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材教师用书

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材教师用书

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材教师用书
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材教师用书

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材

教师用书

目录

一、小学奥数精题

二、初中知识衔接

三、小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小学奥数精题

小学奥数方法讲解

1.分类思想

分类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特别是在计数、数个数的问题中,分类的方法是很常用的。

①一共有多少条线段呢?

可分为这样几类:

(1)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共4条,分别是:

AB,AC,AD,AE;

(2)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共3条,分别是:

BC,BD,BE;

(3)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共2条,分别是:

CD,CE;

(4)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1条,即DE。

一共有线段4+3+2+1=10(条)。

还可以把图中的线段按它们所包含基本线段的条数来分类。

(1)只含1条基本线段的,共4条:

AB,BC,CD,DE;

(2)含有2条基本线段的,共3条:

AC,BD,CE;

(3)含有3条基本线段的,共2条:AD,BE;

(4)含有4条基本线段的,有1条,即AE。

②有长度分别为1、2、3、4、5、6、7、8、9、10、11(单位:厘米)的木棒足够多,选其中三根作为三条边围成三角形。如果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11厘米,那么,共可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提示:要围成的三角形已经有一条边长度确定了,只需确定另外两条边的长度。设这两条边长度分别为a,b,那么a,b的取值必须受到两条限制:

①a、b只能取1~11的自然数;

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11 一种

2、11 2、10 二种

3、11 3、10 3、9 三种

4、11 4、10 4、9 4、8 四种

5、11 5、10 5、9 5、8 5、7 五种

6、11 6、10 6、9 6、8 6、7 6、6 六种

7、11 7、10 7、9 7、8 7、7 五种

8、11 8、10 8、9 8、8 四种

9、11 9、10 9、9 三种

10、11 10、10 二种

11、11 一种

1+2+3+4+5+6+5+4+3+2+1=36种

2.化大为小找规律

对于一些较复杂或数目较大的问题,如果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我们不妨把问题尽量简单化,在不改变问题性质的前提下,考虑问题最简单的情况(化大为小),从中分析探寻出问题的规律,以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就是解数学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叫做归纳,我们也可以叫做“化大为小找规律”。

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

提示:先不考虑10条直线,而是先看1条、2条、3条。直线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几块?

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

第一条直线:分成 2 块

第二条直线:分成2+2=4 块

第三条直线:分成2+2+3=7 块

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

我们发现这样的规律:

=2+(2+3+4+5+6+7+8+9+10)

=2+54

=56(块)

这就是说,10条直线可把长方形分为56块。

3.将未知量具体化

一般情况下,题目中的未知量不可以随便假设。有时,问题中所求的未知量与其它相关的未知量具体是多少并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这些没有关系的未知量设为具体数。”

幼儿园把一筐苹果平均分给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得6个。如果全部分给大班小朋友,那么平均每人可分10个。如果全部分给小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几个?

全部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分几个,与苹果的总个数有关系,而与人数(无论是两班人数,还是大班人数)都没有关系。

苹果总数=两班总人数×6

苹果总数=大班人数×10

所以,大班人数×10=两班总人数×6

设两班100人大班100×6 ÷10=60人

小班100-60=40人600 ÷ 40=15个

4.试验

将一根长为374厘米的铝合金管截成若干根长36厘米和24厘米的短管。问剩余部分的管子最少是多少厘米?

提示:从题目的问句看,应抓住“最少”二字来思考,先考虑没有剩余,再考虑剩余1厘米、2厘米……

(1)如果把这根长管截成若干根两种不同规格的短管后没有剩余,那么374应该是4的倍数,因为两种短管的长度36厘米、24厘米都是4的倍数,但374不能被4整除,所以没有剩余不可能。

(2)如果截成若干根两种不同规格的短管后只剩下1厘米,根据36、24都是偶数,“偶数的倍数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是偶数”可推知,原来铝合金管长应为奇数,这与管长374(偶数)的条件矛盾,所以,剩1厘米也不可能。(3)如果最后剩下2厘米。这种情况有可能。374÷(36+24)=6……14。这说明两种都截6根余14厘米,这时需要调整:少截一根24厘米长的,加上14,24+14=36+2,正好合一根36厘米长的,还剩2厘米。

5.移多补少

在“平均”二字中,“平”就是“拉平”,也就是移多补少,“均”就是相等。“平均”二字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用“移多补少”的办法,使每份数量都相等。因此,移多补少是我们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的重要思考方法。

①新光机器厂装配拖拉机,第一天装配50台,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装配5台,第三、第四两天装配台数是第一天的2倍多3台,平均每天装配多少台?

用四天装配总台数除以4,综合算式为:

[50+(50+5)+(50×2+3)]÷4=52(台)

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假设每天都装配50台,那么四天一共多装配5+3=8(台),把这8台平均分成四份,8÷4=2(台),

因此,平均每天装配50+2=52(台),

综合算式为:50+(5+3)÷4=52(台)

②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没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4角钱,问甲应收回多少钱?(以分为单位)

4角=40分

40×3=120(分)

120÷8=15(分)

15×5-40=35(分)

6.等量代换

“曹冲称象”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①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提示:我们根据“2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把木箱换成纸箱,也就是说,把300双球鞋全部用纸箱装,不用木箱装。根据已知条件,2个木箱里的球鞋刚好装满4个纸箱,再加上原来已装好的6个纸箱,一共是10个纸箱。这样,题目就变为“把300双球鞋平均装在10个纸箱里,平均每个纸箱装多少双球鞋?”可以求出每个纸箱装多少双球鞋。也就能求出一个木箱装多少双球鞋。

②用两台水泵抽水,小水泵抽6小时,大水泵抽8小时,一共抽水312立方米。小水泵5小时的抽水量等于大水泵2小时的抽水量,两种水泵每小时各抽水多少立方米?

5小=2大

大换小:8 ÷ 2 ×5=20(时)

小:312 ÷(20+6)=12(立方米)

大:12 × 5 ÷2=30(立方米)

7.画图

在数学中,“数”与“形”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亲兄弟。几乎所有的数量关系或数学规律都可以用生动形象的示意图来反映。

①A、B、C、D与小青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A已经赛了4盘,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问小青已经赛了几盘?

A已经赛了4盘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

小青已经比赛了两盘。

8.反过来想

当你按习惯思路解决问题困难时,不妨也反过来想想。反过来想,是我们解数学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1至1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9整除的自然数的和是多少?

从1至100的和中去掉9的倍数,就是不能被9整除的数的和了

1+2+3+。。。+100=5050

9 ×(1+2+3+…+11)=594

5050-594=4456

9.分析因果关系

分析,也就是抓住结果找原因。我们解数学题,也应当学会这种顺藤摸瓜,分析因果关系的本领。

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

我们先把两次倒水的情况作一次比较。从连瓶重量来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重了“600-440=160(克)”,怎么会多160克的呢?

因为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倒了“5-3=2(杯)”水。这样,我们就容易求出每杯水的重量为:160÷2=80(克)。

空瓶重量600- 80×5=200 (克)

10.假设

①小华解答数学判断题,答对一题给4分,答错一题扣4分,她答了20道判断题,结果只得56分。小华答对了几题?

假设小华全部答对:该得4×20=80(分),

现在实际只得了56分,相差80-56=24(分),

因为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一题扣4分,这样,一对一错相比,一题就差8分(4+4=8),

根据总共相差的分数以及做错一题相差的分数,就可以求出做错的题数:24÷8=3

(题),

一共做20题,答错3题,答对的应该是:

20-3=17(题)

4×17=68(分)(答对的应得分)

4×3=12(分)(答错的应扣分)

68-12=56(分)(实际得分)

②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63分,其中男生平均得60分,女生平均得70分,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名?

假设100名同学都是男生,那么应得分

60×100=6000(分)

比实际少得

63×100-6000=300(分)

原因是男生平均分比女生少

70-60=10(分)

求出女生人数为

300 ÷10=30(名)

11.转化

数学题常用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法——转化。这种转化通常是指转化条件或问题,特别是转化题中的数量关系。

一个两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的数大53.46。这个两位小数是多少?

可转化为一个数的99倍是53.46,求这个数。

12.抓不变量

数学题中,常常会出现数量的增减变化,但这些量变化时,与它们相关的另外一些量却没有改变。这种“不变量”往往在分析数量关系时起到重要作用。

①今年小明8岁,小强14岁。几年后小明和小强岁数的和是40岁?

从年龄上不变来找解题的“突破口”

小明和小强的年龄差是:14-8=6(岁)

小明那一年是:(40-6)÷2=17(岁)

是在几年之后呢?17-8=9(年)

②王进和张明计算甲、乙两个自然数的积(这两个自然数都比1大)。王进把甲数的个位数字看错了,计算结果为91,张明却把甲数的十位数字看错了,计算的结果为175。两个数的积究竟是多少?

91=7×13 =1×91 ,所以175和91的公约数是1或7,因为乙数比1大,所以乙数一定是7。

抓住:一个因数(乙数)没有变,乙是91和175的公约数

91÷7=13……王进看错了的甲数

175÷7=25……张明看错了的甲数。

15×7=105

13.找隐蔽条件

一个家庭由丈夫、妻子、女儿和儿子组成,他们的年龄和是73岁。丈夫比妻子大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4年前这个家庭成员的年龄和是58岁。请问:这个家庭成员现在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隐蔽条件,可以推知:儿子今年才3岁。

由“女儿比儿子大2岁”可以算出女儿今年是:3+2=5(岁)

从而可知,丈夫与妻子现在的年龄和是:

73-(5+3)=65(岁)

由他们的年龄差是3岁,容易算出丈夫今年是:

(65+3)÷2=34(岁)

妻子今年是:65-34=31(岁)

14.整体看问题

有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花去 3.15元;如果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花去 4.20元。现在买甲、乙、丙各1件,需要花多少钱?

买甲3件,乙7件,丙1件,花3.15元①

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花4.20元②

要想求出买甲1件,乙1件,丙1件,共需花多少钱,必须使上述①与②中对应的“件数”相差1。

为此,可转化已知条件:

将条件①中的每个量都扩大3倍,得:

买甲9件,乙21件,丙3件,花9.45元③

将条件②中的每个量都扩大2倍,得:

买甲8件,乙20件,丙2件,花8.40元④

所以,买甲、乙、丙各一件,共需要花的钱数为

9.45-8.40=1.05(元)

15.分情况讨论

对于那些缺少条件,看上去无法回答的问题,经过全面深入的思考,分几种情况来讨论,是可以找到问题的完整(全部)答案的。

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400千米,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出发对开,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出发几小时后两车相距80千米?

(400-80)÷(38+42)

(400+80)÷(38+42)

奥数题练习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 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15.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参加的师生一共360人。一辆大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6辆大客车和8辆卡车载的人数相等。都乘卡车需要几辆?都乘大客车需要几辆?

16.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7.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18.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

19.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20.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21.一桶油连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米?

22.一桶油连桶重10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还重5.5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

23.用一只水桶装水,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连桶重10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5倍,连桶重22千克。桶里原有水多少千克?

24.小红和小华共有故事书36本。如果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原来小红和小华各有多少本?

25.有5桶油重量相等,如果从每只桶里取出15千克,则5只桶里所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26.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

27.一个车间,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原有男工多少人?女工多少人?

28.李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逆风多用1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9.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如果甲带了一只狗与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向乙跑去,遇到乙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又回头向飞跑去,这样二人相遇时,狗跑了多少千米?

30.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31.在一根粗钢管上接细钢管。如果接2根细钢管共长18米,如果接5根细钢管共长33米。一根粗钢管和一根细钢管各长多少米?

32.水泥厂原计划12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水泥4.8吨,结果10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多少吨?

33.学校举办歌舞晚会,共有80人参加了表演。其中唱歌的有70人,跳舞的有30人,既唱歌又跳舞的有多少人?

34.学校举办语文、数学双科竞赛,三年级一班有59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36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8人,一科也没参加的有5人。双科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35.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640元。2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6.父亲今年45岁,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今年儿子多少岁?

37.有两桶油,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原来每桶各有多少千克油?

38.光明小学举办数学知识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3分,不答得0分。小丽得了79分,她答对几道,答错几道,有几题没答?

39.甲列火车长240米,每秒行20米;乙列火车长264米,每秒行16米,两车相向而行,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几秒?

40.一列火车长600米,通过一条长1150米的隧道,已知火车的速度是每分700米,问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几分?

4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走50米,则正好到上课时间;如果每分走60米,则离上课时间还有2分。问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有多远?

42.有一周长600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400米,经过几分钟二人第一次相遇?

43.有一个长方形纸板,如果只把长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8平方米;如果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多少?

44.妈妈买苹果和梨各3千克,付出20元找回7.4元。每千克苹果2.4元,每千克梨多少元?

4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35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46.盒子里有同样数目的黑球和白球。每次取出8个黑球和5个白球,取出几次以后,黑球没有了,白球还剩12个。一共取了几次?盒子里共有多少个球?

47.上午6时从汽车站同时发出1路和2路公共汽车,1路车每隔12分钟发一次,2路车每隔18分钟发一次,求下次同时发车时间。

48.父亲今年45岁,儿子今年15岁,多少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1倍?

49.王老师有一盒铅笔,如平均分给2名同学余1支,平均分给3名同学余2支,平均分给4名同学余3支,平均分给5名同学余4支。问这盒铅笔最少有多少支?

50.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如果只把底增加8米,或只把高增加5米,它的面积都增加40平方米。求这块平行四边形地原来的面积?

参考答案

1、想: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

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

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想: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解:45+5×3

=45+15

=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想: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解:4×2÷4

=8÷4

=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想: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解:0.6÷[13-(13+7)÷2]

=0.6÷[13-20÷2]

=0.6÷3

=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5、想: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

=85×6÷2

=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6、想: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3.5-(4.5-3.5)] 千米,也就是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 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赶的时间。

解:第一组追赶第二组的路程:

3.5-(

4.5- 3.5)=3.5-1=2.5(千米)

第一组追赶第二组所用时间:

2.5÷(4.5-

3.5)=2.5÷1=2.5(小时)

答:第一组2.5小时能追上第二小组。

7、想:根据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可知甲仓的存粮如果增加5吨,它的存粮吨数就是乙仓的4倍,那样总存粮数也要增加5吨。若把乙仓存粮吨数看作1倍,总存粮吨数就是(4+1)倍,由此便可求出甲、乙两仓存粮吨数。

解:乙仓存粮:

(32.5×2+5)÷(4+1)

=(65+5)÷5

=70÷5

=14(吨)

甲仓存粮:

14×4-5

=56-5

=51(吨)

答:甲仓存粮51吨,乙仓存粮14吨。

8、想:根据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0米,可以这样考虑:如果把甲队修的4天看作和乙队4天修的同样多,那么总长度就减少4个10米,这时的长度相当于乙(4+5)天修的。由此可求出乙队每天修的米数,进而再求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解:乙每天修的米数:

(400-10×4)÷(4+5)

=(400-40)÷9

=360÷9

=4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40×2+10=80+10=90(米)

答:两队每天修90米。

9、想: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如果桌子的单价与椅子同样多,那么总价就应减少30×6元,这时的总价相当于(6+5)把椅子的价钱,由此可求每把椅子的单价,再求每张桌子的单价。

解:每把椅子的价钱:

(455-30×6)÷(6+5)

=(455- 180)÷11

=275÷11

=25(元)

25+30=55(元)

答: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25元。

10、想:根据已知的两车的速度可求速度差,根据两车的速度差及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可求出两车行驶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解:(7+65)×[40÷(75- 65)]

=140×[40÷10]

=140×4

=5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 560千米。

11、想:根据已知托运玻璃250箱,每箱运费20元,可求出应付运费总钱数。根据每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的条件可知,应付的钱数和实际付的钱数的差里有几个(100+20)元,就是损坏几箱。

解:(20×250-4400)÷(10+20)

=600÷120

=5(箱)

答:损坏了5箱。

12、想:因第一中队早出发2小时比第二中队先行4×2千米,而每小时第二中队比第一中队多行(12-4)千米,由此即可求第二中队追上第一中队的时间。

解:4×2÷(12-4)

=4×2÷8

=1(时)

答:第二中队1小时能追上第一中队。

13、想:由已知条件可知道,前后烧煤总数量相差(1500+1000)千克,是由每天相差(1500-1000)千克造成的,由此可求出原计划烧的天数,进而再求出这堆煤的数量。

解:原计划烧煤天数:

(1500+1000)÷(1500-1000)

=2500÷500

=5(天)

这堆煤的重量:

1500×(5-1)

=1500×4

=6000(千克)

答:这堆煤有6000千克。

14、想:小红打算买的铅笔和本子总数与实际买的铅笔和本子总数量是相等的,找回0.45 元,说明(8-5)支铅笔当作(8-5)本练习本计算,相差0.45元。由此可求练习本的单价比铅笔贵的钱数。从总钱数里去掉8个练习本比8

支铅笔贵的钱数,剩余的则是(5+8)支铅笔的钱数。进而可求出每支铅笔的价钱。

解:每本练习本比每支铅笔贵的钱数:

0.45÷(8-5)=0.45÷3=0.15(元)

8个练习本比8支铅笔贵的钱数:

0.15×8=1.2(元)

(3.8-1.2)÷(5+8)=2.6÷13=0.2(元)

也可以用方程解:

设一枝铅笔X元,则一本练习本为元。

8X+5×=3.8-0.45

64X+19-25X=30.4-3.6

39X=7.8

X=0.2

答:每支铅笔0.2元。

15、想:根据一辆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可求6辆客车比6辆卡车多载的人数,即多用的(8-6)辆卡车所载的人数,进而可求每辆卡车载多少人和每辆大客车载多少人。

解:卡车的数量:

360÷[10×6÷(8-6)]

=360÷[10×6÷2]

=360÷30

=12(辆)

客车的数量:

360÷[10×6÷(8-6)+10]

=360÷[30+10]

=360÷40

=9(辆)

答:可用卡车12辆,客车9辆。

16、想:根据计划每天修720米,这样实际提前的长度是(720×3-1200)米。根据每天多修80米可求已修的天数,进而求公路的全长。

解:已修的天数:

(720×3-1200)÷80

=960÷80

=12(天)

公路全长:

(720+80)×12+1200

=800×12+1200

=9600+1200

=108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10800米。

17、想:根据已知条件,可求12个纸箱转化成木箱的个数,先求出每个木箱装多少双,再求每个纸箱装多少双。

解:12个纸箱相当木箱的个数:

2×(12÷3)=2×4=8(个)

一个木箱装鞋的双数:

1800÷(8+4)=18000÷12=150(双)

一个纸箱装鞋的双数:

150×2÷3=100(双)

答:每个纸箱可装鞋100双,每个木箱可装鞋

150双

18、想:由已知条件可知道,每天用去30袋水泥,同时用去30×2袋沙子,才能同时用完。但现在每天只用去40袋沙子,少用(30×2-40)袋,这样才累计出120袋沙子。因此看120袋里有多少个少用的沙子袋数,便可求出用的天数。进而可求出沙子和水泥的总袋数。

解:水泥用完的天数:

120÷(30×2-40)=120÷20=6(天)

水泥的总袋数:

30×6=180(袋)

沙子的总袋数:

180×2=360(袋)

答:运进水泥180袋,沙子360袋。

19、想:根据每个保温瓶的价钱是每个茶杯的4倍,可把5个保温瓶的价钱转化为20个茶杯的价钱。这样就可把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的90元钱,看作30个茶杯共用的钱数。

解:每个茶杯的价钱:

90÷(4×5+10)=3(元)

每个保温瓶的价钱:

3×4=12(元)

答:每个保温瓶12元,每个茶杯3元。

20、想:已知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可知第一个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10倍,那么两个加数的和572,就是第二个加数的(10+1)倍。

解:第一个加数:

572÷(10+1)=52

第二个加数:

52×10=520

答:这两个加数分别是52和520。

21、想:由已知条件可知,16千克和9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9

千克是半桶油和桶的重量,去掉半桶油的重量就是桶的重量。

解:9-(16-9)

=9-7

=2(千克)

答:桶重2千克。

22、想:由已知条件可知,10千克与5.5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再乘以2就是原来油的重量。

解:(10-5.5)×2=9(千克)

答:原来有油9千克。

23、想:由已知条件可知,桶里原有水的(5-2)倍正好是(22-10)千克,由此可求出桶里原有水的重量。

解:(22-10)÷(5-2)

=12÷3

=4(千克)

答:桶里原有水4千克。

24、想:从“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这一条件,可知小红比小华多(5×2)本书,用共有的36本去掉小红比小华多的本数,剩下的本数正好是小华本数的2倍。

解:小华有书的本数:

(36-5×2)÷2=13(本)

小红有书的本数:

13+5×2=23(本)

答:原来小红有23本,小华有13本。

25、想:由已知条件知,5桶油共取出(15×5)千克。由于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可以推出(5-2)桶油的重量是(15×5)千克。

解:15×5÷(5-2)=25(千克)

答:原来每桶油重25千克。

26、想: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只锯出了(3-1)个锯口,这样就可以求出锯出每个锯口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即可以求出锯成5段所需的时间。

解:9÷(3-1)×(5-1)=18(分)

答:锯成5段需要18分钟。

27、想: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女工仍比男工少35人。这时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也就是说少的35人是女工人数的(2-1)倍。这样就可求出现在女工多少人,然后再分别求出男、女工原来各多少人。

解:35÷(2-1)=35(人)

女工原有:

35+17=52(人)

男工原有:

52+35=87(人)

答:原有男工87人,女工52人。

28、想:由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可求出两地的路程,即返回时所行的路程。由去时5小时到达和返回时多用1小时,可求出返回时所用时间。

解:12×5÷(5+1)=10(千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10千米。

29、想:由题意知,狗跑的时间正好是二人的相遇时间,又知狗的速度,这样就可求出狗跑了多少千米。

解:18÷(5+4)=2(小时)

8×2=16(千米)

答:狗跑了16千米。

30、想:由条件知,(21+20+19)表示三种球总个数的2倍,由此可求出三种球的总个数,再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就可以求出三种球各多少个。

解:总个数:

(21+20+19)÷2=30(个)

白球:30-21=9(个)

红球:30-20=10(个)

黄球:30-19=11(个)

答:白球有9个,红球有10个,黄球有11个。

31、想:根据题意,33米比18米长的米数正好是3根细钢管的长度,由此可求出一根细钢管的长度,然后求一根粗钢管的长度。

解:(33-18)÷(5-2)=5(米)

18-5×2=8(米)

答:一根粗钢管长8米,一根细钢管长5米。

32、想:由题意知,实际10天比原计划10天多生产水泥(4.8×10)吨,而多生产的这些水泥按原计划还需用(12-10)天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原计划(12-10)天能生产水泥(4.8×10)吨。

解:4.8×10÷(12-10)=24(吨)

答: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24吨。

33、想:由题意知唱歌的70人中也有跳舞的,同样跳舞的30人中也有唱歌的,把两者相加,这样既唱歌又跑舞的就统计了两次,再减去参加表演的80人,就是既唱歌又跳舞的人数。

解:70+30-80

=100-80

=20(人)

答:既唱歌又跳舞的有20人。

34、想:参加语文竞赛的36人中有参加数学竞赛的,同样参加数学竞赛的38人中也有参加语文竞赛的,如果把两者加起来,那么既参加语文竞赛又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就统计了两次,所以将参加语文竞赛的人数加上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再加上一科也没参加的人数减去全班人数就是双科都参加的人数。

解:36+38+5-59=20(人)

答:双科都参加的有20人。

35、想:由“2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这一条件,可以推出4张桌子就相当于10把椅子的价钱,买4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640元,也就相当于买16把椅子共用640元。

解:5×(4÷2)+6=16(把)

640÷16=40(元)

40×5÷2=10O(元)

答: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分别是100元、40元。

36、想: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45-5)岁,儿子的年龄是(45-5)÷4岁,再加上5就是今年儿子的年龄。

解:(45-5)÷4+5

=10+5

=15(岁)

答:今年儿子15岁。

37、想:“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可推出:甲桶油的重量比乙桶多(18×2)千克,又知“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可知(18×2)千克正好是乙桶油重量的(4-1)倍。

解:18×2÷(4-1)=12(千克)

12×4=48(千克)

答:原来甲桶有油48千克,乙桶有油12千克。

38、想:根据题意,20题全部答对得100分,答错一题将失去(5+3)分,而不答仅失去5分。小丽共失去(100-79)分。再根据(100-79)÷8=2(题)……5(分),分析答对、答错和没答的题数。

解:(5×20-75)÷8=2(题)……5(分)

20-2-1=17(题)

答:答对17题,答错2题,有1题没答。

39、想:“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两车所行的路程是两车身长之和,即(240+264)米,速度之和为(20+16)米。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就可求得所需时间。

解:(240+264)÷(20+16)

=504÷30

=14(秒)

答: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14秒。

40、想:火车通过隧道是指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行的路程正好是车身与隧道长度之和。

解:(600+1150)÷700

=1750÷700

=2.5(分)

答:火车通过隧道需2.5分。

41、想:在每分走50米的到校时间内按两种速度走,相差的路程是(60×2)米,又知每秒相差(60-50)米,这就可求出小明按每分50米的到校时间。

解:60×2÷(60-50)=12(分)

50×12=600(米)

答: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是600米。

42、想:由已知条件可知,二人第一次相遇时,乙比甲多跑一周,即600米,又知乙每分钟比甲多跑(400-300)米,即可求第一次相遇时经过的时间。

解:600÷(400-300)

=600÷100

=6(分)

答:经过6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43、想:由“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平方厘米”,可求出原来的长是:(12÷2)厘米,同理原来的宽就是(8÷2)厘米,求出长和宽,就能求出原来的面积。

解:(12÷2)×(8÷2)=24(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44、想:用去的钱数除以3就是1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的总钱数。从这个总钱数里去掉1千克苹果的钱数,就是每千克梨的钱数。

解:(20-7.4)÷3-2.4

=12.6÷3-2.4

=4.2-2.4

=1.8(元)

答:每千克梨1.8元。

45、想:由题意知,甲乙速度和是(135÷3)千米,这个速度和是乙的速度的(2+1)倍。

解:135÷3÷(2+1)=15(千米)

15×2=30(千米)

答:甲乙每小时分别行30千米、15千米。

小升初数学衔接资料(最完整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本章的教学时间大约需要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1 正数和负数---------------1课时 §2.2 数轴-------------------------1课时 §2.3 相反数------------------------1课时 §2.4 绝对值----------------------1课时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2.6 有理数的加法--------------1课时 §2.7 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 §2.8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1课时 §2.9 有理数的乘法----------------1课时 §2.10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 §2.11有理数的乘方----------------1课时 §2.12科学记数法------------------1课时 §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课时 § 复习-----------------------------------1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一、基础知识 1. 像3、2、0.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前面加正号“+”。) 2. 像-1、-4、-0.6这样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同样带有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 拿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则用―5℃来表示。 ▲ 本节重点:能正确识别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0”的特殊身份,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知识题库 1. 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填写 5、0.5 6、- 7、0、29、-3 2、100、-0.00001 其中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的是( )。 2.如果水位上升1.2米,记作 1.2 米;那么水位下降0.8米,记作_______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 ,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围保存才合

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材教师用书

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材 教师用书

目录 一、小学奥数精题 二、初中知识衔接 三、小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小学奥数精题 小学奥数方法讲解 1.分类思想 分类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特别是在计数、数个数的问题中,分类的方法是很常用的。 ①一共有多少条线段呢? 可分为这样几类: (1)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共4条,分别是: AB,AC,AD,AE; (2)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共3条,分别是: BC,BD,BE; (3)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共2条,分别是: CD,CE; (4)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1条,即DE。 一共有线段4+3+2+1=10(条)。 还可以把图中的线段按它们所包含基本线段的条数来分类。 (1)只含1条基本线段的,共4条: AB,BC,CD,DE; (2)含有2条基本线段的,共3条: AC,BD,CE; (3)含有3条基本线段的,共2条:AD,BE; (4)含有4条基本线段的,有1条,即AE。 ②有长度分别为1、2、3、4、5、6、7、8、9、10、11(单位:厘米)的木棒足够多,选其中三根作为三条边围成三角形。如果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11厘米,那么,共可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提示:要围成的三角形已经有一条边长度确定了,只需确定另外两条边的长度。设这两条边长度分别为a,b,那么a,b的取值必须受到两条限制: ①a、b只能取1~11的自然数; 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11 一种 2、11 2、10 二种 3、11 3、10 3、9 三种 4、11 4、10 4、9 4、8 四种 5、11 5、10 5、9 5、8 5、7 五种 6、11 6、10 6、9 6、8 6、7 6、6 六种 7、11 7、10 7、9 7、8 7、7 五种 8、11 8、10 8、9 8、8 四种

2018年小升初衔接班教材--数学

2018年小升初衔接班教材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2)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30)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8)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43)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一、基础知识 1. 像3、2、0.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前面加正号“+”。) 2. 像-1、-4、-0.6这样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同样带有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二、知识题库 1. 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填写 5、0.56、-7、0、 29、-3 2 、100、-0.00001 其中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的是( )。 2.如果水位上升1.2米,记作 1.2 米;那么水位下降0.8米,记作_______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 ,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小于所有正数 B 0大于所有负数 C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 0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6.—a 一定是负数吗?

7.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的意义. 8.举出2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 9.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多少? 10.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三、直通中考 [2010年济南市中考] “甲比乙大-2岁”表示的意义是() A 、甲比乙小2岁 B 、甲比乙大2岁 C 、乙比甲大-2岁 D 、乙比甲小2岁 [2009年山东中考] 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 、-10℃ B 、-6℃ C 、6℃ D 、10℃ 1.1有理数 一、知识海洋 1.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 循环小数却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整数分数分类 ??? ?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数学小升初衔接教材

七年级数学(上)学案 1.1 正数与负数 一、学习目标: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 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负数的引入。 三、疑点:负数概念的建立。 四、学习过程:小学知识回顾: 1. 整数包括奇数和偶数,奇数(举例……);偶数(……) 2. 分数包括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3. 小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限小数如;无限小数如。 课前准备: 1.数的产生:由记数、排序产生数如;由表示“没有”“空位”产生数; 由分物、测量产生数如。北京冬季里某一天的气温为“-3℃-3℃”表示什么意义?“-3”的含义是什么?这天温差是多少? 2.归纳总结:①正数的概念:______________ 负数的概念:______________ 数 0___________。现在学习的数可以分为三类、和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的意义。②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动 1m 记作 +1m ,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了—1m 的意义是 ,如何描述这时物体的位置?。 3. 我的疑惑是: 合作探究: (一)1.探究点①. 怎样区分正数和负数? 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2,3,0,+3,1.5,-3.14,100,-1.732. 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 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点②. 如何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1)收入3500元,______6500元; (2)_______800米,下降240米;(3)向北前进200米,_______300米。 3.深化知识运用点①.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果某球队一个赛季胜12场,记作+12场,那么该队这个赛季负6场,可记作_______。 如果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不存不支应记作, -4万元表示。 .

小升初专用衔接教材数学全套

目录 五年级部分 第一章小数简便运算 (2) 第二章简易方程 (5) 第三章因数与倍数 (8) 第四章长方体和正方体 (13) 第五章分数 (17) 六年级部分 第一章分数乘法 (23) 第二章分数的除法 (34) 第三章圆 (44) 第一节圆的认识 (44) 第二节圆的周长(圆周率.圆的周长公式) (47) 第三节圆的面积(面积公式的推导.面积计算) (50) 第四章阶段测评 (54) 综合测试1 (54) 综合测试2 (56) 综合测试3 (59)

小数简便运算 【例一】:22.36+25.82+77.64-15.82 【例二】:2.5×1.25×0.32 【例三】:0.27÷0.25 【例四】:9.01×23 【例五】:22.8×98+45.6 在整数四则运算中学到的运算技巧及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四则运算同样适用。 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整数四则运算中学到的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 交换律: a+b=b+a a ×b=b ×a 结合律:(a+b)+c=a+(b+c) (a ×b)×c=a ×(b ×c) 分配律: (a+b)×c=a ×c+b × c 运算性质: a-b-c-d=a-(b+c+d) a ÷b ÷c =a ÷(b ×c) 。 在算式中增加或去掉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面是“+”,添上或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 ,添上或去掉括号要变号。

【例六】:(2+4+6+......+2004)-(1+3+5+6+ (2003) 练习: 25.13-2.85+74.57-7.15= 23.56-(2.017-0.44)+2.017 16.08×1.25= 0.25×3.53×0.2×16×1.25= 1.28÷0.125= (1.25-0.125)×8= 1998÷(1998÷1999)÷(1999÷2000)÷(2000÷2001) 9.99×5.3= 99×86.2+86.2 (0.75×2.6×2.7)÷(0.13×0.25×9)= 2.17÷0.5÷0.25=

暑期小升初数学衔接课程讲义教案

专题一负数及有理数1、相关知识链接 小学学过的数: (1)整数(自然数):0,1,2,3………… (2)分数:1131 ,,,1, 2342 …………… (3)小数:0.5,1.2,0.25………… 提问: (1)温度:零上8度,零下8度,在数学中怎么表示? (2)海拔高度:+25,-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生活中常说负债800元,在数学中又是什么意思? 2、教材知识详解 负数的产生: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把另一种和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这样就产生了负数。 【知识点1】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1)正数:像5,1.2,1 3 ,125等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像-5,-1.2,-1 3 ,-125等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比 0小,“-”不能省略。 注:(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负数的分界点(2)并不是所有带有“-”号的数字都叫做负数,例如0 【例1】下列那些数为负数 5,2,-8.3,4.7,-1 3 ,0,-0 【知识点2】有理数及其分类 (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注:分数可以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相互转化。 (2)有理数分类: 按性质分类: ,5.2 , 5.2?? ? ? ? ? ? ?? ? ? ?? ?? ?? - ??? ? 正整数:如1,2, 3,… 正有理数11 正分数:如,,… 23 有理数 负整数:如-1,-2,- 3,… 负有理数11 负分数:如-,-,… 23

按定义分类:,5.2, 5.2? ?? ???? ??? ? ? ???????? ?-? ??? 正整数:如1,2, 3,…整数0 负整数:如-1,-2,- 3,…有理数11正分数:如,,… 23分数11负分数:如-,-,…23 【例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23,0.5,- 32 , 28, 0, 4, 5 13, -5.2. 整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非负正数数集合{ } 【基础练习】 1、零下30 C 记作( )0 C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在0.5,-3,+90%,12,0,- 2 3 这几个数中,正数有( ),负数有( )。 3、银行存折上的“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那么“-500.00”表示( ) 4、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 )里 1.65 -15.7 2340 96% (1)冰城哈尔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度。 (2)六(2)班( )的同学喜欢运动。 (3)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家庭电视机拥有率高达( )。 (4)杨老师身高( )米。 (5)某市今年参与马拉松比赛的人数是( )人。 5、在○里填上“>”、“<”、或“=” -3 ○ 1 -5 ○ -6 -1.5 ○ -23 -2 1 ○ 0 0 ○ 5%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B.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C.0和正整数是自然数 ; D.有理数又可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7、下列实数317 ,π-,3.14159 ,2.1984374……,2 1中无理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基础提高】 1、 判断正误: (1)有理数分整数、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五类。 ( ) (2)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负数。 ( )

小升初衔接教材数学(1)

一、计算问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1-0.1÷0.1= 33.0= ( ): 91=9 1 74×7÷7 4 ×7= =?%804 =÷%251 =?315353- =?÷014975 =)+-(7121713 二、基础计算 按照运算法则,将数字、位置、计算顺序合理变化,算出结果。 分数计算步骤:1、将带分数、百分数、小数化成真分数或假分数;2、将除法变成乘法;3、约分、计算,得出结果。 %12065135%75?? ?? ? ? +- 544833712÷÷ 2111227713317713÷???? ??-? 三、复杂计算 1144 5835.23 41 12?÷ ?-+ 1110114543331127132216 7?÷?-+ 4 1 312111++ +

四、简便计算 例1、调整算式 299999199999+ )31271981(312719 ?÷ 2 1 315116715183157?+?+? 例2、凑 56957? 28 1 272827-? 例3、约分 239238238 238÷ 900 300200100999 333222111++++++++ 120152014201320152014-??+ 12 89664328 4634221?+?+?+??+?+?+? 例4、分解法 411201166 ? 5 1 194194?

例5、借还法 243 28122729232++++ 例6、裂项法 运算定律(a 、b 为非零整数,a 小于b ) 111)1(1+-=+?a a a a a b b a b a -?-=?1)11(1 b a b a b a 1 1+=?+ 201820171321211?++?+? 52 51103 515010176136511549?- ?+-?+?-? 例7、分组 1、1234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 2、100321+???+++ 3、)5051 18 99()49511897()351185()251183()51181(?++?+++?++?+++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第1讲——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习,你准备好了吗?——小升初衔接之数学学法指导 一、学习目标 通过比较小学和初中数学课程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不同来解决小升初衔接阶段学生在学法上、心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一些初中阶段应具备的数学能力。 二、学习重点 1、认识初中数学的特点,了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好准备。 2、了解如何培养适合中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以此要求自己。 三、重点讲解 (一)引语 1、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2、衔接阶段会出现的问题。 (二)认识初中数学 1、小学数学的特点(模仿性) 在小学,由于同学们年龄较小,所以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模仿性较强;另一方面,小学教材中,例题类型多且全,有时老师还有补充,同学们能在课堂上见到几乎所有的题型,故同学们只要认真模仿就能学得比较好。

2、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 初中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用字母代替数:这是进一步学习变量数学的基础。 例2、猜数游戏 表演者从容地说:“你们各人可以任写一个比1大的一位数。” 话音刚落,众人说:“写好啦!” “将你写的数减去1,再乘以5,再减去2,再乘以2。”表演者一句一顿地交待方法。 小王写的是9,按要求,他不停地计算:9-1=8,8×5=40,40-2=38,38×2=76。 表演者接着说:“在得数上再随意加上一个一位数。将结果告诉我。” 小王加上4:76+4=80,便大声报告:“我的得数是80!” 表演者沉着地说:“你先写的数是9,后加的数是4。” 竟然一连猜对两数!

接着,其他人也报告了结果。尽管各人开始写的数和最后加上的数,都各不相同,但都被表演者准确地猜中了。 大家非常奇怪,表演者是怎么知道的呢? 分析: 这个游戏看起来非常神奇,尝试不同的数字均能被表演者猜出。如果用字母代替数,那么其中的规律就非常明显了。 解:根据表演者确定的规则,设参加者先后写的两个数为x和y,可列式为[(x-1)×5-2]×2+y,化简后为:10x-14+y。 当将对方报出的数加上14之后,所得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就是x,而个位数字就是y! 了解原理后,你也可以设计类似的游戏了。 (2)数的扩展:在初中,我们将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 在数的运算中,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不仅要计算绝对值,还要首先确定运算符号,这一点同学们刚开始时会很不适应。因此,数的运算比小学更复杂。 (3)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分式、无理式等的加减乘除。 (4)方程与不等式的运算: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及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小升初衔接教材数学

徐州英辉教育 小升初数学衔接讲义第一章计算问题 (2) 第二章解方程 (6) 第三章分数应用题 (8) 第四章百分数的应用 (10) 第五章长方体与正方体.. (12) 第六章圆柱与圆锥 (15) 第七章行程问题 (17) 第八章工程问题 (21) 第九章比和比例统计与概率 (24) 第十章图形与面积 (29) 第十一章解决问题策略 (32) 第十二章有理数及其计算 (34) 第十三章字母与一元一次方程 (43)

第一章 计算问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1-÷= 33.0= ( ): 91=9 1 74×7÷7 4 ×7= =?%804 =÷%251 =?315353- =?÷014975 =)+-(7121713 二、基础计算 按照运算法则,将数字、位置、计算顺序合理变化,算出结果。 分数计算步骤:1、将带分数、百分数、小数化成真分数、假分数;2、将除法变成乘法;3、约分、计算,得出结果。 1、%12065135%75???? ? ? +- 2、54 4833712÷÷ /3、21 1 1227713317713÷? ??? ??-? 三、复杂计算 1、 11445835.23 4112?÷ ?-+ 2、1110114 5433311271322167?÷?-+ 3、 4 1 312111++ + 四、简便计算 例1、调整算式

1、299999199999+ 2、)31 271981(312719?÷ 3、2 1 315116715183157?+?+? 例2、凑整 1、 3728 27 ?= 2、56 9 57?= 例3、约分 1、239 238 238238÷= 2、900300200100999 333222111++++++++ΛΛ= 3、1 201520142013 20152014-??+= 4、12 89664328 4634221?+?+?+??+?+?+?= 例4、分解法 1、411 201166? 2、5 1194194? 例5、借还法 1、243 28122729232++++ 例6、裂项法 运算定律(a 、b 为非零整数,a 小于b )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习,你准备好了吗?——小升初衔接之数学学法指导 一、学习目标 通过比较小学和初中数学课程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不同来解决小升初衔接阶段学生在学法上、心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一些初中阶段应具备的数学能力。 二、学习重点 1、认识初中数学的特点,了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好准备。 2、了解如何培养适合中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以此要求自己。 三、重点讲解 (一)引语 1、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2、衔接阶段会出现的问题。 (二)认识初中数学 1、小学数学的特点(模仿性) 在小学,由于同学们年龄较小,所以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模仿性较强;另一方面,小学教材中,例题类型多且全,有时老师还有补充,同学们能在课堂上见到几乎所有的题型,故同学们只要认真模仿就能学得比较好。 例1、计算: 181 64.83535.1744 1919 +++ 分析: 虽然此题的运算顺序应是从左到右,但是仔细观察四个加数的特点,发现第一个加数与第三个加数的和正好是一个整数,而第二个加数与第四个加数的分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解: 181 64.83535.1744 1919 +++ 181 64.8335.17544 1919 =+++ 181 (64.8335.17)(544) 1919 =+++ =100+50 =150 只要同学们认真听讲,一定可以模仿着解答下列问题。 练习: 41 2.75310.21 54 +++ 2、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 初中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暑假小升初数学衔接班教材讲义(1)

暑假小升初数学衔接班教材讲义 目录 第一讲:认识有理数。。。。。。。。。。。。。。。。。。。。。。。。。。。。。。。。。。。。。。。。。。。。2 第二讲:数轴与相反数。。。。。。。。。。。。。。。。。。。。。。。。。。。。。。。。。。。。。。。。。。8 第三讲:数轴与绝对值。。。。。。。。。。。。。。。。。。。。。。。。。。。。。。。。。。。。。。。。。。15 第四讲:有理数的加法。。。。。。。。。。。。。。。。。。。。。。。。。。。。。。。。。。。。。。。。。。21 第五讲:有理数的减法。。。。。。。。。。。。。。。。。。。。。。。。。。。。。。。。。。。。。。。。。。28 第六讲: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3 第七讲:有理数的乘法。。。。。。。。。。。。。。。。。。。。。。。。。。。。。。。。。。。。。。。。。。40 第八讲:有理数的除法。。。。。。。。。。。。。。。。。。。。。。。。。。。。。。。。。。。。。。。。。。48 第九讲:有理数的乘方。。。。。。。。。。。。。。。。。。。。。。。。。。。。。。。。。。。。。。。。。。54 第十讲:有理数的混合运算。。。。。。。。。。。。。。。。。。。。。。。。。。。。。。。。。。。。。。60 第十一讲:复习有理数及其运算(一)。。。。。。。。。。。。。。。。。。。。。。。。。。。。。64 第十二讲:字母表示数。。。。。。。。。。。。。。。。。。。。。。。。。。。。。。。。。。。。。。。。。。67 第十三讲:代数式。。。。。。。。。。。。。。。。。。。。。。。。。。。。。。。。。。。。。。。。。。。。。。71 第十四讲:复习有理数及其运算(二)。。。。。。。。。。。。。。。。。。。。。。。。。。。。。75 第十五讲:期末考试检测试卷。。。。。。。。。。。。。。。。。。。。。。。。。。。。。。。。。。。。80 第十六讲:初中数学启蒙教育------------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

小升初数学衔接资料(最完整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一、基础知识 1. 像3、2、0.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前面加正号“+”。) 2. 像-1、-4、-0.6这样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同样带有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二、知识题库 1. 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填写 5、0.56、-7、0、 29、-3 2 、100、-0.00001 其中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的是( )。 2.如果水位上升1.2米,记作 1.2 米;那么水位下降0.8米,记作_______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 ,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小于所有正数 B 0大于所有负数 C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 0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6.—a 一定是负数吗? 7.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的意义. 8.举出2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 9.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多少? 10.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三、直通中考 [2010年济南市中考] “甲比乙大-2岁”表示的意义是()

A 、甲比乙小2岁 B 、甲比乙大2岁 C 、乙比甲大-2岁 D 、乙比甲小2岁 [2009年山东中考] 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 、-10℃ B 、-6℃ C 、6℃ D 、10℃ 1.1有理数 一、知识海洋 1.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 不循环小数却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整数分数分类 (2)按数的正负性分类?????? ?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数有理数. 【有理数】 一、基础知识 1. 、 和 统称为整数; 和 统称为分数。 2. 、 、 、 和 统称为有理数;中.考.资.源.网 3. 和 统称为非负数; 和 统称为非正数; 和 统称为非正整数; 和 统称为非负整数; 4.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看作 . 二、知识题库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010010001.0,7 6 ,2009,260,14.3,618.0,31----,0,0.3 正分数集合{ …};整数集合{ …}; ??? ? ??????????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 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一、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浓度问题、工程问题和行程问题等几种常见问题,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学习重点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代数式,寻找等量关系。 三、课程精讲 1、知识回顾 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许多数量关系: (1)溶液中浓度、溶液、溶质的关系; (2)工程问题中工程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3)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水流问题、过桥问题等。(4)增长率问题 (5)年龄问题 (6)数字问题 2、新知探秘 知识点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例1、有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水,甲种盐水的浓度是30%,乙种盐水的浓度是6%,现在要配成浓度为10%的盐水60千克,问应取这两种浓度的盐水各多少千克? 思路导航: 此题是溶液的混合配制问题,这类问题中有三个等量关系:混合前后溶液的重量和不变、溶质重量和不变及溶剂重量和不变。 解答: x(60?x)30%x千克,千克,千克,那么乙种盐水应取设应取甲种盐水甲种盐水中含盐6%(60?x)千克,根据题意,得乙种盐水中含盐 30%x?6%(60?x)?60?10% x?10解方程,得60?x?60?10?50 答:甲种浓度盐水取10千克,乙种浓度盐水取50千克。 点津: 浓度问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见类型之一,关键是要找出配制前后溶液中哪些量不发生变化,从而寻找出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求解。 从上述例题我们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 (1)审题:弄清题意,确定已知量、未知量及它们的关系; (2)设元:选择适当未知数,用字母表示; (3)列代数式:根据条件,用含所设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 (4)列方程:利用列代数式时未用过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解方程: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的解; (6)检验并答题。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教案之学法指导

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 教师:学生:时间:年月_日_ 时至_ 时辅导类型: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一、学习目标 通过比较小学和初中数学课程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不同来解决小升初衔接阶段学生在学法上、心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一些初中阶段应具备的数学能力。 二、授课内容:初中数学学习,你准备好了吗?——小升初衔接之数学学法指导 学习重点 1、认识初中数学的特点,了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好准备。 2、了解如何培养适合中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以此要求自己。 重点讲解 (一)引语 1、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在我们现实中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数学,小到我们每个家庭的每天的生活,大到嫦娥号飞船飞天等等都离不开数学。 2、衔接阶段会出现的问题。小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 的不同,很多学生在进入初中以后由于不适应使得数学成绩下降 (二)认识初中数学 1、小学数学的特点(模仿性) 在小学,由于同学们年龄较小,所以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模仿性较强;另一方面,小学教材中,例题类型多且全,有时老师还有补充,同学们能在课堂上见到几乎所有的题型,故同学们只要认真模仿就能学得比较好。

2、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 初中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用字母代替数:这是进一步学习变量数学的基础。 例2、猜数游戏 表演者从容地说:“你们各人可以任写一个比1大的一位数。” 话音刚落,众人说:“写好啦!” “将你写的数减去1,再乘以5,再减去2,再乘以2。”表演者一句一顿地交待方法。小王写的是9,按要求,他不停地计算:9-1=8,8×5=40,40-2=38,38×2=76。 表演者接着说:“在得数上再随意加上一个一位数。将结果告诉我。” 小王加上4:76+4=80,便大声报告:“我的得数是80!” 表演者沉着地说:“你先写的数是9,后加的数是4。” 竟然一连猜对两数! 接着,其他人也报告了结果。尽管各人开始写的数和最后加上的数,都各不相同,但

2019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材专题1-数

一、数的意义 1、整数 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 2、3……叫做自然数。 2、分数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分数还可以用来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即:)0(≠=÷b b a b a (2)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但“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叫做百分数”。的说法是错误的。 (3)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4)几折就表示两价是现价的百分之几十。 3、小数 (1)小数的分类。 有限小数:0.6、7.018 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0.666 …、8.14242…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3.141592653…(π) 二、数的改写 1、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如: 24000000=2400万 5098040≈510万 2、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之间的改写。 如:2 3412,523517,3731===。 3、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三、数的大小比较 1、整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数的大小。 2、小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动两位 再写成百分数

孙家小学 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方案

“新课标下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选题依据(提出问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前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的脱节现象日益严重,通过调查发现,我校一部分六年级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新知识的增加引发了许多的变化,视野的扩展、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致使一部分刚步入初中门槛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导致成绩一时明显下降,甚至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因此有必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因势利导,从小学做好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这不仅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防止学生过早分化,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有积极影响。在小升初衔接问题中,不仅重视知识上的衔接,同时还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的应用能力的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课题研究内容(包括课题界定、研究目标、内容) 课题界定: “小升初衔接”是指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和过渡,要从“师与生 教与学”这一教育教学的两个基本矛盾进行“衔接”。主要解决如何铺垫搭桥,导引学生顺利过渡的问题,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使学生顺利完成由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及各学段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作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为教师呈现了一个连贯发展的数学教学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用“教小学想中学”这种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意识,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迁移规律,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作一些有利于知识衔接上的铺垫和渗透,使第一、二学段(小学)和第三学段(中学)能顺利有效地衔接。研究目标: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和初中数学衔接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小升初学习的过渡,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的要求,并通过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树立教育新理念。

孙家小学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方案

孙家小学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方案

“新课标下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选题依据(提出问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当前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的脱节现象日益严重,经过调查发现,我校一部分六年级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新知识的增加引发了许多的变化,视野的扩展、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致使一部分刚步入初中门槛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导致成绩一时明显下降,甚至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因此有必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因势利导,从小学做好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这不但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防止学生过早分化,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有积极影响。在小升初衔接问题中,不但重视知识上的衔接,同时还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的应用能力的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课题研究内容(包括课题界定、研究目标、内容) 课题界定: “小升初衔接”是指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和过渡,要从“师与生 教与学”这一教育教学的两个基本矛盾进行“衔接”。主要解决如何铺垫搭桥,导引学生顺利过渡的问题,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使学生顺利完成由小学到

初中的过渡。 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及各学段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作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为教师呈现了一个连贯发展的数学教学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用“教小学想中学”这种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意识,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迁移规律,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作一些有利于知识衔接上的铺垫和渗透,使第一、二学段(小学)和第三学段(中学)能顺利有效地衔接。 研究目标: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和初中数学衔接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小升初学习的过渡,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的要求,并经过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树立教育新理念。 1.经过“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研究过程,探究能有效将小学和初中数学衔接起来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从数学学习内容上和初中教学接轨,使学生能顺利实现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过渡。 2.结合新课程提供的多样性自主探索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课内自主学习辐射到课外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经过预习学案和复习学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与初中学习做好衔接。(二)研究内容

最新2019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案讲义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一、基础知识 1. 像3、2、0.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前面加正号“+”。) 2. 像-1、-4、-0.6这样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同样带有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二、知识题库 1.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填写5、0.56、-7、0、29、-3 2、100、-0.00001 其中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的是( )。 2.如果水位上升1.2米,记作 1.2 米;那么水位下降0.8米,记作_______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 ,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小于所有正数 B 、0大于所有负数 C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 、 0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6.—a 一定是负数吗? 7.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的意义. 8.举出2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 9.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多少? 10.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三、想一想 1、 “甲比乙大-2岁”表示的意义是( ) A 、甲比乙小2岁 B 、甲比乙大2岁 C 、乙比甲大-2岁 D 、乙比甲小2岁 2、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 、-10℃ B 、-6℃ C 、6℃ D 、10℃ 1.1有理数 一、知识海洋 1.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 环小数却不是有理数)

小学升初中数学衔接班讲义30课时

小升初衔接班讲义 数学 前言 姓名:_____________

第1课正数和负数 ?知识网络 1、大于0的数是正数。 2、在正数前面添上符号“﹣”(负)的数叫负数。 3、认识正号“+”,认识负号“-”,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 ?例题精选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哪对反义词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哪对反义词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课堂练习 1.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42 1,2.5,,0, 3.14,120, 1.732, -+--- 37 2.如果80m表示向东走80m,那么-60m表示向 3.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__________。

4.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零上126℃,记作________℃,夜间平均温度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__℃。 1.某人存入银行1000元,记作+1000元,取出600元,则可以记为: 。 2.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10米,记作:。3.一潜水艇所在的高度是– 5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的上方10米处,则鲨鱼所在的高度是米。 4.预测某地区人口到2005年将出现负增长,“负增长”的意义是: 。 5.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对应的横线上:3,-0.01, 0,- 21 2 , +3.333, - 0.010010001…, +8, -101.1 ,+8 7 , -100 其中:正数有:负数有: 6.在一种零件的直径在图纸上是 10 0.05(单位:㎜),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加工要求最大不能超过㎜, 最小不能超过㎜。 7.“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