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_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_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_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_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

(二)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三)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

(四)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五)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

4.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肺俞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

(二)腹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如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协助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腹泻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四)粘液血便

1.观察大便性质、出血程度、排便时间。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百会、足三里、三阴交、脾俞、梁门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肾上腺、皮质下、神门等穴。

4.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五)便秘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大横、腹衰、足三里等穴,气虚者加取关元、气海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便秘点、大肠、内分泌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关元、神阙、气海、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穴。

5.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

(1)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输液速度不超过40滴/分钟。

(2)鸦胆子油注射液:静脉输液速度不超过50滴/分钟。

(3)榄香烯注射液:稀释后宜在4小时内输注完成;建议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给药。

(4)康艾注射液:急性心衰、急性肺水肿、对人参、黄芪过敏者禁用。

(5)其他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2.中药保留灌肠。

(1)患者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保留药液20分钟左右。

(2)其他详见附录2。

3.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6.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

7.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8.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防止感冒。

2.指导患者有序进行八段锦、简化太极拳锻炼。

(二)饮食指导

饮食宜清淡,忌烟酒、肥甘厚味、甜腻和易胀气的食品。

1.脾肾阳虚证:宜食温阳健脾的食品,如山药、桂圆、大枣、南瓜等。忌生冷瓜果、寒凉食品。食疗方:桂圆大枣粥。

2.肝肾阴虚证:宜食滋阴补肝肾的食品,如芝麻、银耳、胡萝卜、桑椹等。忌温热之品。食疗方:银耳羹。

3.气血两亏证:宜食益气养血的食品,如大枣、桂圆、莲子、鸡蛋等。食疗方:桂圆莲子汤。

4.痰湿内停证:宜食化痰利湿的食品,如白萝卜、莲子、薏苡仁、赤小豆、等。忌大温大热之品。食疗方:赤小豆苡仁粥。

5.瘀毒内结证:宜食化瘀软坚的食品,如桃仁、紫菜、苋菜、油菜等。禁食酸敛类果品,如柿子、杨梅、石榴等。食疗方:桃仁紫菜汤。

6.急性腹痛患者诊断未明确时应暂禁食;腹泻患者宜食健脾养胃及健脾利湿的食品,如胡萝卜、薏苡仁等。严重腹泻者适量饮淡盐水。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2.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亲朋好友给予情感支持。

3.指导采用暗示疗法、认知疗法、移情调志法,建立积极的情志状态。

4.人工造瘘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突出,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我并鼓励其参加社会活动。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亏证□痰湿内停证□瘀毒内结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

参考资料

word文档整理分享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结直肠癌分期的标准方案,参照2011年NCCN结肠癌、直肠癌TNM 分期。 (二)证候诊断 1.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2.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少苔。 3.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脉滑。 5.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脉涩,或固定痛处。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健脾。 推荐方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甘草等。 2.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肝肾。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合清肠饮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银花、当归、地榆等。 3.气血两亏证 治法:益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4.痰湿内停证 治法:化痰利湿。

推荐方药:二陈汤或葛根芩连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葛根、黄芩、黄连等。 5.瘀毒内结证 治法:化瘀软坚。 推荐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五灵脂、炮山甲、乳香、没药等。 对症加减: 恶心:加姜半夏、广陈皮、黄连,紫苏等。 乏力:加女贞子、旱莲草、生黄芪、当归、补骨脂、菟丝子、大枣等。 腹泻:党参、干姜、黄芩、黄连、半夏、大枣、甘草等。 便秘:加大黄(后下)、枳实、厚朴、麻子仁、瓜蒌仁、肉苁蓉、莱菔子等。 腹胀:加苡米、陈皮、鸡内金、炒麦芽、神曲、砂仁、扁豆等。 (二)辨病用药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具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漏芦、藤梨根、红藤、蛇六谷、苦参、红豆杉、马齿苋、败酱草、白英、龙葵、土茯苓等。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华蟾素片、复方斑蝥胶囊、安替可胶囊、西黄丸、西黄胶囊、平消胶囊、小金胶囊、康力新胶囊、贞芪扶正胶囊、健脾益肾颗粒等。 (四)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榄香烯乳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等。 (五)外治法 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泡洗、中药灌肠、贴敷疗法、中药熏药治疗等外治法。 1.肛滴法 适应症:消化道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梗阻;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伴有腹胀症状者;无法耐受口服中药者,增加用药途径。 禁忌症:门静脉癌栓,严重痔疮,痔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等。 推荐用药:生大黄9g、枳实15g、当归9g、天龙3条、柴胡9g、黄芪15g、槟榔9g、黄柏9g。 方法:中药保留灌肠技术标准为取胃、十二指肠引流管1根,经消毒后备用。疗程为一个月。取250m1洁净输液瓶1只,中药浓煎至150m1后至40℃放入输液瓶中备用。取输液皮条将输液瓶与胃、十二指肠引流管连接后,以石蜡油将待

19个中医护理方案

附件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_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 (二)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三)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 (四)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五)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 4.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肺俞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 (二)腹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如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协助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腹泻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四)粘液血便 1.观察大便性质、出血程度、排便时间。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百会、足三里、三阴交、脾俞、梁门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肾上腺、皮质下、神门等穴。 4.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五)便秘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 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 (二)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三)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 (四)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五)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 4.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肺俞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 (二)腹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如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协助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腹泻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四)粘液血便 1.观察大便性质、出血程度、排便时间。

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个病种)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4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4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4 版 2014年11月11日 肠癌由饮食不节,湿热下注,情志抑郁,损伤脾胃,气机逆乱,气血瘀滞,水湿痰浊瘀毒,蕴结于下而成。一般以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改变,腹痛,腹部包块为表现的恶性疾病。中医古籍“肠风下血” 与“结肠癌”、“脏毒”与直肠癌、“结阴”与肛管癌有相似性,还类似于“肠覃”、“锁肛痔”、“下痢”等。 本方案参照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 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2008 版)制定以及学科多年临床实践制定与修订。 一、病名 中医:肠癌 西医:大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C18.951 ) 二、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及

其它症状。 2.体征:早期可见大便习惯改变,进展期可及腹部包块,拒按,恶液质等表现,直肠指诊:肿瘤大小、质地、与周围关系,是否指套带血。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CEA、CA1 9-9, 建议检测CA242 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R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4■影像学检查’结肠顿剂造影检査,尤其是气顿双重造影,B 超、 核磁或CT。 5.内窥镜检查。 3」辨证论治 ①湿热蕴结型 主证:腹部阵痛,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胸闷口渴,恶心纳差,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清肠散结。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 加减:大便下血者,加血余炭=茜草,三七粉冲服;热结便秘者, 加大黄(后下人枳实鲁厚朴;腹泻明显者,加马齿觅,白头翁; 部胀痛加木香、陈皮,玄胡、赤芍、白芍;腹部肿块者,加夏枯草, 海藻、昆布,三棱、莪术。 (2)气滞血瘀型 主证:胀刺痛,腹块坚硬不移,下利紫黑脓血,里急后重,或 肠癌术后,腹痛振作’大便干结,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黄,脉涩。治法:行气活血,消瘤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川茸赤芍生地桃仁红花枳壳乌药丹皮香附延胡索 加减^腹硬满而痛者,加川楝子s炮山甲.丹参各;里急后重者, 加广香木,藤梨根;腹内结块而体实者,加山棱、莪术各;大便秘结属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11月11日 肠癌由饮食不节,湿热下注,情志抑郁,损伤脾胃,气机逆乱,气血瘀滞,水湿痰浊瘀毒,蕴结于下而成。一般以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改变,腹痛,腹部包块为表现的恶性疾病。中医古籍“肠风下血”与“结肠癌”、“脏毒”与直肠癌、“结阴”与肛管癌有相似性,还类似于“肠覃”、“锁肛痔”、“下痢”等。 本方案参照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制定以及学科多年临床实践制定与修订。 一、病名 中医:肠癌 西医:大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C18.951) 二、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及其它症状。 2.体征:早期可见大便习惯改变,进展期可及腹部包块,拒按,恶液质等表现,直肠指诊:肿瘤大小、质地、与周围关系,是否指套带血。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

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4.影像学检查:结肠钡剂造影检查,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B 超、核磁或CT。 5.内窥镜检查。 三、治疗 3.1辨证论治 ①湿热蕴结型 主证:腹部阵痛,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胸闷口渴,恶心纳差,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清肠散结。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 加减:大便下血者,加血余炭、茜草,三七粉冲服;热结便秘者,加大黄(后下),枳实、厚朴;腹泻明显者,加马齿苋,白头翁;腹部胀痛加木香、陈皮,玄胡、赤芍、白芍;腹部肿块者,加夏枯草,海藻、昆布,三棱、莪术。 ②气滞血瘀型 主证:腹胀刺痛,腹块坚硬不移,下利紫黑脓血,里急后重,或肠癌术后,腹痛振作,大便干结,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黄,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消瘤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三篇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三篇 直肠癌术后实际上中医有很多办法进行护理,包括穴位贴敷、艾灸,还有耳穴压豆。首先耳穴压豆是用豆子压在耳朵上面的穴位,一个方面可以止痛,二个方面可以防止恶心、呕吐或者治疗恶心、呕吐。因为做了直肠癌,很多人肠道功能没有恢复或者麻醉药的影响,会出现恶心呕吐,还有伤口在那里会出现明显疼痛,这些负面刺激对康复影响都是非常大,通过耳穴压豆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可以止痛、止恶心呕吐。还有进行穴位贴敷和按压,包括足三里甚至穴位注射,还有艾灸进行神阙穴或者其它地方的足三里艾灸,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止痛或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治疗麻醉药各方面引起的恶心呕吐,促进早期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让患者早期进食,恢复起来就快得多。那么对于术后来说还有中药治疗,可以促进早期胃肠功能恢复,还可以通过一些中成药达到抗肿瘤作用,增加免疫作用。还有包括一些经典的名方八珍汤,都可以很好的提升免疫力,预防术后的并发症,促进快速的康复。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2 在结肠癌中晚期,肿瘤迅速生长扩大而缺血缺氧可引起自身组织坏死,导致患者发热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此时可采取作用力较温和的中医降温方法进行护理。 1.中药及中成药 中医认为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中药中有许多清外热和除内热的有效药物,许多验方在历年的临床经验中得到充分验证,具有较好退热疗效;中成药常用的如新癀片等,其退热效果好,且不影

响血细胞的生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针刺疗法 大椎穴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是针刺退热常用穴位。通过大椎穴刺血拔罐的方法治疗癌性发热可取得一定效果。大椎穴可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刺血拔罐可驱毒外泄,凉血解毒,起到退热作用,针刺完毕后做好背部保暖。虽然针刺对皮肤有轻微损伤,但避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3.灸法 灸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消瘀散结,祛瘀生新,调理气血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使肿瘤引起的发热、出血、疼痛等方面得到缓解,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灸法能够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癌症患者的体质。 4.直肠给药法 直肠给药早在汉代已有相关记载,是把祖国传统医学的导药法与现代医学的灌肠法相结合的给药方法,这种方法比口服中药见效快,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防止了胃酸及各种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具有较好的持久降温作用。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3 结肠癌作为一个常见的肿瘤,因为采取的治疗措施不一样,表现的治疗后的结果也不一样,比如靠近肛门的,可能通过手术做一些人工造瘘的方法治疗,这个时候定期的更换造瘘袋或者局部清洁变得非常重要;有的结直肠癌放化疗后,患者出现反复发生的腹泻,这种腹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三篇汇总

结肠癌作为一个常见的肿瘤,因为采取的治疗措施不一样,表现的治疗后的结果也不一样。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1 直肠癌术后实际上中医有很多办法进行护理,包括穴位贴敷、艾灸,还有耳穴压豆。首先耳穴压豆是用豆子压在耳朵上面的穴位,一个方面可以止痛,二个方面可以防止恶心、呕吐或者治疗恶心、呕吐。因为做了直肠癌,很多人肠道功能没有恢复或者麻醉药的影响,会出现恶心呕吐,还有伤口在那里会出现明显疼痛,这些负面刺激对康复影响都是非常大,通过耳穴压豆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可以止痛、止恶心呕吐。还有进行穴位贴敷和按压,包括足三里甚至穴位注射,还有艾灸进行神阙穴或者其它地方的足三里艾灸,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止痛或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治疗麻醉药各方面引起的恶心呕吐,促进早期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让患者早期进食,恢复起来就快得多。那么对于术后来说还有中药治疗,可以促进早期胃肠功能恢复,还可以通过一些中成药达到抗肿瘤作用,增加免疫作用。还有包括一些经典的名方八珍汤,都可以很好的提升免疫力,预防术后的并发症,促进快速的康复。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2 在结肠癌中晚期,肿瘤迅速生长扩大而缺血缺氧可引起自身组织坏死,导致患者发热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此时可采取作用力较温和的中医降温方法进行护理。 中药及中成药 中医认为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中药中有许多清外热和除内热的有效药物,许多验方在历年的临床经验中得到充分验证,具有较好退热疗效;中成药常用的如新癀片等,其退热效果好,且不影响血细胞的生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针刺疗法 大椎穴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是针刺退热常用穴位。通过大椎穴刺血拔罐的方法治疗癌性发热可取得一定效果。大椎穴可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刺血拔罐可驱毒外泄,凉血解毒,起到退热作用,针刺完毕后做好背部保暖。虽然针刺对皮肤有轻微损伤,但避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灸法 灸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消瘀散结,祛瘀生新,调理气血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使肿瘤引起的发热、出血、疼痛等方面得到缓解,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灸法能够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癌症患者的体质。 直肠给药法

最新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三篇

直肠癌术后实际上中医有很多办法进行护理,包括穴位贴敷、艾灸,还有耳穴压豆。首先耳穴压豆是用豆子压在耳朵上面的穴位,一个方面可以止痛,二个方面可以防止恶心、呕吐或者治疗恶心、呕吐。因为做了直肠癌,很多人肠道功能没有恢复或者麻醉药的影响,会出现恶心呕吐,还有伤口在那里会出现明显疼痛,这些负面刺激对康复影响都是非常大,通过耳穴压豆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可以止痛、止恶心呕吐。还有进行穴位贴敷和按压,包括足三里甚至穴位注射,还有艾灸进行神阙穴或者其它地方的足三里艾灸,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止痛或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治疗麻醉药各方面引起的恶心呕吐,促进早期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让患者早期进食,恢复起来就快得多。那么对于术后来说还有中药治疗,可以促进早期胃肠功能恢复,还可以通过一些中成药达到抗肿瘤作用,增加免疫作用。还有包括一些经典的名方八珍汤,都可以很好的提升免疫力,预防术后的并发症,促进快速的康复。 在结肠癌中晚期,肿瘤迅速生长扩大而缺血缺氧可引起自身组织坏死,导致患者发热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此时可采取作用力较温和的中医降温方法进行护理。 1.中药及中成药 中医认为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中药中有许多清外热和除内热的有效药物,许多验方在历年的临床经验中得到充分验证,具有较好退热疗效;中成药常用的如新癀片等,其退热效果好,且不影响血细胞的生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针刺疗法 大椎穴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是针刺退热常用穴位。通过大椎穴刺血拔罐的方法治疗癌性发热可取得一定效果。大椎穴可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刺血拔罐可驱毒外泄,凉血解毒,起到退热作用,针刺完毕后做好背部保暖。虽然针刺对皮肤有轻微损伤,但避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3.灸法 灸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消瘀散结,祛瘀生新,调理气血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使肿瘤引起的发热、出血、疼痛等方面得到缓解,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灸法能够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癌症患者的体质。 4.直肠给药法 直肠给药早在汉代已有相关记载,是把祖国传统医学的导药法与现代医学的灌肠法相结合的给药方法,这种方法比口服中药见效快,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防止了胃酸及各种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具有较好的持久降温作用。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优化)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优化)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 (二)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三)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 (四)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五)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病人多活动,特别饭后应协助病人适当活动,促进肠道活动,以缓解症状。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间歇性胃肠减压。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

肺俞等穴。)删除此项 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 7、腹部顺时针按摩 8、遵医嘱腹部中药热奄包热敷 (二)腹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如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做好疼痛管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协助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此项取消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5.穴位按摩:合谷、内关、足三里等 6、排除禁忌症,遵医嘱腹部中药热奄包热敷 (三)腹泻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5、针刺:天枢、关元、气海等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优化)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优化)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 (二)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三)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 (四)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五)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胀 1、观察腹胀得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病人多活动,特别饭后应协助病人适当活动,促进肠道活动,以缓解症状。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间歇性胃肠减压。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肺俞等穴。)删除此项 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 7、腹部顺时针按摩 8、遵医嘱腹部中药热奄包热敷 (二)腹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如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做好疼痛管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协助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此项取消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5。穴位按摩:合谷、内关、足三里等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优化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优化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优化)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 (二)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三)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 (四)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五)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病人多活动,特别饭后应协助病人适当活动,促进肠道活动,以缓解症状。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间歇性胃肠减压。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肺俞等穴。)删除此项 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 7、腹部顺时针按摩 8、遵医嘱腹部中药热奄包热敷 (二)腹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如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做好疼痛管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协助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此项取消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5.穴位按摩:合谷、内关、足三里等 6、排除禁忌症,遵医嘱腹部中药热奄包热敷 (三)腹泻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5、针刺:天枢、关元、气海等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 (二)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三)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 (四)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五)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 4.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肺俞等穴。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大横、腹衰、足三里等穴,气虚者加取关元、气海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便秘点、大肠、内分泌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关元、神阙、气海、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穴。 5.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 (1)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输液速度不超过40滴/分钟。 (2)鸦胆子油注射液:静脉输液速度不超过50滴/分钟。 (3)榄香烯注射液:稀释后宜在4小时内输注完成;建议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给药。 (4)康艾注射液:急性心衰、急性肺水肿、对人参、黄芪过敏者禁用。 (5)其他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2.中药保留灌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