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2)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2)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2)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2)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二)讲学稿

学习目标:1.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

2.能根据物质的质量计算元素的质量

情景导入:讨论:某校每个班有30个男生,20个女生。

1.该校男女省人数之比为多少?

2.该校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多少?

3.若该校共有学生1000人,则男生有多少人?

一、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

【例1】求C2H5OH和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思考】若某物质的化学式为AxBy,其中A、B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b(下同),根据上面求相对分子质量的过程,你能写出求相对分子质量的通式吗?

M==

二、根据化学式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例2】求C2H5OH和Ca(OH)2中个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归纳】化学式AxBy中,A:B(原子个数比)==

三、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3】求H2O和CO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归纳】化学式AxBy中,A:B(质量比)==

四、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4】求化肥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归纳】化学式AxBy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

做一做:⑴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⑵NH4NO3中的含氮量。

五、由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可以求出元素(或物质)的质量

计算方法:

【例5】18克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做一做:某市场中(NH4)2SO4和CO(NH2)2两种化肥每千克的售价分别为1.3元和1.8元,根据它们含氮的比例分析肥效,买哪种化肥更经济?

课堂作业:

1、鲨鱼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研究发现其体内含有的角鲨烯(化学式为C30H50)

有抗癌作用。试计算:⑴角鲨烯(C30H50)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

⑵41克角鲨烯(C30H50)与多少克水中所含的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2、计算二氧化硫中:(1)氧元素、硫元素的质量比;⑵各元素的质量分数;⑶多少克二氧化硫中含有16克硫?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2课时) 教学目标:1、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 重点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确定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1个碳原子质量只有1.993×10-26千克,在计算的时候十分不便,能否有用简单的办法来表示呢? 一、相对原子质量 标准: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之相比的比值。 1个碳原子质量 1.993×10-26千克 1/12的碳原子质量 1.661×10-25千克 1个氧原子质量 2.657×10-26千克则,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1个氢原子质量 1.674×10-27千克则,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以此类推,也可得出其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注: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无须表明。 *常用相对原子质量表: H-1 C-12 O-16 S-32 Cl-35.5 K-39 Ca-40 N-14 Na-23 Mg-24 Al-27 Zn-65 Fe-56 P-31 Si-28 Ba-137 Ag-108 Cu-64 Mn-55 F-19 *思考:第38页“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对此表有何启发? ⑴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⑵通过相对原子质量,可以比较它们的真实质量 二、相对分子质量 过渡: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的质量也是各原子的质量总和。因此,我们也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实际的分子质量。 定义: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以二氧化碳为例,说明相对分子质量的求法。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求出其相对分子质量。 氯化钠二氧化硫水氢氧化镁硫化氢硫酸铜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2)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二)讲学稿 学习目标:1.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 2.能根据物质的质量计算元素的质量 情景导入:讨论:某校每个班有30个男生,20个女生。 1.该校男女省人数之比为多少? 2.该校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多少? 3.若该校共有学生1000人,则男生有多少人? 一、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 【例1】求C2H5OH和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思考】若某物质的化学式为AxBy,其中A、B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b(下同),根据上面求相对分子质量的过程,你能写出求相对分子质量的通式吗? M== 二、根据化学式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例2】求C2H5OH和Ca(OH)2中个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归纳】化学式AxBy中,A:B(原子个数比)== 三、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3】求H2O和CO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归纳】化学式AxBy中,A:B(质量比)== 四、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4】求化肥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归纳】化学式AxBy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

做一做:⑴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⑵NH4NO3中的含氮量。 五、由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可以求出元素(或物质)的质量 计算方法: 【例5】18克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做一做:某市场中(NH4)2SO4和CO(NH2)2两种化肥每千克的售价分别为1.3元和1.8元,根据它们含氮的比例分析肥效,买哪种化肥更经济? 课堂作业: 1、鲨鱼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研究发现其体内含有的角鲨烯(化学式为C30H50) 有抗癌作用。试计算:⑴角鲨烯(C30H50)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 ⑵41克角鲨烯(C30H50)与多少克水中所含的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2、计算二氧化硫中:(1)氧元素、硫元素的质量比;⑵各元素的质量分数;⑶多少克二氧化硫中含有16克硫?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常见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等

常见的元素符号: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H He Li Be B C N O F He Na Mg Al Si P 硫氯氩钾钙, 锰铁铜锌银,钡铂金汞碘S Cl Ar K Ca Mn Fe Cu Zn Ag Ba Pt Au Hg I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钾钠银氢+1价, 氟氯溴碘-1价, 钙镁钡锌汞+2价, 正一亚铜,正二铜,正二亚铁,正三铁,+3铝来+4硅, 单质零价永不变,氧硫负二要记住。 碳酸根、硫酸根负二价,硝酸根、氢氧根负一价,只有铵根正一价。 单质的化学式: 化合物的化学式: 氧化物:一氧化碳CO , 二氧化碳CO2, 五氧化二磷P2O5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锰MnO2 , 三氧化二铁Fe2O3 , 氧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Fe3O4 , 氧化镁MgO , 氧化钙CaO , 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汞HgO , 氧化铜CuO 酸: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 磷酸H3PO4 碱:氢氧化钠NaOH , 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钾KOH , 氢氧化铁(红褐色)Fe(OH)3 氢氧化铜(蓝色)Cu(OH)2, 氢氧化镁(白色)Mg(OH)2盐:盐酸盐:氯化钠NaCl , 氯化镁MgCl2, 氯化铝AlCl3氯化钾KCl , 氯化铁FeCl3, 氯化亚铁FeCl2, 氯化锌ZnCl2 氯化钡BaCl2, 氯化铜CuCl2, 氯化银AgCl

碳酸盐:碳酸钙CaCO3, 碳酸钠Na2CO3, 碳酸钾K2CO3碳酸钡BaCO3 硫酸盐: 硫酸亚铁FeSO4, 硫酸铁Fe2(SO4)3, 硫酸钠Na2SO4 硫酸镁MgSO4, 硫酸铝Al2(SO4)3, 硫酸铜CuSO4 硫酸锌ZnSO4, 硫酸钡BaSO4 硝酸盐:硝酸银AgNO3硝酸汞Hg(NO3)2硝酸锌Zn(NO3)2 硝酸钡Ba(NO3)2硝酸铝Al(NO3)3硝酸铁Fe(NO3)3 硝酸铜Cu(NO3)2硝酸钙Ca(NO3)2 常见的离子: 钾离子K+,钠离子Na+,银离子Ag+,氢离子H+ , 氟离子F-,氯离子Cl-,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钡离子Ba2+ , 锌离子Zn2+,汞离子Hg2+,铜离子Cu2+,亚铁离子Fe2+ , 铁离子Fe3+,铝离子Al3+,氧离子O2-, 硫离子S2-, 碳酸跟离子CO32-, 硫酸根离子SO42- , 硝酸根离子NO3- 氢氧根离子OH- , 铵根离子NH4+, 磷酸根离子PO43- 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3O2点燃2Al2O3 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O2加热2CuO 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点燃CO2 二、分解反应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2、加热高锰酸钾:2KMnO加热K2MnO4 + MnO2+O2↑

2.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

新世纪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1310733078.html,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一课时授课人:李敏【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2、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能力目标:学会借助数据表获得信息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元素符号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对应关系、化学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符号中包含着量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的区别; 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引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元素符号表示的量,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C”表示的意思表示碳元素 C 表示一个碳原子 表示碳这种物质 表示碳元素的质量 关于前面两层意思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第四层含义 相对原子质量 师:每一种不同的原子,其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 计算一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质量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让学生谈一谈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体会?(数值小,计算麻烦) 思考:你有什么方法来简化吗? 师: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 一、相对原子质量 1、标准:把一个C—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即一份为1.661×10-27千克 2、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所得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注:根据国家计量标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1”不用明确写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相对质量是有单位的。过去初中化学中所说“原子量只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的”,根据国家计量标准的规定,这种说法已不适用。本节教材回避了关于单位的讨论,教学中应注意不能引起科学性错误。) 举例: 2.657×10-26千克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6 1.661×10-27千克 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第五节元素符号的表示H

第五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已学的科学符号及意义出发,引出对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教材中通过化学元素符号的历史过程,说明使用元素符号的必要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符号的认识。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相节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工具知道周期表的结构,体验科学事实的规律性和科学美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常见元素符号、会查阅元素符号 通过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二、德育目标: 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应用的典型历史事实,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书写并熟记元素符号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课件、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第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用符号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比如用v表示速度,那么,组成物质的元素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引出课题:表示元素的符号 (二)新课: 讲述:为了应用和交流的方便,化学元素除各国语文字的名称外,化学上还确定了一套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元素,这些化学符号是1860年,世界各国化学工作者制定的,所以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采用。 一、元素符号的规定 1、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氧、氢、氮、碳来表示 O、H、N、C 2、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以区别。 如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Cu表示铜元素。 注意:书写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一大一小”原则,否则会闹出笑话。 如钴元素Co,如写成CO就表示一氧化碳。 3、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讲述:目前发现有110多种元素,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元素符号来表示,但常见的只不过几十种,初中阶段只要求熟记常见的24种元素,查表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如N表示氮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也表示一个氮原子,宏观和微观。 思考:“2N”表示什么?,2个氮原子。 练习: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Fe表示铁元素,也表示一个铁原子

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教学备用)

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H氢,He氦,Li锂,Be铍,B硼,C碳,N氮,O氧,F氟,Ne氖, Na钠,Mg镁,Al铝,Si硅,P磷,S硫,Cl氯,Ar氩,K钾,Ca钙 Mn 锰,Fe铁,Cu铜,Zn锌, Ag银,I碘, Ba钡, Hg 汞 常见物质的分子式 一、单质 1.非金属单质: (1)气体单质:O2氧气 H2氢气 N2氮气 Cl2氯气 O3臭氧(2)固体单质:C碳 S硫 P磷(红磷、白磷) Si硅 2.稀有气体单质:He氦气 Ne氖气 Ar氩气 3.金属单质:Fe 铁 Cu 铜 Al 铝 Zn 锌 Ag 银 Mg 镁 Hg汞 K钾 Ca钙 Na钠 二、化合物 1.氧化物: (1)非金属氧化物 (液体): H2O 水 H2O2双氧水 (气体):CO一氧化碳 SO2二氧化硫 NO2二氧化氮 CO2二氧化碳SO3三氧化硫 (固体):P2O5五氧化二磷 (2)金属氧化物(固体):Na2O氧化钠 MgO氧化镁 CaO氧化钙Al2O3氧化铝 MnO2二氧化锰 CuO氧化铜 Fe2O3氧化铁 ZnO氧化锌2.酸:(液体)HCl盐酸 H2SO4硫酸HNO3硝酸 H2CO3碳酸

3.碱:(固体) 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 Ca(OH)2氢氧化钙 Ba(OH)2氢氧化钡Mg(OH)2氢氧化镁Al(OH)3氢氧化铝Fe(OH)3氢氧化铁Cu(OH)2氢氧化铜 NH3 . H2O氨水 4.盐(固体): NaCl氯化钠 KCl氯化钾 CaCl2氯化钙 ZnCl2氯化锌 BaCl2氯化钡FeCl2氯化亚铁 FeCl3氯化铁 AgCl氯化银 -----盐酸盐 K2SO4硫酸钾 Na2SO4硫酸钠 CuSO4硫酸铜 ZnSO4硫酸锌 CaSO4 硫酸钙MgSO4硫酸镁FeSO4硫酸亚铁Fe2(SO4)3 硫酸铁Al2(SO4)3 硫酸铝 BaSO4硫酸钡 -----硫酸盐 Na2CO3碳酸钠 CaCO3碳酸钙 NaHCO3碳酸氢钠 K2CO3碳酸钾 ------碳酸盐 KNO3硝酸钾 Cu(NO3)2硝酸铜 AgNO3硝酸银 Ba(NO3)2硝酸钡 -------硝酸盐

化学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温州龙文教育 科学 学科导学案(第 次课) 教师: 邓云峰 学生: 年级: 九 日期:15. 星期: 时段: 课 题 化学 4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教学目标 本节知识中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中各元素质量比,以及一定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 量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考查,作为近几年中考命题中的热点,特别是关注社会热点和新闻报 道中的化学问题,以此为线索进行的命题设计是以信息为载体,以考查基础知识为目的的信 息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中各元素质量比,以及一定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教学难点 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中各元素质量比,以及一定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教学方法 基础知识点复习,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学习内容与过程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 【知识梳理】 1.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碳—12)的质量1/12作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跟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的原子质量。 注意:根据最新国家计量标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1”不用明确写出,因此,相对质量是有单位的。以下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也为“1”。 2.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的典型计算 (1)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6×2=44; (2)2CO 2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2(12+16×2)=88; (3)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40+(16+1)×2=74 (4)SO 42-的相对分子质量 =32+16×4=96; (5)CuSO 4·5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 =64+32+16×4+5×(1×2+16)=250 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1/12(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 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1.661×10-27千克

初中化学 元素、表示元素的符号

第十五讲 原子家族 【知识要点】 一、元素 1.元素的定义 据A 、B 、C 三个原子示意图回答: A 原子核中有 个质子, 个中子; B 原子核中有 个质子, 个中子; C 原子核中有 个质子, 个中子. 人们为了研究需要,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上图的三个原子都具有8个质子,我们把他们归为一类——氧元素。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2.同位素的定义 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思考:氧的3种同位素原子其核外电子应各有几个? 答案: 3.同位素的应用 辐射诊断,辐射检测等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国际统一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如Oxygenium 氧、表示为O ;Hydrenium 氢、表示为H 。当两个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写出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小写)以示区别。 注意: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 、C 、K 、S 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Cu 、Ca 、Cl 。 目前发现110多种元素,每种元素都用一种元素符号来表示,你能查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吗?请填写在空格内。 8个质子 8个中子 A 8个质子 9个中子 B 8个质子 10个中子 C

2.元素表示的意义: a.表示一种元素 H:氢元素O:氧元素N:氮元素 b.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几个原子时在元素符号前写上系数) H:一个氢原子O:一个氧原子 N:一个氮原子2N:2个氮原子 c.有时还表示一种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He:氦气Fe:铁C:碳)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表

元素,元素符号

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氧气→氧分子→氧原子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这时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元素的概念。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此时应及时地进行元素和原子的比较,使学生清楚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注意元素作为一个宏观概念的意义及说法。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出错,关键在于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是纯净物这个前提下进行分类的,即它们首先必须是纯净物。 教学设计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和元素符号

第二节元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100多种元素分别组成了所有的物质 2)能说出组成人体和地壳的主要元素,了解常用化肥的有效元素。 3)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H、O、C、N、S、Si、Na、K、Fe、Cu、Cl、Ca、Ag、Al、I、P 教学重点:元素符号的表示以及书写 教学难点:元素定义 教学分析和建议: 由于学生是第—次接触元素这个概念,而元素这个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本节教材只是从氧分子、水分子和和蔗糖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引出氧元素,而对元素的定义不作要求,只是要求学生知道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结论。 对于元素符号学生不难理解,但是也不容易记住。 要让学生知道元素(1)符号通常以它们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个字母表示;(2)有些元素的第—个字母与其他元素相同,则用2个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要求学生认识常见元素符号(H、O、C、N、S、Si、Na、K、Fe、Cu、Cl、Ca、Ag、Al、I、P)。并能说出组成人体与地壳的主要元素。了解常用化肥所含的有效元素。 教学过程: 复习: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3种:分子、原子和离子。 2、水是有水分子构成的。 3、一个水分子(H2O)是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引出课题:元素(构成物质微粒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物质由元素组成 从氧气、水、二氧化锰、锰酸钾、高锰酸钾中得出都有氧原子,我们将所有物质中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由元素组成。 例如:(1)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碳酸钙(CaCO3)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元素的分类:(根据已经学过的元素分类) 自然界有几千万种物体,基本元素只有100余种。 目前已知化学元素已达112种,其中自然界中发现的元素有94种,其余18种为人工合成元素。

《表示元素的符号》教案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1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并通过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排列与性质; 3.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初步体会学习科学需要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2学情分析 “表示元素的符号”是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除第四节“组成物质的元素”外,前三节均与元素符号没什么联系,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三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中均没有任何铺垫,学生可以说对元素符号是零认识,为此,这节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以“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为中心的两课时。元素符号的认识是否到位将直接决定第六、第七节的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是“表示物质的符号”和“根据元素符号表示的量”能否后续教学的基础。 3重点难点 1.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的规律 4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2.5.1表示元素的符号 2.5.1表示元素的符号 班 级小组姓 名 学习目标

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重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难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一、合作前学 1、元素的表示: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名称,并用______________表示。 2、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通常用___________表示,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写上该元素的第二个字母的_______以示区别。 3、写出下列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氢________ 碳_______钾_________铁________ 氯_______ 镁_______ 氖_________汞_______铜_________氧__________锌_______氮________ 4、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____________;还表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改正下列错误的元素名称或符号 炭锰钙镁 氯钠氖 C MN CA Ma C L na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符号书写有什么规律? 2.默写元素符号,组内校对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练习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练习 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C 12;N 14;Fe 56;S 32;Cl 35.5;Na 23;K 39;Mn 55;Al 27;P 3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相对原子质量是() A 一个原子的质量 B 某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C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和某种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D 某原子与一种碳原子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2、已知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原子核中的16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 15 B 16 C 1 D 31 3、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08 B 1.33 C 108克 D 1.33克 4、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a/b B b/a C 12b/a D 12a/b 5、下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正确的是() A NO2:相对分子质量=14×16×2=448 B 2NH3:相对分子质量=2×14+1×3=31 C O2:相对分子质量=16×2=32克 D 2Ca(OH)2:相对分子质量=2[40+(16+1)×2] =148 6、要比较CuSO4、FeSO4、CaSO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 A 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B 计算所含SO42-的质量分数 C 比较Cu、Fe、Ca相对原子质量 D 计算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 7、化合物R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其中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32 B 16 C 23 D 46 8、在石油产品中有一种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A,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A 的化学式为() A CH2 B C2H4 C C3H6 D C4H8 9、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分子数也相同,则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 A 1∶1 B 11∶7 C 2∶3 D 7∶11 10、在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 6∶9∶8 B 12∶8∶9 C 2∶3∶6 D 1∶3∶4 二、填空题(16题每格1分,其余每格2分,共36分) 11、填表 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近似相对原 子质量 O 8 8 Na 11 23 S 16 16 Fe 30 56 12、根据下列分子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⑴NaCl ⑵KMnO4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2课时) A组基础训练 1. 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 A. 族 B. 系列 C. 周期 D. 种类 2. (衢州中考)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图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①”处应填() A.291 B.174 C.117 D.57 3.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A.核内质子数B.核内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 4. 下列各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接近的是() A. F与Cl B. Na和Mg C. C与O D. Al和S 5.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

B.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g C.锂元素和氢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D.锂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碳元素部分信息缺失,下列有关该元素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对应原子的质子数为6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 D.该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7.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2 C.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

元素符号

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元素涵义;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符号;会运用元素概念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元素的学习进行从微观到宏观认识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练习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复习讨论】二氧化碳、水和氧气三种物质的分子中,共同原子是哪种?填表,思考寻找共同原子。 回答:相同的原子是氧原子。用图示法激发兴趣。 概念的引出。 【提问】氧原子是怎样构成的?它们的核电荷数是多少? (理解记忆复习原子的构成。 引出元素的概念。) 【讲述】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8的原子都为同一类,称为氧元素。 【板书】一、元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回答: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8。 【讨论】质子数11,电子数为11的微粒与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的微粒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 【说明】只要质子数相同,不论中子数或电子数是否相同的微粒,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做练习一做练习一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引入】指出下列各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氧气、氮气、碳、硫、铁、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氯化钾、氯酸钾)【讲述并板书】 2.单质和化合物 ①单质: ②化合物: 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解和记忆。

【讨论】根据上述物质组成元素的分析,得出氧化物的概念。 【讲述并板书】 ③氧化物: 理解记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加强理解和记忆。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做练习二做练习二巩固概念 【阅读】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地壳中的元素及生物体细胞中的元素。 【板书】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写法:“一大二小”看书并回答 阅读课本,识记27个元素符号,规范书写常见元素符号。初步识记常见元素符号和名称。 【讨论】氢元素符号的意义 【板书】 2.元素符号的意义 【讨论】微粒符号“H”和“2H”的含义讨论: 强化记忆 讨论初步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 进一步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 【投影】课堂练习三(附3)做练习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小结】 1.元素 2.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 3.元素符号及意义回忆,整理本节课新知识,归纳前面的知识。总结,归纳以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突出重难点。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6)做随堂检测巩固加深理解 附1:课堂练习一 1.元素是具有()的一类的总称。 2.氧化镁和氧气中都存在着()元素。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量(B)中子数(C)质子数(D)电子数 附2:课堂练习二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表示元素的符号》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表示元素的符 号》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并通过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排列与性质; 3.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初步体会学习科学需要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2学情分析 “表示元素的符号”是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除第四节“组成物质的元素”外,前三节均与元素符号没什么联系,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三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中均没有任何铺垫,学生可以说对元素符号是零认识,为此,这节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以“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为中心的两课时。元素符号的认识是否到位将直接决定第六、第七节的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是“表示物质的符号”和“根据元素符号表示的量”能否后续教学的基础。 3重点难点 1.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的规律 4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 【讲授】2.5.1表示元素的符号 2.5.1表示元素的符号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重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难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一、合作前学 1、元素的表示: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名称,并用 ______________表示。 2、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通常用 ___________表示,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写上该元素的第二个字母的_______以示区别。 3、写出下列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氢________碳_______钾_________铁________氯 _______镁_______ 氖_________汞_______铜_________氧__________锌_______氮________ 4、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____________;还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改正下列错误的元素名称或符号 炭锰钙镁氯钠氖

2.5表示元素的符号

2.5 表示元素的符号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元素符号(H、0、C、S、Si、Na、Fe、Cu、Cl、Ca、Ag、Al、I、K、P),会查阅元素符号。 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3.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应用的地形、典型历史事实,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简单运用 一、我预学 1.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当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 2.常见的元素符号: ①金属元素: 钾、钙、钠、镁、铝、锌、铁_ 、锡、铅、铜、汞、银、铂、金 ②非金属元素: 碳、硅、硫、磷、氢、氧、氮、氟、氯、溴、碘。 ③稀有气体: 氦、氖、氩。 3.元素符号的含义:既有宏观的含义,又有微观的意义。 ①表示__ ______; ②表示__ ______。 原子阴离子 金属单质:Mg等 5.元素周期表是按从小到大有序排列起来的,它的每一周期从左到右按元

素→元素→元素顺序排列,每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_ ___,每一周期中相同。 二、我探究 思考与讨论:P53钙元素的拉丁文为“Calcium”,而钙元素的元素符号却不是”C“,这是为什么? 活动:P53目前发现的110多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一种元素符号来表示。你能从附录4 我巩固 1.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用来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A.2Zn B. 7C C. H D. 5S 2.下列符号表示氧原子的是() A 2O B 2O2 C CO2 D O2 3.氢的元素符号是H,则H作为元素符号时可表示() A 1个氢分子 B 一个氢离子 C 1个氢原子 D 1个氢元素 4.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书写有错误,请改正 (1)猛MN:;(2)钙CA:;(3)绿CL (4)镁Ma ;(5)钠Ne ;(6)汞HG: 5.用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氧元素 1个氧原子 3个钠原子 6.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C: a宏观意义 b微观意义 Zn:a宏观意义 b微观意义 2H: 利用元素周期表,完成7~10题 7.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横行,代表个周期; 同一周期中元素从左到右一般是按元素、元素和元素这样排列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相同。 8.元素周期表可以横着(按读),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依次; 也可以竖着(按读),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 9.“北大富硒康”中含有微量元素硒(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已知硒为第四周期第ⅥA族 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硒的性质可能类似于 ( ) A、铝元素 B、氖元素 C、氧元素 D、碳元素 10.下列各组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A、Li、Ne和K B、 C、P和Ge C、O、S和P D、F、Cl和Br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本节教材3课时,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2、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能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 二:重点难点: 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了解及查阅;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含量和元素的质量比。 难点: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含量和元素的质量比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C”表示的意思 表示碳元素 表示一个碳原子 表示碳的单质 表示碳元素的质量 由相关的表中可以查得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C:1.993×10-26千克,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H: 1.674×10-27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O: 2.657×10-26千克 由此可见,原子的质量非常小,所以直接用它的真实质量会使计算复杂,且数据不容易记忆,所以我们采用取他们相对的值。 在取这个相对的值之前我们必须先有一个标准。就像画地图时用的比例尺,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国家按比例缩小画到一张纸上,现在我们的原子质量太小了,所以我们要让它按比例扩大,而且扩大后的数值要尽可能易记,实际上这就是建立原子质量模型。找出了原子质量的标准,我们就把其它原子的质量与之相比,把比值就定义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相对原子质量 1:标准: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 C-12(提问: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由于碳有两种同位素,即C-12,C-14,所以必须指明是哪种碳原子。) C-12 M=1.993×10-26千克 C-12 的1/12 即1/12×1.993×10-26千克=1.661×10-27千克 所以:标准=1.661×10-27千克 先留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取C-12的1/12作为标准? 找到了标准,我们就可以给出任意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了 2:相对原子质量 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个氧原子质量是2.657×10-26千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个氧原子质量/标准=2.657×10-26千克/1.661×10-27千克=16

表示元素的符号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表示元素的符号。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表示元素的符号》是浙江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第五节的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些常见物质的元素组成,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它是学习化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本节内容是在整个初中科学的学习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常见元素符号(H、O、C、N、S、Si、Na、Fe、Cu、Cl、Ca、Ag、AL、I、K、P); 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符号。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读阅图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应用的典型历史事实,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元素记忆与准确运用。通过课堂提问和相关课堂练习来突出重点。 难点:元素周期表规律初步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初步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基本。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 1.说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

初二科学--元素、物质的符号及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一、知识概述 1、认识常见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书写。 2、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能根据化学式区分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 3、会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4、相对原子质量的确定。 5、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6、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 二、重难点精讲 1、元素符号 (1)书写规则 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Oxygenium氧,表示为O Hydrenium 氢,表示为H Carbonium 碳表示C 当第一个字母与其他元素重复时,可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并用小写表示。eg:Calcium钙表示Ca。 (2)元素符号一般表示

常见的元素有100多种,常见的符号:H、B、C、N、O、F、Na、Mg、K、Fe 以N氮为例来说明,可以表示为: 一种元素; 该元素的1个原子。 思考:2N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为2个氮原子,不能表示为两个氮元素。 2、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3、化学式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 eg: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 所以我们就将它表示为CO2,这就是化学式,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水:H20 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

(2)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①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右下角用数字标出构成1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 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稀有气体(均由单原子构成)。 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三种气体分子(每分子都含有两个原子)。 臭氧O3(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金属铝Al、金属铜Cu、金刚石C等。 ②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注:若氧与其它元素组成,氧写在右边;若氢与其它元素组合,氢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把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eg:氧化钙CaO 氟化氢HF 碳酸钠Na2CO3氯化钠NaCl (注意不能写成Na2Cl2)。 (3)化学式的读法

元素与元素符号

元素与元素符号 主备人:高长亮备课日期:10.10 上课日期:序号: 课题:元素与元素符号课型:新授 课标诠释: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了解元素的含义,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 学习目标: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定义,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 2、记住元素名称与符号,并理解元素符号的两个意义,区别元素符号与元素符号的不同 3、知道元素简单的分类 4、记住地壳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并会写元素符号 考点: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定义,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 2、记住元素名称与符号,并理解元素符号的两个意义,区别元素符号与元素符号的不同 3、知道元素简单的分类 4、记住地壳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并会写元素符号 重点、难点: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定义,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 2、记住元素名称与符号,并理解元素符号的两个意义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揭示目标: 自学指导1: 快速阅读课本49页“一、元素与元素符号”的第一段,总结元素的定义和决定元素的因素是什么? 点拨: 1、元素的定义: 2、决定元素的因素: 练习: 1、Na原子和Na+离子不同的是(),相同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2、那么,钠原子和钠离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A、是 B、不是 3、氧元素与铝元素的本质区别()A、原子质量不同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 D、核内中子数 4、市场上出售的含钙盐、含碘盐、含铁盐等,这里的“钙”“碘”“铁”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自学指导2 快速阅读课本49页最后一段及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图示,记住地壳中含量由高到低的五种元素分别是什么元素? 点拨: 1、根据元素的性质不同,可把元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例如:钠原子属于金属原子,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氖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原子,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最原始的元素是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______。 3、地壳中含量排前五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3 查看课本50页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记住前20号元素并且会写其元素符号,要求正确、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H E (氦) B、nA(钠) C、Al(铝) D、CO(钴) 2、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钠碳氮氧镁铝硅氯 自学指导4 快速阅读课本50页的一段文字找出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并且记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