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内容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形成原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结合必修1和必修2专题的相关知识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

通过分析理解材料共同进行问题探究,进而了解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策略

教材分析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本课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用两个子目,分别介绍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四位进步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教学方法

本课原始材料较多,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资料,弄清历史概念和有关引文的含义,然后引导归纳、总结出所要探究问题的答案要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来进行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本课设计了四道合作探究问题,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全面地把握明清之际主要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及其影响等,从而完成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的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简述汉代“私奔再嫁司马相如”的故事,然后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明理学,那么理学家会怎么评价这件事呢?(学生回答“反对”或“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但是明朝的李贽却热情的赞扬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和道学家形成鲜明的对比。下面,我们就共同来了解李贽还有哪些思想,他又为什么自命为“异端”呢?

讲授新课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释义: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李贽的思想被称作离经叛道,那么什么是“离经叛道”和“异端”呢?

“离经叛道”,是指破除个人迷信,敢于对传统的封建思想、礼教挑战,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异端”,是指不属于正统思想的思想派别,通常含有负面的含意,或称旁门左道;但也可指不重要的思想流派,即小道。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论语·为政》)朱熹的解释:“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矣”,意即专门仅仅钻研于义理的一端,是很有害的行为。李贽的自命“异端”却有“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含义,实际上指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礼教束缚的思想。

教师过渡: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材料总结归纳李贽的“异端”思想。

1.李贽的进步思想

多媒体展示能反映李贽主要思想的材料,学生阅读并归纳。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材料二: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材料三: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何心隐论》材料四:李贽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是“正获身,非失身”。还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初谭集》《藏书》材料五:“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焚书·答邓石阳》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李贽的进步思想可以概括为:

①反正统:(材料一、二、三)自称“异端”,公开打破对孔子(孔孟)的迷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②反传统:(材料四)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

③(材料五)私欲自然: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是秉赋自然,要顺其自然。

教师过渡:李贽的思想惊世骇俗、离经叛道,这和他一生的遭遇有很大的关系。

2.李贽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用多媒体展示,教师介绍。

李贽生活在明朝后期,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李贽的生活经历了年少时的求学经历、中年时的做官、晚年的入狱被迫害致死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直接影响着李贽“离经叛道”性格的形成。

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李贽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3.对李贽思想的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李贽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主张进行讨论,最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教师过渡:人都是社会的人,李贽的思想除了和他本人的经历有关系,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下面我们就共同探讨一下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状况。

二、背景:明末——封建社会晚期

引导学生联系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明末之际的社会情况,师生共同讨论并解答问题。

提示: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方面思考: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

政治:吏治腐败;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思想:封建传统礼教的禁锢(道学家)西学东渐

教师过渡:这些深深的矛盾并没有随着清军入关而结束,正相反,明末清初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社会愈加动荡,反映在思想领域里就是出现了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学者,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位。

三、明清三大思想家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明清三大思想家对比的表格。

师生合作完成表格,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位思想家的代表作书影,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三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影响。

黄宗羲:政治上,激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经济上,他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即“工商皆本”。思想上,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主张经世致用。(释义:经世致用: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

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他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王夫之: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他又说:“气者,理之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教师过渡启发:虽然这三位学者的思想各有侧重点,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的主张。请同学阅读提供的材料然后思考总结。(可以分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一: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有哪些共同的思想主张?

学生阅读材料,合作解决问题。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王夫之根据这三段材料可以归纳出:政治上三人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人民

为主”。

材料一: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二: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顾炎武

材料三: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

学生理解以上三段材料,可以认识到经济上三位思想家都重视工商业。

材料一: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

——顾炎武材料三: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王夫之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以上材料并指出,正是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并且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儒学,因而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三者的治学目的也有相同之处,都主张经世致用。总结:

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共同的思想主张:

政治上: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人民为主”

经济上:都重视工商业

思想上:都批判的继承了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治学目的:都主张经世致用

教师过渡:三位学者的思想不仅代表当时许多的进步学者,也深刻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特殊的社会背景。

合作探究二: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有哪些共同的生活背景?

引导学生联系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明末清初的社会情况。

提示: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方面思考。

政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程朱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西学东渐过程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学生思考、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强调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是根本原因。

教师过渡: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出现这些进步的思想既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直到200年后梁启超依然强调,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苏联人弗·格·布洛夫称:“研究王船山(王夫之)的著作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他的学说是中世纪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他是真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合作探究三:如何评价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引导学生结合儒学的发展历程、当时的时代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

学生合作讨论完成对三位学者思想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②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③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④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⑤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消极方面: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给出答案提示,并且强调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有利于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

教师过渡引导:教材中东西方对照部分显示了当时西方已经在进行宗教改革,同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启蒙运动的先驱也在发表者先进言论,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合作探究四: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提示:从经济基础、阶级状况、政治制度和文化等方面思考。

学生思考、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最后总结归纳:

①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②当时中国没有出现资产阶级,缺乏阶级基础。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④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课堂小结

明末清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单元总结

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最后一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最早的思想解放潮流“百家争鸣”,知道了董仲舒的“新儒学”,研究了宋明理学的严谨、进取和压抑,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儒学焕发出新的时代特色,这也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体现。引导学生回顾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最后以表格归纳。

引导学生思考: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用吗?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立和谐社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解决“三农”问题)

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信息反馈:课堂练习。

延伸阅读建议

蔡东洲:《中国传统文化要略》,著,巴蜀书社,2003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李平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以及其他学派的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引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和早期儒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2)运用比较法、列表法和分析法指导学生对“百家争鸣”以及儒家思想的相关问题进行归纳。 (3)最后以早期儒学为重点,组织学生对儒学的存在原因以及现代儒学复兴情况进行探讨。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研究探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诸子百家”的分析以及了解,培养学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 (3)认识儒学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并且联系现实,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儒学在现代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教学方式 1.教学方法:比较法,列表法,分析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演示,辅之以师生交流讨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早期儒学三大家的主要观点 2.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言 由电影《孔子》引出课题:前段时间有一部热播电影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不少的电影人甚至社会学者,历史学家都对它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对于这部影片,褒贬不一,它就是《孔子》。由胡玫执导、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于2010年1月22日正式全国公映。电影描写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并挑选了最有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陈蔡被围等重要经历进行改编。(播放《孔子》的系列剧照。) 提问:影片《孔子》的时代背景,大家知不知道?答案春秋战国时代。 导入新课 影片的主角是孔子,但是,其实在那个时代,有很多孔子一样伟大的人物。那个时代,是我国思想文化的一次大潮流,无数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它不仅仅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也是一个各种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 二、教授新课 (一)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最全版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 目标解读 明清之际,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 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称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他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他强调个性发展,痛恨男尊女卑现象,竭力赞颂改革,肯定农民起义。紧随其后的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三大进步思想家在政治上主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在经济上主张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在思想上主张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这些批判性地继承传统儒学的行动,使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从而也使儒学有了又一次发展。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出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课堂大检查 一、选择题 1.(原创)下图是位于福建泉州的号称“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的故居,形成其“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的原因有() ①生活在明朝后期,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 ②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 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 官场的腐败 ④晚年的入狱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原创)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哪些是其“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表现() ①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②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 ③主张维持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反对追求平等、个性 ④赞扬寡妇再嫁,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原创)对于李贽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A.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 B.他“离经叛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端分子 C.“敢倡乱道,惑世诬民”,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D.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4.(原创)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类似经历是()

第三课打掌掌教学设计

第三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打掌掌》,并能一边演唱一边用拍手跺脚等方式参与歌曲游戏。 2、认识 3、5、6,并能运用柯达伊手势唱出唱名。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和音乐游戏。 教学难点: 音乐游戏的教学组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导入,随音乐动一动吧。 3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灵巧的小手,说说你的小手都能做些什么? 生:( 、、、、、、) 师:小手还可以玩游戏呢!比如玩手影、玩手绳、(多媒体播放视频)同学们还能在一起玩打掌掌的游戏。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孩子们自由找朋友玩拍手的游戏,《打掌掌》的伴奏当做背景音乐) 二、拍拍小手读儿歌 (多媒体出示《打掌掌》的歌词) 1、(1)放歌曲的伴奏音乐,师随乐示范读儿歌(读出歌词的节奏、节拍感和情感起伏。)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和小手有关的儿歌,请同学们听我读一读。 (2)放歌曲的伴奏音乐,师带领孩子们随乐逐句读儿歌,(要读出儿歌的趣味。)然后请孩子们随乐齐读儿歌。 2、(1)放歌曲的伴奏音乐,加入打掌掌读儿歌,师示范(多媒体出示打掌掌图示) (2)放歌曲的伴奏音乐,生随乐自由练习(可以自己边读边拍、找同伴单手

拍、和同伴双手拍)(手:恩拍,恩拍,恩拍,恩拍,恩拍拍,恩拍拍,恩拍,拍拍拍) (3),放歌曲的伴奏音乐,师生一起随乐读读拍拍。 3、(1)加入跺脚脚和打掌掌一起读儿歌,师逐句示范(多媒体出示跺脚脚打掌掌图示),生逐句模仿。(脚:左右,右左,左右,右左,左右右,右左左,左右拍拍拍) (2)放歌曲的伴奏音乐,生随乐自由练习(一个人、两个人甚至多人一起玩,老师下位一起参与指导) (3)分组展示 三、小手教你认音符(认识3、5、6及柯达伊手势) 1、手势示范 师:刚才我们和自己小巧手一起玩了游戏,这样一双灵巧的小手其实它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呢。老师今天就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小手还能帮助我们认识音符家族中的成员呢,信不信?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三个音符朋友,我将用我的手来和这三个音符朋友一起来做游戏。(示范,多媒体出示图例) 师:我们来做一做手势动作,和这三位朋友打打招呼吧。(师示范柯达依手势)1)跟旋律问答 3 3 3 3 3 3 3 0 | 3 3 3 3 3 3 3 0 || (师)3的小手在哪里?(生)3的小手在这里。 5 5 5 5 5 5 5 0 | 5 5 5 5 5 5 5 0 || (师)5的小手在哪里?(生)5的小手在这里。 6 6 6 6 6 6 6 0 | 6 6 6 6 6 6 6 0 || (师)6的小手在哪里?(生)6的小手在这里。 2、分小组学习手势(分三组,每个组负责一个音符)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老师做这三个音符手势时有什么变化吗? 生:(手型有变化、手的位置有变化) 师:在这里我们的小手就是提醒我们,手的位置随着音的升高也在不断的升高,每个音符根据它的唱名都有它相对应的手型。我们一起来学学吧!比一比那个组做得最标准,唱得最好。 3、随着老师唱唱做做(每个组一个音,边唱唱名边做手势) 四、小手与你来唱歌(学唱《打掌掌》) 1、听范唱

第1课_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无论对于“百家争鸣”还是早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生总体上比较熟悉,所以基本史实上学习起来较为容易。但对于“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形成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孔孟荀三位儒学家和老庄两位道学家的思想较为深邃,需作重点分析,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其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2)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好朋友》单元教案苏少版完美版

第一单元好朋友 修订栏单元要求: 本单元以“好朋友”为题,通过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打掌掌》,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大白象》,参与集体 舞表演,以及“听一听,想一想,跟着音乐走一走”等活动, 加深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使他们获得更好的人文体验。 单元目标: 1.能主动参与听、唱、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 会友谊带来的欢乐。 2.能专注地聆听音乐,对“管弦乐”这种器乐形式有初 步的感性认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并能用唱名模唱感兴趣的旋律片段。 3.能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打掌掌》, 并背唱《两只小象》:能尝试设计简单的动作,参与集体舞的 学习活动。 4.能用嗓音模仿动物的叫声,并能随音乐模仿动物的动 作。 课时安排: 三课时 1

第一单元第1课时 订栏 (课型:综合课设计:xxx 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内容: 1.唱:《两只小象》。 2.听:《大白象》。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两只小象》。 2.通过欣赏《大白象》,学生能够体验到三拍子的韵律感。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简单的创编。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森林乐园学校跟我们一样都在今天开学了,两只小象相遇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们是怎样打招呼成为好朋友的? 二、新课教授 1.接龙读歌词。 师:怎么样?很有意思吧!小朋友们想不想彼此成为好朋友?那我们一块来做个游戏吧。 (1)师生共同接龙,熟悉歌词。(按照节奏,带有动作教读。) (2)生带有动作按节奏接龙读。 2.初听歌曲。 3.生轻声跟唱。 4.师教唱,生跟唱。 5.重难点教唱。 师:同学们,你能在我们的歌曲当中找到相同的乐句歌词吗?这叫做“衬词”,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6.完整演唱。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欣赏《大白象》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 2.再次演唱《两只小象》,学生进行比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设计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设计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背景 1、政治:①专制统治 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2、经济: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3、思想:①程朱理学 ②“西学东渐” 4、问题:商品经济发展与封建制度束缚之间矛盾突出。

二、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例证(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李贽生活在明朝后期,号卓吾,福建泉州人,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生平:求学→做官→入狱 性格:“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及代表作——《焚书》《藏书》等 ★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结合材料习题,我们可以概括: 第一、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李贽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迷信。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

理论。他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他还认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的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已,根本不是什么至尊理论。同时他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第二、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首先他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追求平等、个性。他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他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 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 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共同的生活背景: a、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 b、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 c、自然科学有了一定发展;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内容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形成原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结合必修1和必修2专题的相关知识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 通过分析理解材料共同进行问题探究,进而了解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策略 教材分析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本课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用两个子目,分别介绍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四位进步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教学方法 本课原始材料较多,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资料,弄清历史概念和有关引文的含义,然后引导归纳、总结出所要探究问题的答案要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来进行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本课设计了四道合作探究问题,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全面地把握明清之际主要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及其影响等,从而完成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的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简述汉代“私奔再嫁司马相如”的故事,然后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明理学,那么理学家会怎么评价这件事呢?(学生回答“反对”或“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但是明朝的李贽却热情的赞扬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和道学家形成鲜明的对比。下面,我们就共同来了解李贽还有哪些思想,他又为什么自命为“异端”呢? 讲授新课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释义: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李贽的思想被称作离经叛道,那么什么是“离经叛道”和“异端”呢? “离经叛道”,是指破除个人迷信,敢于对传统的封建思想、礼教挑战,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异端”,是指不属于正统思想的思想派别,通常含有负面的含意,或称旁门左道;但也可指不重要的思想流派,即小道。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介绍李贽其人(学生介绍) 2.“离经叛道”指的是什么? 3.为什么李贽的代表作书名叫《焚书》《藏书》? (以这三个问题引出李贽的异端思想) 阅读:李贽语录 材料一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材料二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何心隐论》 材料三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焚书?答邓石阳》 材料四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 1.让各组同学反复诵读,并归纳李贽的思想主张。 2.(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②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认为穿衣吃饭便是人伦物理③抨击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 2.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3.(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 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四)研究学习 黄宗羲语录 材料一:“……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为一人之淫乐。” 材料三:“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二)顾炎武语录 材料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日知录》 材料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两人主要思想。 展示四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表格(填写著作思想及作用),让各组同学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完成,小组讨论,教师随机抽查三个组在黑板上展示 (五)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 我们如何来评价三大思想家呢?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的看法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问题探究: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试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分析)

新课标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新课标湘教版一年级上 册音乐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游戏《欢迎你》 教学目标: 1、对新学期新同学新环境加以认识; 2 、玩玩唱唱中学会歌曲《欢迎你》,在参与演唱和即兴填词及声音的造型活动体验创作和表现的乐趣,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音乐活动中认识新同学。 教学准备: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来到了新的学校,认识了好多新同学,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师:请小朋友作自我介绍。 总结:小朋友介绍得真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歌曲《欢迎你》, 3 .请同学跟老师读歌词。重点拍手读好节奏。 4 .演唱歌曲《欢迎你》。

师:欢迎你学会了,新同学认识了,回家把同学介绍给爸爸妈妈好吗? 师:你会开火车吗谁来学学火车怎么开的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开动自己的小火车回家。小朋友们赶快到火车站来集合。小主人来当我们的火车头。准备好了没有?预备,出发! 5、课堂小结 师:到家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了这首有趣的歌曲并且做了好多游戏,你们开心吗?请你们一定要记住哟, 第二课时《谁的歌儿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2 、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 3 、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和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学难点:使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教具准备: 录音机,小奖品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doc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论 一、 二、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如生物的发展进化有遗传,有变异。如果每一代人都从头开始,现在就还是原始社会。 人类文明中存在着具有永恒价值、值得人们长久珍视的东西。 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不珍视其传统文化。 三、 四、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的同化力: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黑龙江流域、珠江流域。 延续力: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凝聚力: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执着。 影响力:中华文明对周围地区,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文明圈”;欧洲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

家等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评价。 五、 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陋习。 思考题 1、传统具有什么价值?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涵义 广义文化的涵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简单地说,人类的一切创造。 广义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文化的涵义:仅指精神文化。毛泽东的解释: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当人们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相提并论时,这个文化是狭义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涵义 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样式和观念。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一定是传统的,传统

最新湘教版一年级音乐全部教案

《欢迎你》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对新学期新同学新环境加以认识 2 .在玩玩唱唱中学会歌曲《欢迎你》 在参与演唱和即兴填词及声音的造型活动体验创作和 表现的乐趣 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 它可以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 教学难点声音的表现与创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导入师 小朋友 新的学期开始了 我们来到了新的学校 认识了好多新同学 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师 请小朋友作自我介绍。总结 小朋友介绍得真好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歌曲《欢迎你 3 .请同学跟老师读歌词。重点拍手读好节奏。 4 .演唱歌曲《欢迎你》。 师 欢迎你学会了 新同学认识了 回家把同学介绍给爸爸妈妈好吗 师 你会开火车吗 谁来学学火车怎么开的 师 好了 我们一起来开动自己的小火车回家。小朋友们赶快到火车站来集合。小主人来当我们的火车头。准备好了没有 预备 出发 5、课堂小结师 到家了 小朋友们 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了这首有趣的歌曲并且做了好多游戏 你们开心吗 请你们 《其多列》 教学目标 1 学习歌曲《其多列》 背唱歌曲。 3 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其多列》伴奏。 教学重点 学习并背唱歌曲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节奏特点并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 电子 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 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我想小朋友们都看过吧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大屏幕重温一上当时让人激动的场面 播放课件 师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就像五十六朵美丽的花朵在祖国的大花园中竞相开放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几朵美丽的小花吧 播放课件 。 师 你们听 哈尼族的小朋友迎着风 披着阳光向我们走来了。 播放歌曲范唱 二、新歌学唱 师 哈尼族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啊 生回答 略 你们在家都做过哪些劳动啊 如 洗衣服、扫地、擦玻璃、拖地、切菜等。让学生随着《其多列》的音乐做劳动的动作。 师 请同学们看着歌片再听一遍 可以轻声跟着一起哼唱。 师 “其多列”是哈尼语 它的意思是“快来” 是哈尼族的小朋友在招呼自己的小伙伴。请你们也来唱一唱这一句 招呼你的小伙伴。 教师弹奏第一乐句的伴奏音乐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一单元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Word版含解析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1. 背景 (1) 经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2) 政治: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突出。 (3) 思想: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动摇。 2. 思想主张: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礼教束缚 (1) 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2) 主张自由、自治,发展人的个性 _ (3) 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过分推崇儒家经典。 3. 影响:反对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压迫,维护劳动人民的生活自由,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 学习思考 1?李贽的“离经叛道”指的是什么? 提示离经叛道中的“经”与“道”是传统的封建儒学思想。“离经叛道”就是指违反统治 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1. 背景 (1)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 共同点: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

3 4?影响: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习思考 2?“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出自哪位思想家?这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提示(1)顾炎武; (2)经世致用。 3?在世界观方面,王夫之与王阳明的观点有何不同? 提示王夫之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王阳明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外无物。 4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提示(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 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主题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1. 李贽的离经叛道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1-第2课《汉代儒学》示范教案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汉代儒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罢黜百家的基本史实;知道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思想;理解罢黜百家的目的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文言史料解读,历史视频观看,对罢黜百家感性认识,理性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影响。 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特点及实质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教师讲授法;情景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趣味百家》 孔子说:我仁; 荀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墨子说:别打了! 过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儒家学说德治、仁政的观点,由于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而未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设计意图:用通俗、简练、幽默的语言概括各家学说,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回顾了旧的知识。 秦灭六国后,秦帝国开创法家挂帅的時代,法家成为当时的国家意识形态。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进而“焚书坑儒”,儒家学说在劫难逃。 播放视频:“焚书坑儒” 学生活动: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找出“焚书坑儒”的背景、焚烧的书籍实质及如何评价。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一方面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视频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这样能使学生更深刻形象的感知历史。同时自主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点拨: 一、焚书坑儒(秦朝)——儒学受打击 背景:1、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2、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评价:有利于国家统一,巩固秦朝统治 极大地摧残了文化,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34页精品)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备课本 科目音乐 班级二(3)班任课教师李秀兰

第一单元好朋友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 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 能用自然的声音, 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 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 初步建立mi、sol、la3个音的音高感. 3. 专注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和《大白象》, 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实践活动, 对乐曲的段落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 4. 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 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 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认识铝板琴, 了解C大调mi、sol、la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感受童声齐唱, 乐曲情绪. 2. 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 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 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师: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大白象唱: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 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聆听音乐, 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重点:感受童声齐唱 难点: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听赏《大白象》 1.简介歌曲的主题

2.听赏《大白象》 △完整聆听音乐, 体会音乐的情绪. △复听音乐.提问: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随着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 并用嗓音模仿大象的叫声. 四、唱《两只小象》 1.导入:小朋友们, 刚刚我们认识了大象, 那么大家认识它的孩子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听录音范唱, 了解歌曲中的情节, 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打掌掌》 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认:铝板琴 教学目标: 1.能清晰、准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 初步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感. 2.认识铝板琴;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重点: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难点: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认识铝板琴 1.小朋友们, 老师今天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 出示铝板琴. 2.介绍它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 3.教师在铝板琴上演奏《打掌掌》 4.老师演奏的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呢? 四、学唱歌曲《打掌掌》 1.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 了解歌曲中的情节, 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测试题及解析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测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此外,他还提倡以通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 B.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抑商政策的松动 解析:选C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思潮悄然滋长,李贽的思想观点是这一现象的突出表现,故选C项。A项属于李贽思想的特点,不是原因,排除;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2019·青岛二中模拟)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倡导经世致用,反对思想一统 B.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解析:选D根据题干“学问之道”及“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羲认为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提倡思想自由,反对僵化的求知环境,D项正确;“经世致用”是指做学问应该有所用,不能纸上谈兵,题干未涉及“经世致用”,排除A项;题干强调黄宗羲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与“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八股取士”无关,排除B、C两项。 3.(2019·清远质检)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据材料可知该学者() A.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B.提倡君主应以文学救世 C.主张“心性空谈” D.主张从根本上推翻宗法专制制度 解析:选A材料中“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可以推知学者主张经世致用,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君子”而非“君主”,且该学者反对仅仅靠文学,认为是雕虫篆刻,故B项错误;材料学者反对空谈,与C项意思相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

高中历史《儒家思想专题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经典咏流传 --儒家思想专题复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观点及产生的影响 2、教学难点: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历史地位的原因,在近代社会各阶层对儒学的态度及原因 【教学策略】: 由于本节是复习课,构建基本的知识体系,合理填充该框架并适当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是很有必要的,但由于近代社会各阶层对儒学的态度及原因的理解很有难度,因此适合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及情景设置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本节课的内容,并在情感升华中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过程】: 线索:古代社会唯我独尊—近代社会命运多舛—现代社会理性归来 教师导入:视频经典咏流传王力宏《三字经》 《三字经》作者是谁?其中蕴含着哪些优秀的思想?一曲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儿提时代,在最近几年的综艺节目中,凡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都很受国人的欢迎,像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国家宝藏,还有2018 年刚刚推出的经典咏流传。经典文化,已经逐渐渗透到中国人的心中。 在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中,孔子无疑是一张最闪亮的名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无容置疑地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脊梁。今天让我们穿越千古尘埃走近孔子,走进儒学,重新去品味经典,传承经典。 板书设计:一、古代社会—--唯我独尊 二、近代社会——命运多舛 三、现代社会 --- 理性归来 讲授新课: 第一篇章古代唯我独尊 第一步: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简述儒学发展的历程 (生回答)

【思考】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地位有何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原因 第三步:系统概括思想影响 材料一儒家语录 ①仁者,爱人;民贵君轻;②君权神授;大一统 据材料一推断,当儒家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这些观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在朝鲜,早在公元1 世纪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诵《诗经》和《春秋》等儒家典籍。新罗统一后,进一步发展儒学教育,在中央设立国学,置博士、助教,招收贵族子弟传授儒家经典。为了推动学习儒学的热潮.与此同时,还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其中一些人考中状元,出现了一些著名儒学者,如强首、薛聪、金大向、金云卿、金可纪、崔致远等。……从贞观年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多次.……在日本各级学校教授儒学,… …日本进行了大化革新。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课本 材料三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ft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歌颂理想,推崇文明,他认为朱熹理学是“理性宗教”的楷模,是唯以德教人。 (2)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在中华民族精神中,处处闪烁着儒家思想的光辉。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 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 ——全球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分析材料并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生根据已有知识储备完成。

《打掌掌》教学设计

《打掌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3、5、6三个音,并能听辨其音高。 2.在游戏中学会歌曲《打掌掌》和《亮火虫》,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 演唱歌曲。 3.听赏合唱歌曲《夏夜》,体会歌曲塑造的萤火虫的轻盈、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 建立3、5、6三个音的音高概念 教学难点: 歌曲的声音表现。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音乐游戏《打掌掌》和认识3、5、6的音名、唱名、手势。第二课时复习3、5、6的唱名和手势,学唱歌曲《亮火虫》和欣赏《夏夜》。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体验和学习歌曲《打掌掌》 1.师生活动,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进入游戏,体验音乐的愉悦。 师:请同学们起立,今天我们先一起来活动活动,大家随我的口令一起走起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先左脚,后右脚。左、右、右、左,左、右、右、左…… 学生熟练后加入第二拍的拍手。(教师节奏要稳定,要求学生动作时放松,情绪愉悦、内心节奏要稳)。 2.在稳定的走步节奏中加入歌词,用记忆的方式学习歌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边做刚才的动作边跟着我念歌词,(分句跟念P16页《打掌掌》歌词) ×××∣×××∣…… 打掌掌,百花开 3.保持刚才的节奏和动作,用记忆的方式分句学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继续刚才的动作,边听老师的琴声边分句填唱歌词。

636︳365︳ 打掌掌百花开 4.歌曲游戏: (1)选择一个伙伴面对面站好,然后按教材P16页的《读读拍拍》要求游戏。 (2)变换伙伴游戏。 (3)连续游戏,在最后一个小节的×××这儿变换游戏伙伴。 二、学习3、5、6三个音的音名、唱名和柯尔文手势。 1.请同学们找一找,刚才这首歌曲《打掌掌》的旋律是由哪几个音符组成的? (分别认识3、5、6三个音的音名、唱名。) 2.学习这三个音的柯尔文手势 师:每首歌曲都是由do、re、mi、fa、sol、la、xi这七个小音符按照不同的规律组合成的,所以啊小音符非常的有趣。我们今天学的这三个音还可以用手势来表示,你们可不要小瞧这手势哟,它还能帮助我们唱准这三个音。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学学。 3.变换方式练习3、5、6手势 (1)教师把3、5、6三个音随意组合成两小节四二拍的旋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唱一唱、做一做。如:35∣6—∣,63∣6—∣, 56∣3—∣,36∣5—∣等。 (2)请做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边唱边做手势。 (3)学生边看教师手势边直接唱出这一乐汇片段。 (4)接龙练习:以组为单位,每个同学用3、5、6三个音创编两小节的旋律,一个同学唱完后第二个同学接唱,最好和前一位同学不一样。(这个环节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学生能力达不到也可以省略。) 三、学习歌曲《亮火虫》 1.猜谜语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还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你们从谜语中去找答案吧。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必修三新突破讲义:第1单元+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和答案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知识点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1.背景 (1)经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2)政治: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突出。 (3)思想: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动摇。 2.著作:著有《焚书》《藏书》等。 3.思想 (1)公开以“异端”自命。 (2)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否定“四书五经”的经典地位。 4.影响 (1)李贽的平等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否定了封建特权。 (2)李贽的自由观反对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压迫,维护劳动人民的生活自由,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 (3)李贽的思想在当时惊世骇俗,引起了统治者的震惊和恐慌。

知识点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1.背景 (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 2.共同点 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黄宗羲 ①政治上 a.激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秩序。 b.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主张。 ②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2)顾炎武 ①批判宋明理学,力倡务实学风,主张经世致用。 ②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反对“独治”,主张实行“众治”。 ③重视人心风俗的社会作用。 (3)王夫之 ①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认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是客观规律。 ②认识论上: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的对象引起的。 ③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 ④强调“人欲”的存在是合乎“天理”的。 ⑤坚持社会进化论的观点,反对复古,主张“趋时更新”。 4.影响 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洛阳市伊滨一高孙改平 【教学重点】孔、孟、荀等早期儒家思想家的主张;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教学难点】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视; 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学在民间”(私学)出现。 2、“百家争鸣”的含义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道家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 3、“百家争鸣”意义(略) 二、早期儒学思想家的思想 1、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材料二: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 材料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①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二归纳实现这一核心思想的途径是什么? ③根据材料三分析孔子认为这一核心思想的根本(基本准则)又是什么?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材料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①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如何评价这一思想主张。 ②根据材料二分析孔子的治国主张。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材料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思则殆。” 材料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孔子的教育思想。 ②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请写出几个。 2、孟子、荀子对孔子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①根据材料一归纳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