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原理]

冠状动脉旋磨术就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然弹开,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与正常冠脉。[适应症]

1.在血管内膜呈环形表浅严重钙化、导引钢丝已通过病变但球囊导管不能跨越,

或者在支架置入前预扩张球囊不能对狭窄病变作充分扩张;

2.对某些钙化病变行DES置入术时,为了使支架均匀贴壁;

3.严重狭窄病变或CTO病变,球囊导管不能通过病变。

[禁忌症]

1.导丝无法通过的病变;

2.血栓性冠状动脉病变或急性心肌梗死:有溃疡或血栓的病变,旋磨可加重血

栓倾向,易发生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

3.退行性变的大隐静脉桥病变:旋磨治疗易发生血管栓塞或无复流现象;

4.严重的成角病变(>60°):成角病变的旋磨可能会伤及深层管壁,甚至引起冠

脉穿孔;

5.有明显内膜撕裂的病变:内膜撕裂明显,尤其就是螺旋性内膜撕裂,旋磨可使

撕裂加重;

6.病变血管为唯一有血流的冠脉血管并伴有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

7.存在以下情况术者应给予高度警惕:病变长度大于25mm、静息心绞痛、严重

左室功能异常与病变远端血流较慢。

[用物准备]

1.操纵控制台(主机);

2.推进器;

3.脚踏控制板;

4.高压气体罐;

5.旋磨导管;

6.旋磨导丝;

7.旋磨灌注液:生理盐水500ml+肝素10000 U(10u~20u/ml)+异搏定

5mg(10ug/ml)+硝酸甘油2mg(4ug/ml)。

[患者准备]

1.术前一日及术日晨给予阿司匹林300mg。若拟进行支架置入术则按常规加用

ADP受体拮抗剂;

2.为减少冠脉痉挛等并发症,可在术前酌情给予钙拮抗剂;

3.可适当地补充液体,保证有效与足够的血容量,以避免术中使用血管扩张剂

时发生低血压并发症;

4.如果病情允许,术日晨可将β阻断剂停用或减量,以避免低血压与心动过缓

等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流程]

1.手术入路及指引导管的选择:指引导管与普通PCI术相似,但应注意保证导管

与冠状动脉开口的同轴性,并根据所需旋磨头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具有足够大内腔的指引导管;

2.旋磨头(burr)的选择:根据血管的直径、病变的形态、远端血管床情况、左

心室功能及其她血管的状态选择旋磨头:①从小的旋磨头开始(burr/artery 为 0、5~0、6);②酌情增大旋磨头,最终burr/artery不应超过0、7;③第一个旋磨头应较最终所需旋磨头小0、5mm;

3.术中用药:手术开始时给予肝素60u-100u/kg,每小时追加1000u~2000u,维

持ACT>350秒,联合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时,应该适当减少肝素用量,旋磨前/后酌情给予硝酸甘油(50μg~200μg)、维拉帕米(100μg~200μg,总量可达1、0mg~1、5mg)、地尔硫卓(0、5mg~2、5mg,总量可达5mg~10mg);

4.旋磨导丝的操作:可直接操作或通过微导管/OTW球囊交换旋磨导丝到达病变

血管远端;

5.旋磨导管与推进器连接→推进器与主机连接→推进器与旋磨灌注液连接→

体外测试;

6.旋磨过程:将旋磨导管沿导丝经指引导管送至距靶病变近端1~2cm的正常血

管段处→松开旋磨器控制手柄的调节锁→踩踏脚闸并确认转速达到要求的速度后,缓慢推进控制手柄,旋磨头即可随之向前移动→旋磨过程中由于旋磨头与病变组织的摩擦,其转速较无负荷(测试)时略低,但下降幅度不应超过5000rpm→旋磨时旋磨头不可一直放置在同一个位置,而应“前进”与“撤后”交替,并间断注入少量造影剂,以了解旋磨头的位置及血流情况,同时可分次冲掉组织碎屑(微颗粒)→每次旋磨时间应控制在15~30秒,间隔时间大约30秒~2分钟→造影确认旋磨的结果,了解有无并发症发生→旋磨满意后,开启dynaglide模式,将旋磨速度降至7000rpm后缓慢退出旋磨头→最后根据需要换用较大的旋磨头或联合使用球囊及/或冠状动脉内支架;

7.结果评价:①造影确认旋磨效果:硬化斑块祛除情况;球囊试扩张病变就是否

能完全打开;预计支架能完全释放;②造影了解有无并发症:血管痉挛;慢血流/无血流;内膜撕裂;冠脉穿孔;③必要时使用IVUS评价。

[注意事项]

1.病变在优势型右冠状动脉、优势型左回旋支、前降支开口或使用2、25mm以

上的旋磨头时建议提前置入临时起搏;如患者左心室功能明显减退、病变血管供血范围大时建议给予IABP支持;

2.体外测试时注意观察:在每次踏下脚踏开关之前,确认灌注液流过推进器与

管鞘,且由管鞘末端流出的灌注液无气泡,禁止在无灌注液灌注的情况下操作推进器;

3.目前更多把旋磨技术用作为支架植入前的病变预处理方式,而通常不作为最

后的病变处理方式;

4.必须严格掌握旋磨术的指证与禁忌证;

5.在考虑只应用较小旋磨头(1、25mm-1、75mm)的病变采用经桡动脉入路就是

安全且有效的;

6.此技术对操作者的技术与介入中心的软硬件条件要求依然较高,并发症发生

率较高,术者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并能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冠状动脉痉挛:

术前给患者口服钙拮抗剂;旋磨时从较小的旋磨头开始,旋磨头与血管直径的比例≤0、70;每次旋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短于30秒;旋磨前及每次旋磨后酌情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50μg~200μg;在加压灌注液袋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维拉帕米及/或硝酸甘油;旋磨后辅以球囊低压力扩张;如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冠状动脉血管痉挛,必要时可经静脉或冠脉给予维拉帕米或硫氮唑酮,但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及心率,避免发生低血压及心动过缓。

2.无血流/慢血流现象

左心功能明显减退及病变远端血管床较差者不宜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多支血管病变者,如罪犯病变就是唯一开放的冠状动脉或其供血范围较大,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者不宜选择冠状动脉旋磨术;从较小的旋磨头开始,逐渐增大,旋磨头与血管直径的比例≤0、70;缓慢推进旋磨导管,以避免转速的快速跌落,血管的热损伤及产生较大的微颗粒;在复杂病变及长节段病变的旋磨中,每次的旋磨时间不宜过长;另外在旋磨时不要一直推进旋磨头前进,而宜采用“进三退一”的手法,即向前推进旋磨头数秒钟(数毫米)后,向后退一点,然后再前进;旋磨过程中间断推注少量造影剂,一方面可有助于微粒的冲刷,另一方面可及早地发现无血流/缓慢血流现象;

无血流/缓慢血流现象发生时可采取如下方法处理: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或其她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或腺苷类药物);从病变血管远端开始低压力短时间球囊扩张;从指引导管中加压推注血液;必要时应置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泵(IABP);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应维持有效的冠状动脉灌注压。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一) 第一节概述 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 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 (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 (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 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 (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精彩幻灯】冠状动脉旋磨技术

【精彩幻灯】冠状动脉旋磨技术 精彩幻灯冠状动脉旋磨技术 字体大小: 适应症和禁忌症好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 2013-09-29 18:51 编辑置顶删除回复

hengshudoushiyi 2 楼 操作时注意事项 (1)冠状动脉内斑块旋磨术时,必须选择适当规格的旋磨头,遵循从小到大递增原则。文献报道选用旋磨头直径为血管内径的75%~85%。这种选择常常凭经验,在严重狭窄或(和)钙化或(和)长管状狭窄者,冠状动脉内斑块旋磨术时,旋磨头直径应从小到大递增。 (2)与普通PTCA 相比,冠状动脉内斑块旋磨术时更强调导引钢丝尽量送至血管远端,特别是导引钢丝硬段必须跨越狭窄段,方能保证高速转动的旋磨头沿导引钢丝推进时的稳

定性。控制适宜的旋磨头推进速度,一般宜0.5mm/s;并采取"啄食样"推进; (3)控制适宜的负载转速,力求保持在比空载转速减少10%的小范围内变动。必须避免在13×104r/min时工作。低速旋磨会造成碎屑粗大,栓塞远端血管。 (4)同一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一般旋磨2~3次,直到旋磨头试探管腔时,转速和声调已接近空载状态。表明管腔已被扩大到与旋磨头直径一致,即将旋磨头撤至病变近端。 (5)常规附加PTCA+支架治疗,以求获得理想的管腔增大疗效。图2为阜外医院一例成功的前降支旋磨术病例。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研究显示冠状动脉旋磨术与PTCA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包括死亡0.9%,Q波心肌梗死1.3%,急诊CABG1.9%[5]。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如下: 冠状动脉痉挛 是冠状动脉旋磨术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以预防为主。通常常规术前给患者口服钙拮抗剂,旋磨时从较小的旋磨头开始,旋磨头与血管的比例≤0.75,每次旋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短于30秒。其次旋磨前及每次旋磨后酌情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50~200μg,在加压灌注液袋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维拉帕米及/或硝酸甘油。最后如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冠状动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试卷答案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试卷(答案) 科室: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52分): 1.青霉素类药在静脉或肌肉注射等给药途径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口服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X) 2.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关系成正比。(X) 3.临床在应用各种剂型,各种给药途径的青霉素类药物前,均应做青霉素皮试试验,阴性者才可使用。(V) 4.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均须问清患者曾否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有无过敏反应史。(V) 5.患者曾有青霉素过敏或皮试强阳性史者,10年内不宜再做皮试,10年后无需谨慎。(X) 6.青霉素皮试结果局部反应呈阴性反应时,在用药后一定不会出现过敏反应。(X) 7.观察皮试结果时虽然局部呈阴性反应,但患者若有胸闷、头昏、哮喘、皮肤发痒等症状,也不应给予 青霉素类药物。(V) 8.因皮试时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皮试前应备好必要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急救药品。(V) 9.对属于过敏体质的患者用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时,无论皮试和用药均须十分谨慎。(V) 10.青霉素类不同品种间存在着交叉过敏关系。(V) 11.使用氨苄青霉素时,可用青霉素G盐配制皮试液替代氨苄青霉素皮试液。(X) 12.通知要求在使用青霉素皮试液时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不得只换针头不换针管。(V) 13.做皮试前禁用碘剂消毒皮肤。(V) 14.青霉素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乳汁,可能在母婴间引起交叉过敏反应。(V) 15.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患者应用头孢类时需谨慎,应根据患者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V) 16.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前需用所选品种进行皮试,皮试阴性方可使用。(V) 17.对青霉素类有过敏性休克史者,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V) 18.通知要求:对一种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应禁用所有头孢类药物。(V) 19.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若规定要求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 必须作皮试。(V) 20.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如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若患者为过敏体质,既往有对青霉素类药物 过敏史应行皮肤过敏试验。(V) 21.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的皮试液进行皮试,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 替。(V) 22.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可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 试验。(X) 23.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前,若药物说明书规定该药不需要做皮试,则不需要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X) 24.过敏反应虽然难以预测,但发生后处理不当或没有相应的救治措施,医院要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V) 25.皮试观察期间护士应嘱患者不能离开护士视野范围以外的空间。(V)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原理] 冠状动脉旋磨术就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然弹开,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与正常冠脉。[适应症] 1.在血管内膜呈环形表浅严重钙化、导引钢丝已通过病变但球囊导管不能跨越, 或者在支架置入前预扩张球囊不能对狭窄病变作充分扩张; 2.对某些钙化病变行DES置入术时,为了使支架均匀贴壁; 3.严重狭窄病变或CTO病变,球囊导管不能通过病变。 [禁忌症] 1.导丝无法通过的病变; 2.血栓性冠状动脉病变或急性心肌梗死:有溃疡或血栓的病变,旋磨可加重血 栓倾向,易发生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 3.退行性变的大隐静脉桥病变:旋磨治疗易发生血管栓塞或无复流现象; 4.严重的成角病变(>60°):成角病变的旋磨可能会伤及深层管壁,甚至引起冠 脉穿孔; 5.有明显内膜撕裂的病变:内膜撕裂明显,尤其就是螺旋性内膜撕裂,旋磨可使 撕裂加重; 6.病变血管为唯一有血流的冠脉血管并伴有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 7.存在以下情况术者应给予高度警惕:病变长度大于25mm、静息心绞痛、严重 左室功能异常与病变远端血流较慢。 [用物准备] 1.操纵控制台(主机); 2.推进器; 3.脚踏控制板; 4.高压气体罐; 5.旋磨导管;

6.旋磨导丝; 7.旋磨灌注液:生理盐水500ml+肝素10000 U(10u~20u/ml)+异搏定 5mg(10ug/ml)+硝酸甘油2mg(4ug/ml)。 [患者准备] 1.术前一日及术日晨给予阿司匹林300mg。若拟进行支架置入术则按常规加用 ADP受体拮抗剂; 2.为减少冠脉痉挛等并发症,可在术前酌情给予钙拮抗剂; 3.可适当地补充液体,保证有效与足够的血容量,以避免术中使用血管扩张剂 时发生低血压并发症; 4.如果病情允许,术日晨可将β阻断剂停用或减量,以避免低血压与心动过缓 等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流程] 1.手术入路及指引导管的选择:指引导管与普通PCI术相似,但应注意保证导管 与冠状动脉开口的同轴性,并根据所需旋磨头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具有足够大内腔的指引导管; 2.旋磨头(burr)的选择:根据血管的直径、病变的形态、远端血管床情况、左 心室功能及其她血管的状态选择旋磨头:①从小的旋磨头开始(burr/artery 为 0、5~0、6);②酌情增大旋磨头,最终burr/artery不应超过0、7;③第一个旋磨头应较最终所需旋磨头小0、5mm; 3.术中用药:手术开始时给予肝素60u-100u/kg,每小时追加1000u~2000u,维 持ACT>350秒,联合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时,应该适当减少肝素用量,旋磨前/后酌情给予硝酸甘油(50μg~200μg)、维拉帕米(100μg~200μg,总量可达1、0mg~1、5mg)、地尔硫卓(0、5mg~2、5mg,总量可达5mg~10mg); 4.旋磨导丝的操作:可直接操作或通过微导管/OTW球囊交换旋磨导丝到达病变 血管远端;

冠状动脉旋磨术1

冠状动脉旋磨术 一概述 冠状动脉旋磨术系采用呈橄榄形的带有钻石颗粒的旋磨头,根据“差异性切割”或选择性切割的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然弹开,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和正常的冠脉。是临床上一个用较多的一种祛除粥样硬化斑块的手段。 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设备和器材 设备和器械包括固定的硬件设备及旋磨导管、导丝等。 1. 操纵控制台也称主机,可以驱动旋磨导管、监测和控制旋磨头的转速,为术者提供旋磨导管的工作状态的信息。 2. 推进器与操作控制台相连,驱动和控制旋磨导管和旋磨头的移动。由5部分组成:旋磨头控制手柄;光线转速连接缆线;压缩气体连接软管;灌注孔(用于连接冲洗液);

导丝制动器(防止导丝的旋转和移动,在旋磨过程中保证导丝位置固定不变。推进器与旋磨导管相连)。 3. 脚踏控制板通过控制操纵器气压涡轮的启动与关闭来控制旋磨头的旋转与停止。在脚踏板的右侧有dynaglide 开关,当dynaglide处于启动状态时,旋磨头以50,000~90,000rpm低速运转,用于后退旋磨导管。 4. 高压气体罐所需气体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同时应备有范围在90~110psi,最小140L/min的气体灌调节装置。 5. 旋磨导管包括旋磨头、导管和鞘管组成。旋磨头呈橄榄形,远端部分带有20~30微米大小的人造钻石颗粒。旋磨头与柔软的螺旋型的导管体部(驱动轴)相连接。导管的中心腔直径为0.010英寸,可以通过旋磨导丝。在导管的外部为4F(1.4mm)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外鞘管,此鞘管具有多种作用:①避免驱动轴对血管的损伤,起到保护血管壁的作用; ②在旋磨时可以通过外套管输注生理盐水,减小摩擦损伤和热损伤;③可以随时将旋磨下来的颗粒冲洗掉,以免造成血管的栓塞。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操作规范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操作规范 【原理】 冠状动脉造影导管选择性插入冠状动脉开口,注射造影剂显示冠状动脉解剖走行及病变。 【适应证】 1.临床怀疑冠心病者,为明确诊断。 2.临床诊断冠心病者,根据造影结果选择治疗方式(如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 路移植术或药物治疗)。 3.急性心肌梗死,须急诊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者。 4.血管重建术后疗效随访。 5.心脏外科手术前,了解冠状动脉情况。 6.特殊职业者。 【禁忌证】 1.除了精神正常、有行为和责任能力的患者拒绝该项检查及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外,无绝对禁忌证。 2.相对禁忌证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未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左心衰竭; (2)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 (3)未控制的严重电解质紊乱或洋地黄中毒; (4)未控制的高血压; (5)急性脑卒中; (6)并发感染性疾病或其他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 (7)急性心肌炎; (8)主动脉瓣心内膜炎; (9)活动性出血或严重出血倾向; (10)正在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者; (11)急性心肌梗死无上述适应证者; (12)严重碘造影剂过敏; (13)严重肾功能衰竭和(或)无尿,除非已准备透析治疗清除造影剂和体内过多的液体,否则不宜进行造影。 【术前准备】 1.术前检查:三大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血型、传染病检查等。

2.术者术前查房,了解病情。 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4.术前小结。 5.如有PCI准备,需术前阿斯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每天一次,使用三天以上,不足三天,氯吡格雷须负荷300mg一次。 6.送手术通知单到南楼5楼导管室。 7.建立静脉通道。 【手术方法】 1.血管入路:可采用股动脉、桡动脉或肱动脉等入路。 2.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动脉并置入动脉鞘管,酌情给予肝素2000~3000U,高凝状态或操作时间延长(超过lh),可追加肝素。经常抽吸动脉鞘侧管,观察有无血栓阻塞。 3.在X线透视下和导引钢丝引导下将导管送至升主动脉中部,不要过深,以免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进入冠状动脉。导管裂位后取出导丝,排除空气,连接三联三通,观察压力曲线,确认压力曲线显示良好。

药物皮试液配制操作规程

药物皮试液配制操作规程 一、青霉素类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临床用药须知规定,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均需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青霉素类药物在应用前可用青霉素G钠皮试液进行皮试。另外也可用青霉素类原药做皮试(供选用的试液浓度为300μg/ml或按说明书规定)。 青霉素G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规格:80万单位 配制方法:取注射用青霉素钠8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至4ml溶解摇匀,用1ml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2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0单位);将0.1ml注入皮内。 规格:160万单位 配制方法:取注射用青霉素钠16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至8ml溶解摇匀,用1ml 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2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0单位);将0.1ml注入皮内。 其他青霉素类原药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1、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 (1)规格:0.5g (即50万μg) 配制方法:取0.5 g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加生理盐水至5ml溶解摇匀,用1ml 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3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氨苄青霉素钠300μg);将0.1ml注入皮内。 (2)规格:1.0g(即100万μg) 配制方法:取1.0 g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加生理盐水至5ml溶解摇匀,用1ml 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氨苄青霉素钠300μg);将0.1ml注入皮内。 2、注射用苯唑西林钠 规格:0.5g (即50万μg)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 原理] 冠状动脉旋磨术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 “差异切割” 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然弹开,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和正常冠脉。 [ 适应症] 1. 在血管内膜呈环形表浅严重钙化、导引钢丝已通过病变但球囊导管不 能跨越,或者在支架置入前预扩张球囊不能对狭窄病变作充分扩张; 2. 对某些钙化病变行DES置入术时,为了使支架均匀贴壁; 3. 严重狭窄病变或CT(病变,球囊导管不能通过病变。 [ 禁忌症] 1. 导丝无法通过的病变; 2. 血栓性冠状动脉病变或急性心肌梗死:有溃疡或血栓的病变,旋 磨可加重血栓倾向,易发生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 3. 退行性变的大隐静脉桥病变:旋磨治疗易发生血管栓塞或无复流现 象; 4. 严重的成角病变(>60°) :成角病变的旋磨可能会伤及深层管壁,甚 至引起冠脉穿孔;

5. 有明显内膜撕裂的病变:内膜撕裂明显,尤其是螺旋性内膜撕裂, 旋磨可使撕裂加重; 6. 病变血管为唯一有血流的冠脉血管并伴有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 7. 存在以下情况术者应给予高度警惕:病变长度大于25mm静息心绞 痛、严重左室功能异常和病变远端血流较慢。 [ 用物准备] 1. 操纵控制台(主机); 2. 推进器; 3. 脚踏控制板; 4. 高压气体罐; 5. 旋磨导管; 6. 旋磨导丝; 7.旋磨灌注液:生理盐水500ml+肝素10000 U( 10u?20u/ml) +异搏定 5mg (10ug/ml) + 硝酸甘油2mg (4ug/ml )。 [ 患者准备] 1. 术前一日及术日晨给予阿司匹林300mg若拟进行支架置入术则按常 规加用AD受体拮抗剂; 2. 为减少冠脉痉挛等并发症,可在术前酌情给予钙拮抗剂; 3. 可适当地补充液体,保证有效和足够的血容量,以避免术中使用血管 扩张剂时发生低血压并发症; 4. 如果病情允许,术日晨可将B阻断剂停用或减量,以避免低血压和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操作规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操作规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操作规范 【适应证】 确定PCI的适应证主要是权衡其收益和风险。收益大于风险即可为相对适应证,反之则为相对禁忌证。权衡收益和风险须考虑下列因素:①患者全身情况能否耐受操作;②心肌缺血严重程度;③病变形态、特征,手术操作成功的可能性;④处理并发症的能力;⑤远期效果;⑥费用。 1.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 (1)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并有缺血证据,狭窄≥50%、单支或多支病变患者。 (2)症状虽不严重或无明显症状,但负荷试验显示广泛心肌缺血,病变治疗成功把握性大,手术风险低。 (3)PCI后再狭窄病变。 (4)左主干病变不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 (5)CABG术后:CABG术后移植血管局限性狭窄,近远端吻合口病变或自身血管新发生的病变导致心绞痛或有客观缺血证据者。 (6)有外科手术禁忌或要经历大的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

(3)急性期后的PCI ①有自发或诱发心肌缺血或再梗死征象者。 ②心源性休克或持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③左室射血分数<40%、左心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④急性期曾有过心力衰竭者。 ⑤对溶栓治疗后的患者,均可考虑冠状动脉造影对闭塞的梗死相关动脉或严重狭窄病变行PCI(若无缺血证据,建议在数天或数周后进行)。 ⑥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 【相对禁忌证】 1.病变狭窄程度<50%,且无明确客观缺血证据。 2.左主干狭窄伴多支病变。 3.过于弥漫的狭窄病变。 4.在无血流动力学受损的AMI急性期不应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行PCI;AMI发病已超过12h,无心肌缺血症状,且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稳定者不应行PCI。 【操作方法】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护理 1.生命体征的监测:术毕观察30min后用平车送回病房,认真观察 心率、心电图及血压有无异常。,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 2.(1)经桡动脉穿刺:术后2h根据伤口情况,开始给加压包扎伤 口减压,稍松解绷带,以后每隔2h逐渐增加放松的程度。6h后拆除绷带,减压结束。每次减压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血肿、桡动脉搏动情况及上肢和手部皮肤温度、湿度、颜色及血液循环。(2)经股动脉穿刺:一般与术后4-6小时拔出鞘管,然后按压15-20分钟以彻底止血,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沙袋1公斤压迫6小时,右下肢制动24小时,防止出血。 3.检查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观察肢体皮肤颜色 与温度、感觉与运动功能有无变化等。 4.生活护理:(1)术后即可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但避免过饱,不宜 喝奶制品或生冷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6-8小时饮水1000-2000毫升(尿量在4小时之内达到800毫升),以加速造影剂排泄。(2)加强生活护理,将呼叫器及常用物品放在易取处,保证病人日常生活需要。(3)24小时后瞩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起床、下蹲时动作应缓慢,不要突然用力,术后一周内避免抬重物,防止伤口再度出血,一周后可恢复日常生活与轻体力工作。 5.预防感染局部穿刺处一定用无菌纱布包扎,换药时保持穿刺部 位敷料清洁干燥,观察穿刺处是否有渗血、血肿,遵医嘱使用抗

菌药。

6.抗凝治疗护理:无论上肢桡动脉穿刺或下肢股动脉穿刺,均应确 认无出血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除了注意穿刺局部有无敷料渗血,还要注意其他部位有无出血倾向,如伤口渗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血便、呕血等。 7.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1)腰酸、腹胀:多数由于术后要求平卧、术肢制动所致。可适当活动另一侧肢体,严重者可帮助热敷,适当按摩腰背部以减轻症状。(2)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预防和处理方法为瞩病人术侧下肢保持伸直位,需在术后24小时方可活动;病人用力咳嗽及大小便时要压迫穿刺点;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出血应重新包扎;对于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出血停止后可用50%硫酸镁热敷,以促进血肿和淤血的消散、吸收。 (3)栓塞:栓子可来源于导管或导丝表面的血栓,或因操作不当致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因此,术后应注意观察双下肢足背动脉波动情况,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改变,下床活动后肢体有无疼痛或跛行。 (4 )尿储留:因病人不习惯床上小便引起,护理措施:(1)术前训练床上排便;(2)做好心理疏导,解除床上排便的紧张心理;(3)诱导排尿如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听流水声热敷等,或轻轻按摩膀胱并适当加压。以上措施均无效时可行导尿术。

心血管病手术治疗科普-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旋磨术的通俗易懂说明讲解

心血管病手术治疗科普-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旋磨术的通俗易懂说明讲解 导言 最近一个小视频突然就在朋友圈疯传,还有非医学专业同学亲戚将视频发来满心期待地询问视频内容是否属实。视频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一段有斑块狭窄的血管里,一个与血管内径相似的金属钻磨头飞速旋转,当其经过斑块狭窄部位时,血管壁上的斑块瞬间就被研磨成粉末状,被随之而来的血流冲走,狭窄瞬间被解除。看到这里,相信每位冠心病患者都会异常兴奋,斑块这么简单就被消除了,不用长期吃药,也不用放入支架,简直就是完美的新技术。其实,这不是什么神奇的新技术,而是早已被应用于临床的冠状动脉内膜旋磨术。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被大家误解的“新技术”。 冠状动脉内膜旋磨 冠状动脉内膜旋磨其实只是支架植入前的一个准备工作。大家或许都知道,在支架放入血管之前,需要先用球囊在斑块狭窄的地方将血管扩张一下,其实这

个旋磨就替代了球囊的作用。在八十年代初期,David Auth就已经研究如何使用机械的方法对病变处进行旋磨而去除粥样硬化斑块。经过不断的实验研究,终于Bertrand在1988年首次在冠状动脉内实施了旋磨术。已经有球囊扩张了,而且用的好好的,为什么非要用这么“暴力”的技术呢? 为什么采用冠脉旋磨术? 主要是因为在临床上,有些患者的斑块较硬(钙化较为严重),或者狭窄的血管段较长,用球囊扩张的效果较差,或者斑块较硬且狭窄程度较重,球囊根本无法通过,这时候就只能选择旋磨术将这些过硬的斑块磨掉了。 斑块磨损=血管损伤? 问:既然斑块都被磨掉了,血管难道不会受到损伤吗? 答: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早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它采用了差异切割的理论,可以使旋磨头优先选择旋磨较硬的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钙化病变。而软的血管壁组织在旋磨的过程中发生了偏移,而不被轻易破坏,反而质地较硬的钙化组织由于不能发生偏移而被旋磨。 磨碎的斑块会阻塞血管? 问:那么被磨碎的斑块会不会不能通过管腔很细的毛细血管而导致血管堵塞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冠脉造影(CAG简介 1 1929年,Werner Forssmann完成首例心导管术 2 1959年美国儿科医师Sones为一个有主动脉病变的患者做心脏造影的时候,利用特制的头端呈弧形的造影导管,误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并将导管远端分别置于左、右冠状动脉口,将 约30ml的造影剂直接注入左、右冠状动脉内而使其清晰显影,令人惊讶的是,患者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生室颤,因为在这之前医疗界普遍认为向冠状动脉里注射造影剂是非常危险的(会引起室颤),从而开创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3 1964年,Sones完成了第一例经肱动脉切开的冠状动脉造影 术。 4 1967年,Judkins采用穿刺股动脉的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得以广泛推广应用。 二什么是冠脉造影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或上肢挠动脉,沿降主动脉或上肢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IVUS、OCT FFR等逐步在临床应用,发现部分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正常的血管段存在内膜增厚或斑块,但由于IVUS等检查费用较为昂贵,操作较为复杂,现在并不是常规检查手段。 三曹妃甸区医院如何开展起的CAG 1呼吁 2与北京安贞医院合作四冠状动脉的正常解剖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试卷答案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试卷 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试卷(答案) 科室: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52分): 1.青霉素类药在静脉或肌肉注射等给药途径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口服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X) 2.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关系成正比。(X) 3.临床在应用各种剂型,各种给药途径的青霉素类药物前,均应做青霉素皮试试验,阴性者才可使用。(V) 4.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均须问清患者曾否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有无过敏反应史。(V) 5.患者曾有青霉素过敏或皮试强阳性史者,10年内不宜再做皮试,10年后无需谨慎。(X) 6.青霉素皮试结果局部反应呈阴性反应时,在用药后一定不会出现过敏反应。(X) 7.观察皮试结果时虽然局部呈阴性反应,但患者若有胸闷、头昏、哮喘、皮肤发痒等症状,也不应给予 青霉素类药物。(V) 8.因皮试时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皮试前应备好必要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急救药品。(V) 9.对属于过敏体质的患者用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时,无论皮试和用药均须十分谨慎。(V) 10.青霉素类不同品种间存在着交叉过敏关系。(V) 11.使用氨苄青霉素时,可用青霉素G盐配制皮试液替代氨苄青霉素皮试液。(X) 12.通知要求在使用青霉素皮试液时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不得只换针头不换针管。(V) 13.做皮试前禁用碘剂消毒皮肤。(V) 14.青霉素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乳汁,可能在母婴间引起交叉过敏反应。(V) 15.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患者应用头孢类时需谨慎,应根据患者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V) 16.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前需用所选品种进行皮试,皮试阴性方可使用。(V) 17.对青霉素类有过敏性休克史者,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V) 18.通知要求:对一种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应禁用所有头孢类药物。(V) 19.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若规定要求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必须作皮试。(V) 20.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如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若患者为过敏体质,既往有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应行皮肤过敏试验。(V) 21.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的皮试液进行皮试,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V)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指经皮穿刺外周动脉将冠状动脉造影管送至主动脉根或左、右冠状动脉口,推注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从而明确冠状动脉是否病变,如有狭窄,则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的程度、治疗的可行性与治疗的方法,是心血管科诊断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冠心病确诊的手段之一,目前使用冠脉造影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另一个是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 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疗效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穿刺的患者穿刺部位出血少,术后体位自由,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穿刺点便于加压包扎,伤口不易感染,更容易被老年人特别是在床上排尿困难而需导尿的患者所接受,也特别适用于股动脉狭窄者,所以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经股动脉造影很好的替代途径。 1 术前护理 1.1 术前指导①训练床上大小便;②病情允许时淋浴,更换病号服;③术前2h可进食,胃肠道

症状严重者禁食4~6h;④保证良好的睡眠;⑤进入介入室前排空膀胱。 1.2 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顺 利进行的关键,重点在于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通过询问、交谈及观察,对患者住院后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由责任护士及分管医生于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手术的部位、大概方法,指导病人密切医生进行手术,术中可能有局部的疼痛,导管经过上肢处有轻微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给药,减轻痛苦与不适,消除由于精神紧张而出现桡动脉痉挛,并介绍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优点,同时鼓励病人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介绍治疗。 1.3 术前准备 1.3.1皮肤准备:右侧桡动脉穿刺区,腹股沟区术前常规备皮,这样做是为防止因桡动脉穿刺失败而改行股动脉穿刺。 1.3.2碘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的正常解剖 冠状动脉走行在心脏表面,环绕心脏分布,立体形态类似树状,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分支,但个体差异大,行走方向各异。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以诊断为主要目的: ⒈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 ⒉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

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⒊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⒌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⒍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 以治疗为主要目的: 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⒈稳定型心绞痛或陈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⒉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3.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4.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 5.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的均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评价冠状动脉。

《经皮冠脉造影检查》 知情同意书

《经皮冠脉造影检查》知情同意书 尊敬的患者: 您好! 根据您目前的病情,您有该检查的适应症,医师特向您详细介绍和说明如下内容:特殊检查项目名称、目的、费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及替代医疗方案,帮助您了解相关知识,做出选择。 一般项目患者姓名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 病房_________ 病案号_________ 医师告知【检查前诊断及主要病情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方案及效果评估介绍】 根据您的病情,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检查方案: □无创检查:写明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创检查:写明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名称】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检查入路】□桡动脉□股动脉□其他____________ 【使用的特殊、贵重药品说明】请详见特种检查、治疗、贵重药品审批表(自费项目协议书) 【是否同意使用血管缝合器】__________(同意/不同意),患者/家属签字:___________ 【检查目的】为明确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患者自身存在高危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疗风险及应对措施】 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下列并发症、危险性和意外情况,特告知如下: 1.麻醉剂及相关并发症:麻醉剂过敏,严重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2.血管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感染、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脱落,并导致重要脏器栓塞(如肺栓塞、肾栓塞、脑栓塞等)。经桡动脉或肱动脉入路手术时可能出现动脉痉挛、血管穿孔或闭塞,可能因血管严重扭曲、狭窄或闭塞等原因无法完成手术操作,必要时需改为穿刺股动脉等血管;出血、血肿可能导致腕管综合征。术后可能发生桡动脉瘤形成或桡动脉闭塞。 3.造影剂相关并发症:造影剂过敏,甚至过敏性休克,造影剂肾病、肾功能不全需血液透析,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4.神经相关并发症:穿刺时损伤肘正中神经、股神经,可能导致同侧肢体麻木、萎缩、运动障碍。5.冠状动脉并发症:各种原因引起的冠脉痉挛、夹层、撕裂、血栓形成、血管闭塞,导致严重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出现冠脉穿孔导致心包填塞,可能需心包穿刺引流,必要时外科手术处理,危急生命。 6.术中/术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术中可能出现急性肺水肿,心衰;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血栓脱落导致急性肺栓塞;室速、室颤或严重的传导阻滞、心跳骤停等恶性心律

皮试注射操作评分标准.doc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有无酒精过敏史、合作程度;解释、问二便、 询问药物过敏史→ 有→报告医生,停医嘱→记录 无→继续以下操作 准备核对医嘱→查病历过敏记录 用物准备:注射盘、无菌治疗巾、注射器(1ml 、5ml )、药物、常规消毒剂、棉签、 砂轮、急救药品(1:1000 盐酸肾上腺素、氧气等) 铺无菌治疗盘→配制皮试液(稀释药液时更换针头)→将皮试液置于治疗盘内 再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建议卧位) 选部位 部位:前臂掌侧下1/3 处、尺侧优于桡侧、避开血管 消毒:75%酒精按常规消毒皮肤,范围大于5×5cm 消毒、进针 查对 进针: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 固定固定: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推药:右手推药0.1ml,局部隆起呈半球状皮丘,隆起的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推药、拔针、查对拔针:快速拔针、勿按压、记录时间 查对 观察观测20 分钟,判断结果 整理床单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 记录 备注常用皮试液浓度(0.1ml 溶液的药物含量): PG 50u SM 250u TAT 15u 普鲁卡因0.25%溶液取0.1ml 其他溶液浓度参照药物说明书。

皮内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实扣分项目 项目 扣分细则 得分 操操作者仪态 5 着装不规范-3 未洗手-2 未评估病情、注射部位情况各-1 作 评估 6 未评估合作程度、未询问过敏史各-1 未解释、未问二便各-1 前核对医嘱 2 未核对医嘱-2 用物准备 5 少一件各-1 摆放乱、未铺盘各-1 安全、舒适 4 未注意患者安全-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未检查药物、跨无菌区一次各-2 选择注射器针头不当-1 操配皮试液18 稀释药液时未换针头-1 稀释不正确、浓度配错各-4 摇匀药液手法不当-4 选部位 4 未再核对、选择部位不对各-2 作 消毒范围小、不规范各-1 消毒 未待干进针、未绷紧皮肤各-1 查对10 进针前未查对、角度或深度不对各-2 进针 过固定 2 固定手法不正确-2 推药、拔针、 查对 量不准、漏药液、未形成皮丘各-2 未查时间、未查对各-2 10 未交代注意事项、未在床边观察各-2 观察9 判断方法不正确-5 程 未整理床单位-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整理10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各-1 未分类放置、未洗手各-1 一项未记录各-1 态度沟通4 态度不认真-2 沟通技巧欠佳-2 评价整体性 计划性 操作时间15 分钟 6 整体性不好-2 无计划性-2 超时 1 分-1 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各-1 总分100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将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论断方法,医学界号称其为“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死亡率约在0.11%-0.14%,心肌梗死率约在0%-0.06%;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患者的心肌梗死与死亡率均约在3.0%。 冠状动脉造影图 1.明确冠心病诊断:对于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临床难以确诊,尤其是治疗效果不佳者,以及中、老年患者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怀疑有冠状动脉病变或畸形,但无创检查结果不能确诊者,冠状动脉造影可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2.用于指导治疗:对临床上确认的冠心病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不佳而考虑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必须先进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以正确选择适应症,制定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造影- 适应症 冠状动脉造影图 1.拟行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2.拟行瓣膜置换术前了解有无冠状动脉疾病。 3.经冠状动脉溶栓治疗或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4.冠状血管重建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通畅情况。

5.不典型心绞痛或原因不明的胸痛而需确诊者。 6.疑有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或其它病变者如冠状动静脉瘘和冠动脉瘤等。 术前胸片 1.对碘过敏。 2.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3.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4.电解质紊乱。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造影减影图 评估啊患者主要脏器功能,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血、尿、粪常规。 2.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 3.血胆固醇、甘油三脂、血K+、Na+、cl-、血尿素氮、血肌苷、血谷一丙转氨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4.心电图及X光心脏摄影 5.二阶梯、踏车或平板运动试验。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制度

xxx关于规范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的通知 青霉素类药物皮试操作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青霉素类药物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发病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的大小关系不明显,对本类药物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也能引起休克。过敏机制可能与青霉素本身、其分解产物或所含杂质有关。临床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做青霉素皮试试验,皮试阴性者才可使用,对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应选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在使用青霉素皮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问清患者曾否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有无过敏反应史。对于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成人在7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小儿在3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均应进行青霉素皮试。 2、患者曾有青霉素过敏或皮试强阳性史者,10年内不宜再做皮试,10年后也应谨慎。 3、皮试液是由青霉素G钠溶于等渗氯化钠注射液(500单位/ml),以无菌操作法制成,4℃下保存可用1周,室温则只限当日使用。 4、将皮试液0.05-0.1ml注于前臂肘内侧皮下内,等待20分钟观察结果,呈阴性反应时始可用药,阳性反应者禁用。因青霉素皮试的准确率为60%,故有时虽皮试局部呈阴性反应,但患者有胸闷、头昏、哮喘、皮肤发痒等症状出现,也不应给予药物。

5、皮试本身也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皮试前应准备好必要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急救药品。皮试期间对患者应密切观察,如发生休克,应立即肌注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小儿酌减),必要时数分钟内重复注射一次或静脉注射。 6、皮试呈阴性者,在用药过程中也还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注射药物后,应严密观察患者20分钟,无不良反应发生方可离开。 7、对属于过敏体质者(如有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者)必须用青霉素时,无论皮试和用药,均须十分谨慎。 8、青霉素类不同品种间存在着交叉过敏关系。青霉素过敏的根源主要在于其分解产物或所含杂质,其中所含青霉烯酸、青霉噻唑等是主要的致敏原。目前应用进口的高品质青霉素类药物是不作皮试的,这在西方的多数国家亦成惯例。鉴于国产药物因不同工艺流程所含致敏物的种类与数量不同,使用不同种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不宜一律应用青霉素G盐替代皮试,临床用哪种青霉素类药物就用哪种药物做皮试。用药中途更换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的不同生产批号的药物时亦应重新皮试,以保证安全。 9、皮试液宜用生理盐水,而不可应用注射用水。因后者可使青霉素产生青霉烯酸,不仅局部刺激性强,还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青霉素噻唑蛋白,诱致过敏反应。 10、做皮试前的皮肤消毒常规用75%乙醇,如果患者对乙醇过敏,可采用生理盐水消毒,禁用碘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