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汉史(秦晖)

秦汉史(秦晖)

秦汉史(秦晖)
秦汉史(秦晖)

秦汉史

一、秦汉史简述(秦制与周秦之变)

二、周制介绍

三、儒、道、墨、法

四、儒道之争

五、汉儒之变化

六、“礼”的变化

七、“有为”和“无为”之争

八、西汉时经济政策

九、汉代的社会管理

十、汉代的吏治

十一、汉代基层设置

十二、中国古代行政设置(君权相权、分权集权)十三、汉魏之变

1)儒里化趋势、以礼入法

2)社会基层组织

3)选拔人才

4)货币使用

秦汉史简述

●秦汉时代的研究基本依赖于正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因为很少有野史或

个人文集流传下来。要作出新的研究主要取决于地下简牍的出土

●重视秦汉时代的原因:秦汉时代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China基本认同为“秦”的转音;汉民族也是在汉帝国时形成)

(越南将华人分为华族、艾族(客家人)、明家族(明代移民))

●世界历史上的三大轴心文明:古希腊时代、印度列国时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将汉代与古罗马帝国放在一起研究,是史学界一个热门的领域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

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交相资----谭嗣同

●自秦汉已废封建(古汉语用法,意指奴隶),人人平等,皆可起布衣而为卿相;虽有封

爵,只同虚衔;虽有章服,只等徽章----康有为(与谭嗣同的观点截然相反)●毛泽东与康有为一样褒奖“秦制”,但康看到的秦制是“自由平等”,而毛看到的是“先

进阶级专政”和“镇压反革命”。毛与谭都把“秦制理解”为强权与暴力,但谭斥此暴力为“大盗”,而毛誉此暴力为“革命”和“镇反”,并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

(同样的事实判断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

(谭与康的判断是否是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

●周时有主人、附庸之分,而秦时臣民皆皇家奴,但有受宠与否之分

(主人对附从或尚知爱惜,因附从属于己也。而受宠奴之虐待其他奴也,有狐假虎威之横暴,无损及己物之顾惜,其虐或百倍)

秦汉史

----周制介绍

●孟子对周制的评价: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

●左传对周制的评价:率其宗氏,机其分族,将其类丑

●周的建构特点:血缘色彩浓,国人交往半径小

●周朝族群的重要因素:血缘纽带的结合,宗族亲情父权的伦理关系

(周时天子之尊是伦理性的,不具有科层化的行政权力结构,天子对下面的诸侯不能随意任免)

(韩非子认为:臣之于君也,非骨肉之亲也)

●伦理产生的原因(经济学上看):信息对称、重复博弈(长期多次,参与者要考虑回报)●周时士忠于聊大夫,聊大夫忠于诸侯,诸侯忠于天子。所以士杀掉诸侯的事情屡见不鲜,

其原因就在于此(崔杼弑齐庄公)

(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六德》)亲亲高于尊尊(伍子胥灭楚国),儒家一个正常命题。这命题被法家所反对

●孔子“尊王”是对诸侯而言,小民并无尊王义务,孔子周游列国不朝周,日本明治时期

思想家吉田松阴等认为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不忠”,事实上孔子本意就只是诸侯要尊王,孔子不是诸侯,也不是大夫,与周天子没有关系,只需要忠于自己直接的主人即可。这时候讲的“忠”与秦始皇之后讲的“忠”是完全不一样的

●伦理社会重视伦理关系,性善论就比较流行。性善出于小共同体血缘亲情

●共同体越小,权利和责任就越容易对应,就越不需要制度来约束,这就是孔子说的: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一种伦理秩序

●西周实行井田制,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到底是一场私有化运动还

是国有化运动?实际上,秦对土地的管制远远高于周时,秦晖教授认为井田既非国有亦非私有,而是族群社会中的“族田”。所以商鞅变法瓦解了周制的根源

●孔子的“述而不作”:只传承而没有创建

●古文经家认为,儒家的开创者应该是周公,孔子只是一个伟大的教师,是一个伟大的布

道者。而今文经家则认为,孔子地位最高,是儒家的开创者

●族群社会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小共同体本位、性善论、权责对应

●青铜器作为经济发展的分水岭是不存在的,因为青铜的量太少,不可能大量用来作为生

产工具,真正取代木石器促进农业发展的是铁器

儒、道、墨、法

●传贤传子很可能是先秦古典儒家不满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而把远古政治理想化的结果。

其在小共同体本位的族群中无实质性差别

●“家天下”概念,与禅让制矛盾,只有在突破了小共同体本位思想的陌生人社会中才有

意义,被儒家、墨家所反对

●小共同体解体:“长者政治”(王道)或者变成“平民政治”(共和),或者变成“强者政

治”(霸道),而“强秦”、“暴秦”比马其顿更加典型

●周代族群政治的挑战:小共同体内部,出现个人主义的倾向(杨朱的观点)

墨家提倡“爱无等差”,突破小共同体的界限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看上去孟子认为墨翟的观点更加错误,但情况却是

墨翟和孟子都强调道德的作用,无非是墨翟更加偏激,孟子相对温和。汉代赵歧在《孟子注疏》中则认为:“墨翟之道,兼爱无亲疏,最为违礼”、“杨朱之道,为己爱身,虽违礼,尚得不敢毁伤之义”(孟子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但如果父母要你毁伤,你就必须得毁,仅在这一点上孟子不同意杨朱的观点)

(按照赵歧的解释,墨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共同体的一分子,个人意志和天下意志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并不想在杨墨两家之间和稀泥,当个中间派,认为这和

走极端没什么区别

●杨朱认为,“拔一毛”的权利在我,由我作主;孟子认为,这个权利不在天下,也不在

个人,而在父母(代表小共同体利益)。杨孟两者分歧的是谁有权利“为”的问题,而

墨子完全抛弃了这个问题,自然在孟子看来,就是杨近墨远了

●随着周制的衰亡,自主的个人主义(杨朱)与民本的普世主义就与小共同体本位的制度

一齐走向衰亡,这时兴起来的是一种伪个人主义和君国主义,所谓伪个人主义就是把个人从小共同体中取出来,让其成为皇权的工具,让大家六亲不认,只认皇帝

(儒家学说逐渐让位于法家学说)

●人对人如狼对狼----霍布士(这是西方性恶论中被引用最广泛的一句话)

●西方性恶论从来没有把性恶说成是人唯一的。其事实观念是,西方人认为性恶论是存在

于陌生人之间;其价值观念:不促人信恶

韩非则认为每个人都要算计别人,为自己考虑,所以任何人都是不可信的

(亲亲则别,爱私则险,民众而以别险为务,则民乱)

(夫以妻之近及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

●中国古代皇帝早就开始进行权利制衡,只是它制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君权,而西方的权

利制衡是为了维护民权

(所谓术,就是用分权制衡来驾驭群臣;所谓势,就是严刑峻法形成的高压)

●按照韩非的观点,君主用臣就要用爱钱怕死的人,这样才能管住臣下(秦王贲的故事、

萧何的故事)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

世贵贵而尊官----韩非子

(竞争理论,带有进化论思想)

●法家关于君王安排吏治的看法:应确保大权在我,居重驭轻,强干弱枝,防止权臣窃柄、

君位架空,致使法、术、势失灵而危及“家天下”。于是由性恶论、权力中心主义而导出的行政安全至上,便成为吏治的首要原则

●法家思想是在中国由血缘族群时代转向大一统帝国的历史转折中形成的

●专制皇权打破族群纽带直接控制“编户齐民”,意味着天子与诸侯间的“伦理关系”变

成了皇帝与臣僚间的科层关系

●儒法之别从社会学意义上讲就是宗法制与反宗法的“编户齐民”之制在观念上的区别

(法家将“长者政治”转化为“强者政治”,消除宗法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儒家所描写的圣人都是大孝子,而法家所描写的圣人都是一些为了治国而六亲不认的

人。由此可见两家之观点迥异。

●法家深信人性恶的原则,实际上是用现实利害来促使人们趋炎附势,“大义灭亲”其实

是“大利灭亲”,最终目的是引导人们只为皇帝服务

●后世儒家(董仲舒)的三纲理论实际上是来自法家,因为董之前的儒家文献中并无记载

这些话,反而是《韩非子》中讲道,“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乱则天下逆,此天下之常道也”

●在道德上,应该做什么和有权利做什么是要分开的

●周秦之变,小共同体解体,出现“编户齐民”,但民众摆脱了小共同体的束缚,并没有

变成近代意义上的独立公民,因为有一个大共同体(皇权)对他们进行一元化控制

●秦汉时不许同姓聚居,并且劳工死后的墓志瓦片上,只有名而没有姓(弱化宗族的观念)●秦制特点:以吏(国家雇员)为师。选吏标准----强(勇)谨(听话谨慎)之人

(人们对吏的尊崇要超过儒)

●法家有很极端的反福利倾向,主张不要给穷人救济。法家制度虽然成功地使秦国崛起,

但却使国家利益与老百姓绝对对立化,即国家要强大,老百姓就得趴下

(民弱则国强,民强则国弱;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君书弱民》)

●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

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强

民不贵学则愚,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民愚,则知可以王

农有余食,则薄燕于岁

任民之所善,故奸多,民贫则利,民富则阴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法家思想

●秦的经济并不像传统说法中描述的那么强大。实际上,秦汉时期的经济状况,当时最发

达的地区是关东,主要财富也是在关东,而不是关中

●一个好的统治者不在乎人们爱戴不爱戴,肯定在乎人们害怕不害怕他

统治者关心的是如何以“法”赏罚之,以“术”操控之,以“势”威吓之

●法家认为治国的妙诀在于垄断组织资源,这样原子化的个人就没有办法跟统治者进行较

量,同时统治者可以利用人性弱点,玩弄厚黑权术、威胁利诱、借力打力、分化瓦解潜在的反对者(“臣不敢弑君者,党与不具也”)

●暴秦的“强国弱民”之道固然可恶,但关东诸国不知自强也堪为殷鉴

儒道之争

●道家(黄老)思想在西汉一度非常兴盛,道家推崇“无为而治”

●其实道家和儒家都希望维护西周时的道统,即宗法制度,不同之处在于,春秋时期的儒

家强调恢复,道家认为周制目前还行,没必要想入非非。即一个积极,一个消极

●道家否定进取之心,消极地守护“小国寡民”;而儒家是把周制理想化,积极地“兴灭

继绝”。道家到了战国时代(庄子),跟儒家就变得越来越对立,冲突也越来越多。因为战国时代,周制越来越不行,恢复周制必须要下大功夫,而道家的思想越来越变得要顺从秦制,而不是周制。庄周时的“无为”背后的周式小国寡民理念已不再持守,“顺其自然”日益变为顺从现实、不讲是非的犬儒主义。与法家的思想越走越近

●在楚国,道法之间的差距更是变小。因为汉代秦在文化上其实是楚代秦(推翻秦的人几

乎都是楚人,从陈胜吴广到刘邦项羽),所以汉初黄老之学盛行一时

●战国末期,楚国中的亲秦派其背景就是道家思想,强调无为,顺其自然。而抗秦派则是

儒家的代表,最后的结果是抗秦派失势,道家思想在楚国掌权,成为最初的法道互补●道家兴盛原因:1)道家在楚地势大2)更适应“汉承秦制”的需要

(汉在构建国家结构时,是不希望周制再回来的,而想把秦制继承下去,但明显法家思想已经不合时宜,被天下人所厌恶,那么在儒道两家中选择,自然道家思想更接近法家思想,更适应汉承秦制的需要)

●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对道家的评价:“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这个评价对于老子

时代的道家思想并不适用,因为老子还是有追求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的状态),而到了庄子时代,道家思想倒确实如司马谈所说那样,顺从现实了

●“无为”如果讲的是统治者要宽容,不要与民争利,这就偏向于自由主义。如果讲的是

弱者对强者“无为”,这就是沦为苟且。权利对利力“无力”则意味着奴役,权力对权利“无力”意味着自由(谭嗣同就是从这点认为道家是反专制主义)

●秦晖教授认为,庄周时代的道家主要是一种面向弱者的学说,是一种明显的苟且之论。

得势有为,失势无为。庄周作为一个智者,不愿把苟且说成是无奈,而是将其上升为一种崇高的境界,同时用相对主义来模糊现实与理想的界限(平即不平,不平即平)

●《齐物论》就是万物齐一,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对的,这种境界中国人一直非常崇尚,比

如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言“大”者何?谓其超越是非之俗见,是为“真人”、“至人”也---庄子)

(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道家矛盾化解为虚无的表现:庄生梦蝶,蝶梦庄生,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难得糊涂,

玩世不恭

●后世就认为道家的思想是法家制度的一个重要支撑,在上者指鹿为马,在下者难得糊涂

(反正一切都是相对的,都差不多)

●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王夫之

(专制在开始的时候需要狂热,但到了坐天下的时候就需要冷漠、难得糊涂)

儒家“从道不从君”,容易跟统治者产生对抗

●秦晖教授认为:毛泽东是“毛表法里”,周恩来则是道家的追随者,毛周之关系类似于

法道互补

汉儒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韩非子忠孝》

(汉儒时讲的三纲来自于法家思想)

●汉景帝时,儒生辕固生跟黄老代表黄生进行辩论,黄生认为汤武之类的是乱臣贼子,而

辕固生则认为汤武伐夏桀是应天命,顺民意,并用刘邦反秦为例子来反击。最后讨论只能不了了之

(为什么当时崇尚黄老?因为黄老是坚决维护封建统治制度的)

●儒学以小共同体为本位:共同体越小,越不依赖于制度安排,仅仅由于感情、伦理、善

意就可达成权责对等(随着共同体越来越大,父父子子比较容易做到,但君臣就很难做到)

●共同体小的春秋战国时代,君臣之间是有人际关系的,士可以为知己者死,但到了秦汉

这样的大共同体,皇帝与臣下很少私下的人际交往,这样靠感情等纽带就无法联系起君臣了,儒家的解决之道就是:在家靠亲情,在国靠“革命”。但这种做法到秦之后统治者是无法容忍的,到了汉朝就必须对儒学进行改造

●儒有一部分(荀学)主张法后王(只追随现在的皇帝),这跟法家思想很接近,所以其

实秦坑儒的话坑的主要是孟子一系的儒,而荀子一系的很多都保留了下来。到了秦末,一部分去参加了革命,另一部分就成了汉代儒宗(表面是儒,其实是儒表法里),比如叔孙通帮刘邦制定一套帝王之礼(这跟儒家提倡的礼是不同的)

(从叔孙通的做法可以看出,儒与儒之间的差别往往比儒与非儒之间的差别更大)

●秦汉时期,以法入礼,就是用法家思想把儒家的礼给改造了。而到了曹魏时代,又用儒

家思想把当时的法律再次调整了一遍。因此曹魏的以礼入法是不可能回到周制时代了●汉时独尊儒术,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以法入礼”。汉以前的礼原本是基于血缘

的宗族团体中的那种伦理,一种上尊下卑而又温情脉脉的等级秩序,“以法入礼”就把这种等级秩序改造为无关血缘的君主至高无上、臣民绝对服从的关系

“礼”的变化

●汉代的法律基本上都是法家法,也就是反宗法的非伦理性的法律(汉承秦法“世家大

族,不许族居”)。一直到曹魏时的陈群刘邵才出现法律的实质性修改,使法律变得具有很强的伦理性

●礼尚异,乐尚同。礼就是区别尊卑,强调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是与亲情结合在一起,

既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保护,在小共同体内部是不需要制度来安排的,与后世奴隶制、雇佣制和科臣制中冷漠的上下之别是大不一样的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有些人理解为在刑法方面不优待大夫,在照顾和尊重方

面不歧视庶人,从而认为这句话体现了所谓的原始平等。但人类社会从诞生开始其实就是不平等的,所以上述理解并不能成立。另一种说法是“当官的犯了罪也不能惩罚,老百姓即使不犯罪,也用不着对他客气”,这当然也不正确。其实,这句话是向诸侯说的,指的是“诸侯的礼遇只给于大夫,诸侯对于普通老百姓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儒家讲的这种礼遇如果主要是一种保护的话,它的等级性甚至可以被掩盖,在后世看来,

就有了一种比较平等的感觉(礼尚往来),但其实有礼则必有尊卑上下,只不过这种宗法式的礼对双方都有约束,这跟法家讲的法—完全单向—是不一样的

●在战国时期“礼”受到法家化的改造,变得森严、理性和恐惧。战国时期的“军礼”其

实已经是“军法”了。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本书《管子》可以认为是法家思想的早期著作,而齐国也被认为是法家思想的起源地

(军礼变军法:知遇之礼----恐吓之法;宗法世亲之礼----军国征伐之法;权贵对应之礼----单项服从之法)

●到了汉初,叔孙通的制礼更是进一步改造了礼,变成一种毫无温情、使人颤栗发抖的威

礼(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史记》)

“有为”和“无为”之争

●有为之儒即为法儒(桑弘羊这一派),无为之儒即为道儒。法儒扩张朝廷权力(强化皇

权),而道儒推卸朝廷责任,于是形成了“国家干预”与“无为放任”之争

●关于“盐铁论战”:一场关于有为与无为之间的辩论(对于汉武帝政策的反思)

●霍光辅佐汉昭帝,开始改变汉武帝时的政策,因此得罪了当时的御史大夫桑弘羊,后来

在盐铁会议上扳倒了桑弘羊,汉朝也因此休养生息,进入了昭宣中兴

●桑弘羊明确反对国家救济,反对国家向穷人提供保护(反对福利政策),主张国家集权

以垄断工商之利(只为皇上的利益)。与之针锋相对的另一派—贤良文学则是反对盐铁官营,反对中央政府发行货币,主张维持武帝以前的盐铁和货币政策,即由诸侯国来主导,所以贤良文学们并不是要提倡经济自由,他们主张由权贵寡头们充当经济生活的主体。因此,贤良文学所主张的“无为”并不是对老百姓的无为,而是对权贵的无为,他们对于民主张重农抑商(桑弘羊则重视管制商业)

●贤良文学重农抑商,所以认为搞工商的都是坏人,国家不能搞,老百姓也不能搞,最好

的就是让那些红顶商人(诸侯)来搞,还主张取消土地私有,要分土井田,让老百姓离不开他们的土地,结果导致东汉时朝廷财政越来越困难。那么,这种朝廷对社会经济控制力的放松,就导致豪强门阀士族势力熏天,社会经济日渐凋蔽

●所以这种“有为”和“无为”跟今天讲的福利国家和自由放任不同,因为古时的“无为”

是给权贵以自由,而不是给人民以自由。强硬的“有为”政策(比如秦、新莽)会激发民变,而完全的“无为”政策(比如东汉末期)则造成诸侯林立,同样民不聊生。即强调管制的一方想管制的是平民,强调放任的一方想放任的是权贵,最后吃亏的都是老百姓(尺蠖效应,一放一松但都朝着一个方向)

●北宋时王安石主张抑兼并(皇帝尽可穷奢极欲,但对“阡陌闾巷之贱人”的发财梦必须

严加打击),强调一切收归国有。而司马光主张不抑兼并,要无为而治

西汉时经济政策

●六曹尚书(即六部尚书)是在新莽时代出现的,而这个时代又出现了所谓的周礼六官(天

地春夏秋冬),这六宫应该不是古制,而是汉时根据秦制编造出来的(太平天国时大量的官职就来自于周礼六官)

●汉武帝时代中央集权(推恩令)和经济管制(盐铁官营、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时还搞了“均输平准”:“平准”指的是中国封建社会运用贵时抛售、贱时收买的

方式,以求稳定市场价格的一种经济措施。“均输”指的是各郡国的贡品,除质量特别优者仍然直接运送外,一般贡品不必再运京师,而由当地办理均输官吏运往邻近高价地区出售。“算缗告缗”:“算缗”指汉代所行税法之一,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告缗”指检举不交税的人

●王莽时代搞“五均六管”:政府控制物价、征收所得税、实行专卖制度、规定国内所有

自然资源均属国家所有由国家开采、首创政府贷款。“王田私属”: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王莽时期的荒唐事最严重的就是乱改币制

●从武帝到王莽时代,国家对经济的管制是越来越严,而在思想上则进一步尊儒尊周,来

麻痹老百姓,其实是沿袭秦制越来越盛,最终导致西汉的灭亡

●独尊是里,儒术是表。文化上的“罢黜百家”是经济上的“利出一孔”之最好注脚。所

以,秦时的焚书坑儒和汉初的独尊儒术虽然做法迥异,其实本质趋一

●东汉和西汉基本上是两个王朝(刘秀虽然姓刘,但其实跟平民已经没啥两样了),而王

莽所谓的篡位在开始的时候是很得民心的,只是在新朝建立后的所作所为(极端法家化行为)实在是太胡闹了,非常不得民心

汉代的社会管理

●汉时在行政编制上实行乡里二级制,而亭并不是一个行政区划,而是一个负责治安和接

待的组织,相当于派出所,设在乡一级。每一级的行政组织都有一个相应的爵位级别●秦汉时期的基层组织管理严谨,生产有序,有点类似集体经济生产队的意味

●里尉:里里头管治安的,里门的钥匙就在里尉手里,里门定时开启和关闭,里尉对于进

出的人员都要监督和登记

●秦汉时代“五口百亩之家”讲的是独立的家庭经济,而“闾里什伍之制”听起来是一个

军营或农场。这两种描述有矛盾,实际情况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小家庭,大部分小家庭应该是有自己的土地,而国家对基层社会的管理还是相当严密的●秦汉时代的城基本上都是宫城,城里头住的不是一般老百姓,城的面积大部分都是宫殿

区,一般居民往往住在城外

●秦汉时对户籍管理的也很严格,有八月算民之制,也就是在每年八月要检查户口,要求

所有老百姓亲自到县里来核对户籍

汉代的吏治

●对于治理老百姓,司马迁的《史记》提到了两个概念:循吏(道德挂帅、伦理中心主义

的贤人政治观)和酷吏(政治挂帅、权力中心主义的法家政治观)。但这里需要注意,循吏可以说是人治,但并不说不是人治就必定是法治,即酷吏跟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完全的两回事,酷吏跟循吏说到底都是人治,而且法家酷吏比儒家循吏离现代意义的法治更远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以人权为基础的一种法律秩序,法律对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约束,而且这种法治首先是要限制政府、限制有权势的人)

(秦代的法家讲的法治不是面向皇帝的,而是面向老百姓的)

●“文法吏”(酷吏)必备的主要素质:专心事主、唯权是趋;不受任何道德良知的约束;

善于奉承上意、指鹿为马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

(只需要官吏服从命令,照章办事,不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汉武帝时期虽然号称从儒,但同时也任用酷吏,这种趋势一到西汉末年都是如此,尤其

是在西汉后期,官吏以严格、严厉为风尚

●汉代的文法吏即文史法律之吏,简称文吏,与儒生相对。王符的《儒吏论》核心观点就

是儒有所长,吏有所短,这也反映在当时官场重吏轻儒

●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史”和“吏”互通(形式转假),所以官职中有长史、御史大夫等,

而“善史书”应为贬义,与“实事求是”相反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

●在法律适用范围内,循吏比酷吏更接近守法,更能够依法办事。酷吏更多的是迎奉上意,

用所谓的自由裁量权来歪曲法律

●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中并没有对循吏和酷吏作出道德上的评价,事实也如此,

酷吏并不等于贪赃枉法,比如郅都就是一个比较清廉的人。汉时的酷吏一个很大的作用是打击豪强(豪强特点:没有贵族身份;在当地很有势力)

●关于酷吏这种制度,秦晖老师的观点是这种制度既不是法制,也不是德制,而是权制,

谁的权力大就听谁的,甚至于可以揣摩上位者的意图,法律对这些执行人来说,只是一种工具,怎么用这种工具全凭执行者的意图。而循吏在司马迁看来是“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

●从汉代当时的情况来看,德制与法制并不矛盾(比如循吏就既讲德制也不违背法制),

与这两者构成矛盾的是法家的权制(酷吏政治),整个西汉都是这种政治制度,一直到了东汉才有所缓解

汉代基层设置

●汉代基层实行三级制:县乡里。乡的分级:有秩(啬夫)、三老、乡佐等;里的分级:

里魁(里唯)、里父老、里佐、里治中

(有秩就是有工资的,是国家工作人员)

●县乡里是一套行政系统,与此相对应的还有治安、情报系统,比如县尉、亭、邮等。乡

意识形态(祭祀)系统:公社(乡社)、置社(里社、社单、书社)

●汉代的基层系统:

1)行政系统:县乡里

2)治安情报系统

3)意识形态系统

4)民政社会系统:单(弹)

●对于这么多的职位,当时政府不一定会设全,但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制度是相当复杂的,

对于基层的控制也是非常严紧的

中国古代行政设置(君权相权、分权集权)

●秦汉时的内外朝制:在皇帝身边另建一个内朝,由皇帝亲信的人构成,这些人官职一般

较低,但因为深得皇帝信任,所以权力往往比外朝的还要大,而这些内朝的人就称为“尚书”(尚书本义指开会作记录的人,相当于书记)。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尚书就扩充为六曹尚书,后发展为六部尚书(吏户礼兵刑工)。

●隋时设置尚书省,唐时避唐太宗讳就改尚书省为中书省,后又设置“同中书门下”来削

弱中书省的权力;到了宋代“同平章事”即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明代朱元璋废除丞相职务,设置内阁(东阁,原本只是陪皇帝读书的一个机构),于是有了内阁大学士,其中首席大学士就成为“首辅”;清代设置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实际上掌有宰相

的权力

●从上可以看出,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削弱相权,但这种用一个机构替换另一个机

构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是不可能解决秦制条件下的君权与相权之争的问题。后世无论明朝还是清朝的做法都只不过是汉时内外朝制的一个翻版

●除了相权的威胁外,另一个问题是皇帝对地方官员不信任,所以会经常派各种“钦差”

到地方去视察指导,这些“钦差”有些会在地方常驻下来,这样就会使得行政层次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到了唐代郡上有州,州上有道,这些州道最早就是中央派出的工作组建立起来的

●刺史最早是御史大夫的属官,是在朝廷中的言官,对政事进行监督的非常任官员。后来

皇帝派这些刺史到各地去巡视,为了方便起见,干脆就把全国分为若干监察区,这些监察区就被命名为“州”,而刺史的巡视也逐渐固定化,这样到了东汉末年,刺史(俗称为牧,即州牧)与郡首、县令一样,成为了常任的地方官职。到了唐,这一过程又发展了一次,增加了“道”,道的长官为“按察使”(宋代称为“路”);南宋时发展增加了“省”,视察的那些人称为“行中书省事”(一开始是朝官,到了元代变为地方官)。明代用“布政使司”替换“行省”,后改为“总督”、“巡抚”来管理地方

●对地方官员的管理除了不断地从中央派人管理地方外,还采取对地方分权治之的方法。

比如秦汉时郡一级分为郡守(管行政)和郡尉(管军事治安),平行的还有监御史(管纪检),分别只对自己的上级负责。唐宋时“路”这一级分权也特别厉害,设路安抚使、路转运使、路提点刑狱使(当时司法独立于行政)、仓司、饷司。元代的“行省”又开始集权,行省平章权力大包大揽

●分权治理的缺陷在于各部分不好协调、效率低下,这也就成为中央不断派出工作组到地

方指导视察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钦差大臣到了地方往往实行集权,大事小事都一把抓(往往造成地方割据,比如三国时期、唐末时期),这样分权和集权也就在中国历史上交替出现

汉魏之变----儒里化趋势、以礼入法

●秦制出现问题后,曾经有过想恢复周制的企图(项羽、汉初分封诸侯),后来通过消灭

异性王、同姓王,实行推恩令,又把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起来,在经济上也是不断强化控制,文化上则是儒表法里,当然这个儒是不断地缓慢地向里渗透,即“儒里化”,具体表现在汉魏之变中

●西周东周与魏晋南北朝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世袭的贵族制度,皇权都难以控制地方。

当然这种循环只是表面上的,因为魏晋南北朝时各个分裂的政权仍然是官僚制帝国,并不是分封制的帝国,所以“儒里化”并没有使中国真正成为儒家理想中的那种权责对应的宗族式的小共同体本位

●东汉和西汉不像后世的东西晋或南北宋那样,东汉的很多政策是不同于西汉的,因为王

莽打着周表的旗号过分地强化中央集权,所以取而替之的东汉势必要有所改变,于是儒表逐渐向里渗透就成为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东汉进一步发展的政治制度:六曹尚书、十三州刺史。但东汉也出现了反中央集权的因

素,比如贵族社会中出现强宗大族,比如按儒家经典和伦理原则来进行判案(即春秋决狱),到了曹魏时期陈群、刘劭开始系统的修改法律(所以汉律和唐律是有很大区别的),使法律具有相当程度的伦理化(秦律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君权至上,伦理不作为法律原则。

法家法律在皇权之下,更多的承认个人相对于族群的独立性)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河清律可以看作是《唐律疏议》的基本框架,河清律确定了十恶、八

议。十恶就是所谓的重罪十条(不赦之罪),在这十恶中有好几种伦理犯罪(比如不孝),

这是曹魏后才开始有的。八议也是伦理上的规定,指犯了某一种罪后要考虑到八种情况(比如杀人要分杀什么人—议亲,为什么原因杀人—议故)

●法家讲的人人平等,首先皇帝不包括在内,其次受宠与不受宠差别很大,受宠有权势的

奴才可以罗织罪名来欺压不受宠无权势的奴才,不过这种权势是不确定的,最终决定权势的是皇帝,这就形成了一种假象,好像人人都是平等的,因为每个皇帝之下的人都有得到权势的可能。而儒家所谓的贵族或长者,其身份是相对固定的,更讲究道德、伦理因素来确定人的身份,同样儒家法律在处理案件时就要考虑当事人的道德水平、伦理行为

●除了法律的变化之外,汉魏之变还包括社会风气的变化,比如西汉大多实行短丧,而到

了东汉曹魏时期,就开始争相标榜厚丧和守节,后来越来越演化为一种虚伪。而儒士的清高则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资本,道德越来越成为选拔官吏的一个重要标准(后来的科举制倒很难说是儒家的制度)

●科举制主要是把有智商的都控制起来,并不是把有道德的人都挑选出来,这跟儒家倡导

的道德标准是不同的。从宋元以来,很多人批评科举会妨碍人们追求道德,这些批评人往往是一些大儒,比如南宋时的朱熹。儒家当然提倡用以道德为标榜的乡举里选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其实是一个法家的政治主张,但却用了儒家的经典来实现,真是最典型的“儒

表法里”的制度。通过科举确定了一个不讲小共同体、不讲道德,也完全不考虑德望人缘的社会,每个人以个人身份直接面对国家的挑选。甚至跟科举有关的一些名词都带着明显的儒家标志,比如“乡试”就来源于乡举里选的意思,举人另外一个提法“乡荐”

也有同样的意思

汉魏之变中的社会基层组织

●东汉末年,社会基层出现了“村坞”这样一种新的居民点。所谓的村,就是在兵荒马乱

的岁月,由军队的驻地(屯兵)演变而来的概念。而坞则一般是逃难的难民聚在一个地方围个围墙在里面生活,有点类似于寨子,这样“村”和“坞”就在一个地方打破了政府规定的乡里建构(比如三国时董卓在郿坞屯兵),成为一种自发组织起来的有很强内聚力的社会组织

●国家编制的闾里仁伍,其居民是对国家承担责任的编户齐民,而村坞里的居民则是所谓

的私属,他们不属于国家,国家也管不了他们,这些私属一般依附于一个或若干有能力的人,形成主客关系(主从关系)或有血缘关系的就形成宗族,体现出自发的小共同体的凝聚力,这与闾里什伍体现的强制性的科层化功能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这些宗族在报户口时就只报一个族主,形成“百室合户,千丁共籍”,叫做宗主族户,

这种制度(宗族督护制)在北魏中期表现的特别明显(王莽时期就开始显现),其实在中国历代的混乱时期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

●当时这些小共同体的特点:第一,他们的首领是由地方上有德望人缘的人来担任。第二,

这种小共同体有很强的整体性(完全不同于法家的伪个人主义),对个人有约束力和凝聚力,体现出一种宗族的温情脉脉的礼

汉魏之变中的选拔人才

●东汉时期,宦官和外戚势力把一些正直的儒生打成“党”,并且不允许他们进入朝廷,

这就叫做“党锢”,而到了东汉末年,随着宦官和外戚势力的垮台,出现了所谓的“清流”(乡里那些从道不从君的清儒),其政治势力不断扩大,并且特别服众望,于是朝廷就靠他们按照道德标准来评判人才,后形成“九品中正制”,这些清流就被叫做中正官

●在西汉尊儒后,就有“举孝廉”的做法,搞“贤良方正孝廉”、“察举征辟”,作为魏晋

时代九品中正制的前驱,但通过这种方式来做官的并不多,至到三国时期才多起来

●九品中正制容易产生亲疏之分,形成思维定势,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

象,完全靠出身取人,最终导致上层政治的宗族化、门阀化,弱化中央集权

汉魏之变中的货币使用

●一般认为,西汉的确是一个通行黄金的时代,当时的铜钱(五铢钱)和黄金都非常流行,

而到了西汉之后(包括魏晋、隋唐),人们大量进行实物交易,甚至用布帛为币

●对于“汉金消失之谜”,郭沫若先生提出一种解释,认为汉代的“金”指的是黄铜,“黄

金”才是真正的金,但秦晖教授认为这种解释站不住脚,一是因为秦汉的史籍中出现过“黄金和铜并举”的例子;二是黄铜出现得很晚,秦汉时不大可能能够冶炼黄铜;三是考古发掘了很多秦汉时代货币形态的黄金

●秦晖教授对于“汉金消失之谜”的解释是:黄金本身并不少,但它不再作为通货,于是

黄金退出了流通的舞台,主要变成了器饰。那么为什么魏晋时期会出现货币的衰退和经济自然化的现象?原因可能在于秦汉时期的小家小户需要交换才能生活,而魏晋时出现了大规模的宗族生活在一起,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交换变得不那么重要和必要,所以用作流通的货币也就衰退了

----共44讲

秦晖: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

“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改革三十年之我见 作者:秦晖 编者按: 30年前启动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经济的长期高增长。如何解读这个“奇迹”,当下已经成了思想界的顶级课题。“中国奇迹”是突破传统观念、传统体制桎梏的结果,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制约下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先例可循。在全球化背景下,世人眩目于“中国奇迹”。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恢弘历史长剧正在揭幕之际,无疑,我们需要一场关于改革30年的大讨论。 结三十年,反思三十年,甩掉历史包袱,开创改革新局,这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好的纪念,最好的继承,也是我们在历史新关头最重要的使命。 为此,本报特刊发秦晖教授的文章,并将陆续刊发这方面的文章,力求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作出有启发性的解读和总结,以飨有兴趣于中国道路、中国走向的广大读者,敬请垂注。 国际上转轨经济学界对所谓的“中国之谜”,即所谓的“中国奇迹”与“东欧困境”的解释,已成为最大的论题之一,而且各方似乎已经形成了“渐进-激进”的讨论模式。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往往认为东欧的“激进转轨”虽然付出很大代价,但一举解决了实质性问题,将来会显示出大效果;而中国的“渐进转轨” 虽然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但实质性问题绕不过去,将来会遇到大困难。相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则认为东欧转轨恰恰陷入了“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激进”误区,而中国的渐进转轨似乎具有更多的凯恩斯式或福利国家式的政府干预成分,因而取得成功理所当然,将来双方的对比也不会逆转。 显然,这种争论的背后包含某种共同前提,即中国“渐进”——更多凯恩斯或福利国家或社会主义色彩——因而经济(根本性地或暂时地)增长,东欧“激进”——更多自由放任或市场竞争色彩——因而经济(根本性地或暂时地)衰退。 但是笔者认为,这个前提是大可质疑的。首先就转轨目标模式而言,中国明确地自认为是“摸着石头过河”,很难说她的目标是什么(尤其难说是“福利国家”),而多数东欧国家倒是明确以加入欧盟为目标,而欧盟多数国家长期是社会党执政,是当今世界上福利国家的典型,东欧各国入盟谈判中的“福利门槛”、“劳工保护门槛”往往比“市场化门槛”还高。而现实就更不必说:恐怕没有人能证明如今的中国比东欧更像“福利国家”,而作相反的证明倒是轻而易举。(参见秦晖: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文

权力分立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对政府权力进行控制方面,除民主与法治的思想之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权力分立的理论。这一理论上承古代希腊罗马关于混合政体的思想,在近代则通过洛克与孟德斯鸠的学说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最终通过美国立国者们的“实践的智慧”而被直接发展成为一整套具体的制度设计。 一、混合政体理论中的分权思想 混合政体理论,是由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分析和研究了当时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后提出来的一套国家政体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将纯粹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要素和优点混合起来,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理效果。这种理论认为,(1)如果政治权力为一部分人所控制,不管这些人属于社会中的哪一部分,都有可能被滥用;(2)对这部分人运用权力进行控制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另一部分人拥有与之相抗衡的权力。随后为其他政治家所继承和发扬。这一理论,把君主制因素、贵族制因素、民主制因素融合到一起,使得除奴隶阶级以外的各阶级都能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他认为“共和政体中的各个因素倘使混合得愈好愈平衡,这个政体就会存在得愈久”,他的这一思想为随后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其它政治家和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 (一)古希腊纯粹的阶级分权思想 1、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关于国家政治的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的影晌。 2、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及其中的分权思想。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希腊150多个城邦的政治制度后,对政体进行了分类: 首先他依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统治的君主政体、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多数人统治的共和政体; 依国家所要实现的目的分为:“正当的”政体和“变态的”政体,前者包括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立宪政体),这类国家是谋求公共福利的,后者则指那些只为谋求个人利益的国家,它包括僭主制(即暴君专制)、寡头制和平民制。 亚里士多德不赞同雅典那样的“极端的”民主制,而是较为倾向于中庸的、民主主义的共和政体,这种政体吸收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因素混合而成,故称为混合政体。亚里士多德的分权思想,正是在他对混合政体的推崇中体现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国家权力,不能过分集中于任何一个阶级,“不让任何阶级在政治方面获得脱离寻常比例的超越地位”,因此国家权力,应为各个阶级平衡的共同掌握。 3、评述: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分权只是一种以阶级为主体的分权思想,为“纯粹的阶级分权”。 (二)古罗马机构分权掩盖下的间接阶级分权思想 古罗马时期,生活于罗马共和时期的波利比乌斯与西塞罗继承和发扬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理论及分权思想。 1、波利比乌斯为了探求罗马强大的原因,他在罗马搜集了大量资料,悉心考察了罗马公元前三世纪到前二世纪的政治制度,完成了名著《通史》一书。在这本书中,他详细叙述了各种政体的起源和衰败的历史,吸取并发挥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的思想,对分权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2、生活于罗马共和末期的西赛罗也论述了分权理论,他主要继承和重申了亚里士多德和波利比乌斯的思想,同时也是对罗马现存制度的承认。此外,他还主张“权力从属于法律”,代表统治者力量的执政官,代表贵族和在野执政官力量的元老院,代表平民力量的监察官、保民官、平民大会,三者的地位必须由法律确立,并依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秦汉史(秦晖)

秦汉史 一、秦汉史简述(秦制与周秦之变) 二、周制介绍 三、儒、道、墨、法 四、儒道之争 五、汉儒之变化 六、“礼”的变化 七、“有为”和“无为”之争 八、西汉时经济政策 九、汉代的社会管理 十、汉代的吏治 十一、汉代基层设置 十二、中国古代行政设置(君权相权、分权集权)十三、汉魏之变 1)儒里化趋势、以礼入法 2)社会基层组织 3)选拔人才 4)货币使用

秦汉史简述 ●秦汉时代的研究基本依赖于正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因为很少有野史或 个人文集流传下来。要作出新的研究主要取决于地下简牍的出土 ●重视秦汉时代的原因:秦汉时代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China基本认同为“秦”的转音;汉民族也是在汉帝国时形成) (越南将华人分为华族、艾族(客家人)、明家族(明代移民)) ●世界历史上的三大轴心文明:古希腊时代、印度列国时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将汉代与古罗马帝国放在一起研究,是史学界一个热门的领域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 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交相资----谭嗣同 ●自秦汉已废封建(古汉语用法,意指奴隶),人人平等,皆可起布衣而为卿相;虽有封 爵,只同虚衔;虽有章服,只等徽章----康有为(与谭嗣同的观点截然相反)●毛泽东与康有为一样褒奖“秦制”,但康看到的秦制是“自由平等”,而毛看到的是“先 进阶级专政”和“镇压反革命”。毛与谭都把“秦制理解”为强权与暴力,但谭斥此暴力为“大盗”,而毛誉此暴力为“革命”和“镇反”,并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 (同样的事实判断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 (谭与康的判断是否是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 ●周时有主人、附庸之分,而秦时臣民皆皇家奴,但有受宠与否之分 (主人对附从或尚知爱惜,因附从属于己也。而受宠奴之虐待其他奴也,有狐假虎威之横暴,无损及己物之顾惜,其虐或百倍) 秦汉史 ----周制介绍 ●孟子对周制的评价: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 ●左传对周制的评价:率其宗氏,机其分族,将其类丑 ●周的建构特点:血缘色彩浓,国人交往半径小 ●周朝族群的重要因素:血缘纽带的结合,宗族亲情父权的伦理关系 (周时天子之尊是伦理性的,不具有科层化的行政权力结构,天子对下面的诸侯不能随意任免)

秦晖:从大共同体本位到公民社会——传统中国及其现代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 ——兼论中国走向公民社会之路 秦晖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思、批判中国传统、通过文化启蒙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重建为标帜。从那时以来整整八十年,对“中国传统”的事实判断(中国传统究竟是什麽)和价值判断(否定还是肯定传统,以及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之间的各种“保守”与“激进”立场)一直是中国思想界的主题。而前一判断则是后一判断的基础。就这一基础而言,过去八十年主要形成了两大认识范式,一是强调“生产方式”的“封建社会论”,它导致了以“土地革命”(消灭地主阶级的“民主革命”)为核心的“反传统”运动。一是强调宗法伦理、整体和谐与非个性化的“儒家文明”论,它引出了倡导个性解放的自由主义“反传统”运动和反对“西方个人主义”的传统复兴运动。 然而这两大认识范式看来都遇到了解释危机。作为历史,它们都无法解释何以同出“反传统”阵营、而且早期具有极端个性解放或激进自由主义色彩的五四极左翼(陈独秀、李大钊等)后来会发展出一种比“传统”更压迫个性更敌视自由的整体性极权倾向、并在其发展至极端的文革时期忽然迸发了向古代“法家”(商鞅、秦始皇等)认祖归宗的热情——显然,用“反传统过激”或“传统的影响”都难以解释这一切。作为现实,它们更无法解释当前改革中大陆上“西化”(民主、市场、自由、人权等因素)与“传统化”(国学热、宗族的复兴与乡镇企业中的家族化色彩等)同时发生的机制,尤其无法说清两者间的关系。 本文试图跳出这两种范式,从乡土社会而不是从“思想家”的作品中寻求对“中国传统”的再认识。本文认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既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与其他文明的传统社会相比,传统中国的小共同体性更弱,但这非因个性发达、而是因大共同体性亢进所致。它与法家或“儒表法里”的传统相连,形成一系列“伪现代化”现象。小共同体本位的西方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起步时曾经过“公民与王权的联盟”之阶段,而中国的现代化则可能要以“公民与小共同体的联盟”为中介。 小共同体本位论质疑 对于传统中国社会,尤其是被视为中国文化之根的传统乡土社会,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两大解释理论:一为过去数十年意识形态支持的“租佃关系决定论”,这一理论把传统农村视为由土地租佃关系决定的地主—佃农两极社会。土地集中、主佃对立被视为农村一切社会关系乃至农村社会与国家之关系的基础;宗族关系、官民关系乃至两性关系和神人关系都被视为以主佃对立为核心的“封建”关系(此即把政权、族权、神权与夫权都归之于“封建地主制”的“四大绳索”论);赋税、利息、商业利润等资源分配形式都被视为“地租的分割”;而“土地兼并—农民战争”的叙述模式被用以解释历史上的“周期性”动乱;“中国租佃制与西方农奴制”则成为解释中西之别、尤其是解释中国何以“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首要因素。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修订版doc

填空题 柏拉图---《理想国》(《国家篇》)、《政治家篇》和《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雅典政制》、《家政学》《尼各马科伦理学》、《修辞学》波利比阿----《历史》 西塞罗-------《论国家》(又译作《论共和国》)、《论法律》、《论官吏》 阿奎那-----《反异教大全》《论君主政治》《神学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论提图·李维的前十卷》 布丹---《国家论六卷》 格老秀斯-----《论海上自由》《基督教的实质》《战争与和平法》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霍布斯---《利维坦》《自然法与政治体原理》、《论公民》 洛克---《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 潘恩----《常识》、《人权论》 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英属美洲权利概观》、《弗吉尼亚笔记》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名词解释 1、自然政治观: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第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家们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政治秩序是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自然法思想。即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 第三,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第一,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俗权。 3、权利政治观: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主流。 (1)十七、十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 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们认为,人们应该在理性(也 就是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也就是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 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即国家)。人权的基本内容:生 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 (2)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 一方面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说明现实政权是“怎样的”(实然)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无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 (3)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 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 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并提出

西方现代思想史

思想史是思想的斗争,不是亡灵的画廊 -----读《西方现代思想史》有感 在没有上老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之前,总觉得西方思想史是枯燥而又无味的东西,是老师让我感受到了西方政治思想的深邃与有趣。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自行完成了《西方现代思想史》的阅读,并写下了这篇读书报告。 《西方现代思想史》的作者斯特龙伯格,一生著有很多名著,在思想史的研究有很大的造诣,《西方现代思想史》是其代表作。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画廊。”这是写在该书封面上的一句话。 斯特龙伯格的这部思想史无疑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原因就在于上述那句话。既然是思想史,那罗列各家的思想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斯特龙伯格基本完成了这个画廊的布置工作,把一幅幅思想的“画作”整齐摆好,同时又尽量做到客观,而不像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但仅仅这些也才刚刚是尽了“本分”而已。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这个“战场”。仿佛电影一般,让我们切身体验到弥漫在战场之上的“硝烟”和“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这本《西方现代思想史》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些历史小说,一方面让你觉得自己仿佛是伏尔泰身边的秘书,或者路易十四的宫廷书记员,正亲身地感受这些伟大的思想的无穷能量,为法国大革命而激动不已,为二战唏嘘感叹,另一方面又转换到哈代《列王》里的视角,自己成了居高临下的天神,睥睨一切,透过云层看着人世间正弥漫着怎样的硝烟,不同的势力如何交织在一起,“拿破仑”如何征服其他……除却这些,作者还像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那样,不停地抛给我们一些“前途未卜”的“未来”,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不了了之,最终把问题留给了我们,而斯特龙伯格“述而不著”,笑着将先贤的思想娓娓道来,而由着我们自己去思考。 书的内容是自15世纪以来西方的思想史,包括哲学,政治,科学,神学,艺术等等,基本是照着时间脉络而来的,个人觉得作者在“启蒙运动”和“二战之后”这两块花的笔墨最多,并且给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 在提启蒙运动之前,作者大致讲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这里作者抬高了中世纪的地位,中世纪并非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黑暗,糟糕,学术停滞不前的年代,实际上中世纪奠定了欧洲思想传统的重要特征,即“乐观的理性主义”,即相信外部世界有一种合乎逻辑的规律,而经验哲学的发展也为之后的剧变奠定了基。同时,作者还稍微“贬低”了文艺复兴,认为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对科学和技术毫无贡献。 广义的启蒙运动可以分为科学,哲学,政治三个层面,而其时间跨度也可以是极广的(17,18世纪)。从牛顿的科学革命到洛克的政治革命再到康德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都可以被囊括在内。而相对的,是神学基督教会的空间被不断地压缩,科学上的突破对亚里士多德式的教会造成了重大的冲击,而由其产生的自然神论也开始和基督教抢夺地盘,另外的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又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教会。无论从何种情况看,基督教会都处于一个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境地。但颇具戏剧意味的是,许多攻击教会要害的人却最终成了教会最忠实和最有力的捍卫者。牛顿在创建了经典力学体系后,又把上帝说成了是一项宇宙所遵循的计划的积极维护者,从而给上帝留了一个位置。伏尔泰痛斥基督教但到了晚年却淡然地认可了基督教的合理性。当然,这之中还有类似笛卡尔,贝克莱这样的基督教一贯的卫士。但不管怎么看,基督教的反抗总显得势单力薄,科学和理

秦晖: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

秦晖: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 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有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从先秦直到明清延续数千年的关于是否需要“抑兼并”的争论。“兼并”(亦作“并兼”)即今所谓的“两极分化”、“大鱼吃小鱼”之类。主张国家应当严厉抑止这种事态的即为“抑兼并”,而主张国家应放任不管的即所谓“不抑兼并”。当代一些学者把它们看作是经济思想领域中国家统制派与自由放任派之争,并赋予其新的意义,于是这种斗争似乎延续到了现代:改革前,尤其是在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月里,“抑兼并”的“法家政策”曾博得一片叫好;改革后的经商潮中,“不抑兼并”又受到不少赞扬。直到最近这类笔墨官司还时有所见,[1]这实在是值得研究的。 过去很长时期,尤其是在鼓吹“儒法斗争”的年代里,“抑兼并”被视为法家的思想,因此历代“抑兼并”的著名人物,从桑弘羊、汉武帝直到王安石、朱元璋、张居正都被冠以“法家”称号。然而实际上,正统儒家思想中“抑兼并”的倾向并不亚于法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儒家信条与对三代“井田制”的崇拜历来是我国“抑兼并”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而我国历代王朝中最“激进”的“抑兼并”实践者、以“五均六管”、“王田私属”为主要内容的严厉的国家经济统制政策实行人王莽,则是满脑子周公之道的超级腐儒,从没有人试图给他“法家”的头衔。有趣的是,历来被认为具有儒、法两种倾向的思想家们在进行辩论时常常会互相攻击对方纵容了“兼并”。如曾被认为“北宋的商鞅”的王安石,就宣称儒家教条主义者(“俗儒”)要对当时的“兼并”狂潮负责:“俗儒不知变,兼并无可摧;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2] 而另一方面,汉唐诸儒则无不把“兼并”之泛滥归罪于秦代的法家政策,归罪于商鞅与秦政“信并兼之法,”“尊奖兼并之人”。[3] 其实平心而论,秦以后的儒、法两家理论,在摧抑兼并以维护宗法共同体这一基本点上并无分歧。其区别仅在于:儒家相对而言更倾向于以“礼义”、以宗法伦理的堤防来阻遏“兼并”,而法家则更多地主张用刑罚、用行政手段来打击“兼并”。事实上,这两种手法在历代专制王朝“抑兼并”的实践中常常是同时并用的。所以尽管有人指责儒家的无为之治放任了“兼并”,有人指责法家的功利观念鼓励了“兼并”,而实质上“抑兼并”不能说是哪一学派的、甚至不能说是哪一封建国家的特有主张。它是以共同体(而不是以公民个人权利)为本位的传统社会(包括中、西在内的一切前近代社会)本质所决定的一种政策。 尽管如此,在是否使用强硬的行政手段方面儒家也不能说是最“温和”的。汉初70年间“开关梁,驰山泽之禁”、经济上最开放的时代盛行的并不是儒家思想,而是提倡“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黄老学说。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文化上的专制倒是与经济上的统制同步发展,“无为”的自然主义日益变成“有为”的国家主义,从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一直发展到五均六管、王田私属,终于在王莽时代走到了“儒家原教旨主义”与国家经济统制的双重极端。因此如果仅就西汉一朝的历史看,似乎儒家倒是统制经济的头号代表了。 当然这是表面现象,武帝以后经济统制的文化依据与其说是“儒术”,不如说是“独尊”。文化上的“罢黜百家”才是经济上“利出一孔”的最好注脚。事实上,文化专制不管以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为符号(不管“独尊”的是儒术还是别的什么术),从根本上说都是与经济自由不相容的。焚书坑儒的秦朝与独尊儒术的西汉晚期之所以有十分类似的经济政策,其缘盖出于此。 而如果仅就作为学术思想的“儒术”而论,从中是既可以得出强硬经济统制的结论(如今人所谓的“井田制社会主义”)也可以得出反对这种统制的结论(如今人所谓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不“与民争利”等等)。应当说,孔子时代的“儒学”并没有什么系统的“经济思想”,而汉以后被独尊的“儒术”则已是先秦各家的成份都有所渗入的大杂烩,其中在经济统制问题上,源出先秦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与源出先秦法家的“有为”信念堪称两大传统,由此导出了“不抑兼并”的自然主义和“抑兼并”的统制主义这两种政策倾向。笔者姑名之曰“道儒(受道家影响之儒)”与“法儒(受法家影响之儒)”。这两个名词似前所未见,但笔者以为这样的划分较符合汉以后各种倾向都在儒家的框框中存在的状况,而比“儒道互补”、“儒法斗争”之类的说法合理。 法儒与“抑兼并”

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45政治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西方政治思想史部分,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内容、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思想;国际关系史部分,要求学生掌握近现代以来国际关系史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划分、主要线索、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对此进行评价。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 报考政治学理论和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的考生,只考西方政治思想史部分;报考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专业的考生,只考国际关系史部分。 (四)与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 题,每小题8 分,共40 分 简答题4 题,每小题15 分,共60 分 论述题2 题,每小题25 分,共50 分 三、考试范围 西方政治思想史部分 导论 第一章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二章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中世纪的神学政治思想

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17 世纪英国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18 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18 世纪美国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18 世纪末19 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 第九章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的保守主义 第十章19 世纪的自由主义 第十一章19 世纪的社会主义流派 国际关系史部分 导言 第一编威斯特伐利亚: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 第一章现代世界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二编从维也纳到凡尔赛-华盛顿:“均势”格局的兴衰第三章维也纳体系 第四章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第五章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 第六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编雅尔塔:美苏主导下的两极世界 第七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第八章冷战:两极对抗下的国际关系 第九章缓和:由两极到多元化时期的国际关系

西方政治思想史真题(复旦)

复旦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简要解释(每题7分,共56分) 1,政治辩证法2,代议民主制3,政治参与的含义4,民族的基本特征 5,政体与国体的关系6,政府机构7,内阁制8,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 二、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18分) 三、政治统治职能为什么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这一理论对“治理”国家的意义?(28分) 四、民族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结果。(18分) 五、论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分析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30分) 复旦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56分) 1、行为政治学 2、国家形态 3、政党政治 4、结构功能主义 5、政治发展的含义 6、阶级 7、民族区域自治 8、违宪审查权 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18分) 三、试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和多党制进行比较分析。(18分) 四、试论政治文化的超前性和滞后性。(28分) 五、试论我国“当前改革是一场大变革”并用我国当代经济体制改革分析。(30分) 西方政治思想史 复旦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理想国》 2、《政府论》 3、马基雅维利 4、霍布斯 5、格劳秀斯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洛克对国内政治权力结构的设计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学说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试述古希腊政治学说的基本特征 2、试述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自由主义\"与以卢梭为代表的欧陆\"自由\"观的区别 复旦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阿奎那 2、《乌托邦》 3、《利维坦》 4、《神学政治论》 5、《上帝之城》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波利比乌斯的“混合政体说” 2、简述贡斯当的“古代自由与近代自由之区分”的观点 3、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4、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阐述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做简要评论 2、试述古典政治学与近代政治学之区别 复旦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阿奎那2.西塞罗3.《论法的精神》4.《论美国的民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市民社会”概念。 2.简述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1.简述论理学与政治学在亚理士多德政治理论中的关系。2.洛克理论中劳动与财产权的关系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马基雅维利是近代政治理论的开创者,如何理解? 2.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复旦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秦晖和金雁——最有思想的教授最清贫

秦晖 秦晖和金雁夫妻,双方都是“术业有专攻”的人文学者。秦晖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公共知识分子,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一九八一年,秦晖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师从赵俪生教授研究农民史,特别是土地制度史与农民战争史。自八十年代后期,他转向研究经济史,主要为古代商品经济史及中外比较经济史。九十年代,他致力于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在结合社会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学,并成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中坚人物。金雁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对苏联和东欧的历史与社会转型问题有深刻而独到的研究。这两位学者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在清贫与寂寞中保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尊严和独立。 秦晖先生言行从不高调,却始终坚守知识分子的道德底线,他有名言曰:“高调再高,苟能律己,慎勿律人,高亦无害。低调再低,不逾底线,若能持守,低又何妨。”这便是自由主义者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九十年代以来,大学教授的生存环境大有改善,愿意去当官和商的帮忙、帮闲的学者,想要过上“居有屋、食有鱼、出有车”的优越生活,突然变得易如反掌。对于大部分身处名校的教授来说,八十年代那种“脑体倒挂”的困难生活,已经成了一种遥远的回忆。秦晖和金雁夫妇却是其中少有的例外,他们没有去“走穴”,没有去申请那些投官僚之所好的学术基金,他们的学问与生命是融为一体的,他们抓住的问题都是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真问题。这样的学问当然很难在那些“核心期刊”发表,也不能获得官方的若干奖项。 在今天的教育界和学术界,最有思想的教授最清贫。九十年代中期,当秦晖和金雁夫妇刚刚调到北京,因多篇观点新颖和思想深邃的文章而引起学界注意的时候,我曾经和友人一起前去拜访和讨教。那时,他们住在北京外国语学院附近一套破旧狭窄的、名副其实的“陋室”之中,屋子的总面积大概不到三十平方米。一间小小的书房,四壁都是顶到天花板的书籍,还有更多的书还装在纸箱里,根本无法上架。秦晖幽默地对我们说:“有时候,为了查找一份资料,不得不搬开几个大箱子,满头大汗,如同大海捞针,也算是一种写作间隙的体育锻炼吧。”书架与书架之间的空隙,大概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而过。那时许多大学生都拥有了笔记本电脑,秦晖却告诉我们,笔记本电脑对他来说,还是一个计划:“本来早就想添置一个台式电脑,但是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地方放置。以前笔记本电脑太贵,买不起,据说现在降价了,也想买一台。 ” 这是一套七十年代的老房子,房间的设计甚至连客厅都没有,一进门的地方是不足三五平方

论17、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渊源

论17、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思 想渊源 摘要:17、18世纪美国的政治思想对于那时的美国乃至当今世界仍有重要的影响力,美国的政治思想家们在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的根基上,发展创造出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与欧洲大陆颇有渊源,其中主要思想有人权论、美国独立思想、宪政民主思想、权力制衡思想和联邦主义等等,它们都是特定时期内人的头脑和意图所创造出来的最惊人的杰作,为美国的独立、建国和强大奠定雄厚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本文将从独立、宪政民主、权力制衡、联邦主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讨论它们与欧洲大陆思想的渊源。 关键词:美国政治,思想,主要内容,渊源 一、绪论 18世纪的北美有两大政治使命,一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二是成立联邦政府。因此,与欧洲大陆的政治思想相比,美国政治思想就更加注重实用性,进行较少抽象的理论论证。17世纪英国革命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为美国人民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美国政治活动家们努力为革命战争、制宪活动、联邦政府寻求理论依据。美国那时的政治实践决定将欧洲大陆的政治理论运用于美国的政治实践。17、18世纪的美国政治思想深受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的影响,吸取众家思想,有古希腊、罗马、英国和法国的启蒙思想等等。然而美国政治思想家们对欧洲政治思想不是一味的照抄照搬,而是在17、18世纪已有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美国当时的政治实践进行了改造,开创了美国独特的政治思想体系。 二、美国独立思想 (一)美国独立思想背景概述

英国自1607年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到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北美殖民地在经济上与英国乃至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紧密相连,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勐,而英国殖民政府在北美的残暴统治,引起北美人们的广大不满,破坏了北美大陆基本的民主制度,严重阻碍北美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场争取北美独立的运动正在孕育,美国独立思想就是伴随美国独立的政治实践而产生。 (二)潘恩:北美独立,建立自己的政府 潘恩的《常识》被视为北美独立的宣言书。英国远离北美,无法以公平合理的态度来对待北美事务,英国政府不可能给北美带来繁荣,只会给北美带来毁灭。他主张北美独立,建立自己的政府。只有独立,才能够促进北美大陆的发展,只有独立,才是符合北美人民的利益的选择。 潘恩强烈批判了英国的君主制政体,英国政体由国王、上议院和下议院构成。国王体现了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上议院体现了贵族政体暴政的残余,下议院体现了共和政体。英国自相矛盾的政体,也决定了北美人民不可能从英国得到什么利益。(三)杰婓逊:人生而平等,寻求幸福,建立新政府 在《独立宣言》中,杰斐逊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他们被造物主赋予内在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在这当中,包括了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实现这些权力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它的权力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无论何时,任何一种形式的破坏课这些目的,人民有权利更换或是废黜它,并且这些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政府,以这种方式来组织权力,从而实现他们的幸福与安全。”1杰弗逊从自然权利角度出发,发现了政府存在的基础和原则。政府的原则是建立在人的权利的基础上的。正是为了保护权利,人们才建立政府。政府的目的是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保证公民的这些权利不受伤害,以增加他们的安全与幸福。即英国殖民政府不保证北美人民的权利,人民就应该站起来推翻它,成立新政府。 (四)思想理论渊源 1[美]托马斯.帕特森:《美国政治文化》[M].顾肃、吕建高译.东方出版社(2007)第673页

秦晖 如何认识西方危机

秦晖:如何认识西方危机 更新时间:2018-08-01 ●秦晖 (进入专栏) 西方发生危机,解释也有两种,右派老说是福利国家搞多了,左派老说自由搞多了,尤其金融监管不力等。这两种说法都对都不对,因为这两种弊病的确都有,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危机说穿了就是借债借得太多,而且美国是个人借债比较多,消费借债尤其在次贷问题上,欧洲是国家借债太多了,就是所谓的主权债务。但是这两者背后的根源是一样的,而且这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福利国家是有毛病,自由放任也有毛病,但是它都是可持续的,理论上讲不应该导致现在的这种状况。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高税收、高福利,低税收、低福利,都可以建立在财政平衡的基础上。理论上讲你都不可能得出这个国家要破产的后果,为什么现在会造成这种后果呢?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在民主制度下左右两派都要为老百姓说话的结果,民主制度下老百姓对左右派都是只喜欢一半的,左派上台,老百姓就寄希望于他们增加福利,但是不希望他们增税,右派上台,老百姓寄希望于他们减税,但是不希望他们减福利,因此左派上台以后福利增加了,但是税收增加很困难,右派上台税收可以减,但是福利不能减,这么一来一回折腾几次,国家肯定就要破产。

所以当前出现的问题既不是福利国家的危机,也不是什么自由放任危机,我这里讲的不是说这两种制度没有它的问题,而就是民主制度的问题。我在中国也算是很典型的民主制度的鼓吹者,但是我清楚地看到今天这个世界的确是民主制度面临的一个十字路口,如果你完全按照这个搞下去,民主制度是搞不下去的。但是我就要问了为什么以前都是这样,而民主制度没有崩溃?如果搞了民主,老百姓坚决不愿意增税又坚决不愿意降福利,民主制度怎么可能维持两百年呢?我们也知道在民主制度的背景下,老百姓接受增加税收,接受降低福利,这个例子都是很多的,为什么以前他们可以接受现在就不可以这样呢?最近这二十年的确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专门造了一个名词叫做“反向的尺蠖效应”,就是左右派的两种理论,除了它的学理层面还有它的现实可操作层面,都一样的;如果在一个专制国家搞,很可能左右派都要为皇上着想,左派为皇上横征暴敛,但是国家提供的公共福利你没有办法保证,右派为皇上推卸责任,但是皇上横征暴敛的权力你照样没办法制约。在民主国家有相反的一面,但是这个事情在以前表现得并不那么突出,原因是假如老百姓真的“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很快就会出问题,一旦有问题,老百姓并没有傻到撞死南墙不回头的地步,他是会接受的,不管是增加税收还是降低福利。 但是最近这二十年,西方的那些人就好像感觉不到“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政策的危害,就把这个窟窿越做越大,以至于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一点我认为和全球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正义(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它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追求城邦的整体和谐、统一,要求个 人无条件的为城邦服务。正义是个人内心的一种道德或品质,奠定了后来西方学者对个人正义的思考。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 会分工上,国家的三个等级,包括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只要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当权者一定的限制和不自由。 2.《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理想国》主题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描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这个城邦是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是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

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理想国》一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详尽地讨论教育问题,提出对个人和城邦 进行彻底改造。 3.《雅典政制》 ① 它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学方面的著作,相当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 ② 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有意识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和选择,并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研究方法。他运用了历史的和经 验的研究方法,他组织对158个城邦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上升为具有普遍的一般理论。而 《雅典政制》正是这调查材料的一部分,对于认识城邦本质有重要意义,虽然这种调查远没有达到现代精确的定量水平,但 在当时确实是极有创见的做法。 4正义(亚里士多德) 正义有两种形态:对应当平等的方面给人们以平等的待遇;在不应当平等的方面,则对人们加以区别对待。因此,要努力实现分 配的正义,即根据个人不同的地位、财产、能力或贡献给予不同的待遇,另外也要无差别的均等对待每一个人,即实现矫正的正 义。城邦的正义在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体现,理想的政体混合了正义的各个方面。城邦正义要借助法律来实现。他认为,法律虽

秦 晖《 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

秦晖《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 秦晖: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 ——谨以此文敬献于林昭等先驱者 一 可能有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会说:错了!应当是"达則兼濟天下,穷則独善其身"才对。的确,《孟子》原来说的是"穷則独善其身.达則兼善天下"。后人习惯先"达"而后"穷"并改"兼善"为"兼济",尚不失孟子原义。但我确实认为:一个人如果真心想要"善其身"与"济天下",那还是改成本文题目所云的"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好。 思想史上流行的观点认为,"达則兼濟天下,穷則独善其身"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不过,从"文本史"的角度讲,这个说法是有明显缺陷的:如上所述,整个这句话原出于《孟子》,本与道家无关。而道家或老或庄,似乎都没有说过"善(无论独善兼善)其身"之类的话。相反,本来意义上的道家是主张"绝仁弃义"解构道德而追求无是非无善恶的"逍遥"境界的,它

并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说前半句是儒后半句是道,似难以服人。 但如果把"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道德含义除去,而只把它们理解为"有为"与"无为",则这句话(不仅是后半句)又成了纯粹的道家思想。人们常常只把"无为"看成是道家主张,其实至少庄周这个道家宗师也有追求“有为"的一面。在《庄子·外篇·山木》中,庄周曾自比"腾猿":"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 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猴子抱上了高贵的大树,便得志称雄,"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而一旦掉到了荆棘丛中,就夹起尾巴做孙子,"危行侧视,振动悼栗"了。换句话说,在庄周看来,人当得 势时是"有为"的,所谓"无为",就是"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时的生存方式:"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 众所周知,道家在知与行两方面都倡导“无为"。单就"无为"而论"无为",本无所谓对错。强者对弱者"无为",可以理解为宽容,弱者对强者"无为",就沦于苟且了。权力 对权利"无为"意味着自由,而权利对权力"无为"则意味着奴役。

政治思想史

1、贯穿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流思想? 1)应然: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2)突然: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3)将然: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2、怎样理解政治思想这个概念? 反应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上,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政治实践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总结,集中表现为各阶级取得、建立和维护统治权的各种政治主张,政治观点,理论和学说。 3、什么是自由主义政治观? 强调个人本位,把国家看成是必要的恶,在政治上要限政、分权、依法治国,在思想上强调言论、思想自由,在经济上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强调私有财产权对维护自由的重要性。 4、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历史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文化的联系;各种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5、解释城邦政治制度 城邦,有城市国家之意。通常是以城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边农村形成的经济政治共同体。 6、城邦政治思想的特点 (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取向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3)政体研究为中心,协调公民关系为主题 (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7、梭伦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1)经济上,最主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债,取消以往的公司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并由国家赎回因借债而被卖到外邦为奴的雅典人,这一法案,以解负令闻名,及解除人民重负的意思。同时,鼓舞工商业和对外贸易,改革币制和统一度量衡,规定手工业者必须世代传习技术,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 2)在政治上,梭伦规定按照财产的多少把全体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规定只有财产最多的第一等级才能担任最高官职,财产次多的第二、第三等级可以担任一般官职,财产最少的第四等级,只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另外,增设了两个新机构,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院。 意义:梭伦的改革为雅典温和的一中产阶级为基础的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在雅典的官吏和民众中树立了法制观念;为了防止贵族与平民的内战,对付内战时刻纵容内战、坐观成败的公民,梭伦还颁布了一项特殊法律,这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从而提高了国家的权威性。 8、简要概括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1)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当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 2)判断治理要靠知识,而不能靠多数。 3)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