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华评论新文章

新华评论新文章

:“一年1068个会” 会议泛滥创纪录
张玉胜

2013年02月22日11:30 来源:工人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新华社记者近日采访时了解到一个真实情况,沿海一省份某厅局负责人因不堪忍受会议过多,让人统计涉及厅局相关工作全年的开会数量,统计结果令人震惊:1068个!

尽管人们早已知道官场“文山会海”,但鲜有人为此作过专门的数据统计。于是“一年1068个会”的统计结果出炉,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原来政府部门的会议之多竟如一日三餐!

有人把会议依赖症批评为形式主义,这种形式主义的根源是政府部门观念陈旧、手段单一、懒政怠政的官僚主义。“工作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恐怕是一些单位和官员的常态。开会俨然成为一些官员的执政“法宝”。

会议过多过滥不仅空耗宝贵时间,也凸显会议召集者的管理乏术,更极易导致与会人员的审视疲劳和本能抵触,迟到、旷会、顶替、打瞌睡,便是人们心理逆反的表现。为此,许多地方曾尝试减少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的治理措施,比如,实行“开套会、合并开会”制度,设置“无会月”、“无会周”硬性规定等等。但有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在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情报互通、任务落实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比如,利用广播电视、依靠手机网络,开展调查研究等等。尤其是深入基层一线,更能让管理者了解到第一手真实信息,便于提出具有针对性、体现个性化的意见建议。

想根治会议依赖症,还需严把经费来源和实施制度问责。开会需要经费,所以严控会议支出不失为釜底抽薪之策。为会议经费设限和坚持公开透明,或许可以倒逼会议减少。此外,纪检监察部门也可把减少会议作为整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破口,对会议的数量与规模设置制度性规定,通过对数量的盘点、质量的审查和经费的审计,跟踪问效,奖优罚劣。 □张玉胜

一年开1068个会,可以砍掉多少
舒圣祥

2013年02月21日08:33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 观察家

中央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要求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对照这一要求,“一年1068个会”可以“砍”掉多少?全国各地又有多少会是可以“砍”掉的?

据新华社报道,沿海一省份某厅局负责人因不堪忍受会议过多,让人统计涉及厅局相关工作全年的开会数量,统

计结果令人震惊:1068个!一年1068个会议,这个厅局的人员每天就要参加近三个会议,厅长不够副厅长顶,处长不够副处长顶,怪不得开得会议召集者自己都受不了。

所谓文山会海,政府部门会议数量之多,早已妇孺皆知。由于没有具体的数量统计,公众已近乎“审丑疲劳”了。现在一个厅局一年竟有1068个会议之多,这样的统计数据曝出,还是让人着实震惊了一下。讽刺的是,这个厅局还不是所谓的“最重要部门”,否则,估计开会数量还得“涨”。

这1068次的会议数量刺人眼球,但更值得追问的还是会议质量。不可否认,开会本就是官员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是研讨还是部署,一定的会议必不可少。如果这些会议都开得务实高效,再多一些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其中有多少是“听人念稿子或自己念稿子”之类的会议呢?上级政府部署工作,下了文件还不够,总喜欢召集下级官员一起念稿听稿,这样的旧习积弊,得改一改了。

与“一年1068个会”相伴相随的,不仅是行政效率和办事质量大幅降低,还必然存在腐败浪费。很多空泛的会议,官员可以腻烦可以睡觉,昂贵的会议支出却一分不少需要纳税人埋单,而这些钱原本可以用来改善民生,做很多的事情。有笑话说,秘书去掉领导会议讲话中的空话套话假话,精简下来的真话实话只有一句:会后去三楼会餐。借开会公款吃喝是公开的秘密,还有借会议公款旅游的,内部会议偏要跑到外地风景区的酒店去开,顺带拿点纪念品的,都屡见不鲜。

中央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要求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对照这一要求,该厅局“一年1068个会”可以“砍”掉多少?全国各地又有多少会是可以“砍”掉的?又有多少“空话、套话”把短会拖成了长会?

为此,政府部门或许都可效仿,统计自己参加的全年会议数量乃至内容,像公布三公经费一样对外公开。让人看看这些会议到底都研究了些什么问题,哪些开得应该,哪些早就该“砍”掉,借助舆论的力量倒逼会风改革。改进会风的根本目的,当然不是减少会议的绝对数量,但“砍”掉更多可有可无的会,则是必须的。

张扬新时期的志愿精神,天天都是雷锋日
邓海建

2013年03月04日08:4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3月5日,雷锋日。那个留下诸如“一朵花打扮不出美丽春天”等词句的小伙子,用半个世纪的时间,让中国

人滋养在一种传承自传统、张扬自文明的时代精神。关于青春、关于奉献、关于集体、关于国家……关于生命的价值,以及关于美好的永恒。在2013年的时序回望,这样的节日,依然契合“美丽中国”的脉动。说得更直白一些——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雷锋!

雷锋精神,就是新时期的志愿精神。

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是需要笃实的精神。中国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的20多年,我们熟谙了斯密的《国富论》,将逐利思维在市场交易中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当市场自发调节的手无法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认识到那句话的精准——“经济学回到它的起点,就是没有办法离开道德”。每年的雷锋日,我们都会感慨良多,乃至在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决定把每年的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与其说这是一种人为的“巧合”,不如说是时代的吁求。

志愿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新演绎。当雾霾蔽日、污水横流的时候,雷锋精神就是我们对生存环境的责任、对市场利润的人为关怀,对社会利益的公民义务。当我们将雷锋精神中的“立场、精神、风格、斗志”时代化之后,洋溢其间的最贴切坐标,就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在国际上的定义有三:一是志愿,二是不为报酬,三是利他。其实,就雷锋精神来说:一者,意识总是在随着物质发展,时代在变,雷锋精神的形式与内涵都在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将雷锋还原成一个可信可感的“人”,与其在某种高度“空谈”,不如接地气去“实干”。志愿精神,在我们学雷锋的时候,解决了“此岸”与“彼岸”的纠结。

事实上,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所言,“志愿精神”就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因此,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基本内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以无私助人为价值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它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的彰显。

以下这组数据,足以让我们在回望雷锋精神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暖意:来自共青团中央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达到3392万人,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17.5万个。以北京为例,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已突破170万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总数的比例接近10%。全市已有1万多名志愿者有了志愿服务记录,服务时间总计近45万小时。

一句话,雷锋精神其实一直没有走远。只不过换了身衣服,或者换了腔口音。

用志愿精神学好雷锋,才能摒弃形式主义

陋习,从节令活动变为常态作为,从英雄壮举走向凡人小善。张扬新时期的志愿精神,天天都是“雷锋日”。

真实传民意,依法履职权
余旖

2013年03月01日00:3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人民网评:以深化社保改革回应民生期待

人民网评:从两会调查中聆听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公布,2987位中国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者,即将走向政治舞台发挥作用,国人期待他们以智慧和忠诚履职。

据报道,本届全国人大代表是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产生的,从结果看,基层代表数量增加,特别是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比例明显上升,党政领导干部比例则明显下降。有媒体统计,官员比例已降至34.88%。而代表在地区、性别、民族、社会背景等方面的逐步均衡,也被视作代表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此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也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对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过去人们主要关心他们的事迹、荣誉和地位等;现在则略有不同,舆论的关注点还常常聚焦在:他们拥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和职业背景,关注过哪些社会问题,发表过怎样的观点,等等。这说明公众不仅期待代表和委员在来源上体现当下社会日益多元化的特点,更要求其观点能够充分传达民间需求,真实、全面、不折不扣地代言民意。

网络时代,我们使用的社会交往工具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民主对每个人而言,有了更丰富更立体的含义。不仅个体之间,还有不同社群之间,互动和交流都越来越迅速,也越来越复杂。两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在中国政治体系中最重要的权益博弈平台,自然也面临许多新的任务和挑战。公众将通过更多方式,理解和监督这个平台上所有代言者的表现,衡量他们的价值追求和参政议政能力。因此,不仅代表、委员们对社会的影响力在加强,各种意见对代表、委员的影响,可能也前所未有地深远。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要求和观点中,倾听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不回避、不敷衍,说真话、谏真言,传达民间疾苦,理性寻求改善路径,这是老百姓对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最根本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领导集体亮相已逾百日,在改革、反腐、社会阶层沟通、促进公平正义等方面,都有十分亮眼的表现,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公众对中国进步之期待,也日益坚定。未来两周,是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依法履行职权的关键时刻,愿他们

不负民望,尽责代言。

怎样续写第四个“十年辉煌” 2013年03月04日 08:52:13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两会开幕,标志着中国继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三十多年、继发展的“黄金十年”之后,新的十年又启动了。我们能否继续一路走好?

蓝图、梦想,决心、信心、共识、干劲,都要有。但更要有足够的本领。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我们的本领不够了。

一部近现代经济发展史提醒我们,一国连续增长十年、二十年的不少,三十年的不多,四十年的就屈指可数了。中国,靠什么保持第四个十年的持续、稳定增长?

近代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国缺少本领,落后挨打。第三次工业革命,睡狮醒来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中国极大地增长了本领,一跃而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但现在,新的工业革命又将来临,我们有没有本领迎头赶上,迅速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新的十年,我们靠什么确保抓住机遇,成功应对挑战,使梦想成真?

我们的本领,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

为了告诫大家抓紧学习、增强本领,习近平总书记重提毛泽东1939年在延安的讲话:“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重提本领恐慌,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要把高度的责任感、清醒的危机感化为一刻也不停的紧迫感。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要把外部的巨大压力,转化为内部的高度自觉。

重提本领恐慌,不是干活手忙脚乱,而是学习如饥似渴。一面强调要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面又提出要克服我们的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这是干事业的本质要求,是事物本来的辩证法。

重提本领恐慌,也是转变作风的要求。中央强调要转变工作作风,就要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也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学习要沉下心来,岂能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过日子,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习要高度自觉,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历史常有相似处。

1939年,毛泽东提出我们队伍的本领恐慌,意在告诫、鞭策全党,大兴学习之风,抓紧增加本领,迎接革命高潮。十年之后,新中国成立了,毛泽东在政协第

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重提本领恐慌,再度为全党敲了警钟。叶小文
以协商求共识 多参与谋善治 2013年03月04日 09:27:18
来源: 京华时报 0【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协商民主的实践也告诉民众,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不是等着靠着就能得来的,也是靠自己积极主动争取的。

两会是一个民主的舞台,不仅展示着丰富的民主内容,也彰显着多样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作为近年来的一个关注焦点和实践热点,将在两会上得到充分的展现,更将在实践中不断走向完善。

3月3日,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指出,“拓宽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顺应时代要求、合乎民意诉求之举。

尽管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但在社会生活中,协商民主更多地存在于各个层面和领域,与社会公众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协商民主在推进社会进步和公共治理走向善治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

一段高速路穿过居民区,汽车的噪声影响到居民的休息,是猛烈地批评,还是与政府有关部门等坐下来沟通?地铁的规划设计,无视某地居民区人口众多的实际不设站口,是埋怨决策的不以人为本,还是及时反映诉求?

一些地方民众的实践表明,坐下来沟通、理性地反映诉求,不仅能较快求得共识,还能最终求得共赢。既降低了“维权成本”,又提高了议事效率,获得了一个多方满意的结果。这种沟通、表达,即是一种民主协商。

从新拆迁条例的两度征求民意,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纷纷推行网络问政,再到网络热点问题得到有关机构的积极回应,深刻表明民主协商日益成为贴近民众的民主实践形式。

显然,民主不是洪水猛兽,民主也不是宏大主旨,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关键是,要善于运用和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使之成为社会建设性的力量源泉,成为善治的重要路径。

很多时候很多问题,并不必然地要走向激烈对抗和不可调和。如果官民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多些民主协商意识,多些协商行动,很多问题的解决速度和效率往往

会出乎人们的意料。

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不是什么问题都一览无余,协商本身即是对施政决策的一种补齐、对信息掌握的一种补漏。坐下来沟通,多些交流,少些埋怨,多些建设性,少些对抗性,多些商量妥协,少些决不让步,往往能实现官员良性互动,求得共识与善治。

协商民主的实践也告诉民众,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不是等着靠着就能得来的,也是靠自己积极主动争取的。每个人的一点点建设性努力,就能汇聚成一个不小的进步。社会公众的有序政治参与,必能有力提升公共治理的层次和水平。(骆闻笛)
进口婴儿奶粉能否减税 2013年03月04日 09:11:18
来源: 新京报 0【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改善食品安全,恢复民众对于国产乳品的信心,很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做到。应对香港限奶令,现在最务实的做法,就是考虑将进口婴儿奶粉的税率降下来,让民众很容易就买到平价、安全的奶粉。

3月2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来到政协经济界驻地报到,引来了大批媒体的“围攻”。谈到内地市民对一罐奶粉都缺乏信心的时候,周伯华几欲落泪。他透露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也正在加大奶粉进口量。

香港限制婴幼儿奶粉离港,违者罚款监禁,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限奶令的实施,无疑会导致内地进口婴幼儿奶粉供货吃紧,价格上涨,但平心而论,香港的这一做法固然严苛,但为了维护本地居民利益和市场秩序,倒也情有可原。在这一事件中,最需要反思的,是我们自己。正如周伯华委员所说,“造成老百姓对一些食品(奶粉)安全缺乏信心的原因,从广大畜牧工作者、乳业企业到政府部门,都有责任。”

三聚氰胺事件已过去5年,为何民众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仍难以恢复?很显然,公众并未看到,乳品企业真正从三聚氰胺事件中吸取教训,各种乳品质量风波仍然层出不穷。而相关的监管体制,也未见令人耳目一新的改进,乳品标准不升反降,婴幼儿奶粉作为一种特殊食品,并未见其监管和其他食品有何区别,甚至2008年以来,三聚氰胺数度卷土重来。

如果我们的乳品销售和监管,都能达到“香港标准”,有多少人会盲信进口婴幼儿奶粉,从香港背奶粉回来?公众对于香港销售的婴儿奶粉的信任,实质上是对香港食品管理体制的信任,这是我们最需要借鉴的地方。

当然,内地居民之所以去香港买进口奶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香港奶粉不仅安全,而且便宜。众所周知,香港是个免税港,因为没有税,一罐进口奶粉即使加上代购费用,也要比在内地

买便宜很多。

而之所以内地婴儿奶粉售价贵,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税,主要是关税10%,增值税17%。虽然部分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进口税率已降至5%,但这些降税的奶粉,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病症的患儿,所以,降关税的作用基本不大。二是营销成本,包括运输费用,中间商的费用等。

改革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恢复民众对于国产乳品安全的信心,很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做到。现在最务实的做法,就是将进口婴儿奶粉的税率降下来,让民众很容易就买到平价、安全的奶粉。而要想降价,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减税。

目前国内对进口婴儿奶粉的依赖度很高,这些奶粉本来价格就不菲,再加上高额的税负,加重了年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婴儿奶粉作为一种民生必需品,理当实行低税或免税的政策。所以,对进口婴儿奶粉减税,这将能大为缓解香港限奶之后,进口婴儿奶粉供应和涨价问题。(国华)
内地奶粉99%合格为何换不回1%的信任? 2013年03月04日 09:42:46
来源: 中国青年网 0【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两会前夕,有三则关于奶粉的新闻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第一个是香港对于奶粉出港的最严法规。第二则是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说他看到国家质检总局一个数字,内地的奶粉99%是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是群众对奶粉质量标准的信心不足。第三个就是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在谈到内地市民对一罐奶粉都缺乏信心的时几欲落泪。

关于国产奶粉99%安全的这个数字其实早在去年6月就引起过争议。当时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近三年来,国家对乳制品行业和企业进行整顿,成效显著,国家有关部门和组织对乳制品质量抽检的结果是99%以上合格,从时间纵向看,是历史最好,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质疑。

既然99%都是合格的,为什么竟然还会逼得香港出台这种“惨绝人寰”的政策?是我们的民众对国产奶粉存在着不合理的偏见还是奶粉国标实在太低,以至于无论如何都能“合格”呢?不管官方怎么宣传,怎么叫好,民众抛弃国产奶粉就是不争的事实。孩子只有一个,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没有一个家长会拿孩子的生命来开玩笑。所以就算有关部门再如何宣称国产奶粉是“史上最好”,就算洋奶粉将来要比国产奶要贵上100元一罐,但估计依然会有很多家长宁贵勿滥而选择洋奶粉。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消费者不要过度质疑国产奶粉,希望大家不要再去海淘只是一种可笑的愿望而已。

前期新西兰奶粉曾陷入“双氰胺门”。事件发生后,也许不少国内奶粉企业会拍手偷笑,而从相

关部门的一系列行动来看,似乎也有用心良苦地放大事件希望为国产乳企收复失地的迹象。但事与愿违,尽管新西兰的海淘量下降了50%,可消费者并没有往“家”看,只是轻轻点点鼠标投入到其他国家的奶粉市场罢了。

可见,如果没有消费者的购买,即使有专家再吹捧、有官员再打包票也没用,那么国产奶粉怎么办?信任危机如何化解?还是只有慢慢等死的份?其实答案很清楚,只有两个最简单的字:质量。产品就如人品,只有自己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有值得信赖的产品和人品,才能赢回消费者,而什么样的质量才是能够赢回消费者的质量,相信国产乳制品企业比我们更加的清楚。

原来人们以为在三鹿事件后,国产奶粉会吸取教训,痛改前非。但熟料近年来,各大国产乳企依然三番四次地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而且有些是屡教不改,这就使得消费者彻彻底底地对于国产奶完全失去了信心,从此离去不回头了,所谓的99%就是毫无意义的自娱自乐。毕竟,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苗都是宝,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国产奶粉重振过程中的试验品。

可以说,国产奶粉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的误会实在太多太多,信任感已经降到了最低,如果依靠小打小闹的整改已经不起作用了。所谓不破则不立,国产乳制品行业唯有将过往存在的种种尚不为人所知问题自我曝光,放在阳光下暴晒,给社会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才不会让其被深埋而“发霉”,才不会在以后重病复发,才能放下包袱没有压力地“重新做人”,才能真正地重振消费者的信心,赢回消费者的心。(文/金真)
局长流泪也是情绪表达 2013年03月04日 09:27:18
来源: 京华时报 0【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到政协经济界驻地报到,遭到记者“围攻”。在谈到内地市民对一罐奶粉都缺乏信心时,周伯华几欲落泪。

“含泪谈奶粉”,我们更愿意将其看作是积极的信号,那闪烁的泪光至少表明高层官员体会到了民众的痛心。当民众为一罐奶粉的安全都纠结不止时,国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又从何谈起?

政协委员的眼泪是一种情绪表达,这样的情绪表达让国人感到些许欣慰。但我们也深知,仅仅靠眼泪并不能换来安全的奶粉,眼泪也平复不了国人对食品安全的焦虑。谈到食品安全时,周伯华表示“三方都有责任”。责任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国人都会看到食品监管部门类似“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项目、每一种食品都应该高度负责、全面负责”的表态。

食品安全从来不相信

眼泪,比眼泪更重要的是担当。(陈方)
团结就是力量 民主才有活力 2013年03月03日 08:46:10
来源: 人民日报 38【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坐标中,早春时节的“两会时间”具有特殊意义,过去与未来在这里交汇、国计与民生从这里谋划。伴随着2000多名政协委员步入人民大会堂,今年的“两会时间”正式开启。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是在关键历史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因此也被赋予更多期待。从国家的角度,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复兴大业呼唤群策群力;具体到普通百姓,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平凡梦想同样需要悉心倾听。13亿人民寄望两会为“中国梦”助力,人民政协重任在肩。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五年,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人民政协认真履行职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言献策,在创新机制中实现民主监督,在广泛联系群众中汇聚力量,充分证明人民政协具有巨大政治优势。五年的成就有力地昭示,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人民政协定能在改革发展中释放更大制度红利。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站在这个新起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未离我们如此之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中国梦”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增进社会团结、凝聚各方力量,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激发创造热情、焕发社会活力。这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更好地促进团结、推进民主,实现中国现代化梦想,既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依据,更是人民政协事业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

团结就是力量。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是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国家决策的智囊团、统一战线的粘合剂。在中国社会深刻变革时期,越是面对利益关系调整带来的矛盾,越需要人民政协真实反映各方利益诉求,越是面对社会结构深刻变动,越需要人民政协积极引导社会各阶层同心同德。2000多名政协委员积极建言,34个界别齐心协力,一定能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

民主才有活力。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能否发挥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

能,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水平,体现着人民民主的质量。不同党派、不同界别,思想多元、利益多样,只有最大限度包容和反映各方面意见建议,才能满足各界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愿望,以广泛的人民民主确保旺盛的社会活力。“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执政党有包容各种意见的雅量,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也应讲真话、建诤言、献良策,做中国共产党直言不讳的诤友、肝胆相照的挚友。

新起点、新征程,希望各位委员尽心咨政、大胆建言,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的强大力量,让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变为现实,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社论)
十三亿人的心声叩响未来 2013年03月03日 08:46:10
来源: 人民日报 28【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把我的梦融入国家梦”、“要财富不要污染”、“愿分配更公平”、“希望收入更高,能见度也更高”……两会召开之际,倾听会场内外的“好声音”,从代表委员的抒怀到普通百姓的心声,都在表达对“中国梦”的理解与向往。由此看两会,既有参政议政的热度,也有汇聚梦想的气度。

梦想就是期待。每一项议案提案、每一次建言献策、每一个生活愿景,固然有着各自的内容和形式,但又像百川归海、万川映月,指向同一个方向。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保障、更满意的收入、更清洁的环境等期盼的背后,是对发展更科学、改革更有力、社会更公平的呼唤,是对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国家更上一层楼的期待。

有句歌词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对13亿中国人而言,家国一体、休戚与共的“中国梦”,寄托了最深厚的感情,蕴含着改变命运的希望。当奥运梦、世博梦、奔月梦、航母梦陆续成为现实,改革发展时代也为百姓的财富梦、住房梦、市民梦、宜居梦构建起实现平台,许多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场景正走入生活。“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正如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感言,“中国梦”是一个由国到家的过程。个体梦与国家梦相互交融、相互成全,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完美绽放。

“到会上,我要建议关注农民工住房和下一代教育的问题”,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振波这样说起自己的履职打算。凭着努力打拼,周振波圆了自己的“市民梦”,现在又挂念两亿多农民工兄弟的幸福。从这种出身农民工、代表农民工的角色意识中,可以感受到梦想的涌动与交汇。几千名代表委员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广泛的代表性承载着梦想的丰富性

。他们把无数的期盼带到会上,为人民的梦想代言,为百姓的幸福谋划,成为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的“梦想使者”。在两会的民主殿堂中,以互动求共识,以共识聚合力,就能为梦想生长提供更为深厚的社会土壤,为实现梦想激发更强大动力。

一位哲人说过,梦想永远是现在时。当梦想之翼向13亿人展开,相比梦想的激情,我们更需要清醒的认识、实干的行动。在共商国是、共议大计的“两会时间”,通过议案提案、讨论审议,通过人事任免、政策制定,党的十八大精神化为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真知灼见变成攻坚克难的扎实举措,“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落实为各领域、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责任中。正视圆梦挑战、探索圆梦路径、破解圆梦难题,两会的各项议程,也是汇全民智、举全民力、圆中国梦的过程。有13亿人的筑梦行动,我们通往梦想的道路将更为宽广而坚实。

春到人间万物鲜,春天总是让人满怀梦想、充满希望。身处这样美好的季节,想起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过去,想起中国人民百年来矢志不渝的求索,不禁感慨万千。今天,我们这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已经站立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开创出一个发展的春天,意气风发向世界讲述走向复兴的“中国梦”。从两会继续出发,让我们同心协力、脚踏实地推进梦想里程,把“中国梦”写在世界东方这片土地上,写进每一个走向明天的坚实脚印。(詹 勇)
“期待伟大的事件发生” 2013年03月03日 08:46:10
来源: 人民日报 15【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在欧美仍陷于经济危机之际,全球都把目光投向中国。”两会召开前夕,德国新闻电视台发出这样的声音。

在各国媒体眼中,今年两会非同寻常。实干兴邦,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领导人释放强烈改革信号,将调整经济结构作为首要经济任务。中国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将为未来增长奠定扎实基础。中国将如何继续前行?中国将给世界注入怎样的正能量?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云集北京,努力借两会把握中国政策的“风向标”。

“两会是国际社会洞悉中国内政外交和经济走势的最佳窗口。作为一名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如果不用心学习两会出台的报告、领会两会的精神,很快就会同中国发展进程脱节。”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教授莉莉亚娜·阿索夫斯卡的话颇具代表性。

观察中国的视角有很多,但有两点无法绕过:一是推动中国持续增长的动力在哪里,二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力是否强劲。同十八大一样,两会为世界把

握这两点提供重要平台和难得契机。西班牙《环球亚洲》杂志社社长伊万·马涅兹认为,“两会是中国民众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参政议政的具体体现。两会议题和决议,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很显然,这种关注源自中国发展的外溢效应,源自不断增强的全球影响力。欧洲学者柯尼认为,放眼全球,各国媒体如此关注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讨论,并不多见。这显示出中国作为一个全球经济引擎的重要性,世界非常想知道未来中国的各项政策。当中国从国际舞台边缘走到中心,中国发展不再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世界越来越多地用更加宏大的视野来观察中国。

“未来10年是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中国复兴的时刻一步步走近”……看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看自身、看世界。不难想象,透过纷繁复杂、挑战严峻的国际时局,将目光投向稳健前行的中国,世人会有怎样的感慨和期待。泰国《民族报》一篇文章写道:“尽管我们还无法辨识中国走怎样的新路,但可以肯定,亚洲各国政府和人民期待伟大的事件发生。”(钟 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