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晶体

认识晶体

认识晶体
认识晶体

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第1节认识晶体

【自学目标】

1.能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知道晶体的重要特征。

2.了解A1、A3 型密堆积。

3.知道晶胞是晶体的最小结构重复单元,能用切割法计算一个晶胞种实际拥有的微粒数。【自学助手】

1.晶体的特性是。

2.的晶体称为离子晶体;的晶体称为金属晶体;

的晶体称为原子晶体;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3.因为金属键、离子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所以组成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的微粒服从原理。

4.金属晶体的结构形式可归结为等径圆球的密堆积。其中,每一层都是最紧密堆积,也就是每个等径球与周围相接触。而层与层之间的堆积时有多种方式:

一种是“…ABAB…”重复方式,叫型的最密堆积,一种是“…ABCABC…”重复方式,叫型的最密堆积。

5.晶胞是晶体结构中最小的,是从晶体结构中截取下来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

6.在晶胞中,平行六面体的顶点上的微粒为个晶胞共有;在面心上的微粒为个晶胞共有;在棱的中心上的微粒为个晶胞共有。

【思维点拨】

【例题1】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离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解答】A正确。B不正确,在金属晶体中含金属阳离子而不含阴离子。C不正确,金属钨的熔点比所有的离子晶体高。D不正确,单质汞在常温下为液态,而分子晶体碘、硫在常温下为固态。

【答案】A

【例题2】某离子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位于立方体的中心。试分析:

(1)在一个晶胞中有个X,个Y,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 _____。

(2)晶体中距离最近的2个X与一个Y所形成的夹角∠XYX角度为________(填角的度数)【解答】(1)Y的个数为1,X的个数为4×1/8=1/2,所以X︰Y=1︰2,化学式是XY2

(2)X与Y之间的连线构成了正四面体,类似甲烷(CH

4)

的结构,所求的∠XYX等于甲烷中的键角,即109.5°。

【答案】(1)1;1/2;(2)109.5°

【自我检测】

1.下列各对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NaCl和NaOH B.Br2和H2O.CCl4和FeCl3 D.CO2和SiO2

2.某单质晶体一定不是()

A.离子晶体B.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D.金属晶体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

B.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

4.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5.含有离子的晶体()

A.一定是离子晶体B.可能是分子晶体

C.可能是原子晶体D.可能是金属晶体

6.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其水溶液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B.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C.固态导电的一定是金属晶体

D.固态不导电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7.碘的熔、沸点较低,其原因是()

A.碘的非金属性较弱B.I2中I—I键不稳定

C.碘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小D.碘的氧化性较弱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B.离子晶体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C.原子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

9.干冰气化时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内共价键B.分子间作用力

C.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内原子间的距离

10.有关A1型密堆积与A3型密堆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1型密堆积是最密堆积,A3型密堆积不是最密堆积。

B.两者都是最密堆积,其中A1型密堆积是一、三、五…各层球心重合,二、四、六…各层球心重合;A3型密堆积是四、五、六层…分别和一、二、三层球心重合。

C.原子晶体一般都采用A1型密堆积或A3型密堆积。

D.只有金属晶体才可能采用A1型密堆积或A3型密堆积。

11.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原子晶体是()

A.铝B.金刚石C.硅D.二氧化硅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晶体中范德华力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分子晶体一般都采取密堆积,但要受到分子形状的影响。

B.离子晶体一般都是非等径球的密堆积

C.由于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晶体堆积的紧密程度大大降低。

D.配位数就是配位键的数目。

13.对于A1型密堆积的描述错误的是()

A.A1型密堆积晶体的晶胞也叫面心立方晶胞。

B.面心立方晶胞的每个顶点上和每个面的中心上都各有一个金属原子

C.平均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有14个金属原子

D.平均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有4个金属原子

14.将H2S、HF、HCl、HI、CH4、NH3、H2O、MgCl2、SiO2、CO2、SO2、NaCl、NaOH等化合物按以下要求填空:

(1)具有强极性键的弱酸是 ,具有强极性键的强酸是 ,具有弱极性键的强酸是 ,具有弱极性键的弱酸是 ,其水溶液有强碱性的是 ,其水溶液有弱碱性的是 。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3)属于分子晶体的氧化物是 ,

属于原子晶体的氧化物是 。

(4)具有正四面体构型的化合物是 ,难溶于水的气态氢化物是 ,难溶于水的氧化物是 。

[探索提高]

15.金属铜的晶胞是一个“面心立方体”(注:八个顶点和六个面分别有一个金属原子)。则金属铜平均每个晶胞中有__________个金属原子组成的。已知铜的摩尔质量是64g·mol—1,金属铜的密度是8.93g·cm-3。

则金属铜的晶胞体积是。计算过程为:

第1节认识晶体

1.B

2.A

3.B

4.B

5.D

6.D

7.C

8.C

9.BC 10.B 11.CD 12.D 13.C 14.(1)HF;HCl;HI;H2S;NaOH;NH3(2)Mg Cl2、NaCl、NaOH;

(3)CO2、SO2、H2O;SiO2

(4)CH4;H2S 、CH4;SiO2

15.4;4.76×10-23cm-3

化学:认识晶体教案鲁科版选修[1]

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第一节认识晶体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晶胞是晶体的最小结构重复单元。 2.能用切割法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的微粒数 【教学重难点】 能用切割法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的微粒数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联想质疑】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已经知道,晶体可以看成是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无限堆积而得到的,整个晶体里排列着无数个微粒。那么,如何研究晶体内部微粒的排列规律呢? 【板书】 三.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1.晶胞定义: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结构重复单元。晶胞都是从晶体结构中截取下来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六面体。 【多媒体展示】各种类型的晶胞 【问题讨论】晶胞必须符合两个条件?我们又如何去划分晶胞呢? 【总结】 晶胞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代表晶体的化学组成二是代表晶体的对称性。 划分晶胞要遵循2个原则:一是尽可能反映晶体内结构的对称性;二是尽可能小 【陈述】由A3密堆积中可以划分出六方晶胞,从A1密堆积中可以划分出立方面心晶胞。

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所谓无隙是指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所谓并置是指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晶胞是具有代表性的体积最小的平行六面体。 【交流研讨】既然晶体是由无数个晶胞堆积形成的,晶胞内威力的组成就能反映整个晶体的组成。那么?应如何来分析一个晶胞中的微粒数呢? 【板书】2.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分割法) 分割法是一种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微粒数目的一种方法。 分割法的根本原则是: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被X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享1/X。如对于立方晶胞 (1)每个顶点上的原子被8个晶胞共有,所以晶胞对顶点的每个原子占有1/8。 (2)每条棱上的原子被4个晶胞共有,所以晶胞对棱上的每个原子只占有1/4。 (3)每个面上的原子被2个晶胞共有,所以晶胞对面上的每个原子只占有1/2。 (4)晶胞内部的原子属于晶胞自己,不与其它晶胞分享。 【思考】你能用这种方法分析一下NaCl、CsCL晶体吗?(多媒体展示) 【计算】NaCl晶胞、CsCl晶胞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数目分别是多少? NaCl晶胞:钠离子:1+12×1/4=4氯离子:8 ×1/8+6×1/2=4 CsCl晶胞:铯离子:1氯离子:8 ×1/8=1 【迁移应用】计算物质的化学式 【例题】如图所示的晶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压电、铁电、光电等功能的晶体材料的晶胞。晶体内与每个“Ti”紧邻的氧原子数和这种晶体材料的化学式分别是(各元素所带的电荷均已略去)

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认识晶体教案鲁科版必修2.doc

第1节认识晶体 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1.通过生活中常见晶体和非晶体的实例,了解晶体 的特征,认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认识简 单的晶胞,会用切割法确定晶胞微粒数目及晶体化 学式。 一、晶体的特性 1.晶体的概念 (1)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2)非晶体:内部微粒无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物质。 2.晶体的特性 (1)晶体的自范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2)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3)晶体有特定的对称性: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3.晶体的分类 (1)分类标准: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不同。 (2)分类 晶体类型构成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实例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离子键NaCl 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金属键铜共价晶体(原子晶体) 原子共价键金刚石分子晶体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冰 二、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晶胞 概念晶体结构中基本的重复单元 形状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六面体 晶体中晶 无隙并置 胞的排列方式

“切割法”计算某晶胞中的微粒,如果被n个晶胞所共有,则微粒的1/n 属于该晶胞 微点拨:晶胞的形状大多数是平行六面体,但也有其他形状,如三棱柱、八面体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晶体一定是固体,固体不一定是晶体(√) (2)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 (3)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确定有没有固定的熔点(×) (4)粉末状固体也可能是晶体(√) (5)由晶胞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 2.下列不属于晶体特性的是( ) A.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具有各向异性 C.具有对称性 D.没有固定的熔点 D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各向异性、自范性、对称性等特征,且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3.下列有关晶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晶胞是晶体最小的结构重复单元 B.不同的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 C.晶胞中的微粒可能不完全属于该晶胞 D.已知晶胞的组成就可推知晶体的组成 B [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最小重复单元)叫晶胞,A正确;相同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不同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不一定相同,B错误;晶胞中有的微粒被若干个晶胞所共用,而不专属于某个晶胞,C正确;根据晶胞的组成,可以利用“均摊法”推知晶体的组成,D正确。]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素养养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我们吃的食盐是粉末状的没有固定形状的颗粒,是不是说明食盐不是晶体? 提示:食盐是晶体,晶胞的规则几何外形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2.能不能只通过外观就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认识晶体

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第1节认识晶体 【自学目标】 1.能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知道晶体的重要特征。 2.了解A1、A3 型密堆积。 3.知道晶胞是晶体的最小结构重复单元,能用切割法计算一个晶胞种实际拥有的微粒数。【自学助手】 1.晶体的特性是。 2.的晶体称为离子晶体;的晶体称为金属晶体; 的晶体称为原子晶体;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3.因为金属键、离子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所以组成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的微粒服从原理。 4.金属晶体的结构形式可归结为等径圆球的密堆积。其中,每一层都是最紧密堆积,也就是每个等径球与周围相接触。而层与层之间的堆积时有多种方式: 一种是“…ABAB…”重复方式,叫型的最密堆积,一种是“…ABCABC…”重复方式,叫型的最密堆积。 5.晶胞是晶体结构中最小的,是从晶体结构中截取下来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 6.在晶胞中,平行六面体的顶点上的微粒为个晶胞共有;在面心上的微粒为个晶胞共有;在棱的中心上的微粒为个晶胞共有。 【思维点拨】 【例题1】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离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解答】A正确。B不正确,在金属晶体中含金属阳离子而不含阴离子。C不正确,金属钨的熔点比所有的离子晶体高。D不正确,单质汞在常温下为液态,而分子晶体碘、硫在常温下为固态。 【答案】A 【例题2】某离子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位于立方体的中心。试分析: (1)在一个晶胞中有个X,个Y,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 _____。 (2)晶体中距离最近的2个X与一个Y所形成的夹角∠XYX角度为________(填角的度数)【解答】(1)Y的个数为1,X的个数为4×1/8=1/2,所以X︰Y=1︰2,化学式是XY2 (2)X与Y之间的连线构成了正四面体,类似甲烷(CH 4) 的结构,所求的∠XYX等于甲烷中的键角,即109.5°。 【答案】(1)1;1/2;(2)109.5° 【自我检测】 1.下列各对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NaCl和NaOH B.Br2和H2O.CCl4和FeCl3 D.CO2和SiO2 2.某单质晶体一定不是() A.离子晶体B.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D.金属晶体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 B.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 4.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5.含有离子的晶体()

高考化学第1节认识晶体专题1

高考化学第1节认识晶体专题1 2020.03 1,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4,其中R的质量分数为75%,该元素核内有6个中子,能与B形成AB2型化合物,B在它的氢化物中含量为88.9%,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C、D为同周期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酸性最强的酸,C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1)A元素的一种无色透明的单质,名称叫______,其晶体类型是______。 (2)B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属______分子。(极性或非极性) (3)A和B形成化合物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属______分子(极性或非极性),其晶体类型是______。俗名______。 (4)C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______族,A、C、D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用分子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和D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滴入过量KOH,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3,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OH)3胶体、硅酸溶胶、As2S3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1)电泳:甲液体的阳极周围颜色变浅,阴极周围颜色变深;(2)将一束光通过乙液体,无丁达尔现象;(3)将乙慢慢加入到丙中,先出现浑浊,后液体变清。则甲为,乙为,丙为,丁为 4,二氧化硅晶体是立体的网状结构,其晶体模型如右图所示。认真观察晶体模型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为元环。 (2)每个硅原子为个最小环共有。 (3)每个最小环平均拥有 5,下列过程需要通电后才可以进行的是 ( ) 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泳⑤电化腐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全部 6,下列与胶体无关的事实是 ( ) A.明矾用于净水 B.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后变浑浊 C.用FeCl3止血 D.用石膏点豆腐

1.1《常见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的第一课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本节内容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对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明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要让学生知道结构与设计的重要性,知道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从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高中物理的一些力学课程,应该对本章结构问题的学习有一定力学基础。高中学生对身边存在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不能准确把握结构的定义。此外,学生不能准确地区分三类结构类型,特别是壳体结构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说出结构的含义; (2)学生会判断生活中物体的结构类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上理解结构的涵义和一般分类,能对生活中的结构进行简单的分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及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形态各异的结构的兴趣。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认识有关事物结构的研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构的类型 难点: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涵义,理解不同结构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策略 (一)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多媒体展示、马上行动和课堂提问,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交流互动,多种教学形式交叉和渗透灵活运用,并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当中。及时让学生自主总结和归纳。 (二)学法

常见电子元件的图解及作用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图解和作用 在电子制作中,要使用到许多不同的电子元件。在这一节中,将简单地介绍常用的电子元件。同学们应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作用,记住它们的符号,以便于今后应用这些元件组装出各种实用的、有趣的电子制品。 一、电阻器和电容器 (一)电阻器 我们将电池、开关和灯泡用导线连接成图3-1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流由电池正极流出,经开关和小灯泡流入电池负极,小灯泡发光。导线和小灯泡都能导电,它们称为导体。在一般情况下金属都是导体。导体在电流通过时,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电阻的文字符号是R。电阻大小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符号Ω),还有较大的单位千欧(KΩ),和兆欧(M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MΩ=103KΩ1KΩ=103Ω 图3-1 照明灯电路 常用的电阻分两大类。阻值固定的电阻器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连续可变的电阻器称为可变电阻器(包括徽调电阻器和电位器)。它们的外形和图形符号见表3一1。 由于制作的材料不同,电阻器也可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或线绕电阻等等。 电阻器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呢? 表一常用电阻器 固定电阻器微调电阻器电位器

R R R 我们将图3-1电路中的开关换为1个470欧姆的电位器(如图3一2(A))。旋转电位器的转柄,小灯泡的亮度要随着电阻值的大小而改变。电阻值越大,小灯泡越暗。这说明电阻器在电路中可以控制电流的强弱。我们可以参考这个电路制成一个可以调光的玩具小台灯。 图3-2 电阻器和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两个: 1.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 在电阻上标注的电阻数值叫作标称阻值。如1.5K,5.1Ω……。它的实际阻值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叫允许误差,分为Ⅰ级(±5%),Ⅱ级(±10%),Ⅲ级(±20%)。如电阻器上标“3KΩⅠ”,则表示这个电阻的阻值是3KΩ,误差为士5%。 电阻的标称值和误差也可以用色环来表示。在电阻上印有四条色彩鲜艳的园环,紧靠电阻左端的三条色环表示电阻值,最后一条色环表示允许误差。识别方法见表3一2。 微调电阻器和电位器的标称值是它的最大电阻值。如100K电位器,表示它的阻值可

认识晶体教案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认识晶体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原子结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及实质,在此基础上过度到宏观的认识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性质,学生一般能顺利接受。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晶体的特性和晶体结构;第二课时采用截取晶胞的方法分析晶体微粒排列的周期性及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起到承上起下的衔接作用,既是对微粒间相互作用的比较总结,又引领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与分析结构的方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晶体实物,但对什么是晶体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节从晶体实物出发,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借助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及探究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晶体的典型特性和晶体微粒周期性的重复排列方式及不同晶体中微粒在空间的堆积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意识;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从晶体学的角度初步学习晶体的典型特性,会区分晶体和非晶体,会分析晶体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通过认识等径球和不等径球的堆积模型来理解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通过对晶胞的认识,学会计算晶胞中微粒的实际个数。 技能目标: 建立思维模型,发挥空间想象力,初步掌握解释物质聚集状态和性质的一般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建立晶体学系统知识的历史及模型思想和化学技术在研究晶体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多媒体、晶体结构模型、黄白两色乒乓球18个、相同的纸盒两个。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关于晶体的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法。【教学难点】 1.晶体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 2.晶胞中微粒的实际个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认识晶体教学导案

认识晶体教案

————————————————————————————————作者:————————————————————————————————日期:

第一节、认识晶体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原子结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及实质, 在此基础上过度到宏观的认识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性质,学生一般能顺利接受。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晶体的特性和 晶体结构;第二课时采用截取晶胞的方法分析晶体微粒排列的周期性及晶胞中微 粒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起到承上起下的衔接作用,既是对微粒间相互作用的比较总结,又引 领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与分析结构的方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晶 体实物,但对什么是晶体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节从晶体实物出发,密切联 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借助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及探究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晶体的典 型特性和晶体微粒周期性的重复排列方式及不同晶体中微粒在空间的堆积方 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思 维意识;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从晶体学的角度初步学习晶体的典型特性,会区分晶体和非晶体,会分析晶体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通过认识等径球和不等径球的堆积模 型来理解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通过对晶胞的认识,学会计算 晶胞中微粒的实际个数。 技能目标: 建立思维模型,发挥空间想象力,初步掌握解释物质聚集状态和性质的一般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建立晶体学系统知识的历史及模型思想和化学技术在研究晶体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多媒体、晶体结构模型、黄白两色乒乓球18个、相同的纸盒两个。【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关于晶体的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法。【教学难点】 1.晶体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 2.晶胞中微粒的实际个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举例说明物质通常有哪几种聚集状态?【板书】 第一节、认识晶体思考、回答问题:气体:CO2、 液体:水 固体:食盐 明确固体物质又分为晶体和非 晶体。 复习旧知识,引入 新内容。

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认识晶体第1课时晶体的特性和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教案鲁科版选修3

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认识晶体第1课时晶体的特性和晶体结构 的堆积模型教案鲁科版选修3 [学习目标定位] 1.熟知晶体的概念、晶体的类型和晶体的分类依据。2.知道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 一、晶体的特性 1.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如金刚石、食盐、干冰等。 (2)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物质。如橡胶、玻璃、松香等。 2.晶体的特性: (1)自范性:晶体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2)各向异性:是指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3)对称性:晶体具有特定的对称性,如规则的食盐晶体具有立方体外形,它既有轴对称性,也有面对称性。 (4)晶体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3.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 晶体类型构成微粒种类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实例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离子键NaCl 金属晶体金属原子金属键Cu 原子晶体原子共价键金刚石 分子晶体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干冰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外观微观结构自范性各向异性熔、沸点 晶体具有规则几 何外形 微粒在三维 空间呈周期 性有序排列 有各向异性固定 非晶体不具有规则微粒排列无各向同性不固定

几何外形相对无序 本质区别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是否呈现周期性有序排列 (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方法 间接方法看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科学方法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3)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之一:根据晶体结构微粒的种类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A.棉花B.玻璃C.陶瓷D.胆矾 答案 D 解析棉花内部微粒的排列是没有规则的,属于非晶体;玻璃、陶瓷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是硫酸铜的晶体。 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B.具有特定对称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C.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D.依据构成粒子的堆积方式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答案 C 解析晶体所具有的规则几何外形、各向异性和特定的对称性是其内部粒子规律性排列的外部反映,有些人工加工而成的固体也具有规则几何外形和高度对称性,故A、B两项错误;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C项正确;晶体划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是依据构成晶体的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不同,故D项错误。 易错警示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非晶体也可以打磨成规则的几何外形,但仍不是晶体。 二、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 1.晶体结构的密堆积的原理 金属原子、离子或分子在没有其他因素(如氢键)影响时,在空间的排列大都服从紧密堆积原理。这是因为金属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均没有方向性,因此都趋向于使原子、离子或分子吸引尽可能多的其他原子、离子或分子分布于周围,并以密堆积的方式降低体系的能量,使晶体变得比较稳定。 2.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金属晶体)

第三章 第1节 认识晶体[选修3]鲁科版

第1节认识晶体 精彩图文导入 具有鲜艳深蓝色的透明钻石,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仅有几颗,名钻“希望”,就是 其中之一。 现存于世的钻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权其罕见的深蓝色。据说,它不仅蓝得美丽, 而且似乎发射出一股凶恶的光芒,这可能是因为在它那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 悲惨的经历,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之故。 而现在这颗历尽坎坷,蒙受了无数不白之冤的美丽蓝钻“希望”,得到了它适宜的归宿。温斯顿将它作为礼物捐献给了国家,它现在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所。从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华和财富,或增加个人娇美的装饰品了,而是成了科学研究的标本。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宝石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由于宝石价格昂贵,一些不法商贩常常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而一旦购入了假宝石,则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要想鉴别真假宝石,我们必需了解宝石的结构,宝石就是我们常见的晶体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物质才能称为晶体?晶体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性质? 一细品教材 一、晶体的特性 1.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定义:内部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如:食盐、干冰、金刚石等。 (2)非晶体定义: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物质。如:橡胶、松香、玻璃等。 【例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双选) A.橡胶 B.玻璃 C.食盐 D.水晶 注意:晶体和非晶体都是针对固体来说的。 2.晶体的特性 (1)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的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这称为晶体的自范性。非晶态物质没有这个特性。 ①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指物质在凝固或从溶液中结晶的自然生长过程中,能自发地形成规则的多面体外形,而不是指加工成某种特定的几何形状。 ②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例如同样是熔融态的 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过程。 总结: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 a.熔融态物质凝固; b.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c.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2)各向异性 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即各项异性。如:例如:蓝晶石(Al2O3·SiO2)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石墨在与层垂直的方向上的导电率与层平行的方向上的导电率1∕104。 解释:对于晶体来说,许多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膨胀系数、折光率、硬度、光学性质等,因研究角度不同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认识晶体教案 鲁科版选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晶体教案鲁科版选 修3 在必修2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微粒间作用力的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等结构知识。本专题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必修2和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基础上,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使学生能更深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在金属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让学生对晶体结构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3、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构成;了解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堆积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晶体结构示意图和晶体模型的观察认识,教会学生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提高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的事实,培养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对晶体结构示意图和晶体模型的观察认识 【教学难点】: 晶体的空间堆积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展示:雪花、石英、食盐、铝的晶体结构图, 大多数的金属及其合金也是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阅读】课本P70-71晶体的特征。

问题: 1、食盐、冰、金属、宝石、水晶大部分矿石等都是晶体,那么什么样的物质才能称为晶体? 2、晶体与玻璃、橡胶等非晶体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晶体具有明显不同于非晶体的特性? 【板书】一、晶体的特性 1、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2、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3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具有特有的对称性。 4、有固定的熔沸点 二、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三、晶体的分类(依据:构成晶体的粒子种类及粒子之间的作用) 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 【板书】§3-1-2 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 【展示】同学们自己制作的各种晶体结构模型。 【讲解】晶体的结构是晶胞在空间连续重复延伸而形成的。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如同砖块与墙的关系。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如同半径相等的小球一样,彼此相切、紧密堆积成晶体。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紧密堆积是有一定规律的。 【展示】金属晶体的原子平面堆积模型 (a)非密置层(b)密置层 【设问】哪种排列方式圆球周围剩余空隙最小? 【投影并讲解】金属晶体中离子是以紧密堆积的形式存在的. 下面的刚性球模型来讨论堆积方式. 在一个层中,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一个球与周围 6 个球相切,在中心的周围形成6个凹位,将其算为第一层. 第二层: 对第一层来讲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将球对准1, 3, 5 位 (若对准2, 4, 6 位, 其情形是一样的).

3-1-2 认识晶体

编号:25 第1节认识晶体 (第1课时) 2010年4月19日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晶胞的概念。 2、知道晶胞是晶体的最小结构重复单元,能用切割法计算一个晶胞种实际拥有的微粒数。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计算一个晶胞种实际拥有的微粒数 难点:计算一个晶胞种实际拥有的微粒数

【当堂检测】 1.1987年2月,未经武(Paul Chu )教授等发现钛钡铜氧化合物在90K 温度下即具有超导性。若该化合物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YBa 2CuO 7-x B.YBa 2Cu 2O 7-x C.YBa 2Cu 3O 7-x D.YBa 2Cu 4O 7-x 2.某离子化合物的晶胞如右图所示立体结构,晶胞是整个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位。阳离子位于此晶胞的中心,阴离子位于8个顶点,该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 ) A 、1∶8 B 、1∶4 C 、1∶2 D 、1∶1 3.如右图石墨晶体结构的每一层里平均每个最小的正六边形占有碳原子数目为( ) A 、2 B 、3 C 、4 D 、6 4.许多物质在通常条件下是以晶体的形式存在,而一种晶体又可视作若干相同的基本结构单元构成,这些基本结构单元在结构 化学中被称作晶胞。已知某化合物是由钙、钛、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A .Ca 4TiO 3 B .Ca 4TiO 6 C .CaTiO 3 D .Ca 8TiO 12 5.下列有关晶体的特征及结构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单晶一般都有各向异性 B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C 所有晶体都有一定的规整外形 D 多晶一般不表现各向异性 6.现有甲、乙、丙(如图)三种晶体的晶胞:(甲中x 处于晶胞的中心,乙中a 处于晶胞的中心),可推知:甲晶体中x 与y 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乙中a 与b 的个数比是_______,丙晶胞中有_______个c 离子,有____________个d 离子。 7、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可推知:甲晶体中A 与B 的 离子个数比为 ;乙晶体的化学式为 ;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丁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认识晶体教案

认识晶体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节、认识晶体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原子结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及实 质,在此基础上过度到宏观的认识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性质,学生一般能顺利接 受。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晶体的特性和 晶体结构;第二课时采用截取晶胞的方法分析晶体微粒排列的周期性及晶胞中 微粒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起到承上起下的衔接作用,既是对微粒间相互作用的比较总结,又 引领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与分析结构的方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 多晶体实物,但对什么是晶体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节从晶体实物出发, 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借助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及探究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晶体的典型特性和晶体微粒周期性的重复排列方式及不同晶体中微粒在空间的 堆积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培养发散思 维,创新思维意识;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从晶体学的角度初步学习晶体的典型特性,会区分晶体和非晶体,会分析晶体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通过认识等径球和不等径球的堆积模型来理解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通过对晶胞的认识,学会计算晶胞中微粒的实际个数。 技能目标: 建立思维模型,发挥空间想象力,初步掌握解释物质聚集状态和性质的一般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建立晶体学系统知识的历史及模型思想和化学技术在研究晶体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多媒体、晶体结构模型、黄白两色乒乓球18个、相同的纸盒两个。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关于晶体的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法。【教学难点】 1.晶体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 2.晶胞中微粒的实际个数的计算方法。

认识晶体教案

第一节、认识晶体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原子结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及实质, 在此基础上过度到宏观的认识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性质,学生一般能顺利接受。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晶体的特性和 晶体结构;第二课时采用截取晶胞的方法分析晶体微粒排列的周期性及晶胞中微 粒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起到承上起下的衔接作用,既是对微粒间相互作用的比较总结,又引 领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与分析结构的方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晶 体实物,但对什么是晶体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节从晶体实物出发,密切联 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借助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及探究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晶体的典 型特性和晶体微粒周期性的重复排列方式及不同晶体中微粒在空间的堆积方式。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意 识;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从晶体学的角度初步学习晶体的典型特性,会区分晶体和非晶体,会分析晶体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通过认识等径球和不等径球的堆积模型来理解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通过对晶胞的认识,学会计算晶胞中微粒的实际个数。 技能目标: 建立思维模型,发挥空间想象力,初步掌握解释物质聚集状态和性质的一般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建立晶体学系统知识的历史及模型思想和化学技术在研究晶体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多媒体、晶体结构模型、黄白两色乒乓球18个、相同的纸盒两个。【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关于晶体的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法。 【教学难点】 1.晶体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 2.晶胞中微粒的实际个数的计算方法。

2020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第1节 认识晶体学案 鲁科版选修3

第1节认识晶体 1.了解晶体的重要特征,简单了解晶体的分类。 2.通过等径圆球与非等径圆球的堆积模型认识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重点) 3.了解晶胞的概念,以及晶胞与晶体的关系,会用“切割法”确定晶胞中的粒子数目(或粒子数目比)和晶体的化学式。(重难点) 晶体的特性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晶体 1.晶体的概念 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2.晶体的特性 (1)晶体的自范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2)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3)晶体有特定的对称性: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1.晶体与玻璃、橡胶等非晶体有什么不同? 【提示】晶体与非晶体不同之处: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的特性:自范性、各向异性、对称性;晶体的结构:内部微粒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性排列。 2.用什么方法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提示】测定熔点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教材整理2 晶体的分类 1.分类标准: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不同。 2.分类 晶体类型构成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实例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离子键NaCl 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金属键铜 原子晶体原子共价键金刚石 分子晶体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冰 (1)1 mol NaCl晶体含N A个NaCl分子。(×)

(2)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键为基本作用形成的,还含有离子键。(×) (3)SiO2属于原子晶体。(√) (4)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是分子,故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不属于分子晶体。(×) [核心·突破]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题组1 晶体 1.下列物质具有自范性、各向异性的是( ) A.钢化玻璃B.塑料 C.水晶D.陶瓷 【解析】晶体具有自范性和各向异性,钢化玻璃、塑料、陶瓷均不属于晶体。 【答案】 C 2.下列不属于晶体的特点的是( ) A.一定有固定的几何外形 B.一定有各向异性 C.一定有固定的熔点 D.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解析】晶体的特点有: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由晶体的自范性决定)、固定的熔点及各向异性,但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如紫黑色的碘晶体、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答案】 D 3.普通玻璃和水晶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外形不一样 B.普通玻璃的基本构成粒子无规则地排列,水晶的基本构成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 C.水晶有固定的熔点,普通玻璃无固定的熔点 D.水晶可用于能量转换,普通玻璃不能用于能量转换 【解析】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就是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微观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答案】 B 题组2 晶体的分类 4.下列晶体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晶体是( )

第1节 认识晶体——A学习区 夯实基础一遍过(鲁科版选修3)(word无答案)

第1节认识晶体——A学习区夯实基础一遍过(鲁科版选修3)一、单选题 (★) 1 . 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B.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 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 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 2 . 下列不属于晶体特性的是() A.具有规则的几何外 B.具有各向异性C.具有对称性D.没有固定的熔点形 (★) 3 . 下列关于晶体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形成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B.晶体的各向异性和对称性是矛盾的 C.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必然结果 D.晶体的各向异性取决于微观粒子在各个方向上的不同排列 (★) 4 . 从晶体与非晶体的角度分析,普通玻璃和水晶的根本区别是() A.外形不一样 B.普通玻璃的基本构成粒子无序排列,水晶的基本构成粒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C.水晶有固定的熔点,普通玻璃无固定的熔点 D.水晶可用于能量转换,普通玻璃不能用于能量转换 (★★) 5 . 仔细观察如图,它表示()

A.晶体B.晶体或非晶体C.非晶体D.不能确定 (★★) 6 . 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破损的晶体能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 B.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晶块 C.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D.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知识点 (★★) 7 . 关于如图所示堆积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种最密堆积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B.该种堆积方式称为A1型最密堆积 C.该种堆积方式可用符号“… ABCABC…”表示D.金属Mg就属于此种最密堆积 (★★) 8 . 等径圆球形成的A 1型最密堆积和A 3型最密堆积中,每个球所代表的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分别是 A.3、3B.12、12C.3、6D.6、6 (★★) 9 . 有关A 1型最密堆积与A 3型最密堆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A1型最密堆积是最密堆积,A3型最密堆积不是最密堆积

高中化学_第三章第1节 认识晶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第1节认识晶体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鲁科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第1节《认识晶体》。本节教材围绕“认识晶体”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晶体实物,但对什么是晶体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认识,本节即从晶体实物出发,介绍了晶体的典型特征,使学生初步建立一些晶体学的基本知识,能够区分固体的两种主要类型:晶体和非晶体。学生已经学习了微粒间存在着的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但并不知道这些微粒在晶体里是如何排列的。本节以活动探究引导学生认识晶体中微粒的堆积方式,从而使他们初步认识晶体里微粒的排列规律。晶体是微粒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而构成的宏观物质。 二、学情分析 1、在知识层方面,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化学键的类别,并且知道化学键的成键原理,为这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也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但是微粒间如何排列是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知道晶体,但是不能准确的区分,通过这节课学习,就可以全面了解晶体了。 2、在能力层方面,学生只是在生活中接触过晶体,但是缺乏辨别的能力,本节课从不同的层面去认识晶体,提高了学生鉴别晶体的能力。学生有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没有建立模型的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完成一次晶体建模过程,学生提高整体思维运用。 3、在情感层方面,通过本节课晶体鉴别的最有效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实验,以及学习构建模型去了解微观世界,让同学们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现阶段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三、教学目标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本节课让学生认识晶体,就需要从外观、特性等方面认识晶体,能对晶体进行分类,从宏观方面区分晶体与非晶体;还要通过深入学习了解晶体内部结构及微粒间堆积形式。 素养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本课学习中需要同学们构建紧密堆积模型,在探究建模过程中,需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根据事实建立不同的模型,从而让学生通过模型认知微观世界。 素养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本节课要认识晶体的内部结构,需要建立模型,在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懂得由简到繁的逐一探究,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敢想敢做的创新思维。 素养4: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本节课通过探究建模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科学的探究可以解决新认知,为社会带来发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关于晶体的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法;难点是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及晶胞的结构特点。 五、教学策略 阅读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六、教学过程 教师:物质分为三种聚集状态:气液固。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今天我们来认识晶体,同学们请看学习目标。

《常见结构的认识》

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 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竺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技术与设计》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必修2中从四个角度对设计进行解读,其中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且其内容比较丰富,促进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激发学生探究和创造的兴趣。 在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中,课本首先利用图片引起学生对结构感性上的认识,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学生对结构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思考。在了解结构的知识后,课本又从力学角度来认识结构及其基本的受力形式,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并通过实验强化不同结构类型的受力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二、学生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1的内容,掌握了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通过这节课可以激发学生对各种形态结构的兴趣,客观的认识结构,为后面探究和设计结构打下基础。并且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会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学生在学习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时,可以通过小游戏来感受构件受力的变化。并通过演示和学生动手实验进一步推进学生对结构的类型和受力特点的认知,有利于对结构受力更为客观的分析。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学生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结构的含义 2.能够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基本受力形式,会对结构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3.理解结构的类型及其受力特点,能够分析一个结构是如何受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结构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结构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从力学角度去理解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案例学习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构的含义;结构决定事物存在的性质;结构的受力分析 难点: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构的类型及其受力特点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体验式学习为主,通过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主动构建对结构的认知。通过启发教学、案例分析、网络搜索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认识结构的重要性。在讲解结构与力的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和学生亲自实践后的思考分析,进一步推进学生对结构的认知。 学习过程以多层次的学习活动来呈现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探究”再到“主动构建”,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教学资源准备 网络教室、PPT课件、通过https://www.doczj.com/doc/156152030.html,搜索得到的图片及视频资料、A4纸、书本鸡蛋、瓶盖、木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