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烧伤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烧伤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烧伤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烧伤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烧伤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对烧伤患者治疗的概念包括早期救治和康复治疗两大部分 ,康复治疗应在伤后尽早开始,其目的是使烧伤致残的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容貌。其方法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这里重点讨论非手术方法。

一、烧伤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在烧伤治疗领域,大面积烧伤救治的成功率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致残率也相应增多。据估计,我国每年约 120万烧伤病人需住院治疗,其中至少有 15~30万人需要整形治疗。而这些病人大多伤情重,遗留有功能和容貌的缺陷 ,需接受康复治疗。目前 ,我国的烧伤康复治疗明显滞后,发达国家已把烧伤的早期治疗、理疗、体疗、职业疗法融为一体,成为常规,有专业人员、特殊设备、健全的制度,视早期救治和后期康复治疗同等重要 ,使烧伤患者的身心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康复,大面积烧伤患者治愈后不仅生活能自理,还可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从我国烧伤治疗发展情况看,制约开展康复治疗的因素主要有: ①思想认识不足多数医疗单位和患者家属仍把“治病救命”作为烧伤治疗的唯一目的,认为只要创面愈合就算治愈。

②缺乏专业人才和设备。

③虽然认识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但不懂康复技术,丧失了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

④很多普外科仍在兼收治烧烫伤病人,使得瘢痕增生较多。

促进烧伤康复的综合方法,烧伤的康复治疗因伤情程度、烧伤部位不同,造成的功能影响及外观毁损情况也各种各样,在康复治疗中常需选择几种方法综合运用,方可获得较好效果。

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烧伤早期治疗中就应根据烧伤深度、部位考虑功能和外观的后果,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和预防措施。

加强护理保护创面清洁、干燥,防止受压。创面护理的目的是预防或控制感染 ,力争一期愈合或植皮尽早封闭创面。

体位摆放在伤后早期救治阶段,适当的体位摆放可预防挛缩,是后序治疗的基础。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因挛缩在发展很快,患者会寻求肢体和躯干以一个放松的位置来解除挛缩组织的牵拉,多数患者以屈曲和内收肢体较为舒适, 这样就给组织挛缩创造了条件,故此时必须采取抗畸形体位,一般摆放体位呈“大”字形,双腿分开 20度、上肢伸直外展 90度 ,有条件可应用肢体展开支架,床上肩板附肋。

夹板应用如果随意摆放体位不方便,患者又不能配合 ,使用夹板帮助护理很重要。急性期夹板主要应用如下:① 手休息位夹板;②踝背屈夹板用于拉紧跟腱;③膝伸、背屈夹板 ,预防“蛙腿”体位,尤其是儿童;④肘伸夹板用于肘伸展受限并防止患肘全屈。系列石膏夹板是夹板的替代物,尤其对儿童和不配合的成人适用。透明面罩常用于覆盖面部植皮和新愈合的创面,可预防面部严重外观畸形。

弹力压迫一般创面愈合即开始使用,压迫以患者能承受为宜,开始压力小一些,待患者适应后再加大压力。理论上压力为 210~410 kPa(15~30 mmHg) ,常用弹力绷带。未愈合的创面可于涂药及覆盖敷料后行加压包扎,包扎后表面平整, 否则压力不均。四肢从远端正常皮肤开始,作“8”字形包扎 ,圈间相互重叠1/2~2/3,肢体包扎 2~3层 ,躯干则需 3~4层。腋部烧伤可于腋下置半圆形海

绵垫,上臂外展90°,前屈10°,然后用弹力绷带绕背及腋部作“8”字形包扎。弹力绷带需每日换洗。此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瘢痕增生和挛缩。

防治瘢痕药物现有多种治疗瘢痕药物,其止痒效果明显 ,但抑制瘢痕增生或软化瘢痕效果各不相同。

手术瘢痕切除、整形治疗。

二、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康复治疗特别是防治瘢痕增生的重要内容。从伤后早期开始,其内容包括体位摆放、夹板应用、运动疗法、体疗按摩、物理治疗、职业疗法和日常生活训练、器械疗法等。其中运动疗法和日常生活训练是功能锻炼中最基本、最实用,也是效果显著的方法。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增强抵抗力 ,改善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维持机体代谢过程,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创面营养,促进愈合,预防瘢痕挛缩和功能障碍。当创面基本愈合、植皮片基本成活即应开始运动治疗。开始时会引起疼痛,要循序渐进 ,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慢速进行 ,被动运动手法要轻柔,要取得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反应,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大面积烧伤后患者早期的运动治疗主要是进行深呼吸运动,以改善肺功能,预防坠积性肺炎;做健肢的主动运动,患肢小范围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创面愈合后运动治疗以主动运动为主,日常生活训练、锻炼行走、器械训练和职业疗法;被动运动主要有按摩推拿。①主动活动:主动活动是康复之本,不仅能预防和减轻关节功能障碍 ,还可强健身体,改善肺功能 ,哪里最紧,哪里就是最需要加强锻炼的部位。主动活动幅度不够大者,可由他人帮助做被动运动。②按摩推拿:是被动活动的最佳方式,瘢痕初期,以按摩、揉为主;对老化瘢痕可加重按摩力度,增加推、搬、提、捏手法 ,在按摩同时增加被动活动范围。

日常生活训练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可鼓励其练习翻身 ,先练习抬臂、后仰、挺胸动作,再训练移动及翻转身体。取俯卧位翻身时,先练习俯卧撑动作并移动身体,再翻转成仰卧位。按患者恢复情况决定离床时间、频度和选用的辅助器材。离床活动时,小腿、腹部及膝关节分别包扎弹力绷带, 以防止水肿 ,同时应注意避免关节活动受限。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和时间 ,初始下床行走须他人扶助,而后可借助拐杖,最后独立行走,继而锻炼上下楼梯。上肢烧伤患者当肘关节能屈曲90°时即积极训练日常生活动作,如穿衣、洗漱、吃饭乃至简单的家务劳动。手烧伤较重的患者训练时需设计较易握紧的餐具 ,逐步过渡到使用筷子等精细动作。下肢烧伤的患者上厕所时需用特别坐椅,待关节功能改善后逐渐降低坐椅高度,直到能够蹲下。

职业疗法又称工疗。当创面愈合牢固,可经受外力压碰时开始进行职业训练,通过实施某项操作或从事某种劳动或适当的娱乐活动达到锻炼的目的。

器械疗法利用多种体育器材进行康复锻炼,常用的器材有握力器或健身球,锻炼手指屈曲和握力;分指板 ,使手指伸展和分指;杠铃及哑铃 ,锻炼臂力;重力滑轮,锻炼肩、肘及手的拉力;骑自行车或脚踏固定自行车,锻炼下肢各关节功能;划船器、跑步机、多功能健身器等,对改善全身各关节功能和增强体力有明显作用。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水疗、药浴、蜡疗、超声波等,可清洁创面 ,加速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促进瘢痕软化。

心理康复疗法大面积烧伤是一种严重创伤,患者受到较大精神打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状态。烧伤早期由于剧烈疼痛,患者恐惧、烦躁、难以忍受疼痛;当焦痂切除或脱落进行植皮手术时,担心预后不良而精神消沉、失去信心,甚至不配合治疗、拒绝换药和功能运动;创面愈合阶段出现瘢痕挛缩、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和毁容,更会发生悲观、绝望情绪;在功能康复阶段又可因肢体残缺或功能障碍,对重返社会失去信心。各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可产生各种类型的心理障碍。因此 ,医护人员在治伤的同时还须治心,以求身心康复。在治疗中要结合各阶段的心理状态,依靠精湛的医术、热情的服务,使患者安心,减少痛苦,解除疑虑。同时要调动家属和单位同事主动关心,使患者感到温暖,请已康复的患者现身说法,调整心态。对精神过度抑郁患者可适当应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

烧伤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烧伤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对烧伤患者治疗的概念包括早期救治和康复治疗两大部分 ,康复治疗应在伤后尽早开始,其目的是使烧伤致残的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容貌。其方法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这里重点讨论非手术方法。 一、烧伤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在烧伤治疗领域,大面积烧伤救治的成功率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致残率也相应增多。据估计,我国每年约 120万烧伤病人需住院治疗,其中至少有 15~30万人需要整形治疗。而这些病人大多伤情重,遗留有功能和容貌的缺陷 ,需接受康复治疗。目前 ,我国的烧伤康复治疗明显滞后,发达国家已把烧伤的早期治疗、理疗、体疗、职业疗法融为一体,成为常规,有专业人员、特殊设备、健全的制度,视早期救治和后期康复治疗同等重要 ,使烧伤患者的身心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康复,大面积烧伤患者治愈后不仅生活能自理,还可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从我国烧伤治疗发展情况看,制约开展康复治疗的因素主要有: ①思想认识不足多数医疗单位和患者家属仍把“治病救命”作为烧伤治疗的唯一目的,认为只要创面愈合就算治愈。 ②缺乏专业人才和设备。 ③虽然认识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但不懂康复技术,丧失了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 ④很多普外科仍在兼收治烧烫伤病人,使得瘢痕增生较多。 促进烧伤康复的综合方法,烧伤的康复治疗因伤情程度、烧伤部位不同,造成的功能影响及外观毁损情况也各种各样,在康复治疗中常需选择几种方法综合运用,方可获得较好效果。 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烧伤早期治疗中就应根据烧伤深度、部位考虑功能和外观的后果,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和预防措施。 加强护理保护创面清洁、干燥,防止受压。创面护理的目的是预防或控制感染 ,力争一期愈合或植皮尽早封闭创面。 体位摆放在伤后早期救治阶段,适当的体位摆放可预防挛缩,是后序治疗的基础。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因挛缩在发展很快,患者会寻求肢体和躯干以一个放松的位置来解除挛缩组织的牵拉,多数患者以屈曲和内收肢体较为舒适, 这样就给组织挛缩创造了条件,故此时必须采取抗畸形体位,一般摆放体位呈“大”字形,双腿分开 20度、上肢伸直外展 90度 ,有条件可应用肢体展开支架,床上肩板附肋。 夹板应用如果随意摆放体位不方便,患者又不能配合 ,使用夹板帮助护理很重要。急性期夹板主要应用如下:① 手休息位夹板;②踝背屈夹板用于拉紧跟腱;③膝伸、背屈夹板 ,预防“蛙腿”体位,尤其是儿童;④肘伸夹板用于肘伸展受限并防止患肘全屈。系列石膏夹板是夹板的替代物,尤其对儿童和不配合的成人适用。透明面罩常用于覆盖面部植皮和新愈合的创面,可预防面部严重外观畸形。 弹力压迫一般创面愈合即开始使用,压迫以患者能承受为宜,开始压力小一些,待患者适应后再加大压力。理论上压力为 210~410 kPa(15~30 mmHg) ,常用弹力绷带。未愈合的创面可于涂药及覆盖敷料后行加压包扎,包扎后表面平整, 否则压力不均。四肢从远端正常皮肤开始,作“8”字形包扎 ,圈间相互重叠1/2~2/3,肢体包扎 2~3层 ,躯干则需 3~4层。腋部烧伤可于腋下置半圆形海

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

烧伤病人的康复与心理护理 一烧伤病人的心理变化:由于烧伤后强烈的刺激和创面疼痛,引起剧烈的系列心理变化。 1.1 烧伤早期怕痛 会出现系列应激反应,发抖、面色苍白、出血、忧虑、担忧、害怕及恐惧心理,言语表现有烦躁不安、多言多语,还有沉默寡言,哭泣甚至狂叫,有的病人实在忍受不了疼痛就产生轻生的念头,会出现情绪危机,焦虑忧郁。 1.2 烧伤治疗期即治疗中期怕死 面积烧伤病人的病程较长,这样的病人大都怕死,也有的病人不怕死而想死,怕给家人及社会带来负担,还有的年轻患者怕毁容而产生自杀念头。 1.3 烧伤恢复期即烧伤后期怕残 烧伤后期病人多担心留有残疾,怕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很重的精神上的痛苦和负担,情绪低落。 2 护理措施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 主动热情,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作好解释,争取家属及密友的配合,共同参与治疗和护理。针对不同的病情做好治疗和护理。对小儿烧伤针对小儿全身各器官发育不完全,且代偿机能差的特点,在临床观察中要特别注意休克期的护理:重点观察尿量,加强小儿精神和神志变化的护理。与小儿频频接触,建立感情,不能让其产生害怕,要用怀抱、抚摸等方式与小儿交往接触,从而进一步了解病情,加强护理。配食时要注意小儿口味,满足烧伤创面营养的需要。对整形病人的临床护理:从病人入院就开始接受做好精神的临床护理宣教,并通过我们的言谈举止及稳准的工作态度及工作作风,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使病人对术后的效果充满信心。对疼痛的患者态度要和蔼,以同情安慰的语言鼓励病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阈值,转移注意力,应用暗示疗法等。鼓励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疤痕粘连与挛缩,鼓励病人增强自信心和自强心,克服自卑感。在护理中,各不同的烧伤原因、病人年龄等情况的特殊性,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帮助病人增强信心,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对于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对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补液要限量,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入量,并根据临床表现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预防褥疮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与病人多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取得病人积极配合,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2.2 加强对烧伤预后的心理护理 激发病人自尊心,消除自卑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2.3 加强烧伤知识的宣传教育 使病人掌握一些基本的烧伤知识,尤其是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以便使其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2.4 做好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 总之,心理护理在治疗烧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以使病人消除紧张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使病人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三烧伤病人康复后的皮肤护理 烧伤病人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及护理,创面愈合,但病人出院后,应加强护理,并注意以下问题: 1.新愈合的表皮薄嫩,应避免外伤,瘙痒时不可过度摩擦和搔抓,勤剪指甲,小水泡形成后不能挤压,让其自行吸收或用干净针头刺破充分排出泡液,如破溃,可喷消毒保护剂,暴

烧伤后功能康复锻炼

烧伤后功能xx锻炼 一、烧伤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xx锻炼? 二、怎样预防疤痕增生? 三、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一、烧伤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xx锻炼? 烧伤后为了预防和减轻烧伤治愈后瘢痕挛缩畸形,有助于肌肉力量的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关节僵直与肌肉萎缩。 二、怎样预防疤痕增生? (一)可用预防和软化疤痕的乳膏,如硅酮霜、舒疤宁、康瑞宝等。先用温水擦洗患处,将乳膏均匀地涂在愈合的创面上,进行按摩,使皮肤充分吸收。 (二)舒疤宁与弹力绷带、弹力衣、弹力套合用,预防和压迫增生的疤痕,抑制其生长,24小时持续使用效果更佳,从创面愈合后开始使用,一般为半年至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三)饮食上应注意不吃含胶原纤维多的食物,如猪蹄、肉皮等,少吃辛辣刺激发物,如海鲜、螃蟹等,防止加重瘢痕的疼痛、瘙痒。 三、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一)功能锻炼必需在病情稳定后遵医嘱进行。方法主要有: 早期应尽量正确摆放体位对抗关节挛缩;采用夹板固定保持关节活动度;尽量主动活动各关节以增强肌力;护士或家属帮助按摩增加关节活动;日常生活训练: 如洗脸、吃饭等。 (二)如果您是颜面部烧伤的患者,待面部消肿后,应训练眨眼、转动眼球等动作预防眼睑外翻。用张大口叼一段黄瓜或胡萝卜在嘴里等方法预防小口

畸形。面部按摩,有利于疤痕软化。仰卧位时使头居中,侧卧位时使用棉垫圈,使耳部悬空,避免耳部受压。 (三)如果您是颈部烧伤的患者,颈前创面愈合后应去枕保持头部充分后仰,防止颈部粘连、疤痕挛缩畸形。一侧有瘢痕时,头向健侧倾斜和转动。 (四)如果您是手部烧伤的患者,手背烧伤时将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外展;掌侧烧伤时,以背屈为主;手部做握拳、拇指末节掌面与其余四指末节掌面做对掌运动;健侧的手或家属、护士帮助烧伤手的掌指、指间做屈曲运动;肘部创面肘应做伸屈、旋转运动;腋部创面则将上臂外展90度或上举过头,仰卧时双手交叉于脑后使腋伸展;应尽量自己洗漱、吃饭等,日常生活训练是最有效的活动方式。 (五)如果您是下肢烧伤的患者,髋关节、膝关节保持伸直位,膝前瘢痕做屈膝运动,下地后练习下蹲;膝部后侧瘢痕,俯卧时膝伸直,窝伸展,踝关节保持中立位,仰卧位时用支撑板顶在双足上或穿丁字鞋,防止足下垂。 (六)如果您长期卧床,下地之前先坐在床边,双下肢下垂;能下地时双下肢缠弹力绷带;行走时应抬高双下肢,以防下肢水肿。 (七)如果您是双下肢植皮术的患者,术后7~10天后在家属或护士的协助下可进行功能锻炼,创面用弹力绷带缠绕后开始由坐—站—走循序渐进功能锻炼。

烧伤试题及答案#(精选.)

2014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烧伤专业试卷)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50 分) 1、烧伤患者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是:( ) A 尽快终止或脱离致伤源 B 迅速判断伤情 C 立即冷疗 D 就近急救和分类转运专科医院 E 以上都正确 2、对于烧伤面积的判断,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目前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采用手掌法和中国新九分法 B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 C 手掌法一般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或特大面积烧伤 D 成人和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E 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方法中头部和腿部与成人不同 3、对于烧伤深度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目前我国采用三度四分法 B 目前我国采用三度五分法 C目前我国采用四度四分法 D目前我国采用四度五分法 E目前我国采用五度五分法 4、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以下正确的是:( ) A 烧伤总面积在20%以下的Ⅱ度烧伤为轻度烧伤 B 烧伤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Ⅲ度面积在10%以下的烧伤为中度烧伤 C 烧伤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Ⅲ度面积在21%~30%之间,或烧伤面积虽不足31%,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伴有严重复合伤;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为重度烧伤 D 烧伤总面积大于50%,或Ⅲ度面积大于20%,为特重度烧伤 E 烧伤总面积大于80%,或Ⅲ度面积大于50%,为特重度烧伤 5、严重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指征为:( ) A 面颈部深度烧伤、颈部环形焦痂有上呼吸道梗阻可能者 B 进行性声音嘶哑、喘鸣、三凹明显者 C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持续大于35次/分 D 持续低氧血症,PaO2小于60mmHg或吸氧后PaO2仍小70mmHg

烧伤后的功能锻炼

烧伤后的功能锻炼 烧伤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功能锻炼越早越好,般在烧伤后10天左右,局部水肿及疼痛明显减轻时及 可开始;植皮部位在拆线后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主,被动锻炼为辅,进行各关节的全方位运动。 一、功能锻炼的方法 1、主动活动主动活动就是患者病情稳定后自己活动的方法。主动活动可以预防和减轻各关节的功能障碍, 增加体力,改善心肺功能,是烧伤的康复之本。 (1)颈部颈甘烧伤者仰卧位时肩背下垫小枕头,俯卧位时抬头使颈部过伸;颈一侧烧伤者头向健侧倾斜和转动或患者手提重物使肩关节向下牵拉以增加患侧颈部过伸程度。 (2)腋部上肢上举过头,仰卧位时双手交叉于脑后,使腋部伸展;一侧腋部瘢痕患侧手放置在肩以上,健侧手放置在腰臀部,双手各握毛巾的一端做上下的擦背动作;患侧上肢沿墙壁上举,用手做爬墙动作。 (3)肘部肘前烧伤者用手拉门把,利用自身体重产生牵拉作用;患肢提重物可用以抗屈曲挛缩;手握门把伸展肘部做前臂旋转运动。 (4)手部拇指尖掌面与其余四指指尖掌面做对掌运动;进行屈伸指、分指、握拳运动,利用健手帮助患手 的掌指、指间关节做屈曲活动;预防双手指蹼瘢痕,可以左右手指交叉插入按压;双侧虎口烧伤者可用左右拇指交叉插入虎口按压;站立位手掌放置在桌面上靠体重下压使腕背曲或将第2?5指背放置在桌面上进行掌指关节 屈曲运动,鼓励病员自己洗漱、吃饭、穿衣,每日的生活锻炼是最有效的主动活动方法。 (5)髋及臀部仰卧位做下肢外展活动,或下肢屈曲抱膝动作,或下肢抬高运动;站立位做下肢后伸运动,或抬高患肢用手帮助进行压腿运动,或下蹲以牵拉瘢痕。 (6)膝关节及足部俯卧位膝关节伸直使腘窝伸展;站立时背部贴墙壁,足跟着地,从而牵拉瘢痕;或做屈 膝活动,或单腿站立用毛巾置于患肢小腿下1/3处用手向下提,使膝屈曲,并练习下蹲;仰卧位或坐位进行足背 屈、外翻、内翻活动,站立位应穿平底鞋使足跟踩地以预防足部瘢痕。 2、被动活动被动锻炼就是依靠别人通过按摩、推拿、牵拉等方法使关节恢复一定的活动度,为主动活动创造相对宽松的活动环境。烧伤瘢痕硬韧、缺乏弹性,严重制约着关节活动。因而对烧伤患者来讲按摩是被动活动的主要措施。 二、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1、主动活动应从出现紧缩的愈合皮肤开始,活动在不同的部位进行,活动幅度由小到电大,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疼痛部位。 2、被动活动浅度烧伤应从烧伤后10天左右开始,手术患者从术后2周开始。 3、按摩按摩前局部涂擦液状石蜡,以减少摩擦力。早期按摩采用轻手法的按压、揉、摩等方法。随着瘢 痕组织的不断老化,不断增加力量,增加推、提、捏、叩击等手法。按摩早期频率要慢,手法要柔和,勤亍1更换部位,不要在一个部位长期按摩以免损伤新生的上皮。按摩的同时要协助患者进行关节运动。 4、注意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因瘢痕挛缩越重按摩所需推拿的力度越大, 患者常感到疼痛,要鼓励其坚持治疗。

最新烧伤后功能康复锻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伤后功能康复锻炼 一、烧伤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二、怎样预防疤痕增生? 三、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一、烧伤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烧伤后为了预防和减轻烧伤治愈后瘢痕挛缩畸形,有助于肌肉力量的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关节僵直与肌肉萎缩。 二、怎样预防疤痕增生? (一)可用预防和软化疤痕的乳膏,如硅酮霜、舒疤宁、康瑞宝等。先用温水擦洗患处,将乳膏均匀地涂在愈合的创面上,进行按摩,使皮肤充分吸收。 (二)舒疤宁与弹力绷带、弹力衣、弹力套合用,预防和压迫增生的疤痕,抑制其生长,24小时持续使用效果更佳,从创面愈合后开始使用,一般为半年至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三)饮食上应注意不吃含胶原纤维多的食物,如猪蹄、肉皮等,少吃辛辣刺激发物,如海鲜、螃蟹等,防止加重瘢痕的疼痛、瘙痒。 三、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一)功能锻炼必需在病情稳定后遵医嘱进行。方法主要有:早期应尽量正确摆放体位对抗关节挛缩;采用夹板固定保持关节活动度;尽量主动活动各关节以增强肌力;护士或家属帮助按摩增加关节活动;日常生活训练:如洗脸、吃饭等。 (二)如果您是颜面部烧伤的患者,待面部消肿后,应训练眨眼、转动眼球等动作预防眼睑外翻。用张大口叼一段黄瓜或胡萝卜在嘴里等方法预防小口畸形。面部按摩,有利于疤痕软化。仰卧位时使头居中,侧卧位时使用棉垫圈,使耳部悬空,避免耳部受压。 (三)如果您是颈部烧伤的患者,颈前创面愈合后应去枕保持头部充分后仰,防止颈部粘连、疤痕挛缩畸形。一侧有瘢痕时,头向健侧倾斜和转动。 (四)如果您是手部烧伤的患者,手背烧伤时将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外展;掌侧烧伤时,以背屈为主;手部做握拳、拇指末节掌面与其余四指末节掌面做对掌运动;健侧的手或家属、护士帮助烧伤手的掌指、指间做屈曲运动;肘部创面肘应做伸屈、旋转运动;腋部创面则将上臂外展90度或上举过头,仰卧时双手交叉于脑后使腋伸展;应尽量自己洗漱、吃饭等,日常生活训练是最有效的活动方式。 (五)如果您是下肢烧伤的患者,髋关节、膝关节保持伸直位,膝前瘢痕做屈膝运动,下地后练习下蹲;膝部后侧瘢痕,俯卧时膝伸直,窝伸展,踝关节保持中立位,仰卧位时用支撑板顶在双足上或穿丁字鞋,防止足下垂。 (六)如果您长期卧床,下地之前先坐在床边,双下肢下垂;能下地时双下肢缠弹力绷带;行走时应抬高双下肢,以防下肢水肿。 (七)如果您是双下肢植皮术的患者,术后7~10天后在家属或护士的协助下可进行功能锻炼,创面用弹力绷带缠绕后开始由坐—站—走循序渐进功能锻炼。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烧伤后功能康复锻炼

烧伤后功能康复锻炼 一、烧伤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二、怎样预防疤痕增生? 三、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一、烧伤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烧伤后为了预防和减轻烧伤治愈后瘢痕挛缩畸形,有助于肌肉力量的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关节僵直与肌肉萎缩。 二、怎样预防疤痕增生? (一)可用预防和软化疤痕的乳膏,如硅酮霜、舒疤宁、康瑞宝等。先用温水擦洗患处,将乳膏均匀地涂在愈合的创面上,进行按摩,使皮肤充分吸收。 (二)舒疤宁与弹力绷带、弹力衣、弹力套合用,预防和压迫增生的疤痕,抑制其生长,24小时持续使用效果更佳,从创面愈合后开始使用,一般为半年至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三)饮食上应注意不吃含胶原纤维多的食物,如猪蹄、肉皮等,少吃辛辣刺激发物,如海鲜、螃蟹等,防止加重瘢痕的疼痛、瘙痒。 三、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一)功能锻炼必需在病情稳定后遵医嘱进行。方法主要有:早期应尽量正确摆放体位对抗关节挛缩;采用夹板固定保持关节活动度;尽量主动活动各关节以增强肌力;护士或家属帮助按摩增加关节活动;日常生活训练:如洗脸、吃饭等。 (二)如果您是颜面部烧伤的患者,待面部消肿后,应训练眨眼、转动眼球等动作预防眼睑外翻。用张大口叼一段黄瓜或胡萝卜在嘴里等方法预防小口畸形。面部按摩,有利于疤痕软化。仰卧位时使头居中,侧卧位时使用棉垫圈,使耳部悬空,避免耳部受压。 (三)如果您是颈部烧伤的患者,颈前创面愈合后应去枕保持头部充分后仰,防止颈部粘连、疤痕挛缩畸形。一侧有瘢痕时,头向健侧倾斜和转动。 (四)如果您是手部烧伤的患者,手背烧伤时将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外展;掌侧烧伤时,以背屈为主;手部做握拳、拇指末节掌面与其余四指末节掌面做对掌运动;健侧的手或家属、护士帮助烧伤手的掌指、指间做屈曲运动;肘部创面肘应做伸屈、旋转运动;腋部创面则将上臂外展90度或上举过头,仰卧时双手交叉于脑后使腋伸展;应尽量自己洗漱、吃饭等,日常生活训练是最有效的活动方式。 (五)如果您是下肢烧伤的患者,髋关节、膝关节保持伸直位,膝前瘢痕做屈膝运动,下地后练习下蹲;膝部后侧瘢痕,俯卧时膝伸直,窝伸展,踝关节保持中立位,仰卧位时用支撑板顶在双足上或穿丁字鞋,防止足下垂。 (六)如果您长期卧床,下地之前先坐在床边,双下肢下垂;能下地时双下肢缠弹力绷带;行走时应抬高双下肢,以防下肢水肿。 (七)如果您是双下肢植皮术的患者,术后7~10天后在家属或护士的协助下可进行功能锻炼,创面用弹力绷带缠绕后开始由坐—站—走循序渐进功能锻炼。

烧伤康复治疗指南(完整版)

烧伤康复治疗指南(完整版)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治疗手段的进步,修复创面、挽救生命已不再是烧伤治疗的惟一目标,预防和减轻畸形、恢复功能、改善外观、帮助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烧伤康复的理念及技术正逐渐为众多烧伤治疗单位所接纳。 为规范烧伤外科专业康复治疗的形式和内容,经借鉴国外烧伤康复治疗经验,并基于对全国39家烧伤治疗单位开展康复治疗情况的调查结果[1],以欧美烧伤康复治疗指南[2]为蓝本,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初步拟定适合我国当前医疗环境的烧伤康复治疗指南。希望以此为起点,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对该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逐渐形成适合国内医疗模式的烧伤康复治疗指导规范,让烧伤患者从中受益。 1 烧伤康复治疗的目标 近期目标:维持并逐步增加未受伤及受伤部位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减轻水肿、疼痛,改善肌力、耐力,预防挛缩,减少瘢痕增生。 长期目标:改善关节肌肉力量以及ROM,提高运动能力、灵活性、协调性,逐步恢复身体转移、行走能力。

可参照的离院标准:能独立完成站立、行走、就餐、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实现基本自理。 终极目标:实现烧伤患者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回归。通过康复治疗,使患者尽可能回归到伤前的生活状态:(1)拥有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能力(activ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相应的学习、工作能力;(2)更好的外观;(3)良好的创伤后心理适应[3]。 2 烧伤康复治疗关注的问题[4,5] (1)因制动造成的肌肉萎缩以及肌力、耐力、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下降; (2)因制动所致关节周围纤维组织沉积、增生引起的软组织粘连、关节ROM 下降;(3)因瘢痕增生或制动后瘢痕、肌腱、肌肉等软组织挛缩造成的关节僵硬、畸形;(4)因制动造成的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与压疮风险的增加;(5)烧伤创面、感染创面、肢体肿胀的辅助治疗;(6)因烧伤造成的皮肤色素异常、瘢痕增生所致外形改变;(7)烧伤后伴随的躯体不适如感觉异常、疼痛、瘙痒、睡眠障碍等的辅助治疗;(8)烧伤后脏器功能障碍;(9)烧伤后治疗结局的追踪与随访;(10)因关节ROM下降或肢体残障造成的ADL、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下降;(11)因烧伤造成的社会、心理问题,包括工作、学习、交往、家庭等方面。 3 烧伤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

烧烫伤的应急处理及注意事项完整版

烧烫伤的应急处理及注 意事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烧烫伤的应急处理及注意事项: 1、先用凉水把伤处洗干净(不带压的水),然后把伤处放入凉水浸泡半小时。一般来说,浸泡时间越早,水温越低(不能低于5℃,以免冻伤),效果越好。但伤处已经起泡并破了的,不可浸泡,以防感染。 2、手足皮肤烫伤后,立即把酒精倒在盆内或桶内,将伤处全部浸入酒精中,即可止痛消红,防止起泡。 3、发生小面积烫伤时,立刻涂点牙膏,不仅止痛,且能抑制起水泡。已起的水泡也会自行消退,不易感染。小面积二度烧伤1次即愈。 4、烫伤的部位可侵泡在水中,但不能把小孩浸入冷水中,这样会导致体温过低。 5、一在冷却伤口的同时,在伤口肿起来前,把伤口周围的衣服移开,如果有必要,就把衣服剪掉。不要除去粘在在伤口上的任何东西,不要触摸或弄破水疱。 6、沿着受伤部位覆盖一层粘贴的薄膜(因为伤口会肿胀,所以不要对肢体进行包扎),或者 把脚或手放进塑料袋里。如果两样都没有,就用一个干净、无绒毛的敷料(比如枕套)盖住伤口,使其免受感染 7、不要用冰,冰会加重组织的损伤。 8、如果伤在脸上,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敷脸,或用冷水冲洗脸颊。也不要在伤处抹油、油膏或粉末。

9、用温水清洗被烫伤的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毛巾吸干,水流能出去细菌和死去的皮肤组织。 如果伤处位于会弯曲的地方,例如手掌或手指的关节,每天至少拉伸10次,每次一分钟,来防止缩短变形。 10、不要让伤口暴露在阳光下,特别是面部伤口。在痊愈的头6个月,避免阳光直射伤口,否则结痂处的皮肤会比周围的皮肤黑,使疤痕更加明显。 11、烧烫伤病人容易有口渴症状,不要给病人喝白开水、矿泉水,以免引发脑水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可让病人少量多次喝些淡盐水,以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 烧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损伤。通常是指高温液体、固体或火焰对机体造成的损伤,热液引起称为烫伤,热固体引起称为灼伤,火焰引起称为烧伤,医学上将高温液体、固体、火焰、蒸汽、电流、放射性、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原因引起的皮肤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生活中轻度烧伤最为常见。 小面积表浅烧伤,除了烧伤局部有红、肿、热、痛外,全身可以没有变化,如不感染,一般数天内痊愈。大面积深度烧伤,可以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出现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紊乱,如休克、肝肾功能异常,局部与全身感染、败血症,多器官功能不全、衰竭,乃至死亡。大面积深度烧伤不仅仅是有皮肤破坏,更为重要的是全身多系统损伤,故有人称其是“烧伤病”。有人采用年龄+烧伤面积的值来粗略估计死亡风险,以加深对病情的认识。 烧伤根据其严重程度判断病情。烧伤严重程度是按烧伤深度和面积估计的,一般分为三度,可按三度四分法进行分类,即烧伤深度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烧伤面积以烧伤范围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表示。烧伤严重程度分为四度:轻度烧伤:总面积小于10%体表面积的Ⅱ度烧伤,无Ⅲ度烧伤;中度烧伤:总面积大于10%而小于30%体表面积或Ⅲ度烧伤小于9%体表面积;重度烧伤:总面积大于30%而小于50%体表面积或Ⅲ度烧伤大于9%而小于19%体表面积,或病人出现休克、合并复合伤和吸入性损伤;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大于50%体表面积或Ⅲ度烧伤面积大于19%体表面积。 烧伤休克表现为:烦渴,烦躁不安,尿少,脉快而细,血压即将下降,四肢厥冷、发绀、苍白、呼吸增快等。 烧伤治疗有几大原则:

康复治疗学作业治疗 单选题

选择题 1.在患者治疗的哪个阶段需要活动分析(E ) A.初诊时B.治疗开始C.治疗中 D .治疗后 E .治疗全过程 2.以下哪项评估有利于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 ) A.任务分析B.活动分析C.徒手肌力评估D.关节活动度评估 E.活动分析和运动功能评估 3.下列哪项是作业治疗师的核心技能(A ) A.活动分析B.关节松动术C.心理治疗D.矫形技术E.计算机操作能力4.下列哪项不是进行活动分析的目的(E ) A.为治疗师提供全面理解活动行为的方法 B.了解从事活动所需要的设备、用具和材料、花费、时间、空间及人员 C.通过适应和改造设备、环境及简化活动,来确定转换活动的方式 D.在选择可以满足特殊需要的活动时,练习解决问题的技能 E.为了达到治疗目标 5.下列不属于作业活动分析简单分析的是(D ) A.明确活动的方式B.选择活动类型C.分析选择活动的理由 D.对文化程度进行分析E.确定活动场地 6.作业治疗与运动治疗的区别不包括下列哪一项(B) A.作业治疗强调患者主动参与,运动治疗强调主动为主,被动为辅 B.作业治疗用于躯体功能障碍 C.作业治疗强调的是上肢运动,运动治疗强调下肢 D.作业治疗趣味性高、运动治疗比较低 E.工作、游戏、下棋属于作业治疗,医疗体操属于运动治疗 7.作业治疗使用范围包括(E ) A.偏瘫、脑瘫B.四肢骨折、截肢C.心肺系统疾病D.烧伤E.以上都是8.作业活动的选择要根据患者能主动参与并能完成(B )以上。 A.65%~70% B.70%~80% C.80%~90% D.75%~85% E.65%~75% 9.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治疗师的职责(D ) A.评价患者自理活动能力,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照顾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B.指导患者进行触觉、实体觉、运动觉,感觉运动觉等感知觉的功能训练 C.组织患者参加有选择的文娱活动或园艺活动 D.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 E.患者出院后,家居环境需要适当的改变 10.作业治疗评定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B ) A.根据患者功能障碍情况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 B.重视发挥治疗师者的主动性 C.作业治疗师应重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D.选择标准的评定方法 E.注意时间、地点和生理状况 11.作业治疗以(C )作为媒介,这些活动同样也是治疗目的。 A.工作B.劳动C.作业活动D.日常生活活动E.休闲娱乐活动12.早期的作业治疗应用于(A ) A.精神治疗方法B.残疾治疗C.社会能力治疗D.肌肉恢复治疗E.言语治疗13.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活动(E )

康复治疗学作业治疗-单选题

康复治疗学作业治疗-单选题

选择题 1.在患者治疗的哪个阶段需要活动分析(E )A.初诊时B.治疗开始C.治疗中D .治疗后 E .治疗全过程 2.以下哪项评估有利于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A ) A.任务分析B.活动分析C.徒手肌力评估D.关节活动度评估 E.活动分析和运动功能评估 3.下列哪项是作业治疗师的核心技能(A )A.活动分析B.关节松动术C.心理治疗D.矫形技术E.计算机操作能力 4.下列哪项不是进行活动分析的目的(E )A.为治疗师提供全面理解活动行为的方法 B.了解从事活动所需要的设备、用具和材料、花费、时间、空间及人员 C.通过适应和改造设备、环境及简化活动,来确定转换活动的方式 D.在选择可以满足特殊需要的活动时,练习解决问题的技能 E.为了达到治疗目标 5.下列不属于作业活动分析简单分析的是

( D ) A.明确活动的方式B.选择活动类型C.分析选择活动的理由 D.对文化程度进行分析E.确定活动场地6.作业治疗与运动治疗的区别不包括下列哪一项(B) A.作业治疗强调患者主动参与,运动治疗强调主动为主,被动为辅 B.作业治疗用于躯体功能障碍 C.作业治疗强调的是上肢运动,运动治疗强调下肢 D.作业治疗趣味性高、运动治疗比较低 E.工作、游戏、下棋属于作业治疗,医疗体操属于运动治疗 7.作业治疗使用范围包括(E ) A.偏瘫、脑瘫B.四肢骨折、截肢C.心肺系统疾病D.烧伤E.以上都是 8.作业活动的选择要根据患者能主动参与并能完成( B )以上。 A.65%~70% B.70%~80% C.80%~90% D.75%~85% E.65%~75% 9.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治疗师的职责(D )

烧伤后康复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烧伤后康复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烧伤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功能锻炼越早越好,一般在烧伤后10天左右,局部水肿及疼痛明显减轻时既可开始;植皮部位在拆线后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进行各关节的全方位运动。 功能锻炼的方法 主动活动 主动活动就是患者病情稳定后自己活动的方法。主动活动可以预防和减轻各关节的功能障碍,增加体力,改善心肺功能,是烧伤的康复之本。 颈部 颈前烧伤者仰卧位时肩背下垫小枕头,俯卧位时抬头使颈部过伸,颈一侧烧伤者向健侧斜和转动或患者手提重物使肩关节向下牵拉以增加患侧颈部过伸程度。 腋部 上肢上举过头,仰卧位时双手交叉于脑后,使腋部伸展;一侧腋部瘢痕患侧手放置在肩以上,健侧手放置在腰臀部,双手各握毛巾的一端做上下的擦背动作,患侧上肢沿门墙壁上举,用手做爬门动作。 肘部 肘前烧伤者用手拉门把,利用自身体重产生牵拉作用,利用自身体重产生牵拉作用;患肢提重物可用抗屈挛缩;手握门把伸展肘部做前臂旋转运动。 手部 拇指尖掌面与其余四指指尖掌面做对掌运动;进行屈伸指、分指、握拳运动,利用健手帮助患手的掌指、指间关节做屈曲活动;预防双手指蹼瘢痕,可以左右手指交叉插入按压;双侧虎口烧伤者可用左右拇指交叉插入虎口按压;站立位手掌放置在桌面上靠体重下压使腕背曲或将第2-5指背放置在桌面上进行掌指关 节屈曲运动,鼓励病员自己洗漱、吃饭、穿衣,每日的生活锻炼是最有效的主动活动。 髋及臀部 仰卧位做下肢外展活动,或下肢屈曲抱膝动作,或下肢抬高运动;站立位做下肢后伸运动,或抬高患肢用手帮助进行压腿运动,或下蹲以牵拉瘢痕。 膝关节及足部 俯卧位膝关节伸直使窝伸展,站立时背部贴墙壁,足跟着地,从而牵拉瘢痕,或做屈膝活动,或单腿站立用毛巾置于患肢小腿下1/3处用手向上提,使膝屈曲,并练习下蹲,仰卧位或坐位进行足背屈外翻、内翻活动,站立位应穿平底鞋使足跟踩地以预防足部瘢痕。 被动活动 被动锻炼就是依靠别人通过按摩、推拿、牵拉等方法使关节恢复一定的活动度,为主动活动创造相对宽松的活动环境,烧伤瘢痕硬韧、缺乏弹性,严重制约着关节活动,因而对烧伤患者来讲按摩是被动活动的主要措施。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主动活动

烧伤患者的康复练习题

烧伤患者的康复练习题 1.患者,男,18岁,左手深Ⅱ°烧伤,康复介入,正确的手部位夹板,指间关节、拇指应保持在() A. 指间关节伸直位,拇指内收对掌位 B. 指间关节屈曲位,拇指外展对掌位 C. 指间关节伸直位,拇指外展对掌位 D. 指间关节伸直位,拇指伸直位 E. 指间关节伸直位,拇指外展屈曲位 2.烧伤的严重程度与影响预后的因素中最严重的是: A.烧伤的面积和深度 B.烧伤的部位 C.烧伤原因 D.有无合并症 E.患者体质状况 3.目前公认的防治增生性瘢痕最有效的方法是: A.红外线疗法 B.10%碘化钾离子导入 C.加压疗法 D.超声波疗法 E.音频电疗 4.关于肥厚性瘢痕的结局,镨误的是() A、只有治疗才能使其变薄、变软 B、可能终身不缓解 C、可能自行缓解 D、可能部分缓解或完全消退 E、变化无一定规律 5.使用加压疗法防治肥厚性瘢痕,错误的是: A.持续施加大于3.3kPa(25mmHg)的压力 B.使用压力套的时间标准为23~24h/d C.原则上是创面愈合后越早开始越好 D.戴面具一天不超过20小时 E.一直持续到瘢痕成熟 6.针对烧伤早期的物理治疗不宜用: A.水疗 B.电光浴 C.超短波 D.He-Ne激光疗法 E.蜡疗 7.烧伤后仅有表皮红、肿、痛,数日自愈,不留瘢痕者为几度烧伤() A、Ⅰ度 B、浅Ⅱ度 C、深Ⅱ庋 D、Ⅲ度

E、Ⅳ度 8.下列对烧伤修复后期和康复期的运动治疗中中,错误的是: A.主要目的是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肌肉力量和功能 B.治疗前进行温热疗法 C.对关节ROM低下者不用可动式夹板 D.关节松动术可改善ROM及止痛 E.肌力在2~3级时进行助力运动和主动运动 9.深Ⅱ烧伤是() A.伤及角质层,表皮生发层健在 B.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C.伤及真皮深层,部分皮肤附件健在 D.真皮全层全部损害 E.伤及皮肤全层达深筋膜 10.某烧伤患者,Ⅱ。~Ⅲ。总面积达25%,其中Ⅱ。烧伤面积为19%,其伤情属于()A.轻度烧伤 B.中度烧伤 C.重度烧伤 D.特重度烧伤 E.以上都不是

手部烧伤后的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

手部烧伤后的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 发表时间:2018-09-27T11:14:04.4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下第8期作者:林敬 [导读] 结果:对手烧伤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后减少了手烧伤后形成的瘢痕增生、挛缩畸形。结论: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是手功能康复的关健。 中一东北国际医院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目的:减少手烧伤后形成瘢痕增生、挛缩畸形,减少致残率。方法:对手烧伤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结果:对手烧伤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后减少了手烧伤后形成的瘢痕增生、挛缩畸形。结论: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是手功能康复的关健。 【关键词】手烧伤;功能锻炼;康复 手是人体操作的执行者,日常生活、社会劳动、工作学习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它。手常处于暴露部位,因此手烧伤是烧伤最常累及的部位,烧伤后易形成瘢痕增生而使患者的手部发生挛缩畸形,对患者的手部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手部烧伤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是促进手部功能恢复,防止手部因长时间缺乏合理活动而出现关节僵直,肌肉萎缩,挛缩形的有力措施 [1]。本科室自2010年以来共收治手烧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临床上一组我们注重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对象来自我院烧伤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之间第一次住院的手部烧伤患者124例,其中男74例,女50例,年最小的15岁,最大的76岁,单纯手背烧伤的62例,伴手掌烧伤的32例,伴有其他部位烧伤的30例。我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个62例。一组为外科常规护理组,一组为功能锻炼康复治疗组。 2临床症状 1.2.1手背烧伤 手背皮肤薄而松弛,易造成深度烧伤。手背深度烧伤后,因皮肤滑动功能差,易引起瘢痕与肌建、关节直接粘连,导致手的功能障碍[2],表现为指间关节过度屈曲,掌指关节过度背伸,拇指内收畸形[3]。瘢痕挛缩重者导致“爪形手”畸形。 1.2.2手掌烧伤 手掌皮肤较厚,加之手的功能位为半握拳状,手掌受伤的概率及深度小于手背。手掌深度烧伤后,因瘢痕挛缩,导致手指屈曲不能伸直,多伴有指蹼粘连,不能自由活动及指蹼过浅,重者手掌消失,呈“拳样手”畸形[4]。 2功能锻炼 2.1被动锻炼 手部烧伤采取包扎疗法者,包扎时应保持手的功能位,即腕背屈30度或中位,分开各指,拇指外展对指位,第2~5掌指关节屈曲20度,指间各关节伸直[5]。每次打开敷料换药时,都要进行被动锻炼。手部采取暴露及半暴露疗法者,用健手帮助患手或其他人帮助患手锻炼,每天3次,每次20~30分钟,循序渐进地活动每一个关节。频率不易过快,幅度尽量最大,以患者能耐受的程度为限。不论哪种方法处理创面,训练顺序均为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进行屈曲、握、对指训练[6]。 2.2主动锻炼患肢受伤后即可以开始,以腕关节旋转为主,指关节、掌指关节伸屈,对掌及抓握等运动。水肿与疼痛明显减轻后增加次数和每次运动的时间。如行手术治疗的,术后2周开始进行,每天4~5次,持续时间6~9个月,可借助体疗器如手指肌力练习器,握力练习器等。 3康复治疗 3.1加压治疗 弹性织物对烧伤愈合部位持续压迫达到预防和减轻瘢痕增生的方法[7],我们常使用的弹性织物有弹力绷带和弹力套,手部烧伤患者首选弹力套,愈合初期由于新生皮肤较嫩,使用弹力套时里面需要垫棉布保护创面,铺平后用弹力套加压。如果指间压力不够,可以用树脂海绵或纱布垫垫在指间。除了洗手洗澡外,应24小时持续佩,压力以33Kp a最适宜,手套使用时是半年到一年,每月或者根据手套的弹力定期更换。 3.2温水治疗 用38℃~40℃的温水浸泡患手,每次20分钟,每日2次。在浸泡液中进行手的活动可以软化瘢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3局部抜摩疗法 按摩力垂直于挛缩方向,星螺旋形移动,新生的上皮比较娇嫩,易出现水泡、破溃。早期以按为主,按摩动作要轻柔,勤换部位。随着皮片的韧性增大,可以据情况加大按摩力度[8],以柔初而有弹性的手法作用到皮下组织和关节间隙,使瘢痕达到软化松解。 3.4药物疗法 常用的药物有硅酮类、复春散、舒疤宁等,每天2~4次,洗好创面后均匀涂抹于患处。此类药物可以使瘢痕充血减轻,颜色变浅,质地变软,止痒止痛。 3.5作业疗法 早期由于皮片鲜嫩,用柔软的纱布,软橡皮圈等物品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拆、抓、握训练。后期用患手的拇、食、中指进行抓握活动,如皮球、水杯、豆类等逐步进行使用钥匙、梳子、勺子等生活锻炼,再训练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穿衣、解扣、系鞋带等,由易到难,逐渐达到生活自理,随着手功能的逐渐恢复,有计划的安排与原职业有关的劳动技能训练。鼓励病人独立完成,使其恢复信心,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4结果 两组手烧伤病人治疗一年后,外科常规护理组和功能锻炼康复治疗组的手部功能均有康复。功锻炼康复治疗组手的运动、触觉、感觉

烧伤后功能康复锻炼之令狐文艳创作

烧伤后功能康复锻炼 令狐文艳 一、烧伤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二、怎样预防疤痕增生? 三、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一、烧伤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烧伤后为了预防和减轻烧伤治愈后瘢痕挛缩畸形,有助于肌肉力量的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关节僵直与肌肉萎缩。 二、怎样预防疤痕增生? (一)可用预防和软化疤痕的乳膏,如硅酮霜、舒疤宁、康瑞宝等。先用温水擦洗患处,将乳膏均匀地涂在愈合的创面上,进行按摩,使皮肤充分吸收。 (二)舒疤宁与弹力绷带、弹力衣、弹力套合用,预防和压迫增生的疤痕,抑制其生长,24小时持续使用效果更佳,从创面愈合后开始使用,一般为半年至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三)饮食上应注意不吃含胶原纤维多的食物,如猪蹄、肉皮等,少吃辛辣刺激发物,如海鲜、螃蟹等,防止加重瘢痕的疼痛、瘙痒。 三、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一)功能锻炼必需在病情稳定后遵医嘱进行。方法主要

有:早期应尽量正确摆放体位对抗关节挛缩;采用夹板固定保持关节活动度;尽量主动活动各关节以增强肌力;护士或家属帮助按摩增加关节活动;日常生活训练:如洗脸、吃饭等。 (二)如果您是颜面部烧伤的患者,待面部消肿后,应训练眨眼、转动眼球等动作预防眼睑外翻。用张大口叼一段黄瓜或胡萝卜在嘴里等方法预防小口畸形。面部按摩,有利于疤痕软化。仰卧位时使头居中,侧卧位时使用棉垫圈,使耳部悬空,避免耳部受压。 (三)如果您是颈部烧伤的患者,颈前创面愈合后应去枕保持头部充分后仰,防止颈部粘连、疤痕挛缩畸形。一侧有瘢痕时,头向健侧倾斜和转动。 (四)如果您是手部烧伤的患者,手背烧伤时将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外展;掌侧烧伤时,以背屈为主;手部做握拳、拇指末节掌面与其余四指末节掌面做对掌运动;健侧的手或家属、护士帮助烧伤手的掌指、指间做屈曲运动;肘部创面肘应做伸屈、旋转运动;腋部创面则将上臂外展90度或上举过头,仰卧时双手交叉于脑后使腋伸展;应尽量自己洗漱、吃饭等,日常生活训练是最有效的活动方式。 (五)如果您是下肢烧伤的患者,髋关节、膝关节保持伸直位,膝前瘢痕做屈膝运动,下地后练习下蹲;膝部后侧瘢痕,俯卧时膝伸直,窝伸展,踝关节保持中立位,仰卧

烧伤的早期康复

烧伤的早期康复 烧伤定义:是以火焰、热水、热蒸汽、化学物质、光、电以及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皮肤、粘膜、肌肉、骨骼,甚至内脏器官等造成的损伤。皮肤一旦遭到严重烧伤,就会使其重要的保护身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受到破坏或丧失。从而引起烧伤患者出现诸如休克、感染、多器官 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烧伤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都是常见创伤,一般以热力烧伤为主,化学和电子烧伤亦呈增多趋势。烧伤的严重程度与烧伤面积、烧伤部位、烧伤深度、烧伤原因、患者年龄、患者体质状况、有无合并伤(如呼吸道损伤)或中毒等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烧伤面积和深度。 烧伤康复的内容: 烧伤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创伤一样,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必然有瘢痕形成,可以说没有瘢痕就没有创伤愈合。如果瘢痕生长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表现为瘢痕增生、挛缩,乃至畸形,不仅改变了外观,影响了功能,还给心理上造成极大创伤,给生活自理、社会交往、恢复工作等各方面留下诸多后患。因此应该对烧伤患者实施全面的康复治疗。 烧伤的康复: (一)烧伤瘢痕的处理 1、压力治疗 是目前公认的防治肥厚性瘢痕最有效的方法。持续施以与毛细血管压力3.33kPa(25mmHg)相等或更大的压力,可使胶原纤维束重新排列、瘢痕相对缺血,阻碍胶原纤维的合成。使用压力套的时间标准为23~24h/d,压力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弹性包裹、管型加压绷带、压力衣等。对于高低不平的部位如鼻周、唇周、腋窝、乳房、剑突、指蹼等,需使用轻薄而可塑的弹性物,塑成体表形态,如硬性透明面具用于鼻和口颊周围,弹性面具用于额、颞、下颌。脸部面具一天至少

戴20h,除了吃饭、洗脸外不能取下,直到瘢痕成熟。 穿压力衣的时机:原则上是创面愈合后越早开始越好。在瘢痕形成足够的张力以前过早穿压力衣,皮肤与压力衣之间摩擦会使皮肤浸渍;穿压力衣过晚,又达不到控制瘢痕增生的效果。 加压治疗的不足之处为: 使用时间长,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难以坚持使用;特殊部位如关节、面部、腹部等难以维持有效压力;有一定并发症,如手部长期压力治疗可破坏手掌弓形结构,影响手的功能,儿童长期使用可影响其局部生长发育。 2、矫形器 除石膏夹板外,多种轻型可塑性材料可用作夹板、管型、可调矫形器或系列矫形器,用以维持已获得的关节功能而无疼痛。 矫形器可阻止意外活动、促进受矫形器限制以外的主动活动。合适的夹板配合压力治疗对烧伤后瘢痕,特别是对手部、颈部、腋窝、关节的瘢痕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既能控制瘢痕的发展,又能减少因瘢痕挛缩引起的功能障碍。 (二)物理治疗 1、烧伤早期 目的主要是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预防关节挛缩。 (1)冷疗: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冷敷创面,以减轻疼痛,减少渗出,防止热力继续损伤。温度以5~10℃为宜,时间为30~60min,甚至数小时,适合于小面积或较浅的烫伤。 (2)水疗:可采用盆浴或直喷浴,以清洗坏死组织和分泌物、保持创面的清洁,水中加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1000新洁而灭溶液起到消毒作用,水温以37~39℃为宜。 (3)电光浴、红外线照射疗法:可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减少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