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体育学院-黄山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体育学院-黄山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体育学院-黄山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体育学院-黄山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学科门类:教育学

专业代码:040203

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与毕业要求最低学分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毕业要求最低学分:178.5学分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

相近专业:体育教育

院部负责人:李昌军审核:陈国平校长:汪建利

日期:2013年8月

1、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本专业以“强技能、应用型”为特色,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体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旅游产业、商业健身俱乐部和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工作,也能胜任体育教育、行政管理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体育旅游产业、商业健身俱乐部和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工作,也可从事体育教育、体育行政管理和体育科研等方面工作。

2、培养要求

1)工具性知识: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逐步提高并基本达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一般会话水平。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能够进行文献检索。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领会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注并熟悉国家有关体育,尤其是社会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社会体育工作,思想品德良好。

3)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社会体育概论、社区体育导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导论、体育科研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4)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有良好的

沟通表达能力,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

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或社会实践,有一定独立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

对体育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及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掌握基本的社会体育调研方法,具有从事社会体育科研的基本能力。

5)执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训练;达到社会体育人员的职业要求。

6)其它要求:

本科学习期间完成校定综合素质教育和系定综合素质教育各4学分,共8学分。

3、理论教学体系

核心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体育经济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篮球、体操、田径、健美操、武术等)。

理论教学体系示意图见附图1。

4、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专业实践环节:毕业实习、运动技能训练、校内外运动技能实践实习、校内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技能实践实习等。

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见附图2。

5、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与实现矩阵

培养要求(知识、能力、素质)实现方式(课程)

1工具性知识1.1 英语

1.2 计算机、网络运用

体育管理导论--双语教学

体育统计学、体育绘图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1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体育概论、体育概论等2.2 国家体育政策法规知识体育管理导论、健身概论等

3学科基础知识3.1 体育学知识与理论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

育保健学、体育科研与方法等

3.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知

识与理论

体育管理导论、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

论与方法、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中华传统

体育养生学、社区体育导论等

4专业核心知识能力户外运动项目及商业健身项

目指导能力

健美操、网球、跆拳道、游泳与救生、轮滑、

舞龙舞狮、武术、篮球、体育舞蹈和户外拓

展运动等

5专业拓展知识能力体育旅游产业及商业健身俱

乐部经营、开发、管理能力

体育旅游导论、户外运动的组织与管理、体

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俱乐部管

理等

6专业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8.1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创新实践等8.2专业综合研究能力学科论文、毕业论文等

6、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体系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分学分比例% 学时学时比例%

理论教学

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41 22.97 720 30.05

选修8 4.48 128 5.34 学科教育课程必修15.5 8.68 266 11.10 专业

教育

课程

专业基础及核

心课程

必修36 20.17 594 24.79 专业方向课程限选 6 3.36 96 4.01

专业拓展课程任选 4 2.24 64 2.67

实践教学

体系

通识实践必修10 5.60 48 2.00

学科实践必修0 0.00 0 0.00

专业实践

必修40 22.41 320 13.36

选修10 5.60 160 6.68 创新实践必修8 4.48 0 0.00 合计178.5 100.00 2396 100.00 理论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31 17.37

实践教学体系68 38.10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合计99 55.46

注: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含通识实践环节、学科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研究创新实践环节及理论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实验学分

7、课外实践教学环节

要求

项目内容要求及考核方法

学分数

(满分)

备注

院定创新实践

群众

体育

指导

技能

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一级

各项目(二级)等级裁判员证书(每项目)

运动员等级二级证书

教练员等级高级证书

4

1

4

4 体育行业

职业指导

技能

体育行业职业证书 4

学分

完成4 学分社会

体育

组织

管理

技能

校级、市级竞赛裁判员, 获得优秀裁判员1.5分

体育系各类竞赛参与者,获得优秀奖1分

校级、市级竞赛裁判员1分

到各院系担任体育指导、教练工作,参与者0.5分

到各院系担任体育指导、教练工作,参与者0.5分

体育系各类竞赛参与者0.5分

3.0

1

1

0.5

1

0.5

最多二次

只记最高分

最多记二次创新

设计

技能

赛事策划方案、创业计划书、大众体育状况、体育

调查分析等

2

其它其它院系认可的综合素质提高活动0.1-2

最高学分为

2学分

校定

创新

实践

学分

完成

4

学分

按《黄山学院全日制本科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细则》规定执行8、教学计划表

附图1:理论教学体系鱼骨图

新生入学体育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工具性知识

专业认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导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英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创业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能力外语知识能力

大学英语1-2 入学教育

社会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

体育统计学

体育绘图

体育科研与方法

体育统计学

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

体育心理学

健身概论

运动解剖学

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

社区体育导论

社交与礼仪

运动训练学

学校体育学

附图2:实践教学体系鱼骨图

新生入学体育应用型人才

基本素质能力体育旅游、户外健身运动项目组织管理实践能力

外语能力入学教育

公益劳动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

社会实践

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体育旅游产业、商业健身会所经营开发能力

专业项目教学实践专业项目训练实践专业综合训练

乒乓球

毕业论文、设计与创作

体操

大学英语口语、听力

体育旅游导论

体育经济学

体育市场营销

户外运动的组

体育管理导论

运动训练学

体育舞蹈

游泳与救生

毕业实习

跆拳道

舞龙舞狮

健美操

毕业教育

体育俱乐部管理

体育市场营销学

体育竞赛与裁判学

户外运动的组织与管理

轮滑

网球

武术

篮球

田径

羽毛球

足球

台球

户外拓展运动

瑜伽

体育游戏

有关社会体育概论论文

有关社会体育概论论文 [摘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首先要转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根据 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设计新型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模式.在此基础上,建 构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及其知识结构,同时探索开放式的办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能力结构。 [关键词]社会体育人才模式人才培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育 观念也随之更新,全民健身时尚正在形成。大众向往健康生活,社会需要体育越来越显示 出一种明晰的发展趋向;一个内容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会体育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们关注的问题。 二、行为特征与基本模式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行为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体育市场已初步形成。群众不断扩大体 育娱乐消费进行体质与健康投资已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开始涉足体育市场,开始兴办商业性体育场所;一些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如: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门球、台球等更加普及;一些层次较高的体育项目如:高尔夫球、网球、保龄球等也 开始进入大众消费领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达到健身、健美、娱乐的目的,已逐渐成为时 代发展的潮流。与计划经济时期比较社会体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在追求 的目标上,从单一的健身为价值取向健身、娱乐、休闲、康复乃至体育的经营开发、咨询 指导等多元目标转化;2在组织管理上,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向政府行为、地方团体行为,民间团体行为乃至个人行为协同的全社会行为转化。3在开展方式上,从单一的福利型向福 利型、经营型和消费型相结合方向转化;4在活动空间上,从传统的单位举办活动向单位、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活动空间转化。5在参与形式上,从少数人被动参与向全社会自觉 主动方面转化。 由此可见,社会体育形成与发展根本的社会动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是体育自身发展 趋势所决定的。社会体育表现出来的社会性、娱乐性、消费性、健身性和经营性等方面的 特点,为我们培养社会体育人才提供广阔而全面的社会视角。 2.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基本模式 从以上基点出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高素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水平较全面的综合素质;新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现代科学 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高技能——具有较全面的社会体育专业技能,适应性强。

体育学院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学院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施意见”,在年体育类类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以体育教育(师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专业为大类的年体育类类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体育教育(师范):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学校体育教案、训练、竞赛工作,能从事学校体育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较高的文化品质和科学素养、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以及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体育教育(师范):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 (二)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及较强的开拓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案,计算机考试达到一级(含一级)以上水平;能规范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测试达到二级乙等(含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三)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备教案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 (四)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动态以及体育科学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基本的教案研究和体育科学研究能力。 (五)了解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能从事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具有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案、训练、科研、组织竞赛、裁判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六)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一)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社会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社会体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富有创新精神。 (二)系统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所需的体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技术与练习方法,具有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健身指导、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格式(原创)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格式 (原创) 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直为着心中的那个梦而奋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对我们心中的那个蓝图的描绘。我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就是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远大的理想总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暂,从现在起,就力争主动,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路,去描绘这张生命的白纸。 一、个人资料 姓名:###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8年1月 性格:内外向兼之 学历:大学本科一年级 专业:社会体育 座右铭: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二、大学毕业后的十年总体规划时间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社会体育专业) 前言 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直为着心中的那个梦而奋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对我们心中的那个蓝图的描绘。我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就是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

远大的理想总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暂,从现在起,就力争主动,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路,去描绘这张生命的白纸。 二、大学毕业后的十年总体规划时间 美好愿望:希望以后可以有个自己的公司,或者可以拥有一家自己开的健身俱乐部 职业方向:公司里的体育顾问、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老师 三、自我盘点: (1)性格品质:自信心强,肯吃苦;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待人真诚,能得到大部分人的尊重; (2)个人素质:兴趣广泛;适应性较强;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语言逻辑性和表达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预见性和团队意识等方面均有所表现; 大学一年级:了解大学年活,了解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景,了解大学期间应该掌握的技能以及以后就业所需要的证书。 大学二年级:熟悉掌握专业课知识,尽最大的努力考英语4级。考一些跟自己的专业有关有用的证书。 大学三年级:着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极锻炼自己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尽量多体验兼职,积累工作经验, 大学四年级:目标应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做出充分准备。

2016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6版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同时具备中小学体育教学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社会体育活动相关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社会体育活动的管理与指导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所需的体育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学校体育教学的教育学、学校体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体育健身运动项目的技术及练习方法; (4)具有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健身指导、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社会体育活动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社会体育活动的理论前沿和社会需求; (7)具有一定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 主干学科: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 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社会体育管理学、休闲体育学、体育俱乐部管理、社区体育导论、体育经济学、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学术活动。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word精品

. 建设Ⅰ 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自2011年申请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以来,在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按照省、学校的要求,依据专业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十二五”专业发展规划,深入落实专业建设发展目标。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和办学水平,是本系生存的支柱和关键。在体育系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本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对专业等方面进行规划,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体育产业逐渐的发展壮大起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急剧增长,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休闲体育活动作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作为休闲体育活动方式中充满活力的、最具发展前景的户外运动终究会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因此,体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新时期。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从创办之初,体育系就努力探寻着适合本专业生存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本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是经过专业考察与学习,并根据民族地区特点和学校办学优势来设置相关类别的课程。通过专业调查,深入把握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获取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定位。2012年,体育系全体员工远赴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的民族院校、师范院校和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派年轻教师到成都体育学院进修户外专业;参加四川省休闲协会、亚洲攀岩竞标赛、山地户外安全与健康国际会议等。通过全面的专业调研得出:休闲体育在国内悄然升起,发展越来越壮大,市场前景广阔;四川省有关户外运动、体育旅游、拓展培训机构多达300多家;国内部分高校均有开展户外运动课程;全国各省设立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俱乐部和相关协会,户外运动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市场规范性;有派克、凯乐石、始祖鸟等多个专业品牌的商家从事户外装备的生产等。与此同时,学校地处甘孜州,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具有较强的地区优势,以及学校与甘孜州各政府的行政部门、旅游景区都有密切联系,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办学优势。 目前,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绝大多数院校的运动设施和实验设施能够或基本-. . 能够满足专业发展需求,但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此外,还有部分院校没有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教育实训实践无法满足专业建设所需。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稳定规模、内涵发展”为基本思路,实践学校党委的战略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下得去、靠得住、干得好”的民族应用型育

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培养

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社会体育指导 与管理人才培养 摘要: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指出问题根源在于教育与实践脱节,专业与职业脱节;必须以职业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导向。从职业化培养的角度,审视《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认为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体育社会工作方向暂不易作为职业方向培养;培养规格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规范》的区分度不明显:课程设置缺乏依据说明,对运动技能关注不够;多方向和多头开设的课程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继而影响学业修读和就业。提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化培养应该以运动技能的推进为主线;在具体培养规格上,应该采取递进形式对学生提出规定要求。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7-0032-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体育发展势头良好,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据石岩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至少应配备65万人,到21世纪中叶应达到500万人以上。顺应社会体育发展的热潮,高校开办社会体育专业蔚然成风,全国的办学规模由2000年的30余所院校猛增到2008年底的230所,涵盖体育、师范、医学、理工、农业、综合等各类型高校。然而,与供需两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艰难的就业形势始终是社会体育专业难以摆脱的

梦魇。2006年,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后10名的本科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榜上有名;2007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情况,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等20个本科专业年终就业率未超过40%;在另一项调查中,2008年全国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对口率为40%,居所有专业倒数第3位,毕业后半年的月均收入为2090元。一边是缺口较大的人才需求,一边却是艰难的就业形势,问题根源在于教育与实际脱节、专业与职业脱节。2009年7月制定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适时地提出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问题,为明确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责任,促进专业培养与人才需求接轨,提高各高校办学质量提供了指导和有力的支撑。但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职业化培养的角度看《专业规范》,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1 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已经成为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王爱丰等在对江苏近10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研究后指出,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围绕《专业目录》进行设置,突出表现在专业特色不够、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普遍存在着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石岩等学者均有类似观点。 2)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课程设置是体现专业特色的灵魂。目前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岗位实用性不强,表现为两种趋向:一种情况是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雷同,传统的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现有师资、设施基本是为了满足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的需要配备的,社会体育专业所需的师资、设施建设尚需时日。另一种情况是开设的特色课程受制于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体育学院-黄山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学科门类:教育学 专业代码:040203 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与毕业要求最低学分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毕业要求最低学分:178.5学分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 相近专业:体育教育 院部负责人:李昌军审核:陈国平校长:汪建利 日期:2013年8月 1、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本专业以“强技能、应用型”为特色,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体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旅游产业、商业健身俱乐部和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工作,也能胜任体育教育、行政管理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体育旅游产业、商业健身俱乐部和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工作,也可从事体育教育、体育行政管理和体育科研等方面工作。 2、培养要求 1)工具性知识: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逐步提高并基本达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一般会话水平。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能够进行文献检索。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领会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注并熟悉国家有关体育,尤其是社会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社会体育工作,思想品德良好。 3)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社会体育概论、社区体育导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导论、体育科研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4)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有良好的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许昌学院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社会体育专业代码:040103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素养,能在社会体育领域和物业管理部门从事群众体育活动、保卫、保安等方面工作,并能适应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和组织竞赛指导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通过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国家有关体育工作和安全保卫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受到服务社会、指导大众健身和系统的武术保安等方面的训练,初步形成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安全保卫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热爱体育教育事业,有理想、有社会主义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奋发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的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自我教育能力; 2、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技术与指导方法;掌握人体科学、运动科学、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武术格斗的基本技能; 3、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和安全保卫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我国当前的社会治安情况; 4、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物业管理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5、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有应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6、掌握基本的体育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7、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的知识和能力,高尚的审美情操,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三、主要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规、经济法、田径、篮球、体操、武术、网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散打、跆拳道、擒拿与格斗。 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可在3—6年中完成学业。 2、学位:符合许昌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70学分;其中通识类必修课应修满37学分,选修课应修满12学分;专业基础课应修满48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应修满37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应修满36学分。

社会体育管理的内容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 社会体育导论 课次: 班级:
人数: 任课教师:冯晓丽
授课内容: 第八章 社会体育管理的内容
1、了解社会体育管理涉及到人员、财物、物质、信息和对相关
社会问题的处理
2、掌握并理解对参与者管理的原则 教学目标:
3、掌握人的管理涉及对参与者的管理、对指导员的管理和对管
理者的管理的几个方面
4、了解掌握如何科学地经营与管理体育场馆设施
1、掌握并理解对参与者管理的原则
教学重点: 2、掌握人的管理涉及对参与者的管理、对指导员的管理和对管
理者的管理的几个方面
教学难点: 确定社会体育的财物预算;社会体育经费如何科学使用
教法手段:
讲授法、启发式
教学内容与设计
教法提示(旁注)
导入:
第一节 社会体育人员管理
一、 对参与者的管理
(一)对参与者进行管理的意义
(二)参与者的类型
1.俱乐部或体育社团的参加者
2.体育培训班的参加者
3.业余自由参与者
(三)对参与者管理的原则
1. 激发性原则
2. 人本性原则

3. 灵活性原则 (四)对社会体育参与者管理的方法 1. 引导法 2. “代理”管理法 3. 组团法 二、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道德 1. 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遵纪守法。 2. 不得进行反科学、伪科学、封建迷信以及其他有碍社会
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活动。 3. 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诚恳,平等待人,老幼无欺,不
得有性别、民族歧视,不得歧视有残障的人员。 4. 行为举止有礼貌、大方,谈吐用词文明得体,仪表仪容
整洁,保持良好形象。 5. 热爱社会体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 6. 努力钻研业务,积极提高服务质量。 7. 以诚实、正直、公平的态度与他人友好合作。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 (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核认定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要求 三、 对管理者的管理 (一)发现与考察管理人才 (二)确立管理人才的标准 (三)管理人才的使用 (四)正确地对待管理人才
第二节 社会体育财务管理 一、 经济来源 (一)国家财政拨款 (二)社会赞助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1.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使培养方案更具科学性、规范性 2.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市场需求多样化、师范教育转型、基础教育全方位改革等时代背景,制定适合“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使培养方案具有时代性、前瞻性。 3. 总结2006版本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实施的经验,坚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改革思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分类分层培养,使培养方案体现本专业特色和创造性。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面宽、素质高、综合能力强,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 基本规格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的基本运动技能。具有从事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3)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责任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及求实与探索精神。 (4)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5)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节的基础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 1. 基本学制为4年。 2. 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培养模式 以“二分三强”基本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积极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修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13年6月修订) 一、专业介绍 为了适应人们对体育生活的需求,我校于1995年,开始试办社会体育专业。1999年正式设立社会体育专业,并开始招收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社会体育方向硕士研究生。2012年,社会体育专业更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代码040203)。本专业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要求,充分整合我院优势教育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人才需求规格为标准,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旅游、体育探险等体育休闲特色,并在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学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既能从事社会体育健身咨询、技术指导,又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有效地从事经营、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具体要求 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具备良好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社会体育专业理论、掌握多项社会体育运动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社会体育活动的推广、指导、经营与开发等活动; 3.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注重外语的学习,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以适应现代化办公的需求; 三、培养特色 (一)目标特色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既能从事社会体育健身咨询、技术指导,又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有效地从事经营、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有别于传统体育领域中各类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定位,同时也是本专业的最主要培养特色。 (二)课程特色 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拓展休闲体育课程建设,突出体育休闲特色;以社会人才需求规格为标准,强化经营管理能力训练;以休闲体育服务过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以职业形态设计专业技能专选课程,通过专业技能课程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人才培养。 (三)实践特色 在我院原有的与休闲体育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加强模拟场景与实景教学,共同完成休闲体育专业参访见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任务,初步形成“以学校实训基地为主、社会实践基地为辅”的集约式休闲体育实训基地,以培养休闲体育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体育学、公共管理。 (二)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体育经济学、社区体育概论、健身原理与方法、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服务运营管理等专业理论课程和体育健身与娱乐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社会体育指导员。 1.2职业定义 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管理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动作协调、具有较强的示范、讲解与语言表达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晋级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社会体育指导师不少于6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师应具有社会体育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师的教师应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在标准教室内进行,操作培训在室外运动场地上进行。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通过初级运动技术考核,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体育中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 ——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

社会 体育 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广州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1年9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专多能,掌握社会体育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社会体育健身指导、技能传授、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一)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社会体育工作的政策和法规。 (二)热爱社会体育工作,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掌握社会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传授和指导身体锻炼、养生保健、休闲娱乐以及社会体育活动策划、组织与服务的知识和方法,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社会体育调查研究方法,并具有从事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五)达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中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水平,并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六)学习一门外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相当水平;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达到计算机二级水平;学习普通话,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社会学、管理学、体育学 (二)主要课程 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体育概论、社会体育学、游泳、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四、主要实践环节 入学教育、军训、生产劳动、中期实习、就业指导、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五、修业年限、学分和授予学位 (一)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可提前一年毕业(修满规定的学分);对于在规定年限未完成学业的学生,允许延长学习时间,最长可延长4年。 (二)学分 在修业年限内需完成165学分。

解读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

解读《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资格证书制度是1993年10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要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要制订各种执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其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都对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基本法律的角度确立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经过3年的研制,2001年8月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并在全国开始正式施行。 一、职业名称及定义 (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是指在营利性体育场所的劳动岗位从事体育健身指导工作的人员。 1994年6月,原国家体委颁布施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社

会体育指导员”这个名词从此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然而,在这里我们所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却不同于我们长期以来在《制度》下所认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了以示区别,我们按照其工作性质和对象的不同,称呼二者分别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 街头巷尾,健身活动站点,活跃着一批义务为大家服务、进行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这批人就是《制度》下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培养出来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的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他们承担着指导人民群众进行科学、向上、健康的体育锻炼和活动的重任,他们是我国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追求生活质量、花钱买健康已经不是有闲、有钱阶层的特权,健身意识深入人心,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街边或广场、公园的简单集体健身活动,买一张健身卡,工作之余去设备设施齐全的健身场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个性化健

[工作]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登记管理办法

[工作]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登记管理办法 附件1: 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登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登记的管理工作~加强对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以下简称指导员,的管理与服务~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第二条指导员按技术等级称号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第三条指导员注册登记的种类分为:取得资格的注册登记、迁移指导地址注册登记、年度注册登记。 第四条指导员的注册登记管理将统一网上注册登记的方法~必须使用国家体育总局建立的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系统》进行。书面材料报送至属地管理机构用做备份。 第五条国家体育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根据 相关规定对开展注册登记工作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第二章注册登记管理机构 第六条指导员注册登记管理机构为: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群体处、各地方体育局群体处和各区、县体育主管部门。 第七条各级指导员的注册管理权限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区、县体育部门管理注册登记,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地、市体育部门管理注册登记,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部门管理注册登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国家体育总局管理注册登记。但是~各级指导员注册登记工作均可由指导员本人在指导工作所在地的区、县体育主管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第八条指导员注册登记实施机构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区县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委托机构。 第三章注册登记程序 第九条对符合《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要求和取得指导员资格的人员~要在相应的体育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需求的,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素养,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并能适应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和组织竞赛的指导工作的社会体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初步形成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必须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技能与指导方法; 3.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了解国内外社会体育方面的发展动态; 5.掌握体育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具有适应体育教育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三、主干学科: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 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传统体育养生学、健身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武术、健美操、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见习、实习、专项技能展示、毕业论文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运动解剖实验、运动生理实验、体育保健实验、运动心理实验、运动生化实验等。 七、学制:四年 八、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总体安排表 社会体育专业单位:周 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 社会体育专业单位:周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

建设Ⅰ 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自2011年申请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以来,在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 和指导下,按照省、学校的要求,依据专业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十二五”专业发展规划, 深入落实专业建设发展目标。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和办学水平,是本系生存的支柱和关键。在体育系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本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对专业等方面进行规划,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体育产业逐渐的发展壮大起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 的需求量也会急剧增长,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休闲体育活动作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作为休闲体育活动方式 中充满活力的、最具发展前景的户外运动终究会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因此,体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新时期。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从创办之初,体育系就努力探寻着适合本专业生存与发展的人 才培养模式,从本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是经过专业考察与学习,并根据民族地区特点和学校 办学优势来设置相关类别的课程。通过专业调查,深入把握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获取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定位。2012年,体育系全体员工远赴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的 民族院校、师范院校和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派年轻教师到成都体育学院进修户外专业; 参加四川省休闲协会、亚洲攀岩竞标赛、山地户外安全与健康国际会议等。通过全面的专业调研得出:休闲体育在国内悄然升起,发展越来越壮大,市场前景广阔;四川省有关户外运 动、体育旅游、拓展培训机构多达300多家;国内部分高校均有开展户外运动课程;全国各 省设立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俱乐部和相关协会,户外运动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市场规范 性;有派克、凯乐石、始祖鸟等多个专业品牌的商家从事户外装备的生产等。与此同时,学 校地处甘孜州,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具有较强的地区优势,以及学 校与甘孜州各政府的行政部门、旅游景区都有密切联系,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办学优势。 目前,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绝大多数院校的运动设施和实验设施能够或基本 -.

2015年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工作计划

2015年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工作计划2015年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工作计划 2015年,XX区社体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契机,进一步发挥我中心的社会效用,创新管理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努力探索和完善群众体育培训工作机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强化市民体育健身技能指导,提升社会体育服务和管理工作水平。整合资源,开拓创新,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力争在2015年的基础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规范健身气功活动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加强游泳场所安全卫生开放管理,扩大体育彩票宣传力度。继续完善“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组织好迎新长跑、广播体操比赛等重大群众性体育赛事,努力推进社区体育服务配送活动,认真按照市、区的要求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一、完善“30分钟体育生活圈”,促进体育健身环境改善秉承“体育是民生、体育是精神、体育是文化、体育是服务”的工作理念,贴近市民需求,推进体育生活化,逐步使体育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一)推进好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按照《XX市关于进一步推进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的要求,在2015年建设的基础上,发挥好政府、社会、市民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巩固成果,持续推进,完善好符合静安特点的圈层体系建设,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软硬件水平,使市民能方便地享受到多内容、多层次的便捷的设施圈、智能的信息圈、易参与的活动圈服务,优化市民体育健身环境,使体育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二)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见缝插针,建设好健身苑点、百姓健身墙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并对区内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定期走访查看,对老旧器材进行记录,与街道沟通,开展健身苑点器材更新工作。按照市社体中心要求完成全年大于3次,总计300人次的相关培训,参加培训人员为管理、维修、巡查人员。根据更

社会体育管理的内容

填空 1.社会体育管理的内容:一,社会体育政策宣传;二,社会体育组织;三,社会体育活动参与;四,社会体育经费;五,社会体育场地设施 2.社会体育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指导性原则;二,以宣称教育为主的原则;三,依法管理的原则;四,以扶助支持为主的原则;五协作性原则 3.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的类型:一,政府管理型;二,社会管理型;三,结合管理型 4.体育资源的特点:1,社会性;2,继承性;3主导性;4,流动性;5非均衡性 5.社会体育计划的特征:1,目的性;2,先行性;3,前瞻性;4,普遍性;5,时效性 6.社会体育组织结构: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矩阵式,事业部式 7.社会体育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即时控制,反馈控制 8.全面健身计划的对象和重点: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 9.行政领导方法的结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10.社会体育产业管理的特点: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法治为保障,一经济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 11.社区体育管理的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的功能,社会福利的功能,社会参与的功能

12.职工体育的目:增强职工体制,丰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为提高生产力服务;任务:建立组织并完善工作制度,建设必要的体育场地设施,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包括工间操,医疗体育和多种体育竞赛活动,开办运动队,办业余训练,通过体育进行企业间货企业与外部的经济交流 13.影响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内部因素:残疾人自身的生理因素,残疾人的心理因素,残疾人的经济状况,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 14.影响社会体育管理绩效的因素:组织因素,人员因素,科技因素,环境因素 15.社会体育绩效管理的基本要求:系统性,权威性,经常性,抓住重点 16.社会体育控制的过程:制定标准,发现偏差,分析偏差,纠正偏差 名词解释 1.社会体育计划的概念与内容:计划是指为实现体育工作目标而制定的理论规划及活动方案。社会体育计划为社会体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是管理者行动的依据,同时还是管理者进行组织以及实施控制的标准 2.社会体育控制:指为保证社会体育活动组织的各项活动按预期计划及目标进行而采取的管理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