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部分 十七年文学

第一部分 十七年文学

第一部分 十七年文学
第一部分 十七年文学

第一部分十七年文学

专项一十七年长篇小说创作

总体风貌:

“十七年文学”时期内的小说继承中外文学,尤其是“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在历史和农村现实题材方面,取得了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一.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列举题或论述题)

革命历史题材在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首先是时代的需要。

从50年代到7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反映的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这个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多体现出宏大的叙事倾向,具有史诗般的规模。

1.这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举出三部即可)★

梁斌《红旗谱》主人公:朱老忠、严志和(抗日时期)

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主人公:江姐,许云峰(解放战争时期)

吴强的《红日》主人公:陈毅、粟裕、张灵甫(解放战争时期)

曲波的《林海雪原》主人公:杨子荣(解放战争时期)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主人公:彭德怀等,(解放战争时期)

杨沫的《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静(抗战前)

欧阳山的《三家巷》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红日》

梗概:

《红日》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陈毅、粟裕统帅华北野战军在山东战场上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进攻这一史实,表现了我军由弱到强、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这一伟大历史性转折,显示了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和战斗伟力。

艺术成就:

A它突破了以往描写军人的一般模式,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我军不同层次军事将领形象的刻画集中体现了《红日》的开创性成绩。

B,作者还善于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如沈振新、梁波、张灵甫。

C.整部小说结构紧凑,三个战役的描写主次分明,张弛自如。尤其是对战争场面虚实相间、点面结合的独特写法为以后的军事题材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红旗谱》(可能单独命题)★

梗概:

是梁斌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性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品格。《红旗谱》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描写冀中平原锁井镇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和地主冯兰池一家两代人的激烈矛盾和斗争过程,从历史的高度概括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乡村和都市的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面貌。

艺术成就:

A.红旗谱》的作者善于将革命斗争轰轰烈烈的场面与农村生活平凡琐碎的情节交织在一起描写,将人物置于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塑造出一批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B.红旗谱》善于利用不同人物性格之间的互补性来全面展现历史,与朱老忠性格互补的是他的好友严志和,他是革命农民中另一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作者有意识地把朱、严这两个不同性格的农民放在一起描写,使其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C.在思想内容方面,《红旗谱》描写了三代农民的斗争生活,他们的性格特点、斗争方式

无不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色彩。

D.《红旗谱》有朴实明快、浑厚粗犷的民族语言。作者在提炼和加工大众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形式。

E.在结构布局上,小说采用不同于西方小说的手法,以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手段精心组织全篇,但又没有完全模仿古典小说的章回体写法,而是保持了人物的集中和故事的独立。E.在表现手法上,小说以传统白描为主,又适当采用西方的心理透视法,可谓取中西文化融会之精华。这本身也表明民族化是不排斥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

朱老忠艺术形象:

《红旗谱》在当代农民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小说所塑造的农民英雄朱老忠形象上。他是一个融合了民族精魄、时代精神和反抗性格的农民英雄典型,填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农民英雄形象的空白。

首先,朱老忠性格豪爽、重义气。

其次,朱老忠具有强烈的阶级爱憎情感和立场,胆略过人,具有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

最后,我们还应该看到朱老忠性格特具的发展性,他是在领导和参与革命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并成熟起来的农民英雄。

朱老忠的形象有力地概括了中国农民从自发反抗走向有组织的自觉斗争的历史过程,具有农民英雄文学典型的集大成意义。

4.《红岩》

梗概:

出版于1961年12月,作者是罗广斌和杨益言。《红岩》在60年代被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它描写的是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光明与黑暗的一场殊死较量。小说以狱中斗争为主线,以我党的地下工作、学生运动和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为两条副线,三条线索有机组合为一个整体,全面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充满浓厚的时代氛围和强烈的历史气息。

5.《青春之歌》★(稍微侧重即可)

梗概:

《青春之歌》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表现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是杨沫,《青春之歌》的历史背景是“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学生运动这一动荡时期。作者描写了在这一时代氛围下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中心的一批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激烈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愤激与苦闷,真实地记载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演变历程,讴歌了革命的青春与力量。

林道静形象:

小说中最亮丽的人物是女主人公林道静。她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人物。

林道静作为30年代的知识分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她不同于“五四”作家塑造的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又迥异于巴金小说中无政府主义者杜大心、叶圣陶笔下教育救国者倪焕之。林道静的思想境界比他们大大地进步了。她把个人的命运同人类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找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真正的光明前途。

她所走的路,概括了30年代知识分子发展的整体动向,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艺术成就:

A.作者严格地遵循革命现实主义的原则,以丰富的细节和细腻的画面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B.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既有同类相比较、不同类反衬的横向对照,又始终贯穿着同一人物前、后期变化的纵向对比。

C.作者独具匠心地安排人物关系和情节结构。小说中所有人物故事的开展都紧紧联系着“林道静的道路”这一中心主线。

D.《青春之歌》结构严谨而完整,情节曲折繁复但清晰可辨,涉及的人物、事件和场景繁多,囊括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但始终以林道静等知识青年的成长过程作为贯穿作品的主线,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

E.语言简洁流畅,笔调情真意切,极富艺术魅力。

二.社会变革题材的长篇小说★★★(列举题)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是农村土地关系的变革及农民精神貌的变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崭新的生活内容,长篇小说的创作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面貌。

1.这方面的代表作:(列举题)★

赵树理《三里湾》主人公:王金生、“糊涂涂”和“常有理”等(农业合作化运动)

周立波《山乡巨变》主人公:邓秀梅,陈先晋等(农业合作化运动)

柳青《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农业合作化运动)

2.总体风貌:

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据了重要地位。与以前的乡土小说相比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强调对现实斗争的反映,要求作家深入农民生活,关注在农民中发生的显示中国社会面貌深刻变化的斗争。

3.《三里湾》

梗概:

《三里湾》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题材的作品。它出色地塑造了一批农民形象。如作者成功塑造了王金生形象,真实地表现出站在运动潮流前列的农村干部的优秀品格,在对农村合作化过程中出现的新人物的性格探索方面体现出作者一以贯之的革命现实主义创造精神。

4.《山乡巨变》

梗概:

是周立波1957年完成的长篇小说,1959年又写就它的续篇。作品主要写的是1955年冬到1956年上半年,湖南的一个偏僻村落清溪乡人民在实现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在思想、情感和相互关系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由此反映出这场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和曲折历程,可被看作《暴风骤雨》的续篇。

5.《创业史》★★(可能单独命题)

梗概:

柳青的《创业史》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诗性长篇小说。《创业史》反映的是50年代初我国农村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集体所有制代替个体所有制,选取了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重大主题。它作为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形象地展示了社会主义创业初期农村的历史风貌,而且反映出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不同阶级、阶层、党内外、家庭邻里的各种思想冲突在作品中淋漓尽现。

梁生宝形象:(可能单独命题)

《创业史》成功地塑造了农民梁生宝形象。梁生宝勤劳淳厚,正直无私,是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是富有时代特征的农民带头人。

梁三老汉形象:(可能单独命题)

而梁三老汉是个勤劳、守旧的老辈旧式农民典型,是被评论界公认为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梁三老汉形象塑造得丰满生动,真实地揭示了一代农民面临历史性抉择时的曲折心路历程。

三.其他题材(一般了解)

1.城市题材: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主人公:徐义德

艾芜《百炼成钢》

2.历史题材:(可能出名词)★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梗概:

《李自成》(第一卷)是以李自成起义军与明王朝的矛盾斗争为主要线索,采取多线索复式发展的方式结构全篇,广泛地反映了17世纪中叶中国的阶级斗争和社会生活状况,揭示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规律和封建社会“帝王术”的丰富文化心理,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历史意义。

专项二十七年短篇小说创作

一.十七年短篇小说内容上的探索:(可能出列举题)★

1.捕捉生活新矛盾:

代表作:

赵树理:《登记》主人公:艾艾,小晚

小说主要以张家庄张木匠的老婆小飞蛾为主线,描写了她与婆婆和女儿艾艾三代女性的婚恋故事。小飞娥婚前在娘家有自己的相好,这在封建思想浓厚的农村被视作“名声不正”,在受过同样苦的婆婆教唆下,被丈夫张木匠用锯梁子暴打了一顿,便麻木地安于包办的婚姻生活。女儿艾艾与同村的小晚自由恋爱,也受到同样“名声不正”的非议,但是生长在新时代,在《婚姻法》的保护下,这对年青人最终冲破重重束缚,终成眷属。这体现了作家透视生活眼光的敏锐。

2.反映战争:

A孙犁的《山地回忆》

是以第一人称回忆往昔战斗生活中建立的“军民鱼水情”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孙犁一贯的创作风格:善于以小见大,通过对细枝末节的描写表现重大时代主题,在写实的基础上追求艺术美感,使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

作品的中心人物是妞儿。

B.茹志鹃的《百合花》

它以1946年的人民解放战争为背景,深情地描写了前沿包扎所里的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两个人围绕借被子事件而展开的一段动人故事,着力刻画了通讯员、新媳妇这两个普通人形象,歌颂了革命队伍中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表现了军民团结一心的主题。

C.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王愿坚《党费》《七根火柴》等

3.干预生活:敢于揭露现实生活的阴暗面

A.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农村干部老田的形象,摆脱了歌颂与暴露的两难处境,正确处理了“干预生活”和塑造新人形象的矛盾问题。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作者通过林震的观察和思考反映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揭露出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是思想僵化和官僚主义,属于大胆干预生活小说潮流中的杰作。

小说在对比中塑造了刘世吾、韩常新、林震三个主要人物。

附:

1. 茹志鹃小说创作特点:

A构思精巧,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人物心灵历程的表现以小见大,意味深长。

B选材立意的特点,即不正面描写生活的波澜壮阔,而是从中截取一朵浪花加以雕琢。

C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她常常从人物性格某一突出特点入手,进而向纵深发掘,力图展示人物细腻的心灵世界。

2.孙犁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善于以小见大,通过对细枝末节的描写表现重大时代主题,在写实的基础上追求艺术美感,使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以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特色衬托人物的自然美。

3.“山药蛋派”:(名词解释)(见教材39页)★★

专项三十七年诗歌创作

总体风貌:★(可运用总体风貌来概述这时期诗歌共性)

“十七年文学”时期的诗歌创作直接地继承了民歌和解放区诗歌的传统。在理论建构上,诗歌的社会功能得到空前的强化;在艺术形式上,高度强调民族特色。

在当时泛政治化的艺术导向下,诗歌创作在“十七年文学”时期出现了两种基本模式:

1.积极对现实政治作出呼应而充分体现了时代激情的政治抒情诗,这种诗体主要以郭小川、贺敬之强调的诗学和政治学相统一、诗人和战士相统一的创作实践为代表;

2.诗体作为政治抒情诗的必然补充,强调对新的世界、新的人物的真切表现,即以李季、闻捷、张志民的创作为代表的写实诗体。

一.抒情叙事诗的发展

1.闻捷★(可能单独命题)

代表作:

《天山牧歌》

梗概:

《天山牧歌》是闻捷的第一部、也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影响较大的一部抒情诗集。《天山牧歌》从不同的侧面描绘天山南北各民族美好、欢乐的生活图景,纵情歌颂了新疆各族人民解放后欢欣鼓舞的精神面貌,体现了对新生活的极大热情和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被称为“激情的赞歌”、“生活的赞歌”。

艺术风格:

A,诗歌在构思上较新颖。

B,作者善于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充分地表现青年人感情的波动,折射出时代风俗的巨大历史变迁。

C,闻捷诗歌语言富有民族韵味的音乐美,情感基调高昂欢快,有浓重的牧歌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D,闻捷的爱情诗不单纯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与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传达新的时代气息、高扬新的思想情操联系在一起。

2.李瑛(了解)

代表作:

诗集《战场上的节日》。

风格:

A反映军旅生活,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歌颂军营内外的进取精神是李瑛诗作的主要题材和主题,这也使其获得了“战士诗人”的美誉。

B李瑛的诗语言活泼,结构精巧,呈现出精致细腻、朴实自然、清新又奔放的特点。

3.李季(了解)

代表作:

《玉门诗抄》、等五部短诗集和《生活之歌》、《杨高传》、《向昆仑》等八部长篇叙事诗。《杨高传》梗概:

全诗包括《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儿女出征记》三部分,以主人公杨高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大规模地再现了土地改革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历程,塑造了一个在党的培养下由贫苦孩子逐渐成长起来的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感人形象。

二.政治抒情诗的丰收

1.名词:政治抒情诗★

诗人通常以阶级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情感反映和客观评说。在诗体形态上,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从50年代中期起,以郭小川、贺敬之政治抒情长诗、组诗的发表为标志,诗歌从内容到形式找到与自己时代的激情和理想、雄心和使命相呼应映称的新型诗体,在诗体上被称为“颂—新赋体诗”。

2.郭小川★(可能单独命题)

代表作:

《投入炽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鹏程万里》、《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等。艺术风格:

深刻的哲理、火样的激情、新颖的形式。他的诗洋溢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一种对于伟大的党和祖国,伟大的革命事业,伟大的人民军队真诚和挚爱的感情。抒情,充分的抒情,强烈的抒情,由抒情而达到心灵的振动,哲理的阐发,从而构成郭小川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他在诗歌创作中,曾先后采用过楼梯式、民歌式、自由体、长句体等多种形式。

3.贺敬之

创作分类:

A.是抒情短诗,即从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出发,突出表现诗人真切的生活感受和真挚情感,如《回延安》、《桂林山水歌》等;

B.是篇幅较长的政治抒情诗,代表作品主要有《放声歌唱》、《东风万里》、《十年颂歌》等三.其他各类诗歌创作(了解)

A.“边缘诗人”——蔡其矫

代表作有诗集《回声集》、《涛声集》等。他的诗往往是在对山水和自然风物的咏叹中表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蔡其矫的一些诗作比较明显地受到了美国自由体诗歌理论的影响,认为诗“必须是从我们整个心灵、希望、记忆和感触的喷泉里射出来的”。

B.“边疆诗群” ★

公刘

主要诗歌作品结集为《边地短歌》、《神圣的岗位》、《在北方》等。公刘的诗歌内容非常丰富,他挥洒出自己的一腔热情,放声歌唱少数民族的翻身觉醒和美丽的边疆风情,真实记录了军民鱼水的深厚情谊和边防战士的严谨而充实的守卫生活。

流沙河

著有诗集《农村夜曲》、《告别火星》、《流沙河诗集》等。

专项四十七年散文创作

总体风貌:

十七年散文作为现代散文的传承,更直接地继承了延安文学传统,将“五四”文学革命倡导的

“美文”演化为具有时代精神的以讴歌和赞颂为主体的“抒情散文”或者“艺术散文”,抒情散文作为当代散文的主流。十七年散文另一个较大的收获是50年代初期通讯、报告、特写文学的蓬勃兴起,并通过“艺术地报告新事实”而大力地推进时代精神。

一.十七年散文的三种范式:(五六十年代)★★★(列举题)

1.杨朔散文模式:以景比兴——写人叙事——激扬指点

代表作:

散文集《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名篇:《荔枝蜜》、《茶花赋》杨式模式:

开篇不着痕迹地引入一景一事,看似进入主题实则设置悬念;在层层递进逻辑井然间突然引出隐藏幕后的叙述对象,点明主题;结尾点题并提炼升华文章的主题精神。如《荔枝蜜》2.秦牧散文模式:趣味横生的知识王国

代表作:

散文集《星下集》、《贝壳集》、《花城》等,文艺散论集《艺海拾贝》和童话小说等。

秦牧散文模式:

知识性、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如:《社稷坛抒情》作者将自己对伟大的祖国、勤劳的人民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由衷的赞颂投射到对古建筑旧风物的思古之中,抒发着作家真挚而美好的祝福。它充分体现着秦牧散文知识渊博、联想丰富、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杂文和随笔相调和的艺术特色。

刘白羽散文模式:“日出”式散文模式

代表作:

单篇散文《日出》、《长江三日》等。

“日出”式散文模式:

“日出”“晨光”似的景——“日出”“晨光”似的人或事——“日出”“晨光”似的豪言壮语。如《长江三日》(见教材56的分析)

二.其他散文家(了解)

1.吴伯箫

散文集《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等。

2.魏巍

报告文学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

3.邓拓

《燕山夜话》、吴南星的“三家村札记”是当时影响广泛的杂文创作专栏。

专项五十七年话剧创作

总体风貌:

新中国的话剧创作继承了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力求反映新的时代,表现新的人物。由于政治、历史条件的影响,新中国十七年话剧体现出更强的功利性和战斗性。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成就较高,而反映现实生活的成功之作较少。其中老舍的《茶馆》是十七年现实主义戏剧中的难得收获,被誉为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和现实主义话剧的高峰。

一.现实主义话剧——老舍★

1.建国后话剧:

《茶馆》和《龙须沟》等

2.基本主题:

老舍的话剧多以北京的胡同、茶馆、大杂院等充满民俗风情的地点为具体场景,描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和变化,以此反映整个中国的时代历史变迁。

3.《茶馆》:★

梗概:

《茶馆》选取了老北京的老字号“裕泰”茶馆为具体场景,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会集一堂,通过众生相的展示来表现不同时代广阔的社会历史,从而开启了一幅从而开启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北京社会风情图。戏剧通过对旧中国三个历史横断面上各色小人物命运浮沉的生动描写,反映了从“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战胜利后这五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揭示和控诉了旧社会黑暗昏聩的生活,体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鲜明主题。

艺术成就:(可能单独命题)★★

A.老舍善于在浓郁的北京风俗画面背景下表现人物神韵,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王利发是《茶馆》众多人物中最富光彩的艺术形象。他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时代(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人谨小慎微,善于经营,四处讨好、圆滑变通是他的经商原则和处世哲学。

B.《茶馆》的艺术结构形式别具一格,它以茶馆为舞台,在三个历史横断面上对社会世态进行展览式亮相。同时《茶馆》形成“以人物带动故事”的结构方式。全剧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贯穿全剧的激烈冲突,而是靠人物命运的变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C.《茶馆》在故事情节的选取和人物命运的设置上表现出独特的悲喜交融的风格。《茶馆》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深刻的悲剧内容,是“寓哭于笑”的作品,抒发的是引入发笑的旧时代挽歌,是真正含泪的笑,是深沉的幽默。

D.《茶馆》还体现出老舍高妙精练的语言才能。老舍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具有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戏剧语言来源于自己熟悉的北京话,是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具有精练简洁而又含蓄生动,朴素干练而又幽默诙谐的特点。

二.历史剧创作——田汉

1.代表作:

《关汉卿》、《文成公主》

2.《关汉卿》

梗概:

《关汉卿》是田汉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而创作的11场话剧。他成功地创造出关汉卿这样一个正义高洁的人民艺术家典型形象。该剧以关汉卿等人创作、演出《窦娥冤》为中心线索展开情节和冲突,展示了他们为此而与元代封建统治者进行的周旋、抗争,甚至不惜付出性命也一定要用戏剧为百姓申诉,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腐败黑暗的现实。

3.田汉历史剧创作的总体风格:★

A.首先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茅盾曾给它作过一个比较醒目的注解,即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结合。也就是要求剧作家的艺术虚构要在充分研究大量史实、对历史事实掌握本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艺术创造。其次是剧情和诗情结合,剧作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B.“以诗入剧”是《关汉卿》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

“以诗入剧”即把诗情与剧情融合在一起,这是田汉诗人才情的充分体现,也是他戏剧创作中一以贯之的独特风格。

C.是构思精妙,穿插自如。

《关汉卿》汲取传统戏曲分场的一些优点,采用自由灵活的场景,从而突破了一般话剧集中

分幕的限制。

附1:文化大革命文学

总体风貌:

戏剧领域,大力推行“样板戏”,形成了高、大、全的审美模式,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小说领域,按照“四人帮”炮制的创作模式去写作,鼓吹“英雄史观”;诗歌领域,“地下诗歌”是“文革”地下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文学样式。

一.小说成就

最大限度地保留着现实主义面貌,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艺术规律,重视创作个性的主要以历史题材小说和“手抄本”小说为代表。如历史题材的小说《李自成》(第二卷)张扬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此外还有靳凡的《公开的情书》、赵振开的《波动》等。

二.诗歌创作

1.地下诗歌创作★(名词)

是指在“文化大革命”中未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与公开发表的主流诗歌相对峙并产生重要影响的诗歌创作。以绿原、穆旦、郭小川,食指)北岛、顾城等为代表,他们同时也酝酿了新时期诗歌潮流的两条主要流向,即“归来者诗歌”和“朦胧诗”。在思想蕴涵方面主要受难与觉醒、失望与希望相交织的思想主题,以及由此而展开的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的精神。

2.“白洋淀诗群” ★★(名词)

是“文革”期间最有代表性的“地下诗歌群”。这是一个以河北白洋淀为聚集地,以北京知青为主体的相对独立的知青诗歌群;同时,它又是一个超越地域概念的广义、开放的诗歌群体。以根子、芒克、多多、食指、北岛、江河、杨炼、顾城等为代表。“白洋淀诗群”

表达了理想与激情的失落感,对个人前途的渺茫感,被社会抛弃的孤独感、苦闷感。三.革命样板戏★(名词)

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交响音乐《沙家浜》

附2:建国后文艺批判运动(举出三次)★★★

1.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2.1954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及胡适唯心论的批判

3.1955年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

4.1957年批判“丁(丁玲)陈(陈企霞)反革命集团”。

5.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

谈十七年文学

联系作品实际谈一谈你对十七年文学的理解认识。 十七年文学指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即1949年~1966年间的文学创作。十七年——这是文学与政治相互交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人们歌颂祖国,歌颂党,文艺作品多有歌颂的色彩。 十七年文学时期产生了很多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学作品,例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等。还涌现出如杜鹏程、曲波、周立波、等优秀作家,老舍、田汉等老作家也奉献了不少好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十七年文学的特征: 首先,十七年文学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政治色彩的。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杨沫的《青春之歌》就揭示了在阶级斗争、名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表明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的道路。《青春之歌》是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的。主人公林道静是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她曾经是一个有着小资产情调的知识分子,但在后来五四思潮的影响下,她蜕变,一步步的蜕变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小说歌颂的是革命力量的不可战胜和人们对革命力量的追求。 然后,十七年文学创作普遍追求重大的社会题材,追求文学的史诗效果,也就是表现大的历史进程,和对英雄人物的壮美性格的崇高,在题材内容上拓展较宽,开掘较深,且多重视影响社会生活的富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十七年文学的题材极具多样性,有对革命历史在现的题材,有农村题材的,有描写革命战争的,不论是《青春之歌》还是其他作品,都表现了一个大的进程,《青春之歌》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为历史背景,以林道静的思想飞跃为进程,以此也表现了社会的每一进程。说到人物崇拜——英雄——在当时,"题材的重要与否决定作品的价值大小"这一创作判断标准要求作家只能选择"重要题材"来表现,即只能表现光明的东西。其中只有那些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才能成为作者和读者共同关心、共同感兴趣的焦点。如:和平英雄:阶级英雄,政治道德英雄,生产英雄等等。《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就是这样的阶级英雄,从第二次被捕到一二九运动,林道静依然由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在狱中,她经受住毒刑拷打,用坚定地意志战胜了肉体上的痛苦。她就是一个坚定地英雄,不屈,坚强,向着革命,向着党。当然,除了林道静外,还有很多这样的阶级英雄,政治英雄人物,像卢嘉川,林红。林红对林道静无疑是对林道静产生重要影响的,她在狱中的言传身教,她的共产党人的爱心和坚韧的人格力量,感召着林道静,使他最终完成了人

十七年文学时期

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1在十七年时期,左倾思潮还没有发展演变到极致,它还没有像文革那样给文艺造成全面的破坏性伤害,这样就使得五四新文学的一些传统和精神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从现实的原因来看,小说和其他体裁比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的创作需要长期的体验、构思和思考,因此受政治的干扰要比其他体裁少。 2、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两个繁荣时期 在体裁上,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最兴盛的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薄弱。○150年代初期,以短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2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以长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 3、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1)从题材上看,选取革命斗争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1历史题材:a解放战争: 长篇代表作: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短篇代表作: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b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长篇代表作:孙犁《风云初记》、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短篇代表作:王愿坚《七根火柴》、《党费》,孙犁《山地回忆》c抗美援朝战争:长篇代表作: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短篇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2现实题材:a.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长篇代表作: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短篇代表作: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西戎《赖大嫂》b.反映工业建设的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铁水奔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中篇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c.干预现实,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触及人的灵魂的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李准《灰色的帆蓬》d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品: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2)从人物塑造上看,为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3)大胆地试验和开拓,从多方面探索文学表现的新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4、十七年时期小说发展的教训 ○1十七年时期,文学受政治的干扰比较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批判了一批不该批判的作家、作品。文学在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段等方面制定了一些不应有的公式。○2十七年时期,文学界中篇小说的文体意识上还不强,作家和理论界对于中篇小说艺术技巧、文体形式上的研究和探索都不够充分。这些都影响了中篇小说艺术上的发展,也限制了本时期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3就题材而言,范围狭窄,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得到特别的发展,其他题材则极度萧条。○4在表现方法上,本时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单一狭隘的特点。这自然严重影响了本时期小说创作艺术表现的丰富性,也限制了作家们对于生活的深层思考。○5普遍充斥着廉价的乐观主义气息。 5、建国初期军事题材小说的特点 ○1作家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和视角去描写战争,而是全心全意地赞美

十七年文学与解放区文学

“十七年文学”与解放区文学 1.1解放区文学 解放区文学规模宏大、时间长久、影响深远。从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抗战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里,文学史中概称这12年的文学为“第三个十年”。在中共领导和影响的文学中,以鲜明的政治性反对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揭露黑暗统治,歌颂解放战争和对新中国发出呼唤,抗日敌后根据地的文学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解放区文学,其最主要的表现是在1942年发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规定下,使文学朝着描写工农兵、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发展。 1.2解放区文学的文学特点: 首先,在性质上,解放区文学思潮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范畴。这是基本的、主要的特征。 第二,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服务的方向。解放区文学思潮之所以规模巨大、时间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始终坚持着这一鲜明的标志。 第三,在处理诸多文学活动的内部关系中,除了坚持辩证统一的原则又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出重在普及、重在改造和重在创新的基本倾向。 最后,解放区文学思潮发展形态,往往是突破了文学框架的运动式的推进。它既有区域性、历史性、政治性,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文学范畴的一种,并有着所有文学共性的东西。 解放区文学诞生于险恶的战争环境之中,但它的产生却带给人们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和敢为人先的大胆的创新精神。可以说解放区文学以它巨大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文学上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优良传统,下开社会主义文艺之先河,有着承先启后的特殊意义。 1.3解放区文学代表人物: 解放区文学的重要作家有孙犁、赵树理、周立波、丁玲、柳青、艾青、何其芳、周扬、臧克家等等。 孙犁,这位作家的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孙犁的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塑造了崭新的农村年轻妇女的形象,她们有着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激情、乐观的精神。这种农村妇女的形象在以前的文学当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她们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出现的全新的人物。 还有赵树理。这位因创作《小二黑结婚》而成名的在解放区土生土长起来的作家,被树为解放区文学和文学工农兵方向的代表。他以农民所能理解的艺术形式,塑造出了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他在新的历史、地域条件下表现了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所实现的思想上的翻身。赵树理的创作侧重表现的是农民精神、心理状态和他们的种种人伦关系的变化,以这个过程来表现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难性,他并没有一味地歌颂什么,更没有去神话什么农民英雄;他并没有无视农村民主改革中新政权的不纯和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相反给予深入的批判。

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一)概述 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 1、建国前夕在北平召开 2、内容:成立了“文联”(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确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工作的总方针,为 工农兵服务为总任务 3、意义: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胜利会师的盛会。标志着在经历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当代文学由此开端。 4、不足:对新形势和环境估计不足,简单照搬解放区的经验和做法,产生了简 单化的趋向;对毛泽东《讲话》作了教条式的理解;对国统区的文艺成就评价欠公正,造成两种文艺的裂痕。 二、50年代前中期,文艺领域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开始了政治过多干预文学的局面) 2、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俞平伯)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三、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1956年毛泽东提出 2、内容:不同的形式风格可以自由发展,不同的流派可以自由讨论 3、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 作和科研部门工作领域的表现 4、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其影响下,一批敢 于揭露社会阴暗面或真实描写人性、人情的作品冲破“禁区”应运而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也摆脱教条,产生了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钟惦棐《电影的锣鼓》等有一定独立见解的文章。 四、第二次文代会 1、1953年在北京召开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定为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最高准则

五、1958年,毛泽东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六、小说创作流派 1、“山药蛋派” 以赵树理为代表,由马锋、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作家组成的山西作家创作群落。他们长期为农民文化所浸润,恪守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质朴无华、幽默活泼,极富山西农村的乡土气息。 2、“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林斤澜等作家。他们的小说善于以轻盈的散文笔调描摹时代风云,以简驭繁,白描传神,笔下常出现冀中平原和北方水乡的风景画、风情画。 七、十七年文学特点 1、题材:普遍重视重大题材。文学服务于政治,产生了一批图解政治概念的作品; 2、人物:塑造英雄人物,理想化、类型化; 3、风格:出现了一些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但由于创作观念和方法的统一和一律,影响了作家个性的发挥和探索的可能性。 (二)十七年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一、历史题材(以反映民主革命斗争的小说数量最多、成就最大) “三红一创”:《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 “保林青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 1、解放战争 (1)长篇: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2)短篇: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2、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革命斗争 (1)长篇: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杨沫《青春之歌》,欧阳山《三家巷》,梁斌《红旗谱》(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 (2)短篇:孙犁《铁木前传》和《山地回忆》,王愿坚《七根火柴》和《党费》

十七年文学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的文学,也因此产 生剧烈的错动,而出现了被称之为“转折”的情形,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形态的阶段。“转折”在这里主要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东西的生成和“旧”的文学成分的消失,主要是指原来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地位、关系在新的条件下的重组。 一、文学的转折 40 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思想艺术倾向的作家、作家群。有与国 民党有着直接的结盟关系的作家;有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一群(如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有“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或称“进步作家”,如老舍、叶圣陶、巴金、曹禺、朱自清等);有活动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革命作家。有着明确政治、文学目标,并且有力量左右文学走向,对文学状况加以“规范”的,是左翼文学力量。左翼文学力量通过积极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延安文艺整风所确立的文艺方向,通过对不同作家、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以确立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而达到文学“一体化”的实现。这样,在进入50 年代之后到70 年代,左翼革命文学凭籍其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也凭籍政治权力的支持,而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事实。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召开于1949 年7 月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通 常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开端。大会在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成绩、总结检讨40 年代国统区革命文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来确立“当代文学”的性质,规定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并确定了毛泽东1942 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文艺界的“共同纲领”。周扬在大会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中指出,毛泽东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一方向,规定了“当代文学”对于革命政治的服务和配合;以“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作为创作的体裁;工农兵及其英雄人物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品应以歌颂和表达乐观情绪作为基调;采取为广大读者明白易懂的艺术形式;作家的写作,以及文学作品出版、流通和阅读(批评),应高度组织化;……这构成这一时期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十七年文学”的作家 与40 年代相比,五六十年代作家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出现作家的大规模更替, 和他们在文学界地位的转移。40 年代许多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或基本停止创作。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因素:或者其写作“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文学“新方向”的现存规范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和矛盾;或者在50 年代几次文学(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有的作家虽然努力呼应“时代”,企望在创作上跨上新的台阶。但大多数并没有成功。 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作家”的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另一是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自然也经历五十年代政治、文学运动的筛选。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特征,可以从出身(生活经历)、文学观念、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矛盾冲突和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文学界充满复杂矛盾,并演化为若干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1950-1951 年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1955 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 年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7 年的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文革”前夕在文学理论、创作上展开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等等。其间,最重要的有发生于1955年的反对“胡风集团”的运动,和出现于1956-1957 年的文学“百花时代”。仅从文学主张方面来看,尖锐冲突涉及到“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力量、派别(特别是左翼文学内部存在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1、《红日》吴强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红旗谱》梁斌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4、《创业史》柳青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5、《保卫延安》杜鹏程著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6、《林海雪原》曲波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7、《青春之歌》杨沫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8、《山乡巨变》周立波1958年作家出版社 9、《黎明的河边》俊青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 10、《百合花》茹志鹃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1、《风云初记》孙犁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敌后武工队》冯志1958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3、《苦菜花》冯德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4、《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小城春秋》高云览1956年作家出版社 16、《三家巷》欧阳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山地回忆》孙犁写成于1949年 18、《铁木前传》孙犁写成于1956年 19、《三千里江山》杨朔1953年人文出版社 20、《上甘岭》陆柱国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六十年的变迁》李六如1957年作家出版社 22、《大波》李劼人1958年作家出版社 23、《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4、《一架弹花机》马锋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5、《三年早知道》马锋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6、《登记》赵树理1953年工人出版社 27、《三里湾》赵树理1955年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 28、《不能走那条路》李凖1954年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 29、《农村散记》秦兆阳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30、《春种秋收》康濯1955年作家出版社 31、《宋老大进城》西戎 32、《新结识的伙伴》王汶石1959年文字改革出版社 33、《静静的产院》茹志鹃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4、《艳阳天》浩然第一卷作家出版社1964年9月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35、《风雷》陈登科196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6、《铁水奔流》周立波1955年作家出版社 37、《春天来到了鸭绿江》雷加1963年作家出版社 38、《百炼成钢》艾芜1959年作家出版社 39、《上海的早晨》周而复1958年5月版(第1部)、1962年12月版(第2部)作家出版社 40、《乘风破浪》草明1959年作家出版社

第二章十七年文学创作的风貌与特征

第二章十七年文学创作的风貌与特征 一、文学的抒情时代,歌颂的表达方式 ?1.语境:新中国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郭沫若《新华颂》 ?2.革命浪漫的情绪:歌颂方式 ?3.主题:歌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思想揭示:单一的文学主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艺术风尚:明朗雄奇,抒豪情、寄壮志的浪漫英雄主义 二、人物 ?十七年文学创作中人物的特征—— ?1、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代替了普通人的形象 ?2、有形的现实追求遮敝了无形的精神揭示 ?3、英雄人物的完美化与美学实用性: ?A.英雄人物的定型化倾向 ?B.对英雄的理解塑造,体现绝对的观念 ?C.“歌颂”表达方式 第三章“十七年”文学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一)概述 ?50、60年代的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在历史和现实两类题材方面 ?1.在历史题材方面,本时期小说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阶段。 ?四部反映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娟的《百合花》 ?2.抗日战争和20、30年代的革命斗争作为小说的题材 ?孙犁《风云初记》、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冯德英的《苦菜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 ?高云览《小城春秋》、欧阳山《三家巷》 ?梁斌《红旗谱》 ?3.反映中国抗美援朝战争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二)《保卫延安》、《红日》和《林海雪原》 ?——英雄史诗的追求与乐观英雄主义基调的确立 ?中国当代文学的红色经典—— ?革命战争历史题材:《保卫延安》、《红日》 革命成长主题叙事:《青春之歌》、《红旗谱》 革命斗争题材:《红岩》、《小城春秋》 一、关于“英雄史诗” ?文学作品既要有史的价值,又要有诗的造诣,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 ?史诗叙述的是全民族的大事,它的史诗力量的根源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 二、《保卫延安》《红日》 ?描绘战争的宏大图景,确立了十七年文学对宏大题材、宏大叙事的史诗性追求。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1、《红日》吴强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红旗谱》梁斌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4、《创业史》柳青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5、《保卫延安》杜鹏程著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6、《林海雪原》曲波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7、《青春之歌》杨沫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8、《山乡巨变》周立波1958年作家出版社 9、《黎明的河边》俊青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 10、《百合花》茹志鹃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1、《风云初记》孙犁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敌后武工队》冯志1958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3、《苦菜花》冯德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4、《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小城春秋》高云览1956年作家出版社 16、《三家巷》欧阳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山地回忆》孙犁写成于1949年 18、《铁木前传》孙犁写成于1956年 19、《三千里江山》杨朔1953年人文出版社 20、《上甘岭》陆柱国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六十年的变迁》李六如1957年作家出版社 22、《大波》李劼人1958年作家出版社 23、《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4、《一架弹花机》马锋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5、《三年早知道》马锋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6、《登记》赵树理1953年工人出版社 27、《三里湾》赵树理1955年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 28、《不能走那条路》李凖1954年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 29、《农村散记》秦兆阳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30、《春种秋收》康濯1955年作家出版社 31、《宋老大进城》西戎 32、《新结识的伙伴》王汶石1959年文字改革出版社 33、《静静的产院》茹志鹃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4、《艳阳天》浩然第一卷作家出版社1964年9月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35、《风雷》陈登科196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6、《铁水奔流》周立波1955年作家出版社 37、《春天来到了鸭绿江》雷加1963年作家出版社 38、《百炼成钢》艾芜1959年作家出版社 39、《上海的早晨》周而复1958年5月版(第1部)、1962年12月版(第2部)作家出版社 40、《乘风破浪》草明1959年作家出版社

八十年代文学特征概述

“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 王尧 如果把“重返八十年代” 视为近几年来的一个文化事件也许不会有什么争议。在知识界少有较大规模“集体行为”的情形下,2006年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甘阳主编的新版《八十年代文化意识》出版,给原本进行中的“重返八十年代”工作推波助澜,一时呼声鹊起、应者云集,蔚为思潮。但在短促爆发后又很快趋于平静,此情形和九十年代以后的一些讨论、思潮和事件一样。这个时代已经长久没有那种相对耐心持久、饱满结实的思想收获期。在“重返八十年代”的浪潮逐渐回落时,我们在学理和问题的层面上讨论“八十年代”以及重返“八十年代”也许更有意义。 在有了“思想解放运动”、“新启蒙”,“文化热”、“方法论热”和“小说革命”以后,“八十年代”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因此,无论是八十年代行进中的及时评论,抑或八十年代之后的不断阐释(种种阐释不能都视为“重返”),关于八十年代的论述始终是当代文学界一个持续的话题。在八十年代,文学、哲学、美学以及史学发挥了“先锋”的作用,这也是当年的一大特色。九十年代以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已经迅速发展,但有明确“重返八十年代”意识的还是以人文学者居多,其中,文学研究界的重返已有不少系统的成果问世。我们还注意到,在九十年代末期,不少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开始“重返八十年代”。 1999年岁末,韩少功的一篇谈话录《反思八十年代》触及到的一些话题也是近两年来文学研究界“重返八十年代”讨论到的关键问题,不少作家都不同程度对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有所反思。相对于许多学科在“重返”中的缺席,文学界的写作者和研究者表现得更为活跃,“重返八十年代文学”事实上是重返八十年代这个事件中的主要部分。“重返八十年代”这一巨大的任务显然不是文学界能够独立完成的,但文学的敏锐,恰恰又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八十年代”之所以成为我们思想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并不只是在当代文学史论述中它已经成为一个“断代”,不只是在“八十年代”发生过程中我们对“八十年代”的解释便已存在分歧,甚至也不只是因为新的知识谱系为我们阐释“八十年代”提供了新的可能,重要的是“八十年代”所包涵的问题是与之前的历史和和之后的现实相关联,这些问题生在八十年代,却有“前世”和“今生”。在来龙去脉中“重返八十年代”,既是一个研究方法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世界观”的确立。如果“重返八十年代”只是“反思”和“再解读”八十年代文学本身,那么这样的重返不仅局促而且也缺少洞察历史变革的宏阔视野和支点。因此,我以为需要尝试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论述中“重返八十年代”。 和“八十年代”相关联的一个概念是“新时期”。有争议的“新时期”曾被分割成“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两部分,也有以“后新时期”终结“新时期”的命名。我想,我们可以暂时搁置这些概念的争议,就表述的内容来说,“八十年代”作为“新时期”的一部分应当是没有疑问的。与“新时期”紧密关联的则是“文革”,当我们讨论八十年代文学时,势必牵涉到“新时期文学”与“文革文学”的关系问题,也无疑会连带到“十七年文学”。这一关联性的研究,也正是当代文学史论述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叙述和揭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讨论八十年代文学的一个前提,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关注“八十年代文学”是如何发生的。九十年代以后文学写作的变化以及文学批评的分歧,其实仍然没有能够避开“新时期”与“文革”相关联的若干重要问题,新世纪关于“纯文学”的争论,既是重返八十年代文学,也是回到“文革”结束后文学的基本问题上。

十七年文学的成就与局限

十七年文学的成就与局限 “十七年文学”,指的是从1949年到1966年建国后期到文革前期的文学。 有句诗曾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句话放到这个时期也是比较合适的。这一时期的文学有很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当代文坛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较为纪实,真实反映革命斗争和生活。例如“干预生活”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尤其在贯彻落实“双百方针”的氛围里,政治和文化形式逐渐趋于宽松,这种创作潮流也被发扬了起来。这一时期的文章,塑造了较为真实和新鲜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真实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会生活关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 还有,例如革命历史小说,承担了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冯雪峰在评价《保卫延安》时说:“它描写出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它的鼓舞力量就完全可以说明作品的实质、精神和成就。”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题材,它们在表现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时,就会比其他题材的小说更具有震撼力和崇高感。 然而,时代的特性总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让这些文学的创作都标上了时代的痕迹。所以,这个时期文学的局限性就体现在政治性有意无意地凌驾在文学性之上。有人说,这个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充当了意识形态的传声筒。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模式化写作的痕迹较重,过多受政治的影响和束缚,导致较为缺乏艺术性,很难凸显崇高的艺术价值。同样例如“干预生活”小说,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存在着概念化、公式化和回避生活中重大矛盾的问题。由于作家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革命历史小说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审视,都不可能进入一个更深刻、更丰富的层面。艺术形式较为单一和狭隘。也有过于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出现,超越了社会现实。在题材方面,也是畸形发展的,只有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较为繁荣,其它题材则较为萧条。并且在60年代,“左”倾思潮的急剧膨胀给文学的创作带来了严重的干扰,批判了一些不该批判的作家和作品。 事实上,无论怎样,十七年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具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也要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和局限,让文学艺术茁壮发展。

十七年文学思潮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 一、文学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一) 第一次文代会——文艺新规范的确立 1、背景: 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2、内容: 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即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为工农兵服务。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规范确立。 3、新规范的影响 政治工具:“新”规范指导了所有作家,影响了所有的文学创作。 (二)第二次文代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批评原则的确立。 1、背景: 我国完成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改革,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 2、内容 周杨《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表现新人物、新思想,英雄人物的塑造上简单幼稚。 3、意义 促进了解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 (1960第三次文代会召开) (三)文艺创作和理论论争 1、可否写小资 2、文艺的倾向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3、对发历史主义倾向的批评 (四)50年代一系列文学批判运动——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对比苏联,同样在压力之下却有文学作品大胆地真实地坚持文学道路。为什么在1949以后的中国,20年中却顺从地服务于政治?) 一)文艺批判运动 1.对《武训传》批判 2.对萧也牧的批判 《我的夫妇之间》1950(短篇)“知识分子眼光看工农干部”“脱离生活,或者是依据小资产阶级的观念、趣味来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不健康倾向”。 3.对俞平伯红学研究的批判 全国开展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政治性批判,把他与胡适挂上钩,把“唯心主义”帽子往他头上套。为何批判胡适? 4.对胡风的批判 胡风“固执”地坚持着鲁迅启蒙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性。 二)知识分子改造运动

十七年文学时期说课材料

十七年文学时期

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1在十七年时期,左倾思潮还没有发展演变到极致,它还没有像文革那样给文艺造成全面的破坏性伤害,这样就使得五四新文学的一些传统和精神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从现实的原因来看,小说和其他体裁比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的创作需要长期的体验、构思和思考,因此受政治的干扰要比其他体裁少。 2、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两个繁荣时期 在体裁上,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最兴盛的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薄弱。○150年代初期,以短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2 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以长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 3、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1)从题材上看,选取革命斗争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1历史题材:a解放战争:长篇代表作: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短篇代表作: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b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长篇代表作:孙犁《风云初记》、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短篇代表作:王愿坚《七根火柴》、《党费》,孙犁《山地回忆》c抗美援朝战争:长篇代表作: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短篇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2现实题材:a.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长篇代表作: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短篇代表作: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西戎《赖大嫂》b.反映工业建设的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铁水奔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中篇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c.干预现实,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触及人的灵魂的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李准《灰色的帆蓬》d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品: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2)从人物塑造上看,为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3)大胆地试验和开拓,从多方面探索文学表现的新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4、十七年时期小说发展的教训 ○1十七年时期,文学受政治的干扰比较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批判了一批不该批判的作家、作品。文学在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段等方面制定了一些不应有的公式。○2十七年时期,文学界中篇小说的文体意识上还不强,作家和理论界对于中篇小说艺术技巧、文体形式上的研究和探索都不够充分。这些都影响了中篇小说艺术上的发展,也限制了本时期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3就题材而言,范围狭窄,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得到特别的发展,其他题材则极度萧条。○4在表现方法上,本时期的中短篇小

50、60年代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运动和思潮。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进入当代文学会,1949.7.2 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成立“文联”。 十七年文学具有三次批判。 ①1951年对一部电影《武训传》,第一次大规模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文艺运动。 ②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③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九叶诗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 1956.5.2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 50、60年代小说 北平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一、历史题材:反映新中国解放战争长篇小说,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和杨益言《红岩》(江姐,许云风)。 ①反映抗日战争,20-30年代 长篇:杨沫《青春之歌》(爱情与革命者成长林道静),梁斌《红旗谱》,孙犁《风云初记》,短篇:王愿坚《党费》《七根火柴》 ②反映抗美援朝50-60年代 长篇: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 红色经典,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二、现实题材: 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 赵树理《三里湾》(民族权利) 三、除此之外还有两类:①表现人情、人性还有人的内心,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②敢于揭示现实的阴暗面,去暴露矛盾。(负面东西)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人物形象: 英雄人物:《红旗谱》朱老忠,旧农民新英雄形象。《林海雪原》杨子荣。《红岩》江姐,许云峰。《青春之歌》林道静。《创业史》梁生宝。 中间人物:1962.8邵荃麟批评家提出的概念。《红旗谱》严志和;《创业史》梁三老汉,盖三合院。赵树理创造的人物,“常有理”“小腿疼”“吃不饱”出了名的刺儿头。 《创业史》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红旗谱》红色经典小说中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史诗。朱老忠基纳了农民英雄的传统意识。 《青春之歌》是将林道静爱情和革命上的成熟相结合。 短篇: 李准《李双双小传》;茹志鹃《百合花》“清新俊逸”

关于_十七年文学_整体评价的思考

2007年6月第39卷 6月号学术月刊 Academic Mont hly J un.,2007Vol.39 No.6 文学艺术论评 [编者按]“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在价值理想日 趋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对“十七年文学”进行整体性研究和评价成了新世纪当代学者相当沉重的一个学术话 题,它涉及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精神理念、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本刊特地约请了四位学者,立足整体性评价这一高度与视界,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显示了这一领域某些前沿性的思考,希望它们对“十七年文学”研究有所推进。 价值重构与“十七年文学”的整体评价(专题讨论) [提 要]吴秀明认为,对“十七年文学”应作综合整体评价。它既是20世纪中国的“十七年文 学”,也是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的“十七年文学”,同时也是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 并高度一体化了的“十七年文学”。张光芒认为,不能用硬性的价值尺度来评判“十七年文学”,应该综合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态,以“同情的理解”,作为历史叙述的前提,尤其应对生长于时代夹缝中的富有文化启蒙意义的文学作品,作出价值重估。董之林则进一步指出了“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复杂性与艰难性,这是无法还原的历史,任何简单的评判都将失去意义,只有跳出预设的思维定式,借助理性的“知识考古”,才能达到评判的意义重构。黄健则揭示了“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性重构的内在联系,从现代性重建的视角反思“十七年文学”的得失与应有的价值。[关键词]现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 价值重构 现代性[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28041(2007)0620101211 关于“十七年文学”整体评价的思考 吴秀明 (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无论就20世纪文 学的宏观视野还是从当代文学的具体构架来看,“十七年文学”都是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它似乎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颇难跨越但又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研究 的深入,作为特定历史阶段和文化现象的“十七年文学”才逐渐浮出水面,受到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尽管在“十七年文学”“是什么”、“怎么样”以及文学资源的评判和转换等问题上彼此存在明显的歧义,但要求摆脱旧有的政治决定论的思维模式,努力构建合历史、合目的也合乎文学本义的新的阐释体系,则已成为学术界的普遍共识。这说明,现当代文学学科正在不断地走向理性和成熟。 现在的问题是:在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化现象(如潜在写作、民间意识、文化体制)解读和文学史编 ? 101?

17年10月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 学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课程代码00537)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发表

于A.1917年B.1918年C.1919年D.1920年2.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A.《繁星》B.《尝试集》C.《红烛》D.《女神》3.报告文学《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作者是A.郭沫若B.郑伯奇C.李金发D.瞿秋白4.1928--1930年发生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作为新月派理论代表参加论争的是A.闻一多B.徐志摩C.梁实秋D.胡适5.茅盾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写的《春蚕》、《秋收》、《残冬》,史称A.“革命三部曲”B.“农村三部曲”C.“爱情三部曲”D.“抗战三部曲” 6.20世纪40年代,巴金的中长篇小说创作达到了新高度,其中描写旧家庭出身的杨老三因为寄生虫的习性而最后被妻儿赶出家门、死在监狱里的作品是A.《寒夜》B.《第四病室》C.《憩园》D.《家》7.老舍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三部长

十七年文学资料4

十七年文学的一些特征及探源 一所谓“现实主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左右同时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揭开了又一个文坛大一统局面的序幕,而五四新文化传统,如民主自由、个性化创作、独立思考等则在政权的强力控制下逐渐进入沉潜期。五四传统的沉潜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一个宣称无产者的政权建立了,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无法支撑五四先驱们达到的探索深度,同时以工农为主体的社会“先进阶级”也没有能力消费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国家初定,既不能无视五四新文化的传统,又不可能放弃对大众精神领域的宣传与占领,于是左翼文学的观念便借助政权力量扩张而至全面贯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与创作手法。周扬给了它一个新名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与西欧、俄国19世纪的“旧”现实主义相区别,即文学要“从革命历史发展上”来反映现实革命的远景,并注重对民众的教育。可见,现实主义的两大任务,一是反映革命的现实,二是对大众的影响教育。文学的现实功用被摆在艺术追求之上。丁玲说:“我也承认,今天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写新人物的这些作品,还不是很成熟,作者对于他所喜欢的新人物,还没有古典文

学对于贵族生活描写的细致入微,这里找不到巴尔扎克,也没有托尔斯泰。” 从某种程度上看,所谓“现实主义”是五四文学传统沉潜的“非精英化”导致的必然结果。政权出于现实功利的性的考虑,排斥这种执著于高层次精神探索的活动,排斥精英化的启蒙,虽然实际上精英式探索是更深一层意义的启蒙与提高,但是已经说过,这个政权本身负担不起这样的高度与深度,它也不愿意使大众的目光过多地投注到内心、终极等精神领域,而希望能集中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政权自身,从而尽快实现政治统治、经济建设等外在征服的目的。至于作品艺术水平的低劣,丁玲又说:“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必然的。因为一切都是新的,当文艺工作者更能熟悉与掌握这些新的内容与形式时,慢慢就会使人满意起来。我希望读者们不要强调这个缺点,因为强调只有增加你的成见,加深你对于新事物与新文艺的距离,让我们不要留恋过去。” 然而实际却并不能使人满意,理论指导与实际执行发生了偏差。其一体现在对通俗文学的批判上。现实主义创作是“非精英化”的结果,亦即有“平民化”的要求与趋势。而根据当时的阶级划分,小市民阶级被定为类似于“亚小资产阶级”,是一个落后的,需

(完整版)当代文学的十七年文学

第二章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大概了解本时期小说创作的情况。 2.理解本时期小说的两大题材:农村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 3.了解在频繁的文艺运动与斗争的空隙下出现的小说《百合 花》等在写作上的突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农村题材小说代表作梁斌的《红旗谱》思想与艺术成就。 2.本时期少有的知识分子题材的长篇《青春之歌》 3.短篇小说《党费》《黎明的河边》《百合花》艺术成就。教学手段:理论讲授与师生探讨相合。 第一节本时期小说概述 本期小说创作继承了“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又从中国古典小说和外国著名小说中吸取了营养,以新的态势在新中国文苑中成长着。其间经过解放初的适应、了解过程,1956年前后与1960年代初呈现蓬勃喜人之势。 这一时期,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斗争生活的,写农村土改与社会主义革命题材的作品数量较多,成就较高。总体说,长篇小说创作之成就显得比较突出,短篇小说创作次之,中篇小说创作在这一期显得相当薄弱,其原因可以研究探讨。思考:长、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为何出现不同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中国农民的成长史——《红旗谱》 一、生平与创作 梁斌(1914-1997),河北蠡县人。全书由三部长篇合成《红旗谱》、《播火记》和《烽烟图》,而以第一部《红》成就最高。《红旗谱》与《青春之歌》变革了小说的写作模式,以主人公的“成长”作为小说的基本线索,以此反映出一种历史主体的生长过程。“成长”的进入,并非仅仅意味着小说技巧上的变化,它还涉及到小说最基本的范畴——时空观念的改变,这实际上可理解为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分野。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描写“中国农民的成长史”的《红》与描写“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史”的《青》的出现,意味着一种真正上的现代小说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诞生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进入到一个艺术形式更为完备的“当代文学”时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