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

四川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

四川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
四川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均衡性原则

根据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及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二)综合性原则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实践育人、综合育人。各门课程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一至九年级开设相应的综合性地方课程,旨在根据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六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选择性原则

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课时,必须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开设特色学校课程,增强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初中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置安排

(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二)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三)课程计划表

四、课程设置说明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三年级开始单独开设,每周1

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从七年级开始开设,每周1课时;其他内容统整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学习。各地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开足开好,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得挤占或挪用。

2. 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统一规划(见《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学校课程由学校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川教〔2010〕120号)开发与管理。

3.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科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4. 一至九年级设置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课程应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特征,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防教育以及综合实际活动中的小学劳动教育等专题教育主要安排在地方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利用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开设专题教育活动。

6. 小学开设外语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从一年级开设外语,其课时从学校课程安排的课时中解决。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以开设第二外语。

7. 遵循学生的发展的规律,根据需要,学科课程可以进行开设长短课时的探索,如小学英语可以30分钟为1节课。

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11〕17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通知》(教基二〔2014〕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目标

(一)管理目标

1. 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地方课程开发、管理机制,增强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衔接与联系,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2. 充分反映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消防教育、防灾减灾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廉洁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乡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地方课程,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体系。

3. 优化义务教育课程结构,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4. 加强我省研究、开发基础教育课程的队伍建设,提高我省地方课程建设能力。

(二)教育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全人格和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强化安全意识,培育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步形成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态度、社会意识和法治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促进学生对四川历史和省情的了解,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四川,增强学生振兴四川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原则

1. 发展性原则。地方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设置课程门类和安排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 整合性原则。按照《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通知》的精神,开发我省地方课程资源,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关内容及国家有关部委文件要求开展的专题教育进行整合和落实。

3. 地域性原则。地方课程的设置应适应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充分反映四川的历史和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体现我省的地方特色。

(二)课程设置

我省地方课程共设置“生命·生态·安全”、“家庭·社会·法治”和“可爱的四川”等课程,并使用相应的教材。各课程安排及课时如下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计划表

注:1.表内数字为周课时数;2.表中的“x/y”表示单周上x节课,双周上y节课。如“1/2”表示单周上1节课,双周上2节课。

我省地方课程共安排974课时,占义务教育阶段总课时的10.23%。

(三)课程内容

1. 生命·生态·安全

“生命·生态·安全”课程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个体生命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学会安全生活、健康生活、智慧生活、和谐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逐步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取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命·生态·安全”课程的内容安排:将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含消防教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防灾减灾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贯穿九年义务教育的始终,并在一至六年级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廉洁教育、劳动教育等,七至九年级进行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性健康教育等。

“生命·生态·安全”课程各学段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和教育规律,保证各个学段的教学循序渐进、有机衔接。

2. 家庭·社会·法治

“家庭·社会·法治”课程的总目标是:学习家庭、社会、法治的相关知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爱家庭、明礼仪、亲社会、守法纪、重廉洁的情感,增进学生家庭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庭·社会·法治”课程的内容安排:以家庭教育、社会实践、法治教育为重点,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和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应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源于学生生活、利于学生发展、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

3. 可爱的四川

“可爱的四川”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四川厚重的历史和灿烂文化,了解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各民族团结和谐、共同努力创造了四川今天的辉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民族团结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四川、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可爱的四川”课程内容安排是:四川的沿革、四川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四川的社会经济发展、四川的地方文化特色、四川的民族及民族团结、四川的地理环境、四川的旅游资源和有关乡土教育等。

三、地方课程管理要求

四川省教育厅是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的主管单位,负责地方课程的规划、管理和地方课程教材审定。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地方课程方案”及其设置的各课程的“指导纲要”要求,指导区域内学校认真贯彻落实。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在建立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机制,加强地方课程教师配置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地方课程实施的经费、设备设施投入等方面提供保障。

各级教育科研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地方课程教育教学研究,落实专人负责地方课程教学研究,有效组织地方课程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地方课程资源建设,发现、分析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全省各中小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通知》要求,依法实施教学管理,全面落实地方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保证地方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成立地方课程教研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课程资源系统,积极争取社区、学生家长等有关方面的支持。

四、地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一)地方课程的实施

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各地要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变革,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统筹配置教师资源,专、兼职结合,合理安排,以保证地方课程的教学师资,要鼓励教师承担地方课程的教学工作。要加强地方课程的教师培训,在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各市(州)要组织实施地方课程教师的全员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各地要充分利用高校专家、优秀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资源,建立地方课程实施支持小组,切实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省、市(州)、县(市、区)教育科研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地方课程教学研究与管理,建立并完善多级教研网络,对学校进行指导。要切实研究解决地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要搭建地方课程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赛课、说课、教学案例评选、教学论文评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教师的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加强校本研训,鼓励教师反思和同伴互助,研究解决自身教学中的问题。

(二)地方课程的督导评估和评价

加强对地方课程实施的督导评估。要将地方课程改革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视导和检查,并把地方课程实施情况列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工作考核内容。对地方课程的督导评估要以落实本方案、开足开齐课时、加强地方课程师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为重点,以督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落实地方课程计划,切实开好地方课程。要把地方课程的教学作为教师考核、评聘和晋级的重要内容。

建立以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地方课程评价机制。可采取考试、考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论文、档案袋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要重视对地方课程实施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要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方式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要积极探索便于教师使

用和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提高地方课程评价的有效性。

要全面评价地方课程教师的工作,以调动地方课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在津贴待遇、晋级、评优等方面同等对待地方课程任课教师;要大力表彰在地方课程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

五、加强对地方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研究

完善有四川特色的地方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精神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省教科所要与相关出版社、高校、市(州)教科所、学校一道,加强地方课程资源建设。要建立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网络交流平台,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使之成为教师跨区域、跨时空学习、交流的媒介,逐步实现地方课程教师的网络培训和网络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要加强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基地校建设,充分发挥基地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总结推广基地学校地方课程实施中的经验。省教科所要联络有关师范院校、组织各级教育科研部门与学校、教师一道对实施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科研人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地方课程实施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师生对地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省地方课程体系、丰富我省地方课程的内容,提供科学依据。

四川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均衡性原则 根据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及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二)综合性原则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2015年5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以川教〔2015〕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如下: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 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二、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三、课程计划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课程设置说明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三年级开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从七年级开始开设,每周1课时;其他内容统整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学习。各地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开足开好,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得挤占或挪用。

2. 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统一规划(见《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学校课程由学校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川教〔2010〕120号)开发与管理。 3.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科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4. 一至九年级设置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课程应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特征,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防教育以及综合实际活动中的小学劳动教育等专题教育主要安排在地方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渗透

四川省高中数学课程设置及排课方案

四川省高中数学课程安排 高一 (上)目录: 数学1(必修) 数学1(必修)第一章:(上)集合 数学1(必修)第一章:(中)函数及其表 数学1(必修)第一章:(下)函数的基本性质 数学1(必修)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数学1(必修)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目录:数学4(必修) 数学4(必修)第一章:三角函数(上、下) 数学4(必修)第二章:平面向量 数学4(必修)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下)目录: 数学5(必修) 数学5(必修)第一章:解三角形 数学5(必修)第二章:数列 数学5(必修)第三章:不等式 目录:数学2(必修) 数学2(必修)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数学2(必修)第二章:点直线平面 数学2(必修)第三章:直线和方程 数学2(必修)第四章:圆和方程 高二

(上)目录: 数学3(必修) 数学3(必修)第一章:算法初步 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 数学3(必修)第三章:概率 理科: 目录:数学选修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章圆锥曲线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文科:选修系列3中的一个专题;选修系列4中的一个专题(下)文科: 目录:数学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章圆锥曲线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理科: 选修系列4中的2个专题 最后一段时间:选修系列3或4中的2个专题 高三 (上)文科: 目录:数学选修1-2,选修4-4 第一章统计与案例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复数 理科: 目录:数学选修2-2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复数 目录:数学选修2-3 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 数学选修2-3第二章:离散型随机变量 数学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最后一段时间:选修系列3或4中的2个专题 (下)目录: 数学选修4-4,4-5 数学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 总复习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

篇一:《四川省义务教弃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2015年5月12 B,四川省教冇厅以川教(2015)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冇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冇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根据《四川省义务教冇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如下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宜安排 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爭假、国家法立节假日13周。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 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二、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 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三、课程计划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1— —2— 课程设置说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泄的必修课,苴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冇等。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三年级开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冇从七年级开始开设,每周1课时;其 —3— 他内容统整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学习。各地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开足开好,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得挤占或挪用。 地方课程由省教冇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统一规划(见《四川省义务教疗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学校课程由学校根据《四川省教冇厅关于进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附件: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川教〔2009〕226号)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一)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科学设置普通高中课程。 (二)努力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整体设置必修课,合理设置选修课,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三)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实际,有利于课程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调动学校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2.科目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

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表1):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均衡性原则 根据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及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二)综合性原则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实践育人、综合育人。各门课程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一至九年级开设相应的综合性地方课程,旨在根据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六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2015年5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以川教〔2015〕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如下: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 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二、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三、课程计划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课程设置说明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三年级开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从七年级开始开设,每周1课时;其

他内容统整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学习。各地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开足开好,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得挤占或挪用。 2. 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统一规划(见《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学校课程由学校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川教〔2010〕120号)开发与管理。 3.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科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4. 一至九年级设置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课程应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特征,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防教育以及综合实际活动中的小学劳动教育等专题教育主要安排在地方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利用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开设专题教育活动。 6. 小学开设外语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从一年级开设外语,其课时从学校课程安排的课时中解决。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以开设第二外语。 7. 遵循学生的发展的规律,根据需要,学科课程可以进行开设长短课时的探索,如小学英语可以30分钟为1节课。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的 通知 【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 【发文字号】川教[2006]108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06.04.24 【实施日期】2006.04.24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废止、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09年6月12日实施日期:2009年6月12日)废止(原因:地方课程有调整)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义务教育 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川教[2006]108号) 各市、州教育局: 为了推动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厅于2003年和2004年先后下发了《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

意见(试行)》,对我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地方课程实施提出了实验初期安排意见。2005年秋季,我省所有的县(市、区)已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总结我省实验区开展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对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地方课程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现将研究制定的《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附件一)和《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设置方案(试行)》(附件二)印发给你们,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 对于在新课程实验中实施《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出现的问题,各地要认真分析、研究,并将情况及时反馈到我厅基础教育处。 四川省教育厅 二○○六年四月二十四日附件一: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在总结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 一、课程设置及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依据 1、课程设置的文件依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川教〔2007〕173号);《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修订)》(川教〔2009〕81号);《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指导纲要》(川教〔2009〕82号)。 2、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依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川教〔2009〕249号);《广元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 二、课程设置安排 1、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时间4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2、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3、课程计划(按分科设置)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说明:1、此计划从2009年秋季开始执行;2、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 三、规范教学行为(川教〔2009〕249号)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每门课,不得挤占音、体、美、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时间,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赶超教学进度。学校要做到学校总授课表和班授课表“两表”上墙面。 2、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余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初中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5小时以内。 3、严格作息时间:小学、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8:00;小学、初中住校生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分别不早于7:30、7:00,晚自习结束时间分别不晚于20:40、21:00;不得组织走读生上晚自习。 4、严禁违规补课:严禁学校以任何名目(包括家长委员会等)占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禁中小学为社会各类实习班、培训班提供教学设施或场地。严禁在职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举办或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收费培训和补习班;严禁教师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 5、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小学每学期可进行一次期末文化课考试,初中每学期文化课考试不得超过两次,由学校组织命题,并进行考试结果分析;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不得举行小学、初中区域性统考、联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市州统考科目不超过五科,其余考试科目在教学任务结束的当年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科任老师平时可以根据学科单元学习完成情况进行必要的单元检测,考试内容不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小学考试实行无分数评价,采取等级和评语评价办法;初中学业成绩鼓励采用等级评定方法;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座次。 6、严格规范竞赛活动: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不得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学科竞赛、考级活动,不得“以赛促销”、“以赛代销”附带销售任何资料和商品。严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业性活动;各种学科竞赛以及奥赛不得与中小学校招生挂钩。 7、严禁下达升学指标:要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教学考核评价和质量监测制度。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考试等相关机构和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下下达升学指标;不得统计公布辖区内学校、班级和考生的中考成绩、上线率及升入示范高中信息,更不得以此排名排位;不得进行中考表彰奖励;不得以考试成绩及升学率主要标准进行评价和考核奖惩。 8、规范编班办班行为:义务教育学校一律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实验班、特长班等任何名目设立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以学生获奖、竞赛和考试成绩作为编班依据;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校。 9、严格学籍管理:建立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学籍档案,实行学籍信息化管理;严禁弄虚作假,乱开休学、转学、毕(结)业证明,涂改学籍档案等。 二○一一年三月十三日

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一)为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川委发…2010?18号),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省相关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标准。 (二)本?标准?规定的各项办学条件是我省举办义务教育学校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是我省各级政府规划、批准设置、新建、改造、管理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依据,是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参照依据。 (三)本?标准?实施遵循分级负责、分步达标的原则。省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本?标准?的实施;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根据本?标准?制定本地学校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四)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本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注重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五)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另行规定。 第二章学校设置与规划 (一)学校设置 1.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城市、乡(镇)总体规划要求,统筹考虑城乡发展、城镇化进程以及人口流动趋势,结合人口密度与分布、尤其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增减趋势,以及地形地貌、能源、交通、环境等综合条件确定。 农村学校设置应以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为原则,统筹考虑交通出行便利,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既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又相对集中办学,并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对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应适当保留教学点。对农村边远山区、生源相对较分散的学校,应根据需要增加必要的学生食宿条件或设置寄宿制学校,方便学生就学。 城市学校设置应根据交通、环境条件以及学校规模、服务半径、学生住宿条件,以方便学生就学为原则。城市和小区建设必须同步规划学校布点,同时应充分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2.新建学校应选在交通方便、地质条件较好、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带。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

2015年11月5日四川省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与解析

2015年11月5日四川省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与解析 1、判断题(共 27 小题,每小题 1 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 0 分。) 1.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答案】错 【解析】考察课程章节「课程三个层次的文件」部分。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由国家教委和各地教委编制,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前半句关于课程管理的表述是正确的,后半句错误,学校没有制定课标的权限。 2.教育既作用于人,又作用于社会,但归根到底是首先并且直接作用于人。所以,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影响人的发展。 【答案】对 【解析】考察教育与社会、个体的关系章节,教育功能部分。教育同时具有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这里需要明确:人的发展需要社会发展作为前提与基础,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题中,教育所直接作用的是人,最终也是通过促进社会发展来推动人的进步。 3.发现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答案】错 【解析】考察学习理论章节,奥苏贝尔的理论。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相比较而言,发现学习要耗费许多时间,对学生、教师要求较高,学习效率可称“有效”,但“高效”表述不当。 4.德育中的情感陶冶法是指在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其自觉进行行为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答案】错 【解析】考察德育章节,德育的方法部分。情感陶冶法是指班主任通过自觉地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一种方法。侧重点在于“情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而不侧重学生“主体性”、“自觉”的转变。 5.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答案】错 【解析】考察教育目的章节,我国的教育目的部分。美育是五育之一,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两者并非等同。 6.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答案】对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附件一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在总结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性原则 根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

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2.综合性原则 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根据儿童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选择性原则 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各地可根据本地的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选择分科课程,也可以选择综合课程;同时,还必须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置安排 1.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根据《中共中央国家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试行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性原则 根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级增加。 2、综合性原则

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选择性原则 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选择分科课程,也可以选择综合课程;同时,还必须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置安排 1、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2、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七—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3、课程计划表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XXXXXXXXXx小学课程设置方案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四川省教育厅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按照西昌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转发《四川省教育厅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及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西教科【2014】40号);西昌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四川省教育厅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的通知(西教科【2015】4号);西昌市教科局关于转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的通知(西教科【2015】165号);西昌市教科局关于转发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指导纲要(2015年版)的通知的通知(西教科【2015】168号)的相关要求,根据本校实际,拟定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科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

2、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获取新知识、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3、加强学科整合,促进艺术类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4、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制定名师培养计划,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引导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从而培养一支高水平、有影响的教师队伍。 5、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与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周)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 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儿童画、国学经典诵读以及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团队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2015年5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以川教〔2015〕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该《方案》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设置安排、课程设置说明4部分。[1] 中文名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 印发机关 四川省教育厅 文号 川教〔2015〕41号 印发时间 2015年5月12日 目录 1. 1通知 2. 2方案 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的通知 川教〔2015〕41号 各市(州)教育局: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教育厅于2006年印发了《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 2007年,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省教育厅按要求增加了体育课时,相应调减学校课程课时,并印发了《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经过八年的实践探索,各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落实,学生素质得到普遍提升。 课程设置方案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四川省委十届四次、五次会议精神,按照国家和我省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在总结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省教育厅对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及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现将调整后的《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