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的意义

宗教的意义

宗教的意义

张珏成

宗教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继承的一个非常特殊现象。

研究宗教的存在基础和作用,对于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0 概述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宗教现象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和延续性,需要非常认真地研究,非常慎重地看待。简单地把宗教归结为“迷信”,“麻痹人民群众的精神鸦片”,不仅是无知的表现,而且不利于个人素养的提高,有害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妨碍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如果没有认真地研究过各种宗教,没有认真地研究过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的教义,凭什么断定宗教都是“迷信”,都是“麻痹人民群众的精神鸦片”?

这未免太过于武断。

很多人宣称自己相信科学,因此不相信宗教。但是,这种态度恰恰是不具有科学眼光、没有科学精神、不尊重事实的表现。因为,这种态度是从自己主观的见解出发,断定宗教都是“迷信”。

试问,“宗教是迷信”的判断,可有事实依据?可有合乎逻辑的论证?

不能因为自己没有见到“上帝”,就断定不存在“上帝”。见到不等于存在,因为有错觉的可能;没有见到,也不等于不存在,因为人的经验有局限。

一些舆论和思潮否定宗教,其背后有某种不能公开的企图。

实际上,即使真的没有“上帝”,也还不能抹杀宗教的存在基础,不能否认宗教的意义。

1 宗教的起源

世界范围内,宗教起源是学术界争论较为激烈的一个问题。以前有宗教人士提出的神启说,现在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宗教起源于图腾,其产生根源是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如雷电、地震、山崩等。

弗洛伊德从人类的心理角度,提出了一种宗教起源理论。马前锋和曾蔚[1]介绍了弗洛伊德宗教起源理论。马前锋等人认为,弗洛伊德把宗教归结为俄狄浦斯情结,是惧父心理的无意识转移之产物,而信仰的对象,如图腾、上帝等,不过是父亲的化身。符莉[2]解读弗洛伊德的著作《图腾与塔布》时,将弗洛伊德宗教起源理论归结为如下的宗教形成过程:原始人类的情感矛盾导致禁忌,禁忌发展为图腾,图腾进化为宗教。宗教起源的心理根源是情感矛盾,即所谓俄狄浦斯情结。符莉[2]指出,虽然宗教的产生和人的心理有关,但宗教是一种复杂文化现象,其起源必然有多种原因。马前锋、符莉等人其实重复了吕占华[3]的说法。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已经登峰造极,但仍然无法完全抹去宗教的影响,无法消除宗教现象。这个事实说明,宗教一定有更深刻的社会根源,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不过,无论是神启说,还是敬畏说、弗洛伊德宗教起源理论等,都没有涉及宗教起源的社会学根源和文化根源。

作者无意深入讨论宗教起源问题。从学识和学力等方面,对于宗教起源问题,作者都力所不逮,不能胜任,作者仅说明个人的粗知浅见。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看,人类历史并非完全如毛泽东宣称的那样简单,“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这种观点实际有其政治权力目标,正如毛泽东本人所直言不讳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蒂,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实际是既包括内部的斗争,也包括相互之间的合作。人类在自身内部的斗争与合作的矛盾发展中,为了避免同归于尽,需要宗教。换言之,为了缓和与化解社会矛盾,由人类中自发产生了宗教这种意识形态。

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一些哲人、思想家对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总结,使原始宗教上升到理论层次,成为现代宗教的雏形。其中,释迦牟尼、耶稣等先圣的贡献至伟。

从化解社会矛盾,使社会和平演进的角度看,各种宗教具有相同的意义。所以,“万教同源”。

2 原始宗教的升华

古代先贤如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外国的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都对各种社会和自然现象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总结,使原始宗教得以升华。

在缓和并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儒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佛教要求信众“容忍”、“无我”,基督教理论是“博爱”、宽容,伊斯兰教认为“天下穆民是一家”,等等。翻开各种宗教的书籍,“行善有善报”的教诲比比皆是。

佛教偈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两句,可以作为宗教劝善的典型。

当一个人有各种利益的欲望时,他要经受无边的苦难,包括肉体与精神两重;如果跳出自我,不为个人利益奋斗,就是“回头”,工作的辛苦虽然依旧,但心灵不再痛苦。

人间各种竞争中,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屠刀”。一碗饭,对于甲,不吃会饥饿,但不会死;对于乙,可能不吃就会死。甲要争吃这碗饭,就好比“杀人”;甲要是推让,就好比菩萨。

人间的竞争实际非常惨烈。某个人的目的实现,一定有其他人的利益受到伤害。如果竞争的规则是公平的,竞争的手段是光明磊落的,利益受到伤害的其他人可能毫无怨言,也不会自怨自责。如果竞争的规则不公平,竞争的手段不光明,获胜的一方岂不是在“杀人”?知道竞争适可而止,知道君子取利,取之有道,就是“放下屠刀”的本意。就是儒家的“君子爱人以仁”,就是心中有佛。所以,佛教故事里,释迦牟尼可以“以身饲虎”。

要求信众以“仁爱之心”,行善事、宽容待人,从而缓和并化解社会矛盾,就是宗教的要义之一。

为了能够取信公众,宗教必须对客观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早期的宗教一定是尊重事实的。

例如,“子不语怪力神”,但孔子又说,“祭神如神在”。可以说,孔子的态度非常明智而且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证明“怪力神”之有无,所以无语;“祭神”是相信“神”的存在,所以“祭神如神在”。

但是,仅仅尊重事实,并没有解释客观的社会和自然现象。在这个认识阶段,宗教和哲学、科学以及其他学派处于同样的迷惘情况,处在同样的地位,宗教的认识与哲学、科学等混杂。因此,宗教著作中也就有许多哲学和科学命题及其论证。但是,宗教作为“终极”认识,其理论高于哲学和科学。

为了完成解释客观的社会和自然现象的任务,宗教提出了“灵魂”、“上天”或“上帝”等假设。以这些假设为基础,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的事实,宗教建立起其理论体系,侧重于解释事物发展变化的偶然性,即“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因果现象及其例外,事物的循环发展,都有力的支持“灵魂”、“上天”或“上帝”等假设。佛教的“盲人摸象”以及其他宗教中的类似比喻,强烈地告诫人们,不要以个人的经验去判断真理,不要以局部认识判断“终极真理”。“灵魂”、“上天”或“上帝”等也是宗教的要义之一。

事实上,今天存在的否定宗教现象,正是一种“盲人摸象”。

对待“灵魂”、“上天”或“上帝”等假设的科学态度应该和孔子一样,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因为这两方面的判断都没有完整的论据。

面对生命的短暂,面对无限的时空和世界,宗教给出了“世界末日”的假设,或者是“最终的天堂和地狱”假设。佛教的解释是轮回假设,无穷无尽。这些假设都将因果现象引入对生命的解释。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各种宗教则宣称,“不知死,焉知生。”

佛教理论的高明之处在于把生命的终极设在了一个轮回过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入因果报应,将行善事或行恶事作为后来报应的因缘。这样,“仁爱之心”、行善事、宽容待人和个人的“福报”结合,将缓和并化解社会矛盾的任务转变为个人追求“灵魂永恒”的过程,从而构成协调的理论体系。

佛教的轮回不是封闭过程。他以生命的本能为起点,用三种动物(猪、鸽、蛇)代表所有生命,囊括走兽、飞禽和爬虫;以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表示所有生命状态,具有不同高度的等级层次;灵魂的每段生命在六道之一中度过,每段生命的终点是死亡,一切生命在死亡面前一律

平等;生命在死亡后将获得重生,新生命在六道的位置以及生活情况取决于前世的业报。生命不仅从生到死,也由死到生;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循环不已。如果修炼得道,生命将不断提升其层次,好像螺线一样,不断延展。

以这种轮回理论或其他学说,佛教以及其他宗教融合了哲学和科学的见解,将现实社会的、个体生命的外部矛盾,转化为生命的内视自省和修炼。

因此,真正的宗教是文化中最内核的本质,是道德乃至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保证社会矛盾不至于走向激烈对抗的精神理念。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所有宗教的要点:给行善事一个理由。

3 宗教的异化

由于宗教具有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使历史上的各个统治阶级不仅看到了利用宗教的可能,并通过国家强制权利,使宗教世俗化,成为控制社会的精神工具。例如,以某种宗教作为“国教”。在少数地区,出现了“政教合一”的国家或者世俗政权。此外,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也是假借宗教名义。

但是,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宗教,而是宗教的异化,是一种披着宗教外衣的世俗政权的意识形态工具。欧洲中世纪的罗马教廷实质就是利用基督教外衣的世俗政权。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所谓“宗教”已经不再化解社会矛盾,而是强力压制社会矛盾的爆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是“麻痹人民群众的精神鸦片”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随着世俗政权利用宗教,宗教团体内部的一些个人看到利用宗教牟取个人利益的机会。这些人通过迎合统治阶级的“造神”活动,建立起宗教团体的等级制度,从而攫取到普通公众所没有的特权。为了能够从普通信教民众身上榨取利益,这些人强化了原始的禁忌,建立起各种清规戒律,并且使公众戒律形式化,如佛教的吃素念佛,焚香膜拜。这是宗教的又一种形式的异化,这种异化才是。显然,“迷信”不是宗教。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伏尼契的《牛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都揭露了这种所谓“宗教”的虚伪。

原始宗教本质上具有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普通民众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寄希望于“世界末日”的“上帝的公正审判”,或者,寄希望于“天堂”和“地狱”公平裁判,或者,寄希望于“来世的福报”。一些“宗教”的上层和世俗政权利用这种公众心理,沆瀣一气,顺势强化了对公众的精神奴役。

由于生命的有限,而客观世界的时空无限,原始人类本能的有追求永恒的意愿,但“永恒”似乎极其渺茫。佛教的“六道轮回”、藏传佛教的“转世灵童”、道教的“长生不老”、基督教的“复活”和“末日审判”、各种宗教的基石概念“灵魂”,都表达了人类追求永恒的意愿。

这种原始的追求社会公平和永恒的意愿,构成了宗教的又一种异化,与原始禁忌和各种戒律一起,成为普通信教民众自觉的“迷信”。

宗教理论的混乱,使“迷信”的“宗教”得到强化。随着衣钵传承,后人对先贤理论的阐释存在各种不同和矛盾。不同时代的宗教思想家,由于“宗教”被放置于追求虚幻的“永恒”,宗教理论脱离现实世界,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所称的,“反映了人类对终极关怀的思考”的理论。这种宗教理论没有科学事实的支撑,沦落为诡辩式的玄而又玄的空谈。中国佛教的禅机偈语、魏晋南北朝的清谈,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知灼见,有一些深深掩埋的真理和哲理。

以“宗教”名义的意识形态工具、“迷信”的宗教和玄秘的宗教理论三位一体,构成世人心目中的“宗教”。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宗教。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异化的“宗教”明显表现出不能自圆其说,也丧失了解读客观世界的功能。因此,社会公众不信教的人数增多,当代世俗政权则基本都摒弃宗教作为主流意识形态。

但是,宗教的基础依然存在。现实社会中,还需要化解社会矛盾,使社会和平演进,普通民众追求社会公平的意愿依然强烈,人类追求永恒的愿望没有丧失。因此,现实社会中,宗教经过多次的毁灭性打击后,依然存在;社会的不公平使普通民众转向宗教信仰,以求心理平衡;传统的迷信“宗教”萎缩,使一些邪教趁机兴起。同时,信教民众的宗教信仰与其追求利益行为的矛盾、世俗政权与迷信“宗教”、邪教的矛盾日益尖锐。

4 个人宗教信仰的意义

前面述及,宗教以缓和并化解社会矛盾为宗旨,在生命有“灵魂”,存在“上天”或“上帝”的假设前提下,通过信众的“仁爱之心”,行善事、宽容待人,从而实现宗旨。因此,假借宗教名义,排除异己、视其他宗教为异教的行为;以宗教名义,用口号鼓动暴力,蛊惑和迫使其信众牺牲的行为;以宗教名义,追求个人以及小集团利益,无视人类共同利益的行为;等等,都不是真正的宗教。

真正的宗教不追逐世俗权利,不希冀个人或少数人利益和名望,不企图控制他人,不要求他人牺牲,不歧视他人的信仰,尊重个人的选择,尊重生命,提倡协商,提倡非暴力,提倡个人的人性修养。

对个人而言,宗教信仰几乎可以肯定不能带来实际的利益。

每个人都可以设问,“我为什么要信仰宗教?”“我为什么要做好事?”

宗教把个人言行的评判权,交给了“上天”或“上帝”。

为什么要信仰宗教?

如果真的有“上天”或“上帝”,那么,当“上天”或“上帝”行使评判权时,个人有宗教信仰,言行符合宗教的宗旨和教义,可以得到“上天”或“上帝”的赞许嘉奖,甚至可能提升生命的层次;个人没有宗教信仰,也可以是个人言行符合宗教的宗旨和教义;如果既不信仰宗教,言行又违背宗教的宗旨和教义,自然受到“上天”或“上帝”的惩罚,也可能降低生命的层次。

如果真的没有“上天”或“上帝”,当死亡降临时,个人的生命结束了,也没有什么生命奖惩之说。至于身后的名誉,完全可以不予考虑。

但是,尊重事实的话,可以说,是否相信生命有“灵魂”,是否相信存在“上天”或“上帝”,是一种赌博,各有50%概率的机会。

从科学理论看,世界上还有许多现象无法用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灵魂”、“上天”或“上帝”也是其中之一。科学是解释各种现象之间必然联系的理论。但是,“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科学中的概率论,就是说明客观事物是以偶然现象出现的统计规律。即使是牛顿定律,如果用实验验证的话,实验结果也有波动,说明存在各种随机因素,例如摩擦力的确定。测量理论的测不准原理、量子力学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等现代科学理论,都证明客观事物存在偶然性。

从哲学看,不相信生命有“灵魂”,不相信存在“上天”或“上帝”的认识,属于唯物主义范畴;相信生命有“灵魂”,相信存在“上天”或“上帝”的认识,属于唯心主义范畴。问题就在于,没有唯心主义,也就没有唯物主义;没有唯物主义,也就没有唯心主义。完整的哲学实际应该包括两者,在生命这个事物中得到统一。如果生命不存在,生命之外的客观事物,对这个生命就没有意义,尽管这些客观事物依然存在;如果生命存在,就能感受到这些客观事物,但感受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因此,萨特说,“我思故我在。”

生命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好比尺子和所要测量的物体。没有物体,尺子没有测量对象;没有尺子,不能知道物体大小;尺子测量得到的数字,决定于尺子刻度的单位制,不同单位制的尺子,得到不同的结果。当然,可以进行换算。

宗教正是生命的刻度,是真正意义的一种世界观。哲学并非是世界观,哲学不过是关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认识客观事物时,必须唯物主义,尊重客观事实;人在感受客观事物时,实际是唯心的,就是所谓意识或者精神。

所以,宗教是关于生命的理论,层次高于哲学。个人宗教信仰的意义就在于对人生加以刻度,使自己的言行得到约束。无论有无“灵魂”、“上天”或“上帝”,个人可以由衷地体会生命的乐趣,无论所处所拥有外部物质条件的优劣,无论个人遭遇外部境况的逆顺,“乐天知命”,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额外地,个人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5 结束语

根据上述讨论可知,宗教信仰完全是个人的权利和主观选择。尊重宗教,有利于社会和平发展和个人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前锋,曾蔚.弗洛伊德关于宗教起源的心理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7-29.

[2] 符莉.弗洛伊德关于宗教起源的心理根源之探索——读《图腾与塔布》[J].宜宾学院学报,2005(8):28-30.

[3] 吕占华.弗洛伊德宗教起源论透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3):25-2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