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管、沉井结构计算书(详细)

顶管、沉井结构计算书(详细)

顶管、沉井结构计算书(详细)
顶管、沉井结构计算书(详细)

XXXX路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排水工程)工作井(沉井)结构计算书

计算:

校核:

审定:

XXXXX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X月

1目录

1 目录 (2)

1.1 工程概况 (3)

1.2 结构计算依据 (3)

1.3 顶管概况 (3)

1.4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尺寸 (3)

1.5 1000mm管顶力计算 (4)

1.5.1 推力计算 (4)

1.5.2 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4)

1.5.3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5)

1.6 工作井(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 (5)

1.6.1 基础资料: (5)

1.6.2 下沉计算: (5)

1.6.3 下沉稳定计算: (6)

1.6.4 抗浮稳定计算(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浇注底板后): (6)

1.6.5 刃脚计算: (6)

1.6.6 沉井竖向计算: (7)

1.6.7 井壁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9)

1.6.8 底板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14)

1.7 接收井(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 (15)

1.7.1 基础资料: (15)

1.7.2 下沉计算: (16)

1.7.3 下沉稳定计算: (16)

1.7.4 抗浮稳定计算(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浇注底板后): (16)

1.7.5 刃脚计算: (16)

1.7.6 沉井竖向计算 (17)

1.7.7 井壁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18)

1.7.8 底板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24)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污水管道起于XXX污水接入位置,沿XX快速路布设,汇入XXX路西侧的XX污水第一处理厂进场干管,长约1Km。主要解决包括XXXXX地块等的污水排放,管道布设位置距道路中线7.9m,为了不影响XX路的交通,W24~W26段采用顶管穿越XXX路。

1.2结构计算依据

1、测量资料、污水管道平面、纵断面设计图;

2 、地勘资料(XXXX工程地质勘察队 2010年10月29日);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5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7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国家标准图集06MS201);

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 、《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试行)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行业标准 2007年2月;

10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7:2002)。1.3顶管概况

1、顶管工程性质为解决XX安置小区污水排放问题,兴建地点XX快速路接

XX路交叉口处,顶管管径1m,管道埋深5.1米。XX路顶管管道放置在密实的卵石层内,覆土平均取 4.5m,由于顶管长度较长,分两段顶管,每段长度L≤50m。顶管工作井、中继井尺寸 5.3m*3.8m,顶管接收井尺寸

2.7m*2.7m。

2、本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五十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3、钢筋及砼强度等级取值:

(1)钢筋

Ф—HPB2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210N/ mm2

Ф—HRB3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300N/ mm2

(2)圆管砼:采用C50,沉井采用C25。

(3)所顶土层为砂砾石,r=21KN/ m3

4、本工程地下水埋深为2.0~2.5m。

5、本计算除井壁、底板外未采用专业计算软件。

1.4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尺寸

1、工作井尺寸的设计、核算由检查井的设计要求及顶管操作技术要求决定。

(1)、工作井的宽度计算公式

B =D+2b+2c 式中:

B ——工作井宽度;

D ——顶进管节的外径尺寸;

b ——工作井内安好管节后两侧的工作空间,本工程采用每侧0.8m ;

c ——护壁厚度,本工程采用0.4m ;

本工程的顶管直径为D1000,壁厚200。

因此,工作井的宽度尺寸为 B=1400+2×800+2×400=3800mm ;

(2)工作井底的长度计算公式 :

L=L1+L2+L3+2L4+L5式中:

L ——工作井底部开挖长度 ;

L1—— 管节长度 取2m ;

L2——顶镐机长度 取1.1m ;

L3——出土工作长度, 取1.1m ;;

L4——后背墙的厚度,取0.4m ;;

L5——已顶进的管节留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取0.3m 。

因此,确定本工程工作井的底部长度尺寸为 L=2+1.1+1.1+2×0.4+0.3=5.3m 。

(3)工作井的深度工作井的深度由设计高程和基础底板的厚度决定。

(4)接收井尺寸只需满足工具管退出即可,本工程接收井尺寸2.7m*2.7m 。

1.5 1000mm 管顶力计算

1.5.1 推力计算

管径D 1=1.0m 水位至管顶高度:2m

管外周长 S=3.14d=3.14x1.4=4.396m

顶入管总长度L=50m 管壁厚t=0.2m 水容重γw =10KN/m 3

顶入管每米重量W={3.14X (1.42-1.02)/4}X25=18.84KN/m

管涵与土之间摩擦系数f=0.40

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f 0=RS+Wf=5x4.396+18.84x0.4=29.52 kN/m

初始推力 F0=(Pe+Pw+△P )(3.14/4)B 2c=(150+2.0 x10+20)x3.14/4x1.42=76.1kN 总推力 F= F 0+ f 0L=76.1+29.52x50=1552.1 kN

1.5.2 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顶管总推力设计值 Pt=1.3x1552.1=2017.73 kN

顶管力至刃脚底的距离:h f =2.5m 沉井尺寸r c =5.3x3.8m

q Amax =4 Pt/(3 r c h f ) =4x2017.73/(3x5.3x3.8x2.5)=53.43kpa

q A =53.43x(8-1.5)/8=43.42 kpa

MA=-0.307qAr2c=-0.307x43.42x(5.3x3.8)2=-5406.89 kN.m

顶管计算书

目录 顶管顶力、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顶管顶力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结构计算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12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参数取值采用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 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井壁水平框架的内力计算及结构配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抗浮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地基承载力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顶管顶力、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书 第一章顶管顶力计算书 一、结构计算依据 .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行业标准以及广东省及肇庆市建筑行业强制性标准规范、规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工程性质为管线构筑物,兴建地点肇庆市端州区城西,管道埋深~米。 钢筋及砼强度等级取值: (1)钢筋 HPB3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270N/ mm2 HRB4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360N/ mm2 (2)三级混凝土管fc= mm2 本工程地下水埋深为~。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 则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本定额的土石方挖、运按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计算,夯填方按夯实后体积计算,松填方按松填后的体积计算。如需体积折算,应按下表系数计算。 土石方体积折算系数表 天然密实度体积虚方体积夯实后体积松填体积 ? 二、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实际平整面积,以“m2”计算。 三、土方工程量按施工方案图示尺寸计算,修建机械上下坡时便道土方量并入土方工程量内。石方工程量:人工、机械凿石按施工方案图示尺寸计算,石方爆破可按设计图示尺寸加允许超挖量计算,设计无规定时允许超挖量可参考:松、次坚石20cm,普、特坚石 15cm。 四、管道沟槽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管道沟槽长度:主管按管道的设计轴线长度计算,支管按支管沟槽的净长线计算。

(二)管道沟槽的深度:管道沟槽的深度按基础的形式和埋深分别计算。带基按原地面高程减设计管道基础底面高程计算,设计有垫层的,还应加上垫层的厚度;枕基按原地面高程减设计管底高程加管壁厚度计算。 (三)管道沟槽的底宽:沟槽的底宽按施工方案计算,如施工方案无规定,排水管道底宽按其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给水燃气管道沟槽底宽按其管道外径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支挡土板的沟槽底宽除按以上规定计算外,每边另加。每侧工作面增加宽度按下表计算: 管径(mm)非金属管道(m)金属管道(m)构筑物(m) 100-500 无防潮层有防潮层 600-1000 ? 1100-1500? 1600-2600 (四)管道沟槽的放坡:管道沟槽的放坡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的坡度计算,如施工方案无规定且挖土深度超过或等于时,可按下表规定计算: 人工开挖机械开挖 在沟槽坑底在沟槽坑边 1: 1: 1: 五、沟槽放坡挖土边坡交接处产生的重复土方不扣除,但井位加宽、枕基基坑、集水坑挖土等不再计算。排水管道沟槽为直槽时的井位加宽按直槽挖方总量的%计算,给水、燃气管道的井位加宽、接头坑、支墩、支座等土方,按该部分土方总量的%计算。

顶管施工计算书

******工程顶管施工计算书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 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工程 工程地点:****** 本工程为******,位于*****,西起物流基地*****K1+875,沿拟建*****两侧辅助车道设置(路面设计高程90.926~103.627m),接******沿平乐大道东侧终止于玉洞大道。管道总长7938m,管径0.4m~1.0m。 其中顶管部分管道长2887m,管径1.0m,管底标高为86.000~80.335;共有工作井26座,接收井34座,工作井几接收井内径¢6000mm、壁厚50~60cm,钢筋砼结构,砼等级C30。分布区域为:*******北侧K1+385~K3+521段、平乐大道K3+521~K4+730段。 三、地质 根据勘察资料,道路沿线勘探深度范围内管线沿线分布的地层主要有:新近堆积人工堆填(Q4ml)素填土、植物沉积层(Q4pd)耕土,第四系晚更新统河流冲积(Q3al+pl)粉质黏土、含砾粉质黏土,第四系晚更新统残坡积(Q3el+dl)黏土和含砾黏土,下伏基岩为石炭系大塘阶(C1d)硅质岩等,现自上而下描述为: 1、素填土(Q4ml)①:暗红色、灰黄色、黄褐色,松散,稍湿~湿,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砾石、植物根系等,土质不均,为新近堆积填土,未经压实,未完成自重固结。该层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层厚0.50~5.60m,平均厚度1.79m。具高压缩性。 2、素填土(Q4ml)①:灰黄色、黄褐色,中密,稍湿~湿,主要由碎石土组成,经碾压处理,为路基填土。该层分布于场地道路或在建道路上,层厚0.50~5.80m,平均厚度1.79m。具中压缩性。

【2019年整理】顶管施工设计说明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4、碎石:中碎。 5、顶管材料 DN1000 钢筋砼管道 112 米,采用 F 型刚制承口的 III 级顶管专用管材,在钢套环内设 楔形胶圈密封止水。
本顶管工程为宣城市峡山路污水顶管工程,工程位于宣城市经济开发区,为 DN1000 钢筋砼管, 管埋深约—14.7 米,顶管长度为 112 米,计划设Φ4.5 米工作井 1 个,Φ3 米接受井 4 个。根据所 提供施工图及现场踏勘,顶管穿越的土层大部分为粘土夹角砾层,且地下水位低顶管所在图层均于 地下稳定水位线上,因此综合考虑,顶管施工工艺采用手掘式顶管机既是非机械的开放式(或敞口 式)顶管机,在施工时,采用手工的方法才破碎工作面的土层,破碎辅助工具主要有镐、锹以及冲
未经事宜:按国家相关建筑材料规范执行。
四、主要施工方案
根据实际地层状况,在本着安全第一的基础上,经技术经济分析,本顶管工程的工作井和接收 井采用圆形钢筋砼支护方式;顶管采用手掘式(或敞口式)顶管机,方案概述如下:
施工顺序
击锤等。破碎下来的泥土或岩石通过专用运输车来输送。
总体施工顺序:
二、设计依据: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顶管施工→检查井及内管道施工→回填收尾。 第一施工顺序为 1#工作井→1#、2#、3#接收井。
1、根据踏勘及宣城地区经验,本工程设计岩土参数如下: 粘土夹角砾,γ=M3,C=32KPa, ψ=28°.
第二施工顺序为 2#工作井→3#接收井、3#工作井。 第三施工顺序为 3#工作井→接受井。
工作井、接收井施工
2、《顶管施工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
本工程共设 3 座工作井和 4 座接收井(见平面布置图),均采用钢筋砼支护工艺施工。工作井、 接收井均采用逆做法施工,工作井、接受井芯内土的开挖方法采用:对于较软的土方采用人工使用 铁锹、镐,对较硬的强风化、中风化岩采用空压机风镐等工具进行挖掘。芯内土的提升使用电动葫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芦架提升,水平运输采用手推车运输至 15 米以外堆土处。
(一)、施工方法:
1、逆做法土方开挖及井壁施工:
三、注意的材料的选用及要求
1、钢材:“Φ”钢筋 HPB235,“Φ”钢筋 HRB335。
(1)、施工顺序、方法: 逆作法施工顺序
2、水泥:强度不低于的普通硝酸盐水泥。 3、沙子: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3%。
测量放线定位
检查桩位、标记
第一次挖土1.1m
立模板绑钢筋
浇护壁混凝土
立模板绑钢筋
挖下一段土1.10m
浇井壁混凝土
挖土立模钢筋砼循环
挖土至设计标高
井内结构墙施工

政管道工程定额工程量计算方法全解

政管道工程定额工程量计算方法全解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是一项复杂、系统全面的工作,预结算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工程特点全面考虑、统筹兼顾。本期推送就给大家讲讲市政道路工程定额工程量计算的那些事儿~ Part.1 一般说明 1、管网工程定额适用于城镇范围内新建、扩建项目的排水工程,市政给水、燃气管道安装工程。 2、给水、燃气管道安装工程是按平原地带施工条件考虑的,如在起伏地带施工,管道的仰俯坡度超过30°且小于45°时,人工、机械费乘以系数1.05;超过45°时,人工、机械费乘以系数1.20。 3、排水工程现浇混凝土包括≤150m的运输,超过者,套用道路工程混凝土半成品运输相应定额的增运距项目。

4、本章涉及的现浇混凝土项目,均不包含模板制安,其模板的安拆执行本定额“L 措施项目”混凝土模板及支架中“基础模板”、“管(渠)道平基模板”、“管(渠)道管座模板”和“其他现浇构件模板”相应项目。对于预制混凝土构件,除沟、涵、渠混凝土盖板制作、安装中的矩形板(L0>1m)和槽形板外,其他预制构件均按成品价计入定额,不再计算模板安拆、构件制作和运输费用。沟、涵、渠混凝土盖板中的矩形板(L0>1m)和槽形板制作,其模板制安执行该混凝土构件制作项目中的相应模板定额。 Part.2 管道铺设 一、排水管道安装 1、管道砂石基础项目适用于90°~180°管道砂石基础,设计采用的管基材料与定额不同时,按类似的定额项目换算材料,但人工费和机械费不作调整。管道混凝土基础项目适用于90°~360°管道基础。 2、管道铺设是按180°基座取定的,如基座为15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2;基座为12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3;基座为9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5;基座为36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0.95。

顶管、沉井结构计算书(详细)

XXXX路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排水工程)工作井(沉井)结构计算书 计算: 校核: 审定: XXXXX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X月

1目录 1 目录 (2) 1.1 工程概况 (3) 1.2 结构计算依据 (3) 1.3 顶管概况 (3) 1.4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尺寸 (3) 1.5 1000mm管顶力计算 (4) 1.5.1 推力计算 (4) 1.5.2 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4) 1.5.3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5) 1.6 工作井(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 (5) 1.6.1 基础资料: (5) 1.6.2 下沉计算: (5) 1.6.3 下沉稳定计算: (6) 1.6.4 抗浮稳定计算(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浇注底板后): (6) 1.6.5 刃脚计算: (6) 1.6.6 沉井竖向计算: (7) 1.6.7 井壁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9) 1.6.8 底板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14) 1.7 接收井(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 (15) 1.7.1 基础资料: (15) 1.7.2 下沉计算: (16) 1.7.3 下沉稳定计算: (16) 1.7.4 抗浮稳定计算(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浇注底板后): (16) 1.7.5 刃脚计算: (16) 1.7.6 沉井竖向计算 (17) 1.7.7 井壁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18) 1.7.8 底板内力计算:(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 (24)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污水管道起于XXX污水接入位置,沿XX快速路布设,汇入XXX路西侧的XX污水第一处理厂进场干管,长约1Km。主要解决包括XXXXX地块等的污水排放,管道布设位置距道路中线7.9m,为了不影响XX路的交通,W24~W26段采用顶管穿越XXX路。 1.2结构计算依据 1、测量资料、污水管道平面、纵断面设计图; 2 、地勘资料(XXXX工程地质勘察队 2010年10月29日);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5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7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国家标准图集06MS201); 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 、《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试行)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行业标准 2007年2月; 10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7:2002)。1.3顶管概况 1、顶管工程性质为解决XX安置小区污水排放问题,兴建地点XX快速路接 XX路交叉口处,顶管管径1m,管道埋深5.1米。XX路顶管管道放置在密实的卵石层内,覆土平均取 4.5m,由于顶管长度较长,分两段顶管,每段长度L≤50m。顶管工作井、中继井尺寸 5.3m*3.8m,顶管接收井尺寸 2.7m*2.7m。 2、本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五十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3、钢筋及砼强度等级取值: (1)钢筋 Ф—HPB2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210N/ mm2 Ф—HRB3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300N/ mm2 (2)圆管砼:采用C50,沉井采用C25。 (3)所顶土层为砂砾石,r=21KN/ m3 4、本工程地下水埋深为2.0~2.5m。 5、本计算除井壁、底板外未采用专业计算软件。 1.4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尺寸 1、工作井尺寸的设计、核算由检查井的设计要求及顶管操作技术要求决定。 (1)、工作井的宽度计算公式

顶管结构计算

附件一 顶管结构 计

1 .设计依据及基本资料 设计依据 ①《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77-1997); ②《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SDJ20-78)。 基本资料 工程等级:顶管设计按2级建筑物考虑 地震烈度:工程区域内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按不设防考虑。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参考值见表1-1。 表1-1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 外水头按6m考虑,运行期内水头为。 砼强度等级:预制顶管砼为C5O 钢筋级别:受力钢筋采用II级钢筋(20MnS),分布钢筋采用I 级钢筋(AJ或A)。 钢筋保护层:按2cm进行计算 2.结构计算 设计准则 衬砌设计按限裂考虑,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

计算荷载及荷载组合 荷载:基本荷载包括围岩压力、衬砌自重、内水压力、稳定渗流场静水压力;特殊荷载包括施工荷载、灌浆压力、温度荷载、地震荷载等。鉴于顶管所处洞段土质很差,计算可不考虑弹性抗力。 荷载组合:见下表2-1。 表2-1 荷载组合表 荷载计算及计算工况 荷载计算 内水压力:按设计水深加一定超高考虑,取。 外水压力:按有一定外水考虑,取6m 自重:按设计厚度计算自重荷载,钢筋混凝土容重取m; 施工推进力:按顶管最大推进长度对应的推进力考虑;温度荷载:考虑到衬砌分缝等结构措施,可不计;地震荷载:可不考虑; 围岩压力:可按松动介质平衡理论和弹塑性理论估算围岩压力, 采用普氏理论、太沙基、铁路公式、弹塑性理论公式分别计算,经综 合分析后,确定不同的围岩压力分布作为计算组次

各种公式类比计算结果见表2-2。 表2-2 山岩压力荷载计算及选取值 计算工况 工况一(完建期):山岩压力+自重+外水; 工况二(运行期):山岩压力+自重+内水+外水 工况三(施工期):山岩压力+自重+顶进力+外水;

市政管道工程定额使用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市政管道工程定额使用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一般说明 (一)管网工程定额适用于城镇范围内新建、扩建项目的排水工程、市政给水、燃气管道安装工程。 (二)给水、燃气管道安装工程是按平原地带施工条件考虑的,如在起伏地带施工,管道的仰俯坡度超过30°且小于45°时,人工、机械费乘以系数1.05;超过45°时,人工、机械费乘以系数1.20。 (三)排水工程现浇混凝土包括≤的运输,超过者,套用道路工程混凝土半成品运输相应定额的增运距项目。 (四)本章涉及的现浇混凝土项目,均不包含模板制安,其模板的安拆执行本定额“L措施项目”混凝土模板及支架中“基础模板”、“管(渠)道平基模板”、“管(渠)道管座模板”和“其他现浇构件模板”相应项目。对于预制混凝土构件,除沟、涵、渠混凝土盖板制作、安装中的矩形板(L0>)和槽形板外,其他预制构件均按成品价计入定额,不再计算模板安拆、构件制作和运输费用。沟、涵、渠混凝土盖板中的矩形板(L0>)和槽形板制作,其模板制安执行该混凝土构件制作项目中的相应模板定额。 二、管道铺设 (一)排水管道安装 1.管道砂石基础项目适用于90°~180°管道砂石基础,设计采用的管基材料与定额不同时,按类似的定额项目换算材料,但人工

费和机械费不作调整。管道混凝土基础项目适用于90°~360°管道基础。 2.管道铺设是按180°基座取定的,如基座为15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2;基座为12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3;基座为9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5;基座为36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0.95。 3.混凝土排水管道安装管材按钢筋混凝土管考虑,如为混凝土管时,每管材定额耗量调整为。 4.管道铺设是按平口管和企口管综合考虑的,若为承插管时,管道铺设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10,接口为钢筋混凝土套环时,安管定额人工费乘以系数1.3,套环另执行相应定额。 5.承插管和企口管接口的胶圈包含在管材价格中,不另计算。 6.混凝土管道接口砂浆抹带和接口填缝的人工已综合在安管定额内,接口砂浆抹带和接口填缝的材料按相应定额计算。 7.现浇混凝土套环接口定额不包含接口安钢丝网和止水带,设计要求安钢丝网和止水带时,按本章相应项目执行。 8.塑料管道铺设未包括管道与井身接口处理费用,发生时,按设计图纸另行计算。 9.管道安装深度>时,安装人工乘以系数1.10,机械乘以系数1.20。 10.如非施工单位的责任造成二次闭水试验时,按相应定额乘以系数0.7。

顶管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金花湖西路排水引出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3、《室外排水规范》(GB50014-2006)。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5、《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试行)。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资江一桥北部,以桥北广场为起点,往东南接五一东路,横穿桥北广场和天成蔬菜市场,全长约500多米。其中管沟埋深为现状地面以下约4.0~5.4米,基底设计标高为28.5米左右。 2、本工程为钢筋砼管长距离顶管施工。根据工程需要共设顶管工作井2个,顶管接收井2个。 三、顶管设计技术要求 1、本工程1号工作井后座设计顶力为 4000KN,2号工作井后座设计顶力为3500KN。不能满足全管道顶力要求。因此,每段顶管都需设置1-2只中继间进行中继顶进。 2、管道顶进时需同时采用触变泥浆在管外形成泥浆套,以减少顶进阻力。需设注浆孔的管道按90度设置4只注浆孔。管道顶进时在掘进机后需连续放置3至4节有注浆孔的管子,不断注浆,使浆套在管子外面保持得比较完整后,再间隔3~4节管子放置一节有注浆孔的管子用以补浆。顶管施工结束后再通过注浆管灌注1:1纯水泥浆。 3、本工程主管工作井与接收井均做为以后检查井,为避免杂物与沉碴淤积,在检查井内设沉砂井。 四、顶管施工技术要求说明 (一)后座安装 后座安装时必须与反力墙贴紧,与顶管轴线垂直。如不垂直应加后座调整垫,使调整垫与油缸的接触面垂直于顶管轴线。 (二)主油缸安装 1、安装主油缸时应按操作规程施工,不平行度在水平方向不允许超过3毫米,在垂直方向不允许超过2毫米。 2、若数台千斤顶共同作用,则其规格应一致,同步行程应统一,且每台千斤顶使用压力不应大于额定工作压力的70%。 3、为了减少后座倾覆。偏斜,千斤顶受力的合力位置应位于后座中间,4台千斤顶双层布置时,其合力位置在管道中心以下0~20厘米处,每层千斤顶高度应与环形顶铁受力位置相适应。 4、。主油缸先安装四台,油路必须并联,使每台千斤顶有相同的条件,每台千斤顶应有单独的进油退镐控制系统。以后视顶力和土质。摩阻力情况决定增加只数,要求将顶力控制在3500~4000 KN左右。 5、千斤顶应根据不同的顶进阻力选用,千斤顶的最大顶伸长度应比柱塞行程少10厘米。 6、油泵必须有限压阀,滤油器,溢流阀和压力表等保护装置,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试车,检验设备的完好情况。 (三)导轨安装 1、导轨安装时,应复核管道的中心位置,2根导轨必须互相平行。等高,导轨面的中心标高应按设计管底标高适当抛高(一般为0.5~1厘米)。 2、安装导轨时,要在穿墙下留出一定空隙,为焊接拼管之用。 (四)穿墙 1、穿墙前应对工具管进行检查试验,止水试验应在不小于0.2MPa的压力下

顶管计算书

目录 顶管顶力、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书 (1) 第一章顶管顶力计算书 (1) 一、结构计算依据 (1)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 三、12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参数取值采用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 算) (3) 第二章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 (4) 一、设计条件 (4) 二、井壁水平框架的内力计算及结构配筋计算 (5) 三、抗浮验算 (10) 四、地基承载力验算 (11)

顶管顶力、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书 第一章 顶管顶力计算书 一、结构计算依据 1.1.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行业标准以及广东省及肇庆市建筑行业强制性标准规范、规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1. 2.工程性质为管线构筑物,兴建地点肇庆市端州区城西,管道埋深 3.028~7.426米。 1.3钢筋及砼强度等级取值: (1) 钢筋 HPB3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 ′=270N/ mm 2 HRB4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 ′=360N/ mm 2 (2) 三级混凝土管fc=23.1N/ mm 2 1.4本工程地下水埋深为0.3~4.5m 。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2.1.推力计算 管径D 1=1.0m 综合摩擦阻力根据 取 f k =6 kPa 管外周长 S=3.14d=3.14×1.2= 3.768m 顶入管总长度L=70m 管壁厚t=0.1m 土的重度3s m /kN 18=γ

管道覆土层厚度Hs=3.2m 顶管机迎面阻力65.1kN 2.3182.14 14 .34 2s s 2g =???= = H D N F γπ 管线总顶力计算:F k 10f N L D F +=π=3.14×1.2×70×6+65.1=1647.66 kN 钢筋混凝土管顶管传力面允许最大顶力计算: N A f F p c Qd dk k 2.31203120215.6N ) 10001200(4 14 .31.2379.03.185.005.19.05.05 .0225321==-???????==φλφφφ

电缆沟工程量计算

电缆沟工程量计算 1、本章的电缆敷设定额适用于10千伏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定额系按平原地区和厂内电缆工程的施工条件编制的,未考虑在积水区、水底、井下等特殊条件下的电缆敷设,厂外电缆敷设工程按本册第十章有关定额另计工地运输。 2、电缆在一般山地、丘陵地区敷设时,其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3。该地段所需的施工材料如固定桩、夹具等按实另计。 3、电缆敷设定额未考虑因波形敷设增加长度、弛度增加长度、电缆绕梁(柱)增加长度以及电缆与设备连接、电缆接头等必要的预留长度,该增加长度应计入工程量之内。 4、本章的电力电缆头定额均按铝芯电缆考虑的,铜芯电力电缆头按同截面电缆头定额乘以系数 1.2,双屏蔽电缆头制作安装人工乘以系数1.05。 5、电力电缆敷设定额均按三芯(包括三芯连地)考虑的,5芯电力电缆敷设定额乘以系数1.3;6芯电力电缆乘以系数1.6,每增加一芯定额增加30%,以此类推。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同截面电缆定额乘以 0.67。截面400mm2以上至800mm2的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400mm2电力电缆定额执行。240mm2以上的电缆头的接线端子为异型端子,需要单独加工,应按实际加工价计算(或调整定额价格)。 6、电缆沟挖填方定额亦适用于电气管道沟等的挖填方工作。 7、桥架安装:

(1)桥架安装包括运输、组合、螺栓或焊接固定,弯头制作,附件安装,切割口防腐,桥式或托板式开孔,上管件隔板安装,盖板及钢制梯式桥架盖板安装。 (2)桥架支撑架定额适用于立柱、托臂及其他各种支撑架的安装。本定额已综合考虑了采用螺栓、焊接和膨胀螺栓三种固定方式,实际施工中,不论采用何种固定方式,定额均不作调整。 (3)玻璃钢梯式桥架和铝合金梯式桥架定额均按不带盖考虑,如这两种桥架带盖,则分别执行玻璃钢槽式桥架定额和铝合金槽式桥架定额。(4)钢制桥架主结构设计厚度大于3mm时,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 (5)不锈钢桥架按本章钢制桥架定额乘以系数1.1执行。 8、本章电缆敷设系综合定额,已将裸包电缆、铠装电缆、屏蔽电缆等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凡10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均不分结构形式和型号,一律按相应的电缆截面和芯数执行定额。 9、电缆敷设定额及其相配套的定额中均未包括主材(又称装置性材料),另按设计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加上定额规定的损耗率计算主材费用。

顶管计算书

一、结构计算依据 1、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行业标准以及广东省及东莞市 建筑行业强制性标准规范、规程。 2、由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提供的补充勘察报告。 3、工程性质为管线构筑物,兴建地点东莞市长安镇,管道埋深 2.90~6.30米。 4、本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五十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5、管顶地面荷载取值为:汽-20。 6、钢筋及砼强度等级取值: (1)钢筋 Ф—HPB2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210N/ mm2 Ф—HRB3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300N/ mm2 (2)砼:采用C20、C25。 7、本工程地下水埋深为0.3~4.5m。 8、本计算未采用专业计算软件。 二、8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推力计算 管径D1=0.8m 综合摩擦阻力 R=5 kPa 顶入管总长度L=150m 管壁厚t=0.036m 顶入管每米重量W={3.14X(0.8722-0.82)/4}X22=2.05KN/m 管涵与土之间摩擦系数f=0.20

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f011kN/m 初始推力 F0=(Pe+Pw+△P)(3.14/4)B2c=(150+5.3x10+20) x3.14/4x0.8722=133.13 kN 总推力 F= F0+ f0L=133.13+14.11x150=2249.6kN 2、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顶管力至刃脚底的距离:h f=3m 沉井中心半径 r c=3.25m q Amax=4 Pt/3 r c h f 7kpa q A=127.37x(9-1.8)/9=101.89 kpa M A=-0.307q A r2c2=-330.4 kN.m 3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35).[(17.5-10)x7.7]+ tg2(45°主动土压力标准值Fep,k= tg2(45°- 2 35?)x10=18.29 kN/m2 - 2 35?).[(17.5-10)x7.7]+ tg2(45°被动土压力标准值Fp,k= tg2(45°+ 2 35?)x10=250 kN/m2 + 2 h p=H/3=6.7/3=2.23 m §=( h f-︳h f- h p︳)/ h f=0.74 Ptk=2249.6≤§(0.8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推力计算 管径D1=1.0m 综合摩擦阻力 R=5 kPa

顶管计算书

目录 目录 0 顶管顶力、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书 (1) 第一章顶管顶力计算书 (1) 一、结构计算依据 (1)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 三、12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参数取值采用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3) 第二章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 (4) 一、设计条件 (4) 二、井壁水平框架的内力计算及结构配筋计算 (5) 三、抗浮验算 (10) 四、地基承载力验算 (11)

顶管顶力、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书 第一章顶管顶力计算书 一、结构计算依据 1.1.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行业标准以及广东省及肇庆市建筑行业强制性标准规范、规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2.工程性质为管线构筑物,兴建地点肇庆市端州区城西,管道埋深3.028~7.426米。 1.3钢筋及砼强度等级取值: (1)钢筋 HPB3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270N/ mm2 HRB4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360N/ mm2 (2)三级混凝土管fc=23.1N/ mm2 1.4本工程地下水埋深为0.3~4.5m。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2.1.推力计算 管径D1=1.0m 综合摩擦阻力根据 取f k=6 kPa 管外周长S=3.14d=3.14×1.2=3.768m 顶入管总长度L=70m 管壁厚t=0.1m

土的重度3s m /kN 18=γ 管道覆土层厚度Hs=3.2m 顶管机迎面阻力65.1kN 2.3182.14 14 .34 2s s 2g =???= = H D N F γπ 管线总顶力计算:F k 10f N L D F +=π=3.14×1.2×70×6+65.1=1647.66kN 钢筋混凝土管顶管传力面允许最大顶力计算: N A f F p c Qd dk k 2.31203120215.6N ) 10001200(4 14 .31.2379.03.185.005.19.05.05 .0225321==-???????==φλφφφ

钢管顶管设计计算书

钢管顶管设计 一、设计参数 1.工程概况 包头某输水工程,某段顶管采用直线顶管法施工,管道内径为1600mm钢管,顶进长度为200m。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见表。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层序土层名称土的重度rsi kg/m3变形模量 Ed(Mpa) 直剪固快实验强度 C(kpa) φ? ①粉土17.1 0 34 ②湿陷性粉土17.9 10.5 24.9 25.4 ③砾砂18.7 34.8 0 41 ④粉土21.8 19.2 18 26 注:地质勘察报告中,一般提供土的压缩模量E,而规程中,要求提供管侧原状土的变形模量—般E d,一般取E d=2E S。 2.设计参数 钢管内径:D = 1600mm,钢管设计壁厚:t= 15mm,钢管计算壁厚: t0=t-2 =13mm; 钢管中心直径:D0=D +t = 1615mm; 钢管外径:D1=D+2t= 1600 + 2 x15 =1630mm ; 管道计算直径:d0=D +t0=1613mm, 管道计算半径:r0=d0/2= 806.5mm; 管道至原状地面的埋置深度:Hs=18m; 二、强度计算 管道环向截面受力计算 1.管道荷载计算 (1)单位长度钢管结构自重标准值k1 G G1k=γ?π?D0 ?t=78.5×π×1.615×0.015 =5.97kN/m

(2)管道竖向土压力计算标准值F sv?k 管顶土的加权内摩擦角: 1?= 34×1.2+25.4×4+41×6.3+26×6.5 18 =31.65°; 管顶土的加权内聚力: c =0×1.2+24.9×4+0×6.3+18×6.518 =12.03kPa ; 为方便计算,以下以加权重度进行计算,管顶土的加权重度: γs =17.1×1.2+17.9×4+18.7×6.3+21.8×6.518 =19.54KN/m 3; 管顶土的自重应力:1σ=γs1?H s =19.54?18=351.72kPa; 顶管土的折算内摩擦角(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按抗剪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换算): φ=2×{45°?αtan [tan (45°? φ1 2 )?2c σ1 ]} =2×{45°?αtan [tan (45°? 31.65°2)?2×12.03 351.72 ]} =37.64° 管顶影响宽度: B t =D 1?[1+tan (45°?φ2?)] =1.630×[1+tan (45°?37.64°2?)] =2.43m ; 管道穿越土层为④层粉土,查《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 2008, 以下简称规程)按一般黏性土取值:Kα?μ=0.13; 顶管竖向土压力系数: ?j = 1?? ?2Κα?μ?Η s B t 2?Κα?μ = 1?? ?2×0.13× 18 2.432×0.13 =3.29; 竖向土荷载: F sv?k2=γs1?0.215? D 12 =21.8×0.215× 1.6302 =3.82kN/m2; F sv?k3=?j ?[γs1?B t ?2c ]=3.29×[19.54×2.43?2×12.03] =77.06kN/m2;

第五册排水管道工程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详解

第五册排水管道及水处理工程 说明 1.本册是按无地下水考虑的,有地下水时发生的降水费用套用《通用项目》册相应定额计算;需设排水盲沟套用《道路工程》册相应定额计算;基础需铺设垫层时,套用本册第一章相应定额项目。 2.本册混凝土项目均包括模板制作、安装、拆除。 3.本册所称管径均指内径。 4.本册混凝土项目考虑使用非泵送混凝土,实际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浇捣时,每立方米混凝土工程量,增加人工0.655工日和混凝土搅拌机(400L)0.052台班算。 一、排水井渠、管道基础及砌筑 说明 1.本章定额均不包括脚手架,井深超过1.5m的,计算井字脚手架费用;砌墙高度超过1.2m或抹灰高度超过1.5m所需的脚手架套用《通用项目》册的相应定额项目。 2.本章各项目钢筋、铁件的制作均套用钢筋工程章的相应定额项目。

3.收水井的混凝土过梁制作、安装套用相应小型构件定额项目。 4.跌水井跌水部分的抹灰,套用流槽抹灰定额项目。 5.混凝土枕基和管座不分角度套用相应定额项目。 6.本章小型构件指单件体积在0.04m3以内的构件。 7.拱(弧)型混凝土盖板的安装,套用相应体积的矩形板定额,人工、机械数量乘以系数1.15。 8.砖砌检查井筒的升高,套用本章相应定额项目,降低套用《通用项目》册的相应定额项目。 9.本章石砌体定额按块石考虑,如采用片石或平石时,块石与砂浆用量分别乘以系数1.09和1.19,其他不变。 10.给排水构筑物的垫层套用本章相应定额项目,人工数量乘以系数0.87,其他不变;构筑物池底混凝土垫层需要找坡的,人工数量不变。 11.现浇混凝土方沟底板,套用渠(管)道基础中的平基定额。 12.按《给水排水标准图集》设计的各类定型井、混凝土管道基础、管道出水口,分别套用本章及《通用项目》册的相应定额项目。 13.混凝土井盖井座、雨水井箅、小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预制枕基、预制混凝土盖板、预制混凝土过梁安装损耗为1%。

顶管规范

顶管规范 6、1 一般规定 6、1、1 顶管的施工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6、1、1、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6、1、1、2 顶进方法的选用与顶管段单元长度的确定; 6、1、1、3 工作坑位置的选择及其结构类型的设计; 6、1、1、4 顶管机头选型及各类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 6、1、1、5 顶力计算与后背设计; 6、1、1、6 洞口的封门设计; 6、1、1、7 测量、纠偏的方法; 6、1、1、8 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布置;下管、挖土、运土或泥水排除的方法; 6、1、1、9 减阻措施; 6、1、1、10 控制地面隆起、沉降的措施; 6、1、1、11 地下水排除方法; 6、1、1、12 注浆加固措施; 6、1、1、13 安全技术措施。 6、1、2 管道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与各种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1、2、1 在粘性土或砂性土层,且无地下水影响时,宜采用手掘式或机械挖掘式顶管法;当土质为砂砾土时,可采用具有支撑的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 6、1、2、2 在软土层且无障碍物的条件下,管顶以上土层较厚时,宜采用挤压式或网格式顶管法; 6、1、2、3 在粘性土层中必须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法; 6、1、2、4 在粉砂土层中且需要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法; 6、1、2、5 在顶进长度较短、管径小的金属管时,宜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6、1、3 采用手掘式顶管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mm处,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她水源进入顶管管道。 6、1、4 顶管施工中的测量,应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处。 6、2 工作坑 6、2、1 顶管工作坑的位置应按下列条件选择: 6、2、1、1 管道井室的位置; 6、2、1、2 可利用坑壁土体作后背; 6、2、1、3 便于排水、出土与运输; 6、2、1、4 对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易于采取保护与安全施工的措施; 6、2、1、5 距电源与水源较近,交通方便; 6、2、1、6 单向顶进时宜设在下游一侧。 6、2、2 采用装配式后背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6、2、2、1 装配式后背墙宜采用方木、型钢或钢板等组装,组装后的后背墙

顶管计算书

顶管结构计算书 项目号本计算书共页项目名称 子项1-2号顶管 计算日期 校对日期 专业负责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一、基础资料 1、地质条件 根据宁波大学地基处理中心2010年11月提供的《宁波市毛家坪水厂出厂管复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沉井深度范围内,各(亚)层土的空间展布、工程地质特征: 1、杂填土 杂色,松散,湿,为人工填土,主要为塘渣、碎石、块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少量粘性土组成,为新近填土,力学性质不稳定,本层局部分布,层厚为0.30~3.00米,层底埋深为0.30~3.00米。 2-1、粘土 灰黄色,可塑为主,局部软塑,饱和,主要为粘土,局部为粉质粘土,具厚层状构造,含铁锰质斑点,上部0.15~0.20米左右为耕植土,含植物根茎,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具中等偏高压缩性,力学性质一般,本层局部缺失。层厚0.30~2.10米,层底埋深为1.00~2.60米。 2-2、粉质粘土 灰黄色,软塑,饱和,主要为粉质粘土,局部为粘土,具厚层状构造,含铁锰质斑点,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具中等压缩性,力学性质一般,本层局部分布。层厚0.70~1.40米,层底埋深2.20~3.10米。 3-1、淤泥 灰色,流塑,饱和,主要为淤泥,厚层状构造,含腐杂质,局部渐变为淤泥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具极高压缩性,力学性质极差,本层局部分布,层厚为0.30~1.90米,层底埋深为1.40~3.40米。 3-2、泥炭质土 灰黑色,流塑,饱和,主要为泥炭质土,具腥臭味,含植物腐植质及碳质木屑。内摩擦角、凝聚力接近零,本层仅局部分布,具极高压缩性,力学性质极差。层厚为0.10~0.60米,层底埋深为1.10~3.80米。 3-3、淤泥质粘土

顶管结构计算

附件一 顶 管 结 构 计 算

1.设计依据及基本资料 1.1设计依据 ①《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②《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SDJ20-78)。 1.2基本资料 工程等级:顶管设计按2级建筑物考虑 地震烈度:工程区域内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按不设防考虑。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参考值见表1-1。 表1-1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 外水头按6m考虑,运行期内水头为1.378m。 砼强度等级:预制顶管砼为C50。 钢筋级别:受力钢筋采用II级钢筋(20MnSi),分布钢筋采用I级钢筋(AJ3或A3)。 钢筋保护层:按2cm进行计算。 2.结构计算 2.1设计准则 衬砌设计按限裂考虑,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0.2mm。

表 2-1 荷载组合表 2.3 荷载计算及计算工况 2.2 计算荷载及荷载组合 荷载:基本荷载包括围岩压力、衬砌自重、内水压力、稳定渗流 场静水压力;特殊荷载包括施工荷载、灌浆压力、温度荷载、地震 荷载等。鉴于顶管所处洞段土质很差,计算可不考虑弹性抗力。 荷载组合:见下表 2-1。 2.3.1 荷载 内 水压力: 按设计水深加一定超高考虑,取 1.7m 。 外水压力:按有一定外水考虑,取 6m 。 自重:按设计厚度计算自重荷载,钢筋混凝土容重取 2.5T/m 3; 施工推进力:按顶管最大推进长度对应的推进力考虑; 温度荷载:考虑到衬砌分缝等结构措施,可不计; 地震荷载:可不考虑; 围岩压力: 可按松动介质平衡理论和弹塑性理论估算围岩压力, 采用普氏理论、太沙基、铁路公式、弹塑性理论公式分别计算,经 综合分析后,确定不同的围岩压力分布作为计算组次。 各种公式类比计算结果见表 2-2。 2

顶管施工计算书

顶管施工计算书计算依据: 1、《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2、《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一、基本参数 管道顶力计算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 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顶管机选型挤压式(敞开式) 管道截面形式圆形圆形顶管机外径Ds(mm) 1600 管道的计算顶进长度L(m) 170 地面至管道底部外缘的深度h1(mm) 10000 管道外缘底部至导轨底面的高度 h2(mm) 140 基础及其垫层的厚度h3(mm) 300 顶管机进入接收坑后支撑垫板厚度 h4(mm) 100 顶进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H1(mm) 10440 接收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H2(mm) 10550 后座墙支撑作用考虑后座墙的尺寸(mm):【宽BX高H】3000X3000 土抗力安全系数η 1.5 后座墙顶至地面高度h5(mm) 5000 顶管机喇叭口开口率β0.3 基坑支护基础底至后座墙底高度 h6(mm) 1000 计算简图:

工作坑 后座墙示意图 二、土层参数 F=K pγH1B(h5+2H+h6)/(2η)=3×19×10.44×3×(5+2×3+1)/(2×1.5)=7140.96 kN 三、管道参数

管道 管道许用顶力:[Fr]=0.5φ1φ2φ3f c A/(φ5γd)=0.5×0.9×1.05×0.85×14.3×1800/(0.79×1.3)=10066.044KN 四、主顶工作井 f 总顶力:P=πDLf k+N f=3.14×1×170×5+562.688=3231.688KN 主顶工作井的千斤顶顶推能力:Tz=ηh n z P z=0.7×4×2000=5600KN 五、中继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