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的再生能力

组织的再生能力

组织的再生能力

组织的再生能力

各种组织有不同的再生能力,这是在动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般说来,低等动物组织的再生能力比高等动物强,分化低的组织比分化高的组织再生能力强,平常容易遭受损伤的组织以及在生理条件下经常更新的组织,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反之,则再生能力较弱或缺乏。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将人体组织细胞分为三类。

1.不稳定细胞:这类细胞总在不断地增殖,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如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男性及女性生殖器官管腔的被覆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间皮细胞等。这些细胞的再生能力相当强。

2.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增殖现象不明显,似乎在细胞增殖周期中处于静止期(G0),但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则进入DNA合成前期(G1),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这类细胞包括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等;还包括原始的间叶细胞及其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它们不仅有强的再生能力,而且原始间叶细胞还有很强的分化能力,可向许多特异的间叶细胞分化。例如骨折愈合时,间叶细胞增生,并向软骨母细胞及骨母细胞分化;平滑肌细胞也属于稳定细胞,但一般情况下其再生能力弱。

3.永久性细胞:属于这类的细胞有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不论中枢神经细胞及周围神经的神经节细胞,在出生后都不能分裂增生,一旦遭受破坏则成为永久性缺失。但这不包括神经纤维,在神经细胞存活的前提下,受损的神经纤维有着活跃的再生能力。心肌和横纹肌细胞虽然有微弱的再生能力,但对于损伤后的修复几乎没有意义,基本上通过瘢痕修复。

【优质】人体体积最大肌肉排名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人体体积最大肌肉排名 肌肉不是每个人都有的,需通过自身的努力适当的锻炼,在身体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在全面发展肌肉力量的基础上,还要采用专门性训练来发展这些的 肌肉群力量,那么你们知道人体肌肉排名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相关资料。 人体最大肌肉排行 1.体积最大的,屁股上,臀大肌; 2.耐力最大的,胸腔里,心肌; 3.力量最大的,腮帮上,咬合肌。 一.人体肌肉有哪些 (一)胸大肌 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胸上肌和胸大肌两部分。其 功能是使上臂向内、向前、向下和向上;臂部向内旋转。可通过所有角度的卧推;所有角度的飞鸟;双杠臂屈伸;仰卧上拉;俯卧撑;重锤双臂侧下拉来训练。 (二)肱二头肌 位于上臂前面皮下。其功能是弯屈肘部;掌心向上放下前臂;使前臂向前弯 起至肩部。训练方法是各种方式的弯举;划船动作。 (三)胸锁乳突肌 这是位于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其功能是使头和颈向侧曲;头和颈部旋转,颈向前或后弯屈。可通过戴练颈帽动作;摔角的角力桥;助力和自我抗力动作来 锻炼。 (四)前臂屈指肌 位于前臂前面的内侧皮下,能使手屈和外展。采用正缠重锤和正握负重腕 屈伸等练习可发展此肌肉。

(五)斜方肌 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 斜方肌。其功能是上举和放下肩带;移动肩胛骨;头部倒向后和侧面。可通过耸肩,力量上举,颈后推举,侧平举,划船动作来训练。 (六)三角肌 位于肩部皮下。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 力量。它的功能是使手臂举到水平位置;手臂分别向前、中、后举到一定方向的高度。可通过各种哑铃和杠铃推举、卧推(前束),哑铃上举到前、后和背后;引体向上来训练。 (七)肱三头肌 位于上臂后面皮下。其功能是使手臂伸直和拉向后方。可通过臂屈伸,屈 臂下拉,窄握仰推,各种手臂屈伸动作,划船来训练。 (八)肱?锛? 位于前臂肌的最外侧皮下,呈长扁形。近固点时,可使前臂屈。远固点时,可使上臂向前靠拢。采用负重弯举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肉的力量。 (九)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于肱骨体下半部前面,止于尺骨粗隆。作 用是为屈肘。训练方法同肱二头肌。 (十)背阔肌 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其功能是使手臂拉向下和后;肩带下压;躯干侧向一边。训练动作是各种方式的 引体向上重锤下拉;划船动作;仰卧上拉。 (十一)上背肌群(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菱形肌) 位于人体上背部。可使手臂向内和向外旋转;手臂向后划;肩胛上升,旋转,向下。训练动作有深蹲,硬拉,划船等。(十二)前锯肌 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其功能 是使肩胛下转;使肩胛拉向一侧;帮助扩展胸部;帮助两臂举过头部。训练动作为仰卧上拉和站立推举。 (十二)前锯肌

大肌肉动作游戏

大肌肉动作游戏(一) 作者:王桂岐《为了孩子》 阶梯式成长游戏 1~12个月 1岁前,宝宝各方面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每一天、每个月他都会表现出新的能力; 每一天、每个月都让爸爸妈妈惊喜不已。 儿童的发展是连续性的,表现在1岁以内宝宝的身上,像爬楼梯那样,会呈现出阶梯性上升,而且比其它年龄段更明显。用“阶梯”来形容宝宝的发展,贴切又形象。 同样的游戏,在宝宝成长的12个月里,玩的方法和目的都有显著的差异,它们也是呈阶梯式的,层层递进。 依据此特点,我们收集设计了这一组阶梯式成长游戏。每个主题有12个月的游戏内容,全年共有12个主题。 和宝宝一起“爬楼梯”,你准备好了吗?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帮到你。 爸爸妈妈应该知道 宝宝成长中的概念:什么是大肌肉动作 这里说的“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小肌肉群完成的是精细动作,譬如:抓、捏、撕等手部动作。大肌肉群,指的是人的胸肌、腹肌、背肌、腿肌、二头肌和三头肌(手臂)。大肌肉群完成的是比较大的动作,譬如抬头、转头,俯撑、翻身、坐、爬、站立、行走、跑跳等动作。 大肌肉动作和宝宝发育 大肌肉动作的发展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密切关系。大肌肉动作的发展会影响到儿童的其它能力,譬如:

* 思维能力(低龄儿童的思维依赖于动作,受到动作发展的制约); * 自我意识能力(动作发展可以帮助宝宝提升对自我的认知); * 探索环境的能力(1岁前宝宝的抬头、翻身、爬行等大肌肉动作可以帮助他拓展探索的范围)。 发展大肌肉动作的意义 1岁以内,宝宝的大肌肉动作发展有一个进步的序列:抬头、翻身、靠坐、独坐、爬行、扶站……这些也是宝宝探索能力不断提升的标志。 宝宝的动作和探索行为为其认知经验的获得提供了帮助。所以,大肌肉动作发展是否良好,对1岁前宝宝尤为重要。 学科前沿:肌肉也具有记忆力。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肌肉对曾经进行过的动作和活动存有记忆。对宝宝而言,适时恰当的肌肉动作和练习,可以帮助其尽早形成“肌肉记忆”,有利于动作的习得和巩固。 大肌肉动作游戏 第1个月 走走太空步 适合年龄:0~2个月 适合地点:干净、舒适的地毯或床上 游戏方法: 1.家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面对面搂抱宝宝。 2.一手从宝宝腋下穿过放于宝宝手臂下方,同时用拇指扶住其头部后侧,使宝宝直立。 3.让宝宝双脚轻触平面(注意:家长手上力量要合适,不可使宝宝足部呈现弯曲状态)。

肢体再生的生物学基础

肢体再生的生物学基础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创伤骨科李刚 第一节引言 有些脊椎动物,通过一种芽基细胞的增殖,能够在一些切割伤的附肢部分组织或整个附肢进行再生,如指尖,四肢,鳍,尾,鹿茸和耳组织等地方。对于其中的一些结构,细胞再生的来源是不确定的,如哺乳动物的耳组织、指尖和鹿茸等;但是,其他一些结构,已有证据表明,芽基是通过伤口处一种成熟细胞去分化形成的,如鱼鳍和两栖动物的肢体以及尾尖的再生。两栖动物的尾部再生和蜥蜴的再生已经在第五章讨论过。这里,我们要重点讨论两栖动物的肢体再生和哺乳动物耳组织、鹿茸和指尖的再生。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肢体再生 一、肢体的再生活动 许多物种的幼虫、成体蝾螈(urodeles) 以及早期青蛙和蟾蜍,蝌蚪等的肢体可以再生。Spallanzani (1768) 是第一个描述了成体蝾螈肢体的再生现象。图14.2表明成体蝾螈和幼体蜥蜴肢体再生的发展阶段(Goss, 1969),截肢表面会在几个小时内就被迁移的表皮覆盖。在受伤的表皮下,去分化的细胞聚集形成再生芽基。与此同时,受伤表皮增厚形成尖端表皮帽样组织(apical epidermal cap,AEC)。AEC的外层形成保护层,而其基底层的解剖和功能结构则与羊膜胚胎肢芽外胚层嵴尖(apical ectodermal ridge,AER) 相似(Christensen and Tassava, 2000)。在截肢后的几天里,毛细血管和神经的再生开始形成,并进入芽基细胞中。在芽基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中,无论是AEC还是再生神经提供的生长和营养因子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生成的芽基迅速生长并生成一种圆锥形肢芽,其未分化细胞的形态学类似于胚胎的肢芽。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芽基不停分化并形成断肢的结构。在PD (proximodistal,PD)轴上,除了在腕骨或跗骨分化之前,指(趾)头开始分化外,分化和形态学发生则按照从近端到远端和从前面到后面的顺序进行。成体蝾

人体八大肌群训练方法

人体八大部位肌肉训练秘籍(成功率95.31%) 肱二头肌 上臂前面凸起的就是肱二头肌。基本动作:1、两臂弯举,此动作可站也可坐,正反握哑铃,杠铃多种方法。两上臂必须紧帖两腋,利用肱二头肌收缩的力量使两手向胸前尽力弯起。2、反手窄握引体向上,也是利用肱二头肌收缩的力量达到锻炼的目的。(练六组,每组12-15次)。 肱三头肌 上臂后面凸起的就是肱三头肌。练好肱三头肌能使你的手臂肌肉线条清晰。基本动作:1、有正反握两个动作,脸朝上平躺在宽凳上,双手与肩同宽,紧握杠铃上举,然后以肘关节为支点,慢慢的向后弯曲到头顶,然后用肱三头肌的收缩力把杠铃恢复到原位。(练六组,每组12-15次)。 三角肌 肩膀上的肌肉就是三角肌,分成前束,中束,后束。基本动作:1、前束,手握哑铃或杠铃在身前,握距与肩同宽,用力抬起手臂前平举,使手臂与身体成90度(练六组,每组12-15次)。 2、中束,手握哑铃在身旁,把手臂侧平举从两侧抬起至头顶。(练六组,每组12-15次)。 3、后束,两手握杠铃比肩同宽,把杠铃放在颈后,向上伸臂推起杠铃,然后缓缓屈臂,将杠铃置于颈后肩部原位。(练六组,每组12-15次)。 腹肌 腰腹肌是比较难练的肌肉,要下苦功。基本动作:1、斜板仰卧起坐,此动作不再多说。2、仰卧举腿,平躺在长凳上,两手抓住凳头,用腰腹力量的收缩把双脚抬起后把身体弯曲。3、两头起,平躺在长凳上,上臂与双腿都伸直,直臂摆动,以臀部为支点,上体与腿同时折起,用双手去触上举的脚尖。4、颈后负重鞠躬,把杠铃放在颈后,慢慢把身体前俯与腿部成90度,然后用腰部力量恢复原位。(练六组,每组12-15次)。 大腿肌 基本动作:1、颈后负重深蹲,把杠铃横担在肩上,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深蹲并呼吸,再以股四头肌的力量站起。(练六组,每组12-15次)。2、颈前负重深蹲,提取杠铃置于胸前锁骨部位,徐徐屈膝下蹲到大小腿折叠靠紧为止。(练六组,每组12-15次)。为加大负荷,可在脚后跟垫上一块5--6厘米的砖或木头。 小腿肌 小腿肌的健美标准是练成如菱形"钻石"。基本动作:1、提踵,两脚尖站在高出地面5--10厘米的木板或砖上,先将脚跟慢慢下沉到地面,然后用力提脚跟踮起脚尖,提高身体重心位置,收紧臀部和大腿肌肉。(练六组,每组12-15次) 胸大肌 胸大肌是人体比较大的几块肌肉之一,相对来说较好练。基本动作:1、仰卧飞鸟脸朝上平躺在宽凳上,两手各执一只哑铃,双手上举,然后慢慢向身体两侧展开,就好像鸟儿在拍打翅膀飞行一般。(练六组,每组12-15次)2、卧推平躺在宽凳上,双手紧握杠铃上举后,慢慢地放至乳头上方,然后用力上推,此动作应由两人合作,另一人做保护。(练六组,每组12-15

3~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48525747.html, 3~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作者:林春菱 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年第11期 【摘要】大肌肉动作是指由大肌肉或大肌肉群参与完成的动作,是人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命活动。动作的完成主要是由身体的大肌肉或肌肉群参与的。3~6岁是幼儿生理、心理、智力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动作发展的敏感期,这一阶段促进大肌肉的动作发展,对幼儿健康成长及日后的运动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时期大肌肉的发展状况与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我们应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让幼儿获取广泛的动作技能基础,为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探讨3~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关键词】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现状 社会普遍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育,3~6岁幼儿是生理、心理、智力发育的高峰期,也是 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国内外有海量的关于幼儿这一阶段的成长发育研究成果,包括动作发展、智力发展、心理发展、认知发展等。本文将探讨3~6岁幼儿大肌肉发展现状,并提出有效的促进策略。 一、动作发展的相关概念 “具有一定动机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客体的运动系统”即动作,动作发展是人一生中的必然发展,也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动作发展具有自觉的目的性特征,会自发地被一定的动机激发,因此动作具有一定社会性质,且通过运动来实现。动作在运动学中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定下,肢体和躯干的肌肉、骨骼、关节协同活动的模式”,动作是运动的基础,与人的肢体、肌肉、骨骼、关节密切相关,动作的产生需要人体各个部分协调运作。神经科学认为动作的产生与神经系统调控有关;心理学则认为动作是人心理行为的外在表现。可见,动作发展与人的运动、神经、心理各系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动作是运动的基础,相反,人体的任意运动都会引起动作,都要在动作产生的状况下进行。握、踢、跑、跳等动作可以肉眼直观,而神经活动、胃肠蠕动等动作则需要借助特殊的仪器来观察。本文中的动作主要指大肌肉或大肌肉群运动产生的动作,称为“大肌肉动作”,大肌肉收缩是大肌肉动作的显著特征。3~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不可忽视,了解其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大肌肉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大肌肉动作发展的有效策略,对幼儿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现状

0-3岁婴幼儿大肌肉运动活动方案(2)

0-3岁婴幼儿大肌肉运动活动方案(2) 0-3岁婴幼儿大肌肉运动的研究与实践 一、对开展三岁以下幼儿室内大肌肉运动的认识与思考 随着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运动游戏也在不断发展。其作用日益增长、教育价值逐步深化。特别是0~3岁幼儿阶段是听、视、皮肤、平衡等感觉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速度很快。时间、空间和运动知觉也开始发展,但水平很低,钻“洞”时经常碰到身体、四散跑时容易发生碰撞。去捡滚动的球是个比较困难的任务,即使球滚动的速度很慢,也常让球“跑”掉。他们注意力稳定性差,随意注意处于萌芽状态,当他们去捡球时,会被草丛中小花所吸引而忘记去捡球。这些均说明了0~3岁幼儿虽然已先后学会了简单的走、跑、跳、投、爬、钻、攀等基本动作,但各种动作都存在着不协调、不准确、力量差的特点。 我园紧紧抓住这一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开展了“0-3岁幼儿室内大肌肉运动”的教育研究工作,思考了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教育更加适合3岁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如何通过幼儿感兴趣的运动游戏提高身体素质?如何将大肌肉运动与多种教育目标有机结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尝试的开展了初步的研究。 二、0-3岁幼儿室内大肌肉运动的研究与实践 (一)创设适宜环境,为幼儿主动活动提供条件 幼儿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育既是有组织的环境。环境的设计与安排就必须以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必须

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并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同时还要有宽松的精神环境,保证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 1、依据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提供安全的活动场地 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宽敞、平坦的 活动空间,因此我们将幼儿进餐场地移到走廊,并将其布置成“家”的感觉,白白的墙壁悬挂绿色的叶子,上面结满了香蕉、葡萄、苹果……,温馨的壁画给予孩子们宽松、愉悦的好心情;并对拓宽的活动室的墙壁进行了软包,铺设了无毒、无味的地垫,拆除了幼儿自由交往的隔断,布置了赋有亲情、温馨、色彩鲜艳的娃娃家、建筑乐园;为了更好的开展室内大肌肉运动,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增进了小巧、富有童趣的摇摇乐、室内小滑梯、小蹦床、海洋球、变异的走、爬、投等中小型器械,使每名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同时为幼儿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2、结合本园实际,为幼儿制作适宜的活动材料 孩子们利用器械进行钻、爬、攀登及平衡等各种动作的练习,不仅身体素质得到练习,而且团结友爱、勇敢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也相应得到发展。另外,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深入研究适合 3岁前幼儿的活动材料,在颜色上、大小上、形状上、作用上挖掘潜力,并达成共识,即:制作玩具要色彩鲜艳、柔软、有趣、品种少,种类多,突出一物多用功能。随后又组织全园教师本着实用、节俭、节约、有教育作用的原则,利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操作性较强、启发幼儿兴趣的玩、教具。如:利用废旧纸盒制作的火车,就是用多个废

锻炼大肌肉群的动作和技巧

锻炼大肌肉群的动作和技巧 大肌肉群指大腿、胸肌、和背部,这些部位都是身体时时刻刻都需要牵扯到的,尤其是大腿我们无时无刻在行走,所以一定多锻炼这些部位,方法也是很简单的,推荐给大家有时间的情况下每天都锻炼一下,时间久了就会知道锻炼给这些部位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女孩子每天穿着高跟鞋,那么在这个情况下加强大腿部的锻炼和腰部的锻炼是很重要的。 1.大肌肉群训练之仰卧杠铃卧推;主要锻炼:胸部肌群 2.大肌肉群训练之仰卧哑铃卧推;主要锻炼:胸部肌群 3.大肌肉群训练之杠铃划船;主要锻炼:背部肌群 4.大肌肉群训练之引体向上;主要锻炼:背部肌群 5.大肌肉群训练之杠铃深蹲;主要锻炼:大腿肌群 6.大肌肉群训练之坐姿器械蹬腿;主要锻炼:大腿肌群 (1)、多做大肌肉群训练更有利于人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肌肉更快、更有效的增长。 (2)、多做大肌肉群训练有利于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展。 一、杠铃卧推; 动作分解:仰卧于训练长椅上,躺在杠杆下放后正好能触及胸肌中部的位置。双脚分开自然平放在地面上,双手正握杠铃,双臂间距视个人不同而自我调节,一般略宽于肩即可。双肩下沉靠近长椅并且挺胸收腹。手肘打开略低于肩膀。

杠铃下放的同时吸气并收紧腹部帮助稳定躯干以及发力,杠杆慢慢下放至离胸肌2至3厘米时停止下放并用力向上推起至起始位置,注意不要锁死肘关节,做到微微弯曲即可!(选择可以完成12-15次的重量做2-3组,每组间休息1-2分钟) 如上所述希望大家能知道大肌肉群的锻炼方式,每个部位都需要锻炼才能保证那个部位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老化的症状,要想肌肉群一直年轻锻炼是不能少的所以不要偷懒了,赶快动动吧只要抽出一点时间就能让身体有个不一样的状态,大肌肉群在我们身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MRTF-A调控PAX7介导的肌肉再生及其机制研究

MRTF-A调控PAX7介导的肌肉再生及其机制研究背景:肌肉萎缩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尚无有效 的治疗措施。由肌肉干细胞介导的肌肉再生被认为是肌肉组织功能重建的重要途径,配对盒7(Paired box 7,PAX7)是肌肉干细胞,即肌肉卫星细胞的标志基因,在卫星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PAX7参与卫星细胞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我们前期研究发现MRTF-A在卫星细胞中高表达,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旨在探讨MRTF-A调控PAX7的表达,进而影响肌肉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过程的分子机制,为肌肉萎缩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在小鼠组织中提取卫星细胞并通过流式、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利用慢病毒技术筛选稳定过表达/敲降MRTF-A成肌细胞C2C12细胞系,通过 RT-qPCR、Western blot检测卫星细胞及稳定过表达/敲降MRTF-A的C2C12细胞系中MRTF-A和PAX7及下游增殖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MTT、EdU、流式细胞技术等实验检测过表达和敲降MRTF-A对小鼠成肌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自我更新的影响;通过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增殖和分化阶段MRTF-A和PAX7及其他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注射心脏毒素(CTX)建立小鼠肌 肉损伤修复模型,取不同天数的肌肉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损伤程度,并通过RT-q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检测MRTF-A和PAX7及其他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情况;ChIP、EMSA、双荧光素酶来确定MRTF-A如何调控PAX7。结果:在原代肌肉卫星细胞和C2C12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阶段检测MRTF-A和PAX7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二者的表达

训练胸大肌的动作及图片

**胸肌*** 杠铃仰卧推举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绝大多数的冠军健美运动员把仰握推举作为锻炼上身最好的动作。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手掌向上握住横杠,两手间距比肩稍为宽些,两臂伸直支撑住杠铃位于胸的上部。 C.动作过程: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杠铃垂直落下,直至横杠接触到胸部(大约接近乳头线上方)。然后向上推起至开设位置,重复做。 D.训练要点: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哑铃卧推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手掌向上伸直握住哑铃。 C.动作过程: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然后向上推起至开设位置,重复做。 D.训练要点: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双杠双臂屈伸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是胸大肌下部,其次是肱三头肌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双杆间距最好宽于肩,双手握杠成直臂支撑、挺胸、收腹,两腿伸直并拢放松呈下垂状。 C、动作过程:呼气,屈肘弯臂,身体下降,直至两臂弯曲降低到最低位置时,头部应向前引,两肘外展,使胸大肌充分拉长伸展。随即吸气,以胸大肌突然收缩力撑两臂,使身体上升直至两臂完全伸直;当上臂超过杆水平位置时,臀部稍向后缩,躯干呈“低头含胸”的姿势。两臂伸直时,胸大肌处于彻底收紧状态。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动作要缓慢进行,不要借身体的振摆助力完成动作;撑起时速度要快、挺胸、抬头、收腹、不耸肩;为加大训练强度可在腰间负重练习。 上斜杠铃卧推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手间距比肩稍为宽些,两臂伸直支撑住杠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锁骨处)时吸气。当横杠一接触胸部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一般都采用较宽的握距,横杠放下在锁骨处,这种方法使胸部肌肉更用得上力。

0-3岁宝宝大肌肉运动活动方案分析

0-3岁宝宝大肌肉运动活动方案分析当0-3岁的宝宝们开始进行大肌肉的运动时,你们觉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实施大肌肉运动时,尤其要注意什么?今天橙子给大家带来0-3岁宝宝大肌肉运动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喜欢并且能够有所收获。 0-3岁宝宝大肌肉运动活动方案(一岁篇) 2个月 1、抬头:抬头训练,即竖抱抬头、俯腹抬头和俯卧抬头(具体方法见1月计划)。经过训练,宝宝不但能抬起脸部观看前面响着的摇铃,而且下巴也能短时间离开床,双肩也能抬起来。这样就丰富了孩子的视觉信息,增强了颈部张力。 2、爬:在训练俯卧抬头的同时,可以用手顶住孩子的足底,虽然此时他的头和四肢尚不能离开床面,但两个月的宝宝会用全身的力量向前蹿行,这种类似爬行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8个月时爬行不同,练习的目的不是教孩子爬的技能马上会爬,而是通过练习,促进孩子大脑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开发智力的潜能,激发快乐情绪的重要方法。 3、转头练习:将宝宝背靠在妈妈胸腹部,面向前方,爸爸在妈妈背后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伸头呼唤宝宝的名字或摇动带响的玩具,逗引宝宝向左右转头。 4、坚持“行走”练习:两个月的宝宝的步行反射是原始反射之一。如果得不到巩固和强化,就会在30-40天前后消失。如果每天坚

持练习2-3次,每次走10步左右,这种本领就会一直保持。经过每天的强化练习,宝宝在10月前后就能独立行走。早期站立行走,视野比躺着扩大,认知能力大大加强、加快。但是对早产儿、佝偻病患儿不宜进行“行走”练习。 5、捏脚趾:常常轻捏婴儿的10个手指和指尖,捏时告诉他手指名称(对牛弹琴)。 3个月 1、俯腹、俯卧抬头:这个月,家长要继续训练宝宝俯腹、俯卧抬头,方法可以和宝宝2个月时的方法相同。要使宝宝俯卧时头部能稳定地挺立达45°-90°,家长可以用前臂和肘能支撑头部和上半身的体重,使胸部抬起,脸正视前方。家长不要忘记用手抵住宝宝足底,教宝宝练习爬行。 2、三浴操:家长要每天坚持做宝宝被动体操及“三浴操”。 3、锻炼四肢肌肉:家长还要锻炼宝宝四肢的肌肉。家长可以在宝宝手脚上系上可以发声的玩具。随着宝宝四肢的不规则运动,玩具也在空中摇晃起来,并发出响声,宝宝的视线随摇晃的玩具移动,从而吸引宝宝的兴趣,使宝宝达到全身运动的目的。 4、家长要教宝宝练习翻身:家长在两次喂奶中间,可以把宝宝放在硬板床上,先让宝宝仰卧,然后把宝宝左腿放在右腿上,家长左手握宝宝左手,右手指轻轻地推宝宝背部,使宝宝主动向右翻身。(3个月宝宝发育指标)妈妈还可以把玩具放在宝宝身体一侧,逗引他翻身去抓,然后家长握住宝宝一侧手臂,另一只手在宝宝背后轻轻地辅

3-6岁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与认知发展的关系研究

3-6岁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与认知发展的关系研究动作发展是一个跨越整个生命周期的复杂过程。在动作技能的发展中,如果儿童没有在适合的时间段掌握正确的基本动作模式,那么他们后期学习新的动作和不同的动作组合时的能力将会大打折扣。儿童在其童年的早期至中期,许多认知结构和过程都在发展变化,认知发展的变化对个体学习和完成运动技能的能力有很大影响。一生中的智能变化对于学习和表现动作技术的能力起主要作用。因此,探讨人类动作发展与认知发展的关系对全面理解人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旨在提高家长与老师对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和认知发展的重视程度,充分的了解两者间的作用和影响,以便高效的提高儿童的动作发展和认知发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3-6岁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与认知发展的关系。研究过程中共抽取济南市历下区实验幼儿园和莱芜市莱钢区钢都幼儿园的500名3-6岁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275名,女生225名。运用测试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得出下列结论:1.3-6岁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及其两个维度与认知发展及其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位移动作与认知发展的相关性比操作动作略高,但基本处在同一水平上。在认知发展总分及其四个维度上,空间认知维度与大肌肉动作发展的相关性最高,类比推理维度与其的相关性最低。2.男生的大肌肉动作发展与认知发展有更显著的相关性。女性儿童的位移动作与认知发展的相关性较全体受试者相比较低,操作动作与认知发展的相关性更高,女性儿童的认知发展相对于全体受试者来说更容易受到操作动作的影响。3.认知发展对动作的产

生、执行及其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动作发展水平对认知的发展也起着多方面的影响作用,两者相互促进。4.大肌肉动作发展和认知发展水平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各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被试者有明显个体差异。儿童的位移动作比操作动作优秀。3-6岁儿童的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整体不是很好。5.位移动作在整体水平上无显著性别差异。操作动作在整体表现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6.3-6岁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比较不错的,空间认知发展水平最高。认知发展总分及其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再也不用请私教了!完整肌肉训练动作大全

再也不用请私教了!完整肌肉训练动作大全 叮铃铃...叮铃铃....快点搬小板凳!准备上课啦!要练出大块大块的肌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锻炼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这些肌肉的结构,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健身全身肌肉图解,身体上的五大块肌肉,分别是胸肌、背肌、三角肌、腿部肌肉、臀。(赶紧把图片保存下来吧,对于一个健身者来说不知道肌肉怎么行呢!)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接下的要讲解的是锻炼各部位肌肉的方法重头戏来啦!(以下每张图都值得收藏)胸部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俯卧撑:建议30个一组(这是力量练习,如果希望肌肉快速增长,就增加负荷12个一组,就是完成12个之后没有力气),动作要标准,4组左右,同时可以练到肱三头。双臂屈伸:在家可用两个椅子代替,动作如图;平卧哑铃推举:动作如图;重量看自己的情况,一组8-12个4组。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有条件的可以做上斜推举,主要练到胸肌上部。结合平板推举,每个动作3组。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飞鸟,图上是上斜和下斜的,平板也可以。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引体向上,动作如图,可以在家的门框上进行。一组12-14个,6组。开始可能会拉不动,但只要坚持,自身的力量增加以后就能做到了。背部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单臂哑铃划船肩部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

图哑铃侧平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俯立哑铃侧平举,结合动作1号动作,每个三组。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单臂哑铃前平举,双手轮换,一起一落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哑铃推举,我感觉单臂效果好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耸肩提哑铃手臂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二头肌:单调的二头肌,弯举,弯举,再弯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三头肌:仰卧哑铃比屈伸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颈后比臂屈伸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坐姿颈后臂屈伸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仰姿反屈伸腿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负重弓步:可以手提哑铃腹部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仰卧起坐:图上有两个姿势,第二个效果比较好,难度也稍微大点。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哑铃曲侧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屈腿仰卧起坐: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上举腿,练最下面的腹肌,想练八块腹肌比做动作,图上是上斜,平躺也可以的,这个动作放在最后做。

健身动作大全

上肢 1臂弯举 起始姿势:两手紧握哑铃,自然下垂,收腹。 动作过程:收缩二头肌,将前臂向上弯起,直到可能的最高点时,彻底收缩二头肌一秒钟,然后慢慢松展肘关节。 重点部位: 肱二头肌 呼吸方法:弯起前臂时吸气,落下时呼气。 注意要点:臂伸直时将哑铃较90度。 2单臂弯举 动作过程:起始,蹲在地上或坐在凳上,一手握哑铃,让上臂贴在大腿内侧,前臂向下直垂。另一只手扶压在另一大腿上。收缩握铃一臂的二头肌将前臂向上弯起,到可能的最高点时,彻底收缩二头肌一秒钟,然后伸展肘关节,让哑铃徐徐下落到开始位置。练完一侧,换练另一侧。 重点部位: 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 呼吸方法:弯起前臂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要点:让上臂贴靠大腿是为了确保不在弯起前臂时移动肘部. 3. 斜托臂弯举 起始姿势:立在斜板后,两手握杠铃,手心向上,将整个臂部或是上臂平贴在斜板上。 动作过程:收缩二头肌,将前臂向上弯起,直到可能的最高点时,彻底收缩二头肌一秒钟,然后慢慢松展肘关节,让杠铃徐徐回落到板上。 重点部位: 肱二头肌 呼吸方法:弯起前臂时吸气,落下时呼气。 注意要点:平贴在斜板上的臂,先要尽量向下伸直。上弯前臂时,肩部丝毫不可上缩。 4坐姿反握腕弯举 起始姿势:两手反握杠铃,蹲坐下来。将前臂贴放在大腿上,把手腕向前伸出,垂于膝盖前,两手也可正握杠。反握主练前臂内侧肌肉。正握主练前臂外侧肌肉。也可把上臂贴靠在平板或斜板上做或用哑铃左右轮流做。 动作过程:前臂平贴大腿,只把手腕尽力向上、向内屈转(收缩屈指肌),直到不能再屈转时,静止一秒钟。放松前臂肌肉,让手腕向前回落。 重点部位:前臂肌肉群 呼吸方法:屈转手腕时吸气,回落时呼气。 注意要点:屈转到最后时,一定要尽力收缩前臂肌肉(屈指肌)一秒钟,再逐渐放松。 5.哑铃颈后曲臂伸 起始姿势:两手正握或反握杠铃或两手合握一个哑铃。将其高举过顶后,屈 肘,让前臂向后下垂。全身直立或坐在凳上。 动作过程:两上臂贴近两耳,保持竖直,不摇动。收缩三头肌,逐渐伸展肘 关节,把前臂向上挺伸,直到臂部完全伸直,三头肌彻底收紧。静止一秒钟, 再屈肘,让前臂徐徐下垂到开始位置,使三头肌尽量伸展。 重要部位: 肱三头肌、肘肌,兼练三角肌、斜方肌 呼吸方法:挺伸前臂时吸气,屈降时呼气。

大小肌肉运动目标

(二)肢体运动(大肌肉动作,小肌肉动作) 2 ~ 3岁 1、大肌肉动作: 1)上体正直自然走,会一个跟着一个走。 2)能以平稳的步伐跑步,两臂在体侧屈肘自然跑。 3)能双脚原地跃起,跳过地面50CM的方格,会单足站5分钟。 4)在地面宽20CM,长10CM的平行线内走,可能在高30CM ,长2M的斜面 上走上走下,身体不左右摇晃。 5)能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在攀登架上自然地爬上爬下。 6)能随音乐做简单的模仿动作,逐渐合拍。 7)能两人对面滚球,单手拍球3下,也可传连拍5下,球不掉下。能把球掷过 头顶。 8)可能自由地骑小三轮脚踏车,向前、后退、转移等。 2、小肌肉动作: 1)能动手捏泥,会用团、搓、压等方法做成圆形的球。可捏成苹果等其他简单 饰物。 2)会将纸对折成三角形,可能会四角向中心压平折纸飞镖。 3)会用剪刀随意剪,可能会用剪刀剪直线,会用浆糊粘贴圆形。 4)会用玻璃丝袜大木珠,可能会穿小木珠。 5)踮脚用脚尖走几步。 6)会用简单的方法反映物体的主要特征,可能反映基本特征。 3 ~ 4岁 1、大肌肉动作: 1)喜欢玩各种运动器具,会选择安全的活动内容与场地。 2)会听音乐,做模仿操,拍手操和排圆形,一路纵队等应用队形,动作合拍。 3)会一步一阶梯上楼梯走,能听信号想指定方向走或一个跟一个走圆形。 4)可能听信号变速度、变方向跑,在100米左右距离内走跑交替。 5)能双脚原地向上跳,又高15~20CM往下跳。轻轻点地,可能单脚连续向前 行进跳。 6)可能在宽20CM 高30CM的平衡木上跟踵走。 7)能钻爬和攀登,能钻过70CM高的障碍物,能左右脚交替,灵活地在各种器 械上爬上爬下。 8)会双手接抛球,左右手交替拍球20下。 9)学习听指令:立正、稍息、看齐、齐步走、跑步走,立定。 2、小肌肉运动: 1)会用手指捏拉长团圆,压扁,粘和简单的塑造技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物体。 2)能对边,对角折出正方形等简单的物体。 3)会用剪刀剪弧线、圆,粘贴简单的形象。 4)会用塑粒,在一分钟内插30~40粒。 5)会用2~3种材料形象地反映物体形状、颜色、特征。

大肌群肌肉一周锻炼计划

一周训练计划 每次训练前热身5min左右,原地跑步、俯卧撑,或者用轻重量的哑铃先做下所有要联系的动作等。注意,尽量不要消耗体力,只要身体发热,或轻微出汗(夏天比较容易),关节活动开来就好,这个环节一定要做,不然容易受伤(特别是练习大肌肉群的时候)。 PS:RM是“最大肌力”是指某一肌肉或者肌肉群在疲劳前能举起来的某一指定次数的最大负荷。比如一个重量,做10次就没有力气了,就是10RM(5次就没有力气了,就是5RM),训练者一般要事先测试出自己各部位的RM,并记录下来,以后训练这个部位的肌肉时,就知道要用多少重量的合适了。训练时,每组之间休息15~30s。如果必要,可以休息1min,但千万不要超过。 其中腹肌是隔天训练(如1-3-5-7-2-4-6-1的顺序),深蹲是隔2天训练(如1-4-7-3-6-2-5-1的顺序),最好从一开始就将2个训练分开,不要放在同一天(如遇到在一起,也没有关系,但是按照上述要求)。 腹肌 仰卧起坐——这个大家都会,不详细解释动作具体要求和要点,只建议做好用健身房的下斜长凳坐,使头比脚低,增加强度(练习4组,每组12-15次)。 颈后深蹲 A 重点锻炼部位:这是一个最好练的动作,因为它对全身大肌肉群都有好处。可以促使全省的大肌肉群一起增长。深蹲动作组要是

锻炼大肌肉群、臀大肌、腿筋和下背肌肉群,同时也能锻炼腹部、上背、小腿和肩部。 B 开始位置:把杠铃置于颈后肩上,两手握住横杠的两端,使杠铃重心两边平衡。两脚分开距离15-20英寸左右,脚尖稍向外分开。 C 动作过程:两眼始终向前看,然后使两膝慢慢弯曲,直至下蹲到全蹲的位置,在整个下蹲和起力的过程中,使躯干挺直,背部保持平直,头稍微抬起(始终看在一点上)。当大腿起立超过水平位置的时,即慢慢伸直至回原位置,两脚始终平踏在地上。 D 训练要点:如果使脚踝放松或者脚跟离地,你会感到深蹲过程中很难掌握身体重心的平衡。 星期一: 肱二头肌——上臂前面凸起的就是肱二头肌 1 站立哑铃弯举(正握)——重点锻炼部位:肱二头肌 A 开始位置:两手各持哑铃,下垂体侧,手心向前。 B 动作过程:两手同时做弯举,弯起手心至肩前,然后慢慢放下(10RM,练习4组,每组8次)。 2 站立哑铃锤式弯举——重点锻炼部位:肱肌和肱二头肌群 A 开始位置:站立,两手各持哑铃,下垂体侧,手心向腰部。 B 动作过程:两上臂同时以肘为轴,经体侧弯起带哑铃,上、前臂用力收缩,稍停2-3s,然后呼吸,持玲缓慢放下还原至体侧。(10RM,练习4组,每组8次)。

0-3岁婴幼儿大肌肉运动活动方案

0-3岁婴幼儿大肌肉运动活动方案 你们说0-3岁的婴幼儿适合哪些运动,他们在进行大肌肉运动之时需要注意什么,哪些运动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今天橙子给大家带来0-3岁婴幼儿大肌肉运动活动表,希望大家喜欢并且能够有所收获。 0-3岁婴幼儿大肌肉运动活动表 0-3岁婴幼儿大肌肉运动活动方案 第1个月的宝宝 俯趴时抬头数秒,并能转头;轻触婴儿的身体时,宝宝能伸曲手和腿,但这并不是宝宝的自主运动,而是原始反射控制(Squirm Reflex)。这个反射能帮助宝宝学会活动自己手脚,并使身体左右两侧协调起来。如果反射并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检查脑神经发育情况。 第2个月的宝宝 婴儿俯趴时能抬头45度,部分宝宝能把头和肩膀抬起。拉着手腕能坐起,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能随意拉婴儿手腕、不能随意让2个月大的婴儿坐起,您必须在专业育婴顾问指导指导下进行,否则有损伤婴儿颈部、头部、脊椎等部位的风险。 第3个月的宝宝 俯趴时能把头和肩膀抬起,可以自如地左右转头。这时俯趴和抬头较好的婴儿,出现头突然往后仰的情况减少 (Less heasdfsd lasdfsg);部分婴儿开始翻身。俯趴不足的宝宝,则竖抱时头部不稳,头会突然往后仰。

第4个月的宝宝 宝宝俯趴时能抬头90度;能从俯趴翻身至仰躺。这时候宝宝的踏步反射比较明显,扶着腋下可站。可是,婴幼儿发展王荣辉提醒你:千万别认为宝宝能跳而经常扶着宝宝腋下弹跳或行走,这样会影响髋关节和腿部发育。 第5个月的宝宝 宝宝已经能够朝不同的方向翻身。宝宝的手脚很灵活,仰躺时手可以摸到脚,有些宝宝非常乐意这么玩。如果你家宝宝做不到以上2点,意味着有一定程度的运动技能滞后。用“懒”去评价他们是不公平的,很可能父母没有帮助宝宝做足够的锻炼,又或者他“肥胖”需要更大的力气。 第6个月的宝宝 宝宝可以伸手拿到眼前的东西并放进嘴里,部分婴儿开始匍匐爬行了。观察宝宝的脚底,如果俯趴时脚底腾空不放松,极有可能是肌张力过高,或者迷路反射没有消退。这会影响宝宝爬行的进度。 做生长发育评估时需要评估宝宝是否可以独坐,但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还不足以让他们不用手支撑直立而坐,因此应避免独坐,待宝宝的腰背部发育的更好时再鼓励宝宝独坐。 美妈们应切记“先爬后坐”,而非传统的七坐八爬。此外,长时间用手支撑坐立,也会影响宝宝的手和手臂的发育。 第8个月的宝宝 宝宝开始手膝爬行啦! 随后,宝宝能从爬行的换到坐的姿势。大

大肌肉动作发展评估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启示-2019年精选文档

大肌肉动作发展评估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动作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人类在婴幼儿期便能控制自己身体各部分肌肉,通过运动系统开展各种活动,学习各项身体技能。《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则明确将“动作发展”作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根据参与动作的肌肉部位不同,动作可分为大肌肉动作和精细动作两大类。大肌肉动作又称粗大动作,涉及躯干、手臂、腿等大肌肉的控制能力;精细动作则是指手、腕部小肌肉群参与的动作技能。大肌肉动作又被称为基础运动技能,先于精细动作发展,是动作发展的基础。Clark 将大肌肉动作称为“潜存在今后运动技能中的主要协调方式”,〔1〕即为以后从事各种体育及其竞赛活动奠定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8 岁前是大肌肉动作发展的“敏感期”,〔2〕娴熟的大肌肉运动能力是儿童学习特定感觉及认知的先决条件,如果这一时期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问题得不到发现和补救,将对儿童运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造成终身不良影响。因此,学前期的动作发展评估对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下,科学评估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研究议题之 一。 一、大肌肉动作发展评价的研究历程动作发展的系统性研究始于十九世纪,英国心理学家和测量学家高尔顿是动作技能研究的先驱,他的研究重在了解各年龄段个体动作技能表现的常模。20 世纪初,

动作发展研究进入“成熟期”,〔3〕人们开始关注动作能力对儿童感知觉、认知、情感等心理发展的影响,并将动作发展水平作为评价、诊断、检测个体身心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一时期,以格赛尔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将动作发展看作是大脑相对部位成熟的结果,通过对0~3 岁婴幼儿抓握、爬、走等动作出现时的里程碑式特征进行研究,他们研制出了动作发展量表与常模。 20 世纪中叶到70 年代,动作发展研究进入“规范期”,逐渐与心理学分离,研究的主要对象由婴幼儿转向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重点关注儿童基本动作发展的表现与特点,并针对儿童运动障碍评估、体育人才选拔及分组,研发了大量专门的动作发展评价量表,如贝氏动作能力量表( Brace Scale of Motor Ability )、林肯奥氏动作发展量表( Lincon-oseretsky Motor Development Scale )等。〔4〕1970年以后,动作发展研究进入“过程导向期”,这一时期,研究者们认识到,传统以动作里程碑式特征为依据的评估方式不足以揭示动作发展的机制,必须探索引起动作变化的因素,并将其视为评估控制参数,才能更深入了解动作发展的过程。“动作是如何发生的”“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以及“学校情境中的动作发展”等问题成为该时期研究的焦点,动作发展研究范式由结果导向转向了过程导向,即不仅注重动作发展的结果表现,更关注动作发展的过程。动作发展研究范式的转变掀起了大肌肉动作测量工具的开发热潮。首先,诞生了大肌肉动作发展的过程性评估工具,如最早出现的动作发展过程性评估工具―― Cratty 感知运动行为量表(Cratty

我国常见儿童大肌肉群发展测试

我国常见儿童大肌肉群发展测试 TDMG—2简介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Dale A. Ulrich博士在1985时编订了粗大动作发展测验(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在不断的研究实践中,又汇总编订出的第二版,被称之为TDMG—2,编制的测量表主要是对3至10岁的儿童粗大 动作发展进行测量,对粗大动作的测量在很多的额领域中被应用,比如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达到更好的信效度检验结果。学者李静通过对测量的信效度检验以后得出的具体数据如下:测试者信度系数为0.437-0.877;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28—0.926;重测信度系数为0.679—0.869;在测量的内容、结构和效度上都是非常可靠的,认同用TDMG—2测量粗大动作的发展对测量3—10岁儿童粗大动作发展水平是非常有效的,能够通过测量准确有效的反映出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的水平。 TDMG—2内容 TDMG—2测量在各个项目的选用中都表现的非常严谨,测量的结果既有效又非常的可靠,现在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美国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中,该测量主要的测量内容是人体身体的位移能力和对物体控制的能力,对每项测验的过程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动作一起完成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实验对象的粗大动作的发展水平,TDMG—2的测试样板包括美国10个州的幼儿组成,对幼儿的性别、种族和环境 的不同都进行了区分,因此测试样板的结果具有很强的信效度。 TDMG—2的测验内容包含了身体位移能力和物体控制能力两个方面的测量。其中身体位移能力方面的测试包含六个动作分别是跑、立定跳远、单脚跳、跨跳、前滑步、侧滑步;物体控制能力方面的测试内容也同样有六个动作:原地拍球、踢球、双手接球、击打固定球、上手投球、地滚球,完整的测验内容由这十二项测验内容共同组成,这些所测试的内容都是由相关的研究专家从众多的动作中精心的挑选出来的,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试能够表明幼儿在粗大动作发展能力上的不同和差距。 对幼儿身体位移能力方面的测试主要的目的是测量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动 作的协调性,其中跑的动作是测试幼儿四肢的协调能力和两只脚在离开地面时瞬间的反应能力,立定跳远的动作是考验了幼儿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向最远处跳出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