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学概论教案

艺术学概论教案

艺术学概论教案
艺术学概论教案

艺术学概论教案

《艺术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和理解马克

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1)、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2(艺术的基本特征。

(2)、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2、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3、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

征。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关于艺术起

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第六种说法是“多元决定论”。

2

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1)、本章的重点难点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

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

现象的发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

造成的。

3、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

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

(2)、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

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最终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3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第二节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1)、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为什么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基础之

上。

4

2、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3、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4、艺术教育的任务。

(2)、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三种主要功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审美价值。

2、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第一节作为文化教育现象的艺术

艺术人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

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

5

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一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土壤之中,

第二节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三节艺术与宗教

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艺术与道德

艺术与道德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爱情、婚姻、家庭、伦理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第五节艺术与科学

6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教学建议:

1、理解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认清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

2、指导学生认清在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对它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

教学要求:

1、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六种方法。

2、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3、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一节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7

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掌握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主要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

第二节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产物,总是以

直观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2、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深深植根于民族文

化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中国园林又可分为北方

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两大体系。

3、工艺美术品范围广泛,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别。

4、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多方面内

容。

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六种方法,尤其是能够掌

握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

8

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

时代性特征。

3、指导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时,不但要欣赏园林的自然美与

建筑美,更应欣赏蕴藏其中的文化美。

4、指导学生认识工艺美术品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

组成部分。

5、要求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

用。

第六章造型艺术

教学要求:

1、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2、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是在三度窨里创造出的立体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

9

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审美特征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

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2、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尤其是西方雕塑史上的几个高峰时期。

3、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

4、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理解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2、要求学生通过西方雕塑简史的学习,熟悉和了解西方最重要的雕塑作品。

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

4、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加深对书法艺术审美物征与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认识。

10

第七章表情艺术

教学要求:

1、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音乐与舞蹈在内的表情艺术

能够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

2、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物征。

第一节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音乐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将其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中西方音乐均有着悠久的历史。舞蹈也有多种分类,特别是艺术舞蹈、芭蕾舞和现代舞需要多加关注。

第二节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表情艺术具有抒情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等审美特征。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音乐形象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这既是音乐

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

2、舞蹈形象必须通过表演来体现,强调节奏与韵律,追求抒情

11

与表现。

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

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2、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学会欣赏交响乐。

3、要求学生掌握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八章综合艺术

教学要求:

1、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艺

术等。

2、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戏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等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12

第二节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人物性、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西方戏剧史上,从悲剧的几种类型,可以大致了解戏剧发展的情况

2、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

3、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4、电视艺术的分类。

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通过西方戏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了解它们作为综合治理艺术的共性,以及各自具有的审美特征。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影视艺术基本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以及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

第九章语言艺术

教学要求:

1、了解语言艺术就是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13

2、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一节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与其他艺术的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

第二节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由于文学界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作为历史最悠久、流行最广泛的文学体裁,诗歌有多种分类

方法。

2、散文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是自由灵活,另一方面体现在形散而

神聚。

3、小说的“三要素”主要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进一步加深对语言艺术(诗

歌、散文、小说、剧本)的理解和认识。

14

2、鉴于学生对文学较为熟悉,故此章可不讲或少讲。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

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

点,艺术家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创作的几个阶段。

3、了解艺术创作心理。

4、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产品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别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第二节艺术创作心理

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使得艺术创作民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15

第三节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流派则是指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

派别。艺术思潮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2、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3、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4、无意识。

5、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

6、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

7、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

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认识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

对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2、人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社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

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理解艺术家的涵义。

3、指导学生结合本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来理解和认识艺术

16

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

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但在分析时又可把它分

为三个层次来进行研究。

2、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了解典型与意境。

3、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层次

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

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

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典型和意境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

物形象。

意境,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

设不施的自然美。

17

第三节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体

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

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艺术意蕴

2、典型和意境。

3、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

4、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教学建议: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蕴三个层次,重点放在帮

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意蕴上。

2、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来分析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以便于帮助加深对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以便于帮助加深对典型和意境的认识。

3、通过对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

4、指导学生通过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5、第三节“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如果学生反映内容过于深奥,可考虑只讲第一部分(“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

18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接受美基本知识。)

2、如何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力。

3、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4、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5、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

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为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十分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第二节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

第三节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19

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

第四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二重性特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

2、艺术鉴赏审美心理中的基本功要素。

3、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4、艺术批评的二重性特点。

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2、指导结合艺术作品的具体鉴赏活动分析与理解艺术鉴赏审美

心理的基本要素。

3、指导学生认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并尝试对具体文艺作

品进行艺术批评。

几个问题:

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

20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

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中国南北朝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这样一来,“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文”仅仅是作为“道”的工具而已。显然,这种“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成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处在19世纪和20世纪转折点上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尼采是从美学问题开始他的哲学活动。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等等,它们成为尼采全

21

部美学和哲学的前提。在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南北朝时代是文学日益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抒情言志的特点得到重视。但是,这个时期有的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作家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本否认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

或“再现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现实,但他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使其更加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美学家和

22

艺术家们,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探究艺术的性质特点和基本

2)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为满足这两种生活所分别进行的生产活动,称作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

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艺术生产” 理论对于揭示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的性质和艺术的特点,以及揭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的奥秘,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 )艺术起源于“模仿”。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中国古代认为音乐也是由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音响而来。

23

鲁迅认为,“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

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2 )艺术起源于“游戏”。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理学的角度出发,仍然未能揭示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尤其是这种说法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更是错误的论断,因为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仅仅属于人类社会所专有。事实上,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并且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正是由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

24

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的

3 )艺术起源于“表现”。19世纪后期以来,艺术起源于“表现”的说法,在西方文艺界具有较大的影响,流行于现代西方各种美学思潮。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强调艺术应当

齐。其美学思想核心是“直觉即表现”说。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的表现说作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游戏,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而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脱离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仍然是把现象当作本质,把结果当作原因,同样不能科学地阐明艺术

4 )艺术起源于“巫术”。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他认为,原始人思维的方式同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对原始人来说,周围的世界异常陌生和神秘,令人敬畏。原始人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在原始人看来都是有灵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人类最

25

早是想用巫术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显然是办不到的,于是,人类又创立了宗教来求得神的恩惠。当宗教在现实中也被证明是无效时,人类才逐渐创立了各门科学,以此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我们认为,艺术的产生最初确实是与巫术有密切联系的,但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又并不准确,因为原始时代的巫术活动是直接和当时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原始的艺术活动虽然具有明显的巫术动机或巫术目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类早期认识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无法把握自身,更无法支配自然界,于是原始人便寄托于巫术,使得巫术与原始社会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无论是艺术的起源,乃至于巫术的起源,最终

5 )艺术起源于“劳动”。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19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许多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家中,就广为流传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中就曾经列出专章来论述艺术与劳动的关系;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

传播学概论教案

传播学概论教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并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 总学时:30学时 总学分:1.5 使用教材: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介绍: 本课程向学生讲授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了解传播学自身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了解传播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课程除了讲授有关传播的类型、传播载体、传播模式等基础概念和理论,将主要结合实例对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课程还将介绍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大众媒体研究中的运用。 教学任务: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以及推动传播历史发展的动力;掌握传播的微观过程以及传播要素对传播实践的重要影响;形成传播的系统观念,能够把具体的传播问题放到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去理解。对传播学中重要的传播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用简约的模式表达。学会在学习的同时大胆质疑,不迷信既有的理论。充分结合我国的传播实践,最终达到用传播原理指导所学专业业务的程度。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因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和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在讲述时应力争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举例说明。 学生以课堂听讲为主,辅之以研究型的学习:即写一篇论文,3000字作用。通过研究一个具体的传播理论对自己专业的指导作用,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包括图书、杂志、网络等丰富自己的资料,并通过同学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传播能力。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5120030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任课教师: 学分:3 周学时 3 面向对象:2015学年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社会学等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新闻基础知识》,《大众媒介概论》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传播学的历史和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意义、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传播学地位的产生与确立、传播学的现状和趋势。二、传播过程及其相关要素:传播的概念、特点、分类、革命、模式和功能;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环境。三、传播谋略和效果监测:介绍传播的技巧和计谋、传播效果理论研究和模型建构。 (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a degree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a) The history and objec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research object, system and meaning; the origi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establishment of statu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b) Process and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concept, char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revolution, mod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disseminators, information, symbol, media and audienc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effect: communication skill and strategy, media effect theory and mode construction. The Methods of discussion and case study will be used in this course.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传播学(Communicology/Communication Science),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学研究者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同其他学科一样,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也强调积累、批判、创新。经过一代代传播学者的努力和发展,传播学已经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邻近学科那里汲取了很多养分,逐步发展成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地带的具有一定应用

传播学教案01

2019至2020学年第二学期 《传播学》 课程代码:2501011 教 案 总学时/周学时56 / 4

开课时间第5 周至第18 周授课班级19级网络新闻媒体使用教材传播学(第三版)授课教师朱言明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设计

国磨菇。 但服务员听不懂他的法语,于是大仲马灵机一动,就在纸上画了一只蘑菇,送给那位服务员。 服务员一看,恍然大悟,飞奔离去。 大仲马拈须微笑,自得其乐,他想:“我的画虽不如我的文字传神,但总算有两下子,行!” 不一会儿,那服务员气喘吁吁地回来,手里拿了一把雨伞对他说:“先生,你需要的东西,我给你找来了!” 3.林肯葛底斯堡演说(1863年):这场残酷的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南北双方军队在葛底斯堡共战死5.1万人(当时北方总人口2200万,南方总人口900多万,但只有其中500万是白人,400万黑人不但不能参军,还是南方军队时刻防范的对象)。全篇演讲共计两分钟,短到甚至摄影师忙于准备拍摄而错过了记录这精彩的历史瞬间。它被寓为美国文学史上最美、最有诗意的文章,其中第一次表达了政府存在的目的,既民有、民治、民享的思想。虽然是为庆祝军事胜利的演讲,但都是感人肺腑的颂辞,赞美为胜利做出的牺牲,以及歌颂人们为了牺牲的理想。 4.阿波罗登月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船长阿姆斯特朗走下舷梯,首次在月球上留下了另一个星球智慧生命的足迹,同时他通过镜头向全世界正在收看电视直接的10亿观众说出了那句名言: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一大步。 2、传播的分类 通过上面的4个故事我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四个故事正好对应了人类传播的4种形式: 即佛祖菩提树上证道的“内向传播”(又称为自身传播、个体传播和体内传播) 即大仲马与服务生发生信息交流偏差的“人际传播” 即林肯从胜利演说出发到歌颂为理想而奋斗的“组织传播” 即人类首次踏上另一个星球时宇航员通过电视发表“人类宣言”“大众传播”

厦门大学传播学概论经典教案第四章人际传播

第四章人际传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播活动最为频繁而且无法缺少的并不是接触大众传播,而是从古到今始终存在的人际传播。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人类传播的一种特殊样式,形态很多,并非人数多少可以界定。传播学者斯图尔特指出,“人际的”这一词语用来修辞“传播”时,不只具有“两个人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等表面的意味。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人际传播有许多种样式,如相遇、倾心的交谈、争论、讲演、会议、教学,甚至包括电话、电子信件形式的交谈等。因此,他认为,对什么是人际传播的最适当的理解应该是:“当人们最大限度地以表现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话和倾听时,这种传播的样式就发生了。”1 什么是人际传播 无论两人交谈,小团体之间的讨论,组织间的沟通,欲达到说服效果,改变态度意见,促进双方了解,在面对面的情境(face to face situation)之下,由一方传达对方的情形,都属于人际传播的型态。但是这个界定是不全面的,人际传播不仅限于面对面的口传。以是否使用媒介为标准,可以将人际传播划分成为两种: 1) 个人或个人的集合对个人或多人的传播(使用基本传播技术):媒介为声音、形象或文字,例如说话、讨论、集会、演说、击鼓、姿势、旗语、展示、表演等。 2) 个人或个人的集合对个人或多人的传播(使用复杂传播技术):媒介为电话、录音、录影、电报、闭路电视等。 通常而言,人际传播是由传播者发出讯息,在一种情况之下,一个人或者许多人接受讯息,并有某些即刻的回馈机会,以达到传播的效果。在其中,传播一方疑惑不安的讯息得到对方了解,对方立即解释,当即就有所回馈。人们旅游问路,上街购物,做生意的交谈等等,都是以人际传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人际传播中最常见的是面对面直接的传播。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如手势、表情)传播,所得效果是即时的。当然,用信件或者电话做媒介的私人传播也是人际传播的型态,可是比起面对面传播,效果要逊色得多。 人际传播网络 人际传播网络是指相互交流信息的人们之间所形成的某种交往状态的模式。在社会错综复杂的交往关系中,一个人可以定位于多种人际传播网络的模式中。国外的学者为了测定不同的传播模式对于解决问题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在人群中设定4种人际传播网络的实验,即环型网络、链型网络、丫型网络和轮型网络。2 上图中的小圆圈代表参与传播活动的群体成员,线条代表成员之间的双向传播关系。可见,每个成员都在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4种网络对于解决问题具有不同的效应。在 1转引自王怡红《人人之际:我与你的传播——读〈是桥不是墙一本关于人际传播的书〉》,《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2冯云廷/李怀编著,《企业形象:战略、设计与传播》,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245页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 英文名称: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总学时:36学分:2 适用对象:新闻学专业本科2年级学生先修课程: 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面向新闻学专业课,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资源。信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基本特征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有两大支柱,一是以高新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产业,二是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当今高校开设的新闻、广告、广播电视等专业正是为未来的媒体产业培养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掌握一定信息传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为研究对象,系统第揭示信息传播规律;同时它又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b5E2RGbCAP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的总体框架有大致的认识,对它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p1EanqFDPw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为1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传播的定义、传播过程、传播的要素、传播发展史、传播效果等。掌握传播学的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难点是提升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传播现象和传播问题的能力。DXDiTa9E3d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1、系统讲授有关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整体把握。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通过对精选个案的剖析,使学生充分认识、2到传播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价值;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实习中主动运用所学1 / 18 知识。RTCrpUDGiT 3、讲授中强调传播过程的人文和文化精神,使学生主机培养起大传播的意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关注传播学的前沿性话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即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抓住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或空白点,并把之贯穿到教学中加以总结和提炼,为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寻找实践与理论的最佳结合点,达到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目的。课余阅读,课堂讲授、讨论或答疑。采用多媒体教学。5PCzVD7HxA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传播学概论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采用何多媒体训讨主要内讲实学手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问人类传播的历史与人类传播的符号和义章第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22 四统结构章第22五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章第群体传播、集合行为、22六组织传播章44大众传播第

教育传播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解释下列概念、名词的含义:传播,教育传播,教育传播学 2.陈述传播的类型 3.解释传播的功能 4.区分教育传播于大众传播的异同 5.阐述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对象 6.阐明学习、研究教育传播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传播、教育传播、教育传播学的概念;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节传播 一、传播(Communication)的定义 传播一词源于拉丁语“Communis”(共同,社区的意思),现在成为“交通”“沟通”、“传递”的意思。传播是人们通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感情,以达到互相了解和影响的过程;世界处处充满了传播现象,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传播活动,生命不息,传播不止。 1.狭义的传播限指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活动。 (1)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2)传播是为了共享信息、相互影响而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和过程。 2.认识: (1)传播是人的基本行为,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首要条件。 (2)传播的信息性质:信息是传播的内容 (3)传播的基本条件:传播者、信息、受传者(传播是一种互动) (4)信息的可转换性:位置和状态的转换。传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动画、舞蹈等各种方式传递信息。 二、传播的类型 根据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分类: 传播 自然的传播 动物的传播 人的传播 机器的传播 人对人的传播 人的内在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以传播内容和不同性质为基础,可以分为: 新闻传播,政治传播,文化传播,艺术传播,经济传播,教育传播 三、传播的功能 1.拉斯威尔:监视环境、应付环境、传递遗产 2.一般地,传播的主要功能是:沟通、协调、教育、娱乐。 第二节教育传播 一、教育传播的概念 1.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2.教育传播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2)内容的严格规定性(3)受者的特定性(4)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 二、教育传播的演进 第三节教育传播学 一、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重媒体→重过程→重优化 二、定义 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学科的性质 教育传播学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 四、研究对象 研究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包含本书的目录涉及的方面:系统、过程和模式、内容、符号、媒体、传者和受者、环境、效果、应用等方面。)

《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

《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 适应专业: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 所属教研室:中文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munication Theory)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选修)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就是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得学生开设得专业基础课程,选修。 本课程就是对传播学理论基础知识得介绍,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得传播学科与人类传播得历史发展,了解传播学各个学派、各个方面得知识。学生可以将教师教育与高级文秘等专业知识与传播学知识联系起来,从纵深层面具备语文教师与高级文秘工作得理念、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主要面向对人类传播感兴趣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得本科学生。在该专业得培养方案中,与传播学概论同序列得选修课程还包括:新闻学概论、编辑出版概论、媒体与社会等,开课同时,学生应对上述课程做出横向关联,从而具备相关专业得基础理论背景。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可在高年级选修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以加深传播学科得知识素养与能力训练。另外,学生应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当代广告、大众文化、新闻动态等有基本了解。 (二)基本理念。 传播学概论得课程教学应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与高级文秘两个方向得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思想,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应突出适用与应用。 在讲授传播学基础理论得过程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得基本原则,在注重传播学理论知识讲解与理论体系介绍得同时,应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当前大众传播现象、解决人际传播、网络传播、新闻传播等现实问题得实际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得过程中,也应本着学以致用得基本原则,在掌握课堂及书本知识之余,多多联系现实并主动思考并勤于实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人类历史上得传播现象及其变迁、大众传播理论与当前社会传播活动得关系、现实生活中得人际传播活动得问题与技巧、本专业方向与传播学知识得关联等。 (三)设计思路。 1、教学改革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设计追求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大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得价值目标,把理论与现实,知识与技能,批判意识与理性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本课程得基本框架。 2、总体设计原则

文化传播教学大纲.doc

精品 《文化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化传播学概论适用层次、专业:本科对外汉语专业 学时: 32 学时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考查课课程性质:选修课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中国文化通论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对外汉语本科阶段的一门选修理论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文化及其分类, 系统的学习文化传播的概念、属性、特征、分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且学习掌握文化传播的背景、研 究范畴以及传播途径。培养学生运用文化传播学知识和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的文化传播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具体地说,应完成以下 教学任务: ( 1 )全面、系统地教授文化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帮助学生了解主要的文化传播类型,掌握主要的 文化传播模式及理论,提高运用传播学原理分析文化传播案例的能力。 ( 2 )运用科学的课程研究方法:经验研究和定量分析法,批判研究和定性分析法,观察、解释和 批评法,科学探求、人文探求和社科探求方法等。 二、课程讲授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 4 课时) (一)文化及其分类( 2 课时) 1、了解文化的定义及其构成 2、理解文化的属性及其功能 3、了解文化的分类 4、熟知中国文化主要特征 重点:文化的不同定义的区分,文化的功能

难点:文化的属性以及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二)文化传播(2课时) 1、了解文化传播的定义 2、熟悉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3、理解文化传播的特征及功能 4、熟悉文化传播的背景 重点:掌握熟知文化传播的特征及功能 难点: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第二讲文化传播的研究范畴(2课时) 1、人类文化的传承 2、比较文化 3、媒介文化 重点:媒介文化的特征 难点:人类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讲物质文化传播(4课时) (一)物质文化及其发展( 2 课时) 1、现代物质文化 2、物质文化的发展 重点:物质文化传播的方式 难点:现代化、现代文化、现代物质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和区别(二)物质文化传播(2课时) 1、物质文化传播类型 2、物质文化传播原则 3、物质文化传播技巧 重点:物质文化基本类型和内容 难点:现代物质文化的实质 第四讲精神文化传播(4课时) (一)精神文化传播( 2 课时) 1、精神文化及其发展 2、精神文化传播渠道

传播学传播效果研究教案资料

传播学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学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就大众传播效果的性质和影响力强弱的认识而言,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时期:魔弹论,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 第二时期:有限效果论,40年代至60年代末 第三时期:宏观效果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 一、魔弹论(第一时期) 产生原因: ①大众传媒发展的迅猛势头产生巨大的社会冲击。大众报刊飞速普及,大众传媒成了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深深渗透到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大众传媒产生了敬畏心理 ②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国家、政党、团体还是社会活动家、企业广告宣传人员,对传播媒介的利用都达到空前的程度 ③本能心理学盛行,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本能的“刺激-反应”机制主导,由于人的遗传生理机制是大致相同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便能引起大致相同的“反应” ④大众社会论,这种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破坏了传统社会中的的等级秩序和密切的社会联系,使社会成员成为均质的、分散的、孤立的“原子”,个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参照系,使得他们在任何有组织的说服和宣传活动面前都处于孤立无援、十分脆弱的状态(相互隔绝、孤立无援的受众观) “魔弹论”又称为“枪弹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该理论认为,受众成员是一个个孤立的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立竿见影的效果,进而左右人的态度、意见,甚至可以支配他们的行为。 这个时期的经典研究有:拉斯韦尔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研究、关于电影与儿童的佩恩基金会研究和“火星人入侵”研究等。 魔弹论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一方是全能的媒介在发送信息;另一方是分散的大众在等待着接受它,其间别无他物

传播学概论-教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并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 总学时:30学时 总学分:1.5 使用教材: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介绍: 本课程向学生讲授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了解传播学自身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了解传播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课程除了讲授有关传播的类型、传播载体、传播模式等基础概念和理论,将主要结合实例对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课程还将介绍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大众媒体研究中的运用。 教学任务: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以及推动传播历史发展的动力;掌握传播的微观过程以及传播要素对传播实践的重要影响;形成传播的系统观念,能够把具体的传播问题放到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去理解。对传播学中重要的传播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用简约的模式表达。学会在学习的同时大胆质疑,不迷信既有的理论。充分结合我国的传播实践,最终达到用传播原理指导所学专业业务的程度。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因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和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在讲述时应力争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举例说明。 学生以课堂听讲为主,辅之以研究型的学习:即写一篇论文,3000字作用。通过研究一个具体的传播理论对自己专业的指导作用,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包括图书、杂志、网络等丰富自己的资料,并通过同学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传播能力。

注:由于课时有限,适当安排课后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

《传播学教程》教案

《传播学教程》教案 课程名称: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学时:32课时 选用教材:《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适用专业:适合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课程的教材。 课程负责人:纪征 第一周 授课内容: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人类的传播行为、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多媒体课堂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新华出版社 3、《传播学导论》邵培仁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4、《大众传媒概论》张冠文编著山东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客观地认识、分析和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 2.解释媒介在形成人们价值观方面所起的作用。 3、运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解决信息传播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传播活动的几个层次 2、电子媒介的类型和在人类传播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 传播学的学科体系 一、传播学的学科体系 1、从考察传播现象的角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研究层次: 传播过程研究 传播行为研究 信息科学研究 效果研究

宏观效果研究 2、从传播行为和传播范围的角度可分为以下几个研究层次: (1)自我传播:这是指每个人的自我信息沟通。 (2)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 统 (3)群体传播:这是指在某一无组织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4)组织传播:这是指在有组织、有指挥中心的群体中进行的传播活动。 (5)大众传播:这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面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公开信息传播。 (6)国际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了很多跨越国界的传播行为,如卫星电视、短波广播、因特网等。 3、从传播内容或专题的角度展开的研究 政治传播研究 文化传播研究 科技传播研究 传播媒介管理研究 传播与社会变迁研究 传播与信息社会研究 二、传播学研究的方法 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应该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事实上,在以唯物史观建构传播学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在其著作中为我们提出了重要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理论为传播学提供了科学的传播观。我们必须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点入手,在强调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作用的同时,也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特殊规律给以足够的重视。 三、学习传播学的意义 学习传播学的意义在于提高我们对传播规律的理解,使我们在预测和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传播方面能处于一个更加有利的位置。 九十年代中期教育部把传播学列为一级学科,传播学研究的地位在中国正式确立。 注意: 1、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 2、实现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传播学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理论构架的体系化,而且更在于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传播学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将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建设,对新技术带来的社会变革,以及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对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还是对于传播媒介的发展,传播学研究都任重道远。 人类的传播行为 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传播的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一、非语言传播时代 人类进化早期:

传播学概论 重点教学内容

传播学概论 1、信息 (1)广义的信息概念: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这个概念下,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心的东西都是信息。 (2)信息的构成: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所关注的是人类的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c.香农认为,所谓信息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择之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从功能角度看,信息是具有帮助我们消除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并影响着我们选择或不选择某种行为概率的一种度量。) 2、传播 (1)概念: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2)库利的传播观: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3)传播的实质: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4)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5)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3、符号 (1)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其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2)符号的构成: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 (3)符号的基本功能: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4、意义 (1)概念: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2)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5、象征性社会互动 (1)象征行为 ①含义: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象征行为通常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象征符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则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 ②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这种转化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类比关系,即它们之间必须具有某种类似性。这种类似性并不是直接的和绝对的,而是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和想象。 ③特性:a.智慧性。需要在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之间巧妙地建立联想关系。

传播学读后感电子教案

传播学读后感

《传播学教程》读后感 此书一至四章主要分别是介绍了传播的对象与基本问题,历史与发展,符号与意义,和过程与结构,到了然后从第五章开始一直到第七章介绍了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传播的对象是信息。信息无处不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一起构成了社会信息系统,这也显示出了传播的系统性。我想,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可以归属于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或有意识或无意识,我们都依赖各种信息生存,同时又制造很多信息,以充实信息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即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这使我们都必须为自己所传播的信息负责,同时需要甄别各种进入脑海的信息,防止被错误不良的信息侵蚀大脑。也正是因为信息传播者的不同素质和信息接收者各异的控制力,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难以相同。错误,不健康的信息传播会对社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例如日本核电站爆炸引起中国人民抢买盐事件。不能正确地理解传播来的信息也会造成生活的各种不便。但是,幸运的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社会上更多地传播的是正能量,这都能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 人类信息传播历史源远流长,传播的方式进步迅速。从最开始的结绳记事,口语,文字等到现在的空间互联网传播,无论是从时间成本还是空间成本都大大节省。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也随着快速的传播方式而不断提高。我们还对各种动植物的传播方式有着很深刻的研究,借鉴聪明的动植物,以弥补人类传播过程中的不足。

现代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显示出我们现代传播的成就。将来也会是一个整合信息的社会,这就更需要我们不断改变,跟上随时而变的潮流。 传播需要符号。现在很多符号都是象征性符号。象征性符号在不仅仅广泛用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而且在广告中使用得很多。象征符号可以使广告在主题不变的情况下,内容生动有趣,能够防止很多人对广告的厌恶情绪。象征性符号与感性营销关联密切。营销带上象征性符号,把营销的目的美化,更能够说服消费者,这能够使双方得到自己心理与物质上的满足。这就像法国学者J.鲍德里亚指出的那样,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蕴含的意义的消费。所以,在广告与营销中从理解符号到运用符号我们都必须要把握好,努力真正实现营销的升级。 传播过程有很多,但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双方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传播有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影响传播的因素从政治,经济到历史文化有很多很多,所以一样的传播方式,效果很可能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在把握较为完整的资料基础上进行传播,以防止传播无效。 人内传播,心理上的有意识的反应更重要。我们终身努力学习的目的也不过是尽力做到控制外界到自己脑海的信息正常转化,从而把所有的信息正确利用吧!如果能够灵活地控制自己或者他人的人内传播,也就是从心理角度来透析他人的内心和控制自己的内心,就会很容易透彻地了解别人,和外界的人们和谐相处。个人信息处理能力在高速信息化的社会里是很重要的能力。提高这种能力,不仅仅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大量的信息,还需要精确地分析必要的少量信息,达到质与量的双重效果。

传播学概论-传播与信息

第三章传播与信息 本章重点:信息的特点 本章难点:信息研究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 教学课时:3 在词源学上,传播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信息的分享和信息的传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播与信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传递的某种事物”,它可能是消息、信号,也可能是量、能量、物质。可以说,有信息的地方就有传播。 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这是广义的物质的概念。从这个意义出发,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如自然界的刮风下雨、电闪雷鸣,生物界的杨花授粉、鸡叫蛙鸣,人类社会的语言交流、书信往来,都属于信息传播的范畴。 据此,我们可以把信息分成三种,即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物理信息是指力、能量、电波这种非生物的传通讯号。当敲打一下桌面,桌面就会弯曲,产生应力,从而把打击传向地面,力就成了物理信息。热能从高温处传向低温处,电波从发射台达到接收站,热能、电波就属于物理信息。 生物信息是指人以外的生物发出的传通讯号。如生物电,动物的色、香味、表情、求偶信号等。 社会信息是人和社会的传通讯号,如新闻、思想、舆论、流言。电报大楼每天发出的讯号,从传递的消息内容上说,也是社会信息。 我们所研究的,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第一节信息研究简述

一、信息研究的纵向扫描 1、技术信息论 技术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香农和韦弗。他们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的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信息论的萌芽和诞生。 差不多与香农和韦弗同时,维纳于1948年发表了著作《控制论》,从控制和通讯的角度研究信息问题。他认为,信息不仅是通讯领域研究的对象,而且与控制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他首次运用了“控制”和“反馈”的概念来描述、解释信息。 2、语义信心论 语义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交流中被传输的符号怎样准确地运载欲表达的意义。卡尔纳普1964年在其著作中认为,任何载体所发出的讯息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果用语言表述,则指讯息的语义,即语言的含义。人类通过语言表述的主观信息(语义)比起那些适合用通讯技术传输的客观方面的信息要复杂的多。 3、效用信息论 效用信息论是指信源所发出的信息被信宿(如收信人)收到后所起的效果和作用,即信息的实效、效用(如信息的价值)问题。同样的信息,对于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其价值可以不同甚至完全不同,所以效用信息论又称相对信息论。 4、信息过程论

影视策划教案

河北美术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传播学概论教案 课程名称: 授课学时:学时 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 河北美术学院

第一章 本章首页 导入:

第一次课教学内容: 1、课程导入: 一、简要介绍本课程的特点。 二、点明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师生见面(自我介绍、点名)(5分钟) 二、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15分钟) (教材、作业、考试、要求) 三、简介电视剧发展现状与策划目的(60分钟) (设问:你们看电视剧的时候都看到了什么?一部优秀的影片,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是否从中看到了你想要看的内容?) 对比:使学生初步明白电视剧运作的流程及前期策划的重要性 比较韩剧与美剧的异同,反观中国电视剧从1992年以来的发展都经历 了哪些阶段,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变化。 美国电视剧每年有3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其在制作电视剧方面努力迎 合观众,将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尽致。美国电视剧题材广泛,风格多变, 在叙事结构上也是非常巧妙,情节多曲折,人物的设计富有个性,通常 是具有正义感,坦然而自然的角色,这样的设定让观众容易接受,同时 也是现代观众所需要的。 韩剧近年以惊人的态势席卷亚洲甚至全球。一方面韩国政府陆续出台文 件,明确了文化产业的优先发展地位,为韩剧产业化铺平了道路,同时 陆续通过的一些新的保护性法律法规又使韩剧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如虎 添翼。另一方面,韩剧在拍摄的过程也非常讲求效率,开机发布会、演 员见面会、片花、周边等消息全部火热配合,在帅哥美女的演员班底加 入的同事,观众可以参与剧情讨论,而编剧有独立的自主权决定剧情的 走向,这样分工合作的结果就是不断的对剧情进行调整,以更好的符合 观众的审美倾向。最后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编剧百分之九十是家 庭妇女,这也是韩剧更易于打动观众的原因之一。

《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概要

《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 适应专业: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 所属教研室:中文系 课程编号:01413207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Communication Theory)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选修)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选修。 本课程是对传播学理论基础知识的介绍,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传播学科与人类传播的历史发展,了解传播学各个学派、各个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将教师教育和高级文秘等专业知识与传播学知识联系起来,从纵深层面具备语文教师和高级文秘工作的理念、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主要面向对人类传播感兴趣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与传播学概论同序列的选修课程还包括:新闻学概论、编辑出版概论、媒体与社会等,开课同时,学生应对上述课程做出横向关联,从而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背景。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可在高年级选修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以加深传播学科的知识素养和能力训练。另外,学生应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当代广告、大众文化、新闻动态等有基本了解。 (二)基本理念。 传播学概论的课程教学应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和高级文秘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思想,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应突出适用和应用。 在讲授传播学基础理论的过程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在注重传播学理论知识讲解和理论体系介绍的同时,应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当前大众传播现象、解决人际传播、网络传播、新闻传播等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基本原则,在掌握课堂及书本知识之余,多多联系现实并主动思考并勤于实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人类历史上的传播现象及其变迁、大众传播理论与当前社会传播活动的关系、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活动的问题与技巧、本专业方向与传播学知识的关联等。 (三)设计思路。 1.教学改革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设计追求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价值目标,把理论与现实,知识与技能,批判意识与理性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

传播学基础教案

教案 课程名称:传播学基础主讲老师: 课目名称传播过程模式 授课 班级 待定 授课 时间 20XX年4月26日 目的和要求一、了解:传播模式的分类 二、熟悉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的特点及其贡献和局限; 三、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掌握线性传播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教学环节安排及内容提要时间分配教学方法 一、新课导入3分钟 讲授法 二、了解:传播模式的分类3分钟 三、熟悉: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及其贡献和局限10分钟 四、熟悉:香农—韦弗模式及其贡献和局限15分钟 五、讨论8分钟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 六、布置作业1分钟 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及香农—韦弗模式 难点:两种线性传播模式的贡献与缺陷 突破措施:结合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课外作业:简述传播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采用实物、教具、挂图及演示装置:广告图片展示 教 学 反 思

授课内容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讲到,传播的基本过程,我们重点学习了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发出信息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又称信宿,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传播者和受传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具体传播过程中,两者往往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 3.讯息:由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4.媒介: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媒介是讯息被传递到接受者那里的路径,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5.反馈(正与反):受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也是受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6.编码:指的是信源把想法或意图转变成一种感官可以觉察的形式的过程。 7.解码:解码过程与编码过程正好相反。它是把讯息转化为对接受者有最终意义的形式的过程。 那么,熟悉这些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后,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二节的内容——传播过程模式,看看这些基本要素在传播过程中是怎么工作的。 二、传播过程模式 通过第一节的内容我们知道了,传播过程是一个多要素互动的动态过程。 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文字图形或公式等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直观、简洁的描述,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是理论的简化形式。 我们引入模式的概念,是为了更好地探讨和研究传播学理论。 传播过程模式分为几类呢? 现代对传播基本模式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三大类。 (一)单向的线性传播模式 (二)双向的控制论传播模式 (三)社会系统传播模式 三、线性传播模式 (一)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1.基本内容: 1948年,现代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美国学者拉斯维尔发表了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他认为传播过程中有5个基本要素,并且这些要素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即who(谁); says what (说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对谁说)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这就是经典的拉斯维尔“5W”模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