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大学研究生中特整理答案

厦门大学研究生中特整理答案

1、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97

2、如何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如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社会化、信息化的就业市场发育尚未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机制尚未健全2.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学历高消费”的现象3.大学生就业时遭遇种种的“歧视”4.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是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可以概括出大学生就业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反之亦然,社会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创造基础,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因为个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基础,离不开人于人之间的合作,在知识经济时代超越社会和具体的个人发展尤其不现实。如果社会生产力不发展,就不可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所谓“事业留人”就是一句空话。

2、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大学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源泉。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大学毕业生是高等学校的任务,大学毕业生能够在社会上充分就业施展才华,不仅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也成为高校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暴露出了高等教育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高校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规律,高等学校没有很好与市场接轨与世界接轨,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和应变机制都很弱,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课题。

(1)积极主动、灵活机动的办学形式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基础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脱产学习和在职函授教育相结合,短期、长期培训相结合。

(2)实行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体制。应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分制等学生学籍管理体制,不断探索适应学习型社会的新的学籍管理体制,为学生在职学习、离职学习、或学生保留学籍离校创业后的再学习等创造条件。

(3)实行完全学分制,灵活地设置专业,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

(4)提高高校对社会需求毕业生数量、专业、学历层次情况的预测能力,实施“以销定产”灵活机动的办学体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既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又满足自身生存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宝。

3.加强大学生生涯辅导工作,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一种综合实力竞争,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招生。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涯辅导工作,增强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竞争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1)新生生涯辅导工作要与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相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生涯辅导工作的切入点,使新生热爱专业、热爱学校,安心学习,为将来的职业生涯生活打好基础。

(2)生涯辅导工作要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座谈讨论会、形势政策报告会等授课形式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切实抓好毕业生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毕业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就业方针、原则和政策,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科学地进行就业定位,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鼓励大学生勇于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和艰苦的地方去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

(3)大学生生涯辅导要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分析访谈材料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兴趣,很少考虑职业的专业特点,大多是因为对专业认识不到位,有些毕业生并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潜力和前景。

(4)大学生生涯辅导要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牢固树立学生以学为本的思想,注重学风建设的氛围营造,“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成才,提高学生就业率”,加强大学生的立志成才教育,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奋发创新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顺利毕业提供了重要前提。

(5)大学生生涯辅导要与大学生诚信、文明礼貌教育相结合。目前就业市场反映出,大学生遭遇不诚信“陷阱”伤害,同时面临诚信考验。

(6)大学生生涯辅导要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过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大学生走入社会前,在理智上、意志上、心理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要保持健康的心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科学地认识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从而满怀希望地投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

4.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看,在求职就业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大于人力资本(人本身的能力与素质)的作用,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会助长社会不良风气,滋生腐败。所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完善机构健全、运行高效规范、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长久之计。

5.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就业工作体系

(1)健全社会化的就业中介组织和社会服务机制。是各类招聘会。。

(2)建立毕业生信息共享网络,健全信息化就业工作系统和就业指导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网上求职深受大学生欢迎,一项在武汉、哈尔滨两地四所大学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得知就业信息的渠道”排在第一位的是“除了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举办校园招聘活动与面试活动外,还应该帮助学生进行个性与能力评估,向用人单位宣传并介绍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向和应聘学生的情况。

(3)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国家各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配套政策。改革就业机制,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3、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唯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

答:蛋糕做大是前提蛋糕分好是基础 -------市场注重效率,主要考虑如何把蛋糕做大;政府注重公平,主要考虑将蛋糕分好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我国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的前提下,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新问题,其中一点就是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持续拉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长远角度来看,要有两个原则结合在一起,才标志着社会进步与和谐。一个原则是追求财富增长的最大化,即把蛋糕做大;一个原则是追求分配的公平化,即把蛋糕分好。蛋糕做大是前提,蛋糕分好是基础,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就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说,没有一定的收入差距,是不现实的,不能笼统地认为,差距是坏事,关键看收入差距处在什么程度。群众对劳动致富正当经营造成的收入差距,有一定承受力,但对分配不公造成的差距,对违法、贪污、犯罪致富现象,对不正当收入,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心理不平衡,十分不满,反响强烈。中央党校调查组对学员问卷调查显示:在学员心目中,2004年最为严重的三个问题依次是“收入差距”(43.9%),“社会治安”(24.3%),“腐败”(8.4%);对2005年的改革,72.9%的学员关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效率与公平存在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统一。市场注重效率,主要考虑如何把蛋糕做大,政府注重公平,主要考虑将蛋糕分公;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一个一般原则。在不同时期,对这个原则的理解

和运用,要从实际出发,目标是要追求效率与公平的优化结合。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首要的是解决效率问题,把蛋糕做大,当然也不能忽视公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公平问题就突出来了。平均主义是一种不公平、差距过大也是一种不公平,当前平均主义与差距过大同时存在,差距过大是突出问题。当前,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分配公平对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作用,突出地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问题。当前收入分配上的主要问题是非常态收入突出,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出现贫富差距,后果日益明显。解决的出路是,在坚持效率优先,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努力兼顾公平,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一是着重解决初次分配非正常收入造成的差距,建立公平的一次分配体制;一是着重解决再分配问题,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体制,保证保障性收入到位。最后,牢牢把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率,实现财富的最大化,是解决分配公平化的根本前提和条件。

4、怎样看待时代主题的变与不变?145

总的来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主题没变,但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却在不断变化。尤其是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使世界局势发生深刻而急剧的变化。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变与不变,既要看到整体的、基本的不变因素,也要看到局部的、具体的变化因素,在量变与质变的有机联系中更为准确地把握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对立的因素。就和平而言,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往往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总体上的和平、缓和、稳定,与局部性的战乱、紧张、动荡,同时存在,相互交织。就发展而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既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也有不少国家陷入了发展的危机,尤其是南北方国家之间差距继续扩大,一些穷国越来越穷。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主流与支流,既要看到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也要看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

5、怎样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指出:“了解和参与世界的目的,是要为我们自己服务,是要更好发展我们自己。如果在国际比较中丢失了自己,甚至否定了自己,那这样的比较就没有意义了。”我们将中国与世界比较,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当今中国是一个发展强劲的国家,在硬实力方面,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多数重要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软实力方面,改革开放创造了后发国家发展的成功范例,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我们今天的地位已经大大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实力更强了,经验更多了,因而信心也更足了。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客观事实。树立中国自信,这是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沿着业已开创、并卓有成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保证。

科学比较就是要将中国与世界各种国家、与这些国家的各个方面都比较。其一,放到世界大格局中比较。在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人均GDP排在100位左右,属于中间位置。如果从人均角度看,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数。目前世界人均GDP平均水平9000多美元,中国只有6000多美元,即世界平均数的2/3。中国与最发达的国家比,人均GDP还差将近10倍。即使这些国家发展停滞不动,中国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追赶,要达到他们现在的水平,也还需要几十年的光景。因此,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时间差距,都还是很大的。与最不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已经初步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之列,在现状上已经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在发展前景上更是看好。其二,综合各个方面的比较。就中国与某个国家比较而言,单拿别人的某项优势对比中国的劣势,或者单拿中国的优势比较别人的劣势,都不准确。巴西足球踢得好,中国乒乓球打得好,中国与外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现在有一种现象,拿中国的每个方面的指标与世界各国最优的指标比,如福利和瑞典比,环境和加拿大比,科技与美国比,守法同德国比,廉洁同芬兰比,显然中国在大多数方面都比不过。但这样比较是不科学的,用最优指标要求每一个

国家是不公平的,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在各个方面都占据鳌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多数指标都可能处于下游。中国还在发展的路上,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各个方面都得到提升,但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当前中国几个突出的负面问题,如贫富差距与腐败问题等。中国这些年基尼系数比较高,比西方发达国家要高,甚至比一般发展中国家也要高。这种状况与中国所宣传的、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形成强烈的反差。但应该看到,世界上贫富分化的基本趋势是,发达国家较低,发展中国家较高;平稳发展的国家较低,剧烈转型的国家较高。中国恰恰是发展中的剧烈转型的国家,而且内部极为不平衡。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但也不能随意放大和歪曲。腐败问题也是中国累遭诟病的问题。中国的腐败多发,与党和政府的目标差距很大,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差距很大。这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廉政搞得好的其他国家相比,反差很大。但是,治理腐败是世界性难题,诸多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中国要高度重视腐败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好权力的制约问题,但不能夸大中国的腐败程度,不能忽视中国在反腐败上所做的努力。其他的诸如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突出的问题,也都要进行客观、历史地评价。

与科学比较关联的问题有三个重要的方面。其一,端正目的。究竟出于什么目的去比较,值得探究。比较就是鉴别,就要分出优劣高下。当前世界各种制度、各种模式竞争,就是通过比较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看到,每个国家都有长处和短处,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合理性。世界上不存在一无是处的国家,也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国家。如果为了说明外国比中国好,可以找出各种各样好的实例。同样,为了说明中国比外国好,也能找出中国各种各样的闪光点。但这样去比较,动机不纯,方法变形。我们比较中国与外国的目的,不是去刻意抬高或贬低某个国家,最重要的应该是在比较中学习、提高、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全球的进步和繁荣。

其二,平等的立场。比较中国与世界,既不要居高临下,到处指责别的国家,彷佛世界上唯我独好;也不要自我矮化、自惭形秽,彷佛中国一无是处。我们希望中国好,但不必通过贬低外国抬高自己。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世界是个大家庭,我们也希望外国好,大家都好才是真好。中国倡导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正是传递着这样的理念。

其三,平和的心态。当今国内外存在对中国的种种非议,客观上是中国存在着诸多的、有些甚至是严重的问题。还要看到,中国与自称世界主流的西方社会制度不同,西方国家非议中国是最正常不过的。中国正在发展过程之中,势必涉及国际格局、进而是国际利益的改变。世界大国的崛起,没有一个是平静的,都会遭遇很多的困难和刁难。中国在成长之中,必定要经历“挨骂”的阶段。对待外界的非议,既要警惕其背后的用心,也不必凡事都认为是阴谋;既不可忽视这些议论,也不必将这些议论看得太重,要以平常心对待之。我们要学会在别人挑剔声中,坚持走好自己的路。中国要以我为主,搞好我们的发展,做好我们的工作,增强我们的话语权,让世界更客观更公正地看待中国。

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必须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增强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

增强世界眼光,要善于从全球视野来观察和认识问题。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各种力量、各个要素、各方面动因的内在根据、相互联系和发展趋势,准确地透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的本质,把握时代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善于从历史纵深观察和认识问题。列宁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认识和分析中国和当代世界问题,必须具备历史的纵深感,善于以史为鉴,从深刻的历史比较中汲取智慧、把握规律。要善于通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来观察和认识问题。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化,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对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在提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必须通过中国与世界在各个方面的联系来观察问题,制定科学的国际发展战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增强战略思维,就是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战略来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对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前瞻谋划、科学把握和正确决策。要深入准

确了解基本国情,使思想认识始终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要深刻认识当今世情的变化,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做到视野开阔、统筹兼顾,既看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又看到当今世界仍然充满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做到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善于汲取世界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不断总结经验,深入探索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6、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大变革大调整”的说法,最早出现在2008年1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之中,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并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对于世界形势的判断,更早的一个定义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在2001年加入WTO时,这句话广泛用来形容中国整体经济和行业形势。在当前的金融危机面前,也有很多人以此来形容中国面临的国际大势。问题在于,怎样衡量中国当前面临的机遇,机遇是什么,挑战是什么?

在国内社会层面上,多年的发展和危机的冲击在逐步改变社会组织结构,以前的发展偏重效率,但今后如何更公平则是核心议题,这涉及内部结构的调整,也是重大的挑战。

在国际经济层面上,比如危机深刻冲击了国际货币体系,这对中国来说,既是人民币发挥更大作用的重大机遇,也是中国目前超过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如何保值的重大挑战。挑战非常明显,压力巨大,但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如何把握,则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国际政治层面上,在国际关系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也面临重大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近期即指出:“现在中国的实力还没有容许中国的影响力到达世界各地,但中国似乎已经成了西方富国的…救星?。这种过分卷入已使中国力不从心。对于中国来说,要成为国际秩序构架的亚洲支柱,就必须把战略重点放在亚洲。在大国外交、资源外交之外,更重视亚洲外交和周边外交。”

6、怎样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149

11月7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伙伴对话会并举行相关国事活动。外交部长王毅说,北京APEC会议是中国今年最重要。最繁重的主场外交,世界的目光聚焦亚太、聚焦中国、聚焦北京。

7、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发生的变化?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国际战略按我的理解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大国是重点。创造良好国际战略环境,关键是要稳定发展与各大国关系,继续构筑总体稳定、相对均衡、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周边是要点。我国邻国众多,周边安全环境特别复杂,处理周边关系是首要战略任务。要不断深化周边友好合作,扩展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交流,以巩固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的有利周边环境。发展中国家是基点。当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的作用日益突出。我们要着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创新和深化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夯实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基础地位。多边是亮点。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多边外交作为重要的舞台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要充分利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和上合组织等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国际机制建设,促进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外交这四个要素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分离的。

国家利益是国际战略制定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当代中国国际战略虽然经历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但不论是在与美苏两大国的对峙中保证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安全,还是在20 世纪80 年代“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以改革来驱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的发展推动世界和平,建设和谐世界,其战略目标都是一致的延续的,都将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统一在一起。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利益出现了

复合化的新趋向。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交叉、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的融合、软层面利益对其他利益的整合等事态越来越明显[1]。而在国家利益的丰富内容中,安全利益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处于核心地位;经济利益是基础;政治利益则是各项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以及国家利益的新趋向要求我们在国际战略的制定中一方面要捍卫国家利益,实现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统一;另一方面要求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安全观念的更新,以更好地捍卫国家利益。

8、我国当前对外方针政策是什么?153

9、如何评价中国和平发展道路?155

10、美国“重返”亚太对我国周边外交有哪些影响?

近年来,美国为了完成“重返亚太”战略,逐步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奥巴马提出的“太平洋总统”到希拉里“太平洋世纪”的论调,从《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 世纪国防优先任务》报告到与亚太国家联合军演到美国驻军澳大利亚,一系列动作表露出美国努力实现其亚太主导地位的野心。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东移对亚太局势、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巨大。

一方面,美国插手一些地区热点,将使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环境更加复杂。在南海局势颇不稳定的当前,美国频繁与菲律宾、越南、日本等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进行军演,并巧妙利用中国与这些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升级摩擦与矛盾,导致从越南到菲律宾的一系列国家在南海争端上可能结成反华阵营,从而达到遏止中国发展劲头的作用、遏制中国崛起劲头及在亚太地位的提升。

另一方面,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中国是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目的地,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显然,美国重返亚洲在贸易领域直指中国。美国借高调重返亚洲之势,介入南海问题并加强亚太军事力量等行动不过是增加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美国的战略意图在于打击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并抢夺中国的市场和资源。这将使中国陷入贸易孤立的局面,将长远地影响亚洲各国的贸易结构,甚至对全球进出口贸易结构造成巨大影响。

11、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一、在外交上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不动摇,发展与邻国的友好关系。始终坚持“和平崛起,永不称霸”,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崛起之路,始终以一种谋求安定团结、共同繁荣的国际新秩序为己任的高度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展现在国际舞台。建立国与国之间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的安全观,对一切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在相互尊重基础上,通过对话、谈判、协商,用和平方式解决。积极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建设,采取更多积极有效的务实性举措,如多做“和平发展”的政策宣传,消除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疑虑。打破美国反华包围圈,化解或减少周边国家与中国的抗衡。

二、在军事上

坚持积极的国防防御政策。在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要坚持原则不妥协,坚持维护中国核心利益。为此,在向别国发出“中国和平崛起”的声音同时,应指出“在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受严重威胁时不排除会采取自卫式反击”,以显示中国坚持维护主权及领土完整的决心。其次,“不打无把握之仗”。建立国家和军队的危机反应机制。积极参与东北亚、东亚、东南亚及南亚多边安全体系。对周边国家,要采取“怀柔政策”,以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面对领土问题。

三、在经贸上

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对中国和平崛起战略非常重要,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要“冷静观察”,要防止战略误判。,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以“互利合作”的心态对待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通过与美国的政治博弈,加强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协调,逐渐形成两国在亚太的相容合作,减少摩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加大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以经贸来影响其政治,影响其外交,影响其取舍.

13、生态文明建设在现在整个发展中居于什么地位?

书P112-1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关于总体布局,由最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到后来增加的政治文明建设,再到增加文化文明建设的四位一体,最终在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然而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强调,强调它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方法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都表明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是有其重大意义的: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在提出推进四大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已经蕴含着“五位一体”的格局的形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的理论体系的一次重大创新,是对科学发展认识的又一次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指导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即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政治建设方面,强调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以民生为重点;在生态建设方面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文明来推进,才能使社会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得到可持续利用。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五位一体”当中的具体体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表明党在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方面进一步成熟”。因为在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把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提出来作为五位一体建设重要部分,实际上就是顺应民心、顺乎民意,是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这体现我们党在认识规律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将会造成环境恶化,付出更大代价。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工作指引。总布局的提出,表明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臻成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指针。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顺应了人民的新期待。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顺应民生的需要。

(4)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新选择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跨入生态文明时代。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关注的大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

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大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体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永续发展。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深刻影响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也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而生态环境质量是最基本的民生。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另一方面,社会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公众更好地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文明来推进,才能使社会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得到可持续利用。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五位一体”当中的具体体现。

14、评述“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这两种模式。

先污染后治理、变污染边治理,顾名思义,就是不惜污染环境以求发展,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开支治理环境,无数事例证明,环境一旦遭到污染,人类居住环境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事后治理所耗费的人力财力也远大于事前预防。从世界范围看,因为先污染后治理、变污染边治理而遭受环境危机的事例比比皆是。若我们采取该模式,付出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超额支付,由于国情和时代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很可能在理论推算的经济峰值到来前生态泡沫已破裂,无论从污染现状和趋势、公众健康和需求压力来看,还是从资源供给能力与发展成本、国际社会约束来分析,都不应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

我们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

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必须转变和发展观念,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增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必须创新环境管理方式,更加注重源头控制,促进污染又后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必须健全环境监督机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严格环境管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必须完善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污染防治的市场化进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