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

一、问题的提出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发展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赫—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中,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即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趋向于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赫—俄理论一提出,即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经若干著名经济学家的再度解释,不断地得到完善与扩展,已奠定了其在自由贸易理论中的主导地位,并被人们公认为是继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之后,贸易理论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195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对赫—俄理论进行经验检验。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为了进行这一检验,里昂惕夫利用了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表来计算美国在1947年每一百万美元进口替代品和出口产品中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注:投入产出表是一种可以表示经济中每一种产品来源和去向的表格。里昂惕夫对这种新的分析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奖。)所谓进口替代品就是美国自己可以制造,同时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由于生产上的不完全分工),如

汽车。里昂惕夫被迫使用美国进口替代品的数据,是因为美国进口的外国产品数据不全。即使这样,里昂惕夫仍能正确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赫—俄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品更加资本密集(因为美国的资本比其他国家相对便宜),但其密集程度仍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

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表1)令人震惊,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资本密集程度约高出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其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的发现强烈地刺激人们去广泛和深入探求一种能解释这一结果的理论,产生一系列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有价值的研究。下文将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一些有代表性解释作一简单介绍,其中着重介绍肯恩和基辛等人的人力资本解说以及利默尔等人利用瓦尼克贸易要素含量模型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表1 美国1947年每百万美元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和劳动需求

出口进口替代品进口/出口

资本 2550.780美元3091.339美元

劳动(年人工) 182 170

资本/年人工14.010美元18.180美元

1.30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一)需求偏好差异说

该学说认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成立的一个前提假定是,贸易国双方的需求偏好是无差异的,消费结构因此也是相同的,由此,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便把需求偏好的差异对贸易方式的影响力给忽略了。实际上,贸易各国国民需求偏好是不相同的,而且这种偏好会强烈地影响国际贸易方式。里昂惕夫之谜之所以在美国发生,是因为美国人不喜好消费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喜欢消费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消费偏好的力量使美国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国外,把资本密集型产品留在国内消费。

我们假设本国国民喜好消费劳动密集型产品

,美国国民喜欢消费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了简化分析,我们还假设本国与外国除了消费偏好不同之外,在其他一切方面相似,因此,我们可用图3-12说明由偏好不同所导致的贸易方式的差异。

图3-12 需求偏好与国际贸易方式的确定

图3-12中,横轴表示资本密集型产品,纵轴表示劳动密集型

产品。,MN是本国与美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因为它们除了消费偏好不同之外,在其他一切方面相似,因此可以合用同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由于本国国民喜好消费劳动密集型产品,

产品,美国则反之,因此,本国与美国之间发生了贸易:本国出口资

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性产品,美国出口劳动密集

性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后,两国的生产点都

是,消费点分别是与——贸易使本国与美国的国民福利水平均提高。

(二)要素密度逆转说

该学说认为,支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另一个假定是要素密度不发生逆转,即如果在一种要素价格比率下,一种商品较之其他另一种商品是资本密集型的,那么,它将在所有的要素价格比率下,也属于资本密集型。这表明,商品的要素密度是一种特殊的技术规定,它不会随要素价格比率的改变而改变。但在现实中,要素密度是会发生逆转的,即当劳动的相对价格提高 (工资提高),美国进口竞争部门会用相对便宜的资本替代相对昂贵的劳动,由于资本替代劳动的能力很大,或者说进口竞争部门较之出口生产部门有很高的资本替代劳动的替代弹性,致使该部门生产的产品由劳动的相对价格提高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变成现在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而会有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

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结果。这里,我们可用图3-13a和3-13说明。

图4-13a里,纵轴表示第i种商品的要素密度

;横轴表示劳动与资本的价格比率,即劳动的相对价格; 曲线表

示A产品的要素密度同劳动的相对价格之间的关系; 表示B产品的要素密度同劳动的相对价格之间的关系。图4-13a反映了要素密度不发生逆转的情况,即当劳动的相对价格提高时,A产品与B产品生产部门均用相对便宜的资本替代相对昂贵的劳动,以便节约生产成本。但因两部门替代弹性相同,最终A部门生产的A产品仍是资本

密集型产品,B部门生产的B产品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曲线同

曲线相比较,对应于各种劳动的相对价格,总会

有,即要素密度不发生逆转。

图4-13b显示了要素密度发生逆转的情况。当劳动的相对价格上升时,A与B生产部门均发生用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但因B部门用

资本替代劳动的能力强于A部门的,即B部门的替代弹性大于A部门

的,使与曲线相交,交点为C。在C点之左,B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F在C点之右,B产品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故因两部门资本替代劳动的弹性不同,使要素密度逆转,从而发生了里昂惕夫之谜。

(三)人力资本说

该学说认为,里昂惕夫的统计检验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它只考虑了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忽略了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即美国投入在劳动力的智力开发、技术培训及素质提高等方面的资本。美国在这方面的投入是超过其他国家的。如果将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结合起来,里昂惕夫之谜会得到解释。

(四)自然资源说

自然资源学说仍是从里昂惕夫的统计检验方法上寻找突破口。该学说指出,里昂惕夫的统计检验忽略了自然资源,而仅统计了资本与劳动的投入。美国的出口产品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它们的开采、提炼与加工均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如果加入这部分资本投入量,那么,

里昂惕夫不等式将会由

改写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也会同贸易实践相吻合。

(五)贸易保护说

该学说指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是假设以自由贸易、完全争为贸易政策取向的。但在现实中,保护贸易是最普遍的政策取向,美国也不例外。美国劳工代表在国会中有强大的影响力,从而会使美国政策倾向于保护与鼓励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与出口限制外国同类产品的进口,从而使美国的贸易方式变为出口劳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深圳前海首华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是经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深圳市交易场所监督管理联席会议批准成立。交易中心立足深圳前海自贸区,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打造要素平台”为发展宗旨。深圳前海首华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将为您准备更多的相关金融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对您产生帮助,感谢您的学习。

这些理论或是重新审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立论前提的合理性,或是深入思考里昂惕夫统计检验的有效性,努力保卫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崇高学术地位,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自由贸易学说。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 一、问题的提出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发展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赫—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中,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即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趋向于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赫—俄理论一提出,即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经若干著名经济学家的再度解释,不断地得到完善与扩展,已奠定了其在自由贸易理论中的主导地位,并被人们公认为是继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之后,贸易理论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195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对赫—俄理论进行经验检验。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为了进行这一检验,里昂惕夫利用了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表来计算美国在1947年每一百万美元进口替代品和出口产品中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注:投入产出表是一种可以表示经济中每一种产品来源和去向的表格。里昂惕夫对这种新的分析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奖。)所谓进口替代品就是美国自己可以制造,同时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由于生产上的不完全分工),如

汽车。里昂惕夫被迫使用美国进口替代品的数据,是因为美国进口的外国产品数据不全。即使这样,里昂惕夫仍能正确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赫—俄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品更加资本密集(因为美国的资本比其他国家相对便宜),但其密集程度仍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 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表1)令人震惊,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资本密集程度约高出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其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的发现强烈地刺激人们去广泛和深入探求一种能解释这一结果的理论,产生一系列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有价值的研究。下文将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一些有代表性解释作一简单介绍,其中着重介绍肯恩和基辛等人的人力资本解说以及利默尔等人利用瓦尼克贸易要素含量模型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表1 美国1947年每百万美元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和劳动需求 出口进口替代品进口/出口 资本 2550.780美元3091.339美元 劳动(年人工) 182 170 资本/年人工14.010美元18.180美元 1.30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如何解释里昂替夫之谜

如何解释“里昂替夫迷之谜”?(出自第三单元) 一、该问题的提出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替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赋予论相悖,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 二、对里昂替夫之谜的解释 (1)劳动力不同质。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之所以出现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是因为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2)存在人力资本。H-O理论所说的资本要素仅仅包含实物资本,而完全忽视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投入教育、职业培训、健康保障等项上的支出; (3)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里昂惕夫的结论受到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影响。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动要受贸易参加国关税及非关税的限剞,这就使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前提下H-O 理论不能成立; (4)自然资源稀缺。里昂惕夫进行研究时,只局限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影响; (5)要素密集度逆转。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三、里昂替夫之谜的相关学说 对于“里昂替夫之谜”,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各种解释,同时带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代表性的学说如下: 1.技术差距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学者波斯纳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平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 2.新要素贸易理论 该理论综合了技术差距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技能理论,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时,不但要考虑传统的资本、劳动、自然资源要素,还要考虑技术、信息等要素,从而来确定商品的比较优势. 3.偏好相似理论 偏好相似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1年的《贸易的转变》一书提出,该理论主要解释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如何产生的问题. 4.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规模. 5.人力资本说 肯恩等人(Kenen,1965;Keesing,1966)认为产生里昂替夫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包含物质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而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一个人的技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终审稿)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里昂惕夫之谜 一、问题的提出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发展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着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赫—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中,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即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趋向于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赫—俄理论一提出,即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经若干着名经济学家的再度解释,不断地得到完善与扩展,已奠定了其在自由贸易理论中的主导地位,并被人们公认为是继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之后,贸易理论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1951年,美国着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对赫—俄理论进行经验检验。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为了进行这一检验,里昂惕夫利用了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表来计算美国在1947年每一百万美元进口替代品和出口产品中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注:投入产出表是一种可以表示经济中每一种产品来源和去向的表格。里昂惕夫对这种新的分析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奖。)所谓进口替代品就是美国自己可以制造,同时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由于生产上的不完全分工),如汽车。里昂惕夫被迫使用美国进口替代品的数据,是因为美国进口的外国产品数据不全。即使这

第二节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第二节“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 在要素禀赋理论提出后的一段时间里,H-O定理成为解释产业革命以后贸易产生的主要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首次对H-O定理进行实证检验,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 里昂惕夫的验证逻辑是: 如果H-O理论正确: 即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则美国作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这意味着: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应该于进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即: (K/L)X/(K/L)M 表3.2 美国国内生产100万美元 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所需的资本和劳动(1947年) 根据H-O模型,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The Input-Output Method),对1947年美国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存量和工人数值进行了比较,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得出了与赫-俄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在西方引起了轰动,?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

到底是H-O理论有问题,还是里昂惕夫的数据有问题,还是里昂惕夫的方法出了问题呢?(二)里昂惕夫之谜的其它解释 1、人力资本说 人力资本说认为,“劳动”要素过于宽泛,实际上,劳动有很多种类,性质不同。一般劳动可以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类。 熟练劳动不是先天具备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后具有一定的技能。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基辛(Donald Keesing,1966)将劳动分为8类,第一类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人力资本最高,第二类是技术人员,人力资本其次,最后一类为没有技术的工人。 基辛用美国1962年的贸易数据分析,通过检验美国进出口商品发现,在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第一类劳动的含量比例最高,在美国的进口产品中,第一类的劳动含量比例最低。 因此,美国可能是一个技术劳动禀赋丰裕的国家。通过美国和13个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出口的是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 2、要素密集度逆转 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是指同一种产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情况。 B国由于资本相对丰裕,可能在生产成衣中以资本取代劳动,也就是说,生产过程更多地使用资本而不是劳动,这样,在B国成衣就变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 例如:美国是世界生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和泰国相比,美国的粮食生产显然是资本密集型的。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假定3中,对于要素密集度,认为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同种商品在两个国家密集度相同,没有要素密集型转变的情况。 严格的假设条件限制了理论的实际适用。 如果同种产品在两个国家的要素密集度不同,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就难以成立。 由于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存在,美国进口的产品,在生产国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在美国却是资本密集型商品,于是出现了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现象;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理论回顾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理论回顾 摘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以下简称ho模型)自问世以来,经历了从备受推崇,到被批评和再解释,再到被不断地修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leontief于1953年的研究结果颇具影响力,吸引了后来众多学者对ho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奠定了当代国际贸易实证研究的主流方向。文章主要介绍hov模型的要素含量思想以及leamer的研究等,以期与读者一起探讨该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并对未来理论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ho模型;要素含量;hov模型 一、“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9月,leontief在美国哲学会年会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报告《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美国资本状况的再检验》(domestic production and foreign trade,the american capital position re-examined)。在报告中,他自行编制了1947年美国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平衡表,并利用美国的贸易数据,计算进口品和出口品所使用的劳动和资本比率。结果发现,每百万美元美国出口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要小于进口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这一结果打破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即通常被认为是资本丰裕的美国,原应以出口资本密集品为主,实际上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品,而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品。这个与传统ho理论预测完全相反的结果被称为“里昂惕夫稀缺要素悖论”(leontief scarce-factor paradox),简称“里昂惕夫之

谜”。 在《the factor proportions theory:the n-factor case》的论文中,首先提出了“商品要素含量”(factor content of trade)这个概念,并以此对二维的ho模型进行了重新表述。通过分析一国商品生产对要素的使用情况,得出进(出)口商品,实际是进(出)口本国的生产要素,并经数学求解可得到隐含在进(出)口商品中的净要素含量。 hov模型沿袭了传统ho模型的假设:规模报酬不变;任意两个国家的生产函数相同;各国产品、要素市场完全竞争;各国之间不存在贸易壁垒且运输成本为零;商品的种类不少于要素的种类;任意商品价格在世界范围内相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各国之间的偏好是相同的和齐次的。 首先,vanek考察一国进行商品生产对要素的投入情况,并用矩阵进行表示;其次,经矩阵运算得到一国要素禀赋量和净要素出口量等概念的数学表达式;最后,通过该国消费向量与世界消费向量的比例关系,将以上分析联系起来得到hov定理。 如果i国k要素的禀赋量相对于世界总产出的k要素禀赋的比例,超过了i国gdp占世界gdp的份额,则i国在k要素上是丰裕的,此时,k要素贸易含量为正,表示国家i是k要素的净出口国;反之,则i国在k要素上是稀缺的,k要素贸易含量为负,表示国家i是k要素的净进口国。从消费方面理解,一国的净出口要素含量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复习课程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 一、问题的提出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发展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赫—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中,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即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趋向于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赫—俄理论一提出,即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经若干著名经济学家的再度解释,不断地得到完善与扩展,已奠定了其在自由贸易理论中的主导地位,并被人们公认为是继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之后,贸易理论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195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对赫—俄理论进行经验检验。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为了进行这一检验,里昂惕夫利用了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表来计算美国在1947年每一百万美元进口替代品和出口产品中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注:投入产出表是一种可以表示经济中每一种产品来源和去向的表格。里昂惕夫对这种新的分析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奖。)所谓进口替代品

就是美国自己可以制造,同时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由于生产上的不完全分工),如汽车。里昂惕夫被迫使用美国进口替代品的数据,是因为美国进口的外国产品数据不全。即使这样,里昂惕夫仍能正确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赫—俄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品更加资本密集(因为美国的资本比其他国家相对便宜),但其密集程度仍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 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表1)令人震惊,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资本密集程度约高出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其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的发现强烈地刺激人们去广泛和深入探求一种能解释这一结果的理论,产生一系列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有价值的研究。下文将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一些有代表性解释作一简单介绍,其中着重介绍肯恩和基辛等人的人力资本解说以及利默尔等人利用瓦尼克贸易要素含量模型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表1美国1947年每百万美元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和劳动需求 出口进口替代品进口/出口 资本 2550.780美元3091.339美元 劳动(年人工) 182 170 资本/年人工 14.010美元18.180美元 1.30

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沃西里·里昂惕夫(1906~) Wassily W Leontief 俄裔美国经济学家。1906年生于俄国圣彼得堡(后改名列宁格勒)。1921年进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1925年获列宁格勒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学德国,1928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助理、中国国民党政府铁道部顾问。1931年由德国移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助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经济分析研究所所长。197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昂惕夫最重要的贡献是从30年代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法,即在编制反映各部门间产品量交流情况的投入产出表基础上,用数学方法研究各部门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关系。这种方法在世界各国迅速传播并广泛运用,并被联合国规定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70年代领导一个小组,从事世界经济模式的研究,对2000年的世界经济情景进行了预测。著有《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1941年)、《美国经济结构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中理论和经验的探索》(1953年)、《投入产出经济学》(1966年)、《经济学论文集:理论与推理》(1966年)、《经济学论文集:理论、事实与政策》(1966年)、《世界经济未来》(1977年)等。此外,还发表了许多论文。里昂惕夫最主要的贡献是创立了有名的投入一产出分析法,由于这一贡献,他受到了全世界学术界的的尊敬。197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向他颁发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在经济学领域作出的巨大成就。1974年,联合国委托里昂惕夫建立全球性投入产出模型,以研究本世纪最后的20多年中世界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与国际社会能够采取的方案。 里昂惕夫之谜 是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 Leontief,1906-)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 里昂惕夫之迷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其人力资本解释是,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优势是拥有很多经过大量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劳动力,而教育和培训可视为对人力的投资,因此高素质劳动力可以称为人才资本,如果把这部分人力资本加到物质资本上,美国就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二、里昂惕夫之谜的人力资本解释 肯恩等人(kenen,1965;keesing,1966)认为产生里昂惕夫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包含物质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而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在于提高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的效率。这就暗示着美国劳动比外国劳动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于进口替代品。 肯恩在其1965年的研究中,指出许多关于h-o模型的悖论,包括里昂惕夫悖论都是因为传统贸易理论中采用特殊资本概念。(注:由于贸易理论分析的是一种长期现象,因此,贸易理论中的资本是“等待”意义上的资本,而不是一系列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肯恩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将“等待”意义上的资本作为一种直接进入生产函数的要素的作法是不妥的,是许多悖论和矛盾产生的根源。)肯恩在瓦尼克、舒尔茨和贝克尔的研究基础上,拓宽传统贸易理论中

里昂惕夫反论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对“里昂惕夫之谜”解释的理论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很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一)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 劳动熟练,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但是,一些人士认为里昂惕夫的解释过于武断,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此,他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们所接受。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就13个工业发达国家劳动要素的技能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美国的各类高技能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说高技能劳动要素相对丰裕的结论。 因此,在基辛看来,里昂惕夫对他自己的验证结果所作的解释是合理的。正是由于美国在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产业中具有国际比较优势,才致使美国各行业的“出口/总产量比率”同该行业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高低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进而导致美国作为一个高技能劳动要素相对丰裕,而低技能劳动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大量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能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低技能劳动密集型商品。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商品流向同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并没有矛盾。 (二)人力资本说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优势是拥有很多经过大量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劳动力,而教育和培训可视为对人力的投资,因此高素质劳动力可以称为人才资本,如果把这部分人力资本加到物质资本上,美国就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就自然破解。 (三)技术差距说 该学说认为,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巧和熟练成度的积累,技术不仅能提高土地、劳动和资本要素的生存率,而且可以提高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对比例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也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技术进步和技术革新意味着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说一定的产量只需要较少的要素投入量就可以生产出来。通过改进技术,可以提高劳动力存量和资本存量的生产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变动产生作用。 (四)自然资源说 经济学家范尼克认为里昂惕夫在计算时只考虑了劳动和成本两种生产要素,而忽略了自然资源这一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在美国进口的自然资源产品中大部分为其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对这些资源的加工等过程中又大量的投入资本,故这些产品在美国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样一看就容易解释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较多的现象。 (五)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 要素密集度颠倒也是里昂惕夫之谜的一种代表性解释。要素密集度颠倒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一旦要素密集度颠倒发生,则要素均等化定理不再成立,因此,赫—俄理论不再成立。

用人力资本学说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用人力资本学说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战后美国出口的应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美国经济学家华西里·列昂惕夫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却发现,美国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赫--俄模型刚好相反。由于赫--俄模型已经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因此里昂惕夫的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迷"或"里昂惕夫反论"。 二、人力资本学说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体高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在于提高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的效率。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劳动技能是社会投资于教育和培训的结果,技术熟练的劳动者可以象有形资本重复地取得收益那样不断地取得收入,因而把劳动技能称作人力资本。 将劳动技能资本化的方法是,将技术熟练的劳动者与非技术熟练的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利息率加以折算。按此法计算出来的人力资本与有形资本相加,构成一国的资本总额。 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克拉维斯(Irving Kravis)、凯南(Peter Kenen)、基辛(Kessing)等人。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或某一个人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所进行的投资,并不仅仅局限于表现为企业、厂房、机器、设备、技术发明等物质形态,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在教育、训练、医疗、保健、卫生、社区服务等各种人力资源开发(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上的投入。前者为物质形态的实物资本(Physical Capital),后者可以概括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三、用人力资本学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由于美国研究与开发风气盛行,教育与职业训练制度完善,因此美国比较外国拥有更多的技术熟练的劳动者或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也要取得相应的投入回报。因此,对劳动要素的基本构成单元每一个从业人员说来,他所得到的工资收入就并非完全是就其眼下的劳动付出支付的报酬,其中必有一个部分,是就其过往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给予的相应回报。 分析显示,美国的出口品较进口替代品包含更多的劳动技能在内,即美国出口品包含有大量的劳动技能投入,进口替代品包含的主要是非技术劳动,因而美国的出口品实际上是较进口替代品为资本密集的商品,符合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假说。 四、实证分析 例一:见下表(1970年加拿大对外贸易中的劳动要素): 全部对外贸易对美双边贸易 进口(M)/出口(X) 进口(M)/出口(X) 接受过初等教育0.91 1.06 接受过中等教育 1.07 1.17 接受过高等教育 1.14 1.14 合计 1.02 1.12 分析:

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 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 Leontief,1906-)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里昂惕夫当代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代表作《投入产出经济学》。 他对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发现美国出口商品含有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竞争性进口代替品中则含有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这说明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个结论与H—O论证相反(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随后一些经济学家仿效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状况进行验证发现,一些国家也存在这种谜。 里昂惕夫之迷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对“里昂惕夫之谜”解释的理论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很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一)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 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劳动技能说和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这是他本人对这个“谜”的解释。为什么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高呢?他说这是由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工人所受的教育和培训较多、较好,以及美国工人进取精神较强的结果。这些论点,可以看作是熟练劳动或人类技能说的雏形。但是,一些人士认为里昂惕夫的解释过于武断,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Krelnin)经过验证,认为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倍,因此,他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们所接受。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针对要素禀赋理论关于各国拥有同质的生产要素的基本假定,认为一个国家的劳动要素很难说是同质的,而是可以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生产技能的组别。一个国家尚且不能说有同质的劳动要素,那么,就国与国之间劳动要素的相互比较而言,就更谈不上所谓同质性了。 基辛根据美国1960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将美国的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解释的综述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解释的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发展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赫—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中,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即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趋向于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赫—俄理论一提出,即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核心理论之一。 195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对赫—俄理论进行经验检验。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为了进行这一检验,里昂惕夫利用了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表来计算美国在1947年每一百万美元进口替代品和出口产品中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注:投入产出表是一种可以表示经济中每一种产品来源和去向的表格。里昂惕夫对这种新的分析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奖。)所谓进口替代品就是美国自己可以制造,同时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由于生产上的不完全分工),如汽车。里昂惕夫被迫使用美国进口替代品的数据,是因为美国进口的外国产品数据不全。即使这样,里昂惕夫仍能正确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赫—俄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品更加资本密集(因为美国的资本比其他国家相对便宜),但其密集程度仍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 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表1)令人震惊,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资本密集程度约高出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其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的发现强烈地刺激人们去广泛和深入探求一种能解释这一结果的理论,产生一系列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解释的综述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解释的综述 导读:本文关于里昂惕夫之谜解释的综述,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问题的提出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发展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赫—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中,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即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趋向于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赫—俄理论一提出,即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核心理论之一。 195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对赫—俄理论进行经验检验。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为了进行这一检验,里昂惕夫利用了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表来计算美国在1947年每一百万美元进口替代品和出口产品中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注:投入产出表是一种可以表示经济中每一种产品来源和去向的表格。里昂惕夫对这种新的分析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奖。)所谓进口替代品就是美国自己可以制造,同时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由于生产上的不完全分工),

如汽车。里昂惕夫被迫使用美国进口替代品的数据,是因为美国进口的外国产品数据不全。即使这样,里昂惕夫仍能正确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赫—俄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品更加资本密集(因为美国的资本比其他国家相对便宜),但其密集程度仍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 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表1)令人震惊,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资本密集程度约高出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其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的发现强烈地刺激人们去广泛和深入探求一种能解释这一结果的理论,产生一系列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有价值的研究。下文将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一些有代表性解释作一简单介绍,其中着重介绍肯恩和基辛等人的人力资本解说以及利默尔等人利用瓦尼克贸易要素含量模型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表1美国1947年每百万美元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和劳动需求 出口进口替代品进口/出口 资本2550.780美元3091.339美元 劳动(年人工)182170 资本/年人工14.010美元18.180美元1.30 资料来源:转引自多米尼克·索尔韦托瑞:《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及有关的学说

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及有关的学说

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及有关的学说 为解开里昂惕夫反论,西方学术界提出了一些解释,如劳动效率说﹑消费偏向说﹑贸易壁垒干扰说﹑人力资本说和美国经济延伸说等,力图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一反常现象,但截至90年代初仍未找到一个能为经济学界共同接受的解释。 1.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 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和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这是他本人对这个“谜”的解释。为什么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高呢?他说这是由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工人所受的教育和培训较多、较好,以及美国工人进取精神较强的结果。这些论点,可以看作是熟练劳动或人类技能说的雏形。但是,一些人士认为里昂惕夫的解释过于武断,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Krelnin)经过验证,认为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倍,因此,他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们所接受。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利用美国1960年时人口普查资料,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大类。熟练劳动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厂长或经理、技术员、制图员、机械工人、电工。办事员、推销员、其他专业人员和熟练的手工操作工人等。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他还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例如,在这14个国家的出口商品中,美国的熟练劳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非熟练劳动比重最高。在进口商品方面,正好相反,美国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非熟练劳动比重最高;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这表明发达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多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少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熟练劳动程度的不同是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 人力资本说是美国经济学者凯南(P.B.Kenen)等人提出的,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符合赫-俄原理的学说。他们认为,劳动是不同质的,这种不同质表现在劳动效率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劳动熟练程度所决定,而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又取决于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教育和其他有关的开支,即决定智力开支的投资,因此,高的熟练效率和熟练劳动,归根到底是一种投资的结果,是一种资本支出的产物。凯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国际经济学)

里昂惕夫之谜的其他解释 肯恩等人(Kenen,1965;Keesing,1966)认为产生里昂惕夫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包含物质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而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在于提高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的效率。这就暗示着美国劳动比外国劳动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于进口替代品。 肯恩在其1965年的研究中,指出许多关于H-O模型的悖论,包括里昂惕夫悖论都是因为传统贸易理论中采用特殊资本概念。(注:由于贸易理论分析的是一种长期现象,因此,贸易理论中的资本是“等待”意义上的资本,而不是一系列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肯恩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将“等待”意义上的资本作为一种直接进入生产函数的要素的作法是不妥的,是许多悖论和矛盾产生的根源。)肯恩在瓦尼克、舒尔茨和贝克尔的研究基础上,拓宽传统贸易理论中资本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模型解释许多H-O 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 里昂惕夫之谜的另一种解释是里昂惕夫使用的是两要素(资本、劳动)模型,忽略了其他要素如自然资源(土地、矿藏、森林等)的影响。一种商品如果是自然资源密集型的,在两要素模型中将其划分为资本或劳动密集型,显然是不正确的。Diab(1956)将美国贸易商品分为两类:加工制造品和初级产品。他在研究中发现:(a)在美国进口替代品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约占65%,而出口商品却只占15%;(b)在美国,初级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大于制造品的资本—劳动比,而两类产品在相应的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几乎是相同的。由此,Diab认为美国进口替代品资本密集程度较高正是美国自然资源稀缺的体现。Vanek(1963)为Diab的结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Vanek 发现,美国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所需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之比分别为,1.07、0.83和0.54。他进一步认为在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和资本是互补的。在上述发现基础上,Vanek认为,美国进口替代品资本密集程度较高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一种在美国稀缺的生产要素,只有同大量资本结合才能在生产中发挥效率。 美国的关税政策正是产生里昂惕夫之谜的一个重要因素。关税实际上就是对进口征税,它可以减少进口,刺激国内进口替代品的生产。Travis在1964年以及1972年的研究中发现,美国受贸易保护最严密的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影响了美国的贸易模式,降低了美国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程度。Baldwin(1971)认为Travis的研究是里昂惕夫之谜的重要解释,即美国关税改变了美国的贸易模式。但是,即使考虑关税因素,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只不过下降5%,并不足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要素密集度颠倒也是里昂惕夫之谜的一种代表性解释。要素密集度颠倒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一旦要素密集度颠倒发生,则要素均等化定理不再成立,因此,赫—俄理论不再成立。(注:关于要素密集度颠倒的讨论请参见多米尼克·索尔韦托瑞,《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104页。) H-O理论是从静态角度考虑问题的,一些经济学家(Posner,1961;Vernon,1966)认为也许真正影响贸易模式的是一些动态因素,如技术变化。Posner在1961年提出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认为美国作为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出口大量的高新技术产品。但是,当外国生产者获得新技术后,他们就凭借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最终占领外国市场,甚至美国市场。Vernon进一步发展了Posner的理论,于1966年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内部规模经济:指来源于单个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报酬的递增。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个产业内部差异产品甚至是非差异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 悲惨的增长:在极端的情况下,大国的经济增长使贸易条件发生很大的恶化,贸易条件的恶化对该国社会福利的负面效果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增进效果,该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就会因增长而下降,这种情形就是所谓悲惨的增长。 保护产业选择的“穆勒标准”:如果某个产业由于缺乏技术方面的经验,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而无法与外国企业竞争,在一定时期的保护下,该产业能够提高效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存在下去,并取得利润,该产业即为幼稚产业。概括如下几点为:(1)正当的保护只限于对从外国引进的产业的学习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时期就应取消保护。 (2)保护只应限于那些被保护的产业,在不久之后,没有保护也能生存的产业。 (3)最初为比较劣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后,有可能变为比较优势产业。 经济同盟: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实现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 18.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19.地区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一个由各国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共同机构协调下,通过制定统一的经济贸易等政策,消除国别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壁垒,实现区域内共同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以促进经济贸易发展,并最终形成一个经济贸易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 20.自由贸易区通常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在成员国的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之间彼此取消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限制,但对非成员国仍维持各自的贸易政策。 21.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所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成员国间彼此消除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限制,实现区域内货物的完全自由移动,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 22.共同市场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现货物自由移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之间的自由移动。 23.经济同盟实行经济同盟的国家不仅实现货物、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建立共同对外的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政策,逐步废除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便一体化的范围由货物生产、交换扩大到分配领域。 24.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经济、财政与金融、贸易等政策方面均完全协调一致,实行统一经济政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