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11剖析

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11剖析

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11剖析
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11剖析

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基础之上,从出口需求层面、出口供给层面及出口和供给结合三个方面对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的理论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跳板,展开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其次,本文利用宁波市2005——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出口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国外经济发展水平、出口相对价格;出口供给推动因素有:本省生产能力、进口、外商外资流入、技术因素、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其他因素。最后,本文针对宁波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宁波乃至区域各省出口贸易政策制定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各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大环境时,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世界。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更加开放的国际竞争时代,同时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挑战。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会越来越大,因此对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经济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宁波市的经济和出口贸易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于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虽然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不尽相同,但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出口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从出口依存度上来看,宁波市出口贸易对其经济也有一定的影响。2014年宁波市出口贸易额达到3.8亿美元,占宁波市生产总值的5%。然而对宁波市2005——2010年的出口贸易发展轨迹进行研究发现,宁波市出口贸易虽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近十年增长率波动却很大。由此本文对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宁波出口贸易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从国内对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来看,基本上都是局限于对整个国家进行研究,中国幅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之间比较优势不一等特点造成了区域间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所以对全国进行的研究对于各区域、各省未必适合,有必要针对各省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据此,本文利用宁波市2005——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宁波市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单变量的显著性,会逐步剔除不具统计上的显著性的变量,这一过程对结果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三)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宁波市,首先从国内出口贸易增长的现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宁波出口贸易的方式,出口贸易市场结构和出口贸易经济类型进行一般理论分析。之后通过研究宁波市2005-2010的年度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对策。

(四)主要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

通过本校图书馆和我院资料室查阅与本文相关的纸质文献,通过关键字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对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国际杂志和专业网站等数字资源,共查阅中外文文献297篇,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整理,撰写文献综述一篇,为本文的研究建立了学术背景和理论依据。拟通过网络数据库和图书馆检索、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论著,依据涉及到的问题之不同加以梳理,了解本文选题目前的研究状况。

②统计分析方法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网站得到本文分析所需要的数据,通过EXCEL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相应的图表,力求直观地揭示出事物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内在联系。

③比率分析法

它是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④趋势分析法

对同一单位相关财务指标连续几年的数据作纵向对比,观察其成长性。通过趋势分析,分析者可以了解该企业在特定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

⑤相互对比法

通过经济指标的相互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之间的数量差异,既可以是本期同上期的纵向比较,也可以是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还可以与标准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差距.进而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较早,最早起始于凯恩斯的出口需求模型。该模型认为,一国的出口总量是由国外的实际收入和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的。出口需求模型在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起奠基石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发展情况不能由凯恩斯出口需求模型来解释。

Goldstein和Khan(2012)首次在不完全替代模型的理论假设下研究进口国收入和出口产品相对价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及相应的国际贸易政策进行了很好的估计。他们提出的不完全替代模型是以后很多学者研究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时所采用的基本的理论假设。

Krugman (2011)的研究最先考虑到了供给因素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他认为,对于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而言,随着经济增长,通过扩大生产工业制成品的种类可以增加其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因此关于出口商品种类的某种测度变量应包含在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中。但是Krugman的分析只考虑了出口品种一个因素,而忽略了刺激出口增长的其它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批评,同时也引起了更多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

Catao和Elisabetta(2010)对阿根廷的对外贸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他们在分析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时通过构造出口贸易函数来分析,并考虑更多的解释变量,所选变量包括国内资本存量、实际汇率波动、单位劳动力工资水平和相对价格等。除此之外,还考虑到近年来包括阿根廷在内的南美关税同盟内部的贸易量不断增加,在构建出口贸易函数时,把南美关税同盟内部贸易和外部贸易区分开来考虑。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得出结论认为,阿根廷的出口对净投资的弹性很大,并且对国内消费的弹性也将近达到-1,另外由于到2007年阿根廷对巴西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占其总出口量的16%,则阿根廷的工业

制成品出口与巴西的经济情况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也非常显著。

Krugman(2011)从出口品种角度分析了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他认为工业制成品种类的扩大将会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扩大。

Moreno (2010)等人从科技进步考虑,认为科技进步能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附加值,且还将使市场份额扩大,从而激励出口增长。

Shaun Breslin (2012),从2000-2010年中国出口额迅猛增长着手,认为引起出口快速增长的动因是FDI流入了中国,尤其是中国在进行了汇率制度的调整。

Hut一ehuanChen (2013),运用多项分布滞后法,根据2005-2013年台湾对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情形,分别分析台湾对美国有贸易顺差却对日本有贸易逆差的原因,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台湾对美国贸易顺差和对日本贸易逆差都是由于实际收入引起,此外,实际汇率和进口对后者影响很大,但不影响前者。

2、国内研究现状

王撞(2013)从中国的外贸需求、外贸商品价格和外贸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状况,按出口商品分类和主要出口地理方向分别计算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弹性系数,包括短期和长期需求弹性和价格弹性系数。

郑传均、刘悼慧(2013)根据湖南省历年出口数据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出口退税率与湖南出口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回归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增长有一定影响,出口退税率变动通常引起湖南出口增长率同向变化,但2004年退税政策变动由于退税进度加快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表现出与预测值相反的结果。

郝雁(2012)利用近代中国的年度统计数据,就银汇价和外国收入水平的变动对近代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协整分析,并对二变量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汇价和外国收入水平的变动与近代出口贸易变动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间接标价法下,银汇价与近代中国的出口贸易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外国收入水平变动与近代中国出口贸易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出口贸易的收入弹性大于汇率弹性,表明外国收入水平对出口贸易的拉动大于银汇价贬值对出口贸易的拉动。

李波(2014)选取累计FDI、出口退税、贸易环境(我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

之比)为解释变量,分析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并建立这些因素与出口的线性回归模型,从线性回归模型中,可以看到累计FDI增长、出口退税增长和贸易环境的改善程度,都是拉动出口增长的动力。

王庆皓(2011)为了研究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动,将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初级产品和高端产品出口量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分别研究这两个代表贸易结构两极的变量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所选影响因素有实际有效汇率、国民生产总值GDP、平均工资、技术水平,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初级产品主要受劳动力工资,GDP、汇率这几个因素的影响,而高端产品则和科技水平、汇率关联度较高的结论。

林斌(2004)从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两个层次分析影响我国出口增长的因素,国际因素主要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国内因素有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加工贸易贸易出口,作者结合我国出口的表现,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提出了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深化体制改革和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建议。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出口影响因素的研究来看,近几年的研究都能综合考虑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来对出口贸易进行分析,本人也想借鉴这样的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宁波市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但是总体来看国内外的研究,尤其是国内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局限于对整个国家进行研究,对一个省或者地区的研究还是很少,我国省份、地区很多,各个省份、地区由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规模不同、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等原因,对全国分析得出的结论未必对各个地区都适合;第二,很多学者的研究方法,尤其的国内研究,也着重于定性的分析,单纯理论的说明可能不太使人信服,当然,这可能与计量经济方法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也有关系。

三、宁波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一)宁波出口贸易方式

就目前来看,宁波市的出口贸易方式主要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此外,也有一部分是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报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等其他贸易。其中,一般贸易是指在中国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进行单边进出口的贸易;加工贸易是指企业进口原料在国内进行加工后,再将成品出口的贸易。加工贸易主要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

由于宁波市地处沿海,交通便利,因而一般贸易一直是宁波出口贸易的主要构成方式,具体参见下表:

表1 宁波市出口方式变化表(单位:亿美元 %)

年份贸易额加工贸易一般贸易

金额比重增长率金额比重增长率2005 62.44 11.77 18.84 11.83 50.51 80.90 18.65

2006 81.63 14.29 17.51 17.68 67.11 82.22 24.74

2007 120.74 21.42 17.74 33.28 98.86 81.87 32.11

2008 166.90 34.40 20.61 37.32 131.61 78.86 24.89

2009 222.17 52.00 23.41 33.86 168.23 75.72 21.77

2010 287.71 65.24 25.48 33.07 219.67 76.35 23.42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宁波的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的比重非常大,而且常年保持较快的增长率,尤其是2007年,增幅最大。此外,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虽小,但其增长率也一直保持着较快稳定发展,尤以2006~2007年最为明显,而且在2008年,一般贸易增长率略有下降的时候,加工贸易增长率依然能比上年高出3%左右。由此也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对宁波的出口贸易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二)宁波出口贸易主要伙伴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宁波的出口贸易也不断发展,合作伙伴日益增多,目前,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宁波有直接的贸易往来,其中欧盟、日本以及美国是宁波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不过,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交流的日益密切,宁波与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合作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三)宁波出口市场结构

在出口贸易中,宁波的主要口产品就是机电产品与轻纺产品。根据去年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宁波机电产品累计出口85.28亿元,纺织服装出口41.13亿美元,此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97亿美元。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85.28

41.13

23.97

10

203040

5060708090机电产品

纺织服装

高新技术产品

系列1

图1 宁波2014年出口贸易结构图

图2 宁波2014年出口贸易结构比例图

由此可以看出,机电产品是宁波出口贸易的支柱性产业,占比最大。不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宁波应积极对出口贸易结构进行调整,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以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推动宁波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四)宁波出口经济类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宁波的出口贸易经营也不断朝着多元化发展,到目前为止,以及形成了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投资企业、集体企业等多种企业形式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表2 宁波2005-2010经营主体结构图(单位:亿美元 %)

年份国有企业外资投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出口额比重出口额比重出口额比重出口额比重

2005 29.17 46.72 18.19 29.13 11.45 18.34 3.63 5.81 2006 34.63 42.43 24.21 29.66 14.87 18.11 8.00 9.80 2007 44.57 36.92 35.56 29.45 23.04 19.08 17.56 14.54 2008 51.06 30.60 52.42 31.41 30.53 18.29 32.88 19.70 2009 55.46 24.96 74.81 33.67 37.16 16.73 54.74 24.64 2010 59.01 20.51 104.04 36.16 36.16 42.31 82.35 28.62

由上图可以看出:。。。。。。。。。。。。。。。。。。。。。。。。。。。。。。。。。。。。。。。。。。。。。。。。。。。。。。。。。。。。。。。。。。。。

四、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一)宁波出口贸易进口额

宁波属于外向型城市,在《中国海关》杂志公布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中,宁波自2010年以来,连续5次入围前十,进出口规模在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排名第二。由此可见,宁波市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的对外经济一直都在持续稳定增长。从其出口贸易进口额上看,在2005到2010这5年间,宁波的出口贸易进口额从112.5亿美元迅速递增到309.4亿美元,5年间,年平均增长率达27.04%,具体数据如下图显示:

表3 宁波出口贸易进口额变化图(单位:亿美元 %)

时间进口额进口同比增长率

2005 112.5 19.4

2006 134.4 19.5

2007 182.5 35.8

2008 215.1 17.9

2009 221.6 3.0

2010 309.4 39.6

(二)宁波出口贸易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

表4 宁波出口贸易实际利用外资投资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率

2005 23.11 10

2006 24.3 5.2

2007 25.05 3.1

2008 25.4 1.3

2009 22.1 -13

2010 23.2 5.3

(三)宁波出口退税额

表5 宁波2005-2010出口退税统计表

年份出口额出口退税额外贸企业

2005 222.2 181.1 5346

2006 287.7 211.0 7151

2007 382.6 277.0 8884

2008 463.3 285.2 10758

2009 386.5 274.7 12927

2010 519.7 363.8 15376

(四)宁波出口伙伴国GDP

表6 宁波出口伙伴国2005-2010GDP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五、宁波市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设计 5.1.1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根据上述正文中数据,对于每一种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有390种不同波长的光谱进行照射,即每组数据分别有390个决定因素,因此将这100组390维数据转化为100390?的矩阵,由此可得原始数据矩阵为:

1112

12122212j j N N Nj x x x x x x X x x x ??????=???????? 5.1.2确定样本中各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

根据分析可以知道选中的样本数为100个,那么对于每个样本中的390个指

标,可以求的第j 个指标的均值为:

390

1

1j ij

j x x

N

==

由此便可以确定影响因素第j 个指标的标准差为:

()

390

2

1

11j ij j

j x x N σ==

--∑

5.1.3确定样本标准化矩阵

为了实现因素数据的标准化,我们已经求出了因素数据的均值和方差,下面对原始数据矩阵X 做标准化处理,分析可以知道第k 个因素第j 个指标的因素数标准化后的值:

年份 国家

欧盟 日本 美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ij j

ij j

x x y σ-=

由此可以得到所得因素做标准化处理后的矩阵为:

1112

12122211j j j N Nj y y y y y y B y y y ??????=???????? 5.1.4计算相关矩阵

对于我们研究的成分因素要想确定相关矩阵就必须先求出相关系数,相关矩

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由相应的相关系数所决定,由此可以知道所选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为:

12

121212111j j j j r r r r R BB r r T ??????==????????

转化公式为:

1

11N

ij ij ij

i r B B N ==?-∑ 5.1.5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由上分析可知我们求的的相关矩阵为R ,求解特征方程为:

0R E λ-=

其中E 表示单位矩阵,通过求解上述特征方程,我们可以解得j 个特征值,我们假设这j 个特征值的大小顺序为1230j λλλλ≥≥≥???≥≥,每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12,i i i ij a a a a =???,其中0i j ≤≤。

(二)计量分析 5.2.1求主成分

据求得的j 个特征向量,我们可以假设m 个主要成分为:

11111221221122221122j j

j j m m m mj j

F a x a x a x F a x a x a x F a x a x a x =?+?+???+?=?+?+???+?=?+?+???+

?

其中1F 为第一主成分,2F 为第二主成分,m F 为第m 主成分。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以较少的m 个指标代替了原来的j 个指标对系统进行分析,使得在计算主要因素时更加简便。

5.2.2确定主成份的贡献率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第m 个主要成分贡献率为:

1m

m m i i ληλ==∑

则前m 个主要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1

m

m m i

i λ

ρλ

==

∑∑

当前m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超过85%时,我们就认为前m 个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原来指标信息,此时即认为它们为主要因素。 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面所求解出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前80组数据作为校正集,后20组数据作为验证集,利用校正集数据可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即因变量蛋白质y 与自变量12,m x x x 之间的回归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5.2.3建立回归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011222~0,n n y x x x N ββββεεσ=+++++?????

其中ε是随机误差项,总是假设()2~0,N εσ,式中01,,

,n βββ是与

12,,,n x x x 无关的未知参数,称为回归系数。

现得到m (其中100m =)个独立观察数据()12,,

,m y y y ,则由上述模型可得:

()011222~0,,1,2,,i i i n in i

i y x x x N i m ββββεεσ=+++++???=?? 其中:

11111

1,1n m mn m x x y X Y x x y ????

????==?

???

????????

[][]

1

012,T T m n εεεβββββ==

由此可得:

()2~0,n Y X N E βεεσ=+?????

其中n E 为n 阶单位矩阵。

(三)回归分析

5.3.1参数估计

对于所建模型中的参数01,,

,n βββ我们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即选取估

计值j β∧

,使得当j j ββ∧=时,0,1,2,

,j n =时,误差平方和

()

2

2011221

1

m

m

i i i i n in i i Q y x x x εββββ====----

-∑∑

达到最小。为此,令:

0,0,1,2,,j

Q

j m β?==?

由此可得:

()()0112210

01122120

20

m

i i i n in i m

i i i n in ij

i j Q

y x x x Q y x x x x ββββββββββ==??=------=??????=------=???∑∑

经过整理可化为以下正规方程组:

011221111

2

0112212111

11112

011221

1111m m m m

i i n in i

i i i i m m m m m

i i i i n i in i i

i i i i i m

m m m m in in i in i n in in i

i i i i i m x x x y x x x x x x x y x x x x x x x y ββββββββββββ==============?

++++=??

?++++=???++++=??∑∑∑∑∑∑∑∑∑∑∑∑∑∑

其矩阵形式为:

T T X X X Y β=

当矩阵X 列满秩时,T X X 为可逆矩阵,即可得其解为:

()1

T

T j X X X Y

β∧

-=

5.3.2综上所述,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2

1min m

i i Q ε==∑

011220,0,1,2,,i i i i n in

j

y x x x Q j m εβββββ=-----??

??==???

5.3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求解

根据上述建立的回归模型,选取了100组数据中的前80组来求解回归方程,利用MATLAB 软件[5](源程序见附录2),求解出各自变量的系数如表4所示:

表4:多元线性回归系数表 回归方程系数

0β 1β 2β 3β 3β 系数值

8.9001 17.5348 -20.2534 101.4655 -96.4939

由此可以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12348.900117.534820.2534101.465596.4939y x x x x ∧

=+-+-

5.3.5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确定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将余下的20组数据进行检验,将预测出的回归值与实际值对比所示:

使用MATLAB 。分别求解出其偏差平方和T S 、回归平方和R S 以及相关系数R 。其具体算法如下:

()

20

2

12

20

1=

T i i R i i R

T

S y y

S y y S R S =∧==-??

=- ???∑∑偏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相关系数: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得出相关系数=0.6R ,发现其拟合效果不好,因此考虑其可能不是线性关系,由此在问题二中引入非线性模型—BP 神经网络,从而实现模型的优化。

5.3.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面所求解出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前80组数据作为校正集,后20组数据作为验证集,利用校正集数据可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即因变量蛋白质y 与自变量12,m x x x 之间的回归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5.3.7建立回归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011222~0,n n y x x x N ββββεεσ=+++++?????

其中ε是随机误差项,总是假设()2

~0,N εσ,式中01,,

,n βββ是与

12,,,n x x x 无关的未知参数,称为回归系数。

现得到m (其中100m =)个独立观察数据()12,,

,m y y y ,则由上述模型可得:

()011222~0,,1,2,,i i i n in i

i y x x x N i m ββββεεσ=+++++???=?? 其中:

11111

1,1n m mn m x x y X Y x x y ????

????==?

???

????????

[][]

1

012,T T m n εεεβββββ==

由此可得:

()2~0,n Y X N E βεεσ=+?????

其中n E 为n 阶单位矩阵。 5.3.8参数估计

对于所建模型中的参数01,,

,n βββ我们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即选取估

计值j β∧

,使得当j j ββ∧=时,0,1,2,

,j n =时,误差平方和

()

2

2011221

1

m

m

i i i i n in i i Q y x x x εββββ====----

-∑∑

达到最小。为此,令:

0,0,1,2,,j

Q

j m β?==?

由此可得:

()()0112210

01122120

20

m

i i i n in i m

i i i n in ij

i j Q

y x x x Q y x x x x ββββββββββ==??=------=??????=------=???∑∑

经过整理可化为以下正规方程组:

011221111

2

0112212111

11112

011221

1111m m m m

i i n in i

i i i i m m m m m

i i i i n i in i i

i i i i i m

m m m m in in i in i n in in i

i i i i i m x x x y x x x x x x x y x x x x x x x y ββββββββββββ==============?

++++=??

?++++=???++++=??∑∑∑∑∑∑∑∑∑∑∑∑∑∑

其矩阵形式为:

T T X X X Y β=

当矩阵X 列满秩时,T X X 为可逆矩阵,即可得其解为:

()1

T

T j X X X Y

β∧

-=

5.3.9综上所述,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2

1min m

i i Q ε==∑

011220,0,1,2,,i i i i n in

j

y x x x Q j m εβββββ=-----??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求解

根据上述建立的回归模型,选取了100组数据中的前80组来求解回归方程,

利用MATLAB 软件[5](源程序见附录2),求解出各自变量的系数如表4所示:

表4:多元线性回归系数表 回归方程系数

0β 1β 2β 3β 3β 系数值

8.9001 17.5348 -20.2534 101.4655 -96.4939

由此可以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12348.900117.534820.2534101.465596.4939y x x x x ∧

=+-+-

(四)假设检验的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确定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将余下的20组数据进行检验,将预测出的回归值与实际值对比如表5所示:

根据MATLAB 分别求解出其偏差平方和T S 、回归平方和R S 以及相关系数R 。其具体算法如下:

()

20

2

12

20

1=

T i i R i i R

T

S y y

S y y S R S =∧==-??

=- ???∑∑偏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相关系数: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得出相关系数=0.6R ,发现其拟合效果不好,因此考虑其可能不是线性关系,由此在问题二中引入非线性模型—BP 神经网络,从而实现模型的优化。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偏最小二乘法把光谱数据分解和回归融合在一起,得到的特征值向量直接与被测组分或性质相关,对于非线性效应的抵抗能力较强

本文的降维处理效果不是非常理想,故采用基于互信息的数据处理方式。

互信息[10](Mutual Information)是一有用的信息度量,它是指两个事件集合之间的相关性。两个事件X 和Y 的互信息定义为:

(;)()(|)()(|)

()()(,)

(,)(|)(|)0

I X Y H X H X Y H Y H Y X H X H Y H X Y H X Y H X Y H Y X =-=-=+-=--≥

其中,(,)H X Y 是联合熵(Joint Entropy),其定义为:

(,)(,)log (,)H X Y p x y p x y =-∑

(|)H X Y 是条件熵(Conditional Entropy),定义重属于熵的定义。,X Y 互信息

与多元对数似然比检验以及皮尔森2x 检验校验有着密切联系。

运用哈佛大学的雷谢夫(Reshef, D.N)等教授2011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Detecting Novel Associations in Large Data Sets 一文[9]中的模型,配合他们开发的Maximal Information-based Nonparametric Exploration (MINE)软件包,导入光谱响应和波长数据进行运算,得出含光谱响应数据与波长的相关关系评价指标的统计表,可根据类似相关系数的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 (MIC)指标值[11]大小

排序,选取主成分达到降维的目的,进而求出回归方程以实现预测剩余因素对于计量因素的预测的目的。

七、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1]Goldstein Khan,. Sources and flows of embodied emissions i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f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2,242:.

[2]Krugman . Analysis on embodied energy of China's export trade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changes of key industries[J]. Int. J. Energy Res.,2011,3715:.

[3]Catao.Elisabetta Study on the survival of China agri-food export trade relationships[J].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4,61:

[4]Krugman, Paul. R. Differences in Income Elasticity and Trends in Real Exchange Rate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1(33):26-26

[5]Moreno Geman exports to the euro area [J].Empinical Economies,2006(31)871-882

[6]Shaun Breslin.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trade and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es [J].Third world quarterly,2010,20(6):1179-1199

[7]Hut一chuan Chempirical analysis[J].en. Taiwan' s exports and trade imbalance against US and Japan: AnApplied Economies,2013,33(10):1283一1287

[8]王撞. 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我国出口贸易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扩展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J]. 国际贸易问题,2013,06:3-15.

[9]郑传均、刘悼慧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的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3,05:4-16.

[10]郝雁.中国创意产品出口贸易成本的测度与影响因素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2,10:132-143.

[11]李波,史新和.中国知识产权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4,11:98-101.

[12]周子甜,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南省2010年出口贸易研究[J].时代经济,2011,13:118-123.

[13]林斌冯中朝,陈祖海,沈道权.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实证研

究[J].统计与决策,2009,03:77-79.

[14]霍尚一.中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8.

[15]李伍荣,杨雪玉.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可量化因素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02:14-18.

[16]胡求光,李学喜中国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与发展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03:100-105.

致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随着论文的完成,我的学生时代也走到了最后。回首往昔,恋恋不舍的是这里的风景、这里的人,这里一切的一切……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福。

首先,我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X教授,他不仅在论文设计上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支持,也在为人处事上教会了我许多。同时,他渊博的知识,对待学术的严谨,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谦逊和蔼的性情都让我深深折服,十分钦佩,在这段时间所学习到的珍贵的东西,也将成为我今后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对此,我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老师,谢谢您!

接着要感谢的,是朝夕相处,陪伴了我两年的同学们,谢谢你们不仅在生活上给予了我细心的照顾,在学习上也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是你们给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最靓丽的色彩。

最后,我要感谢的是养育我的父母。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一直以来,我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的父母,是他们含辛茹苦将我抚养长大,是他们无私付出将我抚养成人。如今我即将踏入社会,我一定会更努力的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我国198-2011年出口额等时间序列统计资料,建立了我国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我国下期出口额进行预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处理了多重共线性问题,修正了异方差,避免了自相关等问题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额的主要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国民消费水平。 关键词: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计量经济模型 一、引言 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对外贸经济的分析越发重要。 从目前的理论的研究来看,影响我国出口发展的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关税、城乡居民储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本文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计量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我国出口的影响因素模型,来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向和力度。 二、理论模型与数据 (1) GDP(X1)——国民总收入体现了一国整体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外贸易情况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同。 (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X2)——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国内环境因素的变量,间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居民消费水平(X3)--高的物价将会导致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对我国出口一般情况下,会有反向影响的作用。 (4)关税(X4)--进口关税税率是调节进口商品数量和结构的重要手段,较高税 率一般情况下会导致进口数量的减少。 (5)城乡居民储蓄(X5)--居民储蓄对从另外的角度又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状况。而一过进出口贸易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6)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6)--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一般服务不出国,所以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进出口总额总额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会降低。 三、模型构建 经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城乡居民消费、关税、城乡居民储蓄和第三产业的工作人数等也有关系。为此,考虑的影响因数主要有全国生产总值X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X2,我国居民的消费状况X3,我国海关关税情况X4,居民的储蓄情况X5,第三产业发展情况X6。为此设定了如下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Y t=β0 +β 1 X1+β2X2+β3X3 +β4X4+β5X5+β6X6+μt 其中 Y t为我国出口总额,GDP X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X2,居民消费水平X3, , 关税X4,城乡居民储蓄X5,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6 利用EViews软件,生成Y、X1、X2、X3、X4、X5、X6等数据,采用这些数

宁波市成长型中小企业名单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2015 年度宁波市成长型中小企业名单的通知 181 宁波市海曙区宁波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182 宁波市海曙区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 183 宁波市海曙区宁波旭友交通电器有限公司 184 宁波市海曙区宁波亿林塑胶电器有限公司 185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广天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 序号所在市县(市、区)企业名称 186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惠尔顿婴童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7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188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89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市江北九方和荣电气有限公司190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新胜中压电器有限公司 191 宁波市江北区宁波优耐特模具有限公司 192 宁波市镇海区富伟精密机械(宁波)有限公司 193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爱立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194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创世轴业有限公司 195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富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96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佳丰车业有限公司 197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克泰液压有限公司 198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市镇海天达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199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天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欣诺铝制品有限公司 201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新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202 宁波市镇海区宁波亿家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203 宁波市北仑区峻凌电子(宁波)有限公司 204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205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菲仕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206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福耀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207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环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8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敏达机电有限公司 209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210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市北仑辉旺铸模实业有限公司211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泰鸿机电有限公司 212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万航实业有限公司 序号所在市县(市、区)企业名称 213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微科光电有限公司 214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兴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15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怡人玩具有限公司 216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中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217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天旗科技有限公司 218 宁波市鄞州区埃美圣龙(宁波)机械有限公司

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_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

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 周茂荣吕婕 摘要: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和测度了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均收入差异与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迅速发展,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在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对美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及矿物原材料,自美进口产品中农产品、与化学相关的各种产品等原料性产品占很大比重。到90年代后期,我国对美出口产品除劳动密集型产品外,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高速增长,从美进口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高达60%以上。 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三次修订版,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指的是与化学相关的各类产品(SITC5)和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两大类。2007年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出口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出口增长规模远高于进口增长规模。2004年以来,第7类商品(SITC7)已成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最大商品群。更值得关注的是,第5类商品(SITC5)一向是美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商品,但2006年美国在该类商品的贸易中却首次由顺差逆转为逆差。中美间这两类商品的进出口同时高增长和不平衡增长表明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明显。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贸易理论开始形成并获得较大发展,Verdoorm(1960)在分析“比荷卢同盟”的形成对三国的影响时,发现这三国的专业化分工主要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不同产品中间,即三国之间的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巴拉萨(1963)对欧共体制成品的贸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大部分发生在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的商品组内而不是在商品组之间。此后,产业内贸易研究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目前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是对不同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具有代表性的有:Linder(1961)、Vernon(1966)等从需求偏好、产品生命周期等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Falvey和Klerzkowski将供求结合,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产业内贸易活动给予了解释;二是运用不完全竞争理论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如Gru-bel和Lloyd(1975)、Krugman(1979)、Lancaster(1979、1980)等从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性的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 国内外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都比较少。Hellvin(1996)对我国和OECD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1980-1992年间,中国与OECD国家之间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从12%上升到20%;Hu和Ma(1999)对我国与43个贸易伙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周戈、任若恩(1999)通过指标分析,得出我国产业内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岳昌君(2000)对我国产业内贸易进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课题“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08JYJW029。 周茂荣: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0072电子信箱:wudamrzhou@https://www.doczj.com/doc/1518101636.html,;吕婕: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我国1980-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进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效应进行测度,对三者计算所得的变化效应值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钱纳里和塞尔昆构建的半对数模型进行改进,实证分析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得到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进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出口贸易结构的结论。 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半对数模型 问题的提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不仅要受到需求结构、技术进步等内部因素影响,还要受到对外贸易、FDI 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结构转换时机的恰当选择和途径,对促进该国产业结构优化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作为最大的经济转型体,其对外贸易规模一直在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8671.2亿美元,平均增长16.13%,其增速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8.27%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位也随之急剧提升,由1978年的第29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2位。对外贸易额增长的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初级产品进出口额不断下降,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比重不断上升。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外贸易结构优化是否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有影响,影响程度多大?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 的意义。 文献综述 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到新新贸易理论,关于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没有特别提到,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贸易理论与产业经济

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趋势

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趋势 摘要 近年来,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也持续扩大。2005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我国贸易顺差问题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对贸易顺差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和我国贸易顺差的绝对量分析;然后对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巨额贸易顺差给我国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就对外贸易顺差的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顺差;原因;影响;趋势

The Cause, effects and trend of trade surplus in China Abstract I n recent years,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growth, China's trade surplus scale also expands continuously. In 2005, China's trade surplus exceeded 100 billion U.S. dollars, China's trade surplus has become the domestic and global focus. In this paper, the trade surplus related concepts are introduced and China's trade surplus the absolute quantity analysis; then China's huge trade surplus and the causes are analyzed; then the huge trade surplus the influence which brings for our country are studied; finally the foreign trade surplus trend analysis. Key word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surplus; cause; effect; trend

中国进出口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相关理论,用R语言软件处理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多元回归分析线性模型,结果证实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外汇储备这5个因素与我国进口总额成正相关关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我国正出口成负相关关系,而且GDP因素对进出口总额影响最大。 关键词:进出口总额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城乡储蓄额外汇储备汇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R语言软件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更为国内的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俨然成为了贸易大国,但是贸易大国不一定的贸易强国,我们知道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起着不可小處的作用,可中国目前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国内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很低,而且比重还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GDP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之重,所以为了保持我国GDP持续稳定增长,保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对外贸易就很有必要了。 就目前理论研究来看,影响我国进出口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汇储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等。本文就以上因素与进出口总额的实证分析,以及验证他们的关系。 二、各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原理。 1、国内生产总值(GDP)----X1。2006年我国外贸总额达到我国GDP的65%,尽管真实性有待考究,可从反面角度看中国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从1999年的61,16%逐年下降到2007年只有48.79%,下降了将近20个点,也正是我国的内需不足才使得我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99年的44%逐年增长到2007年占62.8%%,显然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飞升离不开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贡献。因此GDP作为衡量进出口贸易总额的重要因素。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固定资产的投入可以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对对外贸易的总额有比较直接的影响。 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X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包括对外借款额,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我国进出口额增量60%以上是由外商投资个体企业哟哟其实制造业,在外商投资中制造业占七成,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使得中国制造加工业日益融入全球生产,如果外资不断进入那么中国的进出口将保持高速增长。相反外资撤走对我国的打击将是很大的,所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这一因素很重要。 4、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价------X4。这个因素对外贸而言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我国长期实行人民币跟美元的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不能自由进行外汇交易。每进行一笔进出口贸易之后,厂商都要计算自己的换汇成本,并以之与当期外汇汇率作比较,虽然我国汇率波动一直不是很大,发展比较稳定,但可以作为一个因素进行考虑。 5、外汇储备-------X5。 6、此因素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X6。此因素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贸易额。 三、数据的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3.1综合考虑影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因素收集数据整理如下表: 表3.1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迅速,1950年国际贸易值仅为607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额达70000亿美元。当前,国际贸易的规模还在继续不断扩大,但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以下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他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增长和国际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构成中的技术贸易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975年—1985年10年间,美、德、英、法、日五国高新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73.1%,而1985年—1995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了353%,是前10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的5倍,可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此外,国际贸易商品中技术、知识密集型商品所占比例也在不断提高。9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继续加速发展、以及日趋走向实用化、产业化,产品的质量性能不断提高,种类、规格不断变化;同时,产品的更新周期也大为缩短(在20世纪70年代,是5—6年,80年代是4—5年,而90年代是1.5年—2年),这一切必将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国际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原材料密度和粗放程度大为减少,而技术、知识密集度却大大提高。(高科技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份额日益上升,到2002年已超过25%)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和新技术联在一起。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新领域和新内容,使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发明和发现、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这些新技术在国际间的转让、软件开发咨询、技术服务、现场指导等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技术贸易部门。此外,先进科技的出现形成新的服务部门:如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报信息业,以信息资料的搜集、储存、整理、交换为主要服务内容,其规模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使得金融、保险、运输、通讯等传统服务部门范围不断扩大,这些部门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全球业务,为全世界顾客提供有关服务,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据资料统计显示,从1967—1980年,国际服务贸易额由700—900亿美元猛增到6500亿美元,1997年再增至132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际贸易额的19.86%。近几年来,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更高于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根据世贸组织2001年5月公布的年度报告,2000年全球服务贸易额达28150亿美元。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分析

2012年第2期(总第123期)E-mail:lnddxb@https://www.doczj.com/doc/1518101636.html,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出口产品在整个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其中蕴含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以及贸易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出口额从1980年的19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8986亿美元,而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是数量的改变,更多的是商品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但它离将我国塑造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要求差距还很远,仍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现阶段要继续发挥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不应拘泥于出口总量的高低,而要关注结构问题。因此,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对于实现外贸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再上新台阶至关重要。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意义 (一)有利于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我国矿产资源并不丰富,但由于我国出口传统优势产业中很多都是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产品,生产粗放,资源能耗水平高,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同时还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要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推动出口商品结构转型升级,在扩大产品出口总量的同时优化产品出口结构,走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外贸向集约型、内涵型增长转变。 (二)有利于改善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出口商品中,低附加值的资源密集型和 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很大,这类商品正面临着越来越恶劣的国际竞争环境。首先,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趋于饱和,价格不断下降,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其次,这类产品容易引起贸易摩擦,越来越受到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的威胁;最后,如果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原料性粗加工产品比重较高,用来进行国际交换就必然处于劣势,甚至出现出口越多亏得越多的局面。因此,要尽快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改善国际竞争环境。 (三)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是出口结构的基础,出口结构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强化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并关系到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和程度。随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将越来越大,将促进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向生产率更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流动,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发展加快,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比重过大 虽然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这类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出口利润也较低,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寥寥无几,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且随着世界各国都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出口产品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分析 刘丽杰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电视大学(葫芦岛125000) 【摘 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是每个国家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也逐步优化,但优化的程度不显著,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口的增长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本文研究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加工贸易 竞争力

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11剖析

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基础之上,从出口需求层面、出口供给层面及出口和供给结合三个方面对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的理论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跳板,展开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其次,本文利用宁波市2005——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出口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国外经济发展水平、出口相对价格;出口供给推动因素有:本省生产能力、进口、外商外资流入、技术因素、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其他因素。最后,本文针对宁波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宁波乃至区域各省出口贸易政策制定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各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大环境时,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世界。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更加开放的国际竞争时代,同时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挑战。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会越来越大,因此对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经济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宁波市的经济和出口贸易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于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虽然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不尽相同,但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出口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从出口依存度上来看,宁波市出口贸易对其经济也有一定的影响。2014年宁波市出口贸易额达到3.8亿美元,占宁波市生产总值的5%。然而对宁波市2005——2010年的出口贸易发展轨迹进行研究发现,宁波市出口贸易虽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近十年增长率波动却很大。由此本文对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宁波出口贸易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宁波慈溪较大型企业名录

宁波慈溪较大型企业名录茅忠群(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汉振(金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建杰(浙江卓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建华(宁波兴业电子铜带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新华(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忠良(宁波兴瑞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国强(慈溪宏一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启惠(宁波惠康国际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东平(宁波凯峰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严杰波(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宁波惠康国际工业有限公司(周巷镇) 宁波凯峰电器有限公司(观海卫镇) 宁波卓成化纤有限公司(龙山镇)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周巷镇) 宁波金帅集团有限公司(横河镇) 浙江福达轴承有限公司(横河镇) 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附海镇) 宁波戴尔浪木电器有限公司(新浦镇) 宁波特克轴承有限公司(横河镇) 华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周巷镇) 慈溪冬宫电器有限公司(观海卫镇) 宁波华星轮胎有限公司(三北镇)

慈溪市贝士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横河镇) 耐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庵东镇、慈溪经济开发区) 浙江双羊集团有限公司(附海镇) 宁波辰佳电器有限公司(新浦镇) 宁波四维尔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匡堰镇) 慈兴集团有限公司(横河镇) 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供销联社) 慈溪市西贝乐电器有限公司(范市镇) “二十强”企业突出贡献企业家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长河镇) 浙江卓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周巷镇、慈溪经济开发区) 宁波兴业电子铜带有限公司(宗汉街道、慈溪经济开发区) 金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宗汉街道) 康鑫集团有限公司(宗汉街道、慈溪经济开发区) 宁波兴瑞电子有限公司(长河镇) 宁波盛泰电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宗汉街道、慈溪经济开发区) 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崇寿镇) 慈溪宏一电子有限公司(观海卫镇) “十强”企业 2006年,慈溪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实施发展模式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50.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亿元,工业总量突破1600亿元,亿元以上企业162家,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分别跃居全国第5位和第14位。借此机会,特向长期关心慈溪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向获奖的企业和企业家表示热烈祝贺! 2006年度新获得浙江名牌产品企业2006年度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 第一章: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背景及主要的理论模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二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增长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增长速度,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已经占到世界总的贸易量的2/3左右,其中制成品的贸易的增长又大于初级产品贸易的增长。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注意,因为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不论是基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H-0 模型,贸易应该更多的发生在要素禀赋差距较大和技术差距较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行业上,应该发生在资本密集度差距较大的行业间,例如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而不是制成品之间的贸易。传统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使得探讨新的贸易理论成为必然。 产业内贸易理论最早是由学者沃顿(Verdoorm,P.J.,1960)在考察荷比卢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时发现的。他以可比的国际贸易分类为基础,计算了12种种样本产品的双边贸易比率,发现由于经济联盟,双边贸易的比率的相对值下降,但是比率的中位数值却提高了。Verdoorm由此认为,与集团内贸易相关的生产专业化形成于同种贸易类型中,而不是在异类贸易类型间。但是Verdoorm的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人们一般认为,1975年由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loyd)出版的{ 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 一书作为对产业内贸易理论较为正式的提出的著作。他们二人也因此被认为是最早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开拓者。在该书中,他们认为,“新要素比例理论”是可以部分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现象的,但是要对产业内贸易做全面而又系统的解释则是不够的,必须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入手。他们的研究对之后的一些学者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迪克西特( 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鲁格曼(Krugman ,P.) ,赫尔普曼(Helpman,E.),兰卡斯特(Lancaster,K.)和布兰德(Brander,J.)等人,对产业内贸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建立了很多的模型。为了更详细和有条理的论述这些模型,有必要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模型分类。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贸易品是否具有差异性,从而将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和非同质产品。非同质产品又分为水平性差异产品和垂直性差异产品。 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loyd)在他们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一书中,将产业内贸易分为三种:1.要素投入不同,但是产品却有一定的替代性:例如木制的和塑料制成的家具用品。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

报告正文(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 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研究意义: 入世后的中国农业面对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对于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然而,蔬菜、肉类以及水产品出口的屡屡受阻,彰显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严峻考验,迫切需要分析、挖掘其深层原因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表层原因来看,除了人们关注的国外技术壁垒外,还有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国农产品出口流向和结构过分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地区,且又存在少数品种份额过大、品种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例如,我国对日本和韩国的蔬菜产品、水产品和肉类产品出口贸易密集度指数已经大大超过1,平均值在4-6之间。这种不合理的出口结构极容易导致国家之间贸易摩擦的产生,不利于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到目前为止,技术壁垒问题已经受到了各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而出口结构不合理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所见的研究成果甚少。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的实质是出口市场定位不准和营销策略的偏离。要优化出口结构就要研究市场细分,研究如何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是立足国内资源比较优势,奉行“大规模营销(Mass Marketing)”,忽略国际市场的差异化和多样化,把相同的产品和统一的营销策略用在所有的国外消费者身上,一味追求“价格优势”,实行以数量取胜的低价出口策略,企业出口效益不高。 在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农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的今天,要求农产品出口必须开展差异化营销策略,在了解进口国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开展目标市场营销(STP营销),即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出口企业通过对进口国市场细分,选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就能够抓住市场机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是一种使用诸多数理分析方法的科学理论,该理论及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对于优化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提高出口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将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研究建立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细分的变量模型,确立选择目标市场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技术方法和理论上的支撑。研究成果可供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及政府部门参考,作为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和制定相关政策的有力依据,将对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良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文献查阅表明,近几年许多学者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细分和结构优化进行的研究不多见,大多数的研究属于对现状的分析和定性地提出相关建议,而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并进行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成果很少。以往的相关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的相关研究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贸易条件)【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 第五章贸易条件 5.1 复习笔记 一、贸易条件的涵义 1.贸易条件的概念 (1)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 (2)贸易条件的表示方法 ①用物物交换来表示。用物物交换来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它不牵涉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当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更多的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 ②用价格来表示。用价格来表示贸易条件是指一国所有的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的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由于现实生活中参与国际交换的商品种类很多,而且价格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这种贸易条件通常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即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 2.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及其意义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①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含义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

专注考研考证 ②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计算公式 以x P 代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m P 代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则商品贸易条件指数T (一 般用百分数表示)为: ()/100x m T P P =? 如果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如果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可见,贸易条件的实质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问题。 ③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有效性 其有效性通常只局限于不发生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一定时期之内,它是用来表示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单位商品的贸易利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即表示贸易利益的变动,并不能表示一国获得的贸易利益总量(这是无法计算的)。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把商品贸易条件与要素生产率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得到的指数,其可分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两种。 ①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其计算公式为: ()/x m x S P P Z =? 其中,S 表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x Z 表示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表明: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不一定导致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在劳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地降低商品贸易条件,还可扩大市场占有率,反

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2010年第i期 总第75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0MICRESEARCHGUIDE No.1,2010 SefialNo.75 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王冰 f北京理T大学,北京10008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美贸易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贸易 关系在总体发展的同时,不断一t-演变奏插曲=除了反倾销等惯用的贸易救济措施和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策略,美国开始 采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和手段,以对中国造成更大的压力,实现自身的经济和政治目的.由于中国对美的对外贸易依存 度很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影响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因素根据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影响一国出口的因素有:进口国 GDP规模,出口商品价格,进出I:7国之间的汇率结合到中关两国的实际情况,影响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因素还有:中国

劳动力工资水平,美国内部平均失业率,通过建立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计量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中 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因素有:美国GDP规模,中国零售价格指数,中国 劳动力平均工资指数,美元对人民币;r-率.并试图据此结论找到发展中美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出口;GDP;汇率;价格指数;工资指数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IX(2010)0l一0165—0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美困的出口一直保持持续增长 的态势,2006年中围对美国的口更足达到_r20344842万 美元(2034.4842亿美元).目前,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美 国,同时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实际投资方及第一大技术供应 方.这意味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口,过分依赖美国市 场,贸易风险比较集中. 自2007美网发生金融危机从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以 来,美国对中国的进口急剧下降,这导致广东和浙江等省份 的许多中小型企业陆续破产,从而使中国的GDP增长率下降 了几个百分点!因此,如何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对中国 经济的冲击,如何发展中美贸易关系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 ,中国对美出口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018年宁波百强企业名单

宁波市企业联合会、宁波市企业家协会、宁波市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发布了2018宁波企业百强榜,榜单包括“2018宁波市综合百强企业”、“2018宁波市制造业百强企业”、“2018宁波市服务业百强企业”以及2018“宁波·竞争力”百强企业榜。综合百强榜单中,营收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60家,较2017年增加7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35家,较2017年增加5家;超200亿元的企业20家,较2017年增加6家。 2018宁波百强企业名单 排序企业名称 法人代 表 营业收入(万元)主业区域 1 张玉明石化镇海 2 金波商贸北仑 3 熊续强7830148 商贸江北 4 楼璋亮7059927 有色江北 5 安聪慧6762711 汽车北仑 6 李如成6654041 服装海曙 7 郑坚江6493012 家电鄞州 8 郑驹4203413 服装鄞州 9 中航国际钢铁贸易有限公司王天军4187447 商贸北仑 10 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方贤水4036826 化工北仑 11 周巨乐3798145 商贸鄞州 12 赵力宾3407529 商贸鄞州* 13 王剑峰2660560 汽车电 子 鄞州* 14 李立新2653455 塑胶鄞州

15 张江平2582437 商贸海曙 16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殳黎平2560319 钢铁北仑 17 娄甫君2308832 文具宁海 18 叶辽宁2243958 光仪余姚 19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廖增太2085426 化工北仑 20 周辞美2007452 汽配象山 21 马建荣1808525 针织北仑 22 何承命1801934 商贸海曙 23 赖振元1787338 建筑象山 24 戎巨川1677996 纺织海曙 25 宁波华东物资城市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竺保国1639800 商贸鄞州 26 胡志明1577296 文具鄞州 27 柯德君1561917 商贸鄞州 28 张静章1527109 机械北仑 29 徐文卫1474627 建筑鄞州 30 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李水荣1423220 石化镇海 31 宁波乐金甬兴化工有限公司朴钟一1236940 化工镇海 32 林海峰1145176 新能源宁海 33 浙江中外运有限公司赵阳1106812 物流海曙 34 茅忠群1067023 家电慈溪 35 台塑工业(宁波)有限公司林健男1012043 塑料北仑 36 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黄志源966605 造纸北仑 37 欣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蒋伟平965270 建筑江北 38 宁波滕头集团有限公司傅平均880708 园林奉化 39 博威集团有限公司谢识才835296 有色鄞州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完整版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 因素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 外贸依存度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它是衡量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若用出口额或进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又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经济的 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长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在国 际上成为了重要的消费市场和供给市场。然而,频繁的贸易往来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 时,也在不断增加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摩擦。由于国际贸易稳定对一国的经济的发展有 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情况进行了解。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情况通 常用外贸依存度来表示,它是指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占该(地区)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能够反映一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2005-2014年我 国外贸依存度的情况(一)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从变化趋势上看,我国外贸依存度从2004 年至2006年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9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之后开始回升,但增长幅度 与之前相比较低,未达到之前的最高水平。从外贸依存度的比重上看,近十年的外贸依存度 都在40%以上,最高水超过65%。2009年虽然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贸依存度达到这 十年的最低点,但依存度仍超过40%。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最近10年 指标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 进出口总额(人民币 亿元)

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2014 届 ) 题目: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分析 系(部):经济贸易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学位): 合作导师:职称(学位): 完成时间:2014 年月日 教务处制

目录 摘要 (3) 引言 (5) 一.文献综述 (5) 二.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 (6) 1. 劳伦斯指数(L指数)分析 (6) 2. 赫芬因德指数(HH指数)分析 (8) 三.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的比较优势分析 (9) 1.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分析 (9) 2.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分析 摘要 文章在SITC分类的基础上选取2009年至2012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劳伦斯指数和赫芬因德指数分析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并通过计算得出的RCA指数和TC指数对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的比较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已经取代初级产品出口在合肥市出口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大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在逐渐增加;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正在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本文基于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合肥外贸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合肥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