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硕人(讲稿)

硕人(讲稿)

硕人(讲稿)
硕人(讲稿)

《硕人》讲稿

提问:对《诗经》,有什么了解?

《诗经》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共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国风”部分是《诗经》的精华。)、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是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内容大都是记述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舞歌曲。),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是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

《诗经》的成书过程:十五国风通过王官采诗、各国献诗、太师收集整理等各种渠道采集集中到主管部门配制乐曲或校正音律,予以应用和流传。春秋末期的孔子对当时流传的诗歌作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编订工作。

《毛诗序》为流传于世的《诗经》作序文:“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有两种说法:一种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本儒家经典;另一种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诗集传》),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情志。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是比喻和比拟,也就是利用两种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点来打比方,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情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是先描绘某种事物的形象,用以引起所要咏唱的内容。

风、雅、颂是诗体,赋、比、兴是诗法(表现方法)。

《诗经》的艺术形式:重章叠唱,就是全篇各章的结构和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有时甚至只换一两个字,反复咏唱。重章叠唱,便于记忆,利于传唱,能加强诗的音乐效果,加强主题的感染力量,层层推进诗意。

《诗经》的语言:以四言句式为主,用双声词、叠韵词、双声兼叠韵词,用叠字、叠句,加强《诗经》语言的音韵美。

一、导入:

姚际恒(清代史学家)曾经说过:“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诗经通论》)究竟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美人?让我们一起走进《硕人》中探究。

二、理解诗意

1、回顾描写美人的词或句子:身姿曼妙、杨柳细腰、绰约多姿、柔弱美丽、仪态万方、体态轻盈、婀娜多姿、丰韵娉婷、丰润标致、千娇百媚、天生尤物、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貌若天仙、亭亭玉立、秀丽端庄、国色天资、艳若桃李、秀色可餐、面若桃花、天生丽质、樱桃小口、倾国倾城……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肤如凝脂,面如白玉。\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学生参照注释自读,用自己的语言将意思复述。

3、教师讲解:

庄姜:春秋时齐国的公主,姜是齐国皇族的姓,因为嫁给了卫国国君卫庄公,人称庄姜。最早出现在《诗经》里的一位美人,出身贵族,侯门之女,且美丽非凡。庄姜因为出身高贵,嫁得也是国君,所以她出嫁时很是风光。但有研究者分析,庄姜由于婚后无子,遭到冷落,生活并不快乐。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之女厉妫,再娶了厉妫的妹妹戴妫。卫庄公脾气暴戾,对庄姜非常冷漠。美丽的庄姜在每一个漫漫的长夜里,孤灯长伴,寒冷深宫,无人相陪。

在诗歌中能否读出这层意思?学生讨论。

(结合一些社会现象,如芙蓉姐姐,凤姐,越是没有的越想得到。过分夸奖自己的某方面,实则向掩饰自己另一方面的不足。)

三、诗歌赏析

《硕人》通篇用了铺张叙述手法,不厌其烦地吟唱了有关“硕人”的方方面面,如第一章主要说她的出身——她的三亲六戚,父兄夫婿,皆是当时各诸侯国有权有势的头面人物,她是一位门第高华的贵夫人。第三、四章主要写婚礼的隆重和盛大,特别是第四章,七句之中,竟连续六句用了叠字。那洋洋洒洒的黄河之水,浩浩荡荡北流入海;那撒网入水的哗哗声,那鱼尾击水的唰唰声,以及河岸绵绵密密、茂茂盛盛的芦苇荻草,这些壮美鲜丽的自然景象,都意在引出“庶姜孽孽,庶士有朅”——那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陪嫁队伍,那些男傧女侣,他们像庄姜本人一样,皆清一色地修长俊美。上述所有这一切,从华贵的身世到隆重的仪仗,从人事场面到自然景观,无不或明或暗、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衬托着庄姜的天生丽质。

而直接描写她的美貌者,除开头“硕人其颀,衣锦褧衣”的扫描外,主要是在第二章。这里也用了铺叙手法,以七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犹如纤微毕至的工笔画,细致地刻画了她艳丽绝伦的肖像——柔软的纤手,鲜洁的肤色,修美的脖颈,匀整洁白的牙齿,直到丰满的额角和修宛的眉毛,真是毫发无缺憾的人间尤物。但这些工细的描绘,其艺术效果,都不及“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八字。

此诗开启了后世博喻(《荷塘月色》中描写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像碧天里的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写美人的先河,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青睐。孙联奎《诗品臆说》拈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并揭示出其所以写得好的奥窍。在他看来,“手如柔荑”等等的比拟,诗人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却只是刻画出美人之“形”,而“巧笑”、“美目”寥寥八字,却传达出美人之“神”。

“手如柔荑”等句是静态,“巧笑”二句则是动态。在审美艺术鉴赏中,“神”高于“形”(散文中的形散而神不散),“动”优于“静”(诗歌中的以动衬静)。形的描写、静态的描写当然也必不可少,它们是神之美、动态之美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基础,那么其搔首弄姿也许会成为令人生厌的东施效颦。但更重要的毕竟还是富有生命力的神之美、动态之美。形美悦人目,神美动人心。一味静止地写形很可能流为刻板、呆板、死板,犹如纸花,了无生气,动态地写神则可以使人物鲜活起来,气韵生动,性灵毕现,似乎从纸面上走出来,走进读者的心灵,摇动读者的心旌。

方玉润:“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诗经原始》)

孙联奎《诗品臆说》:“《卫风》之咏硕人也,曰‘手如柔荑’云云,犹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地请出来,在书本上滉漾。千载而下,犹亲见其笑貌。”

在生活中,一位体态、五官都无可挑剔的丽人固然会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但那似乎漫不经心的嫣然一笑、含情一瞥却更能使人久久难忘。假如是一位多情的年青人,这一笑一盼甚至会进入他的梦乡,惹起他纯真无邪的爱的幻梦。在此诗中,“巧笑”、“美目”二句确是“一篇之警策”,“倩”、“盼”二字尤富表现力。古人释“倩”为“好口辅”,释“盼”为“动目也”。“口辅”指嘴角两边,“动目”指眼珠的流转。可以想象那楚楚动人的笑靥和顾盼生辉的秋波,是怎样的千娇百媚,令人销魂摄魄。几千年过去了,诗中所炫夸的高贵门第已成为历史,“柔荑”“凝脂”等比喻也不再动人,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却仍然亮丽生动,仍然能够激活人们美的联想和想像。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原是六朝画家所总结出的创作经验,它也适用于其他艺术创造活动。此“阿堵”在这首诗里面即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表现人物莫过于表现眼睛。不过“眼睛”应作宽泛的理解,它可以泛指一切与人的内心世界、人的灵性精神息息相关的东西,比如此诗中倩丽的“巧笑”。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也是以“永恒的微笑”获得永恒的魅力。总之,任何艺术创作都要善于捕捉与表现关键所在。一个“关键”胜过一打非“关键”。

“诗三百”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成熟的诗篇,这是它们的幸运,因为它们所表现的任何内容,它们用以表现内容的任何艺术手法,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首《硕人》也成为题咏美人文学作品的“千古之祖”。在汉乐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以及曹植《洛神赋》中,都可以看到“硕人”的芳踪。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名句,也隐隐有“硕人”的倩影。

白华-古诗-赏析

白华-古诗-赏析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々,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注释 ⑴菅(jiān):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芦芒。 ⑵天步:天运,命运。 ⑶犹:借为“媨”,好。不犹,不良。 ⑷滮(biāo):水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北。 ⑸昂(áng):我。煁(shén):越冬烘火之行灶。 ⑹懆(cǎo)懆:愁苦不安。 ⑺迈迈:不高兴。 ⑻鹙(qīu):水鸟名,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梁:鱼梁,拦鱼的水坝。 ⑼疧(qí):因忧愁而得病。

译文 开白花的菅草呀,白茅把它捆成束呀。这个人儿远离去,使我空房守孤独呀。 天上朵朵白云飘,甘露普降惠菅茅。怨我命运太艰难,这人无德又无道。 滮水缓缓向北流,灌溉稻子满地头。长啸高歌伤心怀,那个美人让人忧。 砍那桑枝作柴烧,放入灶堂火焰高。想起那个大美人,痛心疾首受煎熬。 宫内敲钟钟声沉,声音必定外面闻。想起你来心难安,你看见我却忿忿。 秃骛就在鱼梁项,白鹤就在深树林。想起那个大美人,实在煎熬我的心。 鱼梁上面鸳鸯站,嘴巴插在左翅间。这个人儿没良心,三心二意让人厌。 扁平石块来垫脚,踏在上面人不高呀。这个人儿远离去,使我忧愁病难消呀。 鉴赏 《毛诗序》说:“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娶申女以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周人为之作是诗也。”朱熹《诗序辨说》云:“此事有据,《序》盖得之。”并认为此为申后自作。这是颇可征信的。从《诗经》保存的众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全诗及翻译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全诗及翻译赏析 《诗经 ·国风·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 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 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 朅。 诗经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文: 高大的人啊头俊美,衣有锦缎但还崇尚麻纱衣。她是齐侯的子女,是卫侯的 爱妻。她是太子的胞妹,还是邢侯的小姨,谭公还是她的妹夫。 她的手就象柔软的小草,她的肤色就象那凝结的玉脂。她的脖颈洁白丰润, 她的牙齿象那瓠瓜的籽。丰满前额弯弯的眉,迷人的笑好漂亮啊,美妙的眼睛眼 波流动。 高大的人儿啊很散漫,她最喜悦在农郊。四匹壮马骄首立,马嚼上飘着大红 绡,插着杂乱的雉羽去迎朝阳。大夫见她肃然而退,她也不让君王多操劳。 黄河之水浪滔滔,北流之水哗哗响。施设鱼网水声闹,鲤鱼鲔鱼闹翻腾,疏 远的荻草很修长。希冀那姜水心忧虑,希冀那读书郎有离去。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山歌, 赞美的是卫庄公夫人庄姜。 《左传·隐公三年》 载: “卫 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为什 么要赞美她呢?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富有就值得赞美歌颂吗?其实不是如此。 歌的前三段均是赞美之辞,而点题却是落在末尾上。喧闹的水声使她心绪烦乱, 她一方面希冀那姜水(爱情源泉)缓缓流来,浇灌她已干枯的爱情心田,另一方 面但她又希冀那个读书郎快走,远远地离开她,不要扰乱她宁静的生活。最后这

产品备货计划表

库房备货计划库房是工厂生产的大后方,保障部。库房管理应保证满足工厂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需要,不缺货断档,并使库存物资、采购成本总额资金费用最小化,避免资金呆滞和供货不足。 保障生产不缺材料,必须做好预先计划。 首先对前1个月(或45天)生产单做出统计,按销售量多少进行排序,销售量大的一般的是还要继续大量生产的;对于销量不好的,需要进一步分析,考虑产品生命周期,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客户喜爱程度,质量问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观察。 做统计不但要做上一个月的,还要对前两个月的销售量进行比较,把视野放宽,这样可以得到相对的具有稳定的结论,更好的把握品种的走势;同时还要把旺季的销量与淡季销量进行比较(沙发行业一般的9月—1月为旺季、2月—8月为淡季)做好这两季比较,为了在季节转变之际做好计划,不至于出现更大的误失。 统计得出结果,知道产品走势,下一步就要安排计划。现在我们做计划要做两份:一份长计划(45天),一份短计划(15天)。根据上面得到的结果,对于走势好大量生产的产品要采取改变库存量的策略,多做计划,超出上月(或45天)生产量的30%,甚至更多一些。防止中途有变,或者由于供货商提供的产品不合格,影响生产。对于走势不好生产量明显回落的产品采取经济法安排,减少不必要的备货。 计划安排还要做一个短期的(15天),及时调整在上半月安排备货计划的误差,对于库房上有存货,并且很多的材料在下半个月备货计划采取减少的方法,相反补差。同时做短期也说明我们在这一段时间里需要的材料,为供货商指明方向,提供准备。 为了安排好计划,要考虑供货商的生产能力,我们给他提供下一个生产周期需要的材料,供货商是否真的能够按时按质完成,要求得到确切的回答,明确权责,形成书面协议,避免纠纷,对于不能满足我们需求的供应商,只能采取另换的方式,寻求能够满足的条件的合作伙伴;同时还要注意供货商提供材料的质量,数量有了,没有质量,仍然不能生产,对于质量的处理最好的办法是留有自己的样板同时留有供货商初次提供材料的样板、讲清需要材料的标准,按标准收货按样板收货;需要材料的生产周期也是重要因素,考虑好供货商出货周期是否影响到我们需要,对于供货商生产能力及生产周期的不同要求安排不同的产品生产,减少不确定因素,避免缺货断档;另外还要考虑供货商运输时间,车辆安排等不确定因素。 追踪询问,做好沟通,这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已经发给供货商计划单,在未得到答复之前,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询问得到结果,给予确认。对于短 期计划单更要跟踪询问,使其供货商明白此项材料需要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对于外地来货,首先要明确来货件数,件数不对的及时与或货运部沟通,仔细查找;运回库房的要求认真与清单核实,做到准确无误,回传于供货商收到货物单据,出现误差及时与供货商联系,详细报告误差品种、数量,以便寻找。 库房中生产产品走势好的材料可以适当的多做备货,同时不好走的款式,应当减少备货,库房中存在不好走款式产品的材料,在一段时间里观察,确定后联系总厂,询问总厂是否生产,对于总厂正在生产而我们不在生产的产品材料寄回总厂,安排使用,减少浪费。对于双方都不需要的材料上报领导,请示处理。 做好以上几点,基本上能够保障生产需用的物资,减少资金浪费,避免供货不足。同时还要与生产厂长,接单员,车间主管等及时沟通,团结协作,及时处理问题,做到勤学、勤问,运用科技科学方式方法,准确科学的保障生产。篇二:关于销售备货计划的说明关于销售备货计划的说明 为确保公司生产的产品能及时、快速的满足销售供货的需要,特制定本销售备货计划的管理规定。 1. 备货计划单适用于smec3000供热计量产品。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复习大纲

《文字学概要》复习资料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 1.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本书采用的立场)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2.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3.文字形成的过程 前文字阶段 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按照文字的狭义用法来看这个名称不恰当)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P2: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 亖鹿——数字 独立创造文字体系形成的描绘:只能勾勒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如方(口) ◆文字图画混合使用的原始阶段(古老文字必经的阶段)——即文字和图画长期混在一起使用 最大特点是表意手法的残存──表意字随语言环境改变字形,文字排列方式与词序的关系 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象形字--------假借字P4------------形声字 4、表意字 a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_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产生 (数词、虚词、形容词、简单图画无法表现的具体事物) b文字画阶段就有表意方法:象征等曲折表达的方法 c.表意字和抽象表意图画的本质区别 d记号字以及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 (古汉字中区别一形多用的表意字的方法有二:一上表意字符上加声符,二是字形分化) 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组成形声字(后期) 5、假借字 a产生直接原因:克服记号字和表意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b假借的道理是谐音──谐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语言中广泛存在了 c表意和假借这两种造字方法的产生在时间上的关系──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 e假借造字法的优点和劣势 优点:适应性强+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

诗经卫风硕人赏析

《诗经·卫风·硕人》赏析 题解 这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左传》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庄姜出身高贵而容貌美丽却没有生下继承人,卫人怜惜她,为她写了这首诗。第一章叙她的出身高贵,第二章写她的美丽,第三章写她初嫁到卫国时礼仪之盛,第四章写她的随从众多而健美。其中第二章以善用比喻来写女子美貌而着称。《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温泉水滑洗凝脂”之句,显然受到《硕人》的启发。 关于此诗的主题,历来主要有三说:一是“怜悯”说。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卫庄公娶齐庄公之女庄姜为妻,美而无子,受到谗嫉,卫人为之赋《硕人》。《毛诗序》及朱熹《诗集传》等古代多数注本采此说,称为“闵庄姜也”。二是“劝谕”说。据《烈女传·齐女傅母》记载,庄姜初嫁,重衣貌而轻德行,其傅母加以规劝,使其“感而自修”,卫人为作此诗。汉代以后今文经学系统,多采此说。三是“赞美”说。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此诗纯为赞美庄姜,并无“悯”、“谕”之意。今人多采此说。 原文 硕人其颀1,衣锦褧衣2。 齐侯之子3,卫侯之妻4, 东宫之妹5,邢侯之姨6, 谭公维私7。手如柔荑8,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9, 齿如瓠犀10。螓首蛾眉11, 巧笑倩兮12,美目盼兮13。 硕人敖敖14,说于农郊15。 四牡有骄16,朱幩镳镳17, 翟茀以朝18。大夫夙退19, 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20,北流活活21。 施罛濊濊22,鱣鲔发发23, 葭菼揭揭24。庶姜孽孽25, 庶士有朅26。 译文一 好个修美的女郎, 麻纱罩衫锦绣裳。 她是齐侯的女儿, 她是卫侯的新娘, 她是太子的阿妹, 她是邢侯的小姨, 谭公又是她姊丈。 手像春荑好柔嫩, 肤如凝脂多白润, 颈似蝤蛴真优美, 齿若瓠子最齐整。 额角丰满眉细长, 嫣然一笑动人心, 秋波一转摄人魂。

文字学概论笔记讲义-最全

… 文字学概要讲义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P1~P9) 1.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本书采用的立场)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2.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文字体系(有必要称为文字体系以区别于文字) · 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3.文字形成的过程 前文字阶段 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按照文字的狭义用法来看这个名称不恰当) 文字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P1:通常要到阶级社会形成前夕, |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P2: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 亖鹿——数字 独立创造文字体系形成的描绘:只能勾勒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如方(口) ◆文字图画混合使用的原始阶段(古老文字必经的阶段)——即文字和图画长期混在一起使用 最大特点是表意手法的残存── ×表意字随语言环境改变字形 ×文字排列方式与词序的关系 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 表意字(记号字) 象形字 假借字P4 形声字 ◆表意字 a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_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产生 (数词、虚词、形容词、简单图画无法表现的具体事物) b文字画阶段就有表意方法:象征等曲折表达的方法 ;

c.表意字和抽象表意图画的本质区别 d记号字以及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 ◆假借字 a产生直接原因:克服记号字和表意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b假借的道理是谐音──谐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语言中广泛存在了 c表意和假借这两种造字方法的产生在时间上的关系──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 e假借造字法的优点和劣势 ! 优点:适应性强+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 劣势:假借字担负的意义过多造成理解困难,影响表达明确性 ◆形声字 a形声字产生的必然性──克服假借引起的字义混淆 b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表意字符加在假借字上 表意字符上加声符 (古汉字中区别一形多用的表意字的方法有二:一上表意字符上加声符,二是字形分化) : 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组成形声字(后期) c形声字的意义:在文字发展中的重要性 ◆原始文字发展为完善文字体系 二、汉字的性质(P10—P20) (一)分析汉字的性质,重点分析汉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上。 先弄清楚下面两个概念: 1、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 ,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有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也必然既有音也有义。就这一点而言,各种成熟的文字体系之间并没有区别,都是有音也有义。如: 马ma pen代表“钢笔”的意思 2、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 只有根据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的性质才能将不同民族的文字体系区分开来。 英文——表音文字,线性汉字——表音兼表义,方块体汉字 Pen[pen] 马 如“花”,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代表的是汉语言里的花草之【花】这个词的符号。 从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来看,它是由“艸”和“化”构成 、 (二)文字字符的分类 1、意符 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汉字的字符里有大量意符,如象形、指事、会意这几种字所使用的字符。他们所代表的词都只有意义

硕人(讲稿)

《硕人》讲稿 提问:对《诗经》,有什么了解? 《诗经》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共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国风”部分是《诗经》的精华。)、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是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内容大都是记述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舞歌曲。),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是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 《诗经》的成书过程:十五国风通过王官采诗、各国献诗、太师收集整理等各种渠道采集集中到主管部门配制乐曲或校正音律,予以应用和流传。春秋末期的孔子对当时流传的诗歌作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编订工作。 《毛诗序》为流传于世的《诗经》作序文:“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有两种说法:一种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本儒家经典;另一种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诗集传》),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情志。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是比喻和比拟,也就是利用两种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点来打比方,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情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是先描绘某种事物的形象,用以引起所要咏唱的内容。 风、雅、颂是诗体,赋、比、兴是诗法(表现方法)。 《诗经》的艺术形式:重章叠唱,就是全篇各章的结构和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有时甚至只换一两个字,反复咏唱。重章叠唱,便于记忆,利于传唱,能加强诗的音乐效果,加强主题的感染力量,层层推进诗意。 《诗经》的语言:以四言句式为主,用双声词、叠韵词、双声兼叠韵词,用叠字、叠句,加强《诗经》语言的音韵美。 一、导入: 姚际恒(清代史学家)曾经说过:“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诗经通论》)究竟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美人?让我们一起走进《硕人》中探究。 二、理解诗意 1、回顾描写美人的词或句子:身姿曼妙、杨柳细腰、绰约多姿、柔弱美丽、仪态万方、体态轻盈、婀娜多姿、丰韵娉婷、丰润标致、千娇百媚、天生尤物、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貌若天仙、亭亭玉立、秀丽端庄、国色天资、艳若桃李、秀色可餐、面若桃花、天生丽质、樱桃小口、倾国倾城……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肤如凝脂,面如白玉。\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混水直供热网运行控制策略

混水直供热网运行控制策略 长春工程学院设计研究院吕耀军 承德市双滦区兴业热力公司覃宏 北京硕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牛秀栅李琳史登峰 【摘要】混水直供供热在我国集中供热中发展较慢,其原因有热网一、二次网水利工况不独立、压力控制相互耦合影响、热网监控难以实现等。但是,混水直供系统在节能方面有很大潜力,应当改善混水直供热网运行调节能力,使之在节能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供热系统混水直供节能 一、引言 外网与用户系统的连接方式有三种: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和混连(即加压泵连接)。目前应用最多的为直连连接和间接连接模式,混水直供因其运行调节复杂等原因应用较少,但混水直供因其“大温差、小流量”运行、一次网富余压差在二次网中得以充分利用等特点,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我们结合多年热网运行调节经验,总结出混水直供热网运行调节模式,并在河北承德市双滦区兴业热力公司供热系统中得到实际检验。 承德双滦兴业热力公司供热系统共有150万m2,14个混水站,全部采用北京硕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的自控系统;采用移动的GPRS无线方式。此供热系统采用了三种混水换热方式:a.旁通设混水泵,b.二级回水设二次循环泵,c.二级供水设二次循环泵;并在一级网供水中远处设中继加压站,在一级网回水上设减压站,参见图1。 二、运行调节方案 文献[1]表明,运行控制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控制点选在什么地方;控制点的设定值应取多大;供水温度如何调节;如何合理地综合调节供水温度和控制点的设定值,以尽量节省运行成本。 在间连网中,由于一次、二次网的水力工况相互独立,故需分别在一次、二次网上设置控制点和变频泵来进行调节控制。在混水直供热网中,可以不考虑混水直供热网中的混连站而与直连网一样设置压力控制点和控制值,控制值由热源处变频循环泵的转速所控制,混连站的出水

古诗硕人翻译赏析

古诗硕人翻译赏析 《硕人》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词如下: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前言】 《国风·卫风·硕人》,为先秦时代卫国华夏族民歌。全诗四章,每章七句。描写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的壮盛和美貌,着力刻划了庄姜高贵,美丽的形象。诗从庄姜身份家世写起,再写其外貌,有如一个特定镜头。最后一节在“河水洋洋”,“葭菼揭揭”优美环境中,铺写“庶姜”“庶士”的盛况,又像是一幅画面,镜头慢慢推向远方,一行人走向远方,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新鲜生动,而且意味深长。此诗描写细致,比喻新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刻蘧女性容貌美、情态美的优美篇章,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青睐。《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1)硕人:高大白胖的人,美人。当时以身材高大为美。此指卫庄公夫人庄姜。颀(qí):修长貌。 (2)衣锦:穿着锦衣,翟衣。“衣”为动词。褧(iǒng):妇女出嫁时御风尘用的麻布罩衣,即披风。 (3)齐侯:指齐庄公。子:这里指女儿。 (4)卫侯:指卫庄公。 (5)东宫:太子居处,这里指齐太子得臣。 (6)邢:春秋国名,在今河北邢台。姨:这里指妻子的姐妹。 (7)谭公维私:意谓谭公是庄姜的姐夫。谭,春秋国名,在今山东历城。维,其。私,女子称其姊妹之夫。 (8)荑:白茅之芽。 (9)领:颈。蝤蛴: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 (10)瓠犀:瓠瓜子儿,色白,排列整齐。 (11)螓:似蝉而小,头宽广方正。螓首,形容前额丰满开阔。蛾眉:蚕蛾触角,细长而曲。这里形容眉毛细长弯曲。 (12)倩:嘴角间好看的样子。 (13)盼:眼珠转动,一说眼儿黑白分明。 (14)敖敖:修长高大貌。 (15)说:通“税”,停车。农郊:近郊。一说东郊。 (16)四牡:驾车的四匹雄马。有骄:骄骄,强壮的样子。“有”是虚字,无义。

《诗经》中的优秀诗句摘抄(最新)

【篇一】《诗经》中的优秀诗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13、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棠棣》 1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1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19、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20、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4、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篇二】《诗经》中的优秀诗句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的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的赏析 导读:导语:《国风·卫风·硕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描写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的壮盛和美貌的诗,着力刻划了庄姜高贵、美丽的形象。全诗四章,每章七句,从庄姜身份家世写起,再写其外貌,有如一个特定镜头。最后一节在“河水洋洋”“葭菼揭揭”的优美环境中,铺写“庶姜”“庶士”的盛况,又像是一幅画面,镜头慢慢推向远方,一行人走向远方,新鲜生动,意味深长。此诗描写细致,比喻新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刻蘧女性容貌美、情态美的优美篇章,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青睐。 原文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译文: 高大的人啊头俊美,衣有锦缎但还崇尚麻纱衣。她是齐侯的子女,

是卫侯的爱妻。她是太子的胞妹,还是邢侯的小姨,谭公还是她的妹夫。 她的手就象柔软的小草,她的肤色就象那凝结的玉脂。她的脖颈洁白丰润,她的牙齿象那瓠瓜的`籽。丰满前额弯弯的眉,迷人的笑好漂亮啊,美妙的眼睛眼波流动。 高大的人儿啊很散漫,她最喜悦在农郊。四匹壮马骄首立,马嚼上飘着大红绡,插着杂乱的雉羽去迎朝阳。大夫见她肃然而退,她也不让君王多操劳。 黄河之水浪滔滔,北流之水哗哗响。施设鱼网水声闹,鲤鱼鲔鱼闹翻腾,疏远的荻草很修长。希冀那姜水心忧虑,希冀那读书郎有离去。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山歌,赞美的是卫庄公夫人庄姜。《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为什么要赞美她呢?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富有就值得赞美歌颂吗?其实不是如此。歌的前三段均是赞美之辞,而点题却是落在末尾上。喧闹的水声使她心绪烦乱,她一方面希冀那姜水(爱情源泉)缓缓流来,浇灌她已干枯的爱情心田,另一方面但她又希冀那个读书郎快走,远远地离开她,不要扰乱她宁静的生活。最后这一段充分表现出她的这种矛盾心理。 人们为什么要说这个事?而且还要编成歌吟唱?其实整首山歌所

《古汉语文字学概要》期末作业

《古汉语文字学概要》期末作业答案 下编古文字学 第一章甲骨文 习题解析 一、填空:一、填空: 1、《铁云藏龟》是一部甲骨文著录书,作者是清代刘鹗;《殷墟文字甲编》和《殷墟文字乙编》的编者是董作宾,《卜辞通纂》的著者是郭沫若。 2、甲骨学先驱期的代表人物有王懿荣、刘鹗、孙诒让,奠基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罗振玉、王国维,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董作宾、郭沫若、唐兰,低潮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董作宾、于省吾,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陈梦家、李学勤,停止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裘锡圭、张政烺,繁荣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李学勤、裘锡圭。 二、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殷墟:商王朝晚期都城的遗址,是殷商甲骨文的出土地,在今天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一带。 2、甲骨文:殷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最古老的汉字。其中商代的甲骨文记载了商代晚期270多年间的占卜、祭祀、战争、农业、畜牧、渔猎等社会活动,是研究商代社会的重要材料。 3、王懿荣:清末山东福山人,金石学家,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 4、刘鹗:清末江苏丹徒人,字铁云,《老残游记》的作者,是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铁云藏龟》的编者。 5、孙诒让:清末浙江瑞安人,国学大家、教育学家,第一个对甲骨文进行考释工作的人,著作《契文举例》。 6、罗振玉:清末江苏山阳人,著名学者,在保存整理古籍、确定甲骨文出土地以及考释甲骨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董作宾甲骨文断代学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董氏根据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字体等十项标准 四、罗振玉、王国维、唐兰、陈梦家在甲骨文研究方面的著作各有哪些?

罗振玉的著作有《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考释》等。 王国维的著作有《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论文)等。 唐兰的著作有《殷虚文字记》《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等。 陈梦家的著作有《甲骨断代学》(论文)《殷虚卜辞综述》等。 五、简述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概况。 甲骨文于1899年被发现,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学者是金石学家王懿荣。刘鹗第一个将收集到的甲骨片选拓著录成《铁云藏龟》一书。孙贻让研读《铁云藏龟》,写出了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契文举例》。罗振玉经过多年调查,发现了甲骨文的真正出土地安阳小屯村,同时对甲骨文作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和考释工作。王国维对甲骨文的考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根据甲骨文发现了商代晚期殷王的世系,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殷王世系的真实性,同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其后在郭沫若、董作宾、唐兰、于省吾、陈梦家、李学勤、裘锡圭等人的相继努力下,甲骨文在发掘、整理、考释、断代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六、将下列作者与其相应的著作连线。 刘鹗契文举例 王国维卜辞通纂 郭沫若古文字学导论 孙诒让殷墟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 罗振玉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董作宾铁云藏龟 唐兰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后编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于省吾殷墟文字甲编 殷墟文字乙编 甲骨文合集 甲骨文字释林 两周金文辞大系 第二章殷周金文 习题解析 一、填空: 1、标准器断代法 2、《西周铜器断代》; 1、郭沫若创立的金文断代法是标准器断代法。 2、陈梦家有关金文断代的论文是《西周铜器断代》,该文将西周12王分为武王铜器、成王铜器、成康铜器、康王铜器、昭王铜器、穆王铜器、共王铜器、懿王铜器、孝王铜器、夷王铜器、厉王铜器、宣王铜器、幽王铜器期? 二、解释词语: 1、金文:古代铜器上所铸、刻的文字,通常指殷、周、秦、汉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钟鼎文”、“吉金文字”等。 2、吉金:指鼎彝等古器物。“吉金文字”即铸、刻在鼎彝等古器物上的文字。“吉”是

诗经卫风木瓜赏析鉴赏

诗经卫风木瓜赏析鉴赏 导读:《国风·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下面一起来赏析《国风·卫风·木瓜》吧! 木瓜——《诗经》 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③ 投我以木桃④,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⑤,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木瓜》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

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因此诗主旨说法多不同,而“木瓜”作为文学意象也就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

硕人时代STEC2000热网集中监控系统

0概述 在供热计量收费后,热网由过去的定流量运行变为变流量运行,如果热网运行不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向计算机监控系统靠拢,则热网为了保障充足的资用压头,只能用高扬程泵运行,造成运行电耗上升、控制系统难以保障正常工作。因此,供热计量收费后热网运行必须逐渐实现计算机监控。供热计量收费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控制原则及策略,已有文献阐述,本文仅就如何实现这种控制策略、如何搭建控制系统做简单介绍。为了更清楚地描述,这里以硕人时代STEC2000热网集中监控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该热网集中监控系统是一整套软件和硬件平台。上位监控中心是热网运行和管理软件HOMS2.0,现场控制设备为嵌入式控制器。该控制系统能可靠的完成对热源、热网及热力站的数据采集及监控。该热网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结构,即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监控中心与热力站控制相互独立,互相协调。热力站控制完成现场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包括采集、分析计算、控制输出、报警、显示操作等。监控中心进行集中监测,重要事件报警处理、调度指令发布,为各热力站的现场控制提供参考。概括起来也可以叫做:“中央监测,统一调度,现场控制”。这种控制模式经过多年的实际工程经验积累,从现场控制硬件设备和控制软件到中央监控软件已经非常成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热网集中监控系统运行模式之一。在物理层面上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监控中心、通讯网络、现场监控设备;在软件层面上主要包括三部分:现场控制软件、通讯软件和中央监控调度软件。 1监控中心 热网的中央监控系统安装在作为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上,该服务器将采集现场控制器的数据,监测现场控制器的运行情况并指导操作员进行操作。服务器实时地从现场控制器采集数据以保证其数据库不断更新。服务器还向现场控制器发送控制和参数设置指令。操作员从控制中心通过该系统能够方便地得到热力站运行的数据并向热力站下达指令。 热网监控中心主要由服务器、管理工作站组成。对于系统规模较大的热力企业来说,如果热力站规模超过20个以上,建议采用专用的数据库服务器、通讯服务器以及网络服务器,运行管理人员主要通过工作站完成各自的工作。典型的监控中心方案见图1。 除了监控中心的硬件配置以外,热网的运行管理软件可以说更为重要,能否提供一套适合热力企业的运行管理软件是选择整个热网监控系统的核心环节。对于已经跨入21世纪的热力企业来说,任何系统管理软件所不可缺少的功能就是网络化。对于热力而言,运行管理系统应具有如下主要功能:B/S结构,直接采用IE浏览器技术,支持网络控制与操作;基于地图的浏览查找、检索方式,轻松定位各热力站的位置;采集所有热力站的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建立大型历史数据库;先进的报警管理功能,可以随时接收来自各热力站的故障报警,发出报警信息;优秀的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用户使用更加方便;输出生产报表、管理报表,如日报、周报、月报、年报以及小时平均报表等;专业化的分析、统计、比较功能,方便运行专家分析系统运行状况;完全开发的数据库接口,方便二次开发,并实现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融合;其它常用控制软件的趋势曲线、报警记录、权限管理等。 2通讯网络 通讯是整个热网控制系统联络的枢纽,各个热力站、热源、管道监控节点和泵站通过通讯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了实现运行数据的集中监测、控制、调度,必须建立连接所有监控点的通讯网络。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虚拟宽带技术越来越成熟,从最初的ISDN到ADSL、VPN(虚拟专用网)、VPDN(虚拟拨号专用网),用户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而且各个地方由于电信部门提供的服务在价格和技术上差异较大,对于通讯方式的选择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文字学概要笔记详细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P1~P9) 1.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本书采用的立场)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2.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文字体系(有必要称为文字体系以区别于文字) 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3.文字形成的过程 前文字阶段 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按照文字的狭义用法来看这个名称不恰当) 文字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P1:通常要到阶级社会形成前夕,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P2: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 亖鹿——数字 独立创造文字体系形成的描绘:只能勾勒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如方(口) ◆文字图画混合使用的原始阶段(古老文字必经的阶段)——即文字和图画长期混在一起使用 最大特点是表意手法的残存── ×表意字随语言环境改变字形 ×文字排列方式与词序的关系 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 象形字 假借字P4 形声字 ◆表意字 a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_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产生 (数词、虚词、形容词、简单图画无法表现的具体事物) b文字画阶段就有表意方法:象征等曲折表达的方法 c.表意字和抽象表意图画的本质区别 d记号字以及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 ◆假借字 a产生直接原因:克服记号字和表意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b假借的道理是谐音──谐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语言中广泛存在了 c表意和假借这两种造字方法的产生在时间上的关系──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 e假借造字法的优点和劣势

诗经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译文: 高大的人啊头俊美,衣有锦缎但还崇尚麻纱衣。她是齐侯的子女,是卫侯的爱妻。她是太子的胞妹,还是邢侯的小姨,谭公还是她的妹夫。 她的手就象柔软的小草,她的肤色就象那凝结的玉脂。她的脖颈洁白丰润,她的牙齿象那瓠瓜的籽。丰满前额弯弯的眉,迷人的笑好漂亮啊,美妙的眼睛眼波流动。 高大的人儿啊很散漫,她最喜悦在农郊。四匹壮马骄首立,马嚼上飘着大红绡,插着杂乱的雉羽去迎朝阳。大夫见她肃然而退,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她也不让君王多操劳。 黄河之水浪滔滔,北流之水哗哗响。施设鱼网水声闹,鲤鱼鲔鱼闹翻腾,疏远的荻草很修长。希冀那姜水心忧虑,希冀那读书郎有离去。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山歌,赞美的是卫庄公夫人庄姜。《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为什么要赞美她呢?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富有就值得赞美歌颂吗?其实不是如此。歌的前三段均是赞美之辞,而点题却是落在末尾上。喧闹的水声使她心绪烦乱,她一方面希冀那姜水(爱情源泉)缓缓流来,浇灌她已干枯的爱情心田,另一方面但她又希冀那个读书郎快走,远远地离开她,不要扰乱她宁静的生活。最后这一段充分表现出她的这种矛盾心理。 人们为什么要说这个事?而且还要编成歌吟唱?其实整首山歌所赞美的是她恪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的是最佳行为方式,尽管她渴望爱情,渴望被爱,但她却压抑了内心的冲动,没有去乱爱、泛爱。比起春秋时期卫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来说,庄姜也就显得高尚得多了。这在当时淫乱之风盛行的卫国是很难得的一个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原文译文赏析《国风·卫风·硕人》 先秦:佚名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译文】 好个修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爱女,她是

卫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姊丈。 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 好个高挑的女郎,车歇郊野农田旁。看那四马多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驶往朝堂。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劳君王。 黄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荡荡。下水鱼网哗哗动,戏水鱼儿刷刷响,两岸芦苇长又长。陪嫁姑娘身材高,随从男士貌堂堂! 【鉴赏】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是赞美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诗。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对庄姜之美的精彩刻画,永恒地定格了中国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历来备受推崇。 《卫风·硕人》通篇用了铺张手法,不厌其烦地吟唱了有关“硕人”的方方面面,如第一章主要说她的出身——她的三亲六

戚,父兄夫婿,皆是当时各诸侯国有权有势的头面人物,她是一位门第高华的贵夫人。第三、四章主要写婚礼的隆重和盛大,特别是第四章,七句之中,竟连续六句用了叠字。那洋洋洒洒的黄河之水,浩浩荡荡北流入海;那撒网入水的哗哗声,那鱼尾击水的唰唰声,以及河岸绵绵密密、茂茂盛盛的芦苇荻草,这些壮美鲜丽的自然景象,都意在引出“庶姜孽孽,庶士有朅”——那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陪嫁队伍,那些男傧女侣,他们像庄姜本人一样,皆清一色地修长俊美。上述所有这一切,从华贵的身世到隆重的仪仗,从人事场面到自然景观,无不或明或暗、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衬托着庄姜的天生丽质。而直接描写她的美貌者,除开头“硕人其颀,衣锦褧衣”的扫描外,主要是在第二章。这里也用了铺叙手法,以七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犹如纤微毕至的工笔画,细致地刻画了她艳丽绝伦的肖像——柔软的纤手,鲜洁的肤色,修美的脖颈,匀整洁白的牙齿,直到丰满的额角和修宛的眉毛,真是毫发无缺憾的人间尤物。但这些工细的描绘,其艺术效果,都不及“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八字。 此诗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青睐。孙联奎《诗品臆说》拈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并揭示出其所以写得好的奥窍。在他看来,“手如柔荑”等等的比拟譬况,诗人尽管使出了混身解数,却只是刻画出美人之“形”,而“巧笑”“美目”寥寥八字,却传达出美人之“神”。还可以补充说,“手如柔荑”等句是静态,“巧笑”二句则是动态。在审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