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片成型机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压片成型机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压片成型机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压片成型机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课程设计说明

压片成型机

课程名称: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B130205

姓名:张军

指导老师:阮红芳

2016年1月5日

目录

刖言…

课程设计目的........

压片成型机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分析……

四、设计要求及参数………

§4-1 设计要求与部分参数……… §4-2 设计

提示………

五、设计方案………

§5-1 整体机构动作分析………

§5-2 单元机构动作分析………

§5-3 单元机构方案拟定………

§5-4 机构整体系统方案拟定 (10)

§5-5 单元机构参数计算 (12)

§5-6 传动比设计及动力选取 (15)

§5-7 系统综合方案评价 (17)

现在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要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就要 在一切生产部门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这就需要创造出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新 颖优良的机械来装备各行各业,为各行业的高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任何新技术、新 成果的获得,莫不依赖于机械工业的支持。所以,机械工业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基石。

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 就需要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新

产品。现代机械工业对创造型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 命,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不断出现,作为向各行各业提供装备的机械工业 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现代机械日益向高速、重载、高精度、高效率、低噪声等方向发展, 对机械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压片成型机是指利用传动系统将电动机的转速降低带动执行机构对粉末物质采取 上下进行加压而成片状。根据压片成型机的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不同,压片成型机可以 分为单片式压片机,旋转式压片机,亚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全自动高速压片机以及旋转 式包芯压片机。压片成型机的使用行业很广泛。如制药厂、电子元件厂、陶瓷厂、化工 原料厂等等,而且压片机还能用来做冲压设备。

国内压片机的现状:(1)压片机规格众多、数量大;(2)操作简单;(3)技术含 量较低,技术创新后力不足。国外压片机的现状: 高速高产、密闭性、模块化、自动化、 规模化及先进的检测技术是国外压片机技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本说明书采用图形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对压片成型机进行设计解读。

二. 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设计是一个逐步求精和细化的过程,随着设计过程的发展,产品结构和参数

将逐渐清晰和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是多解的,能够满足一定功能和要求的设计方案不是 唯一的,所以机械设计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 自我评价与总结 ...... 17 七、 参考书目 (18)

机械设计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方式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制造依据。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涵着创新和发明。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压片机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广泛,高科技、高效率,低成本已成为现代压片机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与国外的压片机相比,我国生产的压片机规模小、产量低、技术含量较低。压片成型机是将干粉压制成圆形片坯状的装置。本文以压片机为研究对象,以造价低、结构简单为基础,通过方案对比及力的分析,从而设计出

合适的压片成型机。

为了进一步掌握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理解和加深机械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我积极参加了这次课程设计。

三.压片成型机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分析

我们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可采用图解法分析和解析法分析.在此,我们采用解析

法,应用c语言程序进行分析。杆组法运动学分析原理,由机构的组成原理可知,任何平面机构都可分解为原动件、基本杆组和机架三个部分,每一个原动件为一个单杆构件.分别对单杆构件和常见的基本杆组进行运动学分析,并编制成相应的子程序,在对整个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时,根据机构组成情况的不同,依次调用这些子程序,从而完成对整体机构的运动分析。

根据各功能元的解,动力源可以采用电动机、汽油机、蒸汽透平机、液压机、气动马达等;上下加压则可采用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连杆机构、液压缸等;送料可采用

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槽轮机构等.这样可组合的方案达上百种。冲压机构的应用非常

广泛,以压片成型机为例,其中的冲压机构对压痕机的性能影响很大。它要求机构中的

滑块在工艺行程中速度尽可能均匀且施加于曲柄的平衡力矩尽可能小,构件进行优

为此有必要对各

化分析。

运动及受力分析。冲压机构,由一曲柄摇杆机构及一摇杆滑块机构组成的多杆机构。采用解析法,建立起3种目标函数,运用罚函数法进行程序编制及计算,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按机构的组成原理将机构分解成若干基本杆组,对每一个基本杆组编制相应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的子程序,对具体某一机构只须建立一个简单的主程序和调用相应的子程序即可。通过对压片机的模态分析,动力学谐响应分析,得出了压片机在不同工作频率范围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力的优化,有效

的抑制了共振现象的发生,解决了机器工作时振动和噪音的问题,分析结果对压片机的设计具有很实用的理论参考价值。

连杆机构推动的推板式送料装置能够实现冲压生产的自动送料,该机构与斜楔推动的推板式送料机构和杠杆推动的推板送料装置相比,可实现较大的行程“。设计连杆迭料机构所需考虑的因素较多,直观性较差.容易导致设计失误.因此设计了用于优化机构各杆长、送料行程、送料加速度等的多目标函数,综合连杆机构成立的条件、机构大小限制、运动参数要求等建立约束条件,采用直观的可视化方法对优化结果和连杆送料机构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

压片成型机的功用是将不加粘结剂的干粉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置压制成? X h 圆型片坯,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其工艺流程是:

(1)干粉料均匀筛入团筒形型腔(图a);

下冲头下沉3mm ,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将粉料扑出(图b );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 (图 d );

其设计参数为:冲头压力150KN;生产率每分钟10片;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10%;

驱动电机可任选。

四. 设计要求及参数

§4-1 设计要求与部分参数

上冲头、下冲头、送料筛的设计要求是:

1) 上冲头完成往复自移运动(铅锤上下) ,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的停歇,起保

压作用,保压时间为 0.4S 左右。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人的空间,故冲 头行程为90?100mm 。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功能(图a );

(2)下冲头先下沉3 mm ,然后上升8 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 mm ,将成

形片坯顶到与台内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 21 mm , 到待料位置(图 b );

3) 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待批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

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约 45? 50 mm ,推卸片坯(图 C )。

上冲头、下冲头与送料筛的动作关系见下表:

(3)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图C ),并保压一段时间;

(2) (4) (5) 料筛推出片坯(图 e )。

2 ?设计要求

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定运动循环图时,可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

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 4-2设计提示

CM6132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精密车床主轴箱与变速箱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 绪论 (1) 1.概述 (5) 1.1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的目的 (5) 1.2设计任务和主要技术要求 (5) 1.3操作性能要求 (6) 2.技术参数确定与方案设计 (6) 2.1原始数据 (6) 2.2开展CM6132功能原理设计 (6) 3.运动设计 (7) 3.1确定转速极速 (7) 3.1.1计算主轴最高转速 (9) 3.1.2计算主轴最低转速 (10) 3.1.3确定主轴标准转速数列 (11) 3.2主电动机的选择 (12) 3.3变速结构的设计 (14) 3.3.1 主变速方案拟定 (14) 3.3.2 拟定变速结构式 (14) 3.3.3拟定变速结构网 (15) 3.3.4 验算变速结构式 (16)

3.4绘制转速图 (17) 3.5 齿轮齿数的估算 (20) 3.6 主轴转速误差 (23) 4.动力设计 (26) 4.1电机功率的确定 (26) 4.2确定各轴计算转速 (26) 4.3 带轮的设计 (27) 4.4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30) 4.5齿轮模数的确定 (33) 4.6主轴轴颈的直径 (36) 4.6.1主轴悬伸量a (36) 4.6.2主轴最佳跨距0L 的确定和轴承的选择 (36) 4.6.3主轴组件刚度验算 (37) 5. 结构设计 (38) 5.1齿轮的轴向布置 (39) 5.2传动轴及其上传动元件的布置 (40) 5.2.1 I 轴的设计 (42) 5.2.2 II 轴的设计 (42) 5.2.3 III 轴的设计 (42) 5.2.4 带轮轴的设计 (42) 5.2.5 Ⅳ轴的设计 (43) 5.2.6主轴的设计 (43) 5.2.7 主轴组件设计 (43) 5.3齿轮布置的注意问题 (44)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压片成形机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班级:车 辆102 姓名:xxx 学号: 指导老师:韦丹柯 目录 1?设计题目 (1)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3) 3?设计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4) 4?功能分解及机构选用 (5) 5?重要机构方案评估及数据 (10)

6.总设计方案图及各执行机构的尺寸计算 (13) 7?心得体会 (15) 8?参考书目 (15) 1?设计题目:压片成形机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1.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2.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是粉料扑出。 3.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并保持一段时间。 4.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

21 其工艺动作的分解如图1、2、3、4 料筛 儿3 .设计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 、 、下 电动机转速/(7mi 1 型 50 5 讥冲头压力/N : 1 50 000; 机器运转不 生产率/(片/min ---- 下冲— 均匀系数/ 5 : 0.10; 2、上冲头、下电头、送料筛的设计要求 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下冲运动(铅锤上下) ,下移至终点后有短寸间的停歇, 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秒左右。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 5.料筛推出片坯。间,故冲头行程为90 ~ 100mm。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 有增力功能(如图1.2a )。 (2).下冲头先下沉3mm ,然后上升8mm ,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 ,将成型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 ,到粉料 片 冲 ):10;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方向机电一体化 课程名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学号 06080729 姓名张森 指导教师 题目名称 CA6140车床拨叉 设计时间 2011年3-6月 2011 年 5 月日

目录 一、序言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 三、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4) 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8) 五、工序设计 (10) 六、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2) 七、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5) 八、设计心得 (17) 九、参考文献 (18) 十、附图 (19)

序言 一、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课程程设计是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血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零件的作用 本次设计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变速齿轮拨叉,用于双联变换齿轮的啮合,输出不同的转速,已达到变速的目的。该拨叉应用在CA6140车船的变速箱变速机构中机构中。拨 孔与变速叉轴联结,拨叉脚则夹在双叉头以φ22mm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销钉经8mm 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拨叉脚拨动双联变换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换转速,从而改变车床的主轴转度。 该拨叉在改换转速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叉轴孔mm(H7)和锁销孔φ8mm,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图1-1 拨叉零件图 2.零件的技术要求 CA6140车床拨叉技术要求表1-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2010 年月日

目录 2.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1 - 3.零件的工艺分析··························- 1 - 4.确定毛坯·····························- 2 - 4.1确定毛坯种类························- 2 - 4.2确定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及公差················- 2 - 5.工艺规程设计···························- 4 - 5.1定位基准选择························- 4 - 5.2确定工艺路线························- 4 - 5.2.1表面加工方法选择···················- 5 - 5.2.2工艺路线的确定····················- 5 - 5.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 - 5.4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9 - 5.4.1 机床的选择······················- 9 - 1.工序1是锯断,选用G72弓锯床···············- 9 - 2.工序2. 3.5.6.7,为粗车和半精车阶段,各工序的工步数也不多,小批量生 产,选择普通卧式机床就满足要求,而且零件的尺寸不大,选用经济,最常见的C6132A型卧式机床。·······················- 9 - 3.工序8为铣削,工序简单,应选用常用机床,因此选X62W型铣床。 - 9 - 4.工序11.12.13是磨削,选用M1332E/75C外圆磨床进行。····- 9 - 5.4.2 夹具的选择······················- 9 - 5.4.3 刀具的选择······················- 9 - 5.4.4 量具的选择······················- 9 - 5.5 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的确定·················- 10 - 6. 设计心得体会··························- 11 - 7. 参考文献····························- 12 -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肥工业大学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刘善林 设计人员: 08-测控三班20080090刘昊乐 08-测控三班20080091李建荣 08-测控三班20080092 金鑫 08-测控三班20080093 蒋婷婷 08-测控三班20080094 宋冰清 08-测控三班20080095 盖玉欢 08-测控三班20080096 杨杰

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的比较和拟定; 三、各级传动比的分配,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 和转矩; 四、电动机的选择; 五、齿轮的设计计算; 六、轴的设计计算;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八、联轴器的选择; 九、减速器的技术特性、润滑方式、润滑剂的择; 十、其他说明; 十一、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 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二)技术指标 1、减速器输出功率1.95kw; 2、减速器输入轴转速960r/min; 3、总传动比i=10; 4、使用寿命10年,每年工作250天,每天工作8小时; 5、双向传动(传动无空回),载荷基本稳定,常温工作。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拟定设计方案: 展开式

特点:输入输出轴不在同一方向,结构简单,非对称分布,轴向尺寸小,径向尺寸大。 三、各级传动比的分配,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1、分配各级齿轮传动比 i i i )5.1~3.1()5.1~3.1(3212/=== 1.4*10 =3.74 i 2’3=2.67 2、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1)转速n n 1=n 3*i n 2=n 3* i 2’3 n 1=960r/min n 3=96r/min n 2=256.32r/min (2)功率p p g =p 3*ηr ηr ---一对轴承效率(0.97) p 3=p 2*ηr *ηs ηs ---低速级齿轮传动效率(0.97) p 2=p 1*ηr *ηf ηf ---高速级齿轮传动效率(0.97) p 1=p*ηc ηc ---联轴器效率(0.99) p---电机的输出功率 p g ---减速器输出功率(已知) ∵p g =1.95kw ∴p 3=2.01kw p 2=2.14kw p 1=2.27kw p=2.29kw (3)转矩T 及其分布

压片成形机毕业课程设计

压片成形机 设计题目 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方式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成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含着创新和发明。为了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我们参加了此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总功能要求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或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压制成后脱离该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 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和药剂(片)等。 (2)工作原理 1、压片成型机工艺动作分解: ⑴ 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图1.2.2a)

⑵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122b )⑶ 上和下冲头同时加压(图1.2.2c),并保持一段时间。 ⑷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1.2.2d )。 ⑸料筛推出片坯(图1.2.2a )。 1、冲头压力100 000N 150 000N 2、生产率15 片/min 20 片/min 3、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0.08 0.10 4、电机转速970r/mi n 1450r/min (1 )设计要求 ⑴ 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⑵ 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 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⑶ 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 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⑷ 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⑸ 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如 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 飞轮转动惯量。 ⑹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⑺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和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2)上冲头和下冲头与料筛的设计要求 ⑴ 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与动铅垂上下),下移至重点后有短时间的间歇,起保压 作用,保压时间为0.4s左右。因为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 行程为90~100mm因为冲头压力比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功能(图 1.3.2a )。 ⑵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讲解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普通车床C6132数控化改造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1 分校(教学点): 指导教师姓名: 课程设计开始时间:2015 年9 月 课程设计提交日期: 2015 年 10 月 20日

电大开放教育2011级(春)专业(本科)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说明:1.答辩小组应填写评价意见,小组成员均应签名(盖章)。答辩小组不应少于3人。 2.此表附于封面之后。 3.此表由分校、工作站自行复制。

目录 一、绪论 (1) 二、设计任务与总体方案确定 (1) 1、设计任务 (1) 2、总体设计方案确定 (1) 3、CA6140车床数控改造 (2) 三、数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4) 1、用户加工程序存储器、串口电路的设计 (4) 2、键盘/显示子系统的设计 (4) 3、I/O接口的设计 (5) 4、电动刀架控制接口 (6) 5、限位保护控制接口 (6) 6、可编程序控制器 (6) 四、数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7) 1、数控系统监控程序的设计 (7) 2、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和升/降速控制 (7) 五、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高,对机床不仅要求具有高的精度和生产效率,耐用、灵活、通用,还能迅速适应加工零件的变换。为了节约资金,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十分必要,经改造后的车床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机械加工制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本文将普通机床改造为数控机床的技术从设计任务与总体方案确定、数控系统的硬件设计、数控系统的软件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设计理念到设计思想,从设计方案到设计图,从理论数据到具体数据,从理论到实践,从硬件设计到软件设计,都进行了反复的推理论证,在实验过程来看,基本上达到了设计改造的要求。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操作方便,大大将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普通车床在再利用找到了途径。 关键词: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精密仪器设计(1)》课程教学大纲

《精密仪器设计(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MI310 2、课程名称(中/英文):精密机械设计 Precision Machine Design 3、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 4、开课院(系)、教研室: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系 5、先修课程:《互换性技术与测量》、《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6、面向对象: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7、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名称: 《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黄其圣等主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年7月 教学参考书: 《电子精密机械设计(第3版)》徐祥和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何雪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机械原理》郑文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高延新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机械零件》郑志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理论力学》王崇斌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材料力学》沈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学教研组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机械零件学习指南与课程设计》张绍甫徐锦康魏传儒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巩云鹏田万禄张祖立黄秋波编写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席伟光杨光李波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精密机械设计》是仪器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的与机械类有关的最后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与仪器仪表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综合了《机械原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及《机械零件》等课程的知识,因此本门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授课难度大。 《精密机械设计》主要研究精密机械中常用机构和常用的零件和部件。是从机构分析、工作能力、精度和结构等诸方面来研究这些机构和零、部件,并介绍其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选型、材料、精度以及设计计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本门课程涵盖的内容有常用工程材料和热处理方法、零件几何精度、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轴、联轴器和离合器、支承、直线运动导轨、弹性元件、联接、仪器常用装置和机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涵盖了有关精密仪器设计所有的基础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的精密仪器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教学目的: 1、使用学生初步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分析及其设计方 法; 2、使常用掌握常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型及其计算方法,培养学 习能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精密机械零、部件的设计问题; 3、培养学生具有设计精密机械传动和仪器机械结构的能力某些典型零、部件 的精度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4、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实验方法;初步具有某些零、部件的性 能测试和结构分析能力; 5、使学生了解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工程设计 中如何正确选用;

完整word版,压片成型机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压片成型机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B130205 姓名:张军 学号: B13020524 指导老师:阮红芳 2016 年 1 月 5 日

目录 一、前言 (2) 二、课程设计目的 (3) 三、压片成型机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分析 (3) 四、设计要求及参数 (5) §4-1 设计要求与部分参数 (5) §4-2 设计提示 (7) 五、设计方案 (8) §5-1 整体机构动作分析 (8) §5-2 单元机构动作分析 (8) §5-3 单元机构方案拟定 (9) §5-4 机构整体系统方案拟定 (10) §5-5 单元机构参数计算 (12) §5-6 传动比设计及动力选取 (15) §5-7 系统综合方案评价 (17) 六、自我评价与总结 (17) 七、参考书目 (18)

一.前言 现在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要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就要在一切生产部门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这就需要创造出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新颖优良的机械来装备各行各业,为各行业的高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任何新技术、新成果的获得,莫不依赖于机械工业的支持。所以,机械工业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基石。 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就需要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新产品。现代机械工业对创造型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不断出现,作为向各行各业提供装备的机械工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现代机械日益向高速、重载、高精度、高效率、低噪声等方向发展,对机械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压片成型机是指利用传动系统将电动机的转速降低带动执行机构对粉末物质采取 上下进行加压而成片状。根据压片成型机的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不同,压片成型机可以分为单片式压片机,旋转式压片机,亚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全自动高速压片机以及旋转式包芯压片机。压片成型机的使用行业很广泛。如制药厂、电子元件厂、陶瓷厂、化工原料厂等等,而且压片机还能用来做冲压设备。 国内压片机的现状:(1)压片机规格众多、数量大;(2)操作简单;(3)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创新后力不足。国外压片机的现状:高速高产、密闭性、模块化、自动化、规模化及先进的检测技术是国外压片机技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本说明书采用图形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对压片成型机进行设计解读。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车床设计

装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3. 12 题 目: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 学生姓名: 学 院:工学院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指导教师:

某卧式车床主轴最低转速Nmin=40r/min,转速级数 Z=10,公比ψ=1.41,电动机的转速N电=1450r/min,N=5.5(kw) 1 运动设计 一.确定极限转速 主轴极限转速Nmax=900r/min Nmin=40r/min 二.确定公比ψ=1.41 三.主轴转速级数Z=10 四.确定结构网或结构式 结构式:10=3(1)*2(3)*2(4)-2 五.绘制转速图 (一)选择电动机 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高效率,性能高,噪声低,振动小等优点,故选择Y系列的电动机。

查手册P30 由于N=5.5kw, N 电=1450r/min 故选择 Y132S-4型号的电动机 (二)公配总降速传动比 U Ⅱ= 3 222412 .11 *412.11*412.11*412.1114505.37min ==nd n (三)确定传动轴的轴数 传动轴数=变速组数+定比传动副数+1 (四)绘制转速图

六.转速计算 (1)主轴的转速计算 Nj=minψz/3-1=40*1.41 10/3-1=89.17r/min n4=112r/min (2)各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各变速组内一般只计算组内最小的,也就是强度最薄弱的齿轮,故也只需要确定最小齿轮的计算转速 n3=[40,112]max=112r/min n2=[315,224]max=315r/min n1=630r/min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压片成型机 2020年7月12日

目录 目录 (1) 一、设计题目: (3) 1. 压片成型机介绍 (3) 2. 设计说明 (3) 3. 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4) 4. 上冲头、下冲头与送料筛的动作关系 (5) 5. 压片成型机的设计原始数据 (5) 6. 设计要求 (7) 7. 设计提示 (8) 二、机构设计方案 (10) 1.上冲头设计 (10) 2.送料筛设计 (12) 3.下冲头设计 (13) 4.机构选择 (14) 5.运动协调设计 (15)

三、运动循环图设计 (16) 四、设计步骤 (17) 1. 上冲头摇杆滑块机构尺寸设计: (17) 2. 下冲头凸轮设计 (19) 3. 传动比设计 (20) 五、课程设计小结 (21) 六、参考书目 (22) 七、附录 (22)

一、设计题目: 1.压片成型机介绍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设计说明 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

精密机械及仪器设计

《精密机械及仪器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208813学时:1周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授课单位:测控教研室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巩固学生所学精密机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精密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精密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设计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任务:通过对精密机械系统的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基本训练,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完成从方案拟订到机械结构设计的过程训练,进行精密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运用CAD技术完成机构分析、零部件设计、绘制装配图、零件图和设计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受到精密机械设计的全面训练,起到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1、针对设计题目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与设计题目相类似的产品情况,增加设计的感性知识。 2、认真参加与之相关的机械实验。 三、课程设计内容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通常以一般用途的精密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通用精密机械为设计对象,通常包括下列内容: 1、精密机械系统方案的拟定 2、精密机械系统运动动力参数计算 3、传动零件设计,包括带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等 4、减速器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的选择,键和联轴器的选择 5、绘制零件图、装配图;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学时分配 共一周时间:其中任务分析、方案设计两天,计算机绘图三天。 五、课程设计教材(讲义)、参考资料 《精密机械及仪器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与评定 根据学生出席情况,课程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运行、维护、设计、制造及开发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通过必须的理论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生达到本科基本要求。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传感测试技术、执行与驱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步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和研究开发的综合能力; 具有机电产品制造工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 机械制造过程自动化 智能控制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限选课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 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议本专业在本教学计划提供的选修课模块中按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中央电大提供教学要求、教材等服务。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选修课,但实施性教学计划需报中央电大审批。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由地方电大负责。 有实验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未完成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课程的实验(含大作业)及平时作业进行必要的抽查,以确保教学质量。 综合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毕业实习(2周),并完成附件二所规定的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综合实践环节)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教学质量。综合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本专业安排毕业设计 8~10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方式可以多样化,选题要符合教学要求,并尽量选择与实际任务相联系的题目。中央电大将对毕业设计答辩情况和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抽查。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 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 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压片成型机

压片成形机 一、设计题目 设计目的 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方式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成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含着创新和发明。为了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我们参加了此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总功能要求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或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压制成后脱离该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和药剂(片)等。 表1.2.1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

1、压片成型机工艺动作分解: ⑴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图1.2.2a)。 ⑵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1.2.2b)。 ⑶上和下冲头同时加压(图1.2.2c),并保持一段时间。 ⑷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1.2.2d)。 ⑸料筛推出片坯(图1.2.2a)。 原始数据 1、冲头压力 100 000N 150 000N 2、生产率 15片/min 20片/min 3、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 0.08 0.10 4、电机转速 970r/min 1450r/min 二.设计要求

(1)设计要求 ⑴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⑵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⑶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⑷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⑸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⑹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⑺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和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2)上冲头和下冲头与料筛的设计要求 图1.3.2设计要求 ⑴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与动铅垂上下),下移至重点后有短时间的间歇,

压片成型机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精编WORD版

压片成型机课程设计机 械设计制造专业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压片成型机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B130205 姓名:张军 指导老师:阮红芳 2016 年 1 月 5 日

目录 一、前言 (2) 二、课程设计目的 (3) 三、压片成型机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分析 (3) 四、设计要求及参数 (5) §4-1 设计要求与部分参数 (5) §4-2 设计提示 (7) 五、设计方案 (8) §5-1 整体机构动作分析 (8) §5-2 单元机构动作分析 (8) §5-3 单元机构方案拟定 (9) §5-4 机构整体系统方案拟定 (10) §5-5 单元机构参数计算 (12) §5-6 传动比设计及动力选取 (15) §5-7 系统综合方案评价 (17)

六、自我评价与总结 (17) 七、参考书目 (18) 一.前言 现在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要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就要在一切生产部门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这就需要创造出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新颖优良的机械来装备各行各业,为各行业的高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任何新技术、新成果的获得,莫不依赖于机械工业的支持。所以,机械工业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基石。 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就需要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新产品。现代机械工业对创造型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不断出现,作为向各行各业提供装备的机械工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现代机械日益向高速、重载、高精度、高效率、低噪声等方向发展,对机械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压片成型机是指利用传动系统将电动机的转速降低带动执行机构对粉末物质采取上下进行加压而成片状。根据压片成型机的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不同,压片成型机可以分为单片式压片机,旋转式压片机,亚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全自动高速压片机以及旋转式包芯压片机。压片成型机的使用行业很广泛。如制药厂、电子元件厂、陶瓷厂、化工原料厂等等,而且压片机还能用来做冲压设备。 国内压片机的现状:(1)压片机规格众多、数量大;(2)操作简单;(3)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创新后力不足。国外压片机的现状:高速高产、密闭性、模块化、自动化、规模化及先进的检测技术是国外压片机技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本说明书采用图形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对压片成型机进行设计解读。 二. 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编号:04011380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以及专业生产实习后进行的一次大型作业,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其目的是综合应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及其它相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能力的训练,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所学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得到巩固,并到实践中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掌握一般机械零件工艺规程的编制过程和一般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为今后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3.使学生会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文献、手册、规范和标准等。进行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 要求: 1.发挥独立工作的能力。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应该首先自己考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与指导教师一同研究、商讨,不应向指导教师要答案。 2.设计过程中,应逐步树立正确而全面的设计观点。设计时既要考虑具有现实性,又要考虑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图面要求整洁、尺寸齐全、符合标准。 3.说明书应该层次分明,表达问题要充分、合理,文字语句要通顺,所引用的公式、数据、图表应注明其来源和依据。附图、附表应清楚、字迹端正。 4.熟悉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和参考图册。进一步提高在设计计算和工程制图方面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学时和学分 学时:2周学分:1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一个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了解机器零件的功用,分析零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决定生产类型; 2.选择毛坯;绘制毛坯——工件综合图;给定毛坯技术要求; 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4.合理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基准; 5.正确确定各工序的夹紧位置和夹紧力的作用方向; 6.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工序余量及总余量; 7.选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 8.选定各工序的冷却润滑液; 9.确定各工序所用的加工设备; 10.选定刀具材料、类型及量具、辅助工具种类; 11.计算工序尺寸,绘制指定的工序简图并提出技术要求; 12.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 13.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绘制总装图; 14.绘制夹具中的指定零件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日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编号:课程名称: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办学单位: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目的: 要求:。 二、课程设计内容: 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签字 办学单位意见 教学班负责人签字、分校盖章____________ 年月日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控制 系统设计与调试 姓名翟雪倩学号1161101252962 指导教师杨孔珠 办学单位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日期2012 年 6 月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 (1)课题名称及要求 (2)设计方案论证(包括设计框图或时序图) (3)PLC的选择 (4)I/O地址分配 (5)程序设计(梯形图、语句表。包括注释) (6)PLC的I/O接线图 (7)系统调试及分析 (8)课程设计的心得 (9)参考资料 (10)附录:带功能注释的源程序。 (1)控制对象有8个: 东西方向红灯(R-EW)两个, 南北方向红灯(R-SN)两个, 东西方向黄灯(Y-EW)两个, 南北方向黄灯(Y-SN)两个, 东西方向绿灯(G-EW)两个, 南北方向绿灯(G-SN) 两个, 东西方向左转弯绿灯(L-EW)两个,南北方向左转弯绿灯(L-SN)两个。自动控制规律: A. 高峰时段、正常时段及晚上时段的时序分配按时序图一运行(见附图) B. 高峰时段按时序图二(见附图)运行,正常时段按时序图三(见附图) 运行,晚上时段按提示警告方式运行,规律为:东、南、西、北四个 黄灯全部闪亮,其余灯全部熄灭,黄灯闪亮按亮0.4 秒,暗0.6 秒的 规律反复循环。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1、题目 设计某一带式运输机用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运输机二班制、连续工作,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10年,运输带速度允差±5%。室内环境最高温度:35℃;动力来源:三相交流380/220伏;卷筒效率:0.96。 2、参考方案 (1)V带传动和一级闭式齿轮传动 (2)一级闭式齿轮传动和链传动 (3)两级齿轮传动 3、原始数据 4、其他原始条件 输送带工作拉力F/N 输送带工作速度v/m·s-1卷筒直径D/mm 2900 1.3 300 (1)工作情况:二班制、连续工作,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2)使用期限:10年,大修期三年,每年工作300天。 (3)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 (4)工厂能力: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精度齿轮。 (5)动力来源:三相交流(220V/380V)电源。 (6)允许误差:允许输送带速度误差5% 。

一、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1、 确定传动方案 本次设计选用的带式输送机的机械传动装置方案为V 带传动和一级闭式齿轮传动,其传动装置见下图。 图1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示意图 F :运输带拉力; V :运输带速度; D :卷筒直径 2、 选择电动机 (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380V ,Y 系列。 (2) 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① 带式输送机的性能参数选用表1的第 6组数据,即: 输送带工作拉力F/N 输送带工作速度v/m ·s -1 卷筒直径D/mm 2900 1.3 300 表一 工作机所需功率为: kW k Fv w 77.3s 1.3m N 9.2P -1=??== ②从电动机到工作机的传动总效率为:2 12345ηηηηηη=

压片成形机-(毕业)课程设计

压片成形机 一、设计题目 1.1设计目的 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方式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成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含着创新和发明。为了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我们参加了此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2功能要求及工作原理 (1)总功能要求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瓷干粉或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压制成后脱离该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瓷圆形片坯和药剂(片)等。 表1.2.1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

970 15 60*35 100 000 0.08 10 4 970 20 40*20 100 000 0.05 9 3 (2)工作原理 1、压片成型机工艺动作分解: ⑴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图1.2.2a)。 ⑵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1.2.2b)。 ⑶上和下冲头同时加压(图1.2.2c),并保持一段时间。 ⑷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1.2.2d)。 ⑸料筛推出片坯(图1.2.2a)。

1.3原始数据 1、冲头压力100 000N 150 000N 2、生产率15片/min 20片/min 3、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0.08 0.10 4、电机转速970r/min 1450r/min 1.4设计要求 (1)设计要求 ⑴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的三种机构。 ⑵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⑶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⑷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⑸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⑹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⑺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和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2)上冲头和下冲头与料筛的设计要求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量程为0-10mm的百分表设计 院系:工业制造学院 专业班级:08级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号:200810114103 学生姓名:李金汉 指导教师:

2010 年11月9日 一百分表简介 百分表利用精密齿条齿轮机构制成的表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通常由测头、量杆、防震弹簧、齿条、齿轮、游丝、圆表盘及指针等组成。百分表是美国的B.C.艾姆斯于1890年制成的。常用于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小位移的长度测量。百分表的大表盘上印制有100 个等分刻度,即每一分度值相当于量杆移动0.01毫米。改变测头形状并配以相应的支架,可制成百分表的变形品种,如厚度百分表、深度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等。如用杠杆代替齿条可制成杠杆百分表和千分表。其示值范围较小,但灵敏度较高。此外,它们的测头可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能适应不同方向的测量,结构紧凑。它们适用于测量普通百分表难以测量的外圆、小孔和沟槽等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主要用途: 百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传动,将测杆的 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等。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3、0-5、0-10mm。

测量范围: 百分表的结构较简单,传动机构是齿轮系,外廓尺寸小,重量轻,传动机构惰性小,传动比较大,可采用圆周刻度,并且有较大的测量范围,不仅能作比较测量,也能作绝对测量。 二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百分表的构造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 百分表的发展趋势:数显 由于传统机械式百分表由人去读表盘刻度,这样就存在读数方法和反应速度等因素带来的误差。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百分表读数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加快仪表的自动化是当前制造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一般有两种方案可以采用:一种是集位移传感器(光栅、容栅、电感等)、控制、显示与存储等单元于一体的数字式百分表,另外一种就是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机械式的模拟百分表进行自动化识读。由于带指针的模拟式百分表是很多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企业使用得非常广泛的一类,于是在已有基础上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识读表盘是成本相对较低的一种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