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草药的配方也可以申请专利吗

中草药的配方也可以申请专利吗

中草药的配方也可以申请专利吗
中草药的配方也可以申请专利吗

中草药的配方也可以申请专利吗?

问:众所周知,坏血病和白病血是目前的难治之症,现在,我家有一祖传中草药配方可以治坏血症,治白血病早期也有着显著的效果,那么,这种中药配方可以申请专利吗?

答:中草药配方专利申请是可以的。不过,需要提醒你的是:中药配方专利申请必须公开配方组份及比例,否则就不能被授权。若公开的结果对你不利,你还是不要申请专利了。

那么该如何中草药的配方专利申请该如何做呢?

1、准备申请文件。

必须体现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1)申请之前,从未在杂志论文等媒体公开过配方;

(2)申请之前,7成以上的配方,没有被别人申请为专利,这个在专利局网站查询即可。

(3)配方的中药味要符合社会道德,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使用。

2、中药配方公开方面的注意事项。

除非有证据证明你的配方涉及公共安全等重大利益,否则,专利内容都得公开,不过即便公开,也有技术处理手段、处方量、处方药味,以及制法工艺等,这些是国内国际惯例,专利权人不会完全公开自己配方的核心。

3、专利审查。

中药配方专利申请,不一定要按西医的理论来阐述说明,可按中医理论来阐述自己的配方,也无需权威试验室检查报告。

另外,专利审查,分形式审查和实质性审查;形式审查就是审核提供的文件资料是否符合专利申请的规定,语句是否规范;而实质性审查,是审核专利三要素,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4、配方专利的申请方向。

(1)组方,也就是药味组合以及药量;

(2)应用范围,也就是发现了一个没有公开过的新疾病的治疗范围。

(3)制备方法,只要别人没这样制作过药物,或你发现了公开的常规方法的制作有缺陷,而你创造性地改进了。

中草药的配方也可以申请专利吗

中草药的配方也可以申请专利吗? 问:众所周知,坏血病和白病血是目前的难治之症,现在,我家有一祖传中草药配方可以治坏血症,治白血病早期也有着显著的效果,那么,这种中药配方可以申请专利吗? 答:中草药配方专利申请是可以的。不过,需要提醒你的是:中药配方专利申请必须公开配方组份及比例,否则就不能被授权。若公开的结果对你不利,你还是不要申请专利了。 那么该如何中草药的配方专利申请该如何做呢? 1、准备申请文件。 必须体现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1)申请之前,从未在杂志论文等媒体公开过配方; (2)申请之前,7成以上的配方,没有被别人申请为专利,这个在专利局网站查询即可。 (3)配方的中药味要符合社会道德,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使用。 2、中药配方公开方面的注意事项。

除非有证据证明你的配方涉及公共安全等重大利益,否则,专利内容都得公开,不过即便公开,也有技术处理手段、处方量、处方药味,以及制法工艺等,这些是国内国际惯例,专利权人不会完全公开自己配方的核心。 3、专利审查。 中药配方专利申请,不一定要按西医的理论来阐述说明,可按中医理论来阐述自己的配方,也无需权威试验室检查报告。 另外,专利审查,分形式审查和实质性审查;形式审查就是审核提供的文件资料是否符合专利申请的规定,语句是否规范;而实质性审查,是审核专利三要素,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4、配方专利的申请方向。 (1)组方,也就是药味组合以及药量; (2)应用范围,也就是发现了一个没有公开过的新疾病的治疗范围。 (3)制备方法,只要别人没这样制作过药物,或你发现了公开的常规方法的制作有缺陷,而你创造性地改进了。

中国中药专利配方

中药配方秘方 1、速效肝炎灵的配制方法 黑矾0.5-1.5、大枣6-10、丹参4-8、当归5-8、黄芪5-8、神曲4、五味子3,以上单位以克计算。临床治疗甲型肝炎患者100多例。服药一个疗程,98%的病人转氨酶恢复正常、肝脾明显回缩。服药两个疗程,95%的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总有效率100%。配制方法:(1)黑矾充分干燥,可在铁锅内炒至灰褐色,达到无水份,无特殊气味为度;(2)大枣洗净、去核晒干后,再置入干燥箱中干燥48小时,干燥温度80-85°;(3)当归、黄芪、丹参、神曲充分晒干,分别粉碎;(4)按配方所给量、取各味药充分混合制成散剂,也可以蜜为丸,或制成片剂。 2、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 将蜈蚣4条、甲珠10g、海金砂25g、白花蛇舌草20g、丹参40g、莪术30g、碾成细末后,提取有效成分,然后均匀混合即成。治愈高、见效快、生产工艺简便。 3、治疗感冒咽喉的中药丸的配制方法 治疗感冒、咽喉疾病,主治感冒及感冒反复发作,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喉痒咳嗽,咽喉肿疼以及急慢性扁桃腺炎,慢性咽炎和声带疾患,经3000例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96.38%。干生地20克,元参20克,精制青黛6克,鱼腥草20克,蝉蜕8克,姜蚕9克,牛子10克,马勃6克,生蒲黄9克,本蝴蝶6克,射干6克,胖大海10克,郁金9克,元胡9克,桔梗9克,山豆根9克,大贝母10克,青果10克,麦冬20克,金果兰6克,赤芍10克,薄荷6克,甘草10克。 4、一种治疗中老年咳嗽痰喘药品及其制备方法 具有一次根治,永不复发的功效,无毒、无任何副作用。其制备方法简单,合理,只须将豆腐上挖洞,放入其它成分后蒸15-20分钟,降温至45℃即可食用。各成份的含量(重量)如下:两块豆腐250-300g白糖25-30g白萝卜汁0.25-0.3g。 5、儿童、老年人支气管炎散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祛痰止咳、利咽止渴的作用,对儿童、老年人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无副作用,且有制作简便、产品成本低等优点。中药配方及各药剂量比值为:麻黄14-20%、杏25-30%、甘草5-10%、桔梗14-20%、白果(去壳)14-20%、生石膏28-35%。 6、一种慢性支气管炎糖浆及其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配料→炮制→煎煮→乙醇沉淀→浓缩→加矫味剂和防腐剂→装瓶→检验8个步骤。炮制时白附子经清水浸泡,白矾浸泡,清水浸漂和蒸制制得。麻黄用酸处理后再用蒸馏法提取麻黄碱基液。本糖浆具有润肺止咳,活血化痰,解痉平喘的功效,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疗效达到98.6%,具有制备简便,成本低,服用方便,治愈率高的优点。其中天冬、麦冬、川芎、黄芩、白附子、麻黄的用量配比为2:2:2:2:2:1。 7、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病药及其制造方法 该药由猪胆或熊胆各2-20g、鲜白牡丹花或鲜白菊花再或白桦树皮汁各4-40g组成。将动物胆研成末,将鲜白牡丹花、鲜白菊花捣成膏,将白桦树皮熬成汁,然后用白酒、白糖将动物胆粉末与鲜白牡丹花膏、鲜白菊花膏、白桦树皮汁三种分别和匀,用文火隔水煎10-20分钟后即成药。口服该药30天左右就可根治支气管炎和哮喘病,而且永不复发,使患者肺组织恢复健康。 8、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新药镇脑宁胶囊 由中药川芎,丹参,猪脑,天麻,细辛等经加工而成。镇脑宁胶囊主要通过行气活血,平肝清脑,除烦安神,镇静以达熄风络痛的功效。a、取川芎500-900g。藁本300-700g,细辛300-700g,白芷500-900g,天麻50-150g,丹参500-900g,葛根500-900g,去杂质洗净后经低温<60℃干燥,混合粉碎过100目筛,取水牛角浓缩粉50-150g,过100目筛,取

中药配方专利申请

中药配方专利申请 1、申请文件,体现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1)申请之前,没有在杂志论文等媒体公开过配方; (2)申请之前,配方的70%以上,没有别人申请为专利,这个在专利局网站查询即可得知(3)配方中药味符合社会道德,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使用。 请专利代理人是简便的方法,代理费也就需要几千;目前,作为个人也好作为机构组织也好,国家都是鼓励申请专利的,因而,在申请费用及代理费用中,都有国家政策下的支持措施(最直接的,就是减免,通俗点,叫打折收费)。 2、费用,刚开始申请,请代理人的话,代理费以及申请费,一般三年可获批准,批准后,每年的专利维持费,这些都有国家减免费用的政策,发明专利20年期限,每年的费用算下来并不高。当然,如果不交维持费,就有可能作废,但只要是专利代理人代理申请的,他们一般会及时提醒你的。你自己也可以每年固定的时间直接缴费。 3、中药配方公开方面,除非你有证据证明你的配方涉及公共安全等重大利益,专利内容都得公开,即便公开,也有技术处理手段,处方量,处方药味,以及制法工艺等等,这些是国内国际惯例,全世界,没有一个专利发明人傻到真正的完全公开自己的核心。 4、专利审查,中药配方申请专利,有一个权力要求,不一定要按西医的理论来阐述说明,按中医理论来阐述自己的配方一样可行,也无需权威试验室检查报告。 须知,专利,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技术,哪怕是拍脑袋想出一个方案,都可以申请为专利,只要符合专利三要素。 专利审查,分形式审查和实质性审查; 形式审查就是审核提供的文件资料是否符合专利申请规定,语句是否规范; 实质性审查,是审核专利三要素,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而且即便有不规范不明白之处,审查员也会发通知,请申请人解释说明。 审查员不会轻易将不合规的申请文件审核通过,给钱最多提前时间,该说明解释的,还得解释,但审查员也绝不会轻易否定一个专利申请文件,因为有行政复议。 5、关于专利申请的意义 (1)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你不申请,极有可能被别人申请,我们的很多处方、尤其仲景方产品进入不了日本就是被日本霸占了。他们比我们更早的申请了专利,你进去就是侵权。(2)要在药监局注册成为新药,药监局首先要你做出“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承诺,你自己的知识产权自然不会被自己侵犯,如果你没有,那你提供这个承诺,自己都心虚。尤其当别人在你申请新药过程中恰好申请了专利,你的损失将更大。 (3)一个知识产权,要作为一项技术,作为一个成果,要转化,得有载体,专利,不代表高科技,不代表最疗效最好,但至少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有了这个载体,就可以据此进行比较科学公正的价值评估。就可以转让买卖。 至于专利是否有价值,只要专利获得,实质已经具备了其内在价值,至于市场价格如何,则在于买卖双方的目标预期。并非简单、轻松的“一张证书”而已。 6、配方专利申请方向(权利要求)

请问中药配方可以申请专利吗

前不久有人咨询问中药配方这种是否可以申请相关专利呢?如果是可以申请的话,中药配方专利申请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其实和一般的发明创造相比,中药配方申请专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下面,我司简单的来了解下一些和中药配方申请专利相关的事项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哦。 中药配方可以申请医药类的发明专利。据《世界专利数据库》统计,在世界中草药和植物药专利申请中,中药专利申请量占比达百分之44.4,但属于我国的中药专利申请仅占百分之0.3。 提醒:中药配方专利申请需要公开配方组份以及比例,否则就不能够被授权。 中药配方可以申请发明专利,那么该如何申请呢?以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为例,如果是中国籍的个人或中国企业,可以选择委托专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也可以选择自己直接申请办理。 通常,申请发明专利需要提交以下文件:发明专利请求书、说明书摘要(必要时应当提交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必要时应当提交说明书附图)。 我国专利申请、审查流程图如下:

中药配方专利申请注意事项 1、专利是以公开换取保护,你的中药配方申请了专利之后,配方就会被公开(除非有证据证明你的配方涉及公共安全等重大利益)。不过专利权人通常不会完全公开自己配方的核心,这是国内国际惯例。 2、中药种类繁多、历史悠久,由于地域差异、历史沿革等因素,很多中药存在“同药不同名”的情况。建议申请人采用规范、专业的术语撰写申请文件,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中药配方专利申请,不一定要按西医的理论来阐述说明,可按中医理论来阐述自己

的配方,也无需权威试验室检查报告。 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知墨墨了解!

中药复方组合物专利案例分析

中药复方组合物专利案例分析 某中药A与B复方保健品制剂,组方为A醇提物:B醇提物=1:1(折合生药);保健功能为免疫调节。2003年甲公司拿到保健品生产批件,并投产。至 今,除保健品申报资料外,甲公司一直未公开该品种的技术资料,由于种种原因, 甲公司也一直未对该组合物及用途申请专利。 2005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由乙公司在2004年6月申报的公开号 为CN××××的A与B组合物专利,并且该发明提供了该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以及在制备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保健食品和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权利要求A:B= 1~3:1~3。所述组合物特征是:所述A提取物为A的水提物,或A的有机溶剂 提取物,或A的多糖提取物;所述B提取物为B的水提物,或B的有机溶剂提 取物,或B的多糖提取物;实施例主要是A多糖提取物:B多糖提取物=1~3:1~3 (折合生药)!具体略! 试讨论: (1)甲公司有无再申请组方为A醇提物:B醇提物=1:1(折合生药)复方专利 的可能; (2)如果乙公司专利获得授权,甲公司是否属于违反乙方专利,会有失去自主 生产资格的可能吗?有无可能出现甲公司需要缴纳专利使用费才能合法生产的 状况; (3)如果乙公司专利获得授权,甲公司是否可提出异议阻止专利授权,具体应 该如何操作。 1.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对第(1)个问题,我认为申请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国知局受理时是不进行实质审查的,要 获得专利申请号是很容易的,呵呵),但是个人认为授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乙公司已经公 开的技术方案中包括了“A的有机溶剂提取物:B的有机溶剂提取物=1~3:1~3”,醇也是有 机溶剂之一类,所以“A醇提物:B醇提物=1:1”包括在该范围之内,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容易想到的,缺乏创造性,故不太可能得到授权。 第(2)个问题,如果乙公司获得授权,甲公司还可以主张先用权,不需要向乙公司支付专 利使用费,但只能局限在原规模范围生产和销售,不能再扩大规模,否则也是侵权。 第(3)个问题,按照LZ提供的资料,在乙公司专利申请CN××××的公开之前,该技术方 案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假设确实没有其它文献公开相关技术方案的话;因为甲公司向国家 药监局提交的保健品申报资料是保密的,不能被认定为公开的。而且一般来说,药品/保健 品的销售并不必然导致该技术方案(具体配比和制备方法)的公开,除非是甲公司早在其产 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该产品就是由“A醇提物:B醇提物=1:1”组成的,那么就可以破坏乙公 司“A的有机溶剂提取物:B的有机溶剂提取物=1~3:1~3”的新颖性,从而可以据此请求宣 告乙公司权利要求中“A的有机溶剂提取物:B的有机溶剂提取物=1~3:1~3”部分无效(由 于审查员在审查过程中多半不可能得到此证据,而即使甲公司在审查过程中将此证据提供给 审查员,也只能作为参考,审查员因为无法考证其真实性而不一定采用,所以如果没有其它 可以影响到专利三性的对比文件,该专利申请还是很可能得到授权的,因此多半只能在授权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w https://www.doczj.com/doc/1167851.html,

【CN109966342A】一种中药眼部热敷贴的中药配方【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67112.3 (22)申请日 2019.05.05 (71)申请人 李娟平 地址 713399 陕西省乾县城关镇邀驾宫前 村27号 (72)发明人 李娟平 马晓欢 胡运连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众人行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0226 代理人 高建华 (51)Int.Cl. A61K 36/534(2006.01) A61K 36/756(2006.01) A61P 27/02(2006.01) A61F 7/03(2006.01) A61M 37/00(2006.01) A61K 33/06(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中药眼部热敷贴的中药配方(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眼部热敷贴的中药配方,配方包括:艾叶、金银花、乳香、决明子和薄荷,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5-8份的艾叶、3-5份的金银花、2-3份的乳香、5-8份的决明子和3-5份的薄荷;该中药配方还包括5-6份的黄柏、3-5份的黄连;该中药配方还包括5-8的车前子和2-3份的明矾;该中药眼部热敷贴的中药配方,采用祛湿、消炎、抗过敏的艾叶,清热解毒的金银花,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乳香,清肝明目的决明子,以及香升散、疏风散热、清头目、透疹、解郁的薄荷,藉用热熨帖发热将中药药物成分渗透入眼部起到缓解眼睛干涩、改善目赤肿痛、缓解眼疲劳、 舒缓眼部压力等作用。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CN 109966342 A 2019.07.05 C N 109966342 A

中药知识产权的几种保护方式.doc

中药知识产权的几种保护方式- ; ; 由于过去对中药保护的轻视,导致我国一些有价值的古方、验方和祖传秘方长期流落于民间,有的甚至被国外厂商无偿或低价掠走赚取巨额利润。据统计,在我国目前的中药专利申请中,80%以上为个人申请,企业专利申请尚不足20%。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中药专利的成果转化及获取最大利益。目前,全球每年中成药销售额约为110亿美元,而中国只占了其中5%。不重视对中药的保护,已经给我们造成了一些难以挽回的损失,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又使中药产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我国加强中药保护势在必行。当前我国中药保护主要有以下八种方式: ; 中药品种行政保护为了加强中药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国务院于1993年出台了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作为专利法的补充和完善,中药保护条例是行政法规。中药保护局限于品种,其保护期限从二级保护的7年至一级保护的10年到30年不等。相对于专利保护,中药品种保护是一种弱保护和缓宜之计,一旦其他企业改变剂型申报新药,其市场将被瓜分甚至被取代。 ; 中药发明专利保护近年来,中药的专利保护越来越受中药企业和研究院所青睐,这既有加入WTO的原因,也与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出台的三个不侵犯专利条款有关,还与我国新修订的专利法适度放松对药品保护有关。

; 早在1985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第一部专利法规定,对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不授予专利权。1993年1月新修订的专利法扩大了对药品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可以通过对药品的制备工艺给予中药保护,发明专利保护期20年。加入WTO 后,世贸组织要求我国修改专利法,其中对医药知识产权所作承诺包括:降低药品进口关税税率、放开药品分销业务、延长药品专利保护期等条款。因此,中药专利保护具有强制性,也是国际上认可的法律保护体系,是企业无形资产的组成部分。 ; 中药商标保护我国加入WTO后,企业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崛起了一大批中药品牌,其势直逼百年老品牌,显现了商标品牌的独特魅力。据统计,连续4年我国国内商标注册量超过了50万件,国际注册商标以年均1000件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以中药为代表的药品及其保健品的商标注册数量占有相当比重。充分表明了企业运用商标战略保护中药品牌、实现裂变增长的运作是成功的。 ; 中药原产地、地理标志的保护地理标志是表明产品原产于某成员国境内某一特定地区,其产品因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造就了药材良好的质量特性,如吉林的人参、四川的贝母、宁夏的枸杞、文山的三七等。根据TRIPS协议,要求各缔约成员国有义务和责任遵守WTO-TRIPS协议中有关原产地保护的条

中药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

中药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 据《专利法》第22条第一款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下面分别就这三性的专利审查作一介绍。 1 中药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审查 《专利法》第22 条第2款规定: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中药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审查应当遵循技术方案完全等同的审查原则,也就是说,只有在申请日以前的现有技术当中记载了与专利申请完全相同的技术方案时,该申请才丧失新颖性。 例如:申请号为 90109821的专利申请,其权利要求为: 一种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黄药子、夏枯草、拳参、败酱草、山豆根、白藓皮制成一定剂型。审查员检索到的对比文献《抗癌中草药制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第187页)记载:抗癌乙丸,由黄独(即黄药子)60g、草河车(即拳参)60g、山豆根120g、败酱草120g、白藓皮120g、夏枯草120g各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主治癌症。因此该申请不具备新颖性。 2 中药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审查 2.1 中药产品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审查按照中药产品的组成可将其划分为多活性组分的复方产品和单活性组份的单方产品。对于中药的复方产品申请来说,大多数申请的产品是以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工艺制成,而产品的医疗作用与生产该产品的原料配方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料组成这一重要的技术特征是大多数复方中药专利申请的发明点之所在,因此,可以说,在评价中药复方产品的创造性时,制备该产品的原料组成是决定性因素。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中药产品是组成成分不清楚的混合物,很难用其成分组成来描述中药产品,而在本领域的技术实践当中,通常是根据制备产品的原料组方是否相同来判断两个中药产品是否相同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以产品原料表述产品的方式来描述中药复方产品,更适合于中药的技术特点。 2.1.1 中药复方产品的创造性的判断分如下几种情况如果申请人所要求保护的产品,其原料组成是对现有方剂的改进,而制备方法属于常规方法,申请人应当提供可信性的对比实验数据或者对比疗效资料,说明这种改进与已有技术相比产生了何种意外的突出效果,其创造性才可以被确认。这种意外的突出效果可以是产生了新用途,可以是疗效的显著提高,可以是毒副作用的降低,也可以是成本的降低等。这种改进可以是对现有方剂的加减,也可以是对现有方剂中药物的替换。如果是对已知方剂的加减,申请人应当以可信性的举证资料说明这种加减之后给发明带来了何种意外突出效果。例如,现有技术中的生脉饮口服液用于治疗心悸、气短等心气虚证,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

如何申请国家中医药发明专利

如何申请国家中医药发明专利 1 中药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审查 《专利法》第22 条第2款规定: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中药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审查应当遵循技术方案完全等同的审查原则,也就是说,只有在申请日以前的现有技术当中记载了与专利申请完全相同的技术方案时,该申请才丧失新颖性。 例如:申请号为90109821的专利申请,其权利要求为: 一种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黄药子、夏枯草、拳参、败酱草、山豆根、白藓皮制成一定剂型。审查员检索到的对比文献《抗癌中草药制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第187页)记载:抗癌乙丸,由黄独(即黄药子)60g、草河车(即拳参)60g、山豆根120g、败酱草120g、白藓皮120g、夏枯草120g 各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主治癌症。因此该申请不具备新颖性。 2 中药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审查 2.1 中药产品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审查按照中药产品的组成可将其划分为多活性组分的复方产品和单活性组份的单方产品。对于中药的复方产品申请来说,大多数申请的产品是以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工艺制成,而产品的医疗作用与生产该产品的原料配方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料组成这一重要的技术特征是大多数复方中药专利申请的发明点之所在,因此,可以说,在评价中药复方产品的创造性时,制备该产品的原料组成是决定性因素。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中药产品是组成成分不清楚的混合物,很难用其成分组成来描述中药产品,而在本领域的技术实践当中,通常是根据制备产品的原料组方是否相同来判断两个中药产品是否相同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以产品原料表述产品的方式来描述中药复方产品,更适合于中药的技术特点。 2.1.1 中药复方产品的创造性的判断分如下几种情况如果申请人所要求保护的产品,其原料组成是对现有方剂的改进,而制备方法属于常规方法,申请人应当提供可信性的对比实验数据或者对比疗效资料,说明这种改进与已有技术相比产生了何种意外的突出效果,其创造性才可以被确认。这种意外的突出效果可以是产生了新用途,可以是疗效的显著提高,可以是毒副作用的降低,也可以是成本的降低等。这种改进可以是对现有方剂的加减,也可以是对现有方剂中药物的替换。如果是对已知方剂的加减,申请人应当以可信性的举证资料说明这种加减之后给发明带来了何种意外突出效果。例如,现有技术中的生脉饮口服液用于治疗心悸、气短等心气虚证,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黄芪,制成一种新的口服液,申请人应当有可信性的对比实验资料或者对比疗效资料,说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黄芪之后,制成的新产品与己知的生脉饮口服液相比具有什么突出的意外效果。 同理,在现有方剂基础上减去一味药,制成的新产品也需要如上所述的举证资料。 关于在已知方剂基础上的药物替换,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经过替换之后,形成的新的方剂与已知方剂相比没有实质性区别,这种方剂制成的产品,尽管在组分上与已知方剂已经有所不同,甚至不同名称的药物较多,但是,如果这种替换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性选择,也就是说,按照教科书的组方原

中药的配方、偏方、古方申请专利程序流程

中药的配方、偏方、古方申请专利程序流程中药可以申请专利吗?中药专利申请流程是怎样的?接下来有关中药的配方、偏方、古方申请专利程序流程的相关内容就由呱呱知道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药品专利,也称药物专利、医药专利。药品专利对于促进新药的出现很重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新药品就不会被发明出来。医药发明具有投资大、难度高、周期长、市场广、意义重等几大特点,药品专利是保护医药发明的最强的手段,通常可按领域分为中药专利、化药专利、生物药专利,也可以按类型分为化合物专利、组合物专利、制备方法专利、医药用途专利、医疗器械专利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实施,开始对药品领域的方法发明给予专利保护,并在修订后于1993年1月1日开放了药品的产品专利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于1982年8月23日由人大常委会通过,于1983年1月1日起施行,此后又于1993年和2001年进行了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于1984年9月20日通过,并在2001年修改后于12月1日起施行;与之配套的《新药审批办法》和《新药保护和技术转让的规定》曾经于1999年5月1日起施行,并于2002年12月1日起废止;此外,国务院还于1992年10月14日和12月12日通过和发布了《中药品种保

护条例》和《药品行政保护条例》,这两个条例均于1993年1月1日起施行。另外,作为对知识产权立法的补充,人大常委会1993年9月2日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实践证明,以上法律及法规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药品开发和市场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部分行政规章增设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在短期内收到大量突击性的拟仿制药品申请,但由于2002年12月1日起废止了原来的《新药审批办法》和《新药保护和技术转让的规定》,这些申请基本上没有得到批准;另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于2002 年12月20日出台了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其中引入了专利保护的链接条款。例如:“第十一条:申请人应当对所申请的药物或使用的处方、工艺等,提供在中国的专利及其权属状态说明,并提交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承诺对可能的侵权后果负责。第十二条:药品注册申请批准后发生专利纠纷的,当事人应当自行协商解决,或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司法机关或者专利行政机关解决。第十三条:已获得中国专利保护的药品,其他申请人在该药品专利保护期满前2 年内可以提出注册申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本办法予以审查,符合规定的,在专利期满后批准生产或者进口。”此外,《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也正在进行修订,各种意见的争论比较激烈,预计可能要进行比较大的修改。与此相应,中药品种保护的申请数量近年来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中药的配方、偏方、古方申请专利只能申请发明专利,和其他申请发明专利的流程大概是一样的,只是需要注意几点与其他不同。 1、自己准备交底资料; 新药(中药制剂)申请生产申报资料 ①生产用药品原料(药材)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并提供对照品及资料(留作初审单位审核用)。 ②药品的稳定性试验资料、结论和该药品使用期限的有关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③连续生产的样品至少3批(中试产品)及其质量检验和卫生标准检验报告书(样品每批数量至少应为全检需要量的3倍)。 ④临床研究负责单位整理的临床研究总结资料,并附各临床研究单位的临床报告等资料。

中国最全的中药美白配方

中国最全的中药美白配方 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国家,现代某文学家说,大唐子民的骄傲之心不亚于“9·11”以前美国人的骄傲之心。在美容、养身方面更是一枝奇葩,独秀于春,其中就出产了像杨玉环一样的绝世美女,由此看来,这些古代美容秘法还是有非常之可取的地方。这里为大家收集到一些古代独门中药美容秘笈,好好看,好好学,如果变漂亮了! 中药美白配方一:白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指的是白术的根茎,味苦,性温。它对皮肤致病真菌如雾状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称:“主面光悦,驻颜祛斑。”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和黑斑。圣医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致”. 美肤方剂: 组成:生白术150克,土槿皮75克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治疗皮肤癣症 用法:上药为末,用醋调,涂患处 中药美白配方二:白芷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安白芷或川白芷及杭白芷的根。其味香、辛,性温。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去除面

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本经》说它“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无论是《千金面脂方》,或是《玉容散》,白芷是制作面脂的主药。可以美白,又可美体。 美肤方剂: 组成:白芷(单味)不拘多少 功能:祛风润肤,治疗面部色斑,增白 用法:去表面粗皮,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洗脸后涂于面部 中药美白配方三:白芨 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地下地茎。含有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成分,味苦、甘,性平且涩而粘滑。外用可润滑肌肤,除面上疮。《药性论》曰:“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曰:“洗面黑、祛斑。”它主要是润肤白面、去灭瘢,而且能医手足皲裂等,是古代美容的常用药。美肤方剂: 组成:雄黄、白芨各10克,醋适量 功能:止痛消疮,治疗发生在胡须部位的疖肿 用法:将上两味药研为细末,用醋调后敷于患处说明:本方止痛消疮作用显着,用于久治不愈,或毒盛红肿热痛者中药美白配方四:白蔹 为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叶子多而细,取其根茎。味辛、甘,性凉。《药性论》曰:“可治面上疮疱。”还可治疗鼻症,

中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报告 摘要: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还不够完善,加上中药许多自身的特点,现有的保护中药知识产权的规章制度很难为中药的知识产权提供充分的保护。因此,在国内经常出现中药知识产权被侵犯而法律法规无法解决的情况。一些新药被某些企业开发生产以后,很快就被其它企业仿制,导致从事研究开发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影响和限制了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又由于中药和西药差别很大。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为西药提供健全的保护,而中药的自身特征别与这种制度不符很难获得发达国家的保护。这使在国际上传播中药文化和开拓中药国际市场非常困难。本文分析了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其保护路径,提出中药的知识产保护,除运用现有的办法外,应当着重改善和加强中药的专利保护,结合中药特点,对我国中药的利保护提出了建议。 引言:中药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中药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保存完好的中药财富。从神农氏尝百草起,到秦汉《五十二病方》,到明代载方六万多的《普济方》,到清末累积药方达10万个以上。近现代,在前人的基础上,中药学又迅速发展,开发出了许多有效的现代方剂。

国际上,随着人们对西药副作用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出现了从天然药物,特别是从传统的中药中开发新药的热点。药品开发,从选方、试验、试用到投产,一般要经历长达lO年的时间,要花费大量的开发成本。中药的开发也是如此。和其它药品一样,中药也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具有商业价值,因而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随着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逐渐完善,人们也逐步认识到保护中药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国家和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中药的知识产权,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还不够完善,加上中药许多自身的特点,现有的保护中药知识产权的规章制度很难为中药的知识产权提供充分的保护。因此,在国内经常出现中药知识产权被侵犯而法律法规无法解决的情况。一些新药被某些企业开发生产以后,很快就被其它企业仿制,导致从事研究开发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影响和限制了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另外,中药和西药差别很大。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为西药提供健全的保护,而中药的自身特征与这种制度不符,很难获得发达国家的保护。这使在国际上传播中药文化和开拓中药国际市场非常困难。中药的知识产权在发达国家不能获得保护,发达国家的许多公司又肆无忌惮地仿制我国中药,造成我国大量中药的无形资产流失。本文从专利保护、行政保护、商标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提出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除运用现有的办法外,应当着重

中药秘方的知识产权保护

中药秘方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个中药秘方,为何能有如此高的经济价值,并且能够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这都是由于中药秘方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所蕴含的财产价值。在今天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如何对中药秘方的知识产权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管理与保护,成为众多制药企业研究的课题。 中药秘方的特点及分类 2008年春节前夕中央一套在黄金时间热播了一部电视剧《兵心依旧》,描述了几位转业军人在制药行业创业的起起落落,分分合合,剧中一个很重要的情节就是对中药秘方“心舒饮”的争夺和利用,男主角陈之江甚至将该秘方拍卖出1500万元的高价,并以该秘方为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一个中药秘方,为何能有如此高的经济价值,并且能够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这都是由于中药秘方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所蕴含的财产价值。 中药秘方一般来源自我国传统的医学典籍或者民间验方,经过一代甚至数代中医学者试验、摸索而形成,其对某种疾病往往有特殊甚至神奇的预防或治疗作用。更具体细

分,中药秘方包括一些医药世家掌握的秘方,属于多代中药人的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其特点是疗效好,方法独特,基本符合中医理论原则,秘方往往世代承袭而不外传,民间验方,此类药方一般师徒相授或者父子相传,是民间中医视为谋生绝技而不外传的处方,其特点是组方通常不循常理,所用药物多不被药典收藏;自组方,一般由医院的医师和药师根据临床需要和临床长期经验的积累对某一疾病或病症制定的处方,其特点是处方的主治病症明确,临床针对性强,疗效好,此类处方一般被制成药剂仅在该医院内使用,处方对外保密:实验方,一般由实验室或研究机构的中医药研究人员根据中医药理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自组的处方,其特点是此类处方在动物实验上证明有效,但未通过临床验证,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此类处方一般掌握在研究机构或其研究人员手中。上述各种中药秘方本身是一种由两味或多味药味组成的中药复方,其奥秘就在于各药味之间的配伍。在今天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如何对中药秘方的知识产权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管理与保护,成为众多制药企业和“陈之江们”的课题。 中药方的现行保护 一个中药秘方及其制成药品能够获得的知识产权保护

最新整理国内中药专利保护的现状分析.docx

最新整理国内中药专利保护的现状分析 国内中药专利保护的现状分析 一、中药专利保护 高等医药教材《中药学》给中药下如此定义:“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人们把它称为中药”。中药专利保护是指在知识产权体系中,以专利法为主要法律依据,对中药这一特定对象进行相关手段保护,从而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 二、国内中药专利保护现状分析 (一)国内中药专利保护发展概况 根据一份2000年统计资料(见表2.1)显示,从1985-2000年期间,涉及中药专利的申请共23954件,其中发明专利xxxx70件,占74.2%,实用新型5453件,占22.8%,外观设计731件,占3.0%。1虽然这份资料与同年的另一份相关资料在数据内容上略有出入,但是都说明了我国从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尤其是1993年专利法对药物实施保护之后,中药专利申请数量迅速增长。 (二)国内中药专利保护现存问题 虽然表中的数据显示中药专利的申请数量飞速增长,但这并不代表中药专利保护趋于乐观。在国内,中药专利保护还面临着威胁。 1.国内中药专利申请数量依旧较少 以xxxx为例,由于xxxx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境内气候特征明显与地貌特征多变:气候温暖,常年雨量充沛,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交错。中药产业在xxxx 一直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这使得xxxx地区比内蒙、青藏高原、xxxx等地区更加适宜各类中药药材生长。但是中药生产大区不等于中药专利强区,据市中

药研究院副院长李隆云介绍,市中药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xx年至今,该院共申报xxxx项专利,授权55项。其中,涉及中药新产品授权的专利仅有25件。李隆云表示,尽管20xx年以后,专利数量总体有所上升,但涉及中药新产品的专利仍相对较少,专利转化率也比较低。 2.国内专业研究人员进行中药专利申请量不够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部部长张清奎指出:目前,全国每1万家医药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约为19.68件,多数中药企业还没有专利申请。非职务申请比例高。据统计全国医药专利的65%为非职务申请,其中,中药领域的非职务申请比例更是高达78%。而在国外的医药专利申请中,非职务申请一般不超过5%。张清奎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至少有四方面:一是企业只重视销售、商标和广告投入,而忽视了研发和专利;二是部分企业盲目认为行政保护可以代替专利保护;三是部分企业认为技术保密可以替代专利保护;四是科研人员只重视发表论文,忽视专利申请。xxxx、xxxx、xxxx、xxxx、xxxx五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九五”期间,研究人员共发表论文202348篇,申请专利4594件,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之比为44:1。 3.国内对于已经申请成功的中药专利不予重视 在国内由于企业的法律意识不够普及,尤其是对于知识产权领域专利权这方面的了解很少,导致了很多企业对于自己的中药研究成果有意识去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资格之后,只是把专利成果作为获取利润的一种营销宣传噱头,而没有对其重视,更别说对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所以在国内企业的中药专利侵权的案例时有发生,而由于多数企业在侵权事件发生后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使得近年来此类案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在而且部分企业却将别人的配方当做自己的产品在宣传,这使得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在陷入内部斗争之后变得不明

中药制剂知识产权

一个难以掩饰的尴尬现实: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年的培育,已初具规模,但企业在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为主的经营活动中,对其会造成很大损伤的一个隐患已悄然出现——缺乏专利意识。在今年4月份开幕的广交会上,也传来诸多令国内中药企业忧心的事件,如片仔癀商标被抢注等。其实,国内中药名产品商标被国外企业抢注已不是“新鲜”事情了,但吃亏的事情一再出现,似乎还没有引起国内中药企业的充分重视。 接二连三的教训 作为我国医药的“国粹”,中药情况不容过分乐观。虽说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拥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和4000多种中药制剂。然而,中药大国却是出口小国,并且中药专利申报数量不及日本、韩国等邻国。 说到专利,你似乎不会相信这样的事实:从1985年至今的20年间,我国中药发明专利的数量竟然“原地踏步走”,一直徘徊在1700件左右。与国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外制药企业对中药专利申请却不断“升温”。去年,诺华大张旗鼓地与我国中药研究所合作,以独特方式进军我国中药产业。其他一些跨国药企也不断利用合作、并购、兼并等方式“抢夺”我国一些有价值的古方、验方。据悉,在美国的中药专利申请中,日本已经占到近一半,而中国却几乎没有。 我国中药重生产、轻专利的教训令国内中医药界痛心疾首:多年前,我国青蒿素的科研成果被国外一家企业根据科研论文进行结构改造并抢先申请了专利,仅此一项,中国每年至少损失2亿至3亿美元的出口额;日本在中国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出救心丸,年销售额达上亿美元;韩国在中国牛黄清心丸的基础上开发出的牛黄清心液,仅这一品种年产值就高达0.7亿美元。 另外,我国的道地中药材薄荷,中国专利申报有16件,其中国内申报有8件,外国申报也8件。数量相同,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外国公司的技术专利主要用于口香糖等高利润市场,其中美国箭牌糖类公司独揽4项专利。而我国的专利只是薄荷藕、薄荷茶水等,市场空间极为有限。 遭受薄荷同样命运的还有银杏等我国传统中药材。目前,银杏中国专利共申报68件,外国人申报的有4件,后者的数量只是前者的1/17,但几乎涵盖了银杏的全部提取工艺流程。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教训,只是一个“零头”。 中不敌洋事出有因 有关专家介绍,1993年以前,我国主要依靠行政立法保护药品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是指除专利、商标之外,依靠行政法规对药品知识产权的保护。1993年以后,我国修订后的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