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药物化学讲稿Phytochemistry

天然药物化学讲稿Phytochemistry

天然药物化学(Phytochemistry)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定义: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

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测定以及必要的结构改造。并根据已阐明结构的成分,按植物亲缘关系于植物界中探询同类成分,以扩大植物的药用资源,发掘新的有效成分;研究有效成分在植物体中随生长季节、时间的消长,以掌握中草药品质的规律。化学成分在体外及生物体内的代谢和动力学研究,以及构效关系、化学分类学等。

天然药物的来源:

天然药物来自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当今是以植物来源为主,种类繁多。以中草药为例,仅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就记载1892种,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又补充了1021种。然而,随着海洋生物的发现和基因调控水平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进行广泛的筛选,还将会发现更多的天然药物。从1957-1976的二十年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和国立肿瘤化疗服务中心,对美国、墨西哥、巴基斯坦、西班牙、捷克、土耳其、乌拉圭等国家的20525种植

物的67500个提取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其中发现189科,1225属,2127种植物的2787个提取物显示对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瘤株具有抑制活性。

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有250000种高等植物,进行过研究和活性筛选的不足10%,因此,天然药物研究的潜力是巨大的。

活性成分与无效成分:

天然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其物质基础在于所含化学成分。然而一种天然药物中往往含有结构和性质完全不同的多种成分。清热解毒中草药黄连中含有生物碱、酮类、脂类等多种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如大家熟悉的抗菌止痢药黄连素就是取之于黄连中的活性成分小糪碱。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在中草药及天然药物当中,真正搞清有效成分的品种是不多的。多数只是一般的化学成分,少数为生理活性成分,而生理活性成分并不一定真正代表该药物临床疗效的有效成分。另外,所谓有效成分或生理活性成分与无效成分或非生理活性成分的概念也不能简单地机械地加以理解。以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类为例,在多数情况下视为无效成分,并在加工过程中尽量设法除去,而在某些药物当中且为主要的活性成分,如鹧鸪菜中的駆虫成分是氨基酸、天花粉的引产成分为蛋白质、植物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等。再如叶绿素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在体液培养基内,ml浓度时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ml浓度时能抑制化脓链球菌的生长。另外,叶绿素

还有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临床上治疗皮肤创伤、溃疡和火伤等

的绿药膏就是叶绿素的制剂。

成分分离工作的起源:

明代李挺在《医学入门》(1575)中就记载了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1711年由洪遵所著《集验方》一书,记载了用升华法制备纯化樟脑的过程。这些方法都早于国外,故

有“医药化学源于中国”的高度评价,这是我们应当引以为自豪

的。见讲义P2。

天然药化的未来:

我国有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在临床应用等许多方面更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是一个亟待发掘整理提高的巨大宝库。建国

前相当落后,就连麻黄素也只能依靠进口。建国以来,尤其近一、二十年来,天然药化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麻黄素、西地兰、芦丁等数十种天然药物产品的工业生产已经进行了多年,甾体激

素类药物的原料-薯蓣皂苷元的工业生产及其资源开发研究更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供应国内,还有大量出口。据1981年的统

计资料表明,建国以来共研制新药104种,其中来自天然成分及

成分结构改造的有61种,占新药总数的%。创制的新药64种中,有18种是中草药有效成分,另有些新药是有效成分的衍生物。在

1995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化学药物中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植物,

如利血平、秋水仙碱、水杨酸、地高辛、阿片、咖啡因、罗通定、茶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麻黄碱、可卡因、吗啡、毛果芸香

碱、可待因、长春新碱、长春碱、阿托品、高三尖杉酯碱、罂粟碱、加兰他敏、麦角胺、麦角新碱、洋地黄毒碱、去乙酰毛花苷、鱼腥草素、筒箭毒碱、士的宁、小糪碱和青蒿素等30种。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就要求我们的药物研究必须加快由“仿制”到“创制”的根本性转变。就我国药物研究的基础、积累、现状、整体实力而言,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天然药物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加强天然药物的研制是缩小这种差距、减少入世给我国制药产业带来的影响的重要选择。据资料介绍,我国有药用植物1万1千余种,其中只有不到20%被筛选过,因此,从天然药物中筛选并开发出具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新药的潜力是巨大的。

第二节研究天然药物化学的意义

1、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2、改进药物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3、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4、开辟药源,开发新药

5、化学合成或结构改造

合成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如合成麻醉药普鲁卡因的先导化合物为古柯叶中的可卡因,见讲义P2。

第三节提取分离方法

在介绍这部分内容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有用成分的结构特点和无效成分的种类及理化性质。

1. 有效成分

碱性化合物:生物碱 COOMe N

Me

酸性化合物:结构中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黄酮、醌类、苯

丙素;结构中含有羧基的化合物-有机酸、葡萄糖醛酸 O OH

OMe OH

gluo O

O OH O O OH OH OH

两性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结构中既有碱性基团也有酸

性基团

中性化合物:分子结构中既无碱性基团也无酸性基团的化合

物,如帖类和挥发油、甾体等

2. 无效成分

脂溶性

蜡-高级不饱和脂肪酸(16-30碳)和高级一元醇结合的脂

脂肪油-不饱和脂肪酸(链长短不一,酸不一定为同一种酸)

与丙三醇形成的甘油脂,通常称混合甘油脂

植物色素-叶绿素及四萜色素(胡萝卜素)

叶绿素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尤其在叶中含量最高,能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较难溶于水与稀乙醇。生药用水提取时,可用苯或氯仿抽提除去;用乙醇提时,回收乙醇至15-20%左右,加水放置冰箱,叶绿素可沉淀析出。

水溶性

多糖类-淀粉、纤维素、树胶、果胶、粘液质(后三者为植物的粘性成分,它们之间无明显界限,属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成胶状液体。)

鞣质-多元酚类化合物

易溶于水及乙醇,可溶于乙酸乙脂,不溶于乙醚、氯仿、苯。可与蛋白质形成沉淀,俗称鞣酸蛋白。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是从有效成分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工作开始。在提取之前,应对所用材料的基原(种、属、学名),产地、药用部位等进行考查,并系统查阅文献,以充分利用,了解前人的经验,以便少走弯路。

目的物为已知成分或已知化学结构类型,这种情况工作比较简单,查阅有关资料, 在根据本人的实验条件加以选用。

未知成分的提取, 只能是就预先确定的目标,在适当的活性测试体系指导下,进行活性成分或有效部位的跟踪分离。下面讨论提取分离常用的方法及原理:

一、有效成分的提取

从药材中提取天然活性成分的方法有溶剂法、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等。由于后两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 故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溶剂提取法和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法。

(一)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根据天然药物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溶剂不能与中药成分起化学变化;经济、易得、安全,而能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而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可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和亲脂性有机溶剂。石油醚>苯>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之分。对于有机化合物来说,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溶于水。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就是在亲水性比较强的乙醇中也难于溶解。淀粉虽然羟基数目多,但分子太大,不易溶解于冷水。讲义P18介绍了部分天然成分对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这段内容希望大家课下自己看。

溶剂提取法分冷提法和热提法两种

1.冷提法

(1)浸渍法

本法简单可行,但浸出率低,如用水注意防腐

(2)渗漉法

上、下形成浓度差,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

2.热提法

(1)煎煮法

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浸出方法,适用于水提取。

(2)回流法

适用于有机溶剂提取,过滤回收溶剂

(3)连续提取法

中途不需过滤,溶剂用量少

小结:

水-为一种强极性溶剂。无机盐、糖类、分子不太大的多糖、鞣质、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和极性苷类等都能被水溶出。缺点:提出的杂质多,进一步分离纯化困难。冷提杂质少且对热不稳定的成分较适宜,最适于酸、碱溶液的提取,而药材热提效率高,但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适宜,特别不适于挥发性成分和淀粉、粘液质多的药材提取。

亲水性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等,以乙醇最为常用。经济、安全、无毒;对细胞的穿透能力强;大多数天然成分都可溶解;常称为万能溶剂。

(二)水蒸气蒸馏法

仅适用于有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如萜类挥发油、小分子ALK、香豆素等

(三)升华法

固体物质受热直接气化,遇冷后又凝固成固体,称为升华。

从樟木中升华樟脑,在前面已经提到,为世界上最早应用此法制取有效成分的记载。游离蒽醌、小分子香豆素、有机酸类成分,具有升华性。

升华法虽简单易行,但中药炭化后,经常产生挥发性焦油状物,黏附在升华物上,不易除去,本法产率低,并伴有分解现象。(四)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法

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称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没有明显的气液分界面,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是一种气液不分的状态。此时粘度低,密度大,有较好的流动、传质、传热和溶解性能。流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其密度接近于液体密度,并且随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改变发生十分明显的变化,而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随超临界流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超临界流体提取正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这种性质,在较高压力下,将溶质溶解于超临界流体中,然后降低超临界流体溶液的压力或升高超临界流体溶液的温度,使溶解于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质因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下降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实现特定溶质的提取。

二、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一)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1、溶剂分离法

取上述提取物,选用二、三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由低至高分步进行提取。水或乙醇浸膏常为胶状物,难以均匀分散在低级性溶剂中,可伴入适量的硅藻土或纤维素粉,然后低温干燥、粉碎,再选用溶剂依次提取。

2、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以分离物质,如结晶与重结晶

操作。

3、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以改变混合溶剂的极性,使一部分物

质沉淀析出。水/醇法(除去多糖,蛋白质),醇/水法(除去

树脂,叶绿素)。

4、调节溶液的PH值,而实现分离(酸,碱或两性化合物)。

5、与沉淀试剂生成水不溶性的盐类沉淀(酸性物与铅、钡、钙,碱性物与苦味酸、雷氏盐等)。

(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常见的方法有简单液-液萃取法与液-液分配色谱

1、液-液萃取的定义:两种互相不能任意混溶的溶剂(CHCl3/H2O)

如置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放置后即可分成两相。此时如果其

中含有溶质,则溶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K)在一定温度

及压力下为一常数K=C U/C L一种物质在上、下两相溶剂中的

浓度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2、A、B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称为分离因子。

β=K A/K B(K A>K B)

当β≥100,一次萃取可分离;10≤β<100,10-12次;β≤2,100次;当β≌1时,则K A≌K B,意味着两者性质极其相近,无法实现分离。

3、分配比与PH的关系

对于酸性、碱性化合物来说,分配比还受溶剂系统PH的影响。

游离状态一般可溶于有机相,反之不溶。有关PH、PK a、PK b 的三者关系及酸碱性大小的判断,将在ALK一章详细介绍。

4、液-液萃取与纸色谱

前已叙及,分离因子β是L-L萃取时判断物质分离难易的重要参数。问题是对于未知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来说,不知道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在同一溶剂系统中的分配比,又如何求及β值呢?已知PPC的原理与液-液萃取法基本相同,Rf值与K之间有下列关系

K or/w=1/r(Rf/1-Rf)

r为纸色谱定数。当层析滤纸湿重(W湿)为干重(W干)的倍时,r=2。设A、B两种(或两组)物质的Rf值分别为Rfa及Rfb,则分离因子

β=Rfa(1-Rfb/1-Rfa)

式中Rfa>Rfb

据此,可用PPC选择设计L-L萃取分离物质的最佳方案。

当β>50时,简单萃取即可,β<50时,则需采用逆流分溶法。

5、液-液分配柱色谱

在色谱管中完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分离过程称为柱色谱。

柱色谱又分为常压柱与加压柱。柱材有玻璃,尼龙膜(软柱),不锈钢等。

液-液分配柱色谱用的载体主要有硅胶、硅藻土及纤维素粉等。

固定相为水或缓冲溶液时,流动相为CHCl3等非极性溶剂,进行分配色谱分离,称为正相色谱。

固定相用石蜡油,而流动相用水或醇作溶剂,称为反相色谱。

近年来,常常用到C-8,C-18柱。它们分别是用硅胶载体,经过辛基(C8H17)或十八烷基(C18H37)的化学修饰,键合上长度不同的烃基,而成的固定相。

分别用RP-8和RP-18表示(R everse P hase)。

加压液相柱色谱

见讲义P23

(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吸附现象在天然产物的分离和精制工作中用的十分广泛。其中又以固-液吸附用的最多,并有物理,化学和半化学吸附之分。

1、物理吸附也叫表面吸附,是利用表面分子的表面能来实现的。

特点:①无选择性②吸附与解吸是可逆的③速度快

2、化学吸附

不太常用(氧化铝是经氢氧化铝脱水制的,但有一定碱性,不适合酸性物的分离)

3、 半化学吸附

氢键吸附(原理及应用将在黄酮一章作详细介绍)

介于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之间的一种吸附,故称半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剂 常用的有硅胶、氧化铝(极性吸附剂)

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

物理吸附剂的吸附规律——相似者易吸附

极性吸附剂对极性大的溶质易吸附;极性大溶剂洗脱能力强

非极性吸附剂对极性小的溶质易吸附;极性大溶剂洗脱能力弱。

例:化合物 A 与化合物 B 分别用CHCl 3:M eOH(7:3)Ⅰ; CHCl 3:M eOH(3:7)Ⅱ

展开系统

ⅠⅡ

OH OH

HO

OH

P26,27,28中的化合物极性,溶剂极性,混合溶剂极性等内容要求大家自学,尤其是极性内容大家必须记住!

4、 大孔吸附树脂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不含交换基团的,具有大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剂。

大孔吸附树脂是集吸附与分子筛为一体的分离材料。

因其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媒中,吸附容量大,再生处理简单,可反复使用,所以在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与富集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组成:苯乙烯母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非极性)

2-甲基苯烯酸甲酯,二乙烯苯为交联剂(中极性型)

应用:

①分离 从水溶液中分出非极性化合物

CH 2CH CH 2CH CH 2CH CH CH 2CH CH 2CH 2CH

糖等水溶性物质的分离

②脱盐

③浓缩水溶液上柱,醇梯度洗脱,回收醇等样品

注意事项:

使用前用乙醇或丙酮反复洗出来聚合上的母体交联剂等小分子物。具体操作是回收溶剂后,不留残留物。

(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

天然化合物分子大小各异,分子量从几十到几百万,故也可据此进行分离。

常用的有超滤法,超速离心法,透析法和凝胶滤过法。

超滤法是利用分子大小不同引起的扩散速度差别来实现分离的。

超速离心法是利用化合物之间的不同的沉降速度得以分离的。

透析法是利用小分子可透过半透膜而与膜内的大分子分离。

以上三种方法主要用于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的脱盐精制及分离工作,而对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离就不太适用。可凝胶过滤法则不然,它可用于分离分子量1000以下的化合物。

凝胶滤过法(Gel filtration)

凝胶滤过法、凝胶渗透、分子筛滤过、排阻色谱。

葡聚糖凝胶是由葡聚糖和甘油基通过醚桥()相交链而成的多孔性网状结构。它O CH2CHO H CH2O

的特点是水中不溶,但可膨胀的球形颗粒并具有三维空间的网状

结构。结构式与分离过程见讲义P31。

此法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前者只适用于在水中应用,而后者不但可在水中用,也可在有机溶剂中用或在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使用。

商品物是干燥的颗粒状物质,在使用前必需充分溶涨,使其网孔涨开。网孔的大小与其加入的交链剂量有关。

交联度高,孔隙小,吸水时膨涨也小,反之,膨胀系数大。

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交联度的凝胶。

另外,商品凝胶还有羧甲基交联、二乙氨乙基交联、磺丙基交联及苯胺乙基交联葡聚糖凝胶等,分别具有不同的特色及应用范围,用时可参考有关专著。

(五)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法在ALK一章介绍

第四节结构研究法

结构研究是天然药物化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人工合成或结构修饰等工作,均是建立在单体化合物结构明了的前提下。

与合成药相比,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难度较大。

合成药可知信息多,天然药可知信息少。

一、化合物的纯度测定

mp、PPC 、TLC 、HPLC

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讲解P36的测定程序

测定程序中罗列的测定方法很多,由于测定条件的限制及个人的经验、习惯和熟练掌握,运用的程度各异。但文献检索和调研工作是贯穿结构研究的全过程。事实证明,分类学上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如同属、同种或相近属种的植物,往往含有类型及结构骨架类似或结构骨架类似或结构相同的化合物。故常常在分离工作开始之前,利用中、外文主题索引按中药拉丁文学名进行检索,以充分利用前人的工作。

如:已分出化合物的种类、个数、各种性质、用到的提取方法、提取溶剂、色谱的溶剂系统、生物活性等。

最好整理成一览表以利检索比较。

如是已知化合物,除了比较,对应有关光谱等数据外,还需做一个混合熔点测定和混合IR光谱,进一步确认;如是未知化合物,需按测定程序进行,如有不对称中心,还需测定绝对构型。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一)质谱

确定分子式、分子量、计算不饱和度、碎片离子峰

O

RDA OR

RO O

RO O

C

RO

C

O CH

A+./

120B+./

102

目前主要利用高分辨质谱(HI-MS),特点是被测物质的质量数可

精确到小数点后第 3位。一般实测值与计算机给出的理论值相比较,取数值接近者。

(二)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化学位移(δ ppm ) 偶合常数(J ) 峰面积

1H-NMR 顺磁方向

化学位移 抗磁性位移

CH 3-C

PPm : 10 8 6 4 2 0

3 PPm 6PPm

峰面积

用于确定H 质子的数目。(积分面积电脑可给出)

偶合常数(J ) 反应H 核之间的距离 J=7Hz J=2Hz

CH 3C R

H 2C CH CH 2

OH

H H H

OH

H

距离近,相互干扰作用大,J值大。C-C-C 没有偶合。

H H

两面角60°≈0 Hz 0和180° J邻最大7~8 Hz

信号的裂分

单(s)、二重峰(d)、三重(t)、四重(q)、多重峰(m)。

低级图谱遵循n+1律

如CH3-CH2-Cl

核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需要吸收能量。NMR体系,这个能量可由照射体系的电磁辐射来供给。当电磁辐射的频率与核磁矩的运动频率相等时,能量才能有效的从电磁辐射向核转移,使核由低能级跃迁质高能级,实现所谓的核磁共振。

N+1律

CH3-CH2-Cl

甲基的3个H,可有4种取向,4种不同自旋取向的H,对a 核H 产生四种局部磁场,a核(CH2)质子受到这四种效应而裂分为四重峰。

称为自旋-自旋偶合

相遇偶合的质子,有相同的偶合常数

如CH2在外加磁场的排布

υ-吸收频率、波数、波长的倒数每厘米长度中波的数目

K-键的力常数、伸缩力常数

μ=原子的折合质量

式中表明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频率,随着化学键力常数的增大而增加,同时,也随着原子折合质量的增加而降低。如Υoh 、Υnh 一般在3500cm-1 左右高波区,反之, 键强越弱,原子质量越大, 则振动频率越低,吸收峰出现在低波数区,如

原子质量相同,但键的力常数不同,如三键>双键>单键,而吸收峰位置也不同

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

1. 诱导效应

以羰基为例,若有另一强吸电基团和羰基c 原子邻接时,它就要和羰基氧原子争夺电子,从而使羰基力常数增加,通常增加90 ︿100

υC=0 1715 υC=0 1800

2. 共轭效应 若羰基与苯环相结合,由于电子的平均化,使得

羰基的双键性降低,即力常数减少,故吸收峰移向低波数区。

R

c R o R c Cl

o

第一章 总论(139)

第一章总论(139) 一、中英文互译: 1.天然药物化学2.有效成分3.植物化学 4. 中药化学5.中草药成分化学6.有效部位 7.Phytochemistry 8.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9.The Chemistry of Tri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0.The Chemistry of Triditional Chinese and Herbal Drugs 11.13C-NMR 12.MS 13.1H-NMR 14.GC-MS 15.TLC 16.Active Constituents/Active Extracts/Inactive Constituents 17.CCD/DCCC/HSCCC 18.Reverse phase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19.Primary metabolites/Secondary metabolites 20.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21.Physical adsorption/Chemical adsorption/Semi-chemical adsorption 22.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Molecular sieve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23.Chemical shift/Coupling constant 24.Two dimensional development 25.DEPT/2D-NMR 26.Glycosylation shift/Acylation shift 二、名词解释: 1.二次代谢产物2.HPLC 3.DCCC 4.FAB-MS 5.一次代谢产物6.水/醇法7.有效成分8.苷化位移 9.天然药物化学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1.利用物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有() A.萃取法B.硅胶分配层析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结晶与重结晶法2.硅胶吸附柱层析的先导是() A.缓冲纸层析. B.硅胶分配TLC C.硅胶吸附TLC D.聚酰胺TLC 3.两相溶剂萃取法分离天然产物的各组是利用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A.分配系数差异B.酸碱性差异C.极性差异D.溶解性差异 4.中药的水提液中有效成分是亲水性物质,应选用的萃取溶剂是()。 A.丙酮B.乙醇C.正丁醇D.氯仿 5.纸上分配色谱,固定相是:() A.纤维素B.滤纸所含的水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D.醇羟基

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英语词汇

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英语词汇 1.emulsin 苦杏仁酶 2.cyanogenic glycoside, cyanogenetic glycoside 氰苷 3.phenolic glycoside 酚苷 4.polyphenol 多酚 5.aldehyde glycoside 醛苷 6.alcoholic glycoside 醇苷 7.indole glycoside 吲哚苷 8.resinol glycoside 树脂醇苷 9.thioglycoside 硫苷 10.xanthone 呫吨酮

11.xanthonoid glycoside 呫吨酮苷 12.anthraquinone 蒽醌 13.anthraquinone glycoside 蒽醌苷 14.anthra nol 蒽酚 15.oxanthranol 氧化蒽酚 16.anthrone 蒽酮 17.dianthrone 二蒽酮 18.hydroxyanthraquinone 羟基蒽醌 19.Borntrager reaction 博恩特雷格反应 20.flavonoid 黄酮类 21.flavonoid glycoside 黄酮苷

22.flavone 黄酮 23.flavane 黄烷 24.flavon ol 黄酮醇 25.flavan one 黄烷酮 26.flavanonol 黄烷酮醇 27.isoflavone 异黄酮 28.isoflavanone 异黄烷酮 29.neoflavonoid 新黄酮类 30.secoiridoid glycoside 裂环烯醚萜苷

31.lig nan 木脂体 32.lignanolide 木脂酯 33.neolignan 新木脂体 34.lignin 木素 35.terpen e 萜 36.terpen oid萜类 37.hemiterpene 半萜 38.monoterpene 单萜 39.sesquiterpene 倍半萜 40.diterpene 二萜 41.triterpene 三萜

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英语

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 中草药成分化学(chemistry of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rugs and herbs) 中药化学(chemist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rugs ) 天然药物化学(chemistry of natural drugs ) 生药学(pharmacognosy) 提取分离(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结构鉴定(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结构阐明确证(structure elucidation) 生物碱(alkaloids) 黄酮(flavonoids) 蒽醌(anthraquinones) Phenylpropanoids 苯丙素类 莽草酸(shikimic acid) 木脂素类(lignoid ,lignans) 新木脂素(neolignan) 降木脂素(norlignan) 香豆素(coumarin) 呋喃香豆素(furocoumarins) 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 皂苷(saponins) 萜类(terpenes) 挥发油(volatile oils) 酚类(phenols) 萘和蒽醌类(naphthalene and anthraquinones) 苯醌类(benzoquinones)萘醌类(naphthoquinones) 菲醌类(phenanthraquinones)蒽醌类(anthraquinones) 大黄素型(emodines)茜草素型(alizarines) 萜类(terpenoids terpenes)挥发油volatile oil,essential oil,精油 卓酚酮类(troponoides)奥类衍生物(azulenoids)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iridoids) 理化性质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旋光谱和圆二色谱(Optical Rotatory Dispersion,ORD ;Circular Dichroism,CD) 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empirical isoprene rule) 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biogenetic isoprene rule) 多糖(polysaccharides) 蛋白质(proteins) 鞣质(tannins) 苷(glycoside) 二苯乙烯类 一次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 二次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 醋酸-丙二酸途径(acetate-malonate pathway ,AA-MA) 甲戊二羟酸途径(mevalonic acid pathway , MV A) 桂皮酸途径(cinnamic acid pathway)及莽草酸途径(shikimic acid pathway) 氨基酸途径(amino acid pathway) 单糖Monosaccharides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 多聚糖polysaccharides 呋喃糖(furanose),吡喃糖(pyranose) ,Glycosides 苷 不饱和脂肪酸( unsaturated fatty acid) L-阿拉伯糖(arabinose),D-木糖(xylose),D-核糖(ribose), D-葡萄糖(glucose),D-甘露糖(mannose),D-半乳糖(galactose),L-夫糖(fucose),L-鼠李糖(rhamnose),芹糖(Api),

天然药物化学-三萜皂苷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三萜皂苷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三萜皂苷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抗肿瘤活性、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抗菌、抗病毒、降低胆固醇等活性,以及其它的活性,如抗炎、抗生育等作用。即系统地阐述了三萜皂苷的生物活性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字:三萜皂苷、生物活性、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活性、心脑血管系统、抗菌、抗病毒活性。 三萜皂苷是由三萜皂苷元和糖组成的,常见的是五环三萜与四环三萜两类,主要分布在葫芦科、五加科、豆科、桔梗科、毛茛科、伞形科、石竹科、鼠李科、报春花科等植物中。药理学研究表明,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降胆固醇及心血管活性等。目前,三萜皂苷已成为天然产物研究中最活跃和进展最快的领域。下面就三萜皂苷的生物活性展开详细的综述。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三萜皂苷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主要有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抗抑郁、镇静催眠、镇痛等功效。下面主要介绍它的学习记忆功能。 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发现,人参总皂苷有改善去卵巢所致大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1]。另外,人参皂苷能拮抗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对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神经细胞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人参皂苷可能有助于早老性痴呆(AD)和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2]。绞股蓝总皂苷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也有改善作用[3]。研究还发现,远志皂苷[4],黄精总皂苷[5]和胡芦巴总皂苷[6]可改善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提示这些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三萜皂苷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机理可能有清除自由基,稳定膜系统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递质。 2、抗肿瘤活性 文献报道一些三萜皂苷特别是具有羧基的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下面就三萜皂苷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展开综述。 研究发现对荷HT-29结肠癌裸鼠给予黄芪皂苷AST,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且没有给予常规抗肿瘤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和奥沙利铂后引起的体质量下降,死亡率升高等不良反应[7]。人参皂苷Rg3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三苯氧胺,顺铂,分别作用于小鼠S-180肉瘤,荷MCF-7乳腺癌裸鼠,荷Hela宫颈癌,抑瘤效果显著,且均可使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显著降低[8-10]。说明人参皂苷Rg3与化疗药联合应用有明显的抗血管生成协同作用,有显著抑瘤效果。对S-180腹水癌小鼠灌胃给予单体人参皂苷Rh2,可下调细胞间连接黏附分子(JAM)在肿瘤细胞的表达,抑制肿瘤组织血管

1.概论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的一般途径

(印发给学生部分) 高等天然药物化学 第一部分 概论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的一般途径 第一节 概论 定义: 天然药物化学(Natural Medicines Chemistry)是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一、天然药化学在药学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1) 发现新的活性成分,开发新药; (2)为现代合成药提供先导化合物; (3) 阐明天然药物有效成分,便于质量监控; (4)探索同类成分,开发新资源; (4) 提供天然药物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 (6)探索天然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 (7) 改进药物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8)阐明生物合成途径,提高有效成分含量。 二、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 A. 各类有效成分的(1)结构特点;(2)提取分离;(3)理化性质;(4)结构鉴定(含理化及波谱两类)。 B.*有效成分的生源途径、构效关系和结构改造。 三、发展概况 1.分离化学成分史:国外以瑞典药剂师舍勒在1769年从酒石中分离得到酒石酸作为开端。但我国比其早200年,1575年在《医学入门》中记载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 2. 分离速度越来越快: 如生物碱,1851~1951年为950个, 1962~1972为3443个,目前已达1万多个。 3. 由常量到微量: 从50万头蚕蛾中得12mg 蚕蛾醇,从500公斤蚕蛹中得到25mg 蜕皮激素。 4.技术应用:NMR , UV , IR , MS 等使结构鉴定大为 简化。如吗啡花了约150年,而利血平只4年。 5. 脂溶性成分到水溶性成分。 6. 从生物小分子到大分子: 7. 天然产物的合成发展极快:如紫杉醇的全合成。 四、相关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 →《中华药海》,载8600种. →《云南省天然药物资源名录》载6559种,→《大理中药资源志》收载1647种。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科学出版社.本书共五册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科学出版社 80卷120册 6.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上海人民出版社.本书共三册. 7.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 季刊 1978至今. (五)参考书、专著 1.徐任生:天然产物化学 科学出版社 2004. 2.肖崇厚:中药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陈蕙芳:植物活性成分辞典,共三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

最新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英语词汇

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英 语词汇

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英语词汇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生药crude drug 草药medicinal herb 民族药ethnic drug 地产药材native drug 道地药材famous-region drug 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 海洋生药学marine pharmacognosy 药用植物学medicinal botany 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 植物化学分类学plant chemotaxonomy 生药拉丁名Latin name of crude drug 学名scientific name 来源source 混淆品adulterant 类同品allied drug 伪品counterfeit drug 代用品substitute 掺伪adulteration 天然产物natural product 化学成分chemical constituent

有效成分effective constituent 主成分main constituent 活性成分active constituent 莽草酸途径shikimic acid pathway 乙酸一丙二酸途径acetate-malonate pathway 乙酸- 甲瓦龙酸途径acetate-mevalonate pathway 单糖monosaccharide 戊糖pentose 己精hexose 庚糖heptose 辛糖octose 脱氧糖deoxysaccharide, deoxysugar 呋喃糖furanose 吡喃糖pyranose 寡糖oligosaccharide 二糖disaccharide 三糖trisaccharide 四糖tetrasaccharide 五糖pentosacc haride 多糖polysaccharide 淀粉starch 树胶gum

海洋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海洋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2013级民族药物化学李波130703212528 1新药来源宝库——海洋生物资源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可达300 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与领土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在我国的海域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372个,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五位[1]。由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特殊性(高盐度, 高压, 缺氧, 避光) , 使得海洋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酶反应系统与陆地生物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 导致海洋生物往往能够产生一些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显著的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 为新药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 我国海域辽阔,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生物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未来新药来源的宝库已成为一种共识。据初步统计, 我国海洋生物经分类鉴定的有2万多种, 其中, 仅我国近海发现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就有700 多种。许多具有免疫、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物活性物质先后被分离、提纯, 其中部分先导化合物已进入临床前研究, 一些海洋新药已进入临床研究[2]。 2 海洋天然药物研究的成果 当前国际上海洋药物开发的主要有十个方向,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抗风湿、类风湿方面的药物;抗肿瘤药物;抗过敏药物;抗病毒类药( 包括艾滋病药物);防治肥胖和有益健美药物;抗衰老和妇幼保健药物;身体机能紊乱调节药物( 包括抗抑郁、内分泌失调、性功能障碍等);补益类营养保健药。按照化学结构又可以分为大环内酯类、聚醚类、肽类、C15乙酸原类、前列腺类似物、甾体化合物等[3,4]。 2.1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是海洋生物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大环内酯类结构中含有内酯环,环从十元环到六十元环均有。根据结构类型不同还可以分为:简单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多聚内酯和其他大环内酯类。 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通常有抗肿瘤活性。如早期发现的Ecteinascidin 743 (Et-743) 为含有四氢异喹啉的海洋大环内酯类生物碱, 对晚期软组织癌症如直肠癌、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等疗效显著, 2007年9 月欧盟已批准该药(商品名Yondelis) 用于晚期软组织肿瘤的治疗, 从而成为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5]。从Amphidinium 属不同的菌株培养液中分离得到45 个含12~26 元环不等 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如amphidinolides B、C、J、H、N 和amphidinolides B4等, 这几个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 对L1210和KB细胞的IC50最低分别可达到0.14 和0.06 ng·mL?1 [6]。 此外, 还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出一些含有硼、镁和镍等原子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对已知海洋大环内酯化合物的各种活性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进行之中, 有报道[7]称发现著名的大环内酯azaspir acids (AZAs) 类毒素中的azaspiracid-2 对P388 细胞显示很强的毒性(IC50 = 0.72 ng·mL?1), 并能在S 期抑制细胞分裂。

大二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化学)重点整理

药用植物化学总结 总论 1.药用植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2.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概念及相对性 有效成分:有生理活性,能治病的单体物质。 无效成分:无生理活性,不能治病的成分。 (注意:有效与无效是相对的) 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群体物质。 有毒成分:能致病的成分叫有毒成分。 3.药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意义 1、探讨天然药物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 2、控制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 3、降低原植物毒性,提高疗效 4、开辟新药源 5、为新化合物研究提供先导化合物 4.主要类型药用植物化学成分 1、糖及苷类 2、醌类化合物 3、苯丙素类化合物 4、黄酮类化合物 5、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 6、三萜类化合物 7、甾体类化合物 8、生物碱类化合物 第二章提取分离 1.常用溶剂的极性大小 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其极性大小如下: 吡啶>水>乙腈>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己烷(石油醚)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 一、提取 1、选择溶剂的原则: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共存杂质的溶解度最小。 2、常用溶剂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水可以溶解: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 ②亲水性有机溶剂可溶解(与水混溶): 甲醇、乙醇、丙酮(与水任意比例混溶):苷类、生物碱、鞣质等。 特点:介电常数较大,水溶性较大 对植物细胞穿透能力较

对许多成分的溶解性能好,提取完全 毒性低,价格便宜,回收方便。 乙醇提取天然产物成分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③亲脂性有机溶剂可溶解(与水不能任意混溶): 石油醚或汽油:油脂、蜡、叶绿素、挥发油、游离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 氯仿或乙酸乙酯:游离的生物碱、有机酸、黄酮、香豆素等苷元 特点:沸点低,浓缩回收方便, 易燃,有毒,价贵,设备要求较高, 穿透药材组织的能力较差, 有局限性。 3、溶剂提取的方法: ⑴溶剂提取法 ①水作溶剂: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 ②有机溶剂: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 ⑵其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常用于挥发油)、升华法、CO2-SFE、超声提取方法、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浸渍法:含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成分多的。含挥发油的。遇热不稳定易分解的。 渗漉法-适宜对热不稳定且易分解成分。提取效率最高 煎煮法-不适宜对热不稳定的成分的提取。加热 回流法、连续回流法-不适用对热不稳定成分。 4、影响因素:药材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 二、分离 1、药用植物分离与精制的依据 五种差异:溶解度、两相分配比、吸附性、分子大小、解离程度 常用方法:系统溶剂分离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结晶法、透析法、分馏法 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系统溶剂分离法、结晶法、沉淀法、盐析法、 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两相溶剂萃取法 3)根据物质吸附性差异进行分离—色谱法 4)根据物质各成分非典差异进行分离—分馏法 5)根据物质分子大小以及通过透析膜差异进行分离—透析法 2、沉淀法-试剂沉淀法 ①生物碱沉淀试剂:生物碱 ②雷氏铵盐:水溶性季铵盐 ③胆甾醇:甾体皂苷 ⑤明胶、蛋白:鞣质 ⑥水提醇沉法:多糖、蛋白质、淀粉、粘液质、树胶(逐级) ⑦醇提水沉法:树脂、油脂、叶绿素 3、两相溶剂萃取法原理:分离因子β=A/B β》100 一次 100 》β 》10 10~12次 β 《2 100次以上 β =1 无法分离 4、结晶法溶剂的选择:溶解度热使大,冷时小。(热大冷小) 三、色谱法:液-固色谱(固体吸附剂、液体流动相)、又称层析法 1)按原理不同: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滤过色谱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一、总学时数、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学分数: (一)总学时数:108学时 (二)理论学时数:54学时 (三)讨论学时数:6学时 (四)实验学时数:48学时 (五)学分数:6学分 二、承担课程教学的院、系、教研室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药学院中药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学生在具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光谱解析、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后,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源途径、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天然药物的化学研究、新药开发和生产的能力,为继承、整理祖国传统医药学宝库和全面弘扬、提高祖国药学事业水平奠定基础。 四、所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所用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参考书: 1、吴寿金、赵泰、秦永琪主编《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徐任生主编《天然产物化学》科学出版社。 3、Nakanishi K.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第一章绪论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2、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原理及常用方法; 3、掌握层析分离法的分类及其原理、各种层析分离要素、相关因素及应用技术;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学英语天然药物化学翻译除文献版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学英语天然药物化 学翻译除文献版 Phytochemistry A natural product is a chemical compound or substance produced by a living organism-found in nature that usually has a pharmacological or biological activity for use in pharmaceutical drug discovery and drug design. A natural product can be considered as such even if it can be prepared by total synthesis. 天然产物是指活的有机体产生的化合物或物质,在天然条件下通常有一定药理或生物活性,它用于药物发现和药物设计。尽管天然产物可以通过全合成来制备,人们仍可认定其天然属性。 Natural products may be extracted from tissues of terrestrial plants, marine organisms or microorganism fermentation broths. A crude (untreated) extract from any one of these sources typically contains novel, structurally diverse chemical compounds, whic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a rich source of. 天然产物可提取自陆生植物、海洋生物或是微生物发酵液。来自上述任一来源的天然提取物通常含有新的结构各异的化合物,自然界是这些化合物的丰富的来源。

天然产物化学常用参考文献

天然产物化学常用参考文献 一、图书 (一)天然产物化学一般理论 1. 林启寿编著, 中草药成分化学, 科学出版社, 1977 2. 徐任生主编, 天然产物化学, 科学出版社, 1997 3. 姚新生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4. 杨其菖编. 天然药物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 5. R. D. H. Murray. Progress in the Chemistry of Organic Natural Products. Springer Wien New York, 2002 (二)成分提取分离 1. 上海药物研究所编著. 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2. Richard J. P. Cannell. Natural Products Isolation. Humana Press, 1998 3. Raphael Ikan. Natural Products -- A Laboratory Guide (Seco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1991 4. J. B. Harborne. Phytochemical Methods -- A Guide to Modern Techniques of Plant Analysis (Three edition). Chapman & Hall, UK, 1998 (三)化合物结构解析 1. 梁晓天. 核磁共振. 科学出版社,1976 2. 洪山海. 光谱解析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科学出版社, 1980 3. 赵天增. 核磁共振氢谱.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4. 沈其丰. 核磁共振碳谱.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5. 姚新生主编.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 6. D. H. Willeams等著. 王剑波, 施卫峰译. 有机化学中的光谱方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7. 苏克曼, 潘铁英, 张玉兰. 波谱解析法.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8. E. Pretsch, P. Buhlmann, C. Affolter. 荣国斌译. 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9. 宁永成编著.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 科学出版社, 1999 10. 于德泉, 杨峻山主编. 分析化学手册第七分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11. 丛浦珠. 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科学出版社, 1987 12. Biemann K. Tables of Spectral Data fo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Second edition). Berlin; New York : Springer-Verlag, 1989 13. Crews, Phillip. Organic structure analysi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4. Robert M. Silverstein and Francis X. Webster. 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6th ed.) New York : Wiley, 1998. 15. Joseph B. Organic structural spectroscopy. Prentice Hall, 1998. 16. Laurence M. H., Timothy D.W. Introduction to organic spectroscop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7. Meier, Bernd Zeeh.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 organic chemistry. New York : G. Thieme,

天然药物化学常用英文词汇

草药 medicinal herb 民族药 ethnic drug 地产药材 native drug 道地药材 famous-region drug 中成药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中药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生药 crude drug 海洋生药学 marine pharmacognosy 药用植物学 medicinal botany 植物化学 phytochemistry 植物化学分类学 plant chemotaxonomy 生药拉丁名 Latin name of crude drug 学名 scientific name 来源 source 混淆品 adulterant 类同品 allied drug 伪品 counterfeit drug 代用品 substitute 掺伪 adulteration 天然产物 natural product 化学成分 chemical constituent 有效成分 effective constituent 主成分 main constituent 活性成分 active constituent

莽草酸途径 shikimic acid pathway 乙酸一丙二酸途径 acetate-malonate pathway 乙酸- 甲瓦龙酸途径 acetate-mevalonate pathway 单糖 monosaccharide 戊糖 pentose 己精 hexose 庚糖 heptose 辛糖 octose 脱氧糖 deoxysaccharide, deoxysugar 呋喃糖 furanose 吡喃糖 pyranose 寡糖 oligosaccharide 二糖 disaccharide 三糖 trisaccharide 四糖 tetrasaccharide 五糖 pentosaccharide 多糖 polysaccharide 菊糖 inulin 黏液 mucilage 树胶 gum 果胶 pectin 半纤维素 hemicellulose 纤维素 cellulose 甲壳质 chitin

(仅供参考)药学英语整理

(仅供参考)药学英语整理 药学英语 一、Physiology and Pathology(P9)生理学与病理学 (一)概念 1、Physi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unction in living systems.(ppt)the study of how living organisms work.(书里) 2、Pathology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the causal study of disease and a major field in modern medical practice and diagnosis.(ppt) the science of disease,which deal with the studies of etiology, pathogenesis, morphologic structures, changes in functions and metabolism in the living organisms by means of natural science.(书里) 3、Pathophysiology is the study of functional changes in the body which occur in response to disease or injury.a convergence of Pathology with Physiology 4、etiology is the study of causation,or the origination of diseases. 5、the pathogenesis of a disease is the mechanism that causes the disease. 6、inflammation is a response of body tissues to injury or irritation; (刺激)characterized by pain and swelling and redness and heat. (红热胀痛) (二)思考题 1.How do you understand 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Pathology is the science of disease Pathophysiology is the study of functional changes in the body which occur in response to disease or injury. 2.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Etiology is the study of causation, or the origination of

天然药物化学

一、翻译名词 1.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天然药物化学 2.phytochemistry 植物化学 3.active constituents 活性成分 4.inactive constituents 非活性成分 5.in vitro 体外 6.in vivo 体内 7.X-ray crystal analysis X-射线单晶衍射 8.silica gel 硅胶 9.TLC 薄层色谱 10.PC 纸色谱 11.HPLC 高效液相色谱 12.gradient elution 成分洗脱 13.sephadex LH-20 羟丙基葡聚糖凝胶 14.chemical shift 化学位移 15.coupling constant 偶合常数 16.single/doublet/triplet/quartet /multiplet 单、 二、三、四、多重峰 17.Liebermann-Burchard Reaction 醋酐-浓硫 酸反应 18.saponin 皂苷 19.sapogenin 皂苷元 20.dammarane 达玛烷型 21.oleanane 齐墩果烷型 22.ursane 乌苏烷型 23.tetracyclic triterpenoids 四环三萜 24.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五环三萜 二、名词解释 1.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 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一次代谢产物:是指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 这些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3.二次代谢产物:指并非在所有的植物中都能发 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又不起重要作用,如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的物质。 4.生物合成:是指生物体内进行的同化反应的总 称。生物合成研究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天然产物(这里主要指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第二层含义是指利用现代细胞学、遗传学和生理学知识以及各种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而开展的生产某些感兴趣的、特别是有潜在医药价值的化合物的过程。 5.水蒸气蒸馏法:是指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经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的浸提方法。 6.硅胶H、硅胶G、硅胶GF254:是硅胶的一种 型号,硅胶H:不含黏合剂的硅胶;硅胶G:含黏合剂的硅胶;硅胶GF254:含荧光剂和 联合剂的硅胶,置紫外光灯(254nm)下显 荧光。 7.RP-2、RP-8、RP-18:常用反相硅胶薄层色谱 及柱色谱的填料系将普通硅胶进行化学修饰,键合上长度不同的烃基(R)形成亲脂性表面而成。根据烃基(—R)长度为乙基(—C2H5)还是辛基(—C8H17)或十八烷基(—C18H37),分别命名为RP-2、RP-8及RP-18。 8.薄层色谱:又叫薄板层析,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 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手段,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是在被洗涤干净的玻板上均匀的涂一层吸附剂或支持剂,待干燥、活化后将样品溶液用管口平整的毛细管滴加于离薄层板一端约1cm处的起点线上,凉干或吹干后置薄层板于盛有展开剂的展开槽内,浸入深度为 0.5cm。待展开剂前沿离顶端约1cm附近时,将 色谱板取出,干燥后喷以显色剂,或在紫外灯下显色。 9.纸色谱:是指用纸为载体,在纸上均匀的吸附 在液体上,用于固定液不溶的溶剂做流动相,将试样滴在纸一端,在展开槽中展开,由于各组分在纸上的吸附能力不同,用于定性定量分析的色谱法。 10.柱色谱:又称层析法.是一种以分配平衡为机理 的分配方法。当固定相和流动相相对运动时,反复多次的利用混合物中所含各组分分配平衡性质的差异,最后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 11.凝胶滤过法:是利用分子筛分离物质的一种方 法,其中所用载体,如葡聚糖凝胶颗粒,大分子将不能渗入凝胶颗粒内部,故在颗粒间隙移动,并伴随溶剂一起从柱底先流出;小分子因可渗入并扩散到凝胶颗粒内部,故可通过色谱柱是阻力增大、流速变缓,将较晚流出。即按分子由大到小的顺序先后流出并得到分离。12.端基碳:单糖成环后形成了一个新的手性碳原 子,该碳原子称为端基碳。 13.α构型、β构型:①在Fischer投影式中,新形 成的羟基与距离羰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上的羟基为同侧者称为α型,异侧者则称为β型。②在Haworth投影中,对于五碳吡喃型糖,其端基碳上的羟基与C4羟基在同侧者则称为α型,

药剂学-药用植物化学习题和答案

药用植物化学——学习指南名词解释: 1.有效成分 2.黄酮类化合物的广义概念 3.挥发油 4.析脑 5.鞣质 6.中草药制剂 7.香豆素 8.紫外光谱法 9.植物色素 10.单糖 11.酸性皂苷 12.强心苷 13.天然药物化学 14.供电子诱导效应 15.系统预试验 16.径向纸层析 17.液-液萃取分离原理 18.甙类 19.鞣质 20.溶血指数 21.杂化 22.共轭效应 23.生物碱沉淀试剂 24.系统预试验 25.手性碳原子 26.一级代谢产物 27.海洋天然药物有几类

28.中药标准提取物质量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填空题 1.天然药物或中药可能以、、三种形式入药。 2.选择填空 备选答案:生物碱、挥发油、叶绿素、甙、氨基酸、多糖。 ①含氮溶于水的成分。 ②能随水蒸汽蒸馏的成分。 ③非糖和糖结合的成分。 ④分子大、难溶于醇的成分。 ⑤显碱性可溶于氯仿的成分。 ⑥在植物中与蛋白质结合存在,可被含甲醇的石油醚溶出的成分。 3.香豆素加碱加热生成,加酸 后。 4.黄酮、花色素均系平面型分子,黄酮溶于水,花色素因以形 式存在,溶于水。 5.单萜和倍半萜主要存在于中,三萜主要存在于中。 6.五倍子鞣质是由与所形成的酯类。 7.甾体皂甙元由个C原子组成,三萜皂甙元由个C原子组成。 8.大多数生物碱的分子结构中有手。 9.d-伪麻黄碱草酸盐易溶于。 10.除去生物碱醇提浓缩物中的尤其是树脂类,可用酸水稀释使其沉淀经过 滤除去。 11.从苦参总碱中分离氧化苦参碱,利用了在乙醚中不溶解的性质。 12.用有机溶剂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为了防止溶剂的挥发损失,最好采 用、提取工艺。 13.根据甙键原子不同可将甙分为、、、甙。 14.欲提取原生甙,必须酶的活性,若欲提取次生甙,则要酶 的活性。 15.含两个糖基的甙称为,含两个糖链的甙为甙。 16.皂甙的甙元结构分为和两类。

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英语词汇总结

专业英语词汇总结 Section 1生药部分 中药研究现状及中药现代化 一、加强中国药用植物基础研究及其与中药现代化的联系/Strengthening basic researches on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 and its relations to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MM 记载be recorded来源derived from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ort for TCM 卫生事业health care,health undertakings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herbs 疗效reliable therapeutical effectstherapeutic[,θer?'pju:t?k]adj.治疗(学)的;疗法的;对身心健康有益的副作用side-effects l中医药的健康理念和临床医疗模式体现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The health concept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flect the trend of modern science 新的科学技术潮流(the new tid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二、中药资源及其研究成果/Chinese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and achievement of its scientific research 中药资源(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普查(surveys)专项研究(special projects)药用植物资源(the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科学鉴定(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化学成分(chemical constituents) 药理实验(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s临床适应症(clinical applications)研究(projects)新著作(new works)各论(monographs)手册(manuals) 《中国药典》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药典Pharmacopoeia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本草学Herbology中药学The Chinese Materia Medica药用植物分类学Pharmaceutical Plant Taxonomy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植物化学分类学Plant Chemotaxonomy药用植物志Flora of Medicinal Plant中药药剂学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s中药炮制学Science of processing Chinese Crude Drugs中药鉴定学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青蒿素artemisin奎宁quinine、氯奎宁chloroquine衍生物derivatives氯奎宁耐受性疟疾chloroquine resistant malaria急性疟疾pernicious malaria脑部疟疾cerebral malari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