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物描写专题训练图文稿

景物描写专题训练图文稿

景物描写专题训练图文稿
景物描写专题训练图文稿

景物描写专题训练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写作训练中的景物描写

一、教学设计构想:

在《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作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德国表现主义者认为:“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什么意义”,人们所表现的“不是事实,而是精神。”同样我们写景状物也不应该仅仅照实物临摹,而应该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手段合理地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使景物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情怀,使画面充满浓郁的诗味,创造出更加神奇的画面来。在指导学生写景时,要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必须与他们个体的独特体验感受相结合。景由眼到心的过程要能唤起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而心到笔的过程则要学会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才能真正做到景中寄情情景交融,这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进行景物描写时基本上都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抓住重点,有层次有详略,能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存在的问题有这些:

1,表达方式过于单一,许多孩子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将情与景割裂开,不能将写景与抒情议论有机结合,特别有些孩子习惯性的认为借景抒情就是:“啊,好绿的草啊,我好喜欢啊!”他们多在实景描写后加上直抒胸臆表达感情的话,认为这样就是借景抒情。2、在景物描写中缺乏个人的独特体验感受,曾经在班级里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一提到秋天,几乎每个孩子就都想到落叶、金黄色,一提到冬,就想到白雪皑皑覆盖大地,或许他们看过的许多写景范文都是这样,但我们南方的暖冬常绿树,完全不是这样的。且不说他们在生活中缺乏观察缺乏积累素材,就连让他们观察后,写出来的东西就如同标准零件工厂出厂的一等品,没有瑕疵基本一模一样。翻阅过许多所谓的新课标新概念作文选,里面的文章大多也有类似的问题,新概念现在成为很时髦的术语,但很多所谓的新都是新瓶装旧酒。3、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不会将眼前的实景与心中展开联想想象产生的虚景巧妙结合。郑板桥在他的诗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胸中竹,非眼中竹也,落笔倏作变相,手中竹又非胸中竹。大画家大诗人尚且碰到这种手不应心的尴尬,何况我们初学写作的孩子们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学会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景物描写中写出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写出个性,写出神似的感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景交融。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我认为他这句话不适用于我们同学,我看过来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双黑亮的闪烁着求知光芒的眼睛,我要改改罗丹的话,这个世界不是缺乏

发现的眼睛,而是缺乏描绘的画笔。当然现在不是美术课,我说的画笔是我们手中帮助我们驾御语言文字的笔。你会用文字把你看到的景物画下来吗你能画出你心里的属于你的独特的景吗

有没有同学有这种感觉,对面着大好河山,一时情绪高昂,诗性勃发,但一拿起笔就觉得笔头生涩抓耳挠腮苦于无从下手。

清末的大学问家王国维传给我们一句七字箴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哪怕同样的景在不同的心情下,就会写出不一样的感触。

设计这样的导入,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写景时必须情感先行,笔下有情才能够写出心中景。

2、阅景会情

比如都写放风筝

文段一:“北京的冬季……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文段二:星期六,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正是放风筝的好天气。我拿着花蝴蝶风筝和爸爸迎着春风向广场走去。

路旁的景色多美呀!柳条刚刚抽出新芽,像大姐姐美丽的发辫。花儿争先恐后地把芳香献给人们。“到了!到了!”爸爸的叫喊声把我从春天的醉梦中唤醒。呀,我们已经到了!抬头望去,空中已有了许多风筝,热闹极了:有“蜈蚣”,有“仙鹤”,还有鲜红鲜红的“大金鱼”……五颜六色的风筝带着孩子们的欢乐与希望,自由自在地随风飘荡。我们跳跃着,欢呼着,追逐着,广场上响起了银铃般的笑声……

同样是关于放风筝的景物描写,从两个文段中,你分别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名家的环境描写中包含了作者内心的沉重、悲哀与痛苦,而小学生作文里的环境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欢乐与愉悦。

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后,我抛出第二问:通过比较,情感的不同能够直接呈现,但这种情感就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学生一下会抓不住要点。需要引导他们去寻找文段中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寂寞”、“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的实景吗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出寂寞看出伶仃憔悴可怜吗我们很高兴的时候能看出来吗那么寂寞啊憔悴可怜啊不是实景,是什么景——虚景。景物描写中情感往往是通过虚笔来体现的,那么怎样化实为虚呢?

安排这个环节,举名家与小学生作文中同为放风筝的景物描写,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同样的景在不同的情感的笔下,就有不同的体现形式。挑出的这些词语都是虚笔,而景物描写中的情感往往是通过虚笔来传达的。落笔成文时的感情基调,决定了会出现怎样的景物描写。

3、化实为虚

化实为虚必须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在一个很冷漠没有感情的心里实景不会有所变化,写景时要在情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然后采用一

些方法比如比喻、拟人、通感等等描绘出来。具体怎样在感情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然后用各种修辞手法描绘,关于这点,可以借鉴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薄雪本是无情物,但因为老舍心中有情,面对雪景展开联想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虚实结合,描绘成薄雪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样一来就很明确了怎样是虚实结合。但我这堂课并不想让学生掌握记住这些理论性的抽象概念,我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实践让学生会用这些默会知识,会用,会自然灵活的运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景交融。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目的呢?

我设计了几种方案:

方案一:让学生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夕阳山外山……”,优美的乐曲及歌词,自然而然给学生创设了一种离别时的悲凉氛围,然后挑出一些实景意象,长亭、古道、斜阳等让学生尽情得展开想象联想,运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改写。但这样的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孩子写出来的都是很空泛的话,没有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很难改出有一定水准的作品。

方案二:出示一副优美的风景图片,同时给出我自己根据实景写的一段景物描写,“半黑的天空中一轮弯月,水天相接处夕阳洒下一道余辉,水面上晃动着小屋的倒影。”(在写这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时,觉得格外得辛苦,因为想刻意写成纯自然的,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体验的,反而很难做到,反复修改了多次,总很不满意。)告诉他们我写的全是很直观的通过我眼睛看到的东西,要他们来改写,让他们用眼睛来听,用嘴巴来闻,用手来感觉,将视觉的东西转化成听觉触觉。比如图片上展示的流水,我们看到水是这样在流,你要想象你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闻到了什么大自然的味道,你完全可以尝尝看,用手摸摸看,然后你闭上眼睛,你能看到吗你看到了什么把你感觉到的写下来。安排这样环节,是希望学生明白在写景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有独特的观察视角,要能写出个人独特的体验感受,能够通过实践,学会运用通感的方式来写景。

方案三:短句训练

①树上的叶子都黄了,一阵秋风吹过

(。)

打着旋儿从枝头飘落,好似在空中飞舞的蝶儿,随着风变换着另人眼花缭乱的舞步,叶子打着旋,却不肯随风飘落,似乎还恋着高处的风景,又一阵风过,依然有几片叶子挺立枝头,似乎在和命运做着最后的抗争。

②水下好些甩着尾巴游动的鱼儿,鱼儿不停得冒着泡泡,

(。)

隐隐约约听见泡泡冒出水面破裂的声响,泡泡是它们的心伤。湖水也为之沉默,沉没的是它们的眼泪。

③半黑的天空中一轮弯月(。)

④汪汪一碧的水面上浮着五六朵白生生的睡莲

(。)

一束阳光照过来,睡莲懒洋洋的,一个个舒展着洁白的羽毛,静静地躺在一潭柔软的水床上。几片莲叶遮住了半个脸,使她们显得格外含蓄,更加迷人。一阵微风拂过,她们睁了睁惺松的睡眼,又睡着了,而且越睡越香。可能是她在梦境中遇到了什么喜事,不然,为什么颤抖着腰肢,笑得这样甜呢?

虚景的评判要求:是否能进一步突出了景物的特征

是否能更好得出发内心的情感

是否展开了合理的联想与想象

是否合理得运用了各种修辞:

虚实结合的景物描写的作用:进一步突显景物特征,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思维方法:联想与想象

表现方式:比喻、拟人、通感等等虚写不仅能表达情感,而且更能体现景物的特征,同时对文章的主题,氛围都有一种渲染烘托的作用。

虚写的景物必须以实景为依托,又是实景的一种升华。

4、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之前的练笔环节是为了让学生熟练的掌握通感及虚笔写景的方式。最后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实景与虚笔相结合,运用多种修辞方式,进行景物描写,真正做到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设计了两种方案,一种是主题词的改写,给学生给出三个主题词,均为实景,让学生改写成一段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另一种是让学生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美景。

学校的广播站需要一些优美的描写景物的配乐散文

实景:雨树林风两种不同的情境:

A组写出愉悦兴奋的情感(考出好成绩、得到了别人的认可等等)

B组写出伤心忧郁的情绪(被误解了、失去了朋友、失败了等等)但这还不是写景的至高境界,古人云:情贵真,借景抒情不是无病呻吟,要把真情实感自然地诉诸笔端才能感人,才能达到写景的至高境界:“景生情,情生景“,“情景妙合无痕,物我两忘”。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三、写在后面的话

一直很希望学生能够真正在语文课堂上实现心灵的自由,记得以前听课的时候,有老师提到语文课堂应该是审美的、愉悦的、并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一次次惊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一次次在课堂上相互点燃思维的火花,我很想对孩子们说:“你们真棒!”在孩子们写的同时,我一次次自己也在写,相互攀比着看谁的想法更多、更新奇,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关于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是景物描写的最主要的目的,从古至今,在诗词中,更是显示的景物描写的魅力。当然,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穿插景物描写也能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一、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般说来,景物描写有以下几点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如在些小说或记叙文中,常常会以写景开头。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开头。

2、渲染气氛。即通过写景营造一种气氛,如春游时,写一路的景物,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等。

3、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或品质。这当中,可以乐景烘托乐情,也可以乐景来反衬哀情。后者如马致远的《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有,如用青山烘托革命者的视死如归,用大海烘托人的博大的胸怀等。

4、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有些叙事的文章,可能用景物的变化来暗示时间或情节发生的变化。

5、深化作品的主题。运用景物描写来升华主题,可以使文章更有一种含蓄、蕴藉之美。

二、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如何写好景物描写,我们一般从以下四方面加以考虑:

1、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所写景物的特点是什么,写这段景物描写目的是什么,作者心中要清楚。这是景物描写的核心问题。

2、选好观察的角度。角度一般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

3、安排描写顺序。如空间顺序、点面顺序、远近顺序等。

4、运用多种技巧。为了使得景物描写更加生动或为了突出景物描写的目的,可以采用多种技巧。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采用各种写作手法,如以动衬静、对比等。

一句话,如何写好景物描写,即围绕中心(特点、情感等),有序(顺序、角度)有法(运用技巧)地写。(附训练题

一、景物描写预习题

欣赏下面两段景物描写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2)作者从哪些角度来进行描写的?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4)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哪些技巧?

2、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开了!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走近一瞧,银灰色的树干托起一团绿

云般的树冠,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个校园都熏醉了!吸一口,甜津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只要你从这儿经过,准会给你染上一身浓浓的馨香。古诗赞桂花:"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可见,桂花的芳香在花的王国里是出了名的。

(1)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2)作者从哪些角度来进行描写的?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4)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哪些技巧?

二、景物描写训练题

在下列几个设定的情境中,按要求进行景物描写。

1、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一段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内心的兴奋和喜悦。

那天,我傍晚放学回到家,妈妈笑眯眯的望着我,神秘的说:“你猜我给你买什么了?”“冰激凌!”我脱口说道。妈妈摇摇头。我歪着头,转着眼珠,想了一会儿又说:“那是发卡吧?”妈妈又摇了摇头。“该不会是双肩书包吧。”想到这,我摇了摇头。升入初中的时候,班里同学大都换了新书包,只有我用的是旧书包,同学们嘴上没说什么,可看我那旧书包的眼神让我很难受。于是我让妈妈也给我买一个双肩书包。妈妈说等有了钱再说,想想家里的经济状况,我当时也没坚持。想

到这,我吞吞吐吐地说:“是书……书包吗?”妈妈点点头,从屋里拿出一个崭新的双肩包。

第二天,我背着新书包,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校园。(____________ __)“我有新书包了,我有新书包了。”我在心里呼喊着,挺起胸膛,脚步更轻快了。

2、根据前后文内容,在空白处补上景物描写

我的双肩在颤抖着,眼前一片模糊。"滴答滴答"一点点一点点地滴落在月考试卷上,试卷上那鲜红的甚至有些扎眼的分数一点点地变得模糊起来。望着试卷上的“满江红×”,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慢慢的从我脸上滑落,脑海里一片空白。①放学了,(50字左右)不远处,红色瓦面的就是我家。但里面妈妈错位的脸,爸爸的咆哮,我简直不敢想象。突然,眼前的一切让我停了下来。②(100字左右)我被这一幕启发了,我不应该那么脆弱,一点点挫折就把我击败了,我要坚强起来,于是拿起一张纸巾擦掉眼泪,心里涌出一股要进前50的决心。

范例:

①我孤零零地骑着车,几片枯黄叶子在枝头上,瑟瑟发抖,路边的小草也似乎低下了头……

②杂乱的草间,散落着几丛菊花和不知名的小花,随风摇曳,绿的茎叶声有被路人践踏的痕迹。茎叶倒下了,但花还那么执着地开着,不管是否与墙根相称,仍然和荒地中的小虫子细诉自己的坚持,不肯与泛黄的杂草一起荒去,一起老去。

细节描写作文训练

作文系列训练一——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 2、掌握人物、景物、生活等细节描写的写法 3、能运用细节描写写几段话 教学难点、重点:掌握人物、景物、生活等细节描写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出示四副漫画,让学生说说漫画中的细节 1、读一读,出示两篇学生习作的片段,比较:哪段文字比较好,为什么? 明确:第二个片段好,因为选段2文字抓住了“我”的一些语言、心理、动作、以及以及周边的环境等细节来表现母爱,感情真挚细腻,能打动读者。 由此引入课题——细节描写 著名女作家池莉曾说过: 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 2、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场面描写: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3、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处 细节描写 的分类 人物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情态、心理 景物细节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动物、静物 生活细节描写: 情节、事件的细节描写

例: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练笔:我来试试 就某一位任课老师从教室门外走进课堂到正式上课这一过程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温馨提醒: 细节描写一定要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一定要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 几种常用的方法 运用演示 1、动作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 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等等,这就是“细节传神” 。 例: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2、把握肖像描写的方法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1.步步追问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2.想像延伸、局部描写

景物描写专题训练

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写作训练中的景物描写 一、教学设计构想: 在《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作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德国表现主义者认为:“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什么意义”,人们所表现的“不是事实,而是精神。”同样我们写景状物也不应该仅仅照实物临摹,而应该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手段合理地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使景物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情怀,使画面充满浓郁的诗味,创造出更加神奇的画面来。在指导学生写景时,要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必须与他们个体的独特体验感受相结合。景由眼到心的过程要能唤起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而心到笔的过程则要学会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才能真正做到景中寄情情景交融,这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进行景物描写时基本上都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抓住重点,有层次有详略,能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存在的问题有这些: 1,表达方式过于单一,许多孩子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将情与景割裂开,不能将写景与抒情议论有机结合,特别有些孩子习惯性的认为借景抒情就是:“啊,好绿的草啊,我好喜欢啊!”他们多在实景描写后加上直抒胸臆表达感情的话,认为这样就是借景抒情。2、在景物描写中缺乏个人的独特体验感受,曾经在班级里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一提到秋天,几乎每个孩子就都想到落叶、金黄色,一提到冬,就想到白雪皑皑覆盖大地,或许他们看过的许多写景范文都是这样,但我们南方的暖冬常绿树,完全不是这样的。且不说他们在生活中缺乏观察缺乏积累素材,就连让他们观察后,写出来的东西就如同标准零件工厂出厂的一等品,没有瑕疵基本一模一样。翻阅过许多所谓的新课标新概念作文选,里面的文章大多也有类似的问题,新概念现在成为很时髦的术语,但很多所谓的新都是新瓶装旧酒。3、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不会将眼前的实景与心中展开联想想象产生的虚景巧妙结合。郑板桥在他的诗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胸中竹,非眼中竹也,落笔倏作变相,手中竹又非胸中竹。大画家大诗人尚且碰到这种手不应心的尴尬,何况我们初学写作的孩子们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学会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景物描写中写出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写出个性,写出神似的感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景交融。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我认为他这句话不适用于我们同学,我看过来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双黑亮的闪烁着求知光芒的眼睛,我要改改罗丹的话,这个世界不是缺乏发现的眼睛,而是缺乏描绘的画笔。当然现在不是美术课,我说的画笔是我们手中帮助我们驾御语言文字的笔。你会用文字把你看到的景物画下来吗?你能画出你心里的属于你的独特的景吗? 有没有同学有这种感觉,对面着大好河山,一时情绪高昂,诗性勃发,但一拿起笔就觉得笔头生涩抓耳挠腮苦于无从下手。 清末的大学问家王国维传给我们一句七字箴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哪怕同样的景在不同的心情下,就会写出不一样的感触。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细节描写专项练习 全国通用(含答案)

细节描写专项练习 A 有勇气才有机会童小娟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从小生活在一个音乐家庭里,他的父亲老莫扎特是国家剧院乐队的首席作曲家和指挥师,非常受人敬重。 在父亲的熏陶下,小莫扎特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也日益成熟,经常为学校的一些活动创作曲谱,深得师生们喜爱。然而这所有的一切在老莫扎特看来完全不值一提,所以尽管小莫扎特经常请求父亲向国家剧院推荐自己的作品,但父亲每次都这样拒绝他:“你还很小,你的创作能力只适合在你们那所小学校里发挥,根本不能走进国家剧院!” 父亲是国家剧院的作曲家和指挥师,按说小莫扎特的作品有的是机会进入国家剧院,可是父亲却偏偏不答应,小莫扎特渴望极了,他希望能有另外一个机会帮自己实现愿望。 在小莫扎特12岁的时候,有一次,国家剧院的院长请求老莫扎特为他的女儿创作一首小步舞曲,因为他的女儿要在国家剧院开个人演奏会。老莫扎特当然不会拒绝,他花了三天的时间写好曲子后,就让小莫扎特送到院长家里去。当时小莫扎特正在创作自己的乐谱,接过父亲递过来的乐谱后就连忙跑出了家门,希望能快去快回接着创作。 那天的天气不是很好,刮着很大的风,在走到一座小桥上的时候,风力突然增大,就在这一瞬间,像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突然把小莫扎特手中的乐谱夺走了,乐谱被卷到天上打了几个跟斗,然后就掉进了河中。如果就这样回去,免不掉要挨父亲的一顿责骂,小莫扎特害怕地坐在桥上哭了起来,哭着哭着,他心里突然灵机一动:自己一直希望能有机会让自己的

作品进入国家剧院,现在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吗? 想到这里,小莫扎特飞快地跑到附近的一个教堂里,他问牧师借了笔和纸,在教堂里续写起了在家已经写了一半的曲谱,结果没用三个小时就写完了全稿。随后他又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确定这是一首自己满意的曲子后,这才告别了牧师向国家剧院院长家跑去,他把这份曲子以父亲的名义交给了院长。院长太熟悉老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了,当这首曲子出现在院长面前时,因为和以前的风格有很大的出入,院长顿时觉得耳目一新,非常开心,他立刻让女儿把这首曲子用小提琴反复练习。 在演奏会的前一天,院长特意带着女儿来拜谢老莫扎特,他握着老莫扎特的手高兴地说:“非常感谢,你这首舞曲实在是写得太妙了!”说完,便让女儿把那首小步舞曲演奏给老莫扎特听。 老莫扎特听着听着,心里狐疑开了,这根本不是自己写的曲子啊。当院长确定这是小莫扎特送过来的乐谱时,老莫扎特严肃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小莫扎特只能说出了实话,听了小莫扎特的话,院长和他的女儿都惊讶得连连点头称赞,老莫扎特则欣慰地拍拍小莫扎特的头说:“我终于相信你是一个有才华的孩子了,但是你的勇敢比你的才华更可贵!” 经此一次,小莫扎特在奥地利乐坛上的名气陡然上升,后来,莫扎特在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曾经这样感慨地说:“机会是人人都需要的,但在面对机会的时候,关键 1.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莫扎特抓住机会,迅速完成曲谱创作的行动,突出了他的勇敢和音乐才华。 2、请你依据文章内容,将最后一段的横线补充完整。 答案:关键要看一个人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迎接它。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来源:阳翟小学发布:陈碧珠时间:2010-1-13 9:34:00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地点:六(3)2009.12.15 执教:阳翟小学陈碧珠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点题:迄今为止,我们已经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人物细节描写”练笔训练,今天我们来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提出要求:本节课共有四个板块:“榜上有名,再接再励”——“佳作亮相,美文共赏”——“片断欣赏,细节品味”——“阅读比较,出谋划策”。(指名读) 二、榜上有名,再接再励。 师:(点击课件)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朗读“人物细节描写”练笔训练的优秀同学名单,他们是…… 生(齐读): 曾珍、叶凤莲、林意纹、陈碧英、曾珍、林意纹、陈锦巧、叶玉秀、江少岚、韩晓雨、陈志杭、陈永顺 师:我们应该向以上同学学习,相信本次榜上无名的同学会“加油!努力!”。 三、佳作亮相,美文共赏。 师:下面我们先欣赏“细节描写”整体运用较好的几篇文章,它们是——曾珍的《唉这个讨厌鬼》、叶凤莲的《我的班主任》和林意纹的《我的幽默朋友》。 首先掌声有请曾珍这一组同学朗诵佳作《唉,这个讨厌鬼》。 学生(读):《唉,这个讨厌鬼》。…… 师:刚才我注意到同学读的时候,大家听得非常专注,有的同学边听边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学生笑)现在我有三个问题请曾珍同学简要回答:第一,你弟弟身上肯定有很多特点,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但你在这篇文章里只写了弟弟的一个特点,为什么? 曾珍:谁都有缺点,而且我觉得这些不是弟弟最主要的特点,所以没写。 师:也就是说,写人物要抓最突出的特点写,很有见地。那么你主要写了弟弟的什么特点呢?曾珍:调皮、可爱。 师:你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一特点表现出来的? 曾珍:我运用了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 师:谢谢曾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发言。接下来我们有请叶凤莲同学朗读佳作《我的班主任》。 师:这篇文章,老师也有几个问题想问你。在这篇文章里,你主要想突出老师的什么特点?叶凤莲:课堂教学轻松、有趣。 师:你认为做到这一点了吗? 叶凤莲:做到了。 师:我也体会到了。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叶凤莲:运用了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 师:的确,文章中主人公的外貌和语言的细节比较生动。大家觉得呢? 除此之外还有哪方面的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文章中“我”的心理活动也写得很真实很生动。 师:这种方法叫什么描写? 生:心理描写。 师:也就是说,叶凤莲同学这篇文章采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好,谢谢叶凤莲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文章。接下来我们有请林意纹同学朗读自己的佳

古典诗词景物描写鉴赏训练题

古典诗词景物描写鉴赏训练题 古典诗文 11-17 0608 古典诗词景物描写鉴赏训练题 一、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目设计 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各有哪些特征? 2、诗中主要选取了哪两组景物进行描写? 3、诗中表现出怎样的意境? 4、你感觉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5、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西下的夕阳,铺映在江水之中;阳光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这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就像一幅油画。前一句中的“铺”字用得高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上的状态,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显得很平缓,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后一句抓住残阳照射下江中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变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反射着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深碧色。“瑟瑟”,本来是珍宝名,其色碧,故影指“碧”字。这里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这两句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上,凉露下降。此时风光,犹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用“真珠”比喻露珠,不仅形象地道出其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由描绘一江暮色,到赞美月露,中间似乎少了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 评解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云:“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二、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动作描写片段训练

动作描写片段训练

一、导入:(约3分钟) 一、诱导激发 1、播放视频《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片段,提问: ①视频中人物?用一句话概括视频内容。 ②这段视频出自? ③想知道原著中是怎样描述这段视频的吗? ④赏析原文:这段描写好吗?为什么? ⑤你想写出这样精彩的文字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动作细节描写。 (板书课题:动作细节描写)。 2、交代学习目标。 (大屏幕显示学习目标) 二.感悟动作细节描写 过渡语:透过刚才的动作描写,我们看到一个粗犷豪放而又力大无比的英雄形象。 这段细致入微的描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滴水中的太阳”的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 1、大屏幕显示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很多,如可以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描写,也可以描写物件、景色等。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其中的动作细节描写。 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怎样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呢?这就要求我们用准确的动作词来写人物的活动过程,把人物的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 二、合作探究:(解决“眼高”问题,约17分钟)

小结:头颈、动作,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动作等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这些描写可以把被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3.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 (不过应区别情况对待) 例(10)《放学回家》 a.放学了,他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回家去。(概括描写) b.放学了,他把书本练习簿什么的一古脑儿往书包里一塞,书包扣带只扣了一个,就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还哼起了小调。到了校门口,他左右一望,正是车流空隙,就一窜过了马路。他拐过一条小街,这才慢慢走着,前面就是他的家。(具体描写,细致分解) 例(11)《射门》 a.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b.罗纳尔多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习惯地用小腿轻轻地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对方3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例(12)《雪地捕鸟》 a.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b.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4、明白动作描写的注意点(怎样写好动作描写) ①要写出人物行动特征。②要富有个性化。 ③要表露思想感情。④要准确使用动词。 三.口头表达:(只选其中一个口头表述,约7分钟)推菜车(原文) 放学后,小明看见一辆菜车正上坡……小明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同学啊! 推菜车(例文) 放学后,小明看见一辆菜车正上坡,急忙跑过去帮助推菜车。那菜车上鲜灵灵的大白菜,堆得像小山一样。老爷爷弓着背,弯着腰吃力地往上拉。小明弯下腰去,双手推着车的后车帮,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把“山海经”叫作“三哼经”,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保姆,却惦念着“我”喜欢的书,细节虽小,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会抓住细节,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实。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如《老王》中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细节描写,“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这些描写可能会令人觉得害怕,不过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真切的感觉,让人难忘。 二、典型。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只说阿长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几句话就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她令人“讨厌”的睡姿。又如《台阶》中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都是为了表现父亲的勤劳能干。 三、生动。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卖油翁》中写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微颔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心理。 四、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我们在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 此外巧妙运用修辞,精心锤炼词语,善用标点符号,也是细节描写中要注意的。 总之,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第一题:________的那一刻 思路点拨: 1.紧扣题目中的“一刻”,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暂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一种情感或是一件事。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所发生的事情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 2.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要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感觉。【写作例文】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 “丁零零……”一阵急促的下课铃声响起,安静的考场顿时沸腾起来。我信心十足地交了数学试卷,随着人流向外走去。试题这么简单,我一定能考满分。此时,我的嘴角微微向上扬起。 “哎,第七题有三种答案是吗?” “对啊,有三种答案。我在第一遍做的时候,仅仅解出了一种。还好交卷前我好好检查了一遍,才发现漏了两种。”另一位同学心有余悸地说道。 …… 三种答案?我的脑袋“嗡”的一下,其他同学又说了什么,我没听见,耳朵里只剩下一个声音——第七题有三种答案。我的脑子里飞快地闪过第七题的题干。哎呀!做题时我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加上这个条件,答案就是三种。那道题12分啊,少两种答案至少要扣掉8分。我回头看看正在慢条斯理地整理试卷的监考老师,恨不得一下子扑过去抽出试卷,再补上两个答案。可是我什么也不能做,此时,我心如刀绞,额上冒起一层细细的小汗珠,手脚冰凉。我像一个木偶一样机械地跨出教室的门槛。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再给我十分钟。不!五分钟,甚至三分钟也行! 我的思绪又回到了考场上。其实,在交卷前十分钟我就做完了。我将试卷从头到尾扫了一遍,就放心地推开试卷。我又伸伸懒腰,环视一下考场,大多数同学都在埋头做题。我右边的那

人物描写片段作文训练

片段作文训练 一、片段练习的必要性: 作文中经常需要有这样的描写: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处景物、一番感受,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突出中心的重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是 在描写能力上的欠缺,这些精彩部分从我们笔间溜走了。所以,我们要加强片段的写作。抓住五个一不放。 一番感受:希冀、沮丧、颓唐、惆怅、孤独、恼怒、嫉妒、痛苦、快乐、惭愧、慌乱、无助、感激、绝望、无奈……  一处景物:春夏秋冬、雾雨雷电、风霜雨雪、河流水滩、花鸟鱼虫、奇石怪木、森林洞穴、车来人往、高楼大厦、亭台轩榭…… 一句话语:讽刺、鼓励、振奋人心、痛心、热情、悔恨、伤透人心…… 一个动作:微笑、握手、摸头、拥抱、伫立、拍肩膀、拍屁股…… 一个眼神:赞许、讽刺、冰冷、无奈、呆滞、惶恐、惊讶、征求、乞求、渴 望、焦虑、难过、鼓舞、失望、绝望、希冀…… 二、如何写好片段: (1)运用形容词、修饰语(2)运用修辞方法(3)运用联想和想象。 片段作文训练——人物外貌描写: 外貌包括:容貌、身材、衣着、表情等。 丁丁今年9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 开了又悄悄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她叫常常,一头有些发硬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人的眼睛可以感受到人的性格。请看看下面几双眼睛,试着体会一下人物不同的性格。 常丁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 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她的眼睛真正的美是美在笑,不论是浅笑,还是大笑,只要一笑,那双眼 睛里就会有鲜花开放。那花儿鲜艳、娇媚、逗人喜爱,使她的脸面顿时甜蜜、俊俏、神采飞扬。即使她气恼,那眼里依然隐约有花儿颤动。”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 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的近的,更不必说。” 她扎着两条小辫子,一双大眼睛整日里忽闪忽闪的,使得那张堆满笑容的脸显得格外明亮。她一哭起来,那就我能给人留下甜甜的印象。不过她发脾气时, 两眼瞪得吓人,你最好躲远一点。 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 (1)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长得很好看,衣着朴素。“我叫李华,请多光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2)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中等个儿,梳着两根长辫子,黑里 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我叫李华,请多光照。” 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评价:这两个文段同写一个人物,哪一种好?为什么? 片段作文训练——人物表情描写训练: [理解]通过对人物的面部神情表现,写出人物的心理或对某件事物的反应。要求抓住人物面部最具表现力的神情,比如说眼睛、脸色、嘴巴等,来表现 人物。 [练习] 1.对知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父亲的表情进行描写。(100字左右) 2.对被交警扣住的司机的表情进行描写。(150字左右) 3.想像自己在镜子中的表情。(150字左右) 片段作文训练——人物动作描写 赏析动作: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 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选自《精彩校运会》

细节描写专题 课堂实录:细致入微、关注生活,学会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专题课堂实录:细致入微、关注 生活,学会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主题:细致入微、关注生活,学会细节描写(师)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我们的写作中,如能恰当安排细节描写,可以让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上节课我们已经简单介绍过细节描写,它是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同学们说说,细节描写从写作对象上看,包括写人的? (生)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师)写景的? (生)环境描写。 (师)状物的? (生)形状、颜色、香味。 (师)从写作角度上看,包括? (生)侧面描写、正面描写。

(师)回答正确。还有“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点和面”的结合等等。从上节课的作业反馈看,同学们能有意识地运用描写,相当一部分同学能够运用多种细节描写。当然,我们提升的空间也很大,主要集中在突出细节描写。同学们可以朝“具体、生动”的方向努力。下面请同学们阅读ppt投影的文段,从文中的描写中总结出细节描写的方法。 播放ppt,学生自行阅读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总结文段中运用的细节描写,然后老师提问小组代表并全班一起总结。(讨论热烈)(师)文章哪些句子运用了细节描写呢? (多个生)他趴着,整个身子靠着桌子支撑,脚却不停地打着节拍。或在梦里演绎着某摇滚歌曲。那歌或许是周杰伦的《斗牛》,或是李玟的《刀马旦》,而绝不会是满文军的《懂你》。五分钟后,他苏醒了,伸了一个懒腰,又趴在桌上。这次是醒着的,用手撑着一边脸,半边脸的肉顿时被挤顶成一块儿去了。我想他可能在发呆吧,眼神诡秘而茫然,定在那里。这下他才仿佛想通了什么事似的,撇过头,拍了一下后桌,他便小心翼翼地修理他那双手。还剩的七八分钟抠鼻屎。小心翼翼地从鼻子里取些,再不厌其烦地抹到墙边去。真苦了那墙,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反反复复,孜孜不倦,真感叹他鼻孔里的物产丰富,永无止境。下课铃响了,他终于罢手,手拿到窗帘布里抹了抹,放进口袋,一摇一摆地离开教室。上课铃响后,他又回到位子,又做同样的的事,每节课内容一样,偶尔调换顺序而已。 (师)从以上这些描写里,我们可不可以给它们分类小结,大概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人物细节描写片段

人物细节描写片段 ★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 ★她的对手现在是她的老对手,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小子,不错嘛!”她握紧了板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以闪电的速度把球运了过去,留下两声脆响。对手是个能将,不好对付。时间过去了很久,也没分出个胜负。她心里有些着急,那黄色的小球似团小火焰,烧得人心里发慌,尽管她左闪右闪,提打旋杀,对手却纹丝不动。 她心中很是恼火,额头上的汗珠都要发烫了,她一声怒吼,眉毛把汗搅在了一起,球“刷”地蹦了过去,正中对手要害,对手往后一个踉跄。冷不防输了一个球! 1、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落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 2、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是个健谈的人。 3、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水。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哥哥搓完后去洗头,一捧水,捧了个空。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还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镜。 4、朦胧中,我发现房间里还亮着灯。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书。啊!爸爸又工作到这么晚。天气又闷又热,我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了。我轻轻地跳下床,去拿毛巾擦汗,顺便也给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见他脸上、背上都浸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汗衫与湿透了,几只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连忙一巴掌打过去,把爸爸吓了一跳。我把毛巾递给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头工作起来。当我重新上床时,只听时钟“当当当……”地敲了12下。 5、这一来,倒吓我一跳,仰头一看,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高高地坐在一枝树杈上,手里还拿着一只口琴,正准备吹哩。她穿着火红色的绒绒衣,套一条豆绿色的短裙子。两只穿着力士鞋的小脚悬空的搭拉着,怪自在的。她那梳着小辫子的脑袋歪倚在右肩头上,水灵灵的大眼睛向我玩皮地眨巴着,鼻子略显有些上翘,显露出一副淘气相。

小学生作文——景物描写训练

景物描写学会观察与描写 作文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观察与描写。 同学们都知道,观察,就是用五官认真地察看、感受、体验周围的事物。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尝,用鼻子闻,用手摸,把那些不认识、不熟悉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姿态、结构、气味、滋味、声音、软硬、冷热等等,统统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认真的观察,有了这种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入微的体验,就有了丰富的、生动的描写材料。任何成功的描写,都必须有详尽深入的观察作基础。 怎样学会观察,练好观察的基本功呢? 1.要选择好观察的位置 有目的地观察事物,首先就要确定好观察位置。因为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景物)也必然不同。同学们还记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吗?这说明虽然是同一个事物,但由于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观察得到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这也说明选好观察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或有目的地参观游览中,一般都是采用固定观察或移位观察的方式。 如下列例段: 清晨,宽广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教学大楼刚从晨雾中露出它那巍巍的身躯。一扇扇相继被打开的明亮的玻璃窗,在晨光照射下,像刚睡醒孩子的眼睛,调皮地一眨一眨的。操场上空无人影,只有两只高高的篮球架站在那里。 操场边那一排翠绿的冬青,长得郁郁葱葱,像一队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学校大楼。 眼前的花坛,开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月季花苞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令人喜爱。坛边是一圈小草,它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嫩。 这几个例段描写的是一个宁静的校园晨景。很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首先从上(仰视)到下(俯视)观察“教学大楼→玻璃窗→篮球架”;接着从远(远望)到近(近看)观察“操场那边的冬青→眼前的花坛”;再细看花坛里的月季花和环视“一圈小草”。这种以作者站立的地方为固定点,或仰视,或俯视,或远望,或近看,或环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叫它固定观察。 什么叫移位观察呢?还是先来看看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一个例段吧!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1000或是800人开个会,一定不觉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黑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的一段描写。作者是按照他游览所经过的地方,所见到的不同事物进行观察的。游览顺序及观察角度是:在洞口抬头望(仰视)→走进去周围(环视)是石壁,抬头(仰视)是高高的石顶→洞内一团漆黑,……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正视、环视、仰视)。我们把这种按照作者经过的地方(即移换位置)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叫移位观察。 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固定位置观察还是移动位置观察,都不能机械套用,应根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针对观察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交*使用。什么时候要运用固定位置的观察,什么时候要运用移动位置的观察,也要取决于你计划写的文章的体裁和中心思想的要求。不过,一般地说,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决定描写事物的顺序和层次的变化。 2.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观察任何事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或从整体到部分,或相反;或由近及远,或相反;或从上至下,或相反。这样,观察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对观察的事物才会形成一种鲜明的层次和完整的印象。

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个性专题训练1

“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个性” 专题训练一 一、学习内容: 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断,刻画一个人物,写出人物的个性来。 二、学习活动一:见贤思齐 1、下面是这次习作中比较成功的片断,想一想作者运用了怎样的细节描写方法?写出了怎样的个性?还有什么不足? A.【委屈】她瞪大了眼睛,凝视着那张愤怒的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是我干的!”她大喊。“除了你还有谁!”她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虚伪的人!”一句话 如一个霹雳打碎她的心。她嗫嚅着:“真的不是我。”说罢,她那双大眼睛已溢满泪水,亮晶晶地闪动着,随时都可能涌出。她的的鼻子红红的如同一个草莓,鼻翼轻轻扇动着,她低下头,紧咬住唇不让泪水流出,两个肩膀却难以自持地颤抖着。“我再也不相信你了!”她一惊,握紧双拳向桌上一砸,涨红了脸,眯着眼睛,用颤抖的声音说:“绝对不是我!”还没抬起头,只听见门被“嘭”地一摔,她又跌坐在椅子上,十指绞在一起,喉咙像被什么咽住似的,泪水湿了满面。窗外,狂风大作,雨打秋叶,将她的哭声一并吞入无边无际的晦暗中,她抱住双膝,将头埋没进一头零乱的长发里,声音如蚊子般微弱:“真的不是我,为什么这样对我,为什么呀?”

B. 【委屈】“这事当然不是我做的。”面对父亲的指责,米杰大声说道。两人不约而同地一哆嗦,不知是窗外吹来一阵寒风,还是两人对峙的眼神。米杰那明亮的眸子直直地,冷冷地盯着父亲,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父亲的脸清筋暴胀,满脸通红。沉寂,死一般沉寂……父亲指着米杰:“你没做错,是吧?”米杰不屑地把头扭到一边,眼睛斜视父亲。父亲一把抓住米杰的衣领,挥起手臂,只听见“啪”的一声响,米杰一个踉跄,往后退了几步,这一掌让他措手不及,瞬间,他的怒气也像火山一样一下子暴发了出来:“没做的事,我无法承认。”他的牙齿咬得咯嘣做响,双拳紧握,怒睁双眼,一个转身,“嘭”的一声,一甩门,头也不回地冲进了房间。――林靖希 2、优秀作文范例 只见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下楼。她先将拐杖拄在下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我看到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见。她要做什么?她一手抓住栏干,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将香蕉皮捡了起来。 (《好奇心》2008江苏) 3、作家的细节描写片断 他在茶馆儿里喝了一壶茶,吃了一个芝麻酱烧饼,身上的最后一个铜子儿也花光了。但是一个烧饼吃下去之后,还不解饿。他看见茶桌子的缝儿里还有他掉下的一些芝麻。怕别人看见他从桌缝儿里往外捡芝麻,他故作怒容,跟自己嘟嘟囔囔说几句话。抽冷子骂了一句,擦了擦,眼泪又流到了他的手上,在他的手掌上流,也用力把桌子拍了一下子。

动作描写片段训练(一)

作文片段训练—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积累动词,运用动词。 3.通过恰当的修饰更加生动地展示人物的内心。 教学重点: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人物的心理。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一)说收集到的动词 1.说出表示动作的一个字词语和四字词语? (二)猜一猜 看来同学们都是爱动脑勤动手的孩子,为了奖励大家,我们现在做一个游戏,首先是。 1.看动作猜一个字的动词(六个) 推举压喝跳拍 (难度增加罗。) 2.看表演说一个表示动作的四字词语。(举十个) 东张西望挤眉弄眼又蹦又跳 东倒西歪拳打脚踢大摇大摆 小结:同学们,人物的动作我们可以用动词把他描述出来。在作文中,我们必须学会准确捕捉人物的动作,这样就可以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了。 二、品析词句,体会用词准确 1.请闭上眼睛,我们先来听一听老师收集到的一个描写动作的经典片段。 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躬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1)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看到?(因为文中有了动作描写。) (2)说出文中所用动词。 (3)我们看到小女孩捕捉蝴蝶的动作,是因为作者细致观察,准确用词。 (4)调换动作顺序,行不行?(描写人物地动作,要注意顺序,细化动作。) (5)巧用修饰,突显特点。 (6)根据场景,妙用修辞。

1.这段精彩的动作描写,用了哪些有效的写作方法呢? 细致观察,准确用词。 注意顺序,细化动作。 巧用修饰,突显特点。 根据场景,妙用修辞。 3.小结: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这就叫做动作描写。写好人物动作,首先要进行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运用动词,注意顺序,再适当地运用修饰语或修辞方法,就能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特点。 四.片段习作练习(用上收集的动词。) 1.现在,该轮到同学们小试身手啰。 用下列动词写一段话: 动词:鼓足,轻轻地吹,使劲,迈着,定睛看,,一动不动的盯着,后退了一步,深深地吸一口气,猛吸一口气,聚拢嘴唇,对准,腮帮子鼓鼓的,脸涨得通红,向前一迈腿,喷出来气,冲向,使出吃奶的劲儿,竭尽全力, 2、写好的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圈出描写动作的词语,想一想动词写清楚了吗?句子写通顺了吗?边读边动笔改一改。 3、示例: 吹乒乓球 上课了,宋老师面带笑容地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说着,她从讲台上拿起一根铁丝,铁丝上吊着两根线,两根线距离5厘米,两根线的底部各系着两个乒乓球。王老师说:“谁能把乒乓球吹到两边去?”同学们纷纷举手,王老师先叫一个力气最小的雷新月同学到讲台前面试一试。只见她鼓足了气使劲一吹,乒乓球没有到两边去,却往中间跑。哎!雷新月劲儿太小,“我们来试试!我们来试试!”同学们纷纷举手,教师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一边说着,一边搞搞地举起手。老师叫“大力士”于海涛同学来试试。只见他迈着稳健的步子来到讲台前,定睛看了看乒乓球,然后往后退了一步,猛吸一口气,腮帮子鼓鼓的,脸涨得通红,向前一迈腿,“扑”的一声,一股气从嘴里喷出来,冲向小小的乒乓球。“好大的劲呀!”我情不自禁地说。可是那乒乓球好像跟他作对似的,不往两边去,径直向中间跑。同学们都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班里有名的小博士站起来说:“这是因为嘴吹出来的气流快,压力小,周围的气流慢,压力大,周围的气流把乒乓球压到中间去。所以乒乓球不往两边去,往里跑。”同学们听了他的话连连点头。 多么有趣的实验呀!我从中又懂得了一个科学道理。 五、总结:细致观察人物动作,准确地用上动词进行描写,就能使人物象放电影一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且能从他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动作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实可感,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 动作描写指导(二) 一、温故导入:(约3分钟) 上两次阅读课我们分别对人物外貌、语言进行了描写训练,请回想一下,描写时应主要注意什么? (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融入感情。) (语言描写要个性化,插入动作神态描写。)

作文训练之人物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写作兴趣;培养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诱发成就动机,从而自觉投入写作训练;注重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写作习惯;体验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筛选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学习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点评作文导入 朗读下面两段文字:你更喜欢哪一段? 1、老师进了门,开始上讲台,当快步走进讲桌的时候,就会说:“上课”。 2、上课了,有几个同学还在打闹玩耍。突然,一股“阴风”袭来!几个同学喊道:“老师来了!”大家赶忙坐回原位。一开门,他左手提着录音机,右手拿着棍子,连走路姿势都那么强悍!他的左脚跨上讲台,右脚和眼神同时到位,那“暴躁”的发型也随之平静。走到讲桌前,微笑着放下了手中的东西。他的笑容是那么的“恐怖”,然后我们便开始

了我们炼狱般的40分钟…… 二、出示定义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换句话说,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 三、细节描写的分类 例段分析 1.小脸上那本色的高原红已被黑色的污垢所侵占,衣裤仿佛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布缠绕而成,有的干脆没有上衣,裸露的小胸膛隐约可见那条条肋骨。(局部细节) 2.咧开的小嘴露出雪白的牙齿,似乎连那两个张开的小脚指都在尽情展示着欢乐!(想象延伸) 3.刘翔这只离弦之箭向前飞奔着,只见他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抬腿越过一个个栏杆,身轻如燕,姿态优美,很快便把对手甩在身后,闪电般的冲过了终点。(步步追问+修辞) 四、归纳方法 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象延伸+局部细写+修辞

景物描写专题训练图文稿

景物描写专题训练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写作训练中的景物描写 一、教学设计构想: 在《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作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德国表现主义者认为:“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什么意义”,人们所表现的“不是事实,而是精神。”同样我们写景状物也不应该仅仅照实物临摹,而应该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手段合理地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使景物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情怀,使画面充满浓郁的诗味,创造出更加神奇的画面来。在指导学生写景时,要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必须与他们个体的独特体验感受相结合。景由眼到心的过程要能唤起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而心到笔的过程则要学会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才能真正做到景中寄情情景交融,这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进行景物描写时基本上都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抓住重点,有层次有详略,能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存在的问题有这些: 1,表达方式过于单一,许多孩子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将情与景割裂开,不能将写景与抒情议论有机结合,特别有些孩子习惯性的认为借景抒情就是:“啊,好绿的草啊,我好喜欢啊!”他们多在实景描写后加上直抒胸臆表达感情的话,认为这样就是借景抒情。2、在景物描写中缺乏个人的独特体验感受,曾经在班级里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一提到秋天,几乎每个孩子就都想到落叶、金黄色,一提到冬,就想到白雪皑皑覆盖大地,或许他们看过的许多写景范文都是这样,但我们南方的暖冬常绿树,完全不是这样的。且不说他们在生活中缺乏观察缺乏积累素材,就连让他们观察后,写出来的东西就如同标准零件工厂出厂的一等品,没有瑕疵基本一模一样。翻阅过许多所谓的新课标新概念作文选,里面的文章大多也有类似的问题,新概念现在成为很时髦的术语,但很多所谓的新都是新瓶装旧酒。3、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不会将眼前的实景与心中展开联想想象产生的虚景巧妙结合。郑板桥在他的诗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胸中竹,非眼中竹也,落笔倏作变相,手中竹又非胸中竹。大画家大诗人尚且碰到这种手不应心的尴尬,何况我们初学写作的孩子们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学会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景物描写中写出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写出个性,写出神似的感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景交融。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我认为他这句话不适用于我们同学,我看过来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双黑亮的闪烁着求知光芒的眼睛,我要改改罗丹的话,这个世界不是缺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