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组织的类型

经济组织的类型

经济组织的类型
经济组织的类型

经济组织的类型

国有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经济类型。二、翻体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类型。三、私,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类型。

四、个体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经济类型。五、联,经济。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或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的一种经济类型。六、股份创经济。指全部注册资本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东形式投资开办企业而形成的经济类型。七、外商投资经济。指的是外国投资者根据我国有关涉外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中国境内开办企业形成的经济类型。八、港、澳、台投资经济。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乡照有关沙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开办企业而形成的经济类型。

古代会计阶段

文明古国如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与希腊都曾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后来,欧洲庄园的管家需要就其管理成效向庄园主汇报。

我国《周礼》中有会计官职的设置,如“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

元代就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意思就是“原有的+新得到的=拿走的+还剩下的”。

巴比伦人民精于组织管理,设置“专门记录官”。

埃及首先出现了“内部控制思想”。

印度与希腊出现铸币,并记录在账簿中。

近代会计

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人们称我为“会计之父”,但是我并不是复式簿记的发明人,这是许多人的智慧结晶。我只是在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而已。

——卢卡-帕乔利<-- #EndEditable -->

复式簿记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随后传播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又传入德国、英国、法国等

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

1.折旧的思想

在工业革命出现以前,耐用的长期资产往往比较少,商人们一般都是将耐用财产在报废时一次性冲销,或者将耐用财产当作存货(未销售的商品),继而在年终通过盘存估价增减业主权益。但是随着长期资产的日益增多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正确地确定盈亏,因此长期资产应该在其经济寿命期内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分摊,“折旧”概念便应运而生了。2.划分资本与收益

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投资者与经营者日益分离并更加关心投入资本的报酬。因此,必须将业主的投资与投资报酬收益进行严格的区分,使得会计人员必须严格区分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同时也要求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恰当配比,更使收益表成为对外披露的重要报表之一。

3.成本会计

重工业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的制造费用激增,成为产品成本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伴随着企业生产的日益复杂化,制造程序与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也相应复杂。这些变化都对成本会计制度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最终,以存货的计价作为突破口,形成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4.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日益明显。作为不参加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所有者,必然关心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因此要求管理当局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但是又由于管理当局与所有者之间微妙的利益对立关系,同时也由于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所有者(可能并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对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不可能完全信任,所以希望能够由客观、中立的会计师进行验证,以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程度。这就形成了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1854年,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特许会计师协会,这被誉为是继复式簿记后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现代会计

“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 g Principles,GAAP)的“会计研究公报”(ARB)的出现为起点。这一会计发展阶段,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惊人的发展,标志着会计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

公认会计准则

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起到了催产的作用。经济危机过后,人们认为松散、不规范的会计实务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挽救会计职业,会计界认为必须着手制定会计准则。1934年,第一批会计准则得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会计师协会的共同认可,这批准则共包括6项内容,即

(1)利润必须实现:

(2)资本盈余不得用以调剂任何一年的当年收益:

(3)子公司并购前存在的盈余不得算做母公司的己赚取盈余:

(4)公司职员的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单独列示:

(5)库藏股股利不得作为收益:

(6)捐赠资本不作为盈余。

1937年,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公布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的法规《会计系列公告》(Accounting Series Releases,ASR),并在ASR No.4中将制定会计准则的权利赋予会计职业界,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保留有监督权与最终的否决权。以后,会计准则制定团体先后经历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以及现在的“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其中,FASB 自成立以来,迄今已经公布了133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C or FAS)。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惊人的发展

除了公认会计准则的出台外,新的会计分支——管理会计逐步形成与发展。早期的管理会计主要体现为执行性管理会计,侧重于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逐渐由单纯的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

过渡到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把决策会计放到主要位置的现代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去,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另一个重大的发展是会计研究方法上的拓展:

70年代以前,规范性会计研究法占据主导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后,实证会计研究开始出现并逐渐取得了与传统的会计研究方法共领风骚的地位。

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这样一种不断循环往复的科学研究思路,从而既保证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一致性,也能使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经受检验,避免了“空中楼阁”式的尴尬!

会计道德缺少的案例

从台儿庄区农业银行后孟储蓄所某会计挪用公款案;到济南一药材公司抽逃高额注册资金案;再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广厦(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会计造假案等等,这一系列的案例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利欲横流的诱惑下,我们许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最后的道德底线被攻破,导致范下不可追悔的错误。

自1720年在英国发生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南海公司”事件以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就成为了投资人和债权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在过去的二百多年里,由此催生的现代审计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世界各国也普遍建立和完善了财务会计准则,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了很大的保障。但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并未如投资人和债权人所希望的那样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相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案件还时有发生。在中国,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据有关资料披露,财政部1999年抽查100家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时,有81家虚列资产37.61亿元,89家虚列利润27.47亿元;在2000年度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这147户共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在上市公司方面:2001年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深沪两市上市的1000余家公司共被审计出应调减虚增利润189亿元,挤掉利润水分达15.9%。其中,审计调减利润317亿元,审计调增利润128亿元,调增调减利润总额445亿元;审计调减资产903亿元,调增资产842亿元,总体调减资产61亿元,调增调减资产总额1745亿元。特别是有6家上市公司资产调减幅度超过50%。同时在上市公司中也发生了如红光股份欺诈上市案,琼民源、银广厦、麦科特、ST黎明、猴王股份、东方电子、蓝田股份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这些舞弊案件的频繁发生不仅使会计的诚信基础受到了严重挑战,而且也严重损害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目录 一、“新经济组织”类概念 (1) 二、“新社会组织”类概念 (4)

一、“新经济组织”类概念 新经济组织:是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全部所有或绝对控制的新出现的经济组织形态。另从所有制特征上看,现行法律、法规把这类经济组织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国家统计分类目录中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商经济控制企业、港澳台经济控制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等。 1、非公有制经济:是指各种社会经济成份中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2、个体经济:又称“个人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通常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或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和支配的一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我国,个体经济目前专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 3、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为基础的经济形式。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体现着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私营经济的主要形式是私营企业,包括: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4、混合所有制经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所有制的投资主体对一个企业或公司投资所构成的经济类型。它含有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中的几种成份。其主要形式是混合所有制企业。 5、股份合作制经济:指兼有合作制和股份制两种性质的一种经济形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探索出来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集体经济的新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经济形式是股份合作企业。 6、港澳台商投资经济: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到内地直接投资设立企业而形成的经济。其经济形式主要包括独资企业、与内地投资者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其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 7、外商投资经济: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内地直接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其经济形式主要有四种形式:外资企业(又称“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8、个体工商户:是指个人从事生产劳动,生产资料或产品收入归个人所有,雇工7人(含7人)以下,以个人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经营形式,包括城镇闲散劳动力等自筹资金开业兴办,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工业、手工业、客货运输、商业、饮食、服务(包括修理)和房屋修缮等个体经营者。还包括农村的非农业个体经营者。 9、非公有制企业:指在工商登记时登记为企业的,非国有或非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包括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注意: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包含个体经济,非公有经济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10、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所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11、私营独资企业:在我国,按有关法律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主要的国际经济联盟组织

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 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总称。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 成立和发展 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高潮。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旨在约束德国。1951年4月1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6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6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1957年3月25日,6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

《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年2月1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 宗旨是促进: ①取消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②建立一个单一的对非成员国的商业政策; ③最终协调成员国之间的运输系统、农业政策和一般经济政策; ④取消私人和政府所采取的限制自由竞争的措施; ⑤保证成员国之间劳动力、资本和工商企业家的流动性。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五次扩张成形 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的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4月8日,六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上述三个共同体机构融为一体,统称欧洲共同体。 此后,欧洲共同体经历了五次扩大:

世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介绍

世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热点提示: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而一些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不断出现,推动了这两大经济发展趋势的加强,建议复习时注意如下几个知识点: 1、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3、主要的经济区域集团,中国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 4、主要的经济全球化组织,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考纲要求: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 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史论共享: 1、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为了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除了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外,美国还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尽管美国拥有特殊地位,但三大支柱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3、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世贸组织的一些决策,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它的发展,意味着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赢得竞争机遇;同时,也会对中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国内的某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知识结构: 一.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①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战后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的必要性。②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德、意、日战败,国内废墟一片;英法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出口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的32.5%,外汇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4.6%,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③美国企图凭借经济实力确立其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2.召开:1944年7月,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3.内容: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4.意义: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社会民间组织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探析

2012年8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Aug.,2012第30卷第4期JOU 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MU SI U NIV ERSI TY Vol.30 No.4 社会民间组织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探析 许广琦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本文将社会民间组织为研究对象,从当前发展的状况指出其发展的瓶颈,并针对其存在的治理失范困境、动力困境、制度滞后三方面进行思考,探讨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社会民间组织;发展状况;困境;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4-0019-03 在 服务型 政府理念的推动下,政府自身职能正在逐步从 全能 向 有限 职能转变。政府治理理念的逐步转变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奠定了意识基础,特别是近期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中谈到 政府的事务性管理工作、适合通过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这再次为社会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注入一股强心剂,也为社会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注重社会民间组织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同时,我们仍然应当注意到其发展的困境所在并及时给予解决,使得社会民间组织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地发展。 一、当前社会民间组织发展状况 中国的社会管理组织机制经历着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变迁,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使得城市各空间呈现出去组织化的态势,这种趋势的延续导致了组织个体的大量涌现,社会失范问题络绎出现,社会管理面临危机,但同时也兴起了改变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这一改变使在社会管理理念变化过程中兴起的民间组织逐渐找到了其发展的空间,在组织和凝结社会居民方面显示出较大优势,成为实现组织化的有效途径。 民间组织是指 由民间力量主办的,为社会提供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 它包括两大类:一是社会团体,二是民办非企业单位 。[1]社会民间组织在社会管理组织当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提高社会资本存量、培育社会公民社会社会管理意识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提倡共同治理的今天,社会民间组织成为了与政府、市场一起参与社会管理体系当中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也正基于上述理由,在我国,党和国家也对社会民间组织发展非常重视,从法律和政策方面为社团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国民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也为社会民间组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关研究也证实了社会组织是宏观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特别是第三产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关调查研究指出, GDP总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带来社会组织数量增长0.69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带来0.8507个百分点 。[2]在这种利势趋导之下,社会民间组织急剧攀升,呈现出一片 繁荣 景象。根据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3.1万个,比上年增长4.1%全国共有社会团体23.9万个,比上年增长3.9%;全国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19.0万个,比上年增长4.4%。 在国家推进社会组织建设以来,社会民间组织对于社会管理的意义也不断得到深化,从早期群众自发地组织活动,到政府部门有意识地去培育,社会民间组织首先在数量上实现了繁荣。然而单是数量迅速增长并不能反映其对于社会组织发展的功效,这些数量上 繁荣 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发展困境。 二、社会民间组织发展的困境 在我国,随着公民的自我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的不断增强,我国民间组织呈爆发式增长,但由于处在特定的社会转型阶段,民间组织发展还不是很规范、很成熟,仍留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 (一)民间组织存在治理失范困境 对民间组织缺乏正确认识和现行监管体制难以实质奏效之外,民间组织自身还存在着治理失范的问题。民间组织自身在 政府失灵 和 市场失灵 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民间组织也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个人意志盛行,甚至不断暴露出贪污腐败、渎职和滥用职权等一些严重问题。民间组织的低效率、商业化倾向亦引起人们的担忧。种种问题的出现正是与民间组织内部治理失范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背离社会公益宗旨,导致诚信危机。首 19 [收稿日期]2012-06-28 [作者简介]许广琦(1986-),男,福建三明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主要国际组织名称翻译

[分享]常见国际组织会议名称 政治类: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 - NAM 各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 IPU 阿拉伯国家联盟League of Arab States - LAS 伊斯兰会议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Islamic Conference - OIC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 SAARC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 EU 西欧联盟Western European Union - WEU 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 - AU 非洲统一组织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 OAU 美洲国家组织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 OAS;Organizacion de los Estados Americanos - OEA 亚洲议会和平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Parliaments for Peace - AAPP 独联体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 CIS 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SCO 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 GCC 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 ICC 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 IOM 政府间移民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for Migration - ICM 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 OSCE 澳新美理事会ANZUS council 巴黎俱乐部Paris Club 前政府首脑国际行动理事会Inter Action Council of Former Heads of Government - ICFHG 里约集团The Rio Group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

南开大学18春学期(1709、1803)《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满分答案1

18春学期(1709、1803)《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假设中国的劳动力相对丰裕,纺织品相对汽车而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进行自由贸易后() A.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的比重都将上升 B.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的比重都将下降 C.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上升 D.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下降 正确答案:A 2.实施进口配额对于进口国来说() A.有利于进口国消费者 B.使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减少 C.有利于进口竞争品的国内生产者 D.提高了本国福利水平 正确答案:C 3.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 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 B.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 C.平均成本下降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 正确答案:C 4.假设中国劳动力相对丰裕,汽车相对纺织品而言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国际贸易以前相比() A.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下降 B.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上升 C.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 D.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正确答案:B 5.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4单位劳动与6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2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00单位劳动与200单位土地,外国有200单位劳动与3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 A.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品 B.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Y产品 C.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品 D.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Y产品

最新 新经济与广州城市空间组织的案例分析-精品

新经济与广州城市空间组织的案例分析 面对全球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和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反思,2000年广州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提出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发展取向。随着番禺、花都撤市设区这一空间发展方案由概念发展为行动。由于广州南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将布局大量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而北起科学城、经国际会展中心、生物岛、大学城、广州新城,南至南沙临海城的城市“南拓轴”,将成为广州未来城市拓展的主轴向。这一区域也将成为广州新经济的主要区域。广州城市这一地域的组织与硅谷较为相似。以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其以广州智力密集区为依托,以吸引高新技术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为目标,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和生产相结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协凋发展的综合基地。因而成为广州新经济增长点建设的核心。 天河区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多个有利的区位因素: 第一,技术创新源。大学与科研机构是最重要的创新源之一。天河区行政区划面积108.3,辖区内有21所大专院校,40多个研究所,20多家大中型企业(都具有一定的科技力量)。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规划的42.2kmz范围内,有华南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中国科学院、部委、省、市所属研究所41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科研人员2.13万人。构成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的新型智力资源集中区,是珠江三角洲和广东省智力最密集的区域。这种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与生产直接结合,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就能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新产品,创造新的生产力。与此同时,还能为高技术产业提供共同实验室,开展教育培养、学术交流、组织培训等一系列具有发展前景性的活动,从而使创新源或智密区对高技术产业产生强烈的区位指向。 第二,天河区信息密集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和信息产业的基础都较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高新技术产业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第三,比较发达的运输网和通信网。天河区具有比较发达的交通和通信设施。广州天河火车站经过改建,成为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际火车站;以天河为起点的全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已经投入使用;天河是广深、广汕、广从和环城高速公路及广深珠高速公路的进出口;珠江天河段有口岸线7公里多长;广州市的地铁一号线始发站建于天河;天河至黄埔的轻轨铁路也在规划筹建中。很明显,天河区的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加之比较发达的通信网,成为吸引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因素之一。 第四,适宜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发展高技术产业密不可分的创新源或智密区,多分布在生活环境较舒适地区,既有利于科学创造,又可吸引科技人员长期定居。天河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东部,作为新区开发的重点,天河区的规划体现了跨世纪高标准,以营造适宜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吸引高技术产业,并使之成为现代研究活动和生产活动的一种地域组织形式。

我国草根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探析

我国草根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公共管理模式和社 会治理结构的多元化变迁,民间组织也在这种背景之下逐渐发展壮大。民间组织对社会发展的参与弥补了国家能力的不足,为公民参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平台,为民主和发展注入了丰富的社会资本,实现了国家和公民社会的和谐共生。草根民间组织作为多元化氛围中的治理主题之一,其角色在公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这种背景下,草根民间组织特别是以特殊群体为对象的草根公益性NGO 的发展必然引起公众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草根民间组织的概念阐述,以及在分析我国草根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草根民间组织发展的建议,旨在为将来草根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平台。 关键词:草根民间组织公益性发展现状 一、草根民间组织的概念及特征 (一)草根民间组织的概念 关于草根民间组织的定义,我国学者众说不一。王名在《中国民间组织三十年》中将其定义为:“草根组织是指植根于社区基层并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具有较强民间性的组织。”1杨淦则认为,“草根组织是指没有官方背景(没有挂靠单位或主管单位)的,也没有企业财团背景的、纯民间的、没有依法注册登记的、不具备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资格的,在民政部门备注过和没有备注的民间组织。”2贾西津根据法律地位分类,认为我国民间组织基于法律地位的形式,分为法定民间组织和草根民间组织。3本文草根民间组织的定义便是以法律地位为基础的:法定民间组织,指那些按照现行法规,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获得社会团体或者相应法人地位的“民间组织”;而草根民间组织,是指那些不具有被现行法规正式认可的“民间组织”的法律地位,但是在相当程度上具备NGO的核心特征,即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组织。其中大多属于民间自发组建,因各种原因不能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而未获法人资格的组织。 (二)草根民间组织的特征 虽然定义各有偏重点,但是可以归纳出草根民间组织具有以下五大特征:其一,自发成立,而非官方批准。它是由公民自发形成,公民通过建立公益性组织发扬乐善好施的光荣传统与人文关怀,从而获得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其二,组织活动经费自筹,而无官方拨款和资助。这类组织行为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一致,组织的合法活动经费大多由组织内部成员筹集,不列入官方拨款和资助范围。其三,组织管理自治,而非官方操控。组织运行依照一定章程,日常监督管理由组织成员内部自觉完成,未进入官方监督管理范围而具有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的特 1王名.中国民间组织三十年:走向公民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 2杨淦,傅钵.漫话慈善[M].新华出版社,2006.9 3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一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1

关于在全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双培双推、双争双保”活动的方案

关于在全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双培双推、双争双保” 活动的方案 为进一步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中深入实施?先锋工程?,加强我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保障和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区委决定在全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能手,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培养成党员;把经营管理层中的优秀党员推选为党组织负责人,把优秀党组织负责人推荐进入经营管理层;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保证党组织的工作条件,保证‘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推、双争双保?活动(以下简称?四双?活动)。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双培双推、双争双保”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开展?四双?活动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健全党的组织、完善党的制度、培养凝聚优秀分子、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新方法、新途径,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群众,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两新?组织的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开展?四双?活动的目标要求:经过3年的努力,使全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在?两新?组织的改革、创新、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党建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服务保障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具体任务是:建立起一支素质

其他经济组织

(一)亚洲 1.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1961年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三国建立的东南亚联盟(ASA)。1967年8月8日,东南亚联盟三国加上新加坡、印尼共5国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也称《曼谷宣言》),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1984年文莱加入了东盟。1995年越南成为东盟的第7个成员国。1997年7月,缅甸、老挝入盟。柬埔寨原定于和缅甸、老挝一起加入东盟,由于国内政局动荡未能如期加入。现在东盟成员国一共有9个国家。 东盟是一个政治与经济合作并重的综合性区域性组织。东盟成立的最初10年,其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目标是促进本地区的和平和在国际社会中用一个声音说话。进入70年代后期,随着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崛起,及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经济体制改革浪潮,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东盟的合作从政治与经济并重转向了以经济合作为主。1977年6月,5国签订了关于成员国就对种商品实行优惠贸易安排的协议。1978年6月,东盟5国又达成协议,把优惠产品扩大到755种。1979年的东盟首脑会议达成了就优惠贸易安排从关税领域扩展至非关税领域的协议。东盟贸易自由化有了发展。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盟在经历了优惠贸易安排的10年实施后,感到单纯在局部范围实施优惠贸易安排是不够的。1992年10月,东盟签署了《新加坡宣言》、《东盟加强

经济合作框架协定》、《有效普惠关税协定》,决定从1993年起,逐步削减关税,在15年内,即在2008年前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1994年9月,又决定把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时间从15年缩短至10年,并在2003年把内部工业和农产品的关税率降至0.5%。 另外,东盟还积极与亚洲其他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其中,令人瞩目的是东盟与中国欲建立自由贸易区。从2002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正式启动。按计划,该自由贸易区将在10年期间内建成。它将创造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1.2万亿美元贸易总和的经济区,将对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2.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简称南盟)。南盟是在1985年12月成立的,成员有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等7个国家。1993年4月,南盟就7国间优惠贸易安排达成了协议,以此作为今后贸易谈判的基础。1994年11月起,实施了1993年4月形成的优惠贸易安排。南盟成立后近20年来,区域经济合作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是成员国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分歧和边界争端,加上印巴两个南亚大国之间在该地区禁止核武器问题上存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政治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业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给世界交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可是谁能想到他背后的困难和艰苦啊、、世界给中国了机会,中国也给世界了一个奇迹。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完备和中国产品的世界化世界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帮助也是不可忽视和忘却的、跨国公司的世界性投资给中国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虽然他们从中国拿走了很多的财富,但是他们也留下了技术,工厂和资金、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利用这些外资把中国的经济奇迹般的搞活了。几十年来,中国没有辜负世界对中国的期望,既然世界选择了中国那么中国没有让世界失望。 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经济组织还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没有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对中国的帮助也就不会有那么辉煌的成就,至少中国的产品很难走向全世界、、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增长也有很大的贡献。。最实在的就是中国制造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总的来说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是有利的、 我们就单独的分析一下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加入WTO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不仅可以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加入WTO促进了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增多意味着有更多的高薪就业机会、更多的政府税收收入和更多的技术转让。有利于推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稳定发展,还为我国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创造了更为宽松的国际环境。 加入WTO有利于中国企业提高效率。人们通常把面对竞争作为一种"挑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而从一国经济整体来看,可以更多地把加强企业间的竞争看作为一种提高效率加速发展的"机遇"。 加入WTO有利于引入新的服务种类,推动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 加入WTO,服务业部分行业的市场准入,将不再仅仅受国内有关部门的控制,而是要执行我国政府对世贸组织的承诺。这将有利于打破国内的部分行业的垄断局面,增强国内服务市场的竞争性,促使国内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WTO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中国加入WTO虽然获得了平等、自由和规范的贸易机会,但是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甚至对一些行业来说会遇到非常残酷的竞争环境。 加速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入WTO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一国内部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导致该国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国际上贫富差距拉大,则是世界不稳定的经济根源。增大了我国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由于长期的殖民掠夺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因,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国际经济风险面前更具脆弱性。使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更为尖锐。如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仍然存在,发达国家往往把污染工业、资源密集型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

新经济社会组织概念[1]

新经济社会组织概念[1]

附件3: 口号征集活动的宣传介绍材料 目录 一、“新经济组织”类概念 (1) 二、“新社会组织”类概念 (11)

一、“新经济组织”类概念 新经济组织:是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全部所有或绝对控制的新出现的经济组织形态。另从所有制特征上看,现行法律、法规把这类经济组织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国家统计分类目录中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商经济控制企业、港澳台经济控制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等。 1、非公有制经济:是指各种社会经济成份中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2、个体经济:又称“个人所有制经济”。个体经

济通常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或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和支配的一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我国,个体经济目前专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 3、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为基础的经济形式。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体现着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私营经济的主要形式是私营企业,包括: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4、混合所有制经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所有制的投资主体对一个企业或公司投资所构成的经济类型。它含有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中的几种成份。其主要形式是混合所有制企业。 5、股份合作制经济:指兼有合作制和股份制两种性质的一种经济形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探索

国外学者对新经济理论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新经济理论的研究 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化、扩散以及经济回升的过程中,虽然新经济一词仿佛在理论分析和实践中消失了,但各国政府希望通过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来摆脱危机的举措一直在进行着,特别是信息通信、能源、生物、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与新经济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深入剖析新经济理论的核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新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新经济的内涵 Camevale (1991)在新经济中对新经济涵盖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阐述,认为强大的生产力、灵活的市场容量和发展速度、产品的高性价比,以及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是新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评估了新经济中的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了新经济对管理、就业和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新经济的发展来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其研究对新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此后,学者Argandona基于伦理视角提出新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其参与主体遍布全球范围全球化;络化的组织形式具有高度灵活性。这一研究从微观层面对传统公司理论提出了挑战。 新经济是在一系列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开发技术的应用领域来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各种新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催生新兴产业的产生,同时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并逐渐扩散到整个经济生活所需的各种新产品、新的生产流程、组织形式以及政治和社会关系当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运行模式。新经济是在信息通信技术革命背景下,伴随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开始的,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撑,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型经济形态。 2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和传统经济不同,它能够进一步软化产业结构,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新经济中,知识和创新取代了资本和劳动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知识和信息在整个经济和社会范围的传播大大提高了新经济的效率。新经济以全球化、信息化为基础,以知识和技术为发展核心,它的出现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第一,新经济是创新经济。

世界组织名称

African Development Fund 非洲开发基金ADF African Groundnut Council 非洲花生理事会AGC African Liberation Committee 非洲解放委员会 African Postal Union 非洲邮政联盟AFPU African 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非洲邮政电信联盟APU/ATU African Timber Organization 非洲木材组织ATO Agency for the Protection of Number weapons in Latin America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组织OPANAL American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美国国际商会 Andean Pact Organization 安第斯条约组织(安第斯集团)Andean Group Andean Reserve Fund 安第斯储备基金会FAR Anzus Council 澳新美理事会 Arab African International Bank 阿拉伯-非洲国际银行 Arab Common Market 阿拉伯共同市场 Arab Fund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阿拉伯经济和社会发展基金会AFESD Arab 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阿拉伯议会联盟AIPU Arab-Latin American Bank 阿拉伯-拉丁美洲银行ARLABANK Arab Monetary Fund 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AMF Arab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and Metrology 阿拉伯标准化和计量组织ASMO Arab States Broadcasting Union 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ASBU Arab Summit Conference 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 ASEAN Regional Forum 东盟地区论坛ARF Asian-African Conference(Bandung Conference)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我国社会组织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21543137.html, 我国社会组织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夏建中张菊枝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01期 摘要: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主要是为了应对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而产生的一些 社会新问题和新矛盾。当前,我国社会组织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但总体上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出诸如强政府主导、结构不平衡、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不规范、缺乏专业人才及自身能力不足等特点。基于此,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大力发展成员自主性和公益慈善类的社会组织,应当加大并规范投入扶持、开辟多种资源渠道,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组织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社会组织;初级阶段;发展方向 一、社会组织:概念的界定 社会组织,国际上通常称为“志愿者组织”或者“非营利组织”(NPO),主要是指以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且属于非政府体系的组织。相类似的概念还有“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等。 在我国,社会组织是官方使用的最新概念,之前官方正式使用的是“民间组织”这一概念,而此前基本上是以“社会团体”来称谓这种类型的组织。1998年,国务院分别出台了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的管理条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两种形式的组织成立予以制度性规范,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这两个文件中,分别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了基本的概念界定,指出“社会团体主要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而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生活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对民间组织实行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该文件还正式提出了“民间组织”的官方称谓。后来,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基金会管理条例》(试行)又正式将基金会从“社会团体”中分离出来,成为民间组织中相对独立的又一种类型。至此,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以及基金会成为相互独立的三种类型,隶属于“民间组织”。近些年,社会组织开始逐渐进入官方称谓的范围,与“民间组织”的称谓并存,并逐步过渡到“社会组织”的概念。 从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具有的特征来讲,主要包括民间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愿性和自治性等特征。民间性是相对于国家公共权力部门而言,是指社会组织不是政府部门;非营利性和公益性是相对于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而言,是指社会组织所从事的活动都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以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和社会服务事业为主要宗旨,是为了发展公益事业实现公共利益;自愿性和自治性是针对社会组织组织成员的结合方式而言的,是指社会组织以成员自愿参加为

(人力资源战略)专家型组织-新经济的新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专家型组织-新经济的新人力资源 战略

专家型组织-新经济的新人力资源战略 引言:新经济时代,技术变化快、市场成熟快、竞争水平高,企业不再仅需要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如何招募和培养具有“5高”素质的专家型员工,以及如何建设专家型组织成为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和您壹起来探讨人力资源如何向专家转化、组织如何向专家团队转化、管理如何以专家为中心、运营如何以专家为主体。 专家型组织是新经济的主导性人力资源战略。新经济是以数字技术、网络为平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体且带动其它产业升级的经济体系。新经济中,技术变化快、市场成熟快、竞争水平高,企业趋向同步发展和同步作业最大化。因此,企业大量需要的是高知识、高技能、高自治、高创造力、高责任感的专家型员工,而不是传统经济中从事简单劳动、被监控的工人。专家型组织,有着以下优势:人力资源向专家转化、组织向专家团队转化、管理以专家为中心、运营以专家为主体。因此,它比传统组织拥有更多先进知识、先进技能的来源,拥有适应变化、加速发展的创新力量,从而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壹、专家型组织的特点 1、职务定位专家化。 2、专家职位扩大化。 3、通过内部训练和外部招募组织合格的专家型员工。 4、专家队伍结构合理。 5、使专家型员工得到更多的自治、更多的职责、更多的尊严、更多的利益。 6、建立专家之间交流、交流、学习、合作、整合的组织机制。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专家 对专家的认识,人们存于壹些误区。需要澄清的,第壹、专家不等于高学历,硕士生、博士生不壹定是专家。从本质上说任何博士生和壹年级学生壹样均是学生,只要他尚不具备解决某壹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第二、专家不等于高职称;第三、专家不等于经验多的所谓实干家,个人经验再多,相对专业领域人类知识积累而言也是十分狭窄的。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的专家型员工应该具备以下备件: ―较高的智力。如记忆力、分析力、决策力、学习力。 ―较高的情商。如自我评价能力、对他人的评价能力、合作能力等。 ―较高的逆境商数。如忍耐力、坚持力、远大抱负、信仰。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读、写、说、电脑和网络操作能力等。 ―掌握专业领域内系统、广泛、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关联应用领域内全面、较高的各项技能。 ―拥有专业领域和关联应用领域全面、丰富的经验。 ―具备专业领域及关联应用领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和国际规范接轨,向国际水准靠拢。 ―于专业领域和关联应用领域中,能够独当壹面,具有设计多种选择方案、进行优化分析、达到精细效果、解决问题、完成职责的综合能力。 ―有职业道德和商业道德。如恪尽职守、忠于承诺、有责任感、追求完善等。 专家的水平,于各自的领域内可分为企业级、省级、国家级。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专家型员工水平级别的竞争。只有拥有国家级水平之上的专家团队才最终会赢。因此,我们需要国家级水平的专家,更需要世界级专家。否则,就会输掉同优秀企业的对抗赛。 三、造就专家型员工,扩大企业中专家型员工的比例 要实现这壹目标,内部训练和外部招募是俩种截然不同的有效策略,不过,这俩方面均建立于员工走专家化道路的觉悟和职业生涯规划及实施努力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要走好 3 步棋。第壹步是探索和学习阶段,这壹时期的重点不于赚钱,而于赚取成为某壹领域专家的知识资源;第二步是利用知本资源谋求职务升级发展;第三步是适应形势变化,做到终生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经验。 (1)扩大专家化范围 于传统经济时代,企业壹般只需工程技术、财会等少数领域的专家。于今天,需要专家的领域有了扩大趋势。营销领域需要众多门类的专家,如公关、广告、销售渠道管理、产品经理、市场调研和分析等。管理领域也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研究和开发管理等专家。甚至于生产壹线,建立于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大规模定制方式,也需要被授予生产现场控制权、责任扩大、能力更高的技术(专家)型工人。 (2)专家队伍必须结构合理 专家型组织集合了众多的专家,这些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根据企业战略的要求,形成完整合理的结构。缺乏某壹方面的专家,会拉整体工作的后腿。问题是壹些企业根本就没有战略规划。因此,他们组织的专家团队结构肯定是的混乱的。结构完整的专家团队,需从俩个方面考虑,壹是纵向管理层次。企业需要的专家有 3 类:集团管理专家,事业单位(如事业部、子公司)管理专家、职能部门管理专家。二是从横向职能分,可分为人事管理、财务、营销、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专家。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专家,其知识结构、经验结构、职业道德结构是不同的。 四、使专家型员工得到更多的自治、更多的职责、更多的尊严、更多的利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