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费用分配实训剖析

材料费用分配实训剖析

材料费用分配实训剖析
材料费用分配实训剖析

2015年1月第一车间生产馒头限额耗用面粉10 000KG,每KG面粉2元,领料人A君向1号仓库发料人B君分别于1号、8号、18号、25号各领用面粉2500KG。面粉材料编号为001。(1)请完成下面领料单并根据领料单填制记账凭证:

限额领料单

年月

领料车间:编号:

用途:发材料仓库:

材料编号材料名称计量单位领用限额单价

全月实际领用

数量金额日期

请领实发

限额结余数量

数量领料人数量发料人

生产计划部门:供销部门:仓库负责人:(1)根据领料单填制下面记账凭证:

表1-26

表1-25

看下面领料单,分析如何对该成本在馒头和肉包之间合理地进行分配?

付表1-6

限额领料单

2015年1月

领料车间:第一车间编号:

用途:生产馒头、肉包发材料仓库:1号仓库

生产计划部门:供销部门:仓库负责人:表1-27

(一)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2015年1月,第一车间领用面粉共生产馒头1000袋,肉包2000袋,生产馒头和肉包耗用面粉消耗定额分别为15KG每袋和16KG每袋,领用面粉情况如上表2-2。

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①计算馒头及肉包定额耗用面粉数量:

②计算材料耗用分配率:

③计算馒头及肉包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④计算馒头及肉包对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⑤上面核算方法可以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得于进行材料消耗的实物管理,但分配的计算工作量转大。为了简化分配计算工作,可以直接按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材料费用。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计算馒头及肉包对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⑥分析计划与实际耗用面粉的情况,提出企业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

(二)定额费用分配法

2015年1月,第一车间领用面粉共生产馒头1000袋,肉包2000袋,生产馒头和肉包每袋的材料费用定额分别为30元和32元,领用面粉情况如上表2-2。按定额费用分配法,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①计算馒头及肉包定额费用:

②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③计算馒头及肉包对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④根据本业务填制下面记账凭证:

表1-28

表1-29

(三)重量比例分配法

2015年1月,第一车间领用面粉共生产馒头1000袋,每袋重18KG ,共生产肉包2000袋,每袋重20KG,领用面粉情况如上表2-2。按重量比例分配法,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①计算馒头及肉包产成品总重量:

③计算馒头及肉包对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四)实际产量分配法

2015年1月,第一车间领用面粉共生产馒头1000袋,肉包2000袋,领用面粉情况如上表2-2。按实际产量分配法,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①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②计算馒头及肉包对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五)标准产量分配法(系数分配法)

2015年1月,第一车间领用面粉共生产馒头1000袋,共生产肉包2000袋,馒头为标准产品,肉包的系数为1.1,领用面粉情况如上表2-2。按标准产量分配法,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①计算馒头及肉包总标准重量:

③计算馒头及肉包对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④说说实际产量分配法与标准产量分配法的异同。

(六)根据下面给出的资料,请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对材料成本进行核算,并填制相应记账凭证:

(1)车间本月份生产A、B两种产品分别为400件、600件,共同耗用甲材料8000千克,该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为每千克8元,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A、B产品分别为每件9千克和6千克。

表1-30

(2)车间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分别为400件、600件,共同好用乙材料

2 000千克,每千克11.80元;共同耗用丙材料

3 000千克,每千克9元。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定额分别为40元与50元,要求计算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

表1-31

(3)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消耗甲材料和乙材料。具体情况如下:A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甲材料为10千克/件,乙材料5千克/件。B 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甲材料为5千克/件,乙材料3.5千克/件。A、B产品实际消耗量:甲材料2200千克,乙材料1440千克。甲材料计划单价2元,乙材料3元,材料成本差异率-2%,计算A、B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并做出会计分录。

表1-32

1-33

学习活动4:

某公司2015年1月投产馒头10 000袋,肉包15 000袋,每袋馒头和肉包

定额费用皆为12元;假设月初月末均无在产品,所有产品当月完工入库。

根据付表1-7至1-12完成

限额领料单

材料科目:原材料2015年1月编号:

领料车间:第一车间发材料仓库:1号仓库用途:生产馒头、肉包

材料编号材料名称计量单位计划投产

单位消耗

定额

领用限额

实发

数量单价金额

1 面粉KG 20 000 20 000

2 40 000

日期

领用退料

限额结余数量数量领料人发料人数量领料人发料人

2/1 10000 A君B君20000 20/1 10000 A君B君0 付表1-7

生产计划部门:供销部门:仓库:O君

付表1-8

限额领料单

材料科目:原材料2015年1月编号:

领料车间:第一车间发材料仓库:1号仓库

用途:生产馒头、肉包

生产计划部门:供销部门:仓库:O君

付表1-9

限额领料单

材料科目:原材料2015年1月编号:

领料车间:第一车间发材料仓库:1号仓库

用途:生产馒头

生产计划部门:供销部门:仓库:O君

限额领料单

材料科目:原材料 2015年1月

编号: 领料车间:第一车间 发材料仓库:1号仓库

用途:生产肉包

生产计划部门:

供销部门:

仓库:O 君

领料单

领料部门:供电车间 用途:发电 日期:2015年1月15日

领料部门负责人:E 君 领料人:A 君 会计: 发料人:B 君

领料单

领料部门:维修部门 用途:维修生产设备 日期:2015年1月15

付表1-12

付表1-10 付表1-11

领料部门负责人:E君领料人:D君会计:发料人:B君表1-33

发料凭证汇总表

表1-34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年月日

成本核算实训报告

成本核算实习报告 爲了更好的完成學校規定的實习計划,也爲了鍛炼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實践操作能力,而且作为畢业後的第一次實践機会,也是理論與實际相結合的比较的最好機会,所以本人在2010年1月在东莞美邦石化有限公司实习工作。 通过实习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美邦石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罐装润滑油,重油的生产和销售业务,公司的规模較大,关于财务论文网的分工也比较明细。在此次实习中,我主要的岗位是成本会计,因此主要实习了公司的生产成本核算,对成本会计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实习中,我参与了1月到3月的生产成本核算工作,如下:①计算每日生产成本,原材料的均价,根据業务的發生取得原始憑证,將其登记賬憑证②根据記賬憑证登记成本明細賬,③编制生产成本日结表④到编制成本月结表。 每一个过程都有前輩的教育和指导,雖然在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难但都迎刃而解了。认真学习了生产成本的核算过程,真正从课本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实际工作的。在这过程中,我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公司的财务学习。 實习過程中,我发现会计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自己学过这门课程,但是在开始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的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在工作中,仅靠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需在工作之余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在扎实本专业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习领域。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多向他人请较。人际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领,在工作中是不能忽视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么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总是觉得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不上,尤其是我现在的这个岗位,书上的那些财务会计啊,税务计算啊,都跟工作沾不到边,觉得很受挫折。渐渐的,我发现,假如没有书本的知识作为铺垫,又哪能迅速掌握工作内容呢?成本会计要求我们必需熟悉整个生产流程,并根据一些相关的数据做出决策,要不然每日计算出来的生产成本只是一长串冰冷的数字,毫无意义可言。 实习至今,我主要的问题是没有下生产车间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导致对一些产品的生产流程不是非常了解,对于产品的规格型号只是在相关的用量表上查找,没有实际了解,这将影响到成本的核算工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产品的了解,让自己在工作中更能得心应手。尽管成本会计的工作显得单调而繁琐,但是只要自己认真学习,认真工作,就可以在工作中发现乐趣的。 實习期間,我每天行走在飛速發展的城市中,穿行干行色匆匆的人群裏,我感受到工作的壓力,生活的艱辛。爲了盡快舞裝自己,讓自己有底氣走向社会,面对未来,我要努力地闖出屬于自己的天地。 最后,感謝大家給了我應難得的實习機会,感谢各位前輩給予我的悉心教導和幫助!篇二: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石家庄学院经系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学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前言 时间: 地点: 实习目的: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熟练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务: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外购动力的归集与分配,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

项目一材料费用的分配

绪论 成本核算的岗位职责 1、拟定成本核算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和成本核算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本单位的成本核算办法。 2、编制成本、费用计划 根据本单位成本管理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按年、季、月将指标分解,层层落实,并严格控制成本,促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组织成本、费用计划的实现,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正确计算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4、核算产品成本 首先,要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归集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并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予以分配,同时要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间接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最后要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界限,准确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5、协助管理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 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在产品台账和半成品登记簿,认真记录在产品的内部转移和半成品的入库出库。对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要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6、编制成本、费用报表,进行成本、费用的分析和考核 根据账簿记录、成本费用计划和上年度成本、费用等有关资料,编制各种成本费用报表,并分析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成本升降的原因,预测成本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出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加强成本管理的建议。 成本核算账务处理流程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例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 ÷ (300×10+200×25)=5; 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 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实际材料费用,其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总计66480元。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计算结果如下: 工业会计常用公式速查 1.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计算期生产的成品价值+计算期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自制半成品价值+ 计算期已完工的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大修理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 2.工业净产值 生产法:工业净产值=工业总产值-物质资料消耗价值 分配法:工业净产值=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税金±利润(亏损)+利息+其他 3.积累率 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100% 4.固定资产需要量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期生产量/单位设备生产能力 用实物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年生产量/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数×单位设备产量定额 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 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全年日历数-节假日-设备检修停工天数)×每天工作班次×每班工作小时用台时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全年计划生产任务需用设备定额总台时/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台时=∑(计划年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全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台时(定额改进系数=计划年度小计新定额/单位允时定额×100%) 5.固定资产原值 计划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 6.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1~12月各月应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值的月初余额之和/12 增减法,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年度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量=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式中: 年度内增加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月增加应计提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 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12-该月份减少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 7.固定资产折旧率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季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4=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 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8.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 固定资产净值全年平均余额=1~12月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4 9.固定资产结构 固定资产的比重=某一类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 10.固定资产增长率 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起初固定资产原值×100% 11.固定资产更新率 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 12.固定资产退废率 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

成本会计实务8.1 模块1学习情景3费用的分配与归集实训题

业务实训题1 1)业务实训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24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乙产品256件。单件原材料消耗定额:甲产品120kg,乙产品100 kg。 2)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并编制分配的会计分录。 业务实训题2 1)业务实训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共同耗用A种原材料4000 kg,每kg实际平均价格为7.80元,计31200元,三种产品消耗A材料的单位产品消耗定额分别为2 kg、4 kg和6 kg;本月三种产品投产量分别为120件、180件和240件。 2)要求: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丙产品应负担的A种原材料费用,并编制分配的会计分录。 业务实训题3 1)业务实训资料:某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495000元。三种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20000h,30000h和60000h。 2)要求:采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并编制分配的会计分录。 业务实训题4 1)业务实训资料: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提供劳务,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06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74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的产品或劳务数量见表。 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或劳务数量表 2)要求: ①根据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②根据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位成本为0.22元,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业务实训题5 1)业务实训资料:某企业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该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为:26012元,甲产品生产工时1200h,乙产品生产工时1600h。 2)要求:采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业务实训题6 1)业务实训资料: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55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习题及参考答案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耗费,应通过( )账户核算。 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 C. 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2. 月末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时,对于退料凭证的数额,可采取( )。 A.冲减有关成本费用 B.在下月领料数中扣除 C.从当月领料数中扣除 D.不需考虑 3.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的账户是( )。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4.“基本生产成本”月末借方余额表示( )。 A.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B.完工产品成本 C.月末在产品成本 D.累计发生的生产费用 5.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A.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B. 产品生产专用设备的折旧费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C. 生产车间的办公费用6.基本生产车间本期应负担照明电费1500元,应记入( )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燃料动力) B.“制造费用”(水电费) C.“辅助生产成本”(水电费) D.“管理费用”(水电费) 7. 核算每个职工的应得计件工资,主要依据( )的记录。 A.工资卡片 B.考勤记录 C.产量工时记录 D.工资单 8.某职工10月份病假3日,事假2日,出勤17日,星期双休9日。若日工资率按30 天计算,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则该职工应得出勤工资按( )天计算。 A. 17 B. 20 C .23 D. 26 9.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和按福利部门人员工资计提的福利费应分别记入 ( )账户的借方和贷方。 A.“管理费用”和“应付福利费” B. “应付福利费”和“管理费用” C.均计入“管理费用” D. 均计入“应付福利费” 10. 预付生产车间下季度财产保险费,应先记入( )账户。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预提费用” D.“待摊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应记入产品成本的各种材料费用,按其用途进行分配,应记入的账户有 ( )。 A.“管理费用” B.“基本生产成本” C. “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2. 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包括( )。 A.房产税 B.增值税

成本会计实训材料

成本会计实训材料 品种法 企业基本情况及有关资料 某工业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另设供水、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全厂提供产品和劳务。辅助生产费用采用的是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不单独核算制造费用。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原材料均为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该企业××年9月份成本有关资料如下(工资以外的职工薪酬本例仅列出福利费,且比例假定为工资总额的14%,其余略): 1.产量资料 2.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职工薪酬费用表××年9月单位:元

折旧费用表××年9月单位:元 4.工时记录:甲产品4 000小时,乙产品4 500小时。 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6.有关费用分配方法: (1)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 (2)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3)制造费用按甲、乙两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根据上述资料,按照品种法计算程序计算产品成本。 简化分批法: 4月份生产情况如下:(1)月初在产品成本:101批号,直接材料3750元;102批号,直接材料2200元;103批号,直接材料1600元。月初直接人工1725元,制造费用2350元。(2)月初在产品耗用累计工时:101批号1800小时;102批号590小时;103批号960小时。(3)本月的生产情况,发生的工时和直接材料如下表所示:

(4)本月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为:直接人工1400元,制造费用2025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分步法: 某企业大量生产M产品,依次经过三个车间生产完成,第二车间在第一车间生产的甲半成品的基础上生产出乙半成品,第三车间将乙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半成品在各个生产步骤之间按综合成本直接结转,直接材料在第一车间一次投入,各生产步骤采用约当比例法在完工半成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要求: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M产成品成本;⑵编制各步骤成本计算单。

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及练习题

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 1. 假定光华公司某月生产 A 、B 两种产品分别为 400件、600件,共同耗用甲原材料 7 480 千克,该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为每千克 8元,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 A 、B 产品分别为每件 8千克和6千克。分配计算如下: A 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 B 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 原材料耗用量分配率= A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 B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 A 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B 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第二 种方法: A 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 B 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 原 材料费用分配率 A 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3200 X 8.8=28 160 (元) B 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3600 X 8.8=31 680 (元) 2.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费用 42120元。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 定额:甲产品1.2千克,乙产品1.1千克。产量:甲产品 400件,乙产品300件。要求:按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甲产品:400 X 1.2 = 480 (千克) 乙产品:300 X 1.1 = 330 (千克)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2120/480+330=52 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 甲产品:480X 52=24960 (元) 乙产品:330 X 52=17160 (元) 3. 假定光华公司本月生产 A 、B 两种产品分别为400件、600件,共同好用乙材料 2 000千 克,每千克11.80元;共同耗用丙材料 3 000千克,每千克9元。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定额 分别为40元与50元,要求计算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分别计算如下: A 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400 X 40=16 000 (元) B 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600 X 50=30 000 (元) 乙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2000 X 11.80/16000+30000=0.5 A 产品应分配的乙材料费用 =16 000 X 0.5=8000 (元) B 产品应分配的乙材料费用 =30 000 X 0.5=15 000 (元) 400 X 8= 3 200(千克) 600 X 6= 3 600(千克) 7 480/(3 200 + 3 600)= 1.1 3 200 X 1.1= 3 520(千克) 3 600 X 1.1 = 3 960(千克) 3 520 X 8= 28 160(元) 3 960 X 8= 31 680(元) 400 X 8= 3 200(千克) =7480 X 8/3200+3600=8.8

《成本会计》实训习题及答案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一种A原材料10000千克,每千克2.4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4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2.5千克,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10元;乙产品实际产量为8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千克,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6元。 要求: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和定额成本作为分配标准,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各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解:(1)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作为分配标准(共60分) ①计算两种材料定额耗用总数量: (15分) 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450×2.5=1125(千克) 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850×1.5=1275(千克) ②计算两种产品材料(耗用)分配率:(15分) 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1125+1275)=4.16667 ③计算两种产品材应分担的料耗用量:(共10000千克)(15分) 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125×4.16667=4687.5(千克) 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275×4.16667=5312.5(千克) ④计算两种产品应分担的材料耗用金额: (10000千克×2.4元/千克=24000元)(15分) 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4687.5×2.4=1125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5312.5×2.4=12750(元) (2)以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作为分配标准(共40分) ①计算两种材料定额耗用总金额: (15分) 甲产品材料定额成本=450×10=45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850×6=5100(元) ②计算两种产品材料(耗用)分配率:(10分) 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2.4÷(4500+5100)=2.5 ③计算两种产品应分担的材料耗用金额: (10000千克×2.4元/千克=24000元)(10分) 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4500×2.5=1125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5100×2.5=12750(元) (三)编制会计分录(5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125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12750 贷:原材料—A材料24000

(完整word版)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 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意义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关系到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计价,关系到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算和定价的正确性。如何合理而简便地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计算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如果费用分配不合理,或者将在产品成本作为产品完工成本的调节器,就会歪曲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也影响企业利润,从而影响企业与国家及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主要方法 通常采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七种:不计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企业应根据其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种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好坏等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一)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不计在产品成本法,又称在产品不计价法,是指虽然月末有结存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份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从而可对月末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的一种分配方法。这是因为若月初与月末在产品很小,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之差就更小,另外,各月份在产品数量相差也不大,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因此,为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全部视为完工产品成本,将本月各产品发生的生产耗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例如,自来水生产企业、采掘企业就可采用该方法。 (二)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 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对各月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不大,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基于简化核算的考虑,同时为了反映在产品占用的资金,各月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采用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对于每年年末在产品,则需要根据实际盘存资料,采用其他方法计算在产品成本,以免在产品以固定不变的成本计价延续时间太长,使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导致企业存货资产反映失实。例如,炼铁企业和化工企业的产品,由于高炉和化学反应装置的容积固定,在产品数量较稳定,可采用该方法。 (三)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就是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所耗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在产品数量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且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例如纺织、造纸、酿酒等生产工业的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这时,该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包括月初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减去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的在产品成本,就是该完工产品的成本。 举例:假定某工业企业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费用。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4200元;本月发生原材料费用31800元,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共计3000元;完工产品860件,月末在产品40件。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在生产开始时一

材料费用分配实训剖析

2015年1月第一车间生产馒头限额耗用面粉10 000KG,每KG面粉2元,领料人A君向1号仓库发料人B君分别于1号、8号、18号、25号各领用面粉2500KG。面粉材料编号为001。(1)请完成下面领料单并根据领料单填制记账凭证: 限额领料单 年月 领料车间:编号: 用途:发材料仓库: 材料编号材料名称计量单位领用限额单价 全月实际领用 数量金额日期 请领实发 限额结余数量 数量领料人数量发料人 生产计划部门:供销部门:仓库负责人:(1)根据领料单填制下面记账凭证: 表1-26 表1-25

看下面领料单,分析如何对该成本在馒头和肉包之间合理地进行分配? 付表1-6 限额领料单 2015年1月 领料车间:第一车间编号: 用途:生产馒头、肉包发材料仓库:1号仓库 生产计划部门:供销部门:仓库负责人:表1-27

(一)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2015年1月,第一车间领用面粉共生产馒头1000袋,肉包2000袋,生产馒头和肉包耗用面粉消耗定额分别为15KG每袋和16KG每袋,领用面粉情况如上表2-2。 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①计算馒头及肉包定额耗用面粉数量: ②计算材料耗用分配率: ③计算馒头及肉包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④计算馒头及肉包对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⑤上面核算方法可以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得于进行材料消耗的实物管理,但分配的计算工作量转大。为了简化分配计算工作,可以直接按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材料费用。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计算馒头及肉包对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⑥分析计划与实际耗用面粉的情况,提出企业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 (二)定额费用分配法 2015年1月,第一车间领用面粉共生产馒头1000袋,肉包2000袋,生产馒头和肉包每袋的材料费用定额分别为30元和32元,领用面粉情况如上表2-2。按定额费用分配法,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①计算馒头及肉包定额费用: ②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③计算馒头及肉包对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工业企业材料费用的分配

1、分配原则 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2、分配标准的合理与简便 合理性: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应分配的费用大小有密切联系。 简便性: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 3、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 定额消耗量比例、系数比例、产品产量比例、重量比例、体积比例等。 4、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 以上方法可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单价÷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单价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 答案: 方法一: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 合计1200(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72×4=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28×4=2112(元) 合计4800(元) 方法二: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4.8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60×4.8 =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40×4.8 =2112(元) 合计4800(元) 5、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其帐务处理 (1)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2)帐务处理: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用于辅助生产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的费用(或成本)项目;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厂部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管理费用”帐户;产品销售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销售费用”帐户。

分析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分析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篇一:项目一材料费用的分配 绪论 成本核算的岗位职责 1、拟定成本核算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和成本核算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本单位的成本核算办法。 2、编制成本、费用计划 根据本单位成本管理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按年、季、月将指标分解,层层落实,并严格控制成本,促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组织成本、费用计划的实现,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正确计算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4、核算产品成本 首先,要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归集所

发生的生产费用,并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予以分配,同时要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间接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最后要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界限,准确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5、协助管理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 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在产品台账和半成品登记簿,认真记录在产品的内部转移和半成品的入库出库。对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要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6、编制成本、费用报表,进行成本、费用的分析和考核根据账簿记录、成本费用计划和上年度成本、费用等有关资料,编制各种成本费用报表,并分析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成本升降的原因,预测成本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出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加强成本管理的建议。 成本核算账务处理流程 原材料基本生产成本库存商品 注:(1)各项要素费用分配; (2)长期待摊费用分分配;(3)制造费用的归集;(4)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5)制造费用的分配;(6)结转完工产品的成本;(7)结转期间费用。 项目一材料费用的分配 学习目标:

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及练习题

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 1.假定光华公司某月生产A、B两种产品分别为400件、600件,共同耗用甲原材料7 480千克,该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为每千克8元,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A、B产品分别为每件8千克和6千克。分配计算如下: A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400×8=3 200(千克) B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600×6=3 600(千克) 原材料耗用量分配率=7 480/(3 200+3 600)=1.1 A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3 200×1.1=3 520(千克) B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3 600×1.1 =3 960(千克) 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 520×8=28 160(元) 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 960×8=31 680(元) 第二种方法: A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400×8=3 200(千克) B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600×6=3 600(千克)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7480×8/3200+3600=8.8 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200×8.8=28 160(元) 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600×8.8=31 680(元) 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费用42120元。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甲产品1.2千克,乙产品1.1千克。产量: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甲产品:400×1.2 = 480(千克) 乙产品:300×1.1 = 330(千克)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2120/480+330=52 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 甲产品:480×52=24960(元) 乙产品:330×52=17160(元) 3.假定光华公司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分别为400件、600件,共同好用乙材料2 000千克,每千克11.80元;共同耗用丙材料3 000千克,每千克9元。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定额分别为40元与50元,要求计算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分别计算如下: A产品材料定额费用=400×40=16 000(元) B产品材料定额费用=600×50=30 000(元) 乙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11.80/16000+30000=0.5 A产品应分配的乙材料费用=16 000×0.5=8000(元) B产品应分配的乙材料费用=30 000×0.5=15 000(元) A产品材料定额费用=400×40=16 000(元) B产品材料定额费用=600×50=30 000(元)

成本会计的实训报告例文

成本会计的实训报告例文 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本次实习的重头戏,是中心环节。如 下是给大家的成本会计的实训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在理论课程结束后,我们开始成本会计实训的过程,为了加强 理论知识的巩固,本以为对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的差不多,可是当做起实训书上的实验,却不知从何下手,不知如何应对,我这才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所以我很重视这次课程。 我们的实训时间从20xx年12月10日到20xx年1月6日;目 的是通过做实训书上的实验更好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训的内容有十四个实验,这涵盖了整个成本会计教程,包括 材料费用分配,人工费用分配,其他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损失性费用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品种法,分批法,综合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及成本报表编制。 在实验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做实验时,因为第一次接触 到实践性很强的核算题,无从下手,甚至有些一塌糊涂,该怎么做呢?各种各样的表格,如何去填?后来经过老师指导和同学探讨,自己看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小门,开始慢慢的做,有的实验涉及范围很广,考察的知识很多,例如实验十,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验主要是考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但里面还涉及到约当产量法和成本还原,这就考

察了我们的综合技能,这对于我来说有点困难,但在做完这本实训,我的综合技能有了明显提高。 在做这次实训中,我得到了不少感悟。首先,成本核算在企业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也可以说控制着企业的兴衰。因此,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相当重要。其次,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成本核算是一个很复杂,很有技术水平的工作,需要每个会计人员细心耐心的去做。同时,不能忽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国的《会计法》每年都在更新变化,要时刻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最后,成本会计核算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对每个企业和每名会计工作者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希望成本核算能够被重视。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训,对一学期的成本会计教程做了次总体复习,巩固,对成本核算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了解了会计工作的复杂性和技术性。每位从事会计工作和即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应不断的学习,才能在工作中创造好的业绩。 时间:XX年5月23--27日 地点:4408教室 实习目的: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熟练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 实习内容及过程:本次实习共三项内容: 1、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2、各种成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计算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 法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一、直接分配法:辅助车间(供电、运输)——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对辅助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适用于辅助车间相互之间没有提供劳务或相互提供的劳务较少 缺点:分配率的计算不科学不合理——分配的结果不客观 优点:简单,一次对外分配,程序简单 二、两次或多次分配法 (一)交互分配法:为解决直接分配法的缺点,行将辅助生产费用在辅助车间内部进行交互分配,再按交互分配后的新生产费用对外受益单位进行二次分配 优点:进行了二次分配,其中,交互分配使得辅助车间对外的分配成本更加真实,相应的成本在对外分配时所采用的分配依据更合理了,总体结果更客观。 缺点:复杂,同样的服务不同的单价,前后不一,违背客观 (二)代数分配法: 假设:供电的单位成本=X 运输的单位成本=Y X=(24000+3000*Y)/48000= Y=(60000+3000*X)/60000= 优点:所有受益单位分配的费用单价前后一致,更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 缺点:复杂 (三)顺序分配法: 缺点:分配的次数太多、前者不承担后者的成本——与事实不符 (四)计划成本分配法: 发出材料按

材料采购时: 借: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 计划成本计价法 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计划成本 差异:假设借差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在途物资=差异 在途物资: 借方发生=实际成本 贷方发生=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为超支差异、贷方为节约差异 辅助生产成本: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实际成本 贷: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借方发生=实际成本 贷方发生=计划成本 分配转出时: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生产工时*单位工时的计划成本制造费用=生产工时=单位计划成本 管理费用

下面主要说明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方法和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方法

下面主要说明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方法和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方法。 1、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1 )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分配方法的计算步骤是: ①计算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 ②计算单位材料定额耗用量,即计算材料耗用量分配率。 ③计算某种产品应分摊的材料数量。 ④求出某种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耗用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定额消耗的材料总量×材料耗用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 原材料费用总额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2、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 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费用定额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消耗定额 ×该种材料计划单价 各种材料实际费用总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

某种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材料费用分配率 1.材料核算人员根据领退料单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登记有关的总账科目,进行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然后将与成本、费用有关的领退料单交给成本核算人员据以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的成本、费用明细账,进行材料费用的明细核算。 2.成本核算人员根据领退料单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材料费用的明细核算;然后将分配表或其中的一联交材料核算人员,由材料核算人员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方面的发料(例如发出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材料进行销售等)凭证,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进行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 3.材料核算人员按照成本、费用核算的要求,根据领退料单的具体用途归类汇编发料凭证汇总表,代替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然后将发料凭证汇总表或其中的一联交成本核算人员,据以进行材料费用的明细核算。在第二、三两种做法下,发料凭证汇总表一般只在月末汇总编制,不再按旬填列。 4.材料核算人员和成本核算人员,根据各自所持的领退料单的一联,分别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和材料费用分配表,在相互核对以后,由材料核算人员和成本核算人员同时分别进行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和材料费用的明细核算。这种做法的核算工作量较大,但可以发挥材料发出核算与材料费用分配核算相互核对作用,提高核算的正确性。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方法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 的产品生产费用 【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每月末在产品的数量较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10000元,其中,原材料5000 元,人工费用3000 元,制造费用2000元。本月完工产品100件,月末在产品 1 件。 要求: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析】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本月生产费用合计5000 3000 2000 10000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5000 3000 2000 10000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5000 3000 2000 1000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二、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产品数量很少,或数量虽大单个月之间数量变动不大) 月末在产品成本=年初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例题】某企业生产乙产品,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固定成本为:原材料8000 元,人工成本6000元,制造费用2000 元。本月发生费用:原材料68000 元,人工成本25000 元,制造费用7000元。 要求:计算本月乙产品完工产品的总成本。 【解析】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 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8000 6000 2000 16000 本月生产费用68000 25000 7000 100000 生产费用累计76000 31000 9000 116000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68000 25000 7000 100000 月末在产品成本8000 6000 2000 16000 产品成本计算单 三、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例题】某企业生产丙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月初在产品费用为7200 元,本月发生生产费

成本分配方法详解

定义分配率 经过对料、工、费的来源进行设置,已基本完成了成本费用的初次分配和归集,即将大部分专用费用归集到各产品名下,将其他间接成本费用归集到各生产部门范围内。为了计算最终产成品的成本,还必须将按部门归集的成本费用在部门内部各产品之间、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因此,在成本管理系统中,需要定义各种分配率,为系统自动计算产品成本提供计算依据。 所谓费用分配率,其实质是计算"权重",即将某一待分配费用值,在各个应负担其的对象中分摊的比例。目前成本管理系统中共有六类分配率,每一类中又对应多种分配方法,比较复杂,但这是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而设计,归纳其实质,分为两种情况:在部门内部各产品间的分配、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分配。分配方法共16种,其中包括一种自定义分配方法,理论上可以定义任何一种分配方法,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并允许随时修改。 成本系统中需要待分配的费用有: 【共用材料】:是指由部门领用的材料,即在存货系统填制的领料单上的“成本对象”为空,或者不是参照生产订单领的料。

由于按部门领用,所以要分配到产品中去。 【直接人工费用】:由于直接人工费用是按照部门输入的,所以要分配到产品中去。 【制造费用】:由于制造费用是按照部门输入的,所以要分配到产品中去。 【在产品成本】:由于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所占的成本不同,在计算出某产品的总费用后,还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辅助费用】:计算出服务的总费用之后,要根据部门的耗用量分配到部门,然后还要根据辅助费用分配率,计算出各产品应负担的辅助费用。【辅助部门分配率】:当一个辅助部门提供两种以上的服务时,需要将部门总费用按一定的比率分配到服务中。 1定义共用材料、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率 共用材料、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是相同的。只是共用材料分配方法多两个选项。先分析一下这两个选项的作用。再分析各种分配方法。 “按照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中定义的耗用范围分配” 如果选择该选项,则系统在对共用材料进行成本中心内或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