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创]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之义-文学编年-国学论坛

[原创]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之义-文学编年-国学论坛

[原创]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之义-文学编年-国学论坛

[原创]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之义

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之义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想的核心。陶渊明最大的愿望就是归依自然,不被世俗所限制。

有关自然的阐述,最早见于老子《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道之尊,尊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二章)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老子在这里所讲的“自然”,并不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界,它是一种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状态,它是非人为的:天地万物依其本来的面目而存在,依其固有的规律而变化,不需要其它外在事物的影响和支配。它处于一种自在的状态,根本不受外界的支配,它不为什么,也不做什么,却又什么都为了,什么都做了。老子以道和德为自然,认为人既然尊崇道德,就应该像它一样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本来怎样便怎样,这就叫“抱朴含真”。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不过是自扰,结果只是自受其害。只有“顺物自然”,任性自然,天下才能得以治,人生才能得以安。

郭象为《庄子》作注,对自然之义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老庄认为万物都有一个道,郭象认为连道都不存在,万物本来就如此,又有什么道呢?他还认为万物都是块然而生的,是自然而然的,不依赖也不取决于什么,因而完全独立,是谓“独化”。他又说:“夫物事之尽,或知其故。然寻其源以至乎极,则无故而自尔也。自尔则无所稍问其故也,但当顺之。”也就是说,人只能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无所待,无所使,自然而然,从而可以进入自由自如的境界。

在老庄和郭象的影响下,陶渊明生发了自己的自然观。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的自然观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自然”指一种自

在的状态;其二,“自然”含有自由的意味;其三,以“自然”为美;其四,以“自然”作为化解人生苦恼、医治人生弊病的良药。(袁行霈《陶渊明的哲学思考》)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的思想在他的诗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直接出现“自然”一词的地方就有四处: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形影神并序》)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归去来兮辞序》)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曰:“渐近自然。”(《昔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追求一种自然自在的状态,希望归真返朴,保持自己本来的、天真的情性和生活。他质性自然、抱朴含真的情怀,让他追怀上古生民的真朴、淳厚:“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陶渊明《劝农》)可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却是“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举世少复真”(陶渊明《饮酒》其二十)。他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希望,就想摆脱世俗官场的束缚,隐居田园,幻想恢复上古时代人类自由自在的自然本性。于是他就在《桃花源记》中幻想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过着理想幸福生活的自由自在的桃花源。这个平和安乐、怡然自得的桃花源,其实是陶渊明厌恶世俗、渴求自然的的情怀的外化。“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其中无世俗之事,无君臣之礼,无魏晋之黑暗的理想境界,便是陶渊明抛开世俗的种种束缚,追求真性,复返自然的心灵渴望。“渊明一生心事总在黄唐莫逮,其不欲出之意自秦而决,故此诗一起便曰:‘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其托避秦人之言,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自露其怀确然矣,其胸中何尝有晋。”(清·马墣《陶诗析义》)这样的自然,这样的自由,正是陶渊明胸中渴求、笔下寄托的“自然”之义。

桃源景的宁静怡人,桃源人的自然任情,桃源事的平和安乐,正是陶渊明内心“自然”之义的最好外露。太守诸人留恋于世俗的“尘网”、“樊笼”,“心为形役”,又怎能觅得此等美妙的世界?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翻译与鉴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翻译与鉴赏 一、相关评论 1.历代名家评陶渊明 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然吾之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俯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其病而不早自知,半世出仕,以犯大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晚节范其万一也。(《东坡诗话录》) 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朱子文集》) 姜夔: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白石道人诗说》) 刘熙载:陶渊明大要出于《论语》……谢才颜学,谢奇颜法,陶则兼而有之,大而化之,故其品为尤上。(《艺概》) 梁启超:檀道济说他(陶渊明)“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得出来。(《饮冰室合集·陶渊明》) (选自《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2.历代名家评《归去来兮辞》 昔大宋相公谓陶《归去来》是南北文章之绝唱,五经之鼓吹。近时绘画《归去来》者,皆作大圣变,和其辞者,如即事遣兴小诗,皆不得正中者也。(〔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和归去来》) 欧阳公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此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云。(〔宋〕朱熹《楚辞后语》) 吾尝怪陶渊明作《归去来》,托兴超然,庄、骚不能过矣。(〔宋〕汪藻《信州郑固道侍郎寓屋记》) 凡为文有遥想而言之者,有追忆而言之者,各有定所,不可乱也。《归去来辞》将归而赋耳,既归之事,当想象而言之。今自问途而下,皆追录之语。其于畦径,无乃窒乎,“已矣乎”云者,所以总结而为断也。不宜更及耘耔啸咏之事。

[原创]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之义-文学编年-国学论坛

[原创]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之义-文学编年-国学论坛 [原创]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之义 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之义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想的核心。陶渊明最大的愿望就是归依自然,不被世俗所限制。 有关自然的阐述,最早见于老子《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道之尊,尊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二章)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老子在这里所讲的“自然”,并不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界,它是一种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状态,它是非人为的:天地万物依其本来的面目而存在,依其固有的规律而变化,不需要其它外在事物的影响和支配。它处于一种自在的状态,根本不受外界的支配,它不为什么,也不做什么,却又什么都为了,什么都做了。老子以道和德为自然,认为人既然尊崇道德,就应该像它一样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本来怎样便怎样,这就叫“抱朴含真”。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不过是自扰,结果只是自受其害。只有“顺物自然”,任性自然,天下才能得以治,人生才能得以安。 郭象为《庄子》作注,对自然之义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老庄认为万物都有一个道,郭象认为连道都不存在,万物本来就如此,又有什么道呢?他还认为万物都是块然而生的,是自然而然的,不依赖也不取决于什么,因而完全独立,是谓“独化”。他又说:“夫物事之尽,或知其故。然寻其源以至乎极,则无故而自尔也。自尔则无所稍问其故也,但当顺之。”也就是说,人只能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无所待,无所使,自然而然,从而可以进入自由自如的境界。 在老庄和郭象的影响下,陶渊明生发了自己的自然观。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的自然观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自然”指一种自

陶渊明诗词《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陶渊明诗词《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译文赏 析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的含义

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的涵义 摘要:陶渊明所追求的现实生活是平淡的实在的,所以他的笔下除了一些神话和传说的鸟,其余衍射出所有的鸟飞翔的形象,实在又具体。人们觉得其形象飞行生动感人,但同时又感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没有从外部而来的陌生感到不适。读他的诗,自然也可以把握诗人脉搏的节奏。 关键词:飞鸟意象诗歌 一、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生活在晋朝宋代改朝换代之际,这时的政治环境非常复杂,少年时代的陶渊明是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他那时候生活的反映。东晋建立后的数十年间,诗坛一直是以玄言为主,正是陶渊明的出现才使得诗歌艺术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加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辞去彭泽县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个时期的分界,只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便卸职回家,在这之前,陶渊明对隐居的生活其实是有顾虑的,他想当官,但又讨厌这样浑浊的世界,他想归隐,又想在政治上能有自己的一番作为,终于在最后辞去彭泽县令,陶渊明彻底归隐了,在后来的诗歌上虽然有表现任职想法的,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隐居生活的劝诫和对田园生活以及自己农务生活的描写,可以说,前后陶渊明的思想经历了从“伪我”到返璞归真的“真我”的过程。[1]陶渊明的诗歌沿袭魏晋诗歌古朴的风格而且进入了更加纯熟的境界,在陶渊明的诗歌中,他成功将“自然”提升为一种至美的境界。 鸟是古典诗歌意象群中的一个,其象征内涵是经过长期积累渐渐丰满起来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中的鸟代表了对爱情的理性追求。“鸳鸯在梁,憩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鸳鸯》中的鸟儿是宁静的,烘托出对长者真心的祝福。《楚辞》中也有鸟的意象,但已经比《诗经》中的运用技高一筹,与作者的心融得更近,更接近于一种“有我之境”。[2]屈原中鸟的意本文来自中国论文发表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1119324852.html,),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论文发表中心

归园田居(5首) 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5首) 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5首)_古诗文网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参考资料 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

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 身世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于是,在陶渊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现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个版本。陶渊明的身世也成了难解之谜。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宜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陶渊明始家▼ 生平 青少年时期(28岁以前)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少而贫苦。”他自述:“自余为人,逢运之贪。箪瓢屡罄,絺綌冬陈。”(《自祭文》)但物质生活虽然贫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老子》、▼ 归隐 隐逸诗人俗称五柳先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归去来兮辞并序》素材 陶渊明诗文中几种常见的意象

陶渊明诗文中几种常见的意象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在陶渊明诗文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从一个侧面展示诗人立志、入仕到归隐的生活轨迹。表现手法上,善用托物抒情,这里所托之物即为秋菊、飞鸟、青松等自然景物,通过对外物的描述,寄托内在情感与志趣,这类注入创作主体独特情感活动的物象就是文学表达中所说的意象。对于意象一词,有多种解释,但实质却是相同的。辞海这样解释的:表象的一种,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像性表象。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亦称“审美意象”,是想像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语文教科书对于“意象”的解说更为晓畅。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陶渊明为我国田园诗的创始人,在入仕与出仕这一矛盾纠结中苦苦求索,最终发生“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归隐之后,更是以毕生心血凝结成一篇篇情境交融的优秀篇章。朱光潜先生在《陶渊明》一文中说:“总合各家的评语来说,陶诗的特点在平、谈、枯、质,又在奇、美、腴、绮……..”“这种物我回响交流,有如佛家说的‘千灯相照’,互相增辉。所以无论是微云孤鸟,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这里朱光潜先生除对陶渊明诗歌作出中肯的评价外,还提到陶诗中一些极为重要的意象,即微云、飞鸟和新苗、秋菊,本文就秋菊、飞鸟两方谈谈诗陶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还有诸如青松,米酒等,这里就不一一涉及。 一、秋菊意象: 秋菊,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是诗人笔下一个惯用的意象。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作者把秋菊与木兰相提并论,赋予它美好的意韵。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这样称颂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以圣洁芳香之物作喻,表达司马迁对其高洁傲岸人生节操的仰慕,对其矢至不渝地追求美好境界精神的赞美。 陶渊明诗作常以秋菊自喻。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陶渊明独爱菊”,言简意赅,进一步说明陶明爱菊早已成为世人的共识。陶诗以秋菊作为意象,大致分为如下几种情形: (一)以秋菊表现其俊洁飘逸的隐士形象。

试分析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观。

试分析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观。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他文学创作的实践从田园生活开始,在这种精神支配下,他向往自由、追求真我、抒发自我情感。作为一名中国人又是什么让他如此痴迷于自然呢?自然在陶渊明身上是怎样体现的一个主题呢?笔者认为,这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对这份热爱的忠诚息息相关。《归去来兮辞》中所说“万物之和为贵”(张载)、“物我相依”(杜甫)两句话体现出陶渊明对“自然”以及对生命世界和生命存在方式的充分肯定。但在此之前,陶渊明一直没有从自然界中获取到什么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则是各种形式被自然所改变甚至毁灭了的现象——自然对人类来说是最大最无价值可言之物。因此他以“回归自然”作为一生追求目标——他不能容忍大自然对自己所施加给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不合理不和谐感,因而对大自然进行了一系列反思,并将之转化为诗词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一、自然形象的真实呈现 陶渊明是一个天生向往自然的人,他曾这样写道:“有花之乡,有水之乡。山水之间,鱼鸟相会;草木丛中,鸟兽相呼。人迹罕至之地,则鸡犬相闻。山不在高,而有仙则名。林泉高古,鸟语花香”。这里的“水”指河底的水、河里游鱼、山涧里的溪流以及山上的泉;“鸟”指鸟的叫声;“兽”指兽、兽下所生之物及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动物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自然不仅仅是单纯的形象,而是一个立体饱满起来的世界——它不需要人类去认识和把握这些具体事物给它带来的一切信息。 二、自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它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归去来兮辞》中的“天地日月星辰乎?山川河岳乎?若我与日月星辰相比”“天地万物生于斯,死者方回于斯”可以看出,“自然”思想对古代诗歌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二:它在诗歌发展过程中能够体现出极其重要因素。古人对自然赋予了极其浓厚兴趣和极高评价,这不仅体现出了中国古代人对自然有着极大热情和重视,而且也表现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中最为核心和本质方面一种高度地重视和肯定。比如陶渊明对自身人格品质有着高度评价:“虽处旷野无人识,衣冠亦丰”(《归去来兮辞》)体现了其对自然无限渴求与热爱之情;“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归去来啊》)体现了其对自然无限宽容与热爱之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园田居》)则体现出其对自然真诚且尊重自然的态度。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人中不仅有陶渊明一人将大自然视为自身生命世界和存在方式之一种深刻表达形式,而且还有其他诸多诗人也都是通过不同角度来抒发自己对自然感情上所产生的共鸣并且以其独特、浪漫而富有感染力可言。 三、结语 陶渊明诗歌的“自然”观反映出他心中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在这种意识下,他在创作《归去来兮辞》的同时也不断思考着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回归自然应该是人类最基本的人生追求,而不应该是任何目的的单纯象征。无论是“山穷水尽疑无路”还是“忽如一夜春风来”;无论是“昨夜西风凋碧树)是诗人对自然、生活、生命状态的思考与歌颂;还是对于人生与自然、生命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与歌颂……都体现出了陶渊明对生命世界与现实世界以及人类生存关系之间相互关系态度与理念。他对大自然给予高度肯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归去来兮辞》)通过对万物阴阳转化规律的认识,可以看出他对于阴阳统一问题具有一定理解和认识。但是笔者认为:陶渊明作为一名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来说,这种认识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因为在他看来他所理解得并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

[转帖]胡不归兄:陶淵明《逰斜川》、菊、无弦琴-文学编年-国学论坛

[转帖]胡不归兄:陶淵明《逰斜川》、菊、无弦琴-文学编年-国 学论坛 陶淵明《逰斜川》、菊、无弦琴 ——摘自《讀陶淵明集札記》 晉安帝義煕十四年(418),正月五日辛丑,淵明與鄰曲逰斜川,作《逰斜川》詩,其序云:“辛丑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逰斜川。臨長流,望層城,魴鯉躍鱗於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歎。若夫層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爾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里,以記其時日。”溫汝能《陶詩彙評》卷二:“陶公小序,多雅令可誦。”是也。讀淵明詩,當注意其序,更需領會序與詩之關係,約略言之,序言之不足者,以詩足之,詩詠之不能至者,以序補之;至於作品宗旨,則多藏詩尾。 詩曰:“開歲倐五十,吾生行歸休。念之動中懐,及辰爲兹游。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逺流。弱湍馳文魴,閑谷矯鳴鷗。逈澤散游目,緬然睇層丘。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提壷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中觴縱遥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二:“按辛丑歲靖節年三十七,詩曰‘開岁倐五十’,乃義熈十年甲寅,以詩語證之,序爲誤。今作‘開岁倐五日’,則與序中‘正月五日’語意相貫。”按此詩及序異文頗多,幾難董理,因其與淵明享年相關,故學者聚訟雖久,迄無定論,茲亦不述。詩末云:“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與《諸人共逰周家墓柏下》末句“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殫”意同。淵明此逰,雖不及石崇金谷之盛,王羲之蘭亭之雅,然從走在通往真實道路而言,却有過之而無不及。 蘇軾《和陶遊斜川》(正月五日與兒子過出遊作):“謫居澹無

陶渊明诗歌的文化意义及人生启示

陶渊明诗歌的文化意义及人生启示 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在文学史上做出过划时代贡献,他的诗歌尤其是田园诗给晋宋之交的文 坛带来了一股清新活泼的风气。他的诗歌明晰高远内涵神韵,透露着平淡自然宁静的特色, 诗风真切、清新、纯朴、大方,不加雕琢,而丝毫没有浅薄乏味之腐气,相反却醇厚有味, 生活底蕴深厚;他的诗歌思想感情深切静穆,山水田园诗作寓情于景,由景生情,景物和情 感相融相生;他的语言色彩清丽质朴,平淡新奇,没有堆砌的辞藻,没有不必要的修饰以及 浓墨重彩的铺展,通俗无奇的“田家语”使他的诗作近似口语化,因而作品鲜亮清丽,形象鲜明。他的诗歌创作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开辟了田园诗这个诗歌题材的新天地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内容,开创了田园诗歌 崭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他的诗成功地将自然与 劳动提升为一种美的境界,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意韵特别醇厚而又质朴无华的恬淡美。 他把日常生活诗化和诗意化,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生活的意义和恬淡美丽的诗味。他重视 写普普通通的生活,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用家常话写常事,并且写得诗意盎然,生机勃勃, 让人回味无穷。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今天看来,仍然有不可替代、无法企及的审美价值,倍受 现代人关注,倍受现代人的崇拜与学习。 二、自然与纯真的审美风格 陶渊明把“真”作为自然的本色,把“真”看成审美的最重要的因素。正因如此,陶渊明把平淡 率真看作是为人处世的最珍贵的人格。也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思维,陶诗更加地体现了再现了 大自然和真实的农村生活,体现了他淳朴自然纯真率直的行动风格。把生活实际化,把纯真 的情感和优美的艺术交融在一体,形成物我合一,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把自己的人生 艺术化,把自己的言行和诗文生活化是他追求个人本性的体现。 陶渊明有着平和的生死观,认识到人即是万物之一,命来自于天,死也归天所管。他把自己 与自然融为一体。临终前陶渊明为自己写下一篇《自祭文》,“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他十分客观现实地看待生命,以淡然而又平和的心境,看待生死问题,寻求与自然合二为一,水乳交融。 三、诗歌艺术情景理的完美结合 陶渊明诗的内容很多都是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因而,平淡与醇美的融洽统一,情、景、 理的完美结合,是陶诗的显著的艺术特色。陶诗描绘常景、述写凡事、抒发真情,他依照生 活本来的面貌、人性自发的情感和宇宙客观的规律来创作诗文——通过一个事物或者场景表 露一种可感知的情感,在情感表露下又蕴含着一种可感悟的人生真理!这样,与其说陶渊明在写诗,不如说陶渊明是在写心,且寓“理”与“趣”。 陶渊明诗歌善于写自己的心灵感受,写众人经常见到的事、经常见的物,并能从中发掘、感悟、体察现实社会的人、情、事、理。他写种菜、锄禾、见南山等事物并不是要表达目的, 而是抒发心灵感受的艺术手段。他尤其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体现在他所见到的景物上,做到 物我合一,他写自然景物,虽然有形有体,有模有样,但他并不追求形似惟妙惟肖,他不像 同于古代诗人那样把客观现实描绘得色彩缤纷,活灵活现,只是追求“形散而神不散”,把自 己胸中的那块优美的田园表达出来。也正因为如此,平淡自然中充满了情趣与理趣便成了陶 渊明诗歌的一大特色。诗人不在乎其他,就是用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然风光、农村生活交流。 《归园田居》中,写诗人从田野劳动回家,自己亲手杀鸡,摆上两壶小酒,在自家的小院子里,盛情邀请左邻右舍一起通宵宴饮,那田家风味是多么的浓厚啊,令人向往。《饮酒》其

浅析陶渊明诗文中“松”意象

浅析陶渊明诗文中“松”意象 作者:张楠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2016年第06期 摘要:陶渊明诗文中的“松”意象多作为诗文的背景而出现,虽无“鸟”、“菊”那样的引人注目,却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松”是一种坚贞高洁的象征,其次,陶渊明对“松”这一意象又有所发展,使之成为隐士的象征。同时,“松”意象也鲜明地体现出儒家归隐思想对陶渊明人生历程中隐逸或出仕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松 芳菊、羁鸟、青松是陶渊明诗文中常见的意象。“菊”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而声名大噪,至宋,周敦颐就有“晋陶渊明独爱菊”一说;“鸟”则因其丰富多变的内涵受到重视,前人之述备矣。“松”这一意象在陶诗中取义相对单纯,却也并非完全随意而为。在杨勇所校的《陶渊明集校笺》中,共收其诗文145篇。其中明确提到松的作品只有10篇。但这10篇中的“松”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松”的象征 (一)高洁之孤松 “松”之高洁、坚贞的象征意自古就有。《荀子》中“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雕,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刘桢《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陶渊明诗中的“松”,也带有坚贞、秀美、独守的气质。试看他《和郭主簿二首(其二)》[1],诗中写到在“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之时,“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清凉的节气,严霜的肃杀都无法阻止菊花的怒放与芳香,松树的青翠与挺拔。这里的松,与孔子口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脉相承。陶渊明笔下的松柏,在严寒中“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面对逆境不卑不亢,于美的资质背后也必然寓有诗人内在坚贞秀美品格的自喻和自厉。 但正如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陶渊明的净心独守也让他体会到“高处不胜寒”,成为“栖栖失群鸟”,终日“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饮酒·栖栖失群鸟》)。日暮时分群鸟回林,而孤鸟却“犹独飞”。西方哲学家马斯洛说过“人都有一个归属的需求,在社会上要有自己所属的一个群体”[2](P409)。那么孤鸟为何不愿归林?孤鸟失群想要追求什么?庄子《惠子相梁》中提到过一个故事“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树林代表着万千精神归宿中的一种,对于这样简单而大众化的选择,孤鸟并非不能,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杰出诗人陶渊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杰出诗人 陶渊明

田园诗: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遂渐渐模糊。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简述陶渊明的思想及人生境界 一.少年的陶渊明,好学不拘。一方面“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一方面“学不称师,文取皆达。” 二.陶渊明达到了一种物我一、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没有用语言赞美自然,而自然的美去从心里流露出来。面对人生的苦患,以老庄的无为的玄学人生观去对待,还靠儒家的思想力量。陶渊明摆脱了人间世俗的烦恼,在精神上真正到达与自然合一的境界,由此而创造了格高千古的优秀诗篇。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 一.亲切自然地描绘出田园风光。通过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等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读者也可体味出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一。

二.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志始终不渝。如《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了诗人的人生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管,而以求自安。”在作者的笔下,劳动是艺术化了的很有诗意的行为。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三.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二首。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一.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意味隽永。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最能代表作者冲淡之美的诗,是《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二.形成陶渊明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在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三.就诗歌语言而言,陶诗的特点是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他不用夸张的铺排和绮丽的色彩,和的对仗、典故,他的诗句魅力,在于全是以他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语,在于内在感情力量。如《闲情赋》写得多么绮丽多姿,说明他不是不会用华丽的辞藻,但他的审美趋向不在于此,而在于以自然语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 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桃花源记》知识点整理(最新)-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桃花源记》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著名诗人。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俨.yǎn然阡陌 ..qiān mò垂髫.tiáo 诣.yì 间.jiàn隔问津.jīn此中人语.yù云 三、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武陵人 /捕鱼为业。 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7.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四、重点字词解释: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 2.落英 ..缤纷落英:落花。 3.仿佛 ..若有光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5.悉.如外人悉:都。 6.具.答之具:详尽,详细。 7.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 8.便扶向 ..路扶:沿、顺着。向:先前的,原来的。 9.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诣:拜见。 10.处处志.之志:动词,做标记。 11.寻向所志 ..所志:所做的标记。(所+动词=名词)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规:计划。 13.未果 ..,寻病终未果: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 15.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而明亮。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16.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17.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

相通。 18.黄发垂髫 ....黄发:旧指长寿的特征,这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 五、重点字词归纳: (一)一词多义 1.寻: 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2.舍: 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离开)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3.中: 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4.志: 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5.之: 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代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音节助词,无意义) ④渔人甚异之. (代词,代这种景象) 6.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éi,介词,对,向) 7.遂: 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8.向: 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对着) 9.得: ①便得.一山(看见)

有关陶渊明的毕业论文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2010级学员邓海萍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用传统的社会学方法为主,以心理学方法和文化研究方法为辅,探讨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点和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美。 陶渊明长期在农村与农民为伍,这使他对农村有更多的了解,对农民有更多的同情,因而他的思想和行为就少了一份士大夫的文雅与风流,而多了一份田园的质朴与清新。陶渊明在仕途上不得志,生活中也很不顺心,陶几次徘徊于仕隐之间。又促使陶渊明接受了道家回归自然、向往自由的思想,平心静气地把田园和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生活氛围和理想归宿,把自我融入田园中。他的灵魂与田园密不可分,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因而他能用清新朴素的语言描述淳朴自然的生活与心情。其诗歌结构浑融一体,描写景物,神与物会而少夸张铺饰。选词造句看似信手拈来,却用心良苦。 关键词:陶渊明生平思想田园诗艺术美 Summa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cultural supplement, discussion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ao Yuanming's pastoral poetry and personality beauty of returning to nature, 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freedom. Tao Yuan-ming's long run in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hich made him more about rural areas, farmers have moreympathy with his thoughts and actions, this is less of a scholar-officials of the elegant and romantic, and a pastoral simplicity and

对评价陶渊明诗歌地位两种观点的评析

对评价陶渊明诗歌地位两种观点的评析 [摘要]:陶渊明诗歌地位在古代有两种观点,主要以钟嵘和朱光潜两人的评价为主。钟嵘在《诗品》中认为陶渊明的诗歌地位应为中品,而朱光潜却给予其极高的评价,甚至置于李杜之上。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主要源于两人所处的时代与美学观念不同。论文从时代背景与当时的美学观念进行多维分析,运用美学理论的观点对其评价进行探究,以获得新的研究发现。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中品;美学引言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向往田园与自由、鄙弃权贵的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除此之外,他在文学、辞赋和散文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陶渊明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后世对其作品的研究从未停止过。钟嵘在《诗品》中举陶渊明两句诗“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称之为“风华清靡”,将陶渊明诗歌品第列为中品。但这个论断却没有受到当时人们的认同与接受,直到朱光潜的出现,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才达到无以复加的高度。这两种,评价的源于两者美学观念的不同。而两者的美学差异在于钟嵘重在自然,认为没在滋味,而朱光潜则是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强调以“静穆”为审美理想。 一、钟嵘与朱光潜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的差异《诗品》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六代诗话之祖”。钟嵘在《诗品》中细致分析了陶渊明诗歌的创作风格与特点,赞誉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并把陶诗列于中品地位。而在朱光潜看来,陶渊

明的地位是崇高,唯有前之屈原,后之杜甫能与之比拟。 (一)钟嵘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陶渊明云:“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陈延杰.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4首先毋庸置疑的一点是,陶渊明作为一位重要的诗人,其诗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从整体来看,陶渊明诗歌的遣词造句方面质朴明快,情感表达真挚,表现其气质与正直。钟嵘据此将陶渊明置于中品。 钟嵘在《诗品》中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受时代影响而造势。他评价陶潜诗歌说:“世叹其质直”,显然,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质直”是陶渊明诗歌的重要特征。这决非钟嵘个人的看法,苏轼说:“卜诗质而绮,癯而实腴”。 朱熹说:“辞翔简占,概而要之,质朴少文。”尽管钟嵘将陶渊明列为“中品”,但是还可以看出钟嵘对陶渊明其实还是赞赏的。“世叹其质直”一个“叹”字,表达了钟嵘对陶潜的婉惜之情。就从文体而言,“质直”,显然与钟嵘所一直标榜的“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才高词盛,富艳难踪”有所区别。 钟嵘对陶渊明的品评将放在我国文学发展史历史的比较中加以考察。《诗经》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其民歌语言是朴实自然的。到屈原《楚辞》发展,文辞就华美起来了。汉赋辞藻富丽,开大兴骈体文的先河。经过了汉末的社会大动乱,儒家思想受到了空前的大冲击,文学

2021-2022年南海区六年级统考卷第二学期语文及答案

2021-2022年南海区六年级统考卷第二学期语文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

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

论文-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目录 目录 (1) 摘要与关键词 (1)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1)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个性 (3)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与他的生活和思想 (4)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分析 (8) 参考文献 (12)

[摘要]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一古典诗歌题材。他的创作,与其所处时代、家事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思想密不可分。陶渊明在其独特的以自然为核心的思想引导下,运用质朴的诗歌语言,描绘躬耕自资的劳苦与欣悦,冲淡自然的表现田园生活的淳真与美好,既抒发个人的志趣(《归园田居》),有寄托社会的理想(《桃花源记并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意象的塑造和意境的高远,对后世诗人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新自然说意象意境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个性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一名潜,字符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魏晋南北朝时代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里,所处时代,是南渡的东晋王朝末期过渡到刘宋,形成南北朝的乱世分裂时代。随着统一的封建王朝的解体,专权乱政,军阀征战,生灵涂炭,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道家、玄学、佛教等各种思想逐步兴盛,影响到文学方面,“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的《诗品》)的玄言诗赋大盛其时。 青少年时期,陶渊明过着“少而贫病,居无朴妾,井臼不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①”的生活,但他博读书典,志向宽广:“读书敦宿好”(《辛丑岁七日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游好在六经”(《饮酒二十首》),怀有“猛志逸四海”(《杂诗十二首》)的政治抱负,并且受到魏晋时期盛行的老庄思想、玄学清淡之风的影响,养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的品格,凭借其“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的自由个性,创作出了质朴自然,意境高远的田园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诗人。 陶渊明生于东晋兴宁3年(公元365年),他28岁以前的经历已经难以考证,只从《五柳先生传》的自述中推想其于贫苦生活中读书不辍。太元18年(393年),于29岁时初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②”其后“躬耕自资”闲居五六年。隆安3年(399年),35岁,任刺吏桓玄属吏,两年后就因母丧辞职归家。桓玄篡晋后,刘裕出兵讨伐,陶渊明曾任刘裕幕下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年),41岁,为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建威参军,同年8月改任彭泽令,但于11月,为官80余天即弃职返里,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词》及《归园田居五首》。自此以后,直至终老,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 ①颜延元.《陶微士谏》.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上册:1. ②沈约.《宋书隐逸传》.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上册:3.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才使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仆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一方面可以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他们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感,使陶渊明成为一个永不令人生厌的话题。 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以辞彭泽令为界的前期与后期仕与隐的选择贫与富的交战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魏晋风流的代表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就透露了这一消息。陶渊明,,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后来江州召为主簿,他未就任。 晋安帝隆安二年(,,,),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在隆安五年(,,,)所写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素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寻阳居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元兴二年(,,,)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义熙元年(,,,),他便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八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馀日,十一月就辞官归隐了。这次辞去县令的直接原因,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而他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说出了更深刻的原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