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立市 绿色崛起

生态立市 绿色崛起

生态立市绿色崛起

https://www.doczj.com/doc/1a1584886.html, 2011-01-10 00:16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字体:大中小】【进入论坛】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新余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崛起”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战略,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全力以赴向前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坚持以先进理念指导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协调统一。一要牢固树立抓创建就是服务和谐的理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新余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在打造“创业环境最佳、人居环境最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品牌过程中,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将市区、市郊和农村纳入统一的大系统中一起谋划,共同建设。二要牢固树立抓创建就是促进发展的理念。绿色生态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最根本、最长期的保障。新余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致力生态园林建设,弘扬生态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三要牢固树立抓创建就是抓绿色崛起的理念。抓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就是抓绿色经济,就是抓绿色崛起,就是抓生态文明、长远发展。新余在积极投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实现绿色崛起。

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在认真调查生态资源、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完善城市生态设施、提升城市生态功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主题,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首先,科学设置总体目标。以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生态良好为主要内容,建设现代文明生态城市保障体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建设城市生态产业体系;以森林生态文化为主题,建设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其次,系统编制创建规划。组织编制和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提供规范和保障。再次,精心设计城市规划。切实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设计工作,倾力做好“山、水、绿”三篇文章,营造生态园林城市特色。

坚持以重点突破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按照“城乡统筹、政府主导、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以重点突破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其一,着力抓好生态特色建设工程,打造生态景观河道、生态景观公园、生态景观道路和生态景观区域。其二,着力抓好植树造林建设工程,即“造林绿化提升”工程、“绿色廊道林网”工程、“百万亩高产油茶”工程、“百万树木进村入户”工程和“百万树木进城入院”工程。其三,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完善道路网络建设,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加快城市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其四,着力抓好环境整治保护工程,实施“碧水”工程,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实施“蓝天”工程,控制煤烟型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控制扬尘污染,整治餐饮业污染;实施“宁静”工程,开展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交通噪声污染、工业噪声污染、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娱乐业噪声污染等环境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建筑领域节能管理,推广使用新型墙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其五,着力抓好“市容环境优化”工程,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城市环境整治管理。

坚持以良好体制机制保障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一是创新创优领导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成立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领导机构和专门班子,做到人员、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作配合,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高效组织领导体系,大大激发了全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积极性。二是创新创优监督检查机制。下发《新余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的各项工作细化、量化;成立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的七个督导检查组,督导各地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组织领

导、工作机构、保障措施建立和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创建工作定期报告、调度、评价、通报、督导、整改制度。三是创新创优投入机制。通过争取银行贷款、搭建融资平台、招商引资等方式,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良性互动的多元投入机制,有效保障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投入。

2011年江西申论热点分析——湿地生态保护

华图教育黄文涛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然而,从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普查结果看,已完成调查的6个省份中,北京、吉林和广东的湿地面积在进一步减少,黑龙江、江苏和天津湿地效益和功能还在下降。湿地资源数量的减少,效益的下降,不只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些珍贵动物的栖息、生存和繁殖,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湿地危机表现】

第一,湿地面积依然在大幅度地减少;第二,天然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的速度很快;第三,湿地过度利用带来的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

【湿地破坏的原因】

湿地破坏的主要直接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垦、引水、富营养化、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主要间接原因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加快。而这并非问题的全部,更为根本性的原因当是,湿地保护缺乏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在有限的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中,湿地在土地利用方式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的地位。

【前进中的一缕曙光】

江西是我国湿地资源大省,湿地资源丰富。在湿地生态建设方面,江西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龙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探索和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表示。

总结反思江西湿地生态建设的经验,启示如下:

一、加强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要把湿地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把湿地生态的保护、开发和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建设来抓,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完善健全机构,明确各自责任。湿地工作牵涉农业、水利、林业、环保、国土等多个政府部门,应由各级林业局牵头成立监测体系和具体实施体系,各个部门做好相应工作,联合共同严格执法。

三、开展湿地普查、调研,做好统一规划工作。详尽的普查是高起点规划的基础,应按广义和狭义湿地分别进行普查,有利于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把湿地保护、湿地地产、污水处理和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四、全民动员,普及学习湿地知识。领导应带头学习,消灭“湿地知识盲”。集中一段时间,采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办展览、实地参观等方式全面普及湿地保护、开发和建设知识,做到人人都有保护湿地的自觉意识。

【重要论述】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

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论文

“鄱阳湖既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又是世界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和著名国际湿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代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国际上,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倍受关注,特别是白鹤等珍稀越冬候鸟引世人注目;在国家层面上,鄱阳湖对长江中下游的调蓄洪水功能长期受到重视,其对长江流域生态健康的维护地位凸显;在江西省,它是母亲湖,是鱼米之乡,是重要淡水渔业基地。而湖区的农民对鄱阳湖的理解较为实在,靠山吃山,靠水吃鱼,鄱阳湖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来源。

“鄱阳湖被称为长江中下游的…天然调节器?,发挥着维系中国与世界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

〔摘要〕2010年1月28日上午十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新闻发布会,邀请了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介绍江西近年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并答记者问。该新闻发布会引起各界的关注。

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江西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鄱阳湖的一湖清水?而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回答说,为把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保护好生态环境,江西近年来重点实施了四项工程:植树造林,实施“一大四小”;污水处理;在全省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五河一湖”源头环境治理保护工程。除此之外,吴新雄还介绍了江西将采取的三样措施:第一严格把好项目关坚决做到“三个不准”,凡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坚决不搞,凡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高危项目坚决不搞,凡是黄赌毒的项目坚决不搞;第二坚持生态环境立法;第三加强对市县各级领导环保政策的考核。以上是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对于江西关于鄱阳湖的生态建设提出的几项具体的方法。

我对于他所说的这些方法都是相当赞同的。俗话说得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列出的具体做法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近年来,中国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些保护环境的政治决策不断提出并付诸实践,中国局部地区的环境与经济都得到了可观的恢复与发展。江西省紧跟历史的潮流,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环保经济,以鄱阳湖为试点,逐步在全省推广绿色经济

该新闻发布会拉开了江西省发展生态经济的帷幕。我生活在江西省宜春地区的高安市内,正好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之内。我期待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鄱阳湖地区人民,为江西省的人民带来福音,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江西与及其他地方的人民能够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环境里,过着富足、充实、幸福的生活。

而建设鄱阳湖生生态经济区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之走向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协调,有效地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有助于促进阳湖生态经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目前,鄱阳湖区正外于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过渡的时期,这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更是决定今后经济发展走向的重要时期,因此,阳湖区要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并结合成功经验,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深化认识更新观念,创新机制

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教育发展方式,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互相影响。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决定性要素,即教育不仅能能够直接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本先进的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教育要的是教育的文化和社会伦理价值功能能够改变经济运行模式,改善经济运行环境,从而有力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成果。别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又直接影响教育行为选择,即教育是作为经济增长的工具而存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两者的关系,全面开发教育发展方式的改变对阳湖区生态经济园区建设的作用,对于大力发展阳湖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落实教育发展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具有战略意义。

二、全面落实教育创新,培养对口人才`

要把阳湖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园区,就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要具有高效益的转换系统。即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使工业生产尽可能少地消耗能源和资源,通过高新技术提高产物的转换与再生以及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从而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2、高效率的支持系统。生态工业园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系统,为其物产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需的条件,从而

使工业园在运行过程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3、高水平的环境质量。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污染和废弃物,生态工业园都能按照各自的特点予以充分处理和处置,使各项环境要素质量指标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4、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包括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水平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发达的医疗条件和祥和的社会环境。以及自觉的生态环境意识。

5、高效益的管理系统。即对园区内的各个方面,如人口,资源、社会服务、就业、治安、防安、城镇建设、环境整治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促进生态工业园健康运行。

6、多功能的绿地系统。生态园区的绿地普及应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决定,绿地覆盖率过到50%,居民人均绿地面积过90平方米,居住区内人均绿地面积为28平方米,这样才能维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平衡。

要实现以上的要求,就必须培养合格的人才而要培养与上述对应的人才,就必须大胆改革现有的教育发展方式,要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那种“高耗低效”的“体力型教育”方式。

我们把这种教育发展方式,估且叫做粗放型教育发展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高消耗——师生时间投入量大,教育成为拼体力拼消耗的一种体力型劳动。

2、低产出——教师和学生发展不全面、不健康、畸形发展成为不少地方学校教育的一种常态。

3、粗放式——对学校,教师学生管理不全面,不到位,不科学。从目标上讲,教育只管知识与技能教育;从方法上讲,教育不管过程,只管结果。

4、不讲科学——教育的科学精神极其匮乏,教育发展缺乏辩证思维,科学思维。教育不尊重教育规律,不相信教育科学,只相信“时间加汗水”。

所以,必须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培养更多适鄱阳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对口人才。

要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必须旅行教育模式下,学生们的思想、时间、兴趣、课程时空都是被禁锢的,孩子们的智慧和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所以我们不得不呼喊:“教育需要解放”。

2、必须要依法治教,要严格贯彻落实《教育发展纲要》。

3、必须要实施教育创新,墨守陈规,不思进取,教育永远没有希望。

4、教育要民主。教育作为县有独特的人文情怀事业,尤其需要人文精神。教育需要尊重,教育需要尊严。而教育的尊重与尊严,与教育民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没有教育民主,就没有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尊严。

由此可见,通过改变教育发展方式,培养更多优秀的对口人才对鄱阳湖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刻不容缓的。

大力发展乡村游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8-04-07 14:31:00 【浏览字号选择:大中小】【打印该页】【关闭本窗口】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释放身心、体验农村生活、

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从目前我市乡村游发展的现状来看,大凡乡村游

已经起步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地方大都是新农村建设搞得比较好的地方。乡村游对

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而现实。

一、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围绕“生产发展”,乡村游可以有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乡

村游离不开独特的乡村风光、特色农业和乡土风情,通过发展乡村游,可以有效

带动农产品的销售,促动农副产品的加工和开发,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龙

虎山九曲洲农业观光游、许家无蚊村探密游、上清泉源天门山生态游等乡村旅游

发展的实践证明,把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作为旅游资源

进行加工转化,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有效拓宽了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围绕这些乡村旅游产品兴起的“农家乐”、“农

家旅馆”、“马(轿)队”以及农产品销售,有力带动了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促

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围绕“生活宽裕”,乡村游可以有力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在交通发达条

件较好、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农村发展乡村游,既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为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找到新途径,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如,上

清泉源熊家村,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通过开展“乡村游”,发展农家

乐餐馆、旅馆10余家,全村旅游净收入达20多万元,户均超过4000元。龙虎

山镇蔡坊村、舒家村600多农民从事船(筏)工、马、轿、人力车等旅游服务项

目,每年获利800多万元。此外,农民通过种植、加工、销售乡村土特产品、民

间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从中获得可观

的经济收入。

——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村游可以有力促进农村“三

个文明”建设。熊家村、西源村、蔡坊村、舒家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加快了当地交通设施、卫生设施、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农村环境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大量来自城市的游客在乡村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现代文明气息,给乡村农民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健康卫生知识的导入,有效改变了农民以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文明的行为,促进了农民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再一方面,当地村民通过积极参与乡村游,大力提高了他们的民主参与意识,使基层管理更加高效,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游,对于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修养,培育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是大有裨益的。

二、依托新农村建设试点,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游发展模式

我市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丰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民风习俗和秀美的自然生态。但总的来说,乡村游在我市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规模、影响还是市场占有份额都非常有限。为促进乡村游的发展,笔者认为,完全可以从现有的新农村建设试点中筛选出一批具有区位优势、文化特色、产业基础的试点村,充分依托这些试点村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承接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游,重点打造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景区带动模式。主要以上清熊家、龙虎山许家、蔡坊、舒家、孔家、陆家为代表。重点依托龙虎山景区旅游,带动周边农民就业,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及农村经济发展。具体地说,上清熊家应以“天然养吧”为特色,加快天门山景区旅游开发建设,做大规模,提升品位,引导农民参与接待服务,大力发展游客可参与互动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培育一批民俗风情浓郁的“农家旅馆”,让广大游客“住农家屋、品农家菜、体验农家风情”。龙虎山许家、蔡坊和舒家应充分发挥区位好、客源多的优势,吸收农民直接从事船(筏)、环卫工作;规划建设旅游商品销售、旅游餐饮街区,引导农产品加快向旅游商品转化;开展马队、轿队、人力车队等旅游服务项目。龙虎山孔家、陆家应充分利用紧邻206国道和龚资线旅游公路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农家餐馆”,展示农家风情。

二是城郊休闲模式。主要以月湖区夏埠、贵溪市雷溪、余江县洪湖蓝天园林为代表。夏埠、雷溪、洪湖紧邻鹰潭、贵溪和余江城区,交通便利,有万亩蔬菜基地、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和万亩碧波荡漾的湖面,处处都是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城郊休闲观光农业优势明显。完全可以借鉴四川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游的经营理念,精心设置市民直接参与的农事活动项目。如:让城里人领种菜地,以农民种植为主,领种人利用双休和节假日携家人或朋友亲身参与农事劳动,不仅可体验农耕之乐、放松身心,还可培育城市居民尤其是城市青少年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同时,通过建设轻松的休闲、垂钓场所,营造安全卫生的住宿、用餐环境,使田园变庄园、庄园变花园、花园变景园,吸引市民前往观光休闲。

三是生态观光模式。主要以冷水、耳口、鸿塘、塔桥为代表。冷水、耳口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特别是冷水大峡谷、云台山、曹源瀑布、曾家古民居等旅游景点已在鹰潭及周边市民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山林生态休闲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当前,应围绕特色生态景点开发,建设一批山林生态型休闲设施,引导农民种植观赏性强的林木和发展珍稀动物养殖,让游客在这里寻觅到悠然自得的山村野趣,领略到亲切随和的淳朴民风,品尝到回味无穷的山珍野味,使冷水、耳口成为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登山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乡村旅游胜地。鸿塘有全国水利风景名胜区白鹤湖,塔桥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早熟梨生产基地,两地现已拥有快艇、冲滑板、游船、钓鱼台、观景台、梨园广场、世界梨街、果园农庄、登山步道等旅游景点和设施。今年“五一”黄金周,白鹤湖、塔桥吸引了1000余市民前来观光休闲。当前,应进一步依托白鹤湖和塔桥果园基地,策划举办“塔桥梨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开发垂钓、水上游览、采摘果品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独特的乡村生态旅游区。

四是民族风情模式。主要以贵溪樟坪畲族乡为代表。畲族乡少数民族风情独具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乌饭节”、“会亲节”、对山歌、马灯舞、竹竿舞、烧篝火等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节目;有省级重点自然保护区阳际坑,有十里竹海、三叠泉瀑布、千年姊妹枫、千亩高山云雾茶等自然生态景观;还有“火烧关”、古驿道、古城墙等历史景观。目前已规划建设了畲寨山哈客楼、民俗文

化村、畲族图腾广场、上山修竹宾馆等旅游景点和基础设施。当前,应进一步依托绚丽的民族文化,组织举办“畲乡风情”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整合资源,积极开发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景观,加快旅游步道、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精心设计游览线路;吸引和指导畲乡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把“樟坪畲族风情游”打造成为我市乡村游的精品之一。

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破解乡村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分析当前我市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一是投入不足,由于融资渠道不畅,单靠政府投入非常有限,一些好的项目由于缺乏必要资金得不到开发和建设,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由于生活习惯、设施设备、卫生意识等原因,一些“农家旅馆”设备简陋,整体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三是市场意识不强。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更缺少对项目的精心包装、策划与推介,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市场占有率低。四是策划和管理人才匮乏。特别是能真正把握乡村旅游策划、设施、包装等内涵的专业性知识人才严重匮乏,致使服务程序不规范,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全局和长远观念。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破解乡村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坚定不移地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加强指导和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调动农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旅游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紧紧围绕如何把发展旅游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要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的乡村旅游发展补助资金,用于扶持乡村旅游发展;要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投入,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此外,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开发。

其次,要精心规划,科学策划。制定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规划的好坏不仅决定着近期乡村游的发展水平,而且关系到乡村游未来和长远的发展方向。因此,当前必须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做好《鹰潭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制定规划,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扬优成势,推动乡村游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考虑各乡村不同的自然和文化特性、旅游市场需求、基础设施条件,因地制宜,科学策划种类多样、特色鲜明的系列乡村旅游产品。如:以自然景观为优势的泉源、冷水、耳口、夏埠、雷溪、蓝天园林、九曲洲等乡村旅游,应突出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策划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观型旅游项目,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以乡村传统文化为优势的龙虎山许家、耳口曾家以及上清古镇、塘湾古镇等乡村旅游,应充分挖掘古村、古镇的文化内涵,策划特色的古民居、古民俗、传统乡土工艺技术等旅游项目,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以地方民族特色为优势的畲族等乡村旅游,应突出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等项目的设计,尽可能体现出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第三,要加强管理,规范经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旅游“软件”服务质量。“硬件”方面,要加快道路、游步道、停车场、厕所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对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等直接关系到游客身心健康的设施建设力度,抓好各项卫生防范措施的落实,为游客营造洁净、健康、卫生的旅游环境,让游客吃住放心,娱乐舒心。要加强乡村环境整洁,强化村居农舍、房前屋后的绿化和美化,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为游客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软件”方面,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特别是要抓紧制定统一规范的“农家乐”、“农家旅馆”等接待服务标准,大力开展“农家旅馆”星级评定、地方特色旅游名吃评比、巧妇厨艺大赛、“巾帼乡村旅游示范户”等系列活动,促进乡村旅游

服务水平的提高;要加大监督力度,教育乡村旅游从业者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树立遵纪守法、合法经营、诚实守信、讲究信誉的思想观念。

第四,要加大营销,培育人才。我市大多数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不高,宣传促销也多处于自发和分散的状态。为此,必须解放思想,转变原始、被动、陈旧的宣传方式,主动出击,参与全市整体宣传促销,以提高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编制特色乡村旅游线路,组织旅行社到各乡村旅游点专题考察,制定营销方案,下大力气指导和帮助抓好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要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重点进行宣传促销;要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要发挥“口碑效应”,利用我市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点的认同,自觉地进行“口碑”宣传,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加快人才培养,立足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部门要加强与劳动部门的联合,分期分批地组织免费培训和学习,大力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尤其是要加强旅游知识、服务规范、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从事和经营旅游业的能力。同时,要十分重视对广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乡村旅游环境。

1933年在红都瑞金召开了苏区第一届“五卅赤色运动会”,这可以说是红色体育的开端。

人民大众从此成为了体育运动的主人。苏区的体育理论和实践指导了当时革命根据地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如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这片红土地的省会城市南昌,我们在申办城运会的时候就提出了“共和国体育回故乡”这样一个口号。它具有非常鲜明的革命特色,当时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肯定。所以我们就把这个确定为

申办城运会的主题。

主持人:南昌申办城运会,与同时参与竞争的银川、郑州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光是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并不足以拿到举办权,我们最后又是怎样成功取得举办权呢?

许慧:2002年我们曾经申请承办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但是和当时的竞争者武汉相比,不管是经济、体育,还是市政建设上,差距都非常大,所以体育总局把“六城会”的承办权给了武汉市。申办“七城会”的时候,南昌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郑州和银川。银川当时的优势是国家

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在经济建设各方面比南昌要强。而我们的优势首先是提出了鲜明的主题口号,并且围绕这个主题做了有特色的准备。一方面,我们募集了当时在世的几位老红军的支持信,还争取到70%以上省会城市体育局局长亲笔签署的支持留言,这就有些像申办奥运会时的参加城市投票;另一方面,在体育展示方面,我们提出在“七城会”期间开展一系列红色革命教育活动。因为青少年运动员在对革命传统的认识方面可能稍弱一些。由于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细致,加上近几年南昌经济也在飞速发展,我们终于成功

取得了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举办权。

打好“城运牌”基础设施是重点

主持人:在组委会成立大会上,南昌市就表示为了筹办好“七城会”,我们在场馆建设和市政配套设施方面将投入数百亿元以上的资金,这些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呢?

黄成军:为了办好城运会,南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将投入大量的资金。地铁现在已经在地勘了,这是一个投入很大的项目,而地铁的建成会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此外,场馆建设投入将近20亿元。城运会的场馆分布在南昌市各地区,包括老城区、昌东、昌北,打通这些场馆之间的道路也需要较大的投资。2005年江西省人均体育场地在全国的排名比较靠后。这对我们当初申办来说应该是一个弱项。但反过来说,我们要把这个弱项变强也比别的地方容易,现在我们要建的都是高标准的。国家体育总局也认可我们的后发优势。

主持人:现在场馆建设的进展怎么样?

黄成军:我们安排了24个比赛场馆,其中有17个在南昌,7个在别的设区市。这24个场馆中有14个利用老场馆,9个场馆正在建设中,包括省奥林匹克中心、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南昌湾里射击中心。前段时间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对这些场馆进行了考察。场馆建设的工作量大,省奥林匹克中心是从2005年开始动工的,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已经封顶了,现在在做钢结构。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动工比较晚,但进度很快。我们计划在年底以前,让所有场馆的封顶,之后就是钢结构的建设。预计在2011年6月份之前,所有场馆能够竣工。

主持人:我们的场馆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黄成军: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在规划起点上就比较高。南昌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认为第一步不但要满足城运会的需求,还要将眼光放长远,为能够举办全运会和亚运会作打算。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可容纳6万人,因为申办亚运会的开幕式,体育场必须可容纳6万人。我们对场馆的要求是既要美观、功能齐全,又要节约。现在江西同时在打造光伏产业,我们希望能在体育场顶上铺一些光伏电池,以便产生电能,在满足场馆自己的日常需要的同时,还可以为其他

地方提供能源。

城运会带来发展机遇

主持人:我们提出了“数字城运、绿色城运、和谐城运”这个口号,怎么理解呢?

黄成军:首先是“数字城运”。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为了保证城运会期间信息的传递,打破以往城运会在信息传递上的固有模式,我们正在和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接洽。另外,在整个数字信息方面,我们现在建有五大智能化系统,27个子系统,再往下的分系统有上百个。将来不仅会有一个很强大的网络信息系统支撑城运会的比赛,在赛后也可以

为广大市民提供体育锻炼方面的详细信息。

其次是“绿色城运”。江西森林覆盖率高,水土保持好。南昌这几年在城市绿化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绿化率已经远远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我们要以城运会为契机,继续加大绿化力

度。

最后是“和谐城运”,它是指我们办城运会要靠人民,办城运会也是为人民。实际上就是要通过申办城运会、举办城运会建设一批场馆,为人民群众提供大量的健身场所。为了搞好城运会,我们建设了很多配套设施。地铁、道路、桥梁的建设都能够为百姓提供生活的便利。通过

城运会使城市建设有较大的变化,为创造和谐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主持人:这个体育盛会将给南昌带来什么?

许慧:实际上,“七城会”虽然只是由南昌来承办,主赛场设在南昌,但其实是举全省之力

来办的,分赛场就辐射到了很多设区市。

黄成军:城运会是仅次于全运会的一项综合性体育盛会。上届城运会有78个城市参加,包括港澳台地区。我们要通过成功举办城运会,向全国人民展示南昌以至整个江西的风采。10

年前,还没有办城运会之前,长沙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南昌相当。而它借助“五城会”的机会,

推动了市政建设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借这次“七城会”,推动南昌市的社

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相信通过城运会的举办,南昌市市政设施、体育设施、基础设施,

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比如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将来会建成体育公园。比赛结束以后,它就是人

民群众娱乐、健身、休闲的场所。而之前说的地铁等各方面的建设也能为老百姓提供出行便利。

城运会的举办,不仅能够宣传南昌,而且能够进一步改善南昌市人民的生活条件。良好的基础

设施还能促进招商引资,这就是“体育搭台、经济唱戏”。

链接:本期《江报直播室》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直播期间点击率达到18.4万人次。登

录大江网(https://www.doczj.com/doc/1a1584886.html,),即可在网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实况。

城运会将为南昌发展提速10年

大江论坛作者:象湖居士发表于: 2007-11-17 02:55:47浏览: 2091人次回复:21帖

核心提示:谈到申办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深层原因,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欣荣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能把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加快10年;

我们相信,南昌如果申办城运会成功,也能把城市的前进脚步加快10年。

“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四年太长,其中有多少变革很难说。”由于城运会的筹委会还未建立起来,关于城运会诸多相关事项,对于记者的采访,各方均惜“语”如金。

和官方的谨慎言行相比,坊间对于南昌举办城运会的讨论却很热烈。不少南昌人像期盼北京奥运会一样期待这场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的赛事”。那么,城运会到底会

给南昌带来什么呢?

更新方案扩容体育场馆

11月12日,3家来自全国的顶级设计单位,与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建设筹办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紧张接洽。据知情人士称,为了赢得该项目,3家设计单位不约而同找来了国外的高级设计单位援手。消息灵通人士称,该体育中心有可能承办南昌城运会的开幕式。

为打造一座国内先进的体育中心,其命名也费了一番周折。起初想叫“南昌新体育中心”,经过推敲,变成了“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对于“国际体育中心”之前,冠以“南昌”还是“南昌市”,也发生了争论。但最后普遍认为,“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更显大气。

整个场馆的设计方案也是讨论了一遍又一遍,据了解,体育中心原计划占地2000亩,能容纳观众近40000名。南昌市国际体育中心副书记杨志伟告诉记者,该方案已被刷新,

比如容纳观众的数量有可能超过40000名。

筹500亿元办好城运会

大型赛事需要雄厚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场馆建设、配套服务……这些项目动辄投资数千万过亿。据报道,武汉举办城运会花费了560亿。

在成功申办第七届城运会之前,南昌曾申办过,但数百亿的“天文预算”让人却步。而近年来,南昌经济飞速发展,以及筹备奥运为北京带来巨大的变化,让南昌人豁然开朗起来——南昌完全可以借助城运会这一大型的全国性赛事,来给南昌经济建设做一次大的深入

推动。

当拿下第七届城运会举办权后,南昌自豪地对外宣布,要为城运会投入500亿——这相当于去年南昌财政总收入的3.3倍!500亿如何来?

“我们兜里肯定没有这么多钱,但我们的头脑中有办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欣荣胸有成竹地对媒体说。记者了解到,城运会筹集资金渠道主要有4个方面,即政府资金投入、政府政策性投入筹资、商业运作、社会筹资。

省市政府将下拨专项经费,国家体育总局也将下拨竞赛专款。政府政策性投入筹资则通过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减免与城运会赞助、捐助有关的所得税、营业税和进口税等。

城运会助推南昌经济发展

如果说城运会将给南昌带来什么?许多人更愿意将城运会看作是一场雄心勃勃的挑

战,巨大的挑战背后,同样是巨大的机遇。

“城运会赚钱与否,很大程度上和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关。你看,距城运会还有4年,南昌早已红红火火地干起来了,这是何等的重视!”市体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对南昌承办城运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也把了把脉:南昌承办

城运会,一是要考虑经济实力,二是要考虑市民的愿望。承办城运会,将有利于树立南昌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资。而且,对其后续经济发展将产生平台效应。

在风险方面,徐逢贤认为并不是很大。承办大型运动会往往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另外,南昌是历史名城,又是革命圣地,而且国家正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并努力推动中部地区的崛起。因此,南昌办城运会利大于弊。

城运会将给南昌带来7大收获

1.城市基础建设

江西省奥体中心和南昌国际体育中心的选址,不仅将拉开城市框架,拉大城市发展的格局,也将大大带动高新开发区和红谷滩新区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2.城市凝聚力

“体育对城市性格的塑造,对人心的凝聚,是其他任何力量都代替不了的。”在南昌市高

层领导接受采访时,凝聚人心被频频提到。

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既注重市场效益,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特性。其产品的重要功能还在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发展社会生产、振奋民族精神、

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3.体育场馆建设

根据方案,城运会将在我省设立9个赛区,南昌将与九江、萍乡、新余、宜春、井冈山、景德镇、鹰潭、瑞金等8个城市共设赛场。在运动会举办前,江西将新建12个新场馆,其中9个分布在南昌,其余新建场馆则分布在景德镇、九江、萍乡。

“12个新场馆建成后南昌的体育场馆设施将达到全国中上水平,这无疑可以促进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双向发展。”南昌市体育局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

4.旅游消费和就业

举办大型综合赛事,能为主办城市带来巨大的人气和财气。据了解,第六届城运会有近20万人次去武汉。业内人士分析,这些人在武汉能拉动10亿元的消费。

根据规划,2011年前南昌将新建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0~15家,预计增加标准客房3000多间。届时,城运会各比赛场馆附近均有符合运动会要求的住宿楼接待设施。

另外,500亿的大项目,将要拉动南昌多少生产和消费,及其带来的工作岗位?这是非

常值得期待的。

5.本土品牌经营

第六届城运会的品牌经营有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和特许经营,其中10家合作伙伴的合同金额占经营总收入的绝大多数。勿庸置疑,第七届城运会也将成为著名厂商和品

牌的盛宴。

6.房地产开发

“除了用于比赛和训练的体育中心,所有参加城运会代表团的团部也驻扎在此,有可能会建设一个类似于亚运村的建筑群。”市体育局一位官员称,配套工程尚有待进一步确认。

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开,城市化进程加快,配套的成熟,一些精明的投资人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和城运会有关的地区。譬如与省奥体中心配套的紫阳大道,改造后的大道两旁将成

为银行、高档写字楼的聚集地。

7.体育教育、赛事引进

第六届城运会的部分场馆位于学校里面,这些精心建设或改良的场馆,将为大学生参与体育提供条件。不仅如此,其中大量体育场馆将对市民开放。

另有不少场馆的建设将让市民继续享受高水平赛事成为可能。若不是孝感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的建设,国家女足不可能出现在孝感。毫无疑问,七城会同样将给南昌带来类似的

收获。

低碳生活的目的及意义: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

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就是节约能耗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