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罕见宝玉石的鉴定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罕见宝玉石的鉴定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罕见宝玉石的鉴定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罕见宝玉石的鉴定

第6章罕见宝玉石的鉴定

红柱石(andalusite)

1. 肉眼鉴定

颜色;多色性:光泽,解理,习性。

2. 仪器鉴定

(1)二色镜;

(2)折射率仪;

(3)比重;

(4)分光镜;

(5)紫外灯。

3. 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与红柱石相似的宝石有:电气石、斧石、磷灰石、托帕石、赛黄晶等,其区别要点是:电气石:用DR、SG来鉴定;变石:用RI、 B+、光谱、SG来鉴定;磷灰石:用U、 DR=0.003、光谱来鉴定;托帕石:用SG、B+;来鉴定;赛黄晶:用SG、DR来鉴定。

辉石(pyroxene)

宝石种辉石有两个品种即透辉石和顽火辉石。

1.顽火辉石(enstatite)的鉴定

(1)肉眼鉴定:颜色;玻璃光泽;可显猫眼,星光也有报导。

(2)仪器鉴定

A. 二色镜。

B. 折射率仪。

C. 比重

D. 分光镜。

2. 透辉石(Diopside)鉴定

(1)肉眼鉴定:颜色;玻璃光泽;可显猫眼和星光效应,星光宝石显示四条不正交的射线。

(2)仪器鉴定

A. 10倍镜下。

B. 二色镜。

C. 折射率仪。

D. 比重。

E. 分光镜。

磷灰石(apatite)

1. 原石的鉴定

(1)根据晶系和结晶习性

(2)物理特征:比重,折射率,硬度等。

(3)和磷灰石形似的宝石主要是绿柱石,但根据比重、硬度、折射率和光谱等性质较易将它们分开。

2. 成品鉴定

(1)肉眼鉴定

颜色;玻璃光泽;磷灰石可显猫眼效应。

(2)仪器鉴定

A. 二色镜。

B. 折射率仪。

C. 比重。

D. 分光镜。

赛黄晶(danburite)

颜色;光泽:玻璃光泽。

2. 仪器鉴定

(1)折射率仪。

(2)比重:3.00(2.99-3.01)。

(3)分光镜:有时可见稀土光谱。

(4)荧光仪:在长波和短波紫外线光种发天蓝色荧光。萤石(fluorite)

1. 原石鉴定

(1)根据晶系和结晶习性。

(2)光泽。

(3)解理。

(4)硬度。

2. 成品鉴定

(1)肉眼鉴定:颜色有各种颜色;弱玻璃光泽。

(2)仪器鉴定

A. 10倍镜下:解理;抛光。

B. 查尔斯滤色镜

C. 偏光镜

D. 折射率仪

E. 比重

F. 分光镜

G. 显微镜

H. 荧光仪。

赤铁矿(hematite)

颜色;透明;光泽。

2. 仪器鉴定

(1)10倍镜:模痕。

(2)比重。

(3)条痕。

(4)磁性。

3. 与常见仿制品的区别

(1)钢:比重为7或更大,金属光泽,有强磁性,易将此与赤铁矿分开。

(2)玻璃:比重轻,无条痕等,较易区别。

(3)人造产品:曾使用人造产品来仿制赤铁矿,辨认它们可能相当困难(下表6-2)。

表6-2 赤铁矿及其人造品的鉴别

鉴定时主要依据放大镜观察的一些特征进行,或送到宝石鉴定实验室作专门鉴定。

符山石(vesuvianite)

1. 肉眼鉴定

颜色;透明度;光泽。

2. 仪器鉴定

(1)二色镜:

(2)RI。

(3)比重。

(4)分光镜。

3. 和相似宝石的区别

(1)与水钙铝榴石:

A. 偏光仪;

B. 折射率仪。

(2)与翡翠:区别较容易,依据折射率和光谱来即可区分。

(3)与软玉:区别较容易,依据折射率、光谱和比重等即可区分。

堇青石(cordierite)

1. 肉眼鉴定

颜色;多色性;光泽。

2. 仪器鉴定

(1)二色镜;

(2)折射率仪;

(3)比重;

(4)分光镜。

柱晶石(kornerupine)

1. 肉眼鉴定

颜色;多色性;光学效应。

2.仪器鉴定

(1)10倍镜。

(2)二色镜。

(4)折射率仪。

(5)比重。

(6)分光镜。

榍石(skphene or titanite)

1. 肉眼鉴定

肉眼可见的双折射;火彩很强。

2. 仪器鉴定

(1)10倍放大镜:小面的重影,亚金刚光泽。

(2)比重:S.G.=3.53。

(3)偏光仪:有四明四暗特征。

(4)分光镜:在黄区和绿区可以见到(反应铷谱的)细线,黄色和橙色榍石的这一特点更显著。

3. 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与榍石相似的宝石主要有钻石、钻石和金红石等,区别在于:

(1)与钻石:钻石是均质体,热导率很高,因而用偏光仪和热导率仪便可将它们区分开来。

(2)与锆石:锆石的比重远比榍石高。

(3)与金红石:比重比榍石高,双折射更大,火彩更足,也较易区别。

滑石(Talc)

滑石由于硬度低,不能作宝石,但市场上常有用滑石染色后冒充软玉。鉴定较易,滑石具珍珠光泽至油脂光泽,硬度较低(1.0—2.5),折射率为1.54一1.59,较易将两者分开。

黝帘石(ZoiSite)

黝帘石的主要鉴定要点有。

1. 肉眼鉴定

透明至半透明,浅红或浅紫红色块状集合体,钠黝帘石为白色、微灰绿色或黄绿色的块状集合体。其中坦桑尼亚石可作宝石,而其余两种只能作玉雕材料;透明度:透明—不透明;光泽:玻璃光泽;解理和断口:参差状至贝壳状断口,完全的轴面解理。

2. 仪器鉴定

(1)比重:3.25。

(2)折射率仪

(3)二色镜

(3)分光镜

方纳石(sodalite)

1. 肉眼鉴定

颜色;透明度;光泽;初始解理。

2. 仪器鉴定

(1)10倍放大镜:见初始解理,偶尔见黄铁矿包裹体。

(2)查尔斯滤色镜:呈现出红褐色。

(3)折射率:1.48;

(5)偏光镜:各向同性,在偏光镜下全消光,或斑状消光。

(6)比重:2.15-2.35。

3. 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方纳石与硅孔雀石和青金岩有着相似的折射率值,但青金岩为粒状结构、比重较高,具有的黄铁矿包体,而硅孔雀石是非晶质的,不显示初始解理。

硼铝镁石(sinhalite)

1. 肉眼鉴定

很淡的黄色到褐色,淡褐红色和淡褐绿色,极少情况下为无色;光泽:玻璃光泽。

2. 仪器鉴定

(1)折射率仪:RI+1.67-1.71;DR=0.038;二轴晶负光性。

(2)二色镜:见显著多色性。

(3)比重:3.47-3.49;

(4)分光镜:在蓝区和蓝绿区有四个带,具有鉴别意义。

3. 与相似宝玉石的区别

硼铝镁石与橄榄石有相似的光学性质,但硼铝镁石的折射率较高,具有明确的负光性,且有特征的光谱可与橄榄石相区分。

方柱石(scapolite)

1. 肉眼鉴定

颜色;透明度;光泽;猫眼效应。

2. 仪器鉴定

(1)折射率

(2)二色镜;

(3)比重。

(4)紫外灯;

(5)分光镜。

3. 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与方柱石有相似折射率的宝石有石英、堇青石、绿柱石和长石,可通过光性、折射率将其区分开来。

菱锰矿(rhodochrosite)

菱锰矿可作为宝石的有两种:透明菱锰矿和块状菱锰矿。

1. 透明菱锰矿的鉴定

(1)肉眼鉴定:颜色:淡褐红到橙红色,粉红色;玻璃光泽。

(2)仪器鉴定:

A. 折射率仪:RI=1.58-1.84;DR=0.220;一轴晶负光性。

B. 比重:3.70。

C. 分光镜:在绿区550nm处的一个吸收带可确认对这种宝石所做的鉴别。

2. 块状菱锰矿的鉴定

(1)肉眼鉴定:粉红色和白色,呈带状;半透明到不透明;蜡状光泽到玻璃光泽;具有明亮反射的解理面。

(2)仪器鉴定

A. 折射率:1.58-1.80。

B. 比重:3.50-3.70。

黄铁矿(pyrite)

鉴定特征如下:

(1)颜色:黄铜色,不透明。

(2)光泽:金属光泽。

(3)比重:5.0。

在珠宝市场上黄白铁矿由于价格低廉,故很少有仿制品,但钢、赤铁矿和玻璃可作仿制品,鉴定特征是钢和赤铁矿缺少黄铁矿的黄铜状外观,玻璃具有的是玻璃光泽。

硅铍石(phenakite)

鉴定特征如下:

(1)颜色:无色。

(2)光泽:亮玻璃光泽。

(3)折射率:1.65-1.67;双折射0.016;一轴晶正光性。

(4)比重:2.94-3.00。

孔雀石(malachite)

鉴定特征如下:

(1)颜色:绿色。

(2)光泽:亚玻璃光泽到丝绢光泽。

(3)透明度:不透明。

(4)比重:3.8-4.0。

天然玻璃(natural glass)

1. 黑曜岩(obsidian)的鉴定

鉴定特征如下:

(1)在10倍放大镜下

(2)在偏光镜下

(4)在显微镜下

(5)折射率:1.48-1.52。

(5)比重:2.30-2.50。

2. 莫尔道波陨石(moldavite)的鉴定

(1)10倍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旋涡纹

(2)折射率:1.50。

(3)偏光镜下:为各向同性。

(4)比重:2.35-2.45。

葡萄石(Prehnite)

鉴定特征如下:

(1)结晶习性:葡萄石板状晶群,有时亦呈肾状、球状及有晶面的葡萄状集合体。

(2)透明至似半透明,蜡状-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清楚的底面解理。

(3)硬度为6.0-7.0。

(4)比重为2.88。

(5)折射率为1.616-1.649,二轴晶负光性。

蓝铜矿(Azurite)

其鉴定特征是:蓝铜矿原石常呈厚板状或纤维状集合体,似半透明到透明,玻璃光泽至无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为3.5-4,比重为3.80,折射率为1.73-1.84,深蓝色至微紫蓝色。

蓝铜矿基于特殊的颜色,并结合比重、折射率等测试,较易将它鉴别出来。

硅孔雀石(chrysocolla)

其鉴定特征是:原石呈隐晶质集合体,常以块状、肾状、葡萄状,皮壳状块体产出,微透明到不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为2-4,比重为2-2. 4,折射率为1.50,颜色常呈蓝色至蓝绿色。

基于特殊的颜色,并结合比重、折射率等测试,较易将它鉴别出来。

石膏(Gypsum)

其鉴定特征是:晶体常发育成板状,也呈扁豆状、雪花状、块状、粒状和纤维状集合体,透明至似半透明,半玻璃光泽至珍珠光泽,参差状断口,完全解理,硬度为2.0,比重为2.30,折射率为1.520-1.529,二轴晶正光性,颜色呈白色、黄色、棕色、蓝色和红色等。

基于特殊的颜色、外观,并结合比重、折射率等测试,较易将它鉴别出来。

叶腊石玉(pyrophyllite)

其鉴定特征是:叶腊石玉的矿物成分以叶腊石为主,有时含高岭石、水铝石、石英、绢云母等矿物,硬度为2-2.5,折射率1.53-1.60,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有滑腻感,透明至半透明,颜色有白、绿、红、灰、紫红、红黑、粉红等。叶腊石玉色彩瑰丽,石质滋润。

基于特殊的颜色、外观,并结合比重、折射率等测试,较易将它鉴别出来。

大理岩(marble)和石灰岩(limeston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因此遇酸起泡。其组成矿物方解石为三方晶系,完全的菱面体解理,透明至不透明,玻璃至丝绢光泽,参差或锯齿状断口,硬度为3,比重为2.71-2.72,折射率为1.486-1.658。颜色常为白色,且有许多颜色变种,色带及其他构造常见。

基于其物理化学特征,较易将它鉴别出来。

砚石(inkstone)

砚石主要是沉积岩和浅变质岩中的绢云母泥质、粉砂质、凝灰质页岩和板岩一类,也有用石灰岩和生物灰岩者。这些岩石硬度为3-5,比重为2.9左右,最主要的要求是:质地细腻,粒度均匀(粒径0.005-0.01mm),密实,质坚而柔。

砚石的鉴定主要是鉴定构造砚石的岩石,既可宝石学的方法,又可用岩石学方法。

梅花玉(Blossom jade)

梅花玉实质上为一种具杏仁状玻基的粗面岩,基质为玻璃质,具明显的羽状脱玻。斑晶约占2%-5%,有时达到30%-35%,大小不等,一般0.5-3mm,斑

晶矿物成分是纳长石。由于梅花玉美丽自然的图案,因而现已将此种作为玉雕材料。

梅花玉中含10%-20%的杏仁孔,直径2-5mm,少数更大,杏仁孔是圆形,椭圆形,拉长形,云朵状和不规则状。杏仁孔主要由石英,长石,次为绿帘石、绿泥石和方解石组成。大部分杏仁体边缘可见以硅酸岩为主的次生边,形成双层构造。杏仁蚀变强烈但不均匀,蚀变矿物有绿帘石,绿泥石,方解石,钾长石和硅化矿物。

广绿石(Guangdong green jade)

它是经蚀变而成的绢云母岩和水白云母岩,并由此划分成两个类型:

绢云母石英岩和石英绢云母岩组成。二者常共生在一起,具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含绢云母35-55%,石英50-60%.前者以白色为主,后者以紫色为主,常含石英粒, 构成工艺品上的“砂丁”。

水白云母型:由水白云母岩,镁水白云母岩组成。为隐晶质的块体,是广绿石中的上品。水白云母岩的颜色繁多,镁水白云母岩的颜色以灰色为主,两者相互混杂,共生在一起构成美丽的多色体。

花岗岩(granite)

花岗石是一种花纹新颖,结构美观,颜色鲜艳又坚硬耐磨的彩石,包括基性、超基性、中酸性-酸性的侵入岩、脉岩和喷发岩等。花岗岩的鉴定主要是鉴定其岩石,主要用岩石学方法。

鸡血石(blood stone)

鉴定特征如下:

(1)组成:鸡血石主要由迪开石、高岭石和辰砂组成,化学成分大致为SiO2 42.31-49.46%,TiO2 0.02-0.05%,Al2O3 37.03-41.16%,Fe2O3 0-1.9 8%,FeO 0-0.18%,MgO 0-0.13%,CaO 0.06-0.23%,Na2O 0-0.15%,K2O 0.-0.14%

等。其颜色主要决定于Fe2O3的含量,其中Fe2O3<0.13%者为白色,称白冻,0. 22-0.34%者为黄色,称黄冻,>0.39%者为乌黑色,称乌冻。其白-黄,黄-乌间还有许多过渡类型。

(2)结晶习性:鸡血石为隐晶质-微晶质致密块状体,其外观似果冻,因而称冻石。

(3)透明度:半透明-微透明。

(4)光泽:蜡状光泽。

(5)硬度:2-3.5,硅化者为4-6。

(6)比重:大约2.9。

(7)折射率:变化大,其迪开石为1.56,鸡血(辰砂)为3.26。

阳起石(Actinol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Ca2(MgFe)5[Si4O11]2(OH)2,是钙质闪石亚族矿物中的一元;单斜晶系,晶体呈沿C轴延长的柱状,解理完全,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硬度5-6,比重3.1-3.4,折射率1.640-1.648,双折射率0.017-0.022,二轴晶负光性;多色性明显;已知宝石级阳起石为暗绿色。

磷锂铝石(Amblygon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为Li[Al(PO4)](OH,F),即锂铝磷酸盐矿物;单斜晶系,最常见为短柱状或呈致密块状;具完全的底面解理,透明,玻璃光泽或半珍珠光泽;硬度6,比重3.02;折射率1.628-1.636,双折射率0.026,一轴晶,光性可正可负。多色性弱,颜色变化大,从白色至淡粉红色、绿色、蓝色、黄色、褐色等,透明晶体通常近于无色至浅黄、微黄色,很像锂辉石。

鱼眼石(Apophyllite)

其鉴定特征是:鱼眼石的化学成分为KCa4(H2O)8[Si4O10](f,OH),四方晶系,柱状,具一组完全的底面解理, 玻璃光泽到珍珠光泽。硬度4.5-5,比重2.4±0.

1,折射率1.535-1.537,双折射率0.002,常具异常光性,呈均质或一轴晶负光性,或为二轴晶,透明至不透明,颜色变化大,从无色至黄、绿、蓝、紫和粉红色。但宝石级的晶体通常为紫色或粉红色并呈半透明状,在短波紫外线下有淡黄色荧光。

斧石(Axin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为Ca4(Fe,Mn)2Al4[B2(Si2O7)2O2](OH)2;三斜晶系,晶体呈宽,薄的榍形,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具清楚的轴面解理;硬度6.5-7,比重3.29,折射率1.678-1.688,双折射率0.010,二轴晶负光性;多色性强烈,?淡绿、紫-蓝、微红-褐色,颜色微紫-褐色,微褐-黄色和微紫-蓝色。

重晶石(Bar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BaSO4;斜方晶系,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具二组完全的解理;硬度2.5-3.5,比重4.5,折射率1.636-1.648,双折射率0.012,?二轴晶正光性,多色性弱,颜色变化大,从无色到红、黄、绿、蓝和褐色等;有时显荧光,经常显示鳞光,在紫外线照射下显示微弱的蓝色或浅绿色。

蓝锥矿(Benito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为BaTiSi3O9;三方晶系,透明,玻璃光泽至半金刚光泽,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无解理;硬度6-6.5,比重3.68,折射率1.75-1.8,双折射率0.047,一轴晶正光性,色散0.044,与金刚石相同;多色性强,蓝色晶体者:无色-蓝色;紫红色和紫色晶体者:紫红色-紫色和微红-灰色,颜色:蓝色、紫色和紫红色等;发光性:短波紫外线下发明亮的蓝光,无色者在长波紫外光下发暗红的荧光。

磷钠铍石(Beryllon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为NaBePO4;斜方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板状,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一组完全的轴面解理;硬度5.5-6,比重2.85,折射率1.55 2-1.562,双折射率0.010,二轴晶负光性;色散低(0.010),颜色常呈无色或浅黄色。

磷铝钠石(Brazilian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为Al3Na(PO4)2(OH)4;单斜晶系,柱状晶体或短柱状,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具良好的轴面解理;硬度5.5,比重2.94-3.00,折射率1.603-1.623,双折射率0.019-0.021,二轴晶正光性;色散低(0.014),多色性很微弱,颜色为黄色、?黄绿色。

古铜辉石(Bronz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为(Mg,Fe)2Si2O6;是顽火辉石向紫苏辉石的过渡类型,因而其特征可参照顽火辉石。由于矿物中常有许多金属矿物包裹体而呈现类似古铜的半金属光泽,故而得名。晶体呈柱状,硬度5-6,比重3.18-3.90,颜色为灰绿和绿褐.宝石级透明晶体比较罕见。

方解石(Calc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为CaCO3,即碳酸钙;三方晶系,是复三方偏三八面体晶类,其完好晶体发育,形态多种多样;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至丝绢光泽,参差状到裂片参差状断口,完全的菱面体解理;硬度3,比重2.71-2.72,折射率1. 486-1.658,双折射率0.172,一轴晶负光性;色散0.017,颜色变化大,一般无色或白色,但因含Fe、Mn、Cu等而呈黄色、灰色、浅红、绿蓝色等各种颜色。

锡石(Cassiter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SnO2,;四方晶系,晶体通常呈柱状,两端为锥状,有时可见双晶,宝石级晶体为透明至半透明,金刚光泽至半金刚光泽,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具良好的底面解理;硬度6-7,比重6.8-7.1,折射率1.997-2.093,双折射率0.096,一轴晶正光性;色散0.071,颜色作宝石的为无色透明、黄色和红色。

斜黝帘石(Clinozois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Ca2Al3(Si3O12)(OH),即是一种钙铝硅酸盐的氢氯化物;单斜晶系,晶体常呈柱状,见单形,但最常见为粒状集合体,透明至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参差状至贝壳状断口,一组完全解理;硬度 6.5,比重 3.21-3.38,折射率1.724-1.734,双折射率0.010,二轴晶正光性;颜色从无色到黄色、绿色乃至褐色。

硅硼钙石(Datol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Ca2[B2Si2O8(OH)2];单斜晶系,晶体通常为短柱状,透明至几乎不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无解理;硬度5-5.5,比重2.9-3.0,折射率1.626-1.670,双折射率0.044,二轴晶负光性;色散低(0.016),颜色变化大,有白、黄、红、紫、淡绿、蜜绿、蜜黄等色。

透视石(Dioptas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Cu6[SiO3]6.6H2O,是一种含水的铜硅酸盐;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完全的菱面体解理;硬度5,比重3.25-3.35,?折射率1.644-1.720,双折射率0.052,一轴晶正光性,有时可出现二轴晶;色散中(0.032),?多色性微弱.颜色为绿色,类似于优质的祖母绿。

蓝线石(Dumortier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Na2Mg3Al2[Si4O11]2(OH)2;斜方晶系,晶体呈长柱状、纤维状或放射状集合体,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参差状或贝壳状断口,清楚的轴面解理;硬度7,比重3.26-3.36,折射率1.678-1.689,双折射率0.011,二轴晶负光性;强多色性,颜色蓝色或紫色。

埃卡石或硅钙铀钍矿(Ekanite)

其鉴定特征是:其化学成分为(Th,U(Ca,Fe,Pb)2)Si6O20;四方晶系,晶体为四方柱,?但由于含强放射性元素而发生"蜕变质"(metamict)作用,而呈非晶质物质,多呈磨圆的砾石产出,?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硬度5-5.6,比重3.28-3.3 2,折射率1.572-1.573,无荧光,在630nm?和658nm处有吸收线,颜色:绿色至褐绿色,加工成弧型宝石后出现美丽的四射星光,?成为珍贵的"星彩埃卡石"。

绿帘石(Epido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为Ca2FeAl2O(OH)(Si2O7)(SiO4);单斜晶系,晶体呈柱状,?也常见粒状及放射状集合体,透明至不透明,完全的底面解理,参差状断口,玻璃至油脂光泽;硬度6-7,比重3.25-3.5,折射率1.715-1.797,双折射率0.038,二轴晶负光性;多色性明显,颜色有绿色、红色,红色者亦称"红帘石"。

蓝柱石(Euclas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BeAl(SiO4)(OH);单斜晶系,晶体呈柱状,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完全的轴面解理;硬度7.5,比重3.10,折射率1.651-1.673,双折射率0.019,二轴晶正光性;色散低(0.019),多色性弱,颜色常呈极浅色调的微蓝或微黄的绿色,但也可呈淡黄或淡紫色,?偶尔崐可见到较深色调的蓝-绿色晶体。

锌尖晶石(Gahn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ZnAl2O4;立方晶系,晶体呈八面体,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解理差;硬度7.5,比重4.0-4.6,折射率1.80(单折射),颜色从黄色到绿色、褐色和微绿黑色。

镁锌尖晶石(Gahnospinel)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Mg,Zn)Al2O4,也是尖晶石的类质同象系列,?即当尖晶石中的M g部分被Zn取代时,就成镁锌尖晶石。镁锌尖晶石的性质与锌尖晶石相似,?但其比重和折射率稍低,分别为4.10和1.76,颜色以蓝色和绿色为主。

硼铍石(Hamberg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Be2(OH)BO3;斜方晶系,晶体呈柱状,透明,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一组完全解理,一组良好的轴面解理;硬度7.5,比重2.35,折射率1. 555-1.626,双折射率0.071,二轴晶正光性;色散低(0.017),无多色性,颜色灰白。

异极矿(Hemimorphite或Calamin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Zn4(OH)2(Si2O7)·H2O;斜方晶系,晶体少见,主要呈钟乳状、葡萄状、纤维状、粒状等,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参差状至半贝壳状断口,完全的柱面解理;硬度4.5-5,比重3.45,折射率1.614-1.636,双折射率0. 022,二轴晶正光性;颜色有白、绿、青、黄、褐等。

蓝方石(Hauyne或Hauyn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为Na6Ca2[AlSiO4]6[SO4]2;立方晶系,?晶体呈菱形十二面体或八面体,但更常见呈圆粒状,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解理中等;硬度5.5-6.0,比重2.4-2.5,折射率1.496-1.505,非晶质体;蓝色至深蓝色,也有白色等,?少数为无色或深灰色。

羟硅硼钙石(Howl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Ca[B4(BSiO4)(OH)5];单斜晶系,晶体罕见,一般呈浑圆状结核产出,半透明至似半透明,玻璃光泽,粒状断口;硬度3.5,比重2.58,折射率1.586-1.605,双折射率0.19,二轴晶负光性。

冰洲石(Iceland spar)

参看方解石(Calcite)条目。

堇青石(Iol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为Mg2Al4Si5O18;即镁铝硅酸盐,斜方晶系,晶体不常,多为水饰卵石,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参差状至半贝壳状断口,清楚的轴面解理;硬度7-7.5,比重2.60,折射率1.54-1.55,双折射率0.009,二轴晶负光性;多色性强,紫色晶体:浅紫色、暗紫色和黄、褐色;蓝色晶体:无色至黄色、蓝灰色和暗紫色.颜色多变,为紫色、蓝色、无色、微黄白、绿色或褐色.吸收光谱:黄区有二条吸收线,绿区有一条吸收带;蓝区和紫区有三条带,?且随方向有明为的变化.斯里蓝卡产的堇青石可有特定方向排列的氧化铁薄片,当含量丰富时,?会使堇青石带红色色调(称血射堇青石)。

蓝晶石(Kyanite或Cyan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Al2O(SiO4),成分类似于红柱石和矽线石,三者为同质多矿物;三斜晶系,晶体呈柱状、板状和放射状,晶体上常有十字形龟裂纹,透明至次半透明,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完全的轴面解理;硬度4-7,硬度变化大是蓝晶石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一个方向上4-5,在与之垂直的另一方向上6-7,因此有"二硬石"之称,比重3.56-3.67,折射率1.712-1.734,双折射率0.012-0.016,二轴晶负光性;色散(0.011),多色性较强,无色至蓝色,颜色多呈淡蓝色。

天蓝石(Lazulite)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MgAl2(PO4)2(OH)2;单斜晶系,晶体常呈锐锥状,间或崐为柱状,也常呈致密块状及分散的粒状,透明至几乎不透明,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解理差;硬度5-6,比重3.09,折射率1.612-1.643,双折射率0.031,二轴晶负光性;多色性,透明宝石呈微紫深蓝色和无色到浅蓝色,颜色具有类似于天青石蓝色到微紫色。

白榴石(Leucite或Vesuvian garnet)

其鉴定特征是:化学成分KAl(SiO3)2;500℃时呈等轴晶系,常温时为假等轴晶系,晶体通常为四角三八面体,?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解理差;硬

珠宝宝玉石鉴定技术复习与习题

宝玉石鉴定技术复习 1.宝石分类的原则. 天然宝石:矿物单晶或双晶,分为高、中、低档、稀有宝石 天然珠宝玉石{天然玉石:矿物集合体和部分非晶质材料,分为高档、中档、雕刻石 天然有机宝石:指由自然界生物生成,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 珠宝玉石(宝石){ 合成宝石:有天然对应物,如合成红宝石、合成钻石 人工宝石{ 人造宝石:无天然对应物,如YAG、CZ、GGG 拼合宝石:两块或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如苏达祖母绿 再造宝石:碎块在高温高压下粘结而成,如再造琥珀 2.合成红、蓝宝石的鉴别标志. 焰熔法:气泡,弧形生长纹。 合成红、蓝宝石{ 水热法:树枝状生长纹,色带,金黄色金属片,无色透明的纱网状包体或钉状包体。 助熔剂法:助熔剂包裹体,铂金属片呈三角形、六边形,彗星状包体,糖浆状纹理。 3.染色翡翠滤色镜下变红,染色玉髓滤色镜下变红,合成蓝色尖晶石(Co致色)滤色镜下变红,钴玻璃在滤色镜下变红,红色尖晶石滤色镜下变红,红宝石在滤色镜下变红,变石在滤色镜下变红 4.区分紫色方柱石、堇青石、紫晶 相同点:颜色相同、折光率(1.544—1.580)、密度(2.6-2.7)近似、玻璃光泽 { 不同点:紫晶:具特征的"牛眼状"干涉图,含气液包裹体,旋光性 堇青石:强的三色性(多色性) 方柱石:常见平直管状包裹体 5.重影:对于双折射率大的宝石,如橄榄石、电气石、锆石、金红石、合成金红石、合成立方氧化锆、碳化硅等。 6.二色镜的适用范围:①透明 ②有颜色 强:堇青石、红宝石、红柱石、变石 7.多色性明显的宝石:{ 明显:祖母绿、海蓝宝石、锆石(蓝) 8.钻石分类: 9.宝石光谱的鉴定意义: ①可帮助确定具有典型光谱的宝石名称。如锆石 653.5nm典型吸收线具有鉴定意义;钻石415.5nm典型吸收线具

宝玉石肉眼鉴定的依据

宝玉石肉眼鉴定的依据 陈 桃 周征宇 马婷婷 (同济大学宝石学教育中心:上海,200092) 摘 要 宝玉石的肉眼鉴定是通过肉眼和10X放大镜对宝石矿物的晶体形态、表面特征、包裹体进行综合观察、分析,由此可判断所鉴定宝石的真假。肉眼鉴定,无论对宝玉石经销商、鉴定专业人员,还是广大的珠宝消费者均具有特殊的意义。肉眼鉴定不仅能帮助我们鉴定宝石和种属,还能帮助鉴定宝石的成因,也能为确定宝石是否通过后期优化处理提出重要线索。但肉眼鉴定不仅仅要凭借丰富的经验,更需要以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保障。了解宝石肉眼鉴定的有关依据,对于正确掌握肉眼鉴定方法会大有裨益。宝石的结晶学性质、物理性质、包裹体等均是其中重要理论依据。关键词 肉眼鉴定 晶体 表面特征 包裹体 1 引言 宝玉石鉴定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准确无误的鉴定,需要扎实的宝玉石专业知识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并借助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但由于宝玉石的特殊性,在宝玉石从原石直至商品各个环节的鉴定中,肉眼鉴定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对原石交易而言,由于宝玉石原石往往产于条件艰苦的地方,不可能指望应用各种仪器进行现场测试。而且,客观上由于原石的特殊性,即使有仪器,也无法获得所有信息,更何况行业中已长期形成了凭肉眼鉴定的传统;其次,对于珠宝鉴定师,肉眼观察是进行宝石鉴定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在这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宝石所呈现的表面性质的观察分析,引导你对下一步检测方法的选择;特别是对广大的消费者而言,掌握必要的宝玉石肉眼鉴定方法和知识,是确保所购宝石货真价实的关键之一。 总之,宝玉石的肉眼鉴定,无论对宝玉石经销商、鉴定专业人员,还是广大的珠宝消费者均具有特殊的意义。但肉眼鉴定不仅仅是凭借丰富的经验,更必须以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保障。了解有关肉眼鉴定依据,对于正确掌握肉眼鉴定方法大有裨益。为此,本文主要对宝石肉眼鉴定的理论依据作简要讨论。并以钻石为例,对肉眼鉴定方法作简要介绍。 2 肉眼鉴定的依据 从形式上看,宝玉石的肉眼鉴定主要凭经验,但其实质上是建立在宝石学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即必须以坚实的宝石学理论基础作为依据。以下作简要归纳: 2.1 宝石的结晶学性质 宝石结晶学性质涉及到宝石矿物的晶体结构、形态和结晶习性等,是宝石原石肉眼鉴定的重要理论基础。 (1)晶体:晶体是内部原子结构有序的固体,晶体的充分发育导致其外部晶面呈规则的几何形态[2]。不同的晶体由于不同的内部原子结构,而具不同的晶体外形特征,即称结晶习性。表面的特征也各不相同,这就为我们肉眼鉴定宝石提供了重要依据。如金刚石常呈八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产出,晶体表面常有三角形生长标志;水晶常呈六方柱状产出,晶体主要由六方柱、菱面体和六方双锥形成单形,柱面上常有横纹和六边形凹坑等[1]。依据这些特征,就能为正确鉴定这些宝石矿物提供重要线索。 除具明显外形的宝石晶体外,尚有一些不具规则的几何形态,但具有内部有序原子结构的宝石矿物,它们是由无数微晶组成的集合体,这些微晶用肉眼或借助于10倍放大镜可以被观察到,这些被称为多晶质的矿物集合体,即玉石,如翡翠、东陵玉、汉白 收稿日期:2003-06-15 第一作者简介:陈桃,女,1963年生,鉴定师,FGA. HRD.I GI。现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 球科学学院宝石学教育中心教师,长 期从事珠宝玉石的鉴定与教学工作。

《珠宝玉石鉴定Ⅰ》课程标准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 《珠宝玉石鉴定Ⅰ》 课程标准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珠宝玉石鉴定Ⅰ》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3BJZ306 适用专业:珠宝首饰鉴定与工艺专业学时数:90 学分:5 先修课程:宝石学基础后续课程:珠宝玉石鉴定Ⅱ 课程归口: 二、课程性质 《珠宝玉石鉴定Ⅰ》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珠宝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掌握珠宝玉石鉴定知识、培养和掌握珠宝玉石职业技能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首饰的构成形态和首饰创意设计理念的学科,属于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授课对象是我院珠宝首饰工艺与鉴定专业的高职学生。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宝石的基本将划定特征及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使其珠宝玉石鉴定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研究中的实际需要。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通过宝石学基础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珠宝玉石鉴定的基本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珠宝玉石鉴定Ⅱ、珠宝首饰营销、珠宝首饰评估等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珠宝玉石鉴定提供前期技能准备。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依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学生培养的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以及国内外实施课程标准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实用鉴定能力为主旨,突出与职业性、能力训练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珠宝首饰鉴定领域中常用的基本技法和鉴定能力,使其实际鉴定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满足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研究中的实际需要。 四、课程设计

本课程是珠宝首饰工艺与鉴定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非常重要。不但要传授珠宝鉴定理论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珠宝玉石鉴定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每次课讲的理论内容当场消化吸收,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结合市场上常见的宝石的种类,本课程主要围绕高档宝石、中低档宝石和人造宝石这三单元进行展开,是学生对于单晶宝石的种类及鉴定特征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五、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实践、实训为主导的教学与操作,使高等职业学校珠宝首饰专业的学生了解珠宝首饰设计的流程及其各种设计方案的侧重点和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意能力,从多方面提高设计意识、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并能制定具体的首饰市场调研策划、产品的设计规划、产品上市及珠宝品牌规划等方面的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其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以“学其所用,用其所学”为基础,突出高职教育特点,注重贴近市场与企业对岗位的需求,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珠宝首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珠宝玉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基本性质;掌握珠宝玉石的鉴定特征,能够熟练地利用常规的宝石鉴定仪器鉴定市场上,常见的珠宝玉石制品,同时能够运用大型仪器对较难鉴定的天然宝石、合成宝石和优化处理宝石进行鉴定。对某些稀少宝石的鉴定方法也要有所了解,为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珠宝玉石鉴定理论基础,并积累一定的实际鉴定经验。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罕见宝玉石的鉴定

第6章罕见宝玉石的鉴定 红柱石(andalusite) 1. 肉眼鉴定 颜色;多色性:光泽,解理,习性。 2. 仪器鉴定 (1)二色镜; (2)折射率仪; (3)比重; (4)分光镜; (5)紫外灯。 3. 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与红柱石相似的宝石有:电气石、斧石、磷灰石、托帕石、赛黄晶等,其区别要点是:电气石:用DR、SG来鉴定;变石:用RI、 B+、光谱、SG来鉴定;磷灰石:用U、 DR=0.003、光谱来鉴定;托帕石:用SG、B+;来鉴定;赛黄晶:用SG、DR来鉴定。 辉石(pyroxene) 宝石种辉石有两个品种即透辉石和顽火辉石。 1.顽火辉石(enstatite)的鉴定 (1)肉眼鉴定:颜色;玻璃光泽;可显猫眼,星光也有报导。 (2)仪器鉴定 A. 二色镜。 B. 折射率仪。 C. 比重

D. 分光镜。 2. 透辉石(Diopside)鉴定 (1)肉眼鉴定:颜色;玻璃光泽;可显猫眼和星光效应,星光宝石显示四条不正交的射线。 (2)仪器鉴定 A. 10倍镜下。 B. 二色镜。 C. 折射率仪。 D. 比重。 E. 分光镜。 磷灰石(apatite) 1. 原石的鉴定 (1)根据晶系和结晶习性 (2)物理特征:比重,折射率,硬度等。 (3)和磷灰石形似的宝石主要是绿柱石,但根据比重、硬度、折射率和光谱等性质较易将它们分开。 2. 成品鉴定 (1)肉眼鉴定 颜色;玻璃光泽;磷灰石可显猫眼效应。 (2)仪器鉴定 A. 二色镜。 B. 折射率仪。 C. 比重。 D. 分光镜。 赛黄晶(danburite)

颜色;光泽:玻璃光泽。 2. 仪器鉴定 (1)折射率仪。 (2)比重:3.00(2.99-3.01)。 (3)分光镜:有时可见稀土光谱。 (4)荧光仪:在长波和短波紫外线光种发天蓝色荧光。萤石(fluorite) 1. 原石鉴定 (1)根据晶系和结晶习性。 (2)光泽。 (3)解理。 (4)硬度。 2. 成品鉴定 (1)肉眼鉴定:颜色有各种颜色;弱玻璃光泽。 (2)仪器鉴定 A. 10倍镜下:解理;抛光。 B. 查尔斯滤色镜 C. 偏光镜 D. 折射率仪 E. 比重 F. 分光镜 G. 显微镜 H. 荧光仪。 赤铁矿(hematite)

几种常见宝玉石的简单鉴定

科 技 天 地 73 INTELLIGENCE 几种常见宝玉石的简单鉴定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艺术系 崔中杰 摘 要:根据宝石的宝石学特征,简介利用分光镜、重液、放大镜、热导仪等简单仪器鉴别天然钻石、翡翠、红宝石与其仿制品的方法。 关键词:钻石 合成钻石 合成碳硅石 翡翠 红宝石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宝玉石有钻石、红蓝宝石、翡翠等,由于消费者缺乏必要的珠宝知识,导致误买一些宝玉石的仿制品,本文简要介绍钻石、翡翠、红宝石的辨别方法。 钻石鉴定:市场上和钻石相似的宝石很多,比如无色蓝宝石、水晶、尖晶石、碳酸锶、钇铝榴石等,这些钻石仿制品都比较容易区分,本文主要介绍三种目前不易区分的仿制品,立方氧化锆、碳硅石和合成钻石。立方氧化锆,又称水钻、俄罗斯钻,是一种合成宝石。 立方氧化锆和钻石的简单鉴别方法有几个:(1)密度,钻石的密度是3.52克/厘米3,水钻的密度是6.5克/厘米3,也就是说,立方氧化锆的密度接近钻石的两倍,两颗大小相仿的宝石,放在手心掂掂重量,大致就可以区分出来。(2)硬度:选择其中一颗宝石在另一颗宝石上刻画,被刻画出痕迹的宝石就是立方氧化锆,因为水钻的硬度小,莫氏硬度仅为8.5,钻石是10。(3)阴影图法鉴定 ,阴影图法是——种用于鉴别折射率大于1.81、单折射且切工为标准圆钻型的仿钻石样品的方法。观察时须借助二碘甲烷溶液,将宝石台面向下完全浸没在盛有二碘甲烷且用白色衬底的平底容器中,用笔式电筒或其他强单色光源从容器上方向下照射宝石,观察宝石投射在白背景上的阴影图形,通过不同样品的阴影图形的比较,可以鉴别钻石及其仿制品。其阴影图形是:钻石为八射火形花;立方氧化锆为八射瓶形花。见下图: (4)导热性,使用热导仪来测试宝石的导热性,热导仪是根据钻石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而设计制作的。绝大多数宝石不具备热导性或热导率极低,所以一般热导仪均为区别钻石与人造仿钻制品而设计的,是鉴别钻石与其它仿钻制品的专用仪器。钻石热导仪由金属针状测头与控制盒组成,当测头尖端触及钻石表面时,温度明显降低,由仪器表头信号灯或鸣叫声显示测定结果。 钻石会发出蜂鸣声,而立方氧化锆在热导仪下没有反应,因为它不具良好的热传导性。 钻石与合成碳硅石的鉴别:(1)刻面楞双影,钻石是单折射宝石,而碳硅石是双折射宝石,放大检查,合成碳硅石常见细长白色针状内含物,从风筝面、上腰小面可见尖底附近的棱线均有重影,从台面斜看亭部刻面楞有重影。钻石则含有天然晶态包状体、云状物、裂隙等内含物,且无重影现象,腰部常见原始晶面。(2)对裸石还可用二碘甲烷来区分:将钻石和合成碳硅石放在密度为3.32克/厘米3的二碘甲烷溶液中,钻石的密度是3.52克/厘米3,合成碳硅石的密度为3.22 克/厘米3 ,在重液中钻石沉下,合成碳硅石浮起。(3)硬度:钻石的硬度为 10,合成碳硅石的硬度仅为9.25,两种宝石互相刻画,被刻画出痕迹的即为合成碳硅石。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仿制品外,目前市场上又出现一种合成钻石,所谓合成钻石,就是人为模拟天然钻石的形成条件,将其它晶体结构的碳质材料在高温高亚下将其转化为钻石。虽然合成钻石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但是由于合成钻石生长周期短,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所以两者市场价格相差很大。 高温高压钻石合成技术与化学气相沉淀法(CVD)是目前合成钻石的两种方法,目前市场上具有商业价值的合成钻石大都是通过前者这种方法生产的,通过高温高压方法来模仿天然钻石生长的条件从而合成钻石;CVD 合成钻石的方法是在低温环境下生产,这种方法合成的钻石虽然难以切割,但自问世后的这几年来,也有少量的这类合成钻石进入商业珠宝市场。这种合成钻石和天然钻石性质非常接近,硬度、光泽乃至颜色都可以和天然钻石媲美,鉴定难度较大,下面介绍两种简单鉴定方法:(1)内部显微特征[1],高温高压合成钻石内常见细小的铁或镍铁合金触媒金属包体,这些包体呈长圆型、角状、棒状平行晶棱或沿内部生长区分界限定向排列,或呈十分细小的微粒状散布于整个晶体中,在反光条件下这些金属包体可见金属光泽。因此部分合成钻石可具磁性。(2)吸收光谱:无色-浅黄色钻石通常都有415nm 的典型吸收谱线,可以作为鉴定天然钻石的一个确切证据,而合成钻石大多为Ⅰb 型所以在吸收光谱上,缺失415nm 线。 翡翠的鉴别 翡翠的仿制品很多,易混淆的有马来玉,水钙铝榴石,水沫子,绿玉髓等。 马来玉是一种染成绿色的石英岩,半透明状,由于是染色而成, 因此放大观察可见绿色沿着晶粒分布呈网脉状,而绿色翡翠的颜色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马来玉的密度为2.65克/厘米3,翡翠的密度为3.33克/厘米3左右,利用稀释的二碘甲烷(密度3.05克/厘米3)溶液,将二者区分,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玉石的评价

第10章玉石的评价 10.1 玉石原料评价方法 10.1.1 玉石原料(raw material)的特征 其典型的特征有: (2)可能将仪器带往原料产地。 (3)可能在程度上掩盖了玉石原料的本来特征, (4)原料进行作假,方法各种各样。 (5)原料的交易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因此许多玉石原料称为“赌石”)。 10.1.2 玉石原料的评价方法 玉石原料的评价最好在实验室进行,至少下列方法是可以使用的。 1. 显微镜放大观察 2. 称或天平 10.1.3 玉石成品的评价方法 1. 用肉眼进行总体观察 2. 放大检查 3. 比色石 4. 天平 5. 综合评价 10.2 翡翠(jade)的评价 11.2.1 翡翠原石的评价 1. 皮与质量 (1)粗砂皮。 (2)细砂皮。

(3)砂皮。 (4)伪造皮。 (5)染色皮。 2. 外皮与绿 (1)绿硬。 (2)绿苔。 (3)绿眼。 (4)绿丝。 (5)绿软。 3. 外皮与绺 绺对翡翠的质量危害极大,即使有高绿,而且质地又好,但裂绺太多,也将会毫无价值。 绺有大型绺和隐蔽绺之分,大型绺(如通天绺、夹皮绺和恶绺等)在外皮上表现较明显,易于认识。而一些与仔料融为一体的隐蔽绺就很难识别,危害大,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1)台阶式。 (2)沟槽式。 (3)交错式。 4. 外皮与门子 (1)线状门子。 (2)面状门子。 (3)多处开门子。 (4)假门子: a、镶门子。 b、高翠镶门子。 c、垫色门子。

d、灌色门子。 11.2.2 翡翠成品的评价 1. 评价的依据 表10-1 翡翠质量评价因素及百分比例表 2. 各依据评价特征 (1)颜色: (2)透明度 (3)结构 (4)裂绺和瑕疵。 (5)工艺质量 (6)重量。 3. 综合评价 表10-6 翡翠综合质量经济评价表

珠宝玉石鉴定基本知识

珠宝玉石鉴定基本知识 42、宝石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是泛指所有经过琢磨、雕刻后可以成为首饰和工艺品的材料,它包括了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等。狭义概念,是专指那些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且可琢磨、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单晶体。如钻石、红宝石、祖母绿等。玉石,主要是指那些自然界产出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有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如翡翠、软玉、岫玉、独山玉等。 43、要了解珠宝玉石,就要先了解珠宝玉石的种类和它们的定名。珠宝玉石的分类:珠宝玉石按其成因类型(即是天然成因还是人工制造)分为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 44、天然珠宝玉石按成因和组成分为天然宝石、天然玉石、有机宝石。天然宝石: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天然玉石:如翡翠、软玉、岫玉等。有机宝石:如珍珠、珊瑚、琥珀等。养殖珍珠也属此类。 45、人工宝石是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做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合成宝石:如合成祖母绿、合成红宝石。人造宝石:如人造钇铝榴石、人造钛酸锶等,人造宝石是指迄今为止自然界中还未发现此种矿物。拼合宝石: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材料经人工拼合而成,且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珠宝玉石,简称“拼合石”。再造宝石:通过人工手段将天然珠宝玉石的碎块或碎

屑熔接或压结成具整体外观的珠宝玉石,常见的有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等。 46、珠宝玉石的命名:目前,在市场上对珠宝玉石存在着定名混乱的现象。有些商家往往直接以颜色、产地、特殊光学效应等对珠宝玉石进行定名。例如将红色的宝石称为“红宝石”;将绿色的宝石称为“绿宝石”、“绿晶”;将合成立方氧化锆称为“苏联钻”等等。在2003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中,国家对珠宝玉石的命名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消费者可以根据珠宝玉石的定名原则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 48、目前,自然界已经发现的矿物及矿物集合体近3000种。其中,可作为宝玉石的矿物及其集合体约有230余种,而较常见的宝玉石原料仅有30余种。其化学成分分别为自然元素、氧化物,氢氧化物、硅酸盐和磷酸盐等。较常见的30余种宝玉石是:钻石(金刚石)红宝石(刚玉),蓝宝石(刚玉)、祖母绿(绿柱石)、猫眼石(金绿宝石)、海蓝宝石、欧泊(贵蛋白石)、托帕石(黄玉)、青金石、水晶、紫晶、碧玺(电气石)、紫牙乌(石榴子石)、坦桑石(黝帘石)、芙蓉石(蔷薇水晶)、勒子石(蛋白石)、澳洲玉(绿玉髓)、尖晶石、绿松石、橄榄石、蔷薇辉石、孔雀石、萤石、翡翠(硬玉)、和田玉(软玉)、岫玉(蛇纹石)、独玉(蚀变辉长石)、蛇纹石、寿山石(叶蜡石)、青田石(叶蜡石)、鸡

几种宝石的鉴定方法

钻石的鉴定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用“热导仪”,测出导热数据来区分真假钻石,但“热导仪”价格比较昂贵。 由于钻石是高贵豪华的首饰品,目前市场上以廉价宝石、人造宝石甚至玻璃来代替或冒称钻石屡见不鲜,常见的形形色色的假钻石有以下几种: ①锆石:与钻石极为相似,是钻石最佳代用品。鉴定方法是,锆石由于具有偏光性和很大双折射率,当用10倍放大镜观察加工后的锆石棱面时,由其顶面向下看,可以看出底部的棱线有明显的双影,而钻石绝无双影现象。 ②玻璃:玻璃的折光率很低,没有钻石那种闪烁的彩色光芒;尤其是沉入水中,玻璃制品光彩全无,立即露出马脚。 ③苏联钻:即立方氧化锆,最早由苏联人研制成功,故名。苏联钻是人造化合物,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与天然钻石很接近,也具有“火”光闪闪的诱人外貌。但它的硬度较低(8.5),可与钻石互相划刻区分。且导热性远低于钻石,可以“热导仪”鉴定,准确将其区分开来。 ④水晶:水晶虽然是天然矿物透明晶体,经加工后似钻石,但缺少钻石的彩色光芒。 红宝石的鉴定 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因为天然红宝石比人造红宝石价值高出千百倍,稍一疏忽,就会“吃药”。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 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蓝宝石的鉴定

珠宝玉石的几种常见鉴定方法

珠宝玉石的几种常见鉴定方法 商学院09物流管理朱海燕091107063 摘要:现今珠宝品牌市场上,珠宝赝品主要是在材料方面作假,以伪劣材料冒充真品, 以跻身于高档珠宝之列,因此人们常为买到假宝石而懊恼不已。其实要鉴别珠宝的真假可以用宝石放大镜、宝石显微镜、分光镜、偏光镜、二色镜、滤色镜、紫外荧光灯来鉴别,另外,通过测定宝石的的比重和硬度也可以知道宝石的真假,热导仪和反射仪也是常用的珠宝鉴别仪器。现将珠宝玉石一些鉴定和辨伪的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关键字:放大镜显微镜分光镜偏光镜二色镜滤色镜紫外荧光灯比重硬度热导仪反射仪 一、宝石放大镜 宝石放大镜可以观察宝石的表面特征如宝石的光泽、刻面棱的尖锐程度、原始晶面、解理、断口特征和切磨质量和抛光质量和宝石的一些内部特征,像宝石的色带、生长纹、后刻面棱重影、包裹体。通过对宝石的特征分析即可辨宝石的真伪。宝石业最常用的宝石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10倍。 二、宝石显微镜 我们最常用的照明法为暗域、亮域、斜向照明法,这些方法经常要配合在一起使用。 清洗宝石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宝石的表面特征和内部特征的区别。注意观察切磨质量,小面的对接和对称,抛光的好坏,表面的划痕、凿痕,拼合宝石的接合面,气泡,光泽变化以及内部的包裹体、生长线、颜色分布,合成宝石中的气泡、瑕疵解理和双折射(小面边棱重影)。对玉石的观察要注意内部结构、裂纹、瑕疵、颜色的变化,对翡翠的观察还要注意是否过经过处理。 三、分光镜 宝石中的致色元素或结构缺陷对可见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在可见光谱中会形成固定的吸收波段,而表现出亮度不同、位置各异的暗色吸收线或吸收带,从而可确定宝石的种类。 四、偏光镜 偏光镜可以应用于均质体宝石、多晶质体宝石、非均质体宝石的确定。 均质体在正交系统下,自然光通过下偏光透过宝石时,光的振动方向不发生变化,仍为偏振光,被上偏光镜阻挡而不能通过,任意转动宝石视域全暗,既消光。 多晶质体宝石包括隐晶质和微晶集合体宝石(如玉石),在正交系统下,转动宝石360度,视域全亮。 晶体中除等轴晶系宝石外,都为非均质体宝石,非均质体宝石宝石在正交偏光系统下,转动宝石360度,出现四明四暗现象。

珠宝玉石-天然有机宝石鉴定

天然有机宝石鉴定 (1) 5.3.1 天然珍珠 (1) 5.3.2 养殖珍珠 (2) 5.3.3 珊瑚 (3) 5.3.4 琥珀 (4) 5.3.5 煤精 (4) 5.3.6 象牙 (5) 5.3.7 龟甲(玳瑁) (6) 5.3.8 贝壳 (6) 5.3.9 硅化木 (7) 珠宝玉石-天然有机宝石鉴定 5.3 天然有机宝石 5.3.1 天然珍珠 5.3.1.1 英文名称:natural pearl。 5.3.1.2 材料名称:无机成分:文石为主,少量方解石。有机成分:硬蛋白 质(conchaolin)。 5.3.1.3材料性质:化学成分:无机成分:CaCO3。有机成分:C、H化合 物。 结晶状态:无机成分:斜方晶系(文石),三方晶系(方解石),放射状集合体。 有机成分:非晶态。核心:微生物或生物碎屑、砂粒、病灶。 常见颜色:无色至浅黄色、粉红色、浅绿色、浅蓝色、黑色等。 光泽:珍珠光泽。 解理:集合体无。 摩氏硬度:2.5~4.5。 密度:海水珍珠:2.61g/cm3 ~2.85 g/cm3 淡水珍珠:2.66 g/cm3 ~ 2.78 g/cm3,很少超过2.74 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多色性: 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30~1.685。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紫外荧光:黑色:长波:弱至中等,红色、橙红色。其他颜色:无至强,浅蓝色、黄色、绿色、粉红色等。吸收光谱:不特征。放大检查:同心放射层结构,表面生长纹理。 特殊性质:遇酸起泡,过热燃烧变褐色;表面摩擦有砂感。 5.3.1.4 优化处理:漂白处理:去处珍珠层表层的杂质,以改善颜色和外观,不易检测。染色处理:表面凹坑处及孔中可见染料;用沾了丙酮的棉签擦拭,可擦出染料;银盐染黑者可检测出有银元素。 5.3.2 养殖珍珠 5.3.2.1 英文名称:cultured pearl。 5.3.2.2 材料名称:养殖珍珠。 5.3.2.3 材料性质:化学成分:无机成分:文石为主,方解石、少量球文石。有机成分。硬蛋白质(conchaolin)。核心:贝壳小球或贝、蚌的外套膜。 结晶状态:无机成分:斜方晶系(文石),三方晶系(方解石),放射状集合体。有机成分:非晶态。 常见颜色:无色至浅黄色、粉红色、浅绿色、蓝色、紫色。 光泽:珍珠光泽。 解理:集合体无。摩氏硬度:2.5~4。 密度:海水珍珠:2.72g/cm3 ~2.78 g/cm3 淡水珍珠:低于大多数天然淡水珍珠。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00~1.685,多为1.53~1.56。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紫外荧光:无至强,浅蓝色、黄色、绿色、粉红。 吸收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有核养殖珍珠具核层状结构,珍珠质层呈薄层同心放射层结构,表面微细层纹;珠核可呈平行层状,珠核处反白色冷光。

玉石鉴定证书是真是假

所以究竟你手中拿到的玉石鉴定证书是真是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鉴别:一,看检验机构。国家对珠宝玉石质量鉴定机构有严格的资格认定,只有通过认定,颁发的鉴定证书才有效。 其出具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上具有CMA字样图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的标志)、或CAL、CNACL,这些字母中个一个就有效,特别是第一个标记CMA,那是国家法定要求的认证标记。消费者购买带有CMA标志的珠宝鉴定证书,从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商家所使用的鉴定证书的权威性及产品质量的保障。1、"CMA" 由国家或省组成的计量认证评审机构,评审通过的计量认证单位。国家法律对检测检验机构的基本要求,具有此标志的机构为合法的检验机构。 2、"CAL" 是经国家质量审查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的标志,具有此标志的机构有资格作出仲裁检验结论,具有CAL比仅具有CMA的机构,工作质量、可靠程度进了一步。 3、"CNACL" 国家级实验室的标志,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协定,“CNAL”标志在国际上可以互认,如:可以得到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承认。 二,看检测内容包括饰品名称、颜色、净度、总质量、密度、折射率等项目,在国家认证的珠宝玉石检测机构这些项目检验都非常严格。三,看鉴定者签名。鉴定证书需两个鉴定师签字确认才有效。一个是鉴定者,另一个是校核者。四,看印章。严格的应该是钢印,且上面的字体可以清楚辨认。五,看编号。鉴定证书背面有这个证书的编号,要与实物背面所贴得编号一致。六,有些证书上有网站查询的或是可以短信查询的,不放心的话可以查一查,输入编号就一定可以查到你所购买的这一款式(如果是真的话)。消费者应详细核对鉴定证书上各项内容,以确保所购珠宝与证书相符。如果这些都具备了,那么恭喜您,你买到了真品A货宝贝了。 最近发现在很多地方的翡翠饰品的商家提供给消费者的鉴定证书是不具备鉴定资格和法律效力的一些咨询机构出据的,这一点对消费者欺骗性很大!因为目前这一类的所谓“鉴定机构”很多都不具备专业的宝玉石鉴定鉴定仪器,而是只凭肉眼观察来判定送检饰品。鉴定结果及其不准确! 更有甚者,提供伪造的鉴定证书,据可靠消息,关于软玉的鉴定证书,在新疆只需花50元就能买到将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白玉的鉴定结果写成“羊脂白玉”的鉴定证书,稍微懂行的人士皆知,国家标准,鉴定结果只写:“软玉”色度:“脂白色”“灰白色”“白色”“青白色”。贸然写上:“和田白玉”或“羊脂白玉”。岂不是开天下之玩笑?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玉石的评价

第 10 章玉石的评价 10.1玉石原料评价方法 10.1.1玉石原料(raw material)的特征 其典型的特征有: (2)可能将仪器带往原料产地。 (3)可能在程度上掩盖了玉石原料的本来特征, (4)原料进行作假,方法各种各样。 (5)原料的交易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因此许多玉石原料称为“赌石” ) 10.1.2玉石原料的评价方法 玉石原料的评价最好在实验室进行,至少下列方法是可以使用的。 1.显微镜放大观察 2.称或天平 10.1.3玉石成品的评价方法 1.用肉眼进行总体观察 2.放大检查 3.比色石 4.天平 5.综合评价 10.2翡翠(jade)的评价 11.2.1翡翠原石的评价 1.皮与质量 (1)粗砂皮。 (2)细砂皮。

(3)砂皮。 (4)伪造皮。 (5)染色皮。 2.外皮与绿 (1)绿硬。 (2)绿苔。 (3)绿眼。 (4)绿丝。 (5)绿软。 3.外皮与绺绺对翡翠的质量危害极大,即使有高绿,而且质地又好,但裂绺太多,也将会毫无价值。 绺有大型绺和隐蔽绺之分,大型绺(如通天绺、夹皮绺和恶绺等)在 外皮上表现较明显,易于认识。而一些与仔料融为一体的隐蔽绺就很难 危害识别,大,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1)台阶式。 (2)沟槽式。 (3)交错式。 4.外皮与门子 (1)线状门子。 (2)面状门子。 (3)多处开门子。 (4)假门子: a 、镶门子。 b 、高翠镶门子。 c 、垫色门子。

d 、灌色门子 11.2.2翡翠成品的评价 1. 评价的依据 10-1 2. 各依据评价特征 (1)颜色: (2)透明度 3)结构 (4)裂绺和瑕疵。 5)工艺质量 6)重量。 3.综合评价 表翡翠综合质量经济评价表

直闪石玉的宝石学特征及鉴定

直闪石玉的宝石学特征及鉴定 来源:上海成昊(微博)https://www.doczj.com/doc/1112377276.html, 摘要:对市场上出现的“粉色软玉”,应用常规鉴定、显微检测、电子探针、变换红外光谱仪、X衍射仪分析测试仪器等手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结构特征为典型的纤维交织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直闪石,将其定名为直闪石玉。 关键词:直闪石玉;宝石学特征;鉴定 一、引言 日前,在新疆玉石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颜色为粉红色的二E石雕件(如图1、图2所示),玉质感很好,和软玉的质感非常相似,业内人十称之为粉色软玉。但由于直闪石玉和软玉(和田玉)的性质非常接近,对于如何有效的鉴定、区分二者,以及准确的定名,向质检人员提卅了新的问题。 二、测试分析部分 l、样品常规珠宝检测及镜下鉴定测试样品来自送检样品。如图1所示:市场上出现的所谓“粉色软玉”原石,图2为加工后的成品。 图1 “粉色软玉”原石雕件图2 测试样品加工成品 常规检测。光泽颜色:粉红至黄橙色,略带紫色调。颜色分布比较均匀:光泽及透明度:蜡状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常规珠宝检测:荧光,无。解理及断口:无解理;毛毡状断口。摩氏硬度:6.65。放大检查:粉红色体色是主要鉴定特征。折射率与双折射率:点测折射率通常为1.61。 密度测试结果为304g/cm3(软玉的密度为2.90~3.08g/cm3,通常为2 95g/cm3。 显微镜下为纤维交织结构,与软玉(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的显微鉴定特征非常相似。 二、实验部分 1、红外测试部分

仪器名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仪器型号:日本岛津公司IRPrestige-21 附件:漫反射附件。方法:反射法。为了将研究样品和软玉样品进行比对,测试样品为直闪石成品和软玉(和田玉)成品. 由图3可见,测试样品“粉色软玉”的红外光谱振动主要由硅氧四面体双链的扭转引起。通过图3和图4列比发现,直闪石玉和软玉的红外图谱的峰位还是很接近的,但峰形不同,直闪石玉的红外图谱在1000cm-1位置的峰形呈不对称的“山”字形,而软玉的红外图谱在1000cm-1位置的峰形呈基本对称的“山”字形,从两者的红外图 2、X衍射仪测试部分 仪器名称:x射线粉末衍射仪。仪器型号:日本理学D/MAXIII—AX。实验条件:铁靶,锰滤色器-电压·40千伏,电流35毫安,扫描角度:3。~40。 . 对X衍射图中d值的大小和强度表现进行检索分析,实测样品X衍射主要粉晶谱线值为3042(10),825l(9),3.228(7),直闪石玉的X衍射主要粉品谱线理论值为:3.04(10),8.26(9),3.23(7),确定这种玉石就是直闪石玉。软玉的X

《宝玉石鉴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宝玉石鉴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宝玉石鉴定所属系科:工艺美术系 设计时间:2009.12 设计人:张骏 批准人:周彬 二、基本信息 学分:4 课程类型: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核心专业 周学时:2 总学时:36 授课对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高职 先修课:玉石材料学 后续课:玉器制作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掌握结晶学、晶体光学、矿物学及其它地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显微镜等常用宝玉石检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2)知识目标:掌握国家珠宝玉石标准的内容和国内外各类珠宝证书的主要内容,掌握与珠宝首饰相关的专业英语常用词汇 2、课程内容设计 1、宝石鉴定仪器实习 (1)目的: 掌握各类宝石鉴定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内容: 放大镜、宝石显微镜,电子天平、折射仪、分光镜、二色镜、查尔斯滤色镜、偏光仪、荧光灯、热导仪等。 (3)要求: ①放大镜: 放大观察 a、玻璃猫眼的蜂巢构造 b、染色翡翠的染色特征 c、石英岩的粒状结构 d、钻石内含物的观察等 ②宝石显微镜 表面特征及内含物观察

a、红蓝宝石的指纹包裹体,矿物包体,平直或六边形生长纹,双晶纹、裂理等; b、红宝石弧形生长纹、气泡、料渣; c、珍珠的“砂丘纹”(生长结构); d、翡翠(处理)的染色特征——丝网状绿; e、尖晶石的八面体小尖晶石矿物包体; f、橄榄石中的睡莲叶状包体、双影等; g、菱锰矿的鲕粒状结构。 ③折射仪 折射率、双折率的测定:尖晶石、石榴石、红、蓝宝石、蓝水晶、碧玺、磷灰石、翡翠等。确定轴性和光性:紫晶、方柱石、堇青石、碧玺、橄榄石。 ④电子天平 密度测定:红宝石、蓝宝石、尖晶石、碧玺、翡翠、水晶、玛瑙等。 ⑤二色镜 二色性观测:红宝石、碧玺、紫晶、方柱石等。 三色性观测:堇青石、坦桑石、红柱石、蓝晶石等。 ⑥分光镜 吸收光谱观测: a、红宝石或合成红宝石; b、红色尖晶石; c、锆石 d、深蓝色合成尖晶石等。 ⑦查尔斯滤色镜 观察绿色水钙率铝榴石和绿色翡翠,蓝色黄玉和海蓝宝石,红宝石,红色尖晶石和红色石榴石等。 ⑧紫外荧光灯 荧光观察:红宝石、红色尖晶石、红色石榴石、钻石、CZ等。 ⑨偏光镜 a、光性特征观察 水晶、黄玉、尖晶石、石榴石、玻璃、翡翠、岫玉、玛瑙等。 b、干涉图观察解析 水晶牛眼干涉图、刚玉、碧玺黑十字干涉图、玻璃假二轴晶干涉图 ⑩热导仪 测试钻石、合成碳硅石、CZ、紫晶、方柱石等。 2、钻石及贵重宝石鉴定实习 ①目的: a、掌握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的性质,鉴定特征和鉴定方法; b、掌握贵重宝石的天然石与合成石及优化处理的鉴别; c、掌握钻石与仿钻石的鉴别方法以及钻石的4C评价原则。 ②内容: 钻石、合成碳硅石、CZ、YAG、玻璃、无色刚玉、无色尖晶石、红宝石、合成红宝石、星光红宝石、合成星光红宝石、蓝宝石、合成蓝宝石、星光蓝宝石、

宝石鉴定仪器及鉴定方法教学大纲.doc

《宝石鉴定仪器及鉴定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宝玉石与石材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主要目的和任务: 1.使学生熟悉实验室规程及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 2?熟悉宝石鉴定程序和各种宝石的关键性质 3.准确鉴定宝石 %1.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常规宝石鉴定仪器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应用范围、注意事项 2?了解大型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宝石学上的应用 3.熟练地使用常用仪器测定宝石物性常数及常见宝石的综合鉴定 %1.课时分配 总学时1 3 2 ,其中讲授7 2学时,实验6 0学时 <->讲授学时分配表 <->实验学时分配表

%1.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宝石鉴定方法 %1.常规仪器 三大型仪器 第二章宝石放大镜和镶子 %1.放大镜的结构与类型 放大镜放大倍数与焦距 %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1.放大镜的应用 1 .原石表面特征 2 .切磨宝石表面特征3拼合宝石 4宝石内含物5双折射 6 .多色性%1.镶子

第三章宝石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 1 .目镜2物镜3 .镜架4 .光源 %1.宝石显微镜的种类 %1.宝石显微镜的调节与使用 %1.宝石显微镜的照明方式 1透射照明2 .暗域照明 3 .顶部照明 4 .光纤照明%1.宝石显微镜的应用 1表面特征A宝石晶体或“原石” B琢型宝石C拼合石 2内部特征:A内含物B双折射C多色性D瑕疵评价 3油浸法 %1.宝石显微镜附加设备及应用 1近似折射率的测定 a直接测定法b贝克线法柏拉图法 2.偏振光的应用 A 多色性B各向同性与各相异性 3光谱分析 4.干涉图 5显微照相 %1..显微镜的保养 %1.注意事项 第四章折射仪 光的折射和反射 1折射定律 2折射率 3全内反射 %1.折射仪类型 %1.折射仪的结构与原理 由高折射率棱镜、反射镜、标尺、透镜、目镜和偏光片组成。 全内反射原理,折射仪工作原理。 %1.折射仪的照明 白光照明。 单色光照明:主要为钠光灯照明,黄色发光二极管照明,可产生589.5nm波长的黄色光,以获得准确的读数。 %1.接触液 常用的接触液为:二碘甲烷(折射率为1.742),二碘甲烷与溶解硫及四碘乙烯的混合液(折射率为1。81)o %1.折射仪的使用 1 .折射仪的位置

珠宝玉石鉴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珠宝玉石鉴定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2020年1.0版) 中宝评(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制定 2020年3月发布

目次 前言﹍﹍﹍﹍﹍﹍﹍﹍﹍﹍﹍﹍﹍﹍﹍﹍﹍﹍﹍﹍﹍﹍﹍﹍﹍﹍﹍﹍1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和定义﹍﹍﹍﹍﹍﹍﹍﹍﹍﹍﹍﹍﹍﹍﹍﹍﹍﹍﹍﹍﹍﹍﹍﹍3 4适用院校专业﹍﹍﹍﹍﹍﹍﹍﹍﹍﹍﹍﹍﹍﹍﹍﹍﹍﹍﹍﹍﹍﹍﹍4 5面向职业岗位(群)﹍﹍﹍﹍﹍﹍﹍﹍﹍﹍﹍﹍﹍﹍﹍﹍﹍﹍﹍﹍4 6职业技能要求﹍﹍﹍﹍﹍﹍﹍﹍﹍﹍﹍﹍﹍﹍﹍﹍﹍﹍﹍﹍﹍﹍﹍4参考文献﹍﹍﹍﹍﹍﹍﹍﹍﹍﹍﹍﹍﹍﹍﹍﹍﹍﹍﹍﹍﹍﹍﹍﹍﹍﹍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宝评(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昆明七彩云南商贸有限公司、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缘与美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十二年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北地质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省工程技术学校、上海建桥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瑞华、王长秋、张丽葵、王礼胜、刘金海、高磊、贺淑赛、周华、陈世昌、王春利、杨鹏、于斌、曾敬、佟景贵、姜拓、韩孝朕。 声明:本标准的知识产权归属于中宝评(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未经中宝评(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同意,不得印刷、销售。

珠宝玉石鉴定与评价方法

题目:珠宝玉石鉴定与评价方法 关键字:颜色透明度洁净度光泽特殊光学效应切工和雕工物理化学特 性加工工艺 摘要:珠宝玉石的鉴赏和评价要从物理、化学、美学等多方面进行。珠宝鉴定 和评价是专业的工作,一般消费者只要掌握珠宝的鉴赏知识,能够分辨真假、明确珠宝的价值,买到合适、美观的首饰和装饰品就足够了。 正文: 珠宝玉石具有装饰、保值、货币、药用、收藏和鉴赏等多方面的价值。所以珠宝玉石的鉴赏和评价要从物理、化学、美学等多方面进行。 首先要从外观上鉴赏。 其一,颜色。人们看到宝石,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颜色。 例如,钻石颜色分级就是非常专业的工作,一般来说,钻石越白越好。中国当前钻石分级体系与美国珠宝学院制定分级标准类同,分12个级别极白:D级(100色)和E级(99色); 优白:F级(98色)和G级(97色); 白: H级(96色); 微黄白:I级(95色)和J级(94色); 浅黄白:K级(93色)和L级(92色); 浅黄:M级(91色)和N级(90色); 黄:<级(<90色) 其他宝石也各有颜色标准。 对于翡翠来说,愈娇绿的愈具价值,色调均匀才是上品。翡翠颜色的饱和度或深浅、颜色的纯正程度、颜色的明亮程度、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等方面都很重要。 对于玛瑙来说,红色玛瑙首饰最贵重。 红宝石颜色以鸽血红或纯红色为最佳,其次为红色、粉红色、紫红色;蓝宝石以矢车菊蓝色(略带紫色的蓝色)或纯蓝色为最佳等等。 当然,宝石的颜色不是绝对的说哪种比较好。比如钻石,虽说钻石越白越好,但含杂质的彩钻,尤其是色调均匀的彩钻价值也大。很多世界知名钻石,如“威廉姆森”、“希望”、“金色的五十周年纪念”、“蒂凡尼”、“沙皇”、“保罗一世”、“金叶菊”、“康德”均为彩钻。 其二,透明度。对于晶体类矿物宝石来说,宝石是否透明对于品质有很大影响。

宝玉石鉴定仪器 图

宝玉石鉴定仪器图 标签: 分类:古玩 热导仪宝玉石鉴定仪器(图) 查尔斯滤色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用来代替钻石的仿制品越来越多,这其中包括天然无色宝石和人工合成宝石,它们仿钻石的效果极好,有时用肉眼很难区分。 莫桑石 优化处理钻石把钻石中的瑕疵去掉,以提高钻石的级别,但进入市场后,我们要有相应的方法鉴定出钻石有没有优化处理?鉴定钻石的仿制品及优化处理品有时要借助先进的仪器来辨认。 珠宝玉石饰品的典当鉴定离不开有效的鉴定工具和仪器,一般来说,一个经验丰富的典当师有一个10倍放大镜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但是为了作到更准确,更全面,结合典当师实际工作需要,一般还应配备一些辅助性的检测工具和仪器,下面列举部分常用的珠宝玉石检测工具和仪器。 1、镊子 2、10倍放大镜: 手持式放大镜 手持式放大镜 10倍放大镜是鉴定宝石的必备工具,事实上,典当师在鉴定诸多类型物品时都要用到。10倍放大镜是由三个透镜所构成,合格的10倍放大镜应清晰度高,并且能消除影响观察宝石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用时,一只手执住放大镜,置于并贴近一只眼睛的正面,另一只手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饰品托架(如为裸石应使用宝石镊子)并靠近放大镜,直到眼睛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宝石。对于裸钻,应用镊子小心地

夹紧,防止掉落。一般的10倍放大镜价格大约在几十元,好一点的也只需要上百元。 、笔式电筒 3 笔式电筒 聚光笔式电筒是作为照明工具,在鉴定中可作为照明电源,对于观察宝石表面和内部包裹体及结构很重要。这个属于易耗品。一般的宝玉石爱好者和卖家也会常备一支电筒的。 4、折射仪 折射仪是很重要的宝石鉴定仪器,其设计目的是能无损、快速、准确的读出待测宝石的折射率。每种宝石有其对应的折射率,比如翡翠是1.66,红宝石和蓝宝石是1.762~1.770,海蓝宝石是1.577~1.583,碧玺是1.624~1.644等等。通过准确的测出宝石折射率,就可以大体确定待测宝石到底可能是什么宝石,然后再结合其它的鉴定手段确定宝石种属。 将宝石放在金属台的棱镜上 看目镜读出数值 5、宝石显微镜: 宝石显微镜一般是宝石实验室必备的鉴定检测仪器之一,它的用途很广,通过宝石显微镜放大观察的宝石其表面和内部特征可一目了然,宝石显微镜是通过内置光源采用暗域照明法、亮域照明法和垂直照明法工作原理对宝石实施观察,放大倍数一般为10倍至70倍,对天然宝石与人工合成宝石及仿制宝石之间的区分有很大作用,对宝石的净度观察也很有效,在宝石学专业鉴定室里,宝石显微镜还可测定部分宝石的近似折射率和吸收光谱的观察以及宝石的显微照相等用途,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典当行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配备。 、偏光仪 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