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阴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

江阴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

江阴市生态红线区域

保护规划

(征求意见稿)

二○一四年十月

前言

生态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合理划定生态红线区域,构建与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对于有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提出,要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江苏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也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现代化建设各方面,贯穿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全过程,重点在优化国土空间、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改善人居环境、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全面划定全省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红线面积不低于20%。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环保厅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布局、控管结合、分级保护、相对稳定”的原则划定了江苏省生态红线。生态红线区域的划定,是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实施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划的细化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具体化,对于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各种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破坏。

江阴地处我国东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带,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生态环境则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多年来,江阴市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环保优先的发展方针,提高了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建成首批国家生态市。为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提升江阴可持续发展能力,江阴市决定在《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基础上,编制《江阴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进一步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全市生态红线区域布局,提高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水平,为加快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目录

1 生态红线概述 (1)

1.1生态红线提出 (1)

1.2生态红线内涵 (2)

1.3生态红线特征 (5)

1.4前期工作基础 (7)

2 规划总论 (10)

2.1指导思想 (10)

2.2基本原则 (10)

2.3总体目标 (11)

2.4规划依据 (11)

3 基础条件分析 (13)

3.1自然概况 (13)

3.2 环境保护 (15)

4 生态红线分类体系 (22)

4.1生态红线区域分类 (22)

4.2生态红线区域管控措施 (23)

5 生态红线区域规划成果 (28)

5.1按区域统计 (28)

5.2按类型统计 (30)

6生态红线区域概况 (32)

7 保障措施 (38)

附件:江阴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 (41)

1 生态红线概述

1.1生态红线提出

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与能源的需求迅速提升。虽然我国生态资源丰富,森林、湿地、草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3.8%,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无序开发,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自然生态系统受挤占、破坏的情况日趋严重,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明显,湿地仍在萎缩,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水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服务功能受到极大削弱,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等重要生态屏障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不尽人意。我国生态环境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生态安全已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其态势已经制约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首次提出,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

全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改革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最重要、最优先的任务。在刚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将划定生态红线作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内容。可见,国家对划定生态红线十分重视,其受关注程度和重要地位不断上升。

划定生态红线实行永久保护,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划定生态红线已经不仅仅是生态保护领域的重点工作,更是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内容,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1.2生态红线内涵

生态红线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全新概念,也是环境保护的重大转变。这与国际上一直强调从单要素管理向多要素、全系统综合管理转变的思想相一致,生态红线更强调对区域、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保护。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在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须严格保护的最小空间范围与最高或最低数量限值,具体包括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可简称为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

利用红线。

其中,生态功能红线(即本文中所指的生态红线)是指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最小生态保护空间;环境质量红线是指为维护人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基本需要,必须严格执行的最低环境管理限值;资源利用红线是指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安全利用和高效利用的最高或最低要求。

近年来,为加强生态保护,我国相继建立了各类生态保护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世界文化遗产等。此外,我国陆续开展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全国主体功能区划、重点生态功能区与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设置、生态脆弱区建设规划等多项工作,对最具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的区域进行了划界、分级及规划。与此同时,我国加大了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田还湖工程、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了各类保护区建设,在重要区域(流域)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及环境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进展。

但是,各类保护区存在着空间重叠、布局不够合理、保护目标单一,重点不突出、划分不够科学系统、总面积过大等问题,生态保护效率不高的局面一直难以扭转:受保护地区面积过大或界线不合理导致难以实施严格管理;一些线性网状的高生态功能区域由于没有受到重视而不断地受到侵蚀、干扰而断裂、消失和退化;一些相邻的斑块

由于缺乏连接而使得生态功能大打折扣。上述实际情况造成我国部分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冲突、开发建设与保护两难的局面,未能形成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化布局与统一格局。

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警戒线。生态红线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当前财力有限的条件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现状,从国家尺度上结合重点生态保护目标和重要生态功能,合理划定我国生态红线并构建与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对于有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红线可以由空间红线、面积红线和管理红线三条红线共同构成,这三条红线反映出生态系统从格局到结构再到功能保护的全过程管理。空间红线是指生态红线的范围应包括保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关键区域,保证生态系统物质、信息的传输,以及过程和功能的连续性。面积红线属于结构指标,类似于土地红线和水资源红线的数量界限,面积红线一方面需要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面积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积红线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管理红线是基于生态系统功能保护需求和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方式的政策红线,生态红线一旦划定,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对于人为活动的强度、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以及生态系统状况等方面要有严格且定量的标准。

1.3生态红线特征

1、客观性

生态红线是依据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充分分析生态系统特征和遵循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划分的,其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属于区域的自然属性和客观存在,与区域生态系统密不可分。区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功能一旦丧失,将对国家生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生态红线必须实施严格保护。这也决定了生态红线不能与耕地红线政策类似,实施占补平衡。

2、尺度性

生态学强调尺度概念,格局、功能与过程研究都必须考虑尺度效应。基于生态系统特征的生态红线,也具有明显的尺度特征。在国家尺度,更关注宏观生态安全,更关注经济社会与资源开发的大格局对区域的影响,如碳循环过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求。在地方层面,更需关注水源保护、水土流失、本地物种保护、城市生态稳定性等具体生态环境问题。但是,不同尺度的生态红线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层面的生态红线应是地方层面生态红线的主要部分,国家生态红线的管理需求应严格于地方层面的生态红线。

3、强制性

生态红线一旦划定,要根据其特点,通过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维持自然状况,禁止在生态红线范围内进行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生态红线的生态环境管理措施和政策应通过法律法规赋予其强制性,其

相关的政策管理要达到刚性约束的条件,具有可实施和可操作性。

4、长期性

生态红线的划分、范围和管理政策需要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长期执行,因此,空间红线的划定、面积红线的确定和管理红线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也将不断变化,也需建立生态红线的定期修编制度,以保证生态红线实施和管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生态红线的划分是从生态安全保障的需求出发,依据现有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致性、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为核心,在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确定不同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提出生态红线的分类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的关键区域,并明确不同红线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分类提出生态红线区域管控措施。

1.4前期工作基础

江苏省“生态红线”的概念最早始于2004年。按照国家对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与部署,2004年8月,江苏省完成了生态功能区划工作,将全省划分为3个生态区、7个生态亚区和33个生态功能区。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它是研究和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生态功能区划的目标主要有:明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结构、过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明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特点及关键地区;评价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确定生态功能分区,明确各区的主要生态功能。生态功能区划是在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等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最终确定区域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并对各生态功能区按照自然环境特点、主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方向和保护措施。

生态功能区划在宏观上对于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开发利用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但在具体指导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难以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为此,按照生态功能的重要性,进

一步将需要保护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分出来,建立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保护,并根据重要性、敏感性和特殊性界定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分类提出保护与管理措施,从而在微观层面更加明确具体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2005年4月,江苏省全面启动了全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工作。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反复的研究、指导、对接与汇总,最终于2009年2月江苏省环保厅印发了《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苏环发〔2009〕11号)。《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自发布以来,有效地促进了全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范围界定和功能定位不准确;二是由于自然环境,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变化,导致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原有的功能定位发生改变等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国家划定生态红线的要求,需要尽快启动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优化调整暨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工作。

为此,2013年1月,江苏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3〕11号)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空间管制,优化调整全省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并由省人民政府发布实施,切实把自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清水通道保护区以及重要湿地、水体、山林等生态功能区严格保护起来,禁止与其主体功能不相符合的开发建设活动。江苏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现代化建设各方面,贯穿到城乡发展

一体化的全过程,重点在优化国土空间、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改善人居环境、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提出要划定全省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红线面积不低于20%,形成刚性约束。按照国家要求,江苏省积极部署,全面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在《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苏环发〔2009〕11号)的基础上,于2013年8月份完成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发〔2013〕113号)。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布局、控管结合、分级保护、相对稳定”的原则,全省共划定15类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24103.49平方公里。并明确提出各地要严格执行规划,制定生态补偿等配套政策,加强管控力度,切实把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好、管理好。同时,也要求,各地可根据情况,按照不低于省规划的严格要求,高于省规划标准的前提下,自行制定本区域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按照省环保厅的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完善江阴市生态红线区域分布格局,江阴市决定在省规划的基础上,优化、补充、完善《江阴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2 规划总论

2.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重点,按照优化国土空间分布格局、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改善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划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生态红线区域,明确主导生态功能,制定生态保护措施,切实加强保护与监管,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2.2基本原则

(1)保护优先。以保护全市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维护地区生态安全为根本目的,坚持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2)合理布局。遵循自然环境分异规律,综合考虑流域上下游关系、区域间生态功能的互补作用,按照保障地区生态安全的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科学合理确定保护区域。

(3)控管结合。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保护措施,明确环境准入条件,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确保各类生态红线区域得到有效保护。

(4)优化完善。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基本思路,按照不低于省生态红线划分标准、不降低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的基本原则,进一步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全市生态红线区域布局。

(5)协调衔接。生态红线区的确定要充分考虑与主体功能区规

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相互协调与衔接。

(6)相对稳定。生态红线区域关系到全市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严格的保护。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必要时进行优化调整。

2.3总体目标

在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及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划分对保障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形成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基本需求,符合地区实际的生态红线区域空间分布格局,确保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以及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江阴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提供重要支撑。

2.4规划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风景名胜区条例》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

(2)省级法规

《江苏省生态公益林条例》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

《江苏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3)地方规划

《江阴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江阴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江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江阴市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

《江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江阴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3 基础条件分析

3.1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江阴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北纬31°40′34″至31°57′36″,东经119°59′至120°34′30″。北靠长江,南临太湖,东接常熟、张家港,西连常州,地处苏锡常“金三角”几何中心,交通便捷,历来为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江河换装的天然良港,是自上海溯江而上的第一座滨江港口城市。

2、地形地貌

江阴市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在第四系覆盖层下的地层自老至新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区内以平原为主,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境内主要分为长江冲积平原、太湖水网平原及低山丘陵。长江冲积平原又分为河漫滩冲积平原、新三角洲冲积平原与老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漫滩冲积平原分布在老桃花港、大王庙、利港口及君山向东至长山一线外侧,高程2-4.5米。新三角洲冲积平原位于河漫滩内侧,长江古堤以外。主要分布在石庄、利港、夏港和澄江等镇的北部,高程2.5-4.6米。老三角洲冲积平原位于长江古堤内侧,横贯境内北部,主要分布在石庄、利港、夏港、申港、南闸、山观、澄江等镇,高程在3米以上。

太湖水网平原分为圩区平原、漕河圩区平原、高亢平原。圩区平原主要分布在月城、青阳、峭岐、马镇等镇,原是芙蓉湖一部分,面积200多平方公里,高程1.5-2米,其中月城为典型的湖相沉积圩

区平原。漕河圩区平原主要分布在张家港河的西岸,面积10多平方公里,高程在2米以上,由冲积沉积而成。高亢平原主要分布在璜塘、祝塘、文林、长泾、新桥、北漍、顾山等镇,高程在5米以上。

境内山丘孤立于平原之间,互不相连。主要分布在市境的东北部和中部,总面积39.03平方公里,与茅山山脉形成于同一地质运动时期,山形基本与境内地层走向一致,呈北东东方向展布,海拔大都在200米以下,其中定山为诸山之冠,高273.8米。

3、水文水系

江阴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北靠长江,南近太湖。长江江阴段西起老桃花港,东至长山陆家庄,全长35公里,水道总面积57.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过境水量9300多亿立方米。江阴市内陆河流属太湖流域区水系。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4.98公里,按集水情况分为3个水系:澄西新沟河水系、中部锡澄运河水系、东部张家港水系,有12条通江河道、18条调节河道、121条镇级河道、929条村级生产河道。

境内的河、沟、渠、塘等,总水量为4734万立方米。长江江阴段区间水量一般为13.1亿立方米,年大气降水补给9.84亿立方米,全市沿江水闸总引水能力为927立方米/秒,通江水闸及涵洞年总引水量为11.05亿立方米。地下水量丰富,总水量为1.21亿立方米。地下水类型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分布于境内除低山以外的广大地区,为地下水主要开采区;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西郊-山观、周庄-月城、祝塘-新桥,含水层主

要为二叠系青龙组灰岩;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含水岩性以泥盆系砂岩为主,富水性不均匀

4、气候条件

江阴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春季天气变化不定,遇有强冷空气影响,会出现寒潮、霜冻。4月中旬-5月中旬为春季连续阴雨的集中期,春夏之交,局部地区有时会出现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夏季6-7月为梅雨期,平均梅雨期23天,梅雨量约293毫米。盛夏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少雨,出现伏旱。秋季初秋降水较集中,中后期处于稳定的变性高压控制,风小雨少,多日照,易形成秋旱。冬季前期干冷少雨,易出现干旱;后期阴冷多雨雪。年平均日照数2079.4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46.57%。年平均气温15.24℃,年际变幅3℃,境内气温差异小。年最多风向是东南偏南,台风平均每年2.4次,有88%的台风集中在7-9月。年平均降水量为1056.84毫米,境内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5、生物资源

江阴市境内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植物资源包括茶叶、竹、杉、松、杜鹃花、夹竹桃等林木花卉类和接骨木、忍冬、曼陀罗、乌饭树、八角枫、槭类、合欢、石楠、木通、胡枝子、金钱松等自然树种。主要的野生动物有:江豚、松鼠、刺猬、灰喜鹊、燕、斑鸠、杜鹃等以及昆虫类和微生物类。

3.2 环境保护

1、环境质量现状

近年来,江阴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以解决民生环保问题为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点、江阴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有力推进了现代化滨江名城建设。

(1)水环境质量状况

1)地表水

2013年,江阴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30个重点监测断面中有15个监测断面水质符合相应水功能区要求,占50.0%;30个断面中,Ⅲ类水质断面7个,占23.3%;Ⅳ类水质断面10个,占33.3%;Ⅴ类水质断面7个,占23.3%;劣Ⅴ类水质断面6个,占20.0%。全市30个地表水重点监测断面中,小湾、肖山湾两个长江断面和金潼桥、黄田港大桥、申港口、新沟闸、新河闸等五个入江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水平,明显优于其他断面。

2)饮用水源

江阴市饮用水以集中供水为主,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共设2个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断面,分别位于小湾和肖山湾。饮用水源地小湾、肖山湾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2013年,长江小湾、肖山湾两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为99.6%, 109项全分析指标中除铁、粪大肠菌群部分监测频次超标外,其余项目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