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第一二单元主观题

哲学第一二单元主观题

哲学第一二单元主观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哲学第一、二单元主观题集锦

(辩证唯物论、认识论)

1.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4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4分)

(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4分)(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题简单化了。

(4分)

2.温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人们不良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严重污染了水环境。温州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治水政策文件。将在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珊溪水源保护、“两河”整治等方面工作中,寻求新突破。并向市民发出倡议:人人争当治水护水的宣传者、践行者与监督者。计划到2020年,温州基本能够建成美丽浙南水乡。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温州市为什么要开展美丽浙南水乡建设。

2.

(1)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2分)水环境有其固有的循环规律,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规律。市民不恰当的生活与生

产方式使水环境的恶化,水质被污染是人们的活动违背客观规律的结果。(1分)

(2)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2分)温州市政府认识到水环境的恶化与人们的活动有关系,并向市民发出倡议,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有利于改善水环境,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造福人民。(1 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谈谈怎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4.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大量人口涌入,堵车、城市污染、产业空虚等弊端随之而来。C市在城镇化建设中,依据本市山城可用土地相对较少的特点,抛弃“摊大饼”的发展思路,采用“核心城+卫星城”的组合发展模式,而卫星城在规划布局时,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走的是产业集约化发展道路;在核心城与卫星城之间,是自然的天然氧吧,城市环境优

美;为防治交通拥堵,城市管理者减少简单机械的行政干预,更多地通过健全法制政策来规范城市管理,注重运用经济手段等市场机制引导老百姓选择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在城镇化建设中C市是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9分)

4.

(1)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市从市情出发,抛弃“摊大饼”的扩张模式,采用“核心城市+卫星城”的发展模式,体现了这一点。(3分)

(2)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尊重客观规律。C市卫星城在规划布局时,能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走的是产业集约化发展道路;注重环境建设,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3分)

(3)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防治交通拥堵,注重运用经济手段等市场机制引导老百姓选择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做到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3分)

5.2013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无序竞争,产品市场过度依赖外需、国内应用市场开发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装备和材料发展缓慢,财政资金支持需要加强、补贴机制有待完善,行业管理比较薄弱、应用市场环境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光伏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为此,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支持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努力巩固国际市场;健全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着力推进产业重组和转型升级;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技术进步,着力提高光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把握思维的奥妙”是第五课,即“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唯物论”。

5.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应针对目前我国光伏企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无序竞争等突出问题,采取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支持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努力巩固国际市场;健全标准体

系,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着力推进产业重组和转型升级;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技术进步,着力提高光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等对策。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材料:大数据(big data),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

6、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树立大数据战略是客观形势的要求。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树立大数据战略可以有效指导实践,以发挥大数据的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按规律办事,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大数据战略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只有按照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挖掘和利用大数据价值,才能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

7、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强国的推进,是我国进入新常态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在党的领导下,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结合材料,用《求索真理的历程》中“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7.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从党的十六大至今,我国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理论。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十六大至今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上升经历了多次反复。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是无限的。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要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生态文明理论会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检验和向前发展。

8. 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讲话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1)结合材料,从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角度,谈谈为什么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

(2)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8.(1)答:①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或: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要认识到世情、国情、党情的变是绝对的,所以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要认识到世情、国情、党情有相对静止的一面,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并不断有所前进。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体现在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④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2分)

9.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3月在几内亚等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埃博拉成为世界性联合行动。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美国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医生在回国接受试验疫苗后,已出院与家人团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结合材料,说明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9.(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从对病毒的一无所知,到逐步认识,体现出人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们对疫情的认识防控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逐步认识到病毒的来源、传播等,今后还会不断深入认识,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们对该毒的认识和预防,逐步深入和取得成效,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23.现代社会水资源危机推动人们对海水淡化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等海水淡化新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这表明

A.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B.认识是实践的前提

C.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论有关知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A 项错误。认识是实践的前提,这种表述颠倒了二者的关系,B项错误。C项无关。材料中现代社会水资源危机推动人们对海水淡化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哲理反思】

同学们在讨论中认识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2)谈谈“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观点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4分)

(2)①事物的变化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微杜渐,摒弃奢靡之风。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4分)

43.APEC蓝是2014年新的网络词汇,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

【APEC蓝希望—现实】“APEC蓝”连同2008年北京的“奥运蓝”和2010年上海的“世博蓝”,都无可争辩地证明了同一个道理: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的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另外一个道理:虽然会遇到许多阻力,但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空气污染问题。

(1)根据材料,从意识的作用的角度分析“APEC蓝”能从希望到现实的原因。(4分)43.(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PEC 蓝”、“奥运蓝”、“世博蓝”的出现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有效控制人为排放让“APEC蓝”从希望到现实。(2分)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APEC蓝”、“奥运蓝”、“世博蓝”的出现正是人们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表现。(2分)

43.“APEC蓝”是最近的一个网络热词,用以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尽管APEC会议结束,但人们围绕“APEC蓝究竟能不能成为北京蓝、中国蓝”的话题仍不断发

酵,不少同学也参与其中。

话题一:“APEC蓝”出现,是“人努力,天也帮忙”的结果。“APEC蓝”虽是短暂的,但让人看到了治理环境的希望。只要政府肯下决心,拿出严厉的治霾手段,还是可以重现蓝天白云的。

话题二:治霾治污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社会机构、市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不单是头脑中的想法。口头上的空谈,而是要切实地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行动中,从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关注环保,支持环保。

2014年1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草案强调源头治理、全民参与、强化污染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这是治理雾霾的三个关键。

请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1) 结合唯物主义哲理,综合两话题阐明理由说明其合理性。(4分)

43.(1)本小题实行等级评分。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APEC蓝”的出现是人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APEC蓝”的出现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治霾治污过程中从联系、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个人的日常行动中,而不单是头脑中的想法、口头上的空谈。

A级:4分。要求:原理准确,认证贴切,逻辑性强,表述流畅。

B级:2—3分。要求原理准确但不完整,认证较贴切,有一定逻辑性,表述较流畅。

C级:0—1分。要求原理不准确,认证不贴切,缺乏逻辑性,表述不流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