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的要求,编制《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目的全面提升湛江市城镇综合竞争力。

(一)稳步推进湛江市城镇化,建构组合有序的城镇空间结构,引导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与建设,提升城镇人口、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能力。

(二)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区域与城镇间的协作能力。

(三)规范各项建设活动,制定区域空间管治措施,落实强制性内容,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提升政府对区域的管治能力。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为指导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第四条规划范围湛江市陆域和近海海岸带范围,陆上土地面积12741平方千米,近海海岸带为10米等深线以内。本规划为湛江行政区所辖的四区五县,即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

第五条规划期限 2003~2020年。其中近期:2003~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六条规划效能本规划是湛江市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编制市域以下层次区域规划、各类区域专项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服从本规划的要求。

第七条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文本中下划线标注部分,即第三条、第十一条(一、三)、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二)、第四十五条(二)、第四十九条(一)、第五十条(一)、第五十一条(一、三)、第五十八条(一、二、三、四、五、六)、第五十九条(一)、第六十条(一、二、三、四、五)、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八十九条、第一百零一条(一)、第一百零三条(三)、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六条(二、三)、第一百零七条(一、二)、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七条(一、三、四)、第一百一十八条(二、三)、第一百一十九条(一)、第一百二十一条(三)。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和策略

第八条城镇发展目标把湛江建设成“立足南中国、面向东南亚,辐射大西南”的南中国门户城市、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和我国“南方大港”、“海洋大市”、“制造业基地”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各项发展水平在2020年达到广东省平均水平。其中:

1.近期(2003—2010年):工业化跨越式发展,完成第一次飞跃,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区域空间不平衡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构建以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为内容的区域创新系统。

2.远期:(2011—2020年):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区域空间均衡发展,形成沿325国道和207国道的城镇密集区,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力争达到广东省平均水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湛江市区等中心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环北部湾地区中心城市。

第九条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指标

(一)社会经济指标

1.至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7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000元(约合1900美元);三产比例达到13.3:52.3:3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300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外贸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0%,吸收外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高新科技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30%以上;其中,湛江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00元(约合4000美元);三产比例达到3:51:47。

2.至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00元(约合6250美元),三产比例达到8:47: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高新科技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40%以上;其中,湛江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3000元(约合10000美元),三产比例达到1:49:60。

(二)城市化指标以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口径为预测标准(简称五普口径,下同):2010年,市域总人口达到700~750万人,城市化水平为55%。2020年,市域总人口达到870~920万人,城市化水平为65%。

1.至2010年,全市各城镇建设发展区内,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左右,人均道路面积不低于16平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160~200升/日,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5%,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达到95%。

2.至2020年,全市各城镇建设发展区内,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5平方米左右,人均道路面积不低于18平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200~220升/日,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达到100%。

第十条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一)在“工业立市”和“以港兴市”的方针下,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建成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

(二)依托深水良港和农海产品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海洋型工业、临港型工业和农海产品加工工业三大重点,逐步构建钢铁、石化、近海油气勘探开发、电力、造纸、农海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器机械等支柱产业,着力打造沿海钢铁基地、全省重化工业基地、农海产品加工出口基地、高级纸业基地和小家电制造业基地。

(三)依托高新科技和高级人才发展针对海洋和北热带生物工程等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规划和建设几个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内源型和外源型相结合的经济发展道路,培育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

(六)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优秀企业和工业人才进湛,建立起适合于投资和生活的软硬环境,提倡开放和服务,积极吸纳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与智力。

(七)构建区域创新机制,建设学习型区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重视实用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区域社会资本,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实施制度创新。提倡终身学习和集体学习,健全系统的学习体系,建立社会化的学习型组织。以人为本,走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八)扩大开放,大力发展金融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信息业、教育产业等第三产业,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性组织进驻,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城市体系。

第三章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

第一节工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第十四条工业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发展壮大临海型和资源型工业,重点发展钢铁、石化、近海油气开发、电力、木浆制纸、农海产品加工、饲料、纺织服装、电器机械等八大支柱产业,建设沿海钢铁基地、全省重化工业基地、农海产品加工出口基地、高级纸业基地和小家电制造业基地,形成主导产业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完整,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信息化程度高,结构高级化,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格局。到2010年,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全市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4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5%。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基本实现工业化。

第十五条湛江市区工业布局

(一)临港工业园,位于霞山区西南沿海,重点发展石化、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海洋运输配套和仓储物流业。

(二)官渡工业园,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布局经济型家用电器制造、化学工业、包装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等。

(三)麻章工业园,主要布局音像制品、水产品、食品、饲料加工和花卉种植加工等。

(四)东海岛省级经济试验区,结合深水港口的开发,规划大型沿海钢铁基地和配套的能源及相关的装备制造业、修造船业、港口物流业。

(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延伸区,规划在东海岛开发试验区,主要接受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和布局新型较大型工业。

(六)太平一带,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基地项目。

(七)赤坎区大埠、调顺一带,发展农海产品加工、建材、机电产品、环保装饰材料等工业和中小型修造船业。

第十六条遂溪县工业发展与布局

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和海(水)产品加工业,主要以制糖和综合利用、特种酒精、高岭土、建材、化工等为主,重点布局在县城东北面的工业区。

第十七条吴川市工业发展与布局

构建起羽绒、塑料鞋、糖酒(机械)设备、家电、网具、酿酒、手套针织、物资再生、海(农)产品加工等九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特色工业体系。重点建设吴川经济开发试验区鉴江工业园,以集群式为特色,集中发展羽绒及制品、塑料制品(鞋)、家电、机械、物资再生等;东部吴阳海岸布点风力电厂。

第十八条徐闻县工业发展与布局

以发展农海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临港工业为突破口,重点建设海安经济开发试验区,发展农海产品加工、制糖、制盐、食品饮料、海洋化工、贸易加工业等;东部外罗海岸布点风力电厂。

第十九条雷州市工业发展与布局

发展资源型工业和外向型工业,重点推进珍珠加工、甘蔗、水果、海水养殖、蔬菜、木材等农产品的产业化。重点规划建设沿207国道工业带,发展农海产品加工、制造和综合利用、制药、林产品加工;西部沿北部湾港口(流沙),发展珍珠加工和贸易加工业;东部沿雷州湾发展大型资源型或非资源型工业。

第二十条廉江市工业发展与布局

发展家电、建材等特色产业。重点建设九州江经济开发试验区,主要家用电器生产出口基地;安铺、河唇等镇发展特色工业。

第二节农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第二十一条农业发展目标

把农业建设成为外向型高优农业示范区,生态型农业基地,广东省农业高新技术引进与合作的窗口。2010年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生态化。

第二十二条湛江市区农业发展规划

(一)麻章区:以水产品、畜牧、丰产林、花卉等生产基地为发展方向;南部湖光镇,发展富贵竹生产基地。

(二)坡头区:发展“城郊型”农业,全区划分为三个农业示范区,即东北示范区:包括官渡镇、龙头镇北部,重点发展优质水果、蔬菜等;西南示范区:包括坡头、南调、麻斜、南三局部,重点发展蔬菜及禽畜养殖业;南部示范区:包括南三、乾塘和坡头的沿海地带,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三)赤坎区:发展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城郊型”农业和水产业、畜牧业。重点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引进优质水果品种,继续办好西番莲示范园,加强花卉园艺基地建设。争取将农业新技术试验基地列入广东农业科技园区湛江园区。

(四)霞山区:发展农业高新科技园,近期发展海头镇陈铁村一带的100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中期发展到后坡、后洋、屋山村的1000亩用地;抓好特呈岛网箱养殖优质鱼基地。

(五)东海岛试验区:民安镇发展“反季节”蔬菜和“北运菜”的种植;东山镇发展贝类养殖业和畜牧业;东简镇发展对虾养殖业,重点发展高位池养虾基地和对虾育苗基地;硇洲镇发展香蕉生产和优质鲍鱼养殖基地。

第二十三条廉江农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方向:湛江市主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和水果、反季节北运菜生产基地。

(二)区域布局:在青平、高桥、石颈、长山等镇建立万亩红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安铺镇建立万亩优质水稻规范化栽培丰产示范区;外运菜、荔枝、龙眼、香蕉的生产上推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标准。

第二十四条吴川市农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方向:主要以“订单农业”为主。

(二)区域布局:形成以兰石、振文、樟铺为主的超甜玉米生产基地;以振文、长岐、黄坡为主的外运菜生产基地;以塘缀镇为主的蚕桑生产基地。

第二十五条遂溪县农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方向: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作物单产量,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区域布局:附城乡为优质水果生产基地;洋青、乌塘两镇为香蕉生产示范基地;河头镇为毛叶枣生产示范基地;岭北、河头两镇的高产糖蔗生产示范区;北坡、杨柑、洋青的甜椒基地;沙古、河头、岭北的尖椒基地;黄略的玉豆基地;城月、原城西的茄瓜基地;207、325国道交汇处的花卉园艺生产区。

第二十六条雷州市农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方向:以开发优质稻米、优质水果、珍珠养殖加工产业带为主,创农业品牌。

(二)区域布局:附城、白沙作为优质稻示范基地;雷州客路镇上塘路段建立农业高新科技试验园;以流沙为珍珠产业基地;客路镇建成蚕桑产业带;覃斗镇发展优质芒果生产基地。

第二十七条徐闻县农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方向:北热带农业示范区。

(二)区域布局:207国道沿线建成北热带特色鲜明、集农工科贸旅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带,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

第三节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第二十八条发展目标

2010年,湛江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包括中央、省驻湛企业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30%左右,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科技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65%以上,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要超过全国同类地区,海洋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技水平要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2020年,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

第二十九条发展重点

(一)海水养殖业:重点进行养殖结构调整,宜鱼则鱼、宜贝则贝,在重点发展对虾、珍珠、牡蛎、鲍鱼、文蛤、泥蚶、栉江珧、海水名贵鱼类网箱养殖等八大品种基地化、规模化的基础上,引进推广养殖新品种。

(二)捕捞渔业:把转产转业、结构调整、休闲渔业作为发展重点。并积极开拓中、深海渔场,继续向远洋进军,主要是南太平洋的马朱罗、科塞、西非、南非海域和印度的普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捕捞技术。

(三)海产品加工:重点发展对虾、珍珠系列产品、鱼糜、高级鱼柳、罗非鱼、海蜇等品种加工,通过发展渔业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基地+渔户”的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四)海洋工业: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和石油化工,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工程和海洋医药业,发展修造船业、海水制盐业和港口运输业。

(五)淡水养殖业:重点发展罗非鱼养殖。

第三十条产业布局

(一)海水养殖种苗工程:规划布局在东海岛、南三岛西面以及雷州湾、北部湾沿岸滩涂海域。重点提高对虾、珍珠、鲍鱼、海水名贵鱼等品种人工育苗能力和水平,重点突破白蝶贝、黑蝶贝、企鹅贝、鲍鱼三倍体、江珧、尖紫蛤、文蛤、海胆、蛇鲻鲷等品种的人工育苗关,使之形成规模生产。重点建设对虾、硇州杂色鲍、马氏珠母贝原种良种场,形成覆盖全市以及环北部湾、粤西周边海域、具有湛江特色的海洋原良种和种苗繁育体系。

(二)海洋生物工程:利用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海洋医药业。在东海岛东侧建立海洋高新科技园,促进海洋生物工程的产业集聚。

(三)港口型产业:以港口为中心,建设临港工业园和物流中心。

(四)现代渔港经济区:以国家级中心渔港——硇洲、乌石渔港,国家一级渔港——霞山、企水、通明、龙头沙、草潭渔港,省区域性渔港——江洪、外罗渔港为依托,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集海产品交易、储存、加工等为一体。

(五)海洋装备制造和信息业:发展与南海西部天然气相关配套产业;提高现有修造船企业的生产能力,积极外引内联,吸引客商兴办船舶修、拆、造厂,积极承接改装现代化船舶业务;建设海洋信息网络及海洋技术咨询服务产业。

第四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第三十一条发展目标

2010年:重点培育旅游精品工程,建设旅游产业的支撑系统,实施旅游品牌战略,完善旅游设施,使湛江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热带、亚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地。

2020年:形成都市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功能齐备的中国南方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人居城市,与北部湾地区共同构成环北部湾国际旅游区。

第三十二条发展重点

(一)发展临海旅游,通过环岛交通把现有各滨海旅游度假区串联成线;

(二)突出湛江“蓝、绿、红”的特色,推出“蓝色之旅”,以吉兆湾、东海岛为一线,白沙湾、乌石为一线;“绿色之旅”,以廉江、湛江、徐闻为一线;“红色之旅”以雷州半岛的历史、民俗文化为一线。

(三)加强雷州历史文化名城和古民居的建设和整理。

(四)形成特色的北热带农业观光带。

(五)建立湛江旅游商品观光购物一条街。

(六)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将湛江建设成为中国南方著名的休闲胜地。

(七)推动与粤西“小三角”和环北部湾“大三角”的旅游区域合作,合力推广滨海、农业生态、岩溶景观旅游,开拓游船旅游市场。

第三十三条旅游精品景点和旅游线路规划

(一)精品景点:湖光岩、东海岛滨海旅游度假区及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雷州历史文化景区、徐闻灯楼角,琼州海峡和北部湾的激情分水线和半干旱沙滩野生菠萝林、徐闻热带珊瑚、南国风韵湛江港、港城娱乐美食、南方种苗基地螺岗岭和红树林保护区、吴阳金海岸吉兆湾度假区、听涛逍遥南三岛和综合性娱乐海岛特呈岛。

(二)精品专题旅游线路:以休闲度假、疗养和避寒为主题的北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游线路;以湖光岩、徐闻灯角楼、珊瑚礁群为主题的极限地理地质自然遗址游线路;以北热带生态农业观光带为主题的雷州半岛

生态游;以婀娜多姿的高桥红树林为主题的海上森林绿色生态游;以参观现代海港为主题的港城风韵游;以美食为主题的海鲜之乡美食游;以文化教育生态游为主的科普观光线路;以参与为主题的雷州风情游民俗文化游。

(三)精品旅游路线:湛江城市观光游线路;湛江南线历史文化遗址、生态游线路;湛江北线自然生态游线路;湛江东线滨海休闲度假游等。

第三十四条旅游业空间布局

(一)湛江市核心区——都市旅游区。

(二)湛南主旅游区—地质地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生态农业旅游区。

(三)湛北辅助区——自然生态旅游区。

(四)湛东辅助区——滨海休闲旅游区。

第三十五条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一)旅游宾馆的发展规划:2010年接待中外游客212万人次,2015年281万人次,2020年400万人次的发展目标,经测算需宾馆床位数为:2010年:26209(张);2020年:60969(张)。

(二)旅行社建设规划:规划2020年旅行社达到60家。其中,湛江下辖各市县国际旅行社各1—2家,国内旅行社各县市都有独立社。

(三)旅游商品开发建设:重点发展流沙的珍珠产业,湛江市域的海鲜及海产品市场、北热带水果蔬菜基地、南药基地等。

第五节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和布局规划

第三十六条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使湛江成为粤西地区的信息中心。

第三十七条物流系统发展与布局

(一)发展目标:形成布局合理、配置高效、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体系,把湛江建设成为环北部湾及粤西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二)空间布局:重点规划建设在湛江市区、东海岛、三市市区及19个中心镇以及一些重要交通枢纽点设置中心物流园区,形成沿铁路、公路、码头的物流网络。各港口、车站应设置转运型、中转分货型仓库。

第三十八条商业贸易系统发展与布局

(一)重点发展湛江市商贸区。形成区域性国际商贸区、北部湾商贸区、粤西地区商贸区和湛江市区商贸区为等级层次的商贸中心。

(二)重点建设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徐闻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糖、粮食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等大型和高级批发市场。

(三)以批、零企业的1:8比例,合理布局零售网点。

第六节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第三十九条产业发展轴线

(一)东部沿海产业发展轴线:从吴川沿海——湛江市区——太平——雷州,是广东省沿海产业带的一部分,以湛江市区为中心,是湛江市最主要的产业集聚地区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型增长轴线。以湛江港和中心城市为依托,重点发展临港工业、重化工业、海洋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集滨海旅游、城市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多种主题的复合型旅游产业带。

(二)中部沿轴线产业发展轴线:沿207国道——黎湛铁路为轴线的产业带,是广东省的西部南北向的主要产业发展轴线,主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建材业、饲料业等,也是一条横贯雷州半岛的生态旅游产业带。从徐闻到遂溪的207沿线为北热带农业示范区。

(三)北部产业发展轴线:从浅水——塘缀——良垌——廉江——石岭——青平的北部山区产业带,以家电、糖酒(机械)设备、卷烟等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轴线。以产业专业化城镇为发展方向,如塘缀的糖酒(机械)设备制造、廉江的家电、雅塘的制糖、建材加工业等。

(四)325国道产业发展轴线:串联了湛江市的几条主要产业发展轴线,湛江市人口和城镇集聚的地区,以工业、商贸、物流为发展方向。

第四十条主要产业发展区

(一)湛江市区:依托湛江港,重点发展临港工业、重化工业、物流业;利用海洋优势,发展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装备制造业;利用传统的加工业优势,形成加工业制造业中心;发挥中心城市的商贸、服务、信息中心地位;打造都市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基地。

(二)吴川市区:保持自身的服装、羽绒、塑料制品等传统产业优势,通过技术改造,走专业化道路,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巩固商贸中心的地位。

(三)雷州市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现有资源加工型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形成资源加工业基地,巩固商贸中心的地位。

(四)廉江市区:利用家用电器产业优势,向产业集群发展;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中心。

(五)遂溪县城: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引入高科技,向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产业。

(六)徐闻县城:利用农海产品优势,发展加工业和商贸业;依托海安港,发展临港工业;利用滨海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

(七)安铺(横山):利用传统建材、陶瓷、食品的加工制造业,发展产业集群,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商贸物流业。

第四十一条重点产业发展城镇

(一)黄坡: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加工制造业为主,大力发展商贸业。

(二)太平:依托纸浆产业,成为林浆纸一体化基地。

(三)城月和龙门:成为其周边农产品集散地和资源加工业中心和服务中心。

(四)乌石:利用渔港,形成海产品加工和批发中心;依托天成台旅游区,发展滨海休闲度假产业;巩固商贸中心地位。

(五)流沙:作为珍珠养殖基地,成为集珍珠生产、加工、销售的专业化城镇,利用优良的港口条件,规划建设中型港口,发展临港工业,但要注意处理好工业发展与海水养殖的关系,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四章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第四十二条空间结构“一个都市区,二条城镇发展主轴线,一个主中心,六个副中心,五个节点城镇”极化发展的格局。

(一)一个都市区:以湛江市区——遂城为中心,向东北沿325国道至吴川,向北沿黎湛铁路至廉江,向西沿325国道向安铺,向南沿海至雷州,至2020年形成湛江都市区,是湛茂都市圈的一部分。

(二)二条城镇发展主轴线

1.325国道:是湛江城镇向东和茂名、珠三角等地,向西与广西沿海北海、钦州、防城等相连通的主要空间发展轴线,建成一条复合型、横贯湛江东西、对外联系的发展轴线和城镇密集区。

2.207国道——黎湛铁路:在广东省域城镇体系中主要城镇密集带,纵贯湛江市南北,是湛江与西南内地和海南拓展的主要空间发展轴线。

(三)一个主中心:即湛江中心城区,为全市产业、信息、服务、文化等的中心,继续培养其中心作用,最终成为具有强大经济和产业扩散、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主中心。近期以港口作为经济的“增长极”,培育中心城市的中心地位。

(四)六个副中心:分别为吴川市区、廉江市区——河唇、雷州市区、遂溪县城、徐闻县城——海安、安铺——横山,承担所在县(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1.吴川市区建设成为辐射湛江东部(吴川市)的副中心城市。

2.廉江市区——河唇以交通枢纽和家电产业集群为重点,形成辐射市域北部(廉江市)的副中心城市。

3.雷州市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建设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成为辐射雷州半岛中部(雷州市)的副中心城市。

4.遂溪县城,市域中部的交通枢纽,大力发展工业和物流产业,为湛江市中心城区的卫星城,成为联系东南亚和珠三角,辐射全市的副中心城市。

5.徐闻——海安港,依托海安港,大力发展港口工业和商贸物流业,成为辐射市域南部的副中心城市。

6.安铺——横山,湛江市面向环北部湾地区的重点城市,提升安铺的地位,建议赋予安铺至少具有副县级的行政地位,建设成为辐射市域西部的副中心城市。

(五)五个节点城镇:分别为黄坡镇、城月镇、龙门镇、乌石镇、曲界镇。其中,黄坡镇、城月镇、龙门镇、曲界镇为其所在的县(或市)的副中心城镇,乌石镇为湛江市面向环北部湾的重点城镇和重要渔港。

第四十三条行政区划调整

(一)湛江市区:黄略、建新分别纳入湛江市区的赤坎区和麻章区,撤消坡头镇和麻章镇,东海岛作为市区的一个区,包括了东山、东简。

(二)吴川市:中山并入黄坡、板桥并入塘缀镇,振文并入吴川市区,王村港、兰石并入覃巴,浅水并入长岐。

(三)廉江市:石城、吉水和河唇廉江市区,横山并入安铺,龙湾并入新民,新华,平坦并入良垌,车板并入高桥,石颈并入雅塘,石角并入和寮。

(四)雷州市:附城、白沙和沈塘并入雷州市区,松竹并入南兴,覃斗并入流沙镇。

(五)遂溪市:沙古并入洋青,北潭并入界炮,下六并入草潭,乐民一部分并入河头,乐民一部分并入江洪,港门并入草潭(下六),乌塘并入城月。

(六)徐闻县:五里、海安并入徐闻县城,锦和、下洋并入外罗,角尾乡、西连并入迈陈,新寮并入和安。

第四十四条职能结构全市城镇职能等级形成四个层次,见表4-1。

表4-1:远期(2020年)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

第四十五条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一)城市人口规模:湛江市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150~160万人左右,吴川市区、廉江市区、雷州市区、徐闻县城、安铺城区、遂溪县城的人口规模分别为45万人、30万人、40万人、15万人和20万人左右。

(二)城镇人口规模等级结构,至2020年,全市形成1个特大城市,5个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1个人口在10~20万人的小城市,5个人口在5~10万人的城镇,17个人口在3~5万人的小城镇,35个人口小于3万人的小城镇(表4-2)。

表4-2:远期(2020年)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注:城镇人口按五普口径

第四十六条整个市域依据经济区的条件的相似性、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内外交通联系的共同性、城镇分布、人口分布及经济布局的协调性、现行行政区域和自然地理界线的相对完整性、环境保护的相关性和污染治理的连续性分为十大经济区,分别为湛江市区经济区、吴川经济区、廉江经济区、安铺经济区、遂溪东部经济区和西部经济区、雷州东北部、西北部和南部经济区,以及徐闻经济区。

(一)湛江市区经济区:包括现湛江市区的范围以及即将并入的建新和黄略两镇。以中心城区为发展极核,沿主要交通干道向周边郊区呈“指状”扩散,为城市产业发展区,以及城郊农业基地和生态旅游度假区。

(二)吴川经济区:包括吴川全市范围,以吴川市区为中心,黄坡镇为次中心,以325国道、湛茂高速公路为产业发展轴线,以加工工业、海洋产业、旅游业为主,塘缀和长岐(浅水)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长岐以商贸业为主。

(三)廉江经济区:包括廉江市区、良垌镇、新民镇、雅塘镇、石岭镇、和寮镇、塘蓬镇、长山镇等。以廉江市区为中心,龙头——雅塘的规划中北部环岛路段为产业发展轴线,发展家电、建材等加工业和生态旅游。北部山区主要以生态经济为主。

(四)安铺经济区:包括安铺、营仔镇、高桥镇、青平镇等。以安铺为中心,青平为次中心,325国道为发展轴线,是全市主要农业产区,安铺为工业、商贸和物流产业中心,青平为商贸中心;西南部环北部湾沿海为海洋产业发展区,主要发展海水养殖业、港口运输、红树林保护区的生态旅游。

(五)遂溪东部经济区:包括遂溪县城、岭北镇、城月镇、洋青镇等,以遂溪县城为中心、城月为次中心,207国道为发展轴线,市域主要农业产区,岭北作为工业城镇,城月为商贸中心。

(六)遂溪西部经济区:包括北坡、草潭、界炮、河头、江洪、杨柑等镇。以北坡为中心,规划的中北部环岛路为发展轴线,主要以农业、海洋养殖业为主,北坡为商贸中心,界炮镇依托北潭港发展临港工业。

(七)雷州东北部经济区:包括雷州市区、客路镇。以雷州市区为中心,207国道为发展轴线,主要以工业、旅游等为主。

(八)雷州西北部经济区:包括纪家、唐家、杨家、企水等镇。以唐家为中心,企水——雷州市区公路为主发展轴线,北和——纪家公路为次发展轴线,沿海为海洋产业区,主要发展海水养殖和滨海度假旅游业,加强生态林地的保护。

(九)雷州南部经济区:包括龙门、南兴、雷高、东里、调风、英利、流沙、乌石、北和等镇。以龙门为中心、207国道为主发展轴,调风——流沙公路(即规划的南部环岛公路)为次轴线,北热带农业示范区,南兴、龙门、英利等为工业城镇,沿海以海洋养殖业为主。

(十)徐闻经济区:包括徐闻全县。以徐闻为中心、曲界为次中心,207国道发展主轴线,西(连)外(罗)公路为次轴线,北热带农业示范区。沿海以海洋养殖业为主,兼顾滨海旅游,以及海安港的临港工业和物流业。

第五章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第一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第四十七条总体目标形成以公路为基础,以铁路为骨干,水运、航空运输协调发展,对外运输通道、市内运输网络和港、站主枢纽相互衔接,结构合理,综合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明显提高的综合运输体系。到2020年,实现湛江市境内“两小时生活圈”的构想。

第四十八条交通发展的空间格局以湛江市区为核心,以五条对外放射状交通走廊和两个环路交通走廊为骨架,以多条纵横交错的区域性主干道为网络的交通体系。

(一)环路交通走廊:环岛公路,具体线路见第五十一条第三点。

(二)五条放射状交通走廊:东北部交通走廊、北部交通走廊、西北部交通走廊、南部交通走廊、海上交通走廊。

第四十九条港口发展规划

(一)形成以湛江港为综合主枢纽港,海安港、流沙港、廉江港为中型综合港,营仔港、北潭港、吴川港、黄坡港、安铺港、外罗港为小型港口的雷州半岛港口群。

(二)湛江港为综合枢纽港,承担散货和石油大型中转港、集装箱枢纽港、大型工业港、渔港、短途陆岛运输港、军港等功能。在东海岛、二区南、三区南等处新建和扩建一批深水泊位,到2010年、2020年湛江港吞吐量分别达到8630万吨和130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74万TEU和205万TEU。到2020年,东海岛港区形成一定规模,建成若干个5~20万吨级大型专业化泊位。

(三)海安港为中型综合枢纽港,以陆岛枢纽港(客运、汽车渡、火车渡)、货运港、集装箱港、工业港为港口功能。

(四)流沙港为中型综合港,成为北部湾沿岸货运港、中型工业港、渔港、避风港。

第五十条铁路发展规划

(一)规划目标:到2020年建成以洛湛铁路、黎湛铁路和粤海铁路通道为纵轴,以合铺—茂名为横轴,以东海岛等铁路支线为辅的铁路运输网络。

(二)路网规划:建设黎湛复线、广州至河唇铁路二线、湛茂线、东海岛铁路专线、合塘线(合浦—河唇)。

(三)站场规划:改造湛江南站为综合站,北站为大型客站,扩建廉江、河唇、遂溪火车站,将河唇设为铁路枢纽编组站。

第五十一条公路发展规划

(一)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市形成以一纵一横高速公路,环岛公路和纵横交错的一级公路以及联接各镇的区域性次干道为骨架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二)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徐湛高速公路、广湛高速公路。

(三)形成“一环四纵六横”市域高速主干道路网结构,公路等级均为一级公路。

1.“一环”为环岛公路,路线为湛江市区—湖光—太平—雷州—雷高—调风—曲界—徐闻—迈陈—乌石—北和—唐家—纪家—北坡—安铺—营仔—青平—石岭—廉江—良垌—塘缀—龙头—湛江市区,其中经过湛江市区的路段,远景规划可通过由雷州市区到东海岛,向北以海底隧道连接南三岛,以及其延伸线联系沿线的龙头沙港、乌石、北谭、企水、流沙、黄坡港等港口。

2.“四纵”为吴川——长岐——化州、207国道、东海岛至廉江六深线、遂溪——石岭——塘蓬——博白。建议207国道穿越遂溪城区段的改线东部经过。

3.“六横”为325国道、杨柑——洋青——岭北——麻章、草潭——北坡——城月——建新、企水——唐家——杨家——雷州市区——民安——东海岛、乌石——北和——龙门——调风、吴川——塘缀。建议穿越吴川市区,未来改造到市区北部经振文;穿越遂溪城区改线北部和穿过湛江市区段,改造为湛江市区环状快速干道的一部分。

(四)完善联接各镇的道路网系统以完善路网布局、减少迂回、沟通各个乡镇和各主干线之间联系为原则,形成各镇之间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五)修建南三深水港区、东海岛港区、市区港区等内港港区的疏港公路专用快速干道。

(六)海湾大桥、霞山至麻斜的海湾大桥,拓宽市区至东海岛的东北大提,完善西南大堤,在有可能的条件下修建东海岛至南三岛的海底隧道(或过海大桥)。

(七)实现村村通公路,力争2010年实现镇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

第五十二条民航至 2020年,保留现有机场。2050年前以湛江与茂名共建共享大型航空港为原则,新机场的选址应到达两市具有同等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建议选址塘缀镇境内,离高速公路出入口较近处。

第五十三条管道运输规划对油料、气体等采用管道运输方式。中国石化拟建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工程,西起湛江东兴炼油厂,途经茂名、阳江至广州、深圳等地,湛江段线路全长56千米,年运输量1000万吨。湛江电厂奥里乳化油管道工程拟与上述管线同路敷设,管道全长30.2千米。

第二节供电工程规划

第五十四条电源规划近期新建湛江奥里油电厂,装机容量2×60万千瓦;新建东海岛电厂,与湛江钢铁基地建设统筹考虑,一期机组容量2×60万千瓦,二期机组容量4×90万千瓦。限制新建和扩建小火电厂和柴油机电厂。东海岛、南三岛、徐闻新寮岛、吴阳等考虑新建风力发电厂。

第五十五条规划电网采用的电压等级为500KV、220KV、110KV、10KV、0.4/0.3KV,规划中除部分工业用电和农村偏远地区外,逐步取消35KV电压等级。

第五十六条近期电网规划

(一)500KV电网系统:在西部湖光农场水口村新建500KV港城变,一期容量1×750MVA,终期容量2×750MVA,出线一期5回,分别至奥里油电厂2回、茂名变电站2,东海岛电厂1回。

(二)220KV电网系统:规划湛江市区火车北站东侧新建椹北变(3×180MVA)、新建220KV东海岛变(2×180MVA)、扩建遂溪220KV变电站(3×180MVA)、扩建雷州变电站(2×150MVA)。

(三)110KV电网系统

1.湛江市区:规划新建港口变(2×50MVA)、金湾变(2×50MVA)、太平变(3×50MVA)、仙塘变(3×50MVA)、平乐变(3×50MVA)、南调变(2×50MVA)、社坛变(3×50MVA)、避风塘变(3×50MVA);规划改造东简变(2×50MVA)、宝满变(2×50MVA);扩建沙郭变、环球变、南油变。

2.吴川市:规划新建樟铺变(2×20MVA)、吴阳变(2×20MVA)、覃巴变(2×20MVA)、长歧变(2×20MVA);扩建黄坡变(2×15MVA)。

3.廉江市:规划新建青平变(2×20MVA)、河唇变(2×20MVA)、石城变(2×20MVA)。

4.遂溪县:规划新建北门变(2×20MVA)、洋青变(2×20MVA)、岭北变(2×20MVA);扩建城月变(2×15MVA)。

5.雷州市:规划新建唐家变(2×20MVA);扩建龙门变(2×10MVA)、雷高变(2×20MVA);改建海康变(2×10MVA)。

6.徐闻县:规划新建徐城变(3×20MVA)。

第五十七条远期电网规划

(一)500KV电网系统:扩建湛江500KV变电站,增加容量1×750MVA。由茂名变直接出线东海岛电厂2回。

(二)220KV电网系统:规划湛江市区扩容坡头变,容量2×750MVA;在机场路、椹川大道西新建一220KV 变,容量容量3×180MVA;在南油新建一220KV变容量2×180MVA。规划在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遂溪县各新建一200KV变,容量2×180MVA;规划在徐闻县建一220KV变,2×150MVA。

(三)110KV电网系统:规划对现有部分110KV变电站扩容,部分35KV变电站改建为110KV变电站,远期湛江全区110KV变电站达60~65座。10KV电网主要以220KV变电站为中心,形成辐射式手拉手供电结构,尽量形成环网结构,以满足供电安全N-1准则。

第三节供水工程规划

第五十八条市域供水工程规划

(一)湛江市区:续建鹤地水库、渠道防渗工程、湛江堵海工程、鉴江挡潮闸工程、修建南三水库、修建石门水库。

(二)廉江市:新建九洲江西片沿海供水工程,具体为名教河蓄淡工程、营仔镇新村水库;廉江市运河片供水工程,具体为九洲江合江大桥桥头上游抽水工程、高墩闸上游抽水工程;现有水库加固改造;采用喷灌、滴灌技术解决。

(三)遂溪县:运河片即西海岸供水规划,具体为新建坛头水库、新建双村水库、新建荔枝园水库、新建草潭水库、新建杨柑河挡潮蓄淡供水工程;遂溪县赤坭三岭片供水规划,具体为下洋水库及打井取地下水、建新镇水库及打井取地下水解决。

(四)雷州市:雷州市西部干旱区乡镇供水规划,具体为新建北界水库、新建鹅感水库、新建益英水库、新建交椅蓄淡;雷州市东南部乡镇供水规划,具体为、新建后田蓄淡、新建月岭港蓄淡;雷州市运河灌区供水规划,具体为现有水库加固改造、采用喷灌、滴灌技术解决。

(五)徐闻县:续建鹅颈蓄淡工程、新建石榴坑水库、新建龙兴水库、建设合溪引水工程、建设三独桥水库、新建北门港蓄淡工程、建设燕村水库、建设姑打水库以及现有水库、渠道加固改造,采用喷灌、滴灌技术等解决。

(六)吴川市:可通过对灌区进行技术改造解决。

第五十九条湛江市区供水工程规划

(一)水源规划:规划大规模跨流域引用地表水,至2020年形成以地表水水源为主、地下水为辅的供水格局。具体选用水源为鹤地水库、鉴江河口工程、南三水库、遂溪河口的五里山水库工程、合理开采中深层地下水。

(二)水厂规划:规划新建水厂近期规模50万立方米/日,远期为114万立方米/日,供水区域为整个湛江市区。

第六十条县级市、县城供水工程规划

(一)吴川市区:以鉴江水为水源,加强水质保护工作。现鉴江中游有一自来水厂供水市区,规划在鉴江河口工程完成后,新建自来水厂,供水规模在30万立方米/日以上。

(二)雷州市区:水源除用西湖水库水,可考虑南渡河水,以及与东吴、滨洋、恭坑和西湖等水库联合调度,提高供水能力。规划新建公益、粟家、鹅感三个中型水库作为水源地统一调度。现状自来水厂设在西湖水库旁,规划在城区南边、南渡河中游大桥以西溪头新建20万立方米/日规模的水厂。

(三)廉江市区:水源为青年运河水,并与青建岭水库联合调度,提高供水能力。现有两座水厂,即市自来水水厂和城南自来水厂,远期扩充水厂规模,供水能力达到15万立方米/日。

(四)遂溪县城:变地下水为主的供水模式为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控制遂溪河水质污染,选作水源地。启用和扩大南和自来水厂或者在遂溪河适当位置新建水厂,总供水能力达到12万立方米/日。

(五)徐闻县城:水源为大水桥水库,并与南北渠、建鲤鱼潭水库、合溪水库、三阳桥水库联合调度,可考虑新建海安石榴坑、龙兴水库为新水源。现状自来水厂位于大水桥水库下游,规划引三阳桥水库水,新建一个自来水厂,总供水能力应达到7万立方米/日。

第六十一条乡镇供水工程规划根据各地自身条件,完善现有乡镇自来水厂。水源可使用人工水库蓄水,或使用地下水,或使用经过滤后的天然河水。建议水厂适当集中建设,建设区域性水厂,进行分区分片供水。

第六十二条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和建议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全面节约用水,农业用水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工业方面,应限制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加强污水处理和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开展海水利用,适时兴建海水淡化工程;科学管理,统一调度。

第四节防洪(潮)工程规划

第六十三条水库防洪至2020年前扩建和新建以下水库以消减江河洪峰流量,即2010年前扩建鹤地水库、余庆桥水库、大湾水库、土乐水库、鲤鱼潭水库、合溪水库、风桥水库、甘村水库、红星水库;2020年前新建湛江堵海蓄淡、石门、三合等3宗大(二)水库,北界、鹅感、交椅、英益、粟家、月岭港、鹅颈、石榴坑、北门港、响水滩、荔枝园、双村、潭头、杨柑等14宗中型水库,三独桥、龙兴南陈、姑村等3宗小(一)水库。

第六十四条吴川市江海堤围工程

鉴江干流江堤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堤防工程属Щ级。按30年一遇洪水防御标准治理袂花干流、梅江、三叉江。乌坭堤和黄坡堤按50年一遇潮水位+11级风浪爬高的防潮标准加固。吴阳堤按30年一遇潮水位+10级风浪爬高防潮标准加固。至2020年新建鉴江口拦河挡潮坝。

第六十五条廉江市江海堤围工程

九洲江中下游堤防按防洪标准30年一遇进行加固江堤4宗,其它小型江堤14宗,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固、新建。江洲围、龙营围等2宗海堤按50年一遇潮水+11级台风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博揽围、南堤围、红寨围、南沙联围、公安围等海堤按3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其他小型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9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六十六条雷州市江海堤围工程

南渡河的中、上游,公和水的中、下游,企水河下游,龙门河下游等河道堤防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固。南渡河、企水堵海海堤按50年一遇潮水+11级台风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东里堵海、迈豪、雷高、卜坎、调南、北仔、调迈等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其它小型海堤10宗按10年一遇潮水+9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六十七条遂溪县江海堤围工程

遂溪河江堤按3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加固。杨柑河和乐民河等江堤按2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加固。城月河、江洪河、通明河及其他河流江堤按1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加固。旧庙围、牛牯围、团结围等3宗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规划新建杨柑河入海河口拦潮闸坝工程。

第六十八条徐闻县江海堤围工程松树港和迈陈后海等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六十九条坡头区江海堤围工程北马围、南三联围(含光明包、南海堤、五星围等)海堤按50年一遇潮水+11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官渡围、肖坡围等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七十条麻章区江海堤围工程旧县河下游河堤按2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加固。临海堤、太平东西堤、旧县围、料村联围等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七十一条湛江市区江海堤围工程南桥河、北桥河、南柳河等河流的堤防按50年一遇洪水防御标准规划。东北大堤按5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沙湾堵海、港南堤、东海岛的民安联围、文参堤、溪尾草围、东南大堤等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七十二条治涝工程规划

(一)湛江市区治涝工程:规划加固配套蓄水、涵闸、截洪渠、机电等排涝设施,总设计排水量6100万立方米。

(二)重点加强鉴江涝区、九州江涝区、南渡河涝区、遂溪河涝区的治理。其中九洲江涝区按2天排干标准的治理,其中廉江河排洪涝区按1天排干标准治理;南渡河涝区按3天排干标准治理;遂溪河涝区按3天排干标准治理。

(三)其他小型涝区按3天排干标准治理。

第五节信息化发展规划

第七十三条发展目标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提高信息应用水平,培育信息消费市场,维护信息安全与通信普遍服务;至2010年,全市网络普及

率20户/百人,电话普及率75门/百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99%,城镇居民电脑数60台/百人,信息化综合指数达60。

第七十四条发展规划

(一)加快基础电信网的建设,逐步形成一个超大容量、高度灵活、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宽带信息网。

(二)集中力量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和重点项目,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

(三)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扩大邮电通信业、广播电视业等的规模,加速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的新兴领域和业务。

(五)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建立与省相衔接的电子商务认证体系和认证中心、网上支付体系、物流配送系统等。

第六章社会服务设施发展规划

第一节科研教育设施规划

第七十五条高等教育基地规划

(一)目标:成为粤西的高等教育和科技中心,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学—研—产基地,以本地高校为主,兼顾吸引外地高等教育资源。

(二)形成三大高等教育基地,即湛江市寸金岭教育园区,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中心整合周边及附近院校,建设湛江市乃至粤西地区综合性的教育园区;湖光海洋科技教育园区,以湛江海洋大学湖光校区为中心,发展以海洋科技开发、海洋教育等为基础的海洋科技教育园区,建设成具有教育、科研、开发、旅游功能结合的新型教育园区;湛江高校新园区,建议选址在坡头区海湾大桥的东海岸,纳入湛江城市总体规划中。

第七十六条基础教育规划目标

(一)至201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中专、技校、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为1:1,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以上,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95%以上,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5%以上。

(二)至202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到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到98%;适龄盲、聋哑、弱智等三类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90%以上。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95%。全市3至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完善职业教育,加快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

第七十七条基础教育发展规划

(一)至2010年,全市有3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8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9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1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80%以上中、小学的生均用地指标、生均经费指标、教师资格标准等达到国

有关广东省与湛江市“三旧”改造的相关规定要点

有关广东省与湛江市“三旧”改造的相关规定要点 一、相关政策文件: ——《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通知》湛府函〔2012〕338号 ——《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三旧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湛府〔2014〕76号) ——《根据《湛江市区“三旧”改造项目开发强度核准细则》(湛城规(办)〔2011〕48号) ——《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 ——《关于提升“三旧”改造水平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粤府〔2016〕96号) ——《广东省“三旧”改造税收指引》 二、相关政策条款 (一)三旧改的定义与范围,“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三旧”改造范围:城市市区“退二进三”产业用地;城乡规划确定不再作为工业用途的厂房(厂区)用地;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产业的原厂房用地;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厂房用地;布局散乱、条件落后,规划确定改造的城镇和村庄;列入“万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的村庄等。 属于“三旧”改造的房屋和土地,未经确权、登记,不得改造 (二)“三旧”改造的各类方式与流程 1、由市、县人民政府依法收回、收购土地使用权。 收回或收购土地使用权,可用货币方式向原使用权人补偿或支付收购款,也可以置换方式为原使用权人重新安排用地。——广东2009年规定 2、符合城乡规划及年度计划的情况下,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进行改造。 自行改造应当制订方案,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同意后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所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协议方式补办出让手

续,涉及补缴地价的,按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定办理。——广东2009年规定 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涉及改变土地用途或其他使用条件的(现有工业用地改造后不改变原用途只提高容积率的除外),经审批机关批准后由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权人重新签订出让合同。….均须经地价评估、集体决策和公示程序后,按照市场价缴交或补缴土地出让价款,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抄送当地审计部门。——广东2016年规定 3、市场主体,可以收购相邻多宗地块,申请进行集中改造。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收购人的申请,将分散的土地归宗,为收购人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收购改造应当制订改造方案,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同意后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涉及补缴地价的,按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定办理。——广东2009年规定 对于独立分散、未纳入成片改造范围的“三旧”用地,原土地权利人可以优先申请自行改造或者合作改造,对于纳入成片改造范围的“三旧”用地,原土地权利人可以优先收购归宗后实施改造;原土地权利人无法实行收购归宗的,当地政府可以统一收购储备和组织改造,并通过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等公开交易方式确定项目改造主体。——广东2016年规定 一边临市政道路、并且面积小于1公顷和改造地块非临市政道路、并且面积小于10亩以下的项目,原则上应与周边地块进行整合。 4、旧厂房的改造即“工改商” 旧厂房、旧城镇改造涉及将工业用地等土地用途改变为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下称“工改商”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由当地政府依法收回的,必须按规定采用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所得出让收益可按规定用于补偿原土地权利人。由原土地权利人自行改造的,除应当按规定补缴地价款及相关税费外,应当按照城乡规划要求,将不低于该项目用地总面积15%的土地无偿移交政府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或者其他公益性项目建设。——广东2016年规定 5、旧村庄的改造: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旧村庄改造,原

亳州简介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北部衔接河南省商丘市、西部接壤周口市,南部接壤阜阳市、东部接壤淮北市、蚌埠市,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谯城区为市政府所在地,城市规划区总面积572.77k㎡。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全市国土面积8374平方公里,总人口633万。 亳州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畜产品、商品用材林和蔬菜生产基地,地下煤炭、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7亿吨,其中煤炭储量达47.23亿吨。中药材种植40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52.28千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左右,中药饮片产量约占全国的1/4左右。亳州市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亳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3700年前商汤王的建都地,是中药、白酒、道家三大文化的发祥地,诞生了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先哲名流,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五禽戏之乡。 经济: 2013年,在省统计局公布的反映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的24项宏观经济指标中,亳州有13项增幅居全省前5位,有6项增幅居全省前3位。 2013年,亳州全年生产总值(GDP)791.1亿元,比上年增长9.7%。第一产业增加值195.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20.1亿

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76.0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3:40.4:34.3调整为24.6:40.5:34.9。人均GDP16071元(折合2595美元),比上年增加1429元。全年进出口总额4.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4.6%。其中,出口3.8亿美元,减少18.3%;进口0.5亿美元,增长32.1%。全年财政收入1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4.4亿元,增长35%。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530元,增长15%。 目前,亳州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亳州工业园区、涡阳县工业园区、蒙城经济开发区、利辛工业园区六大工业园区。全市现有现代中药、白酒、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煤化工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 重要领导、组织架构: 市委书记:杨敬农。 简介:杨敬农,男,汉族,安徽怀宁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1966年3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安徽省亳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市长:沈强 简介:沈强男,汉族,1961年6月出生,安徽宿州人。1983年 7月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1983年7月入党,中央党校导师制在

湛江大环境分析

一、国家层面城市发展背景下湛江的发展演变 中国城市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国家战略和计划的重大影响,以改革开放为转折点,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城市发展也经历了非均衡、低水平均衡、非均衡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变化过程,城市化建设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化重点战略由重点发展小城镇转向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1. 1949—1960年有计划推进经济建设,为工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国家“一五”计划开始,提出了逐步实现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总任务,重点强调了发展重工业,推进工业化,改变小农经济的国民经济性质,建立相对独立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目是工业化建设的中心,大规模有计划的工业化开始。 一五初期湛江被列为国家重要建设的城市之一,主要建设项目有湛江港和黎湛铁路等。湛江市制订了《1955-1975年湛江市初步规划》,定位湛江为“粤西与广西南部交通枢纽、粤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6年湛江港开港。 2. 1960—1977年城市发展大起大落时期 1960年后国际形势严峻,中苏关系僵化,中国城市开始了新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城市发展停滞不前。1964年开始,国家开展了“三线建设”工作,对西南和西北内陆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线建设违背了发展规律,很少形成城镇规模,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但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73年湛江港被列为全国重点项目进行扩建,同年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开始建设,1976年兴建湛茂输油管道。湛江市制订了《1975-1985年湛江市总体规划》,定位湛江为“具有一定工业基础,有亚热带风光的清洁社会主义港口城市”。

丽水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丽水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2005年02月17日 08:57 丽水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02年7月18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保障城市建设的有序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丽水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和在丽水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本办法。本办法所称丽水市城市规划区,是指丽水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第三条丽水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丽水市城市规划工作。 市发展计划、国土、公安、交通、林业、水利、环保、旅游、电力、电信、文体广等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配合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第四条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应当正确处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突出生态城市特色,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第五条编制丽水市城市规划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六条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丽水市城市规划区以外的莲都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建制镇的城市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区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和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七条丽水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每隔5年续编一次,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丽水市城市规划区内单独编制的城市专业规划,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进行编制,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协调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八条丽水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后的3年内完成编制,其中主要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后的1年内完成编制。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近期建设地段,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丽水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详细规划,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

城市周边生态绿地规划初探 ——以亳州市永久性城市绿带规划为例

城市周边生态绿地规划初探 ——以亳州市永久性城市绿带规划为例 发表时间:2018-11-16T20:14:39.2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程俊 [导读] 摘要:在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和逐步推动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城市外围生态绿地的休闲游憩需求也逐步增大,如何对外围生态绿地进行规划,亳州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展了城市外围永久性城市绿带的规划设计,对城市周边的生态绿地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合相关案例开展详细的划定、管控规划,保证生态绿地的实施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在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和逐步推动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城市外围生态绿地的休闲游憩需求也逐步增大,如何对外围生态绿地进行规划,亳州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展了城市外围永久性城市绿带的规划设计,对城市周边的生态绿地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合相关案例开展详细的划定、管控规划,保证生态绿地的实施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地;永久性城市绿带;规划初探 1 相关基础概念解析 1.1其他绿地 在旧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中,城市绿地外围的生态绿地是G5类“其他绿地”,其他绿地的定义为“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城市建设用地以外的绿地,它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其他绿地无论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居民游憩场地,还是城市自然景观方面,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标准在建成区绿地率统计中允许纳入建成区内、建设用地外的部分‘其他绿地’面积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形成的绿地系统的延伸,它与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共同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1.2区域绿地 随着新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颁布实施,也必然要求传统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应有所转变,其他绿地一统建设用地外围的分类方式已不再适用。在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其他绿地”的概念已经被“区域绿地”所取代,“区域绿地”指市(县)域范围以内、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对于城乡生态安全保障、景观格局完整、居民休闲游憩、设施安全与防护隔离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类绿地,不包括耕地。对于“区域绿地”的命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与“建设用地以内的绿地”进行区分,突出该类绿地对城市整体区域的生态、景观、游憩等各方面综合效益,而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内部。 2相关案例研究 2.1北京第一道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工程 2000年和2003年北京启动了第一道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工程,其中第二道绿化隔离规划较为完善,是城市外围生态绿地的具体规划,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大致范围在五环路和六环路之间。具体划定为:内侧与第一道绿化隔离带衔接、外侧扩展到六环路外 1000m。,规划范围内涉及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房山、门头沟、昌平、顺义十个区,总用地面积1556平方公里。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由两个绿环、9片楔形绿色限建区及5片组团间绿色限建区构成绿地系统,以保证市区七条楔形绿地与城市外围大面积绿色空间的贯通。在绿化隔离地区严格禁止新增规划外建设用地,保证规划的绿色空间比例。起到防止建设连片的作用,并且沟通楔形绿色限建区之间的联系。 其主要作用是限制城区的无序扩展,确保北京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分散集团式”城市格局的形成;改善城市景观格局,成为保护城区的生态屏障及城区与周边地区连接起来绿色廊道。限制工业在北京近郊的发展,疏散市区人口功能,进市区外居住小区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2.2成都市中心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成都市中心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来进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以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为理论指导,通过对现状生态环境的分析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合中心城总体规划,构建中心城景观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用地的分类规划和产业布局。根据景观安全格局的构想,针对不同用地结合功能布局进行分级控制,使规划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规划非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共分三级:绝对控制区、重点控制区、一般控制区。其产业布局规划对非建设用地进行了旅游服务业、新兴种植业、水产养殖业、传统种植业和观光林业的整体布局,建设用地布局规划中保留了部分耕地、果园、苗圃等,新规划了人工草地、人工沼泽、灌木林。 3亳州市永久性城市绿带规划设计 3.1规划设计 亳州市永久性城市绿带建设以城市开发边界为基础,通过对现状周边生态环境的分析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空间规划,梳理了亳州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生态安全格局,充分结合城市集中建设区外围具有防止城市蔓延扩展和缓冲城市建设行为的生态空间(如亳州林拥城、亳州水库、区域防护绿地、生态苗圃等),划定环状连续的且需要实施永久性保护的永久性城市绿带。 同时在绿带划定基础上进行分类管控。其中核心绿带区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部门规章、技术规范等要求,按照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原则,力求推进生态网络核心范围内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以严格的准入制度有效遏制人工干预。外围缓冲区坚持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以自然环境保护为主,并适当开发符合景观要求的项目。并且依托近郊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鼓励市近郊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建造多种游憩空间。 3.2规划成效 亳州市永久性城市绿带能有效优化城市形态及城市格局,有效控制城市无序扩张。通过永久性城市绿带的划定,建立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及绿色屏障,明确对城市开发边界的有效管理,保障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合理过渡,防止城市无序蔓延,通过鼓励城市土地资源集聚,促进城市集约节约化发展。 亳州市永久性城市绿带能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构建良好的生态安全格局。强化自然生态保育,增强城市的自然生态功能、

湛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湛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 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 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湛江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需要对被拆迁人货币补 偿或产权调换及被拆迁人对房屋承租人补偿、安置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危旧房改造、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文 物古迹。 第四条拆迁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被 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应在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本办法所称拆迁人,是指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其合法继承人。 办法所称房屋承租人,是指与被拆迁人具有合法租赁关系使用被拆迁房屋的单位或个人。 第五条湛江市房产管理局是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 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市属各县(市)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及对业 务人员进行培训。各县(市)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 监督管理。 国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负责与城市房屋拆迁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湛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实施本办法所规定的湛江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房屋强制拆迁工作。 各县(市)的城市房屋强制拆迁工作的实施部门由各县(市)人民政府确定。 建设、规划、财政、公安、物价、工商、税务、教育、信访、市政、司法行政、电信、供电、供水、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和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拆迁管理 第六条拆迁人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

玉林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玉林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城乡规划编制和修改 (2) 第三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9) 第四章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6) 第五章乡村建设规划管理 (8) 第六章监督检查 (9) 第七章附则 (11) 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和规范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玉林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玉林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乡、农垦管区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农垦管区规划和村庄规划中划定。 第三条(管理体制)市、县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工作。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向下级人民政府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 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业务上接受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城区人民政府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依法和按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委托承担本辖区内城乡规划的有关工作。 镇、乡人民政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的组织编制、实施和监督工作。 市、县(区)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群众参与和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 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对规划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决定和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条(政府奖励)市人民政府对遵守城乡规划、实施城乡规划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 第三章建筑容量 第四章建筑间距与退让距离 第五章公共设施 第六章道路交通 第七章市政及其它公用设施 第八章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 第九章户外广告设置 第十章城市综合防灾 第十一章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的规划核实 第十二章附录

1 总则 1.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高湛江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 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1.2 本《规定》以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法律、规范与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先进城市和地区的同类技术规定,结合湛江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建设实际制定,是湛江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依据。 1.3 湛江市域城市规划区内与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有关的工作,必须执行本《规定》的要求。湛江市原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性的规范性文件和规定,凡与本《规定》内容不一致时,以本《规定》为准。 1.4 凡本《规定》尚未涵盖到的相关技术性规定内容,原则上按国家和广东省颁布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执行,或就具体问题由湛江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1.5 本《规定》经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湛江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如需对本《规定》的内容作增补或修订,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2 城市用地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 大类、53中类、81小类。 2.1.3 在湛江市域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规划管理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应符合表 2-1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的要求。 2.1.4 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分类,规划选址确定用地性质以中类和小类进行划分。表2-1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2003年10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发布,自2003 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五章建筑物退让 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 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 第八章特定区域 第九章附则 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表二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计算规则 附录三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本市旧住房综合改造、零星建设工程、临时建设、郊区村民建房等按有关

规定执行。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适用本规定第八章的规定。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中心城分区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 (一)居住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 (三)工业用地; (四)仓储用地; (五)市政设施用地; (六)绿地。 第五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一)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 (二)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012 案例三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

案例三:: 案例三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1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与工作框架 一、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 湛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热带海滨港口城市。解放以来,历届市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都很重视。20世纪50-60年代,湛江曾掀起过园林绿化建设的高潮,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国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颗璀灿的南国明珠,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1970年代后,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湛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曾长期停滞不前。2002年后,湛江市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力度,城市景观焕然一新,全市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因此得到有效促进。 2003年初,湛江市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科学地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编制了《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与《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步推进,同期报批,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和“绿地优先”的现代园林城市规划理念。 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实施,城市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都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12月,建设部经严格考核后,正式命名湛江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湛江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热带花园城市。 工作框架 二、工作框架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历时15个月,规划成果的内容框架如下: 1 规划文本 规划总则与目标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1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于2003-2004年间进行,主编单位是湛江市市政园林局、湛江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参编单位有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精一规划勘测科技有限公司等。笔者作为湛江市政府的高级顾问应邀主持了该规划的编制,具体参与指导湛江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成功。本书编辑时,对部分规划内容作了简化或缩写。

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 2030年-2019年文档

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9 2030年 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 更多文档请点击docin/ljk99 《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30年)》 一、规划指导思想 (一)实事求是总结上版规划实施以来亳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就与问题,根据国家政策,在深入调查分析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方向和制定相应的策略与对策。 (二)发挥亳州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依托交通、资源优势和已有的设施优势,进一步突出城市特色,优化城市布局结构。 (三)将现实条件与长远发展的需求与可能性相结合,应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规划更适应经济体制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强规划的弹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二、规划修编重点 1、明确城市定位,强化中心城市的职能,制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根据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和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把握亳州市的特点,合理确定亳州市城市未来的发展定位,研究城市合理的发展规模,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确定今后一段时间的城市发展目标。 2、从资源、生态环境和城市特色保护出发,对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自然、人文资源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划定禁建、适建、限建区,确定城市生态网络和合理的土地开发规模、开发策略。 3、强化城市空间形态变迁的研究,预测城市形态未来演变的趋势。 4、确定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各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合理进行城市用地布局。 结合城市特点,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趋势判断、资源环境承载力、远景城市发展用地需求、空间拓展模式、用地空间拓展的引导性和控制性因素以及行政区划等,合理确定规划区范围、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5、处理好城市内外交通,构架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式版2017年

. 1 总则 1.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提高湛江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 1.2 本技术规定依据国家和广东省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参考国内先进城市的同类技术规定,结合湛江城市规划发展要求和建设实际情况制定。 1.3 本技术规定尚未涵盖到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内容,应按国家和广东省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 1.4 为提高湛江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应贯彻落实住建部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要求。 1.5 本技术规定作为湛江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依据,湛江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及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均应按本技术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城市规划区内村民住宅(民房)的规划建设要求另行规定。 1.6 本技术规定在施行过程中如需增补或修订的,应按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

2 建设用地与开发强度 2.1 建设用地分类 2.1.1 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规定执行。在规划图纸中同一地类的大、中、小类代码不能同时出现使用。 2.1.2 规划选址和规划条件确定用地性质应以用地分类中类或小类进行划分,并标注类别代码。 2.1.3 建设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多种性质用地以其地面使用的主导设施性质进行分类。规划多种性质混合使用地块,其用地类别代码为各类土地用途代码并列,之间以符号“/”分隔。 2.2 建设用地管理 2.2.1 应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功能布局,保护景观和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新建项目用地应以规划道路为界限,按城市规划单元成片实施。 2.2.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应按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兼容性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性质。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用地兼容性作出规定的,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未对建设用地兼容性作出规定的,在不违反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前提下,建设用地兼容性按表2.2.2规定执行。确需改变建设用地使用性质,且超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兼容性范围的,应先行依法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 2.2.3建设用地范围内存在多种规划用地性质,且规划要求单独占地的,应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划定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并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明确各类用地面积;不需要单独占地的,应在规划条件中明确各类设施的建筑面积及位置。

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湖北省人大常委会 【颁布日期】 19910703 【实施日期】 19910703 1991年5月30日湖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章名】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第三章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规划管理 第四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五章建筑规划管理 第六章城市市政、公用和其他工程设施规划管理 第七章监督与检查 第八章处罚 第九章附则 【章名】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适应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合理地制定和保证实施城市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本市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本办法。 本市城市规划区分为市规划区和建制镇规划区。市规划区包括市区以及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遗址及重要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和其他建设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建制镇规划区包括镇区、近郊区以及本镇行政区域内其他应当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 第三条城市建设应当按照严格控制市区规模、合理发展小城镇的方针,逐步形成本市市区、重要城镇和其他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第四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 第五条本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统一管理。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是本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城市规划管理。 市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管理。 郊区、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管理。 第六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 【章名】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第七条本市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市区应当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第八条编制城市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速度、建设标准、定额指标等与国家和本市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江河湖泊等水体的保护,注重绿化和城市景观; (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符合城市防洪、排渍、防火、防爆、防泥石流、抗震、治安、交通、人民防空等要求,制定相应的规划或者措施;

湛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湛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文本评审稿)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 2011年3月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阮日生湛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魏小安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林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连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梁志鹏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吕冠嵘湛江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成员:李卫湛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林红市旅游局局长 罗锡平市城市规划局局长 杜林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罗滇南市建设局局长 张文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罗辉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陈康华市农业局局长 梁车生市林业局局长 车斯文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 李更盛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梁培市财政局局长 陈刘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许敏市体育局局长 黄丽萍市发展与改革局副局长 陈振华市旅游局副局长 周广超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 陈奇石雷州市副市长 李启明廉江市副市长 麦东生吴川市副市长 符贤徐闻县副县长 曾伟川遂溪县副县长 肖培舜赤坎区副区长 黄毅霞山区副区长 叶焕泉麻章区副区长 詹汉强坡头区副区长

课题组名单 首席专家: 魏小安教授博导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课题负责人: 王林教授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专家组长: 许春晓博士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主要专家: 郑焱博士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翟辅东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叶文智中国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旅游营销专家 吴甫成教授湖南省地理学会秘书长 赵玉燕博士后北京大学 粟路军博士厦门大学 蔡卫民博士北京理工大学 熊礼明博士四川大学 刘江龙博士后中南大学 李映辉博士教授长沙大学 唐健雄博士后中南大学 刘焱博士湖南大学 周亮博士中南大学 张慧硕士长沙大学 王洁硕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周慧硕士长沙大学 许杰兰硕士北京大学

唐山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唐山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唐山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唐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确定的市区城市规划区中的路南区、路北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凡在此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工程设施的,均按本规定执行。 其他各区可参照执行。 (四)沿道路设置阳台、雨棚等地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建筑物主体2.5米,地下建(构)筑物退让道路规划红线不得小于3米。 (五)不同建筑高度组成的连续建筑,最小退让距离按最高建筑的标准执行。 (六)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场馆、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中作为大型商场的裙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方向的建筑控制线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15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场地,且与城市道路相连。 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内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 新建学校、幼儿园教学楼、医院住院部等主体建筑距规划道路红线20米以上。 第三十五条拟开发地块与未开发用地或规划拟改造用地相邻,其与该地块退让距离按以下掌握: (一)拟开发地块或者相邻地块已编制详细规划,按照详细规划掌握。 (二)两地块均未编制详细规划,按以下掌握: 1、在拟开发地块东、西两侧存在未开发地块,退让该侧地块边界,高层不小于10米,多层不小于6.5米。 2、在用地北侧存在未开发地块,住宅建筑退让该边界日照间距一半。 3、在用地南侧存在未开发地块,若拟建为多层住宅建筑,则退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 第一章总则 第条编制目的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于年底已实施到期。为适应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的目标要求,确立安徽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具有安徽特色的城镇体系,引导全省城乡空间高效、集约、和谐发展,安徽省人民政府编制《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条编制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号)》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送审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条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 ()坚持“双轮驱动”。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增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联系,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 ()立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全省空间统筹规划,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全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第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安徽省行政辖区,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宣城市、六安市、黄山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阜阳市、淮北市、宿州市和亳州市,共个地市。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实施细则的通知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实 施细则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湛府办[2010]23号 【发布部门】湛江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09.26 【实施日期】2010.09.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实施细则的通知 (湛府办〔2010〕23号) 各区人民政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实施细则》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建设,提高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水平,建立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美化城市夜景,提升城市综合环境,依据《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城市景观照明的范围是指《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的范围。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由市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条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电费补贴比例: (一)行政机关、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含中央、省驻湛机关事业单位、驻湛部队)非商业楼宇、中心城区其他住宅楼或商住楼住宅部分的城市景观照明用电电费,按100%比例补贴; (二)企业和非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非商业楼宇的城市景观照明用电电费,按70%比例补贴; (三)中心城区经营性娱乐场所、旅业、酒店及商场的城市景观照明不予补贴; (四)现有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经改造符合市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要求的,可享受本条第(一)、(二)项相应电费补贴。 第四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