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化税收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思考

强化税收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思考

强化税收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思考
2011-12-21 11:12 辽宁地税杂志 
辽宁省“金税三期”征管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对规范征管流程、加强税源管理、强化执法监督、提升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围绕中心工作、强化数据分析利用,让征管系统的数据“活起来”,是当前税收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开展数据分析利用的意义和作用

数据分析就是利用税收征管系统和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资源,分析征管现状、研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规避管理风险、掌握税源分布状况、监控税源动态、挖掘税源潜力,全面监控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从经验型管理向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数据型管理的转变,有效提高税收管理的整体效能。

(一)有利于提高数据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依托征管核心系统和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实现“死”数据资料向“活”信息资源的转换,能够促使各级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征管系统数据,提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依托税收执法责任制系统,能够及时监控执法过程、跟踪执法结果、检查执法质量;依托绩效考核系统,反映基层绩效考核结果,实现从上级对基层分局、基层单位对岗位人员两级考核数据的支持和应用。

(二)有利于提升税源管理效率和质量。通过征管系统数据的整合及分析利用,实现对征管业务数据的加工和分析,解决以往提取数据跨系统、时间长、效率低的难题。各级税务机关既可以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纳税人进行分类量化分析,寻找管理的内在规律性,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也能够对纳税人涉税问题的逐户进行详细分析,大大增强税收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有利于加大税源分析的力度和深度,将税源基本情况、税源变动情况与税收预测相结合,全面掌握税源的规模与分布状况,从而达到加强税源监控、堵塞管理漏洞的效果。

(三)有利于为税收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辽宁地税数据综合应用平台从多种角度实现对税收数据的深度挖掘,充分发挥了“金税三期”数据全省集中的优势,数据来源横向覆盖了征收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纵向覆盖了各个管理层次,通过分析利用,不但能从宏观上展现税收工作的各种统计数据,更能纵深链接查询纳税人的明细信息,使各级税务机关能够及时高效地分析数据背后所隐含的信息和规律。通过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能够及时把握税源管理的重点和方向,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问题,真正利用科学手段将税收工作管深管细

,提高税源监控水平。

二、当前数据分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推行“金税三期”以来,依托信息化平台,开展征管数据分析应用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但是相当一部分干部,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侧重于经验管理,过分依赖上传下达和按指令办事,缺乏对信息数据的驾驭和应用,尚未充分认识到省级大集中这一全新系统的功能效用;在一些地方或部门,特别是不少基层单位,有些领导干部觉得开展数据分析工作有“露家丑”、“揭短处”之嫌;有些税务干部认为“征管系统能够开票征税、发售发票就可以了”;有些基层税务干部仍然习惯于过去简单的数据对比分析,对影响税收增减变化的因素分析不深、不透,有的甚至根本不愿触及,不愿从深层次上查找原因,工作主动性不够;有些部门认为数据分析就是税源、征管、收入规划核算部门的事情,与本部门管理无关,联系不大,重视不够。

(二)基础数据的质量保障及考核监督措施不到位

IT界有一句行话:“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质量”,这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数据质量的重要性。税收征管数据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赖以运行的基础,是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绩效考核、决策支持的重要来源,完整、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是分析利用工作赖以开展的前提。但是,由于少数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等原因,造成进入征管系统的一些基础数据不准确、逻辑关系错误,如:税务登记项目不完整、行业品目鉴定不准确、税种核定不正确、应缴销发票不在系统中确认、纳税人财务报表录入错误或没有及时录入等,导致数据分析利用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同时,由于征管系统的数据来源是多方面的,入口多、处理环节多,目前全系统虽然建立了数据质量的考核通报制度,但由于少数领导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落实,无法保证征管数据质量,从而影响了征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分析应用工作的开展。

(三)征管数据分析利用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当前,由于没有明确定位数据分析应用的职责并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分析利用内容和重点不明确,上下级机关之间、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分析互动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影响了数据分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各级税务机关内设机构如税源、征管、收入核算、税政、稽查、发票等部门在数据分析应用上没有明确职责,缺乏一套规范有效的数据录入、提取、整理、传递、分析、应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基础资料交换渠道不畅通,造成不少基础数据信息

资料缺失,分析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分析效果大打折扣;由于数据分析利用工作对基础数据资料、分析方法选择、分析模型建立都有很高的要求,从事分析应用人员既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很强的税收业务、计算机、数理统计及经济理论知识,而税务机关内设机构的岗位分工越来越细,人员素质单一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与开展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内在要求也不相适应。

三、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建议及对策

(一)明确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目标

数据分析利用是信息化条件下税收管理工作的眼睛,是应用和服务于税收管理的有效手段,是落实税收管理精细化与科学化的具体体现。其主要目标是:评价管理工作,监控执法过程,用数据描述现状、分析问题,为决策服务,为管理服务,为基层服务。通过征管数据分析应用,逐步实现指导工作用数据来说话,管理问题用数据来反映,税源状况用数据来监控,征管质量用数据来考评,征管能力用数据来衡量,执法过错用数据来佐证。

(二)建立健全征管数据核实反馈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征管数据分析通报制度,分析征管数据,查找税源管理薄弱环节,指出各县区分局税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重点和下一步工作要求,促进基层税务部门强化税源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上下联动的核实反馈机制,在核实工作中,基层分局要明确分工,分清各部门工作职责,实现对核实处理情况的过程控制,促进数据分析结果的有效实;落实情况应全面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将责任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环节、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定完成时限和基本要求,并对各单位的落实反馈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为数据分析工作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三)建立健全征管数据分析利用保障机制

1.健全工作机制。目前,金税三期税收征管系统涉及到的征管数据来源多、入口多、处理环节多,如果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就会形成数据质量无法保障、数据分析无法开展、数据应用工作无法落实。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应建立征管数据分析利用工作小组制度,负责本单位征管数据分析,研究和制定数据分析利用处理机制,统一分析指标,建立数据分析利用考核体系,防止相关部门之间不协调、不适应,导致工作中出现“踢皮球”现象。

2.保障数据质量。一是规范数据来源,建立和完善数据的采集途径。数据采集途径包括人工录入、电子申报、数据交换、外部导入等。人工录入的方式,一方面造成基层工作人员压力很大,另一方面数据质

量也难以保证。因此,要大力推行多元化电子申报,把好申报数据入口关,对申报中发现的纳税人基础资料不准等及时进行处理,提高申报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健全基础数据考评制度,提高数据质量。实行基层核对、市局把关、省局检查的办法,加强征管业务数据的审核与监控,建立健全征管业务数据管理考核评价机制。通过规范数据信息的录入操作标准,从源头上控制初始数据的录入质量;通过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保证基础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3.注重人员培养。提升征管数据分析利用水平的关键在人,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征管数据分析人员业务素质。各级税务机关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数据分析人员,定期组织财经法规、税收业务和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学习,加强学习教育,拓展分析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数据综合分析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