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虚可分为肺气虚和肺阴虚

肺虚可分为肺气虚和肺阴虚

肺虚可分为肺气虚和肺阴虚
肺气虚表现为: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更甚,痰液清稀,面色淡白或胱白,神疲体倦,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肺阴虚表现为: 肺阴虚是指阴液不足而不能润肺,主要表现为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盗汗,便秘,苔少质红少津脉细而数或咳血等.




肺虚→子盗母气→脾虚→不能化精输精以养肺→肺虚(土不生金)→肺阴虚(疲乏、食少、便溏)
肺虚→肾失资生之源→肾虚→相火灼金,上耗母气→肺肾两虚(骨蒸、潮热、 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
一般而言,肺气虚者,宜食具有补益肺气作用的食品;肺阴虚者,宜吃具有滋阴润肺的食物。肺虚日久,常可累及脾与肾,故应配合吃些具有补脾益气和补肾纳气作用的食品。这可参阅脾虚和肾虚体质的饮食宜忌内容,也可参考气虚和阴虚体质的饮食宜忌章节。凡肺虚者忌吃辛辣及烟酒,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寒之物,忌吃炒炸烤爆之类香燥伤阴的食品。

目录 [隐藏]
1 生活中注意事项
肺虚-生活中注意事项

1 生活规律:注意休息、不疲劳、烟酒不过度
2 增加抗寒能力:注意早晚添加衣服,凉水洗脸、冲洗鼻腔、凉水澡
3 锻炼:晨起跑步,适量锻炼,深呼吸
4 注意饮食:高蛋白、含维生素食物


对于食疗,仅供参考.
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白糖少许.先将赤小豆洗净,加水适量,与粳米一起,先以大火煮沸,然后在半熟的粳米锅内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同煮至热即成适用于肺阴虚,虚火旺盛,素有口干、口苦者.

枇杷叶15克,鲜芦根15克以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饮适用于肺热,口干咳嗽者.

黄芪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米做粥,晨起空腹食用

人参3克,胡桃肉三个用水煮熬一小时,饮汤后将参及胡桃肉一起食用.适用于肺肾气虚,动则气喘者

虫草6-7条,鸡肉半斤,葱、姜、盐适量,将虫草、肌肉洗净,与葱、姜、盐等调料一起加水文火慢炖2小时即可饮汤食肉

沙参15克、玉竹15克,猪心肺一具,葱、盐适量将沙参、玉竹洗净纱布包好备用,将猪心肺洗净与沙参、玉竹、葱、盐一起放入锅内,加水先用大火烧沸后再用文火炖约1.5小时,心肺熟透即成.适用于老年人肺虚咳嗽,大便干燥者

杏仁10克,鸭梨一个,冰糖适量先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少许即可食用适用于肺阴虚,素有口干口苦,大便偏干者

肺虚论曰肺为华盖,复于诸脏,若肺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气盛则声嘶,语言用力,颤掉缓弱,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虚寒乏气

,恐怖不乐,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诊其脉沉缓,此是肺虚之候,虚则宜补也。

治肺气不足,咳逆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含霜、雪,语无音声而渴,舌本干燥,甚者咳唾脓血,补肺汤方

五味子(一两) 白石英 钟乳(各三两) 竹叶 橘皮 桑白皮(各二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半) 白茯苓(去黑皮) 紫菀(去苗土) 桂(去粗皮) 款冬花(各一两) 紫苏子(炒) 麦门冬(去心焙各二两)

上一十三味,将十味粗捣筛,与杏仁白石英钟乳,同研令匀,每服三钱匕,水二盏,竹茹弹子大,粳米半匙,生姜一枣大拍碎,枣二枚劈破,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再夜一。

治肺虚短气,咳嗽唾脓血,不得卧,人参汤方

人参 桂(去粗皮各二两) 阿胶(炙令燥) 紫菀(去苗土各一两) 桑根白皮(锉炒八两) 熟干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饴糖一枣大,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夜一。

治肺虚喘咳少气,补肺丸方

钟乳粉 人参 白石英(各半两) 阿胶(炙令燥) 五味子(各一两) 甘草(炙锉三钱) 细辛(去

上七味,捣研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甘草汤下。

治肺气不足,胸中痛牵背,上气失声,桑白皮汤方

桑根白皮(锉炒) 款冬花 麦门冬(去心焙) 甘草(炙锉) 干姜(炮各一两) 桂(去粗皮二两) 五

上八味,将七味粗捣筛,与白石英同拌令匀,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枣五枚劈破,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不拘时。

治肺虚失声,胸中痛,上气息鸣,钟乳丸方

钟乳(研一两一分) 五味子(一两半) 白石英(研) 款冬花 麦门冬(去心焙) 干姜(炮) 桂(去粗

上八味,将六味捣罗为末,与钟乳白石英,同研令匀,以枣肉研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粥饮下,日三不拘时。

治肺虚寒,咳嗽下利少气,补虚汤方

半夏(汤洗七遍焙) 干姜(炮各三两) 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锉)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五

上八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治肺脏气虚,胸中短气,咳嗽声微,四肢无力,补肺阿胶散方

阿胶(炙令燥) 山芋 人参 白术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 干姜(炮半两) 杏仁

上九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粥饮调下,不拘时,日三。

治肺气虚寒,咳逆下利少气,人参茯苓丸方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白术(各二两半) 桂(去粗皮) 干姜(炮) 当归(切炒) 甘草(炙锉) 芎

上一十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生

姜汤亦得,稍加至五十丸,日二,若利甚,加浓朴去粗皮二两半。

治脾气亏乏,不能生肺,而肺气不足,多感风邪,益脾补肺,浓朴汤方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 人参 草豆蔻(去皮各半两) 干姜(炮一钱半) 甘草(炙锉一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

治肺气虚冷,胸中气微,不能太息,形体怯寒,鼻多清涕,九味汤方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白术 诃黎勒皮 防风(去叉) 甘草(炙锉) 桂(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九分,去滓空心温服。

治肺脏气虚,触冒风冷,呼吸邪气,喘促痞闷,眠睡不得,定喘款气丸方

苦葶苈(纸上炒二两) 马兜铃根(一两) 麻黄(去根节) 桑根白皮(锉各一分)

上四味,捣罗为末,用蒸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煎阿胶皂子汤下。

治肺气虚乏,胸喉中干,橘皮汤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炒) 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小麦半匙,煎至小麦熟,去滓温服,日三,不拘时。

治肺气不足,咳唾脓血,气短不得卧,麻子汤方

麻子(一升) 桂(去粗皮) 人参(各二两) 阿胶(炙令燥) 紫菀(去苗土各一两) 熟干地黄(四两)

上七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酒一盏,水一盏,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入饴糖少许,再煎、令沸、温服。

治肺虚声嘶气乏,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五两) 蜜 生姜汁(各三分) 沙糖(一两半) 升麻(细锉绵裹同煎) 杏仁(去皮尖双仁

上七味,先将六味于铜器中,微火煎频搅,以地黄等汁尽为度,乃去升麻,下人参末搅匀,候冷收置瓷合中密盖,每服一枣大含化,日夜各三服。

治肺虚寒损,腰背苦痛,难以俯仰,短气唾稠如脓,温中下气,杜仲汤方

杜仲(去粗皮酥炙锉) 白术(各一两一分) 萆 桂(去粗皮各一分) 甘草(炙锉) 附子(炮裂去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枣二枚劈破,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前后各一。治肺虚声音不出,三味丸方

桔梗(一两切用蜜拌于饭上蒸三日) 诃黎勒(去核四个二个炮二个生用趁热捣) 甘草(一两半

上三味,捣罗为末,每服二钱匕,用马勃同沙糖少许,拌和为丸,含化咽津。

治肺虚通身汗出不止,补正汤方

白药(二两) 甘草(炙锉) 芍药(各一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肺脏虚寒,喘嗽气短,五味子汤方

五味子 马兜铃 麻黄

(去根节) 甘草(炙锉各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沙糖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治肺脏虚寒,痰逆咳嗽,胸满多涕,紫菀汤方

紫菀(去苗土) 五味子(各一两) 贝母(去心炒三分) 升麻 天门冬(去心焙各半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劈,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肺气不足,烦满喘嗽,冲逆上气,唾中有血,心自惊恐,皮肤粟起,呕逆歌笑,心烦不定,耳中虚鸣,面色常白,宜此,补肺汤方

白石英(研) 钟乳(研各一两) 天门冬(去心焙) 款冬(花炒) 桂(去粗皮) 桑根白皮(锉炒) 五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入大枣二枚劈,糯米百粒,生姜一分切,同煎取七分,去滓食后顿服。

治肺虚咳嗽气喘,麦门冬丸方

麦门冬(去心焙二两半) 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一两) 远志(去心) 附子(炮裂去皮脐) 干姜(煨各一两半) 人参 细辛(去苗叶各一两三分) 桂(去粗皮三两) 百部黄 (锉炒各一两一分) 杏仁(三十枚去双仁皮尖炒)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含化一丸、咽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