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与密度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质量与密度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质量与密度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质量与密度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矿石(不吸水)的密度,由于弹簧测力计量程太小,故借助电子秤来完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烧中装适量水,置于已调零的电子秤上,电子秤的示数为1m ; (2)如图乙所示,将矿石用细线系住(细线的体积、质量忽略不计),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F =_____N ,电子秤的示数为2m ;

(3)如图丙所示,取下弹簧测力计,将矿石缓慢沉入杯底,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3m ,则矿石的质量m 石=_____kg 。小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了矿石的密度;

(4)同组的小红同学仔细观察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发现在图乙所示的操作中,矿石接触到了烧杯底部,其余操作完全正确。并指出与真实值相比,小明所测矿石密度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如图丁所示,小红再次重复图乙所示操作,但矿石与烧杯底部未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F =l.8N ,那么此时电子秤的示数应该为4m =________kg ,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kg/m 3 (6)经过分析他们还知道,图乙中矿石对烧杯底部的压力为_______N

(7)在实验中找到乐趣的小明再次大胆创新,提出能否在天平和量筒都没有的情况下测出石块密度。于是他找来了大小圆柱形容器和刻度尺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A .用刻度尺在大小柱形容器的外壁均匀标出刻度,并分别量出大小圆柱形容器直径,计算出大容器底面积为1S ,小容器底面积为2S ;

B .如图甲所示,在大小容器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将小容器放入大容器内,静止后小容器漂浮,读出此时大容器和小容器内液面深度分别为1H 、1h ;

分别为2H 、2h 。

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石块体积为_________;石块的密度为______(均用题目所给已知量进行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1.7 0.21 偏小 1.04 3710? 0.1 211H H S ρ-?水

() 212h h S -?() 211

212

H H S h h S ρ-?-?水()()

【解析】 【分析】 【详解】

(2)[1]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 ,弹簧测力计的时数为1.7N 。 (3)[2]由图甲、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

m =1.22kg-1.01kg=0.21kg

(4)[3]图乙矿石接触杯底,导致电子秤的示数增大,求得矿石的体积增大,质量测量是准确的,所以矿石的密度偏小。

(5)[4]由图丙可知矿石和水的总质量为1.22kg ,由(3)可知矿石的质量为0.21kg ,矿石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这三个力是平衡的,所以G 石=F 浮+F 拉,浮力为

F 浮=

G 石-F 拉=0.21kg×10N/kg-1.8N=0.3N

所以此时台秤的示数为

1.22kg 10N/kg 0.21kg 10N/kg 0.3N

1.04kg 10N/kg

m ?-?+=

=示

[5]由G 石=F 浮+F 拉,=F gV ρ浮液排,石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可求得石块的体积为

-5333

- 2.1N-1.8N ==310m 10kg/m 10N/kg

G F V g ρ=??石拉石水 则矿石的密度为

33

53

0.21kg =

=710kg/m 310m m V ρ-=??石石石 (6)[6]矿石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浮力、支持力,这四个力平衡,所以可得到,G 石=F 支+F 浮+F 拉,支持力为

F 支=

G 石-F 浮-F 拉=m 石g -ρ水gV 排-F 拉=0.21kg×10N/kg-1.0×103kg/m 3×10N/kg-1.7N=0.1N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矿石对烧杯底部的压力也是0.1N 。

(7)[7]由题意知,根基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液排,如图甲所示,在大小容器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将小容器放入大容器内,静止后小容器漂浮,读出此时大容器和小容器内液面深度分别为1H 、1h ;此时小容器和小容器内水的重力设为G 1,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和重力相等, 即

F 浮1=

G 1=ρ水gS 1

H 1

别为2H 、2h ,此时小容器、石块和小容器内水的重力设为G 2,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和重力相等, 即

F 浮2=

G 2=ρ水gS 1

H 2

则石块的重力为G 2-G 1,质量为

1112

21211=

gS H gS H G G m H H S g g

ρρρ==?---水水石水() [8]石块的体积即在小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差和小容器底面积的乘积,即为

212=V h h S -?石()

[9]根据密度公式m

V

ρ=

,则石块的密度为 211212

=H H S h S m V h ρρ-?-=

?石石石水()()

2.小明和小丽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小明的测量方法如图A 所示,其步骤:①在测鹅卵石的质量时,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g 。②在量筒内注入30mL 的水,将系上细线的鹅卵石没入水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cm 3。③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 3。

(2)小丽的测量方法如图B 所示,其步骤:a .在圆柱形玻璃筒内加入适量的水,正方体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 1;b .将鹅卵石放在塑料块上,塑料块仍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 2;c .用细线将鹅卵石系在塑料块下方,然后放入水中,塑料块仍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 3。

①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用所测量的符号表示)

②若在进行测量步骤c 时,不小心将部分水沾在塑料块的上表面,测得鹅卵石的密度为ρ',则ρ'________ρ(选填“>”、“=”或“<”)。

【答案】左 22.4 8 2.8×103

12

32h -h h -h ρ水

=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1]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由图乙可知,鹅卵石的质量为

m =20g+2.4 g=22.4g

②[3]由图丙可知,鹅卵石的体积为

V =38cm 3-30 cm 3=8cm 3

③[4]由m

V

ρ=

得,鹅卵石的密度为 333

3

22.4g 2.8g /cm 2.810kg /m 8cm m V ρ=

===? (2)①[5]设正方体塑料块一个面的面积为S ,则鹅卵石受到的浮力为

12F gS h h ρ=-浮水()

鹅卵石的重力G =mg =F 浮,则鹅卵石的质量为

12m S h h ρ=-水()

鹅卵石的体积

V =S (h 3-h 2)

故鹅卵石的密度为

()()12122332

h h S h h m V h h S h h ρρρ--=

==--水水 ②[6]若塑料块上沾上水后,塑料块和鹅卵石的重力增大,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但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不变,即h 2、h 3都不变,故测量的密度不变。

3.清清太湖水孕育了世代苏州人,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太湖水的密度究竟有多大,于是她舀取了一些太湖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己知它的密度为1ρ),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太湖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或做部分数据处理: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1m ;

(3)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太湖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 ,然后取出铜块∶

(4)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太湖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2m ; (5)______________;(请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

(6)用大平测量烧杯内剩余太湖水和烧杯的总质量3m 、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

3m =_________g ;

(7)计算太湖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物理量用题中符号表示);某次测量中测

得,1m =133.5g ,2m =91.4g ,3m =76.2g ,已知33

8.910kg/m ρ=?1∶则可算得

ρ=____kg/m 3;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小红测出的太湖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右 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直至标记A 处 47.4 23

11

·m m m ρ- 31.01310?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

(5)[2]铜块放入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铜块的体积,根据m

V

ρ=

表示出物体的体积,也就是排开水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的标记处,烧杯中水减少的质量等于铜块排开水的质量,故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 2后,需要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直至标记A 处。

(6)[3]由图可知烧杯内剩余太湖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320g 20g 5g 2.4g 47.4g m =+++=

(7)[4]铜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由m

V

ρ=

可得 1

1

m V V ρ==

铜排

烧杯倒入量筒中水的质量

23m m m =-

则太湖水的密度

23

23

1

111

·m m m m m m V m ρρρ--=

==

[5]代入数据可得

3333231191.4g 76.2g

8.910kg/m 1.01310kg/m 133.5g

m m m ρρ--=

=??≈? [6]由于取出铜块时带着水,使得体积偏大,倒入的水偏多,使得水的质量偏大,根据

m

V

ρ=可知密度偏大。

4.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取了适量的这种液体的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下列实验。

(1)实验前,小强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72.0g ;

b.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测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 ;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________。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3cm 。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g 。

(4)计算得到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3

kg /m 。

(5)在两次测量质量时,小强发现都使用了同一个磨损了的砝码,则对测量液体密度的结果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零刻度 右 称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相平 30 39 1.1×103 不会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天平要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的左侧,说明左侧更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其反方向调节,故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 [3]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故错误之处是称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3)b[4]在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5]量筒的分度值是2mL ,所以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30 mL ,即30cm 3。

c[6]由图丙,托盘中的砝码的质量是35.0g ,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0g ,所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m=35.0g+4.0g=39.0g

(4)[7]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72.0g-39.0g=33.0g m m m =-=总

液体的密度

3333'33.0g 1.1g/cm 1.110kg/m 30cm

m V ρ=

===? (5)[8]使用磨损的砝码会使读出的物质质量偏大,因为两次测量质量时,都使用了同一个磨损了的砝码,所以两次读出的物质质量都偏大,但是在此实验中是将两次实验结果相减来计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所以对量筒内液体的质量的结果不会有影响,也就对测量液体密度的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5.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_cm 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_________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 ,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g ;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 3,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可能会偏____;

(3)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 2

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表示,已知水的密

度为ρ水)

【答案】30.0 将游码拨回标尺零刻线处 63.6 31.0210? 小 ()2010

ρ--m m m 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图甲可以看到,量筒的分度值是1mL ,量程是50mL ,它的读数是

330.0mL 30.0cm =。

[2]从图乙可以看到,游码没有归零,所以应先将游码拨回标尺零刻线处。 [3]从图丙可以看到,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是

50g 10g 3.6g 63.6g m =++=

(2)[4]牛奶的质量是

-63.6g -33g 30.6g m m m ===牛杯

根据m

V

ρ=

可知,牛奶的密度是 333330.6g

1.02g/cm 1.0210kg/m 30.0cm

m V ρ=

===?牛牛牛 [5]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可能会偏小,因为量筒上会附有一些牛奶成分,那么在烧杯中的牛奶真实体积小于330.0cm ,当用330.0cm 这个体积去计算时,根据m

V

ρ=可知所得到的牛奶密度会偏小。

(3)[6]由题意可知,可得到这些水的质量是

10-m m m =水

那么这些水的体积是

10

-m m m V ρρ=

=

水水

还可以知道这些牛奶的质量是

'20-m m m =牛

这些牛奶的体积是

'10

-m m V V ρ==

牛水水

则牛奶的密度是

()'

20'10

--m m m V m m ρρ==水牛牛牛

6.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简,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

(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食用油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量龙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时,应把烧杯放在天平的______ (选填“左”或“右”)盘内,当天平平衡时,另一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_______g ;将烧杯中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是27g ;

(3)如图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是______cm 3,通过计算可得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kg/m 3;

(4)测量结束后在整理实验器材时,小明发现他在实验中所用的50g 砝码已生锈,且天平的左盘粘了一小块泥,则他所测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准确”或“无法确定”)。

【答案】右 左 63 40 0.9×103 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由图甲知,指针静止时偏左,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2]使用天平时,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3]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150g+10g+3g=63g m =

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63g 。 (3)[4] 如图丙所示

340mL=40cm V =

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是40cm 3。 [5]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是

63g-27g=36g m =

根据公式

333336g =0.9g/cm 0.910kg/m 40cm

m V ρ=

==?

可知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0.9×103 kg/m 3。

(4)[6]天平的左盘粘了一小块橡皮泥,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盘质量相等,测量物体质量时,左右两盘质量也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所用的50g 砝码生锈,说明砝码的实际质量超过标注的质量,因此可少加砝码便能与左侧平衡,而读数时却仍按标注值读取,因此所测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会偏小;而在测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27g 时,用不到50g 砝码,这就导致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偏小,根据公式m

V

ρ=可得,所测食用油的密度偏小。

7.小闻和小宁想测石块的密度,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

(1)小闻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如果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g .

(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

a .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g .

b .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145g .

c .通过计算,石块的密度为_____kg/m 3

(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 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游码 右 72 2.4×103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小闻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如果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甲知,物体的质量为m 5020272g g g g =++=; (3)14510342m m g g g -=-=石水;

倒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724230m g g g =-=水; 根据题意知,石块的体积等于倒出烧杯中水的体积,由ρm V

=得:3

3

30V 301/m g V cm g cm ρ==

=

=水

排水

;

物体的密度333372 2.4ρ 2.410/30m g g kg m V cm cm

=

===?;; (4)若b 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高于标记处,造成石块的体积测量偏小,由ρm

V

=得,密度偏大;

8.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

(1)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然后将石块放入左盘,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用排水法测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 g/cm 3.

(3)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操作中水可能溅出,会引起小石块体积测量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操作是用细线悬挂小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既能防止水溅出,还可以避免_________;

(4)小明整理器材时,发现使用的砝码生锈了,则测量的小石块密度会比真实值____(填“偏大”或“偏小”);

(5)一只5.79g 的纯金戒指,用图丙所示的量筒________测量出这只戒指的体积(选填“能”“不能”),(ρ金=19.3×103kg/m 3)

(6)取出小石块擦干水,将小石块轻轻的放在一个装满某种液体的玻璃杯中,玻璃杯容积为120mL.质量为30g ,如图所示,溢出一部分液体后,用天平测量出玻璃杯剩余液体、小石块总质量为188g ,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

【答案】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调至零刻度线处 右 1.45 偏小 损坏量筒 偏小 不能

31.25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然后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2] 指针向左偏,左盘下沉,应使平衡螺母往右端调,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由图乙可知,则小石块的质量:

50g 5g 3g 58g m =++=

由图丙可知,石块的体积:

390mL 50mL 40mL 40cm V =-==

石块的密度:

3358g 1.45g/cm 40cm

m V ρ=

== (3)[4]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操作中,放入小石块时,不慎掉入量筒的水中,溅出水,这样引起测得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从而引起密度测量值偏大;

[5]正确的操作是用细线悬挂合金缓慢浸没在水中,既能防止水溅出,还可以避免损坏量筒;

(4)[6]砝码生锈后质量会增大,这样用较少的砝码或少移动游码就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因此,测得的质量会偏小,根据m

V

ρ=得,他所测量的小石块密度将比实际小石块的密度偏小; (5)[7]因为m

V

ρ=

,所以金戒指的体积: 733

33

0.00579kg 310m 0.3cm 0.3mL 19.310kg/m

m

V ρ

-=

=

=?==? 由于量筒的分度值是2ml ,戒指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因此不能用该量筒测出戒指的体积。

(6)[8]烧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

=188g 58g 30g 100g m m m m --=--=石液总烧杯

烧杯中剩余液体的体积:

333==cm 40cm 80cm V V V --=石液总120

该液体的密度为:

333

3

100g

== 1.25g/cm 1.2510kg/m

80cm

m

V

ρ==?

9.小明为了测量花生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称量前,首先将__________,然后调节

____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2)将烧杯装满水,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 g,

(3)接下来把48g花生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停止溢水后,擦干沾在烧杯上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烧杯内剩余水和花生的总质量为129g.算出这种花生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4)由于个别花生漂浮在水面(不考虑花生吸水),测出花生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了解决个别花生漂浮的问题,小明改用“排沙法”测量花生体积;

①在量筒1中加入适量的沙,摇平,记录体积V1;

②在量筒2中放入重为G的花生,记录体积V2;

③把量筒1中的沙全部倒入到量筒2中,充分摇匀、摇平,记录体积V3;

a.实验应该选择细沙”还是“粗沙”?__________;

b.请用(5)小题中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花生的密度ρ=__________;(重力常量用g表示)

c.如果在步骤③中沙没有完全覆盖花生,测出花生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平衡螺母向右121g 1.2g/cm3大细沙

()

31

G

g V V

-大

【解析】

【分析】

在测量物体密度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让天平水平平衡,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测物体质量,利用排水法测物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处理数据即可得到密度。

【详解】

(1)[1][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即移至标尺零刻度线上,接下来观察分度盘上指针偏先哪边,反向调节平衡螺母,图中天平向左下倾斜,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即可;

(2)[3]将烧杯装满水,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如

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21g

(3)[4]把48g花生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烧杯、水、花生的总质量为:

121g48g169g

m=+=

有水溢出,溢出水的体积为花生的体积,剩下烧杯、烧杯内剩余水和花生的总质量为

129g,则溢出水的质量为:

129g169g129g40g

m m

=-=-=

溢总

根据密度公式

m

V

ρ=可得花生体积为:

3

3

40g

40cm

1g/cm

m

V V

ρ

====

花溢

则花生的密度为:

3

3

48g

1.2g/cm

40cm

m

V

ρ===

(4)[5]花生漂浮在水面,为完全浸没,测得的体积小于实际值,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出花生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

(5)[6]细沙空隙小,测量体积比较准确;

[7]已知花生的重力G,则花生的质量为:

G

m

g

=,

花生的体积为:

31

V V V

=-,

根据密度公式

m

V

ρ=可得花生的密度为:

()

3131

G

G

g

V V g V V

ρ==

--

[8]在步骤③中沙没有完全覆盖花生,则花生未覆盖部分体积没有计入,测得的体积比实际值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出花生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

10.张智同学在测量某固体物块密度实验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1)当横梁静止时观察到指针如甲左图,他把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线.

(2)然后他把待测物体放置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在右盘增减砝码.当他们准备移动游码时,突然发现之前天平调节时,忘记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0刻度处,游码处在甲右图位置,就调节了平衡螺母.张智同学准备把物体拿下来重新调节.万聪同学阻止了他,说他有办法解决,他请来老师做指导.

(3)当万聪把游码移到图乙位置,读出示数为_____g.万聪同学计算所得物体正确质量为______g.

(4)他们在量筒中倒入20ml 水,用细线系住物块,轻轻放入量筒中浸没,待液面稳定后如图丙,读出示数,算出物体的体积为____cm 3,得出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 (5)但是万聪提出疑问说,物块有吸水性,这样测出的密度不是物体的真实值.他把物体拿出来,把表面的水擦干后立即放在天平上测出物体的质量为32g ,物体吸水质量______g,算出物体未吸水时的密度为______g/cm 3 【答案】左 28.4 27 20 1.35×103 5 1.08 【解析】 【分析】 【详解】

(1)当横梁静止时,指针向右偏,说明右侧重,他应把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线.

(3)当万聪把游码移到图乙位置,读出示数为20g+5g+3.4g=28.4g ,因为没有放物体时,读数已经是1.4g ,所以万聪同学计算所得物体正确质量为28.4g 1.4g=27g -; (4)他们在量筒中倒入20ml 水,用细线系住物块,轻轻放入量筒中浸没,待液面稳定后如图丙,读出示数,算出物体的体积为33340cm 20cm 20cm -=,得出物体的密度为

333

327g =1.35g/cm 1.3510kg/m 20cm

m V ρ=

==?; (5)但是万聪提出疑问说,物块有吸水性,这样测出的密度不是物体的真实值.他把物体拿出来,把表面的水擦干后立即放在天平上测出物体的质量为32g ,物体吸水质量

32g 27g=5g -,算出物体未吸水时的密度为:

333

27g

= 1.08g/cm 5g 20cm +1g/cm m

m m V V V ρρ=

=

=++水水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计算题

《质量与密度》必会计算题 班级:八()姓名: (一)借瓶、水测液(水的密度是常数,为 1.0×103kg/m3) 1、一瓶0.3kg,装满水后为0.8kg,装满某液后为0.9kg,求所装液体密度。 (六)图像图表 9、在测定某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三次,记录如右:试求:(1)液体的密度; (2)容器的质量m;(3)表中的m' 2、一瓶装满水后为64g,装满煤油后为56g,求瓶子的质量和容积。 (二)判空、实心,灌液 3、一铝球200g,体积80cm3,判空、实心。 4、一空心铝球178g,体积30cm3,求○1空心的体积;○2若空心部分灌满水银,球的总质量。 (三)冰——水问题 5、1m3的冰化成水,体积变为。比原来改变了。 6、1kg的冰化成水,体积变为。(四)抽样求总 7、一巨石体积50m3,敲下一样品,称其质量为84g,体积30cm3,求巨石质量。 (五)模型、铸件估算 8、以质量为80kg、身高1.7m的运动员为模特,树一个高 3.4m的实心铜像,试估算铜像的质量为。(七)求比值:据公式ρ=m/v代入求,知3求1。 10、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2:3,体积之比3:4,则密度之比为 11、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3:2,密度之比5:6,,则体积之比为 练习 1、质量相等问题: (1)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为cm3 (2)甲乙两矿石质量相等,甲体积是乙体积的2倍,则ρ 甲 =ρ 乙 。 2.体积相等问题: (1)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 kg酒精. (2)某空瓶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瓶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850g,求瓶的容积与液体的密度。 (3)某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将一刚制零件改成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56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为7.9×103kg/m3,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完整)初二物理密度典型计算题

密度典型计算题 一、理解ρ=m/v 1、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密度变不变,为什么? 2、三个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同的煤油、水和盐水,则液面最高的是_________,若三个杯子中盛有体积相同的这三种液体,则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 3、一钢块的质量为35.8千克,切掉1/4后,求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是多少? 4、10m3的铁质量为多少? 5、89g的铜体积多大? 二、关于冰、水的问题。 1、一杯水当它结成冰以后,它的质量将_________,它的体积将_________. 2、体积为1 m3的冰化成水的体积多大?(ρ冰=0.9×103kg/m3) 3、体积为9 m3的水化成冰的体积多大? 三、关于空心、实心的问题。 1、一铁球的质量为158克,体积为30厘米3,用三种方法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 2、一铝球的质量为81克体积为40厘米3,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求此球的总质量? 四、关于同体积的问题。

1、一个空杯子装满水,水的总质量为500克;用它装满酒精,能装多少克? 2、一个空杯子装满水,水的总质量为1千克;用它装另一种液体能装1.2千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一零件的木模质量为200克,利用翻砂铸模技术,制作钢制此零件30个,需要多少千克钢材?(ρ木=0.6×103kg/m3) 4、如图3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 质量为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 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5、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450g,若将150g小石子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量,其总 质量为550g, 求:(1)、小石子的体积为多大?(2)、小石子的密度为多少? 6、一空杯装满水的总质量为500克,把一小物块放入水中,水溢出后,杯的总质量为800克,最后把物块取出后,杯的总质量为200克,求此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五、利用增加量求密度在研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下表的结果: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5 35.0 40.0 总质量(g)10.7 12.8 21.4 39.9 m (1)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Kg/m; (2)表中m=_________g

质量和密度的实验专题

.(5分)(2015?荆州)胜同学到楚王墓景区游玩,在景区他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的物体,在实验室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他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物体的重力(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胜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待测到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3)胜取出待测物体,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121 g; (4)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盐水的体积为mL; (5)事先胜用天平测出了空玻璃杯的质量为63.8g,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密度为kg/m3. 21.(6分)(2015?)小芳的爸爸在外出差给她带回一件小金属挂饰(实心),小芳想知道金属挂饰的材质,于是在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器材来测出它的密度. (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轻轻地拨至标尺零位,稳定时发现分度标牌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往(选填“右”或“做”)调. (2)将挂饰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21.6g (3)当他想测量挂饰的体积时,发现忘了借量筒,在她沮丧之时突然想到利用浮力的知识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她的测量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 ②用细绳将挂饰栓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挂饰不接触杯底,无水浸出)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天平的读数为g,则挂饰的体积为(已知ρ水=1.0×10kg/m3). (4)小芳计算出金属挂饰的密度为,通过查密度表对照可知,该金属挂饰可能是饰品. 物质金银铜铁铝 密度kg/m319.3×10310.5×1038.9×1037.9×103 2.7×103 23.(7分) (2015?滨州)小亮为了测量滨州特产“冬枣醋”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小亮为了测量滨州特产“冬枣醋”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如图所示: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B.将部分冬枣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冬枣醋的总质量m1;C.将烧杯中冬枣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冬枣醋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冬枣醋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选填步骤序号) (3)由图可知待测冬枣醋的质量为g,体积为cm3,冬枣醋的密度为g/cm3. 21.(6分)(2015?)联合国定义3月22日为国际水资源日,课外兴趣小组对我市的供水系统和水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测量. (一)测自来水的密度 (1)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左侧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 (2)正确操作,测出自来水和杯子总质量为118.8g,将部分水倒入量筒,如图24甲所示,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cm3.测出剩余自来水和杯子的质量,如图24乙所示,为.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自来水的密度为kg/m3.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专题讲义

初中物理 质量和密度专题讲义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质量和密度专题 题型一: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1.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地理位置变化而变化。 3. 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kg ),常用的单位还有:吨(t)、克(g)、 毫克(mg )、微克(μg )。 4. 单位的换算:1101101101103 3 6 9 t kg g kg mg kg g kg ====---、、、μ。 5. 会估计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题型二:天平的使用 1. 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包括学生天平和托盘天平)、台秤、电子秤等。 2. 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 (2)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3)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上用镊子放置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使横梁两次平衡;特别注意的是在称量的过程中绝对不能移动平衡螺母; (4)记录右盘内砝码总质量及游码读数的和即为物体的质量。 3. 天平的构造:底座、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及砝码。 4. 知道如何使用天平测质量较小的物体质量。 5. 若天平砝码磨损,则测量结果将偏大,若开始游码没有调零,就开始测量,则测量结果也将偏大,若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有m m m 砝物游=+。 题型三:密度的物理意义 1.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通常用ρ来表示。 2. 公式:ρ= m V 。理解密度的概念,能正确判断有关密度与质量、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说法是否正确。 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 4.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 m /3 ,常用单位有g cm /3 。 110333g cm kg m //=。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题型四: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等。 2. 测量金属块密度的步骤: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精选)

密度部分计算题专项训练 1.物理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山洪洪水的含沙量,取了10dm3的洪水,称其质量为10.18kg,试计算 此洪水的含沙量。(沙的密度为2.5X103kg/m3) 2.一个空瓶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称,瓶和水的总质量是700g,将瓶里的水倒出,先在瓶内装一些 金属颗粒,称出瓶和金属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水和金属总质量是1318g,求瓶内金属的密度多大? 3.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 4.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的 装满一桶稻谷,测得同种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的水的质量为9kg,那么这堆稻谷的总质量为多少吨? 4.已知每个木模的质量m木= 5.6kg,木头的密度为0.7X103kg/m3.现某厂用这个木模浇铸铁铸件100 个,需要熔化多少铁? 5.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是1.1X103kg/m3,现在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盐水的质量是 0.6kg。这种盐水符不符合要求?若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6.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 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多少?(酒精的密度为0.8X103kg/m3) 7.体积为20cm3的空心铜球,其质量为89g,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铝,铜的密度为8.9X103kg/m3, 铝的密度为2.7X103kg/m3.此种情况下,该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8.一件工艺品用金和铜制成,它的质量是20kg,体积是18dm3,求这件工艺品中金、铜的质量各是多 少克?(金的密度是19.3X103kg/m3,铜的密度是8.9X103kg/m3) 9.一个装满水的水杯,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将一些金属粒倒入杯中沉底后从杯中共溢出200g 水,待水溢完测得此时水杯总质量为900g,则金属粒的密度为多少?

质量与密度超经典练习题

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1.若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线处,就将天平的横梁调节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由于疏忽,当游码还位于0.1克位置时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间的红线,然后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天平右盘中放入20g砝码2个、5g 如果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 调节平衡时指针偏左,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如果调节天平没有将游码放到左端“0”点,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5.某次实验时,需要测一个形状不规则的铜块,小明用经过调节平衡后的托盘天平称出铜块的质量为105g;小华紧接着没有将小明使用过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就进行了实验,实验前,小华还发现了此天平的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右侧,则小华测得这个铜块的质量数值 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5g. 6.**某人在调节天平时,忘了将游码归“0”,这样测量结果会偏_________;若调节天平时,游码指在0.2g的位置,测量质量时,天平平衡,砝码质量为60g,游码指在0.1g的位置,则物体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 7.小明想测家中做大米饭用的大米粒的密度.这个学生用天平测出一部分大米粒的质量为55g,再用一个装矿泉水的饮料瓶装满水后盖上盖,测出其质量为335g.然后把大米粒全部装入这个瓶中,水流出一部分后又把瓶盖上瓶盖,把瓶擦干后测得总质量为340.5g.小明家中大米粒的密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8.对于天平上的平衡螺母和游码这两个可调的部件来说,在称量前调节横梁平衡过程中,不能调节_________ ,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时,不能调节_________ . 9.若在调节天平时游码没有放在零刻线处,用这架天平称量物体时,称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_________ .若调节平衡的天平使用已磨损的砝码称量时,测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10.有三个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小球, 一个为铜球,一个为铁球,一个为铝球,则 _________一定为空心球.______可能为空心球. 11.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 A 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 不变、不变 D 变小、不变 已知硫酸密度1.8×103千克/米3,纯水密度1.0×103千克/米3,煤油密度0.8×103千克/米12..汽油密度0.71×103千克/米3,一个瓶子最多能盛1千克纯水,它能盛下哪种物质?------------------------------------------------------------------------------------------() A、1千克硫酸 B、1千克煤油 C、1千克汽油 D、2千克硫酸 13.质量相等,总体积相等的空心铁球、铝球、铜球,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确定 14.完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两盘上,天平恰好平衡,已知酒精的体积是10毫升,则水的体积是()

整理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归类(含答案 附文档后)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归类 1.质量相等问题: (1)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ρ冰=0.9×103kg/m3) (2)甲乙两块矿石质量相等,甲矿石体积为乙矿石体积的3倍,则甲乙矿石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2.体积相等问题: (1)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 (2)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3)某空瓶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瓶装满某液体后的总质量为850g,求瓶的容积与液体的密度. (4)一个玻璃瓶的质量是0.2千克,玻璃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0.7千克,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0.6千克,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5)某工厂要浇铸一个铁铸件,木模用密度为0.7×103kg/m3的樟木制成,模型质量为4.9kg,要浇铸10个这样的零件,需要铸铁多少千克?(ρ铸铁=7.9×103kg/m3) (6)一台拖拉机耕地一亩耗油0.85kg,它的油箱的容积是100升,柴油的密度是850kg/m3,该拖拉机装满油后最多耕地的亩数是多少? (7)飞机设计师为了减轻飞机的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其质量减轻了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 (ρ钢=7.9×103kg/m3,ρ铝=2.7×103kg/m3) 3.密度相等问题: (1)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米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厘米3石油,称得质量是24.6克,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2)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请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初二物理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多套含答案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含答案 1.单位换算: 4.8×105g=______kg; 3.6×105t=______kg;260cm3=______m3; 13.6×103kg/m3=______g/cm3 2.7g/cm3=______ kg/m3 125ml=______ cm3=_______m3 2.质量相等问题: (1)一块体积为100厘米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质量为多大?体积多大? (2)甲乙两矿石质量相等,甲体积是乙体积的3倍,则 甲= 乙 。 3.体积相等问题: 例1: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 例2.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5.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问题: 例1: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铝=2.7×103千克/米3)(提示:此题有三种方法解,但用比较体积的方法方便些)

6.用比例解题 (1)甲、乙两物体,质量比为3:2,体积比为4:5,则它们的密度比是。1、一个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80克,若把它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溢出水 多少克? 2、一个质量是240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总质量是340克,盛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380克,求液体的密度? 3、一个玻璃瓶,盛满水时总质量是32克,盛满酒精时总质量是28克,求瓶子的质量和容积? 4、一根能拉起1800千克的缆绳能否提起体积为0.5米3的钢梁?(钢的密度约等于铁的密度) 5、某工地需用密度为1.4×103千克/米3的沙子50米3,若用一辆载重为5吨的汽车运载,至少需运载几趟?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实验题精选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实验题精选 1.一个瓶子,装满水后,水和瓶子的总质量是120g;装满酒精后,酒精和瓶子的总质量是100g,(酒精的密度是ρ=0.8×103kg/m3)。请问瓶中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克? 6.某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350g,放入一块合金后,溢出一些水,这时总质量为500g,取出合金后杯和水总质量为300g,求合金的密度。 7.一个金属容器装满160g的煤油后,总质量为430g,如果制成该容器金属的体积恰好为装入的煤油的体积的一半,则该金属容器的密度是多少?(ρ煤=0.8g/cm3) 8.体积是3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m=178g,空心部分注满某种

液体后,总质量m总=314g,问注入的是何种液体? 9.某同学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一块石子的密度。他把杯子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200g,放入石子后,将水溢出一部分以后称得总质量是215g,把石子从杯中取出,称得水和杯子的质量为190g,求石子的密度。 10.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ρ铁=7.9×103㎏/m3)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测量器材?测量器 材:。 (2)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依据。 (3)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11.将22g 盐完全溶解在如图13甲所示的量筒内 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 水的的密度为多少? 小丽同学的解答是这样: 解:ρ=m/v=22g ÷10㎝3=2.2g/㎝3 =2.2× 103kg/m 3。 小丽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请你做出评价。如果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过程。 12.老板派小姚去订购酒精,合同上要求酒精的密度小于或者 是等于0.82g/cm 3就算达标,小姚在抽样检查时,取酒精的 样本500mL ,称得的质量是420g.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姚的 结论是 (A :达标, B :不达标,含水太多)。你认为小姚该 怎么办? (ρ酒=0.8×103 kg/m 3 ρ水=1.0×103 kg/m 3 ) 甲 乙

质量和密度复习题及答案

2009年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6质量和密度)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2009?北京市】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 水密度。小航先将盐水倒入量筒, 如图1甲所示,测盐水的体积为_ __cm3。接着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 杯的质量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 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 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 情景如图13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___g。请你根据以上实 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kg/m3。30 63 1.1 103 2、【2009?上海市】“神舟七号”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固定座椅是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搭载的“五星红旗”展示在太空,它的质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飞船在太空中通过_____把信息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选填“无线电波”或“声波”)。静止;不变;无线电波 3、【2009?天津市】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kg,水的体积 是___。(冰的密度为0.9×103kg/m3)900;0.9 4、【2009?江苏省】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 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 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2甲所示位置, 则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 “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 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2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___g.水平右 52.4 5、【2009?福州市】(3分)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寿山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 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3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 或“右”)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寿山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4所示,寿山石的质量为_ _____g,再用量杯测 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 寿山石的密度是_______g/cm3。右52.4 2.62 图4 图3 1 0 2 3 4 5g 50g 图1 图2

质量与密度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矿石(不吸水)的密度,由于弹簧测力计量程太小,故借助电子秤来完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烧中装适量水,置于已调零的电子秤上,电子秤的示数为1m ; (2)如图乙所示,将矿石用细线系住(细线的体积、质量忽略不计),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F =_____N ,电子秤的示数为2m ; (3)如图丙所示,取下弹簧测力计,将矿石缓慢沉入杯底,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3m ,则矿石的质量m 石=_____kg 。小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了矿石的密度; (4)同组的小红同学仔细观察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发现在图乙所示的操作中,矿石接触到了烧杯底部,其余操作完全正确。并指出与真实值相比,小明所测矿石密度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如图丁所示,小红再次重复图乙所示操作,但矿石与烧杯底部未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F =l.8N ,那么此时电子秤的示数应该为4m =________kg ,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kg/m 3 (6)经过分析他们还知道,图乙中矿石对烧杯底部的压力为_______N (7)在实验中找到乐趣的小明再次大胆创新,提出能否在天平和量筒都没有的情况下测出石块密度。于是他找来了大小圆柱形容器和刻度尺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A .用刻度尺在大小柱形容器的外壁均匀标出刻度,并分别量出大小圆柱形容器直径,计算出大容器底面积为1S ,小容器底面积为2S ; B .如图甲所示,在大小容器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将小容器放入大容器内,静止后小容器漂浮,读出此时大容器和小容器内液面深度分别为1H 、1h ;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专题讲义(打一份)

初中物理 质量和密度专题讲义 授课老师:陆建成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质量和密度专题 题型一: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1.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 4.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 m /3,常用单位有g cm /3。110333g cm kg m //=。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题型四: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等。 2. 测量金属块密度的步骤: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m; (3)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下体积V1; (4)将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的体积V2,则ρ 物= - m V V 21 。 3. 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V 物 于 2. 鉴别物质:检验纯度,依据题设条件求出物体的密度,然后把求出的密度跟物质的密度相比较,确定物质的种类或纯度。 3. 合金类问题:首先要抓住合金的总质量与总体积分别等于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与体积之和这一特征,然后根据具体问题,灵活求解。 4. 空心类问题:包括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和求算空心部分体积两种情况。判断空心还是实心,可选用比较密度,比较体积,比较质量的三种方法中的任一方法,求算空心部分 体积时则必须求材料的体积,有V V V 空实材 =-。 5. 溶液的配制问题:配制所需密度的液体等是密度应用的创新点,如要配制密度为

3 / 2.1cm g的盐水或3 / 7.0cm g混合液等。在这些计算中,若加固体物质,一般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若所加物质为液体溶剂,则在考虑溶液质量增加的同时,还要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典型例题】 例题1. 下列物体中,质量为0.2kg的可能是: A. 一头大象 B. 一只苹果 C. 一台电视机 D. 一只蚂蚁 ( ) 例题6.小明为鉴别妈妈所戴的金戒指的真伪,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质量和体积时所得数据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读出戒指的质量是__________g,密度是__________kg m /3, 由此可判断这枚戒指__________纯金的。(填“是”或“不是”)(ρ 金=? 1931033 ./ kg m)

质量和密度(习题及答案)

专题二质量和密度(习题) 1.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包方便面的质量约为1.2×10-4______ (2)一粒药片的质量约为0.25_________ (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________ (4)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_______ 2.用天平测一粒米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比较准确的是() A.先称出100粒米的质量,再测101粒米的质量通过相减求得B.把1粒米放在一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1粒米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D.把100粒米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再除以100 3.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与木块相比, 铁块具有更大的() A.密度B.重力C.质量D.体积 4.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一块体积为100cm3 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g,则它的密度为______kg/m3; 实验发现,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碳海绵”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说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_________。(选填“塑性” 或“弹性”) 5.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容减半B.热值减半 C.密度减半D.质量减半 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酒水车给路面酒水的过程中,车厢内水的密度不变,车对地的压强减小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质量减小,密度增大7.一瓶矿泉水放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 水结冰后质量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比热容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质量与密度超经典练习题

` 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1.若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线处,就将天平的横梁调节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所得的数据比物体的实际值() D.不能确定A.偏大B.偏小C.~ 不变 2.某一同学用天平测一金属块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位于标尺的的位置,这样测得的最终结果是,那么金属块的真实质量为() A.B..C.D. 3.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对天平进行调节,由于疏忽,当游码还位于克位置时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间的红线,然后把 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天平右盘中放入20g砝码2个、5g砝 码1个时,天平的指针恰又指在标尺中间的红线上,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 A.(B. C.克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 4.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如果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 ;如果调节平衡时指针偏左,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 ;如果调节天平没有将游码放到左端“0”点,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5.某次实验时,需要测一个形状不规则的铜块,小明用经过调节平衡后的托盘天平称出铜块的质量为105g;小华紧接着没有将小明使用过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就进行了实验,实验前,小华还发现了此天平的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右侧,则小华测得这个铜块的质量数值 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5g. 6.**某人在调节天平时,忘了将游码归“0”,这样测量结果会偏_________ ;若调节天平时,游码指在的位置,测量质量时,天平平衡,砝码质量为60g,游码指在的位置, 则物体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 7.小明想测家中做大米饭用的大米粒的密度.这个学生用天平测出一部分大米粒的质量为55g,再用一个装矿泉水的饮料瓶装满水后盖上盖,测出其质量为335g.然后把大米粒全

质量与密度 专题练习

《质量与密度》专题练习 1、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 A.0.6g B.6g C.60g D.600g 估算:要求对物体质量的大小有个感性认识;一般,一张邮票的质量为50 ; 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50 。 2、粗心的小明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情况如图所示时,他 就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这样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 A.偏大 B.偏小 C一样 D.无法判断 3、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 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 B.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4、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 C三种物质的密度ρ A 、ρ B 、ρ C 和水密度ρ 水 之间的关系是() A.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B.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C.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D.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5、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如图末-1-2所示,分别盛有质量相等 的水、盐水和白酒,则甲、乙、丙三杯中所盛的液体分别是() A.水、盐水、白酒 B.白酒、水、盐水 C.盐水、白酒、水 D.水、白酒、盐水 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7、将密度为8.9×103kg/m3的实心铜球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10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球的质量是10g B.铜球的质量是89g C.溢水杯中水的质量是89g D.溢水杯中水的质量是10g 8、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计算求得 B.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测量多次,再求平均值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D.把一粒米和一小铁块放在一起测出总质量,再减去铁块质量 9、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也是空心的 C.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铜球是空心的,而铝球和铁球是实心的 10、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膜,一时难 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

质量和密度练习题

质量和密度(习题) 1. 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包方便面的质量约为1.2×10-4______ (2)一粒药片的质量约为0.25_________ (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________ (4)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_______ 2. 用天平测一粒米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比较准确的是( ) A . 先称出100粒米的质量,再测101粒米的质量通过相减求得 B . 把1粒米放在一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 . 把1粒米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D . 把100粒米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再除以100 3. 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与木块相比,铁块具有更 大的( ) A .密度 B .重力 C .质量 D .体积 4. 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一块体积为100cm 3的“全碳气凝 胶”的质量是0.016g ,则它的密度为______kg/m 3;实验发现,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碳海绵”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说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 _________。(选填“塑性”或“弹性”) 5. 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 .比热容减半 B .热值减半 C .密度减半 D .质量减半 6.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B . 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 . 酒水车给路面酒水的过程中,车厢内水的密度不变,车对地的压强减小 D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质量减小,密度增大 7. 一瓶矿泉水放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质量 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比热容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 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 、B 、 C 三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ρC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C ρ>ρ>ρρ>ρA B A 水,且 B . C C ρ>ρ>ρρ>ρA B 水,且 C .C ρ<ρ<ρρ>ρA B A 水,且 D .C C ρ<ρ<ρρ>ρA B 水,且

密度典型计算题(含答案)

密度的应用 1. 有一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是1.2kg ,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44kg ,水的质量是1.2kg ,求油的密度. 2.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使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3:2,求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3. 小瓶内盛满水后称得质量为210g ,若在瓶内先放一个45g 的金属块后,再装满水,称得的质量为251g ,求金属块的密度. 4. 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21ρρ、,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2 1212ρρρρ+?(假设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 5. 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100g ,体积为6cm 3,请你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由纯金(不含有其他常见金属)制成的?(33kg/m 103.19?=金ρ) 6. 设有密度为1ρ和2ρ的两种液体可以充分混合,且212ρρ=,若取体积分别为1V 和2V 的这两 种液体混合,且212 1V V =,并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求证: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123ρ或234ρ.

7. 密度为0.8g/cm 3的甲液体40cm 3和密度为1.2g/cm 3的乙液体20cm 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 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8.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4m 103-?的瓶内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声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9.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 ,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如图21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 (如图21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 2,已知ρ冰=0.9×103kg/m 3,ρ水=1.0×103kg/m 3。 求:(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甲 乙 图21

培优质量和密度问题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dm B.普通中学生走路的速度约为1.1m/s C.酒精灯点燃后外焰的温度约为98℃ D.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元硬币的直径略为2.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左右.故B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km/h 1.1m/s C.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能够超过400℃.故C不符合实际;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两个苹果的质量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 【点睛】 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 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 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D、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3.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A .1∶1 B .1∶2 C .4∶3 D .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12G l G l =甲乙即 32m g m g ?=?甲乙 所以 2 3 m m 甲乙=,又因为V 甲/V 乙=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24133 2m V m V ρρ===甲甲甲乙乙乙 故C 正确。 故选C 。 4.以下是陈老师测定酒精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 ; 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 1; 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V ; ⑤计算酒精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的是( ) A .①或③ B .①或②或④ C .①或③或④ D .前三个答案都错了 【答案】B 【解析】 【分析】 测定酒精密度的实验依据的原理是m V ρ= ,因此关键看所提供的步骤能否顺利测出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只要能达这一实验目的就是可取的.分析时注意有些步骤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达成同一目的,这样的步骤可以有所取舍。 【详解】

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与密度经典习题(含答案)

质量与密度测试题(两套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A.81.4g B.78.6g C.78.2g D.81.8g 2、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片,质量变小了 C、物理课本在广州和在北京时,质量是一样的 D、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质量不相等 3、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A. 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 B.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 大 C.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 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4、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水凝固成铁块B.机器从北京运 到潍坊 C.将菜刀刃磨薄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5、托盘天平使用前需要:①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以上合理顺序应为( ) A. ③②①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①②③ 6、如图为商店里常用的案秤,对已调节好的案秤,若使用不当,称量结果会出现差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 B.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 C.若案秤倾斜放置,称量的结果仍是准确的 D.若调零螺母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结果将比实际的小 7、一个钢瓶里装有压缩气体,当从钢瓶中放出部分气体后,瓶中剩余气体( )。A.质量和密度都减小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8、一瓶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9、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已知ρ甲:ρ乙=3:1,V甲:V乙=1:4,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空心的; B、乙一定是空心的; C、一定都是空心的; D、一定都是实心的。 10、四个一样大小等质量的空心小球,它们分别是铝、铜、铁和铅做成的,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