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心组合优化重组毕赤酵母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用发酵培养基.ashx

中心组合优化重组毕赤酵母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用发酵培养基.ashx

朱闳等:中心组台优化重组毕办酵母生产s_腺苷甲硫氨酸崩发酵培养壮

中心组合优化重组毕赤酵母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用发酵培养基①朱闪②储炬③胡晓清庄英萍张嗣良袁q-一”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237)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如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200031)

摘要利用统计学实验设计方法优化了重组毕赤酵母生产s一腺苷甲硫氨酸(SAM)的发

酵培养基。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压面分析对涝导相培养基中硫酸铵、甲醇和L-甲硫氨

酸三个关键因素的浓度进行了优化,使SAM在全合成培养基上的摇瓶产量提高了60%,

达到1.99/I。,并考察了胞内SAM合成酶活性的变化与SAM积累的相关性。

关键词响应面分析,s一腺苷甲硫氨酸,培养基优化,重组毕赤酵母,SAM合成酶

s一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是广泛存在J。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重要代谢中间物质,可用J:治疗抑郁症、关节炎、肝功能紊乱等疾患。|】JSAM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酶促转化法和发酵法三种。化学合成法得到的是消旋体,但消旋体难以被分丌;酶促转化法尽管能提高产物纯度,但成本高,一般只合成同位素标记的SAM2。Shiozaki等筛选到一菌株.10ml培养基小量发酵.SAM的最终浓度为1.559/LL“。在培养基设计和优化过程中,与传统的单冈素实骑相比,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能大大简化实验并H能反映凶子之间的交互作用14,5]。本文利用中科院袁?}、一等构建的表达s一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重组毕赤酵母6I发酵生产SAM。根据SAM发酵的特点,菌体先在胞内强化表达SAM合成酶,再利用合成酶的活性催化外源L广甲硫氨酸和胞内ATP发生合成反应生成SAM,将整个发酵过稗分成两个阶段,即菌体生长期和诱导合成期。木文通过中心组合没计和响应面分析,对诱导台成期培养基巾的三个关键成分——硫酸铵、甲醇和酶厦J、i底物卜甲硫氨酸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胞内酶量与酶活的变化规律,有效地提高了SAM的积累量。

1材料和方法

1.1菌株

表达SAM合成酶的莆组巴斯德毕赤酵母

蓦鹭:蟊裂牮嬖j簧呈臻巍要篙?激A2牛z3物45发D酵N调ft。控N。VI

③凝瀚疑N。I:。juch.。@)““。““(Pwhiz*pastoris),由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提供№I。南带有SAM合成酶基因的胞内表达质粒pHC3.5K转化PichiapastorLI菌株GSl15获得。

12培养基

YPD斜而培养基:蛋白胨2%(Ⅵ_/v),YE1%(W/V),葡萄糖2%(w/v),琼脂粉4%(w/v)。

BMGY摇瓶生i乏相培养基:(Nlh),s0459/i.,CaS04O.465∥L,I<2S0499/L,M毋04。7H207.459/L,gint12mL/L,KIbP046.89/T儿|甘油l%,调节pH军5.5。500mL摇瓶装液量50ml。

BMMY摇瓶诱导相培养基:cas0404659/L,K^S0499/L,Mgs04‘7H107459/L,lYI]ⅥI12mI/I,KH:P046.89/L,(NIL)2s04和甲醇按不同浓度添加,凋节pH至55。500mL摇瓶装液量50耐。

PTM.:按文献[7]提供的配力配制。

13培养条件

活化菌株,接种生长相培养,于30%,220rp-n,培养24h,然后补加50%甘油(W/W)Iml,待甘油消耗完毕,取发酵液,于3000rpm离心,去上清,菌体接人诱导相培养基,进入厉导期培养。首先添加(NH4)2s04,I司时开始分批补加甲醇,每12h添加1次,共7次。培养12h后,然后开始分批补加L-甲硫氨酸,每24h补加1次,共3次。蘼导培养84h后,放瓶,测SAM浓度。

通过预实验发现,菌体对甲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当甲醇1次补加量为O.5“(1%)时,菌体可以刹片j甲醇生长,使发酵液中的甲醇浓度F降。结合摇

高技术通讯2006年2月第16卷第2期

瓶试验的可操作性,选择每隔12小时补加甲醇。

对诱导阶段}b)Jil的甲醇、(NH4),S04和L一甲硫氨酸这三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优化。

14分析方法

小量快速抽提细胞内SAM:耿?定量发酵液,3000,pro离心去上清,加入和发酵液等体积的10%=三氯乙酸于4℃抽提过夜,经离心后.将上清液过滤后从?IJ取2013,上样HPLC。

SAM的HPI.C法定量L8J:惺m离子型离f交换柱Hypelril10SCX(46i11111×250nma),流动相为05mol/L甲酸铵(pH40),流速2ml/mln,检测波长254nm。采用外标法即根据不同浓度的SAM标准品的峰面积所作标准曲线来定量样I帚SAM含量。

细胞密度ODeooi)10定方法:菌液稀释后于波长600ran处以去离『.水为对照进行比色测定OD(s0=01)读数×稀释倍数。

发酵液中甲醇浓度的测定:发酵液离心取上清,用GC一920气相色谱仪测定。填料为cfu?onDsofbl01型,色谱柱长1m,内径2nm,柱温135℃,汽化窒温度170%,检测器温度170%:,CDMC色谱工作站进行分析。

胞内SAM合成酶活力测定:将发酵液离心,取菌体用plI?4的磷酸缓冲液洗涤两遍,用趟声波破碎细胞,获得细胞内蛋白质抽提液,按照文献[6:测定SAM合成酶活力。

SDS—PAGE分析:取细胞内蛋白抽提液,12(D0r1)m离心10min,【。清51t1进行SDS—PAGE分析。运用珥matm丑11Biometrc凝胶成像系统和BioDoeAna—lyze对蛋白进行定量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响应面分析法在优选培养基适宜浓度中的应用分析培养基中各绗成分的主效应,即其他因素不变时,某单个因素的变化对响应值的影响。实骑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期,甲醇、(NH4)2s04和L一甲硫氨酸对菌体内s一腺苷甲硫氢酸在胞内的积累量有显著影响。闵此,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对甲醇、(NIG)2s04和L.甲硫氨酸_=三个凶素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试验的培养基浓度与编码水平设置如表1(r取1682…)所示。

在考虑三因素对毕赤酵母生产SAM的影响时,采用rBox-Wilson的中心组合设计,用表1设置的三凼素五水平方式分别进行j,16组试验(结果见表2),建市二次响应面同归模型

Y=Pl+P2‘X1+I)3’X2+174’X3

+P5‘Xl‘X1+P6。xJ。X3

+P7?X2?X3+P8-x12

+I号?X,2+PlO?X:2

其tItY为发酵液中SAM的浓度(g/L),X1为(NIL)2S04的浓度(∥L),&为甲醇补加量(ml/次),x3为L.甲硫氨酸的浓度(g/l。),Pl~PIO为各相系数。

表1试验的培养基浓度与编码水平设置

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得到同归方程:

Y=1.87031+0.05288X-+006685X2

+010091X3—0.0225XlX2

+0.0075x】x3+00175x2X3

0.04366X.2—020876Ⅺ2

013494X,2

其中复相关系数的平方R^=0.954,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很小(见表2).说明由这■个因素同归得到的模型拟合程度很好,该方程适用下刘SAM发酵产量高低的预测。

表2SAM摇瓶发酵的试验设计和结果

2.2最佳培养条件的获取和验证

由图1响腑面分析立体图nJ_以看出x1,x二,墨

朱N等:中心组合优化重组毕赤酵母生产年腺抒甲硫氨酸用发酵培养基

存在极值点、对已回归的方程求一阶偏导,令其为0。口,以得到曲面的最大位点。此时三冈素(XI,X2,

X,)的最优试验点为(o.6,0.14,0.4),Y为1.911。当诱导相培养基中的(NH4)2s04浓度为6.59/I…L甲硫氨酸的浓度为5.8e-./c(分三次补加,每次补加1939/L),每次补加0.314m1.甲醇(0.628%V/V)时,理沦f:诱导培养84小时SAM的浓度可以达到19119/I.,。

图1响应面分析图

为验证预测的结果,用以卜得到的最优方法重复二=次,摇瓶发酵SAM的最终浓度为1.99/L,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19儿∥L)的柏对误差为0.576%。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问良好的拟合性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回灿方程为SAM的发酵提供r一个合适的模型。

‘I优化前相比,硫酸铵浓度4,59/L、L广甲硫氨酸浓度59/I.、每次补加0.2mL甲醇的培养力式,在全合成培养基上SAM摇瓶积累量提高了6()%。

2.3讨论

利用毕亦酵母高密度培养来转化牛产SAM与直接表达其他外源蛋白不同,它是利用强化表达具有?定活性的SAM合成酶,冉利用胞内ATP将外源添加的L一甲硫氨酸催化合成生成SAM。其最终的积累量由两力面决定:(1)酶促转化合成的SAM的量;(2)体内代谢消耗的SAM的量。SAM是胞内产物,只有当合成速率人于消耗速率时,才能在菌体内积累。为进一步探讨导致最终优化结粜的生物学原因,分析了巾心组合试验中9~15号、刘照和优化后的实验结果,这9组摇瓶的发酵参数见表3。并将胞内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见网2)。SAM合成酶的分子量为42kD,设】0泳道Ma@er在42kD的蛋白量为1,其它各泳道相对蛋白含量址表4。

表3优化前后摇瓶发酵参数对比

川马菌浓残留甲醇浓度S.42,1产量SAM合成酶酶活

出’

(OD曲)(%)(∥1.)(pmol/hr/mlbroth)

9。490.4I620113

10“600.381770134

1l’460l,120087

12。5821340124

131580411250145

14。5905363015l

15‘56041.88O145

对照50001120llJ

优化后570.5l90143

*9、10、11、12、13、14、15为中心组台设计中的实验组号

183~

高技术通讯2006年2月第16卷第2期

~7道:表3中9~15组的胞幽垄白.8、9道:对照和优化后胞内噩[』

lO遭:蛋白质分子量标准;sAⅥ合成酶几约为42k1)

图2摇瓶优化前后胞内SAM合成酶S1X'S.PAGE分析

表4SA3,'I台成酶酶量相对含量

泳道

臻白柑对虽

由优化结果可知,硫酸铵的添加量为659/L时,SAM的积累量最高,其原凶nr能为:硫酸铵较低时.导致氮源1:足。从表3qt9”看到,由于硫酸铵不足(0.8∥L),使得单位体积发酵液中的SAM合成酶酶活低,影响了SAM的积累。硫酸铵过量时,义町能刺激菌体过度生长,SA'Vl作为代谢中问体被绌胞利用,从而影响rSAM在胞内的积累:,从表3中10+看到,硫酸钱过量(929/L),发酵液中的菌体浓度高,但单位发酵液-},的胞内累积的SAM却比优化后SAt',I积累量少。

由优化结果可知,每次补加0.314ml甲醇时,SAIVl的积累量最高,其原凼Hr能为:甲醇是AC,X肩动子的诱导物,又是诱导合成期的唯一碳源。甲醇补加量不足时,可能会使诱导不充分,限制sAM合成酶的表达;而日.导致碳源不足,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表3巾ll。、图1中的11‘电泳条带和表4中第3泳道对应的蛋白含量看到,甲醇补加量少,发酵液广rl的甲醇残留量为0,细胞内的SAM合成酶量少,对应的发酵液中的酶活也低.使得最终的SAM浓度小高。甲醇过量时,nr能会造成甲醇中毒。从表3中12一看到,发酵液中的甲醇残留浓度很高,达2%,但S?dVI最终浓度不高。

由优化结果可知,L一甲硫氢酸的添加量为5.89/L时,SAM的积累量最高,其原因可能为:I..甲硫氢酸是SAM合成酶的底物,其只有一个适当的浓度才会让T程蔚有充分的酶反应底物。从表3中184一】31看到,该组发酵液中的酶活高,可能是因为补桶的L广甲硫氮酸少(1.64dE).使得胞内酶反应的底物L一甲硫氨酸不足,导致SAM的终浓度低,从表31,14”看到,T,甲硫氨酸补加量大(8.369/I.),可能是凼为过量的L。甲硫氨酸会对酶反应或者相关代埘不利,发酵液中的SAM浓度只达到1,639/L。

硫酸铵、甲醇和L-甲硫氢酸这三个关键崮素H有都处在?个合适的浓度时才能使工程菌的SAM合成酶得到克分表达,表达的酶蛋白活性高,进而、止SAM大量积累。罐发酵培养和摇瓶发酵培养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罐发酵培养是通过补加氨水来提供氮源但是秤罐发酵培养时,运用摇瓶优化的结果,根据摇瓶发酵时甲醇和L一甲硫氨酸的比消耗速率米控制甲醇和I.一甲硫氨酸的补加速牢.取得J’良好结果,使SAM的积累量达到】4∥L,比目前文献报道的最大积累量10_8∥U“提高了28%左“。

3结论

雹组毕赤酵母构建可以影响SAM合成酶的挺达量,而发酵培养条件则会综合影响sAM合成酶的表达量和活陛。实验汪明,运用中一t2'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毕赤酵母发酵生产SAM培养壁优化是非常有效的。运用模型优化出的发酵培养基,SAM的最终浓度可以达到1.99/L,比未优化前的最终浓度1

29/I.提高,近60%;比用复合培养基发酵的最

朱闪等:中心组合优化重组毕赤酵母生t乱s_腺苷甲硫氨酸片j发酵培养基

终浓度l729/L也提高r近15%,且培养基更为经济,而有利于后续的分离提取。

参考文献

【1]余志良,杨晟,蔡谨等s_腺苜甲硫氨酸研究进展Chi[gd3P如ua,udofPlu'mnoreutiT'ozs.2003,34(1):49-52『2]ReedBR.Pattt,MHD.EnzvmaticsvntheslsofS_adellosvlmathionine.EP:0189322,1986-07—30

13JShiozakiS,SlfinizuS,YmmdaHUnusualintracelhdaraCC[I—

mulationofS-adenosyhnafili,nineby“ut。Hxl。ga“i㈣.Agr/eB训Chem,1984,48(9):2293—2300

4JOoijkaasLP,WilkinsonEC,TramlzerJ,etalMedkunupti—mizationfors[K)rl:prcxtuctionofConioth)qium,mmtansusingstatistically-basedextverimental&*ignsBi"teehno[BIbeng,

1999,64(1):92—100

[5]陈斌,庄英萍,郭美锦等中心组合优化梅岭霉素发酵

培养基高技术通讯,2002,12:29—33

[6]余志良,兄星佳,李东阳等强化表达SAM合成酶促进SMt,I存毕赤酵母中的积累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撤,2002,35(2):127—135

17JDavidF,3,IastirtimO,ChristineHS,etalA

Fi㈣hi

tmstoris

[bmtentation

process

hirproducinghigh-levelsofl'ecombin03Rhumaneystafin—CEnomeandMicrobialTechzwlog),2001,29:335—340

:8]LiDY,'ruJ.TianL,elalProductionofSAMbyrecombi—nantl'ich&MmⅢChin』Biotechnol,2(D2,18(3):295—299

[9]王万中,茆诗松试验的设计与分析I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24-390

MediumoptimizationforS-adenosyl-L-methionineproductionby

recombinantPichiapastorisusingstatistics-basedexperimentaldesign

ZhuShah,ChuJu,HuXiaoqing.ZhuangYingping,ZhangSiliang,YumlZhongyi+(StaleKeyLabofBioreactorEngineering,NationalEngineeringCentelforBioteehn01%!:),,

p:ast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ehnolof;),.Shanghai200237)

(。InstituteofRi.)chenisII、andCellBiology,ShanghaiInstitutesforLifeSc,ienee,

ChineseAcademyof&'ienccs,Stmngllai200031)

Abstract

Statistically—basedexperimentaldesignswemusedto

optimizeachemicallydefinedmediumforIheS-adcnosyl—L—IIle—

thionine(SAM)produetionbyrevombinantPichiapastoris.Theconcentrationsofammoniumsulfate,methanolandL—me—

thioninewelP.optimi:,o]usingcentralcompositedesignandresponsesurfaceanalysisSAM

productionW&qincrem,;edby

60%whenthe

optimizationstrate舒,wasapplied.Furtherm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amoantofSAM

synthelase

and山eaccumulationofSAMwasstudied

Keywords:responsesurfaceanalysis,S-adenosyl…Imethionine(SAM),rneditmtopliufization,recombinantPk,hiap(Lstoris.SAMsynthetase

中心组合优化重组毕赤酵母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用发酵培养

作者:朱闪, 储炬, 胡晓清, 庄英萍, 张嗣良, 袁中一, Zhu Shan, Chu Ju, Hu

Xiaoqing, Zhuang Yingping, Zhang Siliang, Yuan Zhongyi

作者单位:朱闪,储炬,胡晓清,庄英萍,张嗣良,Zhu Shan,Chu Ju,Hu Xiaoqing,Zhuang Yingping,Zhang Siliang(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237), 袁中一,Yuan Zhongyi(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

研究所,上海,200031)

刊名:

高技术通讯

英文刊名:CHINESE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年,卷(期):2006,16(2)

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9条)

1.余志良.杨晟.蔡谨.袁中一S-腺苷甲硫氨酸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3(1)

2.Reed B R.Patterson H D Enzymatic synthesis of S-adenosylmathionine 1986

3.Shiozaki S.Shimizu S.Yamada H Unusual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S-adenosylmathionine by microorganisms 1984(9)

4.Ooijkaas L P.Wilkinson E C.Tramper J Medium optimization for spore production of Coniothyrium minitans using statistically-based experimental designs 1999(1)

5.陈斌.庄英萍.郭美锦.储炬.张嗣良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梅岭霉素发酵培养基[期刊论文]-高技术通讯 2002(12)

6.余志良.吴星佳.李东阳强化表达SAM合成酶促进SAM在毕赤酵母中的积累 2002(2)

7.David F.Masahiro O.Christine H S A Pichia pastoris ferment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levels of recombinant human cystatin-C 2001

8.李东阳.于健.田露.吉鑫松.袁中一利用重组Pichia pastoris生产腺苷甲硫氨酸[期刊论文]-生物工程学报

2002(3)

9.王万中.茆诗松试验的设计与分析 1997

相似文献(1条)

1.学位论文朱闪重组毕赤酵母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的发酵研究2005

本文对重组毕赤酵母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的发酵进行了优化。文章通过强化表达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利用合成酶的活性和胞内ATP转化外源添加的L-甲硫氨酸生成了S-腺苷甲硫氨酸。文章在摇瓶优化实验中,探索了菌株的生长特性。采用高菌浓诱导策略后,SAM的产量比低菌浓诱导策略明显提高,并运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诱导相培养基中硫酸铵、甲醇和L-甲硫氨酸三个关键因素的浓度进行了优化,使SAM在全合成培养基上的摇瓶产量提高了60%。

引证文献(3条)

1.王杰鹏.韩晋军.李晓楠.刘沛溢.谭天伟S-腺苷-L-蛋氨酸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期刊论文]-生物工程学报

2009(4)

2.王杰鹏.谭天伟发酵法生产S-腺苷蛋氨酸前体蛋氨酸补加策略[期刊论文]-生物工程学报 2008(10)

3.张建国.王学东.张鲁嘉.周英.魏东芝.李军利用Pichia pastoris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的发酵工艺[期刊论文]-工业微生物 2008(0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1c5727162.html,/Periodical_gjstx98200602015.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2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