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坡面水蚀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坡面水蚀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坡面水蚀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坡面水蚀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坡面水蚀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光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刊名:

水科学进展

英文刊名: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年,卷(期):2001,12(3)

被引用次数:16次

参考文献(50条)

1.刘国彬;张光辉原状土冲刷法与人工模拟降雨法研究土壤抗冲性对比分析 1995(04)

2.蒋定生;李新华;范兴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土壤抗冲性的水平变化和垂直变化规律 1995(02)

3.蒋定生黄土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抗冲能力的研究 1979(04)

4.朱显谟甘肃中部土壤侵蚀调查报告 1958

5.雷阿林土壤侵蚀模型试验的原型选定问题 1995(03)

6.Abrahams D;Gary Li Effect of saltating sediment on flow resistance and bed roughness in overland flow 1998

https://www.doczj.com/doc/1110871.html,ers G;Rauws G Transporting capacity of overland flow on plane and on irrigular beds 1986

8.J Y Lu;Cassol A;Foster R Selective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sediment particles in shallow flow 1988(04)

9.Julien P;Simons B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of overland flow 1986(03)

10.Alonso C;Neibling H;Foster R Estimating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in watershed modeling

1981(05)

11.Foster G;Huggins F Deposition of sediment by overland flow on concave slopes 1976

12.张科利;唐克丽黄土坡面细沟侵蚀能力的水动力学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土壤学报 2000(01)

13.蔡强国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模型 1995

14.胡世雄;靳长兴坡面动力侵蚀过程的实验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1999(02)

https://www.doczj.com/doc/1110871.html,ers G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for the transport capacity of overland flow:

Erosion,transport,and deposition process 1990

16.De Roo A;Wesseling G;Ritsma G LISEM: A single-event,physical based hydrlogical and soils erosion model for drainage basin.I:theory,input and output 1996

17.Morgan R;Quinton N;Smith E The European Soil Erosion Model(EUROSEM):a dynamic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sediment transport from fields and small catchments 1998

18.Elliot W;Laflen M A process-based rill erosion model 1993(01)

19.Nearing M A probabilistic model of soil detachment by shallow turbulent flow 1991(01)

20.Nearing M;Bradford M;Parker C Soil detachment by shallow flow at low slopes 1991(02)

21.Owopuit L;Stolte J Soil detachment in the physically based soil erosion process:a review 1995(04)

22.刘宝元;张科利;焦菊英土壤可蚀性及其在侵蚀预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1999(04)

23.Gary Li;Abrahams D Controls of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in laminar interrill flow on stonecovered surfaces[外文期刊] 1999(01)

24.谢承迪坡面流类型及坡地水力侵蚀计算方法[期刊论文]-水土保持通报 1999(04)

25.沙际德;蒋允静试验初生态侵蚀性坡面剥层水流的基本动力特性 1995(04)

26.Hirschi M C;Barfield B J KYERMO-A physically based research erosion model.Part Ⅰ :Model development 1988(03)

27.Borah D Sediment discharge model for small watersheds 1989(03)

28.Foster G;Meyer D A closed-form soil erosion equation for upland areas 1972

29.Ewing L;Mitchell K Overland flow and sediment transport on small plots 1986(06)

30.Moore I D;Burch G J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of sheet and rill flow:Application of unit stream power theory[外文期刊] 1986

31.Nearing M;Simanton R;Norton D Soil erosion by surface water flow on a stony,semiarid hillslope 1999

32.Nearing M;Norton L;Bulgakov A Hydraulics and erosion in eroding rills 1997(04)

33.Abrahams A D;Li G;Parsons J Rill hydraulics on a semiarid hillslope,southern Arizona[外文期刊] 1996

https://www.doczj.com/doc/1110871.html,ers 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scharge,velocity,and flow area for rills eroding loose,non-layered materials 1992

35.Guy B T;Dickinson W T;Rudra R P The roles of rainfall and runoff in the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of interrill flow 1987(05)

36.Nearing M;Foster R;Lane J A process-based soil erosion model for USDA-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 technology 1980(05)

37.Yang C Unit stream power and sediment transport 1972

38.Bagnold R An approach to the sediment-transport problem from general physics 1966

39.Kemper W;Trout J;Brown J Furrow erosion and water and soil management 1985(05)

40.Rose C;Williams R;Sander C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soil erosion and deposition processed:I.Theory for a plane land element[外文期刊] 1983(05)

41.陈国祥土壤侵蚀与流域产沙的物理过程及预报模型 1995

42.江忠善坡面流速的试验 1988

43.Gang Li;Abrahams A D;Atkinson J F Correction factor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mean velocity of overland flow 1996

44.King K W Methods of rill flow velocity dynamics 1992

45.Emmett W W The hydraulics of overland flow on hillslopes 1970

46.Horton R E;Leach H R;Vliet V R Laminar sheet-flow 1934

47.Foster G R;Huggins L F;Meyer L D A laboratory study of rill hydraulics.I: Velocity relationships 1984(03)

48.Luk S H;Merz W Use of the salt tracing technique to determine the velocity of overland flow 1992

49.Abrahams A D;Parsons A J;Luk S H Field measurement of the velocity of overland flow using dye tracing[外文期刊] 1986

50.Nearing M A;Lane L J;Albert E E Prediction technology for soil erosion by water:Status and

引证文献(17条)

1.李鹏.李占斌.郑良勇黄土坡面水蚀动力与侵蚀产沙临界关系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3)

2.于朋.雷孝章.陈平安.张广兴.周玉霞坡面流水力学特性研究的进展[期刊论文]-四川水利 2009(4)

3.柳玉梅.张光辉.韩艳峰坡面流土壤分离速率与输沙率耦合关系研究[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学报 2008(3)

4.谢小立.吕焕哲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红壤坡地雨水产流与结构拟合[期刊论文]-生态环境 2008(3)

5.管新建.李占斌.王民.郑良勇坡面径流水蚀动力参数室内试验及模糊贴近度分析[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2007(6)

6.张建军黄土坡面地表径流挟沙能力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泥沙研究 2007(4)

7.李鹏.李占斌.郑良勇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动力过程模拟与研究[期刊论文]-水科学进展 2006(4)

8.张光辉.刘宝元.何小武黄土区原状土壤分离过程的水动力学机理研究[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学报 2005(4)

9.李鹏.李占斌.郑良勇黄土陡坡径流侵蚀产沙特性室内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05(7)

10.谢小立.王凯荣红壤坡地雨水地表径流及其侵蚀[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5)

11.张建军.张宝颖.毕华兴.李笑吟黄土区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土壤抗冲性[期刊论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6)

12.谢小立.王凯荣湘北红壤坡地雨水过程的水土流失及其影响[期刊论文]-山地学报 2003(4)

13.张建军.毕华兴.张宝颖坡面水土保持林地地表径流挟沙能力研究[期刊论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5)

14.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唐克丽黄土丘陵区坡面薄层水流侵蚀动力机制实验研究[期刊论文]-水利学报 2003(9)

15.谢小立.王凯荣红壤坡地雨水产流及其土壤流失的垫面反应[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学报 2002(4)

16.夏卫生.刘贤赵土壤侵蚀中细沟流的初步分析[期刊论文]-水土保持通报 2002(2)

17.杨春霞.姚文艺.肖培青.王玲玲.申震洲坡面径流剪切力分布及其与土壤剥蚀率关系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1110871.html,/Periodical_skxjz200103020.aspx

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 崔尔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701研究所) 本文简要回顾空气动力学发展的历史及其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研制中的作用,对现代空气动 力学新的发展趋势和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研制中可能遇到的关键气动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今后发展提出看法。 一、 空气动力学与航空航天飞行器发展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物体与空气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是 航空航天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一。 1. 空气动力学推动20世纪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1903年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带动力飞机,实现了人类向往已久的飞行梦想。为 了研制这架飞机,他们进行过多次滑翔试验,还为此建造了一座试验段为0.01m 2 的小型风洞。正是这些努力,加上综合运用早期的空气动力学知识,最终获得了成功。 20世纪初,建立在理想流体基础上的环量和升力理论以及普朗特提出的边界层理论奠定了 低速飞机设计基础,使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成为现实。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可压缩气体动力学理论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超声速流中激波性质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跨音速面积积律的发现和后掠翼新概念的提出,帮助人们突破“音障”,实现了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50年代中期,美、苏等国研制成功性能优越的第一代喷气战斗机,如美国的F-86、F-100,苏联的米格-15、米格-19等。50年代以后,进入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发展的新时期,第二代性能更为先进的战斗机陆续投入使用,如美国的的F-4、F-104,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法国的幻影-3等。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和1961年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升空,被认为是 空间时代的开始。美、苏两国在战略导弹和航天器发展方面的激烈角逐,促使超音速和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得到迅速发展。两个超级大国都投入巨大力量,致力于发展地面模拟设备,开邻近高超出音速空气动力学和空气热力学的研究。航天方面的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克服由于高超音速飞行和再入大气层,严重气动加热所引起的“热障”问题上在钱学森先生倡导下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即物理力学,为航天器重返大气层奠定了科学基础。航空方面的研究重点则放在了发展高性能作战飞机、超音速客机、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和变后掠翼飞机。这一时期,空气动力研究方面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超临界机殿”新概念的提出,它可以显著提高机翼的临界马赫数。20世纪70年代后,脱体涡流型和非线性涡升力的发现和利用,是空气动力学的又一重要成果。它直接导致了第三代高机动性战斗机的产生,如美国的F-15、F-16,苏联苏-27、米格-29和法国的“幻影2000”。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者们在生物效应法和药物浓度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在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代标记物,指征药代动力学,方法学 前言: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 (如静脉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等)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已经在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剂学、药物治疗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等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药学研究中,药代动力学被广泛的应用于揭示中药作用机制及设计优化的研究,并衍生出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这门新兴学科。中药药代动力学基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对其加以定量描述。 1.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1生物效应法 药效的变化取决于体内药量的变化,可以通过测定药效的经时过程来反映体内药量动态变化。生物效应法从整体观点出发研究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更符合中医药理论。该法包括药理效应法、药物累计法,微生物指标法。 1.1.1药理效应法 药理效应法是一种以药理效应为指标研究药代动力学的方法。该法己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中药及其复方,特别是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草药及其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肇丽梅[1]采用小鼠热板致痛模型,以镇痛效应为指标,测定黄芩苷及清热合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及清热合剂口服给药后体存药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中药复方清热合剂的达峰时间明显慢于单方黄芩苷。李成洪[2]等以血清一氧化氮变化为药理效应指标,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禽病康在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时间标本存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禽病康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其口服后吸收较快,分布也快,而消除较慢,体内存留时间长,药效维持时间长。宋丽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一课程,大陆地壳演化考试资料整理

要点1 陆壳的起源 1 地球的形成年龄和前寒武纪地质年表 地球形成年龄为45.67亿年 2 月球的启示 月球起源的三种学说 一、分裂说——认为月球原是地球赤道区的一部分。在太阳系形成初期,所有的行星都处在高温熔融且高速自转的状态。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有些部分被从行星上甩了出去,形成卫星。月球也是这么来的。但是据现代科学家们的模拟计算,地球诞生时的离心力只不过是现在的4倍,不可能将这么大质量的物质抛出去。分析月岩样本也能发现,月球和地球的化学成分有很大不同。 二、同源说——认为月球和地球是从同一块原始星云中分别凝聚成团诞生的。但是它也同样面临着化学成分不同这一难题。 三、俘获说——认为月球原来是一颗离地球不远的小行星,受地球引力吸引成为围绕它转动的卫星。这一说法较好地解释了上面的难题,但也存在着明显缺陷。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并不比月球大多少,要俘获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月球的年龄:通过地球与月球的对比,一般认为它们都形成于45-46亿年前后,月球最古老岩石4.456 Ga 月壳的组成:月壳辉长岩+苏长岩+斜长岩高地(4-4.4Ga),高地之间是月海玄武岩(3.8-3.3Ga),高地的岩石类型主要由斜长岩( Anorthosite )和辉长岩 ( gabbro )组成, 月球的结构核、幔、壳撞击构造:月海,就是陨石冲击坑,主要的岩石类型

为玄武岩 月球的演化:岩浆海学说:月球表面熔融成岩浆海(44亿年)~~~分异成三层壳慢结构:斜长岩层、富钛铁矿层、低钛橄榄辉石岩层(43亿年)~~~富钛铁矿层下沉至月幔(39-41亿)年 3 地球先有陆还是先有洋 地球最古老的物质锆石,~4.4Ga (Jack Hills, Australia) 地球最古老的岩石长英质片麻岩,~4.1Ga (Acasta, Canada) 最古老的成规模的陆壳:片麻岩+表壳岩,~3.8Ga (Greenland) 锆石-比较好的定年办法: 形成于岩浆、变质以及热液条件下 U和Th含量高、Pb含量低 重要的U-Pb定年矿物以及Lu-Hf同位素测定 有较高的封闭温度 可有岩浆生长环带和变质环带或交代环带 原位分析会得到多个年龄和不同阶段的信息 锆石形态学和地球化学是区分不同成因的锆石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合理的解释锆石年龄的地质意义 根据锆石的REE含量和长英质熔体和锆石之间元素的分配系数,可以估算母岩浆REE 含量。根据LREE富集HREE亏损的老锆石计算所得的熔体成分具有太古宙花岗岩的特征(TTG,Martin et.al.,2005)。如Jack Hills的锆石具有的稀土特征与Acasta片麻岩(TTG)相同(Hoskin,2005)。因此,Jack Hills锆石结晶于TTG类的长英质岩浆。 Jack Hills 锆石具有环边结构,指示在 4.4-4.0Ga之间经历了改造(重熔re-melting)。这也暗示Hadean大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可以被岩浆和沉积过程所改造氧同位素测量结果(d18O = 5.4 -15)计算所得其母岩浆氧同位素为d18O =7-11 (Mojzsis et al., 2001; Peck et al., 2001; Wilde et al., 2001)。从而认为这些锆石包含与液态水在地表或者近地表相互作用的地壳物质。这些数据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指示早在 4.4Ga的Hadean时期,液态水(海水?)可能存在于地球表面。另外,也指示在石榴石稳定域内,TTG类岩浆的起源来自于变玄武岩的含水熔体( Martin, 1986; Martin et al., 2005),暗示水圈的存在 总之,Jack Hills锆石说明早在4.4Ga就存在与TTG类似的大陆地壳并且在整个Hadean 时期被持续的产生和改造。地壳也是稳定的并足以经受陨石的冲击。另外,锆石氧同位素组成和Hadean地壳成分(TTG)都支持Hadean时期地球表面存在液态水,这也是讨论早期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强有力的根据。 Jack Hills 锆石年龄( 4404±8Ma)的意义 根据锆石的REE含量和长英质熔体和锆石之间元素的分配系数,可以估算母岩浆REE 含量。根据LREE富集HREE亏损的老锆石计算所得的熔体成分具有太古宙花岗岩的特征(TTG,Martin et.al.,2005)。如Jack Hills的锆石具有的稀土特征与Acasta 片麻岩(TTG)相同(Hoskin,2005)。因此,Jack Hills锆石结晶于TTG类的长英质

《空气动力学基础》绪论

EXIT 1/70 流体力学研究所张华空气动力学基础 教材:1. 钱翼稷编著《空气动力学》 2. 陈再新等编著《空气动力学》主讲: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华教授 电话:82313570(h ) E-mail: huazhang5@https://www.doczj.com/doc/1110871.html, 空气动力学I EXIT 2/70 流体力学研究所张华 学习本课的几点要求 ?认真听讲,适当笔记-------空气动力学绝不是一门仅仅依靠自学和期末的几周突击就能学好的课程(提供课件);?积极思考,及时消化-------空气动力学概念多、方法新、公式多和大,但都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实际的工程应用背景,需要紧密结合物理含义、运用数理基础和力学知识,认真消化吸收,完全能够很好掌握; ?回答随机提问;注意章末重点;必要时做简单测验;及时进行答疑;认真完成作业;旷课将会扣分。 EXIT 3/70流体力学研究所张华 绪论 三、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进程简介四、空气动力学的分类与研究方法 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一、几个基本的空气动力学问题EXIT 4/70 流体力学研究所张华 一、几个基本的空气动力学问题 人类的祖先在海洋里生活了40亿年。 流体力学研究所张华人类在空气里也生活了700万年。 流体力学研究所张华 虽然生活在流体环境中,人们对一些流体运动现象却缺乏认识,比如: 1. :表面光滑还是粗糙?高尔夫球 2. :来自前部还是后部?汽车阻力 3. :来自下部还是上部? 机翼升力

EXIT 7/70 高尔夫球运动起源于15世纪的苏格兰。 EXIT 8/70 起初,人们认为表面光滑的球飞行阻力小,因此当时用皮革制球。 最早的高尔夫球(皮革已龟裂) EXIT 9/70流体力学研究所张华后来发现表面有很多划痕的旧球反而飞得更远。 这个谜直到20世纪建立流体力学边界层理论后才解开。 EXIT 10/70 流体力学研究所张华 后来发现表面有很多划痕的旧球反而飞得更远。 这个谜直到20世纪建立流体力学边界层理论后才解开。 光滑的球表面有凹坑的球 流体力学研究所张华现在的高尔夫球表面有许多窝,在同样大小和重量下,飞行距离为光滑球的5倍。 流体力学研究所张华 汽车阻力汽车发明于19世纪末。

水波动力学文献综述

华中科技大学 考生姓名陈刚 考生学号T201189948 系、年级研究生院 类别硕士 科目水波动力学理论与研究 日期2012年5月12日

水下滑翔器的水动力分析 摘要:水下滑翔器是一种无外挂推进系统,仅依靠内置执行机构调整重心位置和净浮力来控制其自身运动的新型水下装置,主要用于长时间、大范围的海洋环境监测,因此要求其具有低阻特性和高稳定性。文章主要从水下滑翔器水动力特性,纵剖面滑行时水动力特性计算和分析等方面对水下滑翔器的研究和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下滑翔器、水动力特性。 引言 水下滑翔器 (AUG)是为了满足海洋环境监测与测量的需要,将浮标、潜标技术与水下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研制出的一种无外挂推进系统,依靠自身浮力驱动,沿锯齿型航迹航行的新型水下机器人。AUG采用内置姿态调整机构和无外挂驱动装置,因此载体外置装置减少,避免了对载体线型的破坏,大大改善了载体的水动力特性。AUG具有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低、可重复利用、投放回收方便、续航能力强等特点,适宜于大量布放,大范围海洋环境的长期监测。AUG是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补充和完善,在海洋环境的监测、凋查、探测等力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内外现状 1989 年,美国人Henry Stommel 提出了采用一种能够在水下作滑翔运动的浮标进行海洋环境调查的设想,这就是水下滑翔机器人的最初概念。之后,美国开始了AUG 的研究与开发,自1995 年以来,在美国海军研究局的资助下,研制出SLOCUM( Battery) 、Sea glider 和Spray 等多种以二次电池为推进能源的水下滑翔机器人,以及以海洋垂直剖面的温差能作为驱动能源的Slocum 水下滑翔机器人。此外,美国的Prinston 大学建造了一个AUG 试验平台,主要用于AUG 的建模和控制方法研究。美国的Webb Research Corp 先后研制了Slocum Electric Glider 水下滑翔机器人和Slocum Thermal Glider 水下滑翔机器人,其中前者是一种高机动性、适合在浅海工作的水下滑翔机器人,而后者是一种利用海水热差驱动的水下机器人。华盛顿大学研制的Sea glider 水下滑翔机器人能够在广阔的海洋中航行数千千米,持续时间可达6个月,最大下潜深度可达1 000m。Sea glider 已经航行通过了阿拉斯加海湾和拉布拉多海的许多冬季风暴,能在目标位置进行垂直采样和测量。 Spray Glider 是美国的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研制的水下滑翔机器人,它最初被设计用于深海海域调查,其最大下潜深度可达1 500m。天线内置于滑翔翼中,在浮出水面时机身旋转90°,使有天线的一个滑翔翼垂直露出水面,然后就可以进行GPS 定位和卫星通信。 我国的水下滑翔机器人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有多家单位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工作。其中以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代表研制的AUG 于2005 年10月成功进行了湖上试验,于2006 年通过验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天津大学和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联合研制的温差能驱动的海洋监测平台也成功进行实验。此外包括沈阳工业大学在内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所也于近年开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

一、学科发展综述 1.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是人类社会前进的驱动力 2.高精度重力基准及其应用 3.地震震源破裂过程与地震烈度 4.地壳应力起源 5.空间物理探测的最新进展 6.我国重力卫星的发展机遇与进展 7.地震层析成像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问题和展望 8.电与电磁法勘查技术现状与趋势 9.扭秤周期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 10.冰川均衡调整(GIA)研究十年进展 11.基于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的地学问题研究 12.地震大地测量学研究进展 13.试论世界地图的发展阶段 二、地球重力学 1.Applications of a Portable Absolute Gravimeter For the StlJdies of Temporal Gravity Changes 2.Analysis ofterrain effects in cm-order geoid computations 3.钓鱼岛列岛海域高程基准的确定 4.综合海岸带GNSS水准和重力数据精密确定中国高程基准差别 5.珠峰高程的差异及相关问题的研讨 6.台湾地区时变重力观测及分析 7.空中扰动引力赋值中的地形影响分析 8.多种重力场数据混叠的中国海岸带海域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9.拉萨台超导重力仪格值绝对和相对测定的比较 10.Hydrological contribution on gravity and vertical crustal displacement atcollocated Jiufeng station of China 11.利用GOCE卫星数据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 12.时变重力场的理论描述与表达形式 13.卫星跟踪卫星模式中星间速度对地球重力场精度的影响 14.基于重力梯度测量的水下障碍物探测方法 15.冷原子干涉重力测量研究 16.重力水下辅助导航方法及试验 17.捷联式航空重力测量:算法模型和初步结果 18.A Revisit of the Time Domain Global Earth Tides 19.Tidal gravity measurements in Southeast Asia revisited 20.海潮负荷计算的球谐展开方法 21.引潮力位不同展开方法之间的数值比较 22.应变固体潮观测值中各向强异性响应的发现 三、空间大地测量学(按GNSS、测高、重力卫星、遥感排列) 1.New developments in space geodetic research:VLBI observations to space probes and GNSS remote sensing 2.GNSS数据处理与空间大气延迟修正及导航定位定轨与仿真研究 3.多模GNSS完备性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 崔尔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701研究所) 本文简要回顾空气动力学发展的历史及其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研制中的作用,对现代空气动力学新的发展趋势和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研制中可能遇到的关键气动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今后发展提出看法。 一、空气动力学与航空航天飞行器发展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物体与空气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是航空航天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一。 1.空气动力学推动20世纪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1903年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带动力飞机,实现了人类向往已久的飞行梦想。为了研制这架飞机,他们进行过多次滑翔试验,还为此建造了一座试验段为0.01m2的小型风洞。正是这些努力,加上综合运用早期的空气动力学知识,最终获得了成功。 20世纪初,建立在理想流体基础上的环量和升力理论以及普朗特提出的边界层理论奠定了低速飞机设计基础,使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成为现实。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可压缩气体动力学理论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超声速流中激波性质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跨音速面积积律的发现和后掠翼新概念的提出,帮助人们突破“音障”,实现了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50年代中期,美、苏等国研制成功性能优越的第一代喷气战斗机,如美国的F-86、F-100,苏联的米格-15、米格-19等。50年代以后,进入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发展的新时期,第二代性能更为先进的战斗机陆续投入使用,如美国的的F-4、F-104,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法国的幻影-3等。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和1961年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升空,被认为是空间时代的开始。美、苏两国在战略导弹和航天器发展方面的激烈角逐,促使超音速和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得到迅速发展。两个超级大国都投入巨大力量,致力于发展地面模拟设备,开邻近高超出音速空气动力学和空气热力学的研究。航天方面的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克服由于高超音速飞行和再入大气层,严重气动加热所引起的“热障”问题上在钱学森先生倡导下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即物理力学,为航天器重返大气层奠定了科学基础。航空方面的研究重点则放在了发展高性能作战飞机、超音速客机、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和变后掠翼飞机。这一时期,空气动力研究方面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超临界机殿”新概念的提出,它可以显著提高机翼的临界马赫数。20世纪70年代后,脱体涡流型和非线性涡升力的发现和利用,是空气动力学的又一重要成果。它直接导致了第三代高机动性战斗机的产生,如美国的F-15、F-16,苏联苏-27、米格-29和法国的“幻影2000”。

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和基本机制,概述了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方法学 1.简介 近年来,生物技术药物飞速发展,为了正确评价各种生物制品在人体内的疗效及安全性,必须研究生物因子在动物体内和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而与传统的药物相比生物技术药物具有种族特异性、免疫原性和非预期的多向活性等特点,使得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蛋白多肽类药物因其生理活性强、疗效高,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蛋白质类药物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这类药物蛋白质与内源性的蛋白质结构相似,由共同的氨基酸组成,微量的需要被测定的生物因子及蛋白质存在于大量的内源性蛋白质中。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药动学有其特征,吸收方面来看,一般而言,小分子肽的吸收是由被动扩散或载体转运完成的,脂溶性多肽可通过膜脂扩散,高度亲脂性的药物则能通过淋巴系统被吸收;水溶性分子则可通过水合孔和/或细胞间隙扩散,通过内吞或胞饮过程摄取入细胞,还有一些细胞转运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可通过非耗能途径穿过真核细胞的质膜,这些多肽已被成功地用于在细胞内转运比自身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许多倍的大分子物质。由于大多数蛋白多肽类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和水溶性的特点,若无主动的转运或消除机制,它们大多保留在细胞间隙。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是体内广泛存在的蛋白多肽酶使其失活。不同的给药途径、给药方案、体内蛋白结合、种属特异性、内源性物质等对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体内药物动力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 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选择正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和可靠的测定方法至关重要。 2.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2.1 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示踪法是通过目标蛋白质多肽上标记同位素,从而鉴别目标蛋白质和内源性多肽的方法。所使用的同位素有H3、C14、S32、I125等,I125其因比放射性高、半衰期适宜、标记制备简单而最为常用。标记方法有两种,一是内标法,即把含有同位素的氨基酸加入生长细胞或合成体系,该法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可能较小,但由于制备复杂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二是外标法,常用的化学方法如氯胺T或Lodogen法将I125连接于大分子上,其标记的样品比放射性高,制备容易半衰期短,成为现在最常用的生物技术药物标记物。姚文兵等运用同位素示踪法I125标记来研究聚已二醇修饰干扰素а2b的药代动力学,赵宁等用碘标法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都证明了同位素示踪法的灵敏度高,省时省力的特点,特别是对研究基因工程产品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具有与其它方法相比有不可比的优越性。关于标记位点的选择,理论上任何部位均可被标记,但需考虑是否存在标记氨基酸被机体再利用合成新的蛋白质而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当然,如果生物技术药物含有非天然氨基酸(如D氨基酸),标记位点的选择就不必再担心这样的问题了。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现状 二级学院:航空维修工程学院 班级:航修六班 学号:14504604 姓名:李达伦 日期:2015年6月30日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现状 (航修六班14504604 李达伦) 摘要:直升机空气动力学是直升机技术研究及型号研制的基础性学科和先进学 科,本文概述了国外的直升机气动理论与方法研究、基于气动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直升机气动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空气动力学;直升机 Abstract:Aerodynamics of helicopter is a helicopter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model development of basic disciplines and advanced subje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oreign helicopters gas dynamic theory and method of research, based on the aerodynamic theory and methods of applied basic research, helicopter aerodynamic test technology research status. Key word:Air dynamics; helicopter 1 前言 飞行器的设计和研制必须以其空气动力学为主要依据,这是飞行器研制区别 于其它武器平台的典型特征。直升机以旋翼作为主要的升力面、推力面和操纵面, 这种独特的构型和旋翼驱动方式,更使其气动特征具有复杂的非定常特征,其气 动分析和设计技术固定翼飞行器更具挑战性。 直升机气动研究是指认识直升机与空气之间作用规律、解释直升机飞行原 理、获取提升直升机飞行能力和效率的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其 主要任务是获得直升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1]。由于直升机气动特征性直接决定了 型号飞行性能、振动特性、噪声水平,且是结构设计、寿命评估等的直接依据, 因此直升机气动研究是直升机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更是型号研制的基础。尤其 是要实现舒适、安全、便利、快捷的直升机型号研制目标,直升机空气动力学将 体现其核心推动作用。 2 内容和范围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专业发展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主要有直升机气动理论与方 法的研究、基于气动原理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气动特性试验研究三大内容。 直升机气动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重点关注旋翼与周围空气相互作用现象及机 理的分析模型和方法,通过对气动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实现对直升机及其流场的 深入了解,以准确地计算其空气动力学特性。 气动应用研究是指基于气动理论和方法,以直升机研制为目标所展开的应用 基础研究,涵盖气动特性、气动弹性、气动噪声、结冰模拟、流动控制等应用领

地下水动力学发展史

地下水动力学发展史 郑龙群64090510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1 概述 虽然人类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但对地下水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是较晚的。地下水动力学的发展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四个阶段:稳定流建立和发展阶段(1856~1935)、非稳定流建立和发展阶段(1935~1969)、实验-电网络模拟技术阶段(1950~1980)、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阶段(1965~今)。 2 稳定流建立和发展 2.1 达西定律(Darcy’s Law)[1] 1856年法国水力工程师H.P.G.达西通过砂的渗透试验获得渗透流速与水力坡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线性渗透定律,即达西定律,其表达式为: ?H Q=KA 式中Q为单位时间渗流量,A为过水断面,?H为总水头损失,L为渗流路径长度,K为渗透系数。关系式表明,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多孔介质的渗流量与渗流路径长度成反比,与过水断面面积和总水头损失成正比。 达西定律的提出标志地下水动力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2.2Dupuit假设及Dupuit公式[2] 1863年,J. Dupuit提出,潜水在缓变流动下,允许忽略地下水的垂向分速度来计算,把达西定律推广用于求解实际问题。 Dupuit公式是以达西定律为基础,推导出地下水单向及平面径流向稳定流的公式。

Dupuit公式的出现,对当时地下水动力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3 地下水稳定流的产生 1901 年,P. Forchheimer 等研究了更复杂的渗流问题,从而奠定了地下水稳定理 论的基础[3]。1906 年, Thiem公式的提出为地下水稳定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4]。 3 非稳定流的建立和发展(1935~1969) 3.1 地下水非稳定流理论的产生 在20世纪初期温策尔通过抽水试验,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现象,并作了比较正确的解释。其中主要的几点是[5]: 1.在分布宽广的潜水含水层中抽水是个逐渐疏干含水层的过程,首先主要是疏干抽水井附近的部分含水层。以后,随着降落漏斗的扩大,逐渐更多地疏于远处的含水层。 2.而在抽水井附近最先达到接近于稳定的状态,越远越偏离稳定状态。 3.既然降落漏斗发展的过程是漏斗中含水层疏干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必然与含水层的给水度有关。反过来,根据疏干发展的过程,应该能计算出含水层的给水度。 温策尔的结论,几乎己包含了地下水径向非稳定流的全部主要思想。然而,由于缺乏数学准备,他只能限于定性的解释,没有能推导出实用的公式。 1928 年,O.E. Meinzer根据大量长期观测资料,认为承压含水层时可压缩而且是有弹性的。随着抽水引起的承压水头的下降,承压含水层也释放出一部分贮存的水,因而再分布宽广的承压含水层中抽水的过程,也是不断消耗含水层中贮存水的过程。这样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理论出现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3.2Theis公式 1935年美国学者泰斯(C. V. Theis)在数学家鲁宾(C. I. Lubin)的帮助下,利用水流和热流的相似性,根据热传导问题的非稳定流求解方法,给出了当水井抽水时井附近地下水位变化的非稳定流解,创立了地下水运动的非稳定流理论,这一非稳定流问题的解即是泰斯公

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现状

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现状 摘要:板块构造理论,在全球构造的形态学与运动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新成绩,获得了大量的新证据,它已经不是处在一种假说的阶段。但是动力学机制问题至今尚未解决。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现今被接受的假说和比较合理的观点,全面展现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板块运动,动力学机制 0引言 1915年,德国的魏格纳提出了轰动地学界的大陆漂移假说,1928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霍姆斯提出了地幔对流假说。其后,McKenzie,Parker,Morgan和Pichon 等将岩石圈划分为6个板块,并且建立起了板块之间的运动模式,板块运动的动力一般认为是由于地幔的对流[1]。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板块运动的动力源还未达成共识,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和研究的不断进展,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各种假说和模型,总结起来动力学机制问题主要有几种观点、假说被普遍接受动力学机制,大体上可分为外生力源和内生力源两大类。 1板块运动的外生力源 1.1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向心力的周期变化 地球作为天体中的一员,遵循万有引力定律,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宇宙中其它天体的作用力。板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结构单元,其运动规律应该受到天体运行

规律的影响,地球是一个开放性体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员与宇宙空间进行的能量交换。早在60、70年代不少学者就注意到地球公转、自转速率的变化以及银河年周期对地球演化的影响,例如大量的古地磁倒转资料证明倒转的长周期规律与银河年一致,即正向极性百分比出现的极值时间往:的峰值相对应(朱炳泉,周新化,1976)。蔡东升根据地球上存在的突变事件以及地球在演化过程中其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以及造山运动周期与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向心力的周期改变有关[2]。现代天体物理模式的观察和计算表明140M和360Ma时太阳系受到银河系的向心力为极大值,而这基本正好对应着侏罗纪和泥盆纪两次大的板块聚合一离散转换期,即两次联合古陆拼合-解体转换期。前侏罗纪的联合古陆,侏罗纪开始解体。早在1915年就由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魏格纳提出并被后来的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证据所证实,这一联合古陆拼合一解全期与140Ma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向心力极大值相吻合。而泥盆纪全球性红层的出现标志着这一时期存在一个全球性造陆事件,与板块构造相联系应该代表又一次联合古陆形成期,这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泥盆纪末这又一泛大陆解体正好对应着360Ma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又一向心力极大值期。晚元古代还存在一个联合古陆的认识成为1993年在智利召开的第五届环太平洋国际地体会议的重要话题。晚元古代末全球性裂谷盆地沉积标志这一泛大陆走向解体。以此为测算起点,板块的联合一解体周期大约为600Ma至360Ma和360Ma至140Ma,其时间差为240—220Ma,这与现代恒星视向速度观察和射电天文资料计算的银河年周期220—250Ma极为吻合。蔡东升认为全球板块的聚合—离散周期合乎银河年周期准则,即全球性板块大约在一个银河年时间内(220—250Ma)离散—聚合一次。古生代以来已有两次聚合,即有两次泛大陆形成过,现在正进人第三个泛大陆形成期。推动板块运动的动力与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向心力有关[1]。 1.2固体潮引起板块的运动 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固体地球产生的周期形变的现象。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不但可以引起地球表面流体的潮汐(如海潮、大气潮),还能引起地球固体部分的周期性形变。太阳的质量虽然比月球的质量大,但月球同地球的距离比太阳同地球的距离近,月球的引潮力比太阳的引潮力大(前者是后者的2.25

未来航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精)

未来航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 空气动力学的每一个新的发现或突破都会导致飞行器性能的提高和更新换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科学家茹科夫斯基提出的不可压翼型升力公式奠定了飞机设计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高速空气动力学,包括可压缩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成果(如面积律及后掠翼概念的提出,最终保证了X-1成功突破音障,并推动了一系列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和更新换代。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40多年间,由于分离流和漩涡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脱体涡非线性空气动力学的应用,飞机的失速临界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大大增加,从而使战斗机性能显著提高,实现了更新换代。同时在民机领域,超临界翼型、多种形式的前后缘襟翼和翼梢小翼等的应用也导致了民机的快速更新换代。 先分析一下F-22战斗机及第三代喷气式客机的性能及其相关先进气动技术。F-22,世界上第一种也是目前唯一一种投入使用的第四代超声速战斗机。它所具备的"超声速巡航、超机动性、隐身、可维护性"(即所谓的S4概念,也有资料将"短距起落"包含在内,称为S5成为第四代超声速战斗机的划代标准。超声速巡航的实质是通过先进的气动设计,大幅降低超声速零升阻力系数,提高超声速升阻比,结合大推力低油耗发动机,使飞机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实现长时间的超声速飞行。超机动性,主要就是指过失速机动性。良好的大迎角飞行品质和有效的控制手段是过失速机动性的两大基础,而这两大基础的技术依靠就是大迎角空气动力学和先进的控制系统。一般战斗机在迎角超过30°时就会产生俯仰发散、抖振、失速、不可控横航向运动等一系列问题,而F-22可以保持迎角在-40°~60°飞机的可控性,这都得益于其优良的气动布局。隐身性能,即低可探测性。据报道,F-22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沿主要方位约为0.08~0.065m2,这主要得益于先进隐身材料和气动隐身设计。F-22是通过以下方面在气动上实现上述性能的: (1采用翼身融合体,带内部武器舱。

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第16卷第7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Vol.16No.72006年4月 ChinaJournalofModernMedicine Apr.2006 收稿日期:2006-01-20 本文就国内近年来纳米药物药动学研究的动向及成果加以概述。 1纳米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纳米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化学药品的药代 动力学研究没有本质区别,其方法分为血药浓度法和生物效应法。1.1血药浓度法 血药浓度法是药动学研究的经典方法,主要研究纳米药物中有效成分明确者,也是计算药代动力学最常用最准确的一种方法。常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薄层层析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放射性同位素法和放射性免疫法等方法进行测定。如张阳德等[1]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大鼠体的研究。刘炜等[2]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浓度的方法。 1.2 生物效应法 纳米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干扰因素多,难以用常 规的血药浓度的方法测定其药代参数。80年代产生 了以药效为指标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的理论和方法。 1.2.1药理效应法药理效应法是以药物的效应强度,包括量效关系,时效关系为基础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的方法。目前,该法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纳米中药及其复方,尤其是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薛焰等[3]用药理效应法测定药动学,比较了超细粉马钱子和普通粉马钱子的药动学参数。1.2.2微生物指标法其原理主要是含有试验菌株的琼脂平板中抗菌药扩散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大小与抗菌药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选择适宜的敏感菌株测定体液中抗菌中草药的浓度,然后按照药代动力学原理确定房室模型,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如陈鹏,毛天球等[4]以抑菌效应为指标,测定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材料药动学参数。 文章编号:1005-8982(2006)07-1028-04 ?综述? 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张阳德1,赵志坚1,张浩伟2,张彦琼3 (1.中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8;2.美国加州医疗中心, 加利弗尼亚州文图拉CA93003;3.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纳米药物载体在近年研究已取得飞跃的发展。该文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角度综述了纳米药物的吸收、分布和转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纳米药物;药代动力学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A Newdevelopmentofpharmacokineticofnano-drug ZHANGYang-de1,ZHAOZhi-jian1,ZHANGHao-wei2,ZHANGYan-qiong3 (1.NationalHepatobiliary&EntericSurgeryResearchCenter,MinistryofHealth,Changsha,Hunan410008,P.R.China;2.MedicalCenterofCalifornia,CaliforniaCA93003,USA;3.Biomedicaland EngineeringInstituteof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08,P.R.China) Abstract:Theresearchofnano-drug-loadedcarrierhasmadefastprogressaspotentialdrugdeliverysystems.Fromthepointofpharmacokinetic,thispaperreviewsthepresentstateoftheabsorpation,distributionandinvertionofnano-drugs. Keywords:nano-drug;pharmacokinetic

流体构造动力学及其研究现状与进展

流体构造动力学及其研究现状与进展 徐兴旺,蔡新平,王杰,张宝林,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要:流体构造动力学是介于流体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之间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主要研究由流体的温度和压力等物理状态及其变化、流体的迁移与运动和流体与岩石矿物发生化学反应等物理与化学过程所引起的构造作用和动力学机制,研究内容涉及流体与构造的关系、流体的构造作用方式、流体构造类型与动力学成因机制。对流体构造动力学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介绍了流体构造动力学的一些研究进展,并指出流体是地壳运动、造山作用及岩石的褶皱和断裂等构造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 关键词:流体;构造;构造动力学;流体构造动力学。 随着流体与构造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研究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意识到:流体的运动及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也可导致岩石的破裂和变形、诱发新的构造作用,流体是一个重要的构造动力源和构造运动的发动机。为了更好地促进流体构造作用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认为有必要确立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研究方向和分支学科,并称之为流体构造动力学。本文简要介绍了其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与进展。 1流体构造动力学概述 流体构造动力学(Tectonic Dynamics of Fluids)是介于流体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其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两部分。 流体构造动力学基础理论部分主要研究由流体自身物理状态(温度、压力和运动等)和化学组分与特性(酸碱度、氧逸度和溶解度)所引起的构造作用及

其动力学过程,包括:①由流体的温度和压力等物理状态及其变化和流体的迁移与运动等物理过程所产生的构造作用和动力学过程;②由于流体化学组分的加入导致岩石矿物物理性质的变化和流体与岩石矿物发.生化学作用等所引起的构造作用和动力学过程。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流体与构造的关系、流体的构造作用方式、流体构造类型与动力学成因机制。 流体构造动力学应用研究指应用流体构造动力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解决生产和生活所面临的难题。目前应用较多的领域是石油井下开采、隐伏矿床(含油气)定位预测与地震滑坡等灾害预测。石油井下开采过程所采用的水压致裂榨油技术就是根据流体液压致裂理论开展的。 流体构造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从流体与岩石矿物相互作用过程所形成和保存于岩石矿物中的形变相变形迹的研究着手,划分形变相变形迹的类型、序次,研究形变相变形迹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组构特征,借助于先进的测试分析手段研究形变相变形迹中的物理化学信息,进而反演流体的运动及其与岩石矿物相互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动力学过程。 2流体与构造的关系 构造与流体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和多方面的。岩石矿物的压溶作用和物质再沉淀过程及其对变形的影响就是构造与流体相互作用的典型例子。由压力作用造成矿物接触界面附近物质溶解的压溶作用(pressure solution)是岩石形变相变的重要过程[1],被溶解的物质在岩石-流体系统中通过颗粒边界通道发生扩散迁移[2,3],压溶作用及物质的再沉淀过程被认为是地壳变形的一种重要的流变机制[4,5], 称为压溶流变(pressu re-solution creep)或溶解迁移流变(solution-transfer creep)。Shimizu[6]给出了石英矿物中压溶流变的动力学模型,他的计算结果显示,温度在150℃、250℃和350℃时石英质岩石处于变质状态下压溶流变的应变速率分别为每秒10-9~13、10-8~11和10-7~11。

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研究现状的综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研究生部 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研究现状的 综述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 班级:研1202班 学号: 2012020045 姓名:曹国栋 指导教师:林慕义(教授) 完成日期: 2012 年 11月 26 日

目录 前言 (1) 1汽车空气动力学概述 (3) 1.1汽车空气动力学 (3) 1.2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 (4) 1.2.1理想流体、不可压缩流体和定常流 (4) 1.2.2流体的基本方程 (4) 1.2.3气流分离现象 (5) 1.3车身表面的压力分布 (6) 1.3.1压力系数 (6) 1.3.2车身各部位的压力分布 (7) 1.3.3汽车空气动力学装置 (8) 2车身整体优化造型概况 (9) 2.1纺锤状的流线体 (9) 2.2水珠体 (9) 2.3卡曼-背 (10) 2.4“鲸状”理论模型 (10) 2.5 Morelli模型 (11) 3国内外关于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2) 3.1 国内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2) 3.2 国外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5) 4总结与展望 (20) 参考文献 (21)

前言 德国人Karl Benz于1886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汽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具有车轮和车架的代步运输工具,通过逐步地发展完善,精密的现代汽车已经具有了复杂的机械结构、优良的发动机和高性能的传动制动系统。最初的汽车,车速相当低,所以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的机械性能问题外,并没有考虑空气动力学方面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性能在逐步提高,汽车行驶速度不断加快,驾驶员和乘客开始处于气流之中,挡风玻璃随之出现,空气阻力的影响开始突出起来。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认识汽车动力特性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汽车行驶的气动力影响。对于汽车整体外观,其变化的几个阶段就是考虑了气动性能产生的影响。 我国汽车工业技术相对落后,开发能力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各个汽车工业集团在自主研发方面的奋发图强,使得我国汽车工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汽车空气动力特性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汽车的气动阻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即气动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和燃油与车速的立方成正比,因此通过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来降低汽车气动阻力、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改进发动机冷却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汽车动力性,而且还可改善其燃油经济性。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良好的空气动力稳定性(侧风稳定性、高速操纵稳定性)至关重要,而通过空气动力学途径提高制动器制动效能则是汽车高速、安全行驶的前提。改善车身内部流场品质和散热、取暖、除霜等特性,减少尘土污染和降低气动噪声,又是乘坐舒适性的基本保证。 为了改进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全球汽车工业界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对汽车内外流场的流动及相关现象进行研究。风洞试验是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传统而又有效的方法,它为汽车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随着计算机和数值仿真方法的迅速发展,属于新型交叉学科的汽车计算流体力学得以蓬勃兴起,它为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汽车计算流体力学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机求解相应的数学方程组,研究汽车绕流的空间运动特性,给出流动规律,为汽车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汽车计算流体力学的兴起也促进了汽车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方法的发展,三者相辅相成必将进一步推动汽车气动特性的设计和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