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之 3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之 3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三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思考题:

1,我国当前关于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有哪些内容?2,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有哪些新趋势?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第一,深化不同层级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学前教育的改革:

到2020年,全国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发达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2,义务教育的改革:

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城乡教师编制标准等。

加快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国家基本装备标准。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3,高中阶段的改革:

深化高中招生和入学制度改革,推动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4,高等教育的改革:

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着力人才的能力培养,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第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法治校、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具体的任务包括以下3点:

1,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国家行政管理改革简政放权,明确管理权限与职责,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鼓励社会参与办学。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2,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一是完善大学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

二是加强章程建设,各学校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管理学校。三是扩大社会合作。推进高校与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开展有效合作。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四是推进专业评价。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鼓励教育专业机构和社会第三方机构对高校办学进行评估。

3,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实行校务会议管理制度,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

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努力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①大力发展幼儿教育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论坛通过《达喀尔行动纲领》,再次确认将发展幼儿教育列为全民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②21世纪以来,众多国家提出普及学前教育的新目标。

③重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机衔接。

2,义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质量不断提高。

①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一些国家已将高中阶段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范围,义务教育年限已达10年以上。

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和优质化发展。

各国正在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入学机会的均等和教育过程的优质化发展。

3,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多样化发展

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继续共同发展,继续增强两者之间的融合。

另一方面,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自多样化发展,职业高中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4,高等教育更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发展

高等教育的入学年龄、修业年限、课堂学习方式等将更具有开放性和可选择性

5,建构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各国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互联网技术,在线教育,云课堂,MOOC 等为终身教育提供了

前所未有的支持。

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再见!

第六章 教育制度习题

第六章教育制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指的是( D )。 A.教育设施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2.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指的是( B )。 A.教育设施 B.学校育制度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3.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是( A )。 A.学制 B.教育组织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4.( C )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和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 A.教育法规 B.教育组织 C.学制 D.教育制度 5.许多国家都规定孩子的入学年龄为5到6岁,这是由于儿童到了这个年龄,脑的发育已经成熟,能够适应系统的学习活动。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应依据(D )。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技水平 C.人口状况 D.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6.18、19世纪,在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西欧普遍出现了供富家子弟上学的贵族式学校和供少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学校并立的现象,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要依据(B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 C.人口状况 D.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7.实行单轨学制的典型国家是( C )。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德国 8.实行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的国家是( B )。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德国 9.在我国1951年新学制中,职业教育占有重要地位,确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现了我国学制向( A )方向发展。 A.分支型学制 B.单轨学制 C.双轨学制 D.延长学制年限 10.在我国1951年新学制中,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面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机 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 D )的萌芽。 A.职业教育 B.业余教育 C.专门教育 D.终身教育 11.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这反映的是(B )。 A. 1951年学制 B. 1958年学制 C. 1985年《中兵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2.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两基”、“两尘”、“两革”(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总目标的是( A )。 A.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3.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B )。 A.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1985年《中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4.提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的是( C )。 A.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1985年《中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5.提出“”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的是( D )。 A.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1985年《中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6.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这是现代学制向( C )制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A.职业教育 B.业余教育 C.终身教育 D.普通教育 17.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B )。 A.职业教育 B.义务教育 C.基础教育 D.普通教育 18.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我们现在正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 B ) 。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用以指称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其中的“各级”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其中的“各类”除普通学校外还有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不同类型。它们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学校教育系统。可见,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或者说,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明确的是,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制定学制不能凭主观意志,因为任何一种学制,都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⑴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学形态已趋于定型。教育实体的产生式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了时一部分人有可能摆脱直接的物质生产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精神活动或智力活动,社会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于是教育活动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单独的专门事业。具体条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前提条件;二是社会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内容;三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媒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据目前可查证的史料记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埃及,欧洲最早出现的学校约在公元前8≈前7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在我国的史料记载中,夏朝就有学校,但尚未完全确认,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殷有学校已从甲骨文的研究中找到证明。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定型。教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1702)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制,这个学制还在 199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里得到了确认。它包 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 学校教育(幼儿园):招收 3~6、 7 岁的幼儿。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 岁儿童入学,学 制为 5~6 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初等业余教育。 中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 学。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 6 年,初中 3 年,高中 3 年,职业高中 2~ 3 年,中等专业学校3~ 4 年,技工学校 2~3 年。属成人教育的各类 业余中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 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 2~3 年。大学和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 4~5 年,毕业考试合格者,授予学士学位。业余大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学完规定课程经考核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水平者,承认学历,享受同等待遇。条件较好的大学、专门学院和科学研究机关设立研究生教育机构。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 2~3 年,招收获学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 3 年,招收或硕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博士学位。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完成学业者也可获得相应学位。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

制。 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对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大和越 来越迫切,我国的单轨学制必然要走向分支型学制。 二十多年来,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我们现在正在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 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将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 制。这是现代学制发展的大趋势。

教育制度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教育制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15个/ 1.【2017年上半年中学真题】 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别,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C)。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民族和文化传统 2.【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试题】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转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A)。 A.双轨制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3.【2016年下半年中学真题】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C)。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4.【2016年下半年中学真题】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 )。 A.六三分段设置; B.五四分段设置 C.九年整体设置; D.多种形式设置并存 5.【2015年下半年中学真题】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B)。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2014年上半年中学真题】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历程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D)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德国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

家。) 7.【2013年上半年中学真题】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称为(B )。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结构制度 8.【2012年下半年中学真题】当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A)。 A.”六三制“; B.”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多种形式并存 9.把女子教育列入学制,并取消了读经课和忠君尊孔的内容的学制是(B)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0.义务教育的特征包括(C ) 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④地方性 A.④ B. ④ C. D.④ 11.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是在(B)中提出的 年《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年3月18日颁布的(B)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二、辨析题4-6个/ 1.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 2.(2014)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2011-11-13 17:29:40)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文革”破坏和之后的恢复和改革,我国形成了目前的学校教育制度系统。 (1)幼儿教育:实施机关为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入学,任务是解放妇女劳动,使幼儿接受早期教育,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初等教育:包括普通小学和成人初等学校。普通小学招收7周岁儿童入学,实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修业年限5~6年,实行一贯制,任务是使儿童打好读写算的基础,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人初等学校: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两科。扫盲识字班招收文盲、半文盲的人入学,以学会1500~2000个常用字为扫盲标准。 (3)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学校。 普通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初中修业年限为3年,实行普及义务教育;高中修业年限为3年。普通中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受到全面教育,一方面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教育培养合格新生。 农业中学: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2~3年,任务是为农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技术后备力量,为农村培养各种急需人才。 职业学校和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3年,任务是培养劳动力量和技术后备力量,为城市培养各种急需人才。 技工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任务是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 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3~4 年;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任务是培养中级的专门业务人才和技术人才。 成人中等学校:包括成人业余初中和高中、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成人业余初中和高中分别招收具有小学和初中程度的青少年入学,修业年限2~3年。 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实行脱产和半脱产,修业年限为2~3年。 (4)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专门学院、成人教育的高等学院、研究生院。 大学和专门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人学。修业年限为4~5年。 成人教育的高等学校:包括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大学、农业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等,招收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入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给自学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成绩证明书;累积分达到专业毕业要求的发给毕业证。 研究生院:由各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招收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3年,部分高等学院设有研究生院(部)。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指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各级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和高等学校 12世纪产生中世纪大学,意大利、法国等,文学科、神学科、医学科、法学科,现代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A:增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改造中世纪大学 B:创办新大学和新高等学校 (二)中学 1、文艺复兴期间,古典文科学校,学习七艺和拉丁语、希腊语,为大学预科, 为教会国家培养僧侣、官吏。 2、实科中学:18世纪初,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 (三)小学 行会学校、基尔特学校,本族语读写算,宗教, 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劳动者的初步读写算能力、自然社会常识 (四)初级中学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有文化的脑力劳动者, (五)职业学校 学徒制,职业教育法令,普通中学----综合中学 (六)高级中学 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生产和劳动性质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七)短期大学和大学 高等教育大众化, (八)幼儿教育机构 从保育到教育 (九)研究生教育机构 19世纪德国,现代学位,哲学博士 (十)成人教育机构 现代社会产物,以在生产上运用科学技术为特征。

现代技术要求知识更新,闲暇时间增多,个性发展需要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纵向划分学校系统(双轨学制),横向划分学校阶段(单轨学制) (一)双轨学制 1、自上而下,大学(其他高等学校)----中学(中学预备班) 2、自下而上,小学(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 育) (二)单轨学制 学术性一轨没有充分发育,群众性小学和中学迅速发展,形成美国单轨制(三)分支型学制 文科中学和职业学校单设,既有单轨特点,又有双轨学制因素。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英德,综合中学(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并轨) 双轨并轨与义务教育,综合中学===现代中等教育发展趋势 (二)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发生重大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 幼儿教育提前结束,加强与小学的联系 2、小学教育阶段 小学无初高之分,年龄提前,年限缩短,与初中衔接 3、初中教育阶段 初中延长,普通教育中间阶段,小学初中合并 4、高中教育阶段 三种类型学制,区别最大—高中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多样化 西欧高中----大学预备教育,苏联高中----大学预备、普及高中文化科学知识教育 美国综合高中----大学预备、普及高中教育、职业教育 5、职业教育阶段 古老学徒制教育----现代职业教育

第六章--教育制度习题教案资料

第六章--教育制度习 题

第六章教育制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指的是( D )。 A.教育设施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2.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指的是( B )。 A.教育设施 B.学校育制度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3.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是( A )。 A.学制 B.教育组织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4.( C )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和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 A.教育法规 B.教育组织 C.学制 D.教育制度 5.许多国家都规定孩子的入学年龄为5到6岁,这是由于儿童到了这个年龄,脑的发育已经成熟,能够适应系统的学习活动。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应依据(D )。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技水平 C.人口状况 D.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6.18、19世纪,在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西欧普遍出现了供富家子弟上学的贵族式学校和供少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学校并立的现象,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要依据(B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 C.人口状况 D.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7.实行单轨学制的典型国家是( C )。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德国 8.实行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的国家是( B )。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德国 9.在我国1951年新学制中,职业教育占有重要地位,确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现了我国学制向( A )方向发展。 A.分支型学制 B.单轨学制 C.双轨学制 D.延长学制年限 10.在我国1951年新学制中,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面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机 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 D )的萌芽。 A.职业教育 B.业余教育 C.专门教育 D.终身教育 11.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这反映的是(B )。 A. 1951年学制 B. 1958年学制 C. 1985年《中兵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2.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两基”、“两尘”、“两革”(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总目标的是( A )。 A.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3.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B )。 A.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1985年《中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4.提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的是 ( C )。 A.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1985年《中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5.提出“”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的是( D )。 A.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1985年《中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6.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这是现代学制向( C )制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汉代的学制系统 汉代学校可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官学又可以分为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办的中央官学和由地方政府办理的地方官学。私学按其程度与学习内容也可分为经馆与书馆两类。其中一类是由经师讲授专经的经馆,称“精舍”、“精庐”,其程度相当于太学;一类是教授读、写、算基础知识的书馆,属初等文化启蒙性质的蒙学。 二、太学 (一)太学的建制与沿革 太学创建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它以官方的博士置弟子员为标志。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诏令丞相公孙弘等人共拟兴建太学的方案。从此,博士从一种备朝延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的主要职能的学官,太学由此建立。 (二)太学的教学制度 汉代太学博士研究的是五经,教学内容自然以儒家经典为归,学生学习目的也就以明经为主。为了统一经学教材,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人奉命镌刻石经,立于太学门外,在46块石碑上刻有《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礼记》、《论语》等经的本文,作为太学规范的经学教科书,史称“熹平石经”。

太学的教学形式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发展。太学初建时,学生名额较少,每位博士仅教10名左右弟子,多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后来学生规模迅速扩展,为了容纳相当数量的学生同时听讲,东汉时建的太学讲堂“长十丈,广三丈”,出现了一种称为“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太学博士传授经学,一般在讲堂会集诸生作大型讲演,称为“都授”。这表明太学已形成集体讲经的教学形式。 (四)太学的考试与视学 太学考试最常使用的是“设科射策”的形式。所谓“射策”,就是由学官将疑难问题书于简策,将它并列排放,覆盖试题,考生随意抽取其中一策进行解答。类似于现今的抽签考试。西汉时考试通常每年举行一次。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实施新的课试录用方法。考试时间由一年一试改为二年一试,设科标准也以通经多少来定等第高下,即以通二经、三经、四经、五经来分别次第授以官职。 三、鸿都门学和宫邸学 (一)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的创办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宦官集团与官僚集团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同时也与汉灵帝的个人嗜好有密切关系。鸿都门学把儒家经典摒弃于教学内容之外,学生专习辞赋、小说、尺牍、画、书法等。这些学生毕业后“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鸿都门学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它打破以儒家经典为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考点复习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题型:选择题,其他题型未出现过。 ?重点:本章节平均分2.3分,属于次要章节,应减少复习准备的时间和精力。复习迎考主要以选择题的知识点来准备,重点把握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义务教育的特征及其时间、终身教育的特征等。 考点1.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了解)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 1.前制度化教育 ?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实体化教育) ? 2.制度化教育 ? (1)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 ? (2)是指正规教育 ? (3)中国制度化兴起的标志:废科举,兴学校;颁布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颁布学制(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 (4)学历社会描写的是制度化教育 ?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1)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对它全盘否定 ?(2)推崇的理想:教育不应该再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 ?(3)代表: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 ?(4)要求构建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 考点2.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包括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 ?学校教育制度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和学校的结构。 考点3.影响学制的因素 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1.政治因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学制?2.经济因素:物质基础和客观需求 ?3.文化因素:教育行政:法国集权,美国分权?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5.原有学制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考点4.当代学制发展的趋势?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2.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改革中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 ?4.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层次与类型多样化?5.终身教育迅速发展 ?6.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7.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逐渐淡化?8.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 一、填空题1.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它的颁布,宣告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2.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3学制是指—个国家()学校的系统。 4广义的教育制度指(),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 5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 7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非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再到()的过程。 8义务教育是国家以()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二、单选题 1.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下列哪一个学制? 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D.壬寅学制 2.下列哪一个学制,把女子教育列入学制,并取消了读经课和忠君尊孔的内容?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A.1985年B.1986年C.1995年D.1997年 4.现代教育制度最早诞生于?A.我国唐代B.美国C.日本D.西欧 5.现代教育制度诞生是以下列哪种教育制度的出现为标志? A.教会教育制度B.行会教育制度C.国家教育制度D.中等教育制度 6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A.古代 B.现代C.近代 D.中世纪 7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A.19世纪末 B.18世纪末 C.20世纪末 D.17世纪末 8.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 A.6~8年 B.12年或12年以上 C.4~6年D.9年或9年以上 9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 A.特殊教育系统 B.职业教育系统 C.学校教育系统 D.社会教育系统 二、多选题 1.义务教育中的“义务”是指哪些义务?A.就学义务B.设置义务C.保障义务D.避止义务2.义务教育具有哪些特点?A.强制性B.普及性C.免费性D.普通性 3.历史上,学校教育制度呈现出哪几种形态?A.双轨制B.单轨制C.综合制D.分支型学制 三、简答题 1、确定学制的依据有哪些? 2、我国现行的学制有哪些?

西方教育制度

第二节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 由于我国近现代的学制一直以西方为模版,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总的来说,古代西方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近代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推动了人类制度化教育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当前,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正处于一个剧烈的变革时期。 一、西方古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古希腊的学校教育制度 1、雅典的民主教育制度 ①0-7岁接受家庭教育。 ②7-12(13)岁上音乐学校。 ③12(13)-15(16)岁上体育(体操)学校。 ④15(16)-18岁上体育馆学习:学习投标枪、驾御战车、角力等在当时十分重要的知识,为学生成为一名军人做准备。 ⑤18岁以后上埃夫比学校学习。 雅典民主教育制度的目的在于培养民主的公民,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发达的智力,健康的体魄,多方面的兴趣,身心和谐发展等。女子在家里接受教育。以私立学校为主,学生上学要交纳一定数量的费用,只有部分有钱家庭的子女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2、斯巴达的军事教育制度 ①0岁以前就开始进行胎教:斯巴达非常重视胎教 ②0-7岁接受学前(家庭)教育。 ③7-18岁上国家设置的寄宿学校。 ④18-30岁接受长期的军事训练。 斯巴达军事教育制度的特征:教育由国家办理,禁止私人办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骁勇善战的军人,与雅典的全面发展教育有很大差别;男女接受同样的教育,对以后女子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二)中世纪的西方教育制度 1、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主要由教会学校进行传授,学习神学知识,其目的在于培养僧侣,并向群众宣传教义。 2、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公元十一世纪,一些大的主教学校和修道院发展成为大学,是古代西方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创新的思考 摘要:学校教育制度是构成中国教育制度的基本组成,也是最切合学生生活的教育制度。因此必须完成学校教育制度的即时创新,跟踪时代步伐。当前,需要重点调整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二是调整学校内部关系;三是调整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对此要完成教育、政治和社会之间的协调,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学校依据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校自主教育制度的核定,藉此以完成学校教育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校制度;制度创新 Abstract: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s constitute the basic compon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which is the most relevant to the student life education system. Therefore must complete instant innov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tracking time. At present, the need to focus on adju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aspects: one is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chool; two it is to adjust the school internal relations; three it is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nd family, and community. Have to complet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education, politics and society, the government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school for approval of independent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which to complet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nnovation. Keywords:Basic education; The school system; System innovation 引言: 学校制度是与学校教育相伴而生的,它也伴随着学校教育的变化和发展而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学校制度的提出是现代学校教育正在经历的变革在制度层面的反映。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要通过制度创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势力的兴起,迫使清朝政府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于是“废科举,兴学校”,改革教育,制定现代学制。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未及实施,到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它以当时的日本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尊孔读经等封建教育的残余。其突出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如果6岁入学,中学毕业为20岁,读完通儒院则是32岁。

图4—6 癸卯学制系统图 (1904年1月13日,光绪29年11月26日) 图4—7 壬戌学制系统图(1922年公布)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之发展,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给各个地方留有伸缩余地。在学校系统上,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3段5级:初等教育段为6年,分初小(4年)、高小(2年)2级;中等教育段6年,分初中(3年)、高中(3年)2级;高等教育段为4—6年,不分级。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个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影响深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这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首先,这个学制吸收了老解放区的经验、1922年学制和前苏联学制的合理因素,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其次,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现了我国学制向分支型学制方向的发展;第三,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面向工农和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施教机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终身教育的萌芽。 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随后,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如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的表现作了纠正。 “文化大革命”提出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等口号,对我国的学制和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破坏。第一,和当代中学学制延长的发展趋势相反,毫无根据地把中学学制大大缩短,把初高中都缩短到二年;第二,和当代中等教育结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相反,对中专和技校大加砍杀,盲目发展普通高中,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失调;第三,和当代高等教育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发展趋势相反,把高等教育缩短为三年和一个层次,把很多院校、科系、专业取消,

学校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学校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考试内容 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 二、考核要求 1.识记:(1)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概念;(2)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 2.理解:(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 [复习内容] 一、学校制度的概念与建立依据 (一)学校制度的概念 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所以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行政制度,主要涉及学校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二是学校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到学校内部管理的一些关系,如考试制度、教学制度、评估制度、奖励制度、升留级制度等。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的状况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每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都有它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沿革,又不能忽视吸取其他国家改革学制的有益经验。在同一社会制度下,由于各国生产发展的水平、文化科学发展的状况不同,学制的历史沿革不一样.其学制亦有不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学制上也常有相同的形式。只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对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作出历史的、科学的说明。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时间政府名称背景特点影响 1902年清政府钦定学堂章程管学大臣张百熙“上仿古制”,未及施行,即被废止 8月15日“壬寅学制”并参照日本的学制(原因:有维新思想不可靠) 第一个正式颁布的现代学制 1904年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一个正式实施的 癸卯学制宗旨:“忠君、尊孔、尚公/武/实”现代学制/标志着 特点:教育年限长,26年封建传统学校的结 束,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1922年民国壬戌学制实用主义影响/3段5级影响深远 “六三三制” 1951年共和国〈〈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平等/职教/工农教育终身教育萌芽 文革:学制要缩短倒退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1995年〈〈教育法〉〉: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单轨制→分支型学制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时间社会背景改革内容 1.20世纪80年代,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新技术四方面(P106):义务教育/职教/ 教育体制的弊端(P105)高教自主/分级管理 2.90年代改革与发展(P106) 学制改革: 1 适度发展学前教育:从国情出发,稳步发展。/高班→低班/与小教联系与结合 2 切实普及义务教育:问题:法规/投入、资金/不平衡/辍学率/师资 3 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多样化/综合高中 4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开放 [补充]: 义务教育( compulsory education ):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家、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特性:强制性、普遍性 普及教育(universal education):国家对全体受教育者实施某种程度的普通教育。 [区别]:1 无强制性2 对象:儿童、青年、成人3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普及教育。 义务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义务教育发端于德国。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德国新教领袖马丁·路德为了争取人们信仰新教,提倡广设学校,并主张教育机关

中国古代的文教政策与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的文教政策与学校教育制度 育才与储才:中国古代的文教政策与学校制度文教政策:是国家政府制订、颁行的关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总方针或总政策。官学:是官府开办的学校。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级。私学:是学者私人开办的学校。一般包括经师讲学和童蒙教学两类。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分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代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一、夏商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原始社会――出现学校雏形(成均、庠)夏商时期――学校教育产生西周时期――学校制度完备(一)夏代的教育夏朝,创立我国最早的学校。序(军事教育为主)校特点――“以射造士”(二)商代的教育商朝,继承与创新,教育发生分化庠:承自虞舜时期,实施孝悌教化序:承自夏代,军事体育瞽宗:新的学校类型,礼乐教育特点――“以乐造士”(三)西周教育――学校制度完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 1. 西周时期的教育行政体制学在官府: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合一,官师不分。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由国家占有和管理;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员、学校管理者,也是教师;教师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但地位不低。 2. 西周时期的官学系统国学: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而设,大司乐主持大学――15岁入学,修业9年小学――8岁入学乡学:地方学校,只有小学一级。大司徒负责 3. 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六艺礼:政治伦理道德

教育课大艺乐:综合艺术课射、御:军事训练课小艺书、数:基础文化课礼与乐紧密配合,构成六艺教育的中心。礼,约束人的外部行为,具有强制性;乐,陶冶人的内心情感,使礼变为内在精神需要。 4. 西周时期的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制度(开学典礼、定时上课、课外作业等)视学制度天子视学。一年四次,与敬老养老结合进行视学考试。隔年一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4. 西周时期的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制度(开学典礼、定时上课、课外作业等)视学制度天子视学。一年四次,与敬老养老结合进行视学考试。隔年一次奖惩制度“夏楚二物,收其威也”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教育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变革时期。教育――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勃兴,学派纷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由此奠基。(一)官学衰落的原因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学在四夷;官学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贵族子弟养尊处优,不思进取,无心向学。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罄襄入于 海。――《论语??微子》(二)私学兴起的主要原因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没落贵族子弟士的构成 司礼乐的官员流落民间庶民等级上升而来(三)各家私学概况儒家私学:孔子创立,战国时分八派,影响最大的是孟氏之儒和孙氏之儒。墨家私学:墨子创立,与儒家并称为“显学”。汉代转入民间,成为侠者。道家私学:老子创立,战国时分为两派,其一为稷下黄老学派;其二庄子学派。法家私学:本源于儒家,但反儒最为彻底,主张“壹教”,铲除私学。稷下学宫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