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管线的综合布设技术

建筑管线的综合布设技术

建筑管线的综合布设技术
筑管线;安装;综合布设;技术:叙述了建筑管线进行综合布设的必要性、技术方法和要点,并从现行 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 范中辑录了管线布设的部分相关规定。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筑的功能日趋多样和复杂。为满足使用功能而配备的建筑设备的种类在不断增多,技术上也越来越先进,有些现代化大型公共建筑、办公大楼、商业写字楼、宾馆饭店等,建筑设备系统多,有时达二三十个功能系统,如生活给水、生活污水、粪便污水、雨排水、消防栓、消防喷淋、气体灭火、空调冷冻水、冷却水、冷凝水、热水、蒸汽、燃气、空调新风、排风、排烟、高低压配电、动力照明、事故广播、消防报警、电信与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建筑智能等等。在这些功能系统中,除其设备外,管道、线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种类多、数量大,材质不同,截面尺寸大小不一,承担着输送介质、能源、信息、动力等功能,有些管线内的介质还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建筑管线通常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建筑物内的有限空间,如地下室的设备层、技术层、楼层和公用通道的吊顶内、管道井等等,管线安装时容易出现因相互交叉、挤占空间而引起的质量缺陷、检修空间不足、降低楼层的净高等问题,有些甚至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建筑管线的综合布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建筑管线综合布设的必要性
1.1 设计与施工的管理方面
建筑设备施工图的设计,是依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中的各设备系统方案,在专业设计上进行细化和深化。工程不太复杂时,也有在建筑方案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的。建筑管线的设计基本上是由各专业的技术人员相对独立地完成,一般只有在建筑设备专业的设计需要留有预留孔洞或埋设预埋件时,才与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等提出条件并相互协调,各专业之间的设计,尤其是建筑管线的布置设计,彼此之间缺乏统筹与协调。因此,施工图中各个建筑设备专业管道或线路的布置图,严格地说,只是给出了大体的走向及位置分布,并未准确地确定其管道或线路在建筑物内的空间位置、以及管道与管道之间、线路与线路之间、管道与线路之间等的空间相互位置,这些问题,通常要由施工安装单位考虑。这是目前设计上比较通行的做法。
施工单位在安装前,虽然对建筑管线的安装编制了结合工程特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但一般不做很详细地综合布置,其深度也达不到可以按图施工的程度,因此,对于较复杂的工程,在这个安装阶段,管线交叉的种种问题

就暴露出来了,有些布设的交叉问题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加以解决,有些确实解决不了,就只能将就了,因为管线安装时,结构已经施工完,不可能再加高楼层或调整结构布局。问题轻者造成返工,影响工期;有些严重的造成了质量上的永久缺陷,以至于有安全隐患或影响使用。
1.2 管线的技术性能要求方面
管道和线路在设计上的选择是依据建筑的使用功能,通过技术经济的比较而确定的,即每个建筑设备的功能系统有其技术性的规定和系统完整性的要求,不能因安装布置困难而将其改变。比如说空调通风管道,因其截面尺寸相对较大,在遇到布置的空间不够时,或有些业主片面追求建筑装饰美观和建筑空间的利用时,就将其截面的宽高比改变,将其变扁,错误地认为,只要风管的断面积不变,风管内的风量就不会改变,诸如此类,等等。
1.3 工程质量和创优方面
在管线比较多、分布比较密集的楼层、区段或部位,若安装前不做综合布设,很容易造成系统功能上的不足和安装质量上的缺陷,常常是安装完一种管道再考虑安装其它的管道,后面安装的管道或电缆桥架(管),往往是越安装交叉问题越多。常见的问题如:排水管道水平段的坡度不够,管道的固定架或吊架在规定的位置无法安装或间距不当,管道阀门启闭的操作空间不够,管线之间或管线与建筑主体之间的距离达不到规范的要求,等等。工程质量的创优,是在质量全面合格基础上的更高追求,质量有问题,就谈不上创优和美观了。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管线又多又复杂的工程,有必要进行建筑管线的综合布置设计。通过设计,可以进一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保证建筑功能和建筑设备系统的功能;此外,对施工安装也是必要的,可以减少返工,有利于保证工期和质量,实现争优创优的质量目标。目前在建筑管线设计和施工安装两个工作环节互不衔接的状况下,尤其必要。
2 综合布设技术的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工作应做到“三个熟悉”:①要熟悉建筑功能和各层的使用功能;②要熟悉建筑设备系统有多少个功能系统、设备的布置、管线分布及其特点;③要熟悉建筑结构的形式、装饰装修的构造等等。具体地说,施工承包单位在收到施工图纸后,应组织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各专业施工图纸,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采暖空调通风、弱电专业等,核对其有无表达不清、图示不明、缺项漏项、自相矛盾等问题,即做好各个专业的图纸自审。在自审的基础上,由业主或监理组织好设计单位的设计交底以及各专业之间的交叉会审,重

点解决各专业之间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在具体方法上,可以分别以某一个专业管道或线路为主导,沿管道或线路走向逐段逐段地与建筑、结构以及其它专业的管线核对,这一环节是非常关键的,往往因为耗时费力而被忽略。
通过自审会审,使施工承包单位的技术人员了解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管道内的传输介质及特点,弄清管道的材质、直径或截面大小、强电线缆与线槽(架、管)的规格、型号、弱电系统的敷设要求,清晰各楼层净高、管线安装敷设区段有吊顶时能够使用的空间、管道井的平面位置及尺寸等等。为了便于综合布设,最好将各个管线功能系统列出明细表,列明各种管道或电缆槽架的详细内容,以便在布置设计时使用。同时,还要熟悉和掌握有关规范对综合布设的规定。
3 建筑管线的综合布设
建筑管线的综合布设技术,可以概括地说,就是以建筑设备的各种管线与线槽(管)为整体考虑对象,以实现和保证设计功能为前提,以技术性能要求和国家现行工程质量规范为依据,以管道与线路中传输介质或信息的物理、化学、热工、电磁效应为条件,在规定的走向、区域、部位及限定的建筑空间内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置。
建筑管线的综合布设,应在施工图自审和与设计人员会审的基础上,依据工程特点、各项建筑设备及管道、线路系统的复杂程度以及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安装工期、质量目标、施工技术、安装工艺等因素,先以设备层、技术层、管道井、公共管道走廊等管道线路比较集中的楼层或部位为重点,以建筑平面图、剖面图为工作底图(最好使用设计院提供的电子文件),按照同一比例绘制,优先安排直径或截面较大的管道、电缆桥架,然后逐一地将各种管道与线路在图中表示出来。做到边布置、边调整、边检查,直至将全部的管线在一个平面内或剖面内一起布置完,达到统筹安排、合理布置、效果美观的技术目标。最后一步的技术工作就是再核对,各种管道布置就位后,检查有否影响消防水喷淋头的有效范围;是否妨碍烟感、温感探头的布置及感应范围;是否严重遮挡了照明的光线;对后续的装饰装修工序有无影响等等。然后将最终完成的布设形成完整的设计文件(包括平面图、剖面图、说明等)提交给工程监理审核和业主认可。
在综合布设过程中,尽管已经做了施工图的自审与会审,但仍然可能遇到管线密布处交叉严重、难以安排的问题。此时,必须与设计人员共同商讨,适当调整设计,施工方的技术人员不能擅自更改设计。
在管线综合布置设计时,应结合以往工程

施工的经验,有一个大体的布置思路和安排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点供参考:
(1)大管优先 由于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如空调通风管道、排水管道、冷却水管道、排烟管道等占据的空间较大,在平面图中先作布置。
(2)强弱电分设 由于弱电线路如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建筑智能线路易受强电线路电磁场的干扰,因此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不应敷设在同一个电缆槽内。
(3)有压让无压 指有压管道和无压管道。无压管道,如生活污水、粪便污水排水管、雨排水管、冷凝水排水管等都是靠重力排水,因此,水平管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是顺利排水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所以在与有压管道交叉时,有压管道应避让。
(4)电气避热避水 在热水管道、蒸汽管道的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4 熟悉有关规范对管线布设的要求
管道与线路的布设有技术方面的规定,也有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在创精品工程时还有美观方面的要求,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内容比较多。以下是从有关规范中辑录的部分条文,供在综合布设时遵守。
4.1 给水管道
(1)室内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垂直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其右侧。
(2)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给水管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3)生活给水管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管廊敷设。
(4)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5)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给水管不宜穿越橱窗、壁柜,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0.5m。
(6)塑料给水管不得布置在灶台上边缘;明设的给水立管距灶台边缘≥0.4m,距燃气热水器边缘≥0.2m。达不到此要求时,应有保护措施。
4.2 排水管道
(1)室内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排水横管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厨房的主副食操作烹调备餐的上方。当受条件限制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塑料排水管应避免布置在热源附近,如不能避免,并导致管道表面受热温度大于60℃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3)排水管不得穿越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安静有较高要求的房间,并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排水管道不宜穿越橱柜、壁柜。
(4)排水

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
4.3 热水管道
(1)设备机房内的管道不应采用塑料热水管。
(2)热水横管的敷设坡度不宜小于3。
(3)热水管道系统应有补偿管道热胀冷缩的措施。
4.4 采暖管道
(1)采暖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热水管、汽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和凝结水管,坡度宜采用 3%,不得小于2‰;立管与散热器连接的支管,坡度≥1‰;对于汽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坡度不得小于5‰。当受条件限制时,热水管道(包括水平单管串联系统的散热器连接管)可无坡度敷设,但管中的水流速度应≥ 0.25m/s。
(2)采暖管道不得与输送蒸汽燃点低于或等于120℃的可燃液体或可燃、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在同一条管沟内平行或交叉敷设。
4.5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
(1)可燃气体、液体管道和电线、排水管道等,不得穿过风管的内腔,也不得沿风管的外壁敷设。
(2)建筑物内的热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风管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3)甲、乙、丙类生产厂房的风管,以及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不宜穿过其他房间。
(4)当风管内可能产生沉积物、凝结水或其他液体时,风管应设置≥5‰的坡度,并在风管的最低点和通风机的低部设置排水装置。
(5)外表温度高于80℃的风管和输送有爆炸危险物质的风管及管道,其外表面间应有必要的安全距离;当互为上下布置时,表面温度较高者应布置在上面。
4.6 自动喷水灭火管道
水平安装的管道宜有坡度,并应坡向泄水阀。充水管道的坡度不宜小于2‰,准工作状态不充水管道的坡度不宜小于4‰。
4.7 燃气管道
(1)敷设燃气管道的设备层和管道并应通风良好。室内燃气管道不得穿过易燃易爆品仓库、配电间、变电室、电缆沟、烟道和进风道等地方。
(2)室内燃气管道不应敷设在潮湿或有腐蚀介质的房间内。当必须敷设时,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
(3)燃气管道严禁引入卧室。当燃气水平管道穿过卧室、渗室或地下室时,必须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并必须设置在套管中。燃气管道的立管不得敷设在卧室、浴室或厕所中。
(4)在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敷设人工煤气和天然气管道,当与其他管道一起敷设时,应敷设在其他管道的外侧。
4.8 室内配电线路
(1)室内配电线路的敷设,应避免外部热源产生热效应的影响;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水的侵入而带来的损害。
(2)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当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其相互间

的净距不宜小于下列数值:①当电线管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m,在上面时为0.3m;②当电线管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m,在上面时为1m。当不能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净距可减至0.2m。
电线管与其它管道(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水管的上面。管线互相交叉时的距离,不宜小于相应上述的平行净距。
(3)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明敷时,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当在桥架、托盘和线槽内敷设时不受此限。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与1kV以上电力电缆宜分开敷设。当并列明敷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50mm。
(4)架空明敷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m;当其净距小于或等于1m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当其净距小于或等于0.5m时应在与管道接近的电缆段上,以及由该段两端向外延伸不小于0.5m以内的电缆段上,采取防止电缆受机械损伤的措施。
(5)电缆桥架距地面的高度不宜低于2.5m。
(6)电缆桥架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表12.2.1-2的规定。
4.9 建筑综合布线
(1)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应分隔布放。线缆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中表5.1.1-1的规定。
(2)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如给水管、热力管、煤气管、避雷引下线、保护地线等的最小净距,应符合《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中表5.1.1-2的规定。
(3)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0m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50mm。
4.10 有线电视线路
(1)不得将电缆与电力线同线槽安装。
(2)明敷的电缆与明敷的电力线的间距不应小于0.3m。
5 结语
建筑管线的综合布设技术属于施工安装技术的范畴,在工程建设的环节上,是处于工程设计与施工安装的中间环节,在两者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就其本身来说,它具有综合性强、专业性强、涉及因素多的特点。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具备综合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工程经验。采用该项技术,有利于施工安装单位减少返工,提高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安装质量,做到一次成优,创出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M].北京: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2.
2 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3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
4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S].
5 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
6 GB/T50312-200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S].
7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