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八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八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八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八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新人教版)第八章8.1二元一次方程组 授课教师:程宏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弄懂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们的解的含义,会判断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类比的方法迁移知识;体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处理实际问题的优越性3.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内涵.

2.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上面这个问题可以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如设这个篮球队胜了x 场,则负了(10-x )场。可列出方程 2x +1×(10-x )=16

由于在这个问题中,要求解的是两个量,能不能同时设出两个未知数呢?

(设计意图: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与巩固,又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引出作好铺垫)

二.探索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对上面的问题:设胜的场数是x ,负的场数是y ,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 +y =10 ①

2x +y =16 ②

表示.这两个方程是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吗?

由一名学生来阐述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特征有哪些?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为一次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它的特征有三个:

①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③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作比较,上述两个方程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未知项的次数是一次;③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 和y ),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16

210

y x y x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猜想会有多种答案,教师尽量让学生多说,为下一步理解二元二次方程解不唯一性做准备,思考中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对问题的提问要关注各层次的学生的回答) 练习:

请你判断下列式子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

(1) x-2y=8;(2) x 2+y=0;(3) x=2/y+1;(4) a+1/2b ;(5) xy+y=2;(6)x/3 +2y=0. (设计意图:关注学困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理解,看他们是否对本知识的掌握) 探究: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 、y 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以x+y=10为例探索满足此方程的未知数值有无数对,从而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同时强调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格式???==5.95.0Y X ,???=-=111Y X ,???==9

1

Y X …

一般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解(同时探索求解方法: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未知数)

此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有???==91y x ,???==8

2

y x 。。。???==19y x 共9个。

(设计意图:用类比的方法学习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意义,在求解的过程中体会二元一次方

程解的不唯一性)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上述问题中x 、y 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程x+y=10 和 2x+y=16,把这两个方程合在一起成为??

?=+=+16

210

y x y x ,写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项的次数均为一两个整式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比如???==85y x ,???-=+=65312b a a ,???=+-=-2063372y x y x 等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但

???=+=263y x xy ,???+==+z y y x 792,???

??=-=x y y x 232 等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上述问题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可知x=6 10-x=4,即???==4

6

y x 既满足方程x+y=10又满足方

程2x+y=16,所以我们就说???==4

6

y x 是方程组???=+=+16210y x y x 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例题 判断下列各组未知数的知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40222y x y x (???==175y x ,???==2010y x ,???==418y x )

(2)??

?-==???=-=95(1925y x y x x ,???==295y x ,???==95y x ) (3)???=-=+108y x y x (???==53y x ,???==,111y x ,???-==1

9x x )

三.巩固新知

例1: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1)1=xy (2)2

11=+y x (3) 0=+y x (6)y x 23+ (7)053)2(2=++-y x (8) z y x =-43 (9) 63=+y xy (10)11

1

=+y x

例2 :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1)???=+=+510z y y x (2)???

??=-=+101

115

2y x y x (3)???=-=+8753y x (4)???=+=+75y x y x (5)???==+752xy y x

例3 :解答下列问题:

(1)若

031

=+-b y ax 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 、b 满足什么条件。 (2)方程

723122=---n m y x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的值分别为多少? (设计说明: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观念的理

解,形成初步技能。)

四、反思总结 情意发展

(设计说明:围绕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问题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问题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问题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教学说明: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梳理主要知识、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学困生):课本85页习题8.1中的1、2、3; 2.选做题(中等生,优等生必做):习题8.1 中的4,5题 3.选做题(优等生必做) 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45ax by bx ay +=??

+=? 的解是2

1

x y =??=?,则a+b 的值为________

2.若???

????-==

2132y x 是二元一次方程03146=-+k

y x 的一个解,求k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卷(含答案)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 A.为了了解某一品牌家具的甲醛含量,选择全面调查 B.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抽样调查 C.为了了解神州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 D.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直观的介绍空气各成分的百分比,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 ) A.条形图 B.折现图 C.扇形图 D.直方图 3.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分成( ) A.10组 B.9组 C.8组 D.7组 4.为了迎接端午节,某餐厅推出了四钟粽子新款(分别以A ,B ,C ,D 表示),请顾客免费试吃后选出最喜欢的品种.结果反馈如下: C D D A A B A B B B A C C A A B A A C D C D 通过以上数据,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 A.A 款粽子最受欢迎 B.B 款粽子比C 款粽子更受欢迎 C.喜欢C ,D 两款粽子的人加起来占样本的一半 D.D 款粽子受欢迎程度仅次于C 款 5.为了了解本校七年级700名学生上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随机对该年级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频数分 布直方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最多为16h B.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大多数是12~14h (第5题) C.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10h 的为84% D. 由样本可以估计全年级700人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6~8h 的大约有26人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根据以下已知信息完成统计表: .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按顺序写出即可) A .明确调查问题 B.记录结果 C.得出结论 D.确定调查对象 E.展开调查 F.选择调查方法 8.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小华为了知道烤箱内的面包是否熟了,任意取出一小块品尝; ②小琪为了了解某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07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 ③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在七年级抽取了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 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 9.对以下的实际问题,选用哪种常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比较合适?请将你的选择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知识点集锦

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知识点集锦 读书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8.1 平面图形的平移 【一】定义: 平移(translation)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平面图形的平移知识点 8.2 简单的平移作图 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属于平移,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什么是平移呢?平移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生]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简单的平移作图知识点 8.3 平面图形的旋转 1、长方形 (1)特征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2(a+b) s=ab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平面图形的旋转知识点 8.4 简单的旋转作图 第一环节巧设情境问题,引入课题(10分钟,学生观察,发现知识) 1.以下一组图形变换属于旋转变换的是( ) 2.大家来看一面小旗子(出示小旗子,然后一边演示一边表达),把这面小旗子绕旗杆底端旋转90°后,这时小旗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图案,你能把这时的图案画出来吗? >>>>初一数学知识点:简单的旋转作图知识点 8.5 平面图形的全等变换 【一】平移 1、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平移。 2、平移的要素: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单元测试卷

第九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 分解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题中,计算正确的有( ). ①3a 3·2a 3=6a 3; ②4a 3·ba n =4a 3n b ; ③(4x m +1z 3) ·(-2x 2y z 2)=-8x 2m +2yz 6; ④(-ab 3c 2)·(-4b c)·(-3ab 2)=-12a 2b 6c 3.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计算(0.5×105)3×(4×103)2的结果是( ). A .2×1013 B .0.5×1014 C .8×1021 D .2×1021 3.下列各式中,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 A .m 2-mn +n 2 B .x 2-2x -1 C .x 2+2x +1 4 D .1 4b 2-ab +a 2 4.下列四个等式从左至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a +1)(a -1)=a 2-1 B .(x -y )(m -n)=(y -x )(n -m) C .ab -a -b +1=(a -1)(b -1) D .m 2-2m -3=m(m -2-3 m ) 5.若x +1 x =3,则221 x x 的值是( ), A .7 B .11 C .9 D .1 6.计算(-2)2004+(-2)2005的结果是( ). A .-22004 B .22004 C .-2 D .-22005 7.规定一种运算:a *b =ab +a +b ,则(-a )*(-b )+a *b 的计算结果为 ( ) A .0 B .2a C .2b D .2ab 8.(x 2-m x +1)(x -2)的积中x 的二次项系数为零,则m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2 9.已知x 2+ax -12能分解成两个整数系数的一次因式的乘积,则符合条件的整数a 的个数为( ). A .6 B .8 C .4 D .3 10.如图,通过计算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验证一个等式,这个等式是( ). A .(x +y +z)2=x 2+y 2+z 2+2y +x z +y z B .(x +y +z)2=x 2+y 2+z +2xy +x z +2y z C .(x +y +z)2=x 2+y 2+z 2+2xy +2x z +2y z D .(x +y +z)2=(x +y )2+2x z +2y z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2x )(-3x 2)2=_______;(_______)3xy 2=-18x 3y 6+9x 4y 4. 12.计算: (1)(3a +1)(3a -1)=______; (2)(2x -1)(3x +1)=______. 13.若x 2-2m x +1是—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_______. 14.(1)若m 2-2m =1,则2m 2-4m +2012的值是______; (2)若a -b =1,则1 2(a 2+b 2)-ab =_______. 15.多项式a 2-2ab +b 2和a 2-b 2的公因式是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 版 2020-12-12 【关键字】方法、问题、继续、整体、建立、规律、特点、位置、水平、关系、形成、保证、方向、实现、不改变、中心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测评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章测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调査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査方式的是() A.对綦江河水水质情况的调査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査 C.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査 D.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査 2.为了解中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设置“A.报纸,B.电视,C.网络,D.身边的人,E.其他”五个选项(五项中必选且只能选一项)的调查问卷,先随机抽取50名中学生进行该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条形图如图所示,该调查的方式是(),图中a的值是() A.全面调查,26 B.全面调查,24 C.抽样调查,26 D.抽样调查,24 3.为了解某市九年级升学考试的数学成绩情况,从参考学生中抽取了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是指该市参加数学升学考试的全体学生 B.1 000名学生是样本 C.从中抽取的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样本 D.个体是指每个学生 4.依据某校九(1)班在体育毕业考试中全班所有学生成绩制成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学生成绩取整数),则成绩在21.5~24.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是()

A.4 B.10 C.15 D.20 5. 某学校将为初一学生开设A,B,C,D,E,F共6门选修课,现选取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不完整): 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0 B.扇形统计图中E部分扇形的圆心角为72° C.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选修课E,F的人数分别为80,70 D.喜欢选修课C的人数最少 6.体育老师对九(1)班学生“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把所得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最喜欢篮球的百分比是() A.16% B.21% C.30% D.40% 7.统计得到的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39,最小值为48,取组距为10,可分成() A.10组 B.9组 C.8组 D.7组 8.某校公布了该校反映各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的两张统计图,该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学生800人,甲、乙、丙三名同学看了这两张统计图后,甲说:“七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乙说:“八年级共有学生264人.”丙说:“九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在甲、乙、丙三名同学中,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教(学)案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德育目标: 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第24条: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教学目标: 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教学重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 教学难点: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学情分析: 七年级105班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很差。能称得上好一点的学生几乎不到十分之一,学困生面积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大部分学生有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动笔写作业,更谈不上认真复习的习惯。故要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埋头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还必须善于与学生交流,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也是常说的要学会备学生,应从学生能否理解的角度来安排适当的教学程序,用有趣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对过去相应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把握住施教的深浅及分寸,做到进行适当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思考: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x+y=10 2x+y=16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10 ① 2x+y=16 ②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探究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为此我们用含x的式子表示y,即y=10-x(x可取一些自然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八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新人教版)第八章8.1二元一次方程组 授课教师:程宏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弄懂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们的解的含义,会判断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类比的方法迁移知识;体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处理实际问题的优越性3.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内涵. 2.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上面这个问题可以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如设这个篮球队胜了x 场,则负了(10-x )场。可列出方程 2x +1×(10-x )=16 由于在这个问题中,要求解的是两个量,能不能同时设出两个未知数呢? (设计意图: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与巩固,又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引出作好铺垫) 二.探索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对上面的问题:设胜的场数是x ,负的场数是y ,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 +y =10 ① 2x +y =16 ② 表示.这两个方程是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吗? 由一名学生来阐述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特征有哪些?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为一次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它的特征有三个: ①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③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作比较,上述两个方程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未知项的次数是一次;③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 和y ),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16 210 y x y 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00972知识讲解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问题②确定调查对象③选择调查方法④展开调查⑤记录结果⑥得出结论(2)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①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②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③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2、数据的表示方法: (1)统计表: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2)折线图: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条形图: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4)扇形图: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5)频数分布直方图:直观形象地反映频数分布情况6)频数分布折线图:在频数分布直 方图的基础上,取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和左右频数为零与直方图相距半个组距的两个点3、调查方式:(1)全面调查,优点是可靠,、真实;(2)抽样调查,优点是省时、省力,减

少破坏性;随机抽样调查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4、总体和样本:(1)总体:要考察的所有对象(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3)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给个体的数目 5、组距:每个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6、画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先根据数据个数确定组距,再计算组数, 注意无论整除与否,组数总是比商的整数位数多1; (3)确定分点,并分组; (4)列频数分布表; (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 小结与复习

第八章复习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是第八章的章节复习课,是学生再认知的过程,因此本课教学时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从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首先让学生思考回答: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路及基本方法。②列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然后师生共同讲评训练题;最后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练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熟练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对本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进一步感受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思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于实际的过程(由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逐步抽象”到建立方程组(实现数学化),由方程组的解再到实际问题的答案),体会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反思消元法,进一步强化数学中的化归思想; 学会如何归纳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学方法: 复习法,练习法。 重、难点 重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难点:如何找等量关系,并把它们转化成方程。 解决办法:反复读题、审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相等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明确目标 前面已学过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这一节课主要把这一部分内容小结一下,并加以巩固练习。 (二)整体感知 本章含有两个主要思想:消元和方程思想。所谓方程思想是指在求解数学问题时,从题 第 1 页共3 页

第 2 页 共 3 页 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人手,找出相等关系,运用数学符号形成的语言将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再通过解方程(组)使问题获得解决,方程思想是中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它的应用十分广泛。 (三)复习 通过提问学生一些相关问题,引导总结总结出本节的知识点,形成以下的知识网络结构图。 (四)练习 1.2x -5y=18 找学生写出它的五个解。 2.4(x y 1)3(1y)2 y x 223--=--???+=?? 分别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求出它的解来。 答案: { x 2 y 3== 3.1号仓库与2号仓库共存粮450吨,现从1号仓库运出存粮的60%,从2号仓库运出存粮的40%,结果2号仓库所余的粮食比1号仓库所余的粮食多30吨。1号仓库与2号仓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答案:设1号仓库存粮x 吨,2号仓库存粮y 吨。 {x y 450 (10.6)x (10.4)y 30+=-=-- 解得 {x 240 y 210== 4.用1块A 型钢板可制成2块C 型钢板,1块D 型钢板;用1块B 型钢板可制成1块C 型钢板,2块D 型钢板。现需15块C 型钢板,18块D 型钢板,可恰好用A 型钢板,B 型钢板各多少块? 答案:设用x 块A 型钢板,用y 块B 型钢板。 { 2x y 15x 2y 18+=+=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综合训练(含答案)

12 (第6题) 第八章综合训练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坐号: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数是二元一次方程? ??=-=+173x y y x 的解是 ( ) A 、???==21y x B 、???==10y x C 、???==07y x D 、???-==2 1y x 2、方程? ??=+=+10by x y ax 的解是 ???-==11y x ,则a ,b 为 ( ) A 、???==10b a B 、???==01b a C 、???==11b a D 、???==0 0b a 3、|3a +b +5|+|2a -2b -2|=0,则2a 2-3ab 的值是 ( ) A 、14 B 、2 C 、-2 D 、-4 4、解方程组???=-=+5 34734y x y x 时,较为简单的方法是 ( ) A 、代入法 B 、加减法 C 、试值法 D 、无法确定 5、某商店有两进价不同的耳机都卖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赔8元 B 、赚32元 C 、不赔不赚 D 、赚8元 6、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0°,若设∠1=x °,∠2=y °,则可得到的方程组为( ) A 、???=+-=18050y x y x B 、???=++=18050y x y x C 、???=+-=9050y x y x D 、???=++=9050y x y x 7、李勇购买80分与100分的邮票共16枚,花了14元6角,购买80分与100分的邮票的枚数分别是( ) A 、6,10 B 、7,9 C 、8,8 D 、9,7 8、两位同学在解方程组时,甲同学由???=-=+872y cx by ax 正确地解出? ??-==23y x ,乙同学因把C 写

2019届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单元测试及答案精校版

1、若方程mx -2y =3x +4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3 C 、m ≠-3 D 、m ≠2 2、下列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1 4 1 y x x y ?+=???-=? B .43624x y x y +=??+=? C .44x y x y +=??-=? D .35251025x y x y +=??+=? 3、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7。如果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那么恰好成为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二位数,则这个二位数是( )。 A 、36 B 、25 C 、61 D 、16 4、由 132 x y -=,可以得到用x 表示y 的式子是( ) A .223x y -= B .2133x y =- C .223x y =- D .223 x y =- 5、方程组327 413 x y x y +=??-=?的解是( ) A .13x y =-??=? B .31x y =??=-? C .31x y =-??=-? D .1 3 x y =-??=-? 6、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17 5419 74y x y x 用加减法消去x ,得到的方程是( ) A 、2y =-2 B 、2y =-36 C 、12y =-36 D 、12y =-2 7、若方程组???=-+=+3 )1(1 34y k kx y x 的解x 和y 的值相等,则k 的值为( )。 A 、 4 B 、 11 C 、 10 D 、12 8、方程x +y =6的非负整数解有( )。 A 、 6个 B 、 7个 C 、 8个 D 、无数个 9、一轮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a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的速度为b 千米/小时,(a>b>0)。那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教案小结与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八章小结与复习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是第八章的章节复习课,是学生再认知的过程,因此本课教学时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从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首先让学生思考回答: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路及基本方法。②列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然后师生共同讲评训练题;最后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练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熟练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对本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进一步感受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思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于实际的过程(由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逐步抽象”到建立方程组(实现数学化),由方程组的解再到实际问题的答案),体会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反思消元法,进一步强化数学中的化归思想; 学会如何归纳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学方法: 复习法,练习法。 重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难点:如何找等量关系,并把它们转化成方程。 解决办法:反复读题、审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相等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前面已学过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这一节课主要把这一部分内容小结一下,并加以巩固练习。 (二)整体感知 本章含有两个主要思想:消元和方程思想。所谓方程思想是指在求解数学问题时,从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人手,找出相等关系,运用数学符号形成的语言将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再通过解方程(组)使

问题获得解决,方程思想是中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它的应用十分广泛。 (三)复习 通过提问学生一些相关问题,引导总结总结出本节的知识点,形成以下的知识网络结构图。 (四)练习 1.2x -5y=18 让学生写出它的五个解。 2. 分别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求出它的解来。 答案: 3.1号仓库与2号仓库共存粮450吨,现从1号仓库运出存粮的60%,从2号仓库运出存粮的40%,结果2 号仓4(x y 1)3(1y)2 y x 223--=--???+=??{x 2y 3==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检测卷(含答案)

第九章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若a >b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4a >-4b B.12a <1 2 b C .4-a >4-b D .a -4>b -4 2.将不等式3x -2<1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3.不等式1 3(x -m )>3-m 的解集为x >1,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4 D .-4 4.不等式组? ????2x -1>1, 4-2x ≤0的解集是( ) A .x ≤2 B .1<x ≤2 C .x >1 D .x ≥2 5.关于x 的不等式组? ????x -m <0, 3x -1>2(x -1)无解,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 B .m <-1 C .-1<m ≤0 D .-1≤m <0 6.某乒乓球馆有两种计费方案,如下表.李强和同学们打算周末去此乒乓球馆连续打球4小时,经服务员测算后,告知他们包场计费方案会比人数计费方案便宜,则他们参与包包场计费:包场每场每小时50元,每人须另付入场费5元 人数计费:每人打球2小时20元,接着续打球每人每小时6元 A.9人 B .8人 C .7人 D .6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不等式-1 2 x +3<0的解集是________. 8.不等式组???? ?x +3>6,2x -1<10 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 9.若点P (m -1,m -3)在第四象限内,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小华将若干个苹果放进若干个筐子里,若每个筐子放4个苹果,还剩20个苹果未放完;若每个筐子放8个苹果,则还有一个筐子没有放满,那么小华原来共有苹果________

2017最新人教版(完整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外错角相等。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

10.2直方图(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等概念;学会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处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列频数分布表. 教学难点:组距的确定.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法:探究 学法:合作交流 课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描述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前面学习的描述数据的方法主要有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他们各自的优点是……(教师描述) 二、新课 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请同学们看书中P163收集的63个数据. 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得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2.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 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 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23cm.

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组距=152?149=3,则组距离就是3. 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 (最大值?最小值)÷组距=组数,如:(最大值?最小值)÷组距== =7,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8组. 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100个数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 ③列频数分布表 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对上述数据列频数分布就得到频数分布表 讨论交流: 1.你能从频数分布表中得到何种信息? 2.比较原始数据与频数分布表的各自优点. 师生共同归纳:所以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共有12+19+10=41(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164cm)的学生中选队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168页练习题(不画频数分布图)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对你有什么帮助?你有何感想?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习题10.2第2,3题(不画统计图) 选做题:习题10.2第5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要素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本章教科书在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简单的不等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体会到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是众多而且复杂的,但面对大量的同类量,最容易使人想到的就是它们有大小之分。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经历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为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不等式的学习顺理成章。 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以及不等式的概念。然后具体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的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简单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不等式的意义,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在数轴上确定其解集。 4、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在数轴上确定其解集。 2、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相对来说学这一部分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不等式解法上与方程的解法是雷同的,但是在解不等式系数化为1时又很容易出错。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上将寻找等量关系转变为寻找不等关系。另外,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方法,在应用题中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要到现实意义都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不等式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3、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会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5、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二)过程与方法: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测试题人教版七下

七年级数学第八章单元检测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把方程2x -y -5=0化成含用Y 的代数式表示X 的形式:X = ,化成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的形式:Y= . 2、在方程3x -ay =8中,如果是它的一个解是???==21y x ,那么a 的值为 3、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x -y =1,若x =2,则y = ;若y =0,则x = . 4、方程x +y =2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__. 5、若∣x -2y +1∣+∣x +y -5∣=0,则x = ,y = . 6、某人买了60分的邮票和80分的邮票共20张, 用去了13元2角,则60分的邮票买了 枚,80分的邮票买了 枚。 7、大数和小数的差为12,这两个数的和为60,则大数是 ,小数是 .

n m 8、甲、乙两人在2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径走,当他们从某处同时出发背向行走时,每30秒相遇一次;同向行走时,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设甲、乙的速度分别为每分钟X 米,每分钟Y 米,则可列方程组 ______. 9、若3x 953++n m +4y 724--n m =2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的 值等于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方程023,13,3,532,62=+-===-=+z y x y x xy y x y x 中是 二元一次方程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 12、下列方程组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 B 、?? ???=-=+043112y x y x C 、?????=+=343453z x y x D 、? ??=+=-12382y x y x 13、方程组???=+=-521y x y x 的解是( ) ???==+725xy y x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测试卷

绝密★启用前 七年级周周清考试(7) 霄云中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40分)(题型注释) 1.由方程组可得出x 与y 的关系是( ) A .2x+y=4 B .2x ﹣y=4 C .2x+y=﹣4 D .2x ﹣y=﹣4 2.已知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则2m ﹣n 的算术平方根为( ) A .±2 B . C .2 D .4 3.以方程组2 1 y x y x =-+?? =-? 的解为坐标的点(,)x 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下列三对数值中①12x y =?? =?②32x y =??=?③2 3 x y =-??=?是方程2x -y =4的解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③ 5.若|3x+y+5|+|2x -2y -2|=0,则2x 2 -3xy 的值是( ) A 、14 B 、-4 C 、-12 D 、12 6.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3,9x y a x y a +=?? -=? 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2x-3y+12=0的一个解,那么 a ? A B . C D .7.下列方程组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

(A) 25 26 xy x y = ? ? -=?(B) 23, 3410 x y x y -= ? ? += ? (C) 21 31 x y y z -= ? ? =+ ? (D) 21 1 x y x ?= ? -= ? 8.已知a,b满足方程组,则a﹣b的值为()A、﹣1 B、0 C、1 D、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测试卷含答案

第九章综合训练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 x>0,<-1,2x<-2+x,x+y>-3,x=-1,x2>3,≥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已知a=2b,若-2≤b≤-1,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4 B.a≥-2 C.-4≤a≤-1 D.-4≤a≤-2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b,b<c,则a>c B.若a>b,则a c>b c C.若a>b,则a c2>b c2 D.若a c2>b c2,则a>b 4.x=-1不是下列不等式的解的是() A.2x+1≤-3 B.2x-1≥-3 C.-2x+1≥3 D.-2x-1≤3 5.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6.已知关于x的方程2x+4=m-x的解为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7.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则a,b的值分别为() A.-2,3 B.2,-3 C.3,-2 D.-3,2 8.(2017·湖北恩施州)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 A.m≤-1 B.m<-1 C.-1<m≤0 D.-1≤m<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如果a<b,那么ac2<bc2;②若关于x的不等式(a-1)x>1-a的解集是x <-1,则a<1;③5≤5x+6≤21的整数解有4个. 10.(甘肃天水中考)若点P(a,4-a)是第一象限的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1.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2,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12.不等式2x-1≤6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 13.若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4.不等式(x-m)>3-m的解集为x>1,则m的值为_____________. 15.我们定义,例如=2×5-3×4=10-12=-2,若x,y均 为整数,且满足1<<3,则x+y的值是_____________. 16.元旦某班班主任购买了一批贺卡准备送给学生,若每人三张,那么还余59张;若每人5张,那么最后一个学生分到贺卡,但不足四张.班主任购买的贺卡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