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科学论文

海洋科学论文

海洋科学论文
海洋科学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溶菌酶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

影响

The effect of lysozyme on

non-specific immune factors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学院:海洋学院

专业班级:海洋科学海科081

学生姓名:史华鑫学号:520811114

指导教师:王兴强(副教授)

年月

目录

1 引言 (1)

2 材料和方法 (5)

2.1 材料来源 (5)

2.2 实验设计和管理 (5)

2.3 数据统计 (5)

3 结果 (6)

4 讨论 (8)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图1 (7)

图2 (7)

1 引言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的学名为凡纳滨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为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俗称:白肢虾(white-leg shrimp)、白对虾(white shrimp),以前的翻译是万氏对虾,与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外形酷似,平均的寿命一般至少能超过32个月。成体的长度最长可达24厘米,甲壳比较薄,浅青灰色为正常体色,全身不具有斑纹。它的步足常呈白垩状,所以有白肢虾之称。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是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最初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张伟权教授率先从美国引进此虾,并于一九九二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目前我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河北、山东等省或自治区已逐步推广养殖,天津市汉沽区杨家泊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世界闻名,有“中国鱼虾之乡”的美称,其中属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最为娴熟。南美白对虾的特点之一是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的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的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抗病能力强,生长快,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我国南宁、北海、广州和厦门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供货。[1]

1.1 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第2节,其齿式为7-9/1-2;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约为1:3;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头胸甲具肝刺及鳃角刺;肝刺明显;第1触角有双鞭,内鞭比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都短小(约为第1触角柄长度的1/3);第l-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对步足具雏形外肢;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缘侧刺。

南美白对虾最初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于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分布最为集中的是厄瓜多尔沿岸。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营养需求低等优点,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高产养殖集约化的优良品种,目前也是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南美白对虾体肥壳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肉率高。[2]

1.2 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1.2.1 生态习性

(1)种群分布:最初的凡纳滨对虾产于中南美洲,北到墨西哥,南至智利的太

平洋沿岸海域,就是介于北纬32度——南纬23度之间,泥质的海底。河口附近常聚有很多仔虾,变成幼虾后逐步移栖于近岸浅海区,长到8-9厘米,便转移深海,栖息与常年水温在20℃以上的海域。

(2)水温:为热带型种类,人工养殖时可在16-35℃(渐变幅度)水温,但最适的水温为28-32℃,当水温长时间处于18℃以下或34℃以上时,则虾体处于紧迫状态,免疫力下降,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

(3)盐度:凡纳滨对虾对海水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可容忍的盐度范围为0.5-40‰,但最适盐度为10-25‰,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可在淡水中生存。在适宜范围内,盐度越低,则对虾生长越快,但盐度越高则其肌肉组织内的自由氨基酸(Free amino acid)含量越高,而自由氨基酸正是造成对虾口感鲜美的主因。所以收虾前的1-2周内,渐渐调高盐度,有利于提高对虾的品质。

(4)酸碱度(pH):凡纳滨对虾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7.3-9.0,最适pH为7.8-8.6,当pH低于7.3时,其活动就受到限制。pH日波动不得大于0.5。

(5)溶解氧:维系水生生物的最重要因子是水体中的溶解氧,此种对虾抗低氧的能力很强,它的最低溶解氧值忍耐度为 1.2mg/l。一般在养殖过程中要求D0值大于4mg/l。不同体长的个体对低氧的耐受程度稍有差异,个体愈小,耐低氧能力愈好。当对虾蜕壳时,对溶解氧的要求非常高,否则便不能顺利蜕皮,直至死亡。

1.2.2 食性

在营养需求的方面,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凡纳滨对虾在28-32%左右,相对于斑节对虾的蛋白质需求量为35-39%,而日本囊对虾的为43-52%,低很多。凡纳滨对虾在国内养殖中,因要求单产高,放苗密度较大,对虾需要的营养基本依赖配合饵料,因此配方中蛋白质含量一般都高于28-32%,多数在40%左右。在环境为自然状态下,凡纳滨对虾是夜行性动物,白天相对安静,而夜间则活动频繁,在人工养殖状况下,白天凡纳滨对虾仍会摄食投喂的饲料。研究还表明,投喂方式为一日多餐在生长速度方面远比一日一到两餐的投喂方式要快得多。夜间投喂量要远远大于白天的投喂量。

栖息方式和底质的对虾,多种肉食性动物的食饵是对虾。对虾在活动中遇到敌害时会用连续的弹跳,避开敌害;休息的时候,在白天它多会潜入泥沙中,只有触须和眼留于泥沙外,敌害会不易发现它们。潜居的另外一个生物学意义是减少能量的消耗和休息。除自身的生理因素外,对虾的潜居还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水温过高、池底污染、溶氧过低对虾多不潜居。强光、水温低和白天易潜居,但潜居不似日本对虾非要昼伏夜出,在养成期白天也多出穴觅食物。[3]

1.2.3 对虾的非特异免疫

甲壳动物缺乏免疫球蛋白,其体液免疫是依靠血淋巴中的一些非特异性的酶或因子来进行的(2001,徐海圣等)。这些体液免疫因子包括诱导和天生的产生的

各种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血淋巴中的各类抗病毒因子、血凝因子、抗菌因子、识别因子、凝集素、细胞激活因子、溶血素及溶菌酶、酚氧化酶等具有免疫活性的酶类。免疫因子的作用在于识别异物然后通过包囊、沉淀、凝集、溶解等抑制病原体的扩散和繁殖;或者干脆将其杀灭并排出体外;发挥调理作用,促进血细胞吞噬异物;还可能参与凝固、物质吸收、止血与运输及创伤修复等生理功能。

对虾的免疫酶主要存在于血淋巴和血细胞中,目前研究较多的有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酚氧化酶及碱性磷酸酶(AKP)等(1999,;刘树青等1998,刘恒等)。普遍认为,虾类体液中含有的溶菌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凝集素、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以及血细胞释放的Propo激活系统等体液免疫因子,消灭异物能以不同的途径,而且能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1.3 溶菌酶简介

溶菌酶是一种碱性球蛋白,分子中芳香族氨基酸、酰胺残基和碱性氨基酸的比例较高,酶的活动中心是谷氨酸与天冬氨酸。

溶菌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称为包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它专门地作用于肽多糖分子中N-乙酰胞壁酸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β-14键,以致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其松驰而失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终使细菌溶解死亡。也可以直接破坏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从而达到杀菌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磷酸质和胞壁质构成,其中胞壁质是由多肽和杂多糖组成的糖蛋白,这种多糖正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与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键联结的。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如伤寒沙门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也会受到溶菌酶的破坏。溶菌酶是母乳中能保护婴儿免遭病毒感染的一种有效成分,它能通过消化道而保持其活性状态,溶菌酶还可以使婴儿肠道中大肠杆菌减少,促进双歧杆菌的增加,还可以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王境岩,2002)。[4]

1.3.1 溶菌酶的应用简介

溶菌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又称细胞壁溶解酶。于本世纪初人们开始对溶菌酶研究,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的前6年

(1922年)发现人的眼泪、唾液中含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因为它具有溶菌作用,所以命名为溶菌酶。此后人们在人和动物的分泌液、多种组织及某些微生物、植物中也发现了溶菌酶的存在。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发现溶菌酶不仅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种类,并有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种类,同时对其作用机制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近几年,人们根据溶菌酶的溶菌特性,将其应用于医疗、食品防腐及生物工程中,特别是在食品防腐方面,以代替化学合成的食品防腐剂,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荣晓花等,1999)。[5]

1.3.2 水产动物溶菌酶的分型

水产动物溶菌酶按照其来源可分为三类:i型溶菌酶、g型溶菌酶和c型溶菌酶。大部分溶菌酶属于c型溶菌酶(如罗氏沼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和日本沼虾的溶菌酶),c型溶菌酶约由一百三十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目前发现的g型溶菌酶(如鲤鱼的溶菌酶)由一百八十五和一百九十五个氨基酸残基组成;i型溶菌酶(如海湾扇贝和东方牡蛎的溶菌酶)在进化上是一个独立的分支,存在于海洋无脊椎动物尤其是双壳类中(吴晓英等,2002)。[6]

1.3.3 水产动物溶菌酶的特性

即使在pH值为中性的水溶液中,该酶也可维持数天而不损失活性。研究发现,溶菌酶有两种晶体形式存在,四边形晶体在温度高于25℃时变得不稳定,在37~40℃时转变成稳定的斜方体状晶体;对于水产动物溶菌酶的活性来说,最理想的条件是pH 6.0~7.0,温度25℃,碱和氧化剂对它起阻遏作用,食盐起活化作用;它的热稳定性强,粉状溶菌酶若采用低温干燥贮存,则几乎永不变质。

1.3.4 溶菌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因为饲料生产中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导致水产动物免疫力下降,并在水产品体内残留而危及人类健康,所以饲料行业急需无害、无毒的添加剂,饲用酶制剂由此应运而生。这种酶制剂一般情况是直接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水解酶,可使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变,促进饲料的吸收、消化,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但是这类酶易失活,热稳定性差,因而效果不明显。但溶菌酶具有可补其不足的以下优点:

(1)与各种诱发炎症的酸性物质结合,致其失活,能增强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疗效,改善组织基质的粘多糖代谢,从而达到消炎、修复组织的目的;

(2)与甘氨酸和聚合磷酸盐等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在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可防止发生霉变,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3)热稳定性强,耐酸性,能经受饲料制粒的高温;

(4)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增加肠道有益菌使肠道内的胺、甲酚等有害物减少,增强机体抗病力,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5)可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率。

(6)广谱抗菌,能破坏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对革兰氏阴性菌等也有一定的

溶解作用,而水产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亦无肽聚糖,故溶菌酶对水产动物细胞无毒性作用;

(7)与葡萄糖氧化酶有增效作用,且抗酸作用还可通过花生四烯酸的加入得到进一步增强;

(8)作为机体非特异免疫因子之一,参与机体多种免疫反应,在机体正常防御功能和非特异免疫中,具有保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

1.3.5 溶菌酶与青霉素作用机理的比较

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是一种碱性酶,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氨基葡糖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造成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也可直接结合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与脱辅基蛋白、RNA、DNA 形成复盐,导致病毒失活。所以,该酶具有抗病毒、消炎、抗菌等作用。该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乳汁、泪、血浆、尿、唾液等体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为丰富。从鸡蛋清中提取分离的溶菌酶是由十八种一百二十九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一肽链。它富含碱性氨基酸,有四对二硫键维持酶构型,是一种碱性蛋白质,其C端为亮氨酸,N 端为赖氨酸。可分解黄色八叠球菌、巨大芽孢杆菌、溶壁微球菌等革兰阳性菌。

青霉素抑制繁殖期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起效快速。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阴性球菌,如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有较强的抗菌功能。对梭状芽胞杆菌、螺旋体、白喉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拟杆菌亦有抗菌功能。青霉素钾、钠盐口服不吸收,且易被胃酸破坏,所以不宜口服。tl/20.5/小时,经肾脏排泄。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感染,如:猩红热、败血症、中耳炎、丹毒、肺炎、脓胸、扁桃体炎、菌血症、蜂窝织炎、疖、痈、急性乳腺炎、流行性脑膜炎、骨髓炎、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创伤感染、奋森氏咽峡炎、心内膜炎、气性坏疽、炭疽、淋病、放线菌病等。治疗破伤风、白喉宜与相应的抗毒素联用。(郑清梅等,2004)[7]

1.4 饲料添加剂简介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添加于饲料内的某种或某些微量物质。其主要作用是补充配合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口味,提高适口性,促进水产动物正常发育和加速生长,改进产品品质,防治鱼、虾疾病,改善饲料的加工性能,减少饲料贮藏和加工运输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

饲料添加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不影响水产动物对饲料的适口性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2)必须具有确实的作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果;

(3)维生素、激素、酶等生物活性物质不得失效或超过有效期限。

(4)长期使用或在使用期间对动物不会产生任何毒害作用和不良影响;

(5)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量不得超过规定标准,不得影响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危害人体健康;

(6)选用的化工原料,其中所含的有毒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充许的安全浓度;其他原料不得发霉变质,不得含有毒物质;

(7)在饲料和动物体内具有较好看稳定性。

饲料添加剂的选用要经济、使用方便、安全,还要注意添加剂的效价、有效期,以及用法、禁用、配伍禁忌、用量、限用等有关事项的规定。

1.4.1 溶菌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

所选用的溶菌酶,系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微生物源溶菌酶,具有修复机体损伤组织,抗病毒,增强免疫力,广谱抗菌消炎,促进有益菌增殖等作用;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对组织无毒性,无刺激的特点;稳定的抗菌活性,特别是对一些耐药性菌株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溶菌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优点:

(1)抗菌谱广,防治效果显著,疗效明显,对抗生素的耐药菌株照样灭杀,细菌性疾病防治率达85~95%,复发率低于5%。与蛋清溶菌酶相比,微生物源溶菌酶的抑菌范围更广,效果更好;

(2)能够使动物的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持在最佳状态,增强机体消化吸收能力,显著提高采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3)具有靶向功能,能富集到目标器官,渗透生殖系统的屏障,增强对顽固疾病的防治效果;

(4)加快消化道内膜的伤口修复,增强对消化道内膜的保护(能消除对ZnO的副作用;对抗球虫药有增效作用),有利于产道和外伤的恢复;

(5)不会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不用考虑轮换用药,如果与抗生素配伍使用能使其增效2-8倍;

(6)环保安全,绿色,高效。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来源

实验在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进行。所用凡纳滨对虾购于连云港市赣榆一对虾养殖场,体长为9-12cm,体色正常,健康活泼。凡纳滨对虾幼虾养在培育池。亲虾培育池,圆形或椭圆形,每池20-40m2,池深1m,水深0.6-0.8m,光照强度100-500lux。暂养驯化10d,海水盐度为30,溶解氧维持在 6.0 mg L-1以上,pH为8.5±0.3,温度为22±0.5℃,连续充气,每天换水1/3-1/2,并投喂对虾配合饲料。

2.2 实验设计和管理

选取大小均匀、健康活泼对虾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40尾,每组设3个平行,饲养于100L PVC桶中。实验前停食24h,实验期间,分别投喂四种实验饲料(表1),日投饵两次(06:00和18:00h),过量投饵;投饵2.5h后从每个PVC桶收集残饵、粪便;每天换水约2/3,溶解氧维持在 6.0 mg L-1以上,pH为8.5±0.3,温度为22±0.5℃,连续充气。

2.2.1 对虾血清的获取

在试验开始的第1、3、7、12、18、25d每PVC桶取3-5尾对虾,取血时用1ml无菌注射器,按照血淋巴与抗凝剂(0.01M Tris-HCl,0.25M 蔗糖,0.1M柠檬酸三钠;pH 7.6;780mOsKg-1)1:2的比例,自对虾头胸甲后插入心脏抽取血液,合并置于无菌Eppendorf管。所取抗凝血,一部分用于超氧阴离子的测定;另一部分离心10min(700×g. 4℃)(MIKR022R,德国HEYYICH公司),所得的上清液一部分用于血清酚氧化酶(PO)活力的测定,另一部分于-20℃冰箱中保存,用于其它指标测定。

2.2.2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测定

-)

(1)超氧阴离子(Superoxida Anion, O

2

参考(Lee,2003)的方法,并作相应修改。在96孔酶标板中先加入50μl 0.2%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Sigma),然后加入100μl抗凝血,离心10min (300×g.4℃),去除上清,加入100ul 1μg/L PMA(phorbol myistate acetate, Sigma),温育30min(37℃),然后加入100μl 0.3%NBT(nitroblue tetrazolium, Sigma),温育30min(37℃),经离心10min(560×g. 4℃),去除上清,加入200μl 100%甲醇终止反应(10min),10min(700×g. 4℃),去除上清,然后用70%甲醇洗涤3次,经离心去除上清后,于室温下晾干。待干燥后,加入120μl 2mol/LKOH和140μl DMSO(二甲基亚砜),充分溶解,在酶标仪(BIO-TEKSYNERGE,美国Bio公司)中测定溶液在波长630nm的吸光值(OD

)。

630

(2)血清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 PO)活力的测定

以L-DOPA为底物,采用改进的Ashida等方法[25-26]在96孔酶标板中进行。把10μl血清加入96孔酶标板中,然后向各孔中加入200μl 0.1 mol/L pH 6.0磷酸盐缓冲液,最后向各孔中加入10μl的L-DOPA(Sigma公司)(0.01mol/L)在酶标仪(BIO-TEKSYNERGE,美国Bio公司)中振荡4次,每隔4min读取490nm

每分钟增加0.001为一个酶活力单位。处的吸光值,酶活力以试验条件下,OD

490

(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应用酸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反应于96孔酶标板中,用酶标仪测量各反应体在550nm波长下OD值。

2.3 攻毒试验

为测定溶菌酶的保护效果,在试验即将结束时每组取20尾虾,用副溶血弧菌对试验用虾进行攻毒,经过预试验确定副溶血弧菌的攻毒浓度为108cells/ml,注射剂量50ul/尾,预试验证明,攻毒后7d左右对虾的死亡趋于稳定,故本试验记录攻毒后7d内各组的累计死亡率,并计算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 RPS):

RPS=(1-免疫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

2.4 实验结果

2.4.1 溶菌酶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O

2-的产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2%添加量组的O

2

-

的产量最高,其次是1%和3%添加量组,对照组最低。由图2可以看出,PO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第7d后,2%添加量组的PO活性最高,其次是1%和3%添加量组,对照组最低。由图3可以看出,SOD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第7d后,SOD活性依次为2%添加组>2%添加组>3%添加组>对照组。由图4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清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到达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趋势。

图1 溶菌酶对凡纳滨对虾超氧阴离子(O2-)产量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dietary lysozyme on the O2-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图3 溶菌酶对凡纳滨对虾SOD活性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dietary lysozyme on the SOD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图4 溶菌酶对凡纳滨对虾血清蛋白含量的影响

Fig. 4 Effects of dietary lysozyme on the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the serum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2.4.2 攻毒实验结果

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注射副溶血弧菌后8d, 对照组全部死亡,而试验组死亡率较低。溶菌酶对凡纳滨对虾对副溶血弧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分别达到了50%、70%、45%。

图5 副溶血弧菌攻毒后试验凡纳滨对虾的累计死亡率

Fig. 5 Accumulative mortalities(%)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after challenge with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3 结果

本文研究不同溶菌酶浓度水平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免疫因子的影响,包括存活率、死亡率,生长率等几方面因素。需要说明的是:每组实验的最终数值均有波动,导致规律不是很明显,但此实验之所以做了三个实验组和一组对照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数值波动情况带来的影响。通过这几组数据的统计总结,以得出溶菌酶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免疫因子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下面就对这几方面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实验过程中,根据图表得出的结论可以明显看出在虾的饲喂过程中,由于添加溶菌酶的影响,所以,在3个实验组里,相对1个对照组来说,虾的存活率有极大的提高。

4 讨论

随着渔业生产的日益发展,我国渔业结构逐渐转向以水产养殖为主,水产养殖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然而制约养殖生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水环境污染、高密度养殖不可避免地将影响养殖对象的健康,使感染疾病的机率大大提高,导致养殖病害频繁发生,造成大量死亡。目前,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主要依靠药物。但经常用药物防治疾病,病原体很可能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致使防治失败,且药物在水中积累过多,极易污染水体,造成水体生态平衡的破坏。所以,通过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来抵抗疾病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20世纪80年代,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曾给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写下辉煌的一笔,极大地带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带动了沿海地区育苗、饵料生产、冷藏加工等相关产业链的同步发展,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可是,进入90年代,特别从92年起,由于对虾病毒病在全国各地的蔓延,水产工作者一时又找不出合适的对策,导致对虾养殖业大伤元气,经济效益一落千丈。因此,水产工作者们一方面刻苦钻研对虾病毒病,另一方面探索对虾养殖业新的替代品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浮出水面。

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我国,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1999年深圳天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三高海洋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引进美SPF南美白对虾种虾和繁育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了SPF南美白对虾苗。2000年的早期苗的价格达到了400-600元/万尾,2001年后逐步降低并基本维持在

100元左右/万尾。成品虾价格也由引进初期的每斤近百元降至目前的10元左右。

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快,60天即可达上市规格;适盐范围广(0-40?),可以采取纯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从自然海区到淡水池塘均可生长,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低,35%即可达生长所需。是“海虾淡养”的优质品种,使其养殖地域范围扩大。养殖南美白对虾,放养虾苗规格要在2厘米以上,经淡化到零度的种苗,池塘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放苗时间在5月底、6月初,水温在20℃以上,一般养殖条件下,亩放虾苗2万尾,并搭养500-100尾花、白鲢,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和水质调节剂,调控水质,预防虾病。

南美白对虾体内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就是虾青素,就是表面红颜色的成分,虾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颜色越深说明虾青素含量越高[1]。广泛用在化妆品、食品添加、以及药品。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本实验显示,在溶菌酶拌饲投喂的情况下,在15ul/L的情况下,凡纳滨对虾的免疫和生长达到了一个初步的锋面,仅以本实验为例,在饲喂和观察过程中发现,使用溶菌酶作为添加剂拌饲喂养的实验组虾的活力和采食量均好于未进行溶菌酶拌饲投喂的对照组,在养殖过程中,实验组的水质情况也好于对照组,初步判断由于溶菌酶的存在,对水质也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所以得出结论,在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和繁育过程中,将溶菌酶作为饲料添加剂进行拌饲投喂,可以在生产的初期显著改善水产动物的非特异免疫力,改善养殖环境,并在养殖过程中减少其他的抗菌杀菌药物的使用,真正作到“一劳永逸”,而且在收获时产量会较未使用溶菌酶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15%-25%。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首先非常感谢我的导师王兴强老师。本论文的选题、实验设计、操作和论文的写作及修改等都是在王兴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可以说论文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导师的心血与汗水。导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睿智灵活的处世哲学,对我学习、工作和生活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我受益终身。三个月来,不论在学习过程还是日常生活中,百忙之中的老师都给予我们莫大的关怀、支持与鼓励,使我初步具备了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坚固的基石。

在试验过程中,受到曹梅等老师的亲切关心和指导,同时还有实验室的其他几位老师也在试验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向这几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非常感谢王兴强老师在此实验过程中对我的大力帮助以及学习方面给予的特别关心与指导。另外,在实验室仪器的配置上,实验员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帮我们解决了不少困难;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本实验组同学陈亮对我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叶志桁等水产养殖南安市农业服务中心

[2] 李素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免疫影响的研究广东海洋大学2009.

[3] 曹登宫凡纳滨对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8.

[4] 王镜岩生物化学(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荣晓花,凌沛学溶菌酶的研究进展.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9.

[6] 吴晓英,林影,陈慧英溶菌酶研究进展.工业微生物2002.

[7] 郑清梅,叶星,白俊杰,等. 斑节对虾溶菌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04.

[8] King F D, Packard T T. Respiration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respiratory 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in marine zooplankton [J].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1975, 20: 849?854.

[9] Li Q, Liu W, Shirasu K, Chen W, Jiang S. Reproductive cycle and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Zhe oyster Crassostrea plicatula Gmelin in an eastern coastal bay of China [J]. Aquaculture, 2006, 261: 752?759.

[10] Morel F, Doussiere J, Vignais P V. The superoxide-generating oxidase of phagocytic cells: physiological, molecular and pathological aspects [J].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1991, 201: 523?546.

[8] Plana S, Sinquin G, Maes P, Paillard C, Pennec M L. Variations in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juvenile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infected by a Vibrio sp [J]. 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 1996, 24: 205?213.

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下面是整理的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陈华锋;海洋科学考察可视化航次设计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9 [2].刘峰;基于网络的海洋大气地理信息平台可视化系统架构设计与算法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09 [3].李树华;面向海洋数值模拟的数值可视化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 学.2013 [4].李庚泽;海洋环境参数与港口信息可视化查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2 [5].李文亭;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场景仿真系统设计与可视化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0 [6].耿丽丽;海洋环境空间数据管理及网络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0 [7].孟娟;海洋数据平台数据可视化查询与展示子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 学.2013 [8].王良武;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升降鳍板系统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9].周杲;地质科学计算可视化软件系统研究一地质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组件的设计与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 [10].金海丰;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1].秦勃;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12].宋转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海洋资料共享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8 [13].赵丹;基于黄河三角洲海洋地理信息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 [14].王加亮;基于云计算的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平台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5].赖剑菲;海洋水文气象信息可视化表达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 4. 如何让化学史走进中学课埻 5. 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6. 中国炼丹术为何未发展成为科学化学的成因分析 7. 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8. 信息时代的化学教育前景 9. 关于化学发展的历史分期探讨 10. 现代化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1. 论中学历史教材中应增加科学史的仹量的必要性 12. 化学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3.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14. 提高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 15.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6. 略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17. 略论课埻提问的设计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18. 略论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9. 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20.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1.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 22. 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及思考 23. 浅谈数学知识在化学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 24. 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25.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26. 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研究 27.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方法 28. 化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29. 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30. 计算机辅劣教学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31. 课埻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32. 论中学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法 33. 优化课埻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4.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埻教学效率 35. 在化学教学中倡导创新精神 36.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探索 37.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38. 从教学理念更新到教学行为探索 39. 环境教育与中学化学教学 40. 浅谈中学化学计算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4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及环境影响分析 42. 浅谈我国中学教育模式与高考制度的关联性及利弊 43.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44. 中学生的早恋调查及分析 45. 中学厌学的家庭、社会原因分析 46. 义务教育阶段对辍学生的对策研究 47.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 48. 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劢手能力 49.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0. 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研究 51. 浅议大气臭氧层破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2. 浅议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3. 浅谈村、镇建设的规划与耕地保护 54. 浅议化学兴趣(提高)班教学的组织与实践 55. 乡村化学教材的编排与使用调查研究 56. 启发性教学”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7. 环境保护兴趣组的组织与实践 58. 大气污染物(如粉尘)对农作物的影响调查与分析

海洋的重要性论文

海洋的重要性 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它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地理景观。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洋环境的 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海洋中 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 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人 类对海洋开发利用就极其投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今后世界新的潮流。近些年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 利用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海洋的多种资源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越 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实践证明,海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领域,海洋对人 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倍的增长,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正 像众多专家预言的一样,未来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 除了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辽阔的海域还是交通的通道、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的高峰期,由于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压力大,海洋客观上已成为世界后备资源基地及某些主要战略资源的接替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 决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 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 首先是发展海洋牧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海洋渔业当中,使捕鱼率 大大提高,但也导致天然渔业资源的衰退。因此,各海洋国家都非常注意开发海洋牧场,即用人工繁殖的苗种,在人为的舒适环境中经过中间培养,然后放到海洋中养殖,摄取海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来生长发育,最后科学合理地进行捕捞。从而使海洋渔业 由传统的捕捞垂钓型向养殖放牧型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方向发展。其次,生物工程技 术为改善海产品的质量开辟了新途径。例如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生长激素使鱼的体

海洋工程概论论文

海洋工程概论论文 15级海洋工程与技术黄嘉荣 内容概论:本文就我国的海洋工程发展现状,趋势与前景进行分析与探究,了解到我国的海洋工程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未来的发展空间。 海洋工程,从广义上说,所有涉及货与海洋环境有关的工程都可以归入海洋工程研究的范围,如我们经常谈论的海洋平台,系泊系统,海底管线以及其她开发海洋资源的设备与工程建筑,如海浪能源转换系统之类的。海洋工程研究范围有海洋环境动力学,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研究,海上施工技术,以及大部分的船舶工程。 海洋工程,从其所指的建筑物角度来瞧,实际上包括了两类建筑物:沿岸结构物与近海建筑物。 一.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现状。 1、我国海洋石油工程。 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海域辽阔,海安县长达18000多公里,海域面积472、2万平方公里,大陆架为130多平方公里,由于中国沿海大陆架就是世界上最后一批面积大,易于开采而尚未勘探开发的地区之一,而且水深在120m以内的水域占很大一部分,作业条件优于北海油田(其水深在 100m~300m),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注目1979年以来,经过我国政府批准,利用外资,

同国外联合开发,已经先后与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等石油公司签订了在渤海,南海的北部湾,莺歌海,珠江口盆地的合作勘探开发合同。我国目前的勘探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1、我国近海石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如渤海油田的近岸滩涂地区。2、原有性质特殊,轻,中,重三种油质中,中质与重质油储量可能会多一些。3、国际油价起伏不定,不时处于疲乏状态。4、海况条件比中东等地区差,台风,海冰,地震影响较大。另外,较于其它英,美发达国家,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正处于落后的阶段,表现在平台设计,平台材料,平台设备及仪器仪表系统,平台的制作工艺,海上施工安装等方面。 我国海洋工业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最早的海洋石油开发起步于渤海湾地区,该地区典型水深约为20m。到了80年代末期,在南中国海的联合勘探与生产开始在100m左右水深的范围内进行。现在我国也准备加快南中国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但这一海域水深在500~2000m,而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在这样水深海 域进行油气勘探与生产的技术,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深海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鉴于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参与,投入大量资金,共同研究深海海洋油气开发技术。目前,中石油已获批准在南中国海12万km2 的海域勘探与开发油气资源,并以辽河油田与大港油田为基地成立了海洋石油工程公司。中海油也已获批准在南中国海7万多km2的海域勘探与开发油气资源,并且已有8个区块开始向全球招商,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另外,其子公司中海油服股份公司也投入巨资开始建造122m(400ft)深水钻井平台,并正积极准备建造1500m作业水深的半潜式平台。中国石化集团根据国家把东海

海洋科学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溶菌酶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 影响 The effect of lysozyme on non-specific immune factors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学院:海洋学院 专业班级:海洋科学海科081 学生姓名:史华鑫学号:520811114 指导教师:王兴强(副教授) 年月

目录 1 引言 (1) 2 材料和方法 (5) 2.1 材料来源 (5) 2.2 实验设计和管理 (5) 2.3 数据统计 (5) 3 结果 (6) 4 讨论 (8)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图1 (7) 图2 (7)

1 引言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的学名为凡纳滨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为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俗称:白肢虾(white-leg shrimp)、白对虾(white shrimp),以前的翻译是万氏对虾,与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外形酷似,平均的寿命一般至少能超过32个月。成体的长度最长可达24厘米,甲壳比较薄,浅青灰色为正常体色,全身不具有斑纹。它的步足常呈白垩状,所以有白肢虾之称。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是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最初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张伟权教授率先从美国引进此虾,并于一九九二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目前我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河北、山东等省或自治区已逐步推广养殖,天津市汉沽区杨家泊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世界闻名,有“中国鱼虾之乡”的美称,其中属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最为娴熟。南美白对虾的特点之一是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的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的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抗病能力强,生长快,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我国南宁、北海、广州和厦门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供货。[1] 1.1 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第2节,其齿式为7-9/1-2;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约为1:3;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头胸甲具肝刺及鳃角刺;肝刺明显;第1触角有双鞭,内鞭比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都短小(约为第1触角柄长度的1/3);第l-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对步足具雏形外肢;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缘侧刺。 南美白对虾最初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于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分布最为集中的是厄瓜多尔沿岸。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营养需求低等优点,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高产养殖集约化的优良品种,目前也是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南美白对虾体肥壳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肉率高。[2] 1.2 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1.2.1 生态习性 (1)种群分布:最初的凡纳滨对虾产于中南美洲,北到墨西哥,南至智利的太

测绘学概论论文

简议测绘学 一、总述 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科学,测绘学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公元前1400年的古埃及河谷和平原发现的证据所表明的地产边界的测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人磁罗盘的制作;从以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的地圆说,到近代牛顿(J.Newton)、惠更斯(C.Huygens)的地扁说,再到利斯汀(Listing)提出的大地水准面,直至后来的莫洛坚斯基(Molodenskey)理论。这些众多的科学史实说明了,测绘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和完善。 进入近现代,两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科技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轨迹,信息技术革命给科技发展注入了更强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质和量的飞跃,测绘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远远超越原始最基本的简单测量,测绘学的理论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测绘学逐渐成为一个由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遥感科学和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细小分支所构成的日趋完整且日渐严密的科学系统,并且在现代的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测绘学主要分支的概述: 1.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外层空间点位的精密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地球整体和局部运动,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本目标是测定和研究地球空间点的位置、重力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以及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研究等提供大地测量基础设施、信息和技术支持。现代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多个分支相互交叉,已成为推动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军事科学发展的前沿科学之一,其范围也已从测量地球发展到测量整个地球外空间。 更具体的讲,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1)建立和维护高精度全球和区域性大地测量系统与大地测量参考框架;2)获取空间点位置的静态和动态信息;3)测定和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地球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4)测定和研究全球和区域性地球动力学现象;5)研究地球表面观测量向椭球面和平面的投影变换及相关的大地测量计算问题;6)研究新型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湛江霞宝工业城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与赔偿制度研究 海洋大气卫星遥感数据管理与共享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海洋波浪的动态可视化研究与实现 海洋环境监测和信息系统规范化设计

船舶溢油对海洋生态损害评估研究 中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维护 长江口附近海域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黄河三角洲滨浅海区晚第四纪沉积地层结构与海洋地质灾害研究 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大连沿海公众海洋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妊娠妇女进食海洋鱼类情况对其机体Hg暴露的影响 海洋类高校定位问题研究 海洋工程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及其在埕岛油田的应用研究 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面局研究:理论、现实、对策 海洋船舶类复杂产品供应链协作机制研究 基于ArcEngine的海洋浮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株海洋细菌的多相分类研究 An Ecocritical Study of John Steinbeck's the Grapes of Wrath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热应激蛋白及相关蛋白的cDNA克隆与原核表达 海洋平台舱室通风系统进气滤清器性能研究 基于ArcGIS Engine的南海海洋动力环境应用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实现面向海洋机器人的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 实时海洋浮游生物目标智能识别系统设计 生态审美视域中的《我们周围的大海》 基于ARM内核μC/OS-Ⅱ操作系统的15ppm舱底水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四角蛤蜊多糖材料学特性及其药物微载体研究 OPC技术在海洋环境观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海洋王公司核心员工激励体系改进研究 海洋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及其对微藻生长影响初探 具有实时通信功能的新型海洋观测浮标的结构优化与控制系统研究 导管架平台结构构件可靠度的生活质量指标优化决策 温州创业文化和硅谷创业文化的社会交际模式的比较研究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对船舶与海洋工程的点滴认识 关键字: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理工大学认识 一、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发展概况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为水上交通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军部队提供各类装备和进行海洋工程设计建造,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程领域。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船舶制造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工程建设是我国海洋开发战略的基础之一。作为新世纪高新技术之一的海洋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对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对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认识 现有办学基础:我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创建于1946年,学科历史文化悠久,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声工程、海洋工程结构、水上运动装备工程和流体力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85年被国际拖曳水池会议(ITTC)接受为成员单位,1996年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批准为交通部重点学科,2000年批准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点是国内同类学科整体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是我国内河船舶研究的主要力量,是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具实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2001年,本学科“高性能船舶及其关键技术”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7年,本学科“高性能船舶设计制造关键技术”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0年来培养了大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人已成为工程与研究单位的技术骨干与优秀管理者。 师资力量: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现有教师4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5人,教授占32.6%、副教授占34.9%。具有博士学位16人,达到55.2%;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达到100%,国家级专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本专业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术梯队,梯队成员的年龄、职称、学历、学位等结构更趋合理,研究方向明确,配备了相应研究方向的责任人。良好的教风与师德是培养高水平学生的基础,是办学的生命线。本专业教师教学态度严教风谨,为人师表,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实验室设施:1)各类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交通学院实验中心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平台” ,包括船舶性能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和造船工艺实验室。拥有实验室用房5392平方米,所拥有的仪器设备360余台套,总价值2600余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先进大型仪器设备11台套。同时配备专职实验人员15人,高级工程师5人,完全满足本专业全部专业课程的实验要求。2)实验室利用率高通过不断强化实验教学环节,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凡与理论教学课程匹配的实验均已开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依托实验中心进行。目前,实验中心正在积极推进开放性实验,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和创新实验。 三、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1专业概况:该学科为交通部重点学科,具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包括船舶及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计算机船舶应用工程、造船技术与管理、船舶运用工程、四个专业方向。现有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2个实验室和船舶工程设计研究所、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所和造船设备及其自动化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设有交通部内河船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有大型深浅两用拖曳水池、深浅两用操纵水池、循环水槽、风洞等齐全的先进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毕业论文题目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 造毕业论文题目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务,具体价格信息联系,同时也提供对应的论文答辩辅导。 二、论文参考题目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硕士毕业论文 我国海洋船舶业结构安全评价研究 知识工程应用于船舶结构设计的研究 江苏船舶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研究 船舶结构规范法设计软件开发 船舶结构振动传递规律的工程预报及抑制 碰撞载荷作用下船舶舷侧结构抗冲击性能研究

工程船舶参数化设计与结构分析 含裂纹损伤船舶结构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 船舶结构声学设计技术及噪声预报研究 CATIA船舶结构设计模型与有限元模型数据转换 基于船舶结构安全的工艺残余应力研究 船舶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环境激励下船舶结构模态分析实验与理论研究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船舶航向控制研究 基于HHT方法船舶结构运行模态参数识别 船舶结构有限元分析自动加载技术研究 环境激励下的船舶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船舶搁浅对结构损伤的数值分析研究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船舶结构轻量化研究 基于结构极限承载的船舶触礁研究 船舶制造非结构化基础信息提取技术的研究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船舶结构长期监测方法 营运船舶结构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考虑晃荡影响的船舶结构碰撞性能研究 船舶智能结构控制数值模拟的NASTRAN开发与应用初步研究基于动态刚度阵法的船舶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基于断裂力学的船舶加筋板结构低周疲劳研究 基于响应面法的船舶结构轻量化研究 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船舶结构优化 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的船舶航向控制的研究 船舶结构分析中网格划分技术及应用 基于数据挖掘和代理模型技术的船舶板架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船舶结构砰击响应控制方法研究 船舶结构疲劳寿命虚拟测试技术研究 船舶结构强度虚拟测试技术研究

科技小论文 海洋污染

如何应对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因为海洋的各种优点,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然而随着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 其中,石油污染是最为严重的! 石油及其炼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污染。其对环境,生物,水产品所造成的污染都是致命性的!国家对此,制定有关法规,制止海洋活动过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严格控制沿岸炼油厂和其他工厂含油污水的排放。监测监视海区石油污染状况,改进油轮的导航通讯等设备的性能,防止海滩事故。发生石油污染后,可应用围油拦等把浮油阻隔包围起来,防止其扩散和漂流,并用各种机械设备尽量加以回收,对无法回收的薄油膜或分散在水中的油粒,可以喷洒各种低毒性的化学消油剂。鉴于回收和消除海上油污的技术和方法尚待改进,港湾和近海地形复杂,因此,目前尚难全部消除海上油污。若遇上恶劣的气象条件,则大部分石油无法回收处置。 而除此之外,金属,农药,放射性物质,有机废液,生活污水,热污染和固体废物,等等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危机越来越紧迫……而污染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不可避免的,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人们的求利心切! 由此看来,应对海洋污染迫在眉睫!研究方略,制作措施,防污减污至关重要,但毋庸置疑,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大家热爱海洋的强烈内心! 如何应对海洋污染?纵使我们大多都是平凡人,可能技术性的问题我们无法接触,根本的措施我们无法参与,无法对国家社会做多大的贡献。但既然心是最重要的,我们能不能再诚实点,再真实点,用这颗炽热的心去做更大的影响呢! 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高2016级1班苟瀚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附件6: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 7500吨干货船技术设计 (总体方案及第三部分)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重庆交通大学 2013 年 一、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一种新的船型 通常是造船或右关学科科学研究成果的反映 并依此作为新船型得以发展的保证 实践也一直在表明 船型的不断更新更给船舶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课题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研究不断发展;而在科研中每取得一个进展与突破 又为新开发的船型奠定新的基础 随着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 干货船作为三大主流船型之一 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而我国在干货船建造方面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建设世界造船大国 我们应特别关注干货船市场 干货船的市场需求空间仍然较大 干货船过剩的风险较小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干散货船的营运范围扩大 远洋航行对船的 稳性及推进系统的要求也越发的苛刻 各种新的船型也应运而生 灵便型无压载水 舱散货船船型以其载重吨位适中 对航道、运河及港口码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且多配有起卸货设备 营运方便灵活 吃水较浅 世界上各港口基本都可以停靠而备受船东青睐 正是由于灵便型散货船航线覆盖的水域最为广阔 其压载水的不当处理和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是灾难性的 在对灵便型无压载水舱散货船船型的开发和研究中 有3个关键点:①如何保证船舶在空载航行时的艏艉吃水;②在满足空载吃水的同时保证船舶满载时的载货量;③新船型在空载航行和满载航行时具有较好的适航性 在动力方面 日本环球造船公司下属的津造船厂建造的"Skin Koho"号散货船 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安装了一台混合动力涡轮增压器系统的船舶 这种称之为综合发电机混合动力涡轮增压器系统 不仅可利用柴油发动机的废气驱动增压器 而且还能发电 三、研究重点 1.船体首部结构强度计算及优化 2.船舶的总布置设计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肖熙.船舶结构优化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 戎喜隆 丰安山轮船体钢板不锈原因分析和对瑰有船舶结构的建议.造船技术资 料汇编.1999 11 3 罗展贤.册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与探索.广东造船.1993 (3) 戌嘉隆-船舶结构的定性分析 4 盛振邦刘应中 船舶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作业 自然灾害小议 姓名: 学号: 专业: 第1页共6页

日本里氏9.0级地震的风波还未平息,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警钟还在回响,就在此刻,在我国广阔的南方严酷的旱情已持续数月,再放眼大洋彼岸,呼啸的龙卷风袭击了密苏里州,留下了断壁残垣。追根溯源,人类近万年的文明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直至今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依然无法完全预防自然灾害,地震的预测,旱灾的预防等等难题一直悬而未决。但是千年来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依然让人类学到了许多,我在接触这门课以后,通过阅读书籍和查阅相关资料,对自然灾害的形成、作用、预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些个人的看法,这也是本篇论文所想要表达的。 1.自然灾害简述 自然灾害在地球科学概论的书本上有着明确的定义,它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覆盖很广,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其中我想要重点讨论的是我国多发的自然灾害,同时会重点分析地震灾害。 在世界范围内较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等。而在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也相当繁多,地震、台风、洪水、干旱、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冰雹、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给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 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在我国,自然灾害被详细地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近40年来,据相关部门统计,每年由气象、海洋、洪涝、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此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态恶化,尤其是灾害高风险区内人口、资产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暴雪、青海地震、舟曲泥石流、长江沿线各省重大洪涝灾害,面对这些如此频繁且重大的灾害,在世界上来说都是相当少见的。 2.我国的自然灾害成因

海洋工程导论论文

我国潜水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以蛟龙号为例 关键词:蛟龙号安全可靠深海动力水深通信声纳作业系统信息自动化 摘要:潜水器是指具有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活动深潜水装置。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并可以作为潜水员活动的水下作业基地。本文以蛟龙号为例,阐述了我国潜水器现有的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潜水器在海洋调查研究中具有相当广泛的使用范围和能力,除了能直接进行某些水下工程、救捞作业之外,还能从事各种学科的海洋调查研究工作,如观察海中和海底生物,测绘海底地形地貌,采集海底底质和生物标本等。[1] 潜水器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目标,可以获得更具体、更详尽、更精确的资料,完成水面船只无法胜任的调查研究任务。潜水器的应用还获得了一些近代海洋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例如,美国在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断层的2 0 00米深的海底,使用潜水器发现了从海底喷出的岩浆,并在这个海底火山口处发现了“温泉”和我们从未见过的生物。[2] 因此,近年来潜水器在海洋调查研究中的应用也在逐渐加强。 我国在这一方面也不甘落后,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就算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得研制,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2012年间分别完成了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级的海上试验任务。内容包括海上试验的基本情况、海试取得的主要技术和应用成果、海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及处理情况。[3] 1潜水器现状 1.1. 安全可靠性技术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需要的是安全可靠性。在借鉴国外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通过采用“冗余设计”、“下得去,上得来”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应急自救手段,包括可弃压载抛载机构、主蓄电池箱抛弃机构、纵倾调节水银的抛弃、机械手抛弃机构、压载水箱排水、应急浮标、采样篮抛弃装置等。[4] 1.2.高能量密度的深海动力技术 经过反复调研和技术论证,在7000m载人潜水器上最终决定采用充油式银锌电池作为电源。为了减轻潜水器的重量,并且考虑到安全的因素,蛟龙号采用滤膜和气帽等创新技术,把银锌蓄电池采用充油的方式放在蓄电池箱内,通过反复的压力筒试验,使银锌蓄电池组的析气量最终小于0.1ml/Ah,确保了蓄电池组在供电时不会产生大量氢气而导致危险,保证潜水器的安全。[5] 1.3.信息与自动化系统技术 在7000m 载人潜水器研制过程中,蛟龙号强调了“人”即潜水器的驾驶员和乘员的因素,且在“机”的设计方面,强调了信息的综合集成和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尽量降低舱内驾驶员和乘员的工作量。同时也确保载人舱内的温度、湿度、舱压、氧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噪声、有害气体等,载人舱外的海面、风、浪、流、深水压力、海底等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了将人、机与整个客观环境联系在一起考虑的新理念,把人、机、环境看作是一个系

海洋科学概论论文

《海洋科学概论论文》 考号:28号 生命的起源与发展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生命的起源 内容简介:从地球的演化形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生命最初的存在形式及演化、分类。 引言:生命的起源一直是很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他的古老在于,很久很久之前,人们就开始好奇,开始探索:而他的年轻则是因为,直到现在人们还是没有真正探索清楚,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对生命起源的探索是人类认识自己认识自然必须经历的阶段,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认识,更是在积极的寻求自身发展。从地球最初的形成,到第一片海洋,第一片大陆的诞生,再到第一个生命开始,发展壮大,这一切的一切那么自然,又那么神秘…… 一.地球的演化形成 关于地球的演化,科学界也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公认的看法,那就是地球的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的发展与演化是相互关联的。地球的演化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冥古宙;(二)太古宙;(三)元古宙;(四)显生宙。 如下图: 根据上面的表格可以很明显的了解到,地球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漫长变化才逐渐形成今天的具有先进系统的地球。应当引起注意的是,现有的假说并不能作出对宇宙及地球起源以及进化的定论,科学探索仍然在进行中。地球的演化离不开她的载体宇宙,也离不开最基本的结构基础物质。正是在宇宙创造的各种有利条件和物质无休止的发展变化中,地球一步步的成长演化。如今地球仍然在不停的变化演化之中。很难设想,数亿年之后,地球乃至宇宙将会是什么样子?茫茫宇宙,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这些问题,也是无数科学家不懈研究地球起源与进化的不竭动力。 二.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

当第一只古猿解放双手开始直立行走,进化成人类,当人类不再为食物奔波劳碌,开始学会思考,人便开始好奇,好奇自己从哪里来,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想,这些学说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创造论或神创说 创造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神所创造。比如上帝、阿尔修斯。在《圣经》上说,“起初,神创造天地。这种学说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结于神的创造。 2. 自然发生论 又称“自生论”或“无生源论”,认为生物可以随时由非生物产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体产生。如中国古代所谓“肉腐出虫,鱼枯生蠹”。中世纪有人认为树叶落入水中变成鱼,落在地上则变成鸟等。自然发生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但是,1860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一个简单但令人信服的肉汤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他的实验为科学家进一步否定“自然发生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生物学,化学的研究结果发现生命的创造只能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以及细胞的分裂过程来实现。我们在生活中所直观观察到的生命“自生”现象,全部都是某种不易发现的复制过程在起作用。这些发现彻底地否认了自然发生论的可能性, 3.陆地起源说 地质学家们于1946年在澳洲埃迪亚加拉山的赤红岩层中发现了最古老的大型多细胞化石,其生存年限要早于寒武纪进化大爆炸(Cambrian evolutionary explosion),先前的研究表明正是在该时期产生了类似于这些化石的现代动物群化石。这些化石要追溯到至今 5.42亿至 6.35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Ediacaran)时期,其中有狄更逊水母(Dickinsonia)化石。埃迪亚加拉纪化石代表了一种独立的陆地生命进化辐射模式,这种模式要比寒武纪进化大爆炸出现的海洋生物至少早2000万年。长期以来,远古时期的多细胞化石被认为是早期海洋生物的先祖,它们生活在海洋里,是一些陆栖地衣或其他微生物菌群的残留部分。但最新的化石研究发现,这些远古时期的多细胞生物与陆生生物具有共性,所以它们很可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而非海洋里[1]。 4.化学起源说 化学起源说是被很多学者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米勒模拟实验(Miller’s simulated experiment)通过模拟的原始大气中的最初物质,通过通电引爆,合成小分子有机物,进而合成大分子有机物,最终成为生命。这个过程漫长而复杂,因为有比较充分的根据和实验证明,这一学说为多数科学家接受。生命起源是一个自然历史时间,是整个宇宙演化的一部分。但仍需要深入进行研究。但是米勒实验有如下缺陷:米勒试验提供持续的电能,但是原始时代的地球不一定;不能完全确定米勒试验各物质浓度的配比;氨基酸很可能是宇宙流星和彗星在撞击地球的时候带出的,因为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科学证明氨基酸可以在宇宙的恶劣环境中存在;地球的高温环境和强烈的紫外线会使有机物迅速分解。 该理论的质疑者认为,仅仅能够证明蛋白质大分子可以自然形成便宣称生命可以如此自发产生,就好比给猴子一台打印机,就宣称它可以写出一本红楼梦。形成一个大分子固然简

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论文

初识船舶海洋,渐入专业正轨 ————从对船舶工业及海洋开发形势的初步认识到个人职业的定位 班级:船舶1211 摘要:在国家出台《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船舶工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处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阐述世界船舶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世界范围内对我国船舶工业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的分析,解析我国发展船舶工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最后,在对船舶与海洋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了初步认识后,对自己今后的职位生涯进行定位和规划。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业,现状与前景预测,个人定位 正文 一,世界船舶与海洋工业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1.世界船舶建造市场 ●新船订单量 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新造船市场在经历2010年的订单量快速反弹后,随后两又出现趋势性下滑(如表4所示),特别是2012 年船舶建造市场受经济增速放缓及欧债危机深化,市场融资环境恶化和船舶供给压力过大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年新船订单量以艘数和 DWT计分别同比下降30.6% 和42.4%。 从各种主要船型来看,2012年液货船新造船市场表现较好,新船订单吨位量同比有所增加。散货船新造船市场延续下降趋势,新船订单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五成,集装箱船市场同样凄凉。 ●完工量 据 IHS 研究机构统计,2012 年世界造船完工量约为 4 449 艘,16 829 万DWT,同比分别增长 7%,2.4%,同比增幅延续 2011 年的下降态势(见图 6),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目前的新造船市场环境不乐观。 从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的完工份额来看,2012 年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完工比例分别占全球造船完工量的 44%,30%和19%。如按船型分析,(参见表 6),据预测,2013 年液货船交付带来的压力不大,散货船虽然交付量下降,但由于总量大,因此运力增长仍带来一定的压力,集装箱船交付带来的压力较大,海洋工程装置主要表现钻井船(22 艘),平台供应船(235 艘),等船型的交付量将增大。

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好的论文题目既是研究的方向,也是一个新的学习领域。你会像一叶小舟,尽情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中。 确定选题 写论文,首先要有选题。我们要从当前英语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和对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起指导作用的问题中确定选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应该让读者一看题目就能洞察出文章的内容范围。感受深则写之顺,驾轻就熟,容易出成果。 (1)选题要新颖 创新是论文的生命线。尽量写别人未总结过的东西,要有创造性、新颖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爆“冷门”,增强发表的命中率。选题要新颖,就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学科教学改革的动态。捕捉、探讨本学科的信息,以科学性为前提,言他人所未言,发他人所未见,示读者所未知,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 新颖性还指选题的写作角度新、立意新,别人写过的老题目,如兴趣教学、课文教学等,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去写,另辟蹊径,写出自己新的经验、观点,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只要能予人以新的启示,同样能取胜。 (2)从小处着眼 大题目的论文并非不能写,但题目过大,会不着边际,捉襟见肘,往往要说的东西太多,结果是什么也讲不深道不透,两、三千字无法包容其内涵。从小处着眼,把题域缩小一些,使题目变得具体、实在,有利于作者更集中、深入地搜集材料、出示论据,写起来得心应手,做到“小题大作”,从而给读者更多有益的东西。 在取得一定的写作经验之后,一旦有大的选题而且有迫切的写作欲望,我们同样可以着手撰写。 以下是从网络上搜集到的题目,供大家参考: Some basic consideration of style English by Newspaper English Personal Pronouns: a Preliminary Textual Analysis 语言教学类 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高中阅读教学 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海洋生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有机体的起源、分布、形态结构、进化与演替特征、生命过程及其规律,并探索海洋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海洋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本课程主要介绍海洋生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功能、习性和分布、生殖与发育、资源开发与合理持续利用、各生物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使学生对海洋生物类群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2.设计思路: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海洋生物学》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的形态学、分类学、习性、分布以及各生态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教学思路如下:1)介绍海洋生物学的概念和特点、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2)简述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及海洋生物对海洋环境条件的适应;3)讲述海洋生物的分类与特征,主要介绍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海洋真菌、海洋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包括海洋鱼类、海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4)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基础生态学等;并行课程:环境海洋学、环境微生物学、 - 1 -

环境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态毒理学;后置课程:海洋生物学实验、生物海洋学。 本课程与上述课程构成了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物与化学方向有关海洋生物与生态的课程群,内容和要求各有侧重、联系密切。 二、课程目标 《海洋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海洋生物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功能、习性和分布、资源开发与合理持续利用、各生态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各生态类群的研究方法等,使学生对海洋生物类群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授课与讨论、课外作业等形式,要求学生做到课前提前预习教材相关章节、课后完成课下作业;教学过程中,重点内容会组织小组讨论,由学生分组针对特定的科学问题做调研,并以PPT的形式课上报告,交流讨论。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文献和背景资料阅读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 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