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毒剂知识汇总

消毒剂知识汇总

消毒剂知识汇总
消毒剂知识汇总

湿热灭菌法:是利用饱和水蒸气或流通水蒸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湿热是由水所产生的热,可以为液体、或压力下的蒸汽。高温是可靠而普遍采用的灭菌方法,高温可以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凝固,或破坏细胞膜的结构而使微生物死亡。

湿热灭菌的机制主要在于使菌体蛋白质及核酸的变性。饱和水蒸气使芽胞中稳定的聚合物吡啶二羧酸钙盐水解,进而由水解引起蛋白质与核算变性,导致微生物死亡。

湿热灭菌法主要有:高压蒸汽灭菌法、流动蒸汽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等。

干热灭菌法:是指使带灭菌物品在干燥空气中被加热,用达到足以杀死细菌的温度的方法来灭菌的。

常用的干热灭菌法主要包括:灼烧与火焰灭菌、干烤和红外线灭菌等。

干烤是利用干烤箱灭菌。干热灭菌的原理是利用热传递的3中方式即对流、传导和辐射来处理被灭菌物的。

红外线是利用一种0.77-1000um波长的电磁波。但热效应不均匀。

由于热空气的穿透力且不均匀,空气的比热低又是不良的传热物质。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灭菌目的。灭菌时间必须有灭菌物品全部达到该温度时开始计算。,被灭菌物料上的细菌主要是通过提高温度使细胞成分产生非特异性氧化而被破坏,高温干热可使微生物的酶受热变性,细胞内的核糖核酸破坏以及细胞膜受损伤而死亡。

臭氧灭菌的机制及过程: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细胞内的葡萄糖氧化酶,也能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并分解其细胞的核酸、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胞的新陈代谢与繁殖过程遭到破坏;还可渗透胞膜组织,浸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胞发生通透性畸变,导致细胞的溶解死亡,甚至将细菌尸体内的遗传基因及内毒素等物质溶解变性消亡。所以臭氧是一个溶菌的过程。

紫外线灭菌: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是对机体有益的。紫外线分为长(A)中(B)短(C)波紫外线。A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B 段主要为抗佝偻病。C段具有杀菌作用。其机制是通过对细胞浆和核蛋白的作用,细胞浆吸收紫外线后使蛋白质分子产生光学化学分解作用,紫外线作用于细胞核蛋白中的DNA,使核苷酸链上碱基受损,破坏嘌呤、嘧啶和氢键,从而引起核蛋白变性而致细菌死亡。

甲醛的杀菌机理是:发挥烷化剂作用和致变剂作用。甲醛的杀菌力大,但是在灭后通常有白色固体聚合物存在。很难从灭菌物品上完全移除。所以每次熏后应将设备清洁干净。甲醛对高效有损害。

(醇类)乙醇:作用机制主要是蛋白质变性作用。醇类具有脱水作用,渗入菌体后使菌体蛋白变性而组织细菌生长繁殖。对细菌繁殖体有较强杀灭作用,乙醇在适当浓度下能杀死大多数致病菌,对病毒也有效,但对芽孢几乎没有作用。乙醇的杀菌作用与其浓度相关。浓度过高可使菌体表层蛋白凝固而使乙醇不宜向内渗透,减弱灭菌作用。

季铵盐类:苯扎溴铵(新洁而灭)和氯已定(洗必泰)杀菌机制是(1)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结构中的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分别渗入到胞浆膜的类脂质层与蛋白层,改变了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从而使胞内物质外渗。(2)具表面活性作用它会聚集在菌体表面,影响细菌新陈代谢。(3)使菌体蛋白质变性(4)灭活菌体内的脱氢酶、氧化酶等多种酶系统。

氧化剂:84消毒液是由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使菌体蛋白或酶氧化及氯化。

最终灭菌产品:

最终灭菌产品是指能在最终容器中经受灭菌的产品。此类产品对生产工艺的承受能力强, 比如: 它们受热或辐射时是稳定的, 因此它们可在洁净而非无菌条件下进行配制和灌装。生产时最关键的是要将灭菌前产品中的微生物含量减至最低, 以使产品对灭菌工艺的挑战性减至最低。这就要求选择可行的无菌生产方法。

10,000级:注射剂的稀配、滤过;小容量注射剂的灌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

100,000级:注射剂浓配或采用密闭系统的稀配。

非最终灭菌药品:

除菌过滤:除菌过滤产品不能承受最终灭菌。如:热敏性产品。此类产品在洁净条件下生产, 在灌装前, 产品经除菌过滤至容器里, 灌装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有内包装材料,如:西林瓶, 在进入无菌灌装区前都必须经过灭菌。只有在所有的最终灭菌方法都不可行的情况下才能考虑采用除菌过滤工艺。

无菌工艺制备:无菌工艺制备是指既不能除菌过滤又不能最终灭菌, 因而必须采用无菌原料并使用无菌作业技术生产无菌药品。必须通过验证( 如: 无菌培养基灌封试验) 选择下述的空气洁净等级。

采用无菌原料生产的产品。所有内包装材料在使用前均必须经过灭菌, 生产和灌/ 分装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100级或10,000级背景下局部100级:

灌装前不需除菌滤过的药液配剂;注射剂的灌封、分装和压塞;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后的暴露环境。10,000级:灌装前需除菌滤过的药液配制。

100,000级:轧盖,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后一次精洗的最低要求

(3)其它无菌药品:10,000级:供角腊创伤或手术用滴眼剂的配制和灌装。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哲学的产生 1.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二、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 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1.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3.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 方面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体现世界 观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 具体科学的分类 具体科学举例 自然科学知识物理学 社会科学知识经济学 思维科学知识心理学 2. 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 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③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可取代具 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 (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 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 (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 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2. 唯物主义基本形态 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特点局限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本质上是正确地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主义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 史唯物主义律 3. 唯心主义基本形态 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基本形态本原举例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

含氯消毒液性质

含氯消毒液性质、作用的探究实验 一、实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用对照实验法对含氯消毒液性质、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加深对“84”消毒液性质、作用及使用方法的初步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活中蕴含化学的知识,培养把生活与化学结合在一起的意识。二、实验教学重点“84”消毒液的性质、作用。三、教学难点“84”消毒液的化学原理。四、研究方法与手段 1.研究方法:滴定测量法和对比分析法。 2.实验仪器移液管(5mL、10mL),碱式滴定管,石棉网,药匙,烧杯(50mL、100mL),玻璃棒,火柴,洗瓶,容量瓶(100mL、250mL),胶头滴管,pH试纸,洗耳球,量筒(10mL、50mL),温度计(0-100℃),铁架台,天平,250mL的碘量瓶(带盖)9个,酒精灯,滤纸。 3.试剂 市售“84”消毒液(生产日期不宜较久),冰醋酸(新配,36%),碘化钾溶液(新配,0.1mol/L),蒸馏水,硫代硫酸钠溶液(新配,0.05ml/L),冰块,氨水溶液(新配,2mol/L),淀粉溶液(新配,10g/L)。五、实验教学过程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种消毒液吧,比如医院、公共场所喷洒消毒的过氧乙酸;餐饮业及家庭等日常用品消毒液的含氯消毒液。那这些含氯消毒液都是什么作用呢,我们本次实验就来学习含氯消毒液性质、作用的探究。实验原理: 1.“84”消毒液灭菌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活性氧[O],活性氧的强氧化性是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次氯酸钠的水解受pH的影响,根据化学测定,酸碱性对无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较大,次氯酸钠消毒剂在pH4.5-9.5的变化中,对微生物的杀灭率从99.9%下降 至53.6%,其杀菌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如下: NaClO+H2O=HClO+NaOH HClO=HCl+[O] R-NH-R+HClO=R2NCl+H2O 2.“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的检测原理 在含有碘化钾的酸性溶液中,次氯酸钠与碘化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释放出等量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用量,计算样品的有效氯含量。有效氯含量是含氯消毒剂的一个重要指标。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不是指样品中氯的含量,而是指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气的氧化能力。有效氯含量能反映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大小。有效氯含量越高,消毒剂的消毒能力越强;反之,消毒能力越强。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在实验过程中,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试样中有效氯含量的物质的量是2:1的关系。 ClO-+2I-+2H+=Cl-+I2+H2O 2Na2S2O3+I2=Na2S4O6+2NaI 实验操作: 1.实验一 ①取市售“84”消毒液1mL,然后加蒸馏水定容至50mL,配制成待测样品,密封盖好,均匀混合并避光放置。 ②用移液管分别3次吸取5mL“84”消毒液待测样品,分别放入3个250mL的碘量瓶中,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存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017届高考哲学知识点总结(吐血推荐)

(标示★的为复习的重要内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常识)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理解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 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 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 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因此哲学的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保洁基础知识培训--清洁药剂篇

保洁基础知识培训--清洁药剂篇 保洁基础知识培训 1.使用清洁剂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使用清洁剂是为了达到以下效果: (1)使清洁工作更加容易. (2)消除或减少尘污的附着力. (3)防止物件因受热、受潮、受化学污染或摩擦而遭受损坏. (4)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 (5)美化物品的外观. 2.饭店常用的清洁剂最基本的类型有哪几种?用什么来表示? 有三种最基本类型:即酸性清洁剂、中性清洁剂、碱性清洁剂.清洁剂的化学性质通常用PH来表示. 3.酸性清洁剂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酸具有一定的杀菌除臭功能,且能中和尿碱等顽渍斑垢,所以酸性清洁剂主要用途是用于卫生间的清洁. 4.中性清洁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中性清洁剂配方温和,不腐蚀和损伤任何物品,对被清洗物起到清洁和保护作用,其主要功能是除污保洁. 5.碱性清洁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碱性清洁剂不仅含有纯碱(碳酸钠),还含有大量的其他化合物,对于清除一些油脂类脏垢和酸性污垢有较好效果. 6.饭店常用清洁剂有哪些? (1)酸性清洁剂:①柠檬酸;②醋酸;③盐酸稀释液;④硫酸钠;⑤草酸;⑥马桶清洁剂;⑦消毒剂;⑧过氧化氢漂白剂。 (2)中性清洁剂:①多功能清洁剂;②洗地毯剂。 (3)碱性清洁剂:①碳酸氢钙;②碳酸钠;③氢氧化钠;④氨水;⑤次氯化钠漂白剂;⑥过硼酸钠漂白剂; ⑦玻璃清洁剂;⑧家具蜡;⑨起蜡水。 (4)上光剂:①金属抛光剂;②地面抛光剂;③封蜡。

(5)溶剂:①地毯除渍剂;②酒精;③牵尘剂。 (6)杀虫、杀菌剂:①杀虫剂;②空气清新剂。 7.如何使用家具蜡? 先将蜡倒一些在干布或家具表面上擦拭一遍,这一遍是清洁家具。约15分钟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擦拭一遍,这一遍是上光。两次擦拭后效果极佳。 8.封蜡有什么区分? 封蜡也称底蜡,有油性和水性两种,油性蜡一般用于水质地面,也可用于水泥地和石料地;水性蜡一般用于塑料地板、橡胶地砖、大理石和水泥地。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最新版)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总论:1、2、3课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课);认识论(6课);辩证法(7、8、9、10课) 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 第一部分:总论(1、2、3课) 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 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源于生活,又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其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 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的概念(世界观角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化、理论化。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7、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二元论属于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征:三个统一);

哲学知识点汇总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与时代精神(1)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文化范畴,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科学发展观是真正的哲学) 4、哲学的作用 (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反作用于时代)①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唤起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精神。(批判功能)②哲学可以预见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塑造、引导功能)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三)唯物主义含义及和三种基本形态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含义及两种基本形态: (1)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惟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 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 / 21 4、哲学派别一览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意识是本原,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意识决定物质)

消毒产品卫生知识培训

消毒产品卫生知识培训-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卫生用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知识培训考试卷 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消毒产品包括、(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和。 2.生产区各功能间(区)布局合理,应当符合相应卫生要求,应按工序先后合理衔接。,。 3.生产区内应设,室内应配备、、等设施,并保持清洁卫生。 4.用于生产卫生用品的原材料必须、、,有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证明材料。 5.每批卫生用品投放市场前必须进行和,合格后方可出厂。 6.从事卫生用品生产的人员应在上岗前及定期(每年一次)进行与 (包括生产卫生、个人卫生、有关标准与规范)培训,并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和卫生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7.从事卫生用品生产的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在生产过程中应穿戴,并不得有、等影响产品质量的活动。 8.卫生用品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在操作前应进行;在生产过程中应穿戴,不得穿戴工作服、鞋和帽等进入,不得戴以 及、等。净化车间的从业人员还应。 9.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并如实记载生产过程的各项记录,包括、 、、。 10.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 11.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不得出现或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消毒产品生产车间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00平方米,其中分装企业生产车间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生产车间净高不低于米。() 2.原材料和成品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明显标志。仓库应当有通风、防尘、防鼠、防虫等设施,储物存放保持干燥、清洁、整齐,应当符合产品相应的保存要求。() 3.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的人员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肠道传染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化脓性或慢性渗出性皮肤病等不严重者可以参与直接与产品接触的生产活动。() 4.产品的所有包装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密封性和牢固性以达到保证产品在正常的运输与贮存条件下不受污染的目的。() 5.卫生湿巾、湿巾等产品禁止标注消毒、灭菌、除菌、药物、高效、无毒、预防性病、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抗炎、消炎、无检验依据的使用对象和保质期等内容。卫生湿巾还应禁止标注无检验依据的抑/杀微生物类别和无检验依据的抗(抑)菌作用。湿巾还应禁止标注抗/抑菌、杀菌作用。() 三、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原材料和成品的存放有何要求 2.卫生用品最小销售包装标签应标注有哪些内容

消毒液知识

84消毒液知识 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 制法: NaClO的工业制法是利用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反应方程2NaOH+Cl2==NaCl+NaClO+H2O 这个也是在实验中利用碱吸收多余氯气的反应原理。 另外,电解NaCl稀溶液可直接制备84消毒液,通电时氯气被溶液完全吸收,反应原理为2NaCl+2H2O==Cl2↑+H2↑+2NaOH,生成的Cl2与NaOH 又重复上面第一个反应(==上应有“通电”字样) 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是和的混配消毒剂,有效含量5.5~6.5%。使用方法范围、中毒表现和处理见。另外稳定剂也不可少. 历史: 1984年,的前身北京第一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的消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授予应用成果二等奖,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1985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地坛医院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地坛医院设立“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劳动服务公司”,生产销售“84”消毒液。1992年6月,地坛医院出资设立“北京龙安医学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龙安公司),委托该公司生产销售“84”消毒液。双方约定,凡今后在“84”消毒液的生产、研制开发及经营销售中处理有关法律纠纷均以地坛医院的名义,由地坛医院出面解决。地坛医院还于1997年3月通过组建集团公司的形式,向全国三十多个生产厂家转让、许可使用其技术,生产、销售“84”消毒液。……” 产品简介: 本品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 1.1%~1.3%,可杀灭道致病菌、性球菌和细菌芽孢。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白色衣物、医院污染物品的消毒。 注意事项: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早期仅在医院内使用,用于多种医疗器械、布类、墙壁、地面、便器等的消毒。现在市面上到处可买到84消毒液,它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5.要区分消毒与解毒的概念,如果有其他食物或药物中毒时切记不可把84消毒液当作解毒药来使用,应该及时就医。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哲学的产生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二、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 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体现世界观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 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可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 (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 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 (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走进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教学设计

走进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 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赋予化学更多的内涵和教学功能,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化学实验教学,落实实验教学的教学和育人功能。在本课题中,我的设计主线为:生活→化学→生活。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字化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本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氯气和次氯酸的性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其知识虽简单,但不容易理解。来学习氯气和次氯酸盐的性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更能够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价值。对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商品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的意识都有很大的作用。 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无论是它的产品便签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从我们观察到现象到产生疑惑,再到深层的探究其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整个过程真正培养了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能力,兼具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氯是高中化学部分的首要元素,重要地位尤其可见,高考大纲说明“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本节课涉及的高考内容有以下几点:次氯酸的酸性、强氧化性、漂自性、不隐定性等化学性质及其应用。高考试题当中涉及氯气与次氯酸的试题一般角度独特、情景新颖、知识点考察全面,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设积极的富有驱动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任务中,通过一系列环节的设置,使学生真正认识84消毒液,体验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产生从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的意识。 二、设计思路 (一)新课标要求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什么是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世界上不

人教版高中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哲学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5)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依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特点: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点: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3)辩证唯物主义(特点: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历史唯物主义(特点:A它是时代的思想智慧,B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C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2)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哲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概况】第1、2、3课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 (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意识决定物质)(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6、马克思主义哲学 ⑴产生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⑵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辩证的唯物论】第4、5课 1、世界的物质性 ⑴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⑵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物质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具体物质形态是物质的体现。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⑶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①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②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物质与运动 ⑴运动含义: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最新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考试试题资料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 1、消毒: 2、灭菌: 3、标准预防: 二、填空题 1、能够作为灭菌剂的化合物主要有、和等。 2、消毒剂分级标准分为、和。 3、消毒的方法:、、、喷洒、喷雾和熏蒸等。 4、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和等。 5、产NDM-1基因的细菌主要有、和等。 6、感染性病人的病房每日一次用消毒剂消毒地面;用mg/L含氯消毒剂 三、选择题 1、对芽孢无效的消毒剂是:() A70%酒精B2%碘酊C碘伏D0.5%过氧乙酸E环氧乙烷 2、临床最常用、消毒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 A日光暴晒法B焚烧法C煮沸消毒灭菌法D压力蒸汽灭菌法E辐射消毒灭菌法 3、使用紫外线消毒的机理是:() A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B 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C 破坏结构,使其失去转化能力 D 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其丧失氧化能力 E 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臭氧 4、下列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有:() A 75%酒精 B 0.2%过氧乙酸 C 0.2%新洁尔灭 D 环氧乙烷 E 2%戊二醛 5、中等水平消毒剂有:() A 75%酒精 B 2%碘酊 C 40%甲醛 D 漂白粉 E 0.2%新洁尔灭 6、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 A了解消毒机的性能B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C了解消毒的性能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D 配置时注意有效浓度E并规定定期监测 7、用碘伏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之消毒之浓度和时间分别是()

A.250mg/L,20min B. 50mg/L,40min C. 500mg/L,30min D. 200mg/L,15min E 100mg/L,15min 8、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浸泡消毒和灭菌之时间分别是() A.20分钟达消毒要求,10小时达灭菌要求 B. 15分钟达消毒要求,4小时达灭菌要求 C.45分钟达消毒要求,9小时达灭菌要求 D. 15分钟达消毒要求,8小时达灭菌要求 四、简述题 1、简述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答: 3.简述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 答:

哲学生活常考知识点总结

哲学常考知识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⑴哲学的起源和功能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⑵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方法论含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根本方法。 ★哲学的含义:(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⑶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两方面内容:①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就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⑵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⑶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评价: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性。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评价: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⑷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王阳明“心外无物”、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决定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物在理先”、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依附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3.(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哲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上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前进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