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8-08-06T11:50:58.2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作者:黄春花[导读] 分析因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

黄春花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目的:分析因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1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行球囊扩张术,术中透视下导丝引导超高压球囊至狭窄部位,逐级扩张。术后进行阶梯穿刺法,尽量避开狭窄病变部位,同时进行宣教等护理工作。结果:21例血液透析患者术后进行血透治疗血流量均≧250ml/min,平均(270±27.55)ml/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球囊扩张术后内瘘使用>6个月以上。结论:耐心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256-02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尽可能地延长内瘘的使用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狭窄的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经过多年的透析治疗,通路血管极其有限,球囊扩张术可以使原来狭窄的血管重新利用,而且手术创伤小,处理后仍能保持血管的解剖完整性,为最大限度利用血管资源提供了保障。我院于2013年3月采用球囊扩张治疗内瘘狭窄21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共21例患者进行球囊扩张术治疗,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3~65岁,平均(41±1)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7例,多囊肾4例,糖尿病肾病10例。内瘘使用时间为1年到6年。21例中,自体内瘘5例,自体内瘘16例,靠近动脉吻合口内瘘狭窄9例,远离动脉吻合口内瘘狭窄12例。

2.治疗方法及效果

本组患者均由医院手足外科医生在超声引导下,通过患者皮肤表面穿刺內瘘血管,送入球囊扩张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对血管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矫正狭窄部位,恢复正常血管内径,从而达到延长患者动静脉內瘘使用寿命的目的。以下以左前臂内瘘为例简介手术过程。

(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肢外展,患肢以碘酊、酒精原液消毒。

(2)左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后,术前超声证实狭窄病变位于第一穿刺点远端,病变远近段静脉扩张均超过6mm。吻合口处头静脉搏动明显、无震颤。于肘下局麻切开显露头静脉,直视下穿刺放置6F短鞘。超声引导0.018导丝顺利通过狭窄病变。经导丝进入4mm 球囊,超声检查确认位于真腔内。以6~12ATM压力扩张病变,扩张时患者疼痛明显,压力缓慢提升。超声显示球囊能完全张开,扩张时间3min。改5mm、6mm球囊依次扩张病变,压力最高12ATM,扩张时间3min。退出球囊。超声检查显示狭窄病变明显改善(受设备限制无法测量直径),头静脉扪及震颤明显。拔除鞘管,缝合穿刺点。震颤进一步增强,但震颤无法传导至狭窄部位以远。清点器械无误,术毕。

患者经内瘘血管狭窄球囊扩张成型术后,21例患者有2例使用3个月后发生第2次狭窄,其余均使用1年以上。

3.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护理对策。

3.1 内瘘的护理

血透护士平时给病人穿刺内瘘时,每次要先评估患者内瘘情况,发现内瘘有狭窄、血流不足、听诊听到动脉分流所产生的粗糙吹风样血管杂音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建议行内瘘侧前臂血管彩超检查,检查结果提示有狭窄后马上收入手足外科行内瘘球囊扩张术。

3.2 术后护理

内瘘球囊扩张术后,由手足外科医生及血透资深护士共同确定穿刺血管部位,球囊扩张的部位尽量不要穿刺,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尽量一针见血,勿重复穿刺造成患者血管损伤,球囊扩张术后内瘘首次使用血流量180~200ml/min,逐渐增加其血流量以达到230~250ml/min,以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

3.3 术后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球囊扩张术后的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预防透中低血压的发生,要求患者控制水分,避免每次超滤太多,长期低血压的患者可以给予调高钠浓度、调低透析液温度,下机前30分钟调节钠至正常值,避免引起口渴现象。

3.4 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手术切口辅料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以及血肿有无扩大情况,做完手术后继续血液透析的患者在结束透析回病房后护士要关注牙龈、皮肤、鼻腔等有无出血情况,手术后的出血主要以渗血为主,严重者可出现皮下出血。

3.5 由于手术中扩张时容易损伤血管内膜,血流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扭曲,以及辅料包扎过紧,术后感染,患者可能再次出现内瘘栓塞的发生,所以要尽量避免这些因素。

3.6 感染的预防和观察

内瘘球囊扩张术手术过程中要求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术后密切观察内瘘处情况,有无红、肿、热、痛,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7 心理护理患者担心术后预后情况产生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应详细向病人及家属内瘘球囊扩张术的效果及预后,提供安静舒适、无不良刺激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家属建立有效的沟通使其能正确的对待疾病,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4.健康指导

4.1 应让患者懂得瘘管是生命通道,一定要注意保护(须像眼睛一样保护)。

血液透析内瘘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血液透析内瘘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5-08-05T11:19:56.7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作者:于鹏飞张艳 [导读] 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于鹏飞张艳 (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血液净化中心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3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内瘘建立后,即预见性评估自体内瘘常见并发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其转归,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结果:2例发生预见性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血透析;并发症;预防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381-01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并发症常常是使其失功的主要原因,故如何保护性地使用内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是血透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 1.临床资料 选择在本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7~82岁,均使用自体动静脉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3次/周,4?h/次。原发疾病构成:高血压病11例,糖尿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多囊肾2例,原因不明3例。内瘘选用血管为手腕部头静脉一桡动脉,其中端侧吻合20例,侧侧吻合6例,端端吻合2例,高位肱动脉和正中静脉端侧吻合2例。所有患者遵医嘱服用促红素维所有患者遵医嘱服用促红素维持血色素在正常范围,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2.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2.1?瘘口感染 与医护人员是否执行无菌操作有关。 护理措施 2.1.1注意室内环境卫生,减少家属探视,坚持透析间内有家属在不做内瘘侵人性操作;透析结束时采用密闭回血,回血结束后再拔针,减少针头被污染的机会。 2.1.2?穿刺处皮肤过敏,与患者胶布过敏或针柄塑料过敏有关。对针柄塑料过敏的患者,只需用胶布先将针柄裹住,使塑料不直接接触皮肤。对胶布过敏的患者,穿刺后先用无菌纱布盖住针眼,再将下机时用的止血绷带固定针柄,最后胶布贴在止血绷带上固定针尾部。 2.2?瘘管狭窄 与长期定点穿刺和穿刺方向有关。 护理措施 采取绳梯式穿刺,扩大穿刺区域,穿刺针向心或离心交叉兼用。 2.3?瘘管栓塞 与血透低血压及过度按压有关。 护理措施:对所有内瘘的患者强调健康教育,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适当按压内瘘止血,自我感觉瘘管异常立即求医。 2.4?穿刺血肿 与新瘘血管不充盈及穿刺者技术有关。 护理措施:新瘘穿刺前必须有患者内瘘的彩色多普勒B超报告,由有经验的穿刺者根据B超报告和内瘘手术医生一起定穿刺点,血管不充盈者可暂缓穿刺。 2.5穿刺针滑脱 与穿刺针固定有关。 护理措施:穿刺针软管成“U”字型反折后以胶布粘贴,对年老、意识不清者,瘘侧肢体用约束带防护。 3.讨论 成功建立动静脉内瘘后,对内瘘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内瘘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由自身生理因素造成,也可由护士的操作不当引起。内瘘血管?并发症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可由血管疤痕形成,血管渐渐地变细,血流不畅,最后闭塞。正确、良好的日常护理和预防是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得以长期使?用的主要环节,而护士娴熟的穿刺技术则可以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薛骏,李铭新,陆福明,等.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主要病冈的分析[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9.z6(4)l?301—302. [2]林秀梅,沈美霞.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及护理[J].稿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l?2041. [3]戎殳,叶朝阳,陈静,等.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J].中国血液净化,2003,2(9).476—478.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8-08-06T11:50:58.2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作者:黄春花[导读] 分析因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 黄春花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目的:分析因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1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行球囊扩张术,术中透视下导丝引导超高压球囊至狭窄部位,逐级扩张。术后进行阶梯穿刺法,尽量避开狭窄病变部位,同时进行宣教等护理工作。结果:21例血液透析患者术后进行血透治疗血流量均≧250ml/min,平均(270±27.55)ml/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球囊扩张术后内瘘使用>6个月以上。结论:耐心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256-02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尽可能地延长内瘘的使用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狭窄的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经过多年的透析治疗,通路血管极其有限,球囊扩张术可以使原来狭窄的血管重新利用,而且手术创伤小,处理后仍能保持血管的解剖完整性,为最大限度利用血管资源提供了保障。我院于2013年3月采用球囊扩张治疗内瘘狭窄21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共21例患者进行球囊扩张术治疗,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3~65岁,平均(41±1)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7例,多囊肾4例,糖尿病肾病10例。内瘘使用时间为1年到6年。21例中,自体内瘘5例,自体内瘘16例,靠近动脉吻合口内瘘狭窄9例,远离动脉吻合口内瘘狭窄12例。 2.治疗方法及效果 本组患者均由医院手足外科医生在超声引导下,通过患者皮肤表面穿刺內瘘血管,送入球囊扩张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对血管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矫正狭窄部位,恢复正常血管内径,从而达到延长患者动静脉內瘘使用寿命的目的。以下以左前臂内瘘为例简介手术过程。 (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肢外展,患肢以碘酊、酒精原液消毒。 (2)左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后,术前超声证实狭窄病变位于第一穿刺点远端,病变远近段静脉扩张均超过6mm。吻合口处头静脉搏动明显、无震颤。于肘下局麻切开显露头静脉,直视下穿刺放置6F短鞘。超声引导0.018导丝顺利通过狭窄病变。经导丝进入4mm 球囊,超声检查确认位于真腔内。以6~12ATM压力扩张病变,扩张时患者疼痛明显,压力缓慢提升。超声显示球囊能完全张开,扩张时间3min。改5mm、6mm球囊依次扩张病变,压力最高12ATM,扩张时间3min。退出球囊。超声检查显示狭窄病变明显改善(受设备限制无法测量直径),头静脉扪及震颤明显。拔除鞘管,缝合穿刺点。震颤进一步增强,但震颤无法传导至狭窄部位以远。清点器械无误,术毕。 患者经内瘘血管狭窄球囊扩张成型术后,21例患者有2例使用3个月后发生第2次狭窄,其余均使用1年以上。 3.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护理对策。 3.1 内瘘的护理 血透护士平时给病人穿刺内瘘时,每次要先评估患者内瘘情况,发现内瘘有狭窄、血流不足、听诊听到动脉分流所产生的粗糙吹风样血管杂音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建议行内瘘侧前臂血管彩超检查,检查结果提示有狭窄后马上收入手足外科行内瘘球囊扩张术。 3.2 术后护理 内瘘球囊扩张术后,由手足外科医生及血透资深护士共同确定穿刺血管部位,球囊扩张的部位尽量不要穿刺,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尽量一针见血,勿重复穿刺造成患者血管损伤,球囊扩张术后内瘘首次使用血流量180~200ml/min,逐渐增加其血流量以达到230~250ml/min,以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 3.3 术后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球囊扩张术后的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预防透中低血压的发生,要求患者控制水分,避免每次超滤太多,长期低血压的患者可以给予调高钠浓度、调低透析液温度,下机前30分钟调节钠至正常值,避免引起口渴现象。 3.4 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手术切口辅料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以及血肿有无扩大情况,做完手术后继续血液透析的患者在结束透析回病房后护士要关注牙龈、皮肤、鼻腔等有无出血情况,手术后的出血主要以渗血为主,严重者可出现皮下出血。 3.5 由于手术中扩张时容易损伤血管内膜,血流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扭曲,以及辅料包扎过紧,术后感染,患者可能再次出现内瘘栓塞的发生,所以要尽量避免这些因素。 3.6 感染的预防和观察 内瘘球囊扩张术手术过程中要求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术后密切观察内瘘处情况,有无红、肿、热、痛,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7 心理护理患者担心术后预后情况产生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应详细向病人及家属内瘘球囊扩张术的效果及预后,提供安静舒适、无不良刺激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家属建立有效的沟通使其能正确的对待疾病,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4.健康指导 4.1 应让患者懂得瘘管是生命通道,一定要注意保护(须像眼睛一样保护)。

血透患者内瘘护理

血透患者内瘘护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自我护理 罗进福建省南平市第九十二医院二病区353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替代疗法,透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存质量的好坏。在影响透析质量的多种因素中,透析血流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想获得理想的血流量就必须有良好的内瘘做基础。因此对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被视为病人的第二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共同保护。现把多年来我们对内瘘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相参,以造福病人。 1.内瘘闭塞的原因 压迫因素是引起内瘘闭塞最常见原因,所占比例在50%以上。常见于透析后用压脉带止血时,压迫时间过长、过紧,血流缓慢或阻断,导致血栓形成。其次,病人睡眠时压迫内瘘侧肢体,影响血运,阻断血流。 护理操作因素①不适当的穿刺。在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正确的穿刺也是影响内瘘生存期限的重要因素,不适当的穿刺引起血肿及血管内膜的损伤,激活血小板生长因子和基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移位至内膜,引起内膜增殖及其在细胞外基质沉积,导致静脉栓塞和狭窄,最终使血管通路丧失功能。在同一点或小范围内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形成动脉瘤。②穿刺不成功,出现血肿而压迫血管。③无菌技术不严格,穿刺部位发生炎症。④新瘘使用太早。⑤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压时吻合口的血液流速减慢,透析时为达到一定的血流量血管被迫反复抽动,易造成血管壁损伤;而非透析时血流对血管压力减小,又易引起内瘘断流或血栓形成而致闭塞。 其他如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高凝高粘患者,血行相对缓慢,若透析中肝素用量不足,则透后易在穿刺针孔处形成血栓;再如无菌观念不强,造成内瘘感染,血栓形成造成。另外,平时内瘘上肢不锻炼,血管弹性差,充盈差以及高龄患者血管动脉硬化严重等均是易于引起内瘘闭塞的原因。总之,以上原因可以相互影响或共存,要多方防治才可避免内瘘闭塞。 2.血液透析的自我护理 患者要注意保护自身内瘘,每天2~3次自我检测瘘管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以免瘘管闭塞。如发现瘘管震颤或血管杂音消失及疼痛,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 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透析后穿刺部位24h避免接触水。 内瘘管每次透析均需穿刺,两穿刺点间距离应在10cm左右,每次穿刺时应避开明显的疤痕,可选择靠近前一次穿刺点的部位,穿刺时要有计划地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轮换穿刺点,不在同一部位或接近部位反复穿刺,预防血管瘤的发生。 采取正确的止血方法主要采用压迫止血法,透析后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之一。要特别注意压迫力度、压迫时间和压迫点。如果压迫力度太小或压迫时间太短,

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

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 发表时间:2015-04-08T13:36:00.0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2期供稿作者:李瑞英 [导读]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方法。 李瑞英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72002)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方法:对96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方法及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加强造瘘术前、后、透析间期的使用及护理,使患者内瘘得以保持充足的血流量,有效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确保透析的正常进行。针对我院的98例建立了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对内瘘的合理使用及精心保养与护理,使内瘘的平均使用寿命为3年以上,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6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013-02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方法。他们需要长达数年、数十年的长期透析。而动静脉内瘘是目前透析病人最理想的选择,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安全且长久的血管通路,它具有足够血流量,并发症少,可供长期反复使用。对于长期血液透析的病人,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动静脉内瘘是最安全、方便的透析通路,被称为透析病人的生命线。因此,对动静脉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对50例术后患者进行了观察、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现有98例动静脉内瘘患者,男性56岁,女42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7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梗阻性肾病10例,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9例。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每周血液透析2次~3次,4.5h/次。 1.2手术方法动静脉内瘘(Inter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本组均采用外科手术将桡动脉与头静脉作直接吻合。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吻合法有两种,缝合法:可采用连续缝合或间断缝合;钛轮钉法:适用于动静脉口径相差比较小的患者。一般采用直径 2.5mm~3mm的钛轮钉,吻合后瘘管成熟相对较快,可以保持瘘口较大的血流量。 2.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2.1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分为早期血栓和晚期血栓。前者可能与手术操作以及血管本身“条件较差”有关。比如,我们很多尿毒症患者都同时合并糖尿病,而糖尿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人体的血管逐渐“硬化”或是变得内壁不光滑,甚至狭窄、闭塞,可想而知这样的血管条件很容易形成血栓,使内瘘失去功能。另外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状态或者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液透析患者常常存在这些问题)等情况,那么内瘘处也容易形成血栓,因此维持良好的血糖、血压水平对保护动静脉内瘘是十分重要的。晚期血栓多是由于静脉狭窄或堵塞使血液回流不畅、动脉血流不足、反复穿刺、低血压、抗凝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 2.2出血术后早期出血以渗血为主,假如出血严重,处理不及时往往可累及整个上臂,肿胀消退后可见成片瘀斑。有少数患者在进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发现自己手术侧的手部颜色发白,并感到手凉、疼痛、麻木,这一并发症较为少见,但在糖尿病患者发生率相对较高。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腕管综合证”,表现为正中神经分布区的疼痛和麻痹,透析期间可以加重,这可能是由于内瘘术成形术后动脉窃血、静脉高压、以及滑膜炎导致的。 2.3血流量不足当血流量增大时,可见血管明显塌陷,患者血管处有触电感,同时有大量泡沫析出,静脉滤网忽上忽下,并伴静脉压报警。 2.4感染感染也是动静脉内瘘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尿毒症患者常常存在白细胞功能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内瘘的感染,因此患者应注意保持内瘘处的清洁,而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也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做好患者卫生宣教工作,嘱患者要保持内瘘侧手臂皮肤清洁、干燥,血液透析后内瘘侧手臂切勿进水;提高穿刺水平,避免发生血肿;内瘘感染严重时,应停止使用内瘘,改用暂时性血管通道。 2.5心力衰竭吻合口径大或近心部位的内瘘,在合并贫血、高血压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或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时,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一般上臂动静脉内瘘吻合口直径应限制在7mm 以下,同时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前臂内瘘发生心衰比较少见,一旦发生,可采用内瘘包扎压迫,必要时采取外科手术缩小瘘口。反复心衰者必须闭合内瘘,改用长期留置导管或腹透的方式治疗。 3.动静脉内瘘护理 3.1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助,如很少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使用寿命长;患者可自由活动等。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使患者意识到手术的必要性,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及血液透析治疗。(2)仔细告知患者术前切勿在造瘘侧肢体进行动、静脉穿刺,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抓伤、碰伤,以防术后感染,保护血管禁作动静脉穿刺,以免引起血管损伤,加大手术难度。术前停用降压药及肝素等抗凝药。 3.2术后护理(1)内瘘术后应经常观察是否通畅,要保持局部无菌,更换敷料,防感染。(2)术侧肢体保暖防压,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内瘘的成熟,减轻术侧肢体的肿胀。术后宜穿宽松肥大的衣服,术侧肢体不宜带手表、测血压、提重物。(3)手术区应保持干燥防止潮湿,避免伤口感染,注意观察有无渗血、出血。(4)术后3天内应避免血液透析,如病情需要可进行低流量无肝素透析,以防止术后出血;内瘘血管4~6周成熟后方可使用,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后再使用。(5)促进内瘘成熟术后第2天开始活动手指,做握拳运动;2周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早期成熟,用造瘘侧肢体捏橡皮球3-4次/天,每次持续10-15分钟;或用止血带压迫2-3次/天,每次5-10分钟,使静脉适度扩张充盈。 3.3进行血液透析时的护理(1)上机后护士每30min巡视1次,血流量保持在200ml/min~260ml/min,超滤充分,注意观察穿刺针是否固定妥当,有无渗血等,确保透析充分和病人安全。在透析过程中观察病情,如有异常,及时汇报主治医生,及时处理。(2)密切观察血流量,当流量低于180ml/min,超滤量大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内瘘堵塞。(3)透析病人多数有高血压、冠心病、血液高凝状态等,血液

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摘要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的患者高位瘘的护理特点,从而来提高血透患者高位瘘护理的质量及护理的要点。对象当前臂动静脉内瘘因长期反复穿刺造成血栓形成、闭塞或前臂血管条件差,无法进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方法对我院12例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果高位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高位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内瘘;护理 对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进行长期血液透析(HD),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成功的首要条件。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无法进行前臂动脉内瘘手术时,高位瘘对患者来说是另一种理想的血管通路,但由于手术部位的限制、手术难度大等各方面的原因会导致患者对其极为重视,所以高位瘘的保养和护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我院目前有十二例高位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对此类患者高位瘘的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动静脉高位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 其中男性10例, 女性2例,年龄45~75岁。慢性肾炎4例,糖尿病肾病2例,肝肾综合症1例,高血压肾病4例,心肾综合症1例,12例高位瘘患者都有前臂动静脉内瘘的多次失败,现行高位瘘手术成功,均符合血液透析指征。高位瘘使用1~5年,每周进行血液透析2~3次,血流量在200~250ml/min,每次透析时间4~5小时。 1.2 方法常用配对的动静脉为肱动脉与贵要静脉、肱动脉与头静脉、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我科有贵要静脉转位-肱动脉内瘘10例,头静脉-肱动脉内瘘2例。吻合方式以端侧吻合法为主。12例均符合血液透析指征,血流量在200~250ml/min之间,透析效果满意。 2 结果

血透患者内瘘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自我护理 罗进福建省南平市第九十二医院二病区353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替代疗法,透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存质量的好坏。在影响透析质量的多种因素中,透析血流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想获得理想的血流量就必须有良好的内瘘做基础。因此对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被视为病人的第二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共同保护。现把多年来我们对内瘘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相参,以造福病人。 1.内瘘闭塞的原因 1.1 压迫因素是引起内瘘闭塞最常见原因,所占比例在50%以上。常见于透析后用压脉带止血时,压迫时间过长、过紧,血流缓慢或阻断,导致血栓形成。其次,病人睡眠时压迫内瘘侧肢体,影响血运,阻断血流。 1.2 护理操作因素①不适当的穿刺。在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正确的穿刺也是影响内瘘生存期限的重要因素,不适当的穿刺引起血肿及血管内膜的损伤,激活血小板生长因子和基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移位至内膜,引起内膜增殖及其在细胞外基质沉积,导致静脉栓塞和狭窄,最终使血管通路丧失功能。在同一点或小范围内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形成动脉瘤。②穿刺不成功,出现血肿而压迫血管。③无菌技术不严格,穿刺部位发生炎症。④新瘘使用太早。⑤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压时吻合口的血液流速减慢,透析时为达到一定的血流量血管被迫反复抽动,易造成血管壁损伤;而非透析时血流对血管压力减小,又易引起内瘘断流或血栓形成而致闭塞。 1.4 其他如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高凝高粘患者,血行相对缓慢,若透析中肝素用量不足,则透后易在穿刺针孔处形成血栓;再如无菌观念不强,造成内瘘感染,血栓形成造成。另外,平时内瘘上肢不锻炼,血管弹性差,充盈差以及高龄患者血管动脉硬化严重等均是易于引起内瘘闭塞的原因。总之,以上原因可以相互影响或共存,要多方防治才可避免内瘘闭塞。 2.血液透析的自我护理 2.1 患者要注意保护自身内瘘,每天2~3次自我检测瘘管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以免瘘管闭塞。如发现瘘管震颤或血管杂音消失及疼痛,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2.2. 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透析后穿刺部位24h避免接触水。 2.3 内瘘管每次透析均需穿刺,两穿刺点间距离应在10cm左右,每次穿刺时应避开明显的疤痕,可选择靠近前一次穿刺点的部位,穿刺时要有计划地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轮换穿刺点,不在同一部位或接近部位反复穿刺,预防血管瘤的发生。 2.4 采取正确的止血方法主要采用压迫止血法,透析后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之一。要特别注意压迫力度、压迫时间和压迫点。如果压迫力度太小或压迫时间太短,可能导致局部渗血,造成血管及其周围纤维化,从而影响血流量或导致血栓形成。压迫力度太大或压迫时间太长,则有可能阻断内瘘血流,导致内瘘阻塞。压力以穿刺点不出血且感到内瘘血管搏动或震颤为原则。同时,压迫点并非是内瘘皮肤的穿刺点,而应该是皮下内瘘血管的进针点。透析结束拔针后将一块3cm×3cm大小的纱布团在针眼处按压15~20min,再用弹

血液透析内瘘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血液透析内瘘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3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内瘘建立后,即预见性评估自体内瘘常见并发症,分析 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其转归,总结成功与失败的 经验。结果:2例发生预见性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 够减少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血透析;并发症;预防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381-01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并发症常常是使其失功的 主要原因,故如何保护性地使用内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是 血透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 1.临床资料 选择在本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7~82岁,均使用自体动静脉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3次/周,4?h/次。原发疾 病构成:高血压病11例,糖尿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多囊肾2例,原 因不明3例。内瘘选用血管为手腕部头静脉一桡动脉,其中端侧吻合20例,侧 侧吻合6例,端端吻合2例,高位肱动脉和正中静脉端侧吻合2例。所有患者遵 医嘱服用促红素维所有患者遵医嘱服用促红素维持血色素在正常范围,均无其他 严重并发症。 2.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2.1?瘘口感染 与医护人员是否执行无菌操作有关。 护理措施 2.1.1注意室内环境卫生,减少家属探视,坚持透析间内有家属在不做内瘘侵人性操作;透析结束时采用密闭回血,回血结束后再拔针,减少针头被污染的机会。 2.1.2?穿刺处皮肤过敏,与患者胶布过敏或针柄塑料过敏有关。对针柄塑料 过敏的患者,只需用胶布先将针柄裹住,使塑料不直接接触皮肤。对胶布过敏的 患者,穿刺后先用无菌纱布盖住针眼,再将下机时用的止血绷带固定针柄,最后 胶布贴在止血绷带上固定针尾部。 2.2?瘘管狭窄 与长期定点穿刺和穿刺方向有关。 护理措施 采取绳梯式穿刺,扩大穿刺区域,穿刺针向心或离心交叉兼用。 2.3?瘘管栓塞 与血透低血压及过度按压有关。 护理措施:对所有内瘘的患者强调健康教育,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适 当按压内瘘止血,自我感觉瘘管异常立即求医。 2.4?穿刺血肿 与新瘘血管不充盈及穿刺者技术有关。 护理措施:新瘘穿刺前必须有患者内瘘的彩色多普勒B超报告,由有经验的 穿刺者根据B超报告和内瘘手术医生一起定穿刺点,血管不充盈者可暂缓穿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