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知识文库2

景观知识文库2

城市行道树坛设置
 一、 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议推广条状行道树绿带。上海的行道树绿带有几种形式:
1)四平路形式:绿带宽1.2--2米,砌高0.3-0.4米,上设栏杆高0.4-1米。这种形式的绿化效果最佳,只要有足够的宽度,建议优先选用。两侧栏杆的设置和高度,可根据人、车流量来调整。
2)虹桥路形式:绿带宽1-1.5米,车行道一侧设栏杆高约0.8米,种攀援植物。这种形式适合于车流量大且快,人流量一般的地方。
3)淮海路形式:绿带宽约1米,树坛向车行道一面倾斜。这种形式占地较小,适于人流量大、街景要求高的地方。
以上这几种杉式,都可以达到下列目的:
(1)创造行道树和林下灌木、地被生长的良好立地条件;
(2)变点为线、面,变单株为空间群体;减噪阻尘,分隔人、车行道;
(3)美化市容街景。设计布置时,要事先了解地下管网情况,根据人车流量、人行道宽度的不同,选择不同断面式和栏杆的地位高度、泄水口,按沿途人行横道线、公建、商店等实际情况,划分断口。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地下地上协调发展,市容美观,行人享受。
二、在人行道狭窄、人流量又大的地方,常用行道树透空盖板。
上海的行道树穴盖板有两种材料:
l、砼预制盖板。常见有条形格栅,有四块合围成方形树穴的;也有利用植草砖铺砌的。砼盖板要注意施工质量和防止车压而不致断裂、翘曲影响美观。
2.铸铁盖板。有1.2、1.5米规格大小和圆、方外型,其花纹也不失为一种地面装饰。盖板下常铺一层陶粒以利泄水。
三、行道树树坛。根据行道树的规格,树坛略有大小,一般不小于1×1米。树坛边缘常有侧石、单砖斜砌、砼预制板、初錾花岗岩条石,到现在的磨光花岗岩都有。浦东中央大道的行道树坛侧石做圆弧断面,防止行人踏足,是细致的设计。
行道树树坛内种植现在已引起重视,有种高羊茅草、麦冬,整齐的黄杨绿篱等多种方式。在人多的地方,也可在树坛四周砌挡土坪,做栏干,成为独立的树坛。
四、以上第2、3两种行道树绿带,在多排种植时,可组合成雄壮的树阵。这在广场、干道经常可以见到。
第一种行道树绿带的引伸,是以曲线、折线组合成空间,形成大树绿地。在有条件的地方,行道树绿带、树坛还可以和坐凳、园灯、广告栏等结合起来设计,更实用,更富人情味。
五、保护行道树的设施,主要有行道树桩。
上海用过的行道树桩有预制砼方桩、空心预应力圆桩、钢管桩;双挑和三角、四边木桩等;国外有钢围栏等。过去还有纠偏的地桩,现在己不多见了。





心灵的栖所--景观设计师托弗尔德莱尼的花园设计
设计理念与手法
1 源之思量——花园与哲学的对话
2003年1月德莱尼在接受访谈时说:“我们必须要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建造一些大的场所?我们为什么要设计花园?我们想让花园讲述什么?……我们非常有必要开展更多的关于'为什么'的哲学讨论……花园不止是一个漂亮的实体,它还应该给人一种亲切的拥抱和包容。[1]”
德莱尼设计的花园,尤其是住宅花园,不少是关注与“源”的哲学对话。例如谢园(Che Garden)的“禅意”,通过光、流水和容器来诠释水、光之源和力量之源,揭示出不同的自然哲学理念。再如戈德法布花园(Goldfarb Garden)的水池,静态的池水和厚重的外形轮廓,定义出不同的容纳关系,体现出融入哲学理念的古典形式;同样,哈奇花园(Hatch Garden)椭圆形水池和池壁的贝壳装饰,运用海洋成分(水和生物)来表达一种类似生命的体验,演绎出生命之源。此外,德莱尼还用简约的几何形水池和流水,诠释了多种“源”之哲学。
2 精神之诠释——花园对个体经历的转译
德莱尼认为,“艺术”不可能游离于主体、场景和环境而独立存在,因此,她把她的花园设计对应于环境使用主体的童年经历来创作。因为6岁左右的生活记忆,对一个人的喜好和理想有决定性影响。通过对客户个体经历的研究,托弗尔·德莱尼把客户潜在的记忆和愿望诠释成一种“编码信息”,通过构图、材质、色彩和更多细节的设计传递出客户的独特信息,将客户(环境主体使用者)的精神自然渗透到花园的土地实体中。其代表作为古普塔花园(Gupta Garden),业主是保罗·古普塔,来自印度。德莱尼通过与他的谈话和经历研究,将他记忆中的个人经历以“编码信息”形式表现出来[2]。如古普塔7岁前住过的地方,幼年时关于自己花园的记忆是什么,还有他所记得的植物与色彩,以及他和家人在花园里做过的事等。保罗·古普塔记得的色彩有绿色、黄色和橙色,于是德莱尼用彩色混凝土墙(橙色、绿色和粉红色)来诠释他的记忆。橙色的弧形围墙,像是印度妇女的“莎丽”,裹住了花园的面庞,鼠尾草似雕塑点缀在橙色弧墙前。
德莱尼通过橙色、深蓝色混凝土矮墙,绿色和粉红色建筑化矮墙诠释了古普塔的记忆和经历,并将其化为一种哲学思量,像存在主义的“存在状态”与“存在过状态”,她将此时(存在)状态与彼时(存在过)状态零距离相会,在花园的色彩和空间穿插组合中实现。因而,花园既成为人们心灵的休憩、庇护之所,又是人类精神的传呈之地。正如保罗·古普塔所说,“

我总喜欢细细品味这一空间的韵律特征,它将我带入一个神圣空间,一个独一无二的庇护所。[2]”
3 花园的感官享受与时间效果
在很多展览和展示中,常会综合使用视、听、嗅、触觉,生动再现展品的各种性质和各种状态,给人变化的观感。同样,德莱尼的花园设计中,触觉、听觉、视觉和嗅觉的感官享受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它们衍生出多样的时空与距离,营造出变化的景观。听觉的营造主要是通过水流和植物的摇曳,像簌竹叶、棕榈叶的沙沙声;视觉里则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和景之纯化的哲学思考,混凝土、不锈钢、沙砾、磨砂玻璃演绎出工业文明的触觉;而蔷薇、百里香、薰衣草、栀子花等缥缈着鼻吸之香。这些感官享受,几乎遍及德莱尼的所有花园。
德莱尼主张的时间效果是她花园创作的一个主题要素。除了维度上的四季变迁和光影变化昭示出的日出日落外,她的时间效果还强调于花园创造的无终结性。她认为“花园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花园创造只是一个转变(transformation)过程。”在花园设计中,德莱尼让客户自己建立起对花园的兴趣和责任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园也不断地演变,渐渐融入大地的脉络中去。
4 边界的意义
 边界由于其多重的空间含义和性质,在城市与建筑的边缘空间中起着重要作用。德莱尼的很多作品和边界有关,她常用垂直的墙体、几何形的混凝土柱和格栅状的铺装来强化边界,这主要得益于野口勇具有雕塑意义的形式启发[3]。位于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花园(Greenwich Garden),用混凝土和不锈钢墙体强调基地呈波浪状起伏的地形;最有代表性的是位于加州的斯坦珀花园(Stamper Garden),巨大的雕塑化石块体和球体布置在一起,在人工花园和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一个明显但通透的边界。她也常用磨砂玻璃、彩色混凝土矮墙、攀援藤蔓植物等作虚实边界,限定或引导空间,尤其是彩色混凝土矮墙,其色彩与空间的建筑化处理,有不少路易斯·巴拉甘作品的痕迹。
5 花园色彩的运用
德莱尼的花园色彩对应于不同的哲学与故事对话而无定式,从谢园的黑色混凝土到哈奇花园的绿色木墙、紫罗兰色的混凝土墙面,从古普塔花园的粉红色、绿色墙体到库林·威尔科克斯花园(Garden of Historicism)的泛氪绿色光泽的玻璃球块,色彩纷呈。黑色混凝土容器和紫罗兰色混凝土墙对应于“源”之哲学的探讨,而古普塔花园中的粉红色和绿色则源于客户故乡的色彩。
在旧金山的屋顶花园中,深蓝色创造了一种深度感和纯净感,它既映射了天空的颜色,也与旧金山银白色的屋顶景观形成对比。在康复性花园中,德

莱尼运用一些艳丽和鲜亮的色彩,有利于病人寻求刺激和鼓舞他们战胜病魔。
6 花园中植物的运用
花园作为心灵与精神的庇护所,德莱尼认为使用者享受到的环境远不止是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她开创性地在医院和其他公共场所种植一些药用植物,帮助人们亲近土地,使病人们了解植物的药用效果,也从精神上得以宽慰。如在Marin癌症研究所设计的冥想花园,她使用了一些可用来制作抗癌药品的植物材料,例如可用来提炼抗肿瘤药物硫酸长春碱的长春花等。





专家:全方位论景观设计的六大误区
城市规划网(https://www.doczj.com/doc/1e5112970.html,)4月5日消息:l、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前景
景观设计一词近年来大为流行,似乎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教授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主题报告中认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著名建筑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弗兰普顿(Kenenth Frampton)教授在另一场主题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也认为:总体应用地景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整个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的文化及生态特征。上述两个报告提到的地景,笔者认为即景观设计。可以看出,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文化及生态环境将是必然的趋势。
纵观现阶段的景观设计,感觉设计市场相当混乱,大有鱼目混珠之作。同时,社会对该行业的认识心态不一,开发商更多地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光,而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往往使优秀的作品习惯性流产;景观设计师普遍具有的浮躁心理也使得精品难觅。上述种种现状让笔者深感景观设计正走人误区。
2 、景观设计的误区
误区一行业缺乏规范
行业的不规范集中反映在名称、教育及市场管理方面。
(1)名称
在这个领域,以前惯称“园林”或“风景园林”,以后引入美国的称法叫“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后来又时髦叫“环境景观设计”,也有人叫“环境设计”或“景观设计”……最近按吴良镛教授的提法又叫“地景”,究竟哪种称法更确切更合理,使之既要符合国情又要与国际接轨并便于职业称呼,恐怕建设部的有关部

门得来管管此事。笔者倾向于“景观设计”的称法,那么职称便可定为“景观设计师”或简称“景观师”。名称的统一非常重要,名正而言顺,可以说是行业规范的前提。这样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师将以独立而重要的角色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密切合作,真正实现吴良镛教授“三位一体”的构想。
(2)教育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如同上述混乱名称一样混乱不堪。目前从事这一职业的大多毕业于林业院校的园林系(偏重绿化)、城建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偏重建筑、规划)、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偏重小品、造型)等(目前城建和理工院校已不设风景园林专业,此专业仍存在于林业院校——编者),从目前景观设计涉及的范围来看,应该是上述三种专业的综合甚至有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专业应该有明确完善的教学大纲,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并制定一系列的从业规范,最终实行与建筑、城市规划一样的执业注册制度,彻底实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3)市场管理
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与建筑相比,少了很多安全(如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同时,建设主管部门对景观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管理把关不严(如无图签、未盖章的图纸可用于施工)。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有市场,特别是中小型项目。而大中型项目的方案招投标也多不规范,评委的专业素养令人怀疑。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又何以保证?
 误区二设计盲目追求“档次”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问题出在对“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决策者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二是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 记得几年前一个内河两侧绿地的规划会议上,某领导指示要建成“法国的塞纳河”,两侧平均不到lOm宽的绿带以及积污严重的河道,如何体现塞纳河风光?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情决定我们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需要上档次和创作精品的景观毕竟不多,更多的景观要我们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
 误区三景观设计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不够
在这一点上景观设计师本人要负很大的责任。一个设计任务下来,我们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

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筑作品我们强调它的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而对景观设计人们都常常忽略它的功能却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这种“温饱型”的功能对长期以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广大市民来说当然是相当满足了,于是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决策者、建设者和设计者,不用说,在这种氛围中都深深地陶醉了。这个美丽的误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自欺性。
在这里,笔者要提醒大家:
 (1)设计之前,我们应考虑一下自己对未来的景观将给人们提供一种什么样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有多深的了解?
(2)在同量的资金投入下,我们完全有可能变“温饱型”的功能为“小康型”甚至“富裕型”,而并不以牺牲景观美为代价。
(3) 说到这个误区,我想起某市的某段分车带上看到的铁丝网景观,这类军事上的构筑手法被沿用到现代城市景观来,深深刺痛了广大市民的心。笔者很理解管理部门的良苦用心,屡禁不止地践踏草地,迫使他们出此下策。但我反对这类做法,被践踏的草地只能在分车带上留下一道道泥痕,而铁丝网无疑在众多民众的心里留下痛楚的记忆。至此,城市景观对人性的关怀可以说被剥夺殆尽。
目前,大多数居住区环境设计简直无视人的需求,开发商是“罪魁祸首”,景观设计师成了“帮凶”。为了满足30%的绿地率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要么用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要么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其商业目的。而所谓的绿地往往被理解为苗圃而简单地插上树,周边再用高绿篱围一围进而达到防护的目的,至于下一步的养管那更不知道是谁的事情了。档次高一点的小区,看起来绿地是大了,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好像是有模有样了,但试问:到哪里去找一块儿童嬉戏玩耍的场地?老年人被迫与一对情侣坐在一排,是退缩回到笼子似的家中还是硬着头皮当一回“灯泡”的角色?
误区四模仿之风盛行
我们中的不少人重“榜样”不重创新。创新常常被当作异类加以排斥。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习惯被当作容器拼命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看似满腹经纶却毫无创意。景观设计虽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但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是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
创新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众不同的形式”。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

。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这就是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它的形式上,或具震憾力或富趣味性、或肃穆或活泼、或浪漫或休闲、或激动人心或平淡无奇,却不雷同。
眼下的行情大不一样,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模仿之风盛行不衰,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面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冷静地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
(1)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决策人或业主往往把某地自认为好的作品作为范本,不以模仿为耻,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在他们看来,蓝图上的线条是虚无缥缈的,而曾经见过的景观却是真真切切的。业主的顽固已至如此,景观设计师唯有充当描图员,花尽量少的时间以取得效益。
反过来,设计单位为了追求方案通过率,千方百计地了解业主的意图,迎合他们先入为主的思路,以求得方案一次通过。设计单位也没有鼓励创新的奖赏机制,而只把奖金留给方案中标者,后者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对长远的创作不利。
模仿之风所以畅行,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面对比比皆是的雷同的景观作品,大众的反应是如此的麻木。我们的舆论只关心建设前后的效果对比,而对真正成功的作品缺乏评判能力。
(2)怕失败的心理新的尝试也可能是不成功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个别或少数的案例而失去信心进而退缩。完美主义者往往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不敢创新,最终沦为模仿能手。实际上,即便是大师也难免有失败的地方,莱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室内空间功能上的设计并不成功,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莱特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在建筑史上占一席之地。
(3)建设用时的限制大型的景观工程通常是政府的行为,如城市广场、综合性公园、滨河绿带等,是属于美化市容、获取民心的工程,关系到最高决策者的政绩。这些工程往往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其结果必然导致设计上敷衍了事,实施中粗制滥造。还有一种奇怪的规律常常是这样:先紧后松再紧,一开始大造舆论,风云突来,等方案出来了却不管不问一拖再拖,突然间又风云重来,最后是草草收兵。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残酷打击了景观设计师的创作积极性。
(4)高付出低报酬景观设计是一种高尚而又卑微的职业,说它高尚是因为它是公益的,是为大众服务的事业;说卑微,是指它的低收人。目前收费标

准是按工程造价的3%—5%。而真正能收到的恐怕只有1%—3%。大家知道,一般项目的景观工程只是作为建筑的配套工程,造价都被控制在较低水准。工程往往需要土建、绿化、水电等多种专业的配合,大家的收入低得可怜可想而知了,如果把工程做得认真细致,景观设计师的劳动付出却是巨大的,小体量的景观建筑、别具一格的小品设计、精心的绿化配置以及场地装饰的方方面面,其工作量实在不比大型建筑少。在这种处境下,景观设计师模仿他人之作以取得急功近利的效益便不足为奇了。
(5)信息时代带来设计趋同的必然信息时代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各类景观设计精品选接踵出版,景观设计师不出家门即可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对成功作品的学习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难免使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产生“特色危机”,这同时也是建筑界所面临的问题。
要避免“特色危机”,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简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灵魂,才具备个性。
误区五效果图是迷魂汤,是“医治”拙劣设计的“灵丹妙药”
时下有个怪现象,方案汇报时,尤其是面对有拍板权的决策人土,墙上挂的全是立体效果图,再加上电脑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帧帧优美的电脑动画配上美妙的轻音乐,难怪我们的领导(或业主)被深深地打动了。可怜那些拿不出漂亮效果图的同行,对着“天书”般的平面图大谈他的精妙构想,听得尊贵的领导(或业主)直打呵欠。可当人们苦苦期待着图面上梦幻般的效果能在现实中实现,猛然发现现场上已是另一般景象,失望和受骗之感才油然而生。靠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赢得设计任务后,优秀的效果图师傅们便手足无措了,效果图上夸张了的美丽根本就无法植根于现实的土地,慌乱之中只好靠现场的调整和突来的灵感来实现公众的理想--整套拙劣的设计总算是暴露无遗了。
这种惨痛的教训似乎并没有让我们决策人清醒。效果图仿佛是迷魂汤,让英明人士甘心上当,看来,在一段时期内,上述这类“悲剧”还将继续上演。
误区六设计与施工脱节
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就拿树种的配置来讲,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景观设计师的现场把关,更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置身于现场,景观设计师更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可以

说,擅于处理现场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可是,不少景观设计师并不乐于下工地,至少是缺乏主动性,而越是施工水平差的队伍越少与设计人员沟通,最终的结果往往留下诸多遗憾。
结束语
行业的发展需要从业者不断地思考、自省,需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评判以及听到不同的声音。笔者非常担心社会对景观作品总是一片叫好,他们更关注的是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它的内容。正是在这种善意的呵护下,景观设计一步步走向误区的泥潭难以自拔。
从业多年,笔者时常在种种误区边缘挣扎徘徊,责任感与良知经常会让我自问:你到底干了些什么?我希望忙忙碌碌的同行们暂且放下手头的活儿,让我们一起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责任编辑:monica)






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
(一)简短的历史回顾
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五千年以前。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园林主要是为少数人享用的,为公众服务的园林所占的比重甚微。十八世纪中叶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将一些王公贵族的园林开放,称为“公园”。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造园大师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规划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和波士顿等地的公园绿地系统,把园林从封闭的围墙中扩大到城市整体的范围,并首先称自己的职业为 landscape architect。 1900年哈佛大学开办 landscape architecture课程,标志着现代园林学科的建立。此后,世界各国都用 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名词作为有关园林的通用名词,并于1948年成立了国际园林师联合总会(IFLA)。关于 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中文译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正式审订公布为:“园林学”(林学名词审订委员会1989,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名词审订委员会1996)。特别是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名同审订委员会在公布名词的前言中作了一段专门说明:“在审订中,有些带争议性的名词均经过多次讨论后得到确定。如‘园林学’一词,有的专家认为应以‘景观学’代替,但考虑到我国多年来习用的‘园林学’的概念已不断扩大,故仍采用‘园林学’,与英文中的landscape chitecture相当”。目前可以见到的异名如风景建筑学、景观建筑学、景观规划设计、景园建筑、地景等,都是不规范的名词。
(二)“园林”的概念不断扩大
从为少数人享用的皇家园林、贵族园林、私人宅园到公园,直至欧姆斯特德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地域扩大到整个城市,建立现代园林学,是一大转折.这个转变过程历时近200年。我国也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在上海、齐齐哈尔、无锡等地兴建

了一批公园。然而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管理,则是1949年以后的事。各城市相继设有管理城市园林的局、处,高等学校设立园林专业,科研机构有园林研究院。所,还有全国和地方的园林学会。“园林”这一名词也为广大群众所熟知。然而,由于全球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带来对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仅靠市本身已不能够改善这种状况。1978年美国园林师协会(ASLA)主J.O.西蒙兹发表了《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一书,指出:“改善环的意思,不应该仅仅指纠正由于技术与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污染及其灾害。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与自然和谐的不断演进”。他把园林的工作范围从城市扩展到更大的区域,包括城市、村镇、原野和一切人类生活和建设活动的地方。1983年我国园林学科带头人汪菊渊院士提出,园林学科的研究范围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目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规划工作中也要应用传统园林学的基础知识。此后我国风景名胜区不断多,国务院又把创建园林城市、申报自然和文化历史遗产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划归建设部主管(由城建司园林绿化处和风景名胜处负责)。国园林的概念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证实了汪老的论断。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园林就是不断扩大的大园林




社会经济对园林的影响
园林是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园林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思想观念的演进。在世纪之交,探讨园林发展的趋势,首先要对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园林有重大影响的方面作一些分析:
(一)全球注重保护环境与生态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得如此的恶劣。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英国伦敦的光化合烟雾事件,日本的汞中毒,促使人们开始注重环境保护。然而热带雨林继续在消失,臭氧层空洞仍旧不断扩大,濒危生物物种逐年增多,城市化使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和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人类终于觉悟到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被毁坏了,经济再发达又有什么意义呢?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政府共同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我国政府也作了承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使我们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世界正从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城市社会向生态社会的

可持续社会过渡。园林作为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不仅要求继续发挥其传统的美化环境和提供休憩场所的作用,还要求在改善生态环境,减低自然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
信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资本的流动,跨国公司的成立使生产不局限于一地,可以远距离运输原材料,选择劳动力低廉和靠近市场的地方进行生产,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我国实行开放改革,并且即将加入WTO,也把我国的经济融入了全球一体化的行列。园林不仅是一个消费的大市场,也是一个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大产业,面临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的园林在这关键时刻,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园林大产业,占领园林大市场,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生产、设计、科研、技术、经营、管理、政策等各方面和国际接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三)全球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和微电子学为先导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在许多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中,知识的含量越来越大,甚至超过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一个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已悄悄到来。我们正面临科学技术重大突破的前夕,这是一个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知识革命。这场革命将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例如工作与生活的快节奏,弹性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分散,信息快速传播,知识更新迅速等。园林,特别是我国的园林,必须急起直追,用科技带动行业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个新的变化,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
(四)呼唤发展民族文化特色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的国际化、趋同化的倾向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

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五)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 48.1%,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一些政治、经济、金融、贸易、信息、科技、文化集中和交流量大的城市,形成了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将建成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在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中,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改善作用。除了健全生态的功能之外,园林的其他功能如:美化环境、游想健身、文化科普、避震抗灾、促进经济等,在城市中都能得到全面的发挥。因此,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日益受到政府和市民的重视。
(六)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7%;预计到2001年将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到2020年,这个比率将达到16%,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已有1/4的省市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社会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退休制度、劳保制度、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健及保险业,以及居住环境等。老龄化社会对园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七)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对于闲暇时间怎样利用是一个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问题,是学习、文化、艺术、体育等健康积极的活动,还是无所事事、酗酒、搓麻乃至黄、睹、毒。国外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从一个国家的人民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可以看出这个国家人民的素质。游想是闲暇时间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游线是人类恢复精神和体力的生理需要,是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

重要手段,也是城市的一项主要职能,不是可有可无的事。1933年国际建筑师《雅典宣言》提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是城市的四项基本活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政府有责任为市民提供足够数量和良好质量的游效场所,特别是户外游憩场所,如公园、绿地、游憩广场、体育场地等。从近年节假日七天长假期掀起的旅游热、假日经济等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经济提高了以后,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跳出小园林的围墙,扩展到风景名胜区的领域,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





诗意的规划方法
这种方法在许多设计师主观的、想像性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他们通常省略掉设计对象外形上的易读性,而更趋向于在设计中使用诗歌。这种设计手法在慕尼黑机场2号终点站的一个公园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几何形的小山丘告诉游客一个关于场地周围环境的故事,欢迎他们来到景色优美的巴伐利亚(图1)
2 已被证实的设计原则的再利用
吸收历史上造园发达时期(如新巴洛克时期或新阿卡迪亚时期)的造园风格,然后将其移植到当今一个不寻常的环境中,实现历史上已存在的认识方式的再生。
这种设计手法在凯宾斯基 (Kempinski)酒店庭园的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利用方形整形树篱作为对巴洛克时期模纹花园的现代阐释(图2)。
3对场所原有特征的考古学研究应用
场地的某些特征,在过去的使用过程中,已经被无意地掩埤或打破,通过对场地特征的考古学研究,能将这些特征重新发掘和应用。
 在海勒斯托夫(Hellersdorf)河谷地的设计中;我们应用了这种设计手法。通过模拟冰川时期形成的冰碛形状,山丘成为了反映空间场所特性的主要设计元素(图3)。
4 将花园设计成一个主题式花园的概念
主题花园可能分为不同的形式,自然的或文化的,它就像是一个展示平台,激发人们对不同生命哲学的探寻。
这种设计手法体现在埃尔福特 (Erfurt)的一个语言学校的设计中,这里一个极低且观代的建筑和一系列建在建筑顶上供户外活动的主题花园:作为对观存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学校建筑的延伸(图4)。
5 直接利用建筑结构组织空间的概念
即直接利用场地与建筑物结构间的关系,则通过建筑轴线和格网系统的表达,来限定景观分区。
在慕尼黑办公建筑的两个庭院的设计中,这种设计手法有了很好的体现。通过采用建筑物的格网结构,来形成几何状的抬高边界,边界上植满地被和间隔有带状灯光的白桦丛林[图5]。
6 “空”的概念
通过对原有场地的清理

,而形成新的具有开阔视域的地方,以建立“空间的针对性”。
在新勃兰登堡(Neubrandenburg)园艺博览会址的设计中,应用了这种设计手法将现存的长有芦苇和柳树的湿地进行清理,仅在其中设置一些面向开阔自然空间,具有良好视域的木质栈道和平台(图6)。
图6新勃兰登堡园艺博览会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
7 “隔离”的概念
在这一个设计手法里,从原有环境中。提取出来的元素被重新组合成新的主题,进而创造出良好的效果。“隔离”需要与过去存在一定的不同,但同时也必须保留着与过去的对照。
这种设计手法,反映在柏林国会区赖谢茨塔格(Reichstag)的设计中。在围绕着国会建筑的一个公园,程式化的浪漫景点像雕塑一样,设置在围绕着国会建筑的柱形基础上(图7)。
8 “流水线”的概念
按照这个概念,构成要素被解放出来并从传统空间观念中分离出来——造园要素被组成了一条“流水线”(图8)。
慕尼黑国家花园展览会(National Garden Exhibition Munich)的种植区设计中,我们在一个格网结构里设置着一个个种有树木、尺度夸大的种植池,同样的元素重复出现,以表现一种效率,即在现代工业社会里,产品能够被大批量生产。
利用这些设计哲学,赖纳·施密特教授的事务所在大量国内和国际的设计竞赛和重要项目的设计中获胜。其中,最突出的是目前正在建设的国家园林博览会(2005)(BUGA—Bundesgartenschau的简写)会场的设计。这个文化和园艺的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都有很多设计公司参与会场设计的竞标。这次盛会将于2005年4月28目~10月9日在慕尼黑举行,届时将有成百上千的人前来参观。
对于当地社区来说,国家园林博览会(BUGA)(图9)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园艺的机会,更是通过举办这次盛会,使园林绿化成为整个城市地区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梅斯塔特的里姆(Messestadt Riem)地区将计划成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典范①。原计划设想将这块曾是机场的大面积土地改变成为一个能够容纳16000名居民、并提供13 000个就业岗位的适宜居住的绿色社区。目前,已出台了该地区的总体规划,以便指导社区的发展,并为当地居民提供高质量生活环境。在这里,大面积的绿色空间呈实现这一健康环境”的关键因素。绿色空间约占整个社区面积的一半。国家园林博览会(BUGA)将会为发展城市新区的景观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进行园艺展览的同时,此次博览会还会致力于展现当代的开放空间设计艺术、园林艺术和植物种植设计艺术。此外,大量的文化和烹饪活动也会成为这次盛会的必要补充。
1995

年法国景观设计师吉斯·韦克斯拉德 (Gilles Vexlard)在国际竞赛中获奖的里姆公园(面积约为200hm2,大约是纽约中央公园的一半),也将会成为博览会会场的一部分(图10)。
2000年,全德国举办了一个关于此次博览会(BUGA2005)的主要展览场地的设计竞赛,赖纳·施密特教授的设计团队以“变化的视角——微观和宏观”为设计主题,赢得了这次园艺节会址的设计任务(图11)。
景观生命园以其多种多样的微观结构,成为了园艺节的中心内容。可移动式的照相机:拍摄的不同尺度的动植物结构的照片,被传送到展览区内的红盒子中,并由此来揭示不同寻常的观察视角。这些微观的结构是受到这次园艺节的主题和展览会场地设计的启发而产生的。“器官”(作为每一种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成为了中心展区的设计主题。植物的展示方式以它们自身的结构形式出现,这样参观者就如同矮人一样,发现他们身处于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所熟悉的植物体的尺度空间——微观尺度。临时展览区,处于未来梅斯塔特的里姆地区发展的主要位置,里姆地区现有的典型材料被用作设计中的主要元素:从表层土壤中获取的成堆的小鹅卵石被用于限定细胞园和围合树叶园。
游客从西部的入口讲入时,正好能望见由大量砾石堆成的细胞园平面(图12)。
有一个斜面直接通向展览区,展览区内部,按照细胞的结构进行组织。现有的砾石被砌成高2. 5m的石墩。这些“变型虫式的”砾石堆清晰地定义了12个以变化的视角展现细胞世界的花园空间。这些细胞主题花园,还各自有不同的主题,为游客创造了一个个不同的体现空间。比如“草园”内,游客步行穿过一个由巨型草构成的迷宫,在“动物的足迹”园中,游客们在沙地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并且穿过一个个人工做成的放大了的野生动物的脚印,每一个脚印都散发出不同动物的特殊气味;在“花园物语”园内,不同的 植物都被拟人化,并与游客们发生直接的联系,它们通过特殊的设备向游客们介绍着有关自己的故事在“水洼”园内;地面全部被水覆盖,其中有一个巨型胶鞋留下的脚印轮廓,就好像是行人在雨后的泥地上留下的足印一般。
根据“器官”的设计主题,我们在“BUGA2005”东部的“树叶园”中以宏观的视角作为设计的模式(图13)。
放大了的叶片结构,以相互交错的道路和植物交织而成,游客游览时像行走在叶片上的蚜虫一样。处于“树叶园”南面的“平行园”由绿蓠、小树林和小径构成,所有的构成元素都自东向西成平行布置。这些构成元素将花园划分成一个个狭长的、平行的空间(图14)。绿篱之间

的空间由大面积单色的常绿植物构成。 不同尺度的植物微观结构,是受到“十的力量”花园(Powers Of Ten Gardens)的设计启发而产生的。 “十的力量”即是对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的一个速记方法,即指数计数法,例如10的6次方表示1后面,有6个0,即1 000 000,10的-6次方是1除以10的6次方,即 1/1 000 000=0. 000 001。最开始,“十的力量”的概念是由建筑师查尔斯·埃姆斯 (Charles,Eames)首先提出的,他是最先利用它来帮助把大的数字可视化。后来,他与妻子雷(Ray)一起执导了一部以“十的力量”为片名的影片。这部影片表达了在不同尺度上形状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进而应用到植物结构的不同尺度上。在显微镜的不同放大倍数下,不同植物的形状和结构看起来都非常相似。对于4个花园的设计,我们分别使用了孤生卵囊藻(Oocystis solitaria (10的-6次方),短柄野芝麻(Lamium album) (10的-5次方),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10的-4次方)和阔叶椴(Tilia platyphyllos)(10的-3次方)4种植物不同尺度的显微图像作为花园设计的结构。此外,一个不规则的由果树构成的网格系统形成了一条一直延伸到南部的种植轴线(图15)。
在“BUGA2005”的设计中,我们希望通过创造一种特殊的视角,来改变人们以往看待自然的角度,这也是我们用“变化的视角”为设计主题的原意。我们希望,人们能够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与自然交流、接触,能站在更近的角度来观察它们,就好像人类自己是生物世界的一部分一样,这样,会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联系。在这个设计里,我们综合使用了纯艺术、新媒介、情感的和直觉的元素,而且,还应用了特殊的形式和材料以及声音、视觉和味觉体验。在分解了已经存在的认识和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努力探索一种当代景观设计的风格,以表现设计师对自然的理解。
注:本文是赖纳·施密特教授2003年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一次报告中提交的,文中所用实例均来自赖纳·施密特教授所主持的事务所的获奖作品。




21世纪开放空间规划中的欧式手法
过去的花园代表着内部实体与外在形式的创造性统一。然而在欧洲,科学和艺术缺乏精神上的上层建筑,它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它们自身而不是为了文化。
今天,人们快节奏地生活着,从—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的感觉正日渐消散并且只剩下肤浅的感觉——只呈突出视觉化冲击而没有任何内涵。照片上,电视里,车窗外,所有地乃看上去都是雷同的。人们无休止地忙碌,试图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寻找能够被我们认同的地方和家的感觉。
21世纪开放

空间规划设计的语言,必须以人与入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方式提供一种现实的反映。同时,它也应该将科学和纯粹的艺术,以及情感上的、直觉上的元素结合起来,考虑多种有创造性的可能形式。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学需要发展新的资源利用方式来实现其自我表现。
设计师的目标,就是去寻找能够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的途径。人们的理解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改变,否定过去的认识和价值观,促进了新风格的出现,同时,也促使我们对当代理想模式的探求。技术和文明的进步已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如果想要理解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所从事的事情,就必须以一个整体的方式来考虑它们。
那么,当前的欧洲园林文化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它是沿着以下几条脉络发展的:欧洲的开放空间规划设计艺术起源于巴洛吏时期,当时主要关注视觉审美,而缺少功能上或生态上的考虑;之后,景观设计艺术发展到了能够关注功能,却忽略了审美和生态。而后,景观设计思想又发生了改变,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态的平衡,而不是功能和审美。
今天,好的设计作品应该力求达到设计、功能、情感和保护之间的平衡。设计师们正在努力创造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衡量一个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是看其旱否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可识别性。





景观设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乡村的关注把景观设计师吸引到农业土地保护、小城镇的复兴、农业景观保护以及能源的发展与保护上。土地复兴将成为景观设计师的一个重要领域。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开拓计算机设计的新领域。同时为更大范围的景观设计开辟道路。如国家生态保护计划、区域景观规划等。
景观设计所从事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和步行街设计被应用于商业发展计划之中。在美国涉及商业发展的各种标志中,都出现了景观设计公司的名字。很多人寻求景观设计专业的技能与服务。
景观设计专业将更多的与其他专业广泛合作。无论是在城市领域还是乡村领域,都要求各专业交融发展,共同创造生态城市。
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的景观设计专业已经适应城市发展的各种需求,并且通过它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承担起广泛的社会责任。同时,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感受到景观设计职业的作用及其带来的商业价值。而广大公众也因其在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平衡方面所所取得的成就而对其大加赞扬。正如景观设计教育家Lane Narshell说:“景观设计职业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每天都在取得进步。这个专业正不断扩展它的世界,并

且已经站在了令人激动的实践领域的边缘。”




美国的景观设计领域
环境设计 这是美国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问题。涉及到居住区、商业、工业、各机构的室内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等室外空间的细部设计。它把场地作为艺术研究的对象来看待,综合平衡室内与室外的软、硬表面,建筑物与植物的材料选择以及灌溉、栽培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详细的构筑物的规划说明与准备等。
场地规划以某一地块内的建筑和自然元素的协调与安排为基础,场地规划项目涉及单幢建筑的土地设计,办公区公园设计、购物中心或整个居住社区的地块设计等。从更大的职业范围讲,基地设计还包括基地内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的秩序性、效率性、审美性以及生态等敏感性的组织与整合。其中,基地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植物、水系、野生动物和气候。敏感性的设计有利于减少环境压力与消耗,从而提高基地的价值。
城镇规划是针对城市与乡镇的规划与设计。规划者运用区域规划技术与法规、常规规划、概念规划、土地使用研究和其他方法来确定城市地域内的布局与组织。城镇规划也涉及到“城市设计”内容,如广场、街道景观等开放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发展。
区域景观规划区域景观规划对于很多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来讲是个逐渐扩展的实践领域。它随着过去1, 年来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而发展。它融合了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在这个领域,景观设计师针对土地与流域的规划、管理等全部范围,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环境压力状况分析、视觉分析和岸线管理等。
公园与休闲区规划包括创造与改造城市、乡村、郊区的公园与休闲地带。同时发展成为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规划。如国家公园规划、郊野规划、野生动物保护地规划等。
土地发展规划包括大范围与多区域的未发展土地的规划和小面积的城市、乡村和历史地段的基地设计。同时在政策规划与个体发展计划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在这一领域,景观设计师需要掌握房地产经济及其发展组织过程的知识,同时还应理解土地开发与发展的客观限制条件。由于具有多方面技能与广博的知识,景观设计师通常是这一学科领域的综合学科设计小组的带头人。
生态规划与设计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涉及确保环境质量的设计政策、导向与规划的阐释、分析和组织。著名的景观设计与规划师Lan.Mcharg认为,这个领域范围包含但并不仅限于土地资源的分析与评估,而是侧重于基地发展的稳定性。它需要特别的环境法律知识,如水域净化条例,安全饮用水条例、联邦湿地管理法规等。这个领域同样

包括高速路的设计与规划。
基地的历史性保护与复兴如公园、私家花园、场地、滨水区和湿地等的保护与复兴。它涉及到基地相对稳定状态的维持与保护、作为历史重要地段的局部地块的保护、地段的历史记忆与质量的恢复以及在新的使用目的下地段的发展与更新。
社会与行为学设计景观设计的社会与行为学方面集中于设计中的人性化,如为老年人和残疾人需要而进行的特殊设计。在这个领域需要社会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如行为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研究领域包括建成环境的设计评估、环境认知以及环境对于人的影响等范围。
景观设计师解决问题的范围十分广阔,它几乎包括了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以及管理者所涉及的一切领域,并且负责协调各种元素之间的彼此关系,加以整合完善,以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最佳平衡。而景观设计师的客户范围几乎包括了从私人业主到地区发展商,直至联邦政府在内的一切客户。正因为景观设计师的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范围如此广泛,因此在美、加人们对景观设计师的需求不断增加。当今,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已不仅仅是要求满足生活需要,而是更加关注于生态学意义上的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因此,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景观设计将以其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而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




夜景照明色彩的应用
在夜景照明应用中,追求的是效果。在视觉艺术中,色彩作为给人第一视觉印象的艺术魅力更为深远,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人们观察物体时,视觉神经对色彩反映最快,其次是形状,最后才是表面的质感和细节,生动地说明了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获得不断提高之后,将越来越追求色彩的美感。夜景照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夜间建筑景观照明色彩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城市夜景已成为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因此,灯光艺术家总是运用色彩这一手段在设计作品中赋予特定的情感和内涵。
夜景照明要求被照明物体有一定的亮度、色彩、均匀性、尽可能少的眩光以及减少光污染,与环境协调,体现更多的人文特性等,反映了多门学科的综合效应。夜景照明一般处在夜晚或在比较暗的环境之中,其亮度范围一般在10~3cd/ m2 之间这时人眼处在中间视觉状态下。中间视觉状态下的视觉功能与明视觉和暗视觉的视觉功能有很多不同点,这种状况将对中间视觉状态下的照明设计测量和计算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灯光设计、灯光规划上要考虑中间视觉的影响。





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

、 神的“符号”
在人类东西方城市的建设历史上,几乎从来都有为着显示其生命信仰及生存意义而建构其精神之寓所的不朽传统,从埃及的卡纳克神殿、阿蒙神殿石雕艺术及狮身人面雕像到古亚述帝国宫城的守护神兽“拉马苏”艺术再到承载着罗马古城历史传奇的“母狼”,人类文明伊始,艺术便被赋予了功利色彩。从5000多年前两河流域最早的城市,到中世纪及文艺复兴之前欧洲城市,美洲的印加帝国,再到中国的大小城市,城市景观无不围绕教堂庙宇设计,居民屈居于神之脚下。在高耸如云的神坛之上,人是神的牺牲品;无数的庙堂台阶之下,人是神的奴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或为了装饰,或为了纪念,景观艺术总是作为一种神学“符号”而出现。
二、权力的“符号”
纵观城市发展的整个历史,在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在为君主和权贵设计景观。从北京的紫禁城和各州府衙门到意大利墨索里尼的罗马再建计划和希特勒的柏林,再到英法殖民主义者的在亚、非、拉的新城。城市景观无不是权贵们的极权欲、占有欲和炫耀欲的反映。而普通的市民们却在巨大的广场,高大的雕塑和景观大道面前,如同不可见的蚂蚁。文艺复兴将人从神权中解放出来,却被带上了君权的侄?V,景观艺术只是作为一种权力的“符号”而存在。艺术装饰品质的高下等,不仅象征着该城市或地区的等级和权力地位,更象征着该地区君主的荣耀、尊严和能力。
三、景观的“符号”
世道在变,人心不古,“神”下课了,景观公共艺术的那种庄严与神圣也跟着下课了。因为时代变了,公共艺术所要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了,所以其传统的属性就变得越来越不被关注了。当代社会,公共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纯粹的景观“符号”,因为随着昔日特定的宗教意义、皇权贵族的炫耀、权力政治的标榜及纯粹的个人崇拜的消退,其实际作用和意义已更多地转向对城市故事、城市理念、城市特色及城市自然资源与人文积淀的表现。当公共艺术的“神学意义、生命意义被抽离以后,还剩下什么?剩下的就是空间意义,它表现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历史形成的,同时,还将永远存在,这是因为人的生存就是空间性的。”





景观设计的公共艺术性
当代艺术中,“公共艺术”的概念近年来在中国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公共性”问题已被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与研讨,它根本上体现为一种对公共领域权力问题的关注。但如若用这一脱胎于西方社会与艺术范畴的概念来严格衡量与评价中国目前的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及其现状,符合这一概念标准的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