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以皮疹和发热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婴幼儿是其主要的发病主体,如何做好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是否出现重复感染的可能。本文通过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标签:手足口病;患儿;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皮疹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在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病症轻微,少数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因此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做好皮肤、口腔、心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尤为重要[1]。本文抽取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在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现对其进行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1999年6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我院共收治的30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抽取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10个月~13岁,平均7.6岁,潜伏期为4~5个月,病程6~23d。在120例患者中,66例患儿首发症状为发热,体温37.5~39.3℃,平均38.1℃;49例患儿首发症状为皮疹,主要发生在手、足、口腔等部位,手足部皮疹1~3mm,压之不退色,口腔粘膜皮疹多在软腭、硬腭、颊粘膜上,为红色丘疹并伴有溃疡,初期有咽部出血,口腔内出现1~6mm的粘膜疱疹,边缘充血;5例患儿入院时抽搐。本组患儿在入院后1~2d 均出现病情加重,患儿在经过严格消毒隔离、陪护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和心理疏导等措施后均康复出院。

1.2 病程特点

本组120例患儿在病程方面的特点是:①起病急,进展快,病症重:本组患儿病程进展迅速,66例患儿首发症状为发热,经过对症处理后无明显效果,1~3d后出现皮疹,继而伴精神萎靡,嗜睡表现,49例首发症状为皮疹,1~3d后发热,体温37.5~38.8℃,其中5例患儿发病2d后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②120例患儿在发病1~2d后在手、口腔均有皮疹,范围广,所有皮疹在1~2d后破溃,形成表面覆盖黄色假膜的小溃疡,边缘充血,退热后2~3d 皮疹消退;③累及多个器官:5例首发症状为发热的患儿,入院3小时后出现恶心厌食、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吐出粉红色泡沫样痰,判断可能累及心、肺、脑及消化道;④合作性差:由于患儿年龄小,身心发育未成熟,发病急,病情重和进到医院的陌生环境,缺乏适应能力,有依赖性,合作性差;⑤静脉穿刺困难:由于手足部布满皮疹和皮疹破溃成溃疡,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加之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增加了静脉保护的难度;⑥传染性强: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学检查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感染或柯萨奇病毒感染,本病传

儿童护理病历范文儿科大病历范文

儿童护理病历范文儿科大病历范文入院病历 姓名李俊 性别男 年龄9月 籍贯上海市 民族汉 亲属姓名儿母吕一敏 住址上海哈密路1220号 入院日期 1991—12—6 9:00 病史记录日期 1991—12—6 9:40 病史陈述者儿母

主诉 咳嗽3天,加重伴发热、气急3天。 现病史 患儿于12月1日起,在着凉后流清涕,鼻阻,继而咳嗽,为阵发性干咳,无痰。2天后咳嗽加重,有疾,不易咯出。12月4日起发热,38.5~39.5℃(肛温),同时伴轻度气促,哭闹时口周发绀。病初自服小儿止咳糖浆12月3日因症状加重到地段医院就诊,口服红霉素2天,但咳嗽仍未减轻。12月5日来院门诊,予青霉素肌注治疗。今晨因高热39.8℃,咳嗽气急加重急诊入院。病后精神食欲渐差,发热后尿黄量少,大便每天1次,干。无气喘声嘶、也无盗江咯血、尿频、双耳溢脓等症状。无呕吐,腹泻和抽搐。 个人史 胎儿及围产期情况

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于1991年3月3日生于上海市金星妇幼保健院,娩出时体重 3.1kg,apgdr评分 10分,无畸形及出血。母妊娠期体健,无感染发热史,无药物过敏及外伤等病史。 喂养史 母乳少,以牛乳、奶粉为主。偶有溢奶、无呕吐,2个月后加米汤,5个月后加蒸蛋,6个月时加喂菜粥及饼干、苹果泥。间断服过钙粉,未加服鱼肝油。 发育史 3个月会抬头,4个月会笑认妈,7个月能扶坐、出牙,现能叫爸爸妈妈,能扶站,尚不能迈步。 生活习惯 每晚睡眠10~12小时,白天睡2~3小时,易惊醒,大便每天1次,成形,色黄。 过去史

一般健康状况平时易出汗,6个月后患感冒、支气管炎各1次,无气喘病史。传染病史无麻诊、水痘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等过敏史。 外伤手术史无外伤手术史。 预防接种史生后1周接种卡介苗,6个月时服小儿麻痹糖丸,7个月注射百自破三次联疫苗。 家族史 父母年龄及健康状况父29岁,母28岁,均为工人,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 家庭成员情况祖母60岁患冠心病,家庭成员中无支气管气喘、结核患者,无遗传病史。 家庭环境经济情况和住房条件一般,患儿由祖母照管。 体格检查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手足口病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护理措施】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

常见病病人护理常规

常见病病人护理常规目录 1、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2、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 3、糖尿病病人护理常规 4、冠心病病人护理常规 5、肺炎病人护理常规 6、肠炎病人护理常规 7、急性肺水肿病人护理常规 8、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9、支气管炎病人护理常规 10、抢救护理常规 11、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2、急性扁桃体炎护理常规 13、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1、评估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伴随症状;评估病人的体液平衡状况、皮肤弹性和精神状态。 2、监测体温。37.2℃以上者每日测试体温4次,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后3天。 3、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如冰袋降温、酒精擦浴等),或遵医嘱给予药物(如消炎痛拴、巴米尔、安痛定等)。降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在体温单上记录。 4、加强监测。了解血常规、出入量、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5、病人的安全管理。高热者嘱病人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档,必要时给予肢体约束。在病人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防止病人虚脱造成跌倒、摔伤等安全隐患。 6、营养支持。提供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7、基础护理。每日根据病情做口腔护理,进食前后漱口;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及时更换病号服,保持干燥;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8、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及时疏导。

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 1.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在医院内进行观察。 2.心理护理病人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病人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饮食护理应选用低盐、低热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戒烟、控制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对服用排钾利尿剂的病人应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香蕉、橘子等。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 4.病情观察对血压持续增高的病人,应每日测量血压2~3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出现上述各种表现时均应立即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5.用药护理服用降压约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同时,密切观察疗效,如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长期控制稳定后,可按医嘱逐渐减量,不得随意停药。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服药后应卧床2~3小时,必要时协助病人起床,待其坐起片刻,无异常后,方可下床活动。

手足口病专家共识

论文精选 2011年版手足口病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 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 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现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作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补充,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一、临床分期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 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 -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外科常见疾病_护理常规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急性穿孔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病人取半卧位,如有休克应取平卧位。 (3)、留置胃管、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4)、禁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如有休克,应按休克处理。(5)、严密观察病情,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腹痛部位、性质、有无加重。(6)进行术前备皮等工作。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手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回病房后立即接好各种引流管,如胃管、腹腔引流管等,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 (3)术后继续禁食,补液,保持胃肠减压通畅。 (4)、血压平稳后改半坐卧位,以利腹腔内渗液的引流。观察伤口出血,渗液情况,如敷料渗湿应及时更换。 (5)术后如有发热,腹泻及上腹疼痛,应通报医生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腹腔脓肿,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二)、急性大出血 1、术前护理 (1)、严格执行饮食护理和管理。 (2)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3)、严密观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吸氧。 (4)、记录咯血与便血的量,遵医嘱用止血药或输血等。 (5)、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血压略低于正常值为宜,避免因血压过高引起再出血。 (6)、病人应安静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2、术后护理 (1)、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护理。 (2)、每半小时测血压、脉搏及观察有否继续出血。 (3)、注意观察胃管引流液的性质并记录引流量。 (4)、术后48小时,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排便,可拨除胃管,先饮少量水,如无腹胀、腹痛、术后72小时可进流质。 胃切除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一般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术前一天过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 3、术前留置胃管,抽空胃液。如幽门梗阻者,应于手术前三天开始洗胃。 4、需行结肠或空肠代胃者,术前三天应开始准备肠道(包括进流质饮食、服用新霉素或红霉素、术前清洁灌肠等。) 5 需要继续剖胸手术者,术前应做口腔护理并辅导病人练习腹式呼吸及咯血。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麻醉后及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重点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包皮环切术后的护理常规 1、术后及时排尿,避免因心理因素发生尿储留。 2、排尿时应注意避免尿液浸湿包扎切口的敷料,导致切口感染;如敷料潮湿及时更换。 3、术后保持心情稳定,30-40天内禁止同房(性行为),避免阴茎勃起,若有阴茎勃起的状况时,请用一只手护住伤口,另一只手用力捏痛龟头,让阴茎自然消退,以免伤口裂开。 4、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隔日换药一次;如切口有轻微疼痛,可口服止痛药物。 5、术后3~4日内,睡前也可服用镇静剂如安定2.5毫克,以防阴茎勃起,引起疼痛或出血。 6、一周内禁止饮酒和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7、术后最好穿宽松棉质内裤,避免龟头摩擦衣物后阴茎勃起影响切口愈合。 8、如果出现切口肿痛或出血请及时回医院就诊。 9、根据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拆线。 前列腺炎的护理常规 1、避免感冒、受凉(司机久坐受凉):可引起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尿道内压增加、前列腺管收缩而妨碍前列腺液排泄;寒冷也可以导致尿道内压增加而引起逆流。 2、多喝水,多排尿:因为浓度高的尿液会对前列腺产生较多的刺激。 3、多放松、不过劳、不熬夜:生活有规律,加强身体锻炼,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提高机体抗病力。每日睡前热水坐浴,定期进行前列腺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炎性分泌物排出 4、规律的性生活:性生活不正常,性生活过频、性交被迫中断等,都可使前列腺不正常充血,导致前列腺炎症的发生。 5、洗温水澡:洗温水澡可以舒解肌肉与前列腺的紧张,因此可以减缓症状。

6、避免久坐:久坐可直接压迫会阴部。如骑自行车、骑马、长途驾驶等等都可导致会阴部充血和前列腺充血,引起排尿困难及痔疮加重,尤其以长时间骑自行车最为常见。 7、按摩小腹。点压脐下气海、关元等穴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小便后稍加压力按摩,可促进膀胱排空。 8、慎用药物。有些药物可加重排尿困难,故宜慎用或最好不用。 9、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酗酒、贪食辛辣油腻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湿热内生,蕴积于生殖器官而使其充血并引起性兴奋,引起前列腺充血水肿而导致前列腺的炎症。 附:前列腺炎的危害及影响 1、影响性功能:前列腺炎容易导致阳萎、早泄。由于疾病长期未能治愈,各种症状和不适在性交后加重,或直接影响性生活的感受和质量,对患者造成一种恶性刺激,渐渐对性表现出一种厌恶感,导致阳萎、早泄等现象。 2、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由于炎症的刺激,产生一系列症状,如腰骶、会阴、睾丸等部位胀痛、尿不尽、夜尿频多等,使患者烦躁不安,影响工作和生活。 3、影响生育可导致男性不育:长期的慢性炎症,使前列腺液成分发生变化,前列腺分泌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精液的液化时间,精子活力下降,可以导致男性不育。 4、传染配偶引起妇科炎症:前列腺炎可以传染给妻子,特别是一些特殊病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其炎症可以通过性交途径传染给妻子。如霉菌性前列腺炎、滴虫性前列腺炎、淋病性前列腺炎、非淋菌性(衣原体、支原体)前列腺炎等。 5、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精神异常:由于前列腺发生炎症,内分泌失调,可引起神经衰弱,以致精神发生异常;亦可出现失眠多梦、乏力头晕、思维迟

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急救和护理

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急救和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通过对23例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急救,探讨手足口病危重症的抢救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1日至5月24日以来收治的23例手足口病危重患儿的治疗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抢救的23例患儿危重病例17例,死亡3例,放弃1例,仍在治疗2例。结论手足口病危重患儿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手足口病;危重症;急救;护理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主要病原菌是柯萨奇病毒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以手、足、口腔部位出现疱疹或水疱为特征,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引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肺水肿。有文献报道HFMD流行时伴随较高的死亡率[1]。2008年4月21日至5月24日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危重患儿23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23例,年龄5个月~3岁,女6例,男17例,发病时间为3~5天,机械通气14例,机械通气天数1~20天。 1.2 临床表现患儿有持续高热、肛温39 ℃~40 ℃,昏迷、抽搐、口吐白沫,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呼吸急促或不规则,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减弱或消失。 2 急救和护理 2.1 做好急救的各项准备工作(1)物品:每个床单元基本配置:监护仪;吸引装置、给氧装置、多功能插座;输液泵两台,注射泵两台,呼吸机一台,简易呼吸器一个;床头柜用物;电极片、吸氧管、吸痰管、约束带。另备小儿喉镜两副,气管插管用物,除颤仪,心电图机,眼底镜,亚低温治疗仪,冰帽等。(2)药物:镇痛、镇静、激素类、止血剂、血管活性药物和常用抢救药。 2.2 外观预测指标在护理方面的重要性本组EV71感染危重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变化快,临床物理检查是预测病情的主要手段,血压、脉搏常用于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脉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反映呼吸功能,且患儿多存在四肢末梢循环差,手足发冷表现明显。应尽早筛选出患儿病情加剧的发生,缩短患者与抢救的时间差。 2.3 抢救措施(1)氧疗;(2)大剂量激素冲击;(3)丙球使用;(4)抗病毒;(5)改善末梢循环(多巴胺,654-2 );(6)脱水降颅压;(7)危重患儿CPR机械通气。 2.4 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儿情况给予吸氧吸痰,有14例患儿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持续正压机械通气,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文章目录*一、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二、小儿手足口病食疗方*三、小儿手足口病预防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1、注意休息及饮食 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会令胃口较差,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2、口腔护理 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定时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3、皮疹护理 患儿的衣服、被褥要保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其抓破皮疹。对于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其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的患儿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6、发热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 患儿多饮水,如其体温超过38.5℃,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给其服用退热剂。如其高烧38.5℃持续4小时,则必须将其留院观察,反复发烧的患儿则必须让其住院治疗。

小儿手足口病食疗方1、方一:红萝卜1条,白茅根15克,竹蔗1节,生薏仁15克,每日1剂、煎水代茶。以上均为3至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用量。 功效说明:红萝卜健脾和胃、清热解毒、透疹、降气止咳;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竹蔗清热泻火、解烦;薏仁健脾利湿。此方剂具有补肺健脾、清热化湿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流感的易感人群。 2、方二:灯芯草5扎 ,蝉蜕3g ,木棉花1朵 ,鸡骨草10g ,瘦猪肉50g, 煲汤饮用。 功效说明:灯芯草利尿通淋,清心降火;蝉蜕疏散风热,透疹 止痛;木棉花清热、去湿、解暑、利尿;鸡骨草清热解毒。此方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毒的功效。 3、方三:荷叶粥:鲜荷叶2张 ,白米50克 ,将荷叶切碎煮粥吃。 功效说明:鲜荷叶理脾活血,祛暑解热。 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小儿手足口病预防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

常见病病人护理常规

XX病人护理常规目录 1、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2、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 3、糖尿病病人护理常规 4、冠心病病人护理常规 5、肺炎病人护理常规 6、肠炎病人护理常规 7、急性肺水肿病人护理常规 &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9、支气管炎病人护理常规 0、抢救护理常规 1、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2、急性扁桃体炎护理常规 3、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1、评估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伴随症状;评估病人的体液平衡状况、皮肤弹性和精神状态。 2、监测体温。以上者每日测试体温4次,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后3天。 3、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体温超过,给予物理降温(如冰袋降温、酒精擦 浴等),或遵医嘱给予药物(如消炎痛拴、巴米尔、安痛定等)。降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在体温单上记录。 4、加强监测。了解血常规、出入量、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5、病人的安全管理。高热者嘱病人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档,必要时给予肢体约束。在病人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防止病人虚脱造成跌倒、摔伤等安全隐患。 6、营养支持。提供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7、基础护理。每日根据病情做口腔护理,进食前后漱口;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及时更换病号服,保持干燥;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及时疏导。 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 1?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在医院内进行观察。 2?心理护理病人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病人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饮食护理应选用低盐、低热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戒烟、控制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对服用排钾利尿剂的病人应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香蕉、橘子等。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 4?病情观察对血压持续增高的病人,应每日测量血压2~ 3次,并做好记 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紫绀、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要点与护理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要点与护理 【摘要】目的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共收治的11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对其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给予精心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16例患儿中,7例抢救无效死亡(均因送我科就治时间晚所致),109例对症处理后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对其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并给予精心护理,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观察;护理 手足口病在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有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发热等、呕吐、精神萎靡等,严重时可出现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1]。因此,对患儿病情的早期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我院对本次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严密观察,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作如下具体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行实验室肠道病毒确诊。116例患儿中,男性70例,女性46例;年龄范围0.6~5岁,平均年龄2.8±0.2岁,发病时间2~4.5d,平均3.2±0.3d。 1.2观察及护理措施 1.2.1病情观察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特别是重症者,应注意观察其病症,做到早期识别。一般来说,3岁以下患儿会出现以下症状:①高热持续不退;②呼吸、心率加快;③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无力;④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⑤出冷汗或末梢循环不良等[2]。这类型患儿极可能在短期内转变为重症病例,故必须24小时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以便开展救治工作。若重症患儿存在年龄小、食欲差、持续发热、肢体抖动等情况,提示可能合并神经系统损伤,必须及时进行恰当处理[3]。 1.2.2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对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对其进行持续性的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并注意结合患儿年龄与病情设定相应的报警参数。另外,还应定期对患儿进行血常规、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等检测。 1.2.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病人的护理

? 2640 ?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J u l y ,017 Vol. 31 No. 2 1 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36 138.[]李玉乐,吴欣娟,谢瑶洁.临床护理级别评定的比较研究实用 护理杂志,2009 ,5(1) 14 16.[0] 谢彩霞,肖静蓉,周敏,等.护理分级质量改进的实践及成效[J ].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16 719.[1] 柏亚妹,宋玉磊,刘蓉芳,等.普通成人病房分级护理标准及内容 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1(8) 562 563. [2] 吴欣娟,李玉乐,谢瑶洁.我国分级护理实施现状及建议[J ],中国 护理管理,2008,8(2):5 - 7.[3] 金晓燕,么莉,谢丽娟.等.国内外护理分级的比较分析中国 护理管理,20丄2,12(11):7-10. (收稿日期:20丄6 09 28 ;修回日期:017 06 28) (本文编辑苏琳) 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病人的护理 曾 慧 ,杨 丽 ,王 勇 ,张 霞 ,陈长梅,温永静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combined with brainstem encephalitis Zeng Hui ,Yang L i ,Wang Yong,et 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Guizhou 563000 China )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一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 ( ICU )收治的39例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收入ICU 后给予消毒隔离、严密观察病情、积极脱水降颅压、米力农 心血管支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合理应用抗菌和抗病毒药物、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尽早肠内营养支 持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指脉氧饱和度的变化及转归情况。[结果]39例患儿治疗后症状 好转,成功转出 ICU 38例,好转出院1例,体温、心率、呼吸、舒张压均明显降低,指脉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结论]应尽早发现重症手 足口病并脑干脑炎患儿,及时收入ICU 救治,进行综合治疗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关键词:手足口病;脑干脑炎;匈肺物理治疗;CU 中图分类号:R 473. 51 文献标识码:C d 〇i : 10. 3969/j . iss n . 1009-6493. 2017. 21 025 文章编号:1009-6493(2017)21-2640-02 手足口病是由于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 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 疹,少数患儿可引起无菌性脑膜脑炎、脑干脑炎、肺水 肿、肺出血等并发症[12]。本研究主要分析我院重症医 学科(ICU )2014年1月一 12月收治的39例重症手足 口病并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关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于2013年1月一12月收治住 院手足口患儿307例,期间无1例收人我院 ICU 。 2014年1月一12月收治住院手足口患儿827例,期间 收人IC U 确诊病例40例,确诊为手足口病并脑干脑 炎39例。其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6个月?58个 月(25.08个月±12. 04个月) ;C U 住院时间1d ?13 d (5.36d ±2.33d );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37例,使用 时间1d ?12d (4. 16d 士1.94d )。其诊断标准见 201 0年4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 基金项目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硕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 院字(2012)12号。作者简介曾慧,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563000 ,遵义医学院 附属医院;杨丽、王勇、张霞、陈长梅、温永静单位:563000,遵义医学院 附属医院。 引用信息曾慧,杨丽,王勇,等.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病人的护理 [].护理研究,2017,31(21)2640 2641. 该39例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患儿年龄较小。除手、 足、口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疱外;另有精神差、惊跳、意识 障碍;并有高热,体温可达39 °C 以上;有明显的心动过 速,心率196/m in ;呼吸浅快至56/m in ;指脉氧饱和度 (Sp ()2)下降至80% ,37例并发心肺衰竭或处于心肺 衰竭早期。 1 2治疗护理方法 1.2.1做好消毒隔离对患儿进行床旁隔离,建立醒 目隔离标识,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为基础的接 触隔离措施,床旁备用隔离衣,严格执行手卫生,保持 病室空气新鲜,患儿用品专人专用,床单位物品、地面、 物体表面用500 mg /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患儿排 泄物、呕吐物用2 000 mg /L 含氯消毒液浸泡处理,医 疗废物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袋处理。 1.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意识、瞳孔、体 温、心率、呼吸、血压、指脉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的变 化,记录患儿24h 出人量,控制液体输人速度,防止医 源性肺水肿的发生,观察呼吸机和药物治疗的效果,防 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2.3尽早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37例患儿合并有 心肺衰竭或处于心肺衰竭早期,转人后给予经口气管 插管,运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主要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 通气(PCV )+呼气末正压(PEEP ),采用保护性肺通气 策略,吸气峰压 15cmH 20(1cmH 20 = 0.098 kPa )? 30cmH 20 ,P E E P 5cmH 20~10cmH 20,监测血气分

浅谈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

浅谈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06T11:32:07.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李艾莲 [导读]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李艾莲(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湖北沙洋 448200)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能通过空气、唾液或粪便传染的全球性传染病,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以柯萨奇A16和EV71型最常见。此病好发于春秋两季,认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病情进展快,重者可致死亡。故早鉴别、早发现、早治疗,采取干预措施,加强各项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该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由于EV71肠病毒可引起致命的并发症如神经源性肺水肿,因此,对小儿手足口病有重症征象的患儿及早识别,采取干预措施尤为重要。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消毒与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和饮食指导同HFMD一般护理。 1高热的观察与护理 高热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表现的症状之一。每2~4h测体温1次,体温在37.5~38.5qC之间的患儿,给予散热、多饮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时动作要轻柔(有皮疹者不宜使用乙醇擦浴)。患儿体温超过38.5℃时,增加测体温次数,给予物理降温的同时应遵医嘱予药物降温。注意观察降温效果及末梢循环情况。降低室温,禁忌衣物、包被过厚影响散热。在体温上升时若患儿出现畏寒症状,要给予适当保暖。应用退热剂后要注意观察面色、出汗等情况,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及时更换衣服及被单。 2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加强病房巡视,严密观察患儿有无烦躁不安或阵发性哭闹、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抽搐等症状,婴幼儿有无拍头、抓发等异常表现。对有上述表现的患儿,应迅速建立2条或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一条静脉通道立即给予20%甘露醇应用,另一条静脉通道立即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甲泼尼龙。应用甘露醇时要在30min内输入,严密观察局部有无液体渗出,观察眼窝凹陷程度,防止脱水过度。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注意事项:一旦开启应立即使用,未用完的部分应废弃,不能再用;若溶液浑浊或被冷冻后请勿使用;应单独输注,不宜与其他药物或液体混合。在应用甲泼尼龙后要注意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的出现。对频繁惊厥、抽搐的患儿,遵医嘱给予镇静止惊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绀者给予氧气吸入,牙关紧闭者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放入上下牙齿之间,以防舌咬伤。保持患儿中立位,头肩抬高15~30度。密切观察瞳孔变化。记录24h出入量。液体输注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加重脑水肿。 3循环系统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若患儿有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或下降等,应立即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等,心率增快时及时遵医嘱静脉泵入米力农、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血压升高时遵医嘱予以硝普钠应用,用输液泵控制速度。随时触摸患儿四肢是否温暖,四肢发凉时可给予热水袋保暖(水温50℃左右),注意防止皮肤烫伤。让患床休息,保持安静,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4呼吸系统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呼吸系统可表现为呼吸浅促,口唇紫绀,危重患儿口吐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湿罗音。x线表现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而多数患儿不能描述胸闷、憋气等自觉症状,护士应注意观察患儿口周皮肤黏膜颜色,监听肺部呼吸音、心音,观察患儿有无呼吸急促、咳嗽、喘憋,肺部听诊有无湿罗音,咳痰时观察痰液的色质等。若发现患儿呼吸浅促,肺部听诊有湿罗音,应立即通知医生,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医嘱静脉注射东莨菪碱,观察用药后阿托品化反应,反应明显者,减少东莨菪碱的剂量或延长静脉注射时间。若患儿呼吸频率与节律明显变化或呼吸衰竭;短期内出现迅速增多的肺部罗音;气道分泌物突然增多或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应立即使用呼吸机。 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性强,重症者可致死亡,人们对此高度关注,而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科学的治疗,精心的护理,严格的消毒隔离技术管理能够提高患儿治愈率。因此,做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对症治疗尤为重要。同时要配合药物治疗,严格消毒隔离,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防治并发症,使患儿能够早日康复出院。由此可见,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各项护理措施,对治愈小儿手足口病、防止病情蔓延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友梅.小儿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4.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 [3] 芦映红.莪术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0例[J].医药导报,2000,19(5):430. [4] 李爱敏,孙洪亮,于慧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8):464.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以皮疹和发热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婴幼儿是其主要的发病主体,如何做好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是否出现重复感染的可能。本文通过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标签:手足口病;患儿;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皮疹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在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病症轻微,少数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因此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做好皮肤、口腔、心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尤为重要[1]。本文抽取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在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现对其进行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1999年6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我院共收治的30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抽取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10个月~13岁,平均7.6岁,潜伏期为4~5个月,病程6~23d。在120例患者中,66例患儿首发症状为发热,体温37.5~39.3℃,平均38.1℃;49例患儿首发症状为皮疹,主要发生在手、足、口腔等部位,手足部皮疹1~3mm,压之不退色,口腔粘膜皮疹多在软腭、硬腭、颊粘膜上,为红色丘疹并伴有溃疡,初期有咽部出血,口腔内出现1~6mm的粘膜疱疹,边缘充血;5例患儿入院时抽搐。本组患儿在入院后1~2d 均出现病情加重,患儿在经过严格消毒隔离、陪护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和心理疏导等措施后均康复出院。 1.2 病程特点 本组120例患儿在病程方面的特点是:①起病急,进展快,病症重:本组患儿病程进展迅速,66例患儿首发症状为发热,经过对症处理后无明显效果,1~3d后出现皮疹,继而伴精神萎靡,嗜睡表现,49例首发症状为皮疹,1~3d后发热,体温37.5~38.8℃,其中5例患儿发病2d后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②120例患儿在发病1~2d后在手、口腔均有皮疹,范围广,所有皮疹在1~2d后破溃,形成表面覆盖黄色假膜的小溃疡,边缘充血,退热后2~3d 皮疹消退;③累及多个器官:5例首发症状为发热的患儿,入院3小时后出现恶心厌食、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吐出粉红色泡沫样痰,判断可能累及心、肺、脑及消化道;④合作性差:由于患儿年龄小,身心发育未成熟,发病急,病情重和进到医院的陌生环境,缺乏适应能力,有依赖性,合作性差;⑤静脉穿刺困难:由于手足部布满皮疹和皮疹破溃成溃疡,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加之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增加了静脉保护的难度;⑥传染性强: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学检查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感染或柯萨奇病毒感染,本病传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精选.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 【皮疹护理】 1.卧床休息 2.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卧床休息 4.肛周皮肤护理,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重症手足口患儿的临床护理与体会

重症手足口患儿的临床护理与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重点及特点。方法:回顾本院收住的101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要点。结果:101例患儿中1例死亡其他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重症手足口患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执行医嘱,积极配合抢救,做好全面消毒隔离及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治愈的关键。 标签:重症手足口病;护理;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4年4月21日至6月30日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病人101例,其中:男57例,女44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9岁1个月,其中高发年龄为1~3岁72例。临床诊断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1.2 治疗原则对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治疗主要通过静脉输注抗病毒药物及重组人干扰素氧气雾化抗病毒治疗、适量剂量的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患儿因疾病及对住院环境不熟悉,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或哭闹不安等情绪,予1个家属陪伴,同时医护人员以关心、和蔼的态度,鼓励、表扬的方法关爱患儿,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达到稳定情绪,配合各种治疗,争取疾病早日康复的目的。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积极接待家属,介绍住院环境及医院的相关制度,针对不同民族和文化程度的家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疾病的过程及患儿的病情[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 2.2 发热护理 住院患儿中83例有发热。采取的护理措施:保持室温24°以下;嘱患儿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给患儿穿宽松的衣服。体温37.5 ℃~38.5℃的患儿可予物理降温,38.5 ℃以上的患儿遵医嘱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做好预防措施。患儿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对于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要随时测量并记录。 2.3 皮疹护理 有皮疹的患儿,予保持皮肤清洁,穿着柔软、宽松的棉质衣裤。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戴棉质手套,避免患儿抓破皮疹引起继发感染;臀部有皮疹的患儿要勤换尿布,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指导家属给患儿洗澡时动作轻柔,禁用碱性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手足口病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护理措施】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