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2007年4月第2期(总第65期)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 n of Gansu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 ute

Apr.2007

N o.2(G eneral N o.65)

收稿日期: 2007-03-07

作者简介: 王雁平(1970—),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大队技术员。梁亚军(1968—),男,河南洛阳人,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大队技术员。惠春喜(1955—),男,陕西渭南人,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王雁平,梁亚军,惠春喜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甘肃兰州730060)

摘 要: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现代基础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经过专用测试仪和智能化计算机系统,通过对仪器记录的生理指标,图谱进行分析,进而评判受测人对被调查的案件是否知情或参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司法实践中表明,它即有科学性,但又亟需立法保障。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 DF7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759(2007)0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研究和刑事审判制度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证据是刑事诉讼中的核心问题,因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围绕收集、固定、审查判断和独立运用证据,确认案件事实的过程。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利用人体生理或心理进行个体识别已渐普遍。例如指纹、足迹鉴别、DNA 鉴定、笔迹、犯罪心理测试(生理与心理的结合体)等识别术。其中心理测试就是借助科学仪器运用心理学生物电子学原理,综合被测试人员有关生理心理参数变化,编制同一测试题目对涉案嫌疑人或当事人提问,用心理测试仪器软硬件系统,将违法犯罪嫌疑人与无辜者准确地区分开来。

中国古时候,自周代以来就有“五听”(或五辞)判案法,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通俗的讲:就是审案官员对被审查人员进行察言观色,从其语言的表达是否连贯、神情是否紧张、精神是否集中、面色是否变化、呼吸是否平稳,而断定其供述的真伪程度。在一百多年前,首先由意大利科学家龙勃罗梭使用液压脉搏仪测量被测人的脉搏和血压变化来认定犯罪嫌疑人[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试验手段的进步,现代的测谎仪引入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测谎仪主机和传感器与计算机融合,主要采集人的皮肤电、呼吸、脉搏、血压、血容量、脑电波等多项生理参数。测谎仪由三大部分构成:

1.主机:接受计算机的指定,将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经滤

波放大,至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2.传感器:联接主机和被测试人,采集人的多项生理参数。3.计算机:利用软件系统,对所采集的生理参数数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主机的自动化操作。

犯罪心理测试又称犯罪记忆检测[2](俗称测谎)但无论怎样称谓,其工作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

由于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心理异常紧张,他所

感知的形象、体验的情绪和作案情节行为都会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难以清除和忘却,如果案后被人提起,对他都是一种强烈的刺激。用心理测试仪进行测试过程中,当问及与案件有关的事项和犯罪情节时,犯罪嫌疑人必然会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异常反映,包括呼吸变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皮肤出汗等,不论他回答是与不是或默不作答,由于这些反映都是受植物神经系统控制,一般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测试仪器将忠实记录下被测试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皮肤电阻及生理心理的变化。由此可知心理测试关注的不是他的口供,而是他听了主试的提问后,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及心理生理反映,比如通过对被测人员提问:即只有刑侦人员,犯罪嫌疑人掌握的案件情节,而且必须是没有扩散的情节。即使作案人(被测试人员)默不作答,测试人员也能根据他对涉案目标问题的特异反映找到有价值的线索。成为甄别和判定被测试人员是否系犯罪嫌疑人的重要科学依据。

“测试技术”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并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1971年美国高等法院对心理测试进行了法律上的规定[3]。1991年公安部科技司把研制“测谎技术”纳入了部科研计划。犯罪心理测试专家武伯欣教授自1992年起与他的同事们一直不间断地应用这项技术参与全国各地警方、检察院、部队保卫部门主持侦破的重特大疑难案件,在过去的20多年,他运用心理测试技术,一共进行了1万多次的测试,在全国1100多起重大疑难案件中取得了成功,就无辜和涉案人的区分准确率达到98%。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武伯欣教授所在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为全国第一个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点[4],心理测试专家武伯欣教授认为:近20年来,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实战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总结出它的主要作用有:有助于发现未知的新线索,

6

5

揭露犯罪,有助于依据真实可信的调查和客观严谨的侦查,揭露犯罪因素、动机强度及同案犯人数,在疑难案件和无头案的侦查中,对与痕迹物证欠缺或久侦未破但嫌疑对象较清楚的案件有特殊效果,有助于对证人证言的核实和对被害人陈述的核实,以保证证据的准确无误。尽管犯罪心理测试的科学性已被98%以上的成功率所证实,但在传统的证据之首———指纹识别技术都已受到质疑和挑战的今天[5],作为一项在我国仅发展20多年的心理测试技术与其它允许使用测试技术的国家相比,我国不仅对测试技术研究起步较晚,而且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讲,还欠缺规范其使用的法律规则,这与我国刑事司法中测试技术的实践状况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怎样从刑事诉讼的角度规范测谎技术的使用,如何评判测谎结果的证据价值,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亟需研究的一个课题。更需要出台有关法规予以规范。

有学者认为测谎技术属技术侦查措施范畴。应按国家安全法第10条、警察法第16条规范实施[6]。那么测试技术就要按照技术侦查职能范围行使权责,当侦查机关在开展此项测试技术时,技侦部门应当作为主管部门,根据技术侦查规范要求,对办案单位要严格履行法定手续,经过上级严格审查批准并且只有专业的职能部门———技术侦查部门,才能主导进行该项工作。根据刑诉法规定的七种证据类别: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

而且刑诉法在《鉴定》一节中也明确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应当指派、聘请有关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于是我们对心理测试技术的开展可以说找到了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多数针对人体的鉴定工作,不论是活体伤情鉴定还是精神病医学鉴定,基本上都是被鉴定人主动提出申请,或是出于维护其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相反在心理测试过程中,通过数位重点人员中筛选和甄别谁是犯罪嫌疑人、知情人、无辜者所进行的犯罪心理测试便出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从目前我国已经开展的心理测试技术工作实践表明,大多都未经过技术侦查审批程序进行。无论有多大权限、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严格的技术侦查纪律是不允许非本部门人员介入的。当确有需要进行犯罪心理测试工作也只是由办案单位自行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测试工作,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法律未确定技侦部门具有犯罪心理测试职能。因此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不能列为技术侦查范畴。

就是因为在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心理测试结果在证据中的地位不明,在国内至今未有一例将犯罪心理测试结果作为证据向法庭出示[7],所以人们只是把测试结果作为初始证据使用,然后沿着被测结果的线索去收集证据。

即由于被测人只是被侦查人员初步排查后纳入侦查视线的重点嫌疑对象,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能够对其采取刑事拘留或执行逮捕等强制措施(如果已有足够的证据能证实被测人为犯罪嫌疑人,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犯罪心理测试),如何对需要进行犯罪心理测试的人员以何种理由对其进行传唤,在传唤程序规定的12小时的时限内完成心理测试,并征得被测人同意其按照测试人的要求很顺从地在身体的有关部位佩戴上各种传感器。问题的焦点是:用传感器与身体亲密接触的测试,需要相应法规予规范保障。被测人员是否能够配合,这完全是一个未知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的刑事侦查手段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已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其区分无辜者和犯罪嫌疑人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8%以上。根据目前国内外有关报道认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准确率可达[8]98%-99%,其科学性和真实性已受到司法界的注目。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1%的错误率判断对被测试人员便意味着是一场悲剧。1998年在云南发生一起典型错案应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为大量的测试结果取得成功的事实说明心理测试只是取得初始证据的方法与手段。在国内至今尚未出现一例将犯罪心理测试结果作为证据向法庭出示。[9]

综上所述:为维护犯罪嫌疑人的权益,无论将测试结果作为侦查还是鉴定结论对待,都不得违背法律对被测试对象实以强迫,因为在违法施以强迫时,便有刑讯逼供之嫌。

参考文献:

[1]付有志.犯罪心理测试所测试的心理内容[J].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学报,2003(3).

[2]付有志.犯罪记忆检测的涵义[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

报,2004(1).

[3]张振声.论心理测试的公证性问题[J].中国人民公安大

学学报,2002(4).

[4]雷博.用心理测试仪寻找真凶[N].兰州晚报,2006-8-

16.

[5]罗亚平.指纹证据地位在美国面临的挑战[J].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学报,2003(3).

[6]左卫民.证据制度国际性准则与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

[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2(2).

[7][9]刘耀.物证鉴定科学[M].群众出版社.

[8]宋应辉.刑事程序中的技术侦查研究[J].法学研究,2004

(3).

75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论文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 学号______ ________ 研究生姓名______ ________ 班级______ ________ 考试科目______ ________ 考试日期________ ______ 课程学时_______ _______ 开(闭)卷________ ______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煤热解催化剂制备中 的应用 摘要: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化工生产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讨论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在制备煤热解催化剂中的应用。 关键词:XRF、XRD、SEM、煤热解催化剂、应用 Abstract: the modern analysis determination technique in the study of chemical production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XRF),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al pyrolysis catalyst. Key words:XRF, XRD, SEM, the coal pyrolysis catalyst, application 1、引言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是化学、物理等多种学科交叉发展、前沿性应用以及合而为一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手段,主要研究物质组成、状态和结构,也是其它学科获取相关化学信息的科学研究手段与途径,因此想要获得准确有效的实验数据就必须能够正确的运用各种分析测试 手段,对化工类学生更是如此。本次论文主要对煤热解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用到的分析测试技术手段进行论述。在煤热解催化剂制备中用到的分析测试手段主要有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

犯罪心理学试题1

1.下列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伦理性原则 2.下列研究方法中属于因果研究的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3.现代犯罪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 A.莫兹利《精神生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的出版 B.龙勃罗梭《犯罪人论》的出版 C.科雷《犯罪人》的出版 D.格罗斯《犯罪心理学》的出版 4.下列不是弗洛伊德认为的犯罪行为产生原因的是( ) A.本能 B.人格 C.罪恶感 D.追求优越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认知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阿德勒 D.班杜拉 6.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犯罪生物学因素是一类自然因素 B.犯罪生物学因素是一种内因 C.犯罪生物学因素是非决定性因素 D.犯罪生物学因素是根本因素 7.下列不是犯罪心理形成模式的是( ) 20 年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96585401 犯罪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A.渐进式 B.突发式 C.机遇式 D.跳跃式 8.罪犯在犯罪前经常有自我辩解心理,如把犯罪团伙结盟比作“桃园三结义”属于 () A.合理化 B.比拟 C.投射 D.补偿 9.下列不是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的是() A.定型化阶段 B.准备阶段 C.个性化阶段 D.职业化阶段 10.下列不是犯罪动机的功能的是() A.激发功能 B.指向功能 C.维持和调节功能 D.减弱功能 11.青少年比较容易出现的犯罪是() A.预谋性犯罪 B.激情犯罪 C.贿赂罪 D.贪污罪 12.下列对犯罪人格描述错误的是() A.犯罪人格的本质是一种反社会人格 B.犯罪人格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 C.犯罪人格就是注定要犯罪的人格 D.犯罪人格是外显行为与内心心理的统一 13.关于男女两性犯罪手段的差异表述错误的是() A.男性比女性在作案时更多的运用暴力 B.女性比男性在作案时具有更高的隐蔽性 C.男性比女性犯罪具有更高的逆变倾向性 D.男性比女性在作案时具有更高的主动性 14.下列关于初次犯罪者的犯罪动机表述错误的是() A.好奇 B.习惯 C.寻找刺激 D.自我显示 15.诈骗犯罪的目标多为() A.骗财 B.骗色 C.满足虚荣 D.练胆 16.下列强奸犯中比例较高的是()

【测试】变态犯罪心理学测试题

更多课程传送门:点这里 第一题:企鹅肉 一个男科学家回忆说:他和他的朋友去南极考察,但是他中途中了雪盲,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在南极游荡,最后只能生吃企鹅来维持生命。但是他朋友最后还是没有挺住,最后死了。他一个人继续走了一天,最后被救了回去。第二天他特意去企鹅店吃企鹅,但是回来后竟然自杀了。为什么? 第二题:跳火车 一个人坐火车去临镇看病,看完之后病全好了。回来的路上火车经过一个隧道,这个人就跳车自杀了。为什么? 第三题:水草 有个男孩跟他女友去河边散步。突然他的女友掉进河里了,那个男孩就急忙跳到水里去找,可没找到他的女友,他伤心的离开了这里。过了几年后,他故地重游,这时看到有个老人在钓鱼,可那老人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水草,他就问那老人为什么鱼身上没有沾到一点水草,那老人说:这河从没有长过水草。说到这时,那男孩突然跳到水里自杀了。为什么? 第四题:葬礼的故事 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有型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回到家后,妹妹把姐姐杀了。为什么? 第五题:夜半敲门 一个人住在山顶的小屋里,半夜听见有敲门的,他打开门却没有人,于是去睡了。等了一会又有敲门声,去开门,还是没人,如是者几次。第二天,有人在山脚下发现死尸一具,警察来把山顶的那人带走了。为什么? 第六题:满地木屑 马戏团里有两个侏儒,瞎子侏儒比另一个侏儒矮。马戏团只需要一个侏儒,马戏团的侏儒当然是越矮越好了。两个侏儒决定比谁的个子矮,个子高的就去自杀。可是,在约定比个子的前一天,瞎子侏儒,也就是那个矮的侏儒已经在家里自杀死了,地上残留着许多碎木屑。他

为什么自杀? 第七题:牛吃草 有一个年轻的男人,他的房子和邻居夫妇的房子中间隔着一片草坪。有一天深夜,男人被隔壁的吵架声吵醒,之后他又听到了摔东西声、砍刀子声和牛吃草的声音,过了一会,他又听到了有人撞他家门的声音,但他都没有理会,又睡了过去。第二天,他发现隔壁的男主人惨死在他家门口。推理其过程。 第八题:半根火柴 有一个人在沙漠中,头朝下死了,身边散落著几个行李箱子,而这个人手里紧抓著半个火柴。推理这个人是怎么死的? 第九题:过山车 有一对恋人去乐园玩,女孩想玩过山车,可男孩有点怕没敢玩,女孩玩了一次后,还想玩,这次她强拉着男孩和她一起玩,结果只有她一个人下来了,为什么? 第十题:报纸 晴天一个男人在一个很高的建筑物下面看报纸,他看到一条消息后突然跑到建筑物顶层,打开灯,然后跳下去自杀了。为什么? 第十一题:雨夜广播 雨夜,一个男人在车里面听广播。然后,突然一个闪电,随后打雷。由于闪电的干扰广播停了几秒种,然后那个男子自杀了。为什么? 第十二题:睡美人 从前,有一个被巫师施了魔咒的美丽公主,被关在城堡里长眠不醒。据说只有王子的深情一吻能吻醒公主。后来,一位很帅的王子攻占了城堡救出了公主。可是,他吻醒了公主后就被公主给杀了,为什么? 第十三题:两个军官 某次战争中杀人无数的两个军官,被困在了荒野里。他们孤苦无住,被恐惧和绝望快逼疯了,偏偏其中一位没熬的过去,先死了。另一位更加陷入绝望中,他将自己的战友埋了后,精神已经接近崩溃。更可怕的是:第二天的早上,当他醒来时,发现,死去的战友竟然正坐在他的身旁,用同样绝望的眼睛盯着他,请问怎么回事?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2007年4月第2期(总第65期)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 n of Gansu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 ute Apr.2007 N o.2(G eneral N o.65) 收稿日期: 2007-03-07 作者简介: 王雁平(1970—),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大队技术员。梁亚军(1968—),男,河南洛阳人,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大队技术员。惠春喜(1955—),男,陕西渭南人,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王雁平,梁亚军,惠春喜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甘肃兰州730060) 摘 要: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现代基础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经过专用测试仪和智能化计算机系统,通过对仪器记录的生理指标,图谱进行分析,进而评判受测人对被调查的案件是否知情或参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司法实践中表明,它即有科学性,但又亟需立法保障。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 DF7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759(2007)0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研究和刑事审判制度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证据是刑事诉讼中的核心问题,因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围绕收集、固定、审查判断和独立运用证据,确认案件事实的过程。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利用人体生理或心理进行个体识别已渐普遍。例如指纹、足迹鉴别、DNA 鉴定、笔迹、犯罪心理测试(生理与心理的结合体)等识别术。其中心理测试就是借助科学仪器运用心理学生物电子学原理,综合被测试人员有关生理心理参数变化,编制同一测试题目对涉案嫌疑人或当事人提问,用心理测试仪器软硬件系统,将违法犯罪嫌疑人与无辜者准确地区分开来。 中国古时候,自周代以来就有“五听”(或五辞)判案法,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通俗的讲:就是审案官员对被审查人员进行察言观色,从其语言的表达是否连贯、神情是否紧张、精神是否集中、面色是否变化、呼吸是否平稳,而断定其供述的真伪程度。在一百多年前,首先由意大利科学家龙勃罗梭使用液压脉搏仪测量被测人的脉搏和血压变化来认定犯罪嫌疑人[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试验手段的进步,现代的测谎仪引入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测谎仪主机和传感器与计算机融合,主要采集人的皮肤电、呼吸、脉搏、血压、血容量、脑电波等多项生理参数。测谎仪由三大部分构成: 1.主机:接受计算机的指定,将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经滤 波放大,至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2.传感器:联接主机和被测试人,采集人的多项生理参数。3.计算机:利用软件系统,对所采集的生理参数数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主机的自动化操作。 犯罪心理测试又称犯罪记忆检测[2](俗称测谎)但无论怎样称谓,其工作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 由于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心理异常紧张,他所 感知的形象、体验的情绪和作案情节行为都会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难以清除和忘却,如果案后被人提起,对他都是一种强烈的刺激。用心理测试仪进行测试过程中,当问及与案件有关的事项和犯罪情节时,犯罪嫌疑人必然会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异常反映,包括呼吸变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皮肤出汗等,不论他回答是与不是或默不作答,由于这些反映都是受植物神经系统控制,一般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测试仪器将忠实记录下被测试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皮肤电阻及生理心理的变化。由此可知心理测试关注的不是他的口供,而是他听了主试的提问后,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及心理生理反映,比如通过对被测人员提问:即只有刑侦人员,犯罪嫌疑人掌握的案件情节,而且必须是没有扩散的情节。即使作案人(被测试人员)默不作答,测试人员也能根据他对涉案目标问题的特异反映找到有价值的线索。成为甄别和判定被测试人员是否系犯罪嫌疑人的重要科学依据。 “测试技术”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并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1971年美国高等法院对心理测试进行了法律上的规定[3]。1991年公安部科技司把研制“测谎技术”纳入了部科研计划。犯罪心理测试专家武伯欣教授自1992年起与他的同事们一直不间断地应用这项技术参与全国各地警方、检察院、部队保卫部门主持侦破的重特大疑难案件,在过去的20多年,他运用心理测试技术,一共进行了1万多次的测试,在全国1100多起重大疑难案件中取得了成功,就无辜和涉案人的区分准确率达到98%。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武伯欣教授所在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为全国第一个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点[4],心理测试专家武伯欣教授认为:近20年来,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实战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总结出它的主要作用有:有助于发现未知的新线索, 6 5

犯罪心理学期终试卷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0 -200 学年第学期犯罪心理学期终试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集群犯罪的特点是。(此题多选) A、参与人数多,彼此不认识 B、具有情境性和偶发性 C、事先无预谋 D、感染和互动激发起来的破坏 2、经验在保持中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是多样的,常见的有。(此题多选) A、简略和概括 B、完整与合理 C、详细与具体 D、夸张与突出 3、心理是一种现象。(此题多选) A、纯主观的精神现象 B、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D、主观见之于客观的 4、犯罪心理产生的标志是的形成。 A、犯罪动机 B、不良个性 C、消极的情绪 D、犯罪行为“ 5、弃恶从良、重新做人,对于惯犯来说显得十分困难;顽固到底、走向灭亡,是多数惯犯的选择。这体现了他们在意志的品质。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两极性 6、性格的社会评价意义,主要体现在上。 A、性格的情绪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态度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 7、在犯罪心理的动力系统中,包括。(此题多选) A、畸变的需要B、犯罪动机 C、不良兴趣D、薄弱的意志品质 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所表现出来的是 心理冲突。 A、多避斗争 B、多重趋避斗争 C、双趋斗争 D、多趋斗争 9、突变型犯罪模式具体可分为(此题多选) A、原发型 B、继发型

C、由人际关系冲突引起的 D、由特定的气氛引起的 10、一些强奸犯罪人在犯罪之前,认为这是被害人愿意的,从而减少了良心的谴责,决意实施犯罪;抢劫犯精心策划的抢劫对象,是那些他认为的“为富不仁”者,这些分别是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前者属于,后者属于。 A、合理化作用 B、压抑作用 C、投射作用 D、升华作用 11、组织严密、内部等级森严、不公开活动、主动寻找犯罪目标犯罪的是以下何种犯罪群体。 A、团伙犯罪 B、集团犯罪 C、集群犯罪 D、合作式犯罪 12、处于侦察阶段的犯罪嫌疑人心理特点是。(此题多选) A、认知失调 B、情绪随警方侦察力度波动 C、心理冲突激烈 D、行为反常 13、犯罪心理在个体自身的犯罪活动中不断强化而趋于巩固和发展,这一规律的心理学原理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挫折—攻击理论 C、亚文化理论 D、标签理论 14、心理外化的途径可以是。(此题多选) A、言语 B、心理冲突 C、行为 D、身体语言 E、面部表情 15、无论是暴力式还是非暴力报复型犯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A、情绪失控 B、报复对象易转移 C、作案时疏于防范 D、事后后悔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的对错,你认为正确者,请在题目前的括号内打“√”,错者打“×”。(1分*12=12分) ( ()2、未成年人的犯罪活动,常具有明显的情境性的特点。 ()3、激情可以是一种积极、也可以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4、不需要克服困难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5、饥、渴和性的需要是维持机体生存和延续种族所必须的生理需要,对生理需要的追求就是对人的生命权力的追求,在任何时候都是正当的,无可指责的. ()6、希腊语中的“性格”一词翻译成英语为“雕塑的痕迹”,这就说明,对于具有正常神经功能的人来说,性格主要是由外力即个人所的环境塑造的。 ()7、个体决定要实施犯罪行为,主观方面的意识倾向决定了犯罪会立即发生。 ()8、犯罪不一定都存在明确的犯罪动机。

司法心理测试编题

司法心理测试技术考查 编题1 1月28日夜1:10分许,在广州动物园南门附近一条小路上,一个留长发,身穿深蓝色外套毛衣的女青年遭到抢劫。案犯从后面走来,突然抢走她挂在左肩的红色手袋,袋里有873元现金,一张身份证,一个三星翻盖手机,一串钥匙,一包卫生巾,一支口红。女青年回头看到案犯逃走:中等身材,穿灰色旧西装上衣。警察在现场附近一出租小区内找到一个嫌疑人。名叫林俊,湖南人,身材与受害人所述大致相符。刚来广州不久,一直未找到工作。此人好赌,据调查,他欠了1000多元的赌债,但还继续赌,钱的来历不明。有作案动机和时间。当天晚上他在一个老乡住处赌博,1:00以前散伙,各自回家。 请根据上述案情,编出GKT测试题 第一组: N O、你知道被抢的手袋是什么颜色吗? N1、被抢的手袋是白色的吗? N2、被抢的手袋是黑色的吗? R、被抢的手袋是红色的吗? N3、被抢的手袋是蓝色的吗? N4、被抢的手袋是黄色的吗? 第二组: N O、你知道口袋装有一包什么吗? N1、手袋里是装有一包泡泡糖吗? N2、手袋里是装有一包新丝袜吗?? R、手袋里是装有一包卫生巾吗? N4、手袋里是装有一包塑料手套吗? N5、手袋里是装有一包快食面吗? 第三组:N O、你知道手袋里的手机是什么品牌的吗? N1、手袋里的手机是苹果直板手机吗? N2、手袋里的手机是摩托罗拉翻盖手机吗? R、手袋里的手机是三星翻盖手机吗? N3、手袋里的手机是索爱滑盖手机吗? N4、手袋里的手机是直板华为手机吗? 第四组:N O、你知道手袋被抢前是挂在那里的吗? N1、手袋被抢前是背在原主的胸前吗? N2、手袋被抢前是系在原主的腰部吗? R、手袋被抢前是挂在原主的左肩吗? N3、手袋被抢前是背在原主的后背吗?

现代测试技术及应用学习课件【新版】

现代测试技术及应用作业学号2013010106 姓名刘浩峰 专业核技术及应用 提交作业时间2014 12 10

无损检测中的CT重建技术 1无损检测 1.1无损检测概述 无损检测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其重要性已得到公认。中国在1978年11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无损检测学术组织——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此外,冶金、电力、石油化工、船舶、宇航、核能等行业还成立了各自的无损检测学会或协会;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成立了省(市)级、地市级无损检测学会或协会;东北、华东、西南等区域还各自成立了区域性的无损检测学会或协会。 无损检测缩写是NDT(或NDE,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也叫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射线、超声、红外、电磁等原理技术并结合仪器对材料、零件、设备进行缺陷、化学、物理参数检测的技术。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无损检测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无损检测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主要有射线检验(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液体渗透检测(PT)、涡流检测(ECT)、声发射(AE)和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 1、射线照相法(RT)是指用X射线或γ射线穿透试件,以胶片作为记录信息的器材的无损 检测方法,该方法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非破坏性检验方法。工作原理是射线能穿透肉眼无法穿透的物质使胶片感光,当X射线或r射线照射胶片时,与普通光线一样,能使胶片乳剂层中的卤化银产生潜影,由于不同密度的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系数不同,照射到胶片各处的射线强度也就会产生差异,便可根据暗室处理后的底片各处黑度差来判别缺陷。RT的定性更准确,有可供长期保存的直观图像,总体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射线对人体有害,检验速度会较慢。 2、超声波检测(UT)原理是通过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就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 究,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技术。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试件的无损检测;可对较大厚度范围内的试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如对金属材料,可检测厚度为1~2mm的薄壁管材和板材,也可检测几米长的钢锻件;而且缺陷定位较准确,对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灵敏度高,可检测试件内部尺寸很小的缺陷;并且检测成本低、速度快,设备轻便,对人体及环境无害,现场使用较方便。缺点是对具有复杂形状或不规则外形的试件进行超声检测有困难;并且缺陷的位置、取向和形状以及材质和晶粒度都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检测结果也无直接见证记录。 3、磁粉检测(MT)原理是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 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磁粉探伤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如可检测出长0.1mm、宽为微米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X射线荧光分析 X-Ray Fluorescence X射线的产生和特点 特征X射线 L壳层由L1、L2、L3三个子能级构成;M壳层由五个子能级构成;电子跃迁必须服从选择定则N壳层由七个子能级构成; X射线的特点: ?波粒二象性 ?直线传播,折射率约为1 ?具有杀伤力 ?具有光电效应 ?散射现象

–相干散射:散射线能量不变,与入射线相互干涉。 –不相干散射:入射线部分能量传递给原子,散射线波长变长,与入射线不相互干涉。 ?吸收现象 X射线的吸收现象 ?X射线在穿过被照射物体时,因散射、光电效应、热损耗的影响,出现强度衰减的现象,称为X射线的吸收。与物质的厚度、密度、入射线强度有关。 突变点λ(波长)称为吸收 限 原因:X射线将对应能级的 电子轰出,使光子大量吸收。?X射线吸收现象的应用 ?阳极靶镀层,获得单色X射线 ?X荧光的特点 荧光X射线的最大特点是只发射特征X射线而不产生连续X射线。试样激发态释放能量时还可以被原子内部吸收继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种现象称为俄歇效应。被逐出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俄歇电子的能量也是特征的,但不同于次级X射线。 ?波长色散型X荧光光谱仪 ?分析原理 当荧光X射线以入射角θ射到已知晶面间距离d的晶体(如LiF)的晶面上时,发生衍射现象。根据晶体衍射的布拉格公式λ∝dsinθ可知,产生衍射的入射光的波长λ与入射角θ有特定的对应关系。逐渐旋转晶面用以调整荧光X射线的入射角从0°至90°,在2 θ角度的方向上,可依次检测到不同λ的荧光X射线相应的强度,即得到试样中的系列荧光X射线强度与2 θ关系的X射线荧光光谱图 X射线衍射分析 X Ray Diffraction X射线衍射的理论基础

犯罪心理学—微课课堂

微课课堂—犯罪心理学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概论 什么是犯罪心理学? 公众视野中的犯罪心理学 电影:沉默的羔羊 电视剧:犯罪心理千谎百计 现实中的犯罪人:疯狂犯罪人变态犯罪人天生犯罪人 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对策 犯罪心理分析分为:生物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犯罪人格说犯罪类型论 犯罪心理对策分为:犯罪心理测试(测谎技术)犯罪心理画像证人证言心理审讯与供述心理犯罪危险性评估犯罪心理矫正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犯罪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偏向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 或然性学科:可能性推断 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研究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为揭晓、惩治犯罪和改造罪犯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地预防犯罪。 犯罪测量与描述 犯罪预测与控制犯罪 犯罪心理学的主要课题: 犯罪人的动机分析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人质危机谈判技术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法庭心理专家证人 犯罪人危险性评估 犯罪行为矫正技术 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 基本原则:客观性实践性系统性伦理性如“监狱犯罪实验” 研究策略:横向/纵向个案/群案 描述研究:“是什么”和“怎么样” 相关研究:“暴力电视”与攻击行为 因果研究:实验法自变量与因变量控制变量与条件 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个案法 主要困境:犯罪人的对抗性犯罪因素的复杂性实验的难度与伦理道德 第二节精神分析的犯罪观 精神分析与弗洛伊德

精神医学:无意识与性本能 精神疾病与犯罪动机同源 精神分析五大理论 第三节行为主义的犯罪观 。。。。 第四节犯罪型人格 概述: 典型案例:杨新海案 概念:具有犯罪行为驱动力的身心组织(精神面貌) 第五节犯罪人 第六节清醒的“疯子” 精神病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天生的犯罪人 人格障碍的极端表现 非精神病状态(思维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外部行为具有良好的控制性,是一种仿佛的精神病状态) 这类人通常被描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CD 极端的自私:自我中心化 无道德感,无罪责感:悖德狂缺乏同情心,很难和别人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犯罪手段残忍:本能化具有典型的病理性犯罪的特征 持续性:难以矫正 精神病态 冷酷无情人格特质 内心阴险与精心算计 日常生活中善于伪装 检测工具: 精神病态检测清单 法律责任处置方案: 极刑:危险性持续存在 终身监禁+强制治疗被当成一种特殊的精神病患者 矫正措施: “中途之家”:重新社会化(西方实验失败) 认知-行为疗法:移情能力(效果不好) 症结来源:早期心理创伤遗传负因(P质/MAOA) 第七节恋童症 恋童症是性变态的一种

犯罪心理学试题1

复核总分 复核人 总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题 分 20 10 10 15 25 20 合分人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1.下列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伦理性原则 2.下列研究方法中属于因果研究的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3.现代犯罪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 A.莫兹利《精神生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的出版 B.龙勃罗梭《犯罪人论》的出版 C.科雷《犯罪人》的出版 D.格罗斯《犯罪心理学》的出版 4.下列不是弗洛伊德认为的犯罪行为产生原因的是( ) A.本能 B.人格 C.罪恶感 D.追求优越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认知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阿德勒 D.班杜拉 6.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犯罪生物学因素是一类自然因素 B.犯罪生物学因素是一种内因 C.犯罪生物学因素是非决定性因素 D.犯罪生物学因素是根本因素 7.下列不是犯罪心理形成模式的是( ) 20 年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96585401 犯罪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A.渐进式 B.突发式 C.机遇式 D.跳跃式 8.罪犯在犯罪前经常有自我辩解心理,如把犯罪团伙结盟比作“桃园三结义”属于 () A.合理化 B.比拟 C.投射 D.补偿 9.下列不是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的是() A.定型化阶段 B.准备阶段 C.个性化阶段 D.职业化阶段 10.下列不是犯罪动机的功能的是() A.激发功能 B.指向功能 C.维持和调节功能 D.减弱功能 11.青少年比较容易出现的犯罪是() A.预谋性犯罪 B.激情犯罪 C.贿赂罪 D.贪污罪 12.下列对犯罪人格描述错误的是() A.犯罪人格的本质是一种反社会人格 B.犯罪人格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 C.犯罪人格就是注定要犯罪的人格 D.犯罪人格是外显行为与内心心理的统一 13.关于男女两性犯罪手段的差异表述错误的是() A.男性比女性在作案时更多的运用暴力 B.女性比男性在作案时具有更高的隐蔽性 C.男性比女性犯罪具有更高的逆变倾向性 D.男性比女性在作案时具有更高的主动性 14.下列关于初次犯罪者的犯罪动机表述错误的是() A.好奇 B.习惯 C.寻找刺激 D.自我显示 15.诈骗犯罪的目标多为() A.骗财 B.骗色 C.满足虚荣 D.练胆 16.下列强奸犯中比例较高的是()

美国FBI犯罪心理测试题

美国FBI犯罪心理测试题 题目是没有所谓正确答案的,题目不是判断一个人的IQ,而是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心理变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你的心理正常~你几乎想不到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你认为正确就是答案,没有错对,如果你真的答中了那个"标准答案"那你90%就是心理变态.如果你看到题目不经思考马上可以想到变态答案,你或多或少有不同程度的变态,这些绝对不是乱编,都是FBI的心理专家写的,可以很正确测定一个人心理状态的题目。 这些测试题目你不要专门去想变态的答案,你看到题目后,不经过考虑首先得出想法是怎么样,才可以测试你自己的心理状况.不要看了标题就转牛尖的去想专门那些变态的答案,这些绝对不是IQ测试,你根本不用为了要找一个自己认为够cool的答案伤脑筋.其实那些很多题目答案对正常人来说根本就没有得解,想不到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如果你真想到了变态的答案不是表示你聪明,是表示你对一件事情想法与正常人有很多的出入,极很有可能心理出问题。 第一题:企鹅肉 一个男科学家回忆说:他和他的朋友去南极考察,但是他中途中了雪盲,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在南极游荡,最后只能生吃企鹅来维持生命。但是他朋友最后还是没有挺住,最后死了。他一个人继续走了一天,最后被救了回去。第二天他特意去企鹅店吃企鹅,但是回来后竟然自杀了。为什么? 心理严重变态答:男孩以前曾和女友一起去北极考察,因为没东西吃,女孩把自己的肉一片片割给男孩吃,骗他说是企鹅肉,结果男孩活下来了,女孩却饿死了。多年后男孩吃到了真正的企鹅肉,终于明白当时女孩的苦心,伤心之下,自杀徇情。 第二题:跳火车 一个人坐火车去临镇看病,看完之后病全好了。回来的路上火车经过一个隧道,这个人就跳车自杀了。

犯罪心理学

欧美其他各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评估现状及方法流程 刘山1007020013 李然1007020014 王晨芮1007020015 摘要: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不论在刑罚领域还是在防控矫治机制上,均应寻求恰当的策略。未成年人犯罪有其主、客观原因,一方面由于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缺乏正确判断是非能力;另一方面,当代社会纷繁复杂,外界不良诱因太多,难以抵御,使一些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为此,要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育水平,对未成年罪犯进行心理评估,对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的矫治应采取说理式、抑制式和训练式等方法,从培养其成熟人格入手矫正其人格缺陷。因此,有必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评估进行深入了解。本文旨在了解欧美其他各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评估现状及方法流程。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评估,现状,方法,流程 正文: 一、关于心理评估: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开始环节。系统的心理评估其实是有效治疗的良好开端。心理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于整个咨询过程中,是指咨询师通过对来访者的言行举止面貌的仔细观察,参考相关的心理测验结果,并对来访者以及相关人员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后,根据这些信息对来访者的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特征、生理状况形成一个大致的了解,对来访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问题性质、严重程度、是否需要心理咨询、是否愿意接受咨询、需要什么样的咨询、能否提供咨询的一个大概分析和判断。 国内外的心理咨询师都强调心理评估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几种评估模式,如Leitner 及其同事提出的以生活问题和最佳机能表现为基础的非医学术语模式,Anord Lazarus (1976)提出的BASIC ID 模式等。[1] 心理评估层次模型:最高层次:生命安全,心理评估中最紧急的部分是评估自杀风险与安全性;第二层次:疾病与否;第三层次:咨询动机;第四层次:咨访匹配;第五层次:经验与资源。[2] 未成年犯罪人员的心理评估,是指心理学工作者对未成年犯罪人员的过去和现在的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及潜在危险性所作的评价和鉴定。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般性评估,即未成年犯罪人员生活适应状况评估,涉及各种一般性心理测量与评估,以犯罪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评估为主,也包括智能水平评估、个性特征评估、承受挫折水平评估及需求层次评估等;二是特殊评估,即危险性评估,指对未成年犯罪人员造成某种潜在危害后果的可能性评估,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原子吸收灵敏度:也称特征浓度,在原子吸收法中,将能产生1%吸收率即得到0.0044 的吸光 度的某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计算公式:S=0.0044 x C/A (ug/mL/1%) S——1%吸收灵敏度C ——标准溶液浓度0.0044 ——为1%吸收的吸光度 A——3 次测得的吸光度读数均值 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 小浓度或最小含量。通常以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2?3倍时的测量讯号的浓度表示。 只有待测元素的存在量达到这一最低浓度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将有效分析信号和噪声信号可靠地区分开。 计算公式: D = c K S /A m D一一元素的检出限ug/mL c ――试液的浓度 S ――空白溶液吸光度的标准偏差 A m――试液的平均吸光度K――置信度常数,通常取2~3 3.荧光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 以I F—入激发作图,便可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分子能够吸收200 ~ 800 nm光谱 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源于价电子或分子轨道上电子的电子能级间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量测定,辅助定性分析(如配合IR)。 5 ?热重法: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TG基本原 理: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常伴随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有助于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物质的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物质的化学现象。热重分析通常可分为两类:动态(升温)和静态(恒温)。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热天平(图1),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变位法和零位法。 6?差热分析;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 术。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 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AT试验中, 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如: 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 沸腾,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相转变、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7.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 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导致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经过样品的光透过率T%寸波数或波长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1 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2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情绪型动机犯罪:又称情感型或感情型动机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犯罪行为。34、初犯: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过失犯罪:、5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67 、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8 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犯罪心理预测: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9 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10触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犯刑法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娇治犯罪的各种策略、方法手段的总称。11。

指不同:指不同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犯罪心理结构类型12。可以反应不同类型的犯罪所具 有的不同犯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 罪心理状况的特点。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在起因,犯罪动机是 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犯罪动机、 13 是犯罪心 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5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 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累犯:14年内再犯应当 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群体犯罪心理是指在犯罪 群体或落后群体以及副文化群体中,个人与、群体犯罪心理15 群体的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犯罪的共同心 理倾向。: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 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团伙犯罪16 体的总称。:是指在掌 握罪犯犯罪心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监狱常见矫治手段,、犯罪心理矫正17成为使其在出狱后能自觉抑制不良的心理冲动,促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守法的公民。: 让犯罪人与外界隔绝,面壁思过、反省罪错、思考犯罪的原因,进而达到、内省疗法18 顿悟与转变心理的治疗方法二、填空题、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1 :分为初犯与累犯,偶犯与惯犯、依犯罪经历的差异,2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常见模式有:渐变型、突变型、机遇 型3 、犯罪心理结构的不断强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定型化阶

犯罪心理测试题

结婚证 某天,一对即将结婚的夫妻来到一个教堂。来做她婚前的祈祷。然后他们直接回到家里。第2天早上。警察在教堂天楼发现该一具穿着清洁工衣服人的尸体。经过证实。是该教堂神父的。当天晚上。警察在女性家里发现该女性的尸体。手里拿着他们的结婚证。请问是怎么回事? 因为在祈祷的时候。神父突然爱上了该女性。于当天晚上假装清洁工来到女子家里。并施暴于该女子,第2天早上回到教堂由于自愧,神父自杀在天楼上。后面女子发现他和丈夫原来是兄妹。于是看着他们的结婚证自杀了。 外科医生 一医生在日常的外科手术结束后,正准备下班回家。出医院的时候买一条活鱼带回家。第2天。一名警察死于医生家里,那条鱼还活生生的游在水池里,请问为什么? 医生在外科手术的时候,把尸体的某器官给切了下来准备带回家,为了掩饰包裹的是器官,所以买了一条活鱼一起带回家,当到家的时候。该尸体的朋友一名警察正在来访。并且发现医生私自切下器官,产生争执,最后被医生杀死。 一个汉堡 某冬天的夜里4点左右。一出租车司机开着自己的出租车在夜里的路上,但是当路过桥头的时候却被突然临检的警察拦了下来。在证明无事以后他继续通过。路上还载了一名刚下班的警察,当路过某汉堡店的时候。司机下去买了一个汉堡,回来时,警察把司机杀死在车上,请问为什么? 因为警察临检,正是因为有逃犯出来了。而司机通过临检后在路上搭载了一名警察,那并不是警察。而是逃犯假扮的。司机并不知道,后面因为去汉堡店购买汉堡以后,汉堡店内贴有通缉令和照片。逃犯为了怕司机认出自己。所以将司机杀害 录象带 一对男女朋友。某天。男性在家里看着一部恐怖录象带。并决定模仿里面的人物来吓他女朋友。当天晚上,他女朋友回来了。他正准备吓她的时候。自己却死了,为什么? 他女朋友当是正参加同学的化装舞会,而她女朋友化装的刚好是哪个录象中的人物,而当他女朋友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而且因为没有把化装去掉。所以男朋友看见的时候。以为是电影中的人物真的来了。所以被吓死了 空瓶子 2009年某天美国俄勒冈州市的某男子,在商品店买了他喜欢软体以后,回到家里并开始尝试,第2天离奇的死在了自己的电脑前面!而家里一个人都没有,电脑桌上放了充满烟蒂的烟灰盒和一个空瓶子,请问为什么? 2009年的时候。美国正是金融危机。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并把现实的期望和压力抒发在虚拟的世界里,该男子整屋的烟蒂更证明了该男子平时都是在家里一个人上网。缺乏和外界的交流。缺乏和朋友的交流,并经常用药物来强制自己睡眠。产生了严重的抑郁症。而他购买的软体一定是一款另人缓解压力的软件,然后他在虚拟的世界里一定遇见了和他现实同样的状况。所以另他感到非常困惑。于是在现实和精神的双双压力下。最后。他自杀在自己的电脑前了。死因正是他过多的服用了安眠药。 度假的作家 一名职业作家在一个礼拜前买下一栋木屋,并到该木屋度假,却在第三天被人发现死在屋内,死亡时间不明。调查后发现以下线索;男子死于冻死并且神态安详。桌上有一张蜜月行程表上面注明第二天滑雪打猎。背面写着。依然爱你。旁边还有大半杯咖啡。抽屉里有500元现金。一部手机。和一袋刚开封的袋装咖啡。垃圾桶内发现十几个烟头。最后结案该男子死于谋杀,请问为什么? 男子是个职业作家很出名有着不菲的家财。和一个女孩认识并且马上就要结婚了。他在郊区埋下了一栋木

犯罪人分类中人格分类模式的研究(一)

犯罪人分类中人格分类模式的研究(一) 一、人格权的定义 人格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人格的定义同样广泛的见于哲学、生物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在哲学上,康德的伦理学通常被认为是人格主义学说的起点,其认为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应形而上学地和各种事物区分开来,而主观的经验是最后的心理的判断标准。在生物学上,认为“人格是社会的刺激价值,别人对一个人作为刺激物而作出的种种反应,表明那个人的人格”。在社会学上,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主观方面,或社会的有效性。”1]在法学上,认为“做人的资格就是取得权利的资格,法学上称主体资格为人格”。2]在心理学上,有学者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机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3] 对于犯罪人格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犯罪人格是指犯罪人群所持有的稳定而独特的反社会心理特征的总称,它是一种反社会人格。”或“犯罪人格是指犯罪人内在的相对问题的反社会行为倾向的特定身心组织。”4]还有学者认为“犯罪人格是指直接导致犯罪行为生成的严重反社会且为刑事法律所否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5] 上述前两种观点都认为犯罪人格只有犯罪人才具有。我们分析发现,一些没有实施犯罪的人,同样具有与犯罪人一样的人格特征。如果说一个人是在实施犯罪后才具有犯罪人格,就好比说这种人格是在实施犯罪的那一刹那间最后形成了,此前的就不是犯罪人格,这显然是与人格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们认为,犯罪人格同样为潜在犯罪人所具有,这种人格的本质在于具有严重的反社会倾向并能导致犯罪行为的生成。鉴于此,我们较为同意上文中的最后一种观点。 值得商榷的是,犯罪人格究竟能否“直接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在心理学上,这与“个人—情境”的争论紧密相关,普遍的观点认为,行为是由个人与情景的互动所决定的,人格特质并不具有跨情景导致行为的完全一致性。美国犯罪学家萨宾(T.R.Sarbin,1979)从哲学层面区分了最初原因(originalcause)、直接原因(efficientcause),以及有效原因(effectivecause)或形式原因(formalcause)。直接原因是犯罪行为的前体,原则上讲,人们之间的各种行为在这种直接原因方面并没有什么区别。6]我们并不否认,犯罪人格在一定情景下能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但这种原因可能是原发性或继发性意义上的,并不见得就是直接意义上的,而且即便行为人主观上想犯罪,但客观上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格环境或者说情景条件,才能共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因而并不能说人格能够直接导致犯罪。至于犯罪人格究竟应界定为一种“身心组织”还是“心理特征的总体”,我们认为这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有关,传统的观念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涉及人类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而自20世纪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心理学被认为是对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直到七十年代又改变为心理学是对行为和心理历程研究的科学。7]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犯罪人格是指具有严重反社会倾向的,能够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特定的身心组织。 二、为何选择“人格”作为犯罪人分类的标准 对犯罪人进行分类的标准通常包括年龄、性别、人格类型、犯罪动机、犯罪的历史等。从20世纪30年代起,相关学者对已经提出的犯罪类型学研究进行了分类和整合,提出了若干犯罪类型学的框架。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8]:德国犯罪学家埃克斯纳(FranzExner)将以往的犯罪类型学研究分为7类:①性格学分类;②犯罪社会学分类;③犯罪心理学分类; ④遗传生物学分类;⑤刑事政策学分类;⑥以现行法律为标准的分类。美国犯罪学家斯蒂芬.;谢弗(StephenSchafer)将以往的犯罪人类型学研究分为7类:①法律类型学;②多因论的类型学;③社会学的类型学;④心理学的类型学;⑤体质类型学;⑥规范类型学; ⑦生活—倾向类型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