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风华初级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风华初级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风华初级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风华初级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风华初级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将一定量的丙醇(CH308)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3

H8O+ b O2点燃

cCO2+dH2O+e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x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为甲烷

D.方程式中a:b=1: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丙醇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和X的质量之和,则12.8g+6.0g?7.2g?8.8g=2.8g,即a=2.8,正确;

B、因X的开始的质量为0,反应后质量增加,则X是生成物,错误;

C、因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8

6.0g100%0.8g

60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2

7.2g100%0.8g

18

??=,由氢元素质量守恒可知,则X中没有氢元素,不可能使甲烷,错误;

D、若无X生成,则只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2C3H8O+9O2

点燃

6CO2+8H2O,设6.0克丙醇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38222

2C H O+9O6CO+8H O

120288

6.0g x

点燃

120288

6.0g x

=

解得:x=14.4g,而题给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所以氧气的质量不足,此时丙醇要发生不

完全燃烧,有根据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

32

8.8g100% 6.4g

44

??=,水中氧元素的

质量为

16

7.2g100% 6.4g

18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加上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刚好等

于氧气的质量,故X中只含有碳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可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C3 H8O+ 5 O22CO2+8H2O+4C,所以a:b=2:5,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丙醇的组成可知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及质量守恒可知,则该反应中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X三种物质,则X的质量为12.8g+6.0g-7.2g-8.8g=2.8g。

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Fe(NO3)2

B.Fe(NO3)3

C.Cu(NO3)2、Fe(NO3)2

D.AgNO3、Cu(NO3)2、Fe(NO3)2

【答案】A

【解析】

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银被置换完剩余的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加入的铁有剩余.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铜、铁的结论.选A

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故选A.

4.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盐酸

C.戊是氢氧化钙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会与盐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乙是铁,所以丙是盐酸,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丁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如果甲是碳酸钠,丁就是氢氧化钙,戊就是二氧化碳,如果甲是氢氧化钙,丁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不会与碳酸钠反应,不合理,所以甲是碳酸钠,丁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5.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A 是有机物,

C 、

D 是无机物 C .点燃前要先检验A 的纯度,防止爆炸 D .此反应中A 和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 【答案】D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A 的分子为由1个C 原子和4个H 原子构成的CH 4分子,反应物B 的分子为由2个O 原子构成的O 2分子;生成物C 的分子为2个O 原子和1个C 原子构成的CO 2分子,物质D 的分子为由1个O 原子和2个H 原子构成的H 2O 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H 4在O 2中燃烧生成CO 2和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

CO 2+2H 2O 。

A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B 、A 是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C 、A 是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会发生爆炸,点燃前要先检验纯度,防止爆炸,正确;C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

D 是水,不是有机物,错误;D 、由方程式及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A ,B 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错误。故选D 。

6.某同学将mgMg 、A1、Zn 、Fe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 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2.4≤m ≤6.5 B .2.4

将mgMg 、A1、Zn 、Fe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 不含结晶水的固体,该不含结晶水的固体是由金属离子(Mg 2+、A13+、Zn 2+、Fe 2+)和Cl -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不含结晶水的固体中含有Cl -的质量为(m+7.1) g-mg =7.1g 。则该反应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7.1g ÷35.5

36.5

=7.3g 。 假设分别为四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则

22321

2

Mg +2HCl =MgCl +H 2Al +6HCl =2AlCl +3H 2473542197.3g

7.3g

x x ↑↑

1224

54

==737.3g 2197.3g x x 12=2.4g

=1.8g x x

22

223

4

Zn +2HCl =ZnCl +H Fe +2HCl =FeCl +H 657356737.3g

7.3g

x x ↑↑

3

4

6556==737.3g 737.3g x x 34=6.5g

=5.6g x x

由计算可知,若为四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时,m 最大值为6.5g ,最小值为1.8g ,而该物质为混合物,故m 的最大值应小于6.5g ,最小值应大于1.8g ,故选D 。

7.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 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 2和HCl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 2CO 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 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b→c 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 .图1中b 点的值为106

C .图1中0→a 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 段曲线表示

D .图1中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答案】C 【解析】

(1)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因此图中oa 段表示生成的气体质量;A.图1中b→c 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根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2.2g ,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g .设生成2.2g 气体所需的Na 2CO 3的质量为y ,生成沉淀5.0g 所需Na 2CO 3的质量为z .则

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 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106 44 106 100

y 2.2g z 5g

106/44=y/2.2g y=5.3g 106/100=z/5g z=5.3g

图1中b 点的值为5.3g ÷10%=53;x 点的值为(5.3g +5.3g )÷10%=106

C.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a 点表示碳酸钠先

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故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钙;所以溶液的pH逐渐增大到7;因此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D. 当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b~c段反应过程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在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呈中性,图1中c点时,原溶液中的溶质盐酸和氯化钙都被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选C

点睛: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②在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时由于碳酸钙沉淀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后与氯化钙反应

8.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A.H+、Na+、OH-、 NO3-

B.Na+、K+、 Cl-、OH-

C.H+、K+、CO32-、HCO3-

D.K+、Ba2+、Cl-、SO4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

【详解】

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离子之间能反应,故A不正确;

B、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离子之间不能反应,故B正确;

C、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之间能反应,故C不正确;

D、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之间能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

9.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不完全正确,错误;

B、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和氧气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木条熄灭,不完全正确,错误;

C、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含氧的化合物是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错误;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去油污,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完全正确。故选D。

10.向质量为m的Zn和Fe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的颜色一定呈无色 B.滤渣中的物质一定有3种

C.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答案】D

【解析】Zn +CuCl2= ZnCl2 +Cu

65 64

Fe+CuCl2= FeCl2 +Cu

56 64

由此可知,锌的反应使固体质量减少,铁的反应使固体质量增加,质量为m的Zn和Fe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说明锌、铁都参与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选D

点睛: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

B、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生铁是铁的合金、硬铝是铝合金;铜绿是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都有很强的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D、碘、锌、硒是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选C

12.区别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其中有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冒气泡的现象;厨房洗涤剂显碱性,与石灰石不反应;两种物质溶于水都无明显的放热现象;

B、

NH4NO3氮肥和K2SO4钾肥,加Ca(OH)2研磨,硝酸铵会生成氨气,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硫酸钾不能;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硫酸钾无明显现象; C、苏打是碳酸钠和小苏打

是碳酸氢钠,加水,都能溶解;加入稀HCl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 羊毛织品和尼龙织品,触摸纺织品无明显差异,抽丝灼烧,羊毛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选B

点睛: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

13.下列溶液中无色,且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SO4NaCl KNO3 B.NaOH NaCl NaNO3

C.Na2SO4KCl ZnCl2 D.K2SO4AgNO3 NaCl

【答案】C

【解析】

pH=1的溶液中有大量的H+,大量共存要求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形成无色溶液要求分析常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颜色,若为无色,符合题意

A、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但Cu2+在水溶液中为蓝色,故A错误.

B、NaOH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不能共存,所以错误

C、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正确.

D、K2SO4AgNO3生成硫酸银沉淀,故D不正确

故选C

14.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①实验②

A 探究碘在汽油和植物油中的溶解性

B 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D

探究

CO

2

的化学性质

A.A B.B C.C D

.D

【答案】A

【解析】

A、食盐和高锰酸钾都能溶于水,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铜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能够

达到实验目的;C、由于温度不一样,因此无法比较催化剂对反应快慢的影响,该选项不

能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1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

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实验1和实验2探究的化学性质不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

15.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

中溶剂——水的量减少,且反应中溶液的温度升高,溶质析出,使溶质的质量减少,所以

溶液的质量会减少,加入的氧化钙的质量达到一定数值,可以将溶液中的水完全反应,最

终溶液的质量为零,错误;B、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甲>乙>丙,所以向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量最

多的是丙,最少的是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甲,错误;C、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本来就有水,所以开始水的量大于零,反应过程中因生成水,所以水的量逐渐增多,反应结束,水的量不变,正确;D、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镁和铁最终都能完全反应,等质量的镁比铁反应生成的氢气多,错误。故选C。

1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热,而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和氯化钙,方案1和方案2都合理,不符合题意;

B、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根据除杂原则方案1是正确的,方案2不正确,因为盐酸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符合题意;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用点燃的方法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下不能点燃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入适量的盐酸是错误的叙述,盐酸能与氧化钙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将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稀硫酸分装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再称取质量

相等的铝和锌,把铝放入甲烧杯中,锌放入乙烧杯中。待反应结束后,发现甲烧杯中铝有剩余,乙烧杯中的锌已全部反应,根据此现象推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乙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B.可能乙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C.一定是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D.可能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因为甲烧杯中铝有剩余,说明稀硫酸已用完,在此反应中产生了题中一定量的稀硫酸能生成的最多的氢气;而乙烧杯中锌已全部反应,在此反应中有两种情况可能存在:①稀硫酸已用完,也产生了题中一定量的稀硫酸能生成的最多的氢气,那么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②稀硫酸没有全部反应,因此,就没有产生稀硫酸全部反应生成的那么多氢气,此种情况实验中就是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详解】

A、根据分析,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可能一样多,选项A不正确;

B、乙烧杯中产生的氢气最多与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选项B不正确;

C、如果乙烧杯中稀硫酸没有全部反应,产生的氢气就比甲烧杯少,但如果乙烧杯中稀硫酸全部反应,产生的氢气就和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选项C不正确;

D、如果乙烧杯中稀硫酸已用完,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如果乙烧杯中稀硫酸没有全部反应,产生的氢气就比甲烧杯少,因此可能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选项D正确。故选D。

18.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

...的是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

B.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

C.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

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

【答案】C

【解析】A. 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铜和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氮气不与铜反应,符合除杂要求;B. 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铜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符合除杂要求;C. 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氢氧化钙过量,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要求;D. 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过滤后溶液中只有氯化钙,符合除杂要求;选C

点睛: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9.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

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则加热前碳酸钙的质量为A.15 g B.18 g C.20 g D.30 g

【答案】A

【解析】

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g不饱和溶液。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8g,+200g-208.4g=4.4g。设剩余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44

x 4.4g

100/x=44/4.4g x=10g

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为12.8g-10g=2.8g

设分解的碳酸钙质量为y

CaCO3高温CaO+CO2↑

100 56

y 2.8g

100/y=56/2.8g y=5g

所以原碳酸钙的质量为5g+10g=15g 选A

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20.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 B.含有水蒸气的氢气通过浓硫酸

C.引淡水浸泡盐碱地 D.向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答案】C

【解析】A.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质量,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加不加催化剂,最后生成氧气的量相同 B. 含有水蒸气的氢气通过浓硫酸,水被吸收,气体质量减少;

C. 引淡水浸泡盐碱地,碱性变弱,但始终呈碱性,pH始终大于7;

D. 向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两种立刻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选C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21.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某质量分数相同,质量也相同的盐酸的烧杯,此时天平平衡。先将下列物质按前后质量比为10:21的比例放入烧杯中,反应都恰好完全,天平仍平衡的是:

A.Mg和MgO B.MgO和Mg(OH)2

C.MgO和MgCO3 D.Mg和MgCO3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反应后若保持天平平衡,则加入的固体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气体或固体的质量之差应该相等,即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应该相等,可以据此结合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

化学反应方程式使溶液增加的质量

Mg+2HCl═MgCl2+H2↑

24 2 24-2=22

MgO+2HCl═MgCl2+H2O

40 40-0=40

Mg(OH)2+2HCl═MgCl2+2H2O

58 58-0=58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44 84-44=40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氧化镁和碳酸镁分别与盐酸反应后使溶液增加的质量相等,并且满足氧化镁的质量:碳酸镁的质量=40:84=10:21.故选C.

点睛:增加的量相同时天平仍然平衡,增加的量等于放入的质量减生成气体的质量。

22.三种都能与酸反应的金属共2.3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1克。则这三种金属可能是:

A.Mg、Na、Al B.Zn、Na、Fe

C.Zn、Na、Al D.Cu、Na、Al

【答案】C

【解析】

【详解】

铜不与盐酸反应。设2.3g铁、铝、钠,镁、锌与酸反应分别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m、n、a、b

Fe +2HCl== FeCl2+H2↑

56 2

2.3g x 56/2.3g=2/x x=0.082g

2Al+6HCl==2AlCl3+3H2↑

54 6

2.3g m

54/2.3g=6/m m=0.26g

2Na+2HCl== 2NaCl+H2↑

46 2

2.3g n 46/2.3g=2/n n=0.1g

Mg+2HCl== MgCl2+H2↑

24 2

2.3g a 24/2.3g=2/a a=0.19g

Zn+2HCl==ZnCl2+H2↑

65 2

2.3g b 65/2.3g=2/b b=0.07g

选C

点睛:混合物生成氢气的能力吧介于相混合的金属各自生成氢的范围之内

23.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A中的溶质有2种 B.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C.溶液A的质量大于溶液B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答案】B

【解析】A黄铜渣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锌、氧化锌都反应生成硫酸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滤液A中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三种溶质;B. Ⅰ、Ⅱ中的操作目的都是将溶液与固体分离,均包含过滤;C.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参加反应的的硫酸铜的质量小于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 D. 溶液C是析出晶体得到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同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B;选B

点睛:同种溶质、同种溶剂、同种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4.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

B.丙是氢氧化钙

C.戊是二氧化碳、甲是碳酸钠

D.甲、丙、丁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铁会与盐

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乙是铁,所以丙是盐酸,故B 错误;甲、丁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如果甲是碳酸钠,丁就是氢氧化钙,戊就是二氧化碳,合理;如果甲是氢氧化钙,丁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不会与碳酸钠反应,不合理,所以甲是碳酸钠,丁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所以C正确;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所以A正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盐酸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正确。故选B

25.实验室有一份由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混合而成的粉末15.1g ,向其中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蒸干所得溶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31.6g ,则该实验所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 ) A .100g B .150g

C .200g

D .300g

【答案】D 【解析】

设实验所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 ,由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2HCl=MgCl 2+H 2O ;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CuO+2HCl=CuCl 2+H 2O ;可知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氯元素,可得关系式 2HCl ~(2Cl-O ) 73 55

x×7.3% 31.6g-15.1g=16.5g

7355

7.3%16.5x g

=?

x=300g 。故选D 。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6.实验小组对久置生石灰的成分进行分析,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图所示。 (资料):Na 2CO 3+CaCl 2═2NaCl+CaCO 3↓

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加水放热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4)将混合物B、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E 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

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_____。

【答案】CaO + H2O= Ca(OH)2 Na2CO3 + Ca(OH)2 = 2NaOH + CaCO3↓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NaCl、Na2CO3或NaCl、

Na2CO3、NaOH (写“酚酞”不扣分) CaO、Ca(OH)2、CaCO3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样品加水放热的原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 Ca(OH)2,说明原样品中含氧化钙。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 + Ca(OH)2 = 2NaOH + CaCO3↓,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3)③中的实验现象是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呈碱性,所以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滴加稀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4)将混合物B、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 g滤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也说明原样品中的钙已全部转化为碳酸钙,又因为B、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得1 g滤渣,可见原样品中除去原来存在的碳酸钙0.1克,其他物质中的钙能转化为碳酸钙1克,如果全部是氧化钙,则0.65克氧化钙中的钙转化为碳酸钙质量大于1克,可见原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滤液E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或NaCl、Na2CO3、NaOH;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由实验操作及其现象可知,原样品的成分是CaO、Ca(OH)2 、CaCO3。

2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Ⅰ.写出图中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Ⅲ.①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适宜条件(温度、浓度、固体的颗粒大小等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

实验编号

甲乙丙丁

药品

m g大理石块状块状粉末状粉末状

n g盐酸(过量)稀盐酸浓盐酸稀盐酸浓盐酸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甲与_________对照(填编号),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快慢的影响;上述实验中,另一个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_______(填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在收集得到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稍作震荡,试液颜色变为______色,变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Ⅳ.甲烷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得,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序号),选择装置D收集甲烷气体的理由是__________。

【答案】长颈漏斗酒精灯2KClO3 2KCl+3O2↑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CaCO3+2HCl→ CaCl2+H2O+CO2↑丙浓度A b红CO2+H2O →H2CO3 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 甲烷难溶于水

【解析】(3)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为B,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选择收集装置需考虑气体的密度,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反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丙对照,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因两个方案中只有固体的颗粒大小不同;上述实验中,另一个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是浓度 (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A,关闭弹簧夹,大试管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在压力的作用下,试管内液面下降,当液面下降到隔板下边时,固体反应物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反之,打开弹簧夹,反应开始。(9). 若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气体应从b端通入。(10)若在收集得到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稍作震荡,试液颜色变为红色,反应方程式为CO2+H2O →H2CO3 ,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2) 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得,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选择装置D收集甲烷气体的理由是甲烷难溶于水。

28.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仪器,请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3KClO 与2MnO 的混合固体制取2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若用A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还缺少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选择_____和E 组合作为制取和收集装置,其突出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将CO 2和O 2的混合气体通过G 装置进行净化,最终得到的气体是_____(选填字母)。

A CO 2、O 2

B CO 2

C O 2

D O 2、H 2O

(4)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电石(主要成分是CaC 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 2H 2),该反应很剧烈,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字母)。通常情况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若要收集较纯净的乙炔气体,则应将气体从_____(选填“a ”“b ”“c ”或“d ”)通入。

(5)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乙炔气体,收集并供给其他实验用。仪器B 是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底部放有铜网(防止固体物质流向A ),AB 之间用橡皮管链接,其他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A 容器加入一定量水,关闭右边弹簧夹,将A 适当上移,若_________则说明气密性好。

②电石应该放在_______(选填“A ”或“B ”)容器中,当需要使用乙炔气体进行其他实验时,具体操作方法是:打开弹簧夹,适当上移______容器(填“A ”或“B ”)。 【答案】2

3

MnO 2KClO 2KCl+3O ↑ 酒精灯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 C C B d 形成稳定液面差 B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理解,要熟记常规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的实验制备。 【详解】

(1)KClO 3与MnO 2的混合固体制取O 2的化学方程式为:2

3

MnO 2KClO 2KCl+3O ↑;

由于反应条件为加热,则若用A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还缺少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是: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选择C 和E 组合作为制取和收集装置,止水夹可以控制的导出使锥形瓶内的气压增大,将液体部分压入长颈漏斗,由于多孔塑料板的作用隔开反应物,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将CO 2和O 2的混合气体通过G 装置进行净化,CO 2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消耗,又由于浓硫酸的干燥作用,故最终得到气体为氧气,选C ;

(4)制取乙炔使用固体碳化钙与水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因此应选用固液不需加热型的发生装置B ,由于乙炔(C 2H 2)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易燃烧的气体,因此收集时应选用图中装置D 的排水法收集,乙炔难溶于水,所以要收集较纯净的乙炔气体,则应将气体从d 端通入;

(5)向A 容器加入一定量水,关闭右边弹簧夹,将A 适当上移,若形成稳定的液面差则说明气密性好;B 底部放有铜网(防止固体物质流向A ),电石应该放在B 容器中,当需要使用乙炔气体进行其他实验时,具体操作方法是:打开弹簧夹,适当上移A 容器,使B 容器中液位上移从而使乙炔气体排出。

29.同学们探究盐酸的性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填序号),写出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能证明C 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归类物质(或元素) A常见碱纯碱、烧碱、熟石灰 B常见合金生铁、铜绿、硬铝 C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D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碘、锌、硒、钙等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 B、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生铁是铁的合金、硬铝是铝合金;铜绿是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都有很强的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D、碘、锌、硒是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选C 2.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 ...的是( )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若甲是碳酸钙,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放热,因此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分解生成氧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碳和水也能反

应,因此丁可以是单质碳,选项B正确; C.若甲是碳酸钠,如果跟硫酸反应则乙是硫酸钠,但硫酸钠转变成的丙不能和氯化钡反应,则丁不可以是氯化钡,选项C错误;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是复分解反应,选项D正确。故选C。 3.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Ⅰ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Ⅰ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A B C D ⅠCaCO3、稀HCl Na2CO3、稀H2SO4Zn、稀H2SO4Cu、稀H2SO4 ⅡKNO3NaCl BaCl2Ba(OH)2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I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弹簧夹后Ⅰ中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稀盐酸压入Ⅱ中,但是盐酸和硝酸钾不反应,看不到溶液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A错误; B、I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看不到溶液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B错误; C、I中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能看到溶液变浑浊,符合实验现象,故C正确; D、铜和硫酸不反应,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不会看到气泡,现象不符,故D错误.故选C 4.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化学试卷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二模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向500g 3AgNO 溶液中加入11.2克Fe 和Cu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 燥得34.8g 滤渣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得知,铜元素在滤液和滤渣中的质量比为4∶3 (洗涤液也一起合并入滤液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滤渣中不含铁 B .11.2克Fe 和Cu 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C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 D .原3AgNO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滤液中含有铜元素,说明铜与银离子发生了置换反应,铁的活泼性大于铜,可知此时铁应 该已经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滤渣的组成为银和铜。 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铁为56。设混合粉末中含有x 克的铁,含有y 克的铜。则混合粉末质量:11.2x y +=; 设与铁反应生成的银为m 1克,与铜反应生成的银为m 2克,与铁反应的硝酸银为m 3克, 与铜反应的硝酸银为m 4克,参与置换反应的铜的质量为47 y 克,未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为37 y 克。则: 3331 Fe +2AgNO =Fe(NO )+2Ag 56 340216x m m 1 56216x m = ;356340x m = 1277m x =;38514 m x = 3342Cu +2AgNO =Cu(NO )+2Ag 64340 21647m m y 24647216y m =;4 4647340y m = 22714m y = 48528 m y =

生成银的质量:122727714m m x y += + 滤渣的质量:12334.87 m m y ++= 联立解得:x=5.6,y=5.6,m 1=21.6,m 2=10.8,m 3=34,m 4=17 【详解】 A 、滤液中含有铜元素,说明铜与银离子发生了置换反应,铁的活泼性大于铜,可知此时 铁应该已经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滤渣的组成为银和铜,故A 选项正确; B 、11.2克Fe 和Cu 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5.6=100%=50%11.2 ?,故B 选项错误; C 、铜未完全反应则说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已完全反应,滤液中没有银离子,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会有沉淀产生,故C 选项正确; D 、原3AgNO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4+17= 100%=10.2%500 ?,故D 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B 。 2.现有一包由5.6g 铁、7.2g 镁、1.0g 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Cl 2溶液 中。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 A .26. 2g B .26.6g C .26. 0g D .25. 8g 【答案】B 【解析】 【分析】 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铁强于铜,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镁完全反应后, 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碳和氯化铜不反应。 【详解】 设7.2g 镁和氯化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x 22Mg +CuCl =MgCl +Cu 24 647.2g x 2464=7.2g x x=19.2g 若铁没有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5.6g=25.8g 设5.6g 铁和硝酸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y

上海市各区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3

化学用语 【2018年上海杨浦区二模】7.对碳原子核外两个未成对电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电子云形状不同 B. 自旋方向相同 C. 能量不同 D. 在同一轨道 【答案】B 【2018年上海闵行区二模】1.关于 说法错误的是 A .质子数为7 B .中子数为7 C .质量数为14 D .相对原子质量为14 【答案】D 【2018年上海闵行区二模】4.丙烷和丁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互为 A .同系物 B .同素异形体 C .同分异构体 D .同位素 【答案】A 【2018年上海奉贤区二模】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 A .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CO 2分子的电子式: C .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达式: D .CO 2分子的比例模型: 【答案】B 【2018年上海崇明区二模】2.某微粒结构示意图 ,有关该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0 B .带12个单位正电荷 C .电子式为2Mg D .最外层电子数为0 【答案】C 【2018年上海青浦区二模】10.标准状况下的1mol N 2和1mol 13 C 2H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质量相等 B. 体积相等 C. 质子数相等 D.共用电子对数目相等 【答案】D 147 N

【2018年上海普陀区二模】2、据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 3分子。H 3与H 2属于( ) A. 同素异形体 B. 同分异构体 C. 同系物 D. 同位素 【答案】A 【2018年上海普陀区二模】7、2016年IUPAC 将117号元素命名为Ts (中文名“石田”,ti án ) ,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s 与F 同主族 B. Ts 的最外层p 轨道中有5个电子 C. 在同族元素中Ts 金属性最强 D. 中子数为176的Ts 符号是176117Ts 【答案】D 【2018年上海浦东新区二模】2.12C 和13 C 原子之间,相等的是( ) A. 原子质量 B. 中子数 C. 质量数 D. 电子数 【答案】D 【2018年上海浦东新区二模】12.有关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电子式为 H [:O :H] + - ???? B. 是直线型分子 C. 是非电解质 D. 可以作氧化剂 【答案】D 【2018年上海浦东新区二模】21.钾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C 和N 的原子半径大小比较为C_______N (填“>”、“=”或“<”)。 【答案】21.K + (1分);1s 2 2s 2p 2 (1分);>。 【2018年上海静安区二模】3.属于同位素的两种微粒是 A .H 2和D 2 B .2 He 和3 He C .CH 4和C 2H 6 D .O 2和O 3 【答案】B 【2018年上海静安区二模】4.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 .羟基电子式 B .S 2-的结构示意图 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 D .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的氯原子 17 37 Cl 【答案】A 【2018年上海静安区二模】 21. 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其最外层有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上海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上海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2020·吴江模拟)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水标志”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 水 B . 氯化钠 C . 金刚石 D . 铜 3. (2分)(2018·翁牛特旗模拟)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 碱的溶液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D . 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4. (2分)(2017·射洪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②2NH3③SO2④CuO⑤Mg2+⑥2OH﹣⑦H2O. A .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D .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5. (2分) (2018九上·合肥期中) 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化学变化 C .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个数比为2:1 D . 10ml苯和10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6. (2分) (2019九上·霞山月考) 下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 A . ①②③④表示四种元素 B . ①和③均表示离子结构 C . 粒子④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 . 粒子③表示阳离子 7. (2分) (2016九上·港南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 . 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 C .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 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 8. (2分) (2015九上·达州期末)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 . ③⑤ B . ①②⑤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⑤

沪教版(上海)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已知:2KMnO4K2MnO4+MnO2+O2↑。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A.B. C. D. 【答案】A 【解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于氧气是气体,所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反应结束固体的质量等于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和,不再变;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所以氧元素的质量不随反应时间而变化,图像应该是一条平线;二氧化锰是生成物,开始高锰酸钾分解前,二氧化锰的含量为零,反应中二氧化锰逐渐增多,含量增加,反应结束,含量不再改变;D氧气是反应的生成物,所以氧气的体积起点应该为零。选A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2.将CO通入盛有12.0g的Fe2O3的试管内,加热至固体完全变黑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并同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溶液质量增重6.6g。 Fe2O3还原过程中转化过程:Fe2O3→Fe3O4 →FeO→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为混合物 B.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为10.8g

C .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O 的质量为4.2g D .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15g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 ,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来自于氧化铁。6.6g 二氧化碳中来自氧化铁的氧元素的质量为16 6.6g 100%=2.4g 44 ??,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为12g-2.4g=9.6g ; 如果试管中残留固体全部是FeO ,设FeO 的质量为x 232Δ Fe O +CO 2FeO +CO 16014412g x 16012g = 144x x=10.8g 设12gFe 2O 3完全反应生成Fe 的质量为y 232Δ Fe O +3CO 2Fe +3CO 16011212g y 16012g = 112y y=8.4g 试管中残留固体中含FeO 的质量为()169.6g-8.4g 100%=5.4g 72?? ÷? ??? 设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z 22Fe +2HCl =FeCl +H 5629.6g-5.4g z ↑ 56 4.2g =2z z=0.15g 【详解】 A .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质量是9.6g ,9.6g >8.4g ,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为混合物,故A 正确; B .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为9.6g ,故B 错误; C .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O 的质量为:6.6g-2.4g=4.2g ,故C 正确;

上海市各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物质分类试题

物质分类 【2018年上海宝山区一模】30. 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 冰水 C. 自来水 D. 汽水 【答案】B 【2018年上海宝山区一模】34. 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红磷和白磷 B. 干冰和冰 C. 氧气和臭氧 D. 金刚石和石墨 【答案】B 【2018年上海奉贤区一模】29. 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2O B. 22H O C. NaCl D. 24H SO 【答案】B 【2018年上海奉贤区一模】31. 互为同素异形的一组物质是( ) A. 氧气与臭氧 B. 冰与干冰 C. 银与水银 D. 水与双氧水 【答案】A 【2018年上海奉贤区一模】41.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属于X 范围的物质是( ) A. 红磷 B. 干冰 C. 氯酸钾 D. 食盐水 【答案】A 【2018年上海虹口区一模】30. 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Na 2CO 3 B. O 2 C. Al 2O 3 D. KOH 【答案】C 【2018年上海虹口区一模】33.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CO 和CO 2 B. 石墨和C 60 C. 氧气和液氧 D. 水和双氧水 【答案】B 【2018年上海虹口区一模】34. 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蒸馏水 B. 白醋 C. 芝麻油 D. 牛奶

【答案】A 【2018年上海虹口区一模】40. 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 氧气: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B. 氦气:保护气 C. 冰:人工降雨 D. 金刚石:电极 【答案】B 【2018年上海嘉定区一模】29.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空气 B. 可乐 C. 大理石 D. 蒸馏水 【答案】D 【2018年上海嘉定区一模】31.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 金刚石 B. 石墨 C. 二氧化碳 D. C60 【答案】C 【2018年上海嘉定区一模】41.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 N2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作灯泡保护气 C. O2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气体燃料 D.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杀菌消毒【答案】A 【2018年上海静安区一模】6.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 B. 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 C. 氧气作燃料 D. 氧化钙作干燥剂 【答案】C 【2018年上海静安区一模】11.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糖水 B. 大理石 C. 加碘食盐 D. 五氧化二磷【答案】D 【2018年上海静安区一模】12.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氧气 【答案】C 【2018年上海静安区一模】18. 既含游离态氧元素又含化合态氧元素的物质是()A. 氧气 B. 空气 C. 二氧化碳 D. 水 【答案】B 【2018年上海静安区一模】23. 下列物质的俗名错误的是() A.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B. 硫酸铜胆矾

上海风华初级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风华初级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将一定量的丙醇(CH308)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3 H8O+ b O2点燃 cCO2+dH2O+e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x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为甲烷 D.方程式中a:b=1: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丙醇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和X的质量之和,则12.8g+6.0g?7.2g?8.8g=2.8g,即a=2.8,正确; B、因X的开始的质量为0,反应后质量增加,则X是生成物,错误; C、因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8 6.0g100%0.8g 60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2 7.2g100%0.8g 18 ??=,由氢元素质量守恒可知,则X中没有氢元素,不可能使甲烷,错误; D、若无X生成,则只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2C3H8O+9O2 点燃 6CO2+8H2O,设6.0克丙醇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38222 2C H O+9O6CO+8H O 120288 6.0g x 点燃 120288 6.0g x = 解得:x=14.4g,而题给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所以氧气的质量不足,此时丙醇要发生不

完全燃烧,有根据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 32 8.8g100% 6.4g 44 ??=,水中氧元素的 质量为 16 7.2g100% 6.4g 18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加上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刚好等 于氧气的质量,故X中只含有碳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可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C3 H8O+ 5 O22CO2+8H2O+4C,所以a:b=2:5,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丙醇的组成可知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及质量守恒可知,则该反应中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X三种物质,则X的质量为12.8g+6.0g-7.2g-8.8g=2.8g。 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Fe(NO3)2 B.Fe(NO3)3 C.Cu(NO3)2、Fe(NO3)2 D.AgNO3、Cu(NO3)2、Fe(NO3)2 【答案】A 【解析】 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银被置换完剩余的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加入的铁有剩余.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铜、铁的结论.选A 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上海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上海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2017·达州)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以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燃放鞭炮 B . 矿石粉碎 C . 植物光合作用 D . 酒精燃烧 2. (2分)(2017·重庆模拟)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某品牌纯净水 B . 清新的空气 C . 24K黄金 D . 氦氖激光气 3. (2分) (2019九上·沛县期中) 能用过滤法将下列混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 A . 二氧化锰和铁粉 B . 氧气和二氧化碳 C . 食盐和蔗糖 D . 食盐和泥沙 4. (2分) (2015九上·福清期中) 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A . 分子质量很小 B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分子体积很小 D . 分子间有间隔 5. (2分)(2018·徐汇模拟) 壹佰元人民币的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 ,则M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1 B . +2 C . ﹣1 D . ﹣2 6. (2分)(2020·福州模拟) 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是() A . 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所以钢的性能优于生铁 B .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C .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金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质不同 7. (2分)(2016·巴中) 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巴中城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②沙尘暴天气增多③太阳能热水 ④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⑤燃烧天然气⑥燃煤取暖. A . ①③⑤⑥ B . ②④⑤⑥ C . ①②④⑥ D . ③④⑤⑥ 8. (2分)(2018·通州模拟) 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丙分子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B .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 . 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9. (2分)已知下列物质的pH范围,其中显酸性的是() A . 食醋(3~4) B . 海水(8~9) C . 肥皂水(10~11)

上海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上海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9分) 1. (2分) (2017九上·蚌埠期中)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只用石蕊试液就能将下列各组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A . NaCl NaOH NaNO3 B . NaOH Na2CO3 KNO3 C . HCl NaCl Na2SO4 D . Na2SO4 H2SO4 CuSO4 3. (2分) (2019九上·长春期中)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B . 倾倒液体 C . 读取体积

D . 闻气体气味 4. (2分) (2019八上·大庆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 C .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 分子不一定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5. (2分)(2017·岳阳模拟)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和④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 . ②和③表示的粒子均为离子 C . ③和④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 D . ③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Mg+2 6. (2分)(2017·兴化模拟)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 C . 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 .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7. (2分)(2019·回民模拟) 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烧碱溶液 D . 石灰水 8. (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 质量分数为1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屮加入Wg 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的固体混合物仍是W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W 的取值范围是W≥8g B .加入氧化铜的质量是10g C .最后得到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是19.7% D .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07g 【答案】D 【解析】 解法一: 设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m ,则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x ,生成硫酸铜的质量y 。 CuO+H 2SO 4═CuSO 4+H 2O 80 98 160 m x y 8098160m x y == x= 9880m y=2m 设加入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为a ;与剩余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b ,同时放出氢气质量为c 。 Fe+CuSO 4═FeSO 4+Cu 固体质量增加 56 160 64 64-56=8 2m a 1608 2m a = a=0.1m Fe+H 2SO 4═FeSO 4+H 2↑ 56 98 2 b 14g- 9880 m c 56982981480 m b c g == -b=8-0.7m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即与硫酸反应消耗铁的质量等于与硫酸铜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即:a=b ,0.1m=8-0.7m ,解得m=10g ,b=1g 。 562 b c =,由于b=1g ,所以有:

5621g c = c≈0.04g 由题意可知,硫酸最终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设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 。 H 2SO 4 ~FeSO 4 98 152 100g×14% z 981520 100140 z g =? Z= 152 7 g 加入铁粉的质量W= 1527g ×56 152 ×100%=8g ; 最后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21.7100100.04g g g g +-×100%≈19.73% 故选D 。 解法二: 根据加入铁粉后,固体质量相等,则说明反应消耗铁粉的量等于析出金属铜的质量。 反应过程中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H 2SO 4 H 2SO 4、CuSO 4 FeSO 4 则存在关系式:H 2SO 4 ~ Fe ~ FeSO 4 98 56 152 100 g×14% x w 解得x =8 g ,w =21.7 g ,则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8 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化铜的质量为8 g ÷ 64 80 =10 g ,则A 、B 项正确。 设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y ,生成硫酸铜的质量z 。 CuO+H 2SO 4═CuSO 4+H 2O 80 98 160 10 g y z 解得y =12.25 g ,z =20 g ,则剩余H 2SO 4的质量为100 g×14%-12.25 g=1.75 g 设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 。 Fe+H 2SO 4═FeSO 4+H 2↑ 98 2 1.75 g m 解得m =0.036 g ,则D 项错误。 则最后所得硫酸亚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1.7g 100(100100.036) g g g ?+-%=19.7%,C 项正确。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

沪教版(上海)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9a B.1﹣8a C.12a D.8a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乙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乙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则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8a=1?9a。故选A。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答案】B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如升温会析出固体,所得仍是饱和溶液;B. t1℃时,丙的溶解度为12g,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2÷(12+100g)×100%≈11%,故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 t2℃时,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量的溶剂里形成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因为降温前后甲的溶解度差较大;D.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也是乙>甲=丙,溶液升高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沪教版(上海)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 B .b 点对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Ag + C .c 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铜 D .d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银,加入锌粉后,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332=Zn(NO Zn+2AgN )O +2Ag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银小,置换出来银后,溶液质量减小;再跟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 3232=Zn+Cu(NO )Zn(NO )+Cu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置换出来铜后,溶液质量增大。 【详解】 A 、由以上分析可知,a 点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但锌还未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B 、由以上分析可知,b 点时加入的锌恰好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溶液中已经没有硝酸银了,也就没有Ag +了,b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故选项错误; C 、由以上分析可知,bc 段是锌在置换铜,c 点时锌与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固体为银和铜,故选项正确; D 、由以上分析可知,d 点时锌粉已经过量,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不可能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 解答此类题型一定要先看清楚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再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出金属与溶液之间置换的先后顺序,最后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求解。 2.在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 应:3NaOH+AlCl 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 2+2H 2O 。已知NaAlO 2易溶于水,则

2018年上海各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卷)分类汇编_物质分类(word答案版)

2018年各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物质分类 【2018年崇明区二模】29.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食盐水C.天然气D.双氧水【答案】A 【2018年崇明区二模】33.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B.二氧化碳C.葡萄糖D.金刚石【答案】C 【2018年崇明区二模】36.物质用途错误 ..的是() A.稀硫酸除去铁锈B.明矾能杀死水中细菌 C.金刚石切割玻璃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B 【2018年崇明区二模】37.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可以支持燃烧B.空气中质量分数约21% C.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D.与臭氧(O3)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B 【2018年奉贤区二模】31. 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银 B.液氧 C.蒸馏水 D.天然气【答案】D 【2018年奉贤区二模】3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冰与干冰 B. 水与双氧水 C. 金刚石与石墨 D. 氧气与液氧【答案】C 【2018年奉贤区二模】33.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钙 B.酒精 C.碳酸 D.二氧化碳 【答案】B 【2018年奉贤区二模】41.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能量观: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B.分类观:纯碱和烧碱从组成上都属于碱 C.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D.微粒观:每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2018年黄埔区二模】29. 空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汽【答案】C 【2018年黄埔区二模】31. 饮料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奶茶 B. 蒸馏水 C. 矿泉水 D. 美式咖啡 【答案】B 【2018年黄埔区二模】35. 关于氯化镁分类错误的是() A. 化合物 B. 正盐 C. 镁盐 D. 酸式盐 【答案】D 【2018年黄埔区二模】40.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 水银和银 B. 干冰与冰 C. 红磷和白磷 D. 水和过氧化氢 【答案】C 【2018年黄埔区二模】41. 关于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B. 储存:密闭放置 C. 制备:可用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制得 D. 用途:可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2018年金山区二模】29.空气中能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答案】B 【2018年金山区二模】31.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SO2 C.KMnO4 D.H2SO4 【答案】B 【2018年金山区二模】32.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二氧化锰 B.糖水 C.食醋 D.石 【答案】A 【2018年金山区二模】34.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用途不一致的是()A.生石灰 CaO 做干燥剂 B.纯碱 NaOH 治疗胃酸过多C.水银 Hg 制温度计 D.干冰 CO2 人工降雨 【答案】B

上海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R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m1m2000 反应后质量/g00m3m4m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m1=1/9m4时,R是H2 ②m1+m2=m3时,R是C或CO ③ m3:m4=11:9时,R是CH4或CH4O ④8m3/11+8m4/9+4m5/7≥m2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R、氧气反应后质量变为0,是反应物;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的质量是0,是生成物,要确定R是哪种物质,生成物是什么,就要通过反应前后质量的关系来进行确定。 ①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点燃 2H2O,其中氢气与水的质量比为1:9,正确; ②碳或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此时m1+m2=m3,正确; ③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点燃CO2 + 2H2O,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1:9; 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2CH4O+ 3O2点燃2CO2 + 4H2O,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1:9; 通过分析可知,当m3:m4=11:9时,R是CH4或CH4O,正确;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如果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这三种物质,则R 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大于或等于氧气的质量。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3××100%=8m3/11, 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4××100%=8m4/9,

2017届上海市静安区初三化学二模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习质量调研 化学部分 2017.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六、选择题(共2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28.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水果榨汁 C. 滴水成冰 D. 糕点变质 29. 某宝石的主要成分是2SiO ,2SiO 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3 D. +4 30.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2254P+5O 2P O ???→点燃 B. 2C+2CuO CO 2Cu ???→↑+高温 C. 2222H O 2H O ???→↑+↑通电 D. 2NaOH+HCl NaCl+H O → 31.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 B. 氧气和液氧 C. 水和双氧水 D.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32.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铁丝:火星四射 B. 木炭:白光 C. 硫粉:淡蓝色火焰 D. 甲烷:蓝色火焰 33.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植物油 C. 硝酸钾 D. 白酒 34. 下列不能用来加热液体的仪器是( ) A. 量筒 B. 烧杯 C. 蒸发皿 D. 试管 35. 实验室用草酸(224H C O )制取CO 的化学方程式为2242H C O CO +X+CO ????→↑↑浓硫酸 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A. 22H O B. 2H O C. 4CH D. 2H

沪教版(上海)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生成Al(OH)3白色沉淀,当NaOH溶液加至一定时,由于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而使白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全部溶解。则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上述变化情况的是(横坐标表示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的Al(OH)3沉淀的质量)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生成Al(OH)3白色沉淀,AlCl3+3NaOH=Al(OH)3↓+3NaCl,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计量数之比为1:3,当NaOH溶液加至一定时,由于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而使白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全部溶解。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计量数之比为1:1; 故选:B。

2.现有一包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种,溶液中溶质为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m=2,则n=2或3 B.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 48g,则m=4 C.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Zn>Cu>Ag,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Zn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Zn反应完成时,Cu再与硝酸银反应.碳与硝酸银不反应。 【详解】 A、当m=2时,则得到的固体为银和碳,Cu和Zn全部反应,硝酸银溶液足量,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锌;硝酸银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因此,n=2或3,故A正确; B、当上述两个反应分别恰好进行完全时,设生成银的质量分别为x,y +=+ Zn2AgNO2Ag Zn(NO) 332 65216 13g x 65216 = 13g x x=43.2g Cu+2AgNO=2Ag+Cu(NO) 332 64216 3.2g y 64216 = 3.2g y y=10.8g 当锌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为:3.2g+43.2g=46.4g,铜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最大是:43.2g+10.8g=54g,由于金属的质量是48g,46.4g<48g<54g.由此可知,锌完全反应,部分铜已参加反应,所以,固体物质有银、铜和碳三种,即m=3,故B不正确; C、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故C正确; D、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4g+2g=56g,故D正确。故选B。 3.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