、帽子、发网、一次性手套、口罩、工作鞋的卫生消毒。 2、工作结束,车间内环境空间、更衣室空间打扫干净后,在封闭空间内用臭氧消毒。物料、面片、成品薯片生产加工过程中经过的环节,用酒精消毒并用清水清洗干净,车间内地面、墙壁、空调、门窗等,定期用酒精和清水消毒清洗。 3、工人离开车间返回的,用消毒液洗手更换一次性口罩、手套。 4、工厂封闭性,出入门口加装软帘,窗户加装防虫网、灭蝇灯。 5、工厂采购的调味粉、罐子、罐盖膜、塑料盖、纸箱等辅料,要严把质量关,不合格的不能进入生产车间使用。 (下图车间内苍蝇) 原料工程 原料比例混合均匀,与水的混合达到好的状态,让面饼压出来有韧性、筋斗,不会出现面饼断、裂、薄、厚不均匀的现象,增加面片的成品率,提高生产量,降低成本。混合好的物料要充分的搅拌均匀,调节好水流速度,物料的含水量控制在40%—41%,调节好各机器的运转速度、温度等数值,并做好随机监控记录。粉料压成的厚度为0.6—0.7mm均匀的薄片。 面片在压轴下做成规定的形状,生片的重量控制在2克左右。 要捡出有黑点、不成型、叠在一起的生片。如机器发生故障时,维修完毕后与物料接触过,物料上带有沾污痕迹的面片物料做为废料处理,不能回收利用重新压片。

卫生处理:储料斗、搅拌机、称重机、储水罐、叶片粉碎机。 工作前用高压气枪、清水、毛刷、干毛巾打扫干净机器上的灰尘,保持机体清洁干燥。 工作结束后,关闭电源,用高压气枪吹净机器各部位后,用干净毛巾擦净,并盖严防止异物混入。用清水冲洗储水罐、管道,并排净内部的水。 (下图是原料搅拌不均匀出现面疙瘩) (下图是面饼出现褶皱) (下图中如果面饼剩余原料再次利用时应搅拌均匀)

盼盼集团复合型薯片的加工工艺

盼盼集团复合型薯片的加工工艺 1 前言 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96年,公司前身系福建省晋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集团总部位于中国品牌之都――晋江,是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员工近万人。除食品外,集团公司还涉足生物科技、房地产、金融、矿产等行业的经营和管理,截至目前,集团公司旗下已拥有辽宁沈阳、辽宁新民、四川成都、河南漯河、山东临沂、湖北汉川、广西南宁、甘肃白银、福建长汀、安徽滁州等16家全资分公司(厂),市场营销网络分布全国各省市县和乡镇。 公司主要生产“盼盼”牌薯片系列膨化食品,法式小面包、软面包、蓉香包、铜锣烧等烘焙食品,固体颗粒营养品香浓浓奶茶,果汁QQ 糖食品及重磅打造的子品牌“艾比利”系列食品等。2009年集团公司预计累计加工各类农产品50万吨。 “盼盼食品”系“中国航天标志特许产品”、“中国绿色食品”、“中国知名食品信誉品牌”,“盼盼”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在集合科研院所和国内高校理论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公司自身的技术力量,在新产品的研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变性薯片、艾比利香芋片等系世界首创,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薯片以其香脆美味占领休闲食品的第一把交椅,市场空间巨大,2008年,盼盼食品集团在全面提升品牌力、走多品牌发展道路的战略指导下,推出了全新薯片品牌“艾比利”,在全国经销商的配合下,艾比利迅速铺向市场,各种终端促销活动也全面展开。同时盼盼食品针对不同的渠道和区域制定了各种不同的销售政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率先推行品牌整合传播策略,"快乐我定义"的艾比利薯片用分品牌战略实现了"后来居上"的品牌奇迹. 正文 在休闲食品的领域里,马铃薯是最受欢迎的原料之一。盼盼食品借助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着手开发复合薯片。马铃薯主要产地在黑龙江,内蒙和大西北。以往的马铃薯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来到我们的面前,最终也只是作为烹饪的原材料,而将其深加工制成复合薯片,它的身价就会百倍提高。一.主要配料的特性 2作为复合薯片的干混合的主要原料,马铃薯雪花粉的典型分量占总量的70—80%,其它为工艺性配料和少量用来改善制品性能的功能性配料,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粉,糊精和改性剂等。 以艾比利的风情烧烤味薯片为例,其配料: 马铃薯雪花全粉、食用淀粉、精炼棕榈油、烧烤味调味料、麦芽糊精、油粉、牛肉粉、食用盐、白砂糖、味精、香辛料、植物油。 艾比利薯片主要配料是采用马铃薯雪花全粉,马铃薯全粉是新鲜马铃薯的脱水制品,它包含了马铃薯除薯皮以外的全部干物质。由于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持了马铃薯细胞颗粒的完好性,因此复水后的马

年产150吨薯片工艺设计讲解

(I 1 f ft 食品工厂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 年产150吨薯片工艺设计 学院:海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食品141 姓名:罗仕琪 学号:2013121060

2016年11月14日 目录 1. 概述 (3) 1.1 薯片的发展历史 (4) 1.2 膨化薯片生产工艺设计的意义 (4) 2. 工艺流程设计 (4) 2.1 原料、辅料的选择 (4) 2.2 工艺流程叙述 (4) 2.2.1 工艺流程方框图 (4) 2.2.2 生产工艺流程图 (4) 2.2.3 工艺流程的详细叙述 (5) 3. 膨化薯片工艺原料消耗的计算 (5) 3.1 膨化薯片生产物料衡算 (5) 4. 薯片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7) 4.1 设备计算 (7) 附录

1. 概述 薯片是指由马铃薯(土豆、香港习惯称之为薯仔)制成的零食。制作方法是把马铃薯切为薄片,然後炸或烤至脆口并加以调味即可。除了最简单地以盐来调味外,市面上买到不同口味的薯片亦会使用味精和不同香料调味。薯片是英语国家零食市场重要一部份。膨化薯片是休闲食品,是本世纪末食品工业的重大创新, 也是下世纪食品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特点是风味鲜美,热值低、无饱腹感, 食用卫生、方便, 经济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产量年增长率为12%-15%, 其中挤压类直接膨化食品占35%-40%,经预糊化工艺处理的间接膨化食品占45%-50%近年来, 生产方式由作坊式转向大规模生产制造。马铃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市场潜力大, 油炸薯片作为直接膨化食品在口感风味上均无可挑剔, 但营养成分上却严重欠缺。除无机盐含量还较丰富外, 每100克马铃薯中仅含蛋白质2.3克、糖类16.6克及少量维生素。可以在膨化薯片加工过程中,通过掌握膨化的加工参数,同时采用微波膨化技术,最低限度的减少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失,增加薯片的营养价值。而且微波的强力杀菌作用避免了防腐剂的使用,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需要,老幼皆宜,以改变历来人们视薯片食品为垃圾食品的看法。 1.1 薯片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休闲食品逐渐成为许多人们的消费新宠,其中薯片以其香脆美味的特性占据着休闲食品的第一把交椅,销售前景十分乐观。另一方面,随着各大品牌的进驻,消费者的品牌鉴定能力进一步加强,商家需同时关注自身品牌的产品形象以及食品质量。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全国的薯片购买普及率总体达到了76%的水 平,可见薯片已经融入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北京,上海以及广州这三个一线城市的薯片购买普及率都达到了81%,可能是由于薯片进入这些城市的时间 较早,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消费能力都更强。 近年来,我国薯片食品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就了乐事、品客、上好佳、可比克、艾比利、好丽友等知名品牌,薯片越来越为消费者喜爱,行业随之不断被推向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营销手段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铺天盖地的明星广告,让消费者也感觉到了视觉疲劳,薯片企业开始对包装做起了文章。品客在一贯的桶装包装之外又推出了让消费者携带更加方便的袖珍袋,乐事推出了针对白领的抽屉装,想要超大袋装的、携带方便的、经济实惠的样样 俱全。不仅包装变化,连薯片的外形也开始发生改变,有三角的、加厚的、波浪

《中式面点制作》教学大纲

《中式面点制作》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中式面点是一门实践记忆性强的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教学和操作示范,要求学员即懂得面点制作的基本理论,又要学会操作,掌握面点代表品种的制作技术。 2、课程任务和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制作面点的原料,懂得各种面团形成的性质和机理,掌握各种面团的用途及其制作方法,掌握馅心的制作方法和要求,懂得各种面点成型和成熟的机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强化操作技能训练,使培训对象通过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课时分配: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8课时) 第一章概论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了解面点的概论,面点发展的简史和趋势,面点的技术特点,分类和工艺流程,懂得面点工艺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为学好本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1中国面点发展简史及其趋势

(二)中式面点的地位和作用 1.2面点的分类 (一)面点的分类方法 (二)面点的分类标准 第二章面点工艺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了解面点原料的保健功能,懂得要保证面点的质量,首先因素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教学内容: 2.1面团的作用和分类 (一)水调面团的特性和形成原理 (二)膨松面团的特性和形成原理 (三)油酥面团的特性和形成原理 2.2其他的面团的作用和分类 第三章水调面团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了解面团的调制基本操作技法和各类面团的形成原理、调制工艺。 教学内容: 3.1麦粉类水调面团 (一)水调面团的特性及形成原理 (二)水调面团制作工艺 3.2水调面团的制作

中式面点制作全套教案

第一章中式面点基本功训练 第一节中式面点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第二节中式面点基本操作技能 第三节中式面点制作操作技能标准化训练 第二章煮制、蒸制面点的操作技能 第一节煮制面点的操作及实例 第二节蒸制面点的操作及实例 第三章煎制、炸制面点的操作及实例 第四章烙制面点的操作及实例 第二节烤制面点的制作与实例 第三节炒制面点的操作及实例 第五章筵席面点设计及制作 第一节筵席面点设计知识 第二节筵席面点装饰技艺 第三节筵席面点配备举例 第六章各区域风味面点 第一节黄河流域面点 第二节长江流域面点 第三节珠江流域面点 第四节龙江、松花江流域面点 第五节少数民族风味面点 第七章创新品种操作技能 第八章西式面点 第一节西式面点简介 第二节泡芙类、挞类和排类西式面点实例 第三节清酥类、蛋糕类和面包类西式面点实例第四节曲奇

教案(1) 第一章中式面制作基本功训练 第一节中式面点制作基本功的重要性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 科目《中式面点制作》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第 * 课时 教学提示:本章在阐述中式面点制作基本功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中式面点基本操作技能及操作要点,并配有技能标准化训练考核表。使学习者对中式面点制作有最基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安排9课时,教师用1课时讲清中式面点制作基本功的相关知识,用8课时示范指导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本节课为理论课1课时教案。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2) 第二章煮制、蒸制面点的操作技能 第一节煮制面点的操作及实例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 科目:中式面点制作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第 * 课时

薯片工艺流程

膨化食品之薯片工艺流程 一.薯片工艺流程 1.原料选择:要获得品质优良的油炸马铃薯片,减少原料消耗,必须选择复合工艺要求的马铃薯。因此,要求原料为块茎形状整齐,大小相对均匀,表皮薄色泽一致,芽眼少,相对密度较大,淀粉和总固形物含量高,糖分含量低,栽培土壤环境相对一致的马铃薯。 2.洗涤:将马铃薯放入滚筒式分选机中,洗去表面泥沙。洗涤是减少杂质污染、降低微生物污染和农药残留的重要措施。并按直径大小不同进行分级,选出大小相对一致的。 3.去皮:将马铃薯放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被加热100℃—120℃,软化的表皮用橡胶胶盘除去,这样可以保证马铃薯的形态,而且节约用水,减少产品损失,产生的浓缩表皮“糊状物”易于处理。 4.切片:手工切片不均匀,一般选用旋转刀片自动切片。切片厚度根据块茎采收季节储藏时间水分含量多少而定。刚采收的马铃薯块茎饱满,含水量高,切片厚度掌握在1.8~2.0毫米。储藏时间长,水分蒸发量大,块茎固形物含量高,切片厚度以1.6~1.8毫米为佳。

5.洗片:切好的薯片要放在水池中用清水洗净表面的淀粉,防止预煮时淀粉糊化黏片,影响油炸效果。 6.预煮:将洗净的薯片倒入沸水中热汤2~3分钟,煮至切片熟不烂,组织比较透明失去马铃薯的硬度。目的是破坏马铃薯中酶的活性,防止油炸高温褐变,同时失去组织内部水分,使其易于脱水。 7.冷却护色:将预煮好的马铃薯片立即倒入冷水池中冷却,防止薯片组织进一步受热软化破碎。同时为防止薯片高温时变褐或变红,需加入适量的柠檬酸和焦亚硫酸钠进行护色。 8.着色:为了提高油炸薯片的风味,增加薯片的外观色泽,提高消费者的食欲,护色后的薯片要再加有1%~2%的食盐和加有一定量色素柠檬酸的水池中再浸泡10~20分钟,使盐味和色素渗透到整片中,使油炸后的薯片咸淡适宜,外观好。 9.脱水:将加盐和着色符合工艺要求的薯片从水池中捞起,再倒入脱水机中脱去部分游离水。因薯片表面含水太高油炸时表面起泡,泡内含油,既影响产品外观,也增大耗油量,薯片脱水越高越好。 10.油炸:采用水油混合油炸机,因为水油比重不同,水在下边,油在上层受热炸制薯片。用来炸制薯片的油脂采用耐高温不易挥发不易酸败变质的棕榈油。实践证明,油温在210℃——230℃的条件下,油炸薯片的色泽均匀,表面含油量少,油耗低如果在低于200℃的较低温度下油炸,薯片表面颜色深,含油量多,影响产品质量。为了防止油脂酸败,在棕榈油中常加入0.1%0.2%的抗氧化剂,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薯片工艺流程

薯片工艺流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膨化食品之薯片工艺流程 一. 薯片工艺流程 1.原料选择:要获得品质优良的油炸马铃薯片,减少原料消耗,必须选择复合工艺要求的马铃薯。因此,要求原料为块茎形状整齐,大小相对均匀,表皮薄色泽一致,芽眼少,相对密度较大,淀粉和总固形物含量高,糖分含量低,栽培土壤环境相对一致的马铃薯。 2.洗涤:将马铃薯放入滚筒式分选机中,洗去表面泥沙。洗涤是减少杂质污染、降低微生物污染和农药残留的重要措施。并按直径大小不同进行分级,选出大小相对一致的。 3.去皮:将马铃薯放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被加热100℃—120℃,软化的表皮用橡胶胶盘除去,这样可以保证马铃薯的形态,而且节约用水,减少产品损失,产生的浓缩表皮“糊状物”易于处理。 4.切片:手工切片不均匀,一般选用旋转刀片自动切片。切片厚度根据块茎采收季节储藏时间水分含量多少而定。刚采收的马铃薯块茎饱满,含水量高,切片厚度掌握在1.8~2.0毫米。储藏时间长,水分蒸发量大,块茎固形物含量高,切片厚度以1.6~1.8毫米为佳。 5.洗片:切好的薯片要放在水池中用清水洗净表面的淀粉,防止预煮时淀粉糊化黏片,影响油炸效果。 6.预煮:将洗净的薯片倒入沸水中热汤2~3分钟,煮至切片熟不烂,组织比较透明失去马铃薯的硬度。目的是破坏马铃薯中酶的活性,防止油炸高温褐变,同时失去组织内部水分,使其易于脱水。 7.冷却护色:将预煮好的马铃薯片立即倒入冷水池中冷却,防止薯片组织进一步受热软化破碎。同时为防止薯片高温时变褐或变红,需加入适量的柠檬酸和焦亚硫酸钠进行护色。

生 产 工 艺 流 程

适用产品:大班台、会议台、书柜类 一、主要用材要求: 1.贴面用材:胡桃木、柚木、花梨木、榉 木等高级进口木皮,厚度0.6mm。 2.封边用材:与贴面种类相同或由客户指 定的,与之相搭配的实木木材。 3.基材:优等品级中密度纤维板MDF。 4.油漆:易涂宝“IDOPA”牌雅光聚脂油漆。 5.五金配件:德国产海蒂斯“HETTICH” 海福乐“HEFELE”。 二、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1.木皮贴面加工 ○1、木皮拼缝(见图○1) 使用机械:拼缝机。 质量要求:拼缝齐整,无断线,脱线、漏拼等现象 ○2、木皮贴面(见图○2) 使用机械:热压机。 质量要求:基材平整,涂胶均匀,成品无起泡

适用产品:办公沙发类 一、主要用材要求: 1.软包饰面用材 ○1、意大利进口牛皮 ○2、进口麻绒或布艺布 2.海绵:高密度海绵 3.弹簧:¢5mm高强度蛇形弹簧 4.木架用材:含水率低于9%的硬木木方及5mm以上多层夹板 二、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1.选料(皮制品)见图○1) 使用设备:手工操作 质量要求:标明烙印、穿孔、 折痕等天然瑕疵以便将其别 除出裁剪范围 2.车缝(见图○2) 使用设备:工业用重型缝纫机 质量要求:线路均匀,顺畅, 针距均匀 3.扪面料(见图○3) 使用设备:气动钉枪 质量要求:整体感观流畅、外型 符合要求,左右对齐 4.组装后全面测试(见图○4)

生产工艺流程适用产品:各类高低间隔用屏风 一、主要用材要求: 1.框架用材: ○1、热拉伸铝材,厚度1.5mm以 上(厚度视品种设计而定) ○2、冷轨钢板1.5mm以上 2.基材:优等品级中密度纤维板 MDF 3.饰边用材:进口绒布或布艺布 料等,视客户要求而定。 二、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以铝制屏风 为例) 1.开料(见图○1) 使用设备:开料锯 质量要求:切口直角成90° 斜口成45°,规格符合图 纸要求。 2.冲孔(见图○2) 使用设备:冲床 质量要求:冲口齐整,位置 符 合图纸要求。 3.制框架(见图○3) 使用设备:手提气动工具 质量要求:锣丝紧固,框架 牢固 4.贴面料—绒布或布艺(见图○4) 使用设备:喷枪及手工操作 质量要求:胶水分布均匀,无 漏胶、渗胶、印绒布松驰等现象。 5.组装 使用设备:手工操作 质量要求:成品规格符合图纸 要求,产品无碰伤起泡等瑕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