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诊疗的指南培训记录7

临床诊疗的指南培训记录7

临床诊疗的指南培训记录7
临床诊疗的指南培训记录7

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7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容:

急性心力衰竭

【概述】急性心力衰竭示各种心脏病因导致左心室排血量突然、显著降低而导致急性严重肺淤血。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心力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可致心源性休克或心脏停搏。

【临床表现】

症状发病急骤,患者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体征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心尖冲动向下移位,可出现交替脉,可出现心界扩大,双肺满布湿性啰音,可伴哮鸣音。心率加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血压升高,但伴心源性休克时血压降低。

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早期PaO2轻度下降或正常,肺水肿期间PaO2明显下降,PaCO2增高。(2)X线胸片:可见两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阴影呈蝴蝶状。(3)血流动力学检测:左心室舒末压增高,PCWP18-20mmhg出现轻度淤血,20-25mmhg为中度肺淤血,>30mmhg出现肺水肿。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诊断标准(1)有引起急性左心衰病因。(2)发病急骤,突发言中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淋漓。(3)双肺可闻及布满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奔马律。(4) X 线两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阴影呈蝴蝶状,左心室舒末压增高 PCWP>18mmhg。【急诊处理】急性左心衰治疗应争分夺秒,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注意评估血压、脉搏、意识、皮肤温度。

进行心电监护、12导联心电图检查、X线胸片、血常规、电解质、β利尿钠肽水平、心肌酶,留臵导尿管。

静脉注射吗啡3~5mg/次,15分钟可重复使用,以减轻患者焦虑,消除烦躁,同时可扩静脉动脉,减轻心脏前负荷。

维持呼吸道通畅,导管或面罩吸高流量,或予正压通气,以增加肺泡压力,减少肺泡毛细血管渗出,改善通气/血流比,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使用利尿剂呋塞米20~40mg,1V,必要时每次4~6小时。 6.使用血管扩剂可选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静脉滴注,从5~10mg/min 开始,5~10分钟增加5~10mg,常用50~lOOmg/min,注意血压变化。若有低血压可与多巴胺联合应用。

增强心肌收缩力 (1)洋地黄:2周未用过洋地黄者,可用毛花苷0.2~0.4mg+5%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 (2)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2~10mg/(kg.min)静脉滴注。

(3)米力农:50tig/kg负荷量,继以0.375~0. 7spg/(kg.min)静脉滴注.

其他 (1)氨茶碱0.25g+5%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兴奋心肌,增加心肌收缩力、减轻呼吸困难。 (2)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可减轻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心肌代,减少回心血量,缓解支气管痉挛。 (3)四肢轮换结扎止血带,静脉放血(不常用)等都可按病情需要采用。 (4)药物治疗无效时,要早使用主动脉

球囊反搏(IABP)。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病情缓慢加重,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代偿机制,当发生代偿失调即出现的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血流动力学机制是肺淤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则是体循环静脉淤血和水钠潴留。常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而出现右心衰竭后,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

【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 (1)症状:①呼吸困难:轻者仅于较重体力活动时发生呼吸困难,休息后很快消失,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即在熟睡中憋醒,被迫坐起,为左心衰竭典型的临床症状。重者休息时也感呼吸困难,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称为端坐呼吸。

②咳嗽:其特点是劳力性咳嗽或卧位后不久咳嗽,尤其是夜间刺激性干咳,可咳泡沫样痰,严重者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③咯血:由于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引起,多并呼吸困难。

④疲乏无力、失眠、心悸等。⑤潮式呼吸:见于严重心力衰竭,预后不良时,老年患者更易出现。 (2)体征:除原发心脏病的体征外,有呼吸急促、发绀,高枕卧位或端坐体位。触诊心尖冲动可向下移位,可出现交替脉。心界扩大,心尖区可闻及舒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随心力衰竭程度不同,两侧肺底可闻及不同程度对称性湿哕音,可伴有哮鸣音。

右心衰竭症状:主要为慢性持续性体循环淤血,并引起其他各脏器功能改变,如上腹部胀满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胸骨左缘可听到右心室舒期奔马律,三尖瓣区可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除以上体征外,有原发心脏病体征和诱发心力衰竭疾病体征。

全心衰竭可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也可以左或右心衰竭的表现为主。

辅助检查 (1)心电图: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劳损,右心室增大,有既往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广泛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等表现。 (2)X线检查:左心衰竭可有左心房和(或)左心室扩大及肺淤血、肺水肿。而有肺泡性肺水肿时,两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呈蝶状阴影。可有胸腔积液。 (3)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技术:区别舒功能不全和收缩功能不全。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时降低,正常I_VEF值>50%,LVESV、I)VEDV增大。舒性心功能不全表现为LVEF 值正常、舒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E峰)和心房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A峰)的比值( E/A) <1。 (4)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应用漂浮导管和温度稀释法可测定肺毛细血管契嵌压(PCWP)和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

【诊断要点】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的客观指标。

2.心力衰竭症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如左心衰引起肺淤血可致呼吸困难。

3.体循环淤血引起的颈静脉怒、肝大、下垂部水肿等。

4.上述辅助检查的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左心室功能。

【治疗方案与原则】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

(1)-般治疗

1)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饮食宜低脂、低盐,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限制入水量。2)去除或缓解基本病因,凡有原发性瓣膜病并心力衰竭、心绞痛的患者均应予手术修补或臵换瓣膜。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伴心绞痛,左心室功能低下但证实有存活心肌的患者,冠脉血管重建术可望改善心功能。3)去除诱发因素,如控制感染、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并心室率快;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注意并发肺栓塞等。

(2)药物治疗

1)利尿剂:①轻度液体潴留、肾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选用氢氯噻嗪,如有明显液体潴留,特别有肾功能损害时,宜选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②通常从小剂量开始(氢氯噻嗪25mg/d,呋塞米20mg/d)。如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临床状态稳定,不能将利尿剂作为单一治疗,应与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③不良反应:引起低钾、低镁血症而诱发心律失常。

2)ACE抑制剂:①适用所有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EF≤40%的患者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者;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亦应使用,可预防和延缓心力衰竭发生;伴有体液潴留者应与利尿剂合用;②适用于慢性心力衰患者的长期治疗。卡托普利起始6. 25mg,tid,至50mg,tid;依那普利2.5mg,pd始,至10mg,bid;福辛普利10mg,qd始,至20~40mg,qd;贝那普利2.5mg,qd始,至5~10mg,bid;培哚普利2mg,qd始,至5~20mg,qd。3)β受体阻滞剂:①适用于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LVEF<35%一40%,病情稳定者,均须应用p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者。②禁忌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Ⅱ度以上房室阻滞(已安起搏器除外);有明显液体潴留,需大量利尿者,暂不应用。

4)洋地黄:适用于中、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者,对伴有心室率快的心房颤患者特别有效。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患者,可用毛花苷C,0. 2~0. 4mg 静脉注射。

出现心律失常;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和呕吐);神经精神症状(视觉异常、定向力障碍、昏睡及精神错乱)。当血清地高辛浓度>2. Ong/ml时,特别是低血钾、低血镁、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不良反应常易发生。

毒性反应的治疗:早期诊断与及时停药,并予钾盐静脉滴注,但有房室阻滞者禁用钾盐;如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应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苯妥英钠100mg稀释于20m1注射液中,每5~10分钟缓慢静脉注射一次,直至心律失常控制,总量<300mg。利多卡因50~100mg 稀释于葡萄糖液20m1中,每10分钟静脉缓慢推注一次,总量<300mg,后1~4mg/min静脉滴注维持,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一般禁忌电复律,可致心室颤动。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0.5~1mg静脉注射,如无血流动力学障碍(心源性晕厥、低血压等),无需临时心脏起搏。

5)醛固酮拮抗剂:严重心力衰竭(NYHAⅢ~Ⅳ级)时,在使用ACEI和利尿剂基础上应用;螺酯20mg/d;使用4~6天后检查血钾和肌酐;如果出现了疼痛、男性乳腺发育症,应停用。

6)血管扩剂:常用血管扩剂包括:①静脉扩剂,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主要作用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②小动脉扩剂,如酚妥拉明、肼屈嗪等,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增加每搏量及心排出量;③小动脉和静脉扩剂,如硝普钠、哌唑嗪等,能有效减轻心室前后负荷;④使用方法: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从5~10μg/min开始,每10~15分钟增加5μg,至20~50μg/min。硝酸异山梨酯10~20mg,tid。酚妥拉明0.1mg /min,静脉滴注,每10~15分钟增加0.1mg/min,至2mg/min。硝普钠起始剂量5~10μg/min,避光静脉滴注,后每5~10分钟增加5~10μg,至25~50μg/mln,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变化。长期或输入较大剂量硝普钠时,应注意氰化物中毒。

7)环腺苷酸依赖性正性肌力药:①主要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心脏移植前的终末期心力衰竭。②用法:多巴酚丁胺2~5μg/(kg.min);米力农50μg/kg负荷量,继以0.375~0.75μg/(kg.min)。短期应用3~5天。不主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间歇静脉滴注此类正性肌力药。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基础上,斑块表面破溃,血小板黏附和集聚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产生纤维蛋白,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分支部分或完全梗塞,致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 elevated myocardiac infarction,NSTEMI)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 elevated myocardiac infarction,STEMI)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是成人心脏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1.症状

(1)突然发作胸痛或胸部不适,发作频繁或逐渐加重。

(2)胸痛以胸前区为主,可向左上肢、下颌、上腹部、肩背部放射。

(3)可伴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目眩、乏力等。

2.体征

(1)口唇、末梢发绀,痛苦面容。

(2)心率多增快,少数可减慢,心界增大、第一心音减弱,第三、四心音,奔律等。

(3)两肺可闻及湿啰音(行Killips分级)。

(4)心源性休克患者可出现休克相关体征。

【诊断要点】

1.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

(1)持续胸痛>20分钟,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

(2)心电图至少有2个肢体导联或相邻2个以上胸前导联ST段高≥0. 1mV。

(3)血清心肌标记物(CK-MB、TnT、I)升高。

2.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不特异,心肌标记物升高,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区别在于CK-MB增高≥正常值上限的2倍。

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初发心绞痛或恶化心绞痛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①胸痛伴ST段压低0.05mV,或出现与胸痛相关T波变化;②既往患心肌梗死、行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③既往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了冠心病的诊断;④TnT或TnI增高。

【治疗原则与方案】

1.监测HR、RR、BP、Sp02、12或18导联心电图,血清心肌标记物(CK-MB、TnT、I)。

(1)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BUN、电解质,尿量等,必要时监测CVP、PC-WP、CO。

超声心动图、床旁X线胸片。

有条件和可能做CT血管扫描。

(4)有条件者可行冠脉造影。

2. 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嚼服阿司匹林300mg。

3.镇痛疼痛剧烈可肌肉注射哌替啶50-100mg,或静脉注射吗啡2-4mg,必要时可以重复使用。

4.溶栓治疗胸痛症状出现后12小时明确为STEMI者应尽早溶栓治疗,目标为30分钟给药,常用方法:①重组组织性纤维酶原激活剂(rt-PA)50-100mg,30分钟静脉滴注;②链激酶(UK)150万-200万U,30分钟静脉滴注;③尿激酶建议剂量150万-200万U,30分钟静脉滴注。溶栓后应用肝素注射8000-10000U,使APTT延长1.5-2.0倍。

5.如果选择PCI,则要尽快送达导管室,目标90分钟将血管开通。

6.抗缺血包括硝酸甘油5-10μg/min起始静脉滴注,每10-15分钟增加5μg,SBp≥100mmhg,可急诊给药β受体阻滞剂,ACEI可在6小时给予。

7.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8.抗凝血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1mg/kg,皮下注射,q12h,或普通肝素,起始剂量60U/kg,维持量12-15U/(kg.h),qd。

9.如患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则按心力衰竭治疗;并发心律失常,则给予相应治疗。

【急诊处理】

接触到患者应立即予心电监护,做好心肺复准备,包括除颤器。

2.患者到达急诊科10分钟完成心电图检查,并完成临床诊断;下一个10分钟决定是否行溶栓或PCI,目标是将进门-用药时间<30分钟、进门-球囊扩时间<90分钟。如果患者最初心电图无法确诊,而胸痛症状持续存在,仍要高度警觉STEMI,每间隔5~10分钟重复心电图检查,监测ST段变化。

3.不能确定的ACS患者,要收入CCU密切观察。

【注意事项】

1.注意不典型的病史如以喘息就诊,疼痛部位在上腹部、肩背部、咽部,无疼痛或压迫感。2.根据医院的诊治规,尽早决定治疗方案。

3.如有诊断困难应请心脏专科会诊,评估和选择溶栓或冠脉介入治疗。

4.如果进行溶栓,要与家属进行病情交代,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认真评估溶栓适应证和禁忌证。

(1)溶栓适应证I类

1)无溶栓禁忌证的STEMI患者,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至少2个胸导联或2个肢体导联的ST段抬高超出0.1mV应进行溶栓治疗。(证据水平:A)

2)无禁忌证的STEMI患者,在症状出现12小时,有新发左束支阻滞或可疑左束支阻滞时应实施溶栓治疗。(证据水平:A)

Ⅱa类

1)无溶栓禁忌证的STEMI患者,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且12导联电图证明后壁心肌梗死应进行溶栓治疗。(证据水平:C)

2)无溶栓禁忌证的STEMI患者,在症状出现后12~24小时持续存在缺血症状,并有至少2个胸导联或2个肢体导联的ST段抬高超出0.1mV应行溶栓。(证据水平:B)

Ⅲ类

1)对STEMI症状消失超过24小时患者不再溶栓。(证据水平:C)

2)在除外后壁心肌梗死后,如果12导联心电图仅ST段压低,不进行溶栓治疗。(证据水平:A)

(2)溶栓禁忌症

1)绝对禁忌征:颅出血史;大脑血管损害(如血管畸形);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除外3小时急性缺血脑中风);可疑主动脉夹层;活动性出血或有出血因素(包括月经);3个月严重的头面部损伤。

2)相对禁忌征:长期控制不良的严重高血压史;就诊时有严重未控制高血压( SBP>180mmHg或DBP>llOmmHg);3个月有缺血脑卒中,痴呆或不在禁忌症围的颅病变;创伤性或长时间(>10分钟)或大手术(3周);新近脏出血(2~4周);不能压迫的血管穿刺;链激酶/阿尼普酶:曾使用(5天前)或有过敏反应;妊娠;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近期使用抗凝药物:高INR,有高度出血危险。

致命性心律失常

致命性心律失常是可以导致心脏骤停的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常见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停搏、高度房室阻滞、心室阻滞和心室静止。绝大多数致命性心律失常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只有少数特殊类型为原发,如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特

发性心室颤动等。

【急诊处理】

1.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可直接电复律,药物首选胺碘酮

无脉性室速/室颤应按心肺复处理。

如果患者左心功能不全,可诱发出持续性室速或室颤,应首选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无条件臵人ICD者,药物防治。

【注意事项】

1.急诊处理前,要先区分心律失常是突发的,还是既往发作过。

急诊处理同时,需要认真查找发病原因,治疗原发病更为重要。

3.多形性室速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QT间期延长所致的尖端扭转性室速是特殊类型,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制定与更新管理规定

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制定与更新管理规定 一、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的制定与更新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有效、合法、规范。 二、各临床科室应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结合我院现有资源,制定本专业主要病种的《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操作规范》。 三、医院各科室应根据医学的发展需要,定期对临床指南及规范进行更新与改进,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的指南及规范,具体工作由科室主任负责,在本科室内落实完成。新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应先培训、后执行。 四、严格规范临床指南/规范的临床准入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使用的新临床指南/规范,首先需由本专业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实用性评定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临床实践,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临床指南/规范更新申请表”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抽调医疗质量与管理委员会至少3名相关专家进行评估。 五、医务科负责收集、整理各临床科室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定制成册,并负责对各科室的培训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至少每两年组织对各科室的《诊疗

指南》与《操作规范》进行重新修订。 六、医务科应为各部门制定与更新临床诊疗指南、操作规范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七、各科室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原指南/规范存在缺陷,应及时进行修改,并提供充分的修改理由,如卫生部、卫生厅或权威医疗机构的修改依据。 八、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制定与更新批准程序及监管规定:1.首先由专业科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遵循新的临床指南/规范的临床实施原则,制定、更新本院的相关疾病诊疗指南/规范,提交医务科审核,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 2.各科室申报材料完善后15个工作日内,由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专家评审,并出具评审报告及建议。 3.通过审核的更新版临床指南/规范,科主任负责在科室落实执行,并由医务科负责督导和检查落实情况。

科室业务培训管理

科室业务培训管理目录 一、科室业务培训管理小组及职责 二、业务培训相关制度 三、年度业务培训计划 四、业务培训记录 1月份:月培训内容 签到表 :成绩单 2月份:月培训内容 签到表 :成绩单 ……………………………………………………… 五、业务培训分析总结 六、主管部门督导检查、科室自查表 七、考试题(每位考试人的试题)按时间顺序排列

一、科室业务培训管理小组及职责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科室业务培训管理小组职责: 1.制定年度科室业务学习、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 划、培训目标。确定重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参 加培训人员。 2.具体安排培训时间、地点、讲课人,及时通知科室人员参加培训。 3.按照考核计划,确定考核具体内容、方式,严格考核纪律。 4.严格监督培训及考核计划落实情况,并及时听取科室人员对培训及考核内容、方法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 5.对考核不合格人员,需强化培训,确保其达到本年度培训要求、通过考核。 工作计划及方案:

二、业务培训相关制度 1、业务学习制度 2、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

业务学习制度 一、临床、医技科室的业务学习,一般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组织,原则上每周一次或每月2次。具体时间根据各科室具体情况进行安排,但要报主管单位或部门,以备检查落实。 二、各科的业务学习计划及执行情况包括学习内容、地点、主持人应详细登记在科室工作手册上,医务科定期检查并抽查个人学习笔记,根据各科执行情况记分。 三、全院的业务学习由主管职能科室统一安排,被安排讲课的老师认真备课,因故不能讲课,要提前一周通知主管科室。 四、参加业务学习要进行签到,并参加相应的考核,考核资料要进行留存,列入技术档案,作为外出进修、学习、晋级、晋升和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

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7

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7 时间: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急性心力衰竭 【概述】急性心力衰竭示各种心脏病因导致左心室排血量突然、显著降低而导致急性严重肺淤血。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心力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可致心源性休克或心脏停搏。 【临床表现】 1.症状发病急骤,患者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2.体征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心尖冲动向下移位,可出现交替脉,可出现心界扩大,双肺满布湿性啰音,可伴哮鸣音。心率加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血压升高,但伴心源性休克时血压降低。 3.辅助检查(1)动脉血气分析:早期PaO2 轻度下降或正常,肺 水肿期间PaO2明显下降,PaC02增高。(2)X线胸片:可见两 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阴影呈蝴蝶状。(3)血流动力学检测:左心 室舒张末压增高,PCWP18-20mmhg出现轻度淤血,20-25mmhg为中度肺淤血,>30mmhg出现肺水肿。 诊断要点】

1.根据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2.诊断标准(1)有引起急性左心衰病因。(2)发病急骤,突发言中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淋漓。(3)双肺可闻 及布满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奔马律。(4)X 线两肺大片云雾状 影、肺门阴影呈蝴蝶状,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PCWP>18mmhg。【急诊处理】1.急性左心衰治疗应争分夺秒,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注意评估血压、脉搏、意识、皮肤温度。 2.进行心电监护、12导联心电图检查、X 线胸片、血常规、电解质、B利尿钠肽水平、心肌酶,留臵导尿管。 3.静脉注射吗啡3?5mg/次,15分钟可重复使用,以减轻患者焦虑,消除烦躁,同时可扩张静脉动脉,减轻心脏前负荷。 4 .维持呼吸道通畅,导管或面罩吸高流量,或予正压通气,以增加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毛细血管渗出,改善通气/血流比,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5.使用利尿剂咲塞米20?40mg, 1V,必要时每次4?6小时。 6.使用血管扩张剂可选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静脉滴注,从5?10mg/min 开始,5?10 分钟增加5?10mg,常用50~IOOmg/min , 注意血压变化。若有低血压可与多巴胺联合应用。 7.增强心肌收缩力(1)洋地黄:2 周内未用过洋地黄者,可用 毛花苷0.2?0.4mg+5%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2)多巴

4.4.2.1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7

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7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急性心力衰【急诊处理】 接触到患者应立即予心电监护,做好心肺复苏准备,包括除颤器。 2.患者到达急诊科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并完成临床诊断;下一个10分钟决定是否行溶栓或PCI,目标是将进门-用药时间<30分钟、进门-球囊扩张时间<90分钟。如果患者最初心电图无法确诊,而胸痛症状持续存在,仍要高度警觉STEMI,每间隔5~10分钟重复心电图检查,监测ST 段变化。3.不能确定的ACS患者,要收入CCU密切观察。 【注意事项】1.注意不典型的病史如以喘息就诊,疼痛部位在上腹部、肩背部、咽部,无疼痛或压迫感。2.根据医院的诊治规范,尽早决定治疗方案。3.如有诊断困难应请心脏专科会诊,评估和选择溶栓或冠脉介入治疗。4.如果进行溶栓,要与家属进行病情交代,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认真评估溶栓适应证和禁忌证。 (1)溶栓适应证 I类1)无溶栓禁忌证的STEMI患者,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至少2个胸导联或2个肢体导联的ST段抬高超出0.1mV应进行溶栓治疗。(证据水平:A) 2)无禁忌证的STEMI患者,在症状出现12小时内,有新发左束支阻滞或可疑左束支阻滞时应实施溶栓治疗。(证据水平:A)Ⅱa 类 1)无溶栓禁忌证的STEMI患者,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且12导联电图证明后壁心肌梗死应进行溶栓治疗。(证据水平:C) 2)无溶栓禁忌证的STEMI患者,在症状出现后12~24小时内持续存在缺血症状,并有至少2个胸导联或2个肢体导联的ST段抬高超出0.1mV 应行溶栓。(证据水平:B) Ⅲ类 1)对STEMI症状消失超过24小时患者不再溶栓。(证据水平:C) 2)在除外后壁心肌梗死后,如果12导联心电图仅ST段压低,不进行溶栓治疗。(证据水平:A) (2)溶栓禁忌症 1)绝对禁忌征:颅内出血史;大脑血管损害(如血管畸形);3个月内缺血性脑卒中(除外3小时急性缺血脑中风);可疑主动脉夹层;活动性出血或有出血因素(包括月经);3个月内严重的头面部损伤。 2)相对禁忌征:长期控制不良的严重高血压史;就诊时有严重未控制高血压( SBP>180mmHg或DBP>llOmmHg);3个月内有缺血脑卒中,痴呆或不在禁忌症范围内的颅内病变;创伤性或长时间(>10分钟)或大手术(3周内);新近内脏出血(2~4周);不能压迫的血管穿刺;链激酶/阿尼普酶:曾使用(5天前)或有过敏反应;妊娠;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近期使用抗凝药物:高INR,有高度出血危险。致命性心律失常致命性心律失常是可以导致心脏骤停的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常见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停搏、高度房室阻滞、心室内阻滞和心室静止。绝大多数致命性心律失常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只有少数特殊类型为原发,如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等。 【急诊处理】 1.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可直接电复律,药物首选胺碘酮2.无脉性室速/室颤应按心肺复苏处理。3.如果患者左心功能不全,可诱发出持续性室速或室颤,应首选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无条件臵人ICD者,药物防治。【注意事项】 1.急诊处理前,要先区分心律失常是突发的,还是既往发作过。 2.急诊处理同时,需要认真查找发病原因,治疗原发病更为重要。 3.多形性室速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QT间期延长所致的尖端扭转性室速是特殊类型,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4.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应注意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7之欧阳光明创编

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7 欧阳光明(2021.03.07)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急性心力衰竭 【概述】急性心力衰竭示各种心脏病因导致左心室排血量突然、显著降低而导致急性严重肺淤血。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心力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可致心源性休克或心脏停搏。【临床表现】 1.症状发病急骤,患者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2.体征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心尖冲动向下移位,可出现交替脉,可出现心界扩大,双肺满布湿性啰音,可伴哮鸣音。心率加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血压升高,但伴心源性休克时血压降低。 3.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早期PaO2轻度下降或正常,肺水肿期间PaO2明显下降,PaCO2增高。(2)X线胸片:可见两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阴影呈蝴蝶状。(3)血流动力学检测:左心

室舒张末压增高,PCWP18-20mmhg出现轻度淤血,20-25mmhg为中度肺淤血,>30mmhg出现肺水肿。 【诊断要点】 1.根据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2.诊断标准(1)有引起急性左心衰病因。(2)发病急骤,突发言中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淋漓。(3)双肺可闻及布满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奔马律。(4) X线两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阴影呈蝴蝶状,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PCWP>18mmhg。【急诊处理】 1.急性左心衰治疗应争分夺秒,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注意评估血压、脉搏、意识、皮肤温度。 2.进行心电监护、12导联心电图检查、X线胸片、血常规、电解质、β利尿钠肽水平、心肌酶,留臵导尿管。 3.静脉注射吗啡3~5mg/次,15分钟可重复使用,以减轻患者焦虑,消除烦躁,同时可扩张静脉动脉,减轻心脏前负荷。 4.维持呼吸道通畅,导管或面罩吸高流量,或予正压通气,以增加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毛细血管渗出,改善通气/血流比,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5.使用利尿剂呋塞米20~40mg,1V,必要时每次4~6小时。6.使用血管扩张剂可选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静脉滴注,从5~10mg/min 开始,5~10分钟增加5~10mg,常用50~lOOmg/min,注意血压变化。若有低血压可与多巴胺联合应用。 7.增强心肌收缩力 (1)洋地黄:2周内未用过洋地黄者,可用毛

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

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7 时间:2018年8月20日 地点:急诊科医生办公室 人员: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 主持人:科主任刘峰主治医师 内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 急性心力衰竭 【概述】急性心力衰竭示各种心脏病因导致左心室排血量突然、显著降低而导致急性严重肺淤血。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心力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可致心源性休克或心脏停搏。 【临床表现】 1.症状发病急骤,患者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2.体征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心尖冲动向下移位,可出现交替脉,可出现心界扩大,双肺满布湿性啰音,可伴哮鸣音。心率加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血压升高,但伴心源性休克时血压降低。 3.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早期PaO2轻度下降或正常,肺水肿期间PaO2明显下降,PaCO2增高。(2)X线胸片:可见两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阴影呈蝴蝶状。(3)血流动力学检测: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PCWP18-20mmhg出现轻度淤血,20-25mmhg为中度

肺淤血,>30mmhg出现肺水肿。 【诊断要点】 1.根据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2.诊断标准(1)有引起急性左心衰病因。(2)发病急骤,突发言中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淋漓。(3)双肺可闻及布满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奔马律。(4) X线两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阴影呈蝴蝶状,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 PCWP>18mmhg。【急诊处理】 1.急性左心衰治疗应争分夺秒,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注意评估血压、脉搏、意识、皮肤温度。 2.进行心电监护、12导联心电图检查、X线胸片、血常规、电解质、β利尿钠肽水平、心肌酶,留臵导尿管。 3.静脉注射吗啡3~5mg/次,15分钟可重复使用,以减轻患者焦虑,消除烦躁,同时可扩张静脉动脉,减轻心脏前负荷。 4.维持呼吸道通畅,导管或面罩吸高流量,或予正压通气,以增加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毛细血管渗出,改善通气/血流比,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5.使用利尿剂呋塞米20~40mg,1V,必要时每次4~6小时。6.使用血管扩张剂可选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静脉滴注,从5~10mg/min 开始,5~10分钟增加5~10mg,常用50~lOOmg/min,注意血压变化。若有低血压可与多巴胺联合应用。 7.增强心肌收缩力 (1)洋地黄:2周内未用过洋地黄者,可用

医院制定与更新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的管理规定

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管理规定 一、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的制定与更新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有效、合法、规范。 二、各临床科室应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结合我院现有资源,制定本专业主要病种的《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操作规范》。 三、医院各科室应根据医学的发展需要,定期对临床指南及规范进行更新与改进,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的指南及规范,具体工作由科室主任负责,在本科室内落实完成。新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应先培训、后执行。 四、严格规范临床指南/规范的临床准入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使用的新临床指南/规范,首先需由本专业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实用性评定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临床实践,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临床指南/规范更新申请表”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抽调医疗质量与管理委员会至少3名相关专家进行评估。 五、医务科负责收集、整理各临床科室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定制成册,并负责对各科室的培训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至少每两年组织对各科室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进行重新修订。 六、医务科应为各部门制定与更新临床诊疗指南、操作规范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七、各科室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原指南/规范存在缺陷,应及时进行修改,并提供充分的修改理由,如卫生部、卫生厅或权威医疗机构的修改依据。

八、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制定与更新批准程序及监管规定: 1.首先由专业科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遵循新的临床指南/规范的临床实施原则,制定、更新本院的相关疾病诊疗指南/规范,提交医务科审核,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 2.各科室申报材料完善后15个工作日内,由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专家评审,并出具评审报告及建议。 3.通过审核的更新版临床指南/规范,科主任负责在科室落实执行,并由医务科负责督导和检查落实情况。 4.根据国内外权威指南和有关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制定与更新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临床指南/规范。由医务科监督管理。 九、本规定从下文之日起执行。

业务学习记录本(统一印制本)

业务学习与培训 记录本 科室: 年份:

目录 1.?业务学习与培训记录本?包括:三基三严、诊疗指南、操作规、新技术培训;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科室业务学习与培训考核小组成员; 3.科室业务学习及培训考核小组职责; 4.业务学习与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5.具体培训容; 6.培训记录; 7.考试成绩; 8.年终总结;

业务学习考核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科室业务学习与培训考核小组职责一、制定本年度科室三基三严培训、其他业务学习及考核计划,培 训目标、确定重点培训容、培训方法、参加培训人员,根据科 室及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可适时调整培训及考核容。 二、具体安培培训时间、地点、及时通知科室人员参加培训。 三、按照考核计划,确定考核具体容、方式,严格考核纪律。 四、严格监督培训及计划落实情况,并及时听取科室人员对培训及 考核容、方法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 五、对任何不合格人员,需强化培训,确保其达到本年度培训要求, 通过考核。

业务学习培训与考核制度 为不断提高我科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科基础卫生质量,规医疗操作程序,根据医院业务发展和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制定本培训与考核制度。 一、培训及考核目的 1.提高临床医师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 2.规临床医师的基本操作流程; 3.强化临床医师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培训人员: 包括: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本科室医护人员 四、培训容 1.临床基本技能:病历书写与全身体格检查、无菌操作技术、胸前穿刺术、腰椎穿刺术、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术、心肺复、气管插管术、医学影像阅读。 2.临床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本专业的临床诊断常规、抗生素及药物的合理使用规、合理用血指证等。 3.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4.医院规章制度。

临床诊疗指南(干货)

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 ISBN978一7一117一11969一6 1.临…汀。中…IH。①临床医学一指南②急诊一临床医学一指南IV。R4一62R459。7一6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ZOQg)第09性340号 门户网:~·pmP几。闭1卫人网:,门即讯hrhexa n、切m 出版物查询、网上书店执业护士、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策划编辑: 责任编辑:封面设计:版式设计: 杜贤周春桃兰南文tj艳梅郭森李秋斋 姚冰刘盛刘艳梅陈敏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 编著:中华医学会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1于67616688)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3区3号楼 邮编:100078 E一mall: 购书热线:010一67605754010一65264830 印刷: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 经销:新华书店 开本:787只10921’16印张:36.25 字数:670千字 版次:200!〕年9Jl第1版2009年9)】第1版第1次印刷标准书号:ISBN97吕一7一117一11969一6/R·11970

定价:67。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一7613394(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销售都联系退换)内容提要 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编写的《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是一部权威性的急诊医学临床诊疗指南书籍,是分会组织全国委员单位的专家通过近两年的编写和反复修改的作品。此分册分为院前急救,灾难医学,急诊症状,复苏,呼吸系统急危重病,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病,消化系统急危重病,泌尿系统急危重病,血液系统急危重病,肿瘤急危重病,中枢神经系统急危重病,代谢内分泌急危重病,皮肤、五官急危重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感染性疾病,理化因素、意外伤害,休克,创伤急救,妇科急诊,儿科急诊共20章。每章又分成若干节,内容包括本学科及其相关疾病,分概述、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要点和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编写,既有学科发展概述内容,也有当前技术特点,对临床疾病的急诊诊断治疗作了重点描述,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对提高急诊医学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供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及医疗行政管理人员等参照执行。......感谢聆听 序 在卫生部的领导和财政部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护 理学会组织了50多个专科分会的医学专家和学者编写出版了这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这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表示热烈祝贺。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的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对临床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培训文档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 时间2015.2.3 地点儿科医办 参加人员儿科全体医护人员 内容新生儿惊厥 惊厥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在新生儿时期发生率0.2%~1.4 9/6,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惊厥可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亦可继发于全身各系统疾病。由于新生 儿神经系统的功能多在脊髓和脑干水平,细胞质和细胞膜分化不完全,缺少树突及突触间 联系,髓鞘发育不完善等,新生儿惊厥临床表现复杂,甚至常常不易发现,与预后的关系 较难判定。【临床表现】新生儿惊厥临床表现较复杂,有的惊厥仅在记录脑 电图(EEG)时发现,而另外虽有惊厥的运动和行为现象却缺乏EEG表现,应把临床表现的“颤抖”与惊厥发作区别开(见表3~3)。以下为新近Volpe提出的新生儿惊厥的分类。1.微小型常表现为口一颊一舌运动,四肢踏车样运动,瞬间及呼吸暂停(此种呼吸暂停常伴EEG改变,可无心率下降)。早产儿较足月儿常见,且足月儿中大部分缺乏并发的脑电 惊厥。值得注意微小型惊厥常被忽视,但是可能是明显大脑损伤的症状。2.阵挛型是有节律且呈较慢速率的肢体阵挛性抽搐,包括局灶和多灶性,前者局限于身体一侧的某 个部分,常不伴意识丧失,病理变化常为局灶性如大脑梗死,但新生儿代谢性疾病时也常 表现为局灶型;后者则包括身体的几个部位,但移行方式则不固定。- 10 - 3.强直型为肢体的强直性收缩,包括局灶和全身型,后者更常见,前者为一个肢体或躯干的 不对称强直性收缩,后者则为上、下肢同时强直性伸展(去脑干体位)或上肢强直性屈曲下 肢强直性伸展(去大脑皮层体位)。4.肌阵挛型为快速率的上下肢屈曲性或多次同 步性抽搐,包括局灶、多灶、全身型。局灶型为一侧上肢屈曲性抽搐,多灶型则包括几个 部位的同步性抽搐,全身型则为上下肢对称性抽搐。【诊断要点】1.临床特点(1)病史:母亲健康状况,明确有无遗传代谢病史(糖尿病、甲亢、甲旁亢),围产史,用药史,是否近亲婚配,家族癫痫史等。(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正确判断胎龄及发育营养状况,头 颅大小,囟门张力及有无颅骨软化,黄疸,皮疹,肝脾肿大及神经系统体征。(3)惊厥出现的时问与惊厥原因:①生后24小时内多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严重的脑出血、低血糖、维 生素B。依赖。②生后24---~72小时多为颅内出血/缺氧缺血眭脑病、低血糖、低血钙、 药物撤退综合征、低镁血症等。③72小时至一周,常见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柯萨奇B族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及弓形虫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氨基酸代谢异常、 核黄疸、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脑出血。(4)几种遗传缺陷病1)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无特异先天性代谢缺陷证据,家族成员中有新生儿期惊厥史。 ②惊厥常在出生第3天后出现,多发性但时间短暂,常伴有呼吸暂停。对惊厥药物反应不 一,一般多在3周内自然停止。与给药或停药无关。③d,JL后期生长发育正常,无进行性 神经系统疾病证据。④14%家庭成员有癫痫发作。2)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Bloch—Sulzberger综合征):①外胚层遗传病,病变累及皮肤、牙、眼及中枢神经系统。 显性伴性遗传,女性与男性发病比例约为20:l,男性患者常死亡。②皮肤异常为主要临床 特征。30%~50%在出生时很快出现皮肤红斑及疱疹,类似大庖性表皮松解症,以肢体屈

2019年2月24日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

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 时间:2019年2月24日 地点:急诊科医生办公室 人员: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 主持人:科主任刘峰主治医师 内容: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基础上,斑块表面破溃,血小板黏附和集聚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产生纤维蛋白,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分支部分或完全梗塞,致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 elevated myocardiac infarction,NSTEMI)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 elevated myocardiac infarction,STEMI)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是成人心脏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1.症状 (1)突然发作胸痛或胸部不适,发作频繁或逐渐加重。 (2)胸痛以胸前区为主,可向左上肢、下颌、上腹部、肩背部放射。 (3)可伴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目眩、乏力等。

2.体征 (1)口唇、末梢发绀,痛苦面容。 (2)心率多增快,少数可减慢,心界增大、第一心音减弱,第三、四心音,奔律等。 (3)两肺可闻及湿啰音(行Killips分级)。 (4)心源性休克患者可出现休克相关体征。 【诊断要点】 1.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 (1)持续胸痛>20分钟,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 (2)心电图至少有2个肢体导联或相邻2个以上胸前导联ST段高≥0. 1mV。 (3)血清心肌标记物(CK-MB、TnT、I)升高。 2.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不特异,心肌标记物升高,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区别在于CK-MB增高≥正常值上限的2倍。 3.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初发心绞痛或恶化心绞痛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①胸痛伴ST段压低0.05mV,或出现与胸痛相关T波变化; ②既往患心肌梗死、行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③既往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了冠心病的诊断;④TnT或TnI增高。 【治疗原则与方案】 1.监测 HR、RR、BP、Sp02、12或18导联心电图,血清心肌标记物(CK-MB、TnT、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